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家庭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10 16:01: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家庭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城乡结合部社会形态既不同于现代意义的城市也不同于完全意义的农村,比较城乡各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极易在这一区域凸现。我所在的泉州十五中就处在这样一个城乡结合部,我校目前拥有2300多学生,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学生平分秋色,随着学校每年招收的生源群体结构渐变,学校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生源的复杂性和优质生源的流失。本地很多优秀学生小学毕业后就想方设法到市区就读,使优质生源流失严重。城乡结合部外地生源已经超过50%,这些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而各地教育发展又参差不齐,学习习惯良莠不齐,一些不良习惯容易波及全班。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因素探讨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因素。
一、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家庭教育因素探析
1.从学生家长的文化与职业来看。城乡结合部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家长们所受到的教育大部分在初中,由于他们的教育程度使他们很少与外界联系,为生活奔波,如何教育孩子更多的是延续他们父辈的做法,当然另有相当数量的当地农民依靠土地补偿费或住房租贷度日,不劳而获的收入方式容易形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沉迷于电视、麻将,扭曲了对家庭教育功能的认识,对孩子影响极坏。而另一部分学生家长由于是外来务工人员,因工作时间长,经济收入不高,居无定所,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
2.从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来看。虽然家长也希望孩子能接受教育,但由于他们自身的素质及经历,他们更多的认为教育是孩子和学校的事,把孩子送进学校就等于送进了“保险箱”,培养和教育孩子是学校应尽之责,于是家长们“坐收其利”,作孩子学习的旁观者,甚至是阻挠者。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高,总认为读书好坏对未来影响不大,使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特别是“不读书同样有出息”等消极倾向,使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
3.从学生家长的教育方式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能够出人头地,可又不知道怎样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平时教育孩子比较盲目,方法欠科学,但见孩子考试成绩不佳,便“一棍子打死”。而同时又有一部分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过少,学生的学习和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学生是个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学习、生活上不免遇到各种问题,需要与家长沟通交流。但是父母亲普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况,当孩子遇到心理和学习上的问题时,家长的态度要么不闻不问,要么简单粗暴。
4.从学生家长的教育投资来看。教育投资不仅来自于学校和社会,有一大部分来自于家庭。家庭教育投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而家庭教育的投资数量又与家庭收入有关。从时间投资来看,由于大多数家长忙于工作,他们不可能象城里的家长从小给孩子讲故事、逛书城、读书等,相反他们更多的会希望孩子能帮他们做点家务。二是从教育资金投资方面,由于家长所受的教育以及他们的教育观念,他们不可能象城里的家长那样舍得让孩子在学业上投资,于是就无法实现孩子对学习的需求,或多或少制约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孩子的学业。笔者曾在所任教的班级做过调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在小时候没有享受过诸如听故事、陪孩子逛书城的经历,偶尔还有学生家长在三缺一的情况下要求子女凑上一角,这样两种不同的投资方式所教育出来的产品一目了然。
5.从学生家长的职能来看。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是对所有家长的基本要求,作为现代家长,由于家长本身的文化教育,对孩子的重视程度,对家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是父母也是保姆还是老师、知心朋友。而城乡结合部的家长一部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要么过于放纵要么过于宠爱,使孩子从小少了份真正的关爱与引导,如果家长外出务工或离异等原因,教育的责任推到了祖辈身上,隔代教育遏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祖辈们只管孩子生活,对孩子的学习习惯,良好个性品质的本文由收集整理建立却无能为力,对孩子放任自流。
二、改善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家庭教育因素的对策
1.转变错误的家庭观念,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农村家庭教育存在一些错误的家庭错误观念,这些错误观念不转变,家庭教育将难有较大发展。“读书无用论”、“女子无才便是德”等错误观念不改变教育质量就难以提高。同时,家庭教育者应积极改善教育方式,在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引导学生建立积极、乐观、独立的人格。
2.发挥期望效应,营造成功氛围。教师期望效应的实质就是“爱、期望、信任”效应,它要求教师对学生抱有爱心、理解和信任,达到情知统一,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城乡结合部学校,这里的学生所缺少的正是对他们的“爱、期望、理解和信任”。因此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当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积极正确地运用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效应,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充满成功的学习氛围。
3.适当增加家庭教育投资。农村经济相对于城市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但相对于过去有了长足的发展,很多农村家庭收入甚至已经超过了城市的收入,仅仅是因为在思想上农村家庭教育者还没有城市家庭教育的投资意识。农村家庭教育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家庭投资的意义,适当增加家庭教育投资。当然家庭教育投资不仅仅是从经济上加以支持,更应该在时间上陪伴孩子的同时,在情感上关心孩子。
4.成立家长学校。人们常说:“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父母怎样对待生活、工作、学习,怎样对待社会、同事、邻里,怎样为人处世,都会在孩子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他们的认识和行为。所以,希望孩子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修养,父母首先应该具备这些品质和修养。正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为了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长素质,促进家长和学校的沟通和理解,使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工作,除了开好正常的家长会外,我们尝试成立“家长学校”。
学校组织举办各种科学教育系列讲座,邀请有关方面专家、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传授家庭教育知识,让家长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学习并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家长的素质。定期在家长学校中开展不同形式的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活动。学校要找一些家庭教育比较成功的家长作为代表交流自己成功的教育经验,从另一个侧面来批判简单粗暴等错误的教育观,使家长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观。
5.建立一个有效的家庭教育长效机制。建立一个有效的家庭教育长效机制,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家庭教育服务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现在的城乡结合部家长大多是处于自发的、随意的状态,还没有科学、规范化的引导机制,特别是社区环境还没有健全,也没有正确的舆论导向。我们应该积极动员、组织社区力量,有效配合学校教育工作,通过定期工作例会进行协调磋商,定期走访,及时通报学校重要工作情况及学生在校情况,明确具体共建责任。充分发挥社区的优势和特色,适时与学校共同组织开展符合未成年人特点、有益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集体活动,形成社区促进青少年培养,青少年服务社区的互动局面。
篇2
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早已有之,“根据目前可考资料,国内最早从事家庭教育活动在3600年前的夏末商初,国外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古埃及”[1],但目前学术界对家庭教育基本内涵仍未形成统一认识,代表观点有三种:一种认为“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里的长者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2];《教育大辞典》给出的解释为:“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通常指父母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3];还有一种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概念,它是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家庭构成人员之间的终生持续不断的教育和影响”[4]。可见家庭教育的概念从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指父母对子女单方向的教育,后者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参考以上定义,将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概念界定为:家长和大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但主要指家长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学者同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相比较,认为大学生家庭教育具有目的更多样、内容更丰富、途径跨时空、方法重互动等特征[5]。基于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教师的不足、现代家长素质的不断提高和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家庭教育向大学阶段延伸成为必然。在调查基础上对大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进行描述,有利于拓展家庭教育的研究领域,使之向大学阶段拓展,又可以促进家庭教育更好开展,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研究设计
