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3-04-11 08:3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篇1

论文 关键词:农林 经济 管理  就业需求  课程体系  改革

论文摘要:从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入手, 总结 了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针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 发展 高等 教育 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 企业 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 农村 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又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基于此,试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变化来探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以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 理学 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变化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在各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 金融 财会、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基于此,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分为四大类型即企业、教育科研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包括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等)。其近20年就业方向变化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科研单位就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方面原因在于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愈加规范,竞争也日趋激烈,行政单位必须参加公务员 考试 ,事业单位也实行统一招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学历层次日益提高,导致进入教育科研单位的门槛提高,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而各类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毕业生学历、学位的要求不高,所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目前更多就业于各类企业。

(二)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

从199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双向选择。由于就业政策和就业领域的变化,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表2为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经管学院近5年就业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一个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近2年就业率下降明显。虽然与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对比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对比经管学院平均就业率而言明显较低。

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及选学课程意愿的调查

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在学习过程中,大多选择能快速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就能就业或对就业帮助较大的专业方向和课程。

(一)专业方向的选择意愿

为了给学生学习和就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2003级开始,让学生在大三实行明确的专业方向选择,具体方向为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方向课。近4届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情况如表3。

从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情况来看,除04级学生在两个专业方向选择基本持平外,其余几届学生大部分选择了企业管理方向。经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选择专业方向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就业需要。

(二)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

为了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农林 经济 管理教研室对三、四年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程”这一选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管 理学 原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其中,管理类课程占到60%,而经济类课程只占20%。

“在对就业最有用的专业课程”这一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 会计 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经济法。管理类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学生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上的一些漏洞和问题。

三、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授予学生的学位从早期的农学学士到中期的经济学学士以及现在的管理学学士,体现了 教育 界对这一专业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最初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强调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际上成为农业经济专业。在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前,国家更多需要具备较强经济学知识的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各级政府的农业经济部门成为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但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变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 企业 逐渐成为接纳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具备较强微观管理能力的学生。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变化,近年来,专业在教学计划中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管理系列的课程,但与一般的管理专业相比,从课程体系来看,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差距。

(二)“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面上,也由原来的宏观型、理论研究型逐步转变为通用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当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也是全国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通病),具体体现在:(1)在教学方式中,专业课程的讲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教听式”,而强调实务操作、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较少;(2)在教学计划中,原有的专业课程实习较少,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三门课程;(3)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考核的方式较为传统,很难从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出发来进行。

(三)课程体系的“专”和“宽”的问题

由于农林济管理学科自身的宏观性和宽泛性,以及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 发展 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较多其它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会计类课程;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农业保险学等 金融 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贸易类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加了知识面,拓展了知识结构,但受到学时限制,使得这些“宽”与“专”相互竞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始终是现行农林经济管理课程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直在不断微调,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体系构成等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体系应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民众的 科学 文化素质,二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的目的除上述外还包含着提高自身社会生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就业竞争力。如果大学是“工厂”,培养的学生就是“产品”,评价这个“工厂”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产品”是否受社会欢迎。社会欢迎就意味着学生就业竞争力强,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才算完成。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应时时把握学生就业需求目标,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好的为学生实现就业而服务。

(二)把握好专业的“共性”和“个性”

从“共性”的角度来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目前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经济、管理通用型课程应是其主体,这是“共性”问题。但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有自己的“个性”问题,需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来体现这种“个性”,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所在。

(三)细化专业方向的划分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全国绝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专业方向的划分,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划分了“ 农村 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前者偏重于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是为学生继续深造服务的方向;后者偏重于实践,是为学生就业而服务的方向。但这种划分可以更加细化,如“企业管理”方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农业企业管理”、“涉农企业管理”等。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另一方面增加与工商管理的差异竞争优势,增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篇2

引言

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思想并根据社会需要确定的人才培养的总体样式,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其他教育内容、课程及内容的组织及实践中的方式方法的总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一级学科,重点解决农林领域的管理活动,目前已在我国54所本科院校开设。近二十年专业改革仅限于内部框架调整,并未依据市场需求从根本上改变原有模式。为适应市场需要,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目标和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学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两方面梳理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对专业建设的建议。

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1.1 教学模式

1.1.1 理论教学

王雅鹏(2004)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依据社会需求培养新的学科增长点,利用现代技术提升专业层次和水平,开拓区域经济学、农林产品比较优势等研究领域。奚祥华等(2007)提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创新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策略,建议增加基础学科课程,删减重复过时的课程,开设生态环境科学、现代农林技术等课程以及热点问题的专业讲座及发展动态课程。柯水发等(2011)对北京林业大学240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进行“课程设置”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农林类课程较少,建议压缩基础专业课程,增设农林经济地理学、专业论文写作等课程。

彭艳等(2008)以29名学生4年所学部分课程成绩为原始数据,①基于因子分析得出农林经济类相关课程对学生专业素质影响较大,建议加强“宽专业”教育,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颜华(2009)具体提出农林院校可采取主修与辅修制度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罗攀柱等(2008)依据我国农林业生产特殊性及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将林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划分为5个模块,②建议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生态和环境意识较强的人才。刘强等(2009)依据市场需求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平衡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比例,增加实务类课程,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务”的教学效果。李红(2008)进一步提出各高校应结合实际准确定位,突出学科特色,力争与其他同类院校有所区别。

徐辉等(2010)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案例选取难,缺乏专业的案例编辑,导致理论教学与讨论教学学时分配困难,学生自主性难以调动。建议教师通过业内交流、校际交流、发动学生调查编写等方式增加案例讨论环节,避免单一的理论教学。

综上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教学存在以下不足:(1)课程设置专业性不强,核心课程较少,缺乏时代感;(2)重复性课程较多,学生知识面普遍较窄;(3)授课方式单一,讨论教学欠缺。在未来课程设置上,应重点培养新学科,增设农林经济学课程,以专业讲座带动课程教学,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实现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

1.1.2 实践教学

赵锦域(2002)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改革为例,提出全面调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涉及的实验项目,完善实验室建设,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使专业课的实验学时达到总学时的30%。

黎东升等(2002)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提高教学实践现代化程度,建立以多媒体为中心的现代电子教学系统和以农林经济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为中心的教学研究系统。其后研究发现传统办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技能方面存在缺陷,建议开展专业知识准备性教学、随堂性实践教学、阶段性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通过参观和专业生产劳动等方式深化人才能力培养。颜华等(2011)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实践比例过低,建议形成以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重点,社会实践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

郑炎成等(2007)结合教学经验发现,实习经费难以落实阻碍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开展的首要因素,此外,实践对象及接收单位选择也是影响实践效果的重要因素。据此并结合先生社会学理论提出“就近选点,解剖麻雀”的实践方式,建议在院校周边选择行政村,开展具体连续性调查,节省经费和时间同时保证实践效果显著。

