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安全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08 11:2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合同安全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条为了加强内河交通安全管理,维护内河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通航水域从事航行、停泊和作业以及与内河交通安全有关的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内河交通安全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便群众、依法管理的原则,保障内河交通安全、有序、畅通。
第四条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国家海事管理机构在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负责全国内河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在中央管理水域设立的海事管理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中央管理水域以外的其它水域设立的海事管理机构(以下统称海事管理机构)依据各自的职责权限,对所辖内河通航水域实施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的内河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内河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
乡(镇)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内河交通安全管理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行政村和船主的船舶安全责任制;
(二)落实渡口船舶、船员、旅客定额的安全管理责任制;
(三)落实船舶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专门人员;
(四)督促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和船员遵守有关内河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第二章船舶、浮动设施和船员
第六条船舶具备下列条件,方可航行:
(一)经海事管理机构认可的船舶检验机构依法检验并持有合格的船舶检验证书;
(二)经海事管理机构依法登记并持有船舶登记证书;
(三)配备符合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船员;
(四)配备必要的航行资料。
第七条浮动设施具备下列条件,方可从事有关活动:
(一)经海事管理机构认可的船舶检验机构依法检验并持有合格的检验证书;
(二)经海事管理机构依法登记并持有登记证书;
(三)配备符合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掌握水上交通安全技能的船员。
第八条船舶、浮动设施应当保持适于安全航行、停泊或者从事有关活动的状态。
船舶、浮动设施的配载和系固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技术规范。
第九条船员经水上交通安全专业培训,其中客船和载运危险货物船舶的船员还应当经相应的特殊培训,并经海事管理机构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适任证书或者其它适任证件,方可担任船员职务。严禁未取得适任证书或者其它适任证件的船员上岗。
船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严格依法履行职责。
第十条船舶、浮动设施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当加强对船舶、浮动设施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并对船舶、浮动设施的交通安全负责;不得聘用无适任证书或者其它适任证件的人员担任船员;不得指使、强令船员违章操作。
第十一条船舶、浮动设施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当根据船舶、浮动设施的技术性能、船员状况、水域和水文气象条件,合理调度船舶或者使用浮动设施。
第十二条按照国家规定必须取得船舶污染损害责任、沉船打捞责任的保险文书或者财务保证书的船舶,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必须取得相应的保险文书或者财务担保证明,并随船携带其副本。
第十三条禁止伪造、变造、买卖、租借、冒用船舶检验证书、船舶登记证书、船员适任证书或者其它适任证件。
第三章航行、停泊和作业
第十四条船舶在内河航行,应当悬挂国旗,标明船名、船籍港、载重线。
按照国家规定应当报废的船舶、浮动设施,不得航行或者作业。
第十五条船舶在内河航行,应当保持瞭望,注意观察,并采用安全航速航行。船舶安全航速应当根据能见度、通航密度、船舶操纵性能和风、浪、水流、航路状况以及周围环境等主要因素决定。使用雷达的船舶,还应当考虑雷达设备的特性、效率和局限性。
船舶在限制航速的区域和汛期高水位期间,应当按照海事管理机构规定的航速航行。
第十六条船舶在内河航行时,上行船舶应当沿缓流或者航路一侧航行,下行船舶应当沿主流或者航路中间航行;在潮流河段、湖泊、水库、平流区域,应当尽可能沿本船右舷一侧航路航行。
第十七条船舶在内河航行时,应当谨慎驾驶,保障安全;对来船动态不明、声号不统一或者遇有紧迫情况时,应当减速、停车或者倒车,防止碰撞。
船舶相遇,各方应当注意避让。按照船舶航行规则应当让路的船舶,必须主动避让被让路船舶;被让路船舶应当注意让路船舶的行动,并适时采取措施,协助避让。
船舶避让时,各方避让意图经统一后,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改变避让行动。
船舶航行、避让和信号显示的具体规则,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八条船舶进出内河港口,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办理船舶进出港签证手续。
第十九条下列船舶在内河航行,应当向引航机构申请引航:
(一)外国籍船舶;
(二)1000总吨以上的海上机动船舶,但船长驾驶同一类型的海上机动船舶在同一内河通航水域航行与上一航次间隔2个月以内的除外;
(三)通航条件受限制的船舶;
(四)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应当申请引航的客船、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
第二十条船舶进出港口和通过交通管制区、通航密集区或者航行条件受限制的区域,应当遵守海事管理机构的有关通航规定。
任何船舶不得擅自进入或者穿越海事管理机构公布的禁航区。
第二十一条从事货物或者旅客运输的船舶,必须符合船舶强度、稳性、吃水、消防和救生等安全技术要求和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载货或者载客条件。
任何船舶不得超载运输货物或者旅客。
第二十二条船舶在内河通航水域载运或者拖带超重、超长、超高、超宽、半潜的物体,必须在装船或者拖带前24小时报海事管理机构核定拟航行的航路、时间,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船舶载运或者拖带安全。船舶需要护航的,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申请护航。
第二十三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时,海事管理机构可以根据情况采取限时航行、单航、封航等临时性限制、疏导交通的措施,并予公告:
(一)恶劣天气;
(二)大范围水上施工作业;
(三)影响航行的水上交通事故;
(四)水上大型群众性活动或者体育比赛;
(五)对航行安全影响较大的其它情形。
第二十四条船舶应当在码头、泊位或者依法公布的锚地、停泊区、作业区停泊;遇有紧急情况,需要在其它水域停泊的,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船舶停泊,应当按照规定显示信号,不得妨碍或者危及其它船舶航行、停泊或者作业的安全。
船舶停泊,应当留有足以保证船舶安全的船员值班。
第二十五条在内河通航水域或者岸线上进行下列可能影响通航安全的作业或者活动的,应当在进行作业或者活动前报海事管理机构批准:
(一)勘探、采掘、爆破;
(二)构筑、设置、维修、拆除水上水下构筑物或者设施;
(三)架设桥梁、索道;
(四)铺设、检修、拆除水上水下电缆或者管道;
(五)设置系船浮筒、浮趸、缆桩等设施;
(六)航道建设,航道、码头前沿水域疏浚;
(七)举行大型群众性活动、体育比赛。
进行前款所列作业或者活动,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当征求海事管理机构的意见;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经其它有关部门审批的,还应当依法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第二十六条海事管理机构审批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作业或者活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遇有紧急情况,需要对航道进行修复或者对航道、码头前沿水域进行疏浚的,作业人可以边申请边施工。
第二十七条航道内不得养殖、种植植物、水生物和设置永久性固定设施。
划定航道,涉及水产养殖区的,航道主管部门应当征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设置水产养殖区,涉及航道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征求航道主管部门和海事管理机构的意见。
第二十八条在内河通航水域进行下列可能影响通航安全的作业,应当在进行作业前向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一)气象观测、测量、地质调查;
(二)航道日常养护;
(三)大面积清除水面垃圾;
(四)可能影响内河通航水域交通安全的其它行为。
第二十九条进行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作业或者活动时,应当在作业或者活动区域设置标志和显示信号,并按照海事管理机构的规定,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通航安全。
前款作业或者活动完成后,不得遗留任何妨碍航行的物体。
第四章危险货物监管
第三十条从事危险货物装卸的码头、泊位,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范要求,并征求海事管理机构的意见,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禁止在内河运输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禁止运输的危险货物。
第三十一条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必须持有经海事管理机构认可的船舶检验机构依法检验并颁发的危险货物适装证书,并按照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的规定和安全技术规范进行配载和运输。
第三十二条船舶装卸、过驳危险货物或者载运危险货物进出港口,应当将危险货物的名称、特性、包装、装卸或者过驳的时间、地点以及进出港时间等事项,事先报告海事管理机构和港口管理机构,经其同意后,方可进行装卸、过驳作业或者进出港口;但是,定船、定线、定货的船舶可以定期报告。
第三十三条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在航行、装卸或者停泊时,应当按照规定显示信号;其它船舶应当避让。
第三十四条从事危险货物装卸的码头、泊位和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必须编制危险货物事故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
第五章渡口管理
第三十五条设置或者撤销渡口,应当经渡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征求当地海事管理机构的意见。
第三十六条渡口的设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选址应当在水流平缓、水深足够、坡岸稳定、视野开阔、适宜船舶停靠的地点,并远离危险物品生产、堆放场所;
(二)具备货物装卸、旅客上下的安全设施;
(三)配备必要的救生设备和专门管理人员。
第三十七条渡口经营者应当在渡口设置明显的标志,维护渡运秩序,保障渡运安全。
渡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渡口安全管理责任制,指定有关部门负责对渡口和渡运安全实施监督检查。
第三十八条渡口工作人员应当经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渡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
渡口船舶应当持有合格的船舶检验证书和船舶登记证书。
第三十九条渡口载客船舶应当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识别标志,并在明显位置标明载客定额、安全注意事项。
渡口船舶应当按照渡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核定的路线渡运,并不得超载;渡运时,应当注意避让过往船舶,不得抢航或者强行横越。
遇有洪水或者大风、大雾、大雪等恶劣天气,渡口应当停止渡运。
第六章通航保障
第四十条内河通航水域的航道、航标和其它标志的规划、建设、设置、维护,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通航安全要求。
第四十一条内河航道发生变迁,水深、宽度发生变化,或者航标发生位移、损坏、灭失,影响通航安全的,航道、航标主管部门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使航道、航标保持正常状态。
第四十二条内河通航水域内可能影响航行安全的沉没物、漂流物、搁浅物,其所有人和经营人,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标志,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并在海事管理机构限定的时间内打捞清除;没有所有人或者经营人的,由海事管理机构打捞清除或者采取其它相应措施,保障通航安全。
第四十三条在内河通航水域中拖放竹、木等物体,应当在拖放前24小时报经海事管理机构同意,按照核定的时间、路线拖放,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拖放安全。
第四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下列情况,应当迅速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一)航道变迁,航道水深、宽度发生变化;
(二)妨碍通航安全的物体;
(三)航标发生位移、损坏、灭失;
(四)妨碍通航安全的其它情况。海事管理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根据情况航行通告或者航行警告,并通知航道、航标主管部门。
第四十五条海事管理机构划定或者调整禁航区、交通管制区、港区外锚地、停泊区和安全作业区,以及对进行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作业或者活动,需要航行通告、航行警告的,应当及时。
第七章救助
第四十六条船舶、浮动设施遇险,应当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进行自救。
船舶、浮动设施发生碰撞等事故,任何一方应当在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积极救助遇险的他方,不得逃逸。
船舶、浮动设施遇险,必须迅速将遇险的时间、地点、遇险状况、遇险原因、救助要求,向遇险地海事管理机构以及船舶、浮动设施所有人、经营人报告。
