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男生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10 16:02: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男生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男生教育

篇1

一、组织问卷调查

为何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学困生中男生多于女生呢?男女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是否真的存在差异呢?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设计了一些调查问卷,对本校的初二年级学生作了调查。在调查中,一共发了645份问卷,实际收回的是630份,其中男生问卷是290份,女生问卷是340份。

二、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笔者进行了仔细的统计、分析,我发现男女生在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课堂表现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另外,英语老师对男女生的关注程度也不尽相同。

1、学习态度差异

学习态度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在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对英语的关注程度的调查中,笔者发现,女生能够认识到英语对于以后工作、学习的重要性。而持有相同观点的男生却不超过50%。对于英语的关注程度,导致了他们学习态度的差异。有一半以上的女生认为自己对英语学习态度相当的好,只有很少的女生认为自己态度差。而男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不到40%的男生认为自己的态度是好的,认为自己态度差的超过了10%。很明显,男女生在英语学习态度上存在的差异很大,这也就导致了他们英语成绩的不同。

2、学习兴趣差异

学习兴趣可以决定学生学习的心理状况。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中,有50%的女生表示喜欢学习英语。而男生喜欢学习英语的却只有不到20%。这样的比例充分说明了问题。

3、课堂表现差异

英语课堂教学是学生们获取英语知识最主要的途径,也是他们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渠道。为了清楚的知道男女生在课堂表现上的差异,我作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调查:(1)你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能保持多久?(2)你与英语老师有互动吗?(3)你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吗?(4)你一节课能回答几个问题?通过统计,笔者发现,在课堂上注意力保持时间较长的女生多于男生,可见女生在课堂上的专注程度要比男生高出许多。在师生互动的调查中,发现女生更加愿意与老师互动,而男生只做观赏者。而在与同学合作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男女生几乎差不多。在回答问题这一项中,女生的回答又比男生多出许多,甚至有许多男生认为自己基本上没回答过问题。通过这样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男女生的课堂表现差距很大,这种差距也是影响英语成绩的主要原因。

4、教师的关注程度差异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起到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很大的影响。而教师对于学生的关注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呢?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也作了调查。通过问卷,我们发现:在同一节课上,男生受到的关注程度远远低于女生。在接受调查的男生中,只有不到15%的男生,认为自己受到关注。而女生却有68%认为自己被老师关注着。这样的结果,让我们势必要反省,男生的学习弱势,究竟要怎样改变,我们是否也要找找自身的原因呢?

三、解决策略

1、端正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对于学习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如果在消极的学习态度下,语言学习者不愿意主动的去获取知识,他们就很难学会它。相反,如果在积极地学习态度下,学习者愿意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他们语言获得的量就会大幅度的提升。因此,笔者认为,态度对男生的英语学习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要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首先就要让他们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英语是不可或缺的,小到食品包装说明,大到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与英语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要逐步引导这部分男生在思想上重视起来,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2、降低学习焦虑

很多男生都认为自己英语基础薄弱,就是努力去学,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他们总是在担心自己难以提高。他们会说:“我上课如果认真听讲了,英语成绩还是那么糟糕,该怎么办?”“我很想坚持,但是总是不能保持时间长?”……这样的心理状况,让他们对于自己的英语学习没有信心,甚至形成了焦虑的情绪,这样也就会阻碍他们英语成绩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引导男生在英语学习上不要担心、不要患得患失。在课堂上,要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不给他们增加负担,用多变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享受英语学习的过程。课后,要与他们多谈心,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针对他们的问题,想方设法去降低他们英语学习的焦虑,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3、提高学习兴趣

男生怕学英语,他们的畏难情绪也是学习兴趣丢失的一个因素。因此,我们要充分考虑到男生的这种心理,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逐步接近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课堂上,可以提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敢于举手回答,帮助他们慢慢地建立起学习英语的信心。在课堂活动中,男生的天性决定他们善于表现自己,又不愿意服输。那么,我们可以安排一些对话表演、情景剧表演等等,让男生们充分地去展示自己,让这些困难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长期坚持下去,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应该会有很大的助益。

4、激活竞争意识

篇2

一、化合价概念的历史演变

化合价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经一个半世纪,随着人们对分子及分子结构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早期那种认为可用整数定量量度化学元素性质的化合价概念已经过时,化学家的注意力已转向用分子轨道理论来讨论化学键的本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化合价概念的演变与发展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化合价的提出、化合价概念的发展、化合价的电子理论阶段和分子轨道理论阶段。

1、化合价概念的提出。 1852年,英国化学家弗兰克兰在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时提出了化合价的思想,认为金属或其他元素的每一个原子在化合时具有一种特殊的性质——化合力,即任何一个原子都有和一定数目的其他原子结合的性质。“化合力”概念的提出揭示了元素化合力与基团化合力之间的联系,“化合力”后来被德国化学家凯库勒翻译为“价”,得到欧洲各国的普遍认可;我国早期使用的术语是“原子价”,1991年公布的《化学名词》中译为化合价,并给出定义:一定数目的一种元素的原子只能跟一定数目的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这种性质叫做化合价。

2、“化合价”概念的发展。 化合价的概念提出后,在较长的时间内并没有相应的理论去解释原子间结合的原因,直到化学家们把研究重点从化合价的本质转移到原子结合的数量关系上。21世纪,原子结构理论的建立为揭示化合价的本质奠定了基础。1861年,俄国有机化学家特列洛夫首先提出“化学架构”的概念,并指出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它的化学结构,通过化学性质的研究可以推测化学结构,反之,根据化学结构又可预见物质的化学性质。随着有关分子结构理论的不断充实,原子间结合为分子的空间取向等问题逐步被解释了,但是人们无法回答分子间作用力的实质问题,1916年美国化学家路易斯在《原子和分子》中阐释了化合价的电子理论,解释了分子间作用力的实质,提出: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后形成稳定的电子结构,金属原子易失电子,非金属原子易得电子形成负离子,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库伦力是离子间形成化合价的本质。

二、化合价的学习困难分析

通过对化合价概念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阶段的化合价概念仅仅回答了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量关系。第二阶段则将化合价的数值与共价键数目或原子中未配对电子数目画上等号,从而使化合价这一起初比较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起来。第三阶段,化合价的分子轨道理论为揭示化学键的本质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说明用整数定量度量原子化合价的概念已经过时,对于奇数电子的分子、缺电子分子和夹心面包型分子中原子的化合价,必须用分子轨道理论来阐述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这不断变化的含义,让化合价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导致了学生化合价学习的困难。

首先,从化合价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化合价这一概念的含义不断在发生变化,而并不是我们现在教材中给出的化合价的含义,所以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了化合价概念之后,按照所学的化合价知识去判断其他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时,常常会遇到解释不通的时候,比如说四氧化三铁中铁的化合价、过氧化氢中氧的化合价。这样就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化合价这个概念。

初三学生在学习化合价之前头脑中没有与“化合价”相连接的先行组织者,化合价知识很难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连接,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老师教给的口诀,这样学到的知识在练习应用中又频频出错,这对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化合价的学习更加困难。

其次,化合价如此复杂的发展史,对于很多的初中教师也是陌生的,教师在理解化合价时都不能给出其确切的含义,如果要传授给学生,讲到什么程度、怎样讲合适,这对教师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挑战,所以很多教师则干脆不讲,直接告诉学生一个“化合价记忆口诀”,学生们只会记住这些口诀,而对于化合价什么含义、怎么用,则是一塌糊涂。

三、解决化合价学习困难的教学建议

以上从化合价发展史的角度分析了初中化合价难学的主要原因,在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理解化合价的概念,教师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注重化合价本质的理解。 化合价的内容理论性较强,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强。鲁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很好地利用了化合价发展史,教材中在化合价之前先安排原子的构成、元素等章节,让学生先了解了原子的构成、分子的形成以及原子的八电子稳定结构等知识,学生初步具有了从微观的视角来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在“物质组成的表示”一节中提出了“化合价”概念。从教科书内容来看,教科书给出的“化合价”的解释处在了“化合价”历史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元素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是由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数目决定的。这样的编写顺序便于学生理解。

