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合同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11 08:3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固定资产合同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疾病控制;疾控中心;固定资产
一、中国疾控中心现状
1.中国疾控中心简介
中国疾控中心是由政府举办的实施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其使命是通过对疾病、残疾和伤害的预防控制,创造健康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促进人民健康,其宗旨是以科研为依托、以人才为根本、以疾控为中心。
2.中国疾控中心主要职能
中国疾控中心在卫生部领导下,发挥技术管理及技术服务职能,围绕国家疾病预防控制重点任务,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的研究,做好各类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的组织实施,以下是疾控中心主要职能:
(1)疾控中心为拟订与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标准和疾病防治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政策咨询。
(2)疾控中心指导建立国家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对传染病、地方病、公害病、寄生虫病、职业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学生常见病、食源性疾病、老年卫生、口腔卫生、伤害、精神卫生、中毒等重大疾病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并提出预防控制对策。
(3)疾控中心配合并参与国际组织对重大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参与和指导地方处理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国家重大疾病、中毒、卫生污染、救灾防病等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应急反应系统。
二、疾控系统固定资产特殊性
1.疾控专用设备比重大
疾控系统的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固定资产的特殊性,疾控系统设备大多专用性的,公益性的。专用设备占比重最大,是中心资产核心,也是中心开展各项业务的基本保障,专用设备管珲是否规范、正确,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因此做好专用设备管理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2.设备要求具有疾控中心验证
疾控中心系统把达到国家实验室认可标准作为中心实验事建设的目标,因此中心资产管理体系既要符合会计核算要求,又要兼顾国家实验室认可准则对设备管理要求。
3.最大限度满足各种疾病控制需求
疾控系统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先进的、科学的、完善的业务技术手段,做好环境食品卫生检测和各种病原体微生物检验,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
三、疾控系统固定资产的构成与管理
如何做好疾控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资产使用效益,是一项重要课题。疾控系统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科研、教学、疾病预防与控制的重要物质基础。
1.固定资产基本构成
根据有关单位界定,疾控系统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固定资产管理主要是对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的管理和控制。疾控机构固定资产大致可分为六类:(1)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房屋、土地等资产;(2)一般设备,包括打字复印机、电脑设备、被服装具、家具、电教设备以及文体设备、行政办公设备等;(3)图书及陈列品;(4)专用设备,包括检测分析设备、冷链设备、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等;(5)交通工具;(6)其他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管理
(1)固定资产报批采购
疾控系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组织工作,涉及疾控机构的基建部门、财务部门等,需要各个部门共同联手参与管理。在疾病控制事业资金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部门科室预算,各业务科室的物资采购必须提前填报“物资采购申报单”,先报财务科审核是否能够安排预算资金,然后分别经业务分管领导和后勤分管领导审批,采购过程中融入互相牵制的制度,禁止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防止导致资产流失等问题。
(2)固定资产维护
建立疾控系统固定资产的管理档案和维护记录,财务科按一级分类建立固定资产账;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按二级、三级分类及时记入固定资产明细账。涉及的专用设备,例如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均应有使用、检查、维护、校验、修理记录,并请保管人员签字,如有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仪器损坏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赔偿。
(3)固定资产报废与报损
疾控系统的固定资产由各部门填制报废、报损单后经批准报废、报损,随同原设备卡片及时向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科办理销账。有关规定各部门对经批准报废、报损变价回收的固定资产收入全部上交财务科入账,任何部门不得私分和设立小金库,留用违法资金。
(4)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实施责任制
疾控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的流失造成损失将远远超过一般的商品、存货等流动资产。因此,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重大,同时,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较强的技术性工作,应配备有工作能力强、工作责任心的专职人员,并且该人员需要落实责任制。
四、完善疾控系统固定资产管理措施
1.贯彻
“预防为主”方针政策,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疾控中心要建立起公共卫生事业财政落实的监督机制,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将各级疾控机构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这一政策落实好。逐渐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形成具体规范,将经费的投入情况的监督纳入法制轨道,确保各项政策得到贯彻和执行,确保疾控机构可持续发展。
