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考核制度范文

时间:2023-04-11 08:39: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档案管理考核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档案管理考核制度

篇1

关键词:合作医疗;档案管理;新农村建设

为了解决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三农问题,尤其是重要的农村医疗卫生水平问题,我国推行了新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从推行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上亿农业人口的医疗卫生水平上升了一大截,农业社会发展水平持续改善,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为了加快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更快更好的实施,合作医疗档案制度的发展和健全成为了下一步的行动目标。

一、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一)合作医疗档案制度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重要意义

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为了对亿万农民的健康状况进行记录,合作医疗档案制度必不可少。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制度是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次落实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成为了每一个相关工作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规范化

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十分复杂和多样,在工作实际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在农民当中利益牵扯巨大,事关千家万户的健康和幸福。想要又好又快地完成如此巨大的工作,必须让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走向制度化和体系化。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就是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走向制度化的重要保证。

(三)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制度对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持续推动作用

我国国情复杂,人口众多,尤其是广大的农民仍然占据着我国人口的多数。解决农村发展问题不可能一步到位,要在工作实际中不断地摸索,才能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的解决农村问题的出路。在摸索过程中,需要把经验记录下来,留待参考,这就离不开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

二、我国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的现状

(一)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意识不足

如今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续开展,参与其中的农民越来越多,工作量越来越大,工程的体量也在不断地膨胀当中,但是对于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的重视程度却始终缺乏改进。基层执行人员把档案管理当做是没有必要的形式主义,工作敷衍了事,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明确认识,是的档案管理工作无法有序开展。

(二)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制度不健全

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制度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涉及到多个工作流程,所以需要一个全面完善的信息收集制度、档案收纳制度、信息调用制度和工作监督制度。没有这些制度,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的工作就无法有效开展。只有打造规范化的工作流程,才能保证档案管理制度走上长期发展的轨道。

(三)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制度缺乏专业人才

再好的制度也需要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来严格执行,但是目前农村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仍然普遍缺乏档案管理人员所必须的工作素质。由于基层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制度不了解或者不重视,导致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中的许多条款和规定无法得到其实有效的执行,是的制度出现了漏洞,那么当初设计制度时的考虑和想法就无从实现。

(四)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缺乏基本设备支持

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德尔执行需要比较好的硬件支持,随着参与的农民越来越多,工作量越来越大,档案数量也越来越臃肿,就需要更好的基础设施来收集和储存。目前,我国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仍然在使用原始的书面方式,落实农村基层工作信息化势在必行。

三、完善我国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的方案

(一)在思想上加强对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的重视

只有思想建设跟上了,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够顺利开展。要加强思想学习和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让广大基层工作人员和参保农民能够正确认识到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二)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要解决人才缺失的难题,必须从根源抓起,从头培养合格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建设一支真正具有高水平的,适应农村工作实际的干部队伍。也可以对现有的基层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对于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能否正常开展。本文通过对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的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张予宏,李莹.2004年~2012年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研究综述[J].档案管理,2013,04:72-73.

[2]沈跃.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的形成与管理[J].兰台世界,2009,10:49-50.

[3]张静静.浅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工作[J].黑龙江档案,2013,05:95.

篇2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a)-155-02

医院档案是医院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公文、电报、薄册、图表、书信、日记、录音、录像、盘片等各种门类和各种载体档案。医院档案资料是研究和借鉴医院发展历史经验的重要参考资料,对研究医院的学术、技术进步经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在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资料归档不系统,归档资料不完整、连续性差等现象,严重阻碍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产生了不利影响。

1 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档案管理格局混乱,管理机构职能不明确

医院档案管理一般由设在行政办公室的综合档案室负责。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医院行业管理的要求,综合档案室一般只管理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和部分实物档案、音像档案等,而医疗文书档案、各种检查影像图文档案等分属各个业务部门管理,形成一个单位多部门管理档案的格局。

1.2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检查考核不落实

在医院管理中,一般都按照卫生部要求制定了适用于本院的、较为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工作职责,而涉及档案管理的制度、职责较少,没有相关的制度和检查考核措施。在医院目标管理考核方案中,一般也没有将档案管理纳入目标考核。

1.3 档案意识淡薄,档案资料收集不全

很多医院着重收集各种红头文件,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档案信息,如医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资料、学术活动的情况报告、发表的各种论文和进行的科研课题等,因此,许多医院的档案资料零星不全,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历史;另一方面许多从事医院档案工作的人员所学专业与所从事的工作不一致,对档案知识了解不够。各种原因导致医院档案工作者对档案管理的责任心不强,使许多重要的档案材料流失。

1.4 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

由于档案工作效益的滞后性,大多数档案工作者认为只要立卷、归档、鉴定、保管等一系列环节完成后,基本上就“万事大吉”了。在工作中,习惯于“坐等待收”的服务方式,对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胸中无数,不善于捕捉新信息,难以开创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1.5 对医院档案内容界定不清,管理范围不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的内涵和外沿都在发生变化。在医院,档案的范围也从当初的文书档案、照片档案、病历档案、人事档案等发展到今天的科研档案、影像档案、病理切片档案、各种设备检查的图文档案、实物档案、计算机磁盘档案、计算机数据档案等。由于对纳入档案管理的内容没有明确的要求,各医院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进行管理,使许多应该纳入管理的档案没有纳入管理。

