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成果范文

时间:2023-04-11 08:39: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教育成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础教育成果

篇1

一、 基础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的六个误解

(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就是出国留学培训和接收外国学生来华学习

这是一种很普遍的误解,并导致了大量高中出国班的诞生。事实上,一个学校出国留学学生的人数、外籍留学生人数只是反映该校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一个方面,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工作为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带来哪些影响。例如,是否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发现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并使之得以改善;学生能否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真正适应不同国家的学习生活,并带动全校学生加深国际理解。

(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就是引进国外课程

实现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单纯靠引进一种国外课程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一个课程体系都是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它只适合某种特定的学生群体。此外,不同的课程体系对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方法有不同的要求,不认真分析教学目标、自身教学能力和学生升学发展出路,产生失败的教学成果是必然的,这几年的高中国际班已经由此导致了一些失败案例,遗憾的是现在似乎仍有前仆后继之势。只有真正的用国际化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在教育本土化的基础上将中外课程融合贯通,才能逐步探索和完善基础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所提倡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高考成绩下降

这源于大家对中国传统应试教育认识的惯性。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是被动的灌输模式,大多数的测评是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而非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随着我国新课标建设的深入推进,测评方式也在悄然变革,国际教育中倡导的素质教育和能力本位的教育模式正在渗入我国的教学评估。对于中国学生来说,采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或者采用优质国际教育模式,其差别在于对应试能力或者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不同侧重。最近几年涌现出的高分学生已经表现出突出的解决问题能力和研究能力,而一些以高压管理模式而闻名的“名校”则已经表现出明显的颓势。

(四)教育国际化的目的是获得国际认证和创造学校品牌

出于功利目的,有些人认为学校获得的国际认证越多,在招生宣传中就越有优势,学校得到的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也就越多。但是,办学者如果将获得国际认证、创造学校品牌作为学校国际化的目的,容易导致学校一味迎合国际机构的衡量标准,而不注重这种认证对学校的益处,进而影响学校和学生的长期发展。近来,更有一些国内中介机构为高中设立了没有内涵、没有标准的所谓世界名校联盟认证,遗憾的是几所著名的高中也穿上了“皇帝的新装”。

(五)只有中外合作办学才是真正的国际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是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并非唯一形式。中外合作办学从教材、教学方法到教学理念,甚至连教师都来自国外,其优势在于学生可以不出国门就接受纯正的国外教育,同时带动全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但中外合作办学对教学成本、教师素质、学生素质、甚至家长素质都有较高要求,这是一个城市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展到一个高度的产物。如果上述因素还不能完全达到高标准,则中外合作办学有很大风险,即使成功地举办了一个合作办学项目,也不见得就能为全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带来福利。事实上,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一个广阔的舞台,国际理解教育、国际化素质教育、国际化教学方法改进、国际化师资团队建设、国际教育资源引进等等,都是实施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措施。

(六)只有外教才能实现国际教育

也有人认为“只有外教才能实现国际教育”。诚然,外教更加适应和理解国际化教育方式,能够更好地实现国际课程,但是国际教育不仅仅是全盘引进国外课程,而是要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修改和融合,创造适应中国学生实际情况、能够发挥中外教学各自优势的教育方式。一些中国的优秀教师在经过专业培训之后,由于更加了解中国学生,他们的教学效果往往优于外教。

澄清了以上几个误解,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方法就相对清晰了。教育国际化要在本土教育的基础上实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国际化:运用国际先进的多媒体数字化软、硬件设备和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教学、管理模式,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感官经历和对任务的研究实践过程中训练多种素质能力,全方位提升自身综合实力,成为拥有国际视野、多国文化背景、多元智能均衡发展、满足时代需求且兼具中国情怀的世界性人才。然而,这一进程中也遇到了几个问题。

二、基础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的四个问题

(一)教学经费不足导致无力引进高素质教学专家和教学资源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而收取高额学费又会加重学生的家庭负担。经费不足导致学校在引进高素质教育专家,尤其是外籍专家和国际教学资源时受到很大的限制。学校缺乏完善的外教聘请、考核机制及经费不足容易造成聘请的外国专家素质不高。另外,国际课程的学习资料价格相对较高,经费不足会影响教学资源的引进,往往导致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走过场。

(二)学校的国际教育负责人及教师对国际教育资源缺乏鉴别和搜集能力

很多学校的国际教育负责人或老师是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大背景下临时受命,并不具备对国际教育资源的鉴别和搜集能力,面对广袤的国际教育资源,一片茫然,不知道从何处着手甄选。有时由于时间限制,挑选的课程无法与学校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各学校单独行动,到国外考察耗费巨大,也加重了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经费负担,导致国际教育最终难以实现。

(三)学校从事国际教育的教师亟待培训提高,以实现真正的国际化教学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之一,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国际教育的教学质量。目前大部分学校还缺乏对从事国际教育的教师的专业培训。如果只是要求老师按照国际教育的要求授课,却不能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指导,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大部分教师接受的是中国的传统教育,直接跨越到国际化教育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解答这些问题,如果单凭教师自己摸索,不仅耗费大量时间,而且收效甚微。这就需要为教师提供专业、系统的培训,帮助教师真正理解什么是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怎样在教学中实现兼具中国教育本质的教育国际化。

(四)缺乏专业人士对有意出国留学的学生进行升学指导

目前大部分学校并没有专职人员为有出国留学意愿的学生进行升学指导,导致学生需要花高额费用找留学中介机构进行升学规划和服务。这一方面加重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很多留学中介在海外升学指导上并不专业,容易误导学生。因此,学校指定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为学生进行升学指导和提供咨询服务非常必要。

正如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所提到的:“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信息化正是这一教学体系的核心。北京市八一中学和北美高等教育基础课程指导中心(UFEIC)合作,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四个学会”理论为基础,在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多元智能理论”和“美国青少年核心能力标准(CCSS)”指导下研发的“国际多元素质教育课堂”正是以信息化带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成功尝试,为以上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三、 解决方案:国际多元素质教育课堂

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教育国际化

“国际多元素质教育课堂”旨在充分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采用多维度训练、多感官参与的教学思想,以探究为基础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实现多元智能同步发展。该教育体系涵盖了国际多元素质教育示范校标准认证、国际多元素质教育课堂建设、国际多元素质训练系列课程、英文原版图书及信息资源查询服务、多元素质教育主题活动、国内外教育交流活动、出国留学学术准备及适应性训练、海外升学指导、国际化师资培训、家长课堂等综合性国际多元素质教育解决方案。

“国际多元素质课堂”采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配合中外教师结合授课的方式,主要包括:实用外语课堂、独立研究课堂、批判性思维课堂、国际理解专家讲座、国际化主题活动、师生国际交流、教师国际化教学等课程模块,配合北美高等教育基础课程指导中心(UFEIC)线上课程资源,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多角度真正帮助学校实现教育国际化。

篇2

关键词:基础会计;基于工作过程;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38-02

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觉得付出很多,讲得很清楚,但仍有许多学生不明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会计原理不易入门,谁学起来都不容易;二是教学设计存在问题,无论怎样编排上课内容顺序,往往是将若干典型业务一起介绍,以便形成完整的教学内容设计,结构严谨且合理。殊不知,初学者才接触会计原理,特别是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把许多经济业务串在一起讲,学习者根本就看不清业务的办理过程对各个账户的影响,即不理解每一笔业务产生之后进行会计处理的变化过程及其结果。这样的安排无疑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让学习者将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增值税的计税及核算结合起来学习可谓是难上加难。为此,笔者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立足工作过程,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使学习者能够在合理的指引下学习、认识、理解借贷记账法的相关知识点。经过多轮业务处理过程讲解和示范,才能完成借贷记账法的知识点介绍。

一、总体教学设计

1.会计基础知识,主要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主要了解的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账户设置、账户结构、T型账的介绍等。

2.借贷记账法的应用案例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使学习者能够在合理的指引下学习、见识、理解借贷记账法的相关知识点。经过多轮业务处理过程的讲解和示范,才能完成借贷记账法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各环节的具体安排

(一)会计基础知识(4学时)

会计对象、要素、方法、规范以及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账户设置、账户结构、T型账的介绍等,仅是介绍其存在,作为了解性要求。

(二)借贷记账法(6学时)

重点有两个,一是在账户结构,要求学生记忆,掌握借方登记增加或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或减少,仅需要强记资产类账户结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的账户结构推论得出:与资产的相反;收入、费用与利润的账户结构可以根据产权关系推论得出,无需强记),需要强记的内容并不很多;二是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50学时)

工作过程:建账(根据案例资料设置若干账户)经济业务发生(根据案例资料,准备好: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第一轮和第二轮只讲总账说明账户的功能(讲解会计核算对经济活动的反映,对报表数值的影响),假设仅有该项(或若干项)经济业务,通过记账与结账,经济活动的相关数值如何在报表中得到反映(初识报表结构与构成项目)。结账前,要进行对账和试算平衡,以检验账户记录的正确性。结账之后,形成的账户核算结果(期末余额),作为下一期间的“期初余额”;损益类账户结账后无余额,新建的该类账户无期初余额。

设计三轮经济业务核算,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系列,让学习者逐渐感受和认识“会计工作过程及其结果”。

1.第一轮学习(8学时)。给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表。经济业务设计:(1)从银行提取现金1单。从业务发生(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开始,到分析经济业务、确定会计科目、编写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包括建账,第一轮只计总账和日记账),总账与日记账均采取逐笔登记,对账和错账更正、试算平衡、结转损益账户、结账、根据账簿记录确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各项目的金额。各步骤均用实物凭证、账簿、报表,实行手工操作,使学生有直观的感性认识。通过第一轮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发生1笔业务,对相关账户、报表项目的影响及结果表现。

