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工作前景范文

时间:2023-04-10 16:02: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酒店管理工作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酒店管理工作前景

篇1

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中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经济管理基础理论,酒店、餐饮与旅游基础知识,具备酒店基本管理与服务能力。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各饭店、酒店、宾馆从事酒店基层管理及餐饮、客房服务工作。

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以下岗位从事工作:各类酒店、饭店、宾馆的门迎、前厅接待人员和客房服务人员;各类旅游公司,旅游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各类酒店、饭店、宾馆楼层管理、大堂管理、咨询、会展等工作;各类酒店、饭店、宾馆的商务部门从事业务洽谈、对外联络服务工作;各类酒店、饭店、宾馆的商务部门从事市场调查、情报、信息服务等工作。

酒店管理,是全球十大热门行业之一,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在全球都是一直很紧缺的.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每年还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在国际人才市场上,酒店管理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广阔,酒店管理人才需求有很大的缺口。

然而每年,全国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他们认为职场已经饱和,可是纵观全球,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却一直紧缺。

酒店管理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可以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电子 商务企业、旅游规划策划机构、主题公园的旅游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或旅游与休闲行业的自主创业。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酒店、房地产、餐饮业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酒店/旅游;

2 房地产;

3 餐饮业;

4 互联网/电子商务;

5 物业管理/商业中心;

6 建筑/建材/工程;

7 金融/投资/证券;

8 其他行业。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行政前台、销售经理、前台接待等工作,大致如下:

1 行政前台;

2 销售经理;

3 前台接待;

4 酒店总经理;

5 店长行政专员;

6 酒店总经理;

7 行政助理;

篇2

一、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

酒店服务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适当利用当代企业中的组织、控制、计划、指导、和谐等管理职能,对酒店行业的人力资源部实行有效的合理开发、进行利用以及激励、让其成为最强大的组织结构与发挥工作人员的自主性、积极性的新型管理。然而目前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酒店工作人员的素质比较低。酒店行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其属于服务领域里的一员,因此,酒店需要大量的服务人员,尤其是餐饮与客房这方面的服务员,又加上招聘门槛比较低,酒店行业就会吸引到大批只有高、中专以下文凭的社会员工。这就使酒店出现学历不高、技术不精的服务人员。另外,国内的酒店中高层的管理者大多数是从公司内部从业人员进行提拔及升迁组成的,正是由于这种管理体制的存在,酒店行业的管理层几乎不会从酒店外部直接招聘高层的管理决策者。

2.酒店员工配置与薪酬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有许多酒店由于工作人员流动性不稳定,而造成酒店人才资源配置缺少动态调配,在招聘时只是为了应对酒店一段时间内人手不够的情况,进而没有注重竞聘人员的职业素质与工作技能要与其所在岗位职责相配合,更不用说考虑到员工对未来工作的适应和固定性。在进行招聘时,招聘人员首先要注重求职者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社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其次要考察应聘者对酒店行业的认识,以及其他相关技术能

力,只有这样才能为酒店招聘到优秀的员工。由于在招聘时比较简单、随意,常常造成酒店的薪资制度不够完善,比较随意化,不能根据个人能力而定,使得薪酬配置不合理。3.业绩考核中出现的问题。酒店服务的业绩考核主要的目标就是为了确保薪酬的多少,是升迁与培训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酒店就只是注重绩效考核的本身,大部分时候就忽略对人员的重视。导致绩效考核最终目标的策划脱离了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在进行考核时,不可以对员工的业绩进行客观的评估,考核工作人员只注重人员业绩成果,且忽视过程,没有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进行考核;有时候就只注重员工的学历而忽视其工作实力,仅凭自我感觉进行评分;在考核工作中没有做到及时反馈和交流沟通,最终没有充分发挥运用业绩效果。这种不公开、不公平、准确率不高以及不符合工作实际的业绩考核并不会为酒店带来积极有效的作用,有可能还会导致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合理,造成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团结合作精神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危及到酒店的形象。

4.人力资源规划不合理。酒店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时,就是要选择招聘人员还是要进行裁员。如要决定要进行招聘人员还得考虑主要从酒店内部甄选还是直接向社会招聘的决策。然而在招聘过程中就会有任人唯亲等不公平、不道德现象的出现。酒店人力资源的规划不但是把酒店管理面向企业管理策划,同时也是面向酒店内部工作人员的管理策划。在酒店中酒店自身的发展与从业员工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依存、同时进步的密切关系。若仅仅考虑酒店自身的发展前景与需求,而忽略酒店从业员工的发展需要,就可能导致酒店发展目标不能实现。如果是一个出色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其肯定是可以使酒店所有工作人员实现长期利益的规划方案,同时也能够促进酒店自身与员工共同和谐的发展。

5.无构建酒店文化思路。因为酒店工作人员流动性比较高进而导致的该现象的恶性循环,造成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由于忙于招聘新的从业人员以及为辞工的人员办离职手续而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管理其他的工作。尤其关于构建酒店文化这方面的工作,因为酒店没有新文化、新内涵建设的投入,而缺少了活力,进而没有形成酒店团队向心力及精神凝聚力。

二、完善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酒店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服务性行业。酒店服务人员的形象和工作态度直接或间接上影响到酒店的发展前景,在某些角度上来讲,酒店工作人员直接决定着酒店生存与发展,没有满意的服务人员就不会有回头客,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把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充体现出来,尽量满足工作人员的满意度,这就是人本思想。为工作人员构建一个良好的工作于生活环境,建立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的友好和谐关系,是调动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性及激发工作人员的团队精神。尊重工作人员的人格尊严,重视工作人员物质需求,而且还应关注工作人员精神生活及心理需求。把工作人员自我意识、个人发展和酒店管理的关系处理好。实行企业民主,提倡工作人员也要积极参与酒店的管理,让服务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知识和技能,进而激发其潜在的能力与智慧,使其可以为酒店的发展出谋划策。因此,要想提高酒店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必须从酒店的全局出发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收集新新型有效的管理理念,尽可能树立起有自己品牌的酒店企业形象。

2.建立完善的招聘制度。酒店的招聘工作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到酒店企业的管理工作。酒店再进行招聘时应合理结合当地酒店服务人员的流动形式,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建立专业的招聘团队,制定科学合理招聘流程计划。酒店必须改变以往任人唯亲的方法,应该采用对外开放放政策,增加对酒店外部社会人才的招聘。酒店还要根据流动性大的职位及重要性岗位预先规划好员工的填补方案工作。若酒店想要留住杰出的求职者,就应该尤其注重求职者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社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服务态度,只有这样才可以甄选出真正自愿加入酒店服务业中。同时,还要重用具有多年管理经验以及专业技术精通的人才到酒店企业高层管理工作,给所有员工构建一个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和谐环境。

3.薪酬管理应体现公平性和以人为中心。酒店工作人员流动性大主要是由薪酬问题引起的,薪酬作为酒店留住人才的基础内容,酒店行业需建立酒店内部公平、公开,外部竞争激烈的薪酬制度,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薪酬制度的公开性及公平性。酒店内部同个岗位薪酬却不同现象十分严重,在餐饮及客服中十分显著,使得工作人员产生了不平衡的心理,严重影响了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只有工作人员的付出与其收到的薪资相等,才可以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才能实现员工的实际价值。酒店内部员工的需求不一定相同,故酒店就因以员工为中心,按照工作人员多样化的需求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公平、公正的薪酬管理。

4.合理规划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酒店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最新资料,制定出酒店人才的合理配置。建立适合酒店发展人力资源坚强队伍。对于现在已有的人力资源要加以凝聚和利用。面对企业人力缺失德问题,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企业内部用人机制问题,故通过机制体制挽留人才才是硬道理。在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上创新,明确工作岗位的任务与职责,采取公平、公开的考核标准进行甄选岗位人才,进而体现业绩评估的积极作用。