第四十七条船员、浮动设施上的工作人员或者其它人员发现其它船舶、浮动设施遇险,或者收到求救信号后,必须尽力救助遇险人员,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遇险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第四十八条海事管理机构收到船舶、浮动设施遇险求救信号或者报告后,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救助遇险人员,同时向遇险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上级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遇险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收到海事管理机构的报告后,应当对救助工作进行领导和协调,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救助。
第四十九条船舶、浮动设施遇险时,有关部门和人员必须积极协助海事管理机构做好救助工作。
遇险现场和附近的船舶、人员,必须服从海事管理机构的统一调度和指挥。
第八章事故调查处理
第五十条船舶、浮动设施发生交通事故,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必须立即向交通事故发生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并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第五十一条海事管理机构接到内河交通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派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和取证。
海事管理机构进行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和取证,应当全面、客观、公正。
第五十二条接受海事管理机构调查、取证的有关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证据,不得谎报或者隐匿、毁灭证据。
第五十三条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在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取证结束后30日内,依据调查事实和证据作出调查结论,并书面告知内河交通事故当事人。
第五十四条海事管理机构在调查处理内河交通事故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航路畅通,防止发生其它事故。
第五十五条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积极做好内河交通事故的善后工作。
第五十六条特大内河交通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章监督检查
第五十七条在旅游、交通运输繁忙的湖泊、水库,在气候恶劣的季节,在法定或者传统节日、重大集会、集市、农忙、学生放学放假等交通高峰期间,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维护内河交通安全的组织、协调工作。
第五十八条海事管理机构必须建立、健全内河交通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并组织落实。
第五十九条海事管理机构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对船舶、浮动设施、船员和通航安全环境的监督检查。发现内河交通安全隐患时,应当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有关单位和个人不立即消除或者逾期不消除的,海事管理机构必须采取责令其临时停航、停止作业,禁止进港、离港等强制性措施。
第六十条对内河交通密集区域、多发事故水域以及货物装卸、乘客上下比较集中的港口,对客渡船、滚装客船、高速客轮、旅游船和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海事管理机构必须加强安全巡查。
第六十一条海事管理机构依照本条例实施监督检查时,可以根据情况对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的船舶,采取责令临时停航、驶向指定地点,禁止进港、离港,强制卸载、拆除动力装置、暂扣船舶等保障通航安全的措施。
第六十二条海事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依法在内河通航水域对船舶、浮动设施进行内河交通安全监督检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者阻挠。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接受海事管理机构依法实施的安全监督检查,并为其提供方便。
海事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依照本条例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
第十章法律责任
第六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应当报废的船舶、浮动设施在内河航行或者作业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停航或者停止作业,并对船舶、浮动设施予以没收。
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船舶、浮动设施未持有合格的检验证书、登记证书或者船舶未持有必要的航行资料,擅自航行或者作业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航行或者作业;拒不停止的,暂扣船舶、浮动设施;情节严重的,予以没收。
第六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船舶未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配备船员擅自航行,或者浮动设施未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配备掌握水上交通安全技能的船员擅自作业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对船舶、浮动设施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航或者停止作业。
第六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经考试合格并取得适任证书或者其它适任证件的人员擅自从事船舶航行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其立即离岗,对直接责任人员处*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对聘用单位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按照国家规定必须取得船舶污染损害责任、沉船打捞责任的保险文书或者财务保证书的船舶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未取得船舶污染损害责任、沉船打捞责任保险文书或者财务担保证明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航,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船舶在内河航行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禁止船舶
进出港口或者责令停航,并可以对责任船员给予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它适任证件3个月至6个月的处罚:
(一)未按照规定悬挂国旗,标明船名、船籍港、载重线的;
(二)未向海事管理机构办理船舶进出港签证手续的;
(三)未按照规定申请引航的;
(四)擅自进出内河港口,强行通过交通管制区、通航密集区、航行条件受限制区域或者禁航区的;
(五)载运或者拖带超重、超长、超高、超宽、半潜的物体,未申请或者未按照核定的航路、时间航行的。
第六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船舶未在码头、泊位或者依法公布的锚地、停泊区、作业区停泊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强行拖离,因拖离发生的费用由船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承担。
第七十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在内河通航水域或者岸线上进行有关作业或者活动未经批准或者备案,或者未设置标志、显示信号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从事危险货物作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停止作业或者航行,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或者其它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船员的,并给予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它适任证件6个月以上直至吊销适任证书或者其它适任证件的处罚:
(一)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船舶,未编制危险货物事故应急预案或者未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的;
(二)船舶装卸、过驳危险货物或者载运危险货物进出港口未经海事管理机构、港口管理机构同意的。
未持有危险货物适装证书擅自载运危险货物或者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进行配载和运输的,依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罚。
第七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经批准擅自设置或者撤销渡口的,由渡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或者恢复,因或者恢复发生的费用分别由设置人、撤销人承担。
第七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渡口船舶未标明识别标志、载客定额、安全注意事项的,由渡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处*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航。
第七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在内河通航水域的航道内养殖、种植植物、水生物或者设置永久性固定设施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强制清除,因清除发生的费用由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承担。
第七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内河通航水域中的沉没物、漂流物、搁浅物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标志或者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打捞清除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海事管理机构强制设置标志或者组织打捞清除;需要立即组织打捞清除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及时组织打捞清除。海事管理机构因设置标志或者打捞清除发生的费用,由沉没物、漂流物、搁浅物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承担。
第七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船舶、浮动设施遇险后未履行报告义务或者不积极施救的,由海事管理机构给予警告,并可以对责任船员给予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它适任证件3个月至6个月直至吊销适任证书或者其它适任证件的处罚。
第七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船舶、浮动设施发生内河交通事故的,除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外,由海事管理机构根据调查结论,对责任船员给予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它适任证件6个月以上直至吊销适任证书或者其它适任证件的处罚。
第七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遇险现场和附近的船舶、船员不服从海事管理机构的统一调度和指挥的,由海事管理机构给予警告,并可以对责任船员给予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它适任证件3个月至6个月直至吊销适任证书或者其它适任证件的处罚。
第七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伪造、变造、买卖、转借、冒用船舶检验证书、船舶登记证书、船员适任证书或者其它适任证件的,由海事管理机构没收有关的证书或者证件;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万元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罪或者其它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船舶、浮动设施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指使、强令船员违章操作的,由海事管理机构给予警告,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停航或者停止作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者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它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船舶在内河航行、停泊或者作业,不遵守航行、避让和信号显示规则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对责任船员给予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它适任证件3个月至6个月直至吊销适任证书或者其它适任证件的处罚;造成重大内河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关于交通肇事罪或者其它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船舶不具备安全技术条件从事货物、旅客运输,或者超载运输货物、旅客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对责任船员给予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它适任证件6个月以上直至吊销适任证书或者其它适任证件的处罚,并对超载运输的船舶强制卸载,因卸载而发生的卸货费、存货费、旅客安置费和船舶监管费由船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承担;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它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关于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或者其它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船舶、浮动设施发生内河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对责任船员给予吊销适任证书或者其它适任证件的处罚;证书或者证件吊销后,5年内不得重新从业;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