篇3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104-02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和实施,国家把发展学前教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报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然而,这个专业的男女比例却严重失调。据统计,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通常都是女生。笔者所在的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仅为2%。但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这在一些国家甚至有法律明文规定。如日本幼儿园男教师的比率约占7%,日本规定幼儿园里男必须要有1/4以上的男教师,美国幼儿园男教师的比率约占10%,美国规定幼儿园每个班必须配有一名男教师。笔者从辅导员的角度,谈谈如何管理这群特殊而弱势的群体,帮助他们走出问题困惑。

一、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背负压力走进高校。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进入高校学习,并非他们的第一志愿,也不是出于对专业的热爱,他们仅以此专业作为进入大学的前提,进入大学后再转专业,很无奈地选择这个专业。另外,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在社会上认可度很低,多数人认为此专业是女生的“专利”。

2.男女比例失调的环境加大他们的心理压力。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较之女生可谓凤毛麟角。在这样的环境里,男生一般少言寡语,他们不愿参与集体活动,在课堂上也很少发言和表现自我,往往选择躲在一个角落,封闭自己。女生则是各项活动和课堂的主角,在这样的环境里,男生的心理压力异常大,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自卑、焦虑、自信心差、内驱力弱、女性化和厌倦等心理问题。

3.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女性化让男生厌学。也许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女生过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也忽略了男生的特点,像舞蹈、手工制作、钢琴等课程,男生较之女生明显不占优势,甚至在上这些课时,男生觉得先天能力不足,无所适从。而教学方式和用语上多突出女性思维模式,如反复的叮嘱、夸张地模仿幼儿的神态、举止和表情等,这些都让男生厌倦甚至反感。又加之,学前教育的女生居多,专业特点使很多女生多才多艺,而多数男生在这些方面缺乏灵气。男女一比较,挫败感和无成就感就让他们更不愿学习。

4.就业前景黯淡、学生忧虑未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面较窄,培养目标多数是做幼儿园教师的。而男性幼儿园教师在任教到一定年龄后还能做什么?能否有能力从事学前教育理论研究或者自己开办幼儿园,如不能,又如何再就业?面对未来的忧虑,极易让他们产生焦虑。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1.重视入学教育的特殊性,增强专业认同感。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很低,甚至都想转专业或退学,即使毕业后也不会从事与其相关的行业。如何提升他们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感,作为辅导员,要高度重视大一新生入学教育,对这一特殊群体男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教育。在入学教育时,可采用榜样法进行教育,介绍中外知名的学前教育专家,以其作为榜样,激发学生的仰慕之情。还可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如自己的专业男教师的事迹进行榜样教育,增强专业认同感。另外,可以通过更多的教育形式进行专业教育,如开展幼教名师专题讲座、邀请校外学前教育成功人士、本校毕业的学长进行现身说法,让他们对学前教育专业有更深的认识,增强专业认同感。

2.创造班级管理机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他们不愿做学生干部,更不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如何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可以单独找其沟通,对其进行学生干部意义的教育和引导,还可以采取同学推荐和辅导员任命等方式,让他们参与到班级管理事务中来。他们做了学生干部,尤其是工作得到同学认可时,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得到提升。如何才能让他们在班级管理中提升效能感?这就要求辅导员对他们进行班干培训和管理,通过多沟通、出点子、多肯定等方法加强对男生班干管理,同时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多关心多支持多鼓励,帮助他们在学生中提高威信。通过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和班干工作,这些男生会找到自己的价值,自我效能感也会大大增强。

3.利用多彩校园活动,进行男性教育。大学生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作用很大。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他们不愿参加任何社团和文体活动,学校文体活动比赛学前教育的男生经常是弃权的状态,即使参加了成绩也是垫底,这大大挫伤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何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笔者认为应鼓励他们参加,不要太注重结果,应重在过程。在他们参与文体或社团活动时,要给予帮助。比如学校的田径运动会、篮球锦标赛等活动,男生训练时,可以和他们一起训练;参加学校的文艺晚会,建议他们排男性化或幽默搞笑的节目,这样会引起同学的关注,对参与活动的男生要不断鼓励和赞赏,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4.个性化指导,拓宽就业渠道。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就业面窄、学生忧虑未来等现状,辅导员在学生一入校就应加强对男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激发他们的内驱力,消除忧虑。针对学前专业的培养幼儿教师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引导学生定位在幼儿专职教师上,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选择担任幼儿园的体育、武术、电脑、棋类、科学等课程;或者从事学前教育游戏活动的设计相关工作;担任幼儿园后勤保障工作;鼓励学生自己创办幼儿园等。通过个性化指导,学生的就业机会和渠道拓宽了,前景也更好了,忧虑也就打消了。还要提供更多的就业服务,如举办就业创业讲座,就业帮扶,引导和鼓励他们参加就业实践、自主创业等。

5.积极沟通,因材施教。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频繁,最亲密,是学生最信任的人,但学前教育男生存在的问题,绝非辅导员一人之力就能解决。除了日常多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外,还应积极与专业老师多沟通,做到因材施教,也要经常开展听课活动,了解学生学习、思想、心理等状态,及时征求专业老师的意见和对策,共同帮助男生走出困境。

总之,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阶段,学前教育专业男生这一为数不多的弱势群体,作用无可替代,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需要得到高度重视,作为此专业的辅导员,应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让他们成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上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闫静.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J].教育探究,2009,(12).

[2]王萍.教学型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当代教育科学,2009,(21).

[3]于晓梅.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

篇4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河南省;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6-0177-0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56%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农村,体育教育也不例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河南省农村体育教育明显落后于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尽快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通过本校在河南省基层农村中学教育实习的学生调查走访了27所农村初级中学,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校领导和教师不够重视”、“师资力量薄弱且专业素质偏低”、“场地设施严重缺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等。河南农村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新课标的实施。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实施新课程,分析河南省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期望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能够在农村中学得以贯彻实施。

1 河南省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目前,河南省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不容乐观。在农村,体育课的正常开课率在85%左右,也就是说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尚有15%的初级中学的学生尚未享受体育教育。在开课的学校中完全实施教学大纲率和按教案教学率也只是分别占55%和80%。这种现状一方面可直接导致学生体质的普遍下降。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新课标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影响学校体育的开展,同时也制约了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造成这种结果的因素主要有:

1.1 领导和教师重视不够

从调查的农村中学的课表来看,体育课每周节数随年级上升而逐渐减少。从开设体育课情况来看,体育开课率达90%以上,70%的学校每周每班开设两节体育课。但在实际调查中了解到一二年级开课率明显高于毕业班的开课率。这说明学校还是严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毕业班的体育教学,毕业班学生整日忙于文化课的学习,这样将会严重影响毕业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2 师资力量薄弱且教师专业素质偏低

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数量充足的高素质的体育教师是搞好体育教学的重要保证。调查中发现农村初级中学中非体育专职教师的比例竟高达35%,平均每个学校不到两名体育教师,尤其是在乡级中学中很多学校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用其他学科的老师代上体育课,还有的学校整个学校就只有一个体育教师。另一方面,由于受场地器材的限制,体育教学既不按规定教材,又没有自编教材,教师认为什么内容好上课就上什么,体育教学呈现“一个口哨两个球,学生、教师都自由”的现象相当普遍。

