档案安全性范文

时间:2023-04-12 08:23: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档案安全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档案安全性

篇1

1 血站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血站档案种类较多,包括业务、人事、会计、设备、基建工程技术档案。其中,业务档案客观反映了献血者的健康状况及所供血液的质量情况,是采供血机构的重要资料,为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2 献血者档案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2.1 保证无偿献血者的隐私权。血站工作人员有义务对献血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并防止资料泄密。

2.2 举证作用。由于献血者在献血中,献血后血样的检测、用血均形成记录并存档,又由于它具有原始性和真实性,因此,采供血机构档案具有很强的法律凭证力。完整的档案对于保护患者的利益,维护采供血机构的社会形象,处理好与血站有关的各类纠纷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2.3 巨大社会价值的信息数据库。献血者档案既有献血者的个人重要信息,也包含献血者健康体检、血液检测、血液去向,以及献血量和献血次数、献血者还血记录等献血和输血的重要信息;还有保密性弃血的献血者档案、有合格献血者档案和各类输血传播性疾病的献血者档案,等等。更重要的是,献血者档案在稀有血型、特殊血型以及应急输血等方面不可替代,其科学技术价值不可估量,国内血站形成了大量的献血者记录及其研究和报道。此外,血站参与捐献造血干细胞者的宣传、动员和血样采集工作,人体器官信息库、志工队伍、稀有血型队伍、固定献血队伍的建设及其形成的档案信息都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

3 献血者档案的安全管理

由于血站风险意识的提高及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血站档案的凭证作用愈加重要,除对工作人员进行档案管理安全与保密知识的培训外,还在以下环节的档案管理等方面应加强安全管理。

3.1 日常采供血环节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①血站员工做好采供血环节的交接,核对并保证数据的准确;②由熟练操作计算机人员进行信息数据的录入;③计算机系统由专人管理,分级授权。

3.2 日常档案信息资料的储存与备份。①纸质类档案资料以月为单位立卷归档,按正式案卷要求编目、装订,交档案室管理;②计算机档案由应用程序运行在客户端,并将基本数据保存在本地机以作纸类文档打印与备份。同时要将客户端数据定期保存在服务器上,进行光盘或磁带机备份。

3.3 重要的业务档案应长期保存。《血站管理办法》规定献血、检测和供血的原始记录应当至少保存10年。但是,《民法通则》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因此,血站的业务档案应当保存至血液有效期满后20年以上,以适应民事诉讼20年除斥期间的规定。

3.4 扩大业务档案的保存范围。虽然《血站管理办法》要求保存10年以上的业务档案只有献血、检测和供血的原始记录,而血站实际上业务档案的范围已增加至所有的采供血质量环节、关键控制点的质量记录。

3.5 建立健全档案形成过程和存档保管过程的日常监管机制。各科室档案定期整理归档至档案管理部门,经审核合格后入档。档案销毁必须由组织鉴定后才可进行。

3.6 完善电子档案的管理,确保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可靠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机密性的措施。

3.6.1 加强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开发、维护和使用电子签名及数据电文的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及知识的教育、培训,使他们充分理解和认识到签名的法律意义及其所承担的责任,并熟练掌握电子签名及数据电文的生成、维护、保存、传输和使用的知识。

3.6.2 电子签名的控制。采供血机构必须确定自己的签名形式,采用密码时必须加强控制,以确保其安全性及完整性。确定电子签名的使用范围并加以规定,防止滥用。

篇2

一、系统设计中的安全性

(一)硬件设计中的安全性

在硬件设计中,除了保证高效性,安全性也是重要的设计考量条件。硬件的安全性首先体现在硬件环境中,系统服务器及其他硬件设施应放置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并由专人负责操作,其他人员不可随意修改设置或关闭。随着档案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及服务量的增加,可以将网络服务器与数据服务器分离,网络服务器专门处理各种来自网络的调用请求,而数据服务器只用来存储。可以将整个系统及用户区分为三部分:部门,包括档案系统服务器及档案部门内部电脑;合法用户,多为经过授权的内部用户或其他授权用户;非法用户,所有未经授权的访问者。在此情况下,可以考虑在档案室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配备防火墙设施,通过监控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通信,防止对重要信息的非法存取及访问,对内部系统提供保护。此外,防火墙还可提供日志功能,详细记录访问的时间及操作,为进一步分析攻击的来源提供数据。

(二)软件设汁中的安全性

存储功能、输入输出功能及查询功能是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重中之重,包含了数据主体安全及使用数据的客体——授权用户的安全。在系统软件的设计中,如何充分保证这两方面的安全性,是档案管理系统软件设计中的一个核心问题。1.备份与日志。为保证数据安全,软件系统应具备最基本的备份功能,定期自动或由管理员手动备份数据,以备需要恢复时使用。在进行数据恢复时,可进行权限二次确认,确保是拥有合法权限的管理员在操作恢复过程。除备份功能之外,系统日志也是系统安全监测的重要依据,它能及时有效监控系统访问和数据请求。2.用户管理功能。在确定使用部门和使用范围后,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对用户权限进行分级管理。针对不同的权限,设置不同的读写下载权限,在不降低方便性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潜在威胁。对所有经授权的合法用户都设置访问密码,从IP和用户名两方面保证用户及数据的安全。

二、网络利用与共享中的安全性

在系统投入使用后,对系统的威胁可以按照来源分为两类:

(一)内部威胁

主要是由于系统本身的安全性不足,以及管理员或合法用户错误操作造成的。系统运行安全:档案管理系统前期设计、系统稳定性和保密性与系统投入运行后的安全息相关,如在文件上传中,就存在是否支持断点续传,对于不完整的断点文件碎片整理等问题。用户误操作:在提供档案网络服务过程中,不可避免遇到用户误操作问题。如在授权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其电脑受到病毒控制,利用其用户名、密码合法访问系统,窃取档案信息。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要加强IP访问控制和信息过滤功能,密码输入框禁用C00kies;其次在系统既有密码功能基础上,应提醒所有用户定期查杀病毒,删除Internet临时文件,并及时修改密码。

(二)外部威胁

这是因网络的开放性,由外部攻击以及窃取信息的程序导致的。近年来,互联网恶意攻击事件发生率逐步上升。对于恶意攻击的防范,主要靠防火墙及操作系统、杀毒软件来完成。在使用的过程中,应及时检测操作系统,安装补丁程序,不断升级杀毒软件,定时扫描。

三、安全性是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原则

档案管理系统是为本单位提供文书、科研、教学等档案的组卷、分类、存储、查询服务的一整套管理策略,涉及信息的收集、处理、输入、输出等多项环节。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信息管理系统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及其他软硬件原因,信息安全不能保证,常常受到威胁,大大影响了档案的利用效率。因此,必须在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维护中充分考虑安全性原则。档案信息安全可归结为四个方面:

(一)保密性。一方面指本单位档案对外的保密;另一方面也指各个部门之间档案的独立性,系统可对任何未授权的访问及时地拒绝和拦截。

(二)可靠性。档案管理系统能够可靠稳定的运行,并有一定的恢复能力。

篇3

关键词:数字档案;损坏;因素;分析;对策

数字档案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它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档案依赖于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它可以不受时空限制,但其不安全性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大障碍。由于数字档案的载体材料脆弱,附加设备众多,技术成分复杂,影响因素广泛,这就使得它的安全保o比纸质档案的安全保护还要重要和困难得多。

1 数字档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1存储载体的影响 现有的数字档案一般都存储在磁性材料或兼有光学、电学性质材料制成的载体之中,如磁盘、光盘等。以光盘为例,光盘的盘基一般由金属(如铜、铝等)或石英、或高分子聚合物等材料制成,其中金属常被氧化锈蚀,石英较易n裂,高分子材料容易老化。而它的记录材料一般由碲、硒、锗等金属、高分子聚合物气泡型材料以及相变晶体材料制成,它们具有被氧化锈蚀、易老化n裂、易疲劳失效等缺点。磁盘有可能因存放太久、磁道受损而不能正确读取内存数据。所以,光盘、磁盘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存储载体的"脆弱性"会导致各种安全风险[1]。

1.2硬件故障的影响 数字档案为达到公众查询利用和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就必须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此必须购置档案数字化输入设备(如平板A3扫描仪、大幅面扫描仪等)、网络设备(如计算机、大型高速交换机等)、存储设备(如计算机硬盘、SAN存储器等),还要配置输出设备(如视频输出设备、大幅面彩色喷墨打印机等)、保密设备(如脱机存储设备)等。如此庞大的设备体系无论哪一个出了故障,都会造成数字档案的使用受阻或损毁。如离线存υ靥逍枰相应的驱动器来对数据进行存取,一旦脱离驱动器就不能检测到数字能否正确读写了。RAID磁盘阵列为一种在线的热备份存储,它也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此外,磁带库、磁盘库、虚拟磁带库等,还不能防止黑客和病毒入侵,一旦出现黑客和病毒入侵以及人为的误操作,都有可能毁掉主机及存储的数据,都不能保障数字档案的绝对安全[2]。

1.3软件故障的影响 操作系统故障、应用软件故障、驱动程序故障等都属软件故障,也会对正在生成的数据造成大的影响。

1.4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为误操作如对磁盘误格式化、误分区、误删除等都会造成对存储数据的损坏。如果是人为破坏,如对磁盘消磁、用Winhex软件将数据完全填充,数据将完全损坏,而且不能恢复。

1.5自然因素的影响 如果遭到地震、火灾、水灾、泥石流、化工品爆炸等自然灾害的不可抗拒力的影响,必然会使数字档案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此外,战争、恐怖袭击等,则使所有数字档案的设备和数据顷刻化为乌有。

2 我院开展数字化档案的实践与做法

2006年国家组织部门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加快电子档案的建设,完善干部档案管理系统和干部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我院于2015年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查工作,为了加强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我们将档案案卷与电子信息化管理结合在一起,两手抓两手硬,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1建立与维护数字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从严加强档案工作队伍建设。按照市委组织部统一要求,抓紧熟悉政策,迅速行动起来。建立与维护档案专审工作电子信息系统,印发《关于采集报送干部电子信息的通知》,按照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要求,规范报送口径,明确统一要求,保证干部档案真实性。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严肃对待个人档案,严禁干部档案弄虚作假。重视档案工作队伍建设,坚持标准、严把入口,选配政治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的党员干部从事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我院按照"千卷1人"的要求,配足配强档案工作力量,并保持相对稳定性。

2.2建立干部电子信息库,创新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我院在职职工1800人,干部电子信息采集的工作量大,维护信息政策业务性强、要求很高,但我们克服困难、创新工作。在加强人事档案与技术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时,我院将干部档案中的个人资质、证件以及相关的成果、荣誉等凡能通过案卷反映出来的内容,除加强纸质材料的接收、借查阅、转递、保管等环节外,还创新档案管理的方法与手段,将他们拍照、制作成PPT、建立个人电子档案储存,并做好电子信息库的后期维护工作。待实施电子档案管理成熟后,整理、归纳并储存在光盘内,定期进行光盘备份,定期对计算机杀毒,不断研究数据恢复的新技术。

2.3不断排查数字化档案管理故障与问题,严格落实档案工作责任制。档案专职人员加强数字化、信息化业务培训与学习,定期做好数字化档案故障排查工作。档案管理部门与信息科、网络中心等部门做好联动,不断解决数字化档案工作中反映出来的故障与问题。加强与纪检监察、卫计委、人社、教育等部门的协调联系,共同研究解决干部档案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不断创新干部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积极推进干部档案数字化,不断提高管档工作水平。

3 讨论

数字档案损坏的防治对策,就内容、形式、技术、方法与传统的纸质档案损坏的防治相比,会有很大的不同,但传统的"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指导思想,在现代依然是正确和有效的。因为无论是纸质的档案还是数字化的档案,保护的核心部分都是存储载体,只是数字档案附加了许多设备而已。所以,"以防为主",就要不断研究存储载体的质量问题,使其寿命更长,运用时间更久。比如,古时的圣旨就是封建帝王下达的文书命令及封赠有功官员或n给爵位名号的a命或敕命,当属珍贵的史实档案[3],它所用的纸质是很有考究的。而在今天,就要不断研究改进数字档案的存储载体,尽量提高它的存取速度、使用时间,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确保档案的安全。

3.1加强制度管理 建立和健全数字档案馆(室)的规章制度,是档案科学管理的依据。要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规范。通过精细化的管理使档案管理的各项业务工作和利用者服务实现科学化,实现管理环节和程序向更精准的方向发展。

3.2做好预算管理 编制好经费预算是档案工作精细化管理的第一步。有计划合理地分配经费,特别是数字化档案开通后,通过对数据库资源的多方了解及性价比比较,选择适合本单位适用的数据库。对档案信息设备及其他办公用品的购置做出相应的预算,并对下一年数据库的购置、调整、维护等工作做到统筹兼顾、轻重缓急,力求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效益。

