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4-10 16:01: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重要性

篇1

1.家庭教育相比较学校教育而言具有更明显的基础性。中学生在幼儿时期就接受着家庭教育产生的影响。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虽然中学生具有较高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但是事实上中学生群体却很缺乏对外界的认知,并且中学生由于自主生存能力较低而体现出了对家庭的依赖性,所以中学生需要家庭来引导自己掌握一些生活知识以及其他知识,并逐渐认识社会。在此过程中家庭教育所能够传达给中学生的内容在学校教育中未必会涉及到,所以相对而言,家庭教育具有更加明显的基础性。中国古语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虽然其中所提到的年龄并不是在指中学生,但是却对家庭教育所具有的基础性进行了强调。学校教育会在固定的时间段要求中学生掌握知识并完成学习以得到毕业证书,但是家庭教育却没有这种时间上的限制,同时也没有类似于毕业证书这种结业标志。对于中学生而言,只要没有离开家庭自主生活就一直在接受着家庭教育,而即便是离开了家庭也可以通过通讯工具等来开展这种教育,所以家庭教育所传达给中学生的内容具有基础性,同时家庭作为一种教育场所而言也具有基础性。

2.家庭教育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当前许多中学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且具有这种心理障碍的中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而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使中学生产生这种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虽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中学生培养中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但是从责任来看,学校教育更偏重于传授学生知识,而家庭教育则更偏重于向孩子传授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其中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也是家庭教育十分重要的任务。这要求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能够以身作则,通过合理地对孩子开展教育来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并重视在家庭教育中给予孩子尊重,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从而引导孩子的心理能够健康发展。家庭教育不仅能够在培养中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激发中学生认知能力与丰富孩子知识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教育的科学化能够为孩子智能的激发提供良好条件,由于家庭教育并不受到形式、地点以及时间的限制,并且具备灵活性的家庭教育也不会受到教学大纲的束缚,所以中学生在生活以及学习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家庭教育来得到良好解决。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发现并指出孩子的不足和缺点,然后对孩子进行引导,这对于培养中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针对中学生开展家庭教育的主要原则

针对中学生开展家庭教育应当以尊重中学生前提。中学阶段的学生并不具备足够的认知能力和社会经验,并且其价值观以及行为习惯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所以作为学校以及家长都必须注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另外,由于中学阶段的学生逐渐进入“叛逆期”,所以家庭教育应当以引导而不是强制为主要的教育手段,在这种教育的开展中,家长需要重视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在家庭教育中要尊重孩子的尊严、人格以及主体地位,从而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在此过程中首先要求家长能够树立正确的爱子观。在维护自身的威严性基础上做到严而有教,让孩子在感受到平等的同时也感受到家长给予孩子的爱护和关怀。同时家长要扮演良师益友的角色,当孩子在生活、学习或者是思想方面遇到问题时,家长需要及时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其次家长要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家长与孩子作为两代人难免在价值观和思想上产生分歧,而由于孩子在家庭交流中往往处于被动,所以家庭教育会因此遇到瓶颈。家长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应当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同时家长要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积极参与,通过重视和尊重孩子提出的观点和想法,让孩子感知到家长对自身的肯定,从而树立起对家长的信任。

2.以身作则原则。通过严格要求自身的行为来发挥榜样作用是家庭教育中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重要手段。作为中学生的孩子仍旧有大量的时间与家庭成员为伴,所以家庭成员要通过言传身教来发挥引导作用。这要求家长能够具备良好素养,其中又要求家长能够具有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思想,在了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体现出家庭教育对孩子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点的针对性。同时家长要具备良好的修养,避免使用过于粗暴的方法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另外家长需要通过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以正确的教育观和价值观为导向来了解孩子需求并对孩子进行引导。