5.建设酒店企业文化。酒店良好的企业文化是酒店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良好的酒店企业文化应具有兼容性,做到海纳百川,,保留不同酒店管理模式的精髓,宽容接纳员工个性上的缺陷。其拥有较强的学习特点,能够重视对新观念与新管理的吸取,具有创新性的管理思想和服务理念。重视酒店服务的长期发展,增强服务人员的荣辱观,建设公平、公开、公正的评估体制,尊重服务人员的人格尊严,并做到让其信任服从,以其不断进行自我提高。管理层的工作人员要同基层的服务人员建立起友好的交际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帮助服务层的员工,尽可能帮助其决遇在物质生活上解到的困难,让服务人员感受到酒店管理者的关爱与照顾。酒店管理工作者应加强对酒店企业文化的建设,建设有自身品牌的酒店的特色,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智慧与潜藏的能力,并形成酒店团队向心力及精神凝聚力。

篇3

一、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顺应社会发展,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担负着为未来酒店发展培养出合适的人才的重任,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对于培养兼具业务与道德的优秀酒店管理人才有着重要作用,最终保证和促进酒店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2.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现状,要求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当前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现状,站在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因为学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而且多数学生的理论基础薄弱,即便是操作技能有所提高,依然避免不了会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存在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在酒店管理专业中,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将该专业定为自己暂时性的选择,认为酒店管理未来前景渺茫,甚至可以说没有前途,对酒店管理工作的选择有着太大的偏见。认为酒店管理工作就是端端盘子、打扫卫生、整理床铺等,对于专业技术的要求并不高。因此,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酒店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错误的思想观念。一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有着错误的思想观念,他们缺乏创业意识,更多的将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家人身上,在学习中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悲观心态。这种思想观念并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学校为酒店管理培养专业的、优秀的人才,长期以往,这也危害到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2.服务态度差。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服务态度较差,根本没有达到酒店管理行业的要求。这种较差的服务态度主要表现为:冷淡的服务态度,行为懒散怠慢,对待客人的态度不能一视同仁。酒店行业作为一个以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为衡量基准的行业,能否对宾客全心全意服务关系到了未来酒店的发展。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更多也关系到了职业道德的问题。

3.缺乏敬岗爱业精神。敬岗爱业体现了人们对所选职业所表现出的一种认同与热爱,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话,是人们职业素质与职业精神的表现。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少热情,工作中一旦发生个人利益与单位利益的冲突现象时,那么不可避免的出现学生会优先考虑个人的利益。由此,高职院校在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之余,还要重点加强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工作责任心。

4.诚信度不高。很多毕业生在工作中,通常会忽略顾客的需求,对客户许下难以兑现的承诺,对行业形象和利益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中,还应当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

三、引起学生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1.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缺陷。长久以来,在中国教育行业中,学历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两者通常被混淆,因而,在教学中老师仅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在一些高职院校中,甚至根本未设置职业道德课程,即便是有,也多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并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这种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的现象,学生对职业性质、就业形势与政策只能通过学校以外的信息途径。如此,不可避免的形成了学生迥然不同的职业道德。

2.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道德标准的影响。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中,教师是传道授业的人,他们组织和实施具体的教育活动,在学生中间扮演着表率和榜样。但实际教学活动中老师并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传递给学生一种与职业道德相悖的错误观念,在学生中间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四、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途径

1.不断强化学生专业思想的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上岗之前,他们的择业动机与职业理想,多是专业思想的影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刚入学之际,普遍对该专业的认识不足,甚至带有偏见。“酒店行业低人一等”这些错误的认识,必然业导致引起他们的错误行为。因此学校要对新生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2.提高非专业任课老师对专业的认识和了解。教学中,非专业课老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认识通常是片面,在授课过程中业很容易影响到学生,因此提高非专业课老师对本专业的认识极为有必要。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酒店行业中,有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这里汇聚了各种思想,倘若学生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那么很容易就被个人主义与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所腐蚀,从而影响价值观与道德观。因此学校在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4.校企合作,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根本起不到作用,为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所有机会和场所。利用酒店管理的实训基地,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训练。学校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导并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篇4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认同感我们将世界上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分类,可分为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广义的人力资源是指智力正常的人,它以人口的存在为基础。狭义的人力资源是指能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本文探讨的是狭义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酒店最基本、最重要、最活跃的资源,因为人力资源具有主观能动性、增值性,只有人能够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开发和利用酒店的其他资源,实现酒店生存、发展、获利的经济目标。

近年来我国酒店行业发展迅速,世界众多顶极品牌酒店管理集团,如洲际酒店管理集团、希尔顿酒店管理集团、喜达屋酒店管理集团、万豪酒店管理集团、法国雅高酒店管理集团等纷纷进军国内,本土民族品牌如锦江、如家等酒店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酒店行业进入了微利时代,面临严峻的挑战,不少酒店纷纷降低自身的经营成本,减少人力支出,这使得原本就没有得到重视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雪上加霜。

一、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误差,重视不够,育人和用人没有结合起来

1.社会大众误差

在中国,大家都挤着去考公务员,认为公务员是铁饭碗。与此相反,西方发达国家民众普遍认为公务员部门是“非盈利”的,即不能创造利益的单位,他们不会像中国人那样热衷于做公务员。高学历的人也会喜欢从事服务业,而且越是年纪大、经验丰富的人越受欢迎。而我们国家是相反的,上至父母,下至孩子们,都觉得服务业是吃青春饭的,是低人一等的。正是因为这一观念的普遍存在,导致没有多少人愿意从事酒店行业。

2.酒店管理层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目前中方酒店管理层普遍认为人是成本,不愿意投入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由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流动性,不像其他固定资产那样固定不变,管理者怕接受培训的员工离职,使投入的培训经费竹篮打水、一场空,认为培训的成本大于收益。为了规避这一风险,酒店普遍不愿意投入培训经费和其他福利费用。正是因为管理层的种种顾虑,使得在日常的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仅作为辅的职能,没有形成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3.酒店从业人员、旅游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不强

社会大众认为服务业低人一等,是吃青春饭的,所以年轻的80、90后们都不愿意从事酒店业,职业认同感不强。目前我国已有大量本科、大中专院校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但是本科院校开设的酒店管理专业以管理学、营销学、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等理论学习为主,而大专院校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生搬硬套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删减了一些课程就变成大专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形成理论知识体系,又缺少实训、实操机会。实习多数集中在毕业前的半年,学生实习结束后会发现大学所学知识还不如在酒店从事半年实习学得多,产生怀疑心理。而且不少本科生、大专生去到酒店,和中专生、初中生同一起跑线,拿着一样的工资,这些都打击了大学生从事酒店行业的积极性,他们对自己在酒店行业的前景没有信心,职业认同感不强,极容易离职,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真正投入到酒店行业中,育人和用人没有结合起来。

(二)供需失衡:数量、质量和结构失衡

随着大量外国客源进入中国,以及国内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我国各档次酒店大量增加,如北京奥运会期间、深圳大学生运动会期间就新增了大量的酒店,同时增加了酒店用人需求。

据相关网上数据显示,酒店从业人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的人占80%以上,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徘徊在较低水平。酒店的管理层大多数是从基层升上去的,一线经验确实很丰富,但是由于学历水平偏低,管理、营销、财务方面的知识都比较缺乏,即便他们升到管理层,也满足不了酒店对高层管理人员的要求。

酒店从业人员无论是数量上、质量上、还是结构上都不合理,无法真正满足酒店日益发展的需要。

(三)员工薪酬福利水平较低,员工忠诚度低,人员流失严重

酒店行业一般实行三班倒,上晚班与人的生理作息时间不一致,所以有些人适应不了。同时由于酒店业是服务性行业,接待大型的会议或者婚宴,会临时增加各部门人员的工作量。酒店一般要求员工不得与客人争论,把“对”让给客人,导致员工心理上会受委屈。但是即使员工在体力上、工作强度上、心里上受到极大的压力,酒店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都是比较低的。江门市一般酒店普通员工的薪酬是1800左右,而且一个月只休四天或者更少,好一点的酒店会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此外便没有更多其他的福利。过低的薪酬福利水平,导致员工对酒店的忠诚度降低,一找到福利待遇更好的单位就立马跳槽。