1.3 体育场地器材严重缺乏

体育场地器材是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物质基础。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中学学生人均场地面积应达到6.8平方米。河南省农村中学,学生人均场地面积在2.5~2.8平方米,绝大部分不超过4.7平方米,和国家规定的尚有很大的差距。对27所学校的体育基础设施状况统计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学校没有正规的田径场地,很多学校就是用一片空地做操场(附两个篮球架和几个乒乓球台),所以在调查的基础设施中只有篮球场和乒乓球台可以使学生有机会活动,其他的设施几乎不能使用或使学生活动,学生活动的空间很有限。多年来,陈旧的器材设备得不到更换,主要是因为农村学校财力不足,很多学校没有足够的钱去购买器材,即使有钱也不会去购置体育器材,而是投入到其他科目的教学上。

1.4 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高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体育教师单方面的教,学生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评价体育教学活动完成质量的好坏,在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身心健康观。在教学中和调查中可以发现95%的中学生都喜欢出来活动,但他们好像没有特别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他们喜欢出来自由活动,但不喜欢老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女生,女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别是二、三年级的女生。她们喜欢在体育与健康课中聚众闲聊,心血来潮打几下羽毛球,跳几下橡皮筋等轻微的体育活动,最怕测验长跑(800 米),几乎到了“谈跑色变”的恶劣状况。

2 对 策

2.1 利用政府及社会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监督

体育工作列入学校全面的评估条件,克服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好坏的不良倾向,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促进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早日走上新课程改革之路。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提高对体育功能的认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改变“重智轻体”的错误思想,积极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体育快速发展。

2.2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在体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体育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的素质高低。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城镇与农村地区的教师待遇差别。其次关心广大农村体育教师生活,稳定教师队伍,正确对待体育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使用等,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最后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觉悟和专业文化素质,使其掌握丰富的体育专业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丰富其教学能力。

2.3 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适当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

农村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较差,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另一方面是因为河南省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落后,缺少教育资金投入。扭转这种现状,改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条件,应采取多渠道的措施筹集资金。首先,应最大限度地增加体育教育资金投入,购买体育器材和兴建体育场地。可以采取依靠上级拨款和学校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形式。其次,争取社会的捐助,即在社会上号召人们关心学校体育、支持学校体育。最后,自力更生,自制部分器材。在目前体育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各农村中学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号召教师和学生自制部分器材,以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

2.4 分析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并做出相应对策

目前,农村初中生的年龄多在11~15岁,身体发育正处于第二高峰期,身体形态、机能、运动能力等快速发展。在农村,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的时间被剥夺,造成学生的体育意识淡漠,几乎没有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想法。因此上体育课学生能躲就躲,能逃就逃,缺乏体育学习的兴趣。其次,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重视单向传授知识,在加上教师教学方法和内容过于陈旧等,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再次,是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大于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导致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差别,往往受情绪影响而淡漠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针对这些原因,找出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方法。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通过自身的运动实践来体验运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科学合理地安排场地、器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是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体育教师应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

竞赛的方法特别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应注意竞赛的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成功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的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作用。在体育教学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

3 结 论

河南省农村初级中学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领导和教师重视不够”、“师资力量薄弱且专业素质偏低”、“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等方面。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新课程体育改革的角度入手,逐步完善河南省农村中学体育教育,充分认识到当前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的紧迫性,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办学方向,改善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增加教育经费,加强农村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倡导素质教育,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教育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段富贵.浅谈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改革[J].焦作大学学报,2007(1):123-124.

[2] 陈宗学,吴峰.宣城市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8,29(1):83-85.

[3] 陈德林.湖南省侗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5(2):43-44.

[4] 杨爱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缺憾的原因及反思[J].教育学报,2007,3(1):24.

篇5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辍学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050-02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国家安。解决三农问题,其关键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民素质的高低又取决于受教育的程度,其中义务教育是基础。近些年,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农村教育,但是农村教育依然十分落后,办学条件差、师资队伍落后,农村初中生辍学率仍高居不下。

农村初中生辍学严重,远远超过国家要求的3%控制线,在各地的教育界已不是新闻。在对河南农村初中生辍学现状的调查访谈过程中,被访的校长和教师均表现出顾虑心情,因此,应被访校长和教师的要求,文中涉及的县和学校分别用字母代替。A县地处豫东平原,土地平坦、肥沃,辖23个乡镇,768个行政村,总人口138万,其中农业人口126万,是农业大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对研究河南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A县三个乡镇的三所农村初级中学2011―2012学年学生辍学数据如下:

G校(乡重点):初中一年级上学期期初508人,期末490人,辍学18人,辍学率为3.67%,其中男生10人,女生8人;下学期期初492人,期末480人,辍学12人,辍学率为2.5%,其中男生7人,女生5人。初中二年级上学期期初420人,期末392人,辍学28人,辍学率为7.14%,其中男生16人,女生12人;下学期期初376人,期末350人,辍学26人,辍学率为7.43%,其中男生14人,女生12人。初中三年级上学期期初322人,期末310人,辍学12人,辍学率为3.87%,其中男生5人,女生7人;下学期期初298人,期末280人,辍学18人,辍学率为6.43%,其中男生8人,女生10人。

H校:初中一年级上学期期初280人,期末260人,辍学20人,辍学率为7.69%,其中男生12人,女生8人;下学期期初262人,期末250人,辍学12人,辍学率为4.8%,其中男生6人,女生6人。初中二年级上学期期初188人,期末175人,辍学13人,辍学率为7.43%,其中男生6人,女生7人;下学期期初160人,期末151人,辍学9人,辍学率为5.96%,其中男生5人,女生4人。初中三年级上学期期初80人,期末75人,辍学5人,辍学率为6.67%,其中男生2人,女生3人;下学期期初68人,期末53人,辍学15人,辍学率为28.3%,其中男生6人,女生9人。

I校:初中一年级上学期期初225人,期末180人,辍学45人,辍学率为20.45%,其中男生18人,女生27人;下学期期初175人,期末167人,辍学8人,辍学率为4.57%,其中男生3人,女生5人。初中二年级上学期期初174人,期末151人,辍学23人,辍学率为13.37%,其中男生13人,女生10人;下学期期初157人,期末148人,辍学9人,辍学率为5.77%,其中男生3人,女生6人;初中三年级上学期期初139人,期末84人,辍学55人,辍学率为41.67%,其中男生28人,女生27人;下学期期初85人,期末72人,辍学13人,辍学率为15.29%,其中男生4人,女生9人。

一、辍学现象严重

从以上3个学校2011―2012学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初中生总体辍学现象非常严重。辍学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比例基本持平。校风好、学生人数多的重点初中辍学率相对较低,学生人数少、师资力量弱、校风差的学校辍学率比较高。

学生辍学时间多集中在初中一年级上学期和初中三年级,选择在初中一年级上学期辍学的学生,其辍学诱因主要是学习压力大、学习困难、不适应初中课程和环境。现在小升初取消了入校选拨考试,基础差的学生,面对初中多门课程压力大、适应难,最终选择辍学。选择在初中三年级辍学的学生多是因为升学无门,升入普通高中有一定的困难且又不愿进入职业高中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寒假是辍学发生相对集中的时间,这个时间段辍学的学生多是受外出务工返乡亲友的影响,返乡人员的炫耀加上招工的宣传,使一部分初中生更加向往大城市生活,渴望出去闯荡,进而选择辍学。

二、辍学生父母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且留守少年居多

调查显示,辍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多数为小学或者未完成初中学业。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对孩子学习不能提供有效帮助,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孩子接受教育不够重视;二是辅导学生功课存在困难,不能对具体问题和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和引导,对学生的管理缺少一定的艺术和策略,表现为简单、粗暴,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导致辍学。在辍学生中留守少年居多,相当多数的留守少年是因为父母关爱和管理不足,爷爷奶奶或亲朋管理乏力,加上自身自制力弱,沉湎于网吧,结交社会上的闲散人员,经常逃课,成绩下滑,最终走向辍学。

