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职业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10 16:0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职业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学职业教育

篇1

一、特殊学校职业教育的现状

1.师资缺乏,专业能力偏低

目前,特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着职业教育师资严重缺乏,现有的老师大多是从普通学校中途改行过来的,专业能力偏低、教育教学技术落后等问题。

特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一般包括康复教育、文化课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三大块,道理上应该配备相应的师资。但是,我国培养特教师资的各类院校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所培养出来的教师往往缺乏专业的知识技能,加上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特教教师的教学经验得不到丰富,教学能力和水平受制约,处于较低层次。

2.职教项目单一,指导思想偏离

职教项目单一,不能根据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难以适应未来市场经济社会的需要,这可能是当前各特校的共性。比如:有的学校只开设了缝纫课,而有的学生喜欢理发或修理、烹饪等,可学校又没有开设这些课。有的学生有绘画、舞蹈的天赋,却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单一的职教课,束缚了学生个性发展,也为学生将来就业埋下了隐患。

另外,部分学校仍片面追求文化课的成绩,只重视语文和数理化教学,其他科只作为副科,可上可不上,职业技术课就是搞清洁卫生。

3.资金政策和扶持缺位,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特校职业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大部分学校没有用于职业教育的专项资金,特校开展职业教育所需经费,只能通过学校创收或社会赞助解决。办学必备的物质条件准备不足,教学设备、实习基地问题得不到解决,职业教育就成了空中楼阁。

二、特殊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1)树立正确的残疾人教育观。残疾学生生理残障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但是事实上,残疾人不是残废。对于听障人而言,听力损失使他们在与健全人的沟通上产生一些障碍,但他们的智力、学习能力、劳动能力并没有受到必然的损害。除了部分对听觉有特别要求的行业外,工业、农业、手工业、服务业、美术工艺等正常人能做的职业,很多听障人都可以从事。耳聋学生的职业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发展情况不同,随着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化,随着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的生理缺陷得到进一步补偿。而且聋生还具有眼明、心静、手巧的特点,他们工作中完全有可能做得与健全人一样好,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可超过健全人。只要实施合适的职业技术教育,他们的潜能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2)树立知识教育与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观念。特殊教育学校是几种教育要素有机结合的整体。要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自食其力,必须注重提高他们的文化、职业技能等综合素质,两者兼备才能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2.加强职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1)上级主管部门在配备特校教师时应适当配备一些专职教师。

(2)挖掘内部潜力。首先,要加强培训,让特校中有一技之长的教师分别进行工艺美术、烹饪、按摩、美容美发等的专业技术培训,扩大职教队伍。其次,让具有某方面专长的教师担任职教工作,让他们边学习边教学,学用结合,在学习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中成长一批专业教师。再次,选派教师到工厂企业、兄弟学校参观学习,结对拜师,开阔眼界,熟练技能,提升一批专业教师。最后,聘请专业人员作为特校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来校进行培训、指导,培养一批专业教师。

3.加强课程的开发,建立完整的职教体系

中学阶段重点做好专业分流,文专并进。学校应从七年级开始设置职业劳动课程,教学简单的职业理论和操作,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在完成文化课教学任务的同时,实行专业技术课程分流教学。在学校课程安排上,进行大量的调研和大胆的改革,可全校上午集中上文化课,下午集中上活动实践课、职业技术课。在职业技术课上,采用打破年级界限,按智力、能力、爱好自由选择,适当调整的方法,保证每一位学生能较集中地学一门技术。课程开设大致如下。聋生:缝纫、机械加工、广告设计安装、毛衣编织、美容美发、糕点制作、建筑与装修、汽车美容、清洁卫生、搬运装卸、酒店勤杂、擦鞋等。盲生:按摩、配乐、唱歌等。培智生:家政服务、洗车、擦鞋、清洁卫生、搬运装卸、酒店勤杂。

经过中学几年的技术教育,毕业生能有一至两门较娴熟的技艺走上社会,同时他们也可以参加高一级学校招生考试继续学习。

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生;学习动力;解决方法;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14-02

我在职业教育中从事一线教学与管理工作共有十五年了,一直关注学生学习动力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动力大不如以前了。通过对我所教过的几届毕业生调查、电话联系和网络聊天以及对现在所教的三个年级的学生的谈话了解到当代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思想变化,结合中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分析这些现象的内在原因。

一、扩招前职业教育学生的情况

1.生源情况。扩招前高职院校很少,主要是中专,九十年代中期的中专学生生源质量很好,在初中学习成绩基本上是名列前茅,学生进入中专时都非常自信,有优越感。

2.学习动力。有好的基础,进校后大家也延续了初中时的你追我赶的学习劲头,时常看到学生向老师问问题的情景,另外当时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相对现在来说要小得多,所以学生主要的时间就用在学习中,学习动力比较强。

3.就业。由于还延续了部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模式,学生基本上很少考虑就业的问题,学生到企业里工作也非常努力,企业反映也非常好。