关于交通肇事罪或者其它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阻碍、妨碍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取证,或者谎报、隐匿、毁灭证据的,由海事管理机构给予警告,并对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船员的,并给予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它适
任证件12个月以上直至吊销适任证书或者其它适任证件的处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取证的,依照刑法关于妨害公务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海事管理机构不依据法定的安全条件进行审批、许可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根据不同情节,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重大内河交通事故或者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关于罪、罪或者其它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海事管理机构对审批、许可的安全事项不实施监督检查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重大内河交通事故或者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关于罪、罪或者其它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海事管理机构发现船舶、浮动设施不再具备安全航行、停泊、作业条件而不及时撤销批准或者许可并予以处理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重大内河交通事故或者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关于罪、罪或者其它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海事管理机构对未经审批、许可擅自从事旅客、危险货物运输的船舶不实施监督检查,或者发现内河交通安全隐患不及时依法处理,或者对违法行为不依法予以处罚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根据不同情节,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重大内河交通事故或者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关于罪、罪或者其它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渡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不同情节,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重大内河交通事故或者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关于罪、罪或者其它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渡口不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
(二)对未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擅自设立的渡口不予以查处的;
(三)对渡船超载、人与大牲畜混载、人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和腐蚀品等危险品混载以及其它危及安全的行为不及时纠正并依法处理的。
第九十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十一章附则
第九十一条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内河通航水域,是指由海事管理机构认定的可供船舶航行的江、河、湖泊、水库、运河等水域。
(二)船舶,是指各类排水或者非排水的船、艇、筏、水上飞行器、潜水器、移动式平台以及其它水上移动装置。
(三)浮动设施,是指采用缆绳或者锚链等非刚性固定方式系固并漂浮或者潜于水中的建筑、装置。
(四)交通事故,是指船舶、浮动设施在内河通航水域发生的碰撞、触碰、触礁、浪损、搁浅、火灾、爆炸、沉没等引起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件。
第九十二条军事船舶在内河通航水域航行,应当遵守内河航行、避让和信号显示规则。军事船舶的检验、登记和船员的考试、发证等管理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十三条渔船的检验、登记以及进出渔港签证,渔船船员的考试、发证,渔船之间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以及渔港水域内渔船的交通安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本条例另行规定。
篇2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设计;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4-5426-02
1 医院信息系统的概念及意义
医院信息系统(HIS,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储存、处理、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现代化的医院对HIS的依赖性越来越高,HIS出现的任何故障都会给医院管理带来严重的后果,如何保证数据安全,成为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 医院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安全问题
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是整个医院信息应用中最首要的问题,在医院信息系统的选择过程中,必须把系统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因为医院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涉及到医院的机密、安全。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主要是两大类的问题,网络安全问题和数据安全问题,具体又分多种原因。
2.1 计算机病毒、木马
计算机病毒、木马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常见也是威胁最大的安全隐患,它所造成的危害非常大,网络更是为病毒提供了迅速传播的途径,一旦爆发会严重影响系统的运行或造成数据破坏,甚至导致系统的瘫痪。因此,病毒的危害对于系统来说必须加以重视。
2.2 外部网络攻击
这是指来自医院网络外部的恶意攻击,比如黑客或信息间谍。例如:有选择地破坏网络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伪装为合法用户进入网络并占用大量资源;修改网络数据、窃取、破译机密信息、破坏软件执行;在中间站点拦截和读取绝密信息等。
2.3 系统的漏洞及“后门”
由于硬件、软件设计不可能是完美的,甚至有设计人员故意留下的“后门”,因此操作系统及网络软件都存在着一定的安全漏洞,会成为整个网络系统受攻击的首选目标和薄弱环节,大部分的黑客入侵网络事件和病毒就是通过系统的“漏洞”和“后门”入侵系统的。
2.4 人为原因
这是指医院网络中用户的一些有意或无意的行为,如:用户口令的泄漏、执行了误操作、用户权限设置不合理、管理员安全配置不当等,都会对网络系统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和破坏。
3 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备份以及容灾设计与实施
由于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如何做好系统的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单位是一省直二甲专科医院,自2001年起开始实施医院信息系统,至今整个系统运行良好。下面结合我单位在实施医院信息系统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方法,来探讨下医院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简单来说就是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系统发生故障是在所难免的,因此,任何一个计算机系统都必须做好备份工作,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网络备份应该拥有硬件物理容错和软件备份,主要是组建双机容错系统,数据库备份,灾难恢复等。
3.1 双机系统
服务器的稳定高效运行对医院信息系统来说相当重要,如果服务器发生故障,将会严重影响整个医院工作的开展,因此必需使用专用服务器,能够保障连续7天×24小时的工作能力,因此我们采取了双机热备份的方案,采用两台高效服务器,一台主服务器,一台备份服务器,若主服务器出现了软、硬件故障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访问时,备份服务器可以立即接管,保障业务的正常运行。
3.2 灾难恢复系统
“硬盘有价,数据无价”,为了更好的保护服务器的数据,对于医院信息系统的服务器还应该采取完善的数据备份措施,以在系统意外瘫痪或数据遭遇破坏时能够及时恢复。我们使用了数据防护系统,制定详细的备份方案,做到确保系统数据完整,当系统或数据库一旦受到破坏瘫痪时,可以尽快的恢复受到破坏的系统或数据库,使损失降到最小,从而保障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3.3 电源保护
网络系统对电源质量和连接性能要求是很高的,尽管医院是双线供电,但在切换时依然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保证服务器在意外断电时能够继续运行,必须使用在线式不间断电源,一但碰到意外断电,可以利用UPS给服务器、核心网络设备供电,以保证业务在断电期间可以运行或给系统管理员一个关闭的缓冲时间,从而保护系统与数据安全。
3.4 路由器、交换机系统
路由器、交换机作为网络的核心设备,它们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一旦这些出现问题,将会给网络带来严重危害,轻则网速受影响,重则网络瘫痪断网。因此,我们在配置网络时使用了主备网络,一旦主交换网络出现故障,备用网络交换会自动替换,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转。此外,定期对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做好备份,从而做到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
4 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措施
4.1 工作站安全
工作站是HIS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工作站一旦瘫痪,势必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开展。我们将工作站去掉了光驱、屏蔽USB接口,禁止私自安装软件和其他危险操作,比如卸载驱动,删除打印机等。此外,我们还安装了及时还原系统,一旦系统瘫痪,可以立即还原,若不能还原,则立即使用备份计算机替换,保障工作站的正常工作。
4.2 防火墙
防火墙是硬件和软件组合的安全防范系统,其能够限制外界用户对内部网络的访问,同时也能够限制内部用户对外部网络的访问,从而控制网络中内外的信息流动,保证合法的信息传递。防火墙在内部网和外部网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过滤经过的数据包,屏蔽内部IP地址及内部网络结构的细节,大大增强内部网络的安全性。
4.3 防毒软件
防火墙无法防止病毒的传播,而病毒危害已经成为当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头号杀手,为了保护网络不受病毒的危害,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必须安装防毒软件。为此,我们安装了趋势网络杀毒软件,在服务器端对局域网中所有计算机进行集中管理,客户端则进行实时监控,定期杀毒,防止病毒感染。病毒库进行及时升级,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
4.4 用户身认份证
对于医院信息系统来说,用户的身份认证是确保系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因此,防止非法的用户入侵医院信息系统窃取篡改信息,必须采用严密的用户身份认证机制。用户登录医院系统,必须输入用户名和口令确认后才能登录系统。同时,系统会将超时用户强制踢出,此外,针对不同的用户,严格设置不同的安全组,分以相应的权限,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4.5 VPN
医院网络不是孤立的,其必须和外部的网络连通,比如医保网络,如何保障所传递的信息安全是最重要的。采用VPN连接方式是目前普遍的方式之一,通过安全的数据通道将远程用户连接起来,构建一个扩展的网络。VPN采用了隧道技术、加密技术、密钥管理和身份认证技术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目前,我院使用硬件VPN的方式和医保中心进行连接。
4.6 网管软件
为了加强网络管理,我们使用DHC-EDP桌面认证管理系统,所有联网的计算机必须通过认证才可接入网络,当计算机出现故障时,还可通过附带的远程协助功能进行维护,可以批量对网络中的计算机进行软件分发安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5 结束语
医院信息系统安全问题涉及范围很广,它不仅包括网络等客观方面的问题,还包括安全管理、系统安全常识等人为因素,涉及到法律、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所需研究的内容非常多,也很复杂。对于医院来说,这是一项艰辛长期的工作,既需要领导的重视,也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才能保障医院信息化的稳定、健康发展,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雷震甲.网络工程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杨路明,等.电子政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3] CEAC国家信息化培训认证管理办公室.网络组建与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篇3
关键词:交通安全;设施;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工具不断的发生创新与变革,交通工具已由最初的步行交通,逐步转向汽车交通乃至智能交通时代。而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行业也随之应运而生,并随着时展的浪潮而逐渐发展壮大。在交通安全设施施工的管理中,安全问题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的首要引起注意的问题。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安全问题将存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施工企业的信誉就会受到威胁,接踵而来的,不仅仅是施工企业的命运,更为严重的是施工人员的生命以及国家、企业的巨大经济损失,所以,要确保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的的质量及加强其管理措施。