三、辍学是多重因素综合的结果

调查显示,辍学生被勒令退学的很少,基本都外显为“自愿性”辍学,即学生主动提出辍学或自动中断学业,离开学校。82%的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成绩为一般或比较差。在问及影响他们学习的原因时,缺少学习兴趣、学习困难、学校生活枯燥等居于前列,迷恋网络选择辍学的多为男性学生。学习成绩差,并不都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问题,而是社会、家庭、学校、个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社会因素中,选择受打工潮影响的占76%,大多数辍学生都表达出对大城市的向往;选择受读书无用论影响的占81%,很多辍学生及家长看到的是大学生就业难、工资低。在学校因素中,学校管理严、精英化教育、校园生活枯燥、教师人文关怀不足是主要因素。在家庭因素中,选择父母不重视文化教育的占40%,反感父母教育方式的占19%,可见父母对教育的态度及方式影响着学生辍学的选择;在个人因素中,选择基础差厌学、升学无望的占84%;认为不被关注、受到冷落的占40%。在“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后,特别是A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校中小学生非但不用交费,而且还有一定的生活补贴,由此看来,现在经济压力已经不是辍学的主因,辍学是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多重因素综合的结果。

四、父母、学校劝辍的介入力度小

数据显示,除10%是父母为学生做出的辍学选择外,其余的都是学生主动提出辍学,遭到父母的反对,但是父母坚决反对的只占20%,大多数都是稍加反对就同意了。在为什么不坚决反对孩子辍学问题的回答中,多数家长表示:上总比不上好,但不清楚好在什么地方;之所以没有坚决反对,是因为大学生就业难使他们看不到教育投入的收益。

学校和教师基本都很重视控辍工作,但是实际工作效果不好。在学生提出辍学后,95%的学校和教师都做了劝辍工作,不过,对优等生是多次劝说和家访,对差生一般都是形式上进行家访,稍加劝说,缺少耐心细致的工作。家访是一个浩繁的工作,家访要真正起到作用,不但要充分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情况,而且要因人而宜选择方法和艺术,在家访和控辍工作既没有形成制度、也没有纳入教师的考核,更没有给予一定的补助和奖励的情况下,仅仅靠教师个人的责任心来支撑完成,效果不大。

五、外出务工成为辍学生的多数选择

辍学后选择外出务工的占83%,其中到南方进厂(诸如服装厂、电子厂等)的占82%。由于未满18周岁,他们一般借用亲朋邻里的身份证出外打工,只能进检查不严、要求较松的小型私企或者生产作坊,从事的多是生产线上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他们的基本工资很低,2 000元以上的高工资,基本都是通过加班得到的,工作时间长、加班多、劳动强度大,是辍学生的工作特点。由于上班时间长,他们很少有自由活动的时间,更少文娱活动,加上工厂一般都不设置在城市中心,他们成为城市的过客,很难融入城市文化之中,一般借助手机或网吧上网来消磨时间。

在问及“对当初辍学是否后悔”时,选择无所谓对错、不后悔当初决定的占34%,有点后悔的占40%;在“辍学后经历使你认识到对你今后生活的影响”问题中,选择有影响,但是不大的占34%,有很大影响的占6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由于同类群体生活的相似,加上年龄小、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初中辍学生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认识到过早辍学的危害,没意识到对今后自身和家庭持续发展的影响。

六、初中生辍学后的个人发展受到制约

无论是辍学生个人还是学校、家长都希望辍学生学一门技术,今后能立足社会。但现实是,除了个别辍学生由于父母或者亲朋掌握一定的技术,他们从学徒学起能掌握一定的技术外,绝大多数是求技无门。县里的职业高中由于师资和教学质量的问题,学生很难从中学到一门实用技术;各类培训学校,由于鱼目混杂、良莠不齐、管理混乱,绝大多数以挣钱为目的,学生从中也很难学到实用技术。绝大多数求技无门的辍学生,只好外出务工,从事技术含量低的体力劳动,由于知识的匮乏,他们缺少一定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加上得不到相应的培训,他们多数是一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着机械重复的工作,很难获得个人发展和提升。

从上述分析可知,在“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后,河南省农村初中生辍学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农村初中生的辍学既浪费了国家的教育资源,而且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不利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不利于辍学者个人和家庭的发展。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需要引起各方重视、各负其责,认真研究现象和分析原因,积极寻找途径,实现有效控辍。[责任编辑 吴高君]

收稿日期:2013-06-18

篇6

【中图分类号】 R 167 G 4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3)10-1239-02

【关键词】;健康教育;学生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性生理迅猛发育,第二性征更加显著,由此带来了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生社会上、媒体中各种性信息杂呈下,青春躁动期的中学生的性心理、直接影响他们身心健康。为了解中学生的特点,笔者对武汉市某区中学生进行了调查,为开展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武汉市某区2所普通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838份,回收800份,剔除无效问卷,获有效问卷781份,有效率为97.63%。其中初中男生260名,平均年龄14.31岁;女生229名,平均年龄14.29岁。高中男生118名,平均年龄16.68岁;女生174名,平均年龄16.94岁。

1.2 方法 参照国内外相关的检测方式和调查问卷,结合我国中学生实际情况,自行编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中学生的知晓情况、行为、拥抱、接吻及行为等。调查员经统一培训,学生自愿参加,调查做到知情同意,并承诺为学生保密。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集中自填,当堂填写,当场回收。

1.3 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 3.1录入数据,用SAS

9.2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百分率的比较使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中学生行为51.86%的中学生知道,男生知晓率(62.43%)高于女生(41.94%)。初一、高一、高二男生均表现为“知道”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听说过,不很了解”;而女生为“听说过,不很了解”的比例最高,其次是“知道”,且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调查显示,男生中经常的占4.79%,偶尔的占31.44%;女生经常的占0.33%,偶尔的占7.33%,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23,P

2.2 中学生接吻、拥抱行为 在与异性接吻方面,初中、高中生的发生率均表现为高年级高于低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1,P

2.3 中学生 13名男生和7名女生回答与异性有过,分别占3.44%和1.74%。对“对中学生发生的态度”问题上,37名男生和5名女生赞同,分别占9.79%和1.24%。大多数学生(62.36%)持“不赞同”态度,女生不赞同率(70.47%)明显高于男生(53.70%)。各年级在“赞同”“无所谓”水平上均表 学意义(P值均

3 讨论

调查显示,男生的行为明显比女生频繁,与唐晓君等调查结果相似,可见在中学生中发生较为普遍。男生首次的平均年龄为(12.91±1.63)岁,女生为(12.35±1.50)岁,与李宜川等研究结果相似,说明行为低龄化趋势明显。51.86%的中学生知道,且男生知晓率高于女生。39.82%的学生认为行为对身体有害,12.46%认为是不道德的,与余小鸣的研究结果一致。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由于性生理心理发育出现行为是正常现象。而本调查显示,有很多中学生对此缺乏科学的认识,易导致有行为的青少年产生自责、自罪感,甚至出现抑郁、焦虑困惑等心理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中学生适时引导、正确教育,帮助其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这些性生理现象。

调查显示,中学生与异性拥抱的比例高于与异性接吻的比例,与王淑芬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高中生接吻行为多于初中生,与张颖等的研究一致。而初中生拥抱行为多于高中生,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提示还需要增大样本量作进一步研究。此外,本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与异性无拥抱、接吻等身体行为,但随着年龄增长有增多的趋势,表明青少年的性情感逐渐丰富,性敏感逐渐升高,渴望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发生亲密行为的心理需求在不断增加。因此,在性教育中帮助青少年认识异性,正确处理异性吸引心理尤为重要。

篇7

关键词 教师,学生,内隐智力观,特征评定。

分类号 B848.5

1 引言

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一种新的对智力的界定标准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Sternberg提出的智力理论的内隐观。智力的内隐理论或者称内隐智力观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并以某种形式存在于个体头脑中的关于智力的概念。智力的内隐理论不仅会对科学智力理论的形成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左右着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智力的评价,进而影响着人们在学业、职业上的选择定向以及成就等。

