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的感悟范文

时间:2023-04-11 08:4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百家讲坛的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百家讲坛的感悟

篇1

福建省永泰县实验小学六年(4)班 赵伯罕

在历史的天空中,《论语》,《庄子》等古代文学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但它们在遥远的天空中却显得孤单、寂寞,很多人没能感受到它们的温暖。然而,有一档节目,却像一架望远镜,使这些散落的星星重新放出光芒,射进每一个人心灵,它,就是《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的一款品牌栏目,自2010年7月9日开播以来已播出1000余期。它就像一个开放的大学,雅俗共赏,将许多晦涩的知识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播于民众之中,正如它的栏目宗旨一样——汇集百家学养,追慕大师风范,平如开放的胸襟通向大众的桥梁。

在《百家讲坛》中,出场过无数位学术界的泰斗,可谓是众星璀璨,百家争鸣。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则是于丹、王立群、曾仕强这三位讲师。

于丹,三位讲师中唯一的女性,却是巾帼不让须眉,她清新浅显的讲述博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每逢讲课,她总是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语言妙趣横生,让每一位观众感到放松,继而豁达地去接受她所讲的一切。

和于丹相比,王立群教授则更显幽默风趣。扎实的史学知识加上浅显易懂的语言,便是他最大的特点,记得在《百家讲坛》说吕后、项羽时,他讲了匈奴单于给吕后言辞粗鲁的“求爱信”,又用公安部长、边防军等词语把我乃至全场观众逗得乐不可支。

而在三位讲师中年纪最大的曾仕强教授则更像一个活泼的老顽童——笑容满面,显得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的演讲水平更是出神入化,一句看似粗俗的话语,细细品味,却蕴意万千,即使是那些晦涩难明的古文图刻,也能在他的讲解下,化腐朽为神奇,深入人心。

或严肃,或滑稽,或生动诙谐,或引人入胜,正是这些史学大家们,演绎起每一节精彩纷呈的“历史课”。

篇2

1965年出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 栏目主讲人之一。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新闻调查》、《艺术人生》等电视栏目策划,中央电视台教科文频道策划顾问,光线传播中心《中国娱乐报道》栏目总策划,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

如果说通过《百家讲坛》,易中天掀起了“三国热”、刘心武搅动了“红楼热”,那么无疑,2006年10月以来于丹正在全国观众心中带动起一股“论语热”。

一个女人,要具有怎样的魅力与能力才能够在中国如此成功地讲解国学?她的成长、她的经历、她的做人哲学,又和《论语》有着怎样的渊源……

在国学熏陶下成长

谈起成长经历,不得不提的是家庭对于丹的从小培养。于丹出身于书香门第,3岁时,父亲就给于丹讲《聊斋志异》,并开始跟姥姥练习毛笔字,很小就学唱昆曲,4岁开始看《论语》等先贤著作,到5岁半时,已经把《红楼梦》看完了。

于丹说话非常有条理,这是公认的,但她说:“我从小很自闭,基本上不说话……”童年时因为孤独而开始写日记,一直到现在都不间断。 于丹说,这个习惯也是《论语》影响的。《论语》中有这样两句话:“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和“见贤思齐,见不肖则内自省”(《论语?里仁》)。一方面对自己的行为及时反省,另一方面,把自身之外的人和事拿来跟自己做对照。假如一个人真能做到这两条,那就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制,同时,在对待一些事情的时候,也能有自己独立的想法。

于丹高中时,数学、外语和历史勉强及格。高中老师给的评语是:能遵守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对人文明有礼貌,为人老实,生活严肃,平时很少言笑。

上了大学后,于丹的性格却来了个大转变。大学里于丹的学习成绩很好,当过学生会的主席,研究生协会的主席,不过到现在,很多熟知于丹的人回忆起来,于丹名气最大、流传最广的头衔还是她学生时代玩委会主任的头衔。大学时,于丹本科读的是中文系,硕士时的研究方向又是先秦两汉,到了博士时才改为影视学。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和于丹的成长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女人的师大生活

生活中,于丹是一个普通的小女人,有点糊涂,不靠谱。于丹在北师大呆了二十几年了,但还经常找不到教学楼,经常夹着一摞讲义,在师大校园里气急败坏地揪住一个人说,“快把我带到教四楼”。

在北师大的校园里,于丹老师出名的不仅仅是她独特的教学能力和她出口成章的口才,有时候她的授课地点听起来就让人称奇:咖啡厅里、酒吧里,吃吃喝喝说说笑笑把课上。

于丹是一位拥有良好的语言智慧和童真烂漫性格的女性,走下讲台她跟学生完全没大没小,同事说她“就是一小孩”。

然而,大家都只能对这“小孩”望其项背。于丹的同行说:“她讲话真的是很有感染力,一般我们开研讨会策划会请她去,很多人都说求求你了,让我讲话千万不要排在于丹后边。她的语言她一旦介入,别人几乎就压不倒她了。我们一般都是要把她放在最后一个去发言。我觉得可能这是天分,她可以迅速地把一件事情高度凝练并且高度概括高度提升。”

平时除了教学,于丹常常做的就是四处做讲座搞策划。自1990年以来,于丹先后为中国电视台的《正大综艺》、《中国报道》、《环球》等栏目担任撰稿人,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和《新闻调查》等栏目的策划。

百家讲坛:“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

2006年“十一”黄金周,这个“生活中的普通小女人”从北师大的讲台走到了观众面前,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7天开讲《论语》心得,一举成名天下知,被称为“学术超女”、“女易中天”。

之前《百家讲坛》的主讲大部分是一些“老头”,而一身靓丽套裙的于丹改变了这个形象。更引起争议的是她极端个人化的解说方式。比如论语中说“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一直被人看作孔子歧视女性的话,而于丹则将“小人”理解成小孩子,称孔子讲的是女子和小孩子都有天真的个性。

一位《百家讲坛》的“粉丝”觉得:于丹讲《论语》,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引经据典,深入浅出;辅以或直白如话,或诗意如歌的个性语言,妙趣天成,观之可以忘忧也!令人拍案叫绝……

提及《论语》,于丹认为,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仍然能为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供温馨的劝导。

她说,别以为孔夫子的论语应该仰望,高深得隐藏多少奥秘,其实这个世界真正的真理永远是朴素的,论语告诉大家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真正的道理是告诉别人怎么才能过上心灵所需要的快乐生活。于丹在《百家讲坛》中的第一句话就以绝对的高度,一锤击碎了几千年人们对经典膜拜的梦想。

于丹曾用“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试图诠释孔子给人的印象,她在后序中介绍,孔子以及《论语》的温度:“它不烫手,不冷漠,略高于体温,亘古不变。”

追捧者认为,于丹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也因此她的作品被认为是站立在经典之上的“心灵鸡汤”。

《百家讲坛》让于丹为更多的人所知,那么,这使得她的生活有所改变吗?于丹的回答是《庄子?逍遥游》里的一段话:“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变乎荣辱之境。”意思是全世界的人都在夸你,鼓励你再往前走一步,你内心也不再往前走了;当全世界都责难你时,你内心可以不更多地沮丧,因为你自己的内心有一种定力,而外在再多的声音也只是另一种声音而已,人由此做到宠辱不惊。

说到生命里最有价值的东西,于丹觉得是她的快乐,这比学问更有用。她虽然有着很多种身份,但她还是希望人们在认识她的时候,可以知道她是个有幸福感的人。

在今天,人们都企求坐拥千万,有贵房名车,物质满足取代心灵富足。而于丹的幸福观却与此相反,她更接近于《论语》中包容、理解、知自己的境界。她说,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穷无关,与内心相连。她把枯燥的《论语》、《庄子》用最朴素的语言娓娓道来,让我们在尘世的喧嚣中懂得道在人心,道不远离;懂得什么叫君子坦荡荡,并不是心中任何事情都不进入,而是万事进入之后皆能化解……

