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

时间:2023-04-11 08:39: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

篇1

1 突显德育育人功能。《哲学与人生》能够结合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重视青少年人格成型的关键时期,发挥德育的育人功能。例如在第一单元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中,教材设计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人生的路有千万条。我们每个人应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呢?我们又怎样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教师可以根据案例提问让学生畅所欲言讨论:“侯斌面对身体残疾做出的选择,给我们选择人生道路有哪些启示?”引导学生明白“他是在客观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身选择自主性的基础上成功的”,接着提问:“作为中职生,你认为自己存在哪些发展的可能?”引导学生意识到总有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路。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精神升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白人生不仅需要理想激情更需要面对客观实际,脚踏实地,把积极的行动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只有将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和根据实际选择的人生,只有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按照客观规律积极行动,自强不息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理论升华为实际行动,充分体现出《哲学与人生》德育育人的功能。

2 “哲学”与“人生”结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哲学与人生”课程用哲学引导人生,用人生来体验哲学,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这是对哲学课程的创新,也是发挥哲学指导和解决人生问题作用的体现。既让学生了解哲学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又能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例如在第八课《现象和本质与明辨是非》中,教材设计了10个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其中第六和第八个问题体现了“哲学”与“人生”的有机结合。设计这两个问题就是把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原理运用到人生中去解决人生问题,要求学生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形形的各种人,学会明辨是非,区分善恶,辨别真假,做一个真正善良遵纪守法的人。指导学生的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3 教材内容,呈现多元化。《哲学与人生》以全新的面貌示众,从版面到插图都有很大的改观。采用图文并茂和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可教性。通过案例教学(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典型的哲理故事等)和丰富的栏目设置(名言、相关链接、插图、体验与探究)等。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思路,引导学生自觉思考人生问题,初步掌握分析和解决人生问题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人生发展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教材中相关链接和体验与探究。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体

转贴于

验与探究、拓展性栏目、方法性栏目、教材图片等教学资源,目的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多种探究活动。运用得好,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4 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德育课改革后,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多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注重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例如在讲授十三课从的本质与利己利他时,可采用多种手段引入教学:比如案例、讨论、合作、视频、故事等教学方法。我在讲授本课时,面向三个专业四个班级,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实际,我选择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会计专业我采用主题讨论法,会计专业有97%是女生,要想引起她们的共鸣就要谈她们感兴趣的人生生活话题。园林专业有些男生自律性较差,平时讲究吃喝乱花钱,我想通过教学教育他们,因此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中职生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而走上犯罪的事例,在课上进行交流,让他们谈谈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危害性认识,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正确处理好创造与享受的关系;电子商务专业男生较多,他们关注社会、喜欢讨论社会热点问题,逻辑思维较强,我采用列举反面案例论证,列举学生生活中的错误认识,分析其危害,摆正义与利的关系,让他们明确义、利标准,“决不能见利忘义”,为了自己私利做些不仁不义违法乱纪的事情,腐化堕落走上邪路。从反面案例中认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危害性,接受教训,引以为戒,从中加深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实践证明,结合专业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篇2

所谓“活动教学”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主要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作为当前德育课所倡导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众多德育教师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笔者也顺应课改的要求,以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基点,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活动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基于此,在《哲学与人生》课的教学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哲学”进而能“用哲学”,笔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活动情境的创设、活动形式的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了活动教学策略的探索。下面,以“事物发展的永恒性及其本质”教学为例进行课堂活动教学实例解析。

一、追溯学生的生活与经验,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的哲学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W家奥苏伯尔曾说:“假如让我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因此,教学要改变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呆板、机械状态,要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的联系。

美国教育家杜威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出发,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本质观。他要求教学与生活相连,特别是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相连。杜威认为当时课程的最大流弊是与儿童的生活不相沟通,他主张改造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经验为中心来重新编制课程。而《哲学与人生》课程在教材知识点的编排上,以中职生未来面临的人生问题为基点,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把知识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较好实现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哲学与人生的内在结合,不仅关注学生“学哲学”,更强调学生“用哲学”:以分析和解决中职生的人生发展中的切要的问题为主题和落脚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学会“用哲学指导人生,用人生体验哲学”,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出最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活动,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问题,将哲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打破学生对哲学课的传统认识,并不是“深奥难懂”、“枯燥乏味”的,而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

本节课教学内容:“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发展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层层推进的关系,笔者将这三个哲学原理的学习贯穿到“家乡变化发展”的主题中,学生对“家乡的变化发展”有认识、有感受、有体会,在活动中感悟到生活中的哲学,经过深入的思考探究进一步体会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二、创设活动情境,化枯燥理论为生动活动,激发学生思考

杜威曾提出:传统教学是灌输式教学,只让儿童静听,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个人经验以及学生自由的、直接的和主动的活动。他认为,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活动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也明确指出,任何教育都存在于各种活动之中,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哲学教学当然也不例外。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并积极探索、思考,这就需要创设一些活动情境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1.借助多媒体创设生动的活动情境

多媒体具有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特点,它有很强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笔者首先给学生欣赏崔健的一首摇滚歌曲《不是我不明白》,用音乐振奋学生的精神,调动学生的情绪,并借用其歌词自然贴切地引入学习主题:变化发展。课堂最后来个首尾呼应,以一首励志歌曲《奔跑》作结尾,再一次激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教学过程中还播放了牵动每一位增城人神经的“增城挂绿湖”的视频宣传片以及图片新闻,学生兴趣盎然,在有效感知的基础上,思考探究问题自然更深入,体会更深刻。

2.运用问题情境,凸现活动的教学价值

活动教学最容易出现的一个弊端是:活动中学生容易只是单纯地参与活动,活动过后没有达到感悟的水平,活动中无收获,纯粹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容易与教学内容脱节,流于形式。所以,“活”与“动”不能仅仅停留于外在的形式上,不能只是追求各种感官愉悦,学生的动手、动嘴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动脑,真实的生动活泼不应缺少学生的积极思维。

本节课开端就以一个游戏活动“家乡变化接力赛”让学生“动”起来,进而利用学生活动中的生成性资源提出问题:大家所说的变化都是发展吗?为什么?发展的实质是什么?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层层引导学生进行哲学原理的思考。第二个主体活动是“记者报道”,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实地观察或亲身经历,采取记者新闻报道、现场采访等灵活有趣的方式呈现挂绿湖工程的发展进程。然后根据学生的报道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引导学生思考挂绿湖工程从立项到完工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进而逐步引导学生指出:量变与质变有什么不同?两者的辩证关系是什么?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对我们的学习、人际关系的处理等方面有怎样的指导意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情境所产生的活跃而热烈的课堂气氛中充分探讨交流,使学生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中多角度地分析,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这样一方面可促进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智力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形成,最终凸现活动的教学价值,实现教学目标。