一、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要点
交通安全设施工程主要包括交通标线、防撞护栏、隔离栅及交通标志四部分,以下作简要分析。
(一)交通标线
交通安全设施中,交通标线的施工质量控制重在对标线流畅性及其与公路线性一致性的控制,同时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时的温度对标线的质量能产生直接影响,为了确保交通安全设施中标线涂料能很好的附着在路面上,作业温度要在6℃~30℃进行,并从使用者目的、路面特性和车流等因素来设置振动标线的型号、外形和间距。同时,还要选择路面附着力良好的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优质涂料,使其能够承受车辆磨损和雨淋日晒,加强对交通标线的保养,延长交通安全设施中交通标线的使用寿命。
(二)防撞护栏
目前,交通安全设施中,我国高速公路防撞护栏普遍采用波形梁钢板护栏,这种护栏通过利用立柱、横梁、土基的变形来缓冲车辆的碰撞,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并迫使事故车辆改变方向,从而防止车辆冲出护栏,并使车辆恢复正常行驶。在交通安全设施中防撞护栏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安装,要严格控制交通安全设施中防撞护栏立柱的入土深度、外露长度和桩距等,将误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并且要注意防撞护栏的美观度和整齐度,突出交通安全设施中防防撞护栏对美观道路环境的作用。
(三)隔离栅
交通安全设施中,隔离栅的主要功能是防止人或动物随意进入公路而对行驶车辆造成横向干扰,保障公路交通的通达性。在设置交通安全隔离栅之前,要提前平整地面,将杂草杂物清除出去,用推土机修平起伏较大的地面,交通安全隔离栅的高度、位置等设置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和设计要求进行,对于损毁的隔离栅要及时修整添加。同时还要注意隔离栅设置的美观流畅、统一整齐,增加司乘人员的舒适度,使其在具有美感的隔离栅中保持愉悦的心情。
(四)交通标志
交通安全设施中,关于交通设施中标志的相关问题,安全设施如果处在立交区需注意附近的光缆,电缆,尽量不要损坏;保持基坑的良好排水功能;边坡比例不协调时,应该根据现场情况对地面进行修正;混凝土基础里的预埋地脚螺栓,基地法兰盘里的门架和悬臂标志预埋件的位置需准确;同时标志面板设计和施工必须严格的按照规范规定执行。
二、加强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策略探讨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
交通安全设施施工中,实行交通安全工作阶梯管理,由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全面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将工作按部门做到细致划分,纵向实现层层管理,层层把关,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人。将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制定多种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宣传,并定期进行岗位安全工作的培训,通过考试以及安全演习等形式,交叉测评交通安全设施施工人员的理论以及实践当中的安全知识掌握情况,并与工资、绩效挂钩,提高交通安全设施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增强交通安全设施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对于各部门、各岗位设立各自相应的安全生产制度,各专业人员上岗前应做好培训工作,对于特殊岗位要保证人员经国家认可的正规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上岗证书,方可进入施工场地。对于其他施工人员,要对三级安全、工种变更安全和转场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普及教育。对于全体人员,均要进行《国家安全操作规范》等条例的学习,使全员了解安全施工的各项规定和内容。同时,确保安全管理部门做好安全监管工作,将安全问题与管理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工程期间安全预防工作做的好的,以及没有出现安全事故的部门及个人进行奖励,做安全认识问题从根本上得到提升,保证交通安全设施的质量及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交通安全设施施工的质量管理
交通安全设施的管理分为了成本控制管理、质量管理、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等等,在这里将会注重的分析交通安全设施的质量管理,通过对以下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材料。施工人员及施工流程的控制与监管的分析,提高交通安全设施的质量。
1.交通安全设施施工中,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把关。对原材料的质量把控是对整个工程质量管理的核心关键部分,所以在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应该与进货生产厂家进行检查、做好沟通,在其供货的过程中也应该不定期的进行质量的检验和制作程序的检查,进而确保原材料产品满足规范标准,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如果没有在之前进行检验,那么只能在交通安全设施施工的过程中才会慢慢出现相应的问题,其结果只会拖延施工的工程,严重的还会产生安全事故。所以,要保证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才能有效的控制交通安全设施施工的质量。
2.交通安全设施施工中,提高交通工程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一个完善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加强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的质量管理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一个好的质量管理体系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交通专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保证整个施工的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急需对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再提高教育。施工人员是交通工程中的关键,只有有效的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施工水平,才能保证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质量。
3.交通安全设施施工中,重视对施工流程的控制与监管。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是对于工程的顺序要求非常严格,对工程的监管和控制也是必然的,因为一旦工程的某一个环节的某一个工序发生了错误,那么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来说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不仅会拖延整个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的进度还会加大工程的施工难度,同时也会造成整个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的质量问题。所以要重视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流程的控制及管理,保证整个交通工程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交通安全设施工程建设直接关系着人们的行车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科学合理的交通安全设施能够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及二次事故的出现,而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质量的高低影响着交通安全设施作用的发挥,强化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能够有效提高交通安全设施的服务质量。因此,应通过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强化工序流程控制、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施工人员培训管理等措施,切实提高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交通事业健康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张爱国,王素梅,徐伟.公路工程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质量管理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3,08:8-10.
[2]孙强.高速公路安全设施设计优化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
篇4
【关键词】信息系统 身份鉴别 漏洞扫描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
近年来,“Locky勒索软件变种”、““水牢漏洞””、“支付宝实名认证信息漏洞”、“京东12G用户数据泄露”、“700元买他人隐私信息”等信息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引起各国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关注。为提高网络安全和互联网治理,2014年,我国成立了以主席为最高领导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中央网信办;2016年11月,在中国乌镇举行了《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通过一系列的行为,为求现有的网络系统能够提高安全能力,为广大社会群众提供服务的同时,能够保证人民的利益。
信息系统是由硬件、软件、信息、规章制度等组成,主要以处理信息流为主,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备受关注。企业在应对外部攻击,安全风险的同时,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在统一的体系管控下,分布实施,开展各项安全工作。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安全工作比较单一,主要是部署安全防护设备,进行简单的配置。信息安全工作不全面,安全管理相对薄弱,不足以抵抗来自外部的威胁。
1 信息安全问题
1.1 身份鉴别不严格
考虑到方便记忆和频繁的登录操作,企业普遍存在管理员账号简单或者直接采用系统的默认账号现象,并且基本不设定管理员的权限,默认使用最大权限。一旦攻击者通过猜测或其他手段获得管理员账号,攻击者如入无人之境,可以任意妄为。最终可造成数据泄露,系统瘫痪等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注重信息安全的企业会修改默认管理员账号,设定较为复杂的口令,并定期进行口令更换。但是也仅仅使用一种身份鉴别技术,不足以抵抗外部攻击。
1.2 外部攻击,层出不穷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外部攻簦层出不穷。攻击者利用网络系统的漏洞和缺陷,攻击系统软件、硬件和数据,进行非法操作,造成系统瘫痪或者数据丢失。 目前主要存在的攻击手段包括扫描技术、邮件
攻击、拒绝服务攻击、口令攻击、恶意程序等等;入侵常用的步骤包括采用漏洞扫描工具进行扫描、选择合适的方式入侵、获取系统的一定权限、提升为系统最高权限、安装系统后门、获取敏感信息或者其他攻击目的。攻击者会根据系统特性和网络结构采取不同的手段对网络进行攻击,如果不采取相应的防御手段,很容易被黑客攻击,造成损失。
1.3 员工安全意识薄弱
很多互联网企业的员工缺乏信息安全意识,存在离开办公电脑时不锁屏现象;将重要客户信息、合同等敏感材料放在办公桌上或者不及时取走打印机房内的材料;优盘未经杀毒直接连接公司电脑;随意点击不明邮件的链接;更有员工将系统账号、密码粘贴在办公桌上;在系统建设阶段,大到管理者,小到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均注重技术实现和业务要求,而忽略了系统的安全和管理。由于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很容易造成公司信息泄露,进而导致公司的损失。
1.4 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未形成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缺失部分安全策略、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可能导致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存在疏漏,部分管理内容无法有效实施。使相关工作过程缺乏规范依据和质量保障,进而影响到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和安全运维。比如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忽略安全开发(存在开发人员没有意识到代码安全开发的问题;有些开发人员不愿意使用边界检查,怕影响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当然也存在许多遗留代码存在问题的现象,从而导致二次开发同样产生问题),可能导致系统存在后门,被黑客攻击。
2 防范措施
企业需依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ISO/IEC 27001》等标准和法律法规进行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工作。测评机构在网安的要求下,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进行测评,并出具相应测评结果。根据测评结果和整改建议,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安全认证、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监控管理、数据备份与加密等)和管理措施(安全团队、教育与培训、管理体系等)对信息系统进行整改。如图1所示。
2.1 技术手段
2.1.1 安全认证
身份鉴别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确认执行者身份的过程,以确定该用户是否具有访问某种资源的权限,防止非法用户访问系统资源,保障合法用户访问授权的信息系统。凡登录系统的用户,均需进行身份鉴别和标识,且标识需具有唯一性。用户身份鉴别机制一般分为用户知道的信息、用户持有的信息、用户生物特征信息三种。针对不同鉴别机制,常用的鉴别技术(认证技术)如表1所示。
