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同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08 11:23: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合同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合同管理

篇1

当代企业间业务往来与经济活动中经济合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不仅是企业间诚信合作经营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也是企业经济活动实现目的和各种权益的保证。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国内企业经济合同管理意识不断加强,不过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给我国企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有时甚至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加强现代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制度,有效进行风险控制是当下企业发展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

合同管理;实践;探索;制度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经营与贸易模式层出不穷,合同变成企业与个人,企业和企业之间经济合作的主要枢纽,它也成为企业管理内部是否成功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只有企业能够对经济合同进行科学的管理,才可以有效控制与规避经济活动过程中的风险,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与经济利益的重要保障,所以加强企业经济合同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经济活动中合同管理的情况进行剖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帮助企业提高其管理水平。

一、加强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必要性

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随着国内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已成为企业进行依法管理、经营的重要保障,其不仅可以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同时也防止企业陷入各类纠纷,它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经济合同管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国内企业发展不断进步,同时经济合同管理也不断加强,但是在经济合同管理制度中依然存在着一定问题,它不仅阻碍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甚至可能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根据往年有代表性的经济合同管理案例和本人实际工作经验,国内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对经济合同当事人情况了解不详实。

主要指对合同当事人签订合同的资格、履行合同的能力、履行合同的信誉了解不彻底,即对经济合同当事人的资信情况没有进行充分了解。或者在经济合同签订过程中,出现签订经济合同的主体无法人资格或不具备法人资格,或者不具备法人资格,但以独立法人的资格签订合同,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2.对经济合同文本内容审查不严格。

一是对经济合同主要条款内容审核不严格;二是对经济合同签订目的有错误认识,未引起足够重视。为实现收益,抢工期,认为先开工,再签订合同,出现不签或事后补签合同的情况;三是对经济合同严密性、可行性及合法性审核不严格。

3.用章管理不规范,很多企业用章审批手续不规范

常以内部行政章替代合同专用章。例如,有些单位个别工作人员没有经过集体讨论研究,对私自用印给予方便,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4.企业内部经济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待进一步健全。

工作流程不明确导致管理措施无法执行到位。如多个高层领导管理,内部审批权限不明确,导致工作职责模糊不清,在实际管理和执行过程中出现推卸责任。

5.经济合同签订与执行都处在相对封闭状态,各管理部门相对独立,其执行情况无后续跟踪记录。

企业有的经济合同从签订到履行结束,企业其它管理部门并不了解。各管理部门衔接的不好,管理也十分凌乱,审计过程中缺少经济合同签订、履行的一些文档资料,最终只能到相关部门那里寻找合同和相关附件,很容易出现错误或漏缺,还缺乏总体控制。

三、如何加强企业经济合同的管理

为了保障企业经济往来,保障其经济利益不受侵犯,使企业长足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经济合同管理。首先要健全企业内部经济合同管理制度和服务机构,同时强化风险意识。企业应该按照其自身的条件来设置法律机构或部门,安排专门的法律专业人员或者聘请法律顾问,同时与专业科室保持合作关系,在各项经济活动与经济合同签订过程中充分与其沟通咨询,从而避免出现失误,造成经济损失。第二,加强经济合同基础知识的学习,定期进行培训。企业法律部门专业人员应及时关注法律法规新动态,充分了解与掌握最新的法律规定,同时企业还应该定期安排法律部门专业人员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及时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分析,为其提供有效和切实的法律意见。第三,加强与规范经济合同管理制度,同时强化与实施监管制度。经济合同档案管理过程中,应该做好基本的资料登记、搜集管理工作,切实对每个环节的档案资料进行及时的整理与归档,同时对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商洽信函资料及附件与合同文本一起进行统一保管,必要时进行扫描或者复印,如此一来在合同发生经济纠纷的时候,企业就能够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据材料。同时企业还应该严格经济合同印章的审批使用流程和登记管理制度,严格遵循用章制度,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查找用章登记信息表,避免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以及经济损失。此外,加强企业内部检查与考核制度,及时对经济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核查和总结。企业应不定期对经济合同管理过程中的各项环节的履约情况进行核查,上级主管部门重点检查经济合同签订与执行环节,发现有不依据条约履行的,应及时有效纠正,并视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处理,从而维护经济合同管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权威性。

四、结束语

经济合同是目前企业与企业间之间经济往来与合作的纽带,经济合同管理也成为了企业管理是否成功的重要衡量指标。系统的经济合同管理是目前企业达到经济效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建立健全的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制度和法律服务机构,明确经济合同管理过程中的各项职责与工作,不断改进与优化经济合同管理步骤,提高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视度,是保证当代企业长足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凤青 单位: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国新.论经济合同在外资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外资,2012(23).