2.加强疾控系统的建设,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
各个地方所有在疾控机构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县级以上的必须持有国家认可的执业资格证,乡镇疾控机构工作人员必须持有省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上岗证。还要制订疾病控制机构从业人员准入制度,严格控制疾控中心的人员。不断加强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疾控系统人员的整体素质。疾控系统的专业人员长期的培养规划,分层次、分步骤地进行培养,逐步解决基层防保机构中非专业人员的比例过高问题和提高疾控机构基层专业人员的素质,建立起一支高效、稳定、高素质的基层疾病控制队伍,有了人才的保障,资产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
篇2
关键词:合同管理;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整个市场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如何加强财务管理与合同管理引起了工程监理单位的重视。有效的财务与合同管理取得的经济收益与技术改革、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等产生的效益相比是有绝对优势的。加强工程监理单位的财务管理与合同管理,为整个单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维持了稳定与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加强工程监理单位的财务管理与合同管理进行初探。
一、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与合同管理的基本原则
以制度为原则进行管理。将财务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不断完善管理制度,重视财务票据的管理,领发、核算等票据的一系列流程都要制定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高相关人士的责任、风险以及廉政意识,对审计工作采取责任制,同时要注重责任追究制度的实行。树立勤俭办公原则,贯彻执行“五个控制”。从日常办公出发,大数额购置由工程单位领导会议决定,对于小数目购置先制定计划,提交工程监理单位获得审批由专人负责,实行统一购置与管理。合同管理在工程监理单位管理中是作为核心而存在的,在整个工程项目中贯穿始终。没有有效的合同管理机制,缺少规范,会严重阻碍整个监理流程的效率,也无法实现整个项目的最终目标。优秀的合同管理,从起点就会给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理工作带来便利。合同管理与成本、进度、质量管理是密切相关的,在整个监理工作中地位是同等的,都对工程的成本、进度、质量控制发挥着巨大作用。
二、加强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路
(一)重视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监督机制的建立
对于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机制的建立,必须内外部相结合,进行双向监督。从内部监督来讲,首先财务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必须落到实处,其次定期将财务公开,接受职工代表的审核,让职工了解工程监理单位的财务资金流动情况,有利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又让财务管理更加透明化。外部监督来说,政府部门对于工程监理单位的资金流向要严格执行专项检查,在领导离任的特殊时期更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其次政府需要与会计事务所合作,或者政府财政、物价、审计部门共同参与工程监理单位的财务收支检查工作,对于修缮工程与基建工程项目,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培养完善职工的成本控制意识
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要想得到加强并完善与职工的成本控制意识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必须注重对职工成本控制意识的培养,让他们知道成本控制对财务管理的重要影响。其次号召全员参与,自觉贯彻执行,与责任挂钩,进行平等竞争,让全员重视关心成本,从实际行动出发关注成本。每个部门都会产生成本支出,而成本支出与财务管理直接相连。因此,成本控制是与每个部门息息相关的,每个部门与每位员工都有这样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方位的成本控制。
(三)维护国有资产物质基础的关键地位,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为工程监理单位各项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对于工程监理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也是财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工程监理单位必须对固定资产进行个别处理,利用卡片对应相关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信息进行详细登记,产生变化时就会预警,让固定资产信息管理变得更加灵活,同时又保证了固定资产的可靠、严谨与安全。此外,做好固定资产的保养,针对仪器的老化、磨损、变形等状况严重者会导致仪器完全丧失功能,所以要加以维护与保养。要时刻把握“科学、动态、经济”管理,最大限度降低保养率,维持保养费的高产出、低投入。
(四)重视工程监理单位预算管理细节,严格财务管理相关程序
工程监理单位预算管理,要提前估测所遇风险,从而加强防范与管理能力,将风险降到最低。重视预算管理细节,采用先进的预算手段制定合理的预算方案,最大限度的提高预算效率十分重要。定期对相关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提升自身素养,让财务管理基础更加夯实。从细节出发,原始凭证从经办人签字开始必须经过每个环节负责人的过目,对会计凭证的录入要进行规范,记账、财务报表与档案进行归档。
三、加强工程监理单位合同管理的措施
(一)成立专门部门,合理制定管理目标
工程监理单位合同需要专门部门与人员来管理,同时监理人员必须做到熟悉与理解。定期组织合同管理人员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与相关法律制度,从细节出发,打好管理人员的合同管理基础。对于合同管理的目标设定要结合实际,以科学管理为指导,做到具体详细,构建良好的管理范围,从而达到合同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创新体系,控制合同管理风险
创新体系的建设从整体将合同管理的各项细节联系起来了。将风险与内部控制管理相结合,让流程管理更有序与规范。工程监理单位的发展,签订合同越来越多,要做到严加审核。拟定标准合同范本为同类型项目提供参考,认真推敲条款的利弊,杜绝歧义与误解,提高合同管理效率避免法律风险的产生。
(三)编制投标文件,注重合同文件归档
合同投标文件的编制,必须充分明确与理解项目内容,从整体出发考虑特殊性,让投标文件更有效、更合理。最终要对整个项目的文件进行归档、分类、整理从而让整个工程监理单位合同管理的工作更加完善。
四、结语
总之,工程监理单位的财务管理与合同管理务要从实际出发,跟上时展的步伐,开拓创新。结合国家相关制度与法规,带动工程监理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红.试论精细化管理在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3,18(14):113-115.