不同的认证技术,在安全性、便捷性方面存在不同的特性。比如USB-Key的安全等级较高,但会遇到各种问题,导致便捷性较差(比如存在软硬件适配性问题,移动终端无USB口等)。一般认为在相同的便捷性前提下,选择安全等级较高的认证技术。针对重要系统应采用双因子认证技术。
2.1.2 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能够依据安全策略,对网络和系统进行监视,发现各种攻击行为,能够实时保护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情况,保证信息系统网络资源的安全。入侵检测系统(IDS)是一个旁路监听设备,需要部署在网络内部。如果信息系统中包含了多个逻辑隔离的子网,则需要在整个信息系统中实施分布部署,从而掌控整个信息系统安全状况。
2.1.3 漏洞扫描
漏洞扫描是指基于漏洞数据库,通过扫描等手段对目标系统的安全脆弱性进行检测,发现可利用的漏洞的一种安全检测行为。常见的漏洞扫描类型主要包括系统安全隐患扫描、应用安全隐患扫描、数据库安全配置隐患扫描等。系统安全隐患扫描根据扫描方式的不同,分为基于网络的和基于主机的系统安全扫描,可以发现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安全配置隐患、弱口令、服务和端口等。应用安全隐患扫描可以扫描出Web应用中的SQL注入、Cookie注入、XPath注入、LDAP注入、跨站脚本、第三方软件等大部分漏洞。数据库安全配置隐患扫描可以检测出数据库的DBMS漏洞、缺省配置、权限提升漏洞、缓冲区溢出、补丁未升级等自身漏洞。
漏洞扫描主要用于评估主机操作系统、网络和安全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应用平台软件的安全情况,它能有效避免黑客攻击行为,做到防患于未然。
2.1.4 监控管理
网络监控主要包括上网监控和内网监控两部分。目前市场上已做的完整监控软件已包含上述功能。网络监控需结合网络拓扑,在网络关键点接入监控工具监测当前网络数据流量,分析可疑信息流,通过截包解码分析的方式验证系统数据传输的安全。例如Solarwinds网络监控平台,它包括Network Performance Monitoring、Network Traffic Analysis、WAN Performance (IP SLA) 、IP Address Management、Network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onitoring等。可以执行全面的带宽性能监控和故障管理;可以分析网络流量;可以对服务器上运行的服务和进程进行自动监控,并在故障发生时及时告警;可对VOIP的相关参数进行监控;可以通过直观的网络控制台管理整个IP架构;可快速检测、诊断及解决虚拟化环境的网络性能;强大的应用程序监视、告警、报告功能等。
2.1.5 数据备份与加密
企业高度重视业务信息、系统数据和软件系统。数据在存储时应加密存储,防止黑客攻击系统,轻易获得敏感数据,造成公司的重大经济损失。常用的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DES、AES)和不对称加密算法(RSA)。密码技术不仅可以防止信息泄露,同时可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例如现在比较成熟的哈希算法、数字签名、数字证书等。
除了对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外,由于存在数据丢失、系统断电、机房着火等意外,需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按照备份环境,备份分为本地备份和异地备份;按照备份数据量的多少,备份分为全备、增备、差分备份和按需备份。各企业需根据自己的业务要求和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备份方式进行备份。理想的备份是综合了软件数据备份和硬件冗余设计。
2.2 管理措施
2.2.1 安全团队
企业应设立能够统一指挥、协调有序、组织有力的专业的安全管理团队负责信息安全工作,该团队包括信息安全委员会,信息安全部门及其成员。安全部门负责人除了具备极强的业务处理能力,还需要有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目前安全团队的从业人员数量在逐渐增加,话语权在增多,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大。安全团队需要定好自己的位,多检查少运维,多帮企业解决问题。即安全团队修路,各部门在上面跑自己的需求。
2.2.2 教育c培训
保护企业信息安全,未雨绸缪比亡羊补牢要强。培养企业信息安全意识文化,树立员工信息安全责任心,是解决企业信息安全的关键手段之一。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除了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外,还需对员工的安全意识进行教育和培训。信息安全团队应制定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计划,包括但不限于在线、邮件、海报(标语)、视频、专场、外培等形式。通过对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能从内部预防企业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
2.2.3 管理体系
随着计算机攻击技术的不断提高,攻击事件越来越多,且存在部分攻击来自公司组织内部。单靠个人的力量已无法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因此,企业需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以达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安全开发,可靠运维。安全管理制度作为安全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在信息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机构在建立与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时,可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一般经过PDCA四个基本阶段(Plan:策划与准备;Do文件的编制;Check运行;Action审核、评审和持续改进)。可依据ISO27000,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从制度、安全机构、人员、系统建设和系统运维5个方面去制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通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主要由总体方针和政策、安全管理制度、日常操作规程和记录文档组成,如图2所示。
3 结语
国家不断加强对各个互联网企业、金融、银行等的信息安全工作监督,通过ISO27000、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电子银行评估、互联网网站专项安全测评等方式,规范企业的信息安全建设工作。同样,信息安全工作长期面临挑战,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相关安全工作人员戮力同心、同舟共济、相互扶持、携手共建信息安全的共同体。
参考文献
[1]沈昌祥,张焕国,冯登国等.信息安全综述[J].中国科学杂志社,2007(37):129-150.
[2]李嘉,蔡立志,张春柳等.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实践[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6(01).
[3]蒋欣.计算机网络战防御技术分析[J].指挥控制与仿真,2006(08),28-4.
作者简介
康玉婷(1988-),女,上海市人。硕士学位。现为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师、初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
作者单位
篇5
关键词:油田社区 交通安全管理 对策
一、引言
社区道路作为社区交通的重要基础,其道路安全直接影响了社区交通的安全,并且与社区居民的出行安全息息相关。交通安全与各家各户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如何更好的保证油田社区交通安全至关重要。在开展油田社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时,真正的从基层做起,将事后安全管理工作转变为事前的安全控制,是解决现有油田社区交通安全管理问题的重要基础。
二、油田社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1.道路状况不够良好
大多数油田社区始建于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在当代建设时,对于设计中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到汽车的出行,并且没有一个适合现代机动车情况的交通环境。很多社区内部的停车位较少,车道与人行道存在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很多路面过窄,道路由于常年的使用,缺乏良好的维护,个别道路存在着下沉等情况。与此同时,很多开放式社区缺乏对道路的良好管理,相应的限速、减速、隔离设施不够完善,社区的交通压力过大[1]。
2.社区车流量较大
由于油田社区自身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所处地区的企业、视野单位较多,社区内通行的车轮存在着多样性,并且车流量较大。社区内的车辆种类包括了公务车、越野车、消防车、救护车、水泥车、油田作业车、货运车、巡逻车等,社区的交通管理压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不断增长的社区车流量。
3.驾驶员缺乏良好经验
很多油田社区内拥有私家车的居民,其不具备足够的驾驶经验,驾驶技能不够熟练,并且驾龄短。很多驾驶员由于接触汽车驾驶时间较短,其自身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并且不具备良好的文明驾驶习惯。在驾驶的过程中,存在超速、违规以及酒驾等行为。另外,很多司机不具备良好的汽车技术状况掌握能力,在汽车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的发现并且排除,汽车的保养以及维修不及时,造成了车况不良,进而增加了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2]。
三、提高油田社区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
1.完善现有管理制度
完善现有的交通与车辆管理制度,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是提高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水平的重要前提。社区的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物业等部门可以通过组成安全管理小组的方式,与社区居民进行良好的沟通,并且通过组织道路安全协调,对于社区内车辆以及驾驶员的状况进行动态的掌握,并且通过定期的检查与管理,有效的提高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水平。对于社区管理工作中,相关的车辆安全管理、监管等规定中的不足进行完善与继续修订,保证相关制度的可执行性[3]。
2.加强道路设施管理
在开展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时,要对于现有道路设施进行完善与改造,解决现有交通安全问题隐患,打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针对现有道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实施硬件改造、加强停车管理、完善社区门禁管理、增加交通标识以前加强施工作业管理等方面来开展。在进行交通道路硬件改造的过程中,要对于社区的主干道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并且及时的对社区内部交通安全隐患部位进行修理。对于住宅楼前的道路要保证其修复平整,有效的对积水以及容易摔倒等问题进行解决。与此同时,还要保证居民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降低主干道人行压力,托管过窄的道路。针对于社区内现有停车位不足的问题,要修缮固定的停车位,并且合理设置临时停车位,避免出入口、消防通道等位置被停车所占据。在社区门禁系统的完善上,要设置相应的车辆刷差进出,严禁闲杂车辆的进出。相应的装修车辆需进行登记,接受检查之后再进入社区。在社区内部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上,要保证社区内部关键路段的监控全面覆盖,并且及时的对于社区内部车辆行驶与停放的情况进行掌握,及时的对于违规车辆进行纠正。在社区内部交通标识的安置上,要针对于弯道较多,岔口较为复杂的地区,增加相应的交通标识。对学校、主干道等要设置减速带,并且安防测速仪对车速进行有效的控制。在限行区域的设置上,要保证居民休闲活动的安全。在社区内部进行施工时,各个施工单位需要严格遵守社区内部交通标志,并且安智警示标识,保证路边行人的安全[4]。
3.加强社区交通管理与巡查
在进行社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时,要与相关单位以及居民进行良好的配合,共同齐心协力的落实相关管理工作。对社区内部车辆的管理上,要保证车辆停放符合相关制度,并且避免内部车辆管理不足,造成的安全问题的发生。与此同时,还要与交警部门形成联动合作,开展交通安全政治活动,对于社区内部车辆行驶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有效的治理,并且通过开展日常巡查工作,有效的提高油田社区交通安全管理的效果。物业管理部门要与保安部门进行联合管理,对于社区内部车辆的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的制止与纠正,保证社区内部交通有序。
4.加强安全宣传与教育
在社区内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在社区的出入地带以及主干道等位置,要悬挂标语与横幅,并且通过采用LED屏幕等设备,对于道路安全知识进行宣传。在日常社区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发放相关道路安全管理手册与宣传材料,提高社区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交通安全管理人员要居民主要活动中心,开展宣传活动,分发相关宣传彩页,更好的让居民养成良好的出行安全意识。在学校、幼儿园等教学机构中,要普及交通安全知识的讲座活动,并且有效的提高居民自身安全防范措施,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学习,对于行人以及驾驶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严禁闯红灯、违章载人等行为的发生。教育过程中,要对于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深入的学习,并且将社区的安全管理条例与制度、驾驶技术、安全常识等规范进行细致的讲解,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5]。
四、结束语
油田社区交通安全管理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保证。在油田社区内部的交通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严格的遵守相关道路交通法规,对于社区交通环境进行维护。社区居民要提高自身的交通安全意识,并且保证在进行汽车驾驶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树立良好的责任心。
参考文献
[1]何小武,呼治国,贺云勤.石油企业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1):101-102.
