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经济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11 08:39: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村集体经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活动的管理与监督,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行为,增加财务工作透明度,加强廉政建设,促进我镇农村集体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定》、《**市村组集体资产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镇按村或村民小组设置的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以下简称集体经济组织),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民委员会执行本制度。
第三条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应坚持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勤俭节约和科学预算的原则,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保障成员(股东)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第二章预(决)算制度
第四条集体经济组织必须按照量入为出、高度节约的原则,根据本单位当年的实际,按照全年总体的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和各项具体工作任务,在新一会计年度前,科学合理安排本集体经济组织全年的财务收支预算,具体包括: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其他收入,经营管理运作费用、福利费用、固定资产购置、工程(含装修、水电安装等)和基础设施建设、土地资源开发使用、收益分配、筹资或投资等各项财务收支。
第五条集体经济组织在制定财务预算前,必须广泛征询意见和充分论证,由村两委会制定初步方案,经党员及成员(股东)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向成员(股东)公布,报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部门(农办)备案后实施,并由监事会监督执行。预算一经通过,应严格控制,不得随意追加、修改或超预算开支。如在实施过程中确实需要修改或追加,超出本制度规定限额的,应按照“一事一议”的决策制度,提交给成员(股东)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向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部门(农办)书面报告,说明原因。
第六条年终决算时,集体经济组织要结合年初的预算进行比较,查找节支、超支或计划外开支的原因。特别是对超支较大的开支项目要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造成超支的主客观原因,总结经验或追究责任,并在年终党员及成员(股东)代表会议上作决算汇报时逐项解释。
收支预算方案及决算结果向成员(股东)公布。
第三章投资决策制度
第七条对于集体土地规划开发利用,工程建设(含装修、水电安装等)和基础设施投入,集体资产转让、租赁、农业承包、借款等发展经济和行政性、公益福利事业性的投资或筹资计划,事前必须要认真调查研究,作出书面的可行性分析,在充分进行绩效比较评估和论证后制订方案,并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进行立项。
第八条凡在集体用地规划开发,工程建设和基础设施投入,集体资产的购置、转让、出租、农业承包、贷款、借款,以集体资产赔偿或补偿等发展经济和行政、公益性事项的民主决策活动中,不能由个别成员擅自决策。涉及集体经济组织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必须提交有关方案,经党员和成员(股东)代表联席会议表决通过后方能实施。操作中若有违反投资决策活动管理规定的行为,造成集体经济损失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九条属福利性投资的,不准举债投入。属经营性投资,需要筹集资金的,必须由理事会提出方案,经村两委会同意后,由党员及成员(股东)代表会议表决通过才予实施。
第十条凡由集体经济组织支付的各种赔偿、补偿、捐献、赞助、无偿支付等或各种减免款,涉及总标的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由村两委会研究决定;涉及总标的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由理事会提出方案,由成员(股东)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才予实施。涉及到利息赔(补)付的,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
第四章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及结算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大小建设工程项目按规定实行公开招标,个别特殊工程确需实行邀请招标的,报请相关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
村成立“招标”领导小组,村书记和村主任任正副组长,成员由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及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代表等组成,负责建设工程项目和土地发包、物业出租等经营活动的招投标工作。
工程招投标信息要在投标前向群众公布,采用押标金进行投标,工程10万元以下押标金壹仟元,每超10万元增加壹仟元,弃标没收押标金。中标后由双方及时签定施工合同,明确有关工程施工造价、期限、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等指标要求,投标结果要张榜公布。
承建单位应具有符合相关规定的承建资质。
第十二条集体经济组织的各项建设工程项目合同造价在10万元以下的,由村两委会研究决定后,按照规定办理相关程序后方能实施招投标。
合同造价在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建设工程项目,必须由理事会提出方案,经村两委会同意,由成员(股东)代表会议讨论表决通过,并按照规定以书面形式向有关部门申请立项审批后方可实施招投标。
50万元以下(不含50万元)的建设工程项目,由村委会自行组织,投标前15天在镇内通过电视媒体或公布栏公开招标信息,并由镇招投标管理办公室指导招标工作和监督招标过程,工程招标资料必须含有建设工程报建所需资料;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的建设工程项目,必须报镇招投标管理办公室,由镇招投标管理办公室组织进行招投标。严禁分拆工程规避招投标。
评标办法:建筑工程项目采用次低价中标,其他工程项目采用最低价中标。
第十三条所有建设工程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各级政府关于建设工程的管理规定,并推选3-5名与施工方无利益关系或密切关系的人员负责施工中的质量监督和验收工作。工程合同、验收结果必须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第十四条支付建设工程项目的进度款时,必须依据工程合同、招投标会议资料、工程预算表及监理单位的确认等手续,按工程进度,凭施工单位开具的发票进行支付,进度款不能超过工程总价的80%。
竣工时,要组织质监部门、村两委会成员、监事会、工程监理等进行验收,由承建单位开出结算发票,验收人、审批人签名,并附上工程结算验收报告和以上有关资料进行结算。验收前,支付工程款不能超过总工程款的80%。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可结算支付总工程款为95%,余下5%作为工程的保修金(依据《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待工程保修期满后(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方可支付。
所有招投标的工程,无竣工验收报告书及工程结算书的,不得结算工程款。
第十五条建设工程项目的其它有关要求及程序按照《**镇非招标建设工程管理办法》及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制度
第十六条根据财政部颁发的《现金管理条例》规定,集体经济组织支出的各种款项中可用现金支付的有以下内容:工资、津贴;个人劳务报酬;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款项;出差人员必需随身携带的差旅费;结算起点(1000元人民币)以下的零星支出;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属于上述范围内的支出,集体经济组织可根据需要,从开户银行或信用社提取现金支付,不属于上述结算现金结算范围内的其他款项的支出,集体经济组织应通过银行或信用社转账结算。
第十七条库存现金的限额。严格遵守库存现金制度,库存现金不准超过规定限额,收入现金须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出纳人员允许留存现金(过夜库存现金)的最高限额不得超过2000元人民币。
第十八条集体经济组织严格执行帐款分开管理制度。配备出纳员,负责办理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支和保管工作,并建立岗位责任制,出纳员不得保管或暂时保管会计资料、财务专用章。新开立帐户及原有帐户的销户须经镇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审核。一切现金收付必须由出纳负责办理,做到日清月结,帐款相符,每月定期与会计核对现金及银行存款帐,并登记好核对清册。
银行帐户管理必须严格按照《银行帐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开设和使用,一般只能选择一家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开立一个基本存款帐户。银行帐户只供本单位经营业务收支结算使用,严禁出借帐户供外单位或个人使用,严禁为外单位或个人代收代支、转帐套现。银行帐户的帐号必须保密,非因业务需要不准外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以个人名义开立帐户存储。
第十九条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章及空白支票由会计负责保管,并办理领用登记。私人印章由个人自行妥善保管,严禁由一个人保管签发有效支票的全部印章。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银行印鉴卡必须“三章”齐全,即财务公章、出纳私章、村主任(或财经支委)私章,组级集体经济组织银行印鉴卡可增加村民小组长私章。
第二十条集体经济组织向单位和成员(股东)收取现金、银行存款时,手续要完备,及时入帐,统一使用“农村经营管理单据系统”电子版进行核算;所有业务发生的收支单据必须使用“农村经营管理单据系统”进行开单,开单员打单后,由出纳负责收付;只有经打单系统开具的单据方能入帐,不打单不能入帐。所有业务发生的收支单据统一使用正式发票或由市级以上财政、农业部门监制的收付款票据,其他均为无效票据,不准以白条抵库,不准坐支,不准挪用,不准公款私存,不准以白单入帐。现金支出必须取得内容真实完整、审批手续完备的原始凭证才可以支付。出纳要严格做到“四不付款”,即:用途不明不付款,手续不全不付款、开支不符不付款、审批越权不付款。
第二十一条集体经济组织要加强对银行存款的管理,支票、存折和印鉴分别妥善保管,出纳员每隔10天应当与银行或信用社核对帐目,填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每月5日前将上个月发生的各种单据、报废单据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上交会计,由会计员核算无误后接管。
第六章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第二十二条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经济独立核算,保持“三权不变”的原则,即集体资产所有权不变、资金审批使用权不变、收益分配权不变。集体经济组织必须建立健全开支审批制度,完善开支审批手续。一切财务收支必须取得符合法定的原始收付凭证及相关资料的原件,所有经济开支实行分级限额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开支,杜绝不合理开支,切实执行“四有”制度,即:有支付用途、有经手人、有证明人、有审批人(村书记或村主任)。对手续不完备的开支,出纳员不得付款,会计不予核销入帐;对不合理的开支,经办人有权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
收入(款)业务必须根据相关经济合同或其他依据,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核算,统一用上级规定的票据进行收取,并要有经手人、收款人、村书记或村主任签名。