员工流动是正常的绝对的,但是过高的员工流动率不利于企业的稳定,一般企业的员工流动率是10%左右,而酒店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一般应控制15%以内,但是据相关数据显示,酒店行业的员工流失率达30%以上,像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各类型酒店比较多,员工流失率甚至高达40%。过高的员工流失率,增加了酒店的招聘成本,新员工经验不足,难以保持服务质量的一致性,进而影响酒店的服务质量。

(四)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目前国内酒店普遍采取工时制度,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中国社会崇尚“不患寡而患不均”,追求平均主义。有例子表明,如果一个员工由于服务态度良好,在众多员工中脱颖而出获得酒店“优秀员工”奖,其他员工就有可能排挤这一个员工,导致这个员工为了合群而把自己的服务水平降到和其他人一样。在酒店的日常管理过程中,无论是奖励还是升迁,都与年资挂钩,当酒店有管理层缺失时,会先挑选那些在酒店服务年限久的老员工,导致一些优秀新进员工觉得升迁无望。

二、提高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社会舆论、政府、酒店加强宣传,旅游院校加强对旅游专业学生的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社会舆论、政府、酒店行业应该大力宣传旅游业、酒店业作为朝阳产业,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对外的窗口,十分需要广大社会有为青年投身其中。

旅游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必须紧跟酒店业的发展,制订适合酒店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既要重视管理学、营销学、财会知识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也要适当增加实习的机会,让学生提前了解酒店业的相关情况。加强在校生职业认同感的引导,对他们进行职业态度、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增加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或者活动。在他们进入酒店业实习和正式工作后,还可以进行跟踪指导。

(二)酒店管理层转变用人观念,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

1.转变观念:人力资源是活的资本

人力资源作为活的资本,具有主观能动性及增值性,酒店必须树立人力资源是资本而非成本的观念,加强对人的管理,重视对人力资源相关工作的支持以及投入力度。

2.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工作

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要的第一步便是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确定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目标,进行岗位分析并编写岗位说明书,进行人员的供需匹配。

(三)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常规工作

1.招聘高素质的员工

前文提到酒店目前在职人员的数量、质量、结构都无法满足酒店日益发展的需要,我们在进行新员工招聘的时候,必须根据岗位说明书进行招聘。不应偏重员工的外貌、年龄,而应该重视员工对酒店业的喜欢程度,性格是否温和,考虑学历、专业知识、外语水平、经验等,其实年纪大一点的服务员各方面阅历丰富,更能掌握客人的真实需要,提供更好的服务。

2.加强员工培训力度,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1)建立相应部门,重视培训工作的开展

目前有些酒店成立了独立的培训部门,有些外方管理饭店或者本土民族品牌成立了培训学校(中心)或与有关国内外院校合作对自身员工进行培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国内大部分酒店还处于无相应部门负责培训工作的现状,成立专门的负责部门成了加强员工培训的首要工作。

(2)抓好岗前培训工作

岗前培训是对新员工的入门教育,指员工上岗前对工作情况的了解,它通常提出酒店对员工的欢迎和期望,酒店历史、文化的学习,工作环境的介绍和酒店规章制度的学习。通过入职培训使新员工很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并感受到自己是酒店的一员。

(3)加强在职培训、职外培训及发展培训工作

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可以不断增强员工的技能和服务水平。各种职外培训如户外拓展、头脑风暴活动、项目教学法等,可以使员工在培训期间相互沟通、联络感情,形成团结、友爱、互助、和谐的同事关系,对于人员稳定有积极的作用。而发展培训可以让优秀员工感觉到企业对自身的认可,看到升迁的希望,留住优秀员工。

(4)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新进入酒店的员工对酒店的一切都不太熟悉、了解,处于职业生涯探索阶段,对职业缺乏客观的认知。如果酒店能在员工入职酒店之初就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与交流,让他们感受到酒店的关爱。在员工遇到职业生涯困惑、迷茫的时候,加强指引,让他们看到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继续留在酒店服务。

3.建立良好的薪酬福利制度

酒店人员流失率高的最大原因是薪酬水平低,为了留住员工,我们应该从工资福利水平出发,制订合理的工资水平。一般酒店可以采用所在地区酒店业平均工资或者参照外方管理酒店的薪资水平,用高薪留住员工。如员工上晚班,应该给予比上白天班更高的工资,由于临时会议或者婚宴导致员工加班的,应该给予加班工资。由于行业的特殊性,酒店业在节假日是最忙碌的时候,酒店可以对在法定节假日上班的员工,按法定假日三倍、周六日两倍、晚上加班1.5倍结算工资,或者采取调休的方式,确保员工享有法定天数的假日,这样员工才有动力留在酒店。完善社会保险、公积金的购买,增加各种福利支出,如改善饭堂的饮食,组织员工外出旅游,每月给当月生日的员工举行生日聚会,邀请员工家属参与酒店的各种员工活动,发放生日金、生育补贴等,让员工感受到酒店的关爱,用福利留住员工。

4.建立良好的员工激励机制

著名的激励理论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奥尔德佛的ERG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亚当斯密的公平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酒店业应该善于从以上激励理论中吸取适合本酒店所需的理论,并注意以下原则:目标、需要、能力相结合的原则;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外激励与内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情感与理性相结合的原则。要制定与整个酒店企业文化相配合的机制,如果酒店是重视公平、追求平等的,就要制定精神激励为主的机制,如果是重视等级差别的酒店应该制定物质激励为主的机制,而且各层级的奖励差别尽量拉大,吸引员工去努力,在各种评优或者升职中不能过分强调年资,因为这样会打击年轻大学生或者有能力、表现良好的年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5.员工关系处理:以人为本,善待员工,提高员工职业认同感和忠诚度

80年代,酒店业普遍的经营理论是“CI”(Corporate Identity)企业形象识别,之后慢慢地经历了“CS”(Customer Satisfaction)顾客满意、“CL”(Customer Loyal)顾客忠诚、“ES”(Employee Satisfaction)员工满意的阶段,员工满意经营理论强调满意的员工才能培养满意的顾客,保证酒店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这一理论出发,酒店应该以人为本,善待员工,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要注重开源节流,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但是不能为了追求酒店利益,损害了员工的个人利益。只有兼顾酒店、员工双方利益,才能形成满意的员工,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及忠诚度。

(四)借鉴外国酒店或者外方管理饭店的成功经验,营造独特的酒店文化。

酒店管理大师凯撒·里兹开创了酒店业的新局面,而且留下了里兹·卡尔顿酒店这一高级奢侈型酒店品牌。里兹·卡尔顿酒店的座佑铭是“We are ladies and gentlemen serving ladies and gentlemen”,翻译为中文是“我们是为绅士和淑女服务的绅士和淑女”,这一座佑铭指引着里兹·卡尔顿酒店的所有员工,也影响到国内其他酒店,旅游院校在进行酒店相关理论讲授的时候也会举此例子,其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回顾国内本土酒店品牌或者一些个体酒店,有一些形成了自己的口号或者座佑铭,但是员工工作一段时间仍然无法记住,因为很多都是生硬难识记的。其他大部分酒店没有自己的口号或者宗旨,完全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酒店文化。在这样的酒店工作,员工没有任何的文化指引、向心力以及自豪感。

国内的酒店品牌能否善于从酒店的小事、人物或者具体情况出发,形成自己独特的容易识记的口号、座佑铭、代表人物故事,成为能否形成独特酒店文化的关键。只有形成独特的酒店文化,酒店管理才有“根”,员工才有精神寄托,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成功。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实践教学

酒店管理专业是在旅游行业高速发展、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经济性、管理性、服务性和时代性等特点,已得到很多高校、相关政府部门及社会各人士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是提高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及效率的关键,很多高校纷纷构建起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体系,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酒店管理人才。但在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发,仍然出现一些问题,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酒店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和教学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所以,本文基于实践教学问题,详细分析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基于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的问题分析