篇3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1引言
固定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体现企业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促进企业的正常持续发展,就一定要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建设有效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在新时期获得发展。
2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
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需求,企业可以从实际出发,对目前企业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来设计针对性更强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由于企业的固定资产一般是由财务部门来负责,因此财务部门会直接采用财务软件中的固定资产模块来进行管理,这样不仅大大增加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量,同时也凸显出各种问题。另外,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和报销的流程不够合理,缺乏有效的制度,固定资产的采购没有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做好规划,最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利用不充分,没有加强资源在不同部门的共享。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环节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没有处理好报废的固定资产。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中,一定要以此为导向来设计,确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需要具备的功能。从存在的问题来看,要想改善现阶段固定资产的这些问题,就一定要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设计固定资产的查询功能、修改功能,能够实现对固定资产信息的处理、收集和存放,这样才能便于管理,最终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性和规划性。系统中应该包含采购申请业务和固定资产报废业务,提高采购申请的计划性,使其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同时要加强固定资产报废的管理。在系统设计中,应该确保系统的可操作性原则,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和智能化,使系统能够针对重点管理内容进行重点管理。同时还应该确保系统能够方便管理和维护,由于固定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一般比较大,而固定资产的变动性也很大,因此需要在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中减少花费的时间,确保系统方便管理和维护,才能真正发挥系统的优势。
3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实现
3.1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分析
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实现中,应该加强对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分析,系统的设计主要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采购申请业务和固定资产报废业务,其中采购业务又可以分为计划内申请和计划外申请。计划内申请是业务部门按照预算计划来对需要采购哪些固定资产提出申请,这部分需要完全符合预算计划,如果固定资产采购的金额和数量超过了预算计划,那么系统就会将采购申请自动退回。计划外申请是企业针对一些突发的状况和情况提出采购固定资产的申请,这一申请需要通过计划委员会的审批才能实现。固定资产报废也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管理系统中设计固定资产报废业务,按照业务部门提出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资产中心进行审核—领导进行审批—账务处理这一流程来实现,通过这一规范化的流程来强化固定资产报废管理,让固定资产管理更加规范。其中业务部门提出申请,主要是项目管理部门按照固定资产的报废计划以及报废要求来提出报废申请;资产中心审核是财务相关部门来对固定资产进行技术鉴定,并提出处理意见,并以此作为是否符合报废要求的重要依据;报废审批就是企业的领导者来审批固定资产的报废计划以及报废清单;账务处理就是由财务部门来对报废固定资产的价值信息进行审核,并将固定资产的处理和退库交由相关部门处理,最后进行账务的处理。具体来说,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该包含基础信息管理、固定资产采购管理、采购计划管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等功能模块,在每一个模块中又包含一些小的模块。例如,在基础信息管理业务中,又包括计划科目管理、资产分类管理、供应商管理、员工信息管理和组织机构管理等。
3.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的实现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应该包括基础信息管理、固定资产采购管理、计划管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任务管理、合同和付款管理以及系统管理这7个系统,每一个子系统中又包含一些功能模块。其中基础信息管理包括资产分类管理、固定资产的选型管理、计划科目管理计划模板管理和供应商管理模块,固定资产采购管理包括固定资产采购合同管理、采购申请处理、计划内采购申请和计划外采购申请,计划管理包括计划周期管理、计划编制、计划调整、计划汇总和资金预算查询,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包括固定资产的盘点管理、固定资产的领用管理、固定资产的台账差异查询以及固定资产的台账管理,任务管理中包括参与的任务、发起任务、待办任务和流程监控,合同和付款管理包括合同付款和合同管理,系统管理包括角色管理模块、权限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和系统日志模块。
4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应该从企业的发展实际需求和现状出发,针对企业对资产管理的实际需求来设计符合企业运行情况的固定资产运行系统。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加强固定资产的审计、清理、评估和核算等,最终实现企业固定资产的优化配置和最大化利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宋仁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6).
篇4
固定资产转资是企业基本建设由竣工转入到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使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折旧费的提取、企业日常成本核算和经营效益的确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诸多原因,企业固定资产转资却常常滞后。
一、固定资产转资滞后的分析
(一)领导不重视转资工作、相关人员参与力度不够
1、目前作为工程项目责任人主要精力集中在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控制上,对固定资产转资只认为是造价和财务人员的事。当生产装置建设完成,按设计要求投料试车产出合格产品,即认为工作职责已经完成,甚至将项目建设期相关人员调离原岗位。
(二)工程项目竣工决算滞后
根据《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后3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没有按时完成,主要原因如下:
1、企业忽视在工程建设中各项资料的收集,造成在编制竣工财务决算中由于资料不全而无法编制竣工财务说明书或说明书内容不完善。
2、施工单位工程结算缓慢。外部施工单位流动性强,工地现场资料整编和结算人员较少,而且身兼数职、变动频繁,不能及时整编和交付结算资料,如果工程被转包或分包或者已完工项目预计结算收入扣除进度款、备料款、质保金后回款不多时,情况就更为严重。