篇2

关键词:中学生;道德行为;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161-01

一、中学生道德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1、学校道德教育存在偏差

学校在加强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为了抓教学质量,而严重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加之学校的道德教育教学教材缺乏,不能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必要保障。即使学校进行道德知识的教育,也只是分散在各个学科的教科书中,对于道德教育的内容偏少,并且教师对道德教育的方式只是局限于说教,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的叛逆和抵制情绪,使学生认为道德教育过于空虚,进而会导致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流于形式。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有着重要作用。虽然中学生在学校中已逐渐脱离对家庭的依赖,但家庭仍然是中学生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环境,对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影响很大,因此,家庭环境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会深深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方式,并影响学生人格塑造。不良家庭教育价值观对于中学生的道德教育也会产生影响。在市场经济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过度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进而导致家庭教育的目标偏离。

3、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充满了一些不良因素,尤其在当下一些不良风气滋生,比如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为了选择好工作,有些学生通过走后门等方式和功利主义等不良现象的过分追求在学生中产生了很坏的影响,还有许多家庭倡导让孩子早些离开学校的思想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和侵蚀。由此可见,不良社会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等外部条件很容易会导致一些中学生道德行为失范。同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人过多追求个人利益,也直接影响了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二、培养中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对策

1、创建优良校园道德环境

校园文化会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和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重视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加强对校园环境的美化和优化。针对当前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络的建设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正确发挥校园网络的思想教育功能。加强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建立积极的课堂氛围,倡导良好的学风和道德教育环境,确保学校成为丰富道德教育内容和活动的重要阵地。因此,要优化学校德育内容、形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校在学生道德行为中的主渠道的作用。

2、强化家庭道德教育的作用

针对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行为的深刻影响,所以要尽可能提高家庭教育在中学生道德行为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由于学生的许多时间生活在家庭中,中学生价值观念的初步判断会受到父母的影响,所以这就要求家长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教给孩子正确的价值体系,并在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做践行道德观念的行为。同时要严格区分关爱和溺爱。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应该以爱为基础教孩子明辨是非,而不是盲目的顺从和溺爱孩子。另外在家庭教育中,家务劳动也是培养孩子道德行为的重要措施。做家务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经常做家务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可以帮助他们抵御贪图享受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家庭教育要积极配合学校的道德教育。家庭要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品质。加强与学校老师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和孩子一起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平。

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会对中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很大影响。良好的道德行为离不开社会环境的优化。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为中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并且会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为了推动中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打击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活动。同时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杜绝低俗文化的侵害,提高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学生文化建设的投资,为建设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奠定物质基础,并加大舆论正面引导,加强对学校周边网吧等场所的整治,营造积极的校园周边环境,确保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加强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强对污染因素的控制,进一步净化社会教育环境,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行为教育是关乎民族未来发展的重大任务。但是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却存在重智轻德、急功近利的不良现象,针对当前影响中学生道德行为的因素,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对中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需要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调,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不断创新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充分净化道德教育环境,使道德教育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让学生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 肖 虹.新时期中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

篇3

新课程改革 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教育环境

中学生在成长中会遇到很多的心理问题和困惑,要帮助他们发展健康、健全的人格,必须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笔者提出了一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观念上,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策略上,以课堂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同时将心理教育与德育、社会实践等相结合;最后,从家庭教育环境出发,建立良好的教育网络系统。

一、观念创新

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教育中,实行观念创新,这是保证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环境下,中学领导要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上进行更新,使教师对评价学生的方式得到提升,同时关注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各中学组织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以便在认同国家课改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力量与心理源泉,在这个环境中可以形成良好的学生评价机制,改变传统的成绩唯一的观点。同时,教师们要对教育心理学进行研究,尤其对学习心理、组织心理与教学心理的思考。只用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的发展现状,按照其心理发展规律来进行教学引导,才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环境中。可见,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改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机制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注重教师心理观念上的培训,形成专业化教师队伍

加强老师心理观念的培训,有利于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的心理素养。同时,这对于正确认识学生在心理发展中的问题也很必要。因此,培养教师的心理素养,建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可以为引导学生获取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对教师的心理辅导培训,如对教师普及一些必要而基础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习有关的辅导尝试,以便树立健康心理的根本观念,让教师充分认识心理健康的作用与效果。

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了解,使教师具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与能力。如此,中学校逐步建立起专业化心理辅导教师队伍。