1.6 档案管理不能与医疗业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

在医院近期和远期规划中,一般对医院规模、医疗设备、技术水平、人员结构等都作了比较详尽的规划,而对档案管理、档案设备投入等考虑较少或完全未纳入规划中,造成档案管理水平不能与医疗业务同步发展。

1.7 医院档案现代化管理手段应用较差

随着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电子文档应运而生,这些文档无论从载体形式、归档办法,还是从本质属性、来源等方面都与纸质文件有很多不同。另外,档案管理者缺乏专业培训,对电子文件整理排序技术、信息安全保护技术、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等,缺乏足够的应付能力。

2 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水平的处理对策

2.1 完善机构,健全网络

医院应设立全院综合档案室,配备专职、兼职档案员,并成立医院档案综合管理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监督指导全院档案工作的资料收集、立卷归档、开发利用等工作;同时,医院应建立较为规范的各类档案库房,并指定专人管理。

2.2 制订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及相应的考核制度

首先,档案室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减少档案管理的随意性,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其次,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将档案管理与部门领导工作实绩考核奖惩挂钩,以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并将档案建设作为各科兼职档案员的年度考核内容之一,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促进档案事业的完善发展。

2.3 加强档案管理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强责任心

档案管理者的职责是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应做到不坏、不丢、不散、不乱。不坏是指档案保管应完好无损,不因各种不利因素而使档案损坏;不丢指要保证档案绝对安全,不因工作疏忽而使其遗失或被窃;不散是指档案保管应相对集中;不乱,就是要求档案保管整齐规范,有据可循、有目可查。

2.4 重视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素质

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普遍缺乏,如果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水平,那么医院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就会成为空谈。因此,不但要对医院档案从业人员进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知识培养,而且要提高档案意识和法制观念,同时作为医院档案的管理者,也要涉猎医学书籍,懂得一些医学常识,这样在为临床一线的医、教、研服务时,会更加得心应手,有的放矢。

2.5 开发利用档案资源,为医院工作服务

档案种类多,收集难度大,利用量大是医院档案工作的特点。这些档案的归档时间、地点,各医院的做法也不一致。不管何种形式,都应按照档案工作标准化的要求、程序,及时、完整地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大力开展档案的编纂工作,编写各种汇编材料,可以大大减少原始档案、文件的直接利用,缓解保存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多角度多层次地为医疗、科研、教学、预防、管理服务。

2.6 掌握计算机操作的技能,建立信息网络

作为新时代的档案管理者,不仅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还要学会建立各类档案数据库,提高计算机对档案信息的采集、著录、检索、传输、服务。将档案内容分门别类输入计算机,具有检索快捷、方便、高效等优点,使档案信息的处理、传输获得前所未有的。

篇3

【关键词】乡镇 卫生防疫 档案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307-02

在我国的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卫生防疫工作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是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稳步发展的基础部分。在乡镇卫生防疫工作中,档案管理始终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必须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具体分析,并且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证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1 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与各省、市、地区的卫生防疫部门相比,乡镇在卫生防疫档案管理中普遍存在多方面的弊端和问题,这也是导致乡镇卫生部门实际工作效率和质量较低的主要因素。特别是随着现代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要相求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管理模式、观念、方法的创新,否则必将严重阻碍我国卫生防疫事业的长期发展。综合分析我国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档案资料不全

在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管理中,由于受到历史原因、技术条件、基础设施的限制,客观增加了基础档案资料收集和整理的难度,导致大量宝贵的原始档案资料遗失,这对于区域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必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1.2 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国内多数乡镇卫生防疫部门都存在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弊端,特别是处于偏远地区的卫生防疫部门,普遍未形成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考核制度,导致档案管理部门形同虚设。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既不符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也难以适应基层卫生防疫工作开展的具体要求。从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而言,由于管理经验的不足,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管理制度的构建和实施。

1.3 对于建档的认识不足

目前,国内多数乡镇卫生防疫部门未能认清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建档的认识不足,从而导致档案资料难以及时、准确、完整的进行整理与归档,严重影响到档案资源的实际应用价值。另外,部分乡镇卫生防疫部门仅是将档案的建档工作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一项内容,未能在建档初期形成有效的监测材料和分析报告,这也是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效率大打折扣的主要因素。

1.4 档案的实际利用率较低

由于国内乡镇卫生防疫部门的硬件条件普遍较差,难以将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合理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中,多数部门仍然采取手工进行档案收集、整理、录入、检索等工作,这必然导致档案的实际利用率较低,而且影响到档案资源的实际价值,对于我国卫生事业的整体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