1.酒店管理专业以认知性教学为主。第一,很多高职院校及本科院校开展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时,都以理论知识认知为主,忽视或轻视技能的实践操作,导致很多该专业学生的酒店管理实践能力及操作能力难以提高。第二,在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教学时,多数以实训酒店工作基本操作技能为主,即餐饮操作、客房操作和前厅操作,而对酒店管理方面的操作技能没有或很少得到实践,导致该专业学生的酒店管理能力、酒店管理市场竞争力得不到有效提高。2.校内的实训教学效果还不够理想。第一,很多高校受自身经济条件、实训环境及实践教学模式等的限制,导致酒店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践教学看展难度增加,实训效果不佳。第二,部分高校校内硬件设备不齐全且等级较低,难以模拟出与酒店相似的实训模型基地,校内的实训教学效果不佳。3.简单用工问题普遍存在于校外实训基地管理中。第一,多数高校都有校外实训基地,不同专业的实训基地不同,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便是校外的一些酒店,高校与校外酒店在之间多数是校企合作的关系,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导致双方难以建立长期、稳定和有效的合作关系。第二,高校与酒店的关系存在不稳定性,加之多数酒店职员流动较大、大多岗位工作难度小,导致很多大学生在实训酒店实践时,被安排在一线某个岗位实习,难以接触其他岗位,导致工作单一性,致使学生降低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认同程度。第三,很多该专业的学生去到实训酒店实践,没有得到酒店的人性化管理和专业化工作实践任务,得到的是大量简单和粗暴劳动,使实践期间学生的工作任务繁重,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学生身心面临严峻考验。4.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还比较滞后。第一,很多青年老师因高校不断招生走向了教学岗位,教学经验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也不够。第二,部分老师非科班出身,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了解还不够深入,了解的仅是教学理论,较为专业的知识理论、操作技能及实践教学经验都不够。第三,实践经验特别丰富的人员,因学历、学位等限制难以从事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工作,导致双师型教师队伍难以建设。

二、基于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的原因分析

1.学校方面的原因。第一,很多高校存在盲目扩招的不良现象。为实现在校生数量的增加、适应国家提高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策略,很多高校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招收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但部分高校不具备开设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满足不了社会要求。第二,很多第一志愿非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因高校要增加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将他们调剂过来。第三,部分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不高,理论课比例偏大,实践课比例偏小。2.学生方面原因。第一,社会压力大。很多该专业的学生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严重打击了对酒店管理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积极性。第二,一些被迫选择酒店管理专业,对该专业学习兴趣较低。部分学生因为没有考上理想的专业,最后面对不了复读不得不选择一个自己不了解甚至不喜欢的专业,学生提不起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知识技能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3.实训酒店方面的原因。酒店用人不当,在校期间去酒店实习的学生会体会酒店不合理的用人方式。这无疑给实习生当头一棒,打击了实习生继续从事酒店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三、基于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措施

1.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第一,合理引进师资。实践教学师资与管理教学师资的引进是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壮大的关键,高校应适当降低大学从事教师岗位的学历要求和资历要求,多引进一些经验丰富且职业素质高的酒店管理人员,以增加管理型、实践型的师资力量。第二,全面培养师资。高校可以选出部分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去国际一流酒店、国内五星级酒店等专业院校去进修和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实现教师视野开阔的同时提高其酒店管理专业水平。第三,高校可以鼓励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去高星级酒店学习,通过进入实际的酒店运营环境中进行实践学习,积累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和经验。2.加强实训室的建设投入力度。第一,根据酒店行业发展需求,结合学生实际和校内实际,组建针对性高和实践性高的校内实训室。第二,吸取其他学校的校内实训室成功经验,结合师资、教学设备,建设能够同时进行知识教学、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对外经营的综合型实训基地,以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综合能力及管理能力。3.优化本科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制定实践教学目标。根据酒店业对酒店管理人才的素质与能力要求,学校制定针对性和合理性较高的实践教学目标。第二,扩展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方向。学校将单一的酒店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扩展为酒店中层管理(主管)、酒店高层管理(部门经理)等的专业知识技能培养。4.选择优秀的校外实训基地并合作.(1)基于实效原则实现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高校应尽可能选择五星级酒店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实训期间要注意实习与就业的有机结合,以实现实训与就业的一体化。(2)提高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标准和条件。合格的校外酒店实习基地要满足一下几个标准及条件:第一,校外实训基地要满足高校实训教学任务要求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要求;第二,校外实训基地要同时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较好的实训环境,以提高学实习环境满意度;第三,校外实训基地单位的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较高的业务水平;第四,校外实训酒店的经营管理要先进,经济状况要良好,管理教育要热衷。5.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感。专业素养和职业感是长期从事一个工作的两个重要因素,如果学生有着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感,就不会轻易放弃就业机会,相应的抗压能力、适应能力、综合能力会随之提高,最终促进自身的发展。高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感,以提高学生抗压能力的同时,提学生就业竞争力。具体措施包括:第一,新生入校时,学校积极组织新生去市场了解酒店行业的发展现状、就业现状、酒店管理专业的前景和社会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等,针对新生了解的结果进行研讨和辩论,加深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认识;第二,高校要向校外聘请优秀的酒店专业人士,以作为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人力资源,让为学生分析实际生活中酒店管理工作的技术要点及相关知识等;第三,积极组织新生、毕业生和实习生一起进行酒店管理经验交流,如实习生可以进行汇报表演、毕业生可以进行经验讲坛等。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时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及未来发展。本文就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加强实训室的建设投入力度、优化本科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选择优秀的校外实训基地并合作等方面的实践教学措施。

参考文献:

[1]罗清德,蔡平.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旅游论坛,2005

[2]施晓虹,安春梅.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

[3]欧静.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

[4]付征.加强高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

[5]张凤琴.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校外实践教学探索和研究[J].价值工程,2009

篇6

1.校企合作的监管评价机制缺失

从课题组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调查的结果来看,目前很少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建立校企合作的监管评价机制。大多数学校在选择校企合作酒店时所考虑的多是酒店星级、企业性质、学生实习的生活条件、酒店提供的实习津贴、双方洽谈是否顺畅等因素,但并没有形成定性甚至是定量的监管评价标准。监管评价机制的缺失,容易导致校企合作学生实习动态监控不力、酒店与学生矛盾冲突频现、酒店调换频繁等现象,有的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所签订实习协议的酒店一年一换,校企合作关系极不稳定,不利于校企之间开展更深度的合作与沟通。如在学生实习管理过程中,虽有一些院校安排有校内实习指导老师和单位指导老师进行跟踪指导,但指导老师监管考评标准模糊甚至没有。没有明确的考核评价机制,学生、老师以及实习单位的行为就很难把握,校企合作相关制度形也同虚设。

2.校企合作只重视技能锻炼,忽视学生职业道德培养

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校企合作的重点都放在了学生的技能操作锻炼,无论是在校学习期间,还是到企业顶岗实习期间,都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酒店企业作为服务行业,其宗旨是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因此对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与技能操作的锻炼应一样重要。虽然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提倡“人性化管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学校还是酒店更重视员工职业化程度的训练,而忽视了员工心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人文关怀,很多学生不能深刻了解所从事的企业的文化、不了解自己所从事行业的发展前景,从而造成了学校和企业付出大量心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愿去酒店就业的尴尬局面。造成这种专业忠实度低下的原因:一方面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差、人才培养方式不当、职业观教育不到位等问题也会影响学生对酒店行业的正确认识,从而造成其择业观的偏差。另一方面当前酒店管理专业“90后”学生怕吃苦、工作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在加速酒店企业对实习学生待遇偏低,缺少人文关怀等因素,也会造成酒店管理学生专业忠诚度较低。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建议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校企合作制度

参照职业教育较发达国家的办学经验: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是实施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保障,只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保证下,才能实现校企双方各方面的协调。目前我国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简单地概括了企业、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义务,缺乏实际操作性。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应包括政府支持、法律规范、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合作管理机构等因素。其中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和服务职能,在投入相应资金支持的同事,创造和维护好校企合作所需的法律规范等软硬件环境,学校和企业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以及违反协议时的行事准则,如可制定《校企合作双方权利与义务细则》、《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关于学生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的实施方案》等,为推进校企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2.兼顾校企利益,开展深层次校企合作