第二十三条非经营性开支审批制度:
1、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000元以下开支由村书记或村主任审批;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开支由村主任审核后,报村书记审批(若村书记和村主任为同一人,则由副书记或副主任审核后,报村书记审批);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开支由村两委会集体讨论决定,50000元以上开支必须由成员(股东)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形成集体签名的书面决议,由村书记审批。
2、组级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开支必须按以下规定进行审批:
1000元以下开支由村民小组长审批;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开支由成员(股东)代表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由成员(股东)代表联合审批;10000元以上开支必须召开成员(股东)大会集体讨论决定。
3、业务费的使用。业务费是集体经济组织用于经济活动及公务的费用,列入管理费用。控制标准:总额不超过上年度村集体纯收入的5%,年初将业务费总额列入财务收支预算。业务费的使用实行年度结算,往年节余部分转入公积公益金。若费用超支,需作书面报告,经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部门(农办)审批,才能开支。
4、集体经济组织召开会议应本着节俭的原则,一般情况下,不发放会议费。如确须发放会议费的,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会议费发放标准最高不能超过50元/人·天。
5、除市镇规定外,不得用集体资金为村两委成员、管理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办理其他私人福利。
第二十四条村两委干部的工资、补贴标准严格按照《**镇关于规范村级干部工作报酬的实施办法(试行)》(**府[20**]61号)规定执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和借口巧立名目擅自发放奖金和提取其他报酬收入。集体经济组织其他工作人员或管理人员的待遇和有关补贴由村两委会或理事会提出方案,交成员(股东)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报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部门(农办)备案后实施。其他工作人员或管理人员的待遇及补贴不得高于村两委成员。凡村两委成员及管理或其他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必须经会计复核签名确认才予支付。
第二十五条经营性开支的审批制度:
(一)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发展经济、兴办公益福利事业、土地开发经营的投资,按以下规定进行审批:
1、发展经济投资在30万元以下的,由村两委会集体讨论决定;投资在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的,必须召开成员(股东)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并报镇经贸办立项,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立项审批情况须报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部门(农办)备案。
2、兴办公益福利事业投资在30万元以下的,由村两委会集体讨论决定;投资在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的,必须召开成员(股东)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并报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部门(农办)立项,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3、土地开发经营的投资在30万元以下的,由村两委会集体讨论决定;投资在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的,必须召开成员(股东)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土地开发经营的投资不论金额多少,均必须报镇规划建设部门立项,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立项审批情况须报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部门(农办)备案。
(二)组级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发展经济、兴办公益福利事业、土地开发经营的所有投资,必须先请示村委会审核同意后,再按以下规定进行审批:
1、发展经济、兴办公益福利事业的投资在2000元以下(含2000元)的,由村民小组长审批;2000元-10000元(含10000元)的,由成员(股东)代表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由成员(股东)代表联合审批;投资在1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必须召开成员(股东)大会集体讨论决定;投资在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的,除须执行1万元-30万元投资的审批手续外,还须由村委会报镇政府相关部门按本条(一)款的第1、第2小款规定立项,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2、土地开发经营的投资不论金额多少,必须召开成员(股东)大会讨论决定,也须报镇规划建设部门立项,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立项审批情况须报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部门(农办)备案。
(三)集体经济组织的各项投资必须要充分调研,拟出可行性报告,有预算,有实施方案,并按制度讨论审批后方可实施,不得盲目投资。
第二十六条集体经济组织需要借贷款的,必须拟出借贷款方案,内容应包括债权人(单位)、金额、用途、利率、还款计划等,并按以下程序审批:
1、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借贷款的,必须召开村两委会、成员(股东)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并根据借贷款用途(发展经济、兴办公益福利事业、土地开发经营)报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立项,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2、组级集体经济组织借贷款的,必须召开成员(股东)大会讨论决定,并报村委会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七条坏帐核销审批制度:
对债务单位撤消,确实无法追还,或债务人死亡,既无遗产可以清偿,又无义务承担人,确实无法收回的款项,或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经核查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应按以下规定程序进行核销,并计入其它支出。
1、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确实无法收回的款项,应书面详细说明情况,并附相关原始资料(复印件),由村两委会及成员(股东)代表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并报镇财政所、审计办、农办等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
2、组级集体经济组织确实无法收回的款项,应书面详细说明情况,并附相关原始资料(复印件),由成员(股东)大会讨论决定,并报村委会、镇财政所、审计办、农办等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七章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第二十八条集体经济组织现存和新购置的(含捐赠物资)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使用期限一年以上属本单位所有的物品,都应列入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
第二十九条下列固定资产应当计提折旧:房屋和建筑物;在用的机械、机器设备、运输车辆、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和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固定资产。
第三十条下列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国家规定不提折旧的其他固定资产。
第三十一条固定资产的购置必须纳入年初的财务收支预算计划,防止盲目购买。集体经济组织凡预算外购置价值在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由村两委会讨论决定;集体经济组织凡预算外购置价值在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经营性固定资产,由理事会讨论提出方案,村两委会审批。超出以上限额的预算外固定资产购置按照第二章第五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购置资产时,应当成立采购小组,参照镇采购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和询价等方式进行采购,签订采购合同,并保留有关采购资料。不准公款为个人购置通讯设备、摩托车(治安执勤用具除外)、小汽车或公务车。
第三十三条固定资产必须由专人管理,要设立专帐及台帐,专卡登记,并按照有关规定,分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方法计价入帐。定期对固定资产盘点清查,做到帐实相符,年度终了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盘点清查,并向成员(股东)张榜公布,遗失的要查明原因,作出处理意见,如人为因素造成固定资产损坏或遗失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属基建工程的,完工时要及时验收,并把验收手续齐全和依据齐全的会计原始资料交由财会人员作帐务处理,并在一个月内转入固定资产帐。凡已投入使用的在建工程,必须转入固定资产,未验收的要及时补办完工验收手续。
第三十四条集体的工商业用地(含外购的)和房产(物业)应于购置或建成的一年内及时办理土地证和房产证。对历史遗留无产权证件的土地物业,应逐步理顺,完善证件,明晰产权。
第三十五条集体土地和房产物业的出租必须设专人管理,及时追收租金。并按照物业名称、地理位置、租赁人、合同期、租赁面积、单价、年(月)租金、押金、租金交付情况等进行动态登记。集体物业要经常检查、维护,防止人为损坏。
第三十六条固定资产的清理、变卖和报废处理,必须经成员(股东)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执行。
第三十七条固定资产(特别是非经营性固定资产)必须专人保管,责任到人。保管人员退休或工作变动前应及时办好移交手续;损失、损坏的应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第三十八条固定资产必须按规定提取折旧,并采用“年限平均法”提取。
第八章借款及应收款管理制度
第三十九条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严禁借给私营企业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外的私人使用,严禁把集体的土地使用证和房产所有权证借给私人或私营企业作抵押。
第四十条严禁干部、工作人员因私借款。凡因公暂借款必须填写借款单,经主要领导审批后才能借取。借款2000元以下,经主管财经领导(村主任)审批后才能借取;借款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须经两位主要领导(村书记和村主任或副书记或副主任,下同)审批;借款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由村两委集体审批;借款50000元以上,经成员(股东)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借用期限一般不得超过2个月。
第四十一条凡因公借款,业务终结后要及时清还款项,最迟不能超过10天,有特殊情况的,必须办理审批手续,但不得超过2个月。
第四十二条集体资金原则上不得借给非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单位、个人。对于以往的外借款应及时补办有关抵押手续,到期的必须要全部归还,不得续期。