(一)调查对象。选择S大学作为研究对象,从该校大学生中抽取样本进行调查。选择该校理由如下:第一,从专业上考虑。S大学为省部共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面向全国招生,涵盖11大学科门类;第二,从区域性考虑。江西地处华东南腹地,东南临近浙闽粤沿海发达地区,西北和湘鄂皖相接;第三,从代表性考虑。S大学在全国高校综合排名处在65位左右,比较能代表全国地方综合性院校的水平。基于以上因素,S大学在校生具有生源地、专业类别等方面分布的“典型性”,因此选择了S大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抽样调查。
(二)调查工具与方法。使用课题组自编《大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先把要研究的总体按某些性质分类,然后在各类中分别抽取样本”[6],在抽样过程中划分了性别、年级和专业门类几个层次。问卷人口学资料部分包括性别、年级、专业门类和家乡所在地等共10道客观题;调查的主体部分包括大学生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与家人沟通的途径与方法和大学生在校期间和家人交流的内容。家庭教育内容①部分采用五级计分法,每道题目的选择项为“非常多、比较多、不多不少、比较少和非常少”,分别计分为5、4、3、2、1。涉及有生活琐事、专业知识与技能、思想情感、性教育、理财能力等13个方面内容。
二、研究过程
(一)样本基本情况。表1显示,女生样本略多于男生;非独生子女占大多数,达样本总数的68.7%;所在年级的分布,研究生样本较少,只有40人,其它年级相差不大;专业上,理工科的学生较多;生源上,农村和地方城市样本比较多,大城市样本较少,只占样本总数的6.9%;父母文化水平总的来看不高,大多为中小学文化水平。父亲接受高等教育的占18.4%,母亲接受高等教育的有13%。父亲的文化水平总体上高于母亲。
(二)大学生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对照,从教育责任、教育能力和教育作用三个方面要求大学生作答。结果如表2所示,认为教育大学生的责任“完全在学校”和“学校比较大”共有160人,占样本总数61.5%。选择“家长比较大”的只有2人,“完全在家长”项目频数为零。在问及“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能力”时,选择“学校大”的有208人,占81.7%;选择“家庭大”只有6人,占2.3%;选择“差不多”的为48人,占18.3%。询问大学生“家庭教育所发挥的功能”时,选择“是学校教育的辅助”的为157人,占59.9%;选“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的有89人,占34.0%;选择“比学校教育重要”的只有16人,占6.1%。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不足,大多数学生认为教育责任、教育能力和教育作用主要还在学校方面。
(三)时间特征描述。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时间维度特征用联系频率、回家时间间隔和家长是否经常来校探访三个因素来描述。结果如表3所示,每周一次的占59.2%;考察大学生的回家情况,76.3%的大学生每学期回家一次;另外,89.3%的家长不经常来校看望大学生②。
(四)沟通媒介和途径。表4显示,多数大学生使用移动电话和家人沟通,传统的书信和固定电话方式所占比例不大,互联网的沟通方式开始出现在大学生家庭教育中。另外,可以看出大学生家庭教育主要是家长和大学生之间的直接联系,占到了样本总数的91.6%。
(五)家庭教育内容。
1.家庭教育内容得分。图1中横坐标为家庭教育内容,使用的项目名称是问卷中相应题目的抽象表达;纵坐标为各项目的得分均值。可以看出,大学生家庭教育内容均值比较高的前三个项目为生活琐事、健康安全和就业择业,得分低的几个项目为性教育、专业知识、理财能力和风险挑战。可见大学生家庭教育内容有偏颇,有的方面多,有的方面少。
2.性别维度的比较。“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是在总体分布未知的条件下,通过对两组分为两组独立样本,采用Mann-WhitneyU方法③,对大学生家庭教育内容的13个方面进行推断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家庭教育内容在思想情感、人际关系、性教育、性格个性、生活意义方面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它方面性别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3.生源地维度的比较。多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是通过分析多组独立样本数据,推断样本来自的多个总体的中位数或分布是否存在显著差异[7]。表6是以生源地为分组变量,将样本分成独立三组,进行推断比较家乡所在地因素对大学生家庭教育内容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生活琐事、专业知识、人际关系、性教育、性格个性、就业择业、风险挑战、理财能力城乡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其它方面城乡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4.独生子女维度的比较。根据是否为独生子女大学生,将样本分为两组,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对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内容进行推断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在思想情感、健康安全和性格个性三个方面独生和非独生子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其它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分页标题#e#
5.家长文化水平之间的比较。表8是分别以父、母亲文化水平为分组变量,采用KruskalWallisTest方法进行的多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结果。表中给出了卡方值、自由度和显著性值。左半部父亲文化水平与家庭教育内容的检验结果显示,在专业知识、思想情感、性格个性、风险挑战和理财能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值小于0.05),说明在这些方面因为父亲文化水平不同而使家庭教育内容存在明显差异。表8右半部的结果显示,在专业知识、健康安全、性教育、性格个性、就业择业、劳动精神、风险挑战和理财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在这些方面因为母亲文化水平的不同而使家庭教育内容有显著差异。而在生活琐事、思想情感、人际关系、生活意义和社会责任方面,受父母文化水平的影响都不明显。调查发现:第一,父亲和母亲的文化水平对家庭教育内容的影响,有相同的方面,比如专业知识;也有不同方面,比如:性教育只在母亲文化水平上表现出显著差异。第二,家庭教育内容只是某些方面受家长文化水平显著影响大。
三、结论与分析
(一)大学生对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不足。大学生对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还不够,多数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学校方面,并且学校的教育能力强于家庭,家庭教育只是学校教育的辅助,在培养大学生方面只能发挥辅助功能。可见大学生没能正确认识到家庭教育所能发挥的特殊作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比,特别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尤其针对独生子女大学生而言,和家人联系更密切,受家长影响更大。因此,若想完善大学生素质,家庭教育不可缺失。
篇3
【关键词】家庭教育未成年人价值观影响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11-01
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展家庭价值观教育。
一、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家庭教育可以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能够积极面对挫折和失败,养成积极健康的心态;二是家庭教育可以让孩子适时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培养孩子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观念、良好的思想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三是家庭教育还可以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心理品质,提高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认知能力和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可以说,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能够促使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我们要对家庭教育进行不断探索和创新,找出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学校教育一起,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未成年人以后的更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家庭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法
1.环境熏陶法
家庭熏陶法主要是家长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健康、和谐、优美的生活环境,并经常带孩子到社会大环境和自然环境中体会不同的生活,在各种环境中受到熏陶感染,在家长的引导下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是比较有效的一种家庭教育方法。小孩儿在刚生下来的时候,并没有好坏之分,之所以后来有的小孩儿变好,有的小孩儿变坏,和环境是有很大的关系,在良好的环境中小孩儿就容易学好,反之则容易学坏。也就是说,家庭环境对孩子有更直接、深刻和持久的影响。因为,家庭环境不但是孩子生活的地方,也是孩子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如果家庭成员关系比较密切,相处比较融洽,就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教育的效果。未成年人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可塑性较强,家长的生活方式及一言一行,甚至爱好和兴趣都会对他们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家庭教育一定要重视环境熏陶法,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规范的行为及生活习惯,对孩子的生长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主要是通过讲道理和摆事实,让未成年人能够正确辨别是非和善恶,提高认识和觉悟,进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说服教育是家庭教育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说服教育的重点在于能够让受教育者思想上产生一定的触动,进而使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可以采用说理教育,家长可以讲道理、摆事实,同时让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和孩子一起认真分析,让孩子明白事理;可以采取“不理睬”教育,不理睬并不是真的对孩子不理睬,而是在孩子产生执拗反应时,家庭成员短暂的沉默,使孩子有时间进行反思或反省,进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孩子有时可能会遇到一时想不通的情况,如果家长在这时进行说理教育,孩子很可能听不进去,甚至会和家长产生言语上的冲突。而如果家长暂时不言语,孩子就会自觉地审视自己,教育效果反而会好很多;家长还可以对孩子进行随机诱导。家长不规定每天对孩子的教育内容,而是根据身边或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事情,及时进行教育,这样既能提高教育效果,又能加深孩子的印象。