二、多管齐下

1.课堂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

课堂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场所,即便是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也需要在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需要各个学科的教师遵循循序渐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有意识地将心理素质教育与各学科特点相结合,使学生获得切身的心理体验,锻炼出他们更好的性格、意志、情感等。如在数学与物理的教学中加入思维教育因素、在语文课堂中加入情感教育因素、在政治学科中加入思想道德因素、在体育中加入意志锻炼因素等。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观念,建立一个和谐、自由、愉悦的课堂氛围,缩短与加强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与沟通,这是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与培养学生健康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的心理训练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而不是随心所欲;对于外向型学生要给予他们充分展现才华的机会与舞台,使他们的自控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对于内向型学生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主动交流,独立发表意见,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如此这样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良好的心里素养等综合能力的形成。

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综合实践相结合,同时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

学校的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是整个学生综合素质的灵魂,同时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它可以更好的反映出人格的形成。可见,学校加强德育工作对于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与良好行为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在现实的工作中,学生的不少行为举止反映出他们在心理方面存在着问题,因此,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强调外在的道德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内心进行引导,以便形成健康人格。

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结合的同时,还要注重社会实践,这些综合实践活动是对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活动。在活动中,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的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健康,形成了劳动习惯。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时存在着个别心理问题或障碍的,要及时认真耐心地进行心理辅导,解决心理问题。

三、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环境需要形成良好的网络系统。一方面,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渠道,帮助与引导学生家长们树立良好的教育观,以便更好的教育与影响孩子。在教育观念的宣传上,学校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如对家长进行科学讲座、观念培训,让家长们放弃传统重视成绩而忽略道德、心理健康的观念,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塑造良好的环境;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中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要妥善处理。另一方面,家庭与学校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对青少年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发现并解除,同时争取社会的支持,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让中学生获取更佳的心理教育环境。

总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推动,同时,这有助于社会、家庭与学校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形成,可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成才、教育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蒋应平.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初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2(7).

[2]孙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个问题[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

篇4

一、中学生感恩教育思想的明确

感恩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需要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引导与培养。但现如今的中学生正处在叛逆思想的拐点上,那么就需要首先从情感方面作为切入点,注重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情操,然后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面循序渐进的开展教育工作,使得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成为有机的统一体,让学生慢慢的做到感恩于行。

二、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1. 学校教育重智轻德,忽视感恩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父母往往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德育的培养,感恩教育更是流于形式,不能深入学生心中,致使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的现象存在。

2. 家庭教育方式不健康,阻碍感恩意识的萌生。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容易受家庭的影响。家庭教育比社会教育有着更直接的功效。现在许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竭尽全力为其创造优越条件,满足子女的各种物质要求,而忽视了精神需求。在如此的环境下,成长中的孩子接受的更多是利益关怀。如此的教育方式使得孩子不懂得生活的艰辛,认为家长宠爱似乎是理所当然,逐渐的就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甚至脱离于社会。

三、中学生感恩教育方式的探求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就是对父母的感激之情。那么,中学生的感恩教育首先可以从感恩父母开始,并结合实际中的感恩典型人物,给学生们宣传子女对父母心怀感恩的优秀案例,让学生心中萌发“感恩于心,感恩于情”之芽,并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加深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教育学生要感恩师长。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学生因老师无怨无悔的教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其产生感激之情,同时也学会如何去关爱他人。学校方面,应提供多种渠道用于学生对老师感激之情的传达,形成和谐良好的校风。

教育学生对社会也应心怀感恩之情。人的自我价值是在一次次的付出之后不断被社会肯定的。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社会的感恩、对他人的奉献,施恩而不图报;对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的行为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同时给学生树立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榜样。

四、学生感恩教育的进一步升华

在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要求学生心怀感恩之心,感恩之情的同时,那么如何让感恩教育进一步得到升华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基层教师,我们更应该严格规范自己。

1. 不断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正面引导。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不少例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等感恩于行的佳句和名言,至今仍然广为传颂。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能为学生的感恩教育开展提供丰富的养料。同时,在现实中树立良好的典型,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在互动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切身体验来养成良好的德行,培养感恩意识。