二、现在职业院校学生的情况

1.生源情况。很多中等职业院校在2000年前后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但进校学生的高考成绩一般,其高中时学习成绩在中等水平,其自信心和优越感较成绩优秀的学生就差些。

2.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动力。很多同行现在就感觉到现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差,学习效果差,不努力。一般认为这些归咎于学生自身,有些以前被大家都认为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现在也有同感:即使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其效果也未见起色。从事了许多年职业教育的老师也很迷茫,大家试图探索出一条新思路。近几年示范高职的建设,就派出许多教师去德国、香港、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对其职业教育模式进行考察学习。笔者有幸参与了这个项目的学习,目的是把其成功经验与中国的职业教育相结合,创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品牌,解决其中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近几年的示范高职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实训设备,建立了以“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为代表的几种教学模式,通过应用到实践中,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我认为还应该就以下几个方面多加考虑。

第一要解决需求问题。学生到校读书的目的不能够仅仅是拿证书,而是要获得一门技能,起码能够使用这种技能解决生活问题。很多学生毕业时证书一大摞,用人单位问他究竟会做什么,学生却茫然不知,所以职业教育必须培养学生一门社会需求的实用的技能,而不是发证!第二要解决学生学习方向性的问题。学生进校就应该对其进行职业规划辅导,现在职业院校进行这项工作很少,他们在报考院校的专业时很多是茫然的,不知道这种职业培养的人将来会做什么,究竟适不合适合自己。有的学生干了一辈子都不喜欢的工作。第三是在上述两个问题解决后才能够谈到的学习动力的问题。学习动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素。大家知道“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兴趣才有动力”,“有利益的驱使有动力”,“成就感也会有动力”。在职业教育中如何才能够使学生学习有动力是职业教育人应该思考的问题。“有压力才有动力”是我们老师最擅长的法宝,考试不及格是压力,考试前的熬夜背书是动力,中学升学压力就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职业院校这一招效果就不好,学生60分与99分效果差别不大,这门课程结束后很难再“温故而知新”了,中学课程的承前启后非常重要,必须“温故而知新”,这种动力显然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的效果就不好,我们就必须考虑用其他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兴趣才有动力”,但学习的兴趣必须要持久才行,一旦兴趣失去学习动力就下降。我们如何让学生的兴趣持续下去是关键,学生进入学校之初兴趣较浓是因为大学的一切对学生来说是新奇的,学生起初的梦想和好奇使其开学初期学习兴趣较浓,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压力较中学时大大减少,这种动力也就渐渐减弱。

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模式,部分学生中学毕业后家长与专门的职业规划机构对该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到企业就业,企业然后就送学生到相应的职业院校进行职业培训。在职业院校培训一段时间后再在企业实践锻炼,交叉进行。这种职业教育模式确定了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又有针对性的培训专门的技能,在企业里学习技能的同时又知道存在哪方面理论的缺陷,到学校里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理论。在学校又可以接触到先进的技术,然后应用到企业的工作中。在这种交叉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动力被源源不断的激发与补充,因为有新的知识和技能要被学习,有明确的工作任务要完成,这样学习理论知识不会盲目,工作技能又不断加强,学生毕业时自然成为企业中的有用员工。

这里我们要清楚的知道“知识”与“技能”各自独立性和相互补充的关系,我国职业教育很多侧重“知识”的传授,很多验证性的实验当成了“技能”的培训,学生毕业到企业时被认为什么也不会,学生也认为自己什么也没有学到,幸好这方面的缺陷正在逐步完善。那么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就完全适应中国职业教育吗?我认为至少现阶段不能够照抄照搬,但其培养学生学习动力的精髓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学生学习的内容必须是企业需要的,而不是学习企业认为过时的东西或者很久以后才能够应用的。学习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侧重在技能,因为我们是职业教育,所以必须是技能优先,知识方面的内容应为指导技能服务,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是有目标上的区别。

在教育方式上必须和企业紧密结合,在参与企业劳动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虽然我国职业经济现状,不能够把学生全部送到企业去,但是在高教司张司长的讲话中提到“校中厂,厂中校”的办学模式已经解决这种难题,高职院校建立了许多实践性教学基地。学生在学习中完成许多和在企业完成一样的产品,目标明确,工艺水平提高,有成就感,理论知识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动力自然而然就有了,这些就是我们学习其成功职业教育的精髓。在学生技能鉴定中,考试就是考核学生完成产品的能力,应用知识指导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变革技能鉴定就是发证的模式,企业人员参与考核,对优秀人才给予就业优先推荐,在找到较好工作的驱使下,学生学习动力也会大大得到激发。通过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性方面的阐述,我们就会思考谁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动力性的问题。困扰职业教育多年的问题就是师资水平,既然学生需要在学习中培养高技能,我们的老师是否胜任是关键,老师不行一切免谈!职业院校老师一部分是本科、硕士毕业,另一部分是从企业里来的有经验的师傅,前者缺乏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后者可能文化水平不够,两者共同缺陷是没有得到教师的专业培训,即使有知识有技能但不知道用何种方法传授给学生,所以职业院校的教师综合素质需要不断提高。只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教师才能够胜任,才能培养学生的技能和传授知识,学生的学习动力性才能够源源不断的被激发。学生有了学习动力我们的职业教育才是成功的,我们才能够培养出国家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篇3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高职;竞争力