篇2

一、医院经济合同审计的必要性意义

(一)降低医院的经济风险率

目前,我国对卫生事业的改革工作一步步深入,医院是为患者提高医疗服务的事业性单位,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将会通过经营行为来使医院医疗设备、医疗技术达到最好的水平来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另外还可以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但是因为很多医院是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来保障医院政策的经营运行的,所以医院的各方面管理方式和目前医疗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不相适应,随着对医院经济合同的审计工作的开展,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医院的合法经营,维护合同双方的正当权益,大大降低医院的经济风险概率。

(二)改善提高医院的经济收入

医院作为一个事业性单位和一个经济体,就必然要参与到市场经济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中去,所以针对经济合同中也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诈骗或者毁约的行为,这都会对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对医院经济合同的审计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避免这种损失发生的概率,能够对合同上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以及对合同签订起的三个时期实行监督,维护医院的合法权利以及医院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进而改善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收入。

(三)有利于医疗市场秩序的平稳发展

随着我国对卫生事业的改革以及各种民营医院的兴起,很多国有医院,集团所有制医院和民营医院产生了一个共存的局面。因此,医疗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医疗市场的秩序也不太稳定,所以医院加大对医院经济合同的审计工作开展,将有利于维护医疗市场秩序的稳定及平稳发展,还可以净化医疗行业不良竞争的环境。

二、在对经济合同审计时应注意事项

(一)对经济合同内容的审计

医院对经济合同审计工作首先要审查合同对方的姓名及住所,来确保对方身份的真实有效性,审查法人代表签字盖章是否确为对方单位的有效公章;对合同标的、数量、质量进行严格地审核检查,确保合同中签订的内容条款符合行业标准;其次,对经济合同款项的审查,重点审查合同价款是否有明文规定,合同价款是否有合法依据,审查运输、包装、安装等费用在合同中是否为对方所承担,是否明确约定;最后就是对经济合同履行情况的审计,这个环节尤为重要,主要对合同的内容、履行的期限以及分期付款的付款方式是否真是、有效、合理合规等进行审查;除此之外,还要对合同违约的行为审核,追究合同违约人的违约责任和违约处理事项。

(二)经济合同审计过程的三个要点

1、经济合同签订前的审计

医院做好经济合同签订前的审计工作能够依法保护医院的资产,避免因为不慎签订合同给国家和单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在合同签订前审计要明确经济合同的各项条款是否有法律依据,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是否符合招投标文件的相关规定;审核医院现有的资金资源是否满足该项目的需要,对该项目资金预算和落实情况进行审查。审核合同对方的资质是否合规、提供的资料是否齐全、合同内容是否合法以及合同的条款是否完整、准确、真实。在签订经济合同前都要严格按照程序审计检查,尽量规避可能的损失出现。

2、经济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审计

在经济合同执行中要不定期的进行审查,审查合同当事人有没有依据合同约定内容进行,审查价款有没有按照合同规定条款支付,是否按合同约定的进度付款,严防超付合同价款。审查合同变更情况,如果对方因为特殊情况要变更合同内容或者解除的时候是否按照合法的流程办理,合同内容变更或解除的相关手续是否完备,相关程序是否到位;除此之外,审计人员要对合同执行过程进行跟踪审核,以此确保经济合同在执行过程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而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

3、经济合同结束前的审计

医院经济合同在结束时的审计的关键包括对审计项目是否已经通过了验收,工程结算是否通过了审核,检查送来达到资料是否具有合法性。另外审计经济合同里面项目工程量及价格是否真实有效,审计结算的清理工作是否彻底,还要对经济合同中的项目预算是否合规审计,并对结余资金以及库存的医疗物资进行审核,确保真实和准确性。