三、寓教于乐,以丰富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寓教于乐”,其基本含义就是教师通过操纵教学中的各种因素来引发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进行学习。我们不能把“寓教于乐”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快乐的气氛,或者用某种教辅手段,使学生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之外获得暂时的欢娱;而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是要把教学活动放到对学生的潜能和学习源动力上,让学生最大可能地感受到学习过程的乐趣,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其知、信、行的全面发展。是否寓教于乐,以乐促学,将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高低。

1.以游戏促乐学

不少哲学家视游戏为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体验,是人愉悦身心最普遍的活动方式。教育不应该是严肃的说教,它应该给学生快乐的体验,而游戏正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带有娱乐性的活动。有趣、轻松的游戏可给学生带来兴奋、快乐的体验,可以避免学习的枯燥乏味;游戏的形式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引发学生情感态度的转变。

本节课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说出家乡的变化,采取“家乡变化接力赛”的游戏活动进行,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合作互动,快乐体验,课堂气氛比单纯的列举要活跃热闹,且为后面问题的积极探讨做出了情绪的铺垫和资源的准备。

2.以竞赛促乐学

生动活泼的竞赛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竞赛中,学生的自我表现需要显得特别强烈,竞赛能唤起他们的内驱力,激发斗志,获得奋发向上的积极体验,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团队意识、荣誉感以及正确应对成功和挫折的态度,都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家乡变化接力赛”的活动,既具备游戏的元素,同时具备竞赛的性质,利用组内合作、组间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在竞赛中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在交流中更易获得探究结果。

3.以表演促乐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一堂课能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与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密切相关。角色扮演会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又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在“记者报道”这个活动中,要求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实地观察或亲身经历,以“记者”为主要扮演角色,采取记者新闻报道、现场采访等灵活有趣的方式呈现挂绿湖工程的发展进程。学生站在所扮演角色,如记者、村民、市民、领导干部等的立场上看问题,以该角色的身份、处境、情感、态度来表现其言行。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可以体察学生的情感,洞察学生的态度、价值观及其对事物的看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态度与技巧。

4.以动手操作促乐学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哲学课的教学中,面对枯燥深奥的哲学原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其体验动手的快乐与成功。

篇3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负载

一、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知性负载

知性知识包括了各种理工科知识。雕刻就必须遵循物理学的力学原理,当代艺术设计更加依赖物理学的力学原理,否则,这些艺术作品根本不能完成。同时,石头雕刻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地质学知识,了解各种石材的不同特性,把握石头的纹理,如此才能将原材料的特性发挥出来,结合艺术家赋予原材料的美感,让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依照其艺术本性而诞生。如果我们想找,还有很多其他的例子,不管怎样,艺术对知性的依靠是成立的,我们不能说所有艺术都依靠知性,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说,存在着艺术对知性的依靠,存在知性作为艺术的依托这一事实。

因此,理工科大学在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时候,不能生搬硬套,而要找到理工科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的结合点。这一结合点可以从艺术素质的知性依托上来寻找。理工科大学生习惯于练习、做题,做实验,这些事情无不具有科学的态度,在理工科教育氛围下,大学生的艺术素质不能很好地得到发挥,如果一开始就像对待文科类大学生那样,开设一些需要更多领会和体悟的艺术课程,恐怕会适得其反。有些艺术作品的欣赏是需要较深历史积淀的,有些艺术素质的培养需要长久积累。由此可见,知性不仅是艺术的依托,还是理工科大学艺术素质教育的契机,教育者通过这一契机将理工科大学生引进艺术殿堂,逐渐带他们到艺术更纯粹的地方去。艺术具有知性依托这一事实也表明,在艺术领域里,不仅具有对美的追求,同样也有对真的追求。

二、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人生感悟负载

艺术很可能只有回到反观人生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一切艺术,按照房龙的说法,都源于我们人类最高的艺术,那就是生活本身,人生就是生活的当下、生活的过去和生活的未来的总和。如果说理性知识是客观的,在运用理性的时候,人类不需要反思自己的生活过程,理性知识可以不依靠对人生的感悟,但是,艺术,这种带有强烈人文精神的事物,在离开人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以后,会留下什么呢?我们不讨论艺术的本质,也不对艺术进行主客观分类,我们只是从经验事实的角度,发现艺术与人生感悟两者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

当我们指出艺术以人生感悟为依托,且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以人生感悟为依托时,我们仅仅在陈述一个普遍的事实,或者,我们换一种说法:存在以人生感悟为依托的艺术,而且,这种艺术和艺术教育是好的,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它的好、它的意义和价值具有理论历史根据。在古希腊,“苏格拉底引用镌刻在德尔菲神庙门前的名言来号召人们:‘人啊,要认识你自己。’在他看来,哲学应该研究正义、美德、勇敢、虔敬等与人生相关的问题,而不是把眼光盯在深邃玄奥的自然界”。①苏格拉底甚至认为,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诸子百家时期,各学派集中关注的就是天下如何治理,人如何立足于世,治理天下当然是人事,如何立足,显然也是人事,它们都是对人自身的反思,是从不同角度对人生的感悟。儒家学派、道家学派对人生的感悟角度和方向不同,但都在各自的角度和方向上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对后世颇具影响。大学更加明确了为学的道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②。对人生得反思、感悟具有其历史传承性,而且,它一直持续到今天,从未间断。

对存在以人生感悟为依托的艺术这一观点,我们还需要找出这样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提供根据。在西方文化中,对人生的感悟往往寓于宗教之中,表现出宗教的各种画面就是对人生各种酸甜苦辣的生动描摹,这些带有强烈宗教色彩的艺术,对于没有那些宗教背景的人来说,就显得没有意义了。但是,有一些艺术作品,即使对于这些没有宗教背景的人来说,也可以有所感触。让・弗朗索瓦・米勒的《晚钟》以及《拾穗》就是这一类作品中让我印象最深刻者。米勒的画都很尊重生活,绘画非常逼真,如实地反映他所观察到的事物,但是,你可以从他从众多生活片段中所选取的画面领会到他本人想要表达的内涵――他讲某一个片段画下来,就让这一刻从瞬间变成永恒,这就体现出画家的用心了。《晚钟》的画面里是一片开阔的土地,一男一女正在低头虔诚祷告,一把翻地用的叉子倒插在地里,木制的独轮车上放着将要带回家的收成,暮色苍茫,远处隐隐约约仿佛可以看见一座钟楼和几处乡村家园。我们头脑里会浮现出这样的情景:两个人正装载着这一天的收获,准备回家,晚钟响起,他们立刻停下手头的活,感谢上苍的恩赐。尽管这一家并不富有,靠双手辛勤劳作生活,但是,活着的每一天都值得感恩,尽管收获不多,但是身体健康,没有太多烦恼,晚上的宁静即将消释一天的疲惫。对人生的感悟不过如此罢。