近年来,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依然严峻。高职毕业生有文凭,但却不会实际操作,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要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们的高职教学中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那么作为高职教师的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将此作为重点问题进行考虑。因为实践能力的高与低不仅关系到每位高职学生个人,也关系到我们高职院校本身的存在与发展。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此作为重点,并注重这一问题的落实。特别是要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以切实提升学生的竞争力。结合学校高职教育思想学习活动的开展,我也对我们的日常教学作了一些简单的思考。以期望对我们的日常教学实践有所总结和启l。

1 存在问题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高职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定,还是具体教学活动的开展中都应重视在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操作的锻炼。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我们或多或少总会因为受到实践设备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图个方便,课堂教学中拿本现有的教材或资料进行讲授,而讲授过程中又以口头讲述为主,动手操作和实践练习等环节相对弱视甚至省略。另外,我们还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教师常年在教学岗位上工作,本身与业界联系也不多,有些教师可能会存在缺乏现时代业界实践的经验等问题,这同样会导致教师在高职教学中可能更多侧重于理论内容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践经验传授等问题。这无疑都会影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 怎么改进

那面对如此问题,作为高职教师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1.日常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社会对高职学生的专业要求是“实用”。意思就是社会需要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是要会实践操作的,容易上手的,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因此,在高职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以此为出发点,把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作为重心。例如: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应重视实践课,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和地位。特别是我们在讲授过程中要重视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法。在上课讲授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案例进行实践教学。其中,我们所采用案例可以是公司现有经典案例,也可以是经典的大师作品。这样的案例对比,将有助于学生在比较学习中模仿,在对比反思总结中成长。多些案例就多一份积累,有助于学生深入掌握每一项操作技能的实际运用方法。这样的教学能为学生积累实践的经验,为日后走向社会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日常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职业素养主要指专业技能以外的能力素质。例如:团队合作意识、诚实守信观念、沟通交往能力等都属于职业素养范畴内。我们高职教师之所以要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培养,是因为这些能力素质在每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学生走上社会以后工作的大环境、小集体都需要这种团队合作、诚实守信、沟通交往……所以,高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在这方面对学生提出各种要求。注意结合日常教学培养、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日常的积累逐步提升综合职业素养。例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经常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要求学生们一起完成某项实践设计的作业等。这样的方式,以团队分工为基础,进行合作,在此过程中更需要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交往,也少不了团队合作、诚实守信……教师若能在日常教学中动足这方面的脑筋,以不同的方式组织、动员学生完成教学任务,那就等于将大社会搬进了学校这个小社会。学生在学校中照样能得到学习、锻炼。那么通过这样的日积月累,最后肯定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职业素养,为以后走向社会打实基础。

3.日常教学要注重鼓励学生积累社会经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尽早成为企业用得上的人才。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就业时的一种强劲的竞争力。那么,作为我们高职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注重抓好、抓实实践这一环节。特别是现在学校每学期都会鼓励、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社会见习、实习活动。那教师就应该抓住学生见习、实习的契机,扎扎实实做好相关工作。例如:教师要多跑跑学生见习或实习的单位,按照学校要求做好学生见习或实习期间的指导、联系工作。给予学生最切合实际的指导与关心,这样的工作指导因为结合了学生实际的工作环境,必定更加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理论知识,学会实践操作。可以说抓实了这个期间的学生指导工作就等于把住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要脉,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日常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在高职教学工作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它就像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的航标。然而,我们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之初其实很少会有对职业生涯有所规划的,更别说清晰的职业规划了。高职教师就要学会帮助学生尽早地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目标。而这些意识和目标的形成过程又是一个具有较长持续性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应注意将此融入到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特别是要融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去。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的各种教学活动进行引导,逐步内化。知识讲授过程中、学生谈话过程中都是很好的机会。作为高职的班主任,更要将此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一部分,教师要学会利用班级日常的班队活动、集体活动、思想教育讲话等工作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渗透进去。我们的高职学生也肯定会在这样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逐渐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清晰起来。那这样对于他当前学校学习生活的安排、日后就业道路的选择都是意义深远的。

当然,关于高职教育可以思考的还有很多。今天,我只是就实践教学谈了一点自己的浅薄看法,但我相信只要我们高职教师能切切实实重视实践教学,扎扎实实抓好、落实好实践教学,一定会有助于提升我们学生的竞争力,帮助他们成功地走向社会。同时,关于高职教育我也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实践,我们的高职教育一定克服现在遇到的总总困难,从而走出一条适合学生、适合社会需要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屈善孝.以实践原则为指导 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18.

[2]刘冠群.促进高职教育有效教学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21.