3.3 探讨数字档案损坏的各个因素,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对策,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防治结合"就是要采取行动,保证数字档案有合适的温度、湿度、避光、防污染条件,还要考虑数字档案保护的一些特殊要求。如库房对电力、空调、地面防静电的要求,器具上防磁、防光、防污染的要求等。"防"字在这里的一个特别意义就是防止数据丢失,所以定期要进行光盘、磁盘的离线备份(冷备份),或使用RAID磁盘阵列和应用软件进行双机备份(热备份)[4]。而"治"字在这里的一个特别意义就是指数据的恢复。所以要定期对计算机杀毒,不断研究数据恢复的新技术。

3.4尽快制定通用的数字档案保护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民经济和社会各部门的建设等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和进步。作为与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协同发展的档案事业,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通用的的数字档案保护标准,这需要尽快制定。依法治国,依规办事,数字档案的安全问题才能有根本保证。

3.5着力解决好制约档案事业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还存在着滞后性。从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来看,档案事业的主体-档案馆(室),存在着馆(室)藏结构单一、档案内容信息匮乏与社会对档案信息无多少需求之间的矛盾,量大质次的档案收藏量过多给档案库房保管造成的压力的问题等,这些都是制约档案事业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如果不运用先进的科技设备和技术手段采取有效措施,借鉴国外同行或者国内其他部门的模式和经验进行现代化管理,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可能造成档案事业全面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远明.试论数字遗产的保护与管理策略[J].档案学研究,2007(2):56-59.

[2]唐跃进.数字档案灾难防治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4(3):12-14.

篇4

一、档案的创新管理

1、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应有章可循,规范操作,因此,一套完善且行之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尤为重要。档案管理制度要体现合理性、科学性,以便更好地发挥其规范引导作用。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要强化档案管理意识,遵守档案管理制度,严格档案管理程序,及时、准确地收集档案资料,努力做到档案信息收集齐全完整、内容真实可靠。对于新信息要及时补充调整。同时要完善档案管理硬件设备,确保档案工作有效落实。

2、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

档案管理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支素质较高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让管理人员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现代化管理方法,摒弃传统的陈旧管理模式,更新理念,提高业务要求标准。要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做好档案服务创新工作,探索档案服务创新之路,把档案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3、建立电子档案,完善档案现代化管理

随着办公系统信息化与网络技术的普及,档案的管理模式也在逐步现代化,无纸化办公将变为现实,档案归档形式必须更新,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管理方式将发生根本的变革。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从传统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过渡。采用更为科学、先进的办公软件进行档案信息的存储和利用,将传统的纸质载体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并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转化为可以自动检索、数据信息分析的技术。缩微摄影技术和数码影像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照片、影像等档案资料更完整、安全的保存。在后期档案使用时可以直接检索、统计和查阅,同时可以实现远程档案信息传递,提高工作效率。电子档案还具有占地小、容量大、投入少、管理简便、查阅方便等优点。

4、建立档案网页,开展网上在线服务

建立档案网页,开展网上在线服务是对传统工作模式的新的突破,是科技发展给办公自动化带来的变革,同时也给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网络传输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一是传播速度快,二是传播范围广,三是传播不走样,四是传播成本低。因此,使用互联网开展的网上档案服务已成为为社会和单位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的一种更加便捷的形式。随着局域网的普及,档案部门可制作自己的网页,组织上网数据和信息,实现档案信息的现代化管理。通过网上服务,电子文件通过下载和上传就可以完成。传统档案管理存在重保管轻利用的问题,而档案网页不仅方便档案的检索等常规服务,更有利于电子信息的资源共享和宣传利用,实现档案的真正价值。此外,现代生活中,人们更注重信息的时效性,而开展网上在线服务通过信息系统及网络及时准确的获得多方信息,更好的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网页还可提供信息咨询、文件阅览等服务,具有覆盖面广、信息全、利用率高等优点。档案网页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有利于转变工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

二、档案的信息安全管理

不同于其他信息,档案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利用限制性,而在对电子档案及档案网页进行常规操作、信息传输、资料存贮的过程中以及在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利用过程中,都难免产生错误操作、信息丢失、病毒侵入、黑客侵犯等问题,这些都对档案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档案的保密工作,提高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成为档案管理部门需要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1、人员安全

档案信息在操作过程中最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就是人为的泄密。因此,必须培养一支有较高素质和较强法律意识的专业档案管理人才队伍。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档案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严防保密信息的泄露,使信息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降到最小。档案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档案法》、《保密法》,树立保密意识。应根据档案管理人员的职权岗位给予不同的使用及管理权限。档案管理人员要牢记系统密码并熟练掌握查杀病毒、资料备份等相关安全措施的操作方法。工作人员还要做好操作记录,清晰记录每一次查询、收录、整理等档案管理的时间、参与人员等信息。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规范操作。遇到档案管理人员调职、离职等情况时要注意加强管理,防止信息外流。

2、操作安全

操作安全是档案安全的重要环节。在档案信息操作过程中要树立安全意识,如确保收集信息的准确性,按时查杀病毒,避免档案信息被病毒感染、篡改。要养成信息备份的习惯,避免操作失误造成的信息资料丢失的情况,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在对影像、录音等资料进行收集时要注意提取原件,并确保内容未遭到过破坏、篡改。绝密档案的调阅、销毁应经相关领导审批通过后严格按规定手续办理,完善的安全应急机制也是十分重要的,当意外发生时要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应对,将损失降到最低。在管理过程中要主动接受保密部门对工作的监督指导,做好对文件的安全保障工作。

3、信息设备安全环境

设备安全是保证档案信息安全的基本条件,无论是纸质档案还是电子档案都应在充分安全的环境下进行保存,档案室、电脑房等档案管理环境必须专人管理并建立严格的门禁制度,出入时要进行详细登记,以避免闲杂人等进入。还应做好信息设备环境的防火、防盗工作,避免水灾、火灾等外力破坏或盗窃等不法行为对档案安全带来的威胁。

篇5

【关键词】档案;全宗排放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1-0164-01

一、档案馆现行档案全宗排放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对于全宗如何排放,可以说是普遍地令各级各类档案馆头疼的问题。许多档案馆现行档案全宗的排列,都是按照传统的做法,即凭经验在每一个全宗之后预留出位置,为以后接收档案而用。这一做法,在馆藏数量较少的时期曾经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随着现行档案的不断移交进馆,馆藏数量的不断增加,它也就产生了某些弊端,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进馆档案全宗的无序状态,导致全宗排放工作的被动性

在实际工作中,接收档案进馆通常不是按照档案馆的全宗排放顺序进行的,而是具有很大的随机性。进馆档案无论从内容,还是数量上都有可能与我们先前的经验判断相距甚远,因而预留位置不很准确。时常是一个全宗的新进馆档案,挤占了相邻全宗的位置,这样就不得不忙于部分全宗的重新排放,因而打乱了整个的工作安排,并且造成了大量的重复无效劳动。