既然存在艺术以人生感悟为依托这一事实,我们就可以认为,存在艺术表达人生感悟以及艺术内涵包含人生感悟这一事实。回到前面提出的问题,大学生面对大学生活可能会产生各种感受和看法,有些感受和看法如果没有任何引导,可能就会陷入险境或误入歧途。艺术由于包含人生感悟,而且,好的艺术作品往往表达了对人生较深刻和真实的感悟,从这一点来讲,艺术可以引导大学生寻求生命的真、善、美。

三、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个人理想与情绪负载

个人理想,可以很大,包含对整个人类或整个世界的关怀,也可以很小,小到只关心自己这一个个体。无论是大的理想还是小的理想,都是属于各个个体的,是独特的,而且,既然说它是理想,就肯定是超越于现实当下之上的东西,它们没有定型,是人的意识的某种结果。很多艺术作品在表达某种人生感悟的同时可能也寄托了某种个人理想,只不过这些个人理想往往不可能超出对人生的感悟,如果一个艺术作品在其中寄托的个人理想超出了人生的本真事实,任意发挥,恐怕就没有什么价值了。《父与子》这本漫画寄托了作者对他儿子深深的爱,这种爱通过一种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出来,没有那种令人生畏的严肃,也没有令人压抑的沉重,但是,那份深切的父爱却点滴可见,在漫画的每个角落里,仿佛看见卜劳恩关怀备至、慈祥幽默、饱含智慧的眼神。他希望儿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诚实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好事和坏事,并且要学会承认自身和他人都不是完美的这一事实,无论现实如何变迁,都要保持一颗善意的心和一份幽默。这些是卜劳恩在作品中寄托的个人理想。

类似《父与子》的作品还有《小王子》和《小坡的生日》等作品。《小王子》的作者对看待世界的普遍角度提出质疑,圣埃克絮佩里认为,成人的眼光未必就比小孩子的眼光更好,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我们可能会发现很多通常没有看到的东西,小孩子的眼光可能更原始更基本,也更真切。《小坡的生日》是老舍先生为儿童写作的一部有趣的小说,小坡很纯真,孩子劲十足,还有很多梦想,对妹妹仙坡很好,不明白很多事情,却总是想去弄清楚,这些是人天生本性的体现,老舍先生的理想恐怕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整个中国儿童能够在这种天真无邪的环境下成长起来,保持那种本然的性灵,在这部作品里,老舍先生是对中华民族抱着一种希望的。像鲁迅一样,老舍先生在这部作品中寄托着一种理想,要“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③。

情绪是暂时的东西,变化较快,在一幅画或者一部文学作品里我们可能看不出作者当时的情绪是什么样的,但是,他们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我们欣赏艺术作品不去追究这些。艺术是负载着知性、人生感悟和个人理想,出来知性以外,其他事物都是比较个人、比较主观的,因而都会或多或少带有情绪,由于艺术家需要进行创作,这些创作不能完全受情绪的左右,相反,他们需要将当下的情绪融会到艺术作品的创造过程中。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艺术可以将艺术家的个人情绪消融,并得到艺术气质的熏陶和引导。这一点给我们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一种启示,我们可以通过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教育学生学会控制自身的情绪,不被情绪左右。

[注释]

①邓晓芒.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3;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3。

③鲁迅.鲁迅全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33。

[参考文献]

[1]邓晓芒.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老舍.小坡的生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篇4

人生智慧、教育智慧、领导智慧。

人生智慧。校长只有对人生问题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思考后,才能活得清醒、坚定,富有热情,充满朝气,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校长要以儒家的思想来涵养自己。儒家讲“内圣外王”。“内圣”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外王”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校长要有一种“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教育兴国,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时代使命感。还要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校长同时也要有道家的飘逸、灵动。在这样一个喧嚣、浮躁、功利的时代,校长要想守住自己的操守,让自己淡定、从容、宠辱不惊,需要以道家的思想来润泽自己。对待个人的名利要有老子的“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的思想,以“无私”私、以“无争”争、以“无为”为。而庄子哲学中“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形之委蛇与心之逍遥的人生境界,更能让我们超越生命困境,实现心灵的自由。

教育智慧。一个方向不明的校长就是在“毁”人不倦。约翰・怀特说:“对教育目的一定要深思熟虑,假如你认为是正确的教育目的,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学生们又对你的说法深信不疑,那么,他们多年的学生生活很可能要毁于你手。”

校长要形成自己的教育哲学,要不断追问:什么是理想的社会,什么是美好的人生,什么是生命的方向与生活的价值,什么素质能为自己、为民族、为人类带来尊严和福祉?校长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寻根究底的反思,在此基础上思考教育的真谛、寻找教育的规律、反思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学生的心灵世界,不断提高对教育生活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判断力,按教育的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办教育。

领导智慧。首先,校长要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教师。教育是需要情感和心灵参与的,校长要“举着旗子”,而不是“挥舞着鞭子”。其次,管理策略要“诚、正、赏、宽”。人性中有自私、贪婪、懒惰等恶性,校长要与教师共同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防止教师“行恶”;但人性中更有向善的力量,学校的管理制度要科学化与人文化,使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让制度起到引导与激励的作用。再次,要对教师进行价值引导。制度只是一个不能突破的底线,在价值多元的时代,校长要站在正确的价值立场上进行价值整合,在尊重价值观多样性的前提下引导教师建立基本的价值共识。校长要通过培训和激励,改变教师的思维与心态,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和潜能。

只有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优秀的校长要善于为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态环境,让教师充满幸福感。优秀的校长还要善于帮助教师规划人生,让教师形成人生智慧、教育智慧、教学智慧。

篇5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便开始出现,但并未完全独立。当时它是作为陪衬出现在人物画当中的。直至五代,宋朝才趋于独立与成熟,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科。

山水画承载了人们众多的感情寄托。在山水画初期形成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含道映物”“以形媚道”等艺术与哲学理念。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格。宗炳可以说是我国最早将山水绘画与哲学思想联系在一起的人,虽然其作《画山水序》篇幅并不长,但是其中却提出了很多重要的绘画理论,表达了其艺术思想。宗炳所著的《画山水序》为后来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 宗炳生活的时代背景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诞生出不同的人物和作品,所以要了解宗炳与《画山水序》,非常有必要先对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进行一定的了解。

宗炳字少文,出生于375年,历史上处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时期。这一时期政权交替频繁,思想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变革。儒家没落,道家繁盛,佛家兴起。

士族门阀制度是当时最著名的政治制度。士族门阀制度即家世是能否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普通家庭的孩子即使品德高尚、学识渊博也是无法入仕的。“因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是当时普遍的政治现象。士族们在政治方面享有很多特权,同时在经济上也享有非常多的特权。这样混乱黑暗的政治与经济现象决定了当时社会不安、动荡的情形。为避免痛苦,让心灵有所寄托,人民解放思想的需求变得愈加强烈。人民迫切希望从现实世界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于是逍遥游成为魏晋时期的新风尚。在这一时期独尊儒术的时代被打破,各种思想纷纷涌现。老庄思想盛行,佛教传入后与本土道教结合得很好。这两种思想的盛行,使得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心灵有了依靠。