2.第二轮学习(6学时)。假设第一轮业务存在的情况下,本月增加如下(2)~(5)业务。处理过程与第一轮基本相同。本轮4笔账加上第一轮1笔账对报表数字的影响是汇总体现,而不是分别处理,因此,所进行的试算平衡是4+1,共5笔账的发生额试算平衡,同时做期初余额试算平衡和期末余额试算平衡,这就比第一轮相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经济业务设计:(2)将现金存入银行账户1单。(3)投资者追加投资,投入货币资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固定资产等三种形态的资金各1单。(4)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单。(5)从银行借入长期借款1单。

第一轮仅涉及1单业务,最简单、直观。第二轮涉及到新增4单业务,共计5单,但仍是仅涉及基本等式关系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通过第二轮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发生若干笔业务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以及对报表的影响,又一次体会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再到账簿,到报表的操作过程,领会凭证、账簿、报表之间的关系。

3.第三轮学习(36学时)。既涉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又涉及收入、费用、利润,以及成本账户,逐渐由第一轮的最简单,到第二轮的涉及会计基本等式的若干笔业务,过渡到第三轮相对完整的制造业企业经济业务核算。但仍不考虑相关税费,主要目的是体现掌握借贷记账法为主。经济业务设计:(6)购买办公用品1单。(7)购买原材料1单。(8)领用原材料1单。(9)核算工资及福利费1单(涉及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10)计提固定资产折旧1单(涉及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11)支付周转贷款利息1单。(12)支付广告费1单。(13)分配结转本月制造费用1单。(14)从银行转账到职工账户发放工资1单。(15)产品完工入库1单(产品成本计算)。(16)销售商品,取得收入1单。(17)结转已销商品成本1单。(18)将损益类账记结转本年利润。(19)核算利润总额,计算企业所得税,并结转本年利润。(20)利润分配,提取10%。(21)结账前实施对账,发现错账运用错账更正的方法进行更正,设计错账更正:业务(2)存入银行金额10000元,记账凭证误记为1000元,已经登记账簿,用补充登记法进行错账更正;业务(6)购买办公用品金额为677元,记账凭证误记为877元已登记账簿,用红字更正法冲销多记的金额;业务(8)领用原材料直接材料20000元,车间公共耗用材料3000元,管理部门用材料2000元,记账凭证全部记入直接材料,已登记账簿,用红字更正法,编制练字凭证冲销原来的错误凭证,再编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并登记账簿;业务(12)用银行存款转账支付广告费126800元,记账凭证没有错误,登记账簿误写为:128800元,用划线更正法,对账簿进行更正。(22)计算平衡。(23)结账。设计该套经济业务归属某年12月份,以便介绍月结、季结、年结等特点。(24)编制简单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以上三轮业务题的设计以一个企业为基础,业务之间相互关联。每1单业务处理过程均从业务发生(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开始,分析经济业务、确定会计科目、编写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第一轮和第二轮只设置和登记总账、日记账,第三轮增加原材料、生产成本、库存商品等数量金额式明细账,同时增加三栏式明细账的设置与登记)。第三轮增加业务类型:错账更正、结转损益账户的讲解。各步骤均用实物凭证、账簿、试算平衡表、报表等,实行手工操作,使学生有直观的感性认识。通过三轮的学习,在各笔业务处理过程讲解和示范中,反复介绍借贷记账法的相关要点,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借贷记账法,不断加深印象,边学边做、边做边学,使学生逐渐明晰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达到学习基础会计的目的。教学环节具体安排如下表所示。

三、教与学的具体要求

1.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要根据上课进度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包括会计报表、总账、明细账,以及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2)教师要能够逐个步骤示范建账、填写与审核原始凭证、填写与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的每的各个环节。教学示范应以手工操作与PPT展示相结合,教师给每一位学生做手把手的示范是不现实的,因为现在上课班级的人数普遍较多。

2.对学生的要求。(1)学生要带齐学习用品,包括黑笔、红笔、铅笔、直尺、回形针或小夹子等。(2)学生要紧跟教师的思路,配合好教师各个步骤的操作练习,勤于思考,认真完成各项知识点的预习、记忆任务。(3)课后复习所学内容,做到温故而知新。

四、结论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立足工作过程实施案例教学,设计经过三轮业务处理过程示范和学习,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既直观又符合经济业务核算逻辑,使学习者能够在合理的指引下轻松地学习,并能熟悉掌握借贷记账法的相关知识点,最终达到理解和能够应用借贷记账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戚素文.基础会计实务(第1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233.

[2]林艳红.关于“基础会计”教学的思考[J].职业与教育,2010,9(下):137-138.

[3]罗平实.基础会计教学方法初探[J].财会月刊,2010,9(下):105-107.

篇3

一、调节传统文化与异质文化的冲突

韩国文化集儒家文化、殖民文化和西方文化于一身,处于传统与异质文化的冲突中,这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和实施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韩国处于东亚文化圈内,深受中国儒加文化的影响,尊师重教表现突出,被誉为世界上最崇尚教育的国家,形成了“学历热”的社会现象。有关研究表明,以55-64岁人口的数据为基础,40年前韩国31%的人口完成了高中阶段教育,在OECD成员国中居24位;10年前,韩国95%人口完成了高中阶段教育,在OECD成员国中位居第一[2]。韩国又是一个自古以来受到他国侵略的国家,历史造就韩国人民坚毅的民族性格和强烈的爱国精神[3]。最突出体现在韩国自主品牌的强大,如三星等现代大型企业,它们热衷于对教育投资,培养自己国家的科技人才。另一方面,韩国课改深受西方文化影响,西方文化中对人性的追求,个性的培养,提倡创新和探索等理念,对韩国课程观、课程设置等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根植传统文化,尊重异质文化,培养具有多元价值观的韩国人,成为韩国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弥补本国课程发展的缺陷韩国经过历次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顽固问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人需要。首要问题是韩国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芬兰学生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仅为韩国学生的60%[2]。虽然韩国教育质量较高,但是学生花费太多时间在学校以及课外作业上,学业上的竞争造成“私教育”过热,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和家长压力。因此,韩国致力于改革课程设置,减少课程科目,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其次,韩国课程无法满足全体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学校课程多样化和个性化不足。由于各学段课程受到大学入学考试的牵制,所授科目大多以升学为目的,扼杀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最终导致人才单一化。韩国“私教育”过热、学生负担重以及入学考试的限制等现象都迫使韩国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以加快解决这一系列顽固问题。

二、韩国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坚持“人性化”和“多元文化”的课程理念

新世纪韩国课改在“弘益人间”的教育宗旨引领下,奉行“人性化”教育,走向全人教育,培养服务国家乃至世界的创造性人才。第七次课程改革奠定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顺应了现代社会的人本主义思潮,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对21世纪的韩国课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2007年高中课程改革文件指出,“高中教育是中等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应强调存在个人态度和天赋基础上的个人能力发展和培养具有世界品质的公民”[4],并于2009年确立了“全球化创造性人才教育”的课程理念,旨在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课程”体系。韩国基础教育课程对人性化教育重要性的强调贯穿整个课程改革的目标、方针、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运行之中。新课程着眼于学生,关注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全方面发展,并且面向每一个学生,在追求国家水平的共同性课程的同时,关注地区、学校、个人水平的选择性教育课程,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同时,韩国历来重视本国传统文化,新世纪继续强调学生要积极理解本国文化,尊重世界文化,增强对世界的了解,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的社会,走向世界。韩国人强烈的民族归属感使其一直保持着自身的民族特征,进入21世纪,韩国重在协调民族感与国际意识,减少传统文化与异质文化的冲突。

(二)设置多层次、时代化的课程目标

新世纪韩国社会发展迅猛,对人的各种素养的要求逐渐增多,趋于全面化。韩国课程改革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走向全人教育。韩国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目标的设置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课程目标的多层次性。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培养目标方法方面提出了多层面要求,如第七次课改的人才培养规格强调学生个性、能力、教养、文化理解、社会意识的培养,2007年高中课改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人性化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国际意识的培养,2009年精简课程目标为四个方面: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问题解决、文化理解和社会交往[5],具体体现为:基于人的整体和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完善人格和创业精神的人;以基本技能为基础,培养具有新思想、能够迎接新挑战的创造性人才;基于对文化素养和多元价值观的理解,培养能够追求有品质生活的人;作为世界公民,培养具有关怀和分享精神并能参与社会发展的人[6]。二是课程目标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和国际意识的培养。21世纪韩国课程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强化国际意识,成为世界中的韩国人。三是传统与现代特征相结合。在课程目标中,始终为韩国文化理解留有一席之地,随着时代进步,学生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及与他人、与社会、与世界的交往能力的培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三)优化课程结构

1.完善课程体系新世纪韩国课改致力于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强调学习内容的连贯性,形成整体的课程体系。第七次课程改革规定教育课程由国民共同基本教育课程与高中选修中心的教育课程构成。国民共同基础教育课程是小学1年级到高中1年级开设的课程,由课程科目、能力培养活动和特别活动构成。高中选修中心教育课程在高中2-3年级开设,由课程科目和特别活动组成。韩国统一的课程体系,规定了韩国国民必须习得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体现出较强的连续性,但是此次改革没有考虑到韩国6-3-3-4的教育学制[7],将作为整体的高中硬生生的分在两个相对独立的教育课程体系内,学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适应新课程,不仅浪费了高中最后两年的宝贵时间,也不利于学生完整发展。因此,2009年课程修订规定从小学1年级到初中3年级共9年为国民共同基本教育时间,其课程名称改为“共同教育课程”,将原有的高中2、3年级的选修课程扩大至高中的全部学年,并把以选择为中心的教育课程命名为“选修教育课程”,这两部分都是由学科课程和创意性体验活动构成。至此,课程体系明确了中小学和高中各自的课程,进一步延长了高中以选择为中心的教育课程的时间,扩大了选修课的比例,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爱好、发展前途选择所学科目,学生个性发展落到了实处。