综上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以下不足:(1)实验室现代化建设不完善;(2)实践教学比例较低,与理论教学及社会需求结合度不高;(3)实践经费及对象落实困难。在未来实践教学建设上,应重点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外基地建设,选择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实习单位。

1.2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有助于推动我国农林产业建设快速发展,扭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社会认同度较低的现状。

转贴于

杨根宝等(2005)结合21世纪我国农林经济背景及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提出开发学生潜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厚基础与宽发展兼顾。郭翔宇等(2009)借鉴部分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经验,提出学校应设计个性化发展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和职业发展需求。

徐辉等(2010)总结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敢于创新的精神、付诸创新行动等素质,提出“创立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创新教学内容体系”、“创议探究式教学”、“创新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和“专业认知—实景模拟—见习顶岗”等五种实践模式。王玉芳等(2011)通过对东北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原创能力的调查发现,学生知识陈旧、缺乏课题研究能力是制约原创能力培养的内在因素,提出重视学生原创能力培养、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务实基础知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议。

杨香合等(2010)基于河北省农业发展,提出构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高地,从教育管理、办学机制、教育结构、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创新,以学术带头人为引导,培养本科学术创新人才。胡云等(2010)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要立足于应用型高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阶梯状培养模式,构建了“一个中心、③三个层次、④三种形式⑤”的实践教学模型。

刘惠琴(2007)运用访谈研究、模型构建、量表设计、实证研究等方法对86个高校学科团队进行调研,总结出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创新氛围浓厚是提高中国高校学科团队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结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题研究较多的特点,应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先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创新型科研团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进入科研领域铺设平台。

综上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重在机制的构建,农林院校应打破传统的理论教育,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尊重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开发原创思维能力并付诸实践,上述激励措施比教师单方向从事科研更具有效率。

2 结论与建议

学科建设状况从根本上反映高校的办学水平、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建设目标应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支撑区域农林产业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目前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进度较慢,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未来关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应集中于如何塑造创新型人才、如何突出学科特色、如何提升社会认同度等方面。农林院校应结合实际,将理论转化为行动,突出专业的比较优势。针对该专业未来发展方向,笔者建议如下:

(1)创建以本科生为主,教师队伍为辅的初级科研平台。以基础项目为资源,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学生思考、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科研热情,为培养后续人才奠定基础。

(2)鼓励学生参与学科建设。学生视角能真实反映学科发展中的缺陷,建议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科研讨会,依据学生的意见合理改革,使学科发展更符合学生要求。

(3)建立院校间学科交流平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缓慢反映了学科建设理念的局限,校际间交流平台能够为学科建设提供新思路。建议定期举办农林院校学科研讨会,互通先进理念。例如,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种类较多、细化程度高、相关实习及科研项目丰富,这为其他农林院校提供借鉴。

(4)适当增加与农林类相关的专业课程,减少关联度较低的课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通过课程设置突出学科特色,将经济、管理与技术三者结合,注重实用性,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避免出现“宽而不精”的学习效果。

(5)强化专业实践。建议将“大一学年起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专业实习”纳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大纲。内容由浅入深,倡导形式多样化,增强学生对专业应用的认知,有助于减少学生在就业方向选择上出现偏差的可能。

篇3

在自然界中,人们会感受各种颜色。蓝色,海的颜色,具有沉静和理智的特性。给课程赋予色彩,需要依据和判别。蓝色课程的界定,一定从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地位、课程目标等几方面考虑。一定突出体现涉海、涉水、涉渔、涉农的特点。构建蓝色课程体系,即所有蓝色课程的集合,并以类别和层次区分和联系,使其形成整体,形成合力,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现行的培养计划,设置了三个层次的蓝色课程。即通识教育层次、专业基础层次、专业层次。三个层次蓝色课程之间相互紧密联系,互为支撑和递进,共同构建农林济经管理专业蓝色特色。蓝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决定的。海洋大学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蓝色课程群,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特色突出,定位准确,实现专业建设错位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蓝色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发展、竞争压力决定的。增加蓝色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比重,通过培养方案,教学实践等诸多环节实施,体现,增强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蓝色课程体系调整,是就业需求、服务面向决定的。通过蓝色课程群调整完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使之明确专业方向,就业目标,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2蓝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衔接好蓝色课程之间的关系,为此,应遵循以下原则:

2.1蓝色原则

蓝色原则是蓝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海洋大学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海洋与渔业经济管理培养专业人才需要体现涉海、涉水、涉渔、涉农的专业特色。因此,在培养方案中,一定要设置与其他大学相区别的蓝色课程及蓝色课程群,支撑海洋科学和雨夜科学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2科学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特有的行业背景和内在规律,是一门科学。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本身,既要考量海洋大学的办学优势和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发展状况,又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还要符合专业建设的实际,培养应适应行业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所以,设置必须科学。

2.3创新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没有现成的东西拿来就用,需要创造,需要创新。创新的目的是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革,探索出一条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建设之路,以前瞻眼光,瞄准未来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趋势,在不断创新中保持优势,使特色专业前景明朗,充满活力。

2.4适应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但再好的课程体系也要适应专业特色建设及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适应学校发展的定位目标和师资队伍建设,适应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教学资源整合优化,适应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的提升。

2.5协调性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首先要与国家及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要求相协调,其次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对人才需求规格相协调,再次是与海洋大学学科特色优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协调,最后是与学院的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等相协调。

3构建蓝色课程体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3.1培养目标问题

解读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一定是围绕海洋、渔业、食品三大产业,培养专业人才和技术实用人才。如何做到蓝色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合理,既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又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符合行业经济发展规律,特色突出,专业定位准确的培养目标。

3.2师资队伍问题

海洋大学的师资队伍肩负着为我国培养海洋、渔业专业人才和技术实用人才的重任。在所有学科和专业中,均设置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学内容。承担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人数少,年龄偏大,教学任务较重,亟需调整师资结构,引进和培养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师。

3.3资源共享问题

海洋科学的迅速崛起,对人才的刚性需求大幅度增加,而海洋大学的教育资源则明显身单力薄。图书馆、科研成果、期刊、网络等资源共享问题直接影响到蓝色课程体系建设。试想海洋大学建设一个系统、全面、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实现各海洋大学间的教育资源共享,而且利于蓝色课程体系建设。

3.4教材建设问题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需要蓝色教材。就目前而言,蓝色教材是缺乏的,加强蓝色教材选用及编写工作乃当前要务。首选教育部规划教材、国家级重点教材、省部级优秀教材。引进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原版教材。编写具有海洋和渔业特色的蓝色教材,包括电子教材、多媒体教材,支撑蓝色课程体系。