2 加强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

在乡镇卫生防疫部门的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的内容主要为卫生监督、疾病控制过程中形成的相关资料。乡镇卫生防疫档案不但是国家档案的基础组成部分,而且是基层卫生防疫部门在长期工作中积累的宝贵资料,因此,必须结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加强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的管理。在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的管理在工作中,一定要深入贯彻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相关规定,而且要适时提高基层卫生防疫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法制观念,以推动我国卫生防疫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1 加快卫生防疫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在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中,必须配备专业的设备的人员,而且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和制度,这也是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的主要途径。在乡镇卫生防疫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一定要注重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上级管理部门应尽量调配足够的资金,而且要指派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对乡镇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以保证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录入、检索等均实现信息化操作的基本要求。

2.2 加强管理机构的高效化

乡镇卫生防疫部门档案管理机构的组建必须设定明确的目标,而且要保证管理任务清楚和渠道畅通,否则难以保证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和质量。为了提升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管理的高效化,必须实现信息管理、计划管理与责任管理的相互协调,并且逐步构建完善的基层卫生防疫档案管理网络。一般情况下,乡镇卫生防疫部门的综合档案室应配备2-3名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各科室要配备1名档案员,并且制定严明的考核制度,以满足工作的基本需求。

2.3 严把建档质量,系统规范立卷

在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以及上级管理部门颁发的工作标准和考核规定,严把建档质量,系统规范立卷。为了保证建档质量和立卷规范,乡镇卫生防疫部门要以科室为单位,广泛收集和整理各种资料和文献,并且按照规定进行档案的归档与分析,以真实、客观反映区域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发展趋势。

2.4 进一步拓宽档案的开发与利用渠道

在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中,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思路和模式,而且要在满足用户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主动开展卫生防疫的咨询和宣传服务,从而进一步拓宽档案的开发与利用渠道。乡镇卫生防疫档案必须服务于卫生监督、疾病控制等基础工作,而且要加快档案资料的共享,尤其是在对区域卫生防疫工作进行调查时,基层卫生防疫部门要及时提供确凿、真是的档案资料,这是促进卫生防疫工作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在我国卫生防疫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基层组织的乡镇卫生防疫部门必须认清自身肩负的职责,逐步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和规范化,这是促进区域卫生防疫工作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乡镇卫生防疫部门整体管理水准的重要考核项目。同时,在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管理工作中,还要注意相关制度的科学制定与严格实施,以保证档案管理的实际效率和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立元,吴艳萍.计算机在卫生防疫站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2,(03).

篇4

1.相关领导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还有相当一大部分领导对于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直接导致对此项工作的不重视。表现为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相关的人员配置、硬件投入严重不足,致使乡镇财政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低下,缺乏规范性,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手段无力或无法实施。

2.财政档案管理专业队伍不强

调查表明,乡镇财政部门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档案管理专业技能普遍不高。大部分乡镇财政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或者由年龄偏大、退居二线的老同事担任,这些人员普遍存在没时间、精力和能力学习研究规范管理和操作技能的现场,管理水平和效率低下。

3.硬件投入无法满足管理需要

由于领导重视程度的差异导致标准化建设硬件建设的差异。相当一部分乡镇财政所没有单设档案室,或者档案室面积不达标,甚至存在没有单设档案柜使财政档案和其他文件混放的现象,防火、防盗、防虫、防腐、温湿度控制等物品更是投入不足,规范管理失去硬件支持。

4.财政档案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财政档案管理同样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管理法》等一些针对于档案管理的法规和管理制度,但是作为特殊类型的档案管理还应该制定符合行业特点、具体的规范管理规章,包括操作规章和考核管理细则等并应严格遵照执行,而当前被忽视的恰恰是这些规章的制定。

二、规范和加强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1.强化认识,引起重视,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乡镇领导对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决定了规范化管理的程度。财政档案参与管理人要不断向主管领导反映规范管理的重要性;上级财政部门和档案专门机关也要不断强化基层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要求必须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抓好落实;乡镇相关领导也要主动加强对财政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意义的认知,工作上多过问,经济上多投入,人员上多支持,感情上多倾注,通过以身作则来带动周围干部群众对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档案管理员要积极做好本职工作,提高财政档案管理质量,加强研究,不断创新,遇到问题向主管领导常请示,勤汇报,需要向上争取和解决的问题及时申请支援和帮助,以此形成良好的齐抓共管新局面。

2.配齐人员,加强培养,打造过硬的专业人员队伍

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是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保证和必备资源。为提高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乡镇对于财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在人员数量上配齐,人员素质上配强,人员管理上规范,人员待遇上倾斜,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安心工作、善于创新的乡镇财政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保证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轨道。要配齐配强专职档案管理人员,逐步实现年轻化、专业化。要通过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他们适应现代管理需要的技能和本领,不仅要牢牢掌握传统归档管理规程,更要主动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在评优奖励上要多向一线倾斜。

3.加大投入,配齐设施,满足档案管理的硬件需要

乡镇政府对于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还要体现在标准化建设上。要加大投入力度,对于财政档案管理工作在部门财政预算中要有所体现和侧重。要保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有独立的工作环境(装订和查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按照大于等于标准面积的规格设置专用的档案室,对于档案室的其他硬件如防火、防盗、防尘、温度、湿度、防虫、防腐等必须的投入要按照标准要求配齐配全,同时对于信息化网络管理软件、打印、复印、装订、扫描、拍照等必须的计算机、互联网络、扫描仪、复印机、照相机等硬件也要加大投入,保证日常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要作出一定预算,用于软件的更新和硬件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升级换代。

