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规划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11 08:3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规划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创新规划报告

篇1

中央企业作为我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主要和核心的代表力量,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调研中我们发现,中央企业在技术创新上与跨国公司存在四个方面的差距:一是大而不强的先天弱点制约整体创新能力提升;二是在核心和关键技术创新方面实力不强;三是技术创新理念和思路相对落后;四是技术创新体制机制滞后于实践。

推进中央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路径

发挥中央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中央企业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与外国跨国公司相抗衡的核心力量,而技术竞争又是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内容之一,所以中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对我国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有决定性的意义。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中必须充分发挥中央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首先,要依托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来提升中央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其次,在产学研结合中要使企业处于龙头位置。

提高原始创新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实践证明,最先进的技术不能靠引进获得,那么对于作为技术创新主力军的中央企业来说,就必须具有独立的创造发明能力,即原始创新能力。对于中央企业来说,要提高自身的原始创新能力,最根本的还是要培养技术人员争作发明家的开拓精神。“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一点对于科技领域的人员来说也有异曲同工的含义。

把国家力量和市场作用结合起来。在我国,几乎所有涉及全局的关键技术创新都是在国家直接组织或政策扶持下实现的。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已不可能像以往那样单纯依靠国家力量来推动。技术创新还必须依靠企业、依靠市场作用的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在于把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有机结合在一起,中央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则在于把国家力量和市场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政策建议

完善中长期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中央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服务于国家发展的中长期战略利益,我们认为要提高企业立足长远的创新热情应该从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企业的技术人员两个方面入手。对企业管理者的激励,应突破企业层面,上升到国家战略利益的高度来考虑和把握。对于技术创新人员来讲,应加强对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证科研人员能够从所取得的创新成果中获益,尤其应将创新成果给企业带来的长期效益与科研人员的长期福利联系在一起,激励科研技术人员进行立足企业长期发展的技术创新。

构建科学有效的技术创新考核体系。对中央企业技术创新的考核,可以通过建立一系列指标体系测算技术创新对企业的贡献率来进行。考核机制有效性的关键,在于用于测算的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构建的原则应该是让企业负责人清楚测评体系的原理并注意听取其建议。测评指标的设定应该是灵活的,宜针对不同类型的中央企业设定不同的测评指标。在建立考核机制时,还应该把企业的创新风险考虑进去。还应通过绩效评价体系引导企业进行具有战略意义的科技创新。具有战略意义的科技创新往往成果周期较长,短期内不易见到直接经济效益。中央企业肩负着推动国家核心竞争力发展的责任,必须更多地从战略角度考虑技术创新。

加大技术创新鼓励政策的落实力度。年国务院了指导我国15年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同时颁布了《配套政策》60条,政策覆盖面之广、“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但好的政策必须落实到位,才能产生好的效果,而好效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否制定出可操作的实施细则。有报告显示,到年月,针对国务院的文件,有关方面出台了76个实施细则,使得文件中的多数政策得到比较理想执行,并收到了显著成效。

篇2

国内外对生态经济学的内涵意见并不统一,许涤新、马传栋、梁山、唐建荣、潘鸿、肯尼斯·鲍尔丁、赫尔曼·戴利、罗伯特·科斯坦塔等有多种不同看法,但是概括来看,生态经济学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协调性和战略性”等特点,生态经济学把经济当作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它是一门新兴的,由生态学与经济学交叉渗透的边缘学科。相比众多关于生态经济学的定义,刘思华认为生态经济学是从生态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角度,“着重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需求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生态供给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经济问题和所体现的经济关系发展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3]这一看法能够比较全面地概括生态经济的要义,笔者更倾向于此。

2贵州生态经济发展现状

2.1贵州经济发展现状

2012年贵州GDP6852.2亿元,占全国GDP的1.3%。2012年年末总人口3484万,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名第19位。2012年贵州人均GDP19710元,在全国排名第31位。贵州省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4753元,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名第30位。城镇居民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8700.51元,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名第26位。回顾贵州经济发展历史,自以来,贵州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时期,三线建设和“”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如图1,根据人均GDP指标,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时期以及三线建设和时期,贵州人均GDP与全国人均GDP的绝对数额差距相对较小,在改革开放阶段,二者之间的绝对数量差异呈逐渐拉大趋势(当然,这其中存在部分通货膨胀的影响)。这个发展趋势告诉我们,贵州在改革开放这一轮国家政策下,错失了某些发展机遇,导致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世纪80年代之后开始,贵州人均GDP逐渐跌落至全国末位。当下,新一轮的生态经济、绿色经济、集约化经济、可持续经济已成为理论家与实业家的共识,我们在新一轮的历史机遇中必须认真思考,提前谋划,探索发展战略并制定相应保障措施,才不至于重蹈历史覆辙。

2.2贵州生态经济发展现状

2.2.1产业结构状况2012年贵州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率分别为13.0%、39.1%、47.9%。同年,北京三次产业占GDP总值分别为0.8%、22.7%、76.5%,江苏三次产业占GDP总值分别为6.3%、50.2%、43.5%,上海三次产业占GDP总值分别为0.6%、38.9%、60.4%,通过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我们发现,发达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GDP比例较小,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GDP总值比例较大。2012年贵州省就业的产业结构分别为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65.1%,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13.0%,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21.8%。同年,全国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分别为,第一产业33.6%,第二产业30.3%,第三产业36.1%。贵州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第一产业就业人数过多、创造价值过少的问题。第一产业生产效率低下,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贵州的产业结构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2.2.2能源结构煤炭是贵州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来源。2012年贵州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原煤占比88.8%,水电占11.2%。能源终端消费总量中,原煤占48.0%,水电占33.1%。从能源的生产看,贵州基本没有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从消费结构看,2007年原煤消费占45.6%,2012年原煤消费占48.0%,2007~2012年期间,贵州对原煤的消费有依赖性增加的趋势。2007年天然气消费占1.1%,2012年天然气消费下降为0.7%,贵州对天然气的消费有逐渐下降的趋势。2007~2012年期间,贵州对原煤、天然气和水电能源的消费比例之和维持在80%左右。2.2.3能耗利用如图2,贵州的能源利用效率相对全国平均水平较低。2011年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消耗能源超过1.5吨标准煤的仅有山西、贵州、青海和宁夏。与全国多数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贵州能源消耗过高。在能源消费总量中,以第二产业消费为主,2012年贵州能源消费总量中第二产业消费能源占66%,金属开采及深加工、食品加工、机械电子制造、纺织品生产、家具制造等采掘业和制造业能源消耗较高。

3贵州发展生态经济的制约因素

3.1工业化的特定阶段

李斯特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分为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业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及农工商业时期。以此理论看,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一般都要经历工业高度发展的过程,而目前贵州的工业发展优势还不显著,经济快速发展之前还需要经历工业大发展的阶段。2014年,陈敏尔在贵州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贵州省已“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4]。2012年贵州能源消费总量9878.38万吨标准煤,其中工业消费能源6431.08万吨标准煤,建筑业消费能源85.00万吨标准煤,第二产业消费能源比例为66%。贵州经济要实现后发赶超,必须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发展途径,而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对能源的耗费较大。根据《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贵州将“大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要加快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要加快推进资源深加工业,要推进国家重要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等,这些都属于高能耗行业。根据图2可知2011年贵州每万元GDP需要消费1.714万吨标准煤,而我国多数地区单位GDP的能耗都小于1,贵州与全国多数地区相比,还处于高能耗、资源型的粗放经济发展阶段,但这一阶段不可逾越。

3.2能源结构单一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储量475.51亿吨,居全国第5位。根据表1,我们发现贵州一次能源生产中,原煤所占比例超过85%,而且2007~2012年期间,贵州的能源产出全部由原煤与水电构成,不包括任何新能源。能源终端消费总量结构也以原煤为主,2007~2012年期间,原煤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维持在45%~48%,且2007~2012年原煤所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有逐年攀升之势。2012年贵州能源产量调往省外5729.88万吨标准煤,从省外调入1000.35万吨标准煤。贵州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基本形成了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煤炭属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按照当前的开发速度和进度,长期不加保护地大肆开发,终究会使不可再生资源枯竭,基于地区可持续发展视域,贵州应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的产出与消费,致力于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及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3.3技术困境