(二)每个全宗后所预留位置的不科学,造成管理工作的不稳定性和库房资源的巨大浪费

采用传统做法所预留的位置,往往是通过经验的判断,“一厢情愿”,估计而已。一个立档单位的档案无论从内容、数量还是特征上都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我们对其所预留的位置却没有改变,因此造成了管理工作的不稳定性和库房资源的闲置浪费。比如,当预留位置不足时,为了避免整个档案库房“大搬家”,通常是“见缝插针”或调整相邻全宗的档案,这样就会使档案拥挤不堪、取放不便,或者重新调整全宗位置,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和管理上的不稳定性。如果每个全宗后留有30厘米的长度弃之不用,那么100个全宗之间将会有3000厘米的空间不能存放档案,这些地方如果充分利用,那么可存放1厘米厚度档案3000卷。这还没有考虑其它因素,单单是装具的浪费就是很可观的。

以上这些问题,造成了管理工作的被动与混乱:档案的经常性搬动,增加了对档案的磨损,不利于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而且也会打乱某些全宗的顺序,破坏了原有的系统,这对于还没有完全实现计算机管理的档案馆,造成了管理工作的被动,不利于档案的提供利用。

二、如何做好档案馆现行档案全宗的排放

(一)要正确理解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全宗理论”问题

我认为“保持全宗的完整性、不可分散性”对于收集工作来讲是绝对的,这就是要切实保证“一个机关的全部档案”,“应统一向一个档案馆移交”,“进馆档案应保持全宗的完整性”不能随意分散。对于任何事物和理论都要辩证地来看,在档案工作中贯彻全宗理论时也要避免犯“绝对主义”的错误。正确的做法是,以全宗理论为大前提,但可以根据工作中出现的实际情况而做相应的变动。

(二)对需要向档案馆移交档案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

对立档单位的调查研究,是做好全宗科学排放的重要前提。因此,各级各类档案馆应从本馆的性质、综合性或专门性和职责范围出发,调查研究本馆应接收范围内的所有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职能、任务及其形成档案的内容、种类、价值,以及现存档案的数量、整理、保管等情况,科学地确定应移交档案的单位并编制出进馆全宗名册,以便统筹安排进馆档案的范围、时间和数量,为全宗的科学排放奠定基础。具体地说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对立档单位中符合进馆年限准备移交进馆的档案进行调查研究。对这部分档案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是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因为我们掌握了这部分档案的基本情况,就可以迅速结合馆藏现状制定出接收方案,做好准备工作,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2)对未到进馆年限的档案进行调查研究。主要是调查这部分档案整理的原基础、鉴定的方法和质量、档案的数量与成分、需要进馆的档案有多少,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为这部分档案顺利移交进馆创造良好条件。

(3)在前两项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立档单位未来形成档案的状况进行调研、分析、预测,并做好规划。要对立档单位的业务状况进行分析,从而预测其未来档案形成的数量以及分类标准等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三)立足本馆,对馆藏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做好全宗排放工作,首先我们要掌握现有馆藏档案的保管状况,我认为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调查分析档案全宗的来源。这项工作旨在确定哪些是撤销单位的全宗,哪些是现行单位的全宗,通过以上两个确定,就可以明确哪些全宗是“活”的,哪些全宗是“死”的,从而为以后的全宗调整及预留位置的确定奠定基础。

(2)调查“活”全宗内档案的分类。通过这项工作可以确定全宗内目录的数量及状况,以便在收集指导时给出档号,在必要时可减少重复性劳动。

(3)调查档案全宗的保管状况。这项工作主要是摸清家底,了解目前馆藏的库房条件包括库房装具数量、长度,库房面积及其它保管条件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为全宗科学排放做好“硬件”规划。

篇6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而这些潜在的安全隐患或许就是造成档案管理事故的诱因,此外,档案管理中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一是负责档案管理的部门及相关管理人员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他们在意识中追求绝对的档案安全,殊不知,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即便我们再努力地排查隐患、控制风险,最终也只会实现相对安全。但是风险确实绝对的,不论怎么控制和预防,风险也是独立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逐渐树立对档案安全和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正确意识,时刻紧绷安全弦,为确保档案安全不懈努力;二是一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存在淡薄的风险意识,他们内心存在着麻痹意识;三是档案安全包含着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等内容,实现档案安全管理属于一项十分复杂的业务。鉴于此,我们必须要引入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机制且通过不懈努力使档案风险评估机制得到较好的贯彻和实施。那么档案安全风险评估在实践中到底发挥什么作用呢,本文对此进行如下论述:一是档案安全风险评估可以帮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进行排查,在这之后,我们就能对某些安全隐患及时消除。根据海因里希定律,安全隐患的排除势必会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二是有助于帮助我们在掌握档案安全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摸清底数;三是通过进行有效的档案安全风险评估可以使我们在依据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找出可操作性较强的档案安全行业评估标准,这有助于提高档案安全管理水平。

二、从风险管理角度透视档案安全风险评估实践

为实现档案安全,我们需要将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在实践中充分运用,具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不断加强档案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任何管理工作都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作保障,档案管理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必须站在确保档案安全的高度,不断加强档案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要结合档案管理的要求和本单位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完善、切实可行的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并通过有效的监督确保档案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通常我们的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和资质要求、档案室管理管理制度、档案查阅制度、档案保管制度等等。比如档案室管理制度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保持档案室的卫生、通风、干燥、认真做好防火工作、防虫、防潮工作等;二是档案安全设施建设。为确保档案安全,防止档案被恶意盗走造成档案丢失,要对档案存放室及周边安装监控设施、门窗设置必须严密,如采取指纹锁,进行身份识别才能进入。同时,严格档案室的值班制度,确保专人值班,不断岗,有问题及时发现应对;三是积极改善档案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一些地区兴建了现代化功能齐全的档案馆,所以我们也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争取建立正规的、现代化的档案馆,这样对于档案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是定期排查档案安全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并进行整改,如在档案室内发现虫卵,就必须具有专业敏感性,及时报告领导并采取防虫设施,防止档案遭虫蛀破损。总之,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通过风险管理意识及时处理,将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五是注重对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培训,让他们提高责任意识、使命感和专业素质,这样才能胜任档案管理工作,这也是确保档案安全的有效途径。

三、总结

篇7

 

关键词:安全权 食品安全权 消费者权利  

侵害消费者安全权事件与日俱增,据统计,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例数约为2-4万人,专家估计这个数字尚不到实际发生数的i/10,也就是说我国每年食物中毒例数至少在20-40万人。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和数字警示我们: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不容忽视,维护食品安全迫在眉睫!创造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任重而道远。