[3]汪亚明.试论高职教育的尴尬处境及未来走向[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

篇4

 

我们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也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的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所以,职业教育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也正因为如此,作为初级中学的学校,做好对初中生的职业教育宣传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初中学校如何做好职业教育的宣传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在初中学校开展职业教育宣传的必要性

 

首先,三年职教攻坚以来,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不仅从师资、设备、场地等方面给予照顾,而且为使更多的城乡初中生更多的接受职业教育,还免去了他们的学费。所以,从这方面来说,作为初中学校,就要大力宣传职业教育,这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目前职业教育已发展成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作为初级中学,既有输送生源到高级中学的任务,也有输送生源到中职学校的任务。所以,引导广大初三学生选择职业中专,走技能成才之路,这对于促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历年来,总有一批考不上高中,又没有报读职业学校的初中毕业生,他们有的因未够年龄而呆在家里无所事事,有的去做未成年工。对于这种状况,若初中学校与职业学校在初三阶段加强对那些学生的职业教育宣传,使他们毕业后能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学到一技之长,这对于他们,对于企业,对于社会都是很有好处的。

 

二、职业教育的宣传要贯穿于整个初中阶段

 

在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的形势下,在初中毕业生中除了一部分考上高中之外,其余大部分可选择读职中的状况下,初中学校完全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职教宣传,使未能考上高中的学生大部分报读职业学校。而要使初中毕业生踊跃报读职业学校,不能光靠毕业时的职业教育宣传,而应该将职业教育的宣传贯穿于整个初中阶段。

 

初中生入学的时候,在一些主题校会上,学校应该告诉学生,初中生走成才的道路有两大途径,一是考入高中进而考上大学,二是报读职业类学校,学一门过硬的技术,当一名有所作为的中、高级技术人员,无论是大学生或中职生或高职生,将来经验丰富了,条件成熟了,并有一定的创业资金,都可以创业。如果能这样告诫学生,那么就让他们知道,读职业学校,也是一条成才的途径。

 

初中生在校学习的第三年,面临着毕业去向问题。他们一般毕业后的去向分三大部分,一部分升高中,一部分读职中,另一部分不再升学而选择了工作(主要是外出城镇打工)。初中学校重视和加大对职业教育宣传的力度,其主要目的除了使广大初中生明确职业教育在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外,另一个大的目的就是使那些初中毕业后不想再读书的学生能接受职业教育,能在走出社会之前有一技之长。所以,到了初中学生到了初三阶段,学校很有必要在职业教育方面加强宣传的力度,利用多种形式来进行职教宣传。如何对初三年级的学生进行有效的职教宣传呢?笔者认为,首先学校对初三年级的职教宣传有个整体的计划,然后基本上就按计划去进行,并形成惯例。比如在第三学年一开学,在集会上就让初三的学生明确,现在到将来的几年内,都是读书学习的大好年华,一年后初中毕业了,无论是读高中或是读职中,都是升学,都是往成才方面发展。一个人,应该拥有更多的知识,更好的技能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祖国效劳。

 

三、针对初中生的具体情况实施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宣传

 

要将职业教育的宣传搞得有声有色,就必须根据初中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宣传。或根据初中生的一些特殊情况,实施侧重点不同的职业教育的宣传。

 

1、把报读职中视同升入高中一样重要

 

初中学校的办学,除为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外,所有的学校都在为高中升学率的向上提高而作为一个奋斗的主要目标。但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初中学校在抓高中的升学率同时,也应将报读职业学校作为升上高一级的学校来重视。所以,初中学校在每一新学年,在公布考入各高中学校的上届毕业生的同时,也公布报读各类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名单,并且都用喜报的形式公布。这样去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使全校的师生认识到,读职中也是件光荣的事,社会是很需要一大批有志向的中学生报读职业学校的。

 

2、鼓励一些学习好的学生报读职中

 

长期以来,初中毕业生要升学读书形成了这么一种情形:中考成绩好的读高中,成绩不大理想的只能报读职业学校。这种情形,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肯定要有所改变的。所以作为初中学校,在这方面要作出努力,使一些既喜欢职业技能而学习成绩又比较好的初中毕业生(特别是学习成绩处在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报读职业学校。一些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也许有些毕业就辍学了,对于这类学生,我们更应该帮助和引导他们报读职业学校。因为目前职业学校不仅免收学费,对贫困家庭的中职生还有助学金,此外那些学生相对来说容易做到品学兼优,而在职业学校,品学兼优的中职生还可以得到国家的奖学金。

 

3、向学生家长宣传职业教育

 

要让初中学生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读了职业学校出来也能创造美好的前途,需要家长的配合。学生是否报读职业学校,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家长的态度,有赖于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可。所以,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城镇的初中学校,可以根据目前社会的状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联系毕业班学生的家长召开家长会或家长座谈会。邀请职业学校的负责招生的老师前来向家长宣传职业教育的前景,宣传其职校的办学特色、开设的专业、学校的环境与设备、各专业的就业出路等等。班主任在与家长的座谈中,可根据各学生不同的特点,根据他们平时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的状况,给予学生家长的一些建议,共同正确引导初中毕业生报读职业学校。个别家长因工作或其他事务来不了学校参加家长座谈会的,班主任可以利用电话或进行家访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对其子女的期望,对职业教育了解的程度,从而开展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职教宣传。