第四十三条集体经济组织每季度进行一次债权债务的全面清理和财务自查。积极追收债权,对逾期未收的应收款应组织专人追讨,追收无效的必须通过法律途径予以追索。对逾期两年以上、已通过上列追收途径后,确实难以收回的应收款,应经村两委会、监事会、成员(股东)代表会议表决通过才予冲帐;若属违规或失职而造成集体应收帐款损失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第九章土地基金管理制度
第四十四条凡国家征用征收土地、集体土地转让或镇批准同意开发使用土地,必须按照市、镇文件规定执行。征用土地的补偿款或集体土地转让收入必须要根据征用或转让土地的合同(或协议)进行挂帐,不得以土地款未收到为借口而不予挂帐。征用或转让土地合同(或协议)必须标明征用或转让土地的位置、面积、单价和总金额、付款限期以及付款方式等。征地补偿款应当作出分项使用管理方案,必须经成员(股东)大会或成员(股东)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报村委会审核,镇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分配方案和执行情况要在公布栏上公布。还要对征地补偿款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造册登记。
第四十五条集体经济组织对于征用土地的补偿费或土地转让收入,应当进行合理分配使用,按市镇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四十六条开投出租工业(或商业)用地的使用权,所收取的使用权费在扣除前期土地开发费用后,计入土地基金;一次性收取多年工业(或商业)的集体用地租金的按年限逐年分摊计入当年租金收益;一次性收取长租(5年以上)集体用地租金的,在扣减前期土地开发费用后,计入土地基金。
第四十七条集体经济组织可将土地基金投入到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或开发性支出等,确保保值增值。具体参照本制度的第三、第四章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八条不准弄虚作假、变换手法处理土地基金,严禁将土地基金用光花光。否则按违反财经纪律处理,追究经办人员及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第十章收益分配制度
第四十九条集体经济组织在年终进行收益分配前,要准确核算全年的收支,清理财产和债权、债务,搞好各项经济合同的结算,积极追收各种应收款项,在当年会计年度内未收到的应收款,不列入当年收益分配。
第五十条集体经济组织必须在每年的收益中提留10-20%的公积公益金,用于发展生产,包括转增资本和弥补亏损,也可用于集体福利等公益设施建设。
第五十一条集体经济组织公积公益金的审批手续和程序参照“经营性开支审批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二条村干部报酬必须严格按照镇有关文件规定执行。组级干部报酬方案必须在组级干部换届选举前确定,由各村委会根据镇有关文件精神及各村实际制定方案,经成员(股东)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
第五十三条收益分配必须按成本会计核算、量入而出为原则,不准互相攀比,主观定断。由理事会制订分配方案,经村两委会讨论,以及上报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部门(农办)审核后才可进行分配。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按照“大部分用于生产发展、小部分用于集体福利”的原则,按下列顺序进行分配:1、弥补亏损;2、提取公积公益金;3、提取福利费;4、农户分配。福利费要坚持先提后用的原则,福利费用于集体福利、文教、卫生及公益事业建设等方面的支出,用于成员(股东)社会保障支出,也可以适当补助村民生活、补贴老人、学生学费和特殊困难户等。各项收益分配方案,必须经成员(股东)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报村委会审核,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部门(农办)批准后执行,分配方案和执行情况要在公布栏上公布。
第十一章土地承包及合同管理制度
第五十四条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市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暂行办法》(*府[20**]123号文)、《**镇畜禽养殖管理规定》(**府[20**]101号文)以及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五条集体经济组织土地(含鱼塘)发包、土地及物业出租等经营活动应实行公开招标发包(或出租)。
土地(含鱼塘)发包经营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纳入镇近期建设规划用地范围的不能超过1年),且不能超过家庭承包经营期限或家庭承包经营期限的调整期,发包的土地必须用于种植短期农作物,不得用于种植苗圃、林木、果树等生长周期长的植物。
经济项目发包和合同签订的程序是:由合同发包方(或出租方)提出项目发包(或出租)的方案,经村两委会同意,由成员(股东)代表会议讨论表决通过。严禁村组干部和工作人员未经村两委集体决定和成员(股东)代表会议通过私自发包集体经济项目和签订(含续签)经济合同。公开招投标的具体工作由“招标”领导小组主持,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部门(农办)派人监督招投标工作。在投标前15天张榜公布发包信息(包括发包项目的地理位置、面积、期限、底价以及允许经营范围等等),采用押标金进行公开投标,任何人不得以权压价和垄断承包。中标后发包方(出租方)和承包方(承租方)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合同。评标办法采用最高价中标。
所有经济合同签订后必须在三天内交一份复印件到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会计员要按合同内容记帐,并对经济合同进行编号造册,归档管理。
第五十六条农业承包合同可以到镇农村承包合同管理部门(镇农业服务中心)办理鉴证手续,也可以到司法部门办理见证手续。农业承包合同统一使用农村承包合同管理部门制作的条款齐全、格式规范的承包合同书或示范文本,承包合同应具有以下主要条款:①合同的名称、双方当事人的单位、姓名和住所;②承包项目的名称、面积、数量、质量等级和坐落(位置);③承包项目的期限和起止日期;④承包土地的用途;⑤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⑥承包款的数额及支付方式;⑦违约责任;⑧解决争议的方式;⑨履约保证金;⑩双方约定的其他条款。
承包合同鉴证的程序是:①由合同发包方(或当事人)提供合同文本和有关资料(包括村两委会会议决议、成员或股东代表会议书面表决决议、承包方的资格证明和身份证明以及其他有效证明材料);②由承包合同管理部门对所提供的合同文本和有关资料进行审查,询问当事人,必要时对承包项目进行实地勘查;③对已审查符合规定和要求的合同文本提供给镇建设规划部门进行审核;④审核通过后,承包合同管理部门对符合鉴证条件和要求的承包合同出具鉴证证明,并按规定收取鉴证费。
所有经济合同以及鉴证书或见证书必须及时在村务公布栏上公布。
第五十七条健全集体经济组织的合同管理责任制度,设合同专管人员,职责是:及时将合同送达会计员,协同会计员处理相关业务,确保对所签订合同及时挂帐;对本单位的合同分类造册,建立完整档案,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具体要求和有关规定按《**镇档案综合管理办法》中<土地管理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制度>执行;每月检查合同的履行情况,定期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第五十八条健全建筑工程和经营发包制度,集体经济组织应就各种项目公平公开向社会招标,并将中标书复印件交会计员存档,作为记帐凭证附件。
第五十九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视该项目发包无效:①按规定必须签订经济合同而没有签订的;②经济合同签订过程中,因负责人失职、渎职或其他行为导致没有执行本管理制度的;③没有依法办理有关手续的;④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况的。
有以上情形之一造成经济损失的,追究直接责任人的经济责任以及相关其他责任。
第六十条经济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时,应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向镇司法所申请调解或向人民法院。
第十二章会计机构和财会人员管理制度
第六十一条镇设立农村会计服务中心,配备专职会计员;村应配备村报帐员(开单员)和出纳员、组会计员和出纳员,村报帐员(开单员)和组会计员可兼任,村出纳员和组出纳员也可兼任。
第六十二条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会计委托制,委托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记帐、核算。
第六十三条农村会计服务中心职责是:组织、协调和指导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负责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做好村级核算单位合同的监管工作;开展对村组核算单位的财务检查、分析和评估;做好对村组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岗位职责测评和考核;村组财务人员的其它管理工作。
第六十四条村组负责人担任财经主管,负责管理本集体经济组织及下属单位的财经工作,对本组织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规范性负责。
第六十五条会计员职责:认真做好会计核算和监督,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规范性;落实岗位责任制;负责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配统计和会计信息的上传下达;负责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资料管理和合同管理;负责做好系统软件和数据的维护管理,做好本中心电算化硬件设备保养;做好系统的数据备份和保密工作,负责保管计算机的移动硬盘、磁盘、光盘等磁性介质档案,并按有关规定办理;严格执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负责办理会计档案的整理、保管、查阅等具体工作;及时做好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检查工作。
第六十六条报帐员(开单员)工作职责:负责本单位收支单据的开单工作;负责本单位各项收支报帐工作,每月或每半个月报帐一次;负责申领、保管本单位的收付专用凭证等票据和保管本单位财务专用章;负责将本单位每月所开立的各项收支报销单据明细,月底与农村会计服务中心核对;负责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配统计和会计信息的上传下达;负责集体经济组织的资料管理和合同管理。
第六十七条出纳员职责: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不签发空头支票,不得出租出借银行帐号,管理好银行帐户,严格执行银行结算制度;审核收付款原始凭证,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帐;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保管空白支票;每月与会计盘点清查现金和银行存款。
第六十八条会计(报帐员)、出纳分别由不同人员担任,不得兼任。村两委干部不能兼任会计、出纳,村干部直系亲属不能在同一组织担任财务人员。
第六十九条会计(报帐员)、出纳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有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部门(农办)考核合格的上岗证书。
第七十条会计人员因工作调动或离职时,必须提前一个月申请。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必须先向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部门(农办)报告,由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部门(农办)派人监交。
第七十一条村组会计人员的任免、调整、处分必须报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部门批准后执行。
第七十二条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每年组织对村组会计人员考核一次,也可根据需要作不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村组会计人员的连任、解聘、调岗、奖励和处分的条件之一。