    一、食品安全权的提出

    安全权是最早的消费者权利,也是最基本的消费者权利。早在1962年3月1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向国会提出的消费者权利法案中,首次提出消费者享有消费安全的权利。1985年,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保护消费者准则》,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不受危害”被列为首要条款。我国在1993年颁布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一次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了消费者享有安全权。2008年2月28日通过的《食品安全法》第1条规定: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

    笔者将《肖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的安全权与《食品安全法》中食品安全相联系,提出一个设想:在《食品安全法》等各项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中规定一个基础权力一食品安全权。食品安全权与消费者权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食品安全权来源于消费者权利,但又超越消费者权利”。

    二、食品安全权的性质和内容

    食品安全权来源于消费者的安全权,是食品安全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人们在食品消费中所享有的权利,体现的是消费者的生存利益。

    (一)食品安全权的性质

    1.从权力的形态上看,食品安全权也被称为道德权利。”道德权利是一种颇具个人化特征的权利种类,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对事物的道德认识,没有一个法定的标准可以用来遵循,就不能用它来作为分析标准,如同我们不能用一种道德性权利来作为裁决标准,我们更不能把一种道德诉求提交法庭,法庭也不可能根据一种道德诉求来裁决案件。所以食品安全权应作为一项法律权利,即”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2.从权利客体的角度看,食品安全权关注的是消费行为,而不是消费者。即这种权利的取得是基于消费者的特定行为,而不是消费者这一特殊主体的身份。”消费行为是在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产生和实施的与社会整体经济运行相关联的行为,是一种经济法行为,因此,基于这种行为而生的食品安全权就自然取得了经济法权利的属性。

    (二)食品安全权的内容

    食品安全权来源于消费者的安全权,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身体组织器官完整以及身体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的健康所享有的权利,它有两层含义:

    (1)生命安全权。生命安全权是指消费者的生命不受危害的权利,生命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并进而成为法律主体的根本,人的生命”没有什么法律的替代品或代替物”。

  (2)健康安全权。健康安全权是指消费者的健康状况不受侵害的权利。健康是人体维持生命正常活动的基础。

    2.财产安全权。财产安全权是指消费者的财产不受损失的权利。这里的财产安全权既包括消费者在消费食品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安全,也包括因食用了有毒有害食品造成的财产损失。

    三、食品安全权的正当行使

    在“消费者主权”的时代,消费者在强调自己权利的同时,也应珍视他人的权利,在要求经营者诚信经营的同时,自己也应做到诚实、宽容,正当行使权利。

    (一)了解消费者享有的法定权利,建立正当权利意识

    首先,任何权利都是在一定范围内行使

的权利,因此需要正确解读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了解消费者享有哪些法定权力,这是正当行使权利的前提。

    其次,消费者要建立正当的权利意识。这需要立法机关在制定、修改法律法规的过程中,以及有关机关和工作人员在执法、司法和法制宣传的工作中要强调消费者要建立正当权利意识。

    (二)正当行使食品安全权

    亚里士多德提出“法治”的第一层含义是”己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因此消费者遵守法律,正当行使权利是法治国家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实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会意识到滥用权利是不道德的或不合法的,但仍然有一些人会滥用权利。消费者请求赔偿的数额过高,漫天要价、索赔无度甚至恶意敲诈,这恐怕就是利益使然,即通过滥用权利,可以使自己所认为的”受损利益”得到赔偿或者可能得到自己”受损利益"之外的更大的利益。因此要将消费者自身的利益选择机制充分转化为完备的法律机制,对于司法机关来说,”应考虑如何降低维权成本、减化程序,并探索一套能使消费者通过正当途径解决纠纷的更方便、更省力的维权体制。

篇8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dongdz”为你整理了这篇平安护航建党百年”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平安护航建党百年”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和减灾救灾工作的部署,进一步抓好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坚决遏制重大事故,有效防范较大社会影响事故,营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建党一百周年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结合近期我县各类安全事故、险情多发频发的形势,矾山镇安全生产委员会、减灾委员会决定从即日起至7月底,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开展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现制订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企业(市场主体)主动排查风险隐患、切实落实主体责任上取得明显突破;推动重点领域的重点举措有效落实上取得明显突破;推动各行业部门积极解决执法监督宽松软、行刑衔接不到位等问题上取得明显突破;推动各专委会、专委办真正承担本领域牵头协调、统筹督查责任上取得明显突破。通过专项行动,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彻底扭转事故、险情多发频发态势,为建党百年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重点排查整治内容及责任分工

(一)解决企业(市场主体)主体责任不落实的问题。检查企业(市场主体)主要负责人是否认识到位、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是否履职到位、日常管理与阶段性监督检查是否到位、隐患排查与整改是否到位、危险源监控是否到位等,重点检查企业(市场主体)是否主动接受风险普查业务培训、是否高质量如实填报数据、主要负责人是否亲自审核把关、是否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是否落实风险“常普常新”要求等。同时,检查属地和行业部门是否建立企业自查自改激励约束机制,正向激励如实申报风险、主动整改隐患的企业,对故意瞒报漏报风险、隐患拒不整改的,是否依法严肃查处。[镇各专委会指导,镇人民政府负责]

(二)解决重点领域重点举措落实落底不够问题。

1.道路交通领域:在继续推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整治、加大力度淘汰营运卧铺等客车和整治事故多发点段隐患等的同时,针对近阶段事故多发特点,加大路面巡查力度,集中力量坚决打击各类货运车辆、外省籍车辆、农村客运车辆等的违法违规行为。[镇道路交通安全专委会指导,道路交通安全专委会成员单位及镇人民政府负责]

2.涉海涉渔领域:抓住休渔期契机,按照省安委会《关于加强水上运输和渔业船舶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整顿提升的同时,重点针对近期安全事故多发特点,对“三无船舶”、运砂船、采砂船、喷砂船、休闲船等违法行为,集中开展强有力的打击,集中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形成坚决依法整治态势。[镇涉海涉渔安全专委会指导,涉海涉渔安全专委会成员单位及镇人民政府负责]

3.消防领域:针对近期火灾多发领域,在继续推动“固本质”“重行业”“推群防”等火灾防治基础工作的同时,重点加强对民营医院、宾馆酒店、重点单位、合用场所、高校等公共建筑、人员密集场所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充分运用《刑法修正案(十一)》等法律手段,切实加大危险作业罪等违法行为打击力度。[镇消防安全专委会指导,消防安全专委会成员单位及镇人民政府负责]

4.危化品领域:继续加快提升数字化管控水平,着力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肃查处企业重大危险源预警信息处置不闭环、员工长期违反岗位操作规程等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小化工”,完成涉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等5种重点危险工艺安全隐患“清零”。[镇危险化学品安全专委会指导,危险化学品安全专委会成员单位及镇人民政府负责]