三、如何避免医院经济合同审计工作中出现问题

医院必须建立起经济合同的管理制度,医院在签订重大经济合同的时候一定要通过各个相关部门的通过才可以,建立起对经济合同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未经审计通过的经济合同,财务部门不能支付任何的款项。医院审计部门应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经济合同中的各项条款,还可以触类旁通进行制定详细的合同实施步骤。规模比较大的医院可以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另外,要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对审计人员的能力进行专业培训,并进行适当的指导工作。

篇3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大型国有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均提出了明确的科技产业化战略目标,崭新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控制必将对财务监管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文章从企业经济合同监管的必要性入手,阐述了目前在内部控制和会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会计事前监督在经济合同管理过程中的体现形式和具体方法以及在具体监管过程中应该注意到的关键问题,为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监管提供理论与方法借鉴。

关键词:

事前监督;合同管理;财务监管

随着产业经济格局的转换、买方市场的形成和新科技革命能量的蓄积,国有企业生存环境、产业延伸与升级以及管理理念的改变,经济增长规模与经济发展质量都将拓宽企业财务管理的深度与广度,而这一切又必定影响并改变着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会计事前监督的具体内容与表现特征,使财务监督的内容、方法、手段等发生根本的变化。

一、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在产业化转型阶段面临的信息复杂多变,生产经营活动合同几乎涵盖了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企业为经营发展的需要与客户签订合同,形成要约关系并行使合同权利与履行合同义务。在新兴经济业务决策阶段如果发生误判,将会给国家和企业造成无法预计的损失和影响。企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都与具体合同的约定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合同在法律层面所具有的约定性和强制性使其在经济业务中具有规范作用。一个通盘综合考虑的合同应同时具有保障权益和规避风险的作用,需要在合同决策阶段对该合同涉及经济业务进程中所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进行全面完整的分析和预测,并在合同中形成明确的约定,进而能够有效规避可预计风险的发生。即使之后的经济活动发生了纠纷,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也可以有效保障企业的权益,使问题能够在合同自身的框架内得到解决,降低合同纠纷和法律诉讼的可能性。

二、合同管理中会计事前监督的意义

财务会计部门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部门,负有对内对外两种责任。对外报告企业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为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了解企业运营状况进行投资决策支持;对内向管理层提供优化资金管理方式、有效规避经营风险、保证资产效率的规范化体系和制度。经济合同在决策分析阶段所具有的监管性质与财务监管中会计事前监督有密切的相关性,给会计人员进行会计事前监督提出了新的要求。若在经济业务决策阶段财务监管及时介入,利用并发挥会计人员的专业优势,则能够有效地规避经营和财务纠纷的发生,这就是经济合同管理会计事前监督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体现。会计事前监督可以充分利用财务人员在合同签订决策阶段的独立性和掌握本单位经济情况的专业性,在合同签订中有效保证合同内容的公平。因此,会计事前监督介入经济合同管理发挥财务监管职能,可以对单位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并以合同监管为手段,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具有前瞻性的事前监督和管理。

三、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

目前,一些企业财务部门对重要经济合同从决策、评估和签定全流程存在监管失位。合同决策签订阶段企业一般只会由企业的高层、合同主管部门、法律顾问和纪检监察的相关负责人员参与,财务部门即使参与也是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参与而不是监督活动,没有明确财务监管在该阶段应负的责任,虽然可以发现一些风险和问题,但随意性较为明显。而真正开始纳入财务监管体系和流程已是合同签订事后,此时,财务人员被动地接受由业务部门转来的合同文本和结算单据。这种经济信息的不对称使财务人员对企业经济业务的掌握不全面,进而导致财务数据失真,出具的财务报表与企业真实的经济理念和业务脱节。这样的财务信息既不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也与现行新会计准则要求相背离。要改变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财务人员需要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运用水平,努力完善财务监管体系。更取决于企业管理者能否站在现代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充分认识到财务监管的意义和价值,在企业经济活动的关键过程和环节设置财务监督,关键决策过程应更多地从财务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

四、合同管理中会计事前监督的方法和环节

(一)合同决策阶段

1.该阶段会计事前监督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合同标的是否符合企业经批准的经营范围,符合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双方企业是否具有履行经济合同的能力;如果是销售、担保、融资需重点关注对方企业资信的可靠性和第三方出具的信用评级,筹集充裕资金的能力,取得的担保是否切实、可靠以及过去往来账款的兑付状况;金额较大、周期较长的复杂合同,在决策阶段需要进行对方财务信息的识别。