3奖励与惩罚法
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实施奖励与惩罚法非常有效。家长对孩子所取得的进步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优点及时进行肯定和表扬,能够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荣誉感,可以激励孩子不断进步,并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进一步巩固和发扬。同时,家长对孩子的不良思想品德和和行为要及时给予否定和批评,让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提高辨别是非和善恶的能力,进而控制和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并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对孩子的批评方式一定不能太过严厉,让孩子产生反感,要特别注意批评的方式和批评的语气,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从内心愿意改正。如国内的一档亲子节目中,负责人召集大家集合的时候,儿子表现得不以为然,父亲虽然对儿子的表现非常不满意,但是却没有对儿子直接进行批评,而是在晚上回去以后,问儿子今天负责人召集大家集合的时候自己表现的怎么样,儿子立马露出了比较羞愧的表情,父亲又因势利导,让儿子扮演负责人,自己则扮演选手,当他们按照当时的情形表演之后,父亲问儿子有什么感受。然后他们又进行了一次表演,父子俩还是分别扮演刚才的两个角色,所不同的是,这次父亲扮演的选手在听到儿子所扮演的负责人的召集令时,表现得非常积极。儿子不但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且记忆深刻。
4.实践锻炼养成习惯法
实践锻炼养成习惯法,主要让家长带领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让孩子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养成优良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时候,家长通过言语说服教育让孩子认识到了正确的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但是孩子只是在思想上认识,很难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如很多孩子都知道过马路的时候要等到绿灯亮了才能过马路,但是由于受身边其他人的影响,往往是绿灯还没有亮,就和其他行人一起到了马路的中央,不但对自身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还有可能因此造成一定的交通拥堵。所以家长就需要在平时过马路的时候,有意识地让孩子养成绿灯亮了才能过马路的良好行为习惯。以后,再过马路的时候,孩子就会条件反射的在绿灯亮起的时候安全地通过马路。如果孩子在实际锻炼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想要放弃时,家长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对孩子已经取得的成绩进行肯定,同时,鼓励孩子不断努力,让孩子认识到只有经受一定的挫折和失败,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这样,孩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锻炼中会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总之,有效的家庭教育能够促使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除了以上几种家庭价值观教育方法,还有谈论法、谈话法、榜样示范法、毅力训练法等多种方法,家长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接受能力,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使各种教育方法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提高家庭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钟丽红,敖晓华.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形成的作用及影响[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5).
篇4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幼儿性格;民主型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定义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当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特点及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据调查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根据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同,可分为常见的以下几种类型:专制型、溺爱型、纵容型、民主型这四种类型。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特点及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据调查显示,不同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对幼儿性格的影响是不同的。
1.专制型的父母教养方式
(1)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这是由中国儒家文化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和等级制度衍生出来的一种家庭教养方式,是一种严重的家长制作风。它要求孩子绝对的听话与服从,父母们总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可他们并不知道就在“听话”这两个简简单单的字中,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个性等宝贵的人格品质都不知不觉地在对父母的完全依赖和服从中丢失了。而且很多父母信奉“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的信条,在家庭教养方式中采取简单粗暴的打骂、吓唬等代替严格而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
(2)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他们一般都比较容易形成幼稚、依赖、神经质的心理,幼儿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差,自我依赖程度也较低,创造力也较差,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主见、懦弱。气质弱的幼儿可能变得更加依赖、无主,而气质强的幼儿可能变得更加反抗、暴烈。
2.溺爱型的父母教养方式
(1)溺爱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我国无论是独生子女家庭还是非独生子女家庭,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都具有普遍性。溺爱型的儿童家长将自己的感情以及物质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中去。他们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包揽一切,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并且为孩子提供一切的帮组和保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事事包办,并且一味地迁就孩子,具有过度保护性。
(2)溺爱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这种类型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利己的温床。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都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以至于从小不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他们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有情绪波动或攻击,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更不容易被别人所接受,而且还会使他们“在家如虎,出门如鼠”养成名副其实的窝囊废性格,更容易产生不信任、依赖、神经质等心理特征。
3.民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
(1)民主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在这种家庭中父母他们懂得尊重子女人格,能采取孩子的意见,不粗暴打骂,不强加意愿;父母处事公平合理,有了错误敢公开承认,讲道理;对子女教育注重方法,循循善诱。对孩子给予中等程度的关爱和中等程度的允许或限制,对孩子保持温和态度,能合理接纳孩子的意见和想法,亲子间采取开放的态度和方式沟通。
(2)民主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独立性、自信心、自尊心和动手能力的养成。在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具有自尊心强,性格开朗随和;有较强的自觉性,聪明伶俐,活泼外向;有是非鉴别能力,具有创造精神。而且这些孩子的性格比较直爽、亲切;知道关心他人;会和他人合作;喜欢交朋友、谦虚、礼貌、带人诚恳并且懂得互相尊重;具有探索意识,独立性较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
三、父母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性格
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不同,幼儿的性格表现也不同。那么针对幼儿的不良性格特征怎样才能培养出幼儿的良好性格呢?以下是本人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孩子不是成人的附属品,他有自己的思想,愿望,行动,如果长期由着父母“包”下来,只会导致其自理能力差,缺乏独立精神,我们只有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尊重其思想、行为,注意抓住一次次锻炼的机会,提高其自理能力,从才会使其日益趋于独立。“放手”让孩子向自己生活的空间索取自理能力。当该孩子萌动“想做”的心思是,父母要及时放手,让他自己完成,让孩子体会“做”的乐趣。抓住机会锻炼孩子,满足其好奇,好玩的心理,体会“干活”的乐趣。
(二)父母对孩子的爱要适度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天性,但是父母在爱的同时,有没有向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呢?孩子的正确言行和合理的要求,父母可以给予支持和鼓励,如果要求不合理,言行不正确,不但不能给予满足还要给予耐心说教,使孩子懂得道理,学会做人。这样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三)坚持人格的平等
平等是创造良好家庭氛围的基础。“蹲下来,与孩子平视”是每个父母和孩子沟通交流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在家庭中,父母应尊重孩子的意见、兴趣和自尊心,不能忽视孩子的地位,不能轻视、压制孩子的正确意见,更不能侮辱、体罚孩子,而应该把孩子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并且与其探讨家里的各种琐事,对的就采纳,错则加以引导,使孩子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篇5