5.建设施工领域:在继续推动建筑施工危大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农村房屋等隐患治理的同时,重点聚焦交通工程,加大对“三无”企业、施工不规范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肃事故调查,严格问责追刑。[镇建设施工安全专委会指导,建设施工安全专委会成员单位及镇人民政府负责]

6.工矿领域:在扎实推进安全风险普查,实现边查、边改、边提高的同时,重点排查矿山高陡边坡治理、有限空问作业审批和管控、涉爆粉尘企业除尘系统安全等情况,消除源头性、隐性的事故隐患。[镇工矿安全专委会指导,工矿安全专委会成员单位及镇人民政府负责]

7.旅游领域:在继续推动旅游新业态排查、密闭式室内景点消防、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等工作的同时,深入剖析近期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背后反映出的安全生产问题,加强旅游景区安全管理。[镇旅游安全专委会指导,旅游安全专委会成员单位及镇人民政府负责]

8.城市运行领域:在继续推动城镇燃气、城市桥梁隧道等隐患排查治理的同时,针对城市路面塌陷险情、事故多发的严峻形势,进一步提高工作要求,全面摸清并加快治理地下水网跑冒滴漏形成的冲刷空洞、地质地貌存在的原始空腔溶洞及建筑深基坑开挖造成垮塌等事故风险隐患。[镇城市运行安全专委会指导,城市运行安全专委会成员单位及镇人民政府负责]

9.其他领域:针对浙江省5月以来局地暴雨并伴有大风强对流天气多发,深刻吸取常山“5·l0”凉亭倒塌事故教训,突出强对流天气短临预报,及时靶向预瞥,重点加强凉亭、廊桥、牌坊等农村公共设施隐患排查和加固维修,压实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高风险区的巡查防治责任。[镇减灾委、镇住建所、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镇经济发展办,镇人民政府负责]

(三)解决行业部门执法监管力度明显不够的问题。重点检查有安全执法职能的部门非事故处罚明显偏低的情况,是否存在“只检查、不处罚,甚至零处罚”;事故调查问责是否到位,整改措施是否到位;行刑衔接是否做到“应移尽移”,是否存在“以罚代刑”,尤其是涉海涉渔、住建、旅游等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是否加大对危险作业罪的移送查处力度。[镇各专委会指导,各专委会成员单位及镇人民政府负责]

(四)解决各专委会、专委办有效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检查各专委会、专委办是否按照县安委会工作规则的相关要求及时完善组织架构、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建立并有效运行会议制度、报告制度、专项检查制度等,重点检查各专委会、专委办领导是否承担开展本领域安全形势研判、统筹推进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和督办等工作。[镇各专委会指导,各专委会成员单位及镇人民政府负责]

三、工作方法

(一)加大宣传发动力度。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企业(市场主体)做好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的宣传。要设计制作宣传标语、横幅,让专项行动相关任务要求入脑入心。

(二)做好“三个结合”。即排查整治与推动“遏重大”攻坚任务落实相结合、与高质量开展安全生产风险普查相结合、与近期事故多发频发暴露出的问题整改相结合。

(三)分层分级推动。

1.企业自查自改。各企业(市场主体)根据省安委会关于风险普查的总体要求,按照省级各专委办编制的8个领域56张行业风险清单,通过使用便捷式数字化风险普查工具,重点排查风险认不清、后果想不到、要害管不到等问题。按照边排查、边整改原则,最迟在6月30日前完成风险填报、隐患自查工作,形成自查报告,制订整改方案。

2.分级检查。按照安委会抓统筹、各重点领域专业委员会分工协作、镇政府分级负责要求,根据辖区内企业风险大小、行业特点、自查自改完成质量等分类分级确定现场检查的比例。道路交通、涉海涉渔、危险化学品、建设施工、旅游、城市运行等6个领域以“条块结合、行业为主”方式组织检查,消防、工矿等2个领域以“条块结合、属地为主”方式组织检查。6月20日前,各部门要确定一批大排查大整治标杆示范企业,予以宣传表彰。对其他企业按照自查自改情况,实施包括差异化执法在内的综合整治。对6月30日仍未完成自查自改或排查工作走形式、瞒报风险隐患的,要依法从严查处。对虽积极主动开展排查,但因自身能力局限不能达到整治要求的小微企业,各部门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织专业力量开展帮扶服务,整改后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要坚决予以关停。

3.督查暗访。镇安委办、镇减灾办将组织联合暗访组,深入各村居开展暗访抽查。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确定暗访抽查的主要内容。每个暗访组将对突出问题予以通报。同时,引导群众举报各类安全生产隐患,并落实奖励政策。

四、相关要求

(一)领导干部务必要亲力亲为。各专委会、专委办领导要坚决防止工作停留在会上讲了、要求提了、文件发了,一般号召多、扎实指导推动少等,要亲力亲为带头带领着干。 5月20日前要组织1次专委会专题研究,真正承担起本领域牵头协调、统筹督查的责任,有效推动相关监管部门落实解决重点举措落地打滑问题;要不折不扣落实重点领域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包干负责的领导督办制度,督办落实本地区、本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二)重点领域重点措施落实要坚决果断。经过前期努力,各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已基本梳理清晰,针对性举措也已明确,当前的关键是坚决抓落实。镇政府要在县各专委会的指导下,坚决承担起排查整治责任,特别是在继续精准排查、动态排查的同时,重点解决举措落不了底、打击违法宽松软、事故调查追刑追责明显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确保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措施真正落实。

篇9

据了解,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协助下,目前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发展迅速,得到广泛运用。201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查询63万次,被处置单位533家、个人887人。目前,来自各个部门及个人对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的需求越来越多,社会申请查询数量持续攀升,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受理查询数量增幅巨大。此外,越来越多的投标单位和个人从被动查询档案信息转变为主动到检察机关进行查询,以“自证清白”,从而推动了惩治和预防贿赂犯罪机制制度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和行贿犯罪档案实施全国联网工作的开展。

行贿犯罪档案的特点与管理模式

1.行贿犯罪档案的基本内涵

行贿犯罪档案是指检察机关基于法律监督职能和档案的属性,在开展惩治和预防贿赂犯罪机制制度建设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活动中,围绕着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信息查询和反腐倡廉建设的需要、把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并经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的行贿、单位行贿、对单位行贿、介绍贿赂犯罪案件信息和单位、个人背景信息,以及一些行贿行为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文件等信息集中、整合起来,直接形成了对国家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行贿犯罪档案,以此作为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基础。目前,行贿犯罪档案库含有工程建设、金融、医疗卫生、教育、政府采购等领域档案。行贿犯罪档案中也录入了一部分行贿行为信息,即客观上实施的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行贿行为信息,主要包括法院裁决认定的相对应的行贿行为事实和检察机关不决定中认定的行贿行为事实;由于这部分档案信息更加敏感、复杂,涉及更多方面的问题,仅接受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的查询,还不能全面公开接受社会单位和个人的查询,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在做试点工作,待时机成熟之时才可具体运用。