 

4、与职业学校进行文艺等方面的联欢

 

职业学校主要招收的学生是应届的初中毕业生,而初中学校每年对县里或市里的职业学校都有一定的送生任务。因此,初中学校为了做好输送生源的工作,为了完成送生的任务,可以通过与职校的联谊活动进行有效的职教宣传。例如可以在五月初或元旦前后与一两所职中学校搞文艺联欢,使职中学生在初中校园的舞台上展现他们职业技能的风采,这样会激励初中学生对一些职业学校和一些专业的兴趣,达到很好的职教宣传效果。还可以配合职校有初中校园内办一些职业教育成果展,让初中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报读职业学校也可以是有所作为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国家当前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而初中学校是向职校主要的送生部门,做好或配合好职业教育的宣传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责无旁贷的。所以初中学校要长期的进行职业教育的宣传,还要采用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宣传,通过这样努力去完成向职校的送生任务,同时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5

【关键词】中专职业教育;英语听力;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在职业教育中,对英语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口语的学习是学习英语的重要基础,要求学生能够灵活的应用英语口语来进行表达和沟通,但是在目前的中专职业学校中,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普遍不高,给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一、影响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因素

通过对中专职业学生英语听力的学习进行调查分析后,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阻碍:

1.心理因素

学生进行英语听力考试的过程中,存在着由于自身紧张而产生焦虑、恐慌,不能清晰的听清听力内容,进而导致英语分数不高。这样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具有心理障碍。另外,由于听力具有时间性特点,因此,学生容易产生听力心理障碍,影响英语成绩。

2.语速因素

英语课程要求学生的听力要为二级,并且要求学生能将课本中的听力材料基本听懂,且听力内容没有生词,语速为每分钟约110个单词。语速对于听力差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易达到目标。

3.语言障碍

由于我国基础语言为中文,中文的表达方式与英文具有差异性,容易给学生带来语言上的障碍。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听力时,语音和语调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掌握住标准的发音,提高对词汇、语法的理解能力。

二、英语听力的训练方法

听力作为英语试卷中的组成部分,对于英语整体分数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为有效的提高中专职业学校的英语听力,需要采用以下几种有效的训练方法:

1.提高对听力的重视程度

我国的英语教育比较注重笔试部分,教师在讲解听力部分时,由于听力分值不高,往往容易忽略。因此,教师首先要引起对听力学习的重视。另外,在学习听力时,需要实现学生的手、耳和脑的共同参与,将听到的内容记下来,对自己的听力效果进行检验,加深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提高记忆力,熟悉英语语音。

2.选择合适的听力工具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为了有效的提高英语听力,需要选择恰当的英语听力训练工具。例如,教师通过上网寻找适合学生运用的英语学习软件,来对学生的精听和泛听进行训练。

3.选择适宜的听力材料

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还要选择好恰当的英语听力材料。在选择英语材料时,要对语速、内容和篇幅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听力材料的选择最好选择一遍下来学生能听懂理解的约为80%;在语速方面,选择正常语速,听力时间约为5分钟;在听力内容的选择上,选择常见的日常交际用语、英语歌曲、英语故事、新闻以及电影场白等简短精炼的有利于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阅读时,要实现精读与泛读的互相结合,同样,听力也一样,要实现泛听和精听的互相结合。

4.构建健全完善的听力教学模式

英语课堂的听力教学,通常情况下是以英语课程的标准为主,课时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学生的听力学习需求。这对于听力相对比较弱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苛刻性。因此,教师进行英语听力的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听力的培养,特别是听力基础比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录音的方法,来加强对学生听力的训练,并要求学生规范性的模仿,在需要的情况下,教师运用标准的英语口语进行示范和指导,对学生的错误语音进行纠正。除此之外,学生自身也要注重学习英语听力,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以及对语音的分辨能力。在英语听力的学习中,学生如果能够发现英音与美音在发音方面的不同,那么就能证明学生的听力能力提高,教师在上课时,教师也要对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的特点和区别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他们是不同的,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发音。

5.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进行英语听力的学习时,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减少学生自身的心理障碍,消除听力考试造成的害怕、紧张、沮丧和方案情绪。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听力学习中。

6.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英语听力的联系时,教师通过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另外,还可以通过播放学生感兴趣的英文电影,每节课用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播放电影视频,让学生在看电影中潜移默化的锻炼自己的英语听力。例如教师可以播放电影《飞屋环游记》,中英文对照字幕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对中专职业教育中的英语听力学习训练方法进行分析,旨在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进而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篇6