论文摘要:本文提出研究家庭对未成年人犯罪影响的原因。提出家庭教育的缺失会成为促进和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客观因素,最后指出加强家庭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措施。
未成年人犯罪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全世界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长期复杂的社会问题。
研究表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大多与家庭不良环境有关,家庭教育缺失可能成为促使和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客观因素。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影响未成年人犯罪诸多因素中,家庭教育是各种因素最为重要的,是配合社会和学校教育,做好未成年人犯罪早期预防工作的重要一环。
一、家庭教育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首要因素
家庭就其实质而言,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家庭关系就是社会的缩影,它能集中而有力地影响孩子的成长。家庭是孩子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家长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形成民主和平等的和谐氛围。但是,很多家长都忽视了家庭教育,有的甚至出现“真空”现象。家长更多的时候,只在乎自己的工作或事业,很少关心自己的子女,缺乏情感沟通和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育。
(一)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堂
所谓的家庭教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的影响下的成长,这种影响体现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家庭是未成年人人生中经历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行以及家庭为孩子成长提供的环境,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无疑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保障,但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都会极大地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甚至成为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
(二)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深远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庭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具有学校、社会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家庭、学校、社会同为青少年的生活环境,从优化青少年生活环境来考虑,三者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都有必不可少,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即使学校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来说有着不同于家庭的特殊意义,家庭对青少年的意义也远非学校和社会的环境所能比拟。
二、发挥家庭教育职能防止未成年人犯罪
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项责任重大、意义深远的工作,从社会各职能部门到每一位公民,都要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道德环境、心理环境和生存环境,用道德和法制观念去引导未成年人,用爱心、用真诚去抚育他们的心灵,真正为未成年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积极的作用。从家庭角度讲,教育违法初犯孩子应着重把握好以下方面:
(一)注重教育方法,提高家教质量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很大部分是缺乏家庭教育,特别是教育失当的情况下造成的。错误的教育管理不仅没成效,反而会使被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从小养成其对立、反抗社会的情绪。为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笔者建议:1.突出心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导地位。青少年犯罪的多发期,易发期集中体现了青少年心智的不成熟,易冲动,不能冷静的分析处理问题,而且这个时期又是青少年性格、人格快速形成发展变化时期,如果在此阶段家庭不能给予孩子有效而又正确的规范和引导很容易形成青少年的叛逆心理,从而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未成年人在成长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在家庭生活中比较容易暴露,相对于家长而言要对此进行行之有效的规避,积极向上的要说明其存在的道理,消极落后的也要让孩子懂得其中的缘由,争取不要让孩子由于心理上的偏差走向歧途。2.加强社会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比重。心理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对家庭教育进行疏通和引导,二者不可缺失,未成年的成长既离不开自身的心理发展,同时外部的环境因素也对其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减少或消除不健康的社会风气对未成年的不良影响,一旦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或倾向,要及时制止和教育。
(二)在家庭教育中体现和谐的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父子关系,母子关系,而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当属夫妻关系,和谐美满幸福的夫妻关系能感染孩子,让孩子感觉到温暖,而不是片面的孤立孩子,从而形成畸形的父子同盟或母子同盟,要让孩子在和谐的家庭关系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在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基础上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爱,如何去爱,而不是单纯考虑夫妻二人的关系,要给孩子以生活的幸福感,笔者认为,以家庭教育为基点,完善原有的社会体制机制,着力于解决现有家庭教育中的突出矛盾,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和保护。是解决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有效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的有力保障,要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从而能够让子女健康快乐的成长。当然和谐家庭关系的建立更需要国家的制度法规和社会的道德规范,进而有效的控制未成年人犯罪。
参考文献:
篇6
人口流动家庭化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尤为引人关注。家庭是流动人口子女城市化的初始环境,提供了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城市后的社会化的基础条件,家庭教育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具有特殊而基础性的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由于流动人口家庭流动性强,在流入地就学的学校办学质量相对较低,居住的社区环境比较复杂等,因此,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特别是在其社会化过程中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
尽管流动人口家长跟城市家长一样,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值,同样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但由于自身素质不高,他们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更偏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促进子女全面发展的意识淡薄;对自身的角色认知不足,对家庭教育的职责和任务认识不清;多数不懂教育规律,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偏差,等等。
因此,如何构建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提高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质量,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健康发展的问题值得关注与探讨。我认为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三方面组成:一是社会家庭教育指导力量,其实施指导主要通过大众传媒进行;二是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三是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子女就读学校的教职工进行。对于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指导而言,我认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是最重要的方面。
1.为了增强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收到显著效果,学校组织教师、学生、家长召开座谈会,分析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学校还发出“家庭教育调查表”,了解流动家庭家长在家里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条件、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对子女有过错时采用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期望,等等。此外,通过多种调查,了解教师的指导、家长的反应和出现的典型事例等方面的情况。开展了“同读书,共成长”活动后,学校通过“‘建立学习型家庭’活动调查表”,了解以下方面的情况:学生家庭在建立学习型家庭活动中的表现,家长是否改善了家庭学习环境,是否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给孩子提供了读物,等等。
2.倡导学习与反思,学校根据家长个体户多,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倡导家长不断学习,提高自我。学校一方面直接组织多种学习交流活动,如请校外专家来校做家庭教育讲座、举办咨询活动,举办教子经验交流会、家长座谈会等,另一方面给家长赠送教子书籍,印发家庭教育有关资料,发动家长订阅家庭教育的有关报刊,让家长在自学中提高。在推动家长不断学习的同时,学校还推动家长不断反思和总结,发动家长写教子经验文章和读书笔记等,要求每位家长都总结出家庭教育的“一点感想,一个做法,一条经验”,让家长在反思与总结中加深对家庭教育各种问题的认识。家长反思总结出“感想、做法、经验”之后,学校给他们提供了发表的平台,这些平台主要有:家长论坛,学校的宣传栏,社会有关报刊,学校结集出版的读物。学习—反思—发表,每一个环节既互为基础,又相互推动,共同激发着家长参与家庭教育研究的热情,推动家长持续学习,不断实现自我成长。
篇7
关键词:基础教育;家庭;未成年人;家庭思想教育