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普遍开展的校企合作模式,诸如“订单式”、“2+1式”、“学工交替式”等等大都归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不能算做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融合”。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应寻求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利益点,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从企业获得人才需求及职业岗位素质能力要求的信息,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促进教学改革。企业通过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人才培养过程,获得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获得低成本的劳动力或季节性劳动力(在校实习学生)。在教师体系建设上,打造酒店管理专业“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聘请企业一线有经验、有能力的技术能手深入课堂讲学;派送具有研究生学历的、综合素养高的年轻教师到企业去锻炼;培养名师,建设一支理论与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上,实施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方案,体现“职业性、系统性、互惠性”的特征。

3.制定校企合作的监管评价机制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管和评价机制,保证校企深度合作的成功,实现双方共赢。首先在选择校企合作酒店上应制定合作酒店选择标准体系。其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建立学生实习动态监管机制,对学生的考评由酒店和学校组织人员按照双方共同制定的考评鉴定标准对每个学生的实习状况进行打分评定,并将考评鉴定结果作为评定实习成绩的依据;建立指导老师考评机制,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与素质特点,与实习企业共同制定每位学生的工作任务、校内外指导老师。每位学生分别由一位校内、校外指导老师进行业务能力、职业素养、个人素质提升等方面的跟踪指导,及时了解,及时沟通,及时解决问题。最后对于校企合作的效果制定执行评价体系。在整个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和酒店通过一系列的利益分享机制,合力推动对指导老师的有效考评,并按照考评结果进行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才会真正调动双方合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校企合作的效果。

4.做好职前教育,加强情感交流,合理规划学生职业生涯

在努力培养学生专业水平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应将职业道德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培养学生坚定的思想信念和优良的作风,热爱专业思想意识。首先对酒店管理学生要有一个行业认知教育,让他们对酒店服务工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酒店业的发展前景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职业教育,使学生理解专业特点,让学生明白在酒店行业里,要想成为一名高层次的酒店管理者就必须从服务员做起。其次,酒店要加强与实习生的情感交流,酒店可通过定期组织实习生召开座谈会、生日会,以及部门主管深入宿舍与实习生交流等方式,了解实习生,使实习生感受到企业的关怀与重视。最后学校和酒店还应注重职业引导,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多数实习生在酒店工作积极性不高是因为他们觉得服务工作遥遥无期,看不到前途。学校和酒店应多了解、多观察,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和安排部分学生逐渐参与到酒店的管理工作中。

三、总结

篇7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的经济已经持续高速发展了三十年,并且仍旧以良好的势头迅猛发展。经济的发展自然也促进了酒店服务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了数量十分可观的高星级酒店。经济的发展使得商务客户的数量逐年的增长,与此同时,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大批的国外游客也成为了高星级酒店的重要客户。可以说,高星级酒店在国内拥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如何把握住发展的契机进行高星级酒店的投资管理是目前酒店管理人员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将在研究目前中国高星级酒店投资市场的基础上,提出几个认为符合当下市场情况的高星级酒店的投资管理模式。

关键词:

高星级酒店;市场分析;投资管理模式

1高星级酒店投资市场背景分析

无论哪个行业,想要发展都离不开市场,酒店服务也也是如此,市场因素实际上是决定酒店行业发展程度的决定性因素。想要做好高星级酒店的投资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相关市场的分析,以市场作为投资管理工作最主要的依据。想要全面了解高星级酒店的市场情况,那就应该从高星级酒店发展的大背景来看,这个大背景既要包括高星级酒店过去的发展情况也要包括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自从我国融入到全球经济化这个大潮流之后,从各个方面都受到了重大的挑战,但同时也赢得的更多的机会,我国面临着一个资源高度共享的局面,这是一个令人欣喜又有些担忧的局面。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内市场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国际上众多的高星级酒店纷纷入驻中国市场,这对中国的高星级酒店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与国外的高星级酒店相比,国内的高星级酒店存在着许多的弱势,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国内的高星级酒店与国外相比往往对市场缺乏科学、系统的调查分析,自然也就无法准确的对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判断。这种不了解市场的状态,自然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星级酒店的发展,使得我国的高星级酒店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更是举步维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高星级酒店应该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已经成为了业内人士研究的重点,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我国酒店发展的历史上得到一些答案。通常,我们将我国高星级酒店的投机管理分为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分别为积累、变化和扩充阶段。首先,高星级酒店的发展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左右,在这个阶段,高星级酒店虽然发展基础差,发展速度仍旧比较快。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是没能把握好这一发展高星级酒店的黄金时期。其次是变换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90年代之后,这一阶段高星级酒店发展变化快主要是由于政府支持和外资的加入,这一时期对高星级酒店的投资虽然出现的高峰,但盲目的投资同时也带来了投资时空的局面,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一直到2002年高星级酒店行业的出租率才有所回升,这一阶段主要让人们看到了盲目投资的风险。最后一个阶段即扩充阶段发生在21世纪毅力啊,这一阶段虽然是高星级酒店行业发展的高峰时期,业内的专业认识也提出了不少的投资思路,但仍旧因为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分析而不能准确的定位、预测市场,从而导致了当前高星级酒店投资管理仍旧面临着决策和可行性不相符的情况。

2适合高星级酒店投资的主要模式

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制定科学使用并且具有前瞻性的投资管理模式是当前进行高星级酒店投机管理的重点。目前在我国,高星级酒店投资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投资者自主经营管理酒店

这一管理模式就是一种单体酒店的管理模式,即让投资者对自己投资的酒店进行自主的经营和管理不和其他酒店产生投资上的关系,投资者完全采用自己的管理模式来运营酒店。目前在我国,已经有大量的高星级酒店采用这种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优点主要在于投资者可以严格的控制酒店的各个层面,从酒店的所有权到营销权都全部控制在投资者的手中,方便投资者获得酒店经营所带来的利润。但是这种投资管理模式也存在缺点,最致命的缺点就是酒店的经营规模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了酒店的经营规模,在这种模式下,酒店想要提高自身的知名度有很大的难度,除此之外,酒店的营销渠道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实际上,采用这一经营模式的酒店通常需要承受来自其他大型酒店的关于品牌和营销优势上的巨大压力。基于此,目前很多这种单体模式的酒店开始纷纷加入各种形式不同的酒店集团以谋求更大的发展,

2.2将酒店交给专业酒店管理公司管理

倘若投资者自身缺乏酒店管理的经验,选择将酒店交给专业的酒店管理公司进行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实际,与投资者自主经营管理相比,完全将酒店托付给专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实际上是管理模式上另一个极端。这种投资管理模式的有点在于投资者可以充分的应用专业酒店管理公司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资源储备来为投资的酒店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模式的缺点是投资者需要将对酒店的管理权让渡给专门的酒店管理公司。除此之外,聘请专业的酒店管理人员来管理酒店通常需要支付管理人员高昂的工资,这些费用必然需要在酒店的经营利润中进行扣除,对投资的所能获得的利润来说也是不小的影响。

2.3委托管理与特许经营双重运作模式

由于投资者自主经营管理酒店和将酒店交给专业的酒店管理公司管理这两种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并且都比较极端,基于此将以上两种经营模式进行适当的综合,取长补短就形成了委托管理与特许经营的双重运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酒店的投资者通过和其他酒店联号签订相关的协议、合同同时再与这家酒店签一份特许经营协议,基于此,一家酒店可同时得到来自一家签约酒店联号提供的两种不同的服务,从而来达到管理酒店的目的。再或者投资者也可以只与酒店签一份总管理合同,只需要将特许经营有关内容在合同中进行体现即可。除了以上这些模式之外,还有让委托管理方作为酒店的股东,对企业进行带资管理同时让酒店管理者也对企业进行参股,作为酒店的联合投资者的模式或者仍旧由投资者自己管理酒店,但是加入一个更大的联盟团体来为酒店争取更多的支持等等,这些模式在酒店投资的管理上都各有利弊,酒店投资者应该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管理模式。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星级酒店的投资管理模式不应该是一样的,而是应该根据投资者自身情况来确定,与此同时,高星级酒店的投资管理模式也不应该是一层不变的,而应该根据酒店的发展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高星级酒店投资者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管理模式,才能不断的发展酒店,从而为自己带来更大的经营利润。