3.5课程设置问题

构建蓝色课程体系,是从课程设置开始的。这些课程包括通识课(含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公共集中实践)、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集中实践四大模块,既有蓝色课程,又有非蓝色课程。如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服务面向设置蓝色课程,并处理好蓝色课程之间及与非蓝色课程之间的关系是较难的。

4蓝色课程体系构建与应用

4.1蓝色课程设置

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依据专业定位,突出特色,完善培养模式。在蓝色课程群设置上,既要科学合理,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有符合行业经济发展规律。蓝色课程的内容相互独立,但相互衔接合理,优势互补,益于本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优化,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质量。设置的蓝色课程有:水产专业外语、渔业概论、渔村社会学、渔业政策学、渔政学、渔业法与海洋法、水产品营销学、水产市场调查、渔业经济学综合实习、渔村渔业调查、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海洋经济学、渔村经济学、渔业管理学等。蓝色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数占整个培养计划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数的15%~20%。

4.2蓝色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体系的定义,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不同系统组成的系统。我们设置了三个层次的蓝色课程系统。第一系统,为通识教育课程系统:包括水产专业外语、渔业概论、渔业法与海洋法、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学课程;第二系统,为专业基础课系统:包括渔政学、农村经济学、水产市场调查、渔业经济学综合实习、渔村渔业调查、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课程;第三系统,为专业课系统: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水产品营销学、海洋经济学、渔业管理学等课程。三个系统的蓝色课程之间相互紧密联系,互为支撑和递进关系,共同构建蓝色课程体系。

4.3蓝色课程体系应用

构建的蓝色课程体系已经纳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开始实施应用。从应用的实际效果看,明确了专业对培养目标、突出了专业特色和服务面向。调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课程体系设置,以及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使之更趋于科学合理,凸显差别优势。蓝色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培养蓝色人才,不会一蹴而就和一劳永逸,需要不断调整、改进、完善,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总结实施应用效果,有必要对蓝色课程群的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对蓝色课程的课程内容进行增补和删减论证听证,使之更加符合我国海洋经济、渔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增设蓝色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增加蓝色实践环节,补强蓝色课程体系。

5结语

篇4

关键词: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建设

本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基础。专业特色是质量与创新的生命线,加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与辐射作用。

一、深刻理解特色专业的建设内涵

特色专业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办学水平和鲜明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等特征。特色专业是一所高校所有文化要素汇聚提升的体现,是一所高校办学经验趋于成熟的标志。建设特色专业,是高校在新形势下获得持续竞争力,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质量工程”建设文件指出,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措施,要紧密结合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和课程教材建设,切实为同类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主要建设原则是:强化优势,突出特色。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强化优势为根本,以突出特色为关键,充分体现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改革创新,提高效益。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增强专业建设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办学效益,与相关行业领域紧密结合,探索适应社会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专门人才;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强化专业建设实践成果积累和有效经验总结,主动宣传推广建设成果,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以改革精神积极推进特色专业建设

华中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历史底蕴较深厚,可追溯至1904年湖北农务学堂开设的财政、理财等课程,迄今已有百余年发展历史。1981年建立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点,1986年建立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点,1998年设立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批准为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7年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特色专业。现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5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0人。特色专业立项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1.切实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特色专业建设必须与社会背景、产业背景及行业发展趋势密切相关。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已难以适应WTO框架下用人单位的需求。当前我国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因此,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实现四个转变:从侧重理论研究型向侧重实际应用型转变,从窄深专家型向宽口径通用型转变,从单科型向复合型转变,从侧重于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型向涉农中小企业管理型转变。总之,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以服务三农为特色,与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新形势相适应,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农业大学特色的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掌握农业科技发展的经营管理高级人才。

2.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影响着特色专业建设方向、进程和绩效。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构建了“一体两翼”培养模式,注重农、经、管知识复合,突出社会责任与创新能力培养,开展课程体系研究与改革,进行课程重组、整合优化,建立了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实践教学模块、专业特色课模块、通识教育课模块、前沿与特色课模块等“六大教学模块”。

在基础课中,增加数学、计算机等课程学时和难度;专业课中,对重复、脱节教学内容调减优化;实践教学中,新增创新学分,对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优化,独立设课,单独考核;专业特色课模块中,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培养,增加选修门类,拓宽选修课范围;通识教育课模块中,规定学生必须修满12个学分农业科学和素质教育方面课程;前沿与特色课模块中,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及教师科研成果,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讲座,进行专题讨论,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与前沿,突出专业前沿与特色,开设了农业经济管理专题、农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管理理论发展、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等前沿与特色课程。体现“三个强化”:强化农、经、管知识复合,文理渗透,拓宽知识面;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突出实践教学,增设创新学分;强化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爱农情感、兴农责任、强农使命。

与此适应,推进以10多门国家、省和校精品课程“三级精品课程”为核心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改变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推进问题导向的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灵活运用情景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构建了师生“知行苑”交流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3.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点,遵循实验实践教学特点和规律,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遵循“系统优化、整合集成”要求和阶段递进原则,注重实验教学体系系统性,注重实验教学层次性和模块化,注重实验内容新颖性,注重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科学性,突出基础性、提高性、综合设计性“三层次”,建立了农户经营与风险控制模块、农业金融与贸易模块、农林经济管理与决策模拟模块、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模块“四大实验教学模块”,形成分层次、模块化、点面结合、全面开放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高标准建设了经济管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企合作共建了6个功能实验室,为实验课程开设提供条件支撑。

以“感知见习—认知实习—实训体验”为路径,构建以见习为主的感知实践、以社会经济调查为主的课程实践、以管理模拟及企业实训为主的角色实践“三维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有1个教育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和35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为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有效保障。

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和教师科研课题,积极开展经常性学术讲座,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通过教师科研课题带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SRF)立项资助、实验教学中心条件支撑,培植学生创新成果。

4.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围绕特色专业建设需要,建设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专业建设才有坚实基础和生命力。

先后实施了“青年教师八个一计划”、“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杰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等,教师队伍学缘、年龄、职称结构得到明显改善。通过科学研究项目建设具有稳定研究方向的学术梯队,培养了科研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将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内容。通过对重大问题研究和探索,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领悟和运用得到内化升华,拓展了学生专业视野,加深学生对知识体系理解的良好效果。科研项目作为本科生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学生毕业论文选题80%以上来自于科研课题,提高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整体水平与质量显著提高,近几年省级优秀学位论文获奖率40%以上。高职教师100%为本科生开课,鼓励开设学科或专业主干课程,创建精品课程、“双百”课程(百门实践课、百门科研成果案例课),主编课程教材。