2. 多组织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为人师者,要在进行感恩教育的同时,摒弃那种古板的说教方式,化抽象为具体,多开展实际的具有感恩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作为一名实践者参与其中,在活动中感受与学习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3. 合理的利用网络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网络正在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因此,教师要注重利用这种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教育资源,积极正确地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网络的学习感恩事迹,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网络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一个点面结合,纵横交错的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感恩教育环境。

4. 做好言传身教的模范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重视初中学生的情感培养,积极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常怀感恩之心,自身充满人文关怀,并将这种感恩之心升华为敬业精神,立足本职,不断贡献。要经常深入学生中间,调查研究,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将感恩教育融日常教育工作中。

篇5

【关键词】五伦八德; 德育; 学校; 家庭; 学生

中学德育工作最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推动智、体、美等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以及教会学生做人的重要环节。所以,我们必须把“树德”工作放在中学生德育工作的首位。而现今的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着“关注多,效果少”的问题。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学校开展的德育工作大多只注重理论和形式,德育目标较高且抽象,不符合中学生的发展特点;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使学校忽视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往往只在形式上响应国家政府的号召,并且是一味的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灌输,使学生很少参与到道德实践活动中去,德育教育根本没有实效性的影响。第二,家庭教育的缺失。现今社会中,大多数的家庭教育表现为功利主义的熏陶明显多于道德的培养。同时,家庭环境的不和谐也是影响孩子道德养成的关键因素。第三,学生自身的因素。学生道德意识薄弱,并且不能积极配合一系列针对其开展的德育教育工作。

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应该如何开展道德教育工作才会有实际的效果呢?道德是做人的根本。那么,一个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质呢?中国传统文化清楚地告诉我们,“五伦八德”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性,是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五伦”指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八德”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论语》中有“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传统的儒家文化已经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摆在了学习文化知识之上了。“五伦八德”的思想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了一种对现代人而言必须遵守的规范、准则。让学生掌握“五伦八德”这一道德准则对其道德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备“五伦八德”的人,就具有高水品的道德素质,德智体美才会全面和谐地发展,这是当今时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在中学生人格养成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工作应该从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道德教育――“五伦八德”的教育开始。这样既符合中学生的个体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又为其智、体、美、劳的全面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学校的德育教育

用“五伦八德”的思想指导中学生的德育工作,学校就必须改变“重分数,轻品德”的思想。孔子把培养年轻人“孝、悌、信、谨、博爱”等优良品质放在教育的首位,而把学习文化知识摆在了次要的位置的思想对现今的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是有非常积极的影响的。学校应该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五伦八德”这一道德准则作为德育教育的准绳和目标,以符合学生发展实际。这也是学生取得全面发展的基础,它是符合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养成人格的需要的。同时,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德育意识,挖掘不同学科在育人方面更深层次的价值,用敏锐的教育意识,挖掘课堂中蕴含的“五伦八德”的德育因素,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尤其是在一些人文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要把握住教育的契机和良好的教育资源,深入挖掘其道德教育的价值,在非常自然的氛围下,实施润物无声的道德教育。

二、家庭的德育教育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有着无法取代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在道德教育方面尤为突出。家庭是培养学生人格的最初基地,同时,优良的家庭风气的熏陶和父母的细心教育是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必备条件。所以,家长必须重视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这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问题。许多家长采取的是每时每刻的“耳提面命”、不断说教的方法,不但没有效果,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其实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孩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父母和谐相处,两人都与人为善,帮助、信任、尊重他人,并且以诚相待,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这正是家长对“五伦八德”的践行,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笔丰厚的道德财富。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积极的作用。在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殊的发展时期,其道德的初级阶段就在家庭的道德教育中慢慢塑造出来了。

三、学生的自我修养

篇6

关键词:中学;德育;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学生的思想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发生了巨大变化,给中学德育工作带来较大困扰,中学德育成为当前中学教育的工作重点。研究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而且对我国道德建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1.1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当前,我国中学德育工作过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忽略了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大多数教师所讲的德育内容仅局限于政治教育,强调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一味给学生讲社会主义理论,忽视了中学生的实际需求,中学德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另外,大多数中学德育工作缺乏对学生情感、生活问题的重视,德育内容过于空洞。中学德育内容脱离实际严重影响了中学德育的质量。