篇3

部分同学老是感觉学的知识没有用,看了这档节目,他们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体会,也让同学们了解自己学习的目的,甚至可以指引他们努力的方向,提供学习的动力,开阔学生视野,积累写作素材。我也会为学生推荐《美丽人生》、《成长教育》等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好作品。

二、发散思维拓展思路

写文章需要灵感,而灵感来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往往能给学生带来发散性思维,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什么样的生活才算丰富多彩呢?笔者认为《艺术人生》能给学生提供这方面的需求。该节目的宗旨是: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探讨人生真谛,感悟艺术精神。

如玖月奇迹这组著名器乐演唱组合,他们将新颖独特的双排键表演与各种风格的跨界演唱完美融合,开创了舞台上的全新表演模式。而成员之一王小海是沈阳人,毕业于沈阳大学财务专业,毕业后进东大工作,对于音乐,是个十足的门外汉,但优秀的音乐天赋使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更有西游记再聚首,红楼梦再聚首,看了之后学生对演员、对人生的感触会更多,写作思路会更广阔。

三、与他人分享智妞人生

作品是每个作者智慧的结晶,与他人一起分享,无疑能给作者和读者带来快乐和幸福。我选择了对学生写作有帮助的《百家讲坛》。《百家讲坛》的栏目宗旨是:汇集百家学养,追慕大师风范,平和开放的胸襟,通向大众的桥梁。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

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学生了解的历史和文化多了,就会拥有智慧的人生,同时,也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更容易让别人接受,写作能力自然就会慢慢提高。

四、总结

篇4

经典的历史巨著,尤其推荐史记和资治通鉴。史记被誉为无韵之离骚,语言优美,叙事简洁,评论精彩。资治通鉴里面编写的每个典故和历史事件都能让你深深感觉到古人的智慧,让你学习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百家讲坛里讲述的各种历史讲座。讲座的老师都是历史方面的专家教授,他们的讲述不仅讲述历史事件,并推断其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谓精彩纷呈,妙趣横生。

社会名家的个人讲座,尤其推荐高晓松老师讲述的晓说,袁腾飞老师讲述的腾飞五千年。这些讲座带着他们个人对历史的理解,不仅仅是纵向讲述,更是横向对比,随性联想,是很好的学习历史,感悟历史的盛宴。

一些经典的通俗历史著作。在这里推荐当时明月的明朝那些事。流畅的文笔娓娓道来明朝历史,历史的厚重和趣味完美的统一在一起,值得一读。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一、 经典与“代读”的矛盾:学者对中学生的“精神代乳”

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原汁原味,也在于它的非娱乐性,这就决定了经典与“代读”互相排斥的属性。把经典加以通俗化、娱乐化后再让人去接受,犹如古人所谓的“嚼食喂人,徒增呕秽”。只是在当今这样的消费社会,经典文化,也被以快餐的方式加以消费。在读者娱乐式地消费这一经典文化的同时,经典文化的丰富内涵在这过程中也趋于消解。

一方面,经典“代读”削夺了中学生亲近经典、享受经典带来的审美乐趣的权利。《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收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我们一直提倡中学生要广泛地进行经典阅读,并且强调要亲自去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透经典的价值。但“代读”正是在一方面彻底地背离了经典。在经典“代读”的过程中,学者以学术权威的身份居于强势地位,由他决定对经典的取舍,决定经典解读的内容与方式,而学生则以经典解读的接受者身份,居于弱势地位,被动地接受着学者对经典的解读。在此不对等、不平衡的文化传播过程中,中学生只能成为被动的受导者,而不能成长为自主的阅读者。本来,学者的经典“代读”只是起到导读与示范作用,希望借此可以在受众中引导和提倡一种“自读”经典的风气。但最终却成为学者始终高居受众之上,一味地将个人的阅读体会与心得,单向灌输给中学生。这就人为地阻碍了学生从被动的受导者向自主的阅读者角色转换的可能性,使学生止于对经典“代读”者的崇拜,而与经典名著本身渐行渐远。那些扮演“代读”角色的“学术明星”自撰著作的火爆与经典原著的相对冷落形成的鲜明对比,也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另一方面,学者的“代读”所表达的往往只是一家之见,不一定具有普适性。由于《百家讲坛》等经典“代读”节目主要采用的是类似于大学讲堂的节目形式,往往是一个学者作为主讲人,而台下和电视机前的广大听众就成为了完全的受众。这种形式就限制了“读”的过程中“争鸣”的出现,而让讲坛的内容变成了某一学者学术观点的陈述。而作为中学生的受众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或这一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不能对学者所论述的观点加以辨别,只能全盘接受,并将其奉为圭臬,就可能导致经典认识的片面化。对于广大的初高中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还不丰富,知识积累尚浅薄,更没有对应的专业学科修养,他们选择用“代读”的方式来亲近经典,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功利地应对中考和高考。这样的一家之见,由于缺少必要的学术争鸣,除了生动的说书形式,很难打动青少年受众,促使他们去阅读经典,而只是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固化的概念。这种对于经典的固化概念不仅会束缚中学生解读经典的思路,更长远地来说,会影响到整个学术界对经典文学进一步的品读、研究和挖掘。

正如梅新林和葛永海所提出的比喻性概念“精神代乳”一样,经典原著犹如“精神母乳”,是哺育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源泉,而经典“代读”就如同用人工合成的代乳品,替代原汁原味的母乳,向大众灌输,人为地切断受众群体与精神母体的联系,阻隔了受众群体充分吸取“精神母乳”的渠道,最终导致受众群体以走向经典始,却以背离经典终的悖论。

二、 经典与商业的矛盾:媒体经典对中学生的误导

《百家讲坛》等“代读”节目和经典翻拍电视剧的火爆离不开媒体商业运作的推波助澜,但经典与商业运作,并非相安无事。作为演播经典“代读”的中心舞台,媒体在沟通、调适学者与受众群体的关系时,同样不能不受到社会效益与商业利益双重诉求的制约,彼此之间的交合、冲突,常使媒体的文化策略选择与文化角色定位陷入两难境地,也因此引发了诸多的质疑与批评。

媒体是集合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诸多传播类型的综合性指称,它不仅是一种物质形态的显性存在,更重要的是在其背后有着多重隐性力量的作用。媒体受收视率左右,先是文化消费,其次才是文化提升,媒体往往导控学者和受众,如与学者的学术思想、文化理念发生冲突,将学者纳入既定的模式中,学者被同化和改造,导致学术个性的削弱。同样在收视率指挥棒下,学者在“精神导向者”与“大众迎合者”的角色选择上,也常常将口味置于营养之上,即尽量满足人们阅读的“懒”“快”“短”“趣”“奇”的时代口味,因此,经典“代读”中的娱乐性极易演化为“愚乐性”。而这样的经典“代读”所能带给中学生的只能是肤浅的、庸俗的误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学生通过经典“代读”来阅读经典还不如不读。对于扭曲经典的“代读”,不仅会影响青少年对于经典的把握和理解,更会导致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扭曲,可谓贻害无穷。