专业建设责任人在专业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促成学科专业良性循环发展重要协调者。通过其领导的专业团队,把握专业建设指导思想,落实专业建设规划,引领专业在国内同行中占据重要位置。专业责任人应在教学科研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熟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对学科专业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关系有深切体会,有能力站在更高水平上驾驭学科专业协同发展,将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和优势引导并转化为专业建设重要资源。

5.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尽快融入社会是提高学生质量的重要标志。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请校外知名人士做报告,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实习等,增强学生与社会联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特色专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将国际化教育融入课程、专业实习实践中,形成多渠道、全方位国际化教育机制,通过联合培养、互认学分、选送学生、聘请教授等方式使每一个学生在国际化教育中受益。与山东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设立了国际教育实习学分,鼓励学生走出国门,完成学业。

三、特色专业建设实践的思考

1.建设方向明确。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应突出地域特色、突出农林特色和突出人才培养“复合式、应用型与国际化”特色具体设想,围绕社会需求、区域需求,在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培养等方面多做文章。

2.建设定位准确。面对现代农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两大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新要求,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和改革以及学生的就业去向必须有准确定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学生知识结构须与农业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一致,符合国家农业发展对人才要求。

3.狠抓关键环节。在确定特色专业的建设理念、培养目标、教学团队、实践教学基地、图书资料等软硬件条件后,关键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直接关系到这些软硬件条件综合运用效果,也直接决定特色专业建设成败。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今后将从提高对建设特色专业重要性认识,发挥学院一级在特色专业建设中的作用,正确处理学科与专业建设之间关系,加强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联系,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努力。通过创建特色专业,增强专业生命力和竞争力,以特色专业辐射带动其他专业建设与发展,整体上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崇光,关桓达. 农林经济管理“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高等农业教育,2008,11,11:40-42.

[2]教育部. 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教高司函[2008]208号.

篇5

经济学是国家级特色学科,主要分为两个方向――国际经济学和国民经济学。辽宁大学的经济学专业是这个学校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最大的特色是每学期都会按成绩重新分班,这在其他院校是非常少见的。毕业生中几乎会有1/3有资格被免试推荐读研究生。

经济学基地班主要是为了培养经济学的研究型人才,其奖学金多而高,免试保送研究生的几率也非常高,但想进入这个班也不容易,新生入学不久参加分班考试,考试科目为数学和英语,前若干名才有机会进入基地班,所以想进入这个班的学生开学时也要做好准备。

法学院是省内第一所全日制法学本科教育基地,十分注重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经常聘请一些司法机关、科研单位的专家、法官等担任客座教授,而且安排每届学生进行一次为期两个月的集中实习。

广西大学

生物科学学院的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是科研能力最强的专业之一,生物技术专业有着明显的亚热带生物特色,在植物及微生物遗传工程上颇有建树。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动物科学研究世界领先,有多项科学技术重大成果。

广西是我国重要的甘蔗生产和加工基地,制糖业十分发达,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的甘蔗糖业工程学科被列为国家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土木类学科是广西首批精品专业。这个学科也是理工类的高分群,毕业生一般都进入各大建筑公司和水利水电公司工作。

广西大学的爱国民主记念碑

广西还是有色金属富矿之地,是中国最重要的有色金属产地之一,广西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正是迎合广西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及其加工技术研究的需要,建设起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科。

内蒙古大学

生物学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目前设有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2个本科专业,学科实行按类招生,在第2学年结束后,选拔出50名学生分别进入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进行学习。

蒙古语言文学是内蒙古大学的特色专业,在一般的学校是没有的。大学每年招收的蒙古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学生人数约占总人数的30%。

内蒙古大学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生态与环境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形成了以草地生态学及农牧业生物技术为主的科学群,本科设有2个专业:生态学、环境科学。也实行按类招生,第2学年结束后,选拔10名学生进入国家生物学基地(生态学专业)进行学习,学制四年。

新疆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应用数学专业方面,在全国排名较高。

人文学院是由中文系、中语系、历史系、中亚文化研究所、阿尔泰学研究所组建而成的规模最大、专业门类齐全的文科学院,号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旗舰之威”,位居国家重点学科行列。

此外,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资源勘察工程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凭借地域优势,新疆大学的俄语专业也一直是王牌专业。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自然地理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动物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民族学、法学均是新疆大学新增的重点学科。

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的英语学科在国内小有名气,多位知名学者曾在此任教,他们对外国语学院师资力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际刑法专业有一定特色,已经受到国内同学科领域的认可。

电力与能源工程被国家列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与此相关的自动化、采矿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专业也将得到加强。

化学学科拥有绿色农药和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实验室,绿色药物工程也被列为“211工程”项目之一。

此外,采矿工程、植物保护、林学、农林经济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汉语言文学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延边大学

延边大学位于吉林省延边州,朝鲜族特色氛围浓厚,朝语系自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它的小语种也不错,亚非语言文学是国家重点学科。

延边大学依山而建

师范学院的教育技术专业在全国排名很高,就业很好。

医学院也比较有实力,临床医学和药学都不错,麻醉专业很好。

石河子大学

医学院现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学和医学影像学3个本科专业方向,拥有附属医院3所,其中第一附属医院为全国“百佳”医院。

农学是石河子大学的校级品牌专业,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有重实践、重应用的办学传统,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经贸学院下设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围绕新疆农垦经济、绿洲农业经济、绿洲生态经济、农垦企业管理等内容展开研究,并将研究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海南大学

旅游学院是海南大学极具办学特色的学院,办学模式灵活多样,部分方向还根据市场变化与需求,和旅游企业、国际酒店进行广泛的合作,采用“订单式”培养等灵活模式。其中,旅行社管理专业还是旅游学院的特色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行社管理、营销策划、旅游接待与高端服务工作。

海南省具有热带资源丰富、海洋面积大的特点,热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就是针对这一地域特点设置的专业,现开设了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和海洋学院。其中海洋学院的水产养殖专业还是我国农业部的重点学科,近几年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也非常好。园艺专业也成为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此外,水产养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法学、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也是特色专业。

青海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青海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有清华大学的对口支援,成绩好的毕业生将有机会直接保送清华大学继续深造。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方向)为青海省省级重点学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与机械行业相关的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教学和科研并重,产、学、研紧密结合,重点培养面向国家水利水电行业和青海省资源开发急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医学院下设临床医学系、中医学系、藏医学系、公共卫生系等四系16个专业,高原医学、藏医药学、地方病学等特色学科专业在全国医药院校中享有较高声誉。

此外,资源勘察工程是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依托青海的盐湖资源及旅游资源优势,盐湖专业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也大有前途。