第七十三条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聘请的会计人员的任免、调整、处分、工作考核和报酬按照镇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章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第七十四条集体经济组织应建立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镇档案综合管理办法》中<会计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制度>以及省、市有关规定执行,加强对会计档案的管理。保证会计档案的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档案包括农业承包合同及其它经济合同或协议,各项财务计划及收益分配方案,各种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会计人员交接清单、会计档案销毁清单等材料。会计档案不得借出。不接受个人或外单位的查阅或复制。但如有特殊需要,经有关负责人批准后,可以提供查阅或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
第七十五条集体经济组织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由农村会计服务中心负责整理暂时保管。当年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农村会计服务中心保管一年。期满之后,由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编造清册移交村档案室,由村档案管理人员按照归档有关规定和要求立卷归档保管。采用移动硬盘、光盘保存的会计档案,由村系统管理员保管,其中光盘保存的会计档案须一式二份,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地点。
第七十六条会计人员调离岗位,须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手续。移交人先制好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档案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和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等内容,由接收人逐项清点无误后,移交人、接收人和监督移交人三方签名或盖章后生效。
第七十七条会计档案资料保管期限按<**镇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的规定执行,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第七十八条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可以按下列程序进行销毁:
1、由会计或档案主管机构提出销毁意见,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列明销毁会计档案的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和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销毁时间等内容。
2、保管期限已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当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为止。单独抽出立卷的会计档案,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中列明。
3、单位负责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4、销毁会计档案时,应由会计机构会同审计机构共同监销。
5、销毁档案的其它有关要求及程序按照《**镇档案综合管理办法》中<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执行。
第十四章监事会工作制度
第七十九条集体经济组织应成立监事会(民主理财监督小组,下同)。监事会由3-7人组成,负责民主理财及村务财务公开监督工作。监事会每三年改选一次,与村民委员会换届同步进行,可连选连任。监事会成员应在党员、成员(股东)代表中推荐,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懂基本的财会知识。
2、非村、组主要领导干部及其直系亲属。
3、有群众威信、秉公办事、作风正派。
监事会必须由成员(股东)大会或成员(股东)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并报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部门(农办)备案。监事会成员的报酬,采用误工补助的办法,补助标准由各村、组确定,按实际参加工作天数计发,不得巧立名目擅自发补贴,报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部门(农办)备案。
第八十条监事会成员的工作是代表成员(股东)参与集体经济组织的有关经济事务,村两委成员或理事会要积极支持和配合,如实解答监事会提出的问题,在理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监事会有权督促理事会(村委会)成员及时纠正。
第八十一条每月的1-5日(遇节假日顺延)为民主理财活动日,监事会审查财务收支凭证及出纳帐,收支凭证经审查后才能交由会计入帐。每月10日-15日为财务公布日,公布的财务报表必须有监事会成员签名。集体经济组织指定会议召集人,开展民主理财活动,做好会议记录,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理财监督的主要内容、结果。记录条理要清晰,表达要明确,会计、出纳必须参加,全体人员签名,并妥善保管好会议记录。此外,监事会还有如下权利和职责:
1、有权对财务收支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实物进行逐单、逐项审核、签字。
2、有权对财务公开、财务制度、经济合同、财务预算、决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监督。
3、有权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物资、固定资产存量等进行不定期的盘查、核实。
4、有权监督张榜公布的财务、资产内容是否及时、真实、完整。未经民主理财监督机构审核盖章或成员共同签字的财务公布表不得上墙公布。
5、有权要求集体经济组织纠正审核中发现或财务公开中发现的问题,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有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处理建议。
6、自觉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村党支部的领导,处理事情公平、公正。听取和反映成员(股东)对集体财务及会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按时开展民主理财活动,定期向成员(股东)汇报民主理财工作及集体经济情况。
7、依照第四章、第八章的有关规定参与工程投标、验收。
8、参与土地转让底价的确定、土地面积的丈量。
9、参与监督本组织的土地基金开支使用。
10、参与本组织投资项目的研究和重大经济活动。
第八十二条因监事会成员没有履行职责等失职行为造成财务收支凭证、财务公布资料等没有监事会成员签字的,由村两委会以书面形式说明情况,允许入帐及张榜公布。监事会成员连续三次不参加民主理财活动的,其监事会成员资格自动撤消,并由村委会重新组织补选或根据当届监事会成员选举得票情况由高至低顺序确定新任监事会成员,变更监事会成员的原因、程序、结果等情况要张榜公布。
第八十三条集体经济组织要设立财务公布栏及意见箱,接受群众监督。财务公布要做到“公布地点公众化、公布形式专栏化、公布内容通俗化、热点问题专项化”。并通过公布栏、各类型会议等形式向成员(股东)公布。
第八十四条财务公开的格式、内容和要求按市镇有关规定执行,统一使用农村财务公开软件的公布表格和内容。财务公布的主要内容包括财务计划、损益性收支、非损益性收支、债权债务、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等。财务公布时间要求每月10-15日前公布上月的财务资料,每年年度终了后15-20日内公布上年度财务资料及当年的财务计划。其它需及时公布的项目如工程建设、征地补偿、救灾救济等要及时公布。
第十五章罚则
第八十五条村组干部、财务人员及有关人员违反本财务管理制度,视其情节轻重及造成危害的大小,给予以下处罚:
1、情节较轻,没有造成村组集体经济损失的,由村委会及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部门(农办)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
2、情节较重,并给村组集体造成经济损失的,由村委会及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部门(农办)酌情给予警告、严重警告、留用察看、开除的处分,并追究当事人的直接经济责任。
3、情节严重,构成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六章附则
第八十六条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居民小组的集体经济组织适用本制度。
篇2
关键词:规范;农村集体资产;发展
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当否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经济利益和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同时是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诱发干群关系紧张的焦点问题。本文拟结合我镇村集体财务管理的工作实际,就规范和完善村集体财务管理提出对策建议。
一、加强集体资产的财务管理,保护集体资产安全、完整
1.明晰产权、摸清家底,做好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的界定和产权登记,建立健全集体资产台账。首先成立以县、乡、村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清产核资小组,对村级资产进行全面彻底清查,对现有的资产进行产权界定与价值评估,对账存实亡的资产要按规定程序核销,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了解整个资产状况,明晰资产所有权,并进行产权登记。其次,根据清产核资的结果建立资产台账,做好集体资产的登记工作,作到账实相符,并及时反映资产的使用及其变动情况,防止资产的流失,确保集体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2.提高集体资产的运营效益。建立集体资产年检和报告制度,以利于切实掌握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了解集体资产增减变化和保值状况,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村集体组织将集体所有的资产、资源和经营项目发包给承包人经营时,要按照“公开、公平”的原则进行,并要按照国家及相关规定和要求,签订承包合同,把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指标量化,纳入承包合同,明确双方的利益关系。在指导合同签订、变更、解除、鉴证、检查、监督承包合同履行和调解承包合同纠纷等方面要形成工作规范,按照原则办事。时刻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3.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现阶段,村级专项资金主要包括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征地补偿费、“一事一议”资金等。首先,加强新农村专项资金的管理。新农村建设资金是国家支持农村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事关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成败。对新农村专项资金要专户存储、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专款支出须由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后,上报镇相关部门审核,防止挤占挪用。其次,加强对征地补偿费的管理。征地补偿费的规范管理,是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有效防止圈占土地,乱占滥用耕地,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
二、搞好村级财务公开,实行民主管理