1 学生只重视专业课的攻克,却忽视语文的学习

职业高中学生绝大部分基础较为薄弱,语文功底不深厚,语文科学是记忆、背诵、及广泛涉猎的记忆性学科,懒散的学生语文成绩都较差,他们产生畏难情绪和逃避思想。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上职业学校只要学好专业课,掌握一技之长便能恒走“天下”;对于语文,学与不学无关紧要,就业时,用人单位只看专业技能水平和熟练程度,不关心语文成绩好坏,学语文记忆、背诵太多,劳心费神,短时间内,效果也不明显,索性放弃不学,对今后的就业,生活没有直接的影响。而专业课的好坏直接影响就业情况以至今后的生存和发展。由于对所学知识不同领域缺乏深远认识,所以职高学生语文水平普遍较差。

2 职业学校在狠抓职业教育专业特色的同时,也应重视语文教学工作

职业教育为了进一步拓展就业门路,努力打造专业特色“品牌”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一专多能,为将来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职业学校应发扬光大的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有质的区别,职业教育是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中等技术人才。笔者认为,职高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也应注重文化课程的学习,文化课(主要指语、数、外)为专业课服务,文化课素质太差对专业课的学习也会带来极大的困难,尤其语文是各门专业学科的基础,是百科之母,如果忽视了语文的学习,专业课学习也会受到影响,对就业也大为不利,那职业教育就会走向“下坡路”。

3 充分挖掘课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培养具备健康人才多的职高生

只用专业知识专教育人是完全不够的。通过对专业课精心地去教育、辅导、操作,职高生可以培养成技术人才,甚至更精明能干,成为某个行业的得力干将,但他绝不是一个和谐健康发展的人。更使学生对人生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这是最基本的。学生必须获得对人生美感和道德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博大精深的语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可教诲学生和谐的发展,净化学生的灵魂,纯正他们的品行,提升他们正常的交际能力,激发他们热爱他人的感情。

4 重视听说读写训练,加强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篇7

关键词:政治教学;职业规划;高中教育

中国分类号:G633.2

一. 我国现阶段高中职业规划教育的现状

职业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培训

和发展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简而言之,职业规划就是在充分了解自己和职业的基础上确定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计划、采取行动去实现目标的过程,是一个人对其未来所从事职业的预期、计划和行动。职业规划最基本的内容是正确认识自己和全而了解职业,以期达到人职匹配。学校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可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优势、职业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并据此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从而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追求,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自学能力。可以说,一个切合实际的职业规划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在高中阶段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可以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明确目标,在文理分班的时候能够进行正确的选择,在高考填报志愿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从而减少不切实际的盲从然而,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的职业规划教育存在严重的不足,与之相关的教学设计呈现出无独立课程、无专业教师、无参考教材等特征.

首先是教育主管部门对高中阶段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视不够。目前,教育主管部门把职业规划教育的重点放在高等教育领域,但对高中阶段的职业规划教育缺少硬性要求,没有一个完整的政策法规和实施细则,更没有把其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之中,这直接导致了在此领域理论探讨和实践教学的滞后。虽然教育部于2011年印发了《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父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课程,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提供职业教育。但此指导意见的重点偏向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对于高中阶段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并没有进行系统的论述,只是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其次是学校对高中阶段职业规划教育的要求不高。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片而追求升学率的取向是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最大障碍。基于高考招生指标的单一性,目前高中阶段教育活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给高校输送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从而使高中教学训一划中偏重于高考必考科目,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此阶段的职业规划教育基本不受学校重视,只是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才会让班主任进行简单的报考指导。

二.在高中教学中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思路

1.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高中阶段职业规划教育

在高中阶段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作用十分重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但职业规划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真正把职业规划教育纳入教学训一划的高中较少。教育主管部门要协调相关部门把职业规划教育制度化,并出台实施细则,把高中职业规划教育纳入学校考核体系之中,以保证其有效实施。注重从师资培训、教学研究、课程开发等方而进行全方位支持,自上而下全力推行高中职业规划教育。

2.高中学校应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作为实施职业规划教育的主体,学校应积极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来保证职业规划教育的有效实施

首先是直接开设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职业规划教育选修课或系列专题课,结合自身特色自编内部讲义,从理论上对职业规划知识等进行系统的讲授,培养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意识与能力。结合理论讲授,同时开展职场体验实践教学活动,安排学生周末在自己感兴趣的职业领域做兼职工作或志愿者,让其参与职业活动之中,亲身体验职业生活,从而加深对职业的了解。也可邀请有成就的企业家来校演讲,如我校每年均邀请知名企业家来做讲座,介绍他们的经验和心得,从而增加学生对职业规划的兴趣.