2.课程设置多样化为促进学生习得整体性的知识观和世界观,减轻学习负担,如何设置课程科目,如何安排最佳的学时成为新世纪韩国课程改革的重点。首先,规定学科群,强调课程的综合性。面向21世纪的第七次课程改革规定国民共同基本教育期间的课程科目由国语、道德、社会、数学、科学、实科(技术•家政)、体育、音乐、美术、外国语(英语)10个科目构成。其中,小学一、二年级的科目是国语、数学、正确的生活、智慧的生活、愉快的生活和我们是一年级生。高中选修教育期间的课程科目由普通课程科目和专门课程科目组成。普通课程科目有国语、道德、社会、数学、科学、技术与家政、体育、音乐、美术、外国语与汉文、军训、教养的选修科目;专门课程科目包括农业、工业、商业、水产与海运、家事与实业、科学、体育、艺术、外国语、关于国际问题的科目[8]。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国民共同基本教育课程科目种类齐全,涉及面广泛,但是,科目的数量过多,科目之间会有所重复,加大了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学习负担。因此,2007年高中课改合并了韩国史和世界史。2009年课程修订加大课程整合力度,明确了科目群,将原有的10个科目整合成8门学科/科目群,其中有韩语、数学、英语、体育4门学科,以及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科学/技术•家政,艺术(音乐与美术),选修课程4门学科群[9]。通过设置学科群减少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识。其次,引入学年组,加强集中学习。2009年课程修订中新设小学为3个年级组,每两个年级一组,初中和高中各成一组,将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分为5个学段[9],这就打破了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僵化现象,促进同一学段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使集中学习相近科目成为可能。最后,明确学时分配,采用学分制。第七次课改规定了国民共同基础课程的修业时间,每学年最少学习34周,能力培养活动每学年102学时,并赋予学校自,可根据当地季节、气候、区域特点灵活控制时间。2009年课程体系修订后,进一步明确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时分配,加大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能力和国际意识的课程的课时比例,例如修订前初中3年的能力培养活动和特别活动共计510课时,修订后增设的创造性体验活动三年共306课时,减少的204课时全部用在新增设的选择科目上[10]。高中以选择为中心的课程采用学分制,规定普通选修科目每学年4学分,专业选修科目为6学分,对修习时间不做特定要求,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灵活控制,2009年新课程进一步将高中生的总修业学分减少到204学分,并规定了每门课程要达到的最低学分数。

3.课程内容适宜化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基础、兴趣、能力和需要等方面的差异,加之韩国学生学习压力过大,为了改变现状,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韩国课改首先引入差异课程理念,将课程内容设置为不同水平,根据学生各自的能力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例如第七次课程改革韩国共设置了不同水平的国语、数学、社会、科学、英语5个科目[8];以选择为中心的高中课程更是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和前途定向而有所差异。其次,明确规定课程内容总量要削减30%,达到课程内容最简化,但是由于目标削减方向不确定,概念不清,所以2009年新课程是通过相近科目的整合来减少科目之间不必要的重复。这样既可以达到削减课程内容的目的,也可以加强学生学习的效果。最后,促进课程领域间的协调。2009年新课程规定高中阶段的课程包含四个领域:基础领域,探索领域,体育/艺术领域和生活/人文领域[5]。这四个领域涉及到了基本素养、能力、兴趣、态度几大方面,使学生兼顾必修和选修课,实现全面发展。

4.重视活动课、职业课和道德课当今,知识不断更新,在学校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学会所有的知识,因此,课程改革应更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国际意识等的培养,这些能力和意识需要在活动中习得。新世纪韩国的课程体系一直为能力培养活动和特别活动留有重要位置。能力培养活动由学科能力培养活动和创造性能力培养活动组成;特别活动由自治活动、适应活动、开发活动、服务活动、例行组织活动组成。随着社会对活动课程的重视,也为了避免两种活动之间内容重复等情况,2009年新课程进一步整合活动课程,整个基础教育阶段都由创意性体验活动代替,内容包括自律活动、社团活动、服务活动、出路活动4个部分,小学每周两个学时以上,重点是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生活习惯,培养共同体意识,发掘自身个性和潜质;初中每周4个学时以上,重点是确立与别人共同生活的态度,思考自己的前途,进行自我发现;高中每周5个学时以上,重点是引导学生的各种欲求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训练学生学会维系完满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选择人生道路和致力于自我实现,重视学生的自主实践[11]。另外,韩国也很重视学生的前途教育。从初中开始,在选修科目中开设有关前途教育的课程,同时加强外语教育,帮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有理性的认识,明确目标,使学生有目的地学习以提高从事某项职业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新课改赋予高中学校自,高中可在“学校自主安排课程”中设立职业教育课程,增强学生今后的就业竞争力。韩国初中新设的“出路与职业”课程自成体系,内容包括:“我的发现”、“了解职业世界”、“职业导航”和“职业决策与规划”[9],涉及对自我、对职业的认识以及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清楚认识自我以及努力方向,真正有意识地深入学习感兴趣的知识。韩国对职业课程的重视显然是值得我国学习的地方。道德教育一直是韩国教育的亮点之一,韩国国民礼仪风貌和对本民族的热爱深受他国人士赞扬。韩国道德课从第一次课程改革延续至今,将传统文化融入道德课中,形成本国独具特色的道德课程体系。各年级的道德课都由“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国家民主生活”四部分组成。其内容体系呈现出放射型的结构模式,即以个人为圆心,逐渐扩展到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从“尊重生命、诚实、实践意志、自主、节制”等要素开始,到“敬爱、家庭礼节、校内礼节、宽容、热爱家乡”,再到“社会秩序、相互协助、公益、公正、民主秩序”,最后升华为“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统一、国际友好、热爱人类”等道德情操[12]。韩国道德课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内容的连续性和顺序性,循序渐进地推动学生走向高一级的道德理解阶段。

(四)加大地方和学校的课程管理权

为了完善课程运行体系,提高学校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韩国课改首先将课程管理权下放,教育部以文件的形式规定了国家水平的“教育课程基准”,在此基准下市、道教育厅制订反映地区特点的课程,每个学校也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制订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因此,教育厅、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有责任和义务加入到课程研制中,在课程研发过程中,全民参与课程决策,由研究与发展研究所、大学、中小学的专家和普通市民组成课程修订研究委员会,分析当前课程,研究如何改进课程,按照教师、学生、家长、市民的需要评析,经过几次审议后提交[13],调动全民积极性,有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其次,学校自主安排活动。第七次课改给学校提供与课程事务相关的决策权利,以适应每个学校的特殊性。例如2007年高中课改规定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安排活动时间,并可根据学生兴趣需要新设课程科目[14]。2009年进一步扩大学校自,允许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学生出路和课程设置等按照一定比例(总学时的20%范围以内)增减某些学科的学时,并把增减的学时转移到其他学科,并允许高中开设一些大学先修课程[9]。

(五)加强课程评价体系建设

第七次课改确立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加强对课程质量管理,主要根据教科书的质量、授课的质量、教师的质量、运转的质量以及与此相关的教育环境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8]。值得一提的是韩国道德教育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从四个方面考察学生道德情况:一是对道德知识的评估,主要为笔试,加入多选题、主观表述题等多种形式;二是对道德信念与态度的评估,包括行为观察、面试、课堂问答观察等;三是对道德思考能力的评估,主要对道德价值判断能力进行评估;四是对道德实践能力的评估,采用前三种提到的所有方法[12]。韩国对道德课教师有着严格的要求,要求有相应的教学执照,证明其具有教学能力,同时还应有良好的道德素养,以身作则感染学生,锻炼学生道德态度和实践能力。

三、韩国21世纪课程改革的问题

(一)课改频次高,缺乏长效机制

自1954年以来,韩国历经七次课程改革,时间间隔越来越短,最近一次大规模修订是在2009年,与上一次2007年高中课改仅隔2年时间,并且改动幅度大,涉及到整个课程体系的修改,这说明韩国课程缺乏持续性,较频繁的改动造成了课程实施者以及学习者的适应困难。课程改革缺乏长效机制会对课程有效性产生很大的影响。首先,由于课改时间间隔短,课改前期工作不全面。课改活动应该建立在可靠的调研基础上,全面收集、处理信息后做出完整的调控方案,并且课程不是静止的,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如果时间过短则不能全面了解现状和潜在的后期变化。其次,课改幅度过大。韩国课改形成了一个循环状态,每一次修订都要进行大规模的改动,然而有些方面是不需要改动的,过多变革可能会造成好成果的流失。最后,课程频繁改革使实施者出现逆反心理。课程实施者往往是刚刚适应了一种课程又要担心下一次修订的到来,改革的数量和频率已超出了大多数教师所能承受的限度[7],势必会影响课改实施的效果。

(二)课程改革范围过于狭窄

课程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的系统工作,是从一种特定的课程范式到另一种新的特定课程范式的突变[15],这就意味着对原有课程的全面改造,包含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形式、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与相应的配套系统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韩国课程改革过于重视“内容”的修订[13],如整合科目—综合化问题、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结构问题,学科课与活动课的统一问题,等等,而忽视了教学方式、学业评价标准等配套系统的变革,如果不进行全面的改革,则无法扬弃原有的课程范式,甚至遭到其反噬。

(三)课程设置可行性差

韩国课改将很多先进理念融入课程改革实践,并进行了一些颇有成效的变革,包括科目群、差异课程、学年组等新尝试,旨在促进知识的综合化,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这些尝试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很不成熟,产生了不少争议。第一,标准不清晰。科目是否达到实质性融合、课程不同水平是否符合学生的基础等问题,都因为标准的不明确以及概念的模糊遭到质疑。第二,新尝试流于形式。例如,学年组的提出,本意是打破固定的课程设置模式,促进相近学科间的集中学习,然而现实中集中学习主要体现在国语、数学、英语等课时数较多的科目以外的“小科目”上,实施科目群制度后每学年学校科目规定不能超过8门,这些所谓的“小科目”便被动的接受集中学习[10]。再如差异课程与学校内部评价体系相冲突,采用统一的测试内容,不能真实的反映所有学生的学习水平[13]。第三,教师利益受到威胁。由于大规模的减少课程科目,威胁到被合并科目的老师利益,课时如何分配、教师何去何从、对教师要求提高等都牵涉到教师的利益,如若不处理好一线教师的利益问题,课程改革将会受到阻滞。