2000~2012年贵州人均GDP长期处于全国末位[5],贵州属于我国发展中地区。“在贵州省的经济增长中,各要素中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的是物质资本。”[6]物质资本、劳动力、全要素生产率三要素中,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小,甚至出现增长率为负的情况,“这表明全素生产率对贵州省的经济增长没有起到积极促进作用”[6]。生态经济强调把人类经济活动看作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人类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互相依赖、不断运动、循环往返。这一无限循环运动的前提是科技与创新的支持。而贵州由于经济发展滞后,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理念支持、制度支持,以致全要素生产率低下。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受技术进步和生产创新的影响。技术和创新成为贵州生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3.4成本控制

第一,政府对环境保护投入有限。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贵州每年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分别为50.74亿元、69.78亿元、89.52亿元、106.70亿元、97.35亿元,分别占当年贵州GDP1.4%、1.8%、1.9%、1.9%、1.4%。而相应年份全国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分别为4937.0亿元,5258.4亿元、7612.2亿元、7114.0亿元、8253.5亿元,分别占当年全国GDP的1.57%、1.54%、1.90%、1.50%、1.59%。从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占地区GDP比重来看,贵州不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但从环境保护资金投入绝对数额看,贵州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占全国环境保护资金投入维持在1%左右,居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第二,生态经济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但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市场价格难以估算的特点,即存在公共产品属性。市场经济的中心机制是价格机制,这也就是说生态经济仅仅依靠市场,存在市场失灵问题。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理性“经济人”,他们的活动准则是利益最大化,当生产和消费的成本外部化时,经济人没有保护环境的动机;当生态经济产生外部经济效益时,也无法计收报酬。因此,发展生态经济存在成本控制障碍。第三,生态经济发展的前提是科技创新,这需要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前期投入,必将增加企业的投资成本和投资风险。

4贵州生态经济的发展战略

4.1生态旅游

基于发展生态经济的实践,贵州发展生态经济的第一战略是生态旅游。发展生态经济产业需要遵从生态位原理、竞争共生原理、反馈原理、补偿原理、循环再生原理、多样性主导性原理及生态发育原理[7]。按照生态经济产业原理,生态旅游应综合考虑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及环境等自身特点,应充分体现旅游消费者与旅游当地居民、环境、自然资源的和谐,不以牺牲旅游景点周边居民的切身利益为低价,不能危害当地的清洁卫生,不能影响当地动植物的生存与发展。贵州旅游资源丰富。贵州有独具特色的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为10.91万平方公里,占贵州全省土地面积的61.9%。由于独特的地貌特征,贵州形成了著名的黄果树瀑布、马岭河峡口、马峰林、万峰湖、织金洞、九洞天等自然景观。贵州有丰富的生物旅游资源,截至2012年有1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2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贵州是中国四大药材产区之一,有药用植物3924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80%以上。野生动物资源及珍稀动物资源丰富,有脊椎动物999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黔金丝猴、华南虎、白头鹤等15种[8]。贵州四季分明,有异常宝贵的气候资源。贵州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0℃~20℃之间,冬季最冷气温平均在3℃~6℃之间,夏季最热气温平均在22℃~26℃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贵州还有贵州遵义会址等珍贵的红色旅游资源以及苗族、侗族等民族文化资源。旅游开发部门要对旅游者在景区的衣、食、住、行活动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使其成为生态旅游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环节。旅游服装的设计与制作要强调生态意识。在布料上不要选择化纤等对人体有害的布料,在工艺上要追求植物染料和植物香料,图案上尽量取材于大自然,剪裁上尽量考虑人体结构特征,以人体自然舒适为设计基调。旅游饭店的动植物食物来源于有机种(养)值,而饭店各类废弃物又成为景区所需植物的肥料或动物的食物。旅游宾馆排放的废水可以用来灌溉植物农田,粪便可以生成沼气,沼气又可以为景区提供照明与饭店炒菜。旅游者在景区消费的一切商品应该尽量追求生态与环保,景区的垃圾应该分类整理。景区的用品和商品一方面要以维护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为主要原则;另一方面,这些产品要便于分解、回收再利用,不危害周边环境旅游。交通也应尽量降低碳排放,使用电能等清洁能源,同时应宣传以步代车的环保理念。衣、食、住、行不仅形成各个单独的系统,同时,还要让这四个子系统统一于生态旅游的整体系统。旅游者可以在宾馆亲自动手做菜,可以到食物种植地采摘蔬菜,可以在旅馆动手打扫卫生,旅游提供者也应为旅游消费者的饮食起居着想,尽量提高服务质量,以他们的身心愉快为已任。在一个景区内就应该形成这样一个以衣、食、住、行为子系统的旅游整体生态系统,各个环节既竞争又共生,既反馈又补偿,不断循环往复。

4.2生态工业园

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生态工业园的概念。生态工业园倡导把各企业的生产过程都看作是园区整体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有机构成一个综合系统,各子系统就像自然界的生态链一样,环环相扣,周而复始,循环流动。在这样的园区中,各企业相互依赖,一个生产过程的排放物是另一生产过程的原材料,各企业共生发展,整个园区的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结合,创造更多价值。2012年贵州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7835.2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4838.75万吨,综合利用率60.9%。就贵州现阶段工业和民用排放物利用现状来看,尚存在较大改善空间。2012年贵州年末总人口全国名列19位,第一产业居全国第22位,第二产业居全国第26位,第三产业居全国第25位,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26,人均GDP居全国31位。以上数据说明,综合来看,贵州省第二产业与全国发展差距最大,贵州的后发赶超之路必须是“工业强省”之路。2012年贵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55.46亿元,按轻重工业分,其中重工业增加值1282.42亿元,轻工业增加值773.04亿元,重工业占工业增加值62.39%。2012年贵州采掘业与制造业的能源消耗总和占工业能耗89.78%。贵州的工业发展现状是一方面要加快工业发展,另一方面贵州工业以重工业为主,而重工业的固体废物产量较大,综合利用效率较低。2012年全国年末城镇人口比重为52.57%,贵州年末城镇人口比重是36.41%,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仅比高,排名第30位。生活垃圾清运总量449.41万吨,无害化处理量为231.8万吨,无害化处理率51.6%。鉴于贵州的城镇化现状,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将产生大量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以利于环境保护。要解决贵州工业化及城镇化矛盾,解决途径是建设生态工业园。生态工业园概念一出,世界各地出现了较多园区实践。比较成功的典型有美国恰塔努加生态工业园、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日本藤泽生态工业园、德国value生态工业园以及中国广西贵港生态工业园等。目前,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模式有三种:改造型生态工业园、全新规划型生态工业园、虚拟型生态工业园[9]。改造型生态工业园是对现有企业“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的一种改造;全新规划型生态工业园是基于某一富含特定资源的区域,划定一个范围,全新规划设计,引进核心企业,形成共生网络系统;虚拟生态工业园不局限于相关企业在一个特定封闭的区域,只要企业之间能够把生产的产出物与投入材料之间形成循环利用,就可形成生态工业园。相对前两种,虚拟生态工业园在形式上更松散,更开放;在成本上,改造型生态工业园和虚拟型生态工业园投入较少,全新规划型生态工业园投入成本更高。鉴于贵州高比例的重工业发展现状,以及贵州资本投入有限,贵州可从改造型生态工业园和虚拟型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先行。截至2010年5月,我国已命名的生态工业示范园13个,正在开展建设的有41个,其中贵州有一项在建生态工业园——贵阳开阳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现已初见成效。在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地区政府作用非常关键。政府要扮演好社会“掌舵者”的角色,科学设计工业共生循环系统,引入核心企业,制定生态工业相关制度,提供财政政策支持以及筹措资金。