4.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保证规范管理的有效落实

篇5

1.构建信息开放中心随着信息社会的日益发展,网络信息资源的日益丰富,以人力和传统的“实体保管”的档案管理方式已不适应今天档案资源的管理与服务构建基于WEB平台构建太钢档案管理服务模式,提供全方位开发利用开展企业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是提高档案资源效率的重要手段针对档案资源的开放利用和回收,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构建信息开放中心的方式来推动企业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优化传统档案服务方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发挥新的服务方式,企业档案开发可以积极地探索档案宣传的内容、重点和方式上的问题而实现信息开放的多元化有多种途径:首先,需要通过网络资源的形式建立支持用户通过登录系统的信息查询方式其次,针对客户的实际需要,企业在对档案信息管理的问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多媒体方式进行远程服务与此同时,为延伸档案资料的服务时间和空间,企业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建立高效的信息系统最后,为方便用户检索信息资料,利用资源网定期档案服务数据包、构建档案数据库当然,我们不能忽视对企业档案资源的编研与利用而针对这一方面所出现的问题,信息开放中心还可以在分析档案原始信息的基础之上,为形成信息含量高、具备针对性的档案产品,以保证企业得到充分发展,对档案原件的价值进行开发。

2.进行深化层次编研充分优化档案原始信息,是档案资料的编研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我们必须要注意到的是档案资料主要是针对企业的日常工作以及实际的数据和运行需要等诸多方面,必须对原有数据进行整理,根据现实工作的实际需要,对所需信息进行处理而出来的工程是根据企业现有馆藏经所需信息根据实际工作种类和企业运行的各个阶段,进行分类处理但同时,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对于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汇总而这些步骤都是为保障企业的档案编研符合企业的利益需要可以为企业良好、稳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倘若要想改善其档案信息资料管理必须要注意以下事项:第一,针对档案数量繁多,种类多样的信息的实际需求情况,档案资料的处理要以优先级的方式有序进行第二,因为企业档案资料对于企业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在其编研的工程中,我们必须请要具备丰富经验的档案专家来进行,以保证其档案资料处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第三,在档案资料内容处理上,对于来自企业管理部门或者国家行业协会的指导性文件档案,应定期编研汇总第四,档案资料处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价值,必须保障编研资料能够及时提交,档案资料也必须按照周密的时间流程来进行,保证编研资料的全面性和概括性,而对于涉及企业生产具体细节的资料,则编研时更应注重其细致性和完整性。

3.强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工程档案检查考核制度项目前期预知管理,项目开工统一档案管理标准,项目实施阶段实时监控,项目交工阶段总结反馈的各个阶段等都所属于企业项目工程全过程管理的主要内容针对项目档案的分散管理,制度不完善,业务监督、指导力度不足;工程档案残缺、不完整、不能准确地移交归档的现状首先,为保证归档资料及图纸的准确、完整,必须建立健全档案各项规章制度其次,建立健全档案资料保证金制度,在项目工程的初期阶段抓起,档案人员参加重要设备的开箱验收,及时做好传递和变更记录其次,大力推行对电子文件档案在工程档案中运用做到企业档案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为企业的文化建设提供详实的素材同时,为保障基建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与优化,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与优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与优化,经营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与优化,必须建立工程档案检查考核制度针对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对于有价值的信息资料,进行定期的汇总和检查对于那些对于企业发展没有借鉴意义的资料进行处理,合理分类和汇总。

二、结束语

篇6

摘 要 计划生育管理纷繁复杂、涉及较多档案信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成为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基础,本文结合当前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计划生育 档案管理 对策措施

一、当前计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对档案管理缺乏足够认识

个别领导对计生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将其简单的看作是对材料的收集和保存,造成工作人员对工作的忽视,各项档案管理措施沦为形式,在档案收集、保存、清理、审查等过程中不注重程序,对档案的数量及保存方式是否正确不够关注,降低了档案管理质量,影响了档案作用的发挥。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的收集存在缺失、落漏等情况,管理比较分散,缺乏档案信息的整体性,特别是在档案管理职责和考核标准设计中,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和考核体系,特别是没有将档案管理纳入计生管理的目标考核体系。因此,档案存在较多错误、遗漏、丢失等问题,甚至存在一定的虚假现象,档案真实性存在缺陷。

(二)档案利用率较低

在计生档案管理中,普遍存在“重管轻用”的问题,档案管理场所和设备比较陈旧,利用方式单一、渠道不多,造成管理中容易出现一定损失。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不高,管理技术落后,特别是档案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应用水平不高,数字化档案程度较低,大都利用人工进行收集、储存、检索,利用效率不高,信息量缺乏有效整合。虽然个别单位已经配备了计生档案电子管理系统,建立了电子数据库进行档案存储和使用,但在长期对档案管理缺乏足够重视的背景下,对电子数据库的维护更新不及时,造成电子档案整体性得不到保障,在查找某项数据并未纳入电子数据库后,还是要查找和检索纸质档案,没有发挥出电子档案方便、快捷的特性。