(四)课程实施与理念脱节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先进的课程理念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课程实施如若违背课程理念,再好的理念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同时,脱离课程实际情况的理论也不能改变现状,所以,课程实施应该被重视起来,课程实施者的态度和能力决定了课程实施的效果。我们看到,韩国的新课改很少涉及课程实施,缺乏对教学的研究,课程理念没有很好地在课程改革中体现出来,甚至偏离方向。另外,韩国课改忽视课程实施者的作用,抹杀了课程变革的直接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价值。事实上,有效的课程改革不仅要有正确的课程理念,还要将其付诸课程改革实践,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保证课程改革的规范化、科学化。因此,韩国今后应该致力于课程实施的研究,重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培养他们的课改意识和能力,实现课程的创生。并且要加强对一线教师的培训,使其真正理解新课程,具备新课程教学的能力,提高其专业素养和课程适应能力。

(五)评价方式单一

韩国受儒学影响深远,学历是韩国公民求职的重要敲门砖,大学入学考试被认为是人生重要的一关,因此,韩国同我国一样,整个基础教育课程都被笼罩在高考的阴影下。高考固然是最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方式,成就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规格单一,缺乏个性和创新性,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入学考试独占鳌头的情况一天不改变,课程改革就难以顺利进行,因为很多新尝试都会在高考的影响下退后,例如,高考不涉及的科目如美术、体育、科技、家政等科目可能会被忽视,教师和学生也会占用这些“不重要”的科目去学习高考必需的科目。我国同韩国一样应该重视课程评价的重要性,从评价机构、评价人员、评价程序、评价有效性等入手,改革“唯分数至上”的单一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四、韩国21世纪课程改革的经验启示

(一)紧随时代变化

课程不是亘古不变的,它总是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改造,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其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各个国家都急需有创新精神、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新世纪韩国频繁地进行课程修订,以实际行动回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一方面,革新人才培养规格,课程目标强调培养实践关怀与分享精神的创造性人才[10]。在全球化的形势下,新课程追求人性化教育,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多元文化,具有共享精神,为国家和世界作出贡献。另一方面,韩国尽可能地吸取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例如科技课,韩国从小学就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16],国民共同教育课程中科学/技术占有重要地位,在2009年课程修订中科学/技术还与家政合并成为一个科目群,将科学知识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国自2001年开始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现如今已有10年之久,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历史时期,《纲要》的制定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体现了时代要求。一方面,新世纪我国教育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纲要》中更新了人才培养观念,即全面发展的观念、人人成才的观念、多样化人才的观念、终身学习的观念和系统培养的观念[17]。另一方面,我国课程内容有效改善了“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课程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教科书,拓展有关环境、文化、态度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是,我国课程依然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缺乏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18]。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需要紧随时代变化,及时革新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内容。

(二)勇于采纳先进的课程理念

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课本、教学设备等物质层面的革新,更重要的是理念层面的转变,思想观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新世纪韩国课改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世界型人才,不断吸收先进的课程理念并做出尝试。例如,针对集中学习理念,整合年级群和科目群;针对差异课程理念,将课程设置为不同的水平;针对以经验为中心的理念,新设创造性体验活动。韩国课程改革紧紧围绕人性化的教育目标,将先进的课程理念渗透到整个课改过程中。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也注重吸收先进的课程理念,转变传统的课程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施素质教育,形成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国的课改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不再是“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而是采取有效教学、差异教学等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但是我国仍处于课改的初级阶段,改革相对保守,很多先进的课程理念没有被采纳。另外一个突出问题是,在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村,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限制了先进的课程理念的推行。但是人的思想是不受地域制约的,如我国西部某贫困县的课改参与者所言,没有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可以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19]。由于先进的课程理念在各国没有固定的蓝本可供模仿,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有争议。因此,我们要勇于吸收先进的课程理念,创造适合本国国情的课程理念。

(三)强调课程的一致性、整合性和个性化

韩国新世纪课改形成了系统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学生为出发点,优化了课程结构。2009年课程修订中,韩国形成了“共同教育课程”(1-9年级)和“选修教育课程”(10-12年级)两部分课程体系,兼顾必修课和选修课,协调两者的比例关系,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顾全到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这两部分都由学科课程和创意性体验活动构成,贯穿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便于学校统一管理。韩国还对学段进行统一划分,促进学年组之间的集中学习。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以必修课为主。但是小学阶段学段划分不一致,有两年一个学段的,也有三年一个学段的。课程体系和学段的不一致,导致学生发展不平衡,也使得课程管理较为困难,韩国这种体系和学段的统一值得我们借鉴。课程整合是课改的重点难点。韩国课改以学科群的形式打破了以分科为主的课程结构,将内容相近的科目融合,这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横向理解,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观和世界观。反观我国,突出的问题就是科目单一化,学科课程、分科教学和必修课占主导地位,新课程改革也强调综合课程,例如科学、人文、艺术等,但是很少采用,大部分还是分科形式[5]。初中会考之前要学习12门课,而韩国仅用7个科目/科目群涵盖,因此我国还应该致力于整合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韩国重视学生基础学力的同时,还关注学生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的个性差异。差异课程和高中阶段的选择教育课程等都有效的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相对于韩国,我国课程在个性化方面有所缺失。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除了城市学校有条件进行小班教学外,大部分学校班级人数众多,老师并不能顾及每个学生。然而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身心特点和生活经验,各具特色,如何使每个学生都获得适当的发展也是我国课改的重点。这种个性化课程理念应该为我们所借鉴,针对每个学生可以采取差异教学,也可设置不同水平的差异课程,同时还要注意增加选修课的比例。

(四)加强活动、职业和道德教育课程

新世纪韩国课改一直重视学生经验的培养,新修订中取消“能力培养活动”和“特别活动”,新设“创意性体验活动”,活动内容遵循从学生自己到与他人、与社会、与未来的顺序,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并且活动对学生的要求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深入。“创意性体验活动”旨在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获得实践经验,促进知识的真正理解和应用,培养具有关怀和分享精神的创造性人才。在我国,学校对安排适合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够重视,尤其是高年级面临升学考试,活动课的时间大部分会被考试科目占用,与社会服务相关的活动少之又少,学习的知识无法真正得到内化。韩国尤其重视有关前途的课程,自小学开始接触,不同学段侧重点不同,从初中开始设立,并有一套完整的课程内容,“创意性体验活动”中也有未来职业相关的活动,进入高中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赋予学校自开设有关前途的课程。反观我国,学生进入大学后才开始接触前途教育课程,基础教育阶段很少涉及,以至于学生盲目选择专业,与自身兴趣和能力不相符合,因此,我国很有必要从小培养学生理性的职业态度和能力,学校应重视职业课程的地位,有条件的学校可成立专门的课程小组,集思广益,创设科学的系统的职业课程。韩国道德教育课程之所以成功,是因为韩国教育珍视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德育课程设置之中,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安排道德课程内容,形成具有韩国特色的道德课程体系并有一套相匹配的道德课程评价体系。韩国很重视道德教育课程,从小学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礼仪风貌,相处之道,国家意识和普世情怀。虽然西方文化不断冲击着世界各地,但是韩国人民有着强烈的民族感,尊重他国文化的同时,弘扬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礼仪和风俗习惯。当前,我国社会存在很多道德缺失的现象,加强道德教育迫在眉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韩国道德教育课程对我国有很大的启示:首先,我国要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其次,以学生为主体,合理安排课程内容,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程内容,注重道德实践。最后,采取人性化的德育评估方式,重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判断和实践能力,并要加强对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培训[20]。

(五)加大学校自

篇4

【关键词】工作过程;高职教育;课程设计

一、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

根据不来梅大学技术教育研究所以劳耐尔为首的职业教育学的研究,所谓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法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是以任务驱动来设置教学模块,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是由教师设计项目任务书,学生根据项目任务的要求,收集信息、制订计划、实施任务、制造产品,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对项目完成的过程及产品进行综合评价。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法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任务驱动”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完成任务的过程是运用行动做事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过程的操作要规范,符合工作要求。该方法的运用突破了传统的授课模式,因此教师在设计课程教学时必须注意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与传统的的教学的区别,课程定位、课程设计理念等都必须遵从“工学结合、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工作过程导向《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研究在我国已经有人开始研究,但也是在尝试阶段,特别是对于针对东莞地区企业特色的《管理学基础》项目式教学目前仍是空白,众所周知,东莞市正在进行产业双转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食品饮料、造纸及化工作为东莞支柱性产业。以东莞职院为例,学院多数学生来自于东莞本地,将来就业的地区也多在东莞,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管理学基础》项目教学法,可以根据东莞当地的企业特色进行的教学设计,为学生的就业及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本研究在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通过一定的授课方式将工作的实际过程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其中,掌握工作的程序,并体验中间涉及到的劳动组织关系,既强化技能训练,又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管理学基础课程设计思路

高职院校的管理类各专业基本都开设了《管理学基础》课程,课程的覆盖面较大。管理活动无处不在,自有了人类活动便有了管理活动,一个部门、一个组织甚至一个人的自身都需要进行管理。这些管理基本上都有相通之处,都要遵循共同的规律。管理学基础是为各项专业管理奠定现代管理科学知识的一门管理理论基础课。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仍应以“面向学生、面向市场、面向实践”为教育理念,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为指导思想,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知识学习为基础,注重管理素养训练,突出技能和能力目标,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和职业性。