[2]张继承.强化源头管理促进部门联动——安阳市召开散装水泥专用车辆管理联席会议[J].散装水泥.2013(01):51-51.
[3]周裕林.浅谈当前交通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05):151-152.
[4]孔祥荣.基于HSE管理体系的油田企业交通管理实践[J].企业技术开发.2011(09):134-135.
篇6
1.1现场安全监督应具备的条件
(1)现场安全员熟悉人员、设备及作业流程。
(2)具备通讯工具(手机、报话机等)及有关通讯录。
(3)配置安全帽、防冻(滑)靴、登山杖等个人防护用品。备有安全监察设备(相机等),急救箱及药品,应急照明器具,充足的保暖设施及食物。
1.2安全监督处置程序
(1)指挥中心成立安全监督组,明确安全巡查组、现场安全员,以及他们的联系方式。
(2)明确安全监督方案。明确与巡线组联系的安监人员,使二者保持信息畅通。抢修组在每个抢修作业点设置安全员,实施旁站监督,与抢险作业人员同进同出。安全巡查组实施网格化监督,巡查复杂、重点作业面。
(3)明确现场安全抢险要点及注意事项。
(4)《安全巡视、抢险要点及注意事项》,并要求组织开展安全教育。
(5)根据具体情况携带安全、劳保、急救物品,现场安全员、安全巡查人员按照安排开展现场安全监督。
(6)监督方案落实,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建议,及时消除隐患,制止违章和不符合规范的工艺。
(7)现场立即汇报安全事件,当日及时反馈安全监督信息。
(8)通报安全事故(事件)、违章信息,形成安全监督意见并督促落实。
(9)监督整改措施在各相关施工作业面的落实情况。
1.3安全事故(事件)、不符合项处置措施
(1)协助迅速确定事件发生的准确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围及灾害程度,并设立危险警戒区域,严禁与应急处置无关的人员进入。
(2)现场负责人发现有人员受伤或施救困难时,及时拨打120、110、122等报警电话,详细说明事发地点、灾害程度、人员伤亡情况、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3)现场安全员即时将汇报信息上报给指挥中心安全监督组负责人。汇报信息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设备损坏的初步情况,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报告后,若事故出现新情况,应当及时补报。
(4)发现方案、措施不落实,安全履责不到位,隐患、违章及工艺不规范等不符合项,应立即指正,并监督落实整改措施。
(5)发现工作班成员违章向现场负责人汇报,发现负责人违章向安全巡查组联系人汇报。
(6)安全风险较大时,可依据实际情况立即停止工作,采取紧急措施并要求人员撤离。
(7)整改措施未落实或现场安全风险较大时,应汇报现场总指挥,由现场总指挥决定是否临时中断工作,经采取措施后方可恢复工作。
(8)对违章且拒不改正的工作人员应立即终止其工作。
2现场交通管理的主要做法与要点
在抗冰抢险期间,现场车辆的行车环境较为恶劣,通常会出现道路湿滑、结冰难行等困难,加之抢险车辆往来频繁,尤其需要注意安全。因此,需确定专人来承担抢修期间重点交通线路的现场交通指挥和安全保障工作。与此同时,现场指挥人员还需克服山间路线长、危险地段多、抢修时间紧、人员配备少、工作时间长、吃住条件差和天气寒冷、睡眠不足等困难,合理调度上山下山车辆,安全高效地开展车辆指挥协调工作,才能为抢修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提供良好的交通保障。
2.1现场应具备的条件
(1)具备无线上网功能的手提电脑(用于车辆GPS定位)、对讲机等通讯工具及有关通讯录。
(2)具备应急照明器具、急救箱及药品、必要的干粮或食物等。
(3)具备安全帽、登山鞋、登山杖、防雨(保暖)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4)具备必要的麻袋、草包、石子等防滑材料。
(5)具备夜间闪光警示灯、反光警示围栏、彩旗、哨子等警示用品。
(6)具备“交通指挥”和“安全监督”字样的红袖标。
2.2现场交通管理要点
(1)应急响应机制启动后,可立即组织交通安全管理人员赶赴抢修现场,随后根据实际需要分批增援、换班。迅速组建车辆指挥机构,立即进行现场勘查,并协调抢修所在地的交警部门,制订交通安全管理方案,实施抢修现场交通统一管理。
(2)迅速组织人员勘查现场道路情况,确定交通管控路段是否要实行单向行驶或按时分批通行。设立两端往返点,查明中间危险地段、泥泞地段、特殊方式行驶地段等位置,确定中间协管位置及人员配置。
(3)采取有针对性的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在道路要口、危险地段、泥泞地段设专人把守,使每个点都有专人监护、24小时轮流值班,提醒并指导驾驶员安全行车、协助打滑车辆通过泥泞地段。严格控制车辆进出,要求所有车辆必须服从指挥,对违反规定或不听从指挥的驾驶员,应立即予以制止;对已造成交通拥堵等后果的车辆,必要时可强行拖离,并利用各种渠道予以通报批评。如有需要可设置车辆单行路段,以避免车辆拥堵。如出现不同单位车队交叉通行且道路狭窄的情况,则应实施上下山单向通行措施,以提高通行效率。要注意加强交通体系的统一协调,配置对讲机,以便于信息沟通。
(4)有效落实危险点防范措施。现场泥泞路段需及时进行处理,以加快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性。如在泥泞路段铺设草垫、碎石,以防止车辆打滑;在狭窄、急转等危险路段设置彩旗,予以警示;夜间则在危险路段设置反光警示围栏、道路指引牌、警示灯等,以起到警示和提醒作用。
(5)现场负责人发现有人员受伤或交通事故等情况自己又没法处理时,应及时拨打120、110、122等报警电话,详细说明事发地点、灾害程度、人员伤亡情况、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以上举措在宁波地区抗冰抢险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经各方努力和配合,现场交通秩序井然有序,未发生拥堵现象和交通安全事件,有力地保证了施工人员、物资和工器具的及时、安全输送。
3抗冰抢险后的一些工作建议
3.1对已修复线路安排全面检查
开展登杆巡查,检查设备本体及通道遗留缺陷,重点关注杆塔螺丝紧固、导线压接、导线打绕及灯笼现象、附件销钉等情况,实施测温,关注压接质量,保留图像资料。尽早结合技改、大修工作安排改造或停电检修。
3.2开展覆冰断线专项分析,提高抗冰灾应急能力
(1)专题分析线路覆冰断线、倒塔、冰闪、地线覆冰闪络,逐条确定整改措施。
(2)进一步研究覆冰成因,排查类似风险线路,安装完善覆冰检测等监测装置,结合运行经验,提供设计及施工建议。研究无信号区域光缆接入与信号衰减的矛盾,提高监测装置的安装选择性及使用可靠性。
(3)在重点区段开展杆塔覆冰后不平衡张力计算,确定技改措施或建议,核定不平衡张力条件下的登杆条件。
(4)研究在断线情况下,为防止事故扩大,防倒塔拉线设置的基本原则及危塔放倒的可行方案。
3.3结合应急基干队伍建设,补充应急装备
(1)综合考虑各种应急状况下应急装备的补充和完善,明确仓库及管理要求,尤其是应急基干队伍的单兵装备,应尽早结合抗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明确并配置。
(2)配备3G视频装置,满足反违章稽查及应急管理需求。
(3)完善车辆应急装备,按需要补充防滑链、照明、步话机、视频监控等装备。
(4)补充完善覆冰登杆防坠装置,如登杆防坠双钩、绳索式速差防坠器、普通速差防坠器等。对于部分电源不够充分的设备(含手机),补充移动充电设备、车载逆变器配充电头。
(5)考虑对应急基干人员、特巡人员配备GPS定位系统及海事卫星电话,以掌握人员的具置信息,及时进行通信联络。
3.4提高应急科技贮备及能力
开展输电线路防覆冰专题研究,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开展或参与地线震动除冰技术、移动式除冰装备、现场影视传输系统、透雾影像设备等先进课题的研究或技术应用。
3.5提高车队应急处置水平
篇7
一、“7S”要素
“7S”有7个要素,分别为: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e),因前5个罗马拼音和安全、节约的英文均以“S”开头,简称“7S”。
整理:将现场物品区分为有用的和无用的,并将无用的物品清除掉。
整顿:合理安排现场物品放置的位置和方法,并进行必要的标识。
清扫:对现场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清除工作场所的垃圾、灰尘、污渍及其它污染源,排除影响员工健康安全及产品质量的不利因素,使问题得以呈现。
清洁:持续推行整理、整顿、清扫工作,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始终处于受控和持续改进状态。
素养:就是养成遵守既定事项的习惯。
安全:就是清除工作中的一切不安全因素,杜绝一切不安全现象。是以上5S的保障,也是其目的和成果之一。
节约:全员参与,减少浪费,优化流程,降低成本。
二、“7S”与安全生产的内在关系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影响安全生产的两大要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人在生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非正常行为,是人在生产活动中,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属于人为失误。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统称为物,由于物的能量可能释放引起事故的状态,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因此,规避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就可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而这恰恰也是“7S”管理7个要素的目标。
整理整顿:使生产现场规范有序,各类物品各就各位,大大减少人为误操作的可能。
清扫清洁:通过对现场环境和设备进行综合治理,提升设备可靠性,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通过对工作流程的梳理和优化,减少人为误操作的可能。
素养提升:养成遵守既定事项的习惯,人的安全意识随之提升,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三、“7S”管理促进安全生产实践
如何通过开展7S活动,全面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设备可靠性,提升员工综合素养,从而达到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目的,重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内业入手,打好安全保障基础
生产经营工作各项基础资料繁多,而任何一份基础资料都是过程管理的直接体现,是进行问题反查的基本依据,也是总结经验和持续改进的基础。因此,要重视基础资料管理,做到一档一盒,文件盒内的每份文件要按要求做好编号,编制卷内目录;此外,每个文件柜门上要有标签,每组文件盒外要采用形迹管理来固定位置,才能做到在30秒内找到所需要的文件,真正做到“凡事有据可查”。
(二)从设备入手,提高设备可靠性
可靠的设备是安全生产的基础,通过推行“7S”管理,公司2015年设备缺陷数量较2014年下降49.8%,继电保护动作投入率、正确率达到100%,获得省“继电保护先进单位”称号。一是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设备健康水平。通过整理、整顿、清扫对设备进行整治,大幅减少了生产现场“跑、冒、滴、漏”等现象,如对燃煤电厂重大污染源磨煤机设备进行石子煤排放装置改造,从根源上解决了煤粉污染问题,彻底改变了脏、乱、差的问题。二是加强目视化管理,防止误操作。在所有设备区域增加目视化管理,如点检看板、点检脚印、测温测振点,提示设备点检部位、参数、常见故障处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管理内容,以及在进口电气设备操作屏旁增加中文的菜单、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无论谁都能迅速判断异常与否,且判断结果不因人而异,有效防止操作误差。