3、工程竣工验收时间较长。一般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在签署“工程交工证书”后至少需要12个月,而竣工财务决算一般在竣工后3个月内才能完成,加上财务决算的审计检查、报批、核准时间,致使从工程竣工到财务决算上报审批至少需要一年甚至几年时间。
(三)缺乏固定资产转资的相关规章制度
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以后,许多企业将建设单位会计与生产企业会计合并统一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不再单独执行基本建设会计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尤其工程建设项目竣工转资工作更为薄弱。
(四)信息化手段支持不力
目前企业的会计核算已经基本实现了电算化,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也在积极探索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但工程项目的许多管理软件仅仅有工程概、预算控制、工程计划管理、形象进度模拟、合同管理、进度款确认等模块的功能,而对工程设备采购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的匹配和相对应的资产实物管理没有很好的筹划,工程竣工转资形成的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仍然靠手工填列,工作效率低、准确性不高。
二、固定资产规范及时转资的相关建议
(一)领导重视、相关人员要全过程参与固定资产转资
首先领导重视与支持是固定资产规范及时转资的重要保障,要将工程竣工决算、固定资产转资作为工程建设的延续,并纳入对相关部门和员工的业绩考核内容;其次要保证基建机构和人员的基本稳定,要成立专门的转资工作小组,由原负责工程项目建设的土建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电气仪表工程师、造价工程师、财务人员等参与,专门负责编写竣工决算和固定资产转资工作。
(二)加快工程项目竣工决算
1、做好竣工验收工作,这是编制竣工决算的前提,竣工验收工作从项目立项开始,贯穿至竣工验收结束的项目建设全过程。为做好竣工验收工作,要求参与工程建设的建设、设计、采购、外事、施工、工程总承包、监理、生产等单位高度重视竣工验收准备工作,做到竣工验收准备工作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
2、加强与施工单位结算管理,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经验收合格,要及时办理转资。预定可使用状态是指资产实体功能达到预定使用目标。存在以下情况之一时,可认为所购建的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一是资产的实体建造工作已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全部完成。二是已经通过试生产或试运行,且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运行或者能够稳定地生产出合格产品,或者试运行结果表明能够正常运转或营业。三是发生在该项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四是所购建的资产已经达到设计或合同要求,或与设计或合同要求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地方与设计或合同要求不相符,也不足以影响其正常使用。
(三)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转资规章制度
1、要明确工程管理部门、造价部门、采购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的职责,以及在项目可研、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投标、采购、施工、竣工验收等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工作业务流程。
2、对工程项目建设完成的资产要进行细分,根据设备类资产、建筑物(构筑物)类资产、输电线路、供热管网、工艺管网、消防管线、非标设备等资产的性质和特点,要求相关岗位在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要完成准资产(尚未预转资或转资)的基本信息和价值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相关附件、数量、价值、规格型号、设备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家、使用单位、设备位号、安装地点等。
3、要建立资产的列示原则和资产建筑、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的确认和分配标准。同时加强实物资产的管理,建立资产日常核对制度,将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单项工程转资明细表)与各项实物资产进行逐一核对。
(四)探索信息化管理手段,优化转资流程
开发信息系统用于工程项目管理,将项目概(预)算、合同管理、结算管理、采购与库存管理、工程建筑安装工程管理集成起来,通过信息整合,打造权威的数据中心;将固定资产转资工作标准和流程固化到信息系统中,系统要提示具体岗位在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例如:设备基础土建费、设备安装费与设备的匹配,防腐保温费等多个收益对象的费用分配,设备类资产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购置费、制造厂家等信息的自动获取等。
篇5
一、项目立项、投资决策阶段的控制
(一)项目立项的可行性分析
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立项的最基本要求。加强可行性研究,对不同建设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的比较和选择,作出判断和决定。项目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及投资效果的好坏。正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正确的项目投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及建筑标准,并从客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认真分析。
客观分析主要是从宏观上评价社会政治形势、国家政策法规、市场需求和资源情况,从而正确选择投资机会;微观分析是根据单位发展战略和项目开发的需要,组织专家或委托咨询机构,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全面地、系统地论证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资源条件、市场预测、工程技术和财务经济评价等的真实性、客观性、可靠性进行全面评价,作出投资决策。运用科学的风险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如差量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净现值法、回收期法、销售无差别点等测算不同方案的净现金流量、期望收益率等,从而正确选择投资方案,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造成损失。
(二)投资估算控制
投资估算对立项具有决定意义。项目立项前。除进行可行性分析外,还要科学地进行工程项目的效益分析、编制工程投资估算。
项目投资估算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依据之一,并对项目的规划、规模起参考作用;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分析、计算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重要条件,并对工程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投资估算是项目资金筹措及制订建设贷款计划的依据,是核算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需要额和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重要依据。项目投资的估算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两部分。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的内容按照费用的性质划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此时不含流动资金)、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形成固定资产;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可分别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为简化计算,一并计入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投资可分为静态部分和动态部分。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构成动态投资部分;其余部分为静态投资部分。