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设计的思路是在工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体系与实践工作环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改革。管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企业或者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企业的实际状况来进行设计。本研究以东莞地区的高职院校的管理学基础课程设计为例,将东莞本地的某知名企业作为综合贯穿项目,来设计管理学基础的一系列训练子项目,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每个组另外在模拟成立一公司,随着知识的逐渐深入,逐步完成项目,在此过程中学生将逐步认识管理的概况。

工作过程导向的管理学基础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本课程采取双线并行的方式,课堂上以当某知名企业为总体项目贯穿始终,课外组建项目团队,每个团队模拟成立一公司,完成成立该公司的设计方案。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设计了以“走进管理”“奠定理论基础”、“四大职能运用”、“综合应用训练”四大学习模块并分为七个项目,培养学生管理问题分析能力、科学决策能力、计划制定能力、组织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控制能力、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本课程以培养基层管理高技能型人才作为首要目标,突出适应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继而向中层管理者成长的需要。

管理学课程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三、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设立课程培养目标

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大多是地方高校,是地方科教兴市的重要基地,因此,只有结合地方实际,切实为地方服务,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才有发展的空间和活力。高职院校无论在专业设置还是课程设计上都要切实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特点,我们在进行课程培养目标确定时,也要把握好这一点。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打破了传统学科系统化的束缚,在培养目标中强调创造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被动的适应能力的训练。管理学基础课程在能力目标设计时应着重设计岗位操作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岗位操作能力,即能熟练运用知识完成一项具体工作(如:计划书撰写、设计组织结构图等等),这是职业适应能力的表现;职业综合能力,即完成一项整体性工作任务的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即任务组织、优化和一定的职业迁移能力和把握机遇的能力。本课程以任务驱动来设置教学模块,并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以培养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建立教学内容体系,首先是让学生认识管理并奠定理论基础,即: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者等;管理思想,包括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最新趋势、管理原理等;管理环境,主要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让学生掌握管理基础知识,树立现代管理思想与理念,这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与前提。然后培养四大职能的运用能力,即计划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控制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综合运用,使学生初步具备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最终达到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本课程据此确立各项目知识目标和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各项目的目标设置如表1所示:

四、教学内容和学习过程考核设计

高职教育大多强调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基于学习情境的建设观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要素为课程内容选择标准与课程内容排序标准;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强调过程性知识为主,课程内容的序化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依托于前面项目及需要完成的任务的设计来进行设计,内容知识点紧扣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整合,而最终考核方式,除了期末卷面考核外,平时表现占有一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包括了各知识点的考核,而我们对于每个知识点的考核也围绕着各小组模拟的企业渐进式进行,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管理所应具备的技能。具体设计如表2所示:

五、结束语

课程组在工作过程导向的《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将学生从已经习惯了被动的“填鸭式”的学习转变到现在的主动学习的学做一体的方式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与此同时对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要求高职教师转变课程理念、掌握新的课程理念及新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技能,对教师的双师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诗文.高职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35,76-78.

[2]程路.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改革[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3]王艳红,蒋文昭.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8.

[4]严中华.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三次浪潮解读及其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9(5).

[5]徐国庆.当前高职课程改革中的困境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8(4):124-126.

篇5

在《国际结算》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是由该课程的自身特点决定的。在各高校的教学大纲中,《国际结算》一直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其主要研究进出口贸易及非贸易的结算工具、结算方式、融资方式以及相关的国际惯例和国际公约等内容,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在实际教学中,《国际结算》课程涉及大量直接以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形式出现的业务文件,如票据、单据、信用证等,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知识,而目前各高校所开设的基础英语课程无法提供专业英语方面的指导。传统的中文授课方式虽能使学生了解国际结算的基本内容,但无法让学生习惯用英语来思维和操作,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有效实现。因此在《国际结算》课程中有必要实施双语教学,这不仅能使教学内容与国际业务规范相结合,而且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专业英语,提高对相关英文业务文件的读解和制作的能力。

二、《国际结算》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国际结算》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

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具有双重性,一是要获取学科知识,培养专业人才;二是培养和提高外语思维和运用能力,最终实现母语和英语或其他外语在所需环境下的自由转换。任何忽视其中一种目标的教学方式都是不恰当的,而在《国际结算》双语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将专业教学当成语言教学的教学误区。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要明确《国际结算》双语教学的目标,即《国际结算》双语教学应以国际惯例和国际公约为准则,强调结算流程的掌握,注重结算实务操作,着力培养学生判断、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利用双语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用英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条件,便利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大量专业英语。其间,语言只作为传播专业知识的载体,而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这一目标可能一时无法完全实现,但它应是正确的发展方向。此外,《国际结算》双语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教材和教辅材料的选择、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采用等都应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

2、选择适当的教材和教辅材料

《国际结算》双语课程缺乏原版引进教材,目前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数是国内学者编写的,部分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较之中文教材明显降低,较多强调专业外语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因此,在选择一本国内学者编写的英文教材的同时,还可适当选择一些优秀的中文教材作为辅助教材,便于学生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应鼓励学生专注于英文资料,尽量用英语学习和思考问题。

3、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内容

《国际结算》是一门实务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其内容相当丰富。但由于教学资源等一系列原因,国际结算的课时并不充裕。各高校国际结算课程的课时安排普遍在30课时,再加上双语教学存在语言问题,课时更为紧张。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系统地完成《国际结算》双语教学工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教师就应合理地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做到内容精练并突出重点和难点。在国际结算的知识体系中,结算工具、结算方式、融资方式的主要内容;各结算业务的主要流程;不同结算工具、结算方式、融资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等应作为教学的重点,其他内容,如票据、单证的基本要式以及与结算相关的国际惯例、规则等可让学生自学了解,教师只需进一步强调并讲解其关键和较难理解的部分即可。教学的难点可从学生学习绩效的角度另以考虑。

4、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目前各高校对双语教学的分层主要有简单的英文渗透、中英文交叉渗透以及以英文为主的三种教学方式。在《国际结算》双语教学中采用何种方式、如何具体运用还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而定。从《国际结算》双语教学的实践来看,笔者认为第二和第三种方式更符合教学目标,其中第三种方式更好。同时在具体运用时还可采用科学、丰富的教学方法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如在课前可安排一些思考题、案例让学生预习相关的知识点,在教学中采用研讨式、启发式或辩论式等教学方法讲授,此外,还可运用现代教学工具和手段来辅助教学。

三、《国际结算》双语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对教师而言,双语教学的难度和强度要普遍高于普通授课,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双语教学,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英语素质、专业能力和授课水平。在备课前,应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兴趣等进行调查,以便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还应积极借鉴其他高校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效果。

对学生而言,学生的英语水平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虽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高,但由于国际结算本身涉及到大量的专业英语,遣词造句都有一定规定,固对学生而言仍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需做好预、复习准备。在充分接触专业英语的同时,还应积极查询并阅读相关的中文资料,以提高自己的理解水平。

[参考文献]

[1] 费钟琳: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实践[J].教学研究,2008(1).

篇6

[关键词]张诚;传教;外交;博学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166-02

张诚,字实斋,原名Joannes Franciscus Gerbillon,法国人。1654年生,17岁入耶稣会,1688年抵京。张诚多才多艺,进入清朝皇宫以后,时常以传教士、外交家、博学多识的学者身份活动于宫廷内外,且在这些领域都有卓越表现,兹一一叙述。

1 忠诚的传教士

1.1 拓殖教堂,热心教务

1688年张诚抵京后的第二年,即被康熙帝授权作为与俄罗斯尼布楚谈判的中方代表,因立下汗马功劳而受到康熙帝的赏识。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帝患疟疾,高烧不退,太医束手无策,张诚和白晋献上金鸡纳霜,也就是奎宁。皇帝一服即愈,大悦,遂赐张诚住宅(该宅即前辅政大臣苏克隆哈旧府),并赐地建筑天主堂一所,亲题“万有真原”匾额。这个教堂就是当时北京仅有的三堂之一的北堂,徐宗泽所编之书也云:“北平西什库之圣堂,康熙帝感公德乃赐地而建筑者。”此一教堂的建立,拓展了法国耶稣会在华的生存空间。该教堂于1703年落成,也就“从此时起,张诚神父当他在北京时,每逢主日就在新堂里宣讲教理,又为教友们谆谆教导各人应尽的本分。同时,他还积极协助各地主教神父:如在山东临清县城内为不久前被任命为北京主教的康和之主教(Mgr.dArgolis)筹建住所……”,从上述可知此时期张诚对在北京教堂内外的传教事务是很有热情的。

《正教丰褒》载,在北堂未建成前,张诚即已促成京西安门一教堂之建立。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张诚、刘应洪若翰等奏肯恩给西安门内赐宇旁之隙地,以资建造圣堂。上谕允,并颁赐银两料物,派大臣督管工程,历四年,堂工告竣”。此亦是张诚积极拓殖教堂例证之一。总之,张诚在他担任“法国来华耶稣会士的第二任会长(任期1700年11月3日―1706年)职务间,确是洪若翰神父称职的会长继任者,是四大显愿会士”。整体言之,张诚拓展教堂的工作为法在华天主教的进一步传播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1.2 争取自由传教政策

1691年,浙江巡抚张鹏翮出告示禁止百姓奉天主教。杭州教堂殷铎泽神父求张诚及徐日升设法阻止,张诚等凭借在雅克萨谈判的功劳以及与索额图结下的深厚感情请其周全,索氏即入朝面奏;圣主初碍于各省大员权利,不允所求;经索额图再三恳求,始谕礼部议奏。康熙帝最终奏准。这就是所谓的1792年的包容教令。在这份敕令中,康熙帝公开承认了天主教的许多优点以及多年来传教士在华传教工作中的模范表率作用,特别允许国人自由信奉天主教,并宣布对此前修筑的各地教堂一律加以保护,与此同时,康熙帝命令各地张贴实施敕令所批准的各项内容。此令一出,“全国教堂,莫不欢欣鼓舞”,为传教士在中国自由传教打开了方便之门,标志着天主教在华“黄金时代”的来临。此令颁布后的几年,天主教便以迅猛的势头在华传播起来,具体可参考王治心的《中国基督教史纲》之第二次教难前后一章之1664年与1701年两年教务情形比较。在华自由传播天主教是自利玛窦以来众多传教士梦寐以求的理想,如今实现了,对张诚的参与和贡献应予肯定。