4.3生态补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补偿更多地被引入经济领域,成为对环境与资源的一种保护途径。随后,我国对生态补偿机制也进入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学界对流域生态补偿的定义众说不一,综合各种观点,可概括为:对资源受益者或破坏环境者收费,对利益受损者或流域内因为保护环境而丧失发展机会的居民和地区给予补偿。近年来,生态补偿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并在国内外加以实践,比较典型的案例有美国购买卡茨基尔河和特拉华河流域上游的生态服务、日本水源林基金由下游集资补偿上游的水源涵养林、欧洲易北河流域采取的下游对上游的补偿;我国东江流域对保护水源的生态补偿、浙江千岛湖下游对上游的生态补偿,福建九龙江流域、闽江流域、晋江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试点等。从被补偿的领域看,一般包括四类:碳储存交易、生物多样性保护交易、流域保护交易、景观美化交易[10]。从资源和环境利益内化载体(支付者)看,主要有当地、省内、国内、全球;从补偿的方式看,主要有政府补贴、下游设立基金补偿上游、项目收费、资源开发押金等[11];从补偿标准看,主要是根据投入与效益两方面进行测算;在投入方面,主要计算流域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以及因为保护而错失发展机会导致的损失;在效益方面,估算保护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等产生的外部效应[12];从生态补偿的支付者来源看,主要有政府、区域、以及社会。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全省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俗称“地无三里平”,这严重影响了贵州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规模化作业以及城镇集聚化发展,以致改革三十五年来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人均GDP绝对差距不断增大,在全国名列末位。贵州地处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上游,特别是与珠江流域相互影响较大。珠江流域的主要支流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都流经贵州,贵州段属于珠江上游。贵州生物种类齐全,长期以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根据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原理及上述生态补偿领域,贵州可以要求流域生态补偿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补偿。资金来源可以有三个方面:政府财政收入转移支付、社会团体筹措资金形成珠江流域下游对上游的生态补偿基金、市场行为收费。根据上文所述生态补偿支付者层次,当前,贵州生态补偿可以从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和建设社会基金两个渠道先行。当前,贵州市场经济还不发达,经济实力有限,靠市场收费渠道进行生态补偿,难以见效。一方面,鉴于贵州与全国其他地区发展的显著差距,以及由于历史累积原因,短期内无法后发赶超,必须有强大外力因素注入新鲜活力,才能与我国多数地区协调同步发展,需要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同时,贵州在生物多样保护方面和流域水源保护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国家应对于贵州因为实施生态保护而错失的经济发展机会,站在国家的高度给予补偿。另一方面,贵州具有优质的水资源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特别是富含珍稀的药用植物和经济植物,以及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共87种[13]。而珠江流域下游的广东省由于经济发达,常住人口众多,工业和服务业发达,生活垃圾和工业、服务业垃圾排放量较高。作为珠江上游的贵州,由于实施生态保护给予下游的广东省留下了优质的水资源,并且用自身强大的生态系统化解了下游产生的各种有毒有害排放物,净化了空气,调整了下游生态系统,对下游人民的身心健康做出了显著贡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前列,人民生活水平较高。贵州政府可和广东政府达成共识,通过有能力的一些社会团体及个人筹措资金建设珠江上游生态补偿基金,为贵州地区人民对生态保护的付出给予补偿,以求共同可持续发展。

5贵州发展生态经济的措施

篇3

人工智能(AI)再次受到关注。3月5日,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其中,AI首度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实际上,AI产业和相关公司在2016年就颇受政策和资本青睐。2016年7月,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AI就被列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一项。

在2016年,中国AI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达到239亿元。其中,智能硬件平台市场规模为152.5亿元,软件集成平台市场规模为86.5亿元。预计2018年中国AI市场规模将达到381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6.3%。

新兴AI机遇点逐渐凸显

在中国AI结构中,智能硬件平台占比高于软件集成平台,达到63.8%。

但未来AI的新机遇点将主要发生在软件集成环节和类脑芯片环节。一方面软件集成作为AI的核心,算法的发展将决定着计算性能的提升。另一方面,针对AI算法设计类脑化的芯片将成为重要突破点,不论是NVIDIA的Tesla P100、IBM的TrueNorth、谷歌的TPU,还是中科院的寒武纪,都试图打破冯・诺依曼架构,依托人脑模式构建出更快更适用的新体系,而这将为AI未来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随着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技术商业化的推广,软件集成平台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增大。

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等环节将成投资热点

图像识别的技术成熟度低于自然语言处理,为新兴企业从软件技术突破带来了机遇。在软件图像识别领域,尤其以Face++和格灵深瞳两家为代表,它们通过招揽优秀研发人员在短时间内迅速脱颖而出。而中国AI市场中,自然语言处理属于技术成熟而且高度竞争状态,科大讯飞占据了国内语音识别领域70%以上的市觯并且多年的技术积累已经在语义分析等领域具备了一定技术壁垒。同时,百度、阿里、腾讯依托技术优势都对语音市场虎视眈眈。因此,语音识别领域已经较难切入。

同时,前瞻性地对具有高价值且临近爆发期的技术进行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深度学习作为2006年重新提出的神经网络算法,已经在AI产业刮起了强劲飓风,AlphaGo的成功最核心的价值就归功于它。深度学习正处在面临爆发的临界点,各大公司纷纷跑马圈地,预期全面部署需7年时间。就国内而言,互联网厂商纷纷推出深度学习云平台(阿里DTPAI、百度大脑)、硬件厂商则忙着推出深度学习一体机(中科曙光联手英伟达推出XSystem、华硕携吉浦迅推深度学习一体机ZenSystem),一场本地化和云端化的争夺正在上演。虽然背负着不同的利益,但就未来而言,云计算和开源仍将成为主流,是推动技术进步的主要模式。因此,基于云平台的深度学习,投资价值不言而喻。

未来3年内语音识别迎来快速商业部署

通过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自然语言的深度理解,一直是工业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人工智能的各项领域中,自然语言处理是最为成熟的技术,由此引来各大企业纷纷进军布局。国内外代表产品有苹果Siri、谷歌Allo、微软Cortana、百度度秘、讯飞语音云等,产品在语音识别的准确度上已经达到95%以上,基本可以应对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各项需求。各大公司也在积极部署针对不同方言的商业化产品。在未来3年内,成熟化的语音产品将通过云平台和智能硬件平台快速实现商业化部署。

开源合作发展将成为标准竞争主流趋势

近两年来,以谷歌为代表的巨头公司纷纷开始开源自身核心产品。从2015年到2016年的开源化事件中看到,不仅有机器学习软件平台,还有相关硬件平台和完整软件源代码。

篇4

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需要创新,创新也从未像现在这样需要我们。政府、社会、学校都齐声呼唤创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教育系统应当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人才智力等方面的重要支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指出:要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营造崇尚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教育也在倡导创新,“实践创新”成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六大素养之一。

什么是创新

一谈到创新,我们常常将它和新颖奇特的发明和高新科技相连,认为创新是科学家、科技发明家的事。觉得创新遥远,空无,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真切切地藏在某个地方,偶尔对我们露个脸。

创新不仅是创造新的东西,去改变。创新更是一种思维品质,是一种气质,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创新还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人的生命姿态。

创新教育的现实境遇是什么

创新教育的落实应该建立在对课堂教学的自省基础上。当下的课堂充斥着简单、机械、低阶的思维训练和浅层学习,难以让创新精神落地。借用《安娜卡列尼娜》一文的开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创新的课都是相似的,不创新的课各有各的问题。主要问题,一是过分关注学科教育,缺失学科育人的意识,教师行为方式乃至生活方式都未受到丝毫影响。充斥了浅层学习,学生学会的不是知识、技能,全人的关照。二是学生少有对学科能力、思想、经验等素养的培育,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是学科思维的训练,更多的是机械、模仿、反复的训练和浅层学习。三是我们的课堂越来越远离基本的常识,因为一味强调学习方式和活动的多样性,表面的活跃会遮蔽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浅表化,缺失深度的思考。四是创造是人的本质特征。我们往往习惯从外部找原因,而缺少强化学习内驱力,因学生长期难以获得学习的深度愉悦,缺乏因深度学习而带来的创造的乐趣,失去对学科学习的兴趣。

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如何让创新精神在常态的教育教学中落地生根

学校的价值是发展学生,发展本身意味着更新,变化。发展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学科育人实现的,是在教学的每个细节中实现的。因此,创新教育是一种朴素的追求,是每一位教育人平素教育生活的基本选择。

创新的课,不是追逐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创新的课堂实质上应该是顺应尊重学生发展规律、学情需要,研究学生的基础,走向学科,关注学科思维、学科本质、学科价值技术的结构性或意义性变化。

上周刚刚参加一次信息技术优课评审,评优课的课题是《目录》,教学内容为自动生成目录,50%的课时为了说明目录的作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其中,有位教师通过游戏比赛的方法,进行情境导入。他将下发的书本分两类:一类目录部分全部裁剪掉;另一类保留目录。课堂上分两组比赛查找书本内容,然后寻找一组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说出目录的作用,导入、讲解部分足足用了22分钟。整堂课,教师演示、学生探究实践时间不足15分钟,最后10分钟作品评价。喧嚣浮躁,走形式,跑流程。从翻开书本找到目录导入,然后锁定目录技术的学习,50%的课用各种游戏炫酷的情境导入。