2.合同是否符合企业定价和采购政策的规定,所涉及数量、价款、金额和计算方式等财务数据的准确性,资金来源、资金使用和结算方式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财税法律法规的规定。

3.涉及参股、投融资和担保的经济合同,在充分考虑资金时间成本的基础上,应当就合同资金的筹措和使用提前进行规划和部署,统筹考虑企业当期成本、费用、收入和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必要时针对单项合同应有详细的资金筹措或使用报告,并经管理层批准。

4.对合同中规定的产品保修中可能形成的预计负债是否充分估算,合同约定验收条款导致的与所有权相关的权利和义务、风险和报酬的转嫁对财务确认收入的影响是否通盘考虑并测算。

(二)合同签订阶段

1.根据合同要求,需要开具的票据是否符合税务部门的规定并提前做好纳税筹划,销售合同涉及增值税票是否有进项进行抵扣,采购合同票据涉及的物品名称是否符合总承包合同的要求。

2.合同中规定的折扣、佣金、返利条件是否符合国家法律、企业价格政策以及经销商协议,合同中规定的安装费用、运输费用、培训费用、保险费用、维修费用、培训费用、赔偿费用、合同违约金、保证金、定金条款等是否已做出了明确约定并符合企业利益。

3.合同设置的收/付款方式、金额和节点是否符合企业利益。

4.企业的经济合同应作为重要的财务档案专人管理并纳入监管体系,严禁以任何形式泄露合同在决策和订立过程中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三)合同履行阶段

1.在经济合同履行阶段应密切关注其实际履行情况,针对不同类型合同建立不同的收益成本核算体系,制定有效的费用管理控制办法;针对金额较大、周期较长的合同,在合同履行阶段,财务部门应该配合法律机构对合同方的信用情况和财务信息进行有效跟踪识别和动态监控。

2.根据合同条款审核执行结算业务,凡未按合同条款履约、发票开具严重超期、信用状况或对方财务信息发生较大变化的,财务部门应及时向业务部门和管理层预警并提出相应的方案或补救措施。

3.在会计期末应根据经济合同的不同类型,及时按履行情况确认收入,同时,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及配比制原则来进行费用的归集和成本的结转。

五、会计事前监督与其它企业管理制度的关系

对于采用现代化方式管理的企业来说,经济合同的会计事前监督应纳入整体财务监管体系中。若脱离系统管理的理念,单纯强调会计监管往往会造成管理失衡,影响企业全面的经济发展。只有各制度的相互衔接和补充进行完善的系统管理,才能实现为企业经济合同决策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合理有效规避风险,综合提高企业合同管理水平。

六、结语

在讨论对企业经济合同的财务监管过程中,财务部门既不能流于形式订立简单、抽象、可操作性不强的制度;也不能一味的从财务角度强调资金安全性和成本而夸大经营风险。这就要求监管从业人员在具备丰富的财务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和企业管理背景。在监管过程中充分利用专业的知识和财务资源,帮助企业识别、规避和控制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风险。并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综合权衡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为管理层提供全面系统的财务分析。

作者:蒙海莹 胡君燕 单位:昆明船舶设备研究试验中心

参考文献:

[1]李国丽.合同管理审计的方法及在会计事前监督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2).

篇4

>> 医院经济合同管理审计 加强医院经济合同管理的思考 浅谈如何加强医院经济合同管理 医院经济合同管理风险因素分析 医院对外签订经济合同的审核与管理 企业经济合同内部控制管理初探 浅谈经济合同管理 浅谈医院经济合同审计 浅谈医院经济合同的签订 经济合同审计实践初探 构建公立医院经济合同内部控制体系初探 经济合同风险管理探讨 浅述经济合同的管理 浅析拟定经济合同管理 农村社区经济合同如何管理 工程项目经济合同管理 会计内部控制在医院经济合同管理中的应用 在经济合同管理中内部会计控制设计初探 浅析如何做好医院经济合同审计 医院经济合同审计方法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8] 赵中泉.内部控制理论在XX医院中应用的方案设计[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5.