1.3 捍卫“中国礼仪”

1693年,巴黎外方传教会的阎当主教在福建代牧区了禁止祭孔祭祖的禁令,从此,礼仪之争愈演愈烈。在中国的传教士,久已知悉中国祭天拜祖的礼仪,知道教廷的命令是无法在中国行得通的,故张诚等人给皇帝写了一份他们对“中国礼仪”理解的奏书,在奏书里,对中国祭天之礼见解独到,言“祭天之礼典,非祭苍苍有形之天,乃祭天地万物根原主宰”,并言“不称上帝而称天者,犹如主上不曰主上,而曰陛下曰朝廷之类,虽名称不同,其实一也”。这是对中外祭天或者上帝的一种折中解释,认为中国的祭天是人之常情,可以谅解。康熙帝当日批示:“这所写甚好,有合大道,敬天及事君亲敬师长者,系天下通义,这就是无可改处。”这实际是对教廷在中国固执执行传教礼仪的一种有力回击。不过,此奏书未奏效,张诚是主张依“利玛窦规矩”行事的,他“为此多方奔走,竟致一病不起,卒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3月22日)”。待到了20世纪30年代末,教宗还是在此方面做了妥协。

1.4 维护法国的传教权,限制葡萄牙的“保教权”

法国传教团1685年年初来华的一段时间,受到了葡萄牙籍教士徐日升的多般阻挠。在法国传教团1787年在浙江受到总督金习刁难时,洪若翰请求南怀仁援助。然徐日升却反对南氏向康熙帝求情。原因很简单,张诚是法国的传教士,徐氏自然要反对他。前述,张诚接受康熙帝的赏赐在京有北堂时,也是在一定意义上为了躲避徐日升的排挤而全力争取到的。

另据写《〈张诚日记〉与〈徐日升日记〉之比较》一文的作者通过分析两篇日记的异同所得的结论,也可以说明此情况。该文作者是这样来阐述的:在《张诚日记》中充满了对清朝政府的溢美之词,并且对尼布楚谈判的旅途之艰辛没有任何的怨言与不满;相反,在《徐日升日记》中有大量的对旅途辛劳的牢骚与不满,并且对行军统帅的草率签署协议有着批评。于是,得出结论:徐日升是代表葡萄牙传教士的利益,他当然是希望在华传教卓有成绩的同时,亦能在远东俄罗斯有传教的收获;与此不然,张诚则是希望他对中国大皇帝的忠诚,能够换来皇帝对他本人乃至整个法国传教团的好感,进而能够与葡萄牙的“保教权”分庭抗礼。此结论甚谛,可做该一小题之例证。

2 杰出的外交家

1688年,为解决中俄两国边界划分问题,康熙帝选派张诚和徐日升陪同清朝使团前往尼布楚谈判,意欲签订一个能够避免战争的和平协议。张诚能被选中,主要是因为“他是位才华横溢的数学家,虽然来华只有两年,因是康熙帝的数学老师,深得康熙帝的赏识和信任。故有机会亲身经历这一重大事件。他的满语程度比汉语好,他在用满语给皇帝授课”。徐日升通晓汉语,但满语的程度不如张诚。他与徐日升去完成此项任务,可谓相得益彰。张诚在《中俄尼布楚条约》谈判中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灵活机动地与俄使谈判

中俄谈判的过程中经过了激烈的争论和反复的较量,仍然没有一个满意的结果。这个时候张诚开始思考,他知道谈判就是要寻求和解点,使原本冲突的双方在自身利益允许的范围内达成谅解,形成协议。“张诚神父尤其懂得利用这一点。他来自法国,在法国,人们经常谈论各国君主的利益,连年的战争和约使人们千百遍地权衡后果或对民族是否有利。他有幸找到了使互不相让准备随时中断和谈的中国人和莫斯科人讲和的权宜之计”。他和徐日升知道,俄国人急切地想和中国人做生意,这是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最大好处。康熙帝决心收回雅克萨等中国领土,但不希望战争,在此基础上可以让俄国人来华贸易。张诚、徐日升等两位教士抓住这一契机,努力使双方互相作出让步,朝着和谈有利的方向迈进。

在俄使狡诈、反复无信的情况下,他又对俄使作出强硬的姿态。他对俄国人说:“如果他们(俄国)决心不放弃雅克萨城和它附近的地方,再多费力气谈判也是徒然,因为我们的钦差大臣已经奉有明白谕旨,不得到俄方在这一点上的让步,绝不谈和。”并且,张诚当即正告俄使,如若不然,则以退出谈判相威胁。最后,俄国人为了避免导致谈判的破裂,只好同意了中方提出的划界方案。

2.2 为中方担任翻译

张诚在谈判期间承担了繁重的翻译工作。在尼布楚期间,张诚和徐日升把清朝使团的文件建议条约内容之类译成拉丁文,又把俄方使团相对应的内容译成汉语和满语。他们的勤劳可以在徐日升的笔记里得到反映。徐日升记到:“在这些日子里,我们一直彻夜不眠地不停地工作……我和我的同伴接连四夜没有得到我们所需的休息,因为我们在夜里翻译白天所议定的事。”就是靠着这股勤奋的精神,张诚和他的同事才为谈判的成功打下坚实的条约基础。

对于张诚的功绩,清朝的内大臣一等侍卫公索额图有着这样公允的评价:“非张诚之谋,则和议不成,必至兵连祸结,而失其和好矣。”“如此艰巨之事,卒能成功者,实张氏之功也。”另从《中国天主教编年史》的康熙帝历次对张诚的赏赐以及命其几次扈从北征葛尔丹的情形中,亦可见康熙帝对其谈判成功后的宠爱。

3 博学多识的学者

张诚亦是一位博学多识的学者,无论是人文学科,还是自然学科都有卓越表现。张诚娴于满语,前已涉及,此不赘述。他更为重要的贡献是,凭借他在蒙古前后八次的游历见闻,写成了《鞑靼纪行》(Voyage dans la Tartarie)一书,为后世史家研究鞑靼历史提供了不少的重要史料。中俄交涉后,张诚一直担任康熙皇帝的御前进讲教师,讲授过数学哲学医学和人体解剖学。这些讲授无疑丰富了康熙的学识。另外,方豪一书载其所编人文自然书籍甚多,如费赖之所记有下列五种:“第一种,几何原理:有满汉二种……第二种,几何学:包括理论及实用二部分,原书先以满文撰成,再译为汉文……第三种,哲学原理,满文……第四种,测星器用法,汉文……第五种,星相测验,记中国历代之星相。” 他的丰富博学为早期西学东渐作出了大量的贡献。

清初为宫廷效力的传教士几乎个个身怀绝技,但像张诚这样在多个领域均有突出贡献的还实属罕见。作为一名传教士,他对传教事业的忠诚为法在华的传教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作为一名外交家,他在中俄谈判中的杰出表现维护了清政府的权益;作为一名渊博的学者,他让清朝皇帝知道了西方的科技,亦让西方世界了解到了东方的文化与历史。

参考文献:

[1]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G].北京:中华书局,1989.

[3]解成.基督教在华传播系年(河北卷)[G].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4]韩琦,吴.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G].北京:中华书局,2006.

[5]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8.(下转P181)

[6]吴艳玲.清初宫廷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J].湖北社会科学,2008(5).

[7]黄一农.两头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8]苏全有.《张诚日记》与《徐日升日记》之比较[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4(2).

[9]黄爱平.西学与清代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0]吴伯娅.耶稣会士与《尼布楚条约》[J].世界宗教研究,1998(3).

[11]余三乐.早期传教士与北京[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12]顾卫民.中国天主教编年史[G].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篇7

关键词:存储过程;MVC三层架构模式;简易教学系统

中D分类号:TP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3-0086-04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中教师和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使教师和学生信息数据量急剧增长,从而导致管理教师和学生信息的工作变得越来越繁杂,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帮助教师更快、更好地完成此类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1]通常情况下,对于基本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等基本操作,使用Excel软件来完成也是可行的,但安全性不能保证,共享性体现不了,并且查询很不方便。尤其当涉及多个数据表格联合查询时,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会增加很大的工作量,在对其中一个数据表格进行处理时,也不能确保其它相关联的数据表格中数据的一致性。[2]因此,需要借助软件开发技术,编写小的应用程序,利用数据库技术对大量的数据进行保存、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以便能够更好地利用数据资源。

Microsoft SQL Server是Microsoft研制开发的一款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操作简单易学的特点,用户可以以很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运行关键任务,具有很强的安全保密性。作为数据存储,SQL Server性能可靠,数据管理功能强大。[3]以其低价位、功能多、用户界面友好而被广泛地应用在大多数分布式Web应用程序中,是目前最常用的数据库系统之一。[4]

二、SQL应用与设计环境选择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语言是一个通用的、功能很强的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是一种介于关系代数与关系演算之间的结构化查询语言,其功能不仅仅是查询,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更新、统计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

1.SQL语言对数据操作具有的优点[5]

(1)非过程化语言;

(2)统一语言,是所有关系数据库的公共语言。

SQL Server主要功能及其命令动词如表1所示:

数据定义是通过CREATE、DROP、ALTER命令,实现对基本表、视图以及索引文件的定义、修改和删除操作,还可以定义存储过程、触发器等模块。数据操纵是通过SELETE、INSERT、UPDATE、DELETE命令,实现数据查询和数据更新两种操作语句。其中,数据查询是指对数据库中的数据查询、统计、排序、检索、分组等操作,数据更新是指数据的插入、删除、修改等操作。数据控制是指对数据的操作权限控制。通过GRANT、REVOKE命令实现对数据库用户的授权和收权的存取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对数据库的操作主要是通过以上SQL命令动词实现,但编写实现系统的程序代码时,考虑应用在分布式环境中,使用独立的SQL命令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不利于数据的安全保护,因此会采用MVC框架结构和存储过程实现数据库访问。

MVC框架结构由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三部分组成。MVC结构将传统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映射到一个逻辑的图形化用户界面结构中。[6-9]MVC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模型(Model)表示业务逻辑操作等,在MVC中拥有最多的处理业务,负责在数据库中存取数据,能为多个视图提供数据操作。视图(View)是用于屏幕上的显示。模型进行操作之后,其结果通过视图来显示。控制器(Controller)用于管理用户与视图发生的交互。用户发出请求,控制器将相应的信息传递给模型进行处理,模型与视图匹配在一起,共同完成用户的请求。[6]他们各自处理任务。使应用程序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分开。

当前台页面发送数据请求时,控制层接受请求并调用相应模型去处理请求,由模型调用存储过程,在服务器端得到处理结果后,再将返回的数据在前台显示,模型调用的是存储过程,而不是SQL基本语句,屏蔽了数据库中表的结构、数据关联、用户使用权限等重要信息,提高了系统安全性。将业务逻辑封装在数据库系统的存储过程中,可以大大提高整个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提高系统的共享性。合理编写存储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SQL Server的各种资源。

2.SQL存储过程具有的优点

(1)执行速度快,改善系统性能

存储过程在服务器端运行,可以利用服务器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速度提高执行速度。而且存储过程是预编译的,第一次执行后的存储过程会驻留在高速缓存中,以后直接调用,执行速度很快,如果某个操作需要大量的T-SQL语句或重复执行,那么使用存储过程比直接使用T-SQL语句执行得更快。

(2)减少网络流量

用户可以通过发送一条执行存储过程的语句实现一个复杂的操作,而不需要写上百条T-SQL语句,这样可以减少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传递语句的数量,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

(3)增强代码的重用性和共享性

存储过程在被创建后,可以在程序中被多次调用,而不必重新编写。所有的客户端都可以使用相同的存储过程来确保数据访问和修改的一致性。而且存储过程可以独立于应用程序而进行修改,大大提高了程序的可移植性。

(4)提供了安全机制

如果存储过程支持用户需要执行的所有业务功能,SQL Server可以不授予用户直接访问表、视图的权限,而是授权用户执行该存储过程,这样可以防止把数据库中表的细节暴露给用户,保证表中数据的安全性。

鉴于SQL存储过程的以上优点,本文设计系统应用在网络环境中,采用存储过程处理数据,存储过程封装数据库操作,可以有效提高程序的性能。[8]调用存储过程时,通^指定存储过程的名字并给出参数(如果存储过程带有参数)来执行,避免了代码冗余,从而提高系统开发效率。

三、简易教学系统的设计

针对中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在数据量比较大的情况下,使用存储过程将简单的查询组合在一起,将数据的处理转移到后台数据库中,基于存储过程和MVC三层架构模式设计实现简易教学系统,实现了学生、教师和课程信息的管理。本系统采用了Microsoft Windows 7操作系统、SQL Server 2008作为后台数据库,采用MyEclipse10开发环境,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完善的简易教学系统。

1.系统功能分析

简易教学系统针对的是学校里的教师、学生以及课程模块的管理。[10-17]主要功能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管理、教师基本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学生成绩管理、授课信息管理。其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学生基本信息管理:该模块实现了增加学生基本信息、修改学生基本信息、删除学生基本信息以及查询学生基本信息等。

教师基本信息管理:该模块实现了增加教师信息、删除教师信息、修改教师信息以及查询教师信息等。可以统计某一地区教师信息,教师性别统计及某年龄段的统计。可以根据身份证的前四位查询该地区教师的信息等。

课程信息管理:该模块实现了增加课程信息、修改课程信息、删除课程信息以及查询课程信息。

学生成绩管理:该模块实现了增加学生成绩、修改学生成绩、删除学生成绩、查询学生成绩、查询学生排名、统计选修科目等。学生也可以查询某门课程的成绩,不及格门数统计以及总评成绩等。

授课课程信息管理:该模块实现了增加授课信息、修改授课信息、删除授课信息以及查询授课信息等。

2.系统数据库设计

(1)数据库表设计

本研究中,系统后台数据库主要设计了5个数据表――学生信息表、教师信息表、课程信息表、学生成绩表和授课信息表。各数据表及其主要字段如下所示(下画线代表主键):

学生信息表(学号、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民族、班级号、入学时间、家庭地址、政治面貌)

教师信息表(工号、身份证、姓名、性别、民族、年龄、出生地址、专业、职称)

课程信息表(课程号、课程名、开课学期、学分)

学生成绩表(学号、课程号、成绩、学期、学年)

授课信息表(工号、课程号、班级号、课程名、授课地点、授课学期、周学时)

(2)存储过程设计

存储过程是一组为了完成特定功能的SQL语句集,[9-11]存储在服务器上的一组预编译的Transact-SQL语句,是一种封装重复任务操作的方法。存储过程因其执行效率高、与事务处理结合、运行更安全等优点,在数据库应用程序中被广泛采用。创建存储过程的语法为:[12]

CREATE PROCEDURE [;]

[@[=][OUTPUT]…]

[WITH RECOMPILE | ENCRYPTION | RECOMPILE,ENCRYPTION]

AS

在上面的CREATE PROCEDURE语句中,尖括号“< >”里的内容是必须要有的。方括号“[ ]”里的内容是可选的,参数的命名必须加“@”符号。方括号里符号“|”是或的关系,两边的选项可以任选一项。

存储过程创建后,以编译的形式存储于数据库服务器端,供应用程序调用。如果不调用,存储过程是不会执行的。通过调用存储过程时,实参的数量、顺序、类型要与定义存储过程时的形参的数量、顺序、类型相匹配。

存储过程按返回的数据类型,可以分为两类:[13-14]一类简单存储过程相当于SELECT语句,用于查询数据,查询到的数据以结果集的形式返回;另一类存储过程是通过输出参数返回信息,或不返回信息只执行一个动作。

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本研究系统设计了如下存储过程。

简单存储过程主要包括:

> 查询所有学生的信息。

> 统计不同性别的学生人数。

> 统计所有课程都合格的学生信息。

> 查询所有教师的基本信息。

带参数的存储过程,向存储过程指定输入、输出参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参数向存储过程输入和输出信息来扩展存储过程的功能。通过使用参数,可以多次使用同一存储过程并按用户要求查找所需要的结果。

学生基本信息管理:

> 查询某学生的基本信息。

> 根据身份证,计算某学生的年龄。

> 修改某学生的家庭住址。

> 删除某学生的信息。

教师基本信息管理:

> 统计某教师的基本信息。

> 统计教师信息表中某地区的教师信息和人数。

> 统计某年龄段的教师人数。

对于课程信息管理:

> 查询某课程的基本信息。

> 修改某课程的学分。

> 删除某课程的基本信息。

对学生成绩表:

> 查询某学生的所有成绩以及该学生所选修课程门数。

> 查询某学生所有不及格成绩,并统计不及格课程门数。

> 查询某学生所学课程的总评成绩及班级排名。

> 查询某学生某门课程的成绩。

> 查询某门课程的统计信息(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总人数)。

> 查询某课程所有比平均成绩高的学生姓名及成绩。

> 统计某门课程不及格学生人数。

> 统计某课程在某分数区间的学生成绩。

四、系统实现

通过以上分析设计,完成了简易教学系统。系统界面主要由3部分组成:一是显示系统的名称界面,功能是显示系统的标题;二是功能的导航,目的是链接到各个具体功能界面、对系统的各个功能进行的管理操作;三是结果显示,目的是能够显示所有功能的内容,是对教学信息系统模块进行具体操作。

系统存储过程示例如下:

(1)查询某学生某门课程的成绩。功能是根据学生姓名和课程名查询学生这门课程的成绩。

(2)查询某学生所有不及格的成绩,并统计不及格课程门数。功能是根据学生姓名查询不及格的科目成绩,并统计不及格科目。

系统界面如图3所示:

五、总结与展望

本文讨论了SQL基本数据处理与存储过程数据处理的特点,并在介绍存储过程优点的基础上,结合MVC三层架构模式,分析、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存储过程的简易教学系统,可以方便管理教师和学生信息,为类似教学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借鉴。但是,该系统在界面优化、细节设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增加管理员和学生登录界面,而且可以增加考勤模块,通过管理学生的日常考勤,可以统计学生的最终成绩。下一步将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展开考勤方面的研究,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1]杨开城.教学系统分析技术的初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8):1-5.

[2]郑少兰.电子表格与SQL Server的结合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35):17-18.

[3]石道生,张士军,孙山.SQL Server数据库触发器与存储过程技术在自定义数据表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4(3):22-24,27.

[4]陈一明.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技巧探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12):3334-3337.

[5]苗雪兰,刘瑞新,宋歌.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第3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325.

[6]康建萍.基于MVC模式的Struts框架研究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2):49-51.

[7]张计龙,张成洪,张凯,宓,郭超,郭家银.基于改进MVC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J].计算机工程,2004(8):191-194.

[8]白杨.探究SQL SERVER存储过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34):8769-8770,8776.

[9]王鹏,王晓亮,张矗吴仁彪.基于存储过程的通航飞行数据处理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5(4):1084-1089.

[10]王翠娥.基于WEB的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11]常红梅.基于存储过程的数据库安全性实践初论[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4):112-114.

[12]季刚.基于存储过程的主从服务器数据库同步的实现[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12(3):114-116.