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按《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和有关文件要求,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进行公布,接受村民监督。本着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出发,凡属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村内重大事项都必须向群众进行公开。如:财务预决算、各项收支、债权债务、“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机动地、荒山、池塘等资产的发包、固定资产的购置或变卖、房屋出租、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土地征占用补偿费、退耕还林补助、计生奖励补贴、农村合作医疗补贴等都必须进行张榜公布。财务公开应当及时,并做到每季或半年公布一次财务收支情况,年终公布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专项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财务公开的数据要真实,公开的内容要存档备案。每次公开后,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要及时召开党员会议、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对村民提出的疑问,要及时作出解释,对村民提出的要求,要及时给予答复;对村民不赞成的事项,应当坚决予以纠正。
三、加强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力度
农村财务审计是村级财务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一项有效的事后监督制度,对于预防腐败、震慑违法乱纪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县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力度,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和人员,按年度制定审计计划,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审计,同时加强审计机关对村级财务的审计力度,扩大审计面。同时乡镇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有一名专职审计人员,依法配合县级农经部门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和村干部离任审计,对村办公经费、新农村专项资金、土地资源发包及上缴款、土地补偿款以及“一事一议”筹资款等,应当定期进行专项审计,重点审查筹资和支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杜绝非法立项、层层加码、隐瞒截留、挤占平调、侵占挪用和挥霍浪费等现象发生。审计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向群众公布审计结果,落实处理意见。
四、抓好村级财会队伍建设
篇3
近年来,政府非常重视农村经济管理问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也日臻完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问题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与挑战,因此,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深入研究,寻找解决对策。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同时阐述了问题的解决对策,希望对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农村;经济管理;农业经济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农村的经济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对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农村经济非常关键。在当前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结合实际具体分析,通过深化改革与自主创新,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水平。
1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对经济管理工作认识不足
传统管理体制对农村经济管理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不够重视。公开化的经济体制改革、科学的土地承包制度等管理措施,对发展农村经济都非常有效。但是,当前我国的农村基层管理者对这点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心理上觉得这些都是徒劳无用的,在实际工作中,消极怠工、应付了事的现象普遍存在。
1.2法规不健全
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任务较重、非常复杂,涵盖内容很广,主要有:农村土地使用权的经营、承包及转让;对农村土地使用等状况进行监督;对农村集体财务状况进行审核等。当前,我国在农村经济管理方面尚无健全的法律法规,在土地承包方面未能减轻农民负担,土地的承包转让也没有被纳入财务部门监管之中,这些都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1.3村集体收入少
我国的农村土地经营没有形成规模化,因此土地收益率不高,尤其是在高原、盆地、丘陵等复杂地形区,土地都是独立经营,大型机械设备也难以利用,因此土地耕种难度较高,土地的收益较小。同时,由于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种地农民能够享受到切实的经济利益,更多的农民都愿意自己耕种土地,对外承包减少,这也使得土地的规模化经营难以实现,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集体收入降低。
1.4债务繁重
债务繁重是农村经济管理中非常普遍的问题,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投资重点工程,不切合实际的兴建农村公益事业,非生产性支出超额等都是农村债务产生的原因。债务繁重可导致社会不稳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基层政权得不到有效的建设与发展,经济管理经费紧张,农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公共设施建设不到位等问题。
1.5记账方面
1.5.1思想观念落后,没有正确认识记账工作
在农村推行记账制度,目的是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保证农村集体财产的安全,是农村财务人员开展工作的政策依据。但是,由于在农村一些人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记账工作并不是很受欢迎。首先,部分村干部都不能正确认识记账制度,他们认为镇(办事处)记账可以做账,但无权干涉村中的资金收支;从另一角度讲,记账制度使得农村财务工作更加透明化,无形中必然会损害某些干部的个人利益,因此他们从内心就排斥记账制度。其次,部分村民也不能正确认识记账制度,没有意识到监督村中财务工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1.5.2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工作混乱
当前,我国农村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即使有的地方有相关制度,也仅是面子工程,没有有效执行。首先,往来账目处理不当,造成村集体资产流失。没有及时对一些往来账目的坏账、死账等进行处理,或者利用往来账务隐藏收入。其次,支出项目账目不规范。尽管村中财务支出有领导审核签字流程,但是由于审批程序不严格、报销程序不规范等,造成寅吃卯粮现象非常普遍。
2农村经济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提高对经济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开设培训班、座谈会等各种形式,对农村管理干部及广大农民灌输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提高其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
2.2健全法制
农村经济要健康有序发展,就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通过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经济管理法规、制度,制度内容要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方面的相关问题、如何加强对农村土地使用状况的监督、农村财务状况的审核等相关内容。健全的法律法规,使得在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问题时有法可依,使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2.3发展第三产业,增加集体收入
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努力增加农村集体收入。鼓励农民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加速农业产业化步伐;培育农村旅游业,把农村具有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培育新型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通过上述措施,来有效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同时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各种便利的服务,搞活农村市场,发展集体经济。
2.4科学处理债务
政府参与,通过多种途径科学处理农村债务,如降息减债:对于高息贷款,应降低利息,以不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利息,如果可以,适当减少本息,以减轻农村债务负担。农村集体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尽早偿还清理债务;对村集体与群众之间的连环债务,可以通过相互抵顶方式进行清偿;对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以村集体名义形成的债务,应该划转给企业自身偿还;也可以通过出租、拍卖等形式,对村集体的资产进行承包、拍卖,盘活资产偿还债务;同时,要严格进行费用审批程序,降低非生产性开支。通过这些措施科学处理农村债务,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2.5完善记账工作
2.5.1提高村干部管理素质、提高村民财务监督意识
要推动记账制度的顺利开展,相关职能部门应提高对记账工作的认识,加强对其宣传推广,不断提高村干部与村民对记账工作的认识,使村民能够深入了解财务工作的内容、功能及村民享有的财务监督权利,让财务记账工作深入人心,引导村民真正拥护该制度。
2.5.2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针对农村财务记账工作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政府职能部门应针对不同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制定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使得财务记账工作有章可循。另外,要尽快培养一批专业的会计人员,确保财务记账工作的规范化、独立性;要不断完善财务制度,确保该制度有效开展。
2.5.3落实财务公开制度,保障村民的监督权益
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是村民的权利与义务,要切实落实农村财务公开制度,保证村民的财务监督权。首先,对农村财务公开工作要严格规范,对公开的时间、内容、形式等都要有明确规定;其次,要注重村民参与财务管理工作,保证村民的监督权。
3结论
在农村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强化对其经济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是保证现代农业经济快速、良性发展的有效措施。虽然在农村经济管理实践中还存在多种问题,但是通过不断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健全法律法规、发展第三产业、科学处理债务、推进记账制度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
作者:葛运益 单位:山东省烟台开发区八角街道办事处
参考文献:
[1]马艳侠,田立丰.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与改进措施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12).