2.行贿犯罪档案的查询

目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规定》并没有对申请查询者的条件作明确限制,社会单位和个人都可以进行申请查询。如果要查询档案信息,需提交查询申请,明确查询事由和查询内容,并提交介绍信、企业营业执照、个人身份证件以及被查询单位的准确名称,被查询个人的姓名等材料,才能顺利进行查询。查询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到人民检察院查询。二是电话预约,申请人可以通过电话预约查询,人民检察院受理电话预约查询后,在三个工作日内审查并查询。人民检察院所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服务均为免费服务。

3.行贿犯罪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按规定在相关行业和领域内,例如招投标、贷款和政府采购等关键环节,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必须向检察机关进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作为监管工作的必经程序之一,并将处置的结果反馈给检察机关。检察机关主动对应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进行监督、督促。如果通过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发现某单位和个人有行贿犯罪记录,行政监察部门、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和业主单位会根据不同的情况,依法、依规作出处置。检察机关只提供查询服务,对经查询有犯罪记录的单位和个人不予处置,也不作干预。对被查询单位行贿犯罪档案的利用,最早主要根据单位名称,现在逐渐推行单位查询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准、以单位名称为辅的方式,不再完全根据单位名称来查询,以保证被查询单位的唯一性,便于进行甄别,只要公司没有注销,就无法通过改名的方式逃避查询。现实中也确有一些被列入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的公司,采取重新注册的方式来掩盖自己的行贿史实。为此,人民检察院除了采取上述方式外,还将与工商、税务等部门联系和配合,及时了解企业或个人的背景信息,关注有行贿犯罪记录的单位和个人申请注册公司、公司名称变更、法人代表变更等情况,防止其借机规避查询,“洗白”犯罪记录。

行贿犯罪档案全国联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的全国联网运行,其查考和利用价值正逐步显现出来,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实施全国联网工作处于刚起步建设阶段,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待今后的健全与完善。首先,行贿犯罪档案数据库中资料缺乏。目前,录入行贿犯罪档案数据库的是以法院判决内容为主的信息。最高人民检察院将行贿档案录入的范围局限于经法院判决的个人行贿、单位行贿、对单位行贿、介绍行贿犯罪案件等档案,虽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合法性”,避免了矛盾,但也使得该机制落入了对法院判决的简单重复,没有充分发挥检察院打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资源优势,影响了查询功效的发挥,从而导致行贿犯罪档案库中的资料少。其次,有的法律专家认为,虽然目前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法律法规对竞标企业资质查询做出了要求,但对招标部门将检察机关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作为必须环节,仅见于一些地区的规章制度中,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为此,相关法律专家呼吁应尽快立法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列为中标的必要条件。

优化行贿犯罪档案网站建设的思考

行贿犯罪档案实施全国联网服务,是一项具有社会性的有广泛影响的服务,肩负着社会民众期盼的重任。如何切实有效地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服务民生出发,优化网站建设,值得我们加以思考。

1.建设贴近大众的特色资源

行贿犯罪档案所拥有的资源具有鲜明的独特性,正是这种鲜明的独特性,成了行贿犯罪档案网站建设的重要依托和基础。因此,网站建设应立足于行贿犯罪档案的特色,体现本网站建设的价值,建设贴近普通大众的特色资源,整合一批紧扣民生与当前社会时弊的基础信息资源库。诸如中央关于打击和预防行贿犯罪的有关政策、文件,行贿犯罪案例教育,通报检察机关在反腐倡廉特别是反对职务犯罪、商业贿赂方面的信息数据库群。与此同时,行贿犯罪档案网站还要做到两个及时:一是及时对政府、检察机关有关这方面文件进行全文扫描,尤其是公众很难接触到的“红头文件”,供公民在网上免费查阅;二是加大行贿犯罪档案的开放力度,及时解密、降密重要档案,公开非保密的行贿犯罪档案,让普通百姓全面了解党和政府、检察机关的政策方针及反对职务犯罪尤其是贿赂犯罪的进展情况,从中受到教育,更加拥护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法规。

2.建立行贿犯罪档案管理法规标准

目前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不具有强制性,不需要获得法律授权,功能上更接近于检察建议。因而检察机关对外披露行贿信息,只能采用被动的形式,只有在相关单位或个人主动提出查询要求的时候才能查询,也不能自行处置,否则就有违法、越权之嫌。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的有效实施,靠全社会、全体职能部门的共同配合,因此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金融、医疗卫生、教育、政府采购等领域的经济活动应提高查询的约束力,实行有条件强制查询制度。建立起全国联网的行贿犯罪档案体系后,也应尽快出台一部统一完整的行贿犯罪档案管理法律法规,为行贿犯罪档案的全国联网管理提供基本的法律依据。除了有法律保障依据外,还要建立和健全行贿犯罪档案管理的标准体系,统一档案的格式,规范档案的记载内容,使行贿犯罪档案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要制定出案卷质量标准、分类标准、著录标准等立卷标准,制定出档案保管、交接、利用等规定。将行贿犯罪档案管理标准贯穿于整个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销毁全过程,达到行贿犯罪档案从形成到最后销毁等一系列工作都有章可循。

3.构建行贿犯罪档案网站群

以最高人民检察院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全国网站为龙头,分层次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建立档案门户网站,实现中央、各省、市、网站网页的有效链接,提高网站信息水平,为用户实现便利的跨索创造条件。也就是说,利用者不论身在何处,都能方便地找到所需要的档案信息。

4.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一要广泛互联各种相关信息。对于和行贿犯罪档案资源相关的信息,网站也应提供相关的链接,使网站更贴近用户的需求。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跨境、跨国商业贿赂犯罪、携带公款外逃人员等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注重与国际刑警组织等国际组织在这方面的联系合作,建立经常性的信息沟通和情报共享机制,研究商业贿赂新动向,建立舆情信息互相收集制度共享反贿赂经验,及时通报反贿赂情况,充实行贿犯罪档案信息。二要充分利用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形成的主体信用档案,有效整合各类信用信息资源,建立综合性数据库,形成信息共享机制。