1.2德育方式单一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中学德育工作普遍采用理论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向学生讲解教材中的德育知识,缺乏学生的实践锻炼,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德育工作无法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而且学生只了解德育理论知识,无法运用德育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另外,理论灌输式教育模式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中学德育效果不明显。

1.3德育评价方式滞后

现阶段,我国中学德育方式普遍落后。大多数中学德育工作依然采用试卷评价的方式考察学生的德育理论知识,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及实际道德素养的评价。另外,在进行道德评价时,大多数学校的“三好学生”按照学生的成绩排名进行评选,缺乏客观性与科学性,无法发挥德育评价对德育教育的引导作用。中学德育评价方式滞后严重阻碍了中学德育教育的发展。

2.中学德育的对策

2.1学生方面

首先,培养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学生的自我教育比教师引导教育的效果更好。因此,中学德育教育应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为此,学校应积极宣传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其次,培养学生知行统一的习惯。知行统一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知行统一的习惯。为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仅要重视德育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还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实现德育理论知识与社会实现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2教师方面

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德育教育的质量。因此,中学德育教育应积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提高德育教育质量。首先,学校应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组织教师参加德育讲座和德育培训,加强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其次,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教师的道德修养对德育教育有着直接影响,学生会以教师的道德修养为参照,制定道德目标。因此,中学德育教育应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最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应积极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根据时代要求改进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进而实现德育教育质量的提升。

2.3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中学德育教育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首先,重视道德习惯的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和道德习惯很大程度上是从家人身上模仿来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应提高家人的道德修养,培养孩子的道德习惯;其次,重视亲情教育。亲情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提高孩子的道德素养。因此,家庭教育应重视亲情教育。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强化亲情教育,使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学会去爱别人,尊重别人。

2.4学校方面

首先,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学校应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积极开设德育教育课程,重视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其次,丰富德育内容。学校应根据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在德育教育中加入中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提高学生道德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建立德育评价体系。学校应积极改进传统的德育评价方法,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道德素质的重视,采用客观公平的方法对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行评价,提高德育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小结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中学德育工作张存在着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德育方式单一、德育评价方式滞后等问题。开展中学生德育工作需要学生、教师、家庭和学校的积极配合。因此,文章从学生方面、教师方面、家庭方面和学校方面对中学德育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索。开展中学德育工作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对我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高环伟 单位: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永湖中学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1―0030―01

诚信自古以来就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做人之本。如今从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等事件的频发,显现了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顽疾。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中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加强青少年的诚信教育在今日中国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中学生诚信问题的成因

1. 家庭氛围的熏染。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现实社会中,有的家长重分数、轻素质。忽视孩子人格的培养,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物质生活情况,缺乏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的家长,甚至错误引导孩子,这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是非常不利的。

2. 学校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惯性,对素质教育的要求难以落实,德育在实践中过于简单化、缺乏实效性。如在导向上重智育轻德育,以学习成绩的高低评价学生的优劣,造成学生忽视诚信品质的培养。在德育内容上,把德育简单地等同于政治教育,使内容过于理论化、抽象化、空洞化,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诚信这一最基础、最简单的道德教育,学生不能正确地理解诚信作为道德准则的重要性;在德育方式上,重灌输轻启发,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学生不知道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

3. 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会把从社会上看到、听到的用到自己的言行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人们诚实守信的美德不断受到个人利益的考验。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都会对中学生的诚信造成负面影响。

4. 学生自身原因。中学阶段,是人从幼稚儿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阶段,是人生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的至为关键的时期。处于这一特殊时期的中学生,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经历着一场巨变。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青少年抵抗外部世界的干扰能力显得相当脆弱,看待问题极端偏激,一旦遇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很难守住自己脆弱的道德底线,轻易滑向从众和极端。

二、提高中学生诚信度的对策

1. 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榜样。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在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不单单是经常性的诚信理念教育,更应是表里如一的示范作用。从家庭教育来说,一方面,要发扬中华民族诚信教育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在家庭教育方面也要树立德智并重的观念。要把培养孩子诚信、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等各种非智力因素与开发孩子的智力相提并论,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适应未来社会的考验。