首先,大众对媒体的选择力,迫使学者向大众“投降”。在经典“代读”的过程中,学者的学术理想与受众群体的欣赏口味之间,始终存在着巨大鸿沟。诚然,学者有权坚守他的学术理想,可以决定“讲什么”及“如何讲”,但在电视机前的受众群体却可以用遥控器做出“听”或“不听”的自由选择,这反过来对学者的“讲什么”与“如何讲”起到关键的制约作用。媒体首先面临的严峻挑战就是如何弥合彼此的鸿沟,从而寻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央视《读书时间》与《百家讲坛》的不同命运,恰好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应对这一严峻挑战失败与成功的两个典型案例。《百家讲坛》创办之初,栏目制作人就将其定位为“开放的大学”,在价值取向上,也更多地吸取了大学精神,坚守着学术理想,然而曲高和寡,无法为更多的受众群体所接受。鉴于此,《百家讲坛》从内容到形式不断进行调整。在内容上,舍弃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而偏重于人文科学,在人文科学中又偏重于历史文化层面的经典名著;在形式上,由开始模仿大学论坛的常规形式逐步走向表演化,甚至带有书场说书的特征,这是媒体为迎合大众口味而不断进行自我调适的结果,是媒体在收视率指挥棒下,急于获得社会认可而不得不做出的巨大让步。中学生作为此类节目的一大受众群体,由于缺少经典阅读的积累,容易盲目地接受节目中对经典肤浅的、世俗化的解读,陶醉于节目中书场般的娱乐氛围里,从而丢弃对于经典阅读所应具有的严谨和审慎的态度。

更糟糕的是,媒体为博取眼球,将“正说”演绎成“戏说”,给“代读”烙上商业的烙印。经典翻拍电视剧虽然都一再强调“正说”,但在商业模式的运作下,商业类型片的烙印始终无法摆脱。趣味庸俗化、人物类型化、冲突浅表化、视听惊险化等类型片的种种要素,在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中,都能看到其影子。比如,追求趣味的庸俗化,黛玉之死以的香臂引起观众的感观震撼;追求人物的类型化,以“铜钱头”的装饰来抹杀人物的个性化设计;追求冲突的浅表化,把人物的内心冲突,一一转化为外部的激烈动作,不管这些举动是否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追求视听的惊险化,用故作神秘的背景音乐来刺激人的感官。凡此种种,不但使中学生对于经典的理解越来越窄化,也使中学生的审美趣味进一步庸俗化。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这样的经典“代读”实际上是在削弱经典。在某些“代读”节目中,部分学者为了商业利益,抛弃了学术的底线,为搏出位而屡屡炫奇弄怪。这些“代读”节目在造就一个个“学术明星”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学术道德的沦丧。

三、 个体与大众的矛盾:中学生个体精神在大众文化中的消亡

正如“精神代乳”理论所阐述的,经典“代读”最终会使受众群体对人工合成的“精神代乳”产生强烈的依赖性,长此以往,必然养成一种文化惰性,形成片面乃至偏执的文化口味,并使受众群体对“精神代乳”品失去鉴别力与鉴赏力,进而会产生一种文化幻觉:“精神代乳”品就是“精神母乳”本身,从而导致对经典本义的误读和对历史本相的误解。

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生的事物,也更容易由于对某一事物的依赖而产生惰性。经典“代读”节目和经典翻拍影视剧的诱惑,会使中学生更愿意在这样一种娱乐化的氛围中“亲近”名著,而放弃对于名著本身的阅读和品味。但这种娱乐化后的经典,是扭曲变形的经典,它已经脱离了经典原有的精神基础,所以它能给予中学生的精神滋养是极其有限的,有时甚至是负面的。经典“代读”原本可以引导中学生开展经典自读,但在大众传媒的扭曲下,却进一步削弱了中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使中学生更觉得没有必要耗费时间和精力去阅读经典,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可怕的悖论。

相对于经典“代读”所造成的这种不读的现象,经典“代读”所造成的“不思”“不疑”“浅尝辄止”的思维习惯对中学生影响更为深远,更为可怕。以于丹为例,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认为的那样,她所做的,是利用大众媒体来将经典“普及化平民化的工作”,于丹不是对孔子进行严肃的学术研究,她“只是在宣传孔子的思想”,

张健、李泽厚.他们是精英和平民之间的桥梁[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7(08A她只是向听众宣传经典说了些什么,却从来不表达对经典的哪怕一星半点的疑问。看过《百家讲坛》的人都会有这么一个印象:于丹是一个很好的演说家,有着很出色的口才,但是问题也正出在这里——演说家的特点是只传输“真理”,不传输疑问。于丹的特点也是这样,她滔滔不绝地向读者灌输孔子怎样说,庄子怎样说,却从来不去引导读者对孔子和庄子的话进行反思和批判。于丹的语言是雄辩的、华丽的,她喜欢用一些很长的排比句,喜欢提出一长串的人生问题,然后引经据典,以肯定的、不容置疑的语气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李泽厚先生曾经指出,而于丹自己也承认的,于丹在公众面前要扮演的,是宗教布道者的角色。布道者的特点是,把经典当作信仰的对象而不是思考的对象。她所做的工作就是让读者和听众去相信经典,而不是去思考和怀疑经典。在于丹看来,孔子和庄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最有行动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圣人的话是不会有错的,不要试图去怀疑圣人,按圣人说的去做就可以了。或者我们也可以说,于丹把孔子和庄子当作了世俗时代的教主,她自己则是教主的代言人。在诸如于丹这样的“学术明星”的布道之下,青少年对于经典近乎膜拜,而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的经典中不乏许多糟粕,如果全盘的接收,简单地按照圣人所言而行动,无疑会失去自主思维的空间和能力,从而导致独立思考的“个体的消亡”。

人的价值在于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学所要培养的高等人才应该具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如果我们的中学生在大众传媒下的经典“代读”之中就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意识,自主思维的能力,那么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就更无从谈起。

经典,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是民族精神的生动载体,也是民族核心价值的充分体现。让中学生阅读经典,是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对于加强民族的凝聚力,强化文化共同体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大众分享文化经典,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但大众传媒掌控下扭曲的经典“代读”对中学生经典阅读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是需要警惕的。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我们只有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分享文化、传承文化并进而达到重建文化的目的。

梅新林、葛永海.经典“代读”的文化缺失与公共知识空间的重建[J].中国社会科学,2008(02所以,如何引领中学生从经典“代读”走向经典“自读”,成了语文学科教学研究者一项不可推卸的时代任务。而经典阅读,也许正需要学者从经典接触的最基本原点出发,用朗读原文,而不是讲读、代读的方式来引领中学生实现向经典自读的回归。

参考文献

①曹明海、史岩著《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经典阅读考察(下)》,《中学语文》2006年第7期

②曹明海、史岩著《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经典阅读考察(上)》,《中学语文》2006年第5期

篇6

关键词:国学 挪用 遮蔽 消费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5-

一、缘起:“人民的孔子”与经典狂欢

以“奇观”形容由于丹始于2006年《百家家讲坛》的“国学热”并不为过。2006年“十一”期间,时北京师范大学传媒学教授于丹应中央电视十套《百家讲坛》栏目之邀,从幕后走向台前,以“心得”的方式再一次触及“国学”的关键――《论语》。

节目开播后,与节节攀升的收视率相呼应的是经整理的讲演录书籍所创造的各种图书销售神话:2006年11月26日,于丹的演讲录《于丹〈论语〉心得》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签售,创下了单场12600的记录(据统计,这本书1个月的销量即突破百万);而随后的《于丹〈庄子〉心得》则创下10个半小时签售15260本的记录,首月销量达到200万册;截至到2008年3月,这两本书在全国的销售量将近1000万册(2004年中国大陆年度最畅销书籍《狼图腾》的发行量是100多万册;而2005年的两部主要畅销书《达•芬奇密码》和《兄弟》的发行量分别是60多万册和80多万册)。因此有人说,其受大众关注的程度只有当年的“红宝书”可与之媲美①。