[13]陈潇.SQL Server2008数据库存储过程的应用[J].软件工程师,2015(6):18-19.

[14]张申勇,蔡培茂,廖继勇,乐小燕,孙细斌.浅析SQL Server中视图、存储过程和函数的异与同[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23):5570-5573,5577.

[15]李l华,颜建军.基于MVC模式的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三明学院学报,2009(4):416-419.

篇8

 

一、通过调研,确定课程改革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涉及面广,影响大。我们通过人才招聘网站、湖南人才市场、专家讨论会、湖南地区职业院校、往届毕业生就业反馈信息等多途径、全方位的调研,确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为从现代办公应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培养学生基本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学习的能力,为其专业服务,并培养学生规范、高效、高质量地综合应用办公软件能力。

 

二、通过分析,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1.课程设计的理念

 

为了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本着“以学生为本,面向应用,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学理念,以企事业单位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为目标,通过仿真工作环境,引导学生分析工作任务,最终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完成工作项目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处理复杂办公事务和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课程的设计思路

 

专业与企业合作,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面向企业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适应企业需求,针对工作过程中的实际需要,以应用为目的,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核心。改变了原有的只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简单应用的教学模式,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引进企事业单位中的专业人才担任兼职老师,通过对实际工作岗位中的计算机应用需求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采用多个来自工作或生活中的典型工作案例,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办公环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真正提高应用计算机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处理事务的条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3.学习情境设计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讲教师直接指导和参与教学,实践教学模式经历了单纯的“课堂教学加上机实验”,到现今的“课堂教学+任务导向+上机实训+计算机作品设计制作”,以及部分优秀学生参加计算机竞赛培训,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进行创新性作品设计与制作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改革过程,以进一步训练和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4.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教学通过“引、学、做、思、评”的教师引导式授课步骤、映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的项目教学和实训实践过程,以提升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职业综合素质的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教学的实施从创设情景、激活问题开始;逐步到探索尝试,揭示问题;再到完成实践操作,全面完成任务;最后应用所学知识技能,进行相仿任务实习,将“引、学、做、思、评”有机融合入教学流程中。

 

三、改革效果检测,考核评价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取消了传统的考试模式,全部采用无纸化考试模式,实行“教、学、做、评”合一的程序化、多元化考核与评价机制。以阶段考核和学期终结考核为主,配合每个教学任务完成过程中的灵活多样的考核,如到课率、课堂表现、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指导教师评价等,真正实现融评价于教、学、做过程的中。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和建设围绕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力展开,在教学改革和教研活动中大胆改革和创新,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注重计算机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将传授知识、培养思维和动手能力相结合,强化操作性训练。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工作过程;教学模式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德国针对传统职业教育与真实工作世界相脱离的弊端,以及企业对生产一线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提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例如,为适应企业发展与技术进步,德国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规定,企业应尽可能地配合“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条例列出了从企业工作流程中提炼出来的典型工作任务,各个企业在这些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下,根据自身需求情况、结合各自的技术标准选择具体的培训内容。我国目前很多学校也开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例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从工作任务向课程转换与构建的改革中,成功运用能力递减法(逆向)、能力“递增”法(顺向)和能力“分担”法,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进行探索;以校企共同“做、学、研”,提高了教师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能力,形成了独创的“3343”多循环式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模式。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和实践性双重特点,决定了它一方面在各行各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它是适合于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值得深入研究。但是目前我国职业技术院校的信息技术基础课大部分处于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时期,无论从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参考资料都属于研究和摸索阶段

二、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

1.教学内容探索

  人才需求调研。进行专业调研,通过行业、企业、劳动力市场、学校调查,了解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和专业教学情况,以确定总体目标和对教学基本内容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四项:职业分析、课程结构分析、制定课程标准和教材开发组成。

  职业分析环节包括三部分:首先根据职业活动和工作要求,分析工作项目。然后根据工作程序或工作内容,将每一工作项目分解为若干项具体工作任务,这里的工作任务是指工作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单项任务,如统计员工的工资。最后分析完成每项任务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按工作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分析表。课程结构分析环节主要是立足工作任务分析表,将工作任务模块转换成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是对课程教学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它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课时安排和要求,提出教材编写建议、教学设备配置、教学和评价建议等内容。教材开发环节主要是依据科目课程标准,制订教材体例,编写教材文本以及开展教材辅助资源建设的过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材的编写是一种全新的教材模式。教材应把专业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的层次关系重新调整,把工作任务放在焦点位置,而专业知识放在背景位置。

2.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

在教学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法,利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通过真实的企业项目将学习活动过程的设计融入教学过程中,从而保证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强调教师、学生、情境和项目任务四个因素的整合。

首先引入实际项目,分析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项目演示,提出问题,讲解项目应用背景,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然后创建工作情境,即创建一个与项目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在问题的引导下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在最后,可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引申和提高。 每一个任务完成后,让学生讲解或展示任务完成的结果,学生间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通过上述教学流程完成了学生学习、教师指导、学生成绩考核等环节。使学生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在学的过程完成知识、技能的掌握与应用。

3.加强师资建设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对实践的要求更高,因此,要加强“双师型”工作团队建设。美国学着库克经过研究发现,一个研究人员到一个单位工作创造力较强的时期大约有四年,然后创造力会进入稳定衰减时期。因此,为了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应该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工作实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等符合社会发展和职业能力的需要。

4.加强教学设备设施建设

学校应加强操作训练设备的投入,模拟实际工厂建设相应的“教学工厂”,将教学实践和生产时间相结合,解决生产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创造更接近于实际情况的“工作过程”氛围。

三、课程评价体系建设

课程评价是通过将课程教学所取得的各种绩效与课程目标所规定的质量标准做比较,从而判断教学的最终效果的评价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决定了其教学评价具有多样性,因此要建立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以我校为例,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有学生网上评学评教,学校相关专家,企业评价等组成,学生、教师、企业三方面的共同监督,有力的推动了课程的发展,为该课程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学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高职课程的""3343""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3]顾爱华,辛惠娟.信息技术项目化教程[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4]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05,(22)

[5]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31)

篇10

关键词:小学篮球;篮球教育;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 G841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目前北京市小学的篮球发展氛围高涨,多数小学都会设置篮球课程,在全社会都积极推广篮球运动的同时,人数也逐渐增多,却没有欧美国家一样的篮球水平,这个问题就要归于教育的因素,所以如何在这种形势下加快推进小学篮球教育教学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小学篮球训练的加强不仅会保证篮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会给我国篮球的振兴提供前提条件。对北京市海淀区部分小学篮球基础教育给与准确的分析,在一些不足之处给予适当的意见与建议,其价值在于对北京市海淀区部分小学篮球基础教育进行透彻的分析,提高学校对学生的篮球基础教育,完善教育系统,为中国学校体育中篮球的教学提供帮助,因此,对此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2.小学篮球教学过程要素现状分析

篮球教学活动是为学生组织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篮球教学的决定性因素。相互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能结构、个性特点、能力倾向和学习前的准备情况等。现阶段的小学学生的整体身体形态与素质与90年代相比有比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在身体素质上体现的越加明显。北京市的部分学校会在体育课上教授篮球的基础知识、正确的姿势与规则。但是课后会去练习与娱乐活动的基本都是男孩子。女孩子参与篮球运动的人数不多。受控于孩子们的生长特点,这个时期的学生的篮球水平只仅限于基础的运球与篮下的投篮。整体的篮球水平可以说是启蒙阶段,需要教师正确的指导,打好基础。

篮球教学也是根据体育教学的原则与一般规律,结合篮球运动所体现的规律特点,为完成篮球的教学目的与任务而采用的方式、途径和手段。由于集体性、对抗性和综合性是篮球运动的基础特点,所以技术与战术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3.小学篮球基础教育的总体策略

3.1教学中对学生篮球兴趣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对兴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自觉的去参加体育运动中来,体育运动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生活中非常喜欢的一个因素,但是在起步阶段枯燥的基础训练反而让学生的兴趣逐步减弱,如何在教学中增加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校可以组建篮球队来激发学生的篮球兴趣。目前北京市的篮球比赛机会非常的多,这更加促进了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通过篮球比赛这个平台可以让队员积攒更多的篮球比赛经验,也可以让队员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有助于学生篮球水平的提高。

3.2小学篮球基础教育中对篮球基础知识的教学策略

北京市海淀区部分小学篮球的基础知识教学还是很薄弱的,每个学期学校可能都不会在室内让学生学习篮球知识,必要的篮球基础知识的学习会对篮球技术的提高起到促进的作用,也会增加学生对篮球的兴趣。篮球基础知识包括篮球的起源与发展、篮球的规则、篮球的技术动作解析等。让学生在学习篮球前了解篮球的一些基础知识可以避免学生的盲目学习、凭感觉练习等弯路。小学篮球基础知识教学中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篮球,了解世界的篮球,了解中国的篮球,给学生一个宽广的视野,也会带给学生一个学习篮球的目标,一种信仰。

3.3小学篮球基础教育中对篮球团队意识的教学策略

在篮球教学中团队的意识的教学尤其重要,良好的团队意识不仅会给队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发挥与提高的平台,更会增加团队的战斗力与凝聚力,而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接受能力有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制定适当的教学内容来增加学生对团队意识的培养,同时,在篮球教学中对学生的团队意识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以及团队效能感的提升,为了研究以上7个维度对学生团队意识影响的重要性。

4.总结

北京市海淀区部分小学学生基本身体素质较高,参加体育锻炼时间过少。体育教师的配置相对不够完善,教师数量不足,教师整体执教水平相对较高。并且北京市各小学在教学环境方面的条件上是非常优越的。学校能够完成教育部制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重视技术教育而忽视认知教育。教学方法比较系统,能够符合学生这一阶段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少部分学校考虑到男女生的生理特点采取了性别分开方式教学,有助于不同生理特点的人群的提高。大多数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与知识认知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