[9] 王瑞龙,张浩.COSO内控框架的最新发展及启示[J].会计之友,2014(8):52-55.

[10] 邓盼,洪学智,戴力辉,等.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浅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2):155-156.

[11] 陆韬宏.中国医疗机构评审制度发展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12] 戴力辉,洪学智,刘丹,等.基于风险管理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现状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12,10(1):8-10.

[13] 叶青.浅析医院经济合同管理[DB/OL]. [2011-10-21]. http:///p-278755816

[14] 郭燕敏.内部控制监督要素之应用性发展:基于风险导向的理论模型及其借鉴[D].厦门:厦门大学,2009.

[15] 李文新.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1(10):193.

[16]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的通知[Z]. http://.

[17] 孟亚玲.我国国家审计的独立性[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01.

[18] 陆凌.探析医院经济合同管理[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21(1):62-63.

篇5

一、凡以区政府或区直部门(包括工业园管委会和区属国有企业)名义对外发生经济行为的,必须签订经济合同。有关经济合同的签订,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和区委、区政府相关文件规定,坚持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

二、区政府法制办负责对区政府和区直部门对外经济合同的草拟和签订进行指导。

三、经济合同签订前,合同签订主体单位应对对方工商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法人授权委托及资信状况进行认真审查,并将上述情况形成书面资料存查。

四、建立经济合同审查制度。凡标的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招商、合作类经济合同,由区招商引资领导小组负责初审。初审内容包括对招商合作项目的环境影响、投资收益情况进行评估,审查合同内容是否符合区委、区政府相关文件规定。

凡标的额在20万元以上的有关租赁、承包、采购、借贷以及国有、集体资产处置类经济合同,由区财政局负责初审。审查内容包括合同内容是否公平、公正、合法,是否确保国有、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是否存在债权、债务风险等等。

五、经区招商评审领导小组和区财政局初审通过的经济合同,须交区政府法制办进一步审核把关,并报分管副区长签署同意后方可签订正式合同。

六、涉及国有、集体资产处置、土地优价出让和税费减免的经济合同,合同内容突破区委、区政府现行文件规定的,须经区长办公会议或区政府常务会议、区委常委会议研究同意后方可签署正式经济合同。

七、建立经济合同备案制度。凡以区政府或区直部门名义对外签订的经济合同,在合同签订后十日内,有关单位须将合同文本复印件报送区政府法制办存档备案。

篇6

关键词:企业;合同管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一、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当前,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合同管理主要存在这些风险:(1)书面经济合同未正式签订。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书面经济合同极为重要,是利益相关方约定的重要凭证。然而,一部分企业对合同签订不够重视,仅仅通过口头协议、电话或清单予以交易,给合同履行带来。风险。(2)经济合同签订不规范。一些企业虽然能认识到经济合同的重要性,但对合同内容、签订要求及规范性认识不到位,进而出现约束不明确、条款不全、责任不清等情况,易引起相关利益方的纠纷,给企业带来损失。(3)经济合同履行监管不到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合同是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重要方式。但是,诸多企业并未做好合同履行监管工作,没有建立经济合同管理的专门制度及机构,很难规范合同签订,也无法有效监管合同的履行[1]。

二、企业经济合同管理风险的防范对策

1.强化培训,提升认识

为提高企业对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视度,应对企业相关人员,尤其是管理者进行系统、全面的合同业务知识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认识度。对于从业人员而言,应积极学习经济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等知识,认真研读上级管理部门制定的措施和方法。在合同签订、管理中做到合法合规,以避免合同纠纷发生。对于经济合同管理人员而言,应在业务培训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意识。应积极学习经济合同风险的管理和防范知识,包括风险产生机制、风险类型等,并掌握规避风险的措施,通过理论和技能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进而提升经济合同管理水平。此外,从业人员还应积极借鉴和学习他人优秀经验,扩充自己的思路[2]。

2.健全机制,明确任务

在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应明确各部门责任,并督促业务部门积极做好自身各项工作,并加强合作一同防范合同风险[3]。首先,企业应建立专门的经济合同管理机构,并配置专业人员,让其担负经济合同管理的工作,同时还应明确该部门的职责。其次,应将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工作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具体细化到各业务部门。在签订和履行经济合同中,应协调和组织好各部门参与进来,完善和规范合同,以形成多部门参与的经济合同风险防范及管控机制。