篇4
一、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村民对财务管理知识缺乏了解,民主管理难以执行。虽然大部分村民都认为财务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调查问卷也显示有59%的村民认为农村财务与新农村建设关系密切。有67%的村民认为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村民素质较低。缺少财务管理知识,对于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知之甚少,对于其具体含义和如何执行并不清楚,36%的村民没听说过民主理财小组及其作用,另有48%的村民不知道“一事一议”制度,这就使得民主理财、民主管理难以落实到群众当中去。
2 会计核算不规范,没有严格遵守会计制度,影响了会计报表的“真实性”
2.1大量资产不入帐,存在资产流失隐患。如:部分村在征地拆迁过程中通过土地置换或用征地补偿费、工作经费抵土地出让金等形式形成大量的土地资产,这些土地资产未通过帐面付款,形成巨额帐外资产;部分村用置换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与他人联合开发商住房,建成后分得的房产未在帐面反映,变成帐外资产;还有的村办企业被注销后,其投资建造的许多房产及土地没有及时收回,变成帐外资产。
2.2少数村为了年终考核需要,虚增收入。有的村为了年终考核时取得好成绩,采取虚增收入做法,一边增加收入,一边全部挂“应收款”帐户。
2.3弄虚作假,隐瞒招待费用开支。目前农村村级财务支出中招待费用实际发生数额大、比例高,许多村采取多种方式隐瞒招待费用开支。如用征地补偿款收入直接冲抵,虚开沙石料发票套取现金,虚构村民冒领征地补偿金等方式用于帐外招待。
3 财会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低
当前,农村财会人员大都是村“两委”指定的,没有经过正式的业务培训,有的会计业务上只能做到“记记账、打打算盘”,还不能完全适应新会计法的要求,不能及时发现村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不能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造成村财务工作专业性和连续性差,出现了“断头账”和“年年培训村会计、年年有新会计要培训”的现象。
4 缺乏民主管理和监督
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人员虽然经村民大会选举产生,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部分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责任意识不强,没有认真履行权利和义务。要么以村委的意见为理财依据,形同虚设;要么与村委对着干,民主监督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二、改进和完善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对策
1 加强教育,采取措施,切实提高村级干部素质
新农村建设,关键在村干部,因此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方法,加强对村干部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一是要加强对现有在岗村级干部的教育,如文化基础教育,人生观、权力观教育,财务管理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政治素质和法律意识;二是引进新生力量(如大学生)充实村干部队伍,把他们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意识带到农村中去,提高整个村干部队伍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2 制定和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制度。化解村级债务
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来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从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人手,明确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架构。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明确集体经济组织是集体资产管理的主体地位,切实履行其职能: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与监督机制。做到依法管理:因地制宜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集体资产管理运营模式,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农村集体资产流失。有效促使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另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减债措施,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已经形成的债权债务问题,通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等途径遏制、化解村级不良债务。
3 进一步做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以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是在制度上完善和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之外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没有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就会使相关制度的执行脱离群众基础,实施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如实、全面、详细的财务公开和村民民主理财小组的有效监督检查,将使村级财务置于全体村民的监督之下,一方面村民可以直接进行监督,另一方面为政府监管提供线索和依据。
4 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篇5
关键词:村级财务;规范管理;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9.029
1 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云南省兰坪县乡(镇)一级均成立了村级财务代管中心,其机构主要设在乡(镇)农经站,由乡(镇)农经员承担相应职能职责,认真执行《兰坪县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管理办法》,实行统一记账、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提供财务公开资料、统一建档、分村核算的制度,对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按月、按季度公示,全面实现了电算化管理。但在财务规范性建设上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部分村委会(社区)的民主理财、民主监督、村务公开等流于形式,造成农村村集体资产流失,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得不到保障。
1.1管理制度不健全
兰坪县自实行村级财务委托代管以来,一方面资金管理制度基本上还沿用2010年的资金管理办法。随着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断壮大,村级资金不断增加,旧的资金管理办法难以跟上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亟需探索新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强化村级财务运行机制,从而使财务管理跟上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由于少数农经站干部和村组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遵章守纪意识不强,在村级财务活动过程中执行制度不严格。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乡(镇)、村经济业务发生后报账不及时,甚至出现跨年报账的情形。部分收入未及时入到农经站账户,甚至直接拿单据报账,坐收坐支问题突出;二是部分村委会报账员手内现金余额过大,在换届时,又将上届所移交下届的应收款单据进行入账代管,所代管的应收款有可能变呆账、坏账,一方面挫伤应收款催要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占有村委会的资产。
1.2 财务管理监督亟需加强
一是开支审批手续不够完善。少数开支单据或无事由,或无经办人签字,或无审批人审批,或无民主监督委员会审核盖章;二是部分票据不规范。部分村组仍有使用三联收据收款或白条单据付款的情况,本应取得正规合法凭证的经济业务,却以非正规票据代替,附件单据缺乏相应的印章或发放人员签章;三是民主监督委员会未能履行监督职能。部分村(社区)民主监督委员会主任与村委会主任为同一人,失去了监督职能,而有的民主监督委员会由于无报酬或民主监督意识不强,不愿参与或不按要求参与村级财务监督管理工作。
1.3 收支管理不规范,财务公开不完全
农村财务收入主要来源为上级补助、村集体经济组织上缴、村提留、土地补偿款征收等方面,收入来源单一,支出也主要用于村干部补助、平时村级日常事务开支。但由历史与文化因素的影响,有些村干部法制意识不强,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不明确或未起到民主监督的作用,部分村干部在财务支出上未严格按照相关财务管理规定执行,部分村委会在村务经济业务办理过程中,日常生活开支及会议生活费用金额、非生产性费用过大。在财务公开上不明确公开本村财务活动及账目,怕村民反对或有怨言,影响干群关系。
1.4 历史原因造成旧账处理不及时
部分村委会应收、应付款中部分款项年限太长,有的己达10年以上,大部分应收、应付款已成呆账、坏账;固定资产中含有以往农村电力输送线路、农村通组公路等,按现有“双代管”,不符合列入固定资产的要求,但代管资产或负债资金,没有统一的相关要求及指导,对于日常的代管工作,部份资金长期挂账,却失去实际意义,反而使村委会资产虚增,应付款使村委会负债增加,从而使村集体资产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失去财务管理的实际意义。
1.5 村级财务管理人员配备薄弱,经费紧缺
乡(镇)农经站人员编制少,工作量大,队伍力量薄弱,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因工作变动导致业务不熟悉,在开展工作中无法统筹兼顾;另一方面,没有专项的村级财务代管和农村财务专项审计工作经费,在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中比较被动,只能按部就班,缺乏统筹规划。
2 规范农村集体村级财务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1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完善村级财务委托代管机制
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委托代管机制,注重资金管理的同时并重资产、资源管理,出台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资产、资源台账,认真记录村集体“三资”增减变动情况,让村集体“三资”有账可查,有册记载,确实保障村级资产家底清、账册明。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形势下,制定相应的村级财务账户管理制度、库存备用金制度、开支审批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细化管理规定,以制度建设规范工作程序,以制度管理人,层层落实责任到具体的人和事;切实加强民主理财,强化民主监督机制,让农民群众参与到村级财务决策管理当中来,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2.2提高思想认识,加大监管力度
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群众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和谐乡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来抓,统一思想认识,常抓不懈。各级党委、政府和县级业务主管部门明确职能职责,认真抓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严格制定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并针对本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和完善,创造一个干部清白、群众明白的农村财务管理环境。
2.3 加大审计力度,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做好村级财务审计监督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把村级财务审计监督作为一项常规工作,作为督查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针对乡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配备专门的农村财务审计队伍,加大审计力度,提高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严肃性。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审计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审计督查,明确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的经济责任。对审计中查出的问题,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处理;对于情节严重的由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确保农村社会的稳定。
2.4 完善财务清查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村级债权债务化解实施方案
对至今挂账的应收款、应付款、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将部分已形成事实的坏账、呆账进行核实,做好登记处理。制定相关的债权债务清查方案,针对具体情况做出处理,该销账的进行销账,该清偿的进行清偿,认真化解村级债权债务,使村集体的资产、负债、账面代管金额真实、具体,从而使村级账务更具有参考性和实际意义。
2.5 加强支出管理,完善财务公开制度
村级财务委托代管中心在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时应严格按照村级财务管理的规定对村级财务实行预决算制度,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和村民代表的监督作用,严格控制每个村委会资金使用额度,启用备用金限额制度,控制大笔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有条件的村可启用预决算方案,并经民主程序形成决议张榜公布。在财务公开中,按照村民能明白、能接受、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财务收支情况逐笔逐项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并向村民征集意见建议,充分尊重村民意愿,行使民利,让农民真正当家做主。
2.6 加强基层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
基层财务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技术水平、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因此指导及培训现有乡镇农村财务管理人员显得尤为重要。定期或不定的请财务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对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财会人员,加强管理,对有条件的财务人员做硬性要求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加大对村组财务人员及镇会计的财经纪律、思想素质教育,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遵纪守法意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
2.7保持村级财务人员的相对稳定,配备财务代管工作经费
参照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确保中心和村级财务人员的相对稳定,如果确实因工作需要调换的,必须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根据工作要求及人员情况,按实际工作需要调配,并报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另一方面,配备一定的农村财务管理审计经费,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村级财务清查、清理和村干部任期及离任审计工作,使村级经济活动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篇6
一.改善农村经济管理的对策