工具理性一度让教师习惯死记硬背、机械单一,教学过程常常去过程,去情境,去生活。然而,今天,为了创新,教师们又过度进行情境创编,导致偏离教学目标。看起来,形式上新颖,学生参与度高,热闹喧哗。事实上,中学生对目录是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理解的,显然,创新的课,首先立足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现状,然后深度了解学科内容的本意。本课的重点是学会自动目录技术,能够自动生成目录,解决生活中研究报告、论文、宣传手册的目录编制。除了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还需要让孩子通过实践探究,亲历完成实践的过程,体验自动化思维这一学科本质和意义,理解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自动化、循环、迭代的算法的价值。然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适当、负责任地使用技术。

创新教育,应指向孩子的生活,引导孩子过一种创意、负责任的生活。就在本文准备收笔时,一位美术老师兴高采烈地过来找我分享她的喜悦。她刚从《变迁中的家园》一课“高大上”的设计中走了出来,她告诉我,她将“视觉日记”引入课堂,“视觉日记”就是用口袋里装的随身小本子和笔,任意涂抹、记录生活,表达和传递信息。目的是让画笔成为孩子们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更成为一生受用的对美的记录表达。她说,她为此掩面而泣,美术课,终于回到了本真的一面,回到初心。叶澜老师说:一门学科对学生发展的价值,除了学科领域的知识以外,从更深的层次看,还应该为学生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提供独特的视角、思维的方法和特有的逻辑。让画笔成为孩子们看世界,解决问题的视角、思维方式和特有的逻辑,不正是她的初心?每一门学科给每个孩子的都应该是不同的,每一个孩子的获得都可以是不同的。创新的课就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朴素的价值追求。

其实创新的课堂都是一样的。创新的课堂是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建构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需要实现“从关注知识点的教学到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再到学生核心素养”。创新的课堂需要教师合理创新的教学设计。创新的设计,一是要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思想;二是要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思想。

创新教育,不是要全盘否定原有的课堂,而是我们只要顺应儿童天性,从课程及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出发,教师给孩子们每一个与众不同的课堂。其实,创新随处可见,在课堂里,在操场上,在过道,在孩子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只要每天改变一点点,尝试变化一点点,我们每个人、每一堂课都会是与众不同的、不同凡响的。

篇5

一、提高国内铀资源保障能力是促进核电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铀资源不是一般的资源商品,而是军民两用的战略资源,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重点监控的能源。我国天然铀主要来自国内生产、海外铀资源开发和国际铀贸易3种渠道,而海外铀资源开发和国际铀贸易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受国际政治形势影响较大。因此,国内铀资源保障程度,一方面,将决定我国在国际铀产品市场的地位与作用,决定我国在铀资源贸易中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将决定我国核电发展是否会受制于人。

此外,我国铀资源潜力巨大,加大国内铀矿勘查的力度,确保国内铀资源可靠供应,对全面保障我国核工业又好又快安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我国已建立了完整的铀资源开发体系并拥有良好资源优势,为铀资源保障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集铀矿地质勘查、铀矿开采、铀水冶加工为一体的、完整的军民两用工业生产体系,为国防工业建设、核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国内铀资源总体形势是:“近期有保障,中期有依托,远期有潜力”。

从近期(2020年)来看,我国现保有铀资源储量,加上按照目前投资规模,今后每年新增探明的铀资源量,以及投资国外矿山和国际贸易获得的铀资源,可以充分保障2020年以前的需求。从中期(2030年)来看,通过进一步提高勘查强度,预计在2020年后,每年新探明的铀资源,可以为2030年以前核电发展的铀资源需求提供依托。从远期(2050年)来看,我国具有广阔的铀资源前景。根据新一轮全国铀资源潜力预测评价的阶段性成果,我国是铀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

三、铀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强,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铀资源保障能力的提升

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天然铀产业的发展,投入逐步加大、价格逐步理顺,天然铀产量增长较快,但与实现铀资源保障能力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资金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较多。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铀矿勘查工作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低水平维持状态。“十五”初期,完成的年度钻探工作量在10万米左右徘徊。直到2007年以后年度钻探工作量才达到50万米,不及历史高峰时的三分之一,仅是西方铀矿大国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由于长期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国内铀资源勘查和铀矿冶基础能力建设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铀矿勘查只能主要集中投入在点上和浅部的普查、详查和勘探,导致勘查程度低,探明的资源有限,勘查后劲不足。目前,我国存在大片待查区域,尚有大约50%的铀矿可查面积和可航测面积未进行调查评价、航空测量,其中有大面积地区铀矿地质工作程度几乎为空白,绝大多数矿床的勘查深度只在500米以内。这些已成为制约国内铀资源供应的最主要因素。

第二,在现有矿权体制下,已探明的部分铀资源因矿权问题开发利用存在难度。在上世纪特殊历史背景下,因保密等原因,铀矿地质储量报告未汇交至国家矿产资源管理部门,致使已探明铀矿床的资源情况未被国土资源部门掌握。2006年国家制定积极发展核电的政策以来,受经济利益驱使,部分铀矿矿产地被重新设置了铀探矿权或非铀矿种矿业权,造成国家巨资探明的、已具备开发条件的铀矿资源在申办采矿权证方面仍有难度。国土资源部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取得了初步效果,但仍需要加大工作力度。

四、加大铀资源勘探、科研投入和资源合作开发的政策建议

第一,加大国家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建议加大国家财政资金对于基础性、公益性铀矿勘查的投入力度,提高我国铀矿地质工作深度。建立中央财政预算核地勘专项,形成稳定长效的财政投入机制,根据国家需求确定铀资源勘查任务。加大铀矿山基础设施改造资金投入,加大新规划铀矿项目国家资本金投入比例,给予成本较高的铀矿项目长期低息贷款的政策扶植。加大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促进国内天然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出台相关政策,解决待开发铀资源地的矿权问题。建议将已探明的铀矿资源的矿产地及有勘查前景的矿区范围设立为国家铀矿规划区,在铀矿规划区内不受理非铀矿矿权的申请。已设置了非铀矿探矿权的,在其期满后不再延续,或准予设置铀矿探、采矿权,根据资源赋存情况、开发条件,按照矿权的范围和期限,由浅入深的开采顺序,分区、分期、错时开发,做好综合开发利用资源和矿权设置两者的关系。地方政府在铀矿产地设置了非铀矿规划区的,建议进行修编工作。在出台相关政策前,建议对现有铀矿资源加以保护。

篇6

关键词:贵州省 科研仪器 共享 平台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a)-0066-03

随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等文件颁布实施,从国家到地方都已陆续建立起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很多研究认为,科技计划、项目、科研设备等资源在不同部门重复购置、过度配置、低效使用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科技能力、科技竞争力的提升和发展[1]。因此,合理、有效地利用大型科研设备资源,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服务体系,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十分必要[2]。在2014年年初贵州省根据该省实际情况重新规划后建立了“贵州省科研仪器共享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大仪平台”)。

1 贵州省科研仪器管理的现状

贵州省于2006年启动建立“贵州省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然而,由于运行保障机制缺失,相关制度不健全,缺少激励、评价、考核长效机制,平台功效未能充分发挥。因该省的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建设水平比较落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所以,进一步整合该省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建立健全全省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机制和共享服务体系,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该省跨越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2014年年初开始,对全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质检商检系统、大型企业等多家仪器设备资源拥有量较大的单位进行大型科学仪器资源的调查,在深入调研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本着统筹资源整合与资源建设的要求,统一规划,整体设计,先后成立了贵州省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管理办公室(简称“大仪办”),制定了《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实施方案》,平台至2016年7月先后完成3次全面改版升级。同时,2014年和2015年进行了两次科研仪器共享服务机构奖励,分别是22家入网机构共计230万元和63家入网机构480万元,从而提升了仪器拥有单位的共享积极性和工作人员对共享工作的积极配合,使该省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工作具备了一定综合实力。

“大仪平台”建成运行以来,共计195家单位加入(见图1),科研仪器达到2 551台(见图2),其中20万以上的有1 998台,仪器原值达到16.6亿多元,入网率达到93.3%,平台访问量达260万多次,形成了覆盖生物医药、食品安全、交通勘察、材料工程、机械电子、农产品、能源、矿产、环保、医疗器械等众多行业和领域的检测平台。

2 平台运行存在的问题

2.1 “大仪平台”网站建设问题

补贴申请、服务评价、实时监测统计等功能不够完善,未能及时复查更新仪器数据信息,规范仪器数据不够标准。仪器申请入网、检测机构入网等的网上受理功能和流程,需要进一步根据该省仪器拥有单位自身实际情况提升平台操作能力,实现快捷方便的在线服务。