3.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因企业所在行业的差异,使得业务合同内容也不尽相同,进而也使经济合同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存在差异。为确保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规范性和合法合规性,应做好这几点:一是企业应建立和完善经济活动相关制度,需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严格按照《合同法》及相关政府部门制定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和方法,制定适合自身经济合同管理的制度,通过这种制度来明确人员配置、人员职责及相关部门的权责。二是应强化合同用章管理。经济合同用章是企业签订合同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具体凭证,应设专人专管,实现专章专用,以规避合同用章滥用而引起的合同纠纷。三是应制定企业对外合同签订的授权和审批制度。对于此方面的工作,应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规范授权及审批等行为,以有效防范合同风险。

4.加强审核,强化监管

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必须对合同的内容进行细致、全面的审核。首先,应对合同签订中对方资质和实际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包括经营业务、经营状况、签约资质等方面。其次,应对经济合同的文本格式进行有效审查,以确保合同符合《合同法》规定的标准,保证基本内容、条款完备。再次,应对经济合同的具体内容进行细致审查,应保证合同条款无违法违规的情况,各条款间不存在矛盾,且语句要清晰无其他语义,标点符号应用规范和准确等。最后,应加强对外合同签订依据审查,以保证合同符合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确保合同的立项、资金构成等有足够依据。另外,还应对加强合同履行监管,应定期检查合同履行的实际状况,及时有效掌握合同履行中出现问题或不足,并采取补救措施予以解决,以保证合同如期合法有效履行,可有效避免合同风险的发生。

三、结语

经济合同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复杂而又繁琐,但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稳定发展。因而,要充分认识到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并给予足够的重视,落实好各项管理工作。企业应树立合同风险防范和管理意识,建立管理机构,完善合同管理机制及相关制度,同时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明确各部门和相关人员职责,促进合同管理能力提升,进而有效防范和规避企业经济合同风险,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峰.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15(6):144-146.

篇7

关键词:经济合同 存在问题 管理策略

一、经济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二个阶段:一是合同签订阶段;二是合同的履行阶段。

1.合同的签订阶段

(1)合同主体不当。合同当事人主体合格,是合同得以有效成立的前提条件之一,而合格的主体,首要条件应当是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合同当事人。这里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虽然具有上述两种能力,但不是合同当事人,即当事人错位,也是合同主体不当;二是虽然是合同当事人,但却不具有上述两种能力,同样是合同主体不当。

(2)合同内容不严谨。不严谨就是指不准确及不全面,容易引起歧义和误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订立合法和有效的经济合同,应当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思。不能只讲正面的,不讲反面,如果不清楚签合同应当本着“先小人后君子”的原则,那么一旦发生违约情况则难以处理。

(3)无效合同。《合同法》第52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而无效合同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如果经济合同以合法的形式掩盖其非法目的的,实质也是无效合同。

2.在合同履行阶段

(1)合同变更没有及时履行。合同变更包括合同内容变更和合同主体的变更两种情形。合同变更的目的是通过对原合同的修改,保障合同更好履行和一定目的的实现,为了维护单位自身的合法权益,变更要及时有效。

(2)没有及时办理鉴证确认。履约过程中的鉴证是一种正常行为,但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则当发生纠纷时,会因无法举证而败诉。

(3)忽视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应该清楚并不是所有书面证据都具有法律效力,有效的证据应当是原件的、与事实有关的、有盖章和(或)签名的、有明确内容的和未超过期限的。不具备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据只是废纸一张。

二、加强经济合同管理的策略

合同关系自始至终是一种法律关系,因此合同管理也应当是自始至终的全过程的、全方位的管理,合同管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经济合同管理制度

要使合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律化,首先要从完善制度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合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合同的归口管理,合同资信调查、签订、审批、会签、审查、登记、备案,法人授权委托办法,合同示范文本管理,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履行与纠纷处理,合同定期统计与考核检查,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合同管理奖惩与挂钩考核等。建立和健全单位的合同管理制度,必须根据我国的《合同法》和相关的法规,同时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