其次是在其他学科中进行渗透教育。基于目前高考大环境的影响,在课程建设上,很多研究者都主张将与生涯有关的课程融入到现有的课程中,而不是作为单独的课程教授,教师将生涯有关的活动融入到日常的科目中,并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课本与相关职业的联系,教育学生尊重各种与该科专业相关的职业。在教学中,任课教师可结合所讲内容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理念,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其职业规划意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树立科学的职业目标。下而以人教版高中政治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职业规划教育。

3.政治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的探索

政治学是研究政治体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这就使政治学中涉及的职业非常广泛《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强调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我们

现在使用的人版版政治教科书也专门设训一了一个“与政治学有

关的职业”的栏目。这些职业要求很强的专业技能知识,必须通过以后的大学专业学习才能获得,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模块向学生介绍职业相关信息,对其灌输职业规划理念。在向学生介绍职业信息的同时,还应向学生渗透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通过介绍科学家的事迹感染学生,向其潜移默化地渗透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除此此外,还要深入挖掘与政治教学有关的职业信息,进而拓展解读每个人均有自己的生态位,要认清自己的优劣,选准适合的位置,引导学生主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并确立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政治教学中渗透职业规划教育,应重视以政治教材为载体,深入挖掘课程中与职业规划教育有关的材料,科学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和职业。总之,通过高中阶段职业规划教育,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使其初步确立职业方向,为其高考专业的选择和未来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 政治教育 教学质量

政治教育对职业中学的学生来说是必须的。但目前职业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还不够。导致政治教学质量打了折扣。本文就当前职业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内容及改进措施,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职业中学政治教育教学问题的分析

(一)认识不到位,给政治教育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

职业中学一直比较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许多学生和老师认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传授才是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但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是必要的,更是必须的。

我们知道部分职高生在行为习惯上有明显的欠缺,这在很大程度上让他们养成了自由散漫,有的沾染了社会上的不良习气,甚至结交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打架斗殴,对老师的批评教育采取漠视甚至是对抗的态度……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思想追求上的缺失、道德标准和道德价值上的偏差。职业中学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他们领略人生的哲理,提高自身的修养,正确地认识、评价、把握自己,真正地、持久地热爱自己的专业,并树立为之不懈努力的信念和决心,从而真正地在自己的专业上得到持续的发展,使他们的职业之路走得更为规范。

作为一个多年从事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我认为目前职业高中思想政治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在教材内容上,存在着“三多三少”的情况,即抽象的多,具体的少;遥远的多,现实的少;观念性的多,实用性的少;其次,在教学模式上,往往不能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进行一种注重成效的教育。教师离不开传统教育的基本模式,学生离不开单纯的应试目的。而在教学评价上,往往重视结果的评价,而忽视过程的评价,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政治课内容只是说教,从心理上排斥、反感,拒绝认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机,许多学生认为政治课内容空洞、牵强,难以认同;影响了政治教育教学质量。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政治教育教学信任度不高,教学效果也不好,教学目标也受到了影响。实施新的政治教学模式,显然需要我们政治教师对既定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为此,在教学工作中我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二、职业中学新的政治教学模式

(一)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授课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指导学生的精神生活,并通过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培养学生,挖掘、调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从而使政治课变得鲜活生动、形式多样、充满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可以充分展现思维翅膀,可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积累起丰富的社会生活材料,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问题回答者。我们要端正对学生的根本态度,在角色定位上,要摆正位置,减少“身份角色”,不以势压人,多注意感情上的交流。在语言表达上,不用命令式、训斥式教育,多一些商讨、对话式教育,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以平等的姿态、平易近人的风格来教育人、引导人、感染人, 从而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也从另一个侧面提高了政治思想课的实效性。作为政治教师要处处注意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人格、习惯、爱好和特长,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观点,与学生交换看法、沟通思想、培养感情、增进友谊,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我在课堂上常引用生活化的例子来说明道理,教育学生。不是把道德规范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把现象引入,激起情感,引发学生体验,促进内心冲突和碰撞,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同时,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创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增加了教育的实效性。

(二)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专题实践活动

篇9

关键词:中职教育;语文教学;职业素养

促进学生健康职业素养的形成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交往能力、协作能力、职业道德及其心理承受能力等,是中职学生职业素养中不能缺少的要素。中职语文具有鲜明的工具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特征,蕴含着丰富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重视职业素养的养成,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很大帮助。

职业素养与语文教学弊端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日益繁荣,但在中职教育前途一片光明的背后,我们也察觉到用人单位与员工发生的纠纷却越来越多,一些用人单位觉得中职毕业生的个人修养、职业素质低下,缺乏相应的职业道德。

众所周知,大多数职中学生是因为进不了普高才进职中的,他们基础差、自觉性不足,普遍存在自卑、厌学、“过一天算一天”的思想,他们的观念受到社会和网络中“唯财求富”不当思想的冲击,下意识地认为职业学校学生只要学好技能,“会赚钱、赚大钱”就行,语文知识学不学都一样,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提升不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好处”。同时,中职学校不少语文教师也感觉到学生的难管、难教,认为能将语文知识的灌输顺利完成已经可以了,没必要“节外生枝”。在教育理念上和教学环节中忽视了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培养,往往存在“紧抱教材死灌知识”的思想,采用按部就班的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老生常谈,而与学生职业素养息息相关、对学生职业生涯大有帮助的内容却很少提及。同时,有些教师面对不同专业的教学环节和模式是一成不变的,没有体现专业的细化要求,没有突出语文的工具和实用功能。