作者:王磊 单位:中国电建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酒店管理;实训教学;实训基地

酒店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该专业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相结合,一方面灌输酒店管理意识,另一方面锻炼酒店管理能力,使得学生具备较强的服务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将所学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能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提升。《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职业院校重视学生实践操作和职业技能的锻炼,将实践和实训环节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反映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另外,据有关人士分析,专业知识不足、缺乏工作经验、动手能力差是高职生求职时最大的“软肋”。因此,从提高我国酒店业专业人才的素质出发,探讨酒店管理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训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实践实训教学高职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安排实训教学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转变学生的思想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要体现出价值性,就必须充分突出实践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酒店行业的不断壮大,酒店管理专业的高技能人才需求也越来越旺盛。据调查,用人单位最看重高职毕业生的能力是综合素质、动手能力以及是否善于学习。这充分说明了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专业实训过程中,学生在思想上对服务有了认同,并具备了服务热忱;紧接着,学生开始认真学习各种工作技能,尤其是要掌握前厅接待服务、客房接待服务、餐厅接待服务的工作技巧,并逐步接触酒店经营管理中的各个环节,时时处处受到酒店文化的熏陶;在此过程中,也不断接受行业对课堂理论知识的验证,所见与所学不断碰撞,由此不断获得提升自身素质,为今后的酒店服务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内容

现在我国的酒店管理专业还是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在教学中也是处在探索的过程中。据调查,用人单位在选择劳动力时,不单单考虑教育经历,更在意其实际操作能力的高低。专业知识不足、缺乏工作经验、动手能力差,不能迅速适应酒店工作环境及工作岗位的要求是高职酒店管理学生求职时最大的“软肋”。可见我们的教学和当今社会的需求还有一些脱节,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偏重于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教育,导致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偏向于知识积累型,缺乏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因此,建立完整的实训教学体系,充实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资源,在专业教学中做到“教、学、做”合一,将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具体来说,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对酒店及酒店集团的认知,使学生熟悉酒店的不同类型和服务对象,明确部门结构和岗位设置及其职能分工,了解酒店的基本设施设备;二是教师将学生带到校内实训基地或校园生产性实习酒店,使其观摩并逐步参与到餐饮、前厅、客房、康乐等各部门不同岗位的专业技能操作,即进行校内教学专业实训;三是安排学生“下酒店”,即将学生送往美誉度较高的酒店(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较长时间(一般为半年至一年之间)的顶岗实习,承担酒店某个岗位的实际工作,学会从专业角度去观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毕业后很快适应社会生活的目的。

三、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途径———以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校为例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成立于2008年。实训教学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酒店职业素养的重要环节。因此,在专业成立之初,我们便确立了“胜任现代星级酒店、餐饮等企业的前厅、客房、餐饮和营销等岗位服务与基础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专业教学中,我们一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采用传统的案例研究、小组讨论、问卷调查等实训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我们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希望从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如下:

(一)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是组织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开展专业教学工作的依据。人才培养方案集中体现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职业面向、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从中可以看出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念以及人才的培养路径。自2008年以来,结合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校建立了由企业、专家、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制定了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断修订和完善,保证了实训教学的计划性、科学性、规范性与可实施性。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中,专业建设委员会设计了“2+1”式的课程体系,即安排学生在校园内度过2个学年,接受公共基础的教育和专业理论的积累,并进行专业基础技能的训练,之后学生便去酒店完成一年的岗位技能培训,这段培训过程又分为两个部分,前六个月由学校统一安排,以便酒店技能的掌握和服务精神的培养,后六个月由学生自主选择,以便结合自己的兴趣并发挥自己的优势。目前,专业设置中实践教学学时的比例达到66.5%。课程可分为公共课程、职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两大模块,其中职业技能课由职业基础课程、职业专项课程、职业综合技能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设有理论教学学时和实践教学学时,具体分配比例如下表:

(二)打造了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是锻炼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进行基地实习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能在校内实训时充分鼓励学生的自主性与灵活性,就能调动他们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不仅能掌握专业技能,而且能进行创新。为了让学生全方位、多层面地接触酒店的服务工作,有更大的实践空间来锻炼能力,有更多的途径来获得专业技术,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校从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两方面入手,建立并扩大学校前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中餐实训室、西餐实训室等的规模,从而满足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需求。同时,学校每年都投入资金以添置实训设施,从而打造模拟性、仿真化的校内实训基地。目前,本专业校内已有前厅实训室、餐饮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等,具有浙科酒店管理模拟软件,目前正在组织采购相应的教学软件,使模拟教学更加逼真。实训室配备了较为齐备适用的硬件设备,建立了实训室管理规章制度、配备了实训室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目前,模拟实训室能满足校内学生训练之需要,能满足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技能训练的需要。酒店管理软件系统主要是学校利用现有计算机房条件,从外面购买酒店管理系统软件安装在机房,学生通过操作,基本能够熟练掌握酒店预定、各部门管理程序。在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学中,学校不仅注重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专业意识,而且充分考虑到该专业的特性,开设托盘、摆台、斟酒、宴会服务、中西式铺床、商务礼仪、前台服务等若干技能操作课程。

(三)构建校外酒店实训基地,并积极摸索“订单式”培养模式

为了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真正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发挥实践教学在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提高其动手能力方面的关键作用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推行了工学结合的“2+1”模式。因此,学校十分重视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一直积极地寻求社会效益良好、发展势头旺盛,并以“互赢互利”为原则,不断发展具备为学生提供直接就业机会和发展潜力的因素的美誉度极高的星级酒店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不定期与其交流、访谈等,从而逐渐完善实习实训制度。自2008年起,我院陆续与上海、合肥、宁波、苏州等大中型城市的二十多家实力雄厚的知名酒店签定了实习就业协议,开辟了多处实习与实训基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层次。目前主要的实训基地有:安徽塞纳河畔酒店集团、合肥黄山大厦酒店、上海万豪酒店集团、上海艾美酒店、上海社会主义学校等多家实训就业基地。在与校外基地沟通过程中,我们发现对方对参与学校教育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有着浓厚的兴趣。为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服务企业的能力,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在已经形成“2+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创建了校企合作的特色班,与万豪集团、塞纳河畔、书香集团等企业深入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使得学生的素质达到用人单位对酒店服务管理人才的期望。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也可以领略到酒店的运营过程;既可以享受到本校教师的授课,还可以欣赏到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服务人员开展的讲座,并与之进行研讨等。这样,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了企业文化,学习了实践经验,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和企业。

(四)其它

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主要是来自于授课教师。学校若想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还应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训能力,采用培训、进修等多种方式来促进专业教师不断学习,以更新教育观念,探讨教学方法,从而在授课中精益求精,达到“授人以鱼”且“授人以渔”的目的。学校已储备了一批热爱教学事业、理论功底深厚、实践能力娴熟的师资队伍。良好的制度是有效实施教学管理的保障。学校十分重视酒店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训教学,在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实训时制定了具体的实行方案,如在第四学期实施的酒店管理专业岗位技能实训体系,它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餐饮服务实训,包括托盘、折花、摆台训练、斟酒、点菜、上菜、分菜等;第二个部分是客房技能的操作,如中西式铺床、走客房清扫、对客服务等;第三个部分是前厅接待与服务实训,包括客房预订、客房销售、散客接待、礼宾服务等。每次实训结束后对会对实训的情况进行总结,以期更好地推广和改进。校外实习方面,已建立健全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对学生实习的过程和目的规定了具体的要求。总之,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酒店教育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企业急需人才的必由之路。各个学校一定要积极打造实训教学环境,使酒店管理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教学基地建设从真正意义上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使得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更广、就业率更高。

参考文献:

[1]吴真真.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

[2]陈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试论订单式培养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应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3]胡爱娟.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构建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

[4]范智军.酒店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研究[J].中圈科技值息,2006,(9).