(三)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从事档案管理特别是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多是由计生人员担任,很大一部分工作人员年龄偏大、知识层次较低、专业素养不强,特别是计生人员存在较强的流动性,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也比较随意,个别人员是从办公室、工会或群团组织转移过来的,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同时,计生档案管理人员很少有机会开展专门的档案管理知识培训,在日常档案管理中多是凭借经验开展工作,在思想上、观念上、能力上都存在与时展要求脱节的问题,缺乏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创造力和活力。

二、提升计生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措施

(一)强化对计生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

各级单位领导同志要把计生档案管理作为抓好计生工作的一项基础,将计生档案管理水平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为其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要通过印发宣传册、制作展板等多种形式,或借助召开计生工作会议的机会,宣传计生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强化计生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全体职工都明确计生档案的重要性,形成支持计生档案管理的强大合力。

(二)健全计生档案管理制度

要将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纳入计生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进行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形成健全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提升对计生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形成从档案收集、形成、储存一直到使用的完整的制度规范。要明确档案管理责任,划分专门的档案信息管理部门和设置专门岗位,确保计生档案管理工作合理有序推进。针对工作人员流动性大、配备不全等问题,要配足配齐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调整中要综合考虑档案管理工作的连续性,调整后要做好交接工作再转移到新的工作岗位。

(三)提升计生档案管理队伍素质

计生档案管理工作是由管理人员具体实施的,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成效。要注重加强职业道德培训,结合考核制度培训学习,让工作人员明确自身承担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的重要意义,倒逼工作人员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开展工作,防止因马虎大意或人为因素造成的档案缺失、落漏或错误等问题。要根据工作需要,与人力资源部门沟通,招聘专业知识储备丰厚、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要综合采取专家讲座、外出学习、脱岗到高校轮训、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提升档案管理专业素养,并落实一帮一、师带徒等制度,提升档案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改善档案管理基础条件

要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及时更新档案管理设施设备,配备专门场所进行档案存放,特别要配备空调、灭虫、灭火、除湿等专业技术手段和设备,尽量减少档案损坏等情况出现。要顺应档案管理数字化发展方向,在搞好纸质档案管理的同时,配备计算机和各类专业软件,将有关的档案信息录入电子数据库,实现“一档双存”,方便档案的查阅和使用,提升档案管理和使用效率。但是,在电子档案使用中,要结合网络技术特点和缺陷,及时更新软硬件系统和网络系统,确保电子数据库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抓好安全性建设,加强各类杀毒软件和安全软件的应用,及时更新杀毒软件、更换防火墙,及时进行数据库登陆密码和验证码的更改,防止电子档案被病毒侵入破坏或是数据泄露等问题出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计生管理中,档案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但长期以来缺乏足够重视,档案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有利于提升计生档案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计生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篇7

一、人防工程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人防工程档案,不仅可以作为战时部署防空袭、组织人员掩蔽、物资储存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人防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人防工程规划,建立高效统一的组织指挥系统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人防工程档案还是应付现代战争以及重大的自然灾害事故,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行有效保护的重要依据。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人防工程数量也在相应增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人防工程档案管理的策略显得极为重要,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地不断进行改革推进,加强对人防工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提升力度,提高人防工程档案管理水平。通常人防工程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业务素质包括三个方面:

(一)人防工程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思想政治素质。因为人防工程档案是隶属于国家人防安全领域,人防工程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谨言慎行,热爱人防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扎实提高人防工程档案工作的服务功能。

(二)人防工程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职业道德素质。人防工程档案工作是一个非常枯燥的职业,工作人员必须要耐得住寂寞,又因为人防工程档案涉及到国防性机密文件,其保密性要求更为严格,所以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有高度的保密意识。

(三)人防工程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职业技能素质。随着档案管理工作手段趋于现代化,在人防工程档案管理方面,工作人员要与时俱进的不断提升自我档案管理的技术能力,熟练掌握外语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等等,提高对人防工程档案管理的效率性。

二、目前人防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基本情况

随着人防工程的快速推进,人防工程档案建设的作用日趋明显,已经成为项目的运行、维护、改建、扩建等人防工程建设活动的重要依据,人防工程档案管理人员作为档案管理的执行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管理质量的好坏,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防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也制约了人防工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首先,在人员编制上不足,从事人防工程档案管理的专业人员极为缺乏,有兼职或临时工,随着这些老同志陆续退休,大多数上任的刚毕业大学生,对人防工程档案管理的基本程序和相关知识还比较熟悉,但是对档案管理知识却相对生疏。其次,人防工程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文化素质偏低,专业结构不合理,多半是半路出家,甚至很多专业不对口,没有针对性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培训,对人防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最后,人防工程档案的保密性要求非常严格,但是很多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档案保密性上的工作管理并不到位,这对今后人防工程档案建设和开发带来了诸多的困难。