2.2 组织保障机制缺失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涉及科技、财政、教育等部门,缺少专门的领导机构和服务管理团队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从而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该省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仪器拥有单位共享仪器资源的热情,检测单位使用共享平台的效果,均有赖于政策支持体系的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未能健全,科学仪器购置评议、双向补贴、以奖代补等相关措施不够完善健全,从而不能充分整合利用该省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建立高效的共享服务机制。

2.3 仪器拥有单位共享困难

高校、科研院所和事业单位自身单位性质决定了对外共享的难度,公益性事业单位在有偿共享中无法收取成本费用及费用如何使用等问题比较突出,造成仪器拥有单位对共享工作的抵触心理,对于工作造成额外负担,从而缺乏积极性。同时,仪器拥有单位在提升自身硬件设施等方面,对大型科研仪器不断购置,造成不同程度的资源闲置。研究者普遍认为共享效率低下是导致过度购置大型科研仪器的主要原因[3]。

2.4 缺乏有效的知名度

“大仪平台”的建立在整个互联网中如沧海一粟,众多贵州省企业及个人对“大仪平台”缺乏认知,更缺乏对相关政策的了解。同时,“大仪平台”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求的对象无法像国内很多大型网络交易平台那么广泛,造成宣传推广的难度加大。

2.5 缺乏仪器设备使用和报告分析的培训

部分仪器技术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业务培训,很难真正地对仪器进行保养和维护,使得仪器的基本功能得不到合理运用。大多数技术人员仅在仪器安装时接受过仪器工程师相关的基础培训,而且仅局限于常规的实验研究[4]。在对科研能力要求更高的今天,仪器技术人员多数都停留在对仪器使用层面,对自己所做出的分析报告的结果缺乏清楚的认识,只“知前不知后”,对后续的科研工作缺乏有利保障。

3 对如何完善省级平台建设和共享机制的思考

3.1 升级完善改进“大仪平台”

建立一体化、集成式的仪器平台信息服务系统,强化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主题,搭建仪器供求双方之间的“桥梁”。在完善省级网络管理平台的同时,仪器管理单位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建立在线服务平台,并纳入省级网络管理平台进行有机整合,打破管理单位界线,形成跨部门、跨领域、多层次的专业化网络服务体系,实现与国家网络管理平台的对接。

3.2 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由科技、财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成立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工作,制定引导、鼓励企业参与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公共平台共建共享的政策措施,组织协调仪器资源拥有单位、专业服务机构面向社会提供服务。设立省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专项资金,保障服务体系有效运行。建立落实双向补贴激励机制,依据仪器设备共享使用实际发生费用,按比例对服务双方进行补贴;根据共享服务考核评估结果,奖励优秀服务机构和个人。

3.3 健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政策支持体系

应该通过建章立制,加强对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和保养[5]。制定落实《贵州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贵州省新购大型科研仪器联合评议实施办法》《贵州省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共享服务评估办法》等政策文件,督促各仪器管理单位建立符合自身共享工作的收费标准和使用标准。对大型科学仪器的范围、建设、管理、共享服务以及考评激励做出明确规定,调动和激励大型科学仪器管理单位、仪器机组的积极性。同时,通过科学的考评体系,使管理部门对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现状有全面了解[6]。

3.4 加强宣传推广工作,扩大共享服务范围

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介,加强平台的宣传,扩大平台知晓面和共享服务范围,使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真正成为该省广大中小企业和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的有效手段和技术支撑平台。

3.5 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技术队伍是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工作组织体制中的决定性因素,决定了开放共享工作的水平[7]。随着国内外分析仪器、分析理论和方法的迅速发展,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角色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过去的“数据提供者”向“问题解决者”转变,由被动角色逐步发展到主动角色[8]。对仪器技术人员的培训,在针对仪器的使用的同时,更应该对其所出的分析结果进行培训,从而对科研项目研究的“前后”都有个系统的理解,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

4 结语

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共享与管理,不仅关系着国家资源是否合理利用,还关系到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发展。同时,这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仍然需要在不断探索、借鉴经验的基础上,完善自身切实可行的共享机制,才能有效提高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对社会的服务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 孔德洋.中国科技资源共享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08(6):51-56.

[2] 陈静,唐锋昌.大型仪器设备的资源共享与管理机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5):145-146.

[3] 阮慧,李五一.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的实践和探索[J].实验技术管理,2010,27(9):6-8.

[4] 张艳玲,冯信平,徐志.提高科研院所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水平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1):287-289.

[5] 张燕.提升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和利用率的思考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5):21-23.

[6] 胡晓萍,钟叶龙,徐军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办法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7):215-217.

篇7

关键词:科技图书馆 知识服务 路径分析

我国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早于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施行期间就开始探索研发新的服务模式,现已全面实现了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的转型,并开创了颇具规模的个性化知识服务平台、专门情报分析服务、信息检索咨询、课题组信息平台服务等知识服务先例,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涌现和信息环境的不断拓展,针对知识服务的需求程度和形式还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1.科技图书馆“知识服务”理念发展的动力剖析

实施知识提供式服务就是改变图书馆之前只是提供文献或零散信息资料为服务方式,成为以系统全面的提供信息知识的服务方式。拓展信息内容的深度,即从字词、字符串到全文文本,从数据挖掘到知识量化数据挖掘,元数据到数据整合,知识发现到知识表现,内容检索到可视化等,都是科技图书馆实施知识服务的关键技术手段。

1.1科研人员需求的取向――指引力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政策方针着力点之一,随着信息时代的推进,网络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等科技手段飞速发展,由科学信息基础数据、计算机信息资源、科技信息资源以及科研设施设备四项基础构建而成的科研工作环境,是目前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开展科研活动的基础环境,也是系统、全面了解国际、国内科研项目与科技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和发展趋势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这样一个信息互通、资讯发达的时代背景下,科研人员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得到极大提高,已经突破以前受制于空间和时间的阻碍,逐渐转变成为对正确信息内容的选择阻碍,如何挑选能够直接解决问题、突破技术瓶颈的知识,成为探讨的焦点。相关科研用户的需求也从以往文献需求或资讯需求,逐步向知识需求转变。由此,科技图书馆作为以科研人员为主要服务受众的机构,应秉承将用户需求作为工作指引,实现信息指向式服务过渡到知识式服务。

1.2立足于信息技术市场――源动力

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用户评价图书馆的优劣不再只局限在能否在图书馆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而是提升到能否在图书馆找到可以直接解决问题的知识,由此可见,简单的信息检索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现状。科技图书馆要想立足于当代信息服务市场,就必须转变传统的信息服务方式,将以往的信息检索和传播,走向提取知识信息、整合聚类信息,灵活运用创新转变、服务手段来满足用户对科研信息的需求,构建一个反应及时、动态即时的知识服务体系,才能在信息服务市场中得到长足发展。

2.“知识服务”的服务特征

科技图书馆的知识服务相较于传统信息服务,是一种更为直接面向用户提供知识创新与应用的服务模式,其中,在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上都具有不同特征。

2.1服务方式的特征主要有:

整体协同;从图书馆的内外部来看,知识服务的外部性就是团内服务人员更注重与专业科技人员的协作沟通,使专家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而内部性就是将知识服务贯穿整个组织架构和业务分工,形成动态组合、高效灵活的服务团队。

动态及时;信息的需求性质是实时动态,科研人员的知识水平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图书馆要获取科研人员的长期信赖,就应当持续更新服务内容,提供与用户动态需求相适应的服务模式。

2.2服务内容的特征有三:

其一,是利用现有数据资料进行充分的、深入的挖掘,分析潜在的隐性知识;

其二,是将原有知识内容进行分解,再对此展开分析加工后形成新的知识产品,以实现信息增值目标;

其三,是为了提高科研人员查阅便捷度,而将馆藏内的显性知识进行纵横整合,统一提炼归类。

2.3服务手段的特征:

通过科研人员的兴趣爱好、课题特点的个体差异性,为每一用户独身定制具有个性化的资源服务系统;或是主动征询科研人员的研究需求,采取最迅捷的方式满足用户;又或是集齐各种数据信息、基础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构建条理清晰的集成知识服务体系。