语文教学培养职业素养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培养导向,语文课堂教学同样需要从学生的专业岗位实际出发,发现学生的职业精神关注点和职业道德需求点,让语文教学联系专业岗位实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中国“工匠精神”的提出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培养。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在对教材学习的同时,促进良好职业道德品质和健康职业心理的养成。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效地实施职业素养教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职业精神教育。

以生为本,提升职业素养 中职语文课程不同于普通教育课程,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它基于就业、服务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走上岗位打基础。中职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中心,以文本研读为抓手,强化责任感、学会协作、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的职业素养得以不断提升。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中就引导学生认识到“凡职业没有不神圣的”,可以将语文课的教学目标跟学生的职业素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做一行爱一行”,使中职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的价值得到不断发挥。

依据教材,增强工匠意识 教材中收录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其中不少作品蕴含的道理对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培养有着鲜明的促进作用。教师不仅仅要有“教书”意识,更要有“造匠”意识。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立足课本,深度挖掘课文中职业精神有关的内容,通过合作探究、质疑引思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悟文本中的职业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强化职业素养教育。《庖丁解牛》一文中“庖丁”,不仅仅解牛的技术高超,同时也具有主动发现牛的生理结构,并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耐心、专注、坚持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感悟庖丁积极掌握事物的规律的“工匠意识”,学生必定能在未来的岗位上做到“游刃有余”,灵活课堂,激发职业道德。

语文课堂专业性体现在语文知识的无处不在,教学虽然依赖于课本,也要增加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职业素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中职语文教材能够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产品推介、走进企业文化、职场人物访谈、模拟求职应聘洽谈会等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主动收集行业、企业和职业相关信息的同时提前感受职业生涯的方方面面,进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激发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道德。

结束语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于中职毕业生的期望也在不断的提升,中职语文教学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体现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形成具有业特色的语文课程理论,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为社会发展、为学生进步提供能量。

参考文献

[1]欧阳稔.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教育[J].现代职业教育, 2016(8).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01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所谓人文,泛指人类社会与物质生产相对的各种文化现象。

所谓人文素质,也称文化素质,是人类精神生产的总和。它包括语言文学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与理想。

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呼唤人文精神。1988年1月,一大批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会后发表宣言,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以人类人文精神的源头来救治现代病。这是科学家、思想家对我们这个时代进行深沉思考后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声音。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

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培养人”。但是,随着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及人们求职生存的需要,人的教育被忽略,人力的教育成为时尚,加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教育中的盛行,人们逐渐忘掉了教育的根本,忘掉了人的灵魂。我们应当把人的教育作为教育的灵魂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知识的获得当然是必要的,但它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达到人性境界的提升。因此,我们今天讲人的教育,人性的教育,还不只是要求人们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社会、自然和今天生存的环境,充分理解人生的意义,并把人生意义升华和社会价值实现统一起来。

职业学校语文课同样应充实人文精神,而不是停留于获得有关的人文知识。知识的获得当然是必要的,但它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达到人性境界的提升。职业学校语文课应担负起这一任务,即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这应是职业学校语文课重要的功能。

二、职业中学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传统文化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一种非常好的精神资源和思想资源。”学校不仅仅是授业、解惑的平台,更是传承文明的载体。浓郁的文化气息,体现儒雅、充满人文色彩的校园,会以一股强大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着置身其中的每一个学生。学校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教师是人文思想的传播者。教师不仅仅在课堂上、书本中渗透人文教育,还可通过参观名胜古迹、文化遗址,凭吊文人墨客,游历名山大川等活动,让学生接触人文、感触人文。让学生感受古风古韵、江山多娇,受到人文熏陶。也可举办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演唱、演讲等活动,颂扬伟大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使人文的理念在学生心中得以升华。再就是教师要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中精心设计,配置人文景观、修造文化墙、建文化长廊、装饰地面图案、配栽奇花名木、修造假山曲径……使之符合校园实际,让环境透射人文气息,使校园环境人文化。

(二)树立人文教育理念

让学生主动探索,自己提出问题。过去的语文课常常是学生被老师的一连串问题牵来扯去,完全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其不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常常由疑问开始。课堂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和过程。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关键还在于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已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多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充分动口、动眼、动脑、动手、查字典、写要点、划批注,教师适时设疑激趣,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积极状态。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师针对教材的特点,既要把教材内容讲得准确,同时,语文教学也需要与时惧进。语文教学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生活中的热点均是语文教学的及好素材。语文教师应抓住这些热点,深挖教材,适时点拔和启发,丰富学生的情感。用人文与学生所学结合起来,使学生从中思考、得益。

(四)构建富有个性的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在交流反馈时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命过程。要注意创设一种优美的教学意境。营造一种和谐上午课堂气氛、一种优美的意境,对学生的性情是一种掏治,也是一种育人的良好方法。

总之,人文教育是教学中的育人,是水到渠成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职业教育在重点教授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同时,在语文这个文化课舞台上,也应分担渗透人文教育这个任务的,两者并不排斥,而是相互促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