针对目前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者根据实际情况,对如何改善农村经济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逐步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得到提升。它不仅与农民的利益相关,而且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定相关。因此,各地各级部门都应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切实把加强思想认识放于首位。把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政策落实到实处,以有法可依、双方自愿和有偿不给为指导原则,加强管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动问题和对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的逐步完善与提高。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从设备及经费方法对农村经济管理提供支持。所以,各级乡镇党委或政府都应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使农村经济管理的职能得到发展与发挥。
2.健全农村经济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农村经济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保障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武器,各级政府应根据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现有的运作模式,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执法岗位制度、执法责任制度等。建立健全相关的农村承包合同制度,监管农村负担的工作制度等有效地解决农民之间的纠纷矛盾。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流程和工作方法,落实国家各项政策。
3.增加投入,保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农村合作组织建设的水平,将低标准转变为高标准。政府扶持高标准的合作组织能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补贴农村经济管理的经费。此外,加大对村级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经费补贴,使最下层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能正常的运作。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运行关系到农村经济的稳定,因此必要要增加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财政投入。
4.加强建设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各地各级应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健全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将相关人员安排给各乡镇站,确保各乡镇里都有专业人员进行农村经济的管理工作;鼓励农村经济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与思想道德素质,面对工作中的困难能及时专业的解决,建设一支具有高水平专业能力的和政治素质较高的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建立完整的工作体系,合理对在岗人员进行编制,确保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对于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经费,要将其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农村经济管理人员要切实完成自身任务,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得到顺利进行,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结语
篇7
农村经营管理,为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项工作落实到位,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户综合素质、增加居民的经济收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自2014年以来,海伦市在农业生产上不断调优种植结构、优化种植模式,大力发展效益型农业和科技型农业,积极引导农民通过结构调整和科技种植增收致富,各县镇在加强农村经营管理方面取得不错的成果。但是,同样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文章分析问题,指出改革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2海伦农村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重视度不够
现阶段,农村税费改革了,农经管理任务轻了,领导重视度骤然降低,导致对农经管理的内容、作用、任务等,都有了很大的懈怠。同样正是因此,土地承包纠纷、农村财务管理等案件,较前几年不减反增。
2.2管理关系未理顺
管理体制不顺,工作难以落实,乡镇农经站合并建中心,“上分下合,貌合神离”。在一定时期内,统一建立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承担起统筹协调的职能,存在多方面的“磨合”和较多的困难。主要原因是工作职能不同和原有各站的资产、债权债务等内部利益矛盾较多。有的地方在村级取消了副主任、使管理土地承包和农村财务等工作岗位的业务人员缺位。由于体制不健全,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很难落实。
2.3软硬件设施未落实
农业经营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软硬件建设配置不到位。一方面,办公设备条件差,不少乡镇办公场所紧缺、办公用具简陋。现代化电算、信息设备等购置不足,综合服务手段落后。另一方面,现任经营管理岗位,不少由非专业人员占岗。加上后期,教育培训未跟上,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差。急需“充电”更新知识,加强能力建设。
2.4经费投入无保障
在地方农经体系建设中,普遍存在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经调查证实:乡镇农经管理人员,无论在工资、待遇等各方面,离县城干部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同样,因为工资、待遇的不到位,直接影响到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农村经营管理的顺利进行。
3海伦农村经营管理发展对策
3.1领导重视,强化管理
农村经营管理的目的,旨在协调社会组织及成员间的利益关系。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迅猛,农村各组织及成员间的矛盾突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经营管理的工作都不能掉以轻心。这方面工作做好了,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户综合素质、增加居民的经济收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总之,经济越发达,管理越重要。由此,各级领导应提高认识,重视农村经营管理,树立科学发展观,及时调整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农村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3.2增加投入,保障运营
乡镇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所在,在维护现有建设成果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就农村经营管理现状,普遍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难以保障新农村建设的正常运行。由此,农村经营管理作为惠民政策,应逐渐增加资金投入。保障基层农经工作的正常进行,尤其在工资、福利、待遇等各方面,都应确保与县城干部的同等待遇。同时,将经费投入纳入到预算中,解决购置电算、信息设备等经费投入。
3.3稳定机构,理顺关系
农村人口基数大,经营种类繁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产质降低能耗,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同样还任重而道远。由此,当前应审时度势,注意稳定机构结构,理顺上下级关系。明确工作职责,责任落实具体。乡镇人民政府的职责,综合管理农村经营管理涉及的人、材、物,负责相关资源的调度和编排,督促农经管理站履行好现有职责,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农业部门的职责,安排农经干部的工作任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定期组织考核,负责人员的调整和审核,负责监督农业部门的行政执法。
3.4重视培训,提高素质
在清理、整顿农经干部队伍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业务骨干较少、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普遍有“不适应”的问题。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在有关方面的配合和支持下,分层次、多途径、多形式对现有农经管理干部进行专业技能、思想道德、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的理念、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管理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综合业务素质,提高农村工作水平,建立一支“扎根农村、熟悉农业、贴近农民”的农经队伍。
3.5定岗定责,强化服务
篇8
关键词:国内经济管理;存在问题;思考
1 国内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经济管理中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产业之间的不平衡性,传统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大量的支持与发展,工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新问题的出现。在盲目大力发展的同时虽然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但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正一步步制约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对农业生产,技术生产也起到了阻碍的制约作用,工业与农业发展的不平衡,将影响着整个经济建设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导致了经济管理上的不均衡。
1.2 经济管理中区域间的发展不均衡
经济管理中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是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为此,我们必须针对其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总结。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以及经济发达的开放城市因便利的地域优势,其经济发展较快。相对于东、西部而言,由于地处偏远,资源有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缓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这种差距将不断的扩大,进而导致经济区域间发展严重失衡,社会群体间的差距也将随之变大。很多区域为了保护其地方的发展特色,不愿“走出去”,也不愿“引进来”,这种错误的做法更是加剧了经济发展模式的失调,从而导致管理上出现了落后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还会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为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3 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政策实施不到位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原有的旧经济体制已经很难适应时展的需要,在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积极的采取新的经济管理体制,用新的制度来维护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适当的调节那些不合理的因素,建立健全的经济管理法律制度,让经济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管。强化政策的具体落实力度,不能走“形式主义”,要将政策落实到实处,真真正正的为经济建设服务,促进其发展。
1.4 经济管理的思想观念陈旧,没有创新意识
经济要想进步,社会要想发展,就必须要有创新的思想精神,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我们要时刻引进新的思想,新的观念。保留一些好的旧的思想,将新旧思想进行整合有效的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建设发展。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发展,这主要是我们解放了思想,打破了陈旧的思想模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仅要根据国情制定特有的发展战略与目标,更加要引进新的思想和观念,借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思想战略。建立健全的思想创新机制,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5 经济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缺乏
在经济建设管理中,人力资源对于高素质科技人才的需要是极其大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对于人才的重视也越来越重要,相对比而言,是人才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人才的投资就等于是对经济建设的投资。就现阶段我国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而言,远远还是不够的,它将直接影响整个经济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建设的全面进步。科技人员对于经济知识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具体,这就严重影响了人力资源对于经济建设管理的发展需要。经济建设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与进步,对于人力资源的重视就很难形成系统化的管理,长此以往,两者之间就形成了严重的恶性循环,相互影响与制约。此外,在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中,对于我国科学技术管理人员没有明确的规定其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科研人员进行科技创新时,缺乏相应的资金技术支持,这就使得一些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得不到很好的调动,企业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就很难吸引到人才,进而导致人才的大量流失,不利于经济建设的发展。
2 加强经济管理的几点建议
2.1 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农业的发展建设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于经济建设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必须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与解决。加快农业建设的科学化、现代化以及工业化,不断完善农业的产业结构管理体制,提高农民专业化的技术培训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将企业的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相结合起来,建设服务型的农业管理机制,巩固与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政府的相应扶持力度,完善整合管理机制,全方位的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建设的发展。
2.2 改善经济管理中不均衡的局面
针对城乡区域之间,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局面,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改变以往落实的调整布局,制定相应的制度,沿海城市,较发达地区可以通过自身的发展优势来帮助东、西部地区的经济扶持力度,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发展优势制定特殊的扶持政策来加以强化。加大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宣传力度,通过引进人力,招商引资等方式来对其进行管理与规划,进而从根本上加以改进不平衡发展的趋势。