三、人防档案管理人员提升素质的具体举措

(一)创新人防工程档案的管理理念。随着时代的不断改革推进,人防工程档案管理仍旧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办法是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的,要与时俱进地跟进时代的脚步,不断创新人防工程档案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进一步实现人防工程档案规范化。人防工程档案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国家档案局《归档文件整理办法》和《电子公文归档暂行管理办法》的基本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把新理念、新思维和新方法不断融合到适合自身条件的档案管理中,确保人防工程档案项目档案的完整、安全、科学,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这就要求档案在形成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集中统一的管理程序。如在开展人防工程档案管理时,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树立质量管理意识,通过运用合同条款和人防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来提高人防工程项目建设工程档案的编制质量。做好宣传贯彻加强对人防工程质量的管理,使各人防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认识到人防工程档案是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二)建立完善的档案专业知识培训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人防工程档案管理部门要定期加强对档案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从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技术素养进行全方位地培训,由于人防工程档案的保密性极强,在人员管理方面也是更要严格的要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方面的再教育,让人防工程档案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甘愿为人民服务,具备高度政治责任感,热爱自己的档案管理事业;同时要培训档案从业人员享有的档案相关知识和业务技能,例如电子文件管理、数字档案、档案信息组织、档案计算机管理等,还需要熟悉和掌握与档案相关的文史方面的知识。人防档案管理部门在日常人员管理上要加强培训指导,组织优秀员工进行外出培训,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取委托培养的方式,使其系统地接受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通过一系列的完善的培训体系的建立,让人防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从业人员能够迅速提升其综合素质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人防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提高人防工程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下转第170页)(上接第154页)

(三)建立档案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在人防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要想保障人防工程档案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提升,人防工程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制定严谨的人防工程档案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通过周评、月评、年中评、年末评等多种形式对人防工程档案从业人员的工作进行综合评定,这样不仅可以对人防工程档案从业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一个良好的监督,更是加强对人防工程档案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如人防工程档案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考核员工的出勤、工作创新、工作技能、工作态度等多方面进行评定,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为落后员工做好榜样作用;对于一直落后、不知进取的档案管理人员要进行再教育。同时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档案从业人员的技能大比拼,如计算机操作比赛、档案管理创意比赛、外语演讲比赛,通过系列比赛激发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像这种树立优胜劣汰的考核制度,能够充分调动人防工程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人防工程档案工作的效率。

篇8

随着我的建章立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人教科也相应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在台领导的关怀下,在中心人教处的指导下,人教科顺利完成了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职称评定工作、文秘工作等,基建档案的整理工作已近尾声,等待验收。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1、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人事制度改革是监测中心今年上半年的一项重大举措,我根据中心部署,自xx年1月开始着手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筹备工作。人事教育科负责承办人事制度改革具体工作。

为很好地完成这次人事制度改革,1月中旬,在的带领下,我们开始着手草拟各部门考核制度、岗位说明书、各岗位任职资格、机构人员设置方案、奖金分配方案等,并对原有的部分规章制度作了修改。

从人事制度改革的程序操作上,我们遵照中心的要求,参照兄的改革方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为使干部职工正确认识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对监测中心以及我的各项规章制度、奖金分配办法、百分制考核办法进行了详细地讲解。消除了干部职工对改革的抵触情绪,从思想上接受改革。

为达到改革的目的,充分调动大家工作学习积极性,我们抓住改革的两个关键:一是实行全员聘用制,二是引入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内部分配方案。

人事制度改革主要是在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实行竞聘上岗的办法,人教科严格按照竞聘程序推进竞聘工作。为充分体现民主,我们在竞聘前下发《人员情况调查表》和《个人应聘意向表对照应聘条件严格审查每名应聘人员》。在竞聘演讲会上为每名职工下发《中层干部竞聘演讲民主评议表》,大家为每名参加竞聘人员打分,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使全体职工都参与到中层干部的选拔工作中来。

在4月16日召开的签约大会上,我每名职工都与签订了为期两年的聘用合同。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准备工作,到4月20日我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圆满结束,我台实行全员聘用制。

2、健全制度

3、完善管理

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继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完善各项考核制度,加大执行力度。

xx年,我大部分职工均已转正,这带来了一些新出现的问题。为与里的实际情况协调,我们参照中心、兄弟以及地方的政策、规定,及时制定出切合我台实际情况的规定、制度。围绕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完善一系列岗位人员职责40条、岗位职责15条、管理制度、规定13条、考核制度、奖惩制度11条、以及《职工请销假及假期待遇的有关规定》、《考勤办法》等。

4、整理基建档案

5、迎接总局验收

为确保我台工程竣工验收工作的顺利完成,在机房有关人员的支持下,

参照城建档案管理办法、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和对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对工程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归档和造册,全部文档、资料分工程资料、技术资料两大部分,共计十九卷,107册,1007份。其中:

工程资料共计16卷,71册,776份。包括建台的函件、请示、批复、可研、征地手续资料、工程建设审批手续、相关证书、勘察设计文件、报告;土建招标、装修及道路邀标资料;工程概预算、审计报告、财务决算报告;监理文件;施工资料;锅炉房、消防、空调、凿井等工程技术资料;电力工程资料;工程竣工文件资料;工程汇报等。