Sternberg等人曾经对美国成年人的内隐智力观进行研究,针对不同领域内专业与非专业人士的一般智力、学术智力、日常智力的不同表现,提出了与智力紧密相关的三种因素:言语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Frye对大、中、小学教师的内隐智力观进行了研究,发现小学教师倾向于强调诸如友善、遵守法律法规、认同他人及接纳他人等社会因素;中学教师倾向于强调语言流畅性和生动性等语言因素;而大学教师则注重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成熟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认知因素。Lynott等人通过研究发现,教师认为智力的基础是概念思维和实用知识,而他们的这种观念与其教育目标之间存在着相关。宋广文等人考察了中小学教师对中小学生智力的主观评价与学生智力水平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小学教师对学生智力的评价与学生的智力水平存在显著相关。Henderlong和Lep-per对儿童的内隐智力观进行了研究,发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倾向于以拥有知识的多少定义智力,而在年龄较大儿童对智力的定义中则包括了运用知识或加工信息的能力阴。中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已有研究,中学教师与学生内隐智力观的一致性直接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但目前关于中学教师与中学生的内隐智力观是否一致,还没有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以中学教师和中学生为对象。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2 方法

2.1被试

选取天津市4所中学的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被试的详细情况见表。

在表中,学科中的“文”包括政治、语文、英语、历史、地理、美术、音乐等学科; “理”包括数学、生物、化学、物理、计算机、劳技、体育等学科;教龄“长”是指教龄在16~40年之间,“中”是指教龄在6~15年之间,“短”是指教龄在1~5年之间。

表中,“初中”指的是初中二年级学生,“高中”指的是高中二年级学生;成绩是根据被试自评得到的结果。

2.2程序

2.2.1 半结构式访谈调查

对146名被试进行访谈调查,要求其根据自己的理解,分别列举出聪明的初中或高中男、女生的10个主要特征。

2.2.2编制问卷

整理访谈调查的结果,制成“智力特征的重要性排序问卷”。具体过程是,首先,由两名评分者(经过训练的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对被试访谈调查中列举的智力特征进行同义合并和归类(评分者信度r=0.91,p

2.2.3 问卷调查

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看法,从“智力特征的重要性排序问卷”给出的聪明初中或高中男、女生特征中,选出重要的10项。然后按重要性对选出的特征进行排序,即“最重要(排序为1)到最不重要(排序为10)”。

2.3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本研究发放调查问卷164份。剔除存在以下情况的问卷:①被试个人基本信息不全;②被试没有选出10项特征或没有对所选10项特征进行排序:③被试重复选择同一个特征。有效问卷为154份。

以被试对智力特征评定的平均等级(1~10)为因变量指标。评定的平均等级数值越小,表明该特征越重要。被试未选人10项重要聪明特征的其他项目的分值一律记为11。

数据由SPSS for Windows 12.0软件统计分析。

3 结果

3.1教师的等级评定结果

3.1.1初中教师的评定结果

初中教师对初中男、女生聪明特征的等级评定见表。

在表中可以看出,初中教师评定男生和女生的聪明特征时,均列入前10位的有:思维敏捷、求知欲强、有进取心、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活泼开朗、兴趣爱好广泛、能集中精力。其中,他们对思维敏捷和活泼开朗两项的评定最为一致。

用M-W U test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学科被试的等级评定结果进行检验,用K-W test对不同年级和不同教龄被试的等级评定结果进行检验。结果发现:(1)男女初中教师在评定聪明男生的“进取心”(M男=3.86,M女=7.13;Z=-2.38,p

M初三=6.39;X2(2)=6.29,p

3.1.2高中教师的等级评定结果

高中教师对聪明高中男、女生特征的等级评定见表。

在表中,高中教师评定男生和女生的聪明特征时,均列入前10位的有:思维敏捷、理解能力强、有创新意识、心理素质好、兴趣爱好广泛、求知欲强、语言表达能力强。

用M-W U test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学科被试的等级评定结果进行检验,用K-W test对不同年级和不同教龄被试的等级评定结果进行检验。结果发现:(1)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的高中教师在评定聪明男生和女生的各项上差异均不显著; (2)不同学科的高中教师在评定聪明男生的“语言表达能力”(M文=6.72,M理=9.00;Z=-2.41,p

3.2学生的等级评定结果

3.2.1 初中生的等级评定结果

初中生对聪明初中男、女生特征的等级评定见表。

在表中,初中生评定男生和女生的聪明特征时,均列入前10位的有:思维敏捷、交往能力强、知识面广、活泼开朗、乐于助人、求知欲强。

以M-W U test对不同性别被试的等级评定结果进行检验,以K-W test对学习成绩不同的被试的等级评定结果进行检验。结果发现: (1)不同性别的初中生在评定聪明女生的“文明礼貌” (M男=3.43,M女=6.48;Z=-2.65,p

3.2.2高中生的等级评定结果

高中生对聪明高中男、女生特征的等级评定见表。

在表中,高中生评定男生和女生的聪明特征时,均列入前10位的有:思维敏捷、有创新意识、心理素质好、知识面广、人品好、兴趣爱好广泛。其中,他们对思维敏捷和人品好两项的评定最为一致。

以M-W U test对不同性别被试的等级评定结果进行检验,以K-W test对学习成绩不同的被试的等级评定结果进行检验。结果发现: (1)不同性别的高中生在评定聪明女生的“活泼开朗” (M男=7.00,M女=8.83;Z=-2.48,p

4 讨论

4.1 教师与学生内隐智力观的特点

4.1.1教师内隐智力观的特点

教师对聪明男生和女生的重要特征进行评定时,更强调高中生应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较好的心理素质,这反映出教师在评价高中生时不仅增加了有关认知方面的要求,还特别关注了心理健康的状况。这可能是在教师眼中,高中生年龄已接近18周岁,他们应该具有合格公民具备的特征。这样才能在他们走入社会后成功地适应新环境。

本研究还发现,聪明男生特有的特征是知识面广,聪明女生特有的特征是勤奋好学。知识面广代表一个人已经具备的知识容量,可作为继续进行相关认知活动的基础;勤奋好学属于表现对学习态度的个性因素。这表明中学教师对聪明男生更多地从认知角度要求,对聪明女生更多地从个性角度要求。

4.1.2学生内隐智力观的特点

在中学生对男生和女生的重要特征的评定中,聪明初中生所特有的特征是活泼开朗、求知欲强:聪明高中生特有的特征是有创新意识和心理素质好。同时还发现,与聪明初中男生相比,中学生更看重聪明高中男生与思维有关的特征;更看重聪明初中女生的外在举止,而更看重聪明高中女生的内在品德。这表明高中生能够从一个更内在的标准对自己和同龄人进行评价,这反映出中学生内隐智力观达到了更高的水平。

研究也发现,组织领导能力是聪明男生具有的特征,举止得体是聪明女生具有的特征,这反映出中学生对于不同性别个体要求不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与社会对男性和女性角色期望不同有关。这一结果与先前的有关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4.2教师与学生内隐智力观的异同

4.2.1 教师和学生内隐智力观之间的一致性

本研究发现,教师与学生的内隐智力观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具体为: (1)对聪明学生的评价标准因被评价对象的年龄而不同。教师和学生在评价聪明的高中生时,涉及的内容更加全面,尤其是把“心理素质好”列为重要特征之一。这可能与被评价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任务有关。 (2)对聪明男生和女生的评价标准不同。对男生更多地要求是较广的知识面或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而对聪明女生更看重其勤奋好学或举止得体的程度。这反映出对性别角色的社会期望差异影响着人们对男性和女性聪明特征的判断。 (3)对聪明特征的评定中都包括与学习有关的因素,如勤奋好学、求知欲强、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等。这是因为学习活动是中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因而最易受到关注。

4.2.2教师与学生内隐智力观之间的差异

篇8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 机电专业 自治管理 德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Boys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