与惊人的图书销售神话和可观的电视收视率同步的是于丹不断被符号化的过程。在“于丹《论语》心得”不断为央视重播的同时,于丹继续沿袭“心得”的方式说《庄子》、讲昆曲,甚至再一次以“感悟”的角度重新述《论语》。在现代传媒的讲坛上,于丹无疑成功构建了“人民孔子”、“女孔子”的“师者于丹”身份。而在拥有公众人物的符号功能之时,于丹也就同时从“国学讲坛”走向了一个公众人物所能覆盖的话语场:作为一个具有“与时俱进”性的“国学大师”对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策略演讲、作为一个具有“心灵修复能力”的智者对灾区的慰问、作为一个优秀的国民代表参与奥运火炬传递、作为一个具有“知性之美”的女性为时尚界所关注、作为一个具有民族文化身份(儒学)的高端知识分子而出席高端企业峰会、会见他国元首……

同时,来自网民、学者在各网络、杂志报刊之“挺”或“倒”于的喧闹同样参与了这场“国学”之热:“挺于”一方,以活跃在网络贴吧、论坛为代表的“鱼丸”们认为,于丹“为大众找回了孔子”,其解读方式“把古老高深的道理,浅显地娓娓道来”,是“激活经典”的创举;以“学院”为代表的学者如李泽厚、任继愈等,从经典/文化“布道者”的角度予于丹以肯定,认同其对“唤醒经典记忆”的功劳。而“反于”一方,则主要集中在以马千里等的“硬伤”、“软肋”、“死穴”式的针对“原典”的逻辑性、准确性方面的批评,以及以“十博士”针对“元典”的权威性、严肃性、神圣性方面的责难。同任何一次热点问题一样,激烈而纷繁的论争无疑越发扩大和加强了问题的影响力和敏感度。

二、于丹的“国学”方式

于丹以前的“国学热”,可以说几乎都以“学校”特别是“高校”这样的“象牙塔”为言说前提、以“精英”的界域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对于学院(高校)的“大众”来说,无论是“读经运动”,还是“《儒藏》工程”,抑或是“孔子学院”、“国学院”的热闹成立――这些经由媒体进入社会群体视野的“国学”,或多或少地与官方、精英印记联系在一起。对他们来说,那始终是在另一条(高端)轨道内运作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话题。

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学术规范的释典方式,“个体”“感悟”无疑是这场热潮中的关键切入点。在这场“国学”盛宴中,于丹以一个可信的权威(异于“他者”的精英身份)不断地承诺“个体感悟”的合理性。而这种承诺方式的完成,便是通过对自身视角的普遍化、庸俗化来获取与受众“同等”的想象,同时再以其身为大学教授、才华出众者的身份予“同等”视角上的“大众”以“精英”权威的共享。正如其一直所强调的,她所做的,只不过是“一个非专业的、普普通通的、也不算老的……中国女人,可以以她的这种方式把经典读了,而且心有所得。”那么,“所有的老百姓、普通人……都可以都能以她的这种方式读,没有多难。而且她读完以后,会觉得挺快乐的。”所以,“至于这个女人是谁,叫什么名字,不重要。可以是于丹,也可以是别人,所以忘了于丹,记住这么一种感受 够了。”在这里,于丹以“心得”的方式给儒家经典以一个可以逃逸学术规范、学术逻辑和学术严谨性的切入点,从而消解了难以逾矩的“敬畏”之心,进而,他们“把握”了“经典”的释义方式。“鱼丸”中对“十博士”等的最大声讨理由,就是于丹所给出的经典“庸俗化解读”的可能。而这次突破“精英”隔阂的一个逻辑内化方式,便是于丹所一直强调的“道不远人”:“经典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到顶礼膜拜,而恰恰在于它的包容与流动,可以让千古人群温暖地浸润其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②

于是,在“个体”、“体验”的逻辑之下,一切“感悟”/“心得”式的阐释都得到合理化的可能。在“鱼丸”们看来,于丹“把圣人的言行从令人敬而远之的神圣殿堂请回充满烟火气的民间,把高深的天地人之道师友之道君子之道作出深入浅出的切合生活感悟的独家解读,让你听了有原来如此的恍然,有怦然心动的感激。”他们进而指出于丹的“浅与俗自然与专家们的高头讲章道学气息不可比拟,但专家的令人生厌,千册起印的专著被打入冷宫,也是不争的事实。”同时认为“十博士”等“对于丹的批评,似乎远远超出了平等交流讨论的范围,而处处充盈了学阀的霸道,那种视国学精典为自家后花园,不谁他人偷窥,不容别人染指的蛮横……”不难看出,基于“国学”一向以来的运作方式,“普通民众”惯性地将之冠以“他者”的标签――一个难以触及的文化资源,身为“国民”而未能共享“伟大”“民族文化”的距离感和抗拒感便在所难免。而于丹的“意义”,也是这场“国学热”能够引起如此关注的重要原因,便是对经典释义的“他者”――精英群体――传统的突破,她把“雅”变“俗”,把“远”拉“近”,把“难”化“易”,由此获得了广泛认可。

然而,“大众”对于经典“俗化”欢迎无非还是出于对经典“精英化”的记忆。相对于经典的原义来说,一种新鲜的把握方式更能吸引游离在“高墙”之外的“普通大众”。他们乐于认同并接受这种“个体性”、“感悟式”的释典方式,一个潜在的前提便是保证“经典”的所承诺的文化身份,这跟“精英”想象、“雅”趣味标志无疑是同质的。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于丹讲经典的内容“俗化”,还不如说是于丹将释典的方式“俗化”,而“普通大众”乐于在自己手中实践对传统/经典中所沉淀下来的文化优越感的把握。与他们所认同的“俗化”释典方式构成悖论的是,所追求的目的是出于对“精英”想象的“共享”,吸引并使他们为之争夺的,正是“精英”所制定的文化趣味分层。作为一个对这种“俗化”、“个体化”把握方式合理性的承诺者,于丹本身就以一个“精英”的身份提供了此“释典自由”合理性的基础:高校(且是某种程度上的“名校”)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副院长。也即,一个“俗化”的方式,同样是一个“精英”的方式。

三、遮蔽与挪用

正如戴锦华教授所指出的,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商业化”进程中,中国的媒体的演变/转型过程掺杂了权力、资本的重组和共享,其“大众媒体”角色实为“新的权力”身份所置换。换句话而言,“经典权力”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内化为“媒介自身的权力”③。在此情境之下,以“直击”的“现场性”异于传统叙述方式的“另类新闻”(《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所能展现的“公正”是有限的,以“自由性”“自主性”为旗帜的地方娱乐/选秀节目(《超级女生》、《加油好男儿》、《梦想中国》)所实现的“民主”是“娱乐化”的④,而以“通俗化”解读为特色的《百家讲坛》,其所承诺的“个性化解读”是有条件的――在“媒介的权利”下,它们同样无法规避与主流意识形态的 “捆绑输出”。