3.实践科技图书馆“知识服务”新理念的路径分析

3.1建立学科馆员服务机制

科技图书馆的服务受众多数专业性强,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层次高且深,有的甚至超出了普通馆员的知识与服务范围,所以应积极拓展对学科领域专家的开发和利用,保持紧密合作联系。又或是推行学科管理服务机制,清华大学图书馆是我国最先施行学科馆员制的高校图书馆,其具体措施就是安排拥有某一专业知识经验或从事专门学科研究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直接对口相应的学科服务和资源建设工作。其后一些专业科技图书馆也都在逐步推行这类机制,以便为广大科研用户提供更为深层次的专业学科知识咨询与服务。与此同时,传统图书馆所承担的参考咨询工作也早已无法满足知识时代下的用户研究与经济发展需求,由此知识参考咨询服务应运而生。并通过网络平台,在数字信息化的环境下以实时或非实时的形式直接面向广大用户,不受制于空间与实践的局限,随时随地提供知识咨询与参考,实现了图书馆信息资源与专业知识咨询服务人员的职能合并。比如,由多家科技图书馆共同组建、实施知识联合共享的“国家科技文献中心”就是典型的以知识参考咨询服务为主导的虚拟信息服务机构。

3.2设立特定群体和科研项目的专题服务

这一专题服务的过程很规范,且服务内容针对性强,主要是针对特定的科研人员群体、特定的科研项目,有目的的进行信息知识与情报咨询的专题内容搜集,开发多层次的专题信息知识数据库、专题咨询研究目录与报告,将资源的加工、搜集与应用融为一体,实践证明这类服务的效益较高,近年来也在多家专业科技图书馆推广开来。比如,我国国防科技专业图书馆――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图书馆,就采用上述专题知识集成服务配合多项国防科技研发重点任务与项目,取得了实质社会经济效益。

3.3知识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对于知识产品的开发就是对其信息资源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具体可以分成知识产品的重组和知识产品的增值。首先,知识产品的重组就是提取散落在各个显性知识中,但又彼此有一定程度关联性的知识元,然后按照某一形式或结构进行再组织,最终形成新的知识产品。其次,对于知识产品的增值就是在原信息资源和知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挖掘与揭示,再利用专家资源与专业方法加以研究分析,针对技术层面的发展进行预测和决策,衍生出增值类知识产品。就目前现状来看,我国多数科技图书馆仍是以知识产品的重组作为重点开发对象,但根据业界专家研究结果称,站在宏观视角下来看,增值类的知识产品才是更符合科研人员知识服务需求的,更能体现科技图书馆知识服务水平的。

3.4基于用户需求的知识服务

因为科技图书馆的服务受众广泛,知识服务的目标不可能只为单一的用户提供服务。由此,将需求特征类似的用户归到同一组下,对该分组下的一个用户提供知识服务的内容,不仅能够满足该一用户的需求,同时也可能满足了同组其他用户的需求,或是能够激发其他用户对该科研课题的研究兴趣。具体地说,就是按照科研用户的知识水平、信息需求特点等展开深入分析,将符合共性的用户统一划到同一个组群,将不同类别的组群用户再进行有序的归类,从而实现知识服务只需一次开发,便可循环利用的发展目标。

4.实现“知识服务”职能效益的建议

4.1提供资源保障

首先,每家图书馆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目标、定位要求和特点,应根据自身优劣,具体分析具体分析,找出关键需求来制定与其相适应的策略路线。笔者认为,现代科技图书馆,特别是中小型的图书馆要保持稳定发展,必须组建“战略联盟”,积极加入大平台,借助众馆合力,实现多面文献资源共享。比如OCLC、CALIS、NSTL、CSDL等广泛集成系统;又或者是利用WEB2.0、RSS、SNS、TAG等互联网应用技术所提供的资源保障,搜集并获取科研用户的专业信息、研究方向等,从而有针对性的为客户提供知识服务。

4.2实现智力保障

依据目前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速度,科技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容将会出现更多的学科交叉和学科集成,面对日新月异的用户需求,也需要随之不断变化服务技术、服务方法和服务理念来与之相适应。由此,知识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供应,如何招用与留住人才,首先管理者就应当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优秀人才能够有施展才华的平台;再者要通过制定有目的性的培训计划,对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知识培训或岗位调动;或者是将图书馆知识服务进行业务重组,重新规划人资配置,将高端、中级、基础三类服务人员配置的比例由原始的2:3:5划拨为3:3:4,实现人才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促进知识服务向知识科学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 ( 5 )

[2]初景利、邵正荣.图书馆知识服务战略研究[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篇8

关键词:市政工程;前期管理工作;前期造价管理;前期准备

Abstract: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project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our country, the current performance i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and most of the project at the root of the previous work lack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This paper from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of work, first to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for the work of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effect analysis, and then combines own experience of how well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work the detailed study, tries to optimization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work of the early every aspect, raise the entire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The management work; The cost management; preparation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市政工程项目前期管理是指市政工程建设中的项目决策阶段,它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管理工作做得好与坏,是直接关系到政府投资是否发挥效益、项目是否顺利建成并发挥应有功能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全面做好市政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工作,这对于工程项目的实施,整个工程的建设效率都有重要影响。

一、市政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工作对项目实施的影响

属于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市政工程,一次性投资大,其实施的好坏会对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一定要本着技术先进、功能可靠、经济合理的建设原则,进行广泛调查,优选方案。可以说,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前期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对项目实施的影响非常大,我们要高度重视。项目前期管理工作做得好,那么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费,相反,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管理工作做得很粗糙,就会直接影响项目后期的建设与管理。项目的前期管理工作有其特定的规律及程序,编制各种报告书必须按照相应的顺序进行,不能违反规律;办理各种手续必须遵循国家相关的规定,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如果对市政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不够重视,会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各种或大或小问题,问题严重的话就会产生重大设计变更,影响工程施工,导致工期延长,使得工程结束时投资严重偏离项目估算。

总之,市政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工作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很大,我们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把项目前期管理工作全面做好、做仔细,从而为整个工程的建设效率提供支撑和保障。下面就如何做好市政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地探讨和分析,以期为项目前期管理人员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二、做好市政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工作的探讨

市政工程的前期管理的两大主要内容为项目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前期的造价管理工作,如何合理的优化这两大部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统筹做好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

如果没有系统的工程规划设计作指导,就不能对市政设施和工程管线的建设进行统筹安排,从而导致很多城市已建的工程管线和工程设施都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统筹做好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

(1)慎重选择项目服务单位

选择测量、勘察、设计等项目服务单位非常重要,业主应选择专业实力强且服务好的单位。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这些单位依据其专业实力提供的服务会为业主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避免工作反复;市政项目实施周期较长,而这些服务单位的工作基本上在项目前期阶段已经完成,如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需要咨询它们,服务好的单位不会跟业主过多地计较经济利益,使问题能够及时解决,项目顺利实施。如通过招投标选取这些服务单位,业主应在招标文件中对投标单位的实力和服务要求有明确的表述及评分规定,避免实力不强服务、不好的单位中标,为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埋下隐患。

(2)全方位综合考虑,确定合理设计方案

市政工程要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具体到各个市政项目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规划。因为城市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根据城市的发展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进行项目设计时,业主要与负责城市规划的部门联系,为设计单位提供最新规划信息,避免因信息不及时,造成设计返工,甚至施工返工。例如进行市政道路设计,要综合考虑片区规划、路网规划与线路、道路标高、排水排污走向、供水规模及各种管线布置之间的关系,要求业主单位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协调,对提供的多个设计方案精益求精,以确定高水平、高质量的设计方案,避免发生大幅调整路线、管线布置冲突、道路刚竣工就破路埋管等现象。

2.充分做好前期造价管理

项目前期阶段的造价管理,对项目总投资控制有很重要的作用。做好项目前期造价管理,避免因前期管理失误引起后期施工阶段的技术变更和投资超额。

(1)改变设计费计取方式,激励设计人员主动进行造价控制

现行的设计费计取方式多以工程造价为基数,设计费数额与工程造价变动方向一致,造价越高,设计费越多,这对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极其不利。业主在签订设计合同时,应以一个合理的投资额为基数,制定设计费奖惩制度,对因设计而节约的投资给予以节约额为基数的奖励,对因设计而增加的投资给予以增加额为基数的处罚,充分调动设计人员的主动性,将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

(2)充分重视审图工作对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图审图不但要审查安全性,还应该在保证安全的前期下尽量降低造价。在实施重大市政项目时,还应聘请行业专家进行把关。例如市政桥梁的设计,设计院可能会在安全性考虑上比较保守,使得工程造价偏高。实力强大的审图单位会给出合理的建议,可以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适当地降低造价,如果设计方与审图方有意见不一致,行业专家会进行合理论证。可以说,审图工作相当重要。

(3)做好施工图预算,准确定位工程造价

预算编制人员应与业主沟通,获取项目所在地的造价信息,力争做到定额项目和实际相符,避免造成返工,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同时,预算编制人员除了精通本专业的业务知识外,还应对设计内容、施工技术、设备材料及相关法律法规都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对施工图预算进行严格把关,及时纠正偏差错漏,为工程造价控制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是造价编制人员一项十分重要的准备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我们要高度重视项目前期管理。具体地说,只有切实遵循客观规律,重视市政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统筹做好项目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前期造价管理,并重视前期工作的质量控制,才能确保市政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工作做到位,才能从根源上去除市政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隐患,从而保证市政工程顺利实施,确保项目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双重效益。

参考文献:

[1]曾亮;李健.市政工程前期工作各环节的关系及创新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21).