流动资金是指生产经营性项目投产后,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支付工资及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它是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而发生的长期占用的流动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其中,流动资产主要考虑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流动负债主要考虑应付账款。因此,流动资金的概念实际上就是财务中的营运资金。
投资估算编制尽可能细致、全面,从现实出发,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考虑市场情况及建设期间预留价格浮动系数。使投资基本上符合实际并留有余地。在规划阶段的投资估算误差允许大于±30%;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控制在±30%以内;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控制在±20%以内;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控制在±10%以内。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二、招标过程控制
在招标阶段,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有关招标投标制度,择优选择施工队伍。招标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建设单位对市场价的掌握程度。在建筑市场上。各施工单位在管理水平、施工工艺、组织方案及工效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对于同一个工程项目,其造价离散性很大。项目管理者在招标中可采取的办法:一是设定标底但不唯标底,评标时,对商务标上下封顶,低于底线的。
必须有可行的降价措施;二是推行国际通行的工程量洁单报价,可使真实的价格更加明朗化;三是用奖励的办法鼓励承包商使用新技术来降低工程造价;四是引导承包商在费率上进行竞争,对有些主材料占比例大的项目,大幅度进行总价降点对承包商显失公平,可采用综合费率降点招标。
在目前不很规范的市场机制下,工程招、投标管理没有完全法制化、规范化,不正当的竞争依然存在,工程投标依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竞争。施工企业为了争取施工项目,通常是以降低标价、提高标准、缩短工期或减少应有的费用项目等为代价,造成施工项目到手后降低施工质量,或者盲目超概,造成投资损失。因此,在招标过程中要进行严格评标。
篇6
1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采购是规范资产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为使采购工作阳光操作,公开透明,预防各种不良行为的发生,建议采取4项措施:
制定《单位采购管理办法》,要求对各类物资的采购必须照此执行。
2选拔专职采购员,负责对全局各个部位需要的物品、设施的采购。
3对一些批量大、价值高的采购项目分情况进行邀标采购或比价采购:一是由招标办成员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选择3家以上具有一定资质、信誉高的供货商实行竞标,甄别选择,择优购置;二是组织相关人员对所购物品进行市场调查,集体议价,以物美价廉者成交。
4对大宗物品或者价值较高物资的采购,要求必须与供货方签订经济合同,用合同管理的形式来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在签订经济合同的过程中,认真落实《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经济合同审计签证和备案暂行办法》。由于层层把关、措施严密,均可以做到质优价廉。这样,不仅保持所采购物品的质量,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而且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严把验收入库及核算关口。
对购进的资产严把验收关并实施规范的核算管理,是资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要求物资保管员和固定资产管理核算员对新购进的物资采用五查的方法当面验收:一查审批手续是否齐全;二查发票内容是否完整;三查有无三证(即出厂证、合格证、保修证);四查票面数量是否与实物数量一致;五查货物质量是否合格,对不合格的物品坚决拒收。同时还必须明确物资采购责任终身制和问题追究制,即哪个环节的问题由哪个环节负责,这样不仅保证了所采购物资的质量,而且进一步增强了采购人员和验货人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经验收入库的物资由保管员分门别类,摆放整齐,而且对所有库存物资设立卡片,做到帐、卡、物相符。各类物品出库凭领用单据发放。领用单据由使用部门填制,由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审批。保管员凭手续完备的领料单办理出库手续。每月末,仓库保管员将当月的领料单汇总后填制物资收、发、存动态明细表,报财务科材料会计,由材料会计统一分类、计价,摊入当月成本,从而实现材料费用的及时摊销。库存物资要采取月抽查、季盘点方式进行盘点清查,且每月与材料会计核对一次账目,确保帐实相符。对于购入的办公机具,无论是固定资产或是低值易耗品,都要采取双重管理,即由财务部门按资产类别进行核算、管理的同时,再由行政办公室有关人员在购货发票上签字,并作为办公机具逐人登记个人分户账,确保财产安全完整。
严把财务收支关口。
为加强单位流动资产的管理,正确核算单位收支,充分开源节流,建议从会计基础规范化入手,强化会计职能,规范流动资产监督管理。主要措施是:一是完善内部会计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通过制定《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内部牵制制度》、《会计电算化制度》等一系列单位内部会计制度,使各项财务工作有章可循。二是强化内部稽核,确保各项经济活动合理合法。认真审核各种原始单据的来源、内容及审批程序,并与其支出计划相核对,从源头上杜绝不合理的开支。三是重点做好工程项目的监督与核算。对工程项目要求开工前有计划、有合同、有预算,竣工时有决算,有验收手续。财会人员全程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的各环节,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在现金管理方面,要严格执行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不坐支现金,没有白条抵库现象,按时对帐和盘点,做到日清月结;银行存款管理方面,严格按规定开设银行账户,设立支票领用登记簿,详细登记:借出时间、经办人、支票用途、报销时间等内容,规范支票领用手续。
严把资产的使用管理关口。
为确保各类资产物尽其用,财尽其力,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首先,要从制度上予以规范,坚持用制度管事,要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物资管理制度》等,使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其次,从物资的领用开始就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即对固定资产的领用按使用部门和使用人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对低值易耗品和专用工具的领用,分别建立个人分户帐,从而使帐、卡、物、人相结合;再次,建立定期清查制度,每年都要抽出人员组成清查物品小组开展两次全面的清查工作,采用以帐对物、以卡对人的方法,准确掌握各类物资的使用和保管情况;对因操作不当或造成物品损坏者责令赔偿,对责任心强、保养使用得当又增效节能者予以表扬奖励;最后是建立物资移交和交旧领新制度,在使用单位或使用人变动时,及时办理物资转移或上交手续;对价值较高的成套配件及常用工具,实行交旧领新制度,确保物资使用的连续性。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成本,节约资金。
严把资产的处置关口。
资产处置工作是资产管理的最终环节,也是最能体现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固定资产的处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单位的廉政形象。在固定资产处置上必须坚持做到公开透明,定价民主,群众满意。