技术资料共计3卷,36册,231份。包括天馈线工程技术资料;监测网络技术资料;电气设备资料等。

6、基础工作

人教科完成了职工工资正常晋级调整工资标准等项工作,xx年新招调职工6人,人教科为他们办理了招录手续和调入手续,为他们工资定级,并上报中心得到批复。为今年实习期满的单中专毕业生办理转正定级手续以及职称的评定工作。

篇9

一、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档案分类管理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意识薄弱。对于许多工作者而言,档案管理的意识不是非常明显,甚至会出现松懈的情况。从本质上来讲,此工作的重点主要体现在“分类”“管理”上。如果对这两个词进行延伸,相关人员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实施手段,还要做好档案的安全保护工作,提高生产的有效性。但现实的情况恰恰相反,工作人员片面地认为只有登记是他们的本职,其他的后期保护与业务管理都不应该计算在内。

(二)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相关负责人没有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的宣传,转变管理者的思想。第二,没有给予档案管理部门适当的便利,使他们在数据采集、特种设备的文件归类中无法形成一个明确的方向。通常情况下,管理人员都要定期对任务进行规划,实现工作程序的统一分析。如果缺少了这一指向,则不利于后续方案的设定与实施。第三,少数的领导认为,特种设备的档案管理工作是根据设备检测明细中合格证书内容对照来达到管理的目的,并进行文件的定期核查工作。在这种条件下,工作者缺少一定的技术支持,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因此,在相?P资料检索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金钱,使管理工作混乱。

(三)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在许多特种设备检测单位中都是比较常见的。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于工作人员管理方式的缺失所导致的。首先,有些单位虽然建立了一定的档案管理制度,但没有将具体的惩罚和奖励方案落实下去,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员工对其中的认同感欠缺。其次,在档案外借、归还以及安全保密工作上没有体现得当性。档案借出的条款不明确,一些人员没有及时归还,管理者也没有与其进行协商或者催促,使得一些特种设备的资料“有去无还”。同时,还有一部分人对资料并不爱惜,管理手段不得当,当数据记录错误时随意进行涂改,使档案的真实性出现了缺失。

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档案分类管理

(一)提高档案分类管理的认识与责任感。特种设备档案管理的认识与责任感的提升主要针对两部分人群。第一,对于实施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讲,他们应该转变传统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特种设备的不同类型划分为主要目标,将维修改造、使用年限、产品参数、生产厂家等重点记录下来,以保证每一个特种设备的日常状态都能够记录在案。档案管理人员要将其进行重点划分。第二,从管理层人员的角度来讲,要加强特种设备档案管理的宣传工作。例如:可以在每月定期召开例会,档案管理人员以工作的分类总结为主,对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着重说明,并提出改进方案。对于一些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的人员,管理者要以表扬、鼓励的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反之,对于一些投机取巧的工作者,管理人员也要及时批评,并督促其改正。

(二)建立完善的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完善的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确立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人员除了要协调记录与核准方式外,还要将档案的借阅与归还放在首位,实现工作体制的有效性。第一,每一个特种设备都要登记在案。管理人员要根据其编号进行排序,并适当调整入库时间,将范围精确到分钟。具体执行者要建立一个excel表格,将设备管理中的对应事项都审核清楚,并查看是否有遗漏,便于日后的验证工作。第二,档案管理人员在信息预览、复制和外借方面予以创新。例如:可以在本单位的官网上设定一个OA软件。每个特种设备都有其具体的号码,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它们的身份象征。内部人员如果有需要,可以将自己的员工编号输入进去,并依照特种设备的号码进行预览。在借出和归还方面,内部人员要携带上级负责人盖章以及档案管理人员同意的证明,管理者将借出时间与限定日期在系统中输入,程序会进行自动提醒。当借出者归还档案时,工作人员同样要进行审查,以保证内容中没有被涂改或者损毁的地方。如果出现了此种情况,要及时向上级汇报。

(三)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者应该及时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综合性评估,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第一,要聘请专业的人员对档案工作者的操作技能进行培训。例如:指导人员要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他们进行培训。在理论方面,主要讲解一些档案的统一管理方式。在实践方面,带领工作人员“走出去”,让他们去其他地区与单位进行业务观摩,学习别人的长处,改进自身的管理技术。第二,每隔一段时间对工作人员的能力进行考察。以“综合简述题”“日常操作管理”作为两个重要记点。前者主要是对工作者的工作方法进行考察,选择10道覆盖面较广的题目来进行查验。后者则是以平时的工作经验总结为主,看工作人员是否按照记录的标准和要求将设备运行维护和事故处理等内容具体化。总体来说,管理者对两部分成绩进行统一设定,对连续两次排名在首位的员工,升职加薪时予以考虑。而对于成绩不合格者,也要有一定的经济惩罚。