“祖承,宜都太守。父繇之,湘乡令。母同郡师氏,聪辩有学义,教授诸子。炳居丧过礼,为乡闾所称。”①其祖父曾担任宜都太守,父亲担任湘乡令,母亲知书达礼、聪慧过人,亲自教授儿女们知识。宗炳本身是个好学、守礼法的人,在服丧期间,为乡亲们称道。有着这样的家庭出身,而且本身聪明好学,但宗炳却并不喜做官。“善琴书,好山水,西陟荆、巫,南登衡、岳,怀尚平之志”②这可以看出宗炳一生喜欢游历山水,寄情于山水之间,内心希望像前人隐居山林之中。后生病无法远游,将山水图至于室内,卧以游之。宗炳一生经历两朝,集儒释道三种思想于一身,而《画山水序》是宗炳晚年所著,该文将儒释道三家思想结合,使《画山水序》释放着一种浓浓的哲学意味与美学追求的感觉。

2 《画山水序》中的主要美学观点

孔子《论语?庸也》中“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观者自身的修养与德行要和品味山水联系在一起。有着什么样的品行会感受到什么样的山水。士人观山水与道德品质联系一起,由此而发展的“比德说”对山水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认可并继承了这一观点。“至于山水,必有趣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由焉”该论述体现出宗炳认为山水美与山水趣味可以体现出人格美与人格修养。只有观山水的人心态平和,毫无杂念,品德高尚才能感受山水之德。

“澄怀味像”是宗炳《画山水序》中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澄怀”即澄清胸怀。与道家思想中“斋以静心”有着相似之处,都是需要静下心来,使自己浮躁的心清静下来,不要被外界世俗的观念与环境影响到。只有令自己清心去除杂念,才有可能感受到自然之灵趣,体味山水之逸趣。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澄怀,澄怀是有条件的,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与阅历,对事物能够有所感悟的人,才有澄怀的资格。接下来到“味像”,简单来说就是品味物象。宗炳这里的“味”并不单单只是去体味事物的外形,它还在包含道的基础上增加了审美感受的内涵。“象”也不仅仅是具体物象,更是指蕴含在自然中的精神与内涵。“味象”品味与感悟山水之味,从而感受自然之“道”。“含道映物”,“道”首次被移植入绘画理论当中。山水有灵,可以解释何为道。“含道映物”为后来的山水绘画创作增添了极其富有哲理的内涵。统观全文,“含道映物”“以神法道”“以形媚道”之中的“道”字为宗炳山水美学的核心,体现出宗炳对老庄哲学的认可。老庄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存在与自然之中,要感悟道便要到自然中去,澄清自己的心态去感受“道”。是以神法道者圣人,知神不灭而色空;味像者贤人,知像尽于首愣三昧。然则贤者澄怀,即在去物欲之累神,遂以此而可以畅游。[1]

宗炳将人生理想寄托于山水之中,他知道自然便是道,道便是自然。“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山水富有灵气与趣味,道依附于山水之中,山水为承载“道”的最好载体。游历山水,体味自然,实为“悟道”的一种好方法。然而人终有体力不支或老之将至之时,无法时时将自己置于山水之间。此时便可似宗炳“卧游”,但前提条件是已经有了宗炳大量的积累与人生阅历和思想感悟作积累。因为道已经寄托于宗炳所作的山水画中,所以宗炳似在观画,实则可透过山水画体悟真山水。

上面所述为画山水的指导思想,后面所述为具体方法。“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字面意思是用形象来描绘形象,用色彩来效仿色彩。这里有写生的感觉,但这绝对不是照抄山水。这是“师法自然”的体现,需要作画者对山水的感悟与情思藏于胸中,绘画时才能将“道”融于山水之间。

3 《画山水序》对后世的美学影响

宗炳所写的《画山水序》是我国美术史上最早的山水画论著。它为日后传统山水画的独立形成与绘画创作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美学指导。也为绘画与哲学的巧妙统一作了一个优秀的范例。不但提升了山水画的境界并且丰富了美学内涵。

《画山水序》为宗炳晚年所写,所以该文可以将佛道儒三家的观点完美融合。本文主题思想以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佛、玄等各家长处与其中。宗炳注重人与自然的联系,注重人格美与自然美的结合。《画山水序》将审美意义在山水画中的比例提升到了新高度。

《画山水序》从“澄怀观道”“澄怀味像”“应目会心”“妙写”最终达到“畅神”的境界。该画论特别全面地论述出山水画之本质、审美情趣与审美方法。并将画家的创作提升至“道”的境界。这些不仅仅是山水画论的优秀起点更对我国的美学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6

关键词:德育课;新教材;教师;教法;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建设,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性,打牢做合格人才的基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德育课新教材内容体系

本轮课程改革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根据学校具体专业教学情况,也可开设社会实践、环境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等。

通过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由学生向职业人转化,通过《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的素质,通过《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学习,让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成为健康的人,通过《哲学与人生》的学习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拥有阳光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幸福的人生,从而成就成功的人生。

新教材栏目设置有特色,重点突出,科学性、趣味性强,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学习心理,将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新课程教学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特点之一, 是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按照“示范―教化―实践体验―养成”的方法路径,来设计总体框架。特点之二, 是每一单元具体板块的选材上, 尽量讲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己的故事,并力求真实新颖、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富有启发,让学生感到可敬可亲可信, 在愉悦的交流对话中学习,领会教材内容、生发兴趣爱好、增强自信心态,激发思想感悟, 提高品德素质,从而成为自己精神生命成长和思想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

二、德育课新教材,要求德育课教师更应注重充电

德育课程新教材是以螺旋式上升的形式编写的,内容十分丰富,这就要求教师有很强的驾驭能力,要不断重视充电。在上岗前,应进行系统的新教材培训,从而具备独立地、创造性地驾驭和处理新教材的能力。教师要在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基础上,认真阅读和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特点,并有独到地体验和发现。同时也应努力熟悉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以使教学更加贴近专业实际。教师要有很强的课堂调控能力,随时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热情鼓励和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讨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信心、激发兴趣,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教师要有较强的选择和组织实践活动的能力,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在不同阶段选择恰当的有针对性的活动。

三、德育课新教材,要求教学方法的更具创新性

用教材的模式变化带动教学方式的改变,没有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三贴近”原则就不能落到实处,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新修订的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适应中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变化,更多地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并通过开展技能竞赛、仪式庆典、文化艺术等活动,把德育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变“重理论传授,轻学生实践”的教学方式,强调根据学生的特点,多综合采用学生主体参与的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德育课新教材,要求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次课程改革强调加强实践环节有着充足的根据。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实践中来的,深刻领会,内化教学内容,需要借助于实践经验。转变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参与、体验、感悟和内化的机会。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体验,感悟中境界得到升华。强化实践环节,还包括将课程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的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岗位实习等。