1成立固定资产报废处置鉴定领导小组,其中包括部门主管、财务负责人、资产使用部门负责人、纪检监察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熟悉业务的人员等;并且制定详细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职责。
2财务部门根据鉴定小组的鉴定意见,认真填写报废处置申请报告,报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审批。
3根据主管部门批复的意见做好报废资产处置工作,对残值较小的待处置物资,在组织人员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民主讨论,集体确定销售价格,实行公开处理;对残值较大或比较敏感的报废物资采用委托社会上具有公物拍卖资质的机构实行公开拍卖。拍卖后的残值收入及时入账,防止了固定资产的流失。只要组织严密、措施得力、公开透明,一定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总结
篇7
关键词: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
在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和工具等有形资产。按照高校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可分为七大类。高校固定资产,除具备一般固定资产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从持有目的看,是为了开展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从固定资产的形式价值看,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数量大,而且价值高;从资产的来源看,渠道多元化,如财政拨款购置、用事业性收入购置、用经营性收入购置、用商业贷款购置以及捐赠。
1.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监督机制不完善。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只顾盲目投入,忽视管理固定资产的风气,部分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重视教学、政治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忽视了保管和监督的管理制度,根本没有重视资产的效益性。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配合不够,造成固定资产管理严重滞后,没有建立一个健全的监督、考核机制,缺乏必要的考核评价制度,造成日常管理的随意性较大,对资金的节约没有相应的鼓励政策,也是形成管理混乱、造成浪费严重的原因。
二是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松懈,没有形成定期清查盘点制度。有些高校缺乏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人员,而管理人员多数由财务人员兼任,并且人员不稳定、调整频繁、资产转交缺少交接手续,资产借用归还手续不全,缺少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长期不对账、不清点,账面反映的固定资产与实物严重不符,导致固定资产存量不清,“有账无物”,“有物无账”是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尤其严重的是在固定资产购进、使用和退出的各个环节没有设置有效的财务监督,有的先交付使用,后办理入账手续,有的已报废,却未及时消账,有的没有做登记,就会出现“一去不回头”的现象。
三是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高校开展固定资产购置时缺乏计划性、目的性。重复购置资产,固定资产严重浪费,比如,由于固定资产的购置经营大部分来自上级的财政拨款,实行无偿使用制,而学校大多数部门不讲效益,盲目采购教学设备。固定资产购置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再如,在固定资产购置时,没有人验收或者没有办理财产入库手续,导致固定资产闲置,缺乏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
四是固定资产的核算不准确、不及时。有些学校固定资产核算账目不全,没有按照资产类别设立固定资产明细,缺少登记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增加时,财务部门在会计处理中只做事业支出,没有做固定资产登记;固定资产减少时,固定资产报废、丢失或者管理使用部门没有及时办理相关手续,这样财务部门就不能及时记账,因此,很难做到“账实”相符。
2.如何解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学校的事业发展规划和经营预算,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研究编制年度购建计划,按照学校经费管理权限审批。
购置贵重精密仪器、大型成套设备、珍贵图书及基本建设项目,学校应成立论证招标小组进行可行性论证,并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公开招标。
学校在固定资产购建过程中,要建立必要的合同管理制度,法律咨询制度,严格依法签订并履行合同。
固定资产购建完成后,有关责任人应及时按国家专业标准,合同条款进行现场勘验,测试和清点。验收不合格,不得办理结算手续,不得交付使用,并按合同条款及时向有关责任人提出退货和索赔。
学校固定资产一般不得对外出租出借,确需出租出借的,应由出借单位提出申请,归口管理部门和财务处审批。收回时应进行勘验,出租出借固定资产的收入,应及时足额上缴学校财务部门,按学校有关规定管理使用。
建立固定资产使用情况检查和考核制度,对长期闲置、利用率低下的固定资产及时进行合理调配,提高利用率。
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设置登记固定资产总分类账,负责固定资产的财务审批、统计报表、统计分析、资产清查的布置、数据备份、系统管理、定期与学校财务账簿及归口管理部门进行核对;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使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归口审核,负责固定资产验收单、条码单、固定资产卡片打印,向有关部门报送有关统计报表、统计分析。
使用部门按系统的要求,配备资产管理人员管理固定资产。办理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手续,管理固定资产卡片,定期核对账、卡、物,保证账账、账卡、账物相符。
篇8
高校后勤服务集团所属的各个部门出租房屋未全部签订房屋出租合同,或者签了合同也没有严格去履行。合同签订的时间太长,有的租期甚至达到10年,租金却每年都相同,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造成了学校收入上的损失。合同签订的要素不够明确,条款不够规范,合同签订的内容不够全面、完整,合同签订前缺乏可行性论证,合同签订后履行情况没有进行跟踪检查,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2加强高校后勤服务集团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高校后勤服务集团与其他处室的区别在于它是一个多元化的经营集体,包括办公室、饮食服务中心、运输服务中心、通讯中心、教工住宅区管理中心、水电暖管理中心、基建办、核算科、监督管理科、医务所、劳动服务公司等单位。各个单位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都有自身的业务活动,集团与各服务中心之间本质上属于母子公司关系,所以必须加强各个服务中心与集团之间和各个服务中心之间的管理。
2.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单位、部门为了实现控制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方法、程序和制度的总称,是一个相互控制、相互制约的惩防建设体系,是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①要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因为固定资产是一个单位进行经济活动的基础,是单位创造价值的载体,资产的占用总额和使用效率直接关系到一个单位经济利益的高低。所以,固定资产要指定专人管理,责任要明确,要建立固定资产的总账、明细账、卡片张,对固定资产进行逐一登记,定期进行盘点、清查。②建立健全招待费支出管理制度,严格履行招待费支出的审批权限,控制招待费的支出比例。③建立健全投资决策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投资项目一般涉及的金额比较大,期限比较长,所以进行投资前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决策,要经过科学、合理的可行性论证,要经过认真的分析测算投资与收益的对等性,投资决策要实行集体联签制度。