宁夏大学

应用化学是国家重点建设科目,以就业率高著称,在南京扬子石化等十余家高新企业建立了理工科实习基地。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宁夏大学前茅。

草业科学力量雄厚,完成或承担多个国家开发项目。

应用数学培养模式十分特别,采取“大专业,小方向”的模式,招生时与信息和计算科学一起按数学与信息科学的大类招生,一、二年级打破专业界限试行“滚动制”教学,为三、四年级实行“分流培养”奠定基础。多年来还承担着师范生培养任务,就业前景一直较好。

此外,宁夏大学的农学、生物科学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也是该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大学

藏语言文学学科历史悠久,藏语言文学和藏族历史两个专业是首批校级重点学科。与四川大学联合申报的“中国藏学研究所”,被确定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药学(药方向)学科是大学医学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和自治区独特的地域和传统优势,将高原医学和藏药的现代化研究和开发、地方病和常见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藏族基因组学研究等相结合,而重点建设的特色优势学科。目前与一大批国内著名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及对口援助关系,并有多个实习基地供学生们提高实践能力。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农学(植物生产类)和临床医学专业被评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的服装设计专业在服装界是很有名气的,不仅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眼球,而且还吸引了世界各地服装行业的目光,几乎每个星期都有一场国际品牌的会在这里举行。 学校会经常邀请一些来自法国、意大利等地的服装设计师前来开设讲座。

东华大学

纺织工程是教育部的重点学科,在天然纤维利用、生物技术在纺织方面的应用等许多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材料学不仅是国家重点学科,而且还是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几乎凡是与纺织有关的各种纤维面料和特殊材料都可以在纺织工程实验室里找到,甚至是航天员的服装,东华都承担了相当一部分科研任务。

福州大学

福州大学的物理化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化学类,包括化学和应用化学两个专业,也是不错的。

如果对电子、通信方面感兴趣,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是不错的选择,其中通信专业录取分数在福大首屈一指。

篇6

《Majors》

A.理学类: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地质学类、地理科学类、大气科学类、海洋科学类、力学类、电子信息类、心理学类等。

B.工学类:矿业类、地质类、机械类、仪器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土木类、水利类、测绘类、化工与制药类、纺织类、轻工类、交通运输类、海洋工程类、航空航天类、兵器类、核工程类、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建筑类、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工程类、公安技术类等。

C.农林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林学、园林、森林保护、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草业科学。

D.医学类: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药学类、中药学类、法医学类、医学技术类、护理学类。

E.管理学类: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图书馆学、档案学等。

F.经济学类: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税务、保险学、贸易经济、金融工程、国民经济管理、信用管理、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投资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海洋经济学。

G.法学类:法学、理论类、社会学、社会工作学、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教育学、外交学、治安学、侦察学、边防管理学。

H. 教育学类: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

I.军事类测量工程、车辆运用工程、船艇指挥、弹药工程、导弹工程、导航工程、地雷爆破与破障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等。

很多同学容易把理工科混为一谈,不清楚二者的关系和区别。理科是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原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国家的科学水平;工科是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理科和工科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学科的特点,理科专业的数量和培养学生的数量要比工科的少,但更要求精益求精。理科专业的同学可以在研究生阶段转入工科学习,由于有坚实的理科做基础,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更得心应手。在现代科技领域,理和工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同学们在选择专业时应注意兼顾理科专业的基础、工科专业的发展趋势,确定长远的发展目标。此外,要注意管理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部分专业在招生时更侧重文科生。

理科生的就业现状

(Status of employment)

理科生的就业现状相对文科生来说要好很多,但由于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导致高校毕业生也在持续增加,那么相应的理工科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这使得很多理工科专业岗位的需求正在向“日趋饱和”的方向发展,因此,就业前景也不容乐观。再加上近年来海归人数的不断增多,更加剧了就业压力。

面对这样的状况,理科生们要想在本科毕业时轻松顺利地就业,就一定要弄清楚什么才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理科生的核心竞争力

(The core competence

对于理科生来说,专业是其核心竞争力,甚至比学校的名气更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三。

1.专业技术性更强

对于理工科专业来说,培养的内容技术性强,行业的社会分工非常明确,对于大多数理科学生来说,将来主要也是从事技术工作。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不论是行业内的龙头国企还是民营企业,招人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大学生的技术能力。综上所述,理工科学生的技术能力是个人发展的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2.院校行业性更强

任何一个理工科院校都有自己的行业背景,不论是综合型理工科院校(重庆大学,电力、建筑、制造工业)还是典型的理工科院校(西北工业大学,航天、航空、航海).二本层次中的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文行业)、昆明理工大学(资源行业),这些院校都有非常明确的行业背景。因此,这些院校的相关工科专业不但具有非常好的行业需求,同时也具备极强的专业培养能力。必须指出的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将来转型的机会更多,不论是考研换专业,还是从技术型工作到管理型工作的转型。由于理工科专业的学习难度本身就很大,所以理工科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强,以至于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理工科学生更容易适应变化的环境。

3.专业更利于就业

篇7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农业

一、引言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基本上已经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阶段,国家正在重点进行传统农业的改造,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时期,形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刻。而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

二、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

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当前我国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和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但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还不能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相匹配,如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体系未与农业现代化相调整。在各个大中院校中,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农业经济管理缺乏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类似,技能特长与现代农业发展和需求相距较大。

(二)轻实践重理论

另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中还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教育理念,最明显的就是农业试验课程只是理论课程的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实习基地少,实践教学难落实,如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等难以有效落实。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设置中毕业实习一般设置在最后一期,学生忙于择业求职,导致实习内容流于形式,实习论文缺乏实地调查,实习报告参差不齐,缺乏严谨、规范的实践教学和实习监督,造成学生难以掌握农业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无法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也不利于培养农业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生竞争力不强

在农业的大中院校培养出的农业经管类毕业生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些学生自身缺乏爱农、兴农和强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加上学生家长对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力,更使得他们不愿意从事涉农领域。在学校方面,缺乏对学生进行引导正确的就业和从业观念,也使得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就业率在各专业的排名靠后,就业率低下和毕业生整体素质不高反过来也影响了招生质量,形成了农业专业招生和毕业的恶性循环。