在商品经济和消费社会的语境之中,作为具有历史沉淀和传统印记的“经典”及传统文化,被消费者有所甑选地记忆:乐于分享其“雅”而“优”的价值想象,同时排除其繁杂的学识积累要求。于是,借“国学”之名,以外延所能指之趣味来换取某种价值立场及其,是为消费之实。公众所需要的,并不是来自传统文化的一种实践方式和把握,“而是一种充斥着符号和参考、对学校知识的模糊回忆和时尚知识标记的奇怪主体”⑤。这次由于丹所论《论语》、《庄子》及昆曲所引发的“国学”热潮,就是以“国学”之名所行的消费之实。在这里,“国学”的外延被挪用,而“深度”的意义被置换,“大众”/“消费者”在这场热潮中所关注的,是由一个异于传统经学释义者的“精英”所承诺的“释典”权,是一场与束阁高墙共享“雅趣”的消费。与其说“大众”在这次热潮中“受到了经典的洗涤”,还不如说他们需要获得“消费社会公民资格而必须拥有的最小一套同等物品”⑥。同被资本和阶层以及官方本土文化策略所架空的“国学”意义一样,这次遍及各个年龄、阶层的“国学热”,真正的“国学”内核同样缺席;而作为这场热潮的“主导者”,于丹同样为大众所“塑造”,她不断以“大众”“普通百姓”中的成员反指自身,以社会传统和主流意识所认同的角色身份不断构建知性“女性”、“人妻”及“人母”的形象。在其不断“隐匿”强势身份的策略中,于丹以这种“退场”强化了其内在逻辑的合理性和权威的可信度,在这场人们都可以“忘了于丹”的“国学盛宴”中,于丹始终以一中潜在的方式把握现场;而在“媒介”与“权利”有着深远牵连的语境中,作为营销策略的“个体”、“感悟”释典方式,在行使一种市场策略之时,也同样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规范。在这个意义上,“个体”性的话语狂欢实为意识形态框架内的另类表现方式,它最终不能僭越官方的主流叙事。终其而言,正如2007年前后的极度喧嚣及随后的沉寂一样,掺杂在于丹“国学热”话语中的,只是一种以“国学”为名义的文化消费行为,一场由“个体”、“俗化”、“感悟”遮蔽的又一场主流意识形态修辞。

注释:

①贝淡宁.《论语》的去政治化――于丹《论语》心得简评.读书.2007(8).

②于丹.于丹《论语》心得.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1版.

③戴锦华.隐形书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1版.第23―41页.

篇7

关键词:语言艺术;历史教学;应用与实践

一、冷、热反差,引发思考

说到底,教师这个职业还是一门语言艺术。历史本来是枯燥的,用历史课程这种形式解说历史更是无味的。因此,如何运用好语言艺术,在课堂45分钟这有限的时间充分传递我们所要传递的知识、表达出我们所要表达的情感,也让学生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学会学习,应该说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努力的地方。

1、百家讲坛的风云热闹

在2004年央视推出了百家讲坛,成为收视率名列前茅的知名品牌。借助于央视这个媒体,涌现了很多的学生的偶像,如易中天、纪连海等历史教授和普通的历史教师,特别是纪连海讲课幽默风趣又自然平实,创下央视《百家讲坛》开播5年来最高的收视纪录。由此在中国出现了一股学习历史的热潮,他们的奥秘在哪里?

2、一份调查引发的思考

学生希望听到怎样的历史课,希望展现怎样的历史课堂,我进行了一份学生的调查,来了解情况。学生的调查反馈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以前在初中的时候,我不太喜欢历史,因为我觉得历史最主要的就是讲讲朝代,显得有单枯燥,所以我希望以后在上历史课的时候能够稍微生动一点,毕竟学习是要靠兴趣的,有了兴趣,也就听的进去,记得牢了,以上是我的个人的想法。”汪露佳

“老师,我希望老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给我们讲一些历史典故,让我们每个人都对历史充满兴趣,让每个人都觉得学历史、读历史也是一种乐趣。”徐秋华

“我喜欢听历史故事,但我不喜欢听历史课“这是09年毕业的一位文科班的学生非常坦诚的交流,引人深思。

反观我们课堂的无奈和央视百家讲坛的热闹,我想学生不喜欢历史课,不在历史本身,而在于我们教的历史!不在学生,而在我们教师自己。回顾自己的一贯教法:剔去肌肉挤干水分,只让学生记住知识的骨架:没有过程,缺少分析,只让学生记住历史的结论。让我想起了北京著名历史教学前辈、特级教师陈秀老师的话“历史教师要换历史有血肉之躯,不能只是干瘪瘪,瘦愣愣,一二三四,ABCD,几条杠杠,几句结论。瘦骨嶙峋,缺少血肉,如何叫学生吞下肚去?又如何叫他们消化吸收?”看来让学生真正的喜欢历史,去领会历史的真谛,确实任重而道远。

同样的教材,由不同的教师教学,教学效果截然不同。有的教师讲课深入浅出、有声有色;有的教师虽有满腹经纶,讲起课来却往往词不达意、言不传情。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然而,教师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高低优劣,却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正如马卡连柯所说的:"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可见教师能否运用好语言这一工具,对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二、当下历史课堂,缘何缺乏魅力

1、心中无学生是当下历史教学的第一缺失。

不止一次的问卷调研表明,学生大多喜欢历史,但又不喜欢历史课。问题出在哪里?不在学生,而在我们自己!在于我们不敢于反思自己的问题,在于我们没有把学生装在心中。不少教师课上把学生讲睡着了,还以为自己的水平高,课讲得多么好。试想一下,你的课讲得真是那么好,学生会呼呼大睡吗?说到底,还是自己的课讲得差劲,学生不想听,听了反而难受,不如睡觉得了。透过《百家讲坛》的内外,看到纪连海老师的讲座如此深受大家的喜爱,因为他的讲座让大家觉得听历史是一种快乐的享受,想睡都睡不着,就是有睡意也早早赶进太平洋了。

心中无学生是历史教学的一大缺失,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缺失仍然发生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所谓“以生为本”的历史教学多是口头上的空谈罢了。

2、语言无魅力是当下历史教学的第二缺失。

现在不少历史老师离开电脑课件不会讲课,何以致此?在于他们惭惭放弃了对教学语言的学习与积累。电视有电视的语言,网络有网络的语言,教学有教学的语言。历史教学的语言要准确达意,生动激趣;语速要快慢有致,节奏鲜明;语调要抑扬顿挫,表现力强。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从评书、相声等优秀的文化遗产中苦学苦练语言艺术。一个优秀的老师,其语言必定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离开了电脑课件,一样能讲课且讲好课,纪连海正是这样的优秀老师,没有高科技的电脑媒体,更多的运用了我国传统的评书语言和相声的包袱,展示了自身的语言艺术。我们鼓励教师运用现代媒体,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电脑课件终究是外在于教师的媒介和手段,教学语言永远是内在于教师的功力和艺术。语言艺术是一个历史老师永远修练不尽的功课。

语言无魅力是当下历史教学的又一大缺失,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缺失同样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观。所谓“回归本色”的历史教学更是遥远的期待了。

3、讲述无感情是当下历史教学的第三缺失。

历史是有感情的人创造的,同样需要有感情的人去讲授。我们不可能要求历史老师都像纪连海那样,讲到动情时拍桌跺脚,手抖落泪,但我们需要像纪连海那样动情地讲历史。无情未必真豪杰,有情皆付笑谈中。历史本身就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情感素材,仅以中国史为例,讲人文思想,科技创新,我们要自豪之情;讲岳飞被害、嗣同殉难,我们要有悲愤之情;讲、抗战胜利,我们要有激昂之情;讲改革开放,中国崛起,我们要奋发之情等。讲某些历史人物有时不妨也可来点“煽情”。历史教学有时需要理性的分析,但没有激情的理性分析往往也是苍白的。不动感情地去讲历史,历史只能是“越讲越死”,一条本该是流淌着情感的历史江河,在一些历史课上全然变成了一片情感干涸的历史荒漠。

讲述无感情是当下历史教学的又一大缺失,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缺失同样没有看到明显的变化。所谓“动之以情”的历史教学实在是太少了。

三、历史课堂的语言艺术的思考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人们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授知识的工具。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传递、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

所谓历史教学语言,就是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播历史知识从而影响学生发展的语言。历史教学语言实际上是一种以历史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学生为主要实施对象,以规范化的语言为传播媒介的学科专业性语言。

在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尽管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于板书、图片、实物、幻灯、录音机、录像机等多种教学设备,但是口语表述仍然是最基本的方法,运用语言是历史教师最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