Five-year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Professional

――Case of Moral Innovative Education

ZHANG Siming

(Jiangsu Wuzho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uzhou, Jiangsu 215000)

Abstract The boys' management in five-year electrical professional has been a top priority in moral education, but also the family, and social focus of attention, according to my moral education in the five-year vocational school boys manage problems, learn moral of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the surrounding, raised my five-year vocational school to enhanc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professional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of boys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five-year vocational school; electrical and mechnical professional; self-management; moral innovation

机电专业的男生管理问题一直是五年制高职德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家庭、社会等方面关注的焦点,根据我校五年制高职德育工作中男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借鉴周边地区兄弟院校德育工作先进经验,提出了我校增强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 五年制高职机电专业男生创新管理研究的背景

1.1 五年制高职机电专业的德育对象的特殊性

(1)专业特点导致“男生众多”,带来了管理过程中的困难。机电专业本身的特点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使家长和学生本人都觉得男生更合适这个专业,并非出于喜欢该专业而选择了机电专业,机电专业就成了“被选择”了的专业。五年制高职机电类的学生中95%左右是男生,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少数班级甚至没有女生。学生构成中性别比例的失调带来了管理过程中的重重困难。

(2)学生自身的“历史原因”,带来了德育工作的难度上升。这些男生大多是中考失利或者原来初中时的成绩就在班级的中游偏下(连续几年做的问卷调查表明,他们原来在初中时成绩位于中游及以上的占13-15%,初中时成绩在中游以下的占85-87%,甚至有少数学生在初中时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经常惹事生非,属于老师和家长比较头疼的“双差生”);他们自由散漫,平时常有逃课、抽烟、赌博等不良行为习惯;他们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从来就是缺少被关爱和关注的对象;这些学生中有些都是来自同一所初中,他们原有的交际圈没变,哥们义气浓烈、处事方式简单,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低落,这些“痼疾和陋习”使我们的管理难度日趋上升。

(3)学习基础差带来了学习兴趣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五年制高职机电类男生的行为习惯普遍比较差,学习兴趣的严重缺失等现状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在实践过程中,结合课程改革,强化文化基础、突出技能为抓手,帮助这些男生摒弃以往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学生能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

1.2 五年制高职德育环境的复杂性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维方式、价值观产生了剧烈的碰撞,深刻影响着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转型和东西文化的碰撞在带给他们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思想道德意识的困惑与迷茫。他们要在学校学习五年,如何让他们在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方面、在文明习惯养成方面、在法制纪律观念方面、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在心理健康引导方面得到规范、有效的教育和提升,达到国家的培养要求,学校德育创新已成为客观必然。

2 五年制高职机电专业男生创新管理的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2.1 努力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综合德育能力,建立一支学习型德育工作队伍

(1)创造条件,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对于班主任队伍的培养,学校和系部高度重视,认真规划,妥善安排,通过调研、讲座,对外交流等形式为班主任老师的学习提供便利。

(2)及时总结工作,加强自身的完善和提高。德育工作者要在大量的日常工作实践中,总结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系部通过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3)与时俱进,在研究探索中不断成长。加强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探索研究,系部采用定期与不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方法培训会和班主任例会等,对班主任工作及时进行指导。

2.2 以团委、学生会等为平台,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

(1)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德育辅导老师和班主任要认真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大张旗鼓地对优秀学生干部表彰。每学期的先进青年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的系列讲座,我们都精心挑选老师,使每一堂培训课、每一个讲座都精彩纷呈。

(2)依托学生会、团支部等学生进步力量,在五年制高职机电专业学生中大力推行学生自治管理。自2007年宿舍自律委员会的成功组建以来,宿舍自律委员会的全体男生对两栋男生宿舍楼全面实施自治管理,在宿舍区已基本杜绝了严重的违纪现象,他们还为宿舍的文化建设出谋划策,如今连宿舍区的走廊也充满了文化气息,这些在以前都是无法想象的。

(3)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社团活动为载体,充分凸显了活动育人的理念,大量适合男生的文体活动,一年一度的拔河比赛、篮球联赛都将是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男生喜爱的活动。通过活动,凝聚了力量,团结了人心,有效推进了和谐校园的形成。

2.3 抓好技能训练,提升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五年制高职的学生一定要强化专业技能,对在校园技能节、区级以上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获奖的学生要宣传和表彰。有意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完善自己,使自己能适应未来职业不断变化的需要。真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有一技之长是人生的立足之本,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4 抓好后进生队伍的管理,使他们树立学知识、练技能的信心

高职机电类专业男生,大多是在学习经历中屡遭挫折,心理和行为上受到消极影响的学生。我们对大批的后进生始终不离不弃,关心爱护,不再延续以往应试教育的模式及评价体系,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发现并尊重他们在智能上的差异,建立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机制,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延伸到实习、实训及职业生涯规划中。

2.5 关心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挫折教育

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心理健康辅导等,探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对学生个案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达到矫正不良行为习惯的目的。还要大力开展挫折教育,引导学生具有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对他们将来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也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2.6 注重男生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强化“法律及规章制度”、“安全教育”

五年制高职机电专业中男生比例大,管理难度高,在学校大教育环境下,在德育的具体目标上有必要作适时调整。尤其是在融入专业思想教育后的男生,必须接受文明习惯培养,强化“法律及规章制度”“安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

2.7 “以就业为导向”,充实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跳出传统的校园灌输式、象牙塔式、闭门造车式的德育模式,把德育视野扩展到岗位、企业、社区,直至整个社会,特别要以社会一线的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规范学生,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和未来社会所必备的素质。要求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走访企业,了解企业文化。学校专门对本专业实习生和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综合用工单位的反馈信息,我们的学生专业技能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要求,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德育新模式,是建立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也是探索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德育新模式,提高高职德育实效的核心内容。

(1)加强职业取向教育。职业取向教育是帮助学生选择并准备从事一项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要求学生注意做到坚持现实条件与理想目标的统一。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人们适应特定职业的要求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及其表现在特定职业工作中的道德品质状况。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指导学生在职业道德观念上树立敬业、乐业、团结协作、职业规范等意识,自觉培养诚信的品质。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职业道德教育必然成为高职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特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也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基本内容,更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3)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邀请优秀实习生和本专业的成功的毕业生回校作成功经验讲座,这些优秀事迹和成功案例促使外界因素对他们心灵震撼。我们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待遇观、先进的职业苦乐观和客观的职业地位观。引导他们客观地看待社会上的各种职业。其次,要开设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帮助他们合理进行职业规划、理性地进行自我认知和定位。例如:让学生入学伊始就能清醒地认识到,在就业问题上要做好思想准备;进行素质拓展、能力训练(应重点培养择业素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素质),侧重点应放在敬业精神的培养以及组织管理、创新、实践和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上。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求实的职业理想观,引导学生以发展的观点审视自己,客观地看待社会发展条件与实现个人职业理想的关系,以便做出正确的选择。可通过实习和见习增大学生对未来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工作要求以及所学专业应用范围的全面了解,明确未来工作学习努力的方向。

篇9

这一边,美国国务卿希拉克・克林顿站到前总统克林顿的前面,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德基什内尔从第一夫人,摇身成为阿根廷首位女总统。

而另一边,女性就业歧视普遍存在,家庭暴力中受害方大多为女性,“剩女”处处优秀反而让男人害怕。因此,拷问“男孩怎么了”,还不如先问问男人和女人是否正在纠结于自己的角色。

男孩,危机了没?男生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A中的男生们

刘昊洋跟在女生主持人的后面走上舞台,上一个节目是二重唱。按照彩排,两位歌手下台前,应该把无线话筒交给两位主持人,但此时出现了意外情况,歌手带走了无线话筒,舞台上只剩下一只有线话筒被固定在话筒架上。接下来的第一句话本来应该是刘昊洋说,可话筒没了,他一时慌了神。负责艺术节闭幕晚会的邵老师看出了问题,惊得一头冷汗。邵老师正着急,刘昊洋身边的女生主持人镇定地走到话筒架前,为下一个节目报幕,尴尬的冷场终于被打破。