三、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农业的大中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所处区域优势,并结合社会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期望,突出高校的自身农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的特点。如浙江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重点是培养熟悉食品国际商务流程、具有全球视野、食品企业运作管理的高级涉农商务人才。除了学校角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还要专业层面和专业内容两个方面的创新和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在农业专业层面上制定针对传统农业、新兴农业、农业应用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理论等方面的培养目标,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农业专业内容上制定各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农业经济管理的课程体系、内容设计和培养方案都要适应农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要求。在学校、专业、课程这三个层次的农业经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辅相成,无论哪个层面,都能够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不仅掌握社会、人文、农村经济、农业管理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能够运用先进的农业管理理念解决和发现农业问题,独到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去服务和建设“三农”,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农业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中,要从整体上对农业经理管理的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优化。坚持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实用化、综合化、精简化、多样化,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完整。一是注重农业科技与生物技术、经济管理的有机结合,注重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将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渗透到农业课程中;二是合理安排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农业公共课程的比例,在扩大学生农业专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也要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交叉和脱节的情况;三是加强农业经管类的核心课程建设,不断凝练和更新农业课程内容,增设能够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精简教学内容,在核心课程上增加学分占比。

(三)完善教学方法

大学生最佳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间是第一学年,而不是像很多大中院校第二学年或者第三学年学生自行选择专业的方向,因此应尽早为学生创造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在第一学年的下学期就开始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如农业经营与管理,农村发展与管理、农村经济产业化等农业经管类的专业方向,并整合专业课程体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一是根据学生自身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特点,适当增加案例、分组讨论,改变单一的教授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分组讨论中形成师生互动的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意识。二是,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并加强与农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高实习基地的质量,增加学生实践调研的机会,将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强化实践教学

对于农业经管类的学生而言,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理论应用实践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是创新开展“班村共建”模式的第二课堂,农业经管专业的学生与基层组织的村级对接,学生科担任村主任助理,为村委推广农业技术、扩展农村产品销售、筹建农村网站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逐步使得学生爱农、并愿意扎根农村,培养强农意识的有效途径,也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使得他们发挥一技之长,在农村事务中也注入了新鲜血液。二是可适时开展农业科技的学术竞赛,通过对农业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报告、创业设计大赛、农业管理论文比赛、农业技术科研立项等活动,在实践和竞赛活动中强化农业理论知识和合作意识,发挥学生高效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郊翔宇,崔宁波,庞金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M].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

[2]聂洪臣,张季中,姜桂娟,李国政,高建新.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学术・理论,2013.5(下).

篇8

关键词 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地方经济建设;社会服务;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281-02

Agriculture and Forest Specialty Serving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U Qing-fang CHENG Zhen JIANG Zi-hong JIANG Sheng-quan

(C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Chuzhou Anhui 239000)

Abstract Social service is one of the dut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t present,there are many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peciality in serving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such as do not closely contact with industry,service consciousness is not strong,the service ability is insufficient,social service operational mechanism is imperfect.Thus,it can serve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way such as defining school-running orientation,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deepen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carrying out vocational training,etc.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pecialty;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social services;approach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责。尤其是地方高职院校,立足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和生命力的体现。随着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持,推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值得深入探讨。

1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1.1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1]。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地方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体现了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1.2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的价值所在

高职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职院校,通过培养大量高技能人才,提高地方人口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标志,是政府举办高职院校的意义所在,也是高职院校自身价值的所在[2]。如果不能够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难以得到政府的长期支持。

1.3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必定会带来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进而推动高职院校的大力发展。这样,高职院校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之间就能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共同发展与进步。由于办学成本高,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只有更好地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3]。没有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失去了政府、企业等的支持,高职院校将失去应有的活力。因此,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2 高职农林类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现状

2.1 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对接不够紧密

目前,农林类专业主要包括农学、林学、园林、园艺、茶学、植物保护、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野生植物资源等。很多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之前,并没有对当地的产业和市场需求展开必要的调研,而是根据自身的师资、部分领导及教师的意愿等来设专业,使得开设的专业不能很好地对接地方产业的需求。这就造成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用武之地,而公司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2.2 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不强

很多农林类的高职院校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同时,紧抓教研、科研工作,将教学、科研成果等作为教师考核与评价的标准。而服务地方经济的这项职能往往被学校和教师忽略或重视程度不够,造成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不强。

2.3 服务地方经济的科研能力薄弱

高职农林类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科研工作往往需要长期在实验室或试验田进行大量的试验才能有所结果。不少高职院校r林类专业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科研。再加上一些学校的科研条件有限,科研经费不足,科研激励体制不成熟,都制约了高职农林类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科研工作。

2.4 服务地方经济的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和灵活

从高职院校的运行机制来看,很多学校并没有设置组织和管理社会服务工作的相关职能部门,缺乏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服务机制,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和灵活。即使有教师有参与社会服务的想法,也感觉无从下手。同时,很多学校在与企业合作时,没有制定长远的计划,使得社会服务缺乏整体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影响服务效果和服务品牌[4]。另外,很多社会服务的成果无法量化、难以度量,也给社会服务的考核和评价造成困难。这些都需要学校制定并完善相关的运行机制。

3 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教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途径

3.1 深入农村基层,服务“三农”

高职农林类专业教师可以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与带动下,参与各种类型的服务“三农”的活动,如百名技术专家下农村、一村一名农业技术专家、农业项目一对一技术帮扶等。专业教师作为技术指导人员,深入农村基层第一线,走进农村、服务农业,根据农村生产与发展需要,利于发挥自身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增强工作经验,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办法。另外,也可以和农村生产大户联合,创办示范性种苗繁育基地、花木栽培示范基地、果园、生态园等,形成了示范性产业联合体[1]。这不仅能充分发挥专业教师专业所长,将科学转化为生产力,还能使专业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得到锻炼和提高,真正培养双师型教师。

3.2 专业教师联系农林类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除了直接服务农村、农民、农业之外,高职农林类教师还可以联系当地农林类企业,深入企业,为其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与指导,帮助解决公司在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如当地的农业产业园、园林绿化工程公司、优质苗木生产公司、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公司、植物组织培养公司、茶生产及制作公司等。在为公司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也可以在公司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校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更多的场地与机会。

另外,教师还可以采取科研项目带动方式服务社会。即专业教师主动承担国家、省、市各级科研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科研项目,根据基本专业技能培养的需要,引进或自主设计开发科研项目,并在实施生产项目的过程中培训学生的基本技能。然后将科研项目研究的成果交与农林类企业开展合作,并及时转化成生产力。

3.3 通过校企合作、校办工厂等途径服务社会

高职农林类专业可以和当地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与农林类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合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另外,高职院校也可以发展校办产业,支持科研实力强、科研成果多的农林类专业创办经济实体,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将产、学、研紧密结合,以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 以各类培训为契机,服务社会

高职农林类专业教师可以根据政府或市场需要,给各类人员开展培训,如农林类企业员工专业技术培训、下岗工人再就业前培训、农民提高劳动技能及创业培训、事业单位人员培训等。根据学员特点,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教学、趣味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在达到良好培训效果的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3.5 成立科技小组,开设专业技术咨询室