篇10

国家主导的竞争日益激烈,世界经济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当今世界的经济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因为全球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了,而且这种竞争某种意义上更反映在国与国之间。按照常理讲,企业相互之间应该是竞争关系,政府应该是为经济合作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的,但是今天的现象恰恰相反,企业在努力谋求一种合作,认为全球化是有利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却在加剧,部分国家甚至认为全球化是导致被动的动因。这种错位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中国历来主张互利共赢,包容性增长,我们实际上也是在努力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但是这个世界似乎并不完全如此。

今天的世界经济形势发展很不平衡,欧美经济遇到了诸多问题,新兴经济体也面临严峻考验。要想渡过难关、实现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强合作,逐步摆脱困境,推动经济全面发展。对此,理论上讲大家是认同的,而实际上则不然。恰恰是在危机的过程当中,在采取措施拯救经济的过程当中,部分国家夹杂了自己的很多私念。从经济的角度讲,经济全球化可以优化配置资源,但是从这些国家利益的角度讲,他们在算计得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夹杂着大国竞争的一些意识的话,有可能导致很多出台的政策都会偏离正确的科学方法。

经济利益是当前大国竞争首要考虑问题

经济安全长期以来是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大国博弈明显上升,而其中更多的竞争则体现在经济领域,其背后实质是经济安全的隐忧。欧美等发达国家长期以来都把经济安全、经济利益当作核心利益来对待,甚至不惜甘冒战争的风险来应对。

美国采取的量化宽松政策在解决本身经济问题的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而目前欧债危机迫在眉睫,德、法从欧共体的角度肯定要救,不救的话可能导致整个欧元区会产生剧烈的振荡或者是崩溃,但是如果救却很可能把欧盟拖进一个陷阱,使它的经济更加困难,大家一起遭殃。所以他们表态很积极,行动却很迟缓,其实就是在等国际社会的援助,想把更多国家拉入水,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关注欧盟的美国和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中国一起拉进来,这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世界经济竞争形势的变化,迫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加强保护我们国家的经济利益。当国家的经济利益受到冲击或损害时,如何大胆提出我们的主张和反驳意见,哪些重要的经济利益应作为核心利益来处理?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安全取决于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反之,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及国际市场竞争力,反过来又决定了国家经济安全的程度。另一方面,国家的经济安全从某种程度上也取决于它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策略、发展策略定位是否准确,追求和保护的目标是否明确。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上升,我们有必要考虑如何加强保护我们的经济利益,而且这也是当前大国竞争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前我国的贸易和产业安全

总体上看,我们国家整体安全实力在上升,影响力在不断扩大,经济安全性是稳步上升的。随着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现在很多经济竞争是一种博弈,矛盾很尖锐,争吵不断,但实际上各自都希望斗而不破,而这种博弈的基础显然是由实力决定的,这包括我们的产业、贸易的实力。从竞争力指标评价上看,中国最强指标是出口和外汇储备,其他的很多指标都不具有明显的竞争力。但是如果从中国的经济安全和经济竞争力分析,我国的贸易和产业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我国现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或者中后期阶段,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但是我们的强项是在中低端,在部分中高端领域随着国家科研攻关的投入,突破得很快。在工业制造业领域,虽然我们今年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制造业的第一大国,但是很多基础工业和关键的零配件方面我们还是比较弱的,对国外进口配件的依赖性暂时还难以摆脱。目前的现状是外资企业基本占据了产业链中高端,国有企业、大企业主要占据着机电设备和大型设备制造行业,民营企业基本占据了轻纺和日用品的生产领域。这一产业布局现状也是改革开放逐步形成的一种结果,它对推动中国的工业化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如果从经济安全角度分析还是存在一定隐患,因为关键的核心技术没在我们手里,技术的创新能力较弱,这是十分被动的。另外,尽管我国的贸易规模很大,市场占有率很高,但是其中的价值创造部分还是比较低的。我国制造业环节本身的价值创造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附加值较低,而上游的研发和下游的销售又不在我们手里,今天中国制造业的状况有点类似拉美经济学家讲的“制造业陷阱”特征。如果是一个小国,这种结构是可以容忍的,但如果作为一个大国,则是无法容忍的。所以中国产业怎么升级,怎么向两头延伸,已列入“十二五”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关注的经济安全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办好自己的事是当务之急

从发展的角度讲,我们首要的任务还是坚持对外开放,而且要不断提高开放的水平,拓展开放的领域,创造一个积极主动的开放环境。中国的问题是首先要把自己的事办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就是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当我们有了一定实力的时候,就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经济利益,更有效地反映我们的诉求,这也是如何改变我国国际地位之核心。所以采取有效措施办好自己的事是当务之急。

第一,要坚持贯彻“十二五”规划,转变发展方式动作要快,而且要实。一旦在落实方面拖延时间,那么我们会耽误掉几年的战略机遇期,因为时不我待。今天的世界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欧美已陷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且应对措施本身是有偏差的。但愿它清醒得晚一点,他们再拖几年不认真解决问题,我们的发展会更顺利一点。但如果经济发展方式不转变,结构不调整,我们就永远处于弱势的竞争位置。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一个大国,很多表现应该以大国的身份出现。

第二,要把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我们现在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无论如何还是要加快速度,因为这涉及到中国整个工业化下一步的发展方向问题。同时也可抓住国际市场不景气之机,扩大先进设备进口,给企业提供先进设备进口的便利或者是减税优惠,谁提前折旧设备给谁贴息贷款,我想会产生新一轮设备更新的,其结果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夯实下一步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缓解我国贸易的一些不平衡问题,这是一举两得的事。

第三,要大力拓展海外的发展空间。各种方式的海外投资要齐头并进,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要对海外投资、收购和兼并提供适当的支持。海外的物流和营销网点至关重要,中国如能产生一批跨国公司,在海外有它的布点,那才是中国影响力的真正体现。国家应支持企业加强海外投资培训,提供信息服务,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谁有条件谁上,让它加快发展。跨国公司的概念是什么,40%的盈利来自于海外,我们今天的跨国公司,够得上这个水准的寥寥无几。如果我们能有这么一批跨国公司,并在海外的竞争形成增长的盈利点,包括在海外经营运输、仓储、批发、零售,或者是逐步扩大这方面的渗透,让它形成一种新的盈利模式,就可以避免我们出口制成品的被动局面,也可以缓解我们贸易不平衡的状况,还可以构建海外的支撑体系,这个是非常关键的。

最后一点,我认为如何在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确保国家的经济安全,关键是国际化的人才问题。中国缺少具有战略眼光的国际化人才,缺少国际交往中能够胜任的人才。能在国际场合形成强有力的话语权,不是看你发言的机会,而是看你发言的水平,能把你的理念讲透、讲得大家能信服,这才叫话语权。这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加快培养形成一批适合国际竞争环境且具有战略眼光的国际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