“你看,男生就是呆些。”邵老师听到别的老师议论。“能挑出男生做主持人就不错了。”邵老师回答他们。为了给A中艺术节闭幕晚会调选男生主持人,邵老师没少下工夫,“女生出色的很多,男生能上台的就太少了。”老师们对男生“比较呆”的评价没有贬义,特别是在文艺活动中,男生充当“配角”,已经成为许多中小学的“传统”。

不仅是文艺活动,在刘昊洋的班级上,女生不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其他表现,也总是显得“突出”。刘昊洋成绩不错,不过,班上成绩排前几名的还是女生占了多数,而且,在竞选班干部时,女生往往受到同学选民的青睐,班长、副班长都是女生。

班主任郑老师也注意到了“阴盛阳衰”的局面。郑老师的班级一共23人,男女生比例相当。如果以三分之一学生人数作为一个成绩阵营,排在第一阵营的七八个学生中,男生只有3人。“最多3人,有时候男生还要掉下去一个。”郑老师告诉记者,成绩最差的阵营里,男生倒是占了多数。

郑老师班级里班干部一共7人,只有学习委员和体育委员是男生。“当学习委员的那个男生成绩好但不太爱说话,一般认为学习委员的工作不需要太多的沟通,只要辅助老师做一些工作就可以了。体育委员人高马大,比较擅长体育。”郑老师说,只有那些不太需要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工作,和体育这样女生实在不擅长的项目上,男生才能略胜一筹。

刘昊洋已经习惯了女生处处优秀的现状。女生学习成绩好,爱好广泛,能说会道,更有“人缘”。甚至在体能上,女生也不比男生差,刚跨入高中的军训中,“撑不住”的不一定是女生。

不过,与那些没能考上普通高中的初中男同学相比,刘昊洋起码还有与女生竞争的机会,更多的男孩,在之前的考试中,就已经被淘汰了。

A中是上海市一所普通中学,生源按片区划分,不择校,因此,学校男女生比例代表了升学竞争的自然结果。A中拥有初中和高中两个学部,初中在校学生600多人,男生人数略多,占54.46%。但到了高中阶段,男生人数骤然下降,近300名高中学生中,男生只占43.4%。

谁淘汰了男孩

A中男生们的处境不是特例,如今各类中小学里,女生的出色已经显而易见。特别是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中学里,男生比不过女生的状况存在多年。上海一所重点高中校长告诉记者,十年前,他的学校就已经明显出现女生人数多于男生的状况,他一度戏称自己快要变成“女中”校长。这些年,为了扭转女生太多的局面,在招收“推荐生”、“自荐生”时,学校会偏向招收男生。

作为上海某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理科班的竞赛尖子生,小卢2011年被保送到了清华大学。开学伊始,他得知,这一届3300多名本科新生的男女生比例接近2:1――而根据一份学生自行上传到清华校内BBS上的清单,1991年2032名新生中,男女比例为4.22:1。不光女生总体数量在上升,原先男生一统天下的院系,如建筑学院,女生也不再是“稀有物种”,甚至出现持平局面。早几年就有女生发现,清华校门口的饰品店顺势多了起来。

环顾其他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女生的比例也是逐年提高。同济大学一位退休教师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同济大学工科专业,女生堪称“熊猫”,有的班级甚至被叫做“光头班”,到现在,一般一个班级里女生至少占三分之一。

再回看高校人才的输出口――高中,尤其是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阴盛阳衰”的现象似乎更加明显。过去“女少男多”的差距约4到6个百分点,2011学年开学后,上海部分重点高中班级男女生比例竟相差10%―20%。

据媒体在2011年新学期开学后作的调查,七宝中学2011年录取的高一新生共481人,女生271名,男生210名;位育中学高一年级某班级39名学生中,男生仅16名;复旦附中高一某平行班,男生不到三分之一。有校长感叹,以前是女生“略胜一筹”,现在是比例严重失调。学生干部中,要选个男干部“比以前难许多”。

男孩都去哪儿了?记者看到A中初中部2011年中考升学情况统计,统计显示,升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俗称重点高中)的22人中,女生13人,男生9人。同时,进入中专职校的63人中,女生27人,男生36人。也就是说,A中初中部成绩最好的学生中,女生占多数,成绩最差的学生中,男生占多数。初中阶段的男生,有一部分因为中考的淘汰,而不能进入普通高中。

学校阶段的阴盛阳衰,很可能已经延续到成人后直到婚恋阶段。如今大城市中“剩女”盛行,如果女性要求自己的丈夫必须要比自己优秀,而学业又与职业、社会地位相关,那么,制造“剩女”的根源,也许可以追溯到男生的学业危机。

世界性“男孩危机”

这样的情况并非中国特有,在十多年前,国外学者已经注意到这种现象,并把它命名为“男孩危机”,男孩的“学业危机”是“男孩危机”里最明显的一个表现。

学者很早就发现,不仅是考试制度,现代教育的教育方式,对于男孩的天性来说,是一种束缚。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指出:“学校中‘纪律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教师必须常常花大部分时间抑制学生的身体活动,这些活动使学生不把心思放在教材上。学校很重视宁静;鼓励沉默,奖励呆板一律的姿势和运动;助长机械地刺激学生的理智兴趣的态度。教师的职责在于使学生遵守这些要求,如有违反就要加以惩罚。”

在每个人的记忆里,应该都有一个班上最捣蛋的同学,而这个最让老师头痛的同学,恐怕十有八九是男生。男生的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更喜欢体育活动、动手实践、挑战和观察,但现代学校教育,需要学生安静、服从、按部就班。

学业危机,只是男孩危机的一个表现,事实上,不论体质还是心理健康,男生的水平都在下降。一份统计数据显示,20年间,中国城市和乡村男生,肺活量、速度、耐力、下肢爆发力、力量素质等指标,全都在下降。

男生都是“笨小孩”?

关于男孩“落后”的原因,有很多分析,有的甚至追究到男性基因的悲剧宿命。男性拥有Y染色体,与女性的X染色体相比,Y染色体脆弱、不稳定、易变异,且难以修复。有人计算Y染色衰亡的速度,预言男性将最终消失。

这样的解释或许“耸人听闻”,不过从生物学角度看,男性生理上的“落后”,从一出生就已经表现出来。有一项研究认为,一名刚出生的女婴的身体机能,已经与出生6周左右的男婴不相上下。

由于大脑结构的不同,女性在语言能力上普遍比男性更强,在偏重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的现代学校教育中,女性很容易表现出优势。在上海市杨浦区某中学理科实验班的面试中,面试老师发现,女生们普遍表达自如、词汇丰富,而男生大多内敛、紧张。面试过后,女生很容易给面试老师留下较好的印象。

男孩的晚熟不仅表现在身体机能上,与同龄女孩相比,男孩的心智发育也更晚,自控能力更差,因此,他们更容易成瘾。A中班主任郑老师告诉记者,他班级里成绩较差的男生,普遍存在沉迷电脑游戏的问题,不仅影响学习成绩,也限制了他们与其他同学沟通的能力。“他们只有在游戏这个话题上能够互相沟通,久而久之,这些男生变得越来越沉默,或者仅仅在一个小圈子里交往。”

对于这一点,A中杨校长有过切身的体会。她曾教过一名男生,成绩在年级中排倒数。由于喜好滑板,这名男生交了不少外国朋友,英文极好。初中毕业后,这名男生被家人送到美国读书,门门成绩得A。在杨校长的印象中,不少刚进校成绩不好的男学生,在受到教师督促和鼓励后,往往能成为“黑马”,她发现,男生成绩不好的原因,大多是精力耗费在学校学习以外的兴趣上。