基础教育阶段对孩子的一生来说是基础性、战略性和根本性的,这一阶段的家庭,不光是简单为子女提供衣食住行,还更应积极地在智力、思想意识和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培养和引导子女,使之健康成长,其承载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最早环境,家庭具有血缘、供养、共同生活、亲密交流等特点,家庭的亲子关系,使得成员间的交互作用有着其他群体所没有的特殊性。未成年人从家庭获得心理支持,学习生活态度及其相关技能,形成带有家庭烙印的人格,完成初步的社会化过程。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中自然包括思想教育的因素。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过去在不同层面上片面注重人的物质利益满足,有些体制性安排所引发的负面效应一定程度上纯粹把培养教育人的责任直接抛给了学校,学校成了“单枪匹马”、“孤立无援”的只身力量。加之家庭作为思想教育的传承正在市场化的生存危机下被无形削解和逐渐弱化,部分家长们往往陷于“面包”问题而不能过多关注子女的德行问题,使得学校思想教育一定程度上孤立化,许多家长自身也认识不到位。如何切实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进而实现对学校教育的有效承接互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未成年人家庭思想教育的基本范畴
通常来说,家庭思想教育是指家庭主要成员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倾向、道德规范,对其年幼成员施加不同程度的影响,使他们初步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它囊括了家庭思想教育、家庭政治教育和家庭道德教育,这三者同为家庭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共同的属性,但又相对独立,具有各自特殊的领域和属性。
(一)家庭思想教育:初步的认知教育
思想是指一定的认识与观点体系,包括宗教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思想是行为的基础,好的行为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作指导。人的思想来自环境影响与自我成长。家庭是未成年人思想成长的重要基地。家庭思想教育要培养和发展未成年人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思想观念和认识能力,解决好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问题,其中不仅要解决主观是否符合客观的问题,还要解决主观如何符合客观的问题。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按照的观点,主观认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主观的思想认识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就不仅要形成反映客观的思想观念,而且要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因此思想教育就其性质而言,是提高人们主观反映客观的认识能力和水平的教育,是认知性教育。然而家庭思想教育并不是全面、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的,它不像学校那样有组织、有序列,而更多的是与家长的个人期望联系在一起,每个家庭背景与家长的素质千差万别,因此每个家庭的思想教育都带着自己独特的色彩。对未成年人而言,他们的宗教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更多是带有自发性,自发的途径就是模仿与经验的途径,即以个人的和直接实践和生活体验为基础,以各种思想的自发影响为中介,形成个人对世界的感受和根本看法及认识世界的方法。这种通过自发途径形成的世界观、方法论,往往具有直观性、朴素性、差异性和易变性。由此可知,家庭思想教育更侧重于对儿童加以直观、朴素的思想教育,只是初步的认知教育。
(二)家庭道德教育:初步的人伦教育
家庭道德教育,是指家庭为了使成员接受和遵循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要求,对未成年人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包括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确定道德信念、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等。由于它以传输道德伦理及道德规范为主,故称之伦理规范教育。道德人伦教育是我国家庭品德教育的传统内容。《颜氏家训》曾以教子、兄弟、后娶、治家为题,论及家庭中对未成年人的人伦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书中主张“叫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可见家庭道德教育较侧重于家庭亲情、良好行为习惯的引导与熏陶,使未成年人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熟悉关心自己与他人的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遵循道德准则,形成规范性的行为,使之获得初步的道德社会化。
(三)家庭政治教育:初步的倾向教育
所谓家庭政治教育,是指隶属或依附于一定政党或政治集团的家庭潜移默化地向其成员传习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观点、政治情感,使之获得能初步适应政治倾向及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通过家庭政治教育,要增强未成年人对国家、政党的依附性,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性,故称之为初步的倾向教育。从根本上说,家庭政治教育是让未成年人获得初步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它是家庭将关于政治知识、态度、情感、价值取向影响下一代的基本方式。家庭是经济生活的基本单位,经济对应政治,因而各个家庭具有各自不同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政治观点,这必然会对其家庭成员有意或无意的产生一定影响。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少父母其实并意识不到对子女进行带有初步政治倾向的教育,以增强他们对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这是需要加强的。
(四)家庭心理教育:照亮孩子的心灵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深水区,改革释放了大量红利,也不同程度地改变着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一系列变化正不时冲击着人们原有的认知心理和价值信仰体系。改革既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更广的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的机会,也将人们推向竞争日益激烈、环境瞬息万变的社会大潮中。许多家庭能够从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也不可避免地面对各种矛盾、挫折和失败。这一切无时无处地不在打破家庭成员原有的心理平衡,从而造成浮躁、焦虑、失落、迷茫、紧张、愤怒乃至绝望,危及心理健康。与此同时,不少家庭内部矛盾和纠纷现象,包括父母离异现象等等,这些变化都会给未成年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父母应当主动关心子女的心理状况,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学会倾听与沟通交流,以积极引导子女释放内心负荷,快乐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二、未成年人家庭思想教育的特点
在教育学的角度来看,从出生到成年之前,个体都可视为未成年人,都属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范畴。未成年时期是孩子身体发育,人格成长,思想品德塑造的重要阶段。家庭作为未成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具有与学校、社会全然不同的特点。
一是情感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血缘关系形成了亲子之间强烈的情感性。由于血缘关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爱表现出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不求索取,只愿付出。从受教育者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直至长大成人,走向社会,受教育者的每点进步都凝结着教育者的心血和辛劳。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教育者不仅给予了其生命,给予其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更是受教育者的精神支柱和人生向导。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感情是最真挚的、最亲密的,正如我国古语说:“人之情性莫爱于父母”。在教育中,这种情感的感染效力是非常巨大的,这种情感的感染力,是无声的教育力量!在家庭中表现得尤为充分。对家庭思想教育来说,这种情感的感染性更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在家庭中亲子之间的安全、依恋与爱集体、爱祖国等高级社会性情操在内容、境界层次上不同,但他们具有相同的心理结构,其所引起的爱的情感在脑神经加工方式、在感受状态方面也是相近的,我们完全可以在安全感的基础上发展受教育者的同情心、仁爱、关心、责任感的情感品质,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灵活性。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实施的计划性较强,且具有固定的时间、场地。和学校相比,家庭思想教育的实施有较大的灵活性。在家庭中,虽然在一个大的时间阶段内,对教育孩子有一个计划,但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很少有固定的教育时间,也很少有哪个家庭固定某个地点教育孩子,家庭思想教育更常用的方式是“遇物则诲”或“遇事则诲”。可以说,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吃、住、行都包含有丰富的教育因素,就看教育者能否善于把握教育时机,灵活运用教育方法,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是连续性。这里的连续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家庭思想教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培养习惯的过程。习惯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受教育者的社会化,是完善人格,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但人的成长是一个有序的过程,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要从习惯培养开始。要形成某种习惯,必须经过连续不间断的反复训练,因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从概念开始,而是靠在实践中不断体验、不断摸索,这个过程是一个反复强化良好习惯,矫正不良习惯的过程。连续性的第二层意思是受教育者接受的是贯穿他一生成长的、全程的、连续的家庭思想教育。无论受教育者接受了多么完备的学校教育,总是阶段性,即使受教育者在学校学习的同时,他也有相当长的时间在家里,时时受着家庭生活的熏陶;即使真正走向社会,他可以从身体上脱离家庭生活环境,但却不可能从心里上脱离父母的影响。从这个层面讲,家庭教育是真正的“终身教育”。