[5]栾明晖.论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工学结合”模式[J].现代企业文化,2009,(20).

[6]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7]尹洪弟.旅游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模式探析[J].江苏教育,2010,(9).

篇9

关键词: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职业规划

1职业规划对于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作用与意义

什么是职业规划,其实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简称,是通过对职业生涯进行系统计划的过程。具体来说,是对个人和内外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发展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个事业目标的具体岗位,合理安排实现这一目标的每一步行动、时间,具体措施等。由于自身能力受限,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怎样才能生存下来,是每个中职学生应该考虑的问题。职业规划,就好比黑夜中的北极星,荒漠里的指南针,为迷路的人指明方向。同样在大海里航行的两艘船,第一艘船里的人不知道这艘船要开往哪里,没有目的地,就这样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经历了无数的黑夜黎明,风吹浪打,身心疲惫,却始终到达不了彼岸;而另一艘船目标非常明确,他们航行前就做好了充分准备,预计能够抵达彼岸充足的食粮,每天激励着他们的是越来越接近的彼岸,最终经历了千辛万苦,风吹雨打,最终抵达彼岸。中职学生大多数处于17~18岁年龄阶段,心智各方面还不尽完善,但却要面临残酷的社会工作环境,与大专、本科生竞争工作岗位,如何找到自己的优势,做好职业规划尤为重要。职业规划对于中职学生的作用在于:第一,准确地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心。中职学生中有一部分由于家庭原因,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对自己比较缺乏自信,对周围的人有敌意,比较难融入班集体,走上工作岗位后也会由于缺乏自信而与同事、领导沟通出现困难。有一部分由于在小学初中没有打好基础,来到职业中学一时难以接受职业中学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自暴自弃,甚至厌学的情绪。而职业规划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准确地评价自己,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慢慢地树立自信心,重新找回学习的动力。第二,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有些中职学生过分高估了自己,认为自己在课堂上掌握得很好,各门功课也是优秀,出去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一定没问题。而事实上,理想与现实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例如有些学生认为读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后就是从事管理工作的,当到了酒店从事服务员端盘子倒茶水收拾客人的残羹冷炙的时候觉得心理落差特别大。正确的职业规划能让学生评估个人目标与自身水平之间的差距,然后通过努力缩小这一差距。第三,准确定位职业方向。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毕业后就不会盲目地去找工作,而是把职业方向定位在高星级酒店,从而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第四,了解就业市场。科学合理地选择行业和职业规划时有一项是分析该职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对该职业发展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比如人才供给情况、平均工资状况、行业的非正式团体规范等;还要了解职业所需要的特殊能力。只有了解这些,才能科学合理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第五,加快适应工作,提高工作满意度有了职业规划,就相当于航行有了目标,工作起来更加有冲劲,得到领导同事的肯定,从而能在短期内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对工作的满意度。

2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职业规划的特点

2.1以获得就业机会为主

据相关统计,世界上每一分钟就有一个旅游酒店业的职位产生,酒店管理也跻身中国十大热门职业。从全国旅游星级饭店评定委员会获悉,中国五星级酒店的数量已达到804家。据资料显示,五星级酒店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居前五名的分别是:广东115家,江苏84家、浙江69家、上海60家、福建45家。作为广东省会广州,挂牌五星级酒店有9家,加上不挂牌的准五星级酒店多达四五十家,就业前景还是相当可观的。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如果与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在同一招聘会应聘同一岗位竞争力肯定偏弱,那么,是不是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不能应聘五星级酒店相关职位呢?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如果想到五星级酒店工作并非不可能,可以通过先实习,以良好的工作态度及工作表现获得认同,以获得继续留任的机会。目标岗位要定位在一线服务员这些容易应聘的岗位。先获得就业机会,再通过自身努力提高职业地位。

2.2扬长避短

酒店行业需要的人才都有哪些特质呢?据调查,外语能力强,具备国际视野,接受过专业培训,有实战经验的人才尤其受到国际星级酒店的青睐。而酒店招聘经理人最看重的几点有学历、相关工作经验、艰苦创业的精神、事业心与责任感。其中学历占2%,相关工作经验占10.5%,艰苦创业的精神占10.5%,事业心与责任感占77%。从调查中不难看出,选择职业经理人看中的不是学历,不是工作经验,而是事业心与责任感。而作为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在学历上比较弱势,在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方面比较占优势,那么就要抓住这一优势,在技能方面展示自己的所长,例如一分钟可以折出多少种餐巾折花,3分钟可以铺好一张中式床。除了技能,良好的工作态度也是酒店所看重的,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一开始进入酒店工作就摆正态度,踏踏实实地做好服务员岗位工作,不会向本科生那样心理存在落差,因此工作干劲比本科生要足。

2.3职业规划以中短期为主

有些中职学生不愿意学酒店管理专业,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读酒店管理专业。他们普遍认为酒店工作量大,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客人,有些客人不好伺候,工资低,还要看人脸色做事。有些家长甚至觉得到酒店就是当服务员,服务员工作层次不高,这些观念都是对酒店行业的偏见。其实酒店提供的岗位远远不止服务员,还有销售部、公关部、人力资源部。每个部门、每个岗位都是晋升渠道。而且酒店绝对不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行业,它不像空乘、模特,随着年纪增加社会竞争力反而下降,酒店行业是随着工作资历的增加,与人打交道经验不断累积,处事能力越来越强,工作地位会稳步上升。因此,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应以中短期为主,以酒店餐饮部其中宴会部为例,宴会部的岗位有普通的服务员、领班、主管、副经理、经理。每个岗位的晋升所需要的时间不会太长,如果表现突出,肯在同一个岗位坚持,一般2-3年就可以晋升到主管的岗位。

3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哈佛大学有一位博士对美国社会进步动力进行研究后发现,那些事业获得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有长远的时间规划的人。他们会规划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年的计划。他们分配资源或者做决策都是基于自己在几年后的地位而决定的。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刚刚跨入职场的人有重要的启示。如果这一研究还难以说服职业规划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在某地一次大型招聘会上,毕业于某名牌高校的小陈向当地一家律师事务所申请律师的岗位。她学的是法律专业,在校期间各门功课都十分优秀,毕业后五六年时间里,她从事过行政、秘书、销售等岗位,但是没有律师相关工作经验,负责招聘的经理看了她的情况后,婉转地拒绝了她。小陈的例子说明了很多学生盲目就业给自己职场带来的阻碍。由于没有长远打算,很多毕业生毕业后都是随波逐流地找工作,不停地换工作。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选择这个专业都是听别人说容易就业,而不是自己本身就喜欢从事这个行业,因此更不要说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这样不仅学习起来没有动力,在面临就业的时候也会感到迷茫。一份合理而科学的职业规划对于中职酒店专业学生有以下重要性:

3.1有利于自我定位、自我认识

职业规划有一项内容就是分析个人优点和缺点。把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罗列出来。针对酒店行业不同岗位所要求的能力,分析哪些性格、特质是有利于这一岗位的,怎样继续发扬,哪些是不利于这一岗位的,如何加以改正,扬长避短。例如酒店西餐厅服务员这一职位,对外语要求比较高,如果英语基础不太好但是又想在这个部门发展的同学可以多留意西餐厅服务用语、西餐厅服务流程等,在校期间多练习口语,提高外语水平。

3.2有利于明确方向、明确目标

针对中职学校部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被动选择这一专业,不知道学习这一专业将来可以做什么,在校期间学习没有动力,实习期间敷衍了事等情况,一份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非常有必要。它就像一个指南针,让航行于大海的船不至于偏离航行。