掌握语言技巧,讲究语言艺术、魅力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语言技巧主要是指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抑扬顿挫、情感合理、语速适度、语势顺畅、词义贴切、修辞得当、逻辑准确。教师在有意识的训练下,语言的修养会得到提高。而且,在语言艺术的熏陶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效率、情感等各方面都能够得到提升。

四、语言艺术教学的实践

1、严谨科学

历史语言不同于文学语言。历史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历史语言追求的是历史的真实,谈古论今,叙事议人,必须言之有据,决不能为了追求生动性而失去科学性。严谨科学是对历史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是第一位的要求。科学性是表达内容必须准确,无任何知识性的错误,必须具有学科的特点――言之有史,言之有据。

2、精炼简洁

教学语言的精炼简洁是由教育、教学的特殊任务所决定的。历史教学具有其本身固有的特点,表现在,教学内容繁杂,信息量大,而相对的课时量却有限,领导、学生重视不够,可以说任务重,时间紧,给学生记忆、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说,如果教师的语言不简明,势必给学生吸收教学信息带来不便;另外,教学语言冗长也使学生难以理解和回忆。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对繁杂的内容要尽量用简明的语言来表达。

有的教师讲课,知识量、信息量丰富,语言表达又准确精当,逻辑性强,学生获益非浅。而有的教师话语过剩而内容贫乏,废话连篇,言不及义,或者虽然并未离题,但含金量太少,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损于一堂课的质量。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量正确有效的运用语言,锤炼我们的语言艺术,并积极避免“课堂垃圾”的产生,提升课堂效率。

3、生动形象

历史本身是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然而历史教科书却往往是抽象的,凝炼浓缩的。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能生动形象地再现史实,给学生提供想象和思维的根据,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再现历史过程,从而认识历史本质和发展规律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示。

教师要运用生动、形象、逼真的语言具体地讲授历史知识,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才能使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同教师的讲授交织在一起,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深深地记下老师所讲的内容。孔子认为"言之不文,行而不远",所以,教师要善于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把深奥的事理形象化,把抽象的观点具体化,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语言象磁石一样始终吸引着学生。要使教学语言生动形象,除了通俗易懂的讲述外,还应不要忽略那些与中心内容有关的细节,因为细节往往是具体逼真的。

4、充满感情

著名的特级教师刘宗华说得好:“要感染学生,先要感染自己。教师讲史要富于情感,进入角色:别善恶、辨忠奸、喜怒哀乐、褒贬扬抑、态度鲜明、有形于色。”只有言为心声,言语中表露出来的情感才会自然亲切,才能感人至深。

要逼真地再现历史,教学语言必须富有感情。感情是语言的内核,没有感情的语言是单调乏味,苍白无力的。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情才能达理。因此教师要深入"角色",置身于此境此情中去。首先以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和走出历史人物的道德情感和崇高的品质感染中,去培养自己的真情实感。然后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学生,使学生为这些感情所感染,感受到这些感情。

5、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善于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这种教学风格值得我们大力提倡。

我们要求历史教师的语言要有历史特色,但并不是要语言的生涩隐晦,如果教师满口的"之乎者也",学生必然如入云里雾里,不得要领。所以应当尽量用易懂的语言进行教学,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更应如此。怎样使语言通俗化呢?一是要用口语,不要用书面语言。书面语言虽然严整但不如口语活泼、生动。二是要深入浅出。要运用浅显、贴切的词语解释难懂的概念。

当然,语言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却不能流于庸俗,不能为追求通俗化、口语化而失去语言的科学性。

6、张弛有度

然而在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可谓是由浅入深、逻辑严谨,但学生的注意力却仍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教学效果事倍功半。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只追求逻辑推理而忽略了语调节奏感和起伏感。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语言的节奏与起伏感,也是一个不容轻视的方面。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信息、指导学生、活动指令的载体。教学语言不但要清晰流畅高亢激昂,而且要轻重合理,高低相宜,一堂课从开始到结束,讲到重要的地方加重语气,讲到成就的地方时要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教育学生的觉悟时要亲切充满希冀;讲到坏人时要表现出愤慨和仇视;特别是小结概括或讲结论性观点时,语调要稍稍缓慢,给学生以思考和回味的余地。只有与低潮相间,节奏时驰时缓,抑、扬、顿、挫适时的教学语言,才能将历史课讲“活”,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历史的情景之中。

五、语言艺术在历史课堂实践中的效果

1、语言艺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状态和人的人数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处于良性情绪中,大脑的觉悟水平高,思维敏捷,联想丰富,而且,良好的情绪状态能激发起人的活动能量,使人充满活力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相反,不良的情绪状态会削弱人的活动能量,使人萎靡不振,从而降低额学习活动的效率。因此,积极的情绪才有助于有效学习,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情绪显得分外重要。那么,教师语言的艺术表达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这个教学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语言艺术,当然他没有优美华丽的语言,但是在他的语言表述中,却汇集了关于希腊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让学生产生了莫大的疑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之佳,可想而知。

2、语言艺术教学充盈着人生的智慧

从教育的本质上讲,没有智慧的课堂就是没有意义的课堂,历史学科是一门修炼智慧的学科,学习做人做事的智慧是历史教育的根本价值之所在,否则,就谈不上历史教育。有效的历史课堂应该是充满智慧的课堂。历史课堂上的智慧有两种表现形式。

(1)、历史教学传递智慧。

在历史课堂上传递智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首先要能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中找到历史的智慧,再通过教学活动展示给学生。

案例:讲述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的时候,讲述了薄伽丘的《十日谈》中的小故事“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

《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

从这一则小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以父亲为代表的封建神权的专制、压制,更告诉我们人的自然天性是无法阻挡的。通过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人物、重要的作品来解释历史,抓住作品本身的内容讲述人文精神的实质,在讲解过程中就渗透了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智慧。

案例:在必修三专题八介绍《打破隔离的坚冰》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去欣赏并理解现实印象派画家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为契机,并进行讲解和分析,来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化艺术的融合和发展。

首先展示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

讲述毕加索的一个小故事:

在巴黎毕加索艺术馆,曾发生了一件小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将领和士兵经常出入于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争相观看毕加索的艺术。可是这些不不速之客受到了冷淡的接待。有一次,在艺术馆的出口处,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他的油画《格尔尼卡》的复制品。

一位德国盖世太保头目指着这幅画问毕家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通过油画《格尔尼卡》的展示、“杰作”的小故事马上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进而通过对油画《格尔尼卡》的解读,我们感受了这幅画对法西斯的罪恶的控诉,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示了悲哀和同情;也从其中感受了毕加索的立体派的画风,感受了艺术的熏陶,启迪了智慧。

(2)、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生成智慧。

智慧在严格意义上说是不能传递的,智慧只能自主生成的。客观地讲,教师的“讲”即使是充满智慧的内容,但“听”的学生却不一定能接受和掌握这些智慧!因为学生的个性理解和感受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开启学生的思维,并引导学生生成智慧。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开启学生的智慧,应该是充满质疑、探究、解疑的语言和教学。

古代学者陈献章说过:“疑者,觉悟之机也。”“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一般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适当的设置、提出疑问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积极思维,而且能是学生的思维一直被老师引领者,更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

3、语言艺术教学开启思维的异彩

课堂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学习途径,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课堂教学应该使学生有思维得以开启,思路得以拓展的强烈感觉。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更要有思维的质的提升。

讲解必修一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为了更好的讲解、分析制度的演变和发展变化,进行了教材知识的重新整合,把从秦朝一直到清朝制度的发展整理成两大关系(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演变。君权和相权的发展,在不同的王朝出现了怎样的具体措施、发展变化的具体原因及根本原因等问题,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于是设计了几则小故事,并运用了简洁的语言进行具体分析。