新教材的设计更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如《经济政治与社会》中设计了“关注社会”“走进生活”“知识链接”“连线职场”“互动空间”等栏目,每一单元设计了“实践探究”,为学生自主学习、开拓视野、参与实践和深入思考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内容图文并茂,营造和创设解决问题的各种情境,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启动学生的思维。“互动空间”和“实践探究”模块更是注重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可开展“户外教学”,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跳出课本,在社会生活中感悟道德,践履道德,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从而培养出面向未来、适应社会的人才。

五、德育课新教材,强调过程评价,实施多种评价方式

要通过合理的评价激励学生学,促进教师教。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要突出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通过多元化的考查评估指标,以达到激励学生发展的目的。要求对学生从知、信、行三个维度予以评价,要求既评价学生的学又评价教师的教。其中,尤其重视评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常行为表现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德育课在改革考试评估制度时,可对考试方式做一些改革,如开卷闭卷相结合,口试、笔试相结合,学生出题相互考核等方法,尤其是让学生自己出好题互考的方式,可达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欲的效果。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德育课教师要完成由传授者、操练者向启发者、引导者的角色转换,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去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用正确的教育教学行为去启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现个性魅力的平台。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材;生命教育

生命哲学是一种智慧和态度,是作为文本叙述指导人生的一个过渡,语文学科中包含丰富的生命哲学,需要语文教师深度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生命哲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结合文本中的生命哲学,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让学生敞开全部生命拥抱语文,领悟生命本真,肯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积极去追求人生理想。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课标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①这里的人文性是指以人性、人道为本位的价值取向。而作为中小学的语文课程,无处不体现人的价值、人的情感和态度。大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语文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所以语文课堂更能深入学生的内心,更能与学生的心灵对话,对那些认知能力和认知心理都不是很成熟的中学生来说,语文这一学科还是有它积极的引导作用。语文教学具有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责任,语文阅读资源中蕴含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

一、认识生命、欣赏生命本真

学生的教育大部分都是从学校获得的,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生命,去思考生命的本真,欣赏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珍贵。所以,教师要深刻挖掘文本中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引领学生探求生命之美,体味人性之善,欣赏人生之美。

在讲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时,要让学生认识生命,体会生命的珍贵与伟大。《物种起源》中谈到了生命体的视觉开始于最为简单的感光细胞,这样的感光细胞能区分明暗,不能生成形象。这样的感光细胞在进化的集成中先是生成了一条视神经的简单装置,后是升级到了一种完善的视觉器官,使得生命体的视觉不仅能够区分明暗,而且能够辨别形象和色彩。从这里教会学生认识生命的本真,今天你所拥有的健康器官,健康的身体,是多么的珍贵。文中还提到,从单一触觉的身体方式感知到多元触觉合成判断的身体方式感知的进化,既显现了生命意识方式进化的自然史过程,亦显现了生命意识方式进化的主客共建的经验史过程。教师在讲解文本时,让学生明白生命的出现是经过大自然无数年的演变才发生的,自然哺育生命,生命进化出人类,让学生认识生命本真,珍惜生命。

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其间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也是一种幸福。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在于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谈生命》说出了作者历经百年沧桑,备尝酸甜苦辣的生命“体验”。文章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教师在教学时,要把这种精神渗透给学生。

生命需要流动和生长,我们要享受快乐,但不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艰难。我们要感谢生命,不仅感谢快乐,也要感谢痛苦。我们要尊重生命,就得探寻生命“生长”的闪光点,向生命的顽强不屈敬礼。我们要珍惜生命,就得向生命的高贵顶礼膜拜,为生命全过程的每一刻喝彩。《再塑生命》海伦・凯勒,她在19个月的时候被猩红热夺去了视力和听力,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并得到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她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灌注给海伦,深深的植于海伦的生命,以无私的爱重塑了她的生命。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痛苦,经过不断的努力,最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

二、热爱生命、领悟生命意义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生命可贵,人生易逝。所以,我们更应该热爱生命,感悟生命的意义。

《热爱生命》中所提到的对生命的热爱,是个人凭借顽强意志,与大自然,与自己作斗争以求生存,但又不仅限与此,是淘金者在一种极度渴望生存下去的求生本能支配下所做的抗争。从一种更普遍的意义上讲,《热爱生命》是赞美一切生命体对生命的热爱,赞美生命的顽强与可塑性,在无情的自然法则面前,为生存而做的不懈努力。这种对生命热爱的精神让我们震撼。

《我与地坛》通过作者与地坛的长久对峙,将个体的情感和生命投射到地坛一草一木、一景一石之上,在凝神冥想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从对自身经历的思考中,逐渐超越个体命运的挫折和苦难,探寻生存的意义、死亡的意味和工作的价值,进而感悟生命的永恒和宇宙的生生不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悟生命的可贵和值得珍惜。在生与死的挣扎中,身体残疾的史铁生能醒悟过来,重新认识生命。那么,四肢健全的学生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美好的未来。

三、敬畏生命、追求生命价值

生命是可贵的,值得我们热爱和珍惜,所以,我们更应该敬畏生命,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生命哲学,而且还要使学生渗透这种精神,不断追求生命价值。

张晓风的《敬畏生命》中有一精彩句子:“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文中强调的是:整个生命的延续是以不惜代价追求“成功”“优胜”“秀异”“稳定”这些回报作为目的的。文章由树及人表达了一种感叹,从而领悟到生命的珍贵无价、生命的伟大,并因此而生“敬畏”“感恩”的。

《斑羚飞渡》歌颂了斑羚在危急关头勇于献身的精神。为了使种群得以生存延续,在面临绝境时,老斑羚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亡,无怨无悔,感人至深。斑羚飞渡的惨烈、悲壮,让我们看到了动物身上那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反思人类社会,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斑羚那样,不害人、不苟活,视死如归呢?可见,我们应该敬畏一切生命,因为世界就是由生命构成的。

语文教师要挖掘文本中的重要影响力的东西,大胆地唤醒文本中的生命哲学,让其在语文教学中崛起。在教学中紧扣文本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生命的伟大和珍贵,从而更加珍视生命,热爱生命,努力克服困难,实现人生价值。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参考文献:

[1] 梁惠梅:语文学科的生命教育[J].吉林教育,2006.