(三)从定置入手,确保安全可控在控
控制物的不安全因素要从定置入手,注重对易燃、易爆、有毒、污染环境的物品实行特别定置,物品储存量和处理都要求达到最低值。还应将化学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即将不同材质、不同成分的化学废弃物分类定置存放,使危险化学废弃物能得到最正确最安全的处理。此外,应将化学品安全数据或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操作流程和意外伤害应急处置方法进行目视化并定置管理。
(四)从现场入手,营造安全工作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通过油漆作战给地面、设备及构架等涂上不同颜料,将人行通道和设备区域明确划分开来,使生产现场安全通道、设备区域、转动机械等色彩分明,提升了安全警示效果。对吊物作业、易发生机械伤人的不安全场所及通道等实行定置管理,添加醒目的警示线。在机组检检修期间要事先梳理检修现场要素,做好检修区域划分布置,工器具及拆下的设备零件放置有序,实现现场管理定置化、规范化。检修过程强化人员管控,实行管理人员签到制及进入主机检修区域人员报备制管理;强化安全管控,严格执行检修现场“红袖章、红马甲”制度,落实起重作业、高空作业等安全措施,在高压加热器等有限空间设备检修处增设作业安全警示牌;强化检修现场文明作业,狠抓专项检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进一步提高。
(五)从督查入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监督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习惯性违章的有效手段。安全工作与“7S”管理相辅相成,为强化日常监督工作,首先应做好融合,将各部门安全员纳入“7S”督导师网络,每月组织安全管理部门、生产部门的安全员参加公司“7S”例行检查;同时,“7S”管理人员每月也参加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的安全大检查。其次要加强考核,对发现的不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内部网上曝光要求限期整改,督促各区域做好保持和提升工作,通过持续改进,推动企业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切实做到本质型安全。
篇8
【关键词】利培酮 健脑安神片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病因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类疾病,患者多伴有特殊的思维、知觉、情感以及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1],疾病的发生对患者本人及家庭均带来了沉重负担。安神健脑片是我院老中医治疗神经衰弱所常用的方剂,本组采用健脑安神片联合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选自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收入的精神分裂患者共64例,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分。其中男39例,女25例,年龄19~53岁,平均31.5±10.7岁,病程1~11年,平均4.7±3.2年。入选患者中排除酒或药物滥用者、器质性疾病者及妊娠哺乳期妇女。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利培酮联合健脑安神片的观察组及单纯使用利培酮的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利培酮联合健脑安神片治疗,其中利培酮初始计量为1mg,1~2周后增加至4~6mg,平均终末治疗量(4.0±1.8)mg(维思通,西安扬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71006),健脑安神片主要由人参、五味子、柏子仁、酸枣仁等十多味中药组成,每日2次,每次4片,连续服用21天。
1.3疗效评价
患者疗效评估以PANSS总分和PANSS减分率作为临床疗效评估,分别于治疗后的2、8周进行评估,其中痊愈:PANSS减分率≥75%,显著好转:≥50%且<75%,好转:≥25%且<50%,无效:<25%。副反应(TESS)量表对患者治疗后的副反应进行评估,并完善各项常规检测。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使用x2检验,其中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对比中显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周、8周评分均对于治疗前,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N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对比
注:a: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中分别发生头痛、失眠、焦虑、恶心、呕吐、头晕、锥体外系副反应、性低血压以及嗜睡等副反应的发生,但两组患者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9
【关键字】城市商业综合体(以下简称综合体) 超高层 公共安全防范
一、 城市商业综合体特点
典型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中建筑类型多样,业态规划复杂,几乎囊括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商业、办公、公寓、酒店,其中商业中还包括零售、餐饮、卖场、KTV、影院等,而办公及公寓大多以超高层建筑为建设蓝本,酒店大多为国际知名品牌的五星级酒店。基于以上原因,一般大型的城市综合体往往并定义为商业中心或者城市中心,人流量远远大于其他地方,且出入人员复杂,这就留下了种种安全隐患,因此该类型项目,对安防防范有着更高的要求。
二、 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规划
1. 安保平台规划
综合体安防系统的安全和管理非常复杂,不是单一手段或单一系统所能奏效的,必须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特点和相互间的关联全面考虑。本文综合考虑综合体的特点、需防范的区域和功能,巧妙灵活地设置不同的防范系统,基于人防、物防及安防特点,将人防、物防、技防三者相有机结合;建设以视频监控系统为中枢,以入侵报警和门禁为核心,并结合车辆管理、保安巡更为辅助手段构成整体纵深防护体系的安防系统。结构图如下:
2. 纵深防护体系建立
2.1 本类项目安保系统应严格按照国标、地方及当地技防办的要求,配置包括视频安防监控、入侵报警、门禁管理、电梯控制、住户对讲、车辆管理系统等,并结合电子巡更和保安无线对讲系统,实现人防与技防的有机结合,提供给项目一个综合性的保全。
2.2 纵深性
体现在防护区域的设置,分层次、分重点进行考虑。从区域入口处开始加强对人员及车辆的防护,通过公共区域的防护加强对进入室内的人员及车辆的管理,重点加强建筑群内部的通道、工作区及重要机房/用房的监视。
3. 人、车、物的综合性管理
3.1 人员管理
综合体内各业态内部工作人员多,且日常客流量大,针对进入大楼的人员管理对物业公司安保管理来说任务繁重。因此必须制定一套既能方便内部人员快速进出,又能良好管理外来客流,结合地下室以及地面层出入口的人流进出分析,以及结合不同业态的管理特点,利用监控、报警、门禁,电梯控制统、可视对讲及电子巡更系统等手段且又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3.2 车辆管理
本类项目车辆管理主要包括地面、地下车库车辆出入管理、车位区域划分、车位引导、反向寻车、满位显示导、快速通道管理、图像对比等功能、车库内部设施建设等。
(1)出入口管理
本类项目地下车库基本都超过4个车库出入口,在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置车辆管理道闸、防砸车装置、对讲设备、车位数量显示设备等,实现对进出车辆管理的管理。
根据地方管理特点,还可考虑出入口采用远距离读卡+车牌识别管理系统,并且与交通卡进行兼容。
(2)停车区域划分建议
考虑到本类项目地下停车场较大,且酒店、办公、SOHO 以及商业为共用地下停车场。从便于停车的角度出发,应根据各业态区域、交通流线等制定合理的停车位划分。
(3)车位引导
考虑到本类项目地下室较大,停车位多,且根据业态不同,使用性质不同,既有SOHO 公寓及办公的固定停车区,又有商业及酒店的临时停车区。而针对外来客人的车辆停放必须提供优质的停车引导功能,以方便访客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停放好车辆。
(4)刷卡寻车
智能刷卡寻车系统采用“刷卡定位模式”,利用停车场内分布于各个区域的刷卡定位终端,进行刷卡定位。定位精度更高,可靠性高。当车主返回停车场后找不到车辆所停放的位置时,可以通过在电梯间的液晶触摸屏或查询终端进行查询,系统即可显示车辆所在的位置区域,以及从查询地点到车辆所在区域的最近路线。
根据当前技术的发展,以及考虑与出入口远距离读卡+车牌识别的管理方式形成无缝衔接,还可以采用视频引导及反向寻车系统,但成本会略为提高。
3.3 物流管理
大楼物流管理主要包括进入大楼物流管理和出大楼物流管理两大部分。管理内容主要通过上述提到的人员、车辆管理得以实现。针对办公及SOHO 公寓相对封闭的管理模式,建议增加设置专门邮件收发室,并且设计电子信报箱系统。
4. 安防系统电源备份设计
针对本类项目智能化安防系统前端区域设备的供电需要,如网络交换机、报警探测器、监控摄像机等,要求提供UPS 供电解决方案。电源在整个安防系统中起着重中之重的作用,为了系统的畅通及万无一失,要求配电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管理性。建议采用模块化UPS 不间断电源为高可靠UPS 系统,并采用模块N+1备份,可用性高达99.999%,故障点较少,功率冗余灵活,且易于后期扩展,安全度较高。
5. 消防安全设计
作为城市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理所当然成为项目建设过程当中的重点。而火灾的严重性决定了人们脱离火情现场的成功率。烟气的刺激性和毒性是制约脱离火情现场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燃烧中产生的烟,毒,和腐蚀应该重点的关注。因此本文考虑以上理由以及大多数综合体项目的特点,并参考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要求,建议系统电缆采用低烟无卤及阻燃线材进行设计,保证大楼内部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另,作为包含超高层的综合体项目,应急疏散与引导尤其重要,针对本类项目在紧急状态下的人员疏散需要,建议应在疏散通道内设置广播音箱,并且疏散通道的广播分区应与相应避难层或地面层同一广播分区。在紧急情况状态下,通过疏散通道的广播可将相关人员引导至相应的避难层或地面层,实现人员的安全疏散。
6. 设备防雷击设计
安全防范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均为电子信息设备由于这些系统和设备耐过电压能力低,雷电高电压以及雷电电磁脉冲侵入所产生的电磁效应、热效应都会对系统和设备造成永久性损坏。因此,根据GA/T670-2006《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建议本类项目应在机房防雷接地建设的基础上针对大楼弱电井垂直主干、前端弱电设备考虑一体化的综合防雷方案。
三、 结语
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不仅须建设以上智能化安防系统,还应在系统建立之后制定良好的应急预案。