通过一系列的故事的讲述,让学生知道皇帝和丞相的故事,反映其中的矛盾和问题,理解皇帝削弱、分化甚至废除丞相的原因,从中可以理解专制主义制度的发展变化都是为了加强皇权,巩固统治;专制主义制度的本质是君主专制。通过这样的讲述,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的累积,更在知识的累积基础上,有了思维的提升。

4、语言艺术教学弥漫师生交流的情感

课堂是教和学的场所,教学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情感既是教学目标,艺术学习的保证。在师生融洽的环境中,学生通过教师的语言艺术的感染,在“感悟”、“体会”、“内化”等情况下,得到了感情的升华,有利于师生感情的交流、融洽。

六、反思和启示

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问题依然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还是会出现昏昏欲睡的状态,学生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并不是很高,反馈认为课堂枯燥乏味的依然存在,看来课堂的语言运用、课堂教学艺术的提升还需努力。

1、要充分掌握史料,不断加深功底。

史料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史料积累的过程,是历史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语言的准、精和美,要以教师掌握的丰富史料为基础,教师只有掌握了较为丰富的史料,才能判辨真伪,用词精当,恰如其份;才能形象生动,具有文采而又感人心弦;也才能选用恰当的原文原话。

2、要认真备课,吃透教材。

优秀的教师的讲课,语言干净,简洁,用词准确,到位,概念清楚,明了,课堂效果好。这里,不仅是教师的语言艺术高,还在于他们对于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只有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才能表现出课堂教学的各种优势。反之审视我们自己的课堂,条理不清、层次不明、语言不当、理解不清等等,都暴露了我们问题和缺点,更需要我们努力改变的。

3、提高文学修养,提升内涵。

所谓文史不分家,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史记》,司马迁写事,亦是跌倒起伏,情节丰满,另人身临其境,触之可觉之感。那么我们要提高课堂的语言教学艺术,也必须加强文学修养,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4、要加强语言表达的技术。

虽有满腹经纶,但是词不达意,言不传情,也是一大憾事,因此作为教师,要多读,多练,加强语言表达的技术,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艺术。

成功的课堂要求教师用舒展大方的教态、抑扬顿挫的声调、寓意深刻的说理、生动幽默的语言、旁征博引的讲解、深入浅出的分析、真情实感的流露、饱含深情的激励来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引起他们心灵的碰撞和激荡,让他们在“鼓舞与鞭策”中呈现出一条“求知若渴、主动学习、争先思考、相互策应”的学习风景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历史教师,一生的奋斗目标应该是用课堂教学的艺术,锻造艺术的历史课堂,塑造学生的艺术人生。

参考文献:

[1]人教版.

[2]《历史老师的语言艺术》纪连海.

[3]《历史课中语言运用技巧初探》林莉《中外教学研究》2006.11.

[4]教学理论与实践历史课堂语言的表达艺术》陈毓秀.

[5]《略论历史教师的语言修养》何大进.

篇8

【关键词】 语文教师 反思性教学 反思能力 教学策略

语文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反思性教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语文教师反思能力的外在表现和语文反思性教学得以实施的根本保证。所谓语文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语文教师为了保证自己反思性教学的成功,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作为意识对象,迅速地认知教学情境中各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并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监控、调节、改进,进而选择最适宜的教学策略,对教学活动做出最佳调节和修正。

1.为往圣继绝学,从自己做起,从扎根的教育抓起

语文教师肩负着继承弘扬发展传统优秀文化的艰巨使命。宋学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投身教育事业,理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从自我的修身做起,学习儒家经典,力行学做谦谦君子,从儒家的根"孝悌"做起,从《弟子规》做起。近年来,老师越来越难当,学生在家里对父母不恭敬,来了学校对课本、对圣贤、对老师缺少恭敬。《弟子规》成为中小学生的必读书,从孝敬父母抓起,有助于良好学风与做人态度的培养。相信一个孩子有了孝心,时时处处想到让父母放心、宽慰,这个孩子就将不让人担心了。学习《弟子规》,不是喊口号,而是要抓落实。我利用课前二到五分钟时间与学生共同学习《弟子规》,适当讲解并穿插古今小故事,得益最大的是自己,大多数孩子都能有所觉悟,可喜的是个别孩子学习态度有明显的好转。

2.央视《百家讲坛》可以成为教材最好的补充与注本

央视《百家讲坛》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鲍鹏山的《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曾仕强的《易经的奥秘》和《胡雪岩的启示》、于丹的《论语心得》和《庄子的智慧》、吕立新的《水墨齐白石》、钱文忠的《三字经》等,都是我课堂教学最好的补充。比如讲《逍遥游》、《愚溪诗序》关于天人合一的理论时,就可以引用曾仕强教授《易经的奥秘》中对"亦一亦二"的解释。

3.关于作文教学

3.1 我对学生耳提面命,审题,如果没有把握做到出奇制胜,就老老实实按常规思路去考虑,掌握各类文体的基本要求和各种题型的操作要领,注意结构安排,要自圆其说,语言要得体,表意要明确。如果能较恰当地用上一些成语、诗文名句或古今中外名人名言什么的,就会使你的文章大为增色。

3.2 我开诚布公地告诉学生,作文得分常常会受到阅卷老师当时的情绪和心境的影响,因此,除了不能跟命题者叫劲之外,如何博取阅卷人的欢心就成了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比如,字迹清楚、卷面整洁、语句通顺、结构合理,自然会让阅卷老师感到心情舒畅。

4.关于阅读教学

4.1 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净化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语文课堂中要融入"人文味",只有让学生充分阅读才能使语文课堂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

4.2 注入"人情味",让语文教学"育情"

语文课堂上,教师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背影》中感受父子深情,从《我与地坛》中体会母子情深,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我愿意是急流》中领悟无私恋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的确,语文教学确实是情意绵绵,怎一个情字了得。要想使语文课堂"育情",只有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才能达到。

5.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高中语文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个性化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学生对于应用性目标、审美性目标、探究性目标可能各有侧重,教师应该指导他们通过适当的选修课实现自己的目标。

6.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篇9

【关键词】阅读兴趣 阅读环境 阅读方法 检查评价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阅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就意味着每位语文教师都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而文学名著是人类思想和文化的精华,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阅读文学名著不仅可以提高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而且能够陶冶情操、启迪人生、获得智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学生文学名著阅读指导,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学名著。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当前学生对文学名著的兴趣逐渐淡薄,为考试而阅读的功利色彩浓厚,真正喜欢的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学习负担沉重,阅读时间无法保证;二是时代的隔阂,多数学生对多数名著了解较少,缺乏亲近感;三是当今文化信息来源多且快,多数学生沉迷于网络、电视,倾向于快餐文化。因此要真正让学生自觉阅读名著,首先要激发阅读兴趣。如何激发呢?