篇8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目前“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即在教学过程中兼顾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融合、使理论思辩与感悟相结合、在美学教学中贯穿审美人生、智慧人生的思想。

“美学”作为大学中文系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审美心胸的建立、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理论层面上讲,理论思辩能力的提高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理论能力,增强对其他学科的理论指导。从现实层面上讲,审美情怀的建立对每个个体的人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看,相对于传统美学的讲授,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融合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是非常短暂的,即使从鲍姆加通算起(“美学”学科的命名者),不过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东方,至少从我国先秦的老一子开始就有了美学思想,在西方,至少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开始就有了美学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美学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美学思想,而且在美学作为一门学科以来,18 , 19世纪的美学形态与20世纪相比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到目前为止,美学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还没有最后完成。因此,在美学课教学中就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对同一个理论问题的表述,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在现代美学的研究中仍然找不到一种成熟的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学课是一门知识确切性不够的学科,美学话语始终包含了探索、开放、召唤的姿态,美学是一门发展中的、正在走向成熟、完善的学科。

正因为美学学科这种不成熟的进行时态,在美学教学中就需要避免武断的结论性总结。在学科大的框架和局部细节都需要澄清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的理论分歧及我们目前的一些思考,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尝试新的探索思路。如传统美学开篇讲的就是“美是什么”这个本体论的问题,而对于美学研究中这一古希腊传统,就必然超越了归纳与综合,而进人了纯粹思辩的王国。对于中文本科学生来说,刚一接触这门学科就试图解决这一“千古之迷”,显然增添了对这门课的畏惧心理。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对于学生的日常经验,对“美是什么”和“什么是美”这样的问题都会有自己的思考,并能做出自己的理解。教师的工作可以从中西美学对这一问题的探索过程人手,帮助学生分析每一种理论的优长和缺陷,尝试做出较为合理的结论。并在线型分析的基础上,重视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在这一点上是如何衔接的,如现代美学的研究核心由本体论、经验论向体验论的转型,从而把美学研究的对象设定为“审美活动”,抛弃了传统美学的本体论和经验论对主客体的分割,使审美成为了一种自由的体验,成为主体与世界的沟通。在审美体验中,存在就是价值、价值也就是存在,这一点,现代体验论美学实际上又包含了传统美学中本体论和经验论的思考,是在此基础上的一个质的飞跃。但仍需要明确的是,现代美学并没有排斥美学的本体论研究,本体论研究仍是美学研究的一个最高的层次。

以上只是以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例阐释了在教学中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结合,实际上不只是这一问题,而是在整个现代美学体系中,如审美形态学、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教育学、审美文化学等方面都需要对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做出分析和比较,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整个美学发展史的掌握,而且对许多具体的理论问题可以在现代和传统融合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思考。同时,在教学中需要强调的是,当代美学所呈现出的前所未有的多元性、专门性、游移性和相互包容性,并不意味着当代美学已完全背离了传统美学,我们需要的是不断回过头去从遗产中吸取营养,给当代美学灌注新的理论生气。

二、理论思辩与感悟

思辩美学是美学研究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不论是传统的认识论美学、本体论美学、价值论美学和艺术哲学(黑格尔式的艺术哲学、而非丹纳式的艺术哲学),还是现代的体验论美学,都充满了理论思辩。由于东方人重感悟而轻思辩的文化传统,美学理论的抽象和思辩成为教学中的最大的难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美学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首先,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对一些基本的理论概念进行线形输理,从它的渊源、发展、分化探索一种理论的基本走向。如本体论美学和经验论美学对一些基本理论的阐释。一个是从理性方面去演绎美,一个是从经验方面去归纳美,这两个方向分别代表了以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为主要源头的美学经验。到了18, 19世纪,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分别把这两个方向推向了一个制高点,“美的科学”这一概念就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来的。而沿着理性美学的这一分支,则派生出源于柏拉图以及希伯来文化、中经普洛丁和哈奇生等的非理性主义美学,而这一非理性思潮则又与超越的体验紧密相关。到康德美学对经验、理性、非理性的调和,产生了一种新的集前人之大成的庞大美学体系,这种大一统的自律的思辩美学雄霸了整个19世纪。尽管谢林向右,强调了不可知的一面,黑格尔向左,强调了辨证法的一面,但他们都没有突破思辩形态,相反,巩固了思辩形态。同时,非理性美学也沿着克尔凯廓尔的存在主义美学、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美学等向前发展。通过对这样一个基本线索的输理,使学生不仅掌握美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而且要对一些基本的理论名词如本体论、经验论、价值论、理性、非理性等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分析基本概念在不同美学形态和流派中内涵和外延的异同,增强理论思辩能力。其次,美学课的教学时间是一个学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求面面俱到显然不可能,这就要求对一些重要的美学流派的讲述中作到前后贯通,如康德美学、黑格尔美学等,既要重点突出、又能以点带面,这种综合性在美学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前面已提及西方文化重思辩而东方文化重感悟,而传统的美学讲述基本属于西方文化的范畴,因此,美学课教学中西方文化的思辩性和东方文化的感悟性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更何况,现代形态的美学学科也体现出东方美学和西方美学的相互交融的原则。如西方的非理性主义美学曾注意到美的“象外之意”,由此产生了诸如自律、想象力、直觉、诗意等一系列概念及有关的论争,但由于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客观的精确观察方法和形式逻辑思维给予西方人的巨大影响,使得非理性主义美学存在着一些长期得不到透彻解决的问题,而中国古典美学中有关审美感兴的理论,可能提供了解决的钥匙。而对审美体验的“意向性结构”的阐释中,则与王阳明的“心学”有异曲同工之妙。“意向性结构”强调美的意蕴产生于意向过程,正是意蕴使客体成为对象,而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所说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可以说是对审美体验的意向性的一种生动形象的描绘。 另外,在对理论思辩性的理解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审美经验中找到共鸣点,而且要善于使内容和学生的自我审美经验相结合。如在讲艺术品的审美特性时,要讲到艺术品应有大量的空白点和不定点,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剥离性。这不仅和中国古典美学经常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是一致的,而且在学生的日常审美经验中,这一点也不难理解,如面对一幅画、一部文学作品、一首曲子,他们不只是物质材料层所显示出的内容和形式的意义,而且蕴涵了丰富的人生体味,并呈示出多元的意义生成。就象梵高《向日葵》中张扬的扭曲的生命激情,荷尔德林诗句“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从最本源意义上对存在的终极思考,对生存的神性的诗意寻找。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思辩与感悟的有机结合,并不是以纯粹的抽象理论传授为目的,而是同时要在理论中得到智慧和启发。理论本身有其自足性和生长性,智性的感悟则给理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美学与人生

美学不只是理论美学,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它更是一种人生美学。因此,关于“美学与人生”这一话题在美学教学中自始至终的贯穿,不仅使美学与现实人生紧密相关,而且也引导学生对自身进行审视和反思,使美学真正成为一种人生智慧。