四是潜移默化性。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班图拉认为,在社会情境中,人们往往是通过直接地观察别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的。观察者只是观察到榜样的反应,即使自己未进行实际的操作和直接受到强化,也能形成类似的学习。未成年人在家庭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模仿家长的一言一行。家长的政治信仰、思想观点、道德行为无形中成为未成年人学习的榜样。家长平时在吃饭、休闲、购物时所表达出来的价值观、家庭观、邻里观、消费观以及相应的情感表达,未成年人会视为行为的规范,加以模仿、认同,继而形成一定的观点、态度、人格与行为习惯。由于这种潜移默化性,有人说,在未成年人身上能看到家长的影子。未成年人早期的政治、思想、道德社会化确实与家庭的环境密切相关。
五是差异性。学校思想教育具有计划性、统一性与规范性,学校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有组织地安排学生接受社会主流文化中的政治立场与道德规范。而家庭思想教育却不具备学校教育的特点,家庭思想教育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家庭的经济状况、家长的政治态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未成年人政治素质与道德水准。未成年人早年所接受的家庭思想教育对他成年之后的政治道德素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提高全民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做好未成年人思想教育重要前提。
三、未成年人家庭思想教育的策略分析
基于家庭思想教育的上述特点,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认为家庭思想教育应注意到如下几点:
首先,以身作则并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家庭思想教育主要靠父母的言传身教,即父母的示范感化教育。怎样算是示范?不妨以例说明:成年人在别人面前或饭桌前打喷嚏时,用手捂嘴或把脸扭过去。子女看了开始是无意识地跟着模仿,时间长了成为习惯,成年人的这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规范行为就是示范。父母良好的婚姻关系是未成年人获得安全感的重要条件。父母示范是包罗万象的,它又以子女对父母信赖为基础,其示范行为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这就要求家长以人教人,以实际行为感化子女,首先家长要具备良好的的思想道德品质与规范化的社会行为。
其次,坚持适时说理与行为训练。家长遇到未成年人的问题,首先不要着急。一急可能就不讲道理,未成年人往往压而不服。对未成年人要注意进行日常训练,一个好的行为往往是经多次反复训练才能形成。家长应注意“长善救失”及时发现子女的合符规范的行为,并对他们的优化行为随即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促进其合理规范行为巩固化。若得到的是负强化,要么未成年人信心锐减、胆怯、害怕,要么表现出与成人要求相对立的思想和行为,两种结果,均不利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应优势诱导、适时教育。
再次,坚持防微杜渐与循序渐进。家长应做有心人,应细致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规范行为,并迅速不断加以纠正。未成年人出现不规范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在矫正时必须避免粗暴、急躁和放任自流两种态度,要发扬“教育者的忍耐”。控制未成年人不规范行为,预防比矫正更为重要。未成年人成长进步是一点一滴小事开始的,对小时的放纵久而久之却会铸成大错,家长也要因此而遗恨终身。家长应该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时刻以“小事不小”自警。要敏锐地抓住某些错误思想的苗头予以教育和引导,预防在先,禁于未发。对不同发展水准的未成年人,家长应有耐心,给未成年人成长的空间,对他们的教育要求应放在未成年人能够接受的水准之上。任何超越未成年人心理承受能力的惩罚与吃着,只会逼迫未成年人离家出走,逾日不归,造成更大的损害。
最后,做到严爱相济原则。在家庭思想教育中,要爱中有严、严而有度、严中有爱。在培养子女方面溺爱、娇宠、迁就将导致家庭悲剧。家长在心理上必须明确“惯子如杀子”的道理。溺爱会使孩子自私、任性,容易造成孩子的娇气、惰性、骄横、庸气等心理弱点。长大后,其社会适应性、自立性、自制性都十分脆弱,干事缺乏恒心和毅力。实践证明,被溺爱的孩子个体社会化不健全。真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生活上关心照顾,二是对孩子精神方面的严格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后者比前者更重要,中外许多深通爱子之道的家长不无重视后者。有爱就有严,一个家庭应该有一个权威。首先是父亲的威严,而父亲的威严来自父爱,这是家庭思想教育中权威力量的源泉。家长的权威来源于严格要求与自身的威信。严格要求要有说理的基础,威信则要一点一滴培养,家长应充分注意到严、爱的统一与和谐。
此外,还应坚持经常沟通与统一要求的原则。家长应与未成年人建立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关系,注意经常沟通思想、情感,亲子的心灵对话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父母之间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要求应该统一,使孩子的成长有好的参照标准。
参考文献:
[1]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 刘济良:《回归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J],教育科学,2001年第5期。
篇8
【关键词】独生子女;隔代教育;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12-0052-03
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实行20多年以来,对经济增长及人口素质提高的贡献毫无疑问。如今,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进入婚育期,有专家预测,在未来10年里,独生子女养育独生子女的新型家庭将过千万。然而,昔日的“小皇帝”“小公主”们似乎并没有完全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于是,隔代教育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
隔代教育指祖辈家长对孩子实施的教育,或祖辈家长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当中。隔代教育既有优势,也有不足。所以,如何提高隔代教育的质量,保证第二代独生子女健康成长,已成为广大学者、专家共同探讨的问题。由于第一代独生子女大多出现在城市,因此本文主要讨论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隔代教育现象。
一、城市隔代教育的现状
笔者于2008年3~6月在沈阳市5所幼儿园选择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收回235份,其中有效问卷220份。现将调查结果作如下分析。
1.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隔代教育产生的原因
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隔代教育的产生既有社会方面原因,也有第一代独生子女自身的原因。其中,工作压力大和自身缺乏责任感是主要原因。调查中,大多数年轻父母表示,他们选择由自己的父母带孩子是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他们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在社会中谋得一席之地,因此必须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工作上,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照顾孩子。
从年轻父母自身来讲,其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往往使得他们中的不少人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个性。访谈中笔者发现,很多年轻父母缺乏“为人父母、照顾孩子”的意识,不少年轻妈妈甚至怕影响自己的身材而在产后拒绝给孩子喂奶。
此外,隔代教育产生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祖辈家长们大多已经退休,有时间、有精力照顾孩子,而他们又有着丰富的育儿经验,能够让子女放心地将孩子交给自己来带。
2.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隔代教育的类型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隔代教育可分为完全隔代教养型和联合教养型。完全隔代教养是指孩子生活在祖辈家长家中,完全由祖辈家长来带,父母只是周末或假期才与孩子见面,这种类型占调查总数的11.36%。联合教养是指祖辈家长与父辈家长共同带孩子,孩子与祖辈和父辈家长同住,衣食起居主要由祖辈家长负责,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大多是在下班后或晚上,这种类型占调查总数的77.3%。
调查还发现,大多数隔代教养家庭,孩子刚过哺乳期(有的甚至没过哺乳期)就由祖辈家长来带,所以孩子对祖辈家长的依赖非常强,大大超出了对父母的依赖。
3.祖辈家长与父辈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差异
祖辈家长与父辈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否一致,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影响。调查发现,在一半以上的独生子女家庭中,祖辈家长与父辈家长在教育观念上能够保持一致,如都认为应注重孩子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均衡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父辈家长对祖辈家长参与教养孩子持肯定态度。但也有30%左右的父辈家长表示,在教育孩子方面与祖辈家长之间有很多冲突,如在教养过程中,自己希望孩子能更加自立、降低依赖性,而祖辈家长则忽视这方面的培养。
4.城市隔代教育的特点
祖辈家长的价值观念、知识结构等或多或少与现代社会中的观念等存在差异,这使得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隔代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照顾周到,但注重孩子物质上的满足。俗话说“隔辈亲”,祖辈家长对孩子寄托的感情和期望比当初对儿女的感情和期望更高。他们有更丰富的照顾孩子的经验,对于年轻父母不知所措的问题处理起来得心应手。而且,祖辈家长大多已经退休,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孩子,这样,祖辈家长比父辈家长对孩子的照顾更周到。但是,祖辈家长很容易产生“爱的补偿”心理和行为。因为他们当年只养育过一个孩子,而年轻时经验少、工作繁忙,在育儿过程中难免会留下许多遗憾,所以,他们会尽全力给孩子最高的物质待遇,以弥补自己对子女留下的遗憾和歉疚。在调查中,有75%的老人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会尽最大努力满足孩子的需求。这种无原则的溺爱必然易使孩子养成追求物质的习惯,甚至产生互相攀比的想法和极大的虚荣心。
第二,能够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却容易忽视孩子个性品质的培养。祖辈家长更有爱心,更喜欢和孩子在一起,对孩子疼爱有加,这些关爱使孩子更依赖于祖辈家长,孩子有什么事情、心里话更愿意向祖辈家长倾诉,这样,孩子可以体会到自己是被理解的,并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满足了部分情感需要。然而,正因为对孩子无原则毫无保留的爱,祖辈家长往往会包办孩子的很多事情,对孩子的一些小错误视而不见。他们不让孩子劳动,从穿衣吃饭到拿书包,都替孩子做,这在无形中助长了孩子依赖、懒惰、任性等不良品性。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只知道“自我”,凡事以自己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需要和感受,不愿接受社会和集体的任何纪律约束,缺乏抵抗挫折的能力等,而这些性格上的缺陷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第三,减轻了年轻父母的负担,却易导致亲子隔阂。调查显示,有69.2%的父辈家长表示,他们接受老人带养孩子是因为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可以说,祖辈家长带孩子解除了年轻父母的后顾之忧,使其专心于发展事业,不断完善自己。然而,父辈家长和祖辈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总有不一样的观点,父辈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可能更高,而不像祖辈家长对孩子那样宠爱,而祖辈家长则容易忽视细节,对孩子的小毛病不予理睬,父辈家长看不惯可能会加以阻止,这容易给孩子造成误识,认为只有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爱自己,爸爸妈妈不疼自己,极易导致亲子隔阂。