篇9

司法鉴定标准对确保司法鉴定质量,限制司法鉴定人的随意性,保障其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司法鉴定意见的证据属性,决定了司法鉴定的技术着眼点和程序要求与一般行业有显著区别,所以现有己颁布的相关技术标准在司法鉴定实际工作中不能完全适用,需制定适用于司法鉴定的专用标准及其标准体系。

学者们根据自身的研究领域构建了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结构的司法鉴定标准体系及模型。沈敏等提出司法鉴定技术标准体系的总体构架及建设目标、内容及基本原则,对司法鉴定技术标准如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实施体系、保障体系的建设进行了制度设计;徐为霞提出司法鉴定标准体系上部是技术标准和方法标准、下部是基本标准的正三角形结构;邹明理设计了文书司法鉴定标准的五大体系;李山桥、曾红彬将司法鉴定标准体系设计为基础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专业标准体系三大模块;齐金勃等构建了司法会计鉴定标准体系,并提出其具体构成内容。

农业司法鉴定是我国司法鉴定工作的一部分,其与法医、物证等司法鉴定有极大的区别。在农业司法鉴定中,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是鉴定程序、鉴定方法、结果分析、鉴定结论的重要依据。我国还未建立系统的农业司法鉴定标准。目前虽己颁布了大量的农业技术方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但远不能适应农业司法鉴定的需要,特别是适用于农业司法鉴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很少,己严重影响了农业司法鉴定工作的开展和农业司法鉴定的质量。

本文在农业司法鉴定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农业司法鉴定的特点(科学性、客观性、综合性、群体性、时效性、中立性、协商性、公益性),构建农业司法鉴定标准体系以及具体鉴定标准。

一、农业司法鉴定标准体系

农业司法鉴定标准体系的构建,以《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家标准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活业标准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司法部《“十三五”全国司法行政科技创新规划》的总体要求为指引,以规范农业司法鉴定活动全过程为基本前提,体现农业司法鉴定各环节的特点、重点及重要性原则。

依据国家现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农业司法鉴定技术特性,拟将农业司法鉴定标准体系分为管理标准、程序标准、技术标准、采信标准四个子体系,形成农业司法鉴定标准体系框架。

其中,管理标准子体系包含农业司法鉴定机构标准、农业司法鉴定人准入标准、农业司法鉴定文书档案标准、农业司法鉴定环境控制标准、农业司法鉴定质量控制标准等。

鉴定程序标准子体系在农业司法鉴定实施程序规范指导下,包含农业资产价值及损失评估鉴定规程、农业生产资料司法鉴定规程、农产品质量司法鉴定规程、农业环境污染司法鉴定规程、农业有害生物司法鉴定规程、农业知识产权司法鉴定规程、设施农业司法鉴定规程等。

鉴定技术标准子体系包含同一性认定类技术标准、种类(属)认定类技术标准、因果认定类技术标准、程度认定类技术标准、质量认定类技术标准等。

二、我国农业司法鉴定标准体系具体内容

(一)农业司法鉴定管理标准体系

1.农业司法鉴定机构标准。包括主体资格、执业条件、机构名称、组织构架、管理制度、资质认证、岗位及人员、办公场地、实验室条件、通用仪器设备等。

2.农业司法鉴定人标准。包括鉴定人从业资格标准(学历、所学专业、从事专业、职称等)、道德标准、能力标准、职责权限标准等等。要体现农业司法鉴定的综合性和专业性。

3.农业司法鉴定文书档案标准。包括司法鉴定委托书、司法鉴定意见书、延长鉴定时限告知书、终止鉴定告知书、司法鉴定复核意见、司法鉴定意见补正书、司法鉴定告知书、鉴定检验报告、鉴定过程中的鉴定方法方案、各種调查表、调查询问笔录、与法院或委托人的往来信函等。

4.农业司法鉴定环境控制标准。包括实验室环境控制、室外试验环境控制、案件调查条件控制、询问条件控制。

5.农业司法鉴定质量控制标准。包括鉴定程序控制、鉴定人控制、提高鉴定人的法律素养和农业科技水平、鉴定方法控制、选择标准控制等。

(二)农业司法鉴定程序标准体系

农业司法鉴定程序标准子体系是农业司法鉴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程序不但是实体的保障,同时程序也具有其自身的独立价值。因此农业司法鉴定程序标准子体系是鉴定结论质量的重要保证。该体系在农业司法鉴定实施程序规范指导下,根据不同鉴定对象所需要解决的专门问题形成不同的鉴定规程。

1.农业司法鉴定实施程序规范。该规范对农业司法鉴定的委托、委托书的要求、鉴定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委托鉴定事项的审查、受理前的现场调研、作出受理的决定、不予受理的情形、司法鉴定协议书的要求、鉴定的基本原则和程序、鉴定人负责制度及鉴定人数要求,鉴定事项完成后的复核,鉴定人回避鉴定方案的确定、案情调查方法,完成鉴定的时限、终止鉴定情形、补充鉴定的条件、重新鉴定的情形等作出规定。

2.专门问题鉴定规程。在农业司法鉴定实施程序规范指导下,根据不同专门问题的特点,形成农业资产价值及损失评估鉴定规程、农业生产资料司法鉴定规程、农产品质量司法鉴定规程、农业环境污染司法鉴定规程、农业有害生物司法鉴定规程、农业知识产权司法鉴定规程、设施农业司法鉴定规程等。在适用范围、术语及定义、方法及步骤、鉴材的数量和质量、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鉴材的提取保全和存档、样本大小等作出规定。

(三)农业司法鉴定技术标准体系

按照科学合理、简明适用的原则,将农业司法鉴定技术标准体系分为农业司法鉴定专业术语标准、同一性认定类技术标准、种类(属)认定类技术标准、因果认定类技术标准、程度认定类技术标准、质量认定类技术标准等。

1.农业司法鉴定专业术语类标准。专业术语类标准为专业普遍使用并为制定其他标准、规范或规程的基础,具有广泛指导意义。主要包括专业标准体系、专业名词及术语、缩写、代号及符号等。

2.同一性认定类技术标准。同一性认定类技术标准对鉴材在不同时间、地点遗留形成的现状与客体自身是否具有同一性进行检验与评断作出规定。如专利侵权纠纷中技术特征等同认定方法。

3.种类(属)认定类技术标准。种类(属)认定类技术标准根据鉴定对象特征特性认定其种类(属)的检验和评断作出规定。如动植物病原检测,DNA指纹图谱技术,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

4.因果认定类技术标准。因果认定类技术标准为行为与现状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作出规定。如农药(化肥)施用方法和施用量与药(肥)害田间试验技术及评断。

5.程度认定类技术标准。程度认定类技术标准为行为对现状影响结果的量化分析和评断作出规定。如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等级划分、农业知识产权损害评估等。

6.质量认定类技术标准。质量认定类技术标准为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质量量化分析和评断作出規定。如农产品质量分级、农作物种子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等。

(四)农业司法鉴定采纳采信标准体系

包括鉴定结论的形成条件,鉴定结论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可靠性、可信度,鉴定结论的可采性及鉴定结论的证明能力等。

三、推进农业司法鉴定标准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组建全国农业司法鉴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由国家司法部司法鉴定主管部门牵头组建全国司法鉴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设农业司法鉴定标准化技术分会。农业司法鉴定标准化技术分会提出本行业标准化发展战略和工作重点,提出制定、修订标准项目的建议,组织制定和管理本行业标准,指导标准化工作,开展有关服务。

(二)加强顶层设计,科学构建体系

农业司法鉴定标准体系是指导农业司法鉴定标准化工作的总纲。在建立农业司法鉴定标准体系时,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突出需求导向,结合当前农业司法鉴定实际发展水平和需求,科学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体现农业司法鉴定特点的农业司法鉴定标准体系。