2.2严格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监督严格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监督是节约资金、创造价值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管理作用和纪检、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加强对房屋出租、水费、电费、取暖费等收入的管理,及时收缴应交而未交款项,所有收入应全部纳入财务统一核算,任何部门不得自行截留。会计核算要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应及时清理职工的欠款,补助、福利费发放应制定标准。日常工作中,要建立账簿款项的核查制度,保证账账、账证、账表、账实相符,保证单位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2.3加强房屋出租合同的管理学校的大部分固定资产尤其是房屋不动产都属于后勤服务集团管理,导致集团所属的几乎每个部门都有自己所管理的闲置房屋,他们经常代表学校对外签订房屋出租合同。因此,必须加强对合同的管理。①合同签订前要进行可行性研究;②合同签订要经过科学的论证,实行集体联签制度;③合同签订之后要严格履行。
2.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集团全体人员的管理素质目前,一些单位的领导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导致管理不善,账目混乱。鉴于此,应该加强对各部门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财会知识和水平,提升他们的会计职业道德素养,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还要通过会议、培训等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和教育,尽可能让每一个员工全面了解学校的财务管理制度。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改善后勤服务集团的管理状况,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3结束语
篇9
固定资产投资是高校开展基本办学条件建设和维持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高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也随之增多。而目前,学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过程管理工作大都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缺乏统一的项目管理平台控制项目实施过程,造成超支严重、信息交互较慢等问题,给项目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带来了很大困难。当前,通过计算机网络建设项目管理平台,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以加强项目日常管理工作,规范管理流程,加快项目信息交换,减轻管理工作负担,为项目过程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材料支撑,从而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也是高校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通过项目管理平台建设,提供项目管理各职能部门共享、共用的沟通平台,将各部门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分类、整合,及时、准确、完整地获得项目全过程信息,可以实现项目的信息化、动态化管理,从而解决项目管理环节分散、各环节间缺乏有效监管、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二、高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平台总体设计
依据国家、地方、高校等相关制度法规,结合学校项目管理实际情况,建成高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平台,可以支持项目库管理、项目前期管理、项目实施、档案管理、竣工验收后评价等,实现项目的流程化管理和全过程管理,使项目管理各环节构成有机的整体,以达到精细化、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建立一个从管理角度出发,提供多级用户分层管理模型,实现项目管理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整合,包括资金管理、进度管理、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档案管理等全面的网络化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实现项目流程化管理,包括项目在线申报、评审、立项、检查、调整等系列流程化管理;达到项目预算(计划)、招投标、合同、物资采购、财务支付等内容在一个平台管理,实时向各管理部门、各级领导反馈全面的资金和进度信息。
三、管理平台功能设计
项目前期管理。包括:项目申报,实现用户单位根据需求在线提交建设项目具体信息;项目论证,实现专家在线评审或记录项目线下评审过程相关资料;项目立项,实现项目批复结果信息,反馈用户单位并记录项目立项相关资料。项目计划管理。包括:投资计划,实现计划的在线申报、确定及下达,规范计划制定过程;采购计划,实现项目采购的规范化、有序化,防止漏采、少采或超采等现象发生;验收计划,实现项目验收的程序化管理,督促项目管理单位按进度完成各项工作,防止工程超期、无法验收等现象发生。项目组织管理。包括项目实施责任人和组织形式等内容,确保项目科学、有序地实施。项目实施管理。包括:项目招投标管理,对项目实施过程的招投标工作实现全过程管理,确保招标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合同管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合同进行统一信息化管理,便于合同实施、监管及保存;调整变更管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调整变更进行在线申请、审批、调整的全过程管理,实现项目的实时管理。监督检查,实现项目过程中监督检查工作的全记录,确保项目后期有据可查;信息季报管理,根据项目管理相关规定,实现在建项目一季度上报一次项目进展信息。项目资金管理。包括:账户管理,根据规定每个项目独立账户,专款专用,杜绝挪用项目款等现象;支出管理,对项目支出的每一项费用进行管理和控制,设定好概算控制额,控制项目执行超出概算,特殊情况需按流程进行审批、执行。项目档案管理。包括:档案目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就进行档案整理、在线归档等,避免项目完成后归档时发生档案遗失现象;档案状态,显示每一卷档案归档完成情况及所处地点,方便档案查阅。项目验收管理。包括工程结算、财务决算、档案验收、地方单项验收、学校验收、上级主管部门验收等,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实现项目验收工作的全过程记录和管理,确保项目顺利通过各方验收。项目后评价。记录项目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对项目论证、决策、实施、运行等过程进行全面分析的相关资料,以实现项目管理的完备性及项目实施效益评价。
四、管理平台系统设置
用户登录。提供登录功能,用户输入用户名及密码,登入系统,系统根据其权限展示可用功能。所有用户必须先登录系统,才可访问其他功能,对于直接访问内部功能的请求,将跳转到登录界面。文档类型管理。项目在不同的阶段会产生大量文档,对文档进行分类管理方便查阅。用户可根据各自权限进行新增、修改、删除项目的文档类型信息,并可查看现有文档类型类别列表。用户管理。提供新增、修改、删除项目的用户信息,并可查看现有用户列表,并可绑定角色,通过角色绑定控制用户权限。角色管理。用户通过角色间接绑定权限,实现用户权限管理,系统提供新增、修改、删除项目的角色信息,并可查看现有角色列表,并可绑定多个权限。修改密码。登入系统的用户,可通过该功能修改自己的密码。
五、结束语
在“互联网+”的时代,通过高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平台建设,更好地实现项目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精细化、信息化,使得项目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更好地发挥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雪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系统[D].长春:吉林大学,2010.