2.3 完善经济管理制度,以科学的方法促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于经济管理制度的完善也有了新的认识与提高,在以经济建设发展为根本的前提下,不断采用新的技术与新的理念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作业方式,针对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给予科学的引导以及技术支持,不断完善经济管理体制中的法律法规,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的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同时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科学文化素质,以科学的方法促进经济的发展与完善。
2.4 提高经济管理的创新意识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与完善的过程中,要想促进经济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强其创新意识,提高其整体综合策划的能力,改变以往传统的思想模式,不断加强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相结合发展道路,吸收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并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积累经验,在发展过程中加强创新理念的实践。经济管理创新意识的提高不仅仅有助于经济建设的发展,而且更加有利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将完善整个经济建设发展的大环境,进而促进各个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2.5 加强宏观调控和重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关键性作用。经济建设要想达到平衡必须重视其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三者之间的平衡,不能因要大力发展经济就以牺牲生态文明建设为依据,这样最终将得不偿失,为此,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政府的干预能力,适当的进行宏观调控,维持其整体的发展模式。发展的同时就应该注重生态建设的发展,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3 结束语
总之,随着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经济管理的工作应及时调整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深化经济管理的体制改革,提高经济管理的作用,增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缩短区域差距,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加快经济建设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 三资 科学管理
一、“三资”管理的重要意义
规范村级的“三资”管理,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抓好“三资”清理和监管工作,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农村集体“三资”的清理和监管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素是?农村集体“三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进入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中央非常重视统筹城乡发展、支持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基础作用,目前农村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是农村“三资”问题,也是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多发领域。政府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来推进农村财务管理方面,使农村财务管理向规范化发展。从目前我国农村状况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都有明显的增多,能够促进新农村和谐稳定的发展。
二、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现存在的问题
(一)对农村三资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在组织架构上“三资”管理分工不够明确,对进行“三资”管理工作的开展非常的不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管理工作,有些地方的村领导对“三资”管理工作认识得不透彻,“三资”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在人员、职能划分、编制、事务办理等问题上的管理十分混乱,农村财务管理人员不专业,业务水平不高,财务管理人员组成的队伍建设能力比较弱,再加上农村的信息渠道很闭塞,信息化能力不强,水平参差不齐,主管单位重视的,能够运用会计电算化的专用软件,如果得不到重视的,条件就差一些了,使用手工记账,这样的办公条件缺乏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的实施进度,对我国农村三资的管理十分不利,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缺乏完善的“三资”管理制度
目前有些地方对三资产权制度的建设不重视,在农村三资管理中,资产的产权归属不明确,三资产权的管理能力十分有限,有的地方农村税管机构,变更集体经济所属资产的过程中,收取一些交易费用,致使资产权属的主体非常犹豫,不情愿办理变更,不清晰的权属关系,严重阻碍了农村的三资产权管理,给农村集体经济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
(三)对“三资”管理监督不到位
在我国大部分农村都是分散的家庭经营,这样使得村民的民主管理意识和集体观念不强,非常的薄弱,大多数村民都为了忙于生计,对集体事业不关心,对于农村“三资”缺乏群众监督力。民主管理监督起不到作用只是简单的形式。村班子内部监督力不强,有些村干部为了个人的利益钻空子,遇事自己做决定,不开会、不讨论、不研究,班子成员起不到监督的作用。各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没有纳入有关部门的审计范围之内,审计等一些外部监督力严重缺乏。
三、解决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的建议和方法
(一)建立健全的三资管理制度
在农村“三资”管理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各项管理制度,审批程序要严格,具体管理过程中的制度有:民主公开管理制度、招标投标制度、登记台账制度、资产处置审批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集体资产产权变更评估制度、承包合同管理制度、保值增值的股份制、年度检查制度、集体土地有序流转制度、股份合作产权改革制等。制定“三资”管理监督的审批程序,村级领导班子考核是要把“三资”管理的内容和要求纳入其中。当有“三资”管理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出现时,乡镇必须责令其负责人在有限的时间内马上改正,违法违纪的要追究责任,依法赔偿,避免造成“三资”管理的混乱,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用制度来规范行为,做到有章可循。
(二)培养专业的农村“三资”管理人才
目前我国的农村财务管理人员中,有财务总负责人,财务监督小组成员、报账员、会计等。要合理的分配三资管理工作,才能使三资管理更科学、更合理、更安全,对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公开招聘来选拔优秀的管理人才,为农村的三资工作很好的服务,加强农村会计的专业培训,提升会计的专业水平。建立会计服务岗前培训,健全继续教育制度,凡是有人员要从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工作,必须经过农村集体经济财务专业的培训,农村集体经济会计、审计等业务培训,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得到全面、整体的提升,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村三资干部管理队伍,?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财务管理队伍。
(三)推进“三资”网络化管理
推进多功能信息化管理网络体系,利用网络来开展农村“三资”财务核算,建立财务的电子账簿,设置专门的“三资”管理办公室,对农村“三资”管理工作进行全方面的处理。建立财务信息化监管网络,在规范财务信息化的基础上。财务报账员要定季度到“三资”中心做账,“三资”财务中心要在有限的时间及时的记账,及时的归档,并按期将账目装订成册,这样方便会计档案的查阅。为了符合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实行三资网络化管理手段,并建立网络监管平台,全面实行农村财务信息化管理,电算化记账,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现代化管理水平。
四、结语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推行,有助于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本文分析研究了我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建议,在今后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是管理工作合理化、科学化、程序化,与农村自身发展需求相结合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进一步确保我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有效力,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证,推动新农村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问题;对策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农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是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天平始终无法平衡,其原因到底在什么地方?不错,经济管理。农村经济管理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其发展水平始终不及城市经济管理,除了农村自身固有的落后属性之外,还是有很多其他外在原因,所以,对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和其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建设更加和谐的农村生活环境。
1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在我国,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绝大部分,农村经济是我们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改进农村经济管理是农村工作的当务之急。农村经济管理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需要,是农民的迫切要求,更是农村生活条件改善和国家经济整体发展的保障。农民群众的各方面的利益很大程度上都与农村经济管理发展挂钩,要想在整体上维护人民群众众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所以说,农村经济管理问题的解决对农村的发展以及对国家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1]。
2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农村经济管理认识不到位
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首要问题便是在思想上,不管是村民还是对村干部,对农村经济管理的理解与认识不深,很多时候认为国家的一些政策是多余的,一般情况上,大家也只顾自己的利益,不会为整个农民大众考虑,所以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无法跟上城市的步伐[2]。
2.2农村公共事业的服务不到位
第二点就是农村公共事业的服务不到位,由于种种内外在因素,很大部分地区是无法为村民提供有效的公共事业服务,公共事业基础十分薄弱,农民的收入来源更是少之又少,增加收入也是难上加难。所以这也导致了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停滞不前,农村经济水平更加的低于城市发展水平。
2.3农村经济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
农村教育水平低下,不管是村民还是村干部,思想文化素质并不是很高,一方面自身无法深入理解和运用其经济管理法律法规,一方面又不能按实际情况完善法律法规,更无法彻底落实已有的法律法规制度,没有“法”的约束,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无法落实,为其他后期工作的顺利展开带来了许多不方便。
2.4村集体债务严重
一些发展缓慢,财力底下的村庄,村里的日常公共开支无法解决,出现借债的情况,更加无法提供公共事业服务,例如农村基础设施的置办是特别困难的一件事,这样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这种影响对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也会十分的消极,可以说是阻碍了其正常发展。
3农村经济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的问题来源,一方面是农村自身固有的受体制影响的固有的属性,其决定农村无法短时间内像城市经济一样快速有序的发展,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天平很难平衡,这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村民和村干部受教育程度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心中首要的位置一直都是个人的利益,很难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群众利益排在前面,这也导致农村经济管理水平不高的原因[3]。
4农村经济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4.1加强思想认识,提高经济管理力度
要想从根本解决问题,就要从最本质的地方入手,即加强思想认识,只有每个人都认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开始为了大众利益思考和奋斗,才有助于管理基层有效的提高经济管理力度,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管理,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
4.2创新农村管理体制,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入
思想认识的加强背后,必须要有农村管理体制的创新,这样才能有效的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例如:对农村社区的稳定,居住环境作进一步的考察,重点服务于全村医疗设施、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优化,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提高农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4.3建立健全农村经济管理法律法规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农村的经济发展更是离不开相应法律法规的约束,只有不断的建立健全农村经济管理法律法规,才能有效的展开每一期的相关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
4.4妥善处理农村集体债务
要想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就必须解决其中的集体债务问题,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减少村里的各种支出,对一些公共消费精细化、合理化,集体借款必须得到监督决策部门的审批,节约公共费用,杜绝浪费和滥用,想一些可靠的办法进一步增加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经济发展之路途仍然遥远。不管是村民、村干部还是政府,只有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承担该承担的责任,履行该履行的义务,提高自己的素质,以人为本,彻底落实经济管理工作,才能更进一步的强化经济管理,实现人民的期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管理的不断发展,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实现新农村的新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光耀.新形势下农村财务管理的突出问题及完善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