美学的教学目的之一,即是提高审美能力,建立审美心胸,从而改善人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价值,让人拥有超越感。因为从最终极的意义上说,真正的存在是现象与超越的结合,是全面的、自由的。但现实中的生存却被各种有限性而困扰,不过人虽是有限性的存在,本性却有追求有限、永恒的需要,那么,如何达到自我与世界契合的诗性存在?这就需要精神从现实中的出场,而审美无疑是与生存本身最契合、最相通的一种方式。在审美活动中,个体暂时忘却现实中的种种烦扰,进人超然和充盈的美学世界,神与物游,天人合一,自身得到确证与表达,也使人生的悖论得以缓解。如“诗意地栖居”这一话题,在美学教学中颇具思辩性、并与学生的个体生存紧密相关。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自觉地意识到人不仅是存在的,还需要去不懈地追问为什么存在和存在的意义,这是切人问题的一个角度。另一角度就是,个体生命在审美活动中,如何去体味历史感、宇宙感、人生感和永恒感,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枪然而泣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唤起的丰富的惆怅、博大的悲凉和深沉的宁静。从而引导学生如何超越日常人生的困扰,进人审美境界,体味人生的美,发现世界内在的美和意蕴。

“审美文化”是美学的教学内容之一,这里就要避免把中西审美文化单纯作为知识来讲,而要让学生在体会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人生感悟。如西方两大文明:希腊文明之下人类生活所弥漫的无形的悠闲、清澈、光辉,充满我们所谓的甘美与光明,人与自然、个体与群体、现实与理想、感悟与理智都处于和谐融洽的状态,希腊艺术中体现出的“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希伯来文化中面对无边的苦难的执着生存,那种苦难的救赎所激起的内在精神对外在存在的超越、无限自由对有限人生的超越。而中国审美文化中,儒学的好学、行仁和人群的和谐,道学的逍遥自在、无拘无碍、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禅学的明心见性、求得本来面目而达到的人世、出世的和谐。这样的一些博大的精神资源,当然不可能对个体产生即时的效果,但是经过“神性”的沐浴,应让每个个体有“在路上”的自觉,那就是永远走在追求完美人生的路上。

与“审美文化”相似的还有“审美教育”的教学,“审美教育”不只作为知识来传授,同时也是对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审美教育,美学课从宏观上讲就是一种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人类完善自身的毕竟之路,目的是创造优美的灵魂,其中涵盖了发展审美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建立成熟的审美态度等内容。在审美教育中,不能只强调理想的生存状态,重要的是还能直面人生的种种缺陷,在现实生存和理想生存之间保持良好的心态。没有人生的现实主义,不能直面人生的苦难,没有理想的提升,就会陷人日常的庸俗。我们应贯穿这样一种思想,那就是酷爱人生而不过度,向往理想而不矫情,对人生能够在批评中欣赏、在欣赏中批评,执着深情又旷达超脱,深人生活内里又能站在生活之外。

篇9

展示古希腊人的服饰、礼节和家庭生活,表现他们的喜好,轻松而漫不经心。可是你不会想到正是这日常生活的常识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抵触,才导致苏格拉底之死。阿兰・德波顿自剖道:“我在与人谈话时总是重视取悦于人甚于讲真话。……我从不对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公开表示怀疑。”“但是这位哲学家宁愿失欢于众,获罪于邦,而决不折腰。他决不因别人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以诚相见,心的距离就并不遥远,只要“掏出心来”,与大师的对话即刻产生了。

陈列英国新古典式住宅和法国巴黎度假村的最昂贵的豪华套间,似乎言不及义。然而,这是几千年来对伊壁鸠鲁感官快乐哲学的误解,伊壁鸠鲁的理论是有汽车而没有朋友,有别墅而没有自由,有亚麻布的床单而没有宁静的睡眠,是没有快乐的。宁静的睡眠是“理性地思考生命有限的问题”而获得的。今天,物质生活一天天丰富起来,然而快乐并不与物质财富一道增长,反倒是焦虑的日益弥漫,于是重新发现了伊壁鸠鲁的意义。

不领我们进入尼采的博物馆,而是带领我们来到尼采居所之外的高山。山脚是平庸,山腰是痛苦,山顶是完成,爬山,才能理解“危险地生活”的义蕴,才是对尼采哲学精神的最好诠释。于是尼采居所外凌厉的冰川与秀美的绿原达到和谐的统一。我曾在雪域高原――工作生活了两年,山的静默与永恒,雪的亮丽与圣洁,人的淳朴与刚强,开启了我人生的新视野。在3800公尺的高原读书,别有一番滋味:明快的日光与天相触的感觉,凝重的山脉与地相依的踏实,使思想的天空更其高远,使脚下的土地更其坚实。没有这两年,也许只是徒然增加两年平庸的生活,没有这两年,我的人生将失掉一半的价值,我领悟到“危险地生活”的真谛。

今天我们的哲学教育,是辆抽象思维的独轮车。把人归为动物,且不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丰富的存在。把动物归为生物,把生物归为有机界,把有机界归为物质。于是物质成了最高的抽象。当用哲学的物质概念概括大千世界的普遍规律,也因为它的不断抽象,达到了虚弱的地步。因为,它恰恰忽视了哲学作为人的智慧,正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最高体现。

抽象与具象能不能两极相通?哲学教育能不能有科学与艺术双轮驱动?阿兰・德波顿给我们提供了蓝本。他引述叔本华之说:“……诗人从生活中撷取特定的个体,准确地描述其个性,然而由此却启示了普遍的人性……他表面上只关注这一个,但事实上他所关注的是古往今来普天下之下都存在的。”“艺术的真谛就是以一概千千万。”当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时候,具体的就是逻辑与隐喻的结合。一如塞内加所言:“论点如鳗鱼:不论多么合乎逻辑,除非用形象和恰当的文风固定在人的思想中,它还是能从抓得不紧的头脑中溜走。我们需要用隐喻来引申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意思,否则我们就会把它丢在脑后。”

于是我对哲学有了新的感悟: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反思,是骏马身上的牛虻,牛虻不能像骏马那样驰骋疆场,但是,骏马容易懒散,需要牛虻蜇一蜇,才能保持警醒;哲学是批判,是解脱精神苦难的药,不能把它当饭吃,但是可以治病;哲学是超越,是“自愿生活在高山的寒冰之中”,冰川是绿原的对立,然而,正是冰川富含的矿物质滋润着绿原。

阿兰・德波顿不仅是心灵之旅的导游,还是精神资源的开发者。“我很愿意回到我们的教育之荒谬这个题目上来:这种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我们变得更好、更智慧,而是更有学问。它成功了。”这是蒙田从历史的深处发出的悲叹,直到今天还掷地有声!哲学教育也难逃这样的厄运,它日益与哲学的原义爱智慧,相去甚远,越来越变成记问之学。失去生命的学问,只是知识,而不是智慧。哲学沦为知识,哲学就不存在了。哲学的智慧就在于它要不断地挑战知识,指出知识的局限和适用的范围。