2. 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教师要为人师表,只有具备了“躬自厚而薄于人”的品格,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其“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地为人师表。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助于诚信品德培养的书籍,指导学生经常阅读,让他们了解伟大人物诚信的形成过程和高尚品德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开阔他们的思想境界,激发他们培养“诚信”品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另外,班级制订的班规班纪,一定要说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在班级内建立适当的诚信奖惩机制,使诚信者因诚信得到益处,使失信者因失信而付出必要的代价。

3. 学校要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学校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制订出诚信教育实施方案,如举行《诚实守信承诺书》签字活动,在一些班级尝试开展考试无人监考,建立中学生个人信用档案等举措。利用学校的宣传栏、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班会等,立体、全面、持久地开展诚信教育宣传活动。

篇8

一、中学生价值观现状

中学生价值观是中学生对价值和价值关系的理解和追求,是影响中学生决定行为目标、选择行为方式以及解释行为结果意义的核心因素,是现代学校学生文化建设的根本和突破口。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其价值取向与价值观的形成有密切关系。作为生长在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并受多元文化影响的当代中学生,他们的价值观与以往其它时候的价值观有着很大的不同。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对郑州市和周边农村中学生价值观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取初一至高三学生共137人,其中男生68人,女生69人;初一学生23人,初二学生34人,初三学生25人,高一学生20人,高二学生15人,高三学生19人;城市学生54人,农村学生83人。问卷包含六个维度:自我关注、社会责任、锐意进取、良好心态、宜人利他、物质享受。对这六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中学生有自我关注的占45.1%,有社会责任感的40%,具有锐意进取精神的占30.76%,良好心态的占30.72%,宜人利他者占30.63%,物质享受者占30.16%。从调查分析的情况看,中学生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的,其中自我关注所占的比例最高,物质享受最低。其关系是:自我关注>社会责任>锐意进取>良好心态>宜人利他>物质享受。通过调查,中学生价值观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人生认识不足,缺乏正确的人生观

生存无动力,生活态度消极,过多的索取而不愿付出。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生活抱消极态度,“郁闷,空虚,没意思,无聊……”这样的字眼成为他们的口头禅。同时他们又认为应有不同于父母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表现出“自我肯定和自我坚持”。

2.缺乏道德意识,没有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在日益多元化的个人选择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挑战,他们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重自我表现轻道德品质。虽然多数中学生有道德规范意识,但他们对道德的作用及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认识模糊。也有一部分中学生对社会上的虚假行为没有正确的认识,不知道生活的艰辛,缺乏对父母和长辈的尊爱,孝意识淡漠。

3.贪图享受,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首先,受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一些年轻人产生了金钱至上的思想,把物质主义、享乐主义作为自己追求和奋斗的目标。”[3]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打破了长期的平均分配和低收入的现状,穷富差别拉大,一些有钱人的高消费和炫富现象使一些中学生看到了金钱的巨大作用,导致他们在金钱和利益面前迷失了方向;二是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使一些年轻人的道德价值观发生了转变,致使他们无心学习、迷恋网吧[3]。羡慕有钱人,盲目追求高消费的消费观在现代中学生中较普遍。

4.文化价值观存在盲目性

现代中学生追星普遍,崇尚外来文化,人际交往功利性强。学生“追星运动”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潮流,崇尚外国大片,认为外国片“拍摄技术高,视觉效果好”,并且“喜欢外国大片所反映的外国文化”。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强调互相利用,有明显的功利性倾向。

总的来说,当代中学生的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在他们正视公理和社会规范的同时也不忽略个人品德的要求和个性的发展。中学生是心理发展的激变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转折点上,价值观是他们人生发展的航标和导向。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和多元发展的社会里,价值观的导向对他们的人生发展尤其重要。因此,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的中学生,对他们的价值观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二、中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中学生价值观常常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社会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同时,家庭因素及中学生自身因素也是影响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原因。

1.社会的原因

目前我国中学生价值观的发展面临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新格局的变化,个体意识、公平竞争意识等文化精神张扬,社会的多元化、个体收入的差异、人际交往关系的功利化和复杂化,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由于社会的发展逐步呈现开放性、民主化、多样性特征,多种文化间的冲突和融合,使中学生在价值观的选择上不知所措。