(三)组织开展标准的研究、制订和修订工作

农业司法鉴定标准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难度大,任务艰巨。要组织相关农业司法鉴定专业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展标准的研究、制订工作,加速制定步伐。一是择优支持有基础的农业司法鉴定机构建设农业司法鉴定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专门从事和开展农业司法鉴定标准研究。二是及时开展对当前急需的农业司法鉴定实施程序规范,涉及农业环境污染及损害、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有害生物等专门问题的鉴定规程和鉴定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同时有计划地开展农业司法鉴定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三是加快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农业司法鉴定标准化发展提供支撑条件。

四、结语

篇10

关键词:绿色 城镇化 发展 趋势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绿色发展”;“十”报告指出,新型“四化”发展要与生态化发展相协调;绿色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是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赢”的新型城镇发展道路。

一、绿色城镇化发展特征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实现绿色城镇化发展,绿色城镇化是城镇集约开发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应在城镇化发展中贯穿绿色,集中体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李明泽(2014)认为绿色城镇化将绿色与城镇发展相统一,在基于生态平衡下协调资源环境经济,以科技创新力为支撑,走清洁、绿色、环保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式[1]。邱江(2013)认为绿色城镇化是指城镇发展与绿色发展紧密结合,城镇经济发展与资源供应与生态环境协调,具有生态的可持续性、人的文明性、发展健康性等特征的发展模式与路径[2]。

绿色城镇化发展的特征表现在生态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健康方面。生态发展特征是以生态文明为理念趋向,利用多样化手段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不以资源环境为代价,促进城镇化中各方面协调,最终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黄安胜(2013)认为在城镇化发展中经济发展是主要任务,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发展生态生产力,实现人口适度增加,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经济,优化生产和生活环境[3]。汪成(2014)认为绿色城镇化发展必须以生态为本,做到绿色化、生态化,遵循生态发展规律,以发展生态优先为原则的绿色经济建设为中心[4]。以人为本特征是绿色城镇化的最基本内容,即让城镇化惠及所有人,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现代文明生活。高红贵(2013)认为绿色城镇化最本质、最核心、最关键的是人的城镇化,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提高个人素质与生活质量,全面共享城镇化的成果[5]。和谐健康特征是体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和谐健康发展,并为人们提供和谐、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5]。沈清基、顾贤荣(2013)认为健康性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谐性是绿色城镇化发展的结果,绿色城镇化发展要为城市及周边地区、市民与农民、工业与农业、人与其他生物等创造共生共存的和谐环境和机制[6]。

二、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

国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主要侧重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可持续发展在新型城镇化中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人文环境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生态城镇化等方面。绿色城镇化是新的城镇发展趋向,与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与方向一致,是必需的发展道路,因此,围绕绿色城镇化发展基本特征进一步研究绿色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围绕生态发展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

围绕生态发展特征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表现是:发展生态生产力和产业绿色化发展,绿色城镇化要实现发展就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手段发展生态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实现产业绿色化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黄安胜(2013)认为要实现绿色城镇化的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作为支撑,以生态生产力为带动,重点发展现代工业、服务业、农业、绿色建筑业等关键性产业,利用生态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循环转型,发展新型产业,促进产业和经济向城镇集聚,带动人口城镇化发展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吸引优质劳动者向城镇聚集,提高土地利用率[3]。沈清基(2013)认为绿色城镇化发展应符合生态发展规律,使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兼顾宏观与微观发展,充分利用资源环境,通过循环可再生发展提高生态环境发展质量,通过节约来减少环境污染,维护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与补偿,不超过资源环境的承载力[6]。张百霞、康爱荣等(2015)指出要在城镇化发展中树立生态环保意识,以生态文明思维指导城镇化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打造双赢的城镇产业支撑体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7]。孙久文、闫吴生(2015)通过对城镇化与产业化协同发展的研究指出城镇化发展是产业推动的结果,绿色城镇化要以绿色产业化为基础,要注重在城镇化发展中产业体系、城镇体系、产业结构和产业创新的发展,依据城镇的实际要素禀赋与优势条件,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体系,以新兴技术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并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8]。蔡梦晗、李江涛(2015)认为在绿色城镇化中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构建以循环经济为导向的产业族群,实现产业集中化、大型化与基地化,带动产业技术升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利用市场机制解决污染排放[9]。

(二)围绕以人为本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

绿色城镇化必须坚持民本原则,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发展民生导向性的新型绿色城镇化发展,体现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城人融合”,围绕以人为本特征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创业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绿色化,在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化方面具体表现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城市垃圾污染、城市建筑、公共教育方面绿色化发展。岳文海(2013)认为要走民生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大力推动农民工创业就业,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民创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除城乡社保制度障碍,推进城乡社保制度的整合与衔接,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全国统筹发展;加强供水、供热、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道路体系,推行绿色公共交通的发展,完善垃圾收集收运体系,共享绿色城镇化发展成果[10]。罗勇(2014)认为绿色城镇化发展应该回馈于民生领域,全方位发展社会功能,增加绿色发展底气,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与设施的均等化,鼓励与支持绿色就业[11]。叶连松(2012)认为应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提升城镇建筑绿色化,完善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保健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发展品质,铸造城市文化品牌,培育城市人文精神和城市文明程度,还要注重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广泛参与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善交通出行,构建绿色交通体系,使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共享绿色化发展成果[12]。田文富(2015)认为人的城镇化是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要想实现绿色城镇化发展就要科学有序推进人口城镇化,推进农转市进程,通过城乡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高人口素质,使发展成果共享、基础设施共建和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水平,充分考虑城镇居民的精神需求与审美追求,彰显城镇的人文关怀,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城镇,满足人们精神的高级需求[13]。

(三)围绕和谐健康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

围绕和谐健康特征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空间布局和谐性,绿色城镇化既要实现城镇的绿色发展又要实现农村地区的绿色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还要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城市之间的和谐健康发展。田文富(2015)认为要实现和谐健康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要创新规划理念,把尊重自然与绿色低碳融入城市规划中,科学定位,以“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构建空间结构,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城镇统筹的结合点,形成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集约高效的现代城镇体系[14]。蔡梦晗、李江涛(2015)认为强化规划管控,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是推进绿色城镇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制定生态智慧规划,选择与城镇要素禀赋相适宜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构建发展体系,促进各区域可持续发展[10]。张波(2015)指出绿色城镇化要实现城镇体系与自然生态和谐,两者同相适应,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实现城镇与农村发展的和谐,绿色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互为依托、不可分离的,城镇化发展必须保持和提升农村发展;实现城镇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城镇化建设要融入自然环境[14]。曹方超(2015)认为绿色城镇化发展要实现绿色与城镇开发相协调,以绿色空间为核心进行建设,要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15]。饶毅(2015)通过绿色城镇化发展研究指出要实现和谐健康的绿色城市化建设就要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融合,注重和谐发展,在总体规划基础上挖掘中小城镇发展潜力,优化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16]。

三、结束语

绿色城镇化发展是当今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绿色城镇化发展应以生态文明为统领,以建设生态、低碳、智能、和谐的特色绿色城镇化为目标,充分发挥绿色城镇化生态发展、以人为本和和谐健康的特征,并围绕其发展特征下呈现出多方面绿色化发展,具体表现在生态生产力、绿色产业、创业就业绿色化、社会保障绿色化、基础设施绿色化、空间布局和谐性等方面,实现绿色城镇化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前中国整体经济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明泽.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研究――以中证绿色城镇化指数为视角[J].社科纵横,2014,(11):49-51.

[2] 邱江.我国绿色城镇化建设探讨[J].商界论坛,2013(13):260.

[3] 黄安胜.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4] 高红贵,汪成.生态文明绿色村庄进程中的困境及对策[J].统计与角色,2014(24):64-66.

[5] 高红贵,汪成.略论生态文明的绿色城镇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2-15.

[6] 沈清基,顾贤荣.绿色城镇化发展若干重要问题思考[J].建设科技,2013.

[7] 张百霞等.生态文明视域下河北新型城镇化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15(3):11-14.

[8] 孙久文,闫吴生.城镇化与产业化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5(6):24-26.

[9] 蔡梦晗等.“十三五”推进绿色城镇化亟待完善五大支撑点[N].2015(5):1-2.

[10] 岳文海.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3.

[11] 罗勇.城镇化的绿色路径与生态指向[J].辽宁大学学报,2014(6):84-89.

[12] 叶连松.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趋势[J].环渤海经济t望,2012(1):3-13.

[13] 田文富.马克思城市观视野下“多维融合”绿色人本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5(3):288-297.

[14] 张波.绿色――坚守城镇化的命脉[J].城乡建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