为应对各类事件,建筑智能化系统在信息共享,通讯,指挥和协调,紧急处置、预警和预防机制方面能发挥显著效益;管理者通过安全防范系统(SAS)及时了解并记录现场情况,使用通讯自动化系统(CAS)能多方式联络楼内外支援,办公自动化系统(OAS)能最快的为外部支援人员提供大楼内部结构等基础信息。
参考文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2005年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
[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6]《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50348-2004
[7]《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9]《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GB50395-2007
篇10
关键词:电网调度;系统自动化;安全防护
电网调度的主要任务是指挥电网运行,电网调度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近年来,随着城乡电网的改造,电网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使电网调度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三个条件是:①合理的电网网架结构;②可靠的继电保护;③高素质的调度人员。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在现有电网的结构下,加强调度管理,特别是加强继电保护和运行方式的运行管理,提高调度人员的素质水平,杜绝误调度、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
1 加强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
继电保护既是电网运行的安全屏障,同时又可能是电网事故扩大的根源。搞好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管理,使继电保护装置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才能确保其正确动作。
运行管理的关键是坚持做到“三个管好”和“三个检查”。
“三个管好”: (1)管好控制保护设备:控制保护设备不同单元用明显标志分开,控制保护屏前后有标示牌和编号,端子排、信号刀闸有双编号,继电器有双编号且出口继电器标注清楚。便于运行中检查。 (2)管好直流系统及各个分支保险:定期检查直流系统及储能元件工作状态,所有保险制订双编号,定期核对保险编号及定值表,检查保险后的直流电压。 (3)管好压板:编制压板投切表或压板图,每班检查核对,做好投切记录,站(所)长抽查,压板的投切操作写入操作票。同时在保护校验后或因异常情况保护退出后需重新投入前,应测量压板两端是否有电压,以防止投入压板时保护误动。
“三个检查”: (1)送电后的检查:送电后除检查电流表有指示,断路器确已合上外,还需检查保护、位置灯为红灯,正常送电瞬时动作的信号延时复归。(2)停电后的检查:除判明断路器断开的项目外,还需要检查位置灯为绿灯,正常停电瞬时动作的信号延时复归。(3)事故跳闸后的检查:除检查断路器的状态、性能外,还需要检查保护动作的信号、信号继电器的掉牌情况、出口继电器的接点、保险是否完好,必要时检查辅助接点的切断情况。
2 加强运行方式的管理
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的管理应做好四项主要工作:
(1) 把运行方式管理制度化,从制度上规范电网运行方式的管理工作,年运行方式
的编制应依据上一年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防范,即将反事故措施落实到运行方式中。
(2)技术上加强电网运行方式分析的深度,在运行方式的分析计算上,对于母线和同杆并架双回路故障下的稳定性必须进行校核计算分析;对重要输电断面同时失去2条线路,或联络线跳闸导致电网解例也应进行分析。
(3)对最不利的运行方式,如网架变化以及严重故障时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提出对策。有组织、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细化防范措施,防止电网事故于未然。
(4)用计算机软件建立健全数据库系统,提高运行方式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调度人员在下令改变电网运行方式、指挥停送电操作和处理事故过程中,防止误调度、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是调度人员的主要工作和重要责任。并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提高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责任心。坚持定期安全活动,学习误调度、误操作事故通报,真正吸取教训的目的。如某公司在调度组开展的调度命令无差错活动,将调度命令无差错作为安全考核小指标按月进行考核,年终作为评选先进的条件。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堵绝习惯性违章。误调度、误操作事故都是因为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不认真造成的,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养成自觉认真执行规程制度的习惯,克服习惯性违章。如调度员在受理线路工作票时,必须严格把关,仔细认真地进行审查,对工作票所列任务、安全措施及要求,逐项审核,不合格的工作票必须重新办理;下倒闸操作命令,术语要规范,并严格执行调度命令票制度。
(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应用,电网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对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调度人员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业务技能,以胜任本职工作。培训工作应以实用为目标,突出技能训练和注重岗位练兵。如我公司调度人员在岗位培训的基础上,再送到仿真机进行培训,使之达到三熟三能的要求。三熟即熟悉本地区电网的一次系统图、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熟悉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电网继电保护配置方案及工作原理;熟悉本地区电网的各种运行方式的操作和事故处理及本岗位的规程制度。三能即能正确下令进行倒闸操作、正确投退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能运用自动化系统准确分析电网运行情况;能及时准确判断和排除故障,尽可能缩小事故范围。调度人员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苦练过硬的本领,才能在指挥电网的运行和事故处理中做到准确无误。
(4)掌握运行方式,做好事故预想。调度员要对电网运行方式、电网主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当班需要完成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并针对当时天气、电网运行方式和当班的主要工作,做好事故预想,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以便在发生异常时,能够及时果断进行处理。对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要重点警示,杜绝误调度事故的发生。
3.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
(1)制定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策略的重要性
近年来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内涵有了较快的延伸,由原来单一的EMS系统扩展为EMS、DMS、TMS、厂站自动化、水调自动化、雷电监视、故障录波远传、功角遥测、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和调度生产管理系统等。数据网络是支持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技术平台,一般要求数据网络安全可靠,实时性要求在秒级或数秒级,其中发电报价系统、市场信息等电力市场信息系统由于需要与公网连接,因而还要求做加密及隔离处理。
建立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首先要制定安全防护策略。应用系统的安全策略位于安全防范的最高一级,是决定系统的安全要素。从大的方面讲,安全策略决定了一个系统要达到的安全级别及可以付出的代价;从小的方面讲,安全策略的具体规则用于说明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行为是禁止的。系统是否安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最初设计时制定的安全策略,因为今后的安全措施,都围绕这一策略来选择和使用,如果在安全策略上出了问题,将会给今后的应用系统带来安全隐患,从而使将来的安全建设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因此考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应首先根据系统对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保密性等方面的不同特殊要求,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从应用系统的各个层面出发,制定完善的安全防护策略。
(2)信息系统的安全分层理论
一个信息系统的安全主要包含五个层面,即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人员管理。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应包含上述五个层面的所有内容。
物理安全主要包含主机硬件和物理线路的安全问题,如自然灾害、硬件故障、盗用、偷窃等,由于此类隐患而导致重要数据、口令及帐号丢失,称为物理安全。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层面的安全。由于联网计算机能被网上任何一台主机攻击,而网络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的安全问题。
系统安全是指主机操作系统层面的安全。包括系统存取授权设置、帐号口令设置、安全管理设置等安全问题,如未授权存取、越权使用、泄密、用户拒绝系统管理、损害系统的完整性等。应用安全是指主机系统上应用软件层面的安全。
(3)国家对网络及信息安全问题的有关政策和法规
国家有关部门对安全问题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对制定电力调度控制系统的安全策略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公安部颁布了安全防护方面的一系列文件,规定各部门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自己的安全等级,实行国家强制标准。公安部规定,从安全保密角度看,政府办公网应与外部因特网物理隔离,并认为自动控制系统应与外部网络绝对物理隔离,可根据业务的需要建立专用数据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