2.学校的原因

在社会转型期间,我国基础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学会做人”等方面的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加上新时期中学内部存在着管理上的问题,没有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没有处理好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群体发展与自身发展、知识的获取与经验的获得、传统与现代等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导致中学生价值观存在着与教育目标相背离的问题。

3.家庭的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部分中学生由于受家庭不良教育的影响,从小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人格。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4-2-1”家庭增多,孩子过度受到父母和双方祖辈的溺爱,慢慢使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个性;二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过分严厉,或恨铁不成钢,经常打骂,使孩子造成逆反心理,出现价值观的偏离;三是父母文化程度偏低,以及教养方式不当等对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直接产生影响。

4.中学生自身的原因

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学生的性别、年龄、成绩好坏对价值观有显著的影响,男、女生在价值观类型上呈现不同特点[4]。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社会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和集体、自私自利以及漠视社会规范化的中学生在逐年增加,这给我们当代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中学生价值观培养的几点建议

总结当代中学生心理特点和影响因素,我们应该针对中学生的特点,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社会、学校和家庭有责任对他们进行价值观教育,有效地发挥价值观教育的导向功能,从而帮助中学生确立科学的价值取向,正确引导中学生思想和心理发展,避免走入心理误区。

首先,社会应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相关机制,重视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落实相关措施。大众媒体要正面宣传报道社会的主流和积极进步的价值观,多办一些有益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娱、体育、科技活动。相关部门应坚决取缔非法出版物,开展“网吧”整治工作,对校园周边的环境进行管理。加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导的价值观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承认和包容社会价值观的多元性,在大力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与并不阻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各种非主流价值观共生共存、和谐相处。

其次,学校要积极构建健康、活泼、丰富的校园文化,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学校开展相关课程,并付诸实施,让中学生了解社会上的主流价值观,并予以内化。学校教育是一种导向,学生在学校受到什么样的教育、经历什么样的生活,就容易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学校要正确引导学生,多组织一些有利于中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影响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再次,要优化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子女最初的价值观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父母要根据孩子的特点,从身边小事做起,对孩子进行价值观教育。与此同时,要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注重家庭文化建设。

最后,中学生自身要进行自我教育,将学校、家庭的教育内化为自我要求,付诸行动。与教师、家长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促进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综上所述,中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整个社会价值取向。加强中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我们的老师、家长甚至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努力,用一些高尚的价值观去引导、教育中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中学生人生价值观念中的偏差,让他们的天空更加明亮。

参考文献

[1] 张进辅.青少年价值观的特点.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2] 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5.

篇9

关键词 教育者 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学生教育事业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价值取向走向多元化,人们普遍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也日趋频繁。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的变化使他们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所面临的心理、行为适应问题是前所未有的,而这些心理、行为问题只靠传统的说教式、单一化和公式化的德育手段是解决不了的,这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运而生。现在的社会是创新的社会,只有心理健康的学生将来才有可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才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践,因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所应该具备的基本内涵之一,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心理的健康与和谐发展是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形成良好的品德。对于智力的发展和学习来说,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对知识的掌握。心理健康可以促进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在德育课程中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基础工程。

二、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近几年,我国也在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经过调查,笔者发现现在中学生存在的普遍心理问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业压力大,承受挫折能力差

在学习竞争十分激烈的中学时代,对于每一次考试,学生心情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冷眼,产生高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恢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甚至出现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2、人际关系不和谐

由于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很多中学生都以自己为中心,所以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差,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和谐。

3、缺乏自信心

现在的家长、老师对学生的期望都比较高,表现出对学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这样就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老觉得自己能力不强”,从而对自己失去自信心。

4、早恋问题

中学时代,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

三、教育者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实施的策略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个重要属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首选策略。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劳技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在其生活实践中发生的。中学生正是通过他们的学习、劳动、文体、科技、团队及社会公益等各种活动接受社会影响的。由于青少年有精力充沛、爱好活动的特点,我们更应该对他们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使他们在有益的、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健康人格。