第四,祖辈家长活动范围较小,容易导致孩子封闭在小环境中。祖辈家长生理逐渐衰退、喜静懒动,带孩子的活动范围很小,会有意无意地把孩子封闭在家庭的小范围里。这与孩子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不符,会降低孩子的求知欲,容易使孩子养成内向、不爱活动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显然不利。
从以上分析可见,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隔代教育有其独特优势,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何发挥其优势,避免不足,值得我们去思考。
三、思考
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隔代教育现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婚育期间接导致的结果。祖辈家长有其自身的优势,可以承担起照顾孩子的重任,但在教养孩子的实际过程中,还是会或多或少受到一些旧观念的影响。面对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隔代教育,我们要做的不是责怪、批判,而是针对其特点进行正确引导,使其成为特色教育。
1.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隔代教育逐渐成为普遍现象,这是全社会的大事,关系到社会、国家的发展,因此,必须形成全社会重视隔代教育的良好氛围,加强对隔代教育的正面宣传,让人们接受隔代教育。同时,要为隔代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其健康发展。如社区、妇联等可成立家长培训学校,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培训,向其传授新的教育观念、知识,帮助祖辈家长、父辈家长解决孩子教育中的问题;作为幼儿教育的主体,幼儿园也应组织各种讲座、亲子活动,为祖辈家长、父辈家长排忧解难,提供有效的指导,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创造各种便利条件,引导隔代教育良好发展,提高其质量及效率。
2.对祖辈家长进行再教育
城市中承担照顾孩子重任的祖辈家长大多已经离开工作岗位,他们与外界接触较少,思想观念难免落后,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很难完全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祖辈家长在把自己的知识和人生经验传递给孩子的同时,还应该注意接受再教育,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多了解一些家庭教育的新知识,接受一些新观念,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管理孩子,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
3.加强年轻父母的责任感
照顾孩子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年轻父母应最大限度地承担起照顾孩子的重任,努力提升自己,做到工作、家庭两不误。首先,年轻父母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竞争力,为家庭生活提供物质上的保证。其次,年轻父母要加强家庭责任感。也就是说,年轻父母要有承担家庭事务、照顾孩子的意识,并努力去做,对待孩子要有耐心,无论多忙,都要尽可能抽出时间多陪孩子,如带孩子出游、与孩子做游戏等,从而加强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再次,年轻父母还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做学习型的新家长,努力培养出杰出的下一代。
4.增进祖辈家长与父辈家长的沟通
由于社会阅历和知识结构等不同,祖辈家长与年轻父母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也不尽相同,在教育孩子方面必然存在一定差异,有时如何教育孩子甚至成为两代人争论的焦点。所以,二者的沟通很有必要。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方面,祖辈家长应当多倾听年轻父母意见,接受新的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方法;父辈家长则应多向祖辈家长咨询养育知识,丰富自己的育儿经验。祖辈家长与父辈家长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孩子创造尽可能和谐科学的成长环境。
总的来说,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隔代教育是时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关系到祖国下一代的健康快乐成长。作为祖辈家长,应该协助好父辈家长,充分发挥余热,使自身的人生价值再次得到体现;父辈家长也应协调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隔代教育的优势,消除其负面影响,从而达到家庭和谐,为祖国下一代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参考文献:
〔1〕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问题:一个多学科的分析框架〔J〕.浙江学刊,2008,(2):180-185.
〔2〕李默耕.隔代教育面面观〔J〕.现代家教,2002,(5):16.
〔3〕李蜀黔.怎样看待隔代教育〔J〕.贵州教育,2007,(11):25-26.
〔4〕吴旭辉.隔代教育的利弊及其应对策略〔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4):111-112.
Reflections on Generation-Skipping Education of Only-child in Urban Areas
Dan Fei, Xu Guijuan
(Colleg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篇9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点,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教育发展纲要》指出:“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的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这就告诉我们,家庭是道德教育的摇篮,家长是孩子最早的也是最有权威的德育老师,也是终身老师,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教育未成年人分清事非,辨别善恶,用公民道德来调整,规范孩子们的行为。可见,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教育误区:在儿童观方面,有些家长见“物”不见人,将孩子当成面团,想捏成什么就捏成什么,无视孩子的主体地位和独立人格,致使孩子成为家长的私有财产,看成是知识的容具,考试的机器,成为缩小的大人,缺乏应有的天真和灵性。有的家长过分重视智力投资,而忽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精神上的优化。物质上,想尽办法满足孩子的要求;管理上包办一切;评价上重智轻德,认为只要考出好成绩,就是好孩子,将来就是好人才。正因为教育误区就产生了孩子与家长的一些不和谐现象:一是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希望值过高,让孩子感到压力太大,忽视孩子其它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特别不注重孩子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二是家庭不和,孩子和家长感情疏远,长期不说话,甚至产生反感;三是父母对孩子的交往,尤其是对异性同学的交往干涉较多;四是家长对孩子过分关爱或者对孩子评价不妥,从而引起亲子矛盾;五是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干涉,比如限制外出和参加活动,或只限于在一定对象内交往,家长往往会怕孩子学坏了,但孩子本身确认为要出去接触社会,增长知识;六是家长与孩子缺乏交流沟通,有的甚至是把双方沟通变为父母单向的训斥。
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能否把这一代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关系到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因此,家长首先要明确教育方向与国家利益.人民要求相一致的原则,不能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端正教育目的。二十一世纪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具备这样的素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
总之,作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
篇10
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影响活动,也包括家庭中年长者对年少者的影响。因某些原因,致使家长未能达到有效教育孩子的目的,都可以叫做家庭教育缺失,如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再如父母不善于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我们这里所说的家庭教育缺失是指因孩子住校,与父母远离,造成双方长期不能接触,进而父母未能对孩子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的情况。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一)家庭德育功能缺失
家庭德育是指父母亲对子女进行的品德教育,它是学校和社会德育的基础,是塑造人们灵魂的重要环节。虽然,在儿童和青少年品德发育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主导的作用,但家庭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式,在儿童道德发展中起着奠基作用,因此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德才兼备的新世纪人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孩子的儿童期是人生可塑性最强的时期,社会的道德规范、良好的行为准则总是通过父母的言行举止展示在子女面前,使他们耳濡目染,并加以模仿认同。父母则通过示范、矫正、强化等步骤,去浇铸孩子的道德面貌。孩子往往把这一时期养成的品德,有意无意地保持终生。
通过与多位家长的交谈我们知道,家长相信子女在学校会受到各方面的教育,包括学习与品德,父母所需要做的就是“验收”成果。这也得到任职教师的证实,孩子在校期间,家长通过电话联系老师时,关心的多是孩子的学业情况。即使在周末的相处时间里,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也是学习上的督促,生活上的关心,而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在校表现,同学之间的交往等情况则少有关注。可以说,对于寄宿儿童的教育尤其是道德方面的教育,大多数家长处于无作为状态。
(二)家庭美育功能缺失