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档案分类管理的有效性

第一,优化档案监督与交接工作。特种设备档案的分类管理工作是文件合理交接的重要前提。如果工作人员出现了岗位上的变动,工作的交接是必不可少的。假定档案的分类不明确、设备的种类设定不完整,会为交接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影响检测秩序。第二,促进档案的定期检查工作。管理的有效性会使得档案按照一定的编码表示出来,操作人员能够依据具体的明细进行装订或查询,提升了工作速度。

篇10

【关键词】血站;档案开发;利用;

一、构建血站档案管理体系与档案开发利用的关系

首先,档案开发利用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远性的基础工作,对档案信息资料的依赖性强。一方面档案开发利用具有导向作用,通过血站开发利用收藏的档案信息资料,有助于医疗专家学者能够及时了解市民的健康动态,掌握医疗卫生的发展方向,并通过对长期以来档案信息的掌握,迅速确定科研创新课题,明确研究方向,较好地指引血站的创新建设;另一方面,它能为医护从业人员提供详实的病例及处方等方面的信息,加快档案管理体系完善进程,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医护工作的前瞻性和高效率。应该说血站医护需要、科研创新以及档案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都需要大量的经过开发可以利用的档案信息资源的支持。

其次,血站档案管理体系是服务医护实践和科研创新的重要保障,是血站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基础和机制保障。以开发利用为导向的血站档案管理体系构建工作的开展,能够改变传统的、静态的服务模式,增强血站工作在整个工作中的重要性和活力,扩大血站救治患者的价值,因此以开发利用为导向构建档案管理体系是血站工作创新的重中之重,也是这些档案资源得以开发利用的重要保障。

二、构建血站档案管理体系的措施

血站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就是要通过构建包括制度理念层面,软硬件配备层面,人员业务层面等一系列的档案整体管理体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2.1建立健全制度机制

(1)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是构建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的关键,也是切实推动档案工作规范化的前提。血站应结合实际,依照《档案法》、《卫生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订出包括对各科室的各类档案材料的统一管理制度、统一考核制度在内的档案使用及保密制度等。

(2)树立开发利用理念。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开发利用,因此工作人员要树立开发利用观念,以开发利用为导向,不断创新血站档案管理服务方式,不断提高档案服务质量,不断完善血站档案管理体系,以满足血站内部各部门对档案信息的需求。

(3)建立督查考核机制。血站应建立档案管理督查和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把档案建设作为档案人员的考核内容之一,定期对各科室的档案信息进行督促检查,建立协调各科室档案信息收集、整理、存储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关系的保障机制。

2.2软硬件设施的升级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血站档案的开发利用的途径就是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这就要求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软硬件方面的建设和配备。比如办公场所建设,电脑等数码信息产品的购置,档案管理系统的采购和研发,这些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2)加快信息化的进程。血站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开发利用的前提,因此要对原有档案进行梳理分析,充分利用本单位研发或购买的血站档案管理软件设施,对血站档案文本、图象、视频等诸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同时要做好技术保障和隐私保密,切实加快档案资料的信息化进程。

(3)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在档案信息管理过程中围绕开发与利用,以信息化为前提,构建完整的档案资源信息共享交流服务平台,包括有机组合档案信息采集、移交接收、归档存储、开发利用等全过程的平台,逐步实现血站内部科研医疗信息共享。

2.3以人为本重视提升

(1)强化档案管理意识。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取决于血站领导及医务人员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因此在血站日常管理中要利用一切条件和时机不断深化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不仅要把档案工作纳入议事日程,而且要将档案工作的创新贯穿于整个医务管理中。

(2)重视人员培训学习。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和需求,制定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体系并规定培训的内容和目标,加强档案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工作自查对比和实地走访参观学习相结合,切实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另外也要注意档案工作人员的组成和专业背景,优化从业团队提升工作效率。

(3)提升整合信息能力。血站应根据实际工作的现实需要,优化配置档案管理专业人员队伍,切实提升工作人员整合各类档案信息资源的能力。其突破口在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科研创新。因此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应该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血站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内驱力和整合力。

2.4加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思考。

(1)丰富档案部门的资源,加大档案部门信息的收集广度和深度,可以采取广泛收集与重点收集、有偿征集与无偿捐赠等各种方法,广泛收集档案资料,丰富档案部门存储的资源。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还应该利用互联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要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对档案资源开发利用重要性的认识,正确认识信息收集和服务的关系,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开发利用的服务工作上来。要关注市场经济对档案资源和信息的需要,改变档案服务的消极被动状况。

(3)要积极开发研究项目,档案部门要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可以为领导提供历史上经济发展的各种数据和经验材料,提供决策依据和各方面的情况,使档案部门在经济建设中,最大限度的提高各项服务,发挥自己的特色作用。

三、总结

科学高效的档案管理体系是档案开发利用的基础和前提,开发利用的程度和水平又有利于健全和完善血站档案管理体系,也代表着血站工作的发展需要。血站档案信息的数量、质量、范围以及多元化载体服务体系的建立,直接关系到血站医护水平和科研创新的成效。因此,血站应积极开展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构建科学、完善、高效的档案管理体系,这也是当前血站建设和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