法庭要苏格拉底当众放弃他的哲学,这样就可以免除其死刑,他意气昂然地说:只要我一息尚存,官能健全,我决不停止哲学实践。塞内加面对尼禄要他自裁的命令,镇定自若,对他的同伴哭泣的反应是,你们的哲学哪里去了!你们处变不惊的决心哪里去了!在这里,哲学是他们思想的行为艺术。哲学应当是名词,更应当是形容词和动词。也就是说,哲学不仅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更主要的是要哲学的学和做哲学。

躺在靠椅上,两晚看完了这本书,掩卷沉思,深感哲学的慰藉滋润心头:驰骋于千里之外,纵横于千年之间,精神是一次激越和飞扬,心灵是一次提升和净化。

篇10

 

关键词:新表现主义;人本性;情感化;主观化;文化批判

新表现主义艺术的核心,即是倡导人本性、自由、情感化。人本性,就是以人为本,从人的本能出发,充分肯定人的自身的认识能力和价值观,追求某种自由,是人们向往文明与自由、文明与进步的本能,是人性的本质所在。人的问题,始终是艺术家要表现的问题。新表现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的思想及精神寻求解放,寻求生存,释放人性,来反抗命运的过程。

当今,商业问题泛滥,信息技术爆炸,人的价值观失重,精神失衡,人的尊严受到强大的挑战,同时,文化面临经济的重压,商业的侵入,使人的精神产生危机,人的思想及行为出现躁动和迷茫。那么,新表现主义在这种时期就担负着人的理想与精神信仰,追求人的崇高价值与人文精神,以追求人本身的自由解放为宗旨。新表现主义艺术重视艺术家的心理本能的情绪喧泄,对现实社会的弊端的艺术批判,强调人的价值与需求,以象征或隐喻性的主观变形和重新组合构成,建构震撼心灵的艺术世界;强调艺术家主体情感的抒发;强调直觉、灵感、顿悟、想象等主观心理因素为创造的重要地位。强化表现审美对象个性的神态、情态,以变形、夸张的构成,形成强烈的张力,以达到极限的表达画家的灵魂深处的情绪、感受、心态。达到表现主体的情感化,文化观念和价值追求。情感是一种纯自然的精神观,是艺术家审美情感对事物的主观反映,是自我表现和自我照应的结果;情感以心灵冲动为源泉,重视形式语言,重视激情而充满活力;重视文化内涵及冲击力。

90年代中国新表现主义,不仅吸收了西方哲学思想和艺术精神,而且更注重中国本土文化,传统哲学与艺术观念的走向,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新再现主义特征。在吸收西方表现主义绘画方面,首先是法国早期表现主义、德国表现主义,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德国新表现主义为核心。在哲学美学思想上吸取了叔本华、尼采的哲学思想的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无意识论(潜意识)。西方的这些流派和非理性哲学思想对中国新表现主义艺术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使新表现主义艺术的兴起和发展,理论的内因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及哲学思想由以庄禅哲学思想而突出,主张“从性而游”认为人生的痛苦解脱,只能求于自己的灵魂和内心解决,是一较高的精神理念。追求清景交融”,“自性本自清净”的思想境界,心的“顿悟”与艺术审美活动是相通的。中国传统的哲学理论不仅为中国历代各画派,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中国现代的各流派,特别是中国的新表现主义绘画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更适合于根植于这肥沃的土壤里。不仅影响了中国历朝历代的艺术家,而且也影响了当今一大批学者和艺术家。在这种中西文化哲学的影响下,新表现主义美术产生了许多著名的画家,例如:北京的尚扬、东北的赵大钧、贾涤非、周卫等,中原的段正渠,西南的毛旭辉等。

情感化充分体现在新表现主义绘画艺术家的作品中,如:尚扬的作品《黄土高原》系列,以浑厚的艺术语言和变形,表达了对中国文化渊源的追问。将西方文化和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较完美的结合。《94大风景》以地质横断面的地质结构,表明了对现代科技和历史文化的关注。地壳运动,岩浆喷射出符号:小汽车、茶壶、飞机、钟表,这些商品日益侵蚀到各个领域,商业社会改变了人们的精神和价值追求。《诊断》系列以现代科技把人变成无性别的符号,表明了科技对人的巨大的异化作用。对中国人当今的生存状态和文化走向深深的关注。他对生命很执着的追求。《状态》系列、《诊断》系列,《大风景》系列,都显示了这一观念。他以深厚的本土文化根基,感悟到了人性与自然的配合。他从艺术的真诚,自在净化的艺术表现,通过画面上的张力和黑白灰高雅的色调,以激情和诗一般的心绪,以符号语言来展现内心和压抑及悲怆。以敏锐的直觉领悟和心灵的感悟,即有理性思维,又充满了激情和冲动,建立了精典的现代艺术的精神。

挑战命运,释放个性的画家要数东北的贾涤非了。他的大写意用笔,狂放挥洒。理性在情感的渲泄状态下淹没了。作品《收获季节》以强烈的色彩对比和狂放用笔,把一种肥硕充满张力的女人体置放于葡萄圆中的情态,也证实和体验到他的思想和欲望。《有自行车座的母与子》以阳性空间回到现实生活的情景,人性的情感有某种转移,给观赏者很多想象的空间,视觉上的、强刺激,体现了画家本能的自动发生发展,也充分体现了禅宗哲学和弗洛伊德潜意识论。《尴尬图——弯道示意》使人联想到以京剧这种程序化的艺术形象,表现了画家内心的压仰和反叛,隐喻的手法,暗示人类的尴尬,现代人灵魂的尴尬。轻松自如的笔触,充满激情联想、形与色无不流露出人文精神的大写意。

我们在赵大钧的作品中,无不感受到他的真诚。他感悟到生命与自然的美妙,从悲伤和慰藉中净化了灵魂,他晚年醉心于音乐,音乐的美感使他青春永驻,从他的作品中我们感情到音乐的节奏性的美和旋律结构的展开,色彩的情感紧奏而浪漫,《我和小春》这样富于情感性的作品,展现了一种平静中的满足,又体现出生命中不可抗拒的青春的活力,生命中崇高的理想离不开灵魂的期望和冲击。他的近期作品《一棵树》唤起了他的音乐情绪,这是本原性的表现艺术。那么赵大钧他这种音乐的情感中,感受到了音乐的哲理,音乐与绘画融汇在一起,净化了思想。他把音乐的梦幻通过绘画更于完美,他的作品和灵魂饱受着痛苦和欢乐,在欢乐中真诚的渴望着生命价值的展现。

段正渠以重低音符的分量把作品展现在你眼前,特点厚重的黑色,粗大的轮廓,情感以象征性的发泄表现,他把握着生命永恒的冲突。他对中原这片黄土深深地热爱,对生长在黄土地的人们的喜怒哀乐深深地关注。《东方红》、《走西口》、《山歌》、《夏口黄河》,暗示着民族的昌盛、兴旺、发达。他从西方的表现主义绘画中吸取了营养,然后,一头扎进黄土地里与黄土地的儿女们去实现民族的理想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