高职农林类专业教师可以组建科技小组,开设专业技术咨询室,为需要的公司和个人提供农林类技术资料;同时可以通过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现场答疑等多种灵活的方式,进行社会服务,同时也锻炼了专业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途径

4.1 明确办学定位、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强化服务意识

办学定位内涵丰富,涉及层次定位、类型定位、学科定位、人才定位、面向定位和规模定位[2]。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首先必须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发展方向,突出办学特色,尤其是突出“地方性”“高等性”“职业性”的特点。农林类专业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师资建设、课程安排、教材选择、教学方式方法选用等都要围绕办学定位来进行。

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对接。地方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必须将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地方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判断职业与岗位需求,从而进行相关专业的设置,直接对接当地产业,为产业的发展壮大服务。

4.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教师是高职院校正常开展工作和培养学生的基础,高职农林类专业的实践性均较强,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更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成为“双师型”教师。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学历均较高,但是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实践动手能力和技能指导水平较弱,不仅影响了对高技能型学生的培养效果,而且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也有所欠缺,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增强服务地方经济能力的关键。具体可通过教师下企业生产一线进行锻炼、教师到企业参与培训、从企业引进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从企业聘请高职称及高技能专家作为兼职教师等途径,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4.3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应该始终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将人才培养工作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断推行课程改革,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质量控制。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实现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这需要高职院校做到育人理念与用人理念对接、教学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质量标准对接。

4.4 加强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

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正在发展建设中,实践教学条件简陋,资金不足,设备设施不完善,影响学生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因此,高职农林类专业要加强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为提高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能力奠定基础。

4.5 产、学、研相结合,深化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由于办学资金的限制,大多未建成独立、完善的实训教学基地。企业由于生产需要,往往设备齐全且先进,但缺乏全面掌握系统性理论知识的人员。因此,可以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环境和生产设备,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而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教师资源以及教师的科研成果解决技术难题,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生产力。另外,学校也可以和企业开发企业所需的专业和课程,以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校企还可以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学校接受企业委托,为企业定向培养所需的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可以使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及人才相互渗透,推动校企共同发展,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目标。高职农林类专业只有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拓宽办学思路,树立服务意识,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职业教育中彰显吸引力和竞争力。

4.6 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工作

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广泛参与职业培训工作,为当地的农林类企业员工、下岗工人等提供职业培训,丰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在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的同时,扩大学校和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5 结语

总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存在的价值与发展动力,是地方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标志。高职农林类专业教师和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在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农林类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6 参考文献

[1] 梁继华.高职涉农教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农业教育研究,2015,82(1):24-26.

[2] 杜祥培.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27):22-24.

篇9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professional training requirements of agriculture-related specialt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make a discussion from professional settings,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determ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comprehensive quality training,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study, in order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talents training mode reform of agricultural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关键词:能力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三农情怀

Key words: ability-oriented;talent training mode;feelings of the agriculture,countryside and peasants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223-02

0 引言

自2004年开始,国家连续出台文件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三农”问题成为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而中国传统农业也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型,人们对农业生产的认知从“体力型”转向“知识型”,拥有农业技能的人才无疑是转型发展之必须。但是由于社会上涉农工作岗位单一,高校涉农专业的毕业生走向农业岗位后需要不断深入基层,不仅工作辛苦,社会地位也不高,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报考涉农专业,高校招生时也不得不降格以求,并且考生及家长对农业和农业院校认可度低,农村与城镇生源人数差距很大。除此以外,我国部分高校在涉农专业教育方面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考核和学历,轻技能应用”的问题。如何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农业高职院校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高职学院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确定、综合素质的培养、产学结合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1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我国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高等农林教育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处于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地位。”要培养“面向农林业生产一线以及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需要,深化面向基层的农林教育改革,培养数以万计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懂经营、善管理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因此,培养更多的熟悉并热爱三农、具有服务“三农”意识的大学生是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高等农林教育的重要任务和责任。

服务“三农”意识的教育属职业教育范畴,它除了培养学生必须具有服务“三农”的职业意识外,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激发学生对涉农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基于兴趣导向去自主学习农业专业技术,并对农业行业和自身的未来就业拥有信心和高昂的热情。

服务“三农”意识的教育需要高校开设农业专业课程,通过专业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在国内关于此课题暂时没有相关学术作品,根据国内文献检索,针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情感教育,仅有《大学生村官情感教育问题探讨》(姚琳2009)一文,文章提出大学生村官要树立起尊重农民、热爱农村、关心农业的基本感情。但是国内学者对提高大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大学生基层就业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吉林农业大学郭为民、王成章的《农业高等院校大学生服务“三农”意识培养》、北京大学张秋山的《农村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向调研分析》、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李文涛的《论大学生基层意识的培养》等,分别研究了提高大学生服务“三农”意识、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及大学生基层培养意识的障碍问题等。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关于涉农专业大学生提高服务“三农”的意识问题研究较多,在关于如何培养涉农专业大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方面研究较少,亟待完善。

1.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虽然西方发达国家关于此类研究甚少,但是关于对大学生职业指导、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我国可以采纳借鉴。在西方,职业生涯理论是慢慢形成的,期间与职业辅导的关系密不可分。美国是最早开展大学生职业辅导的国家,早在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帕森斯教授就创办了职业咨询所,对每个入学的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从而确定专业和职业定向,便于在毕业前期确定择业目标。而在日常的学习中由于学生确定了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定向,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加强自身需要的某些能力,学会掌握职业发展策略,形成毕业辅导与日常规划相结合,注重知识、注重能力。

2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对涉农人才的需求

2.1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现代农业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的有效途径。

2.2 现代农业对涉农人才的需求 我国虽然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但现代农业发展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比较缓慢,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够。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培养一批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现代农业人才至关重要。

3 基于能力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涉农人才教育思路

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服务“三农”,从职业情感教育层面培养大学生到农村和农业战线工作,具备服务“三农”的热情、能力和素质,对大学生服务三农的热情和素质培养,提出“一课程、一活动、一讲座” 的理实一体化农科人才教育体系(见图1)。

3.1 理论教育模块――通过理论讲学培养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 改变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段式的学科教育为模块式能力体系教育;由注重专业教育向注重素质教育转变;由专业教育“一元化”向辅修制、双证制的“二元化”转变;由以教师为主的单主体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体转变。要培养学生服务“三农”的专业理念,就应该在课程体系上进行优化设计,合理划分涉农专业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和课时比例,必修课程,2个学分(1+1)。理论教育模块(含农科专业课程和围绕专业举行的三农讲座)占1个学分。

该模块主要针对全校所有专业学生设立,主要任务和整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查阅资料,了解当前“三农”问题以及国外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培养全校各专业学生“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情感。树立求真务实,特色鲜明,立足专业,服务三农的志向。