3、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

总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国家的未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中学生优异的心理品质,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论题,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这不是一项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程,但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

(作者单位:云南省怒江州泸水一中)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篇10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应试教育、过重的课业负担等状况有所改善,学生出路也比过去多了,但是,生活、学习、成长中的困扰仍会给学生带来许多压力。世俗流行的狭隘的竞争攀比,快节奏的生活,繁重单调的课业负担,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还有来自成人的焦虑情绪,无不给现代孩子带来精神上的困扰和心理上的不平衡。

在大部分家庭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今天,许多孩子都变得敏感、脆弱、心理素质欠佳,。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将很难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潜能的发挥是受心理状况决定的,要做合格的人才,必须注意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保持。

二、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几种状态表现

我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意识到,当前中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主要有下列几种:1.压抑心理;2.自卑心理;3.失落心理;4.单恋心理;5.嫉妒心理;6.孤独心理;7.从众心理;8.逆反心理;9.脆弱心理。

三.进行心理辅导的途径和方法

中学生心理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家庭教育不当、宽严失度所致;2.基于生理特点;3.受社会环境影响;4.学校教育重智轻德,没有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与调适,需要从良好的社会环境中、从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中去获得,不能偏废。结合一些教育科研成果和亲身体验,我认为以下思想与实践方法可供参考:

1.必须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处在各种不健康心态下的中学生会产生烦躁、苦闷、伤心、愤恨等心理反应,情绪波动大,或悲观失望,或嫉妒,对自己健康成长形成威胁,并对学校以至社会秩序的稳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作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作为“望生成才”的教育工作者,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上,肩挑重担,任重而道远。

2.建立新型的“母子”、“父子”关系。

父母不能把子女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采取“高压政策”,致使子女不堪重负,产生怨恨或反抗心理。而应该建立新型的“母子”、“父子”关系,尊重自己的子女,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子女。有人提出:新型的“母子”、“父子”关系就是“朋友式”的关系,像朋友般互相尊重、互相关心,敞开心扉,作心灵的沟通。

3.少一些物质满足,多一点精神关怀。

目前中国家庭结构大多数是“四二一”,即四位老人、二位父母亲、一个孩子,孩子自然成为家庭中的核心。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家庭教育已被电视、电脑、卡拉OK所代替,父母不是忙于应酬、赚钱,就是各追各的电视剧、各唱各的卡拉OK,很难再见到父母和孩子在一起谈家事、国事、天下事,父母亲给予孩子的主要是金钱、物质上的满足,而很少给予精神上的关怀,互不沟通,往往容易滋生疑虑心理和对抗情绪。因此父母不妨带孩子去参观一些科技成果展览或到大自然去开拓孩子的视野;也可以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乡下参加劳动,让其体味到辛勤劳作的艰辛;还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去欣赏一部好的电视或一场音乐会,使其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感染。

4.不妨体验一点痛苦、承受一点挫折。

就是在精神上给孩子注射一些“痛苦”疫苗,让他从小就有一些痛苦的体验,从而增强抵抗痛苦的能力。如不要满足孩子的一切物欲,不该买的东西坚决不买,让他懂得有些东西不属于他;孩子碰了桌子时,不要埋怨桌子,要让他知道这是他自己不小心的缘故。

5.开展青春期教育。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随着生理发育成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异性的好奇和对爱情的探求。他们生活经验不足,感情易冲动,自制力缺乏,极易陷入早恋的泥潭。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早恋的危害性,顺利渡过青春期,学校可定期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其中包括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观看青春期知识录像带,设计、发放、分析调查问卷等。

6.培养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精神,促进学生自我肯定。

一个对自身价值持积极肯定态度的学生,必然是“志存高远”,以欢快、充实、进取的态度和行为去从事生活、对待人生。为此,应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学生“三自”精神,可通过组织有针对性的创造活动、志趣活动以及有助于个人特长发挥的活动,激励、扶植和推动学生去获取成功,使他们从小就充满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欲。有了“三自”精神作基础,他们人格中自卑、懦弱、甘居落后、不敢进取等许多消极特征就能逐步得到克服和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