家庭美育是要求家长以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为内容,并借助形象感染的手段,去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陶冶孩子的道德情操,充实孩子的气质个性,使孩子的心灵净化、语言文明、行为高雅,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高尚的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美育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教给儿童能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际关系美而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挚,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美的品质。”[3]他的话指明:家长要教育子女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光靠讲大道理,靠约束子女的言行是难以达到目的的,还必须用美的形象去触动孩子全部感情世界中那一席美感的圣地;再用他获得的高尚情感去净化自己的心灵;然后推动自己高尚的善良的行动,也就是自我教育到自我完善。这就是人类独有的高级情感,是使人由动物性上升到人性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与德育相辅相成的教育措施。
家庭美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子女感受美、鉴别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具体可感知的美的事物的形象来感染子女,影响他的思想情感,陶冶他的个性情操,可以说美育与德育是紧密相连、相互依赖的。
(三)家庭劳动教育功能缺失
家务劳动是维持家庭生活,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保证人类家庭生存必不可少的活动,是一种伦理道德范畴的劳动,是每个家庭成员对家庭尽义务的一种途径。孩子从小通过家庭劳动、可以养成他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人民的品德;形成艰苦朴素的作风和用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认真完成任务的纪律性、坚持性、责任心和主动精神;同时可以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懒汉思想。经常参加劳动,并养成劳动习惯的孩子,会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倍加珍惜,还会推己及人,尊重父母或他人的劳动果实,不浪费粮食,不乱花钱,爱惜教室的桌凳和校园的一草一木,同时还会形成较强的家庭责任感、义务感。这种良好的思想品质,能够净化孩子的心灵,惠及到儿童日后的学习、生活等方面,这对他们一生的成长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总之,家庭教育必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德、美、劳更是这种教育结构的主体框架,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教育出的人才是理想的人。只重视其中一种教育,所培养出的是不完全的人,将来对社会都是无用的。因此,家长对寄宿儿童不能只持有片面的教育观而应综合考虑,尽量给予子女完整且内容丰富的家庭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儿童道德成长的影响
(一)儿童道德认知方面的偏失
道德认知即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以及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结合调查结果,总结出儿童道德认知的的偏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生寄宿在学校,和父母沟通时间很少,而老师们又不能及时给予指导,这就导致学生不能形成准确的道德判断;第二,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学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很多老师并不能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更多的是照本宣科,灌输一些价值取向,这样儿童的道德常识概念就无法得以正确掌握;第三,学生来自学校四周不同的地方,大家相隔远至数十里地,彼此之间的价值观不甚相同,却得不到正确而理智的价值引导,致使儿童的道德信念混乱。
(二)儿童道德情感方面的偏失
道德情感是人对道德原则、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共鸣,又是人对道德理想、道德建构的向往之情。情感德育理论认为,道德情感是一个人道德发展的基石,道德情感在个体道德的大厦中,直接参与道德认识、行为、评价等活动,他本身就是个体道德主要存在方式,是全部道德现实化的根本环节。然而,儿童的道德情感形成却并不顺利,其作用难以显现。
(三)儿童道德行为方面的偏失
一切具有善恶价值并应承担道德责任的个人活动,即是道德行为。在理性的实践层面而言,认知与经验蕴含着知识与规范,知善与行善的相涉和相融。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儿童将他们所掌握的道德认知外化为行为。儿童因前面所分析的道德认知偏差以及一些其他因素,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一些道德行为方面的偏失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儿童不能有效地进行道德实践;第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儿童中有许多越轨行为出现;第三,不健康的身心致使许多儿童出现问题行为。
综上所述,各种问题行为的产生都有各自的原因,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首先,家庭教育、情感关怀的缺失是儿童产生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其次,学校生活和学校教育中的一些不良因素是导致儿童产生问题行为的直接原因;最后,不能忽视儿童自身因素的在形成问题行为过程中的作用。
三、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补救策略
(一)提升家庭的道德教育能力
日常生活中,家庭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显得力不从心,即使家长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社会人,自己也力不能及。综合来说原因就是农村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自身素质不高,无法给予子女正确的指导。因此,作为家长,作为儿童一周才能见几次的父母,有必要改变自己,改变家庭教育环境,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温馨家庭。基尔帕特里克指出,家庭比学校更需要形成良好的道德风气,因为家庭既是广大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它是一个小联邦、小学校,一个充满希望的善良之校,因此促进品格形成“最实用的方法是形成家庭文化”。
良好家庭环境的建设首先需要通过良好家规来培养儿童的好习惯,其次是改善家庭成员关系,提高家长自身道德素质,建成和睦家庭。家长的文化修养、品德情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意识行为,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孩子,以积极的道德情操引导孩子,以传统的美德影响孩子,以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那么孩子才会成为会学习、会做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全面发展的有用之人。
要做到这些,就要求家长能够自觉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并体现在日常实践中。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相互冲突,相互渗透,导致家长教育观念出现错位现象,形成错误的人才观、亲子观、儿童观,从而导致畸形的儿童德育观。因此,改变家长的道德教育观念成为弥补寄宿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重要一环。
(二)充分发挥学校的道德教育整体功能
儿童在校时间远远多于在家时间,学校不仅成为儿童吸收知识的地方,也成为他们身体发育,道德发展的主要场所。为此我们在探究发挥学校德育功能时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在校期间与学生接触最多,能给予学生一些正确的指导的就是学校老师,所以有理由充分重视老师的德育作用;第二,为了弥补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可以从多角度模仿家庭情境,构建出家的感觉;第三,丰富的课外活动对儿童道德发展有着很大裨益,所以应当适当开展;第四,学校应当从多方面着手,避免社会不利因素对儿童造成影响。
有些学生在住校期间,不能适应乏味的生活,会偷偷跑出去,在学校周边玩耍。虽然农村没有网吧、游戏厅、台球厅等游戏场所,但是学校附近环境复杂,社会闲杂人员不在少数,学生的人身安全不容忽视。这就要求学校能向我们上面提到的,提高学生在校积极性,同时还要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做到学生位置心中有数。
学校也有很多走读生,他们除上课期间在校,其它时间都在家里度过,相比寄宿生,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也更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儿童并没有形成正确稳定的价值观,不善于支配自己,容易受到情绪、兴趣或外部事物的影响,模仿同伴的行为。儿童在接触过程中,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容易就此互相传播开来,说脏话、打架的情况时有发生。老师应当密切注意学生的言语行为,发现不当行为立即纠正,在班里讨论学习,让儿童就此有一个统一的、正确的认识。而不能只是简单的呵斥,暂时的压制问题,长久发展下去,小恶发展为大恶,小过铸成大错,就为时晚矣。
(三)完善家庭与学校的互补促进制度
家庭是孩子校外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的参与能够促进学校与家长产生互动,使家长感受到新的教育理念。学校可以通过其师资的专业素质支援家长的教育行为,促进家长理解和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第一,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对儿童德育工作的认识,增强家长的道德教育能力;第二,拓宽联系渠道,密切家长与学校的交流沟通,做到学生的情况彼此了解,心中有数;第三,个体差异化决定了寄宿儿童处于不同的道德发展阶段,因此不能采取单一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而需要学校根据不同情况,指导家长做出针对性的处理。
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分层确定学生家长教育的计划和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也会逐步上升,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儿童处于不同的道德发展阶段,并呈现出有序性发展。如果学校一概而论,对学生家长采取单一的教育指导,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阻碍儿童的道德发展。因此,学校应当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指导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四)发挥儿童主体性,促进其道德能力的成长
道德能力是指人能够认识各种道德现象,面临道德问题时可以鉴别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道德评判、道德选择并将之付诸行动的能力。这里强调了道德作为实践理性,不仅是一种意识形式,还是一种活动形式,不仅是思维的问题,还是行为问题,是一种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道德思维与道德实践相统一的特殊能力。在儿童道德成长出现偏差的工作中,我们还应当注重培养、提高儿童自身的道德成长能力,这是学校老师,学生家长都应尽到的义务,道德评定和道德选择是我们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