3.2 实践教育模块――培养学生服务“三农”的专业技能 实践融入模块(学校统一按生源地组织学生走进农村、了解家乡的调研活动)占1个学分。

本模块以家乡三农发展为立足点,了解家乡农村环境,农业发展现状,培养“热爱家乡,情系三农”的情怀,树立当代农业发展观。

实践教育模块主要通过由学院组织的“走进农村,了解家乡”大学生调研活动,进一步提升对家乡新农村建设、产业状况、农产品的供销产业链、家乡农产品的发展历史、发展环境、未来发展前景的认识。如当前许多农业学院的特种动物养殖技术专业确立了“建立专业基础公共平台,实践教学实行分流,按模块嵌入主要生产环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5+1的教学法模式”。中草药栽培技术等相关专业形成了3+2+1的教学模式、双循环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多元启动的二主二辅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与丰富多彩全园素质教育模式。农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行了“融合式理论教学与开放式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循环培养模式。

3.3 文化养成模块――重点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 通过“三农”宣传阵地、社团、志愿服务等形式,加强“三农”情景教育,深化对农村农业农民的认识,形成具有三农氛围的校园文化;各社团组织一定数量的走进三农、服务三农的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以三农为载体的志愿者活动,培养“三农情怀”。①加强微博、空间等网络媒体和纸媒等三农情怀宣传阵地建设,宣传三农政策、农业创业典型事迹等。②通过农村社区志愿服务,了解农村,加深对农民的感情,培养农村认同感。③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农村农业农民题材选用,以文艺形式,挖掘三农的魅力,增强三农吸引力。④通过主题论坛、演讲、征文等,农业创业、农村工作典型事迹宣讲、认知交流。⑤通过三农主题社团建设,开展三农特色活动,培养自主能力,培养从事农村工作、农业创业的学生骨干。⑥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新苗人才计划,引导学生思考三农问题,认识和探索发展规律,通过农业创业实践,挖掘、孵化农业创业项目,培养骨干。

3.4 以校、地合作为纽带,实现产学结合 加大力度开展院校和地方合作,签订合作协议,充分发挥院校的人才、信息和科技等优势,指派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地方实习和学习,如此不仅能够为地方科技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也能够发现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高校树立新的研究课题,推动院校的科研与创新。

比如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立足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先后与吉林省的九台市、双辽县、郊河市、长春市双阳区等十多个县、市、区、镇建立了院地合作项目对接,充分发挥学院教育培训、科研开发与推广等优势,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获吉林省政府校企合作优秀奖和吉林省人才优质项目二等奖。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职业院校涉农专业调整成为了当务之急。目前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把专业调整与专业内涵建设结合起来,从而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在涉农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明确专业建设的思路与方向,依托学校现有资源,充分发挥优势专业作用,立足涉农产业,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案和方法,彰显办学特色,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践性优秀人才,较好地满足就业市场变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郑学梅.福建省农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5).

篇10

关键词:大类招生 经管类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塔里木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25

1 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背景

1.1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内涵

经管类专业按照国家一级或二级学科进行招生,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对学生进行分阶段培养,后期根据学生意愿、成绩、社会需求等情况进行专业分流,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尤其要注意“平台教育”的广度和“模块教育”的深度。

1.2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背景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加强基础、通识教育和课程综合,这是改革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1]。2011年中国高校在学人数3167万,毛入学率26.9%,规模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突破40%。中国的大类招生教学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985工程”和“211工程”等综合实力较强的高等院校首先开始了“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率先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即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专业教育,进行本科生学习制度的根本改变。

2 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大类培养、专业分流、开放实践”培养模式的改革涉及到从招生到就业的全过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塔里木大学在2011夏季招生时已经开始按照经管大类进行招生宣传和录取工作,目前涉及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6个汉本专业,三年招生人数共计1095人,以学科大类统一制定教学计划。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核心内容,经管类专业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三个层次不同但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平台”构成必修课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任意选修课程模块构成选修课的课程体系。

从2013年3月开始,第一批大类招生的经管类学生进入第4学期的学习,按照一、二、三学期综合成绩排名,双向选择,择优分配,进行专业分流。专业班规模最低人数标准25人,最高人数标准40人,不足人数专业按照录取原则调整,分流时间定于第三学期10-12月间进行,各教研室组织进行专业计划、宣传、介绍、指导工作,学生办公室及导师做好指导,组织填报《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分流申请表》,最后由学院、系进行分配公示。

按照“开放实践”的要求,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实践教学,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诸如加强实验室建设、开展技能培训、第二课堂活动等。

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是顺利实施以上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障,目前已经配套推行的教学管理方式包括学分制、导师制和选修制等,此外还构建了专业、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以有效保障教学质量。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正负效应分析

自2011年7月至今,塔里木大学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已经推行了2年,当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在此我们通过对参与此次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了相应调查,对此次改革的正负效应进行了分析。

调查发现,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对第一意向专业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学生占66%,了解程度一般的占6%,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不到30%,说明学生对选专业的了解程度明显提升,专业意向也不再过多的倾向于某一两个专业,专业分流时更加理性和均衡。

经调查发现,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经济与管理学院大类培养模式比较了解或一般,相对于“专业招生、专业培养”的传统模式,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受学生青睐。34%的人认为这种培养方式使学生基础更扎实,有利于培养通才,更加适合社会的需求,24%的人认为增大了录取率且有助于缓解一考定终身的问题。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31%的人认为有利于在专业分流中掌握主动权,20%人认为增加了解专业的机会,找到兴趣所在。

在专业分流后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一般学生对进入大学后第一次组成的班级和寝室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分流后学生以往的人际关系、成绩档案面临重整,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和学生管理的连续性都面临考验,辅导员制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这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学生心理引导、学生管理工作的衔接等方面需要做更多深入细致的工作。

4 结束语

经济与管理学院提出的“大类培养、专业分流、开放实践”的培养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到招生方式、教学计划、专业分流、学籍管理、毕业生就业、学生教育、院系机构调整和配套管理制度的建立等一系列内容,有些环节比较容易实施,也收到了一定成效,如“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而有些环节则较难实施,甚至成效并不明显,如后期的专业分流如何实现各专业之间合理的结构性分布,教学课程的合理衔接等。

参考文献:

[1]万爱莲.我国高校大类招生政策的背景、趋势与应注意问题[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4):93-94.

[2]李斌,罗赣红.高校大类招生:精英教育的一种推进模式[J].大学教育科学,2012,(5):11-16.

[3]田昊,谢昆青,林思聪等.北京大学电子信息学科大类招生的实践与反思[J].高等理科教育,2011,(6):35-43.

作者简介:王晶(1982-),女,管理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阿拉尔 84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