(1)上好每篇名著节选的课文,以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积极性。如在讲解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第一课《林黛玉进贾府》时,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应力求精彩生动地介绍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人相关情况。介绍王熙凤的故事,可以适当提到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计害尤二姐、协理宁国府等内容,以引起学生对作品其他章节的向往与期待。

(2)利用名著形象和中外名人阅读名著的故事来吊起学生阅读的胃口。每一部文学名著均有学生较为熟悉的人物,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前概要介绍其精彩情节,以激发阅读的动力。另外,适时介绍一些中外名人少年时代阅读名著故事也可激发兴趣。如徐悲鸿早期识字,6岁读《论语》;6岁背诵唐诗数十首,并开始阅读外祖父的丰富藏书,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

(3)以影视资源引发阅读兴趣。很多文学名著都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有的还被改编成戏剧等形式,这些作品直观性强,学生易接受。组织学生观看,可以让学生对名著有一个总体印象,再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原著,有助于提高阅读的积极性。电视台的部分栏目(如《百家讲坛》、《读书时间》等)也可以用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易中天在《百家讲坛》的“品三国”中将曹操说成是“可爱的奸雄”,对此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可借此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寻找根据。

二、创设良好阅读环境

学生阅读名著要坚持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确实有相当难度,除了要不断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动力外,学校也要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创造有利的阅读条件。学校的宣传栏设立名著阅读专栏,班级开辟名著阅读园地,以营造浓厚的氛围;图书馆开设名著专区,并根据学生需求加大购买名著的资金投入,以创造最优化的借阅条件;校园广播或电视开设名著阅读相关栏目,如阅读方法介绍、阅读心得交流、名著精彩片段欣赏等;利用家长会、家访活动等渠道,积极宣传,不仅让家长知晓阅读名著的重要性,而且力求有更多的家长以实际行动支持,如为子女购买名著、与子女共读名著等;安排课程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用于学生阅读名著、交流阅读心得或教师开展指导活动等;每年举办阅读节,开展形式多样的名著阅读活动,如阅读指导报告会、名著影视展播、名著知识竞赛、读书笔记评展、班级名著园地评比、读名著手抄报评比、读名著征文评比、讲名著故事比赛、名著朗诵比赛等。

三、传授阅读基本方法

文学名著是经过历史长河淘洗和筛选过的经典作品,思想内涵丰富,艺术形式完美,理解起来不像通俗作品那样容易,因此阅读不仅要调动知识积累,而且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要学会基本方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阅读方法因文而异,又与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关,不可强求一律。精读、略读、浏览,圈点、摘录、批注等都是基本方法。受年龄与生活经验的限制,阅读名著有时不求甚解也是正常的,对名著中某些内容无法求甚解时不妨跳过。

2.要学会做读书笔记。在阅读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运用文摘卡片法、写心得体会法、编写提纲法等多种方法。名著阅读笔记除了摘录句子段落、写出内容提要外,更重要的是在情动于衷、有话想说时,写出心得体会:可以是对某人物的评价,可以是对某情节的写法欣赏,也可以是从中得到的人生感悟等。正如清代著名的教育家唐彪所说的“读书而无评注,即偶能窥其微妙,日后终至茫然,故评注不可以已也。”因此每次阅读时,若能让学生坚持写点东西,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水平是有裨益的。

3.要学会读思结合。阅读名著“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但阅读时需深入理解、仔细琢磨,不能像阅读消遣、娱乐书籍那样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要做到读思结合。阅读时要静下心来,深入作品内部,力求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让自己的心灵沉浸其中,尽量多联想、多想象、多体验,才能不断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4.要倡导自主阅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本名著,由于知识能力、思维方式、欣赏习惯不同,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悟,同样的学生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体会。因此教师要积极提倡并保护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文本,要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大胆想象、大胆质疑、大胆创新,自主体验、自主思考、自主发现。这样,既培养他们思维能力,又让他们张扬个性、感受阅读乐趣。当然,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还要经常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以弥补自主认识的不足,加深对名著的理解。

四、做好阅读检查评价

学生阅读名著要真正收到实效,并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除了语文教师的积极引导,还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查评价办法。通过检查评价,可以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肯定阅读的收获,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更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

检查评价办法应该灵活多样,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态度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而不只看阅读活动的成果。如制定学生阅读登记表、召开阅读情况调查会、定期或抽查检查读书笔记、要求学生互查、名著知识竞赛等。学生读完一本名著后,教师可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展示阅读成果,以激起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如设计名著交流课内容有话作者、述情节、品语言、评人物、谈心得、评写法等。教师的检查评价到位,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自觉阅读。

篇10

教材中还有许多类似的交际因素少的话题,如: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学会申诉、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等等,给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那么如何挖掘这类口语交际话题的交际性,促进学生在口语交际课堂中的互动生成呢?

一、交流拓展――变“百家讲坛”为“百科全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因素中的内在资源、社会活动中的环境资源、学生生活中的生成资源,特别是对于叙述性较强的话题,教师更应该努力促进话题的深入和拓展,引发学生的互动与交流。

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聊聊春节”这个话题时,注意到班内有几名外地学生,于是,教师便让这几名外地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自然,每一名学生的介绍都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关注与好奇。于是,在倾听的过程中,学生好奇的提问也不断出现。在这说、听、问交融的过程中,无论是交流的学生,还是倾听的学生(其实也在积极参与交际活动),其思维都在不断的激发着,语言也在不断的丰富着。

因此,在类似于“聊聊春节”“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等话题的交际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从他的介绍中,你听出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就这个内容,你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等提示语,引导学生从聆听“百家讲坛”式的知识介绍,走向“百科全说”般的全员参与、全面了解,在体现课堂上每个学生独特性的同时,又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共享与生成。

二、探究生成――变“开心辞典”为“新闻调查”

仍以“聊聊春节”这一话题的教学为例,由于安排在第二学期第一单元,恰逢春节刚过,学生兴趣犹存,于是,课堂上往往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说各的。说起过年时的事,其热闹程度非同一般,如同翻开各自的“开心辞典”,但如何在这热闹的口语表达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发展,引导学生的交际能力的有效提升与课堂的不断精彩生成呢?

一位教师在指导“聊聊春节”这一话题的交流时,一名学生在介绍放烟花的过程中,不经意间说了一句“放烟花时,我爸爸点烟花时,因为没有来得及跑,结果把头发都烧了一半……”课堂上顿时哈哈大笑起来,看样子甚是开心,许多学生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纷纷聊了起来。教师却没有放过这一细节,立即引导学生去回想:“你有没有看到这样危险的情景?”于是学生逐渐冷静下来,一一列举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甚至亲身经历的危险经历,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去思考:“放烟花、放鞭炮是我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传统,但现在放烟花、放鞭炮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问题。禁放,并非最好的办法,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发了起来,不一会儿,学生就提出了自己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例如,倡议在规定时间放,以免影响他人;在指定地点放,确保人生安全;尽量少放,减少环境污染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又激一波:刚才我们说的都是春节中非常美好的风俗,你觉得春节中,我们还有哪些习俗需要改进呢?――不要大吃大喝、压岁钱不能越给越多等等富有思维力量的见解从学生口里一一而出。“我们如何促使这些建议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呢?”――教师再一次进行了有效的引导……

一次又一次的引导,犹如一次次富有意义的探寻与深入的调查,很好地落实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此时的学生口语交际,已不再是简单的口语交际,而是学生日常生活积累的表达,是学生探究生活的思考,是学生深入思维的展示,是学生合作交流的精彩生成!

三、活动体验――变“实话实说”为“共同关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课堂活动的组织便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手段。

例如,在教学“聊聊春节”这一话题时,时常会让学生模拟一下拜年的情景,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学会拜年,将传统习俗的了解与礼仪教育相结合。结果,我们看到的或者是学生毫无感情的语言表述,或者是过于夸张的表情语言,往往以课堂上哄堂大笑而不了了之。问学生为何,学生也笑着“实话实说”:在教室里有些话我实在说不出口。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口语交际课堂上的活动成为学生共同关注的形式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呢?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感悟形式,如果运用合理,能缩小学生从课堂模拟情境走向真实生活情境。因此,为了达到效果,在指导学生活动时,我们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明确活动的主题,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即“表演化”);其次活动之前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一定的准备工作,比如:活动形式、简单道具、情感基调、角色分工等等,都应该引导学生明确一下;第三,活动过程的指导,课堂活动不是舞台表演,教师要适时地进行指导与点拨,活动结束以后应该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情、动作、礼仪等)进行评价,促进学生高质量地参与活动,从而实现运用活动促进体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