3.3有利于减少实现目标难度,增强自信心

职业规划的作用就是把宏大的、实现起来比较困难的目标化成一个个小的、容易实现的目标,每一阶段要做什么都非常明确,以至于达到一个小目标后成就感倍增,加倍努力实现下一个目标。自信心对于一个人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如何做好职业规划

4.1分析酒店行业发展现状

4.1.1酒店行业福利待遇高于传统行业酒店行业福利收入远远高于其它传统行业。据中国饭店协会最新的《中国饭店业职业经理人薪酬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五地星级酒店的经理平均年薪超过22万元,酒店业也为从业者提供了多重隐利。如免费工作餐、洗衣服务等。

4.1.2各大中小城市均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增长源动力,而旅游业发展也会促进酒店行业发展一个城市旅游业发展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酒店行业的发展,因此,只要旅游业发展好了,酒店行业自然也会受益。

4.1.3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酒店行业发展速度与就业率远超传统型行业世界旅行旅游理事会(WTTC)主席鲍姆加藤预计,在未来10年,中国的饭店、航空、旅行社等行业将创造1500万个就业岗位。

4.2正确的自我评价

包括自己的学历、知识结构、优点缺点、性格分析,这些是否与自己的目标职业向匹配。

4.3具体实施计划

考虑到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接受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有限,具体实施计划以中短期为主,分别是在校期间、实习期间、毕业1-2年的计划。在校期间:掌握酒店专业基本技能,如餐巾折花、中式铺床、餐前、餐中服务等,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实习期间:熟练掌握餐厅、客房、前台等酒店相关部门的工作流程,学习怎么与客户、同事交流、提高职业素养。毕业1-2年:争取做部门小主管。一份详细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为将来的发展作参考。要做好一份符合酒店管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对现在的酒店管理行业有详细的了解,并且扎实掌握专业技能,端正就业心态,对自己的自身优势和不足有充分认识,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对即将从事的酒店管理职业和人生作出科学规划,并逐步走向职业成功,最终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作者:冯雨婷 单位: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郭晓丽.中职旅游专业学生酒店就业动态及对策[J].新西部月刊,2010,(1).

篇10

【关键词】校企联合培养 酒店管理人才 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066-02

一 充分认识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新模式的重要性

高职酒店管理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实用性酒店管理人才为目标,很大程度上需要培养学生从事酒店管理工作的实践能力。一些高职院校自开办酒店管理专业以来,虽然也开展了一系列校企合作并建立了一批校外研究基地,但真正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和联合培养的院校少之又少。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一般通过观摩或者短时期内的实践经验积累,虽然也能达到一定的上岗水平,但在实际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考核方式及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差距,这就不得不思考如何真正发挥校企联合培养的作用,如何构建有效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思考究竟怎样让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当中的学生、企业、学校和教师四方紧密融合在一起,突破传统的校企简单合作模式的障碍,推进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深度合作。因此,深入研究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新模式成为重要的解决措施。学校与酒店的合作培养模式,学生在酒店接受技能培训内容、敬业精神教育,教师在酒店挂职的产教合一模式,必将推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二 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理论机理和现实需求分析

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新模式的特点和意义在于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了酒店的设备设施和人力资源,一方面,学生可以将在学校学得的理论知识及时在酒店进行顶岗实习而消化理论知识,还可以在酒店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践能力,为直接融入就业岗位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学生亲自参与酒店的服务经营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酒店管理的职业氛围,加深了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的整体认识,从而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意识和技能培养,对于学生今后从事哪方面的工作提供了最直接的实践方向,也可培养学生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兴趣。

当然,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进行校企深度合作还源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使学生培养计划环节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而且在整体上创新了高职教育的管理方式。校企联合培养贯穿学生考评的全过程,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到学生的工作管理和期末的考核评价等都通过校企联合制定的标准来进行考核,让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校企联合培养过程实际上就是今后到酒店从事相关工作应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素质标准,如何做好本职工作,通过这样的培训能够真正实现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够让学生不仅学到课堂上的知识,而且能够学到实践中的知识。这种校企耦合效应,既是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物和内容,又是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科学地进行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

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轮流驻店带队实习,带队实训的教师既要承担管理的职责和教学的职责,还需全过程配合企业进行校企深度合作,深入酒店,参与管理,推动校企合作能够实现最佳的效果。同时教师在酒店带队实训的过程也为更新专业教学内容,提炼并开展课题研究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在现实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争取研究成果,并将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了理论的深度和实践的指导性,拓展了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通过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办学过程,对学生、教师、企业、学校四方都有利。对于企业来说,学生顶岗实训可以为酒店提供管理的活力,学生掌握了职业技能,形成了团队精神,将这些融入到酒店经营管理中,不仅能为酒店岗位提供很好的支持,还能推动酒店管理形成一种全新的氛围;教师得到了酒店管理的锻炼,改善了知识结构,提升了双师素质;学校拓宽了办学途径,发挥了高校对社会的文化辐射功能,并为自身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酒店在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形象的同时,也实现了人力资源上高素质、低成本的竞争优势。这种校企师生互惠共赢的格局,预示了高职教育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 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新模式的总体目标与实施方案

1.总体目标

探索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新模式的总体目标是:创新教育模式,建立“能力建设+知识探究+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以酒店定岗实习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双导师”制和定岗资助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探索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2.实施方案

该项目具体分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筹划启动阶段(第一年):在学校启动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计划;在校企联盟的基础上与酒店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探索校企联合进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制订培养方案,启动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新模式的探索。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第二年):参与计划的大二学生;建立“能力建设+知识探究+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以酒店定岗实训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双导师”制和定岗资助制,初步接受一些校企联合培养的理念和成果。第三阶段,深化总结阶段(第三年):参加计划的大三学生,完成以酒店定岗实训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项目,总结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的问题和出路。

四 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新模式的措施

1.创建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新模式

与酒店共建“酒店管理人才教育中心”,建构酒店管理人才教育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通过与酒店联合制订学生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共同负责学生的培养;确保学生有一个阶段在企业实习,学生的实习报告和学年论文课题应紧密结合酒店实际。

2.建立面向“三位一体”目标体系的课程体系

实施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宽口径专业教育:通过跨学科课程的设计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合作能力;通过实践能力培育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开设综合性课程、讲座等培养学生关心和领悟酒店行业发展重大问题的意识及培养学生的行业责任感。

3.建立面向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校级训练平台与酒店实训基地,搭建面向酒店管理人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综合性、开放性、实践型的课程设计改革,加强系统化实践训练;改革毕业设计模式,强调面向行业实际,提高学生工作能力;结合酒店服务环节,培养学生关注酒店发展,捕捉酒店行业需求,善于发现、凝练、解决酒店服务过程中的问题的能力。

4.面向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探讨将教师的教学与酒店从业实践融合于教育教学之中的有效途径;发挥教育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采用与实际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在案例引用、实践与科学研究相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

5.建立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方法

建立面向酒店管理人才能力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方法,包括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培养过程控制标准、毕业生质量评价等。

五 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新模式的保障策略

1.完善教师考核制度

改革教师考评制度,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2.改革教师聘任制度

就教师聘任、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等事宜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参与酒店人才联合培养计划教师的待遇,鼓励在职教师到酒店亲历实践或进修,了解酒店需求,参与课程改革。

3.建立酒店兼职教师聘任制度

建立酒店兼职教师的聘任制度,聘请资深酒店行业从业人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加强学生酒店管理实战能力的培养。

4.健全制度保障

学校应成立校企联合培养领导小组,总体协调该计划实施中的重大事宜;学校要在经费投入上予以支持;加大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的建设力度,建设面向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

总之,学校通过与酒店深度合作,不仅使学生学到真正适用的技能,节省了设备、场地,也改善了实训环境,同时对于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现校企“双赢”提供了支撑。建立校企合作的互动机制,真正驱动成功的校企合作。如完善协调、调整产学结合开展的机制,探索校外兼职队伍的管理机制,建立监控、保证产学结合开展的机制,建立检验与评估产学结合开展情况的机制。

参考文献

[1]戴明来、杨丽娜.国外高职专业设置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