[2]刘佳.高校基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篇10
关键词 水利工程;前期阶段;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V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7-0186-02
1 水利工程整体的造价
水利工程的项目一般分为投资决策、工程设计、招标,投标、各个项目的发包、实施和竣工结算这样几个阶段,要想整体控制造价就要做好每一个环节的造价控制。项目的施工阶段的成本虽占据总工程成本的一半以上,但这个阶段大部分的支出是固定资产的支出,因而不会较大幅度影响工程总成本预算。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开始施工后能节省的成本已很少,而投资决策阶段的情况却恰恰相反。项目这个期间的支出很少,但却影响着投资的总成本,节省水利工程总成本的概率很高。因此,水利工程的造价控制工作本文从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开始详细阐述。
2 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这个阶段的造价往往误差比较大。工程前期的造价主要是估计算出的投资金额。这个金额是建设前期根据项目的资料利用各种财务上的计算方法比如资金的周转率估算得到的。这里的造价控制点是:在工程建议书中,这个金额是建设单位提出的,往往是计算的方面不全面,漏掉的事项会很多;财务的计算方法不科学,计算的结果有出入;施工单位没有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环节进行仔细的分析。
针对这些特点,企业可采取如下措施:1)在做财务预算前准备好方方面面的详细资料例如实施项目期间的水电供应情况,固定资产及流动资产的各个市场的价格,和此工程最相近的项目的材料等等;2)反复研究设计的方案,让方案更科学。水利工程和建筑工程大不相同,建筑工程规格只要满足客户的要求,保证一定的质量就可以了。水利工程的质量不仅在于建造的资产例如水闸的质量要符合标准还要求建造的方案是否可行,效益是否达到最大化。底板的高低及工程的位置会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益。很多材料表明,前期的方案节省资金的可能性很大,因此要想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就要详细比较各个方案,让工程的建设流程更简单,设计更科学。满意的设计结果必须通过修订和完善,参考的指标是经济性、实用性、可行性,多方案综合考虑筛选出可行有效的设计方案。
3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就是整体规划工程的过程。设计完成,工程的预想的运行效果基本也已清晰。设计内容包括工程的建筑结构、外观,运行的技术,具体的实施建筑的流程图等等。工程设计的花销占总花费的很小一部分,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工程的整体造价。
因此,关于企业的这个特点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保证质量:1)合理的设计工程的每个方面,有效的控制工程的费用。设计的质量和准则达到专业的水平,功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这种规定不但关系到建设前期的一次性投资数额,而且完成后影响项目的经济利益和使用寿命。有关专家指出,尽管设计所花的开支占总投资的比例很小,但是这很小的比例影响总工程的程度高达70%以上,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过程。很明显的是,设计阶段的控制是有效控制的关键,建设阶段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设计阶段。因此,费用的控制从设计阶段开始,关注设计日程的合理性,特别关注总的设计方案、投产后的生产状况等。在选择技术方法时,结合国内的实际和企业的经济状况,以改善经济利益为企业的目标,采用高新技术和精湛的技术方式。在水利工程的项目实施工程中,购买固定资产所花费的资金能占到施工总费用接近一半的比例,在采购时企业应考虑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例如维修、损坏后的更换,因此尽可能采购大众化系列生产的固定资产。考虑引进国外产品时,应充分考虑国内现有的设计,不铺张浪费,但是也不能一味的迁就整体的造价控制而产品的采购质量。
2)力求性价比高的工程设计。可采用的措施是:(1)工程的功能增多但总成本保持原来的水平;(2)工程的功能增多的数量比增加的总成本要多;(3)工程的功能保持原来水平但总成本相应缩减。把水利工程的功能分解成一个个的工程模块,去掉具有多余功能的工程模块,在固定资产的购买或建造上要考虑到项目的功能,把工程的性价比做到最好的设计才是最优的。
4 招标、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这个阶段的控制点是编写和招标相关的文件、审查工程单上的项目数量及投标书、确定建设单位及签订建设合同等。
1)编制的招标文件是以工程的作业数量为依据,招标文件作为实施工程全过程的起统领作用的文件,它控制着工程很大比例造价,所以在编制过程中,保证文字清晰,语义明了,不拖泥带水。同时与详细记载工程要施工的数量明细表对应一致,来防止出现漏洞,引来不必要的事后赔偿纠纷。例如,暂时确定的价格是没交增值税等相关税的价格还是交完税之后的价格,这种细节必须表达清楚。
2)投保人根据汇总的工程的作业量计算出价格,水利工程的竣工结算也根据实施的作业量来相应的调整。应重点审查的项目有编制的要施工的工程数量明细表、记载的工程数量的计算规则、每一个二级明细的施工内容与施工的要求、取费用的标准、编制说明中的子目、暂定项目等。
3)投标书的审查中,价格是竞争的核心 为保证以较低的价格中标,在评标前先形成内部标底,来判断报价的合理性。在查看其他单位的报价时,将报价进行汇总,然后与内部标底相比较,核查单价的高低,高度重视工程量大的项目单价,投标单位常用方法是不平衡报价法,还要审查工程措施费用的项目单价。总之,要对工程总价款、各个项目单价组成的要素进行分析、比较,最终选择最合理报价的中标单位。
4)加强对双方签订的合同的管理。施工具体条款的描述应严密、详尽,避免施工出现问题后是谁的责任纠纷不清,产生纠纷。发包企业应建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审阅会签的规章,所有负责人应全面了解水利行业的当前法规和施工合同的具体条款例如可以调整工程总投资金额的条件,水利工程所耗用材料的价格。对投标包干的工程项目由承包方采购的贵重物资要开具正规发票,具体设备的保养维护的详细清单,此外明确包干的范围是否涵盖以后政策性方面的调整。合同管理必须做到以下3条:(1)合同管理是贯穿工程的整个过程的,即合同由洽谈关于工程的具体情况、起草施工合同、双方签订合同、合同开始生效,到合同失去法律效力作废都要进行相应的管理;(2)合同管理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程,即和合同相关的各个部门必须包括在合同管理的范畴之内;(3)合同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密切关注合同全过程的完成进度和出现的变化控制,特别注意对我方不利的合同变化。
参考文献
[1]杨科,梁宝双.水利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J].海河水利,2006,6:21-22.
[2]水利工程造价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中国水利出版社,2007.
[3]张立中.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 上一篇:信息化合同管理
- 下一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