男孩危机背后

教育专家李文道说,“男孩危机”伤害的不仅是男孩,在男孩危机的背后,是整个社会和教育的急功近利心态,在这样的环境中,男孩显得“落后”,而女孩则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现代教育和社会评价的改变,是世界各国“男孩危机”出现的背景,不过,“男孩危机”在中国还有着独特的原因。中国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结构,使得家长对孩子抱有强烈的期待,不管这个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在家长的眼中,女孩也必须有优秀的学业成绩、强健的体魄、特长和丰富爱好,长大后,她要有一份好工作,要有自己的事业和社会地位。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女孩们必须时时绷紧神经,不能在任何竞争中失败。

专家把男生们过于“温柔”的特点,甚至归结到城市文化上,她觉得,身边很多男士,都像动画片中的“灰太郎”。社会文化的“中性化”倾向,渗透到了学校。A中郑老师发现了这样的现象,过去,追求时尚几乎是女生的专利,她们喜欢看时尚电视节目和杂志,喜欢明星。但现在,男生们也有同样的爱好。

篇10

【关键词】  问卷调查;行为

    为了解菏泽市中学生不良行为发生状况,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笔者于2005年3月对2所中学2358人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菏泽市区2所中学(高、初中各1所)每个年级抽取6个班级,共36个班2358人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答卷2317份,其中男1336名、女981名,初中生1274名、高中生1043名。

    1.2 方法  根据中学生行为特点设计统一问卷,由经过培训的疾控人员在现场讲解答卷要求,采用匿名答卷。问卷涉及易导致伤害的危险行为,包括吸烟、饮酒、饮食行为状况、体育活动状况、上网情况、性行为相关问题,率的分析用χ 2 检验。

    2 调查结果

    2.1 危险行为发生情况  调查对象中经常违犯交通规则的占48.6%;近1a内有打架行为的占10.7%,新近一次打架发生在同学、朋友之间占55.4%,近1a内有打架行为的初中生明显高于高中生(χ 2 =5.35,p<0.05);近1a内考虑过用某种方式自杀的占13.5%,曾经实施过自杀的占3.3%;去非游泳场所游泳的占1.6%,此种行为仅见于男性。详见表1。

    2.2 不良生活习惯及相关问题

    2.2.1 吸烟  主要包括吸烟率、吸烟量、首次吸烟年龄、获得香烟途径及父母是否吸烟等,所有调查对象尝试过吸烟的共408人,吸烟率为17.6%,其中男生为26.7%,女生为5.2%,在吸烟率上男生明显高于女生(χ 2 =162.24,p<0.01),高中生高于初中生(χ 2 =105.96,p<0.01)。经常吸烟者64人,占吸烟学生的15.7%,近一个月内吸烟超过5d的有22人(5.5%),每天吸烟2支以上的有31人(7.6%),在13岁以前就开始吸烟的有12人(2.9%)。获得香烟的途径中有34人是自己买,30人是拿父母或别人的,在不吸烟的学生中有35人(1.8%)打算在今后6个月内开始吸烟。经常吸烟的学生中父母有吸烟习惯的51人(80%),而不吸烟的学生中父母有吸烟习惯的占57.1%,见表2。表1 易致伤害的危险行为发生情况表2 中学生吸烟情况 男生表3 中学生饮酒情况 男生

    2.2.2 饮酒  主要包括饮酒率、饮酒量、饮酒种类、首次饮酒年龄、饮酒造成的伤害及因饮酒耽误功课的情况等。在一个月内有饮酒史的有328人(14.2%),饮酒种类以啤酒最多(213人,占64.9%),其次为白酒(70人,占21.3%)。在12岁以前就开始饮酒的有89人(27.1%),近6个月中,因饮酒受伤的(包括醉酒后摔伤以及因饮酒引发矛盾打架受伤等)有52人(16.0%),因饮酒而耽误功课的(迟到、早退、旷课、病假等)70人(21.3%)。在饮酒问题上男女间差异有显著性(χ 2 =15.69,p<0.01),年龄间差异无显著性(χ 2 =0.01,p>0.05)。见表3。

    2.2.3 饮食行为状况  调查前1d没吃过水果也没喝过果汁的有1558人(67.2%),没吃过蔬菜的有120人(5.2%),而吃过虾条、炸薯片、糕点等零食的有680人(29.3%),调查前1w吃过2次以上炸鸡、烤肉、肉饼等食物的有669人(28.9%),吃过2次以上油炸食品的有946人(40.8%)。

    2.2.4 体育锻炼情况  本次调查中,近1w体育锻炼少于3d的有974人(42.0%),除正常体育课外、未参加任何体育锻炼的有359人(15.5%),每节体育课实际有效锻炼时间不足20分钟的有655人(28.3%)。近6个月中参加校内运动队的有206人(8.9%),参加校外运动队的有113人(4.9%)。

    2.2.5 去经营性场所(网吧)上网情况  包括被调查者去网吧上网率、上网内容及对功课的影响等。调查显示,前一个月内出入网吧2次以上者413人(17.8%),其中男生253人(18.9%),女生160人(14.6%),初中生明显高于高中生(χ 2 =11.90,p<0.01)。上网内容以玩电子游戏(258人,占62.8%)和聊天(112人,占27.1%)为主,每周进网吧2次以上者167人(7.2%),自觉已产生网瘾者45人(1.9%),曾因上网耽误功课者(包括迟到、旷课、因上网未完成作业等)79人(3.4%),见表4。表4 中学生去网吧上网情况 男生人数

    2.2.6 性行为相关问题  认为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者289人(12.5%),其中男235人(17.6%),女54人(5.5%),男女间差别有显著性(p<0.01),看过描写有关性行为描写的书刊、录像者538人(23.2%),其中男335人(25.1%),女203人(20.7%),男女间差别有显著性(χ 2 =5.09,p<0.05)。

    3 讨论

    危险行为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通常包括易导致伤害的行为和不良生活方式两方面。意外伤害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儿童和青少年伤残的主要原因和第一死因。魏霞等对山东省1995~2000年中小学生死因进行了分析,年平均死亡率19.29/10万,因各种伤害死亡占88.8% [1] 。本次调查显示,中学生 存在着一些易致意外伤害的危险行为,如经常违犯交通规则(48.6%),包括撞红灯、任意跨越交通隔离栏、乘坐酒后架车人员驾驶的车辆等,这不但耽误了学生的功课,还会导致伤残甚至威胁生命;近1a内曾经以各种方式实施过自杀的占3.3%,说明青少年心理问题较严重,这可能与青少年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情绪不稳定,学习压力过大以及人际关系紧张等因素有关,需家长、老师正确引导。因去非游泳场所游泳引起的溺水也是青少年的死因之一,本调查显示中学生曾去过非游泳场所游泳的占1.6%,与以往的报道相似 [2] 。

    不良生活方式不但与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关,也与性病、艾滋病等传染病有关。结果显示,吸烟、饮酒等行为在中学生中占一定比例,曾尝试过吸烟的占17.6%,其中经常吸烟的占吸烟学生的15.7%,经常吸烟的学生其父母吸烟的比例也较高,在这方面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可忽视。被调查者中有14.7%有饮酒史,曾因饮酒造成各种伤害的占2.2%,建议家庭成员在戒烟、戒酒中做好学生的表率,政府、学校要尽早在青少年中开展控烟、戒酒的健康教育,以预防这类危害的发生。

    在对中学生的饮食行为调查中发现,青少年食用大量高热量饮食的比率较大,这种不良行为是造成青少年肥胖的原因之一,而体育锻炼相对不足,对青少年的良好发育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加强青少年日常行为的健康教育对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因迷恋网络游戏而造成的自杀、犯罪等现象也日益突出。本调查显示,中学生出入网吧进行网络游戏和聊天的达17.8%,自觉已产生网瘾的近2%,在这方面家长和学校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才能保证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因种种原因,对中学生性行为现状未获取更为全面的信息,在以后的工作中如何完善调查方案尚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