2.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合同管理的质量。首先要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合同法规的宣传教育,促进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者和决策者转变不合时宜的思维和模糊认识,增强法制观念和风险意识。然后依照合同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条件,选择本单位的优秀人才担任合同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公开考评和竞争招聘方式选拔人员,坚持优胜劣汰的原则,把优秀人才放在这个岗位上。人员确定之后,要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可根据本单位与市场的实际情况,参加短期培训或进相关高校深造。同时从经济角度出发,对合同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他们的责、权、利,建立竞争机制,对有贡献的单位领域和合同管理人员给予奖励。通过以上措施,促进合同管理人员的思想水平、法制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

3.违约纠纷的及时处理

合同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违约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要承担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或强制履行等法律后果。法律顾问部门审查合同时选择合适的违约条款和纠纷处理条款显得很重要,一旦发生违约情形,法律顾问要区别情况,及时采用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积极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减少单位的经济损失。

4.加强监控,防范合同履行中存在的风险

加强对本单位经济合同签订授权的管理与控制,落实执行好授权制度,完善对合同履约情况的考核制度,加强合同签订后的监督和管理,促使相关人员随时了解、掌握合同的履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汇报,对造成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强化合同履行的有效控制。

篇8

【关键词】 高校; 内部控制; 经济合同; 合同管理; 全过程

【中图分类号】 F237;G6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19-0087-05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在交流与合作过程中,所需签订的各类合同应运而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高等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不断推进,高校越来越多地参与各类市场经济活动,对外经济合作日趋频繁,高校所涉及的各类经济合同也层出不穷。自从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实现4%以后,国内经济形势和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发生变化,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已由帮助教育呼吁增加投入,转变为更关注教育经费的合法合规使用和产出效益。经济合同管理(以下简称合同管理)作为高校经费使用与规范管理的途径、媒介和手段,重要性尤为突出。

随着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实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逐渐成为包括非营利组织在内的经济实体的关注重点[ 1 ]。高校合同管理作为内部控制业务层面的重要内容,存在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缺少预算管理、归口管理等现象,导致高校承受经济损失、法律纠纷、名誉受损的风险,从而影响了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加强高校合同管理的内部控制建设,实行经济合同全过程内部控制管理已经刻不容缓。

二、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主体和分工不明确

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纳入学校行政管理隶属关系的大框架中,没有严格制定归口管理的模式,造成合同管理秩序混乱。如基建合同由基建部门管理,资产租赁合同以及维修合同由后勤部门管理,物资采购合同由资产处管理,联合办学合同由各二级学院管理等。这种多头对外、多头管理的模式使得学校不能全面掌握对外经济合作内容,造成学校资源和资金留置在外,易发生业务部门坐收坐支,给学校带来经济风险。

(二)流程设计和岗位管理不合理

不少高校的合同管理流程不够科学合理,有的高校过于复杂烦琐,有的高校过于简单。流程中没有必要的牵制和审批环节,流程管理形同虚设;没有有效的审批授权管理,合同金额不论多大均由某一个人审批;存在一个人包干全部合同管理的现象,从申请到审核再到执行和监督,没有形成有效的岗位分离,没有设置互相牵制的岗位,不能形成互相监督检查机制[ 2 ]。

(三)预算控制不严肃

高校对合同预算编制不够重视,预算编制未细化,并且监管力度不强导致预算执行很随意,往往没有严格按照“先预算―后计划―再实施”的程序进行。如高校采购合同的签订遇到的首要门槛就是预算编制,而实践中多数高校对采购项目并未进行充分调研和认证,导致预算编制忽高忽低,加之后期执行的随意性导致预算与实际相脱节,难以达到“无预算不执行、有预算不超支”的目标。

(四)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高校管理人员长期受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氛围,缺乏法律知识的认知和风险防范意识,对于经济合同的签订存在应付了事的态度和“走形式”的思想,“内部解决”、“暗箱操作”等情况普遍存在,合同的执行更看重习惯和人情而忽视合同条款的签订。合同管理过程中各部门职责多流于形式,使得高校经济合同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法律纠纷和违约现象屡见不鲜[ 3 ]。

(五)审计监督工作不到位

高校经济合同受部门众多、时间跨度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在签订及执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隐患,尤其是在基建及批量采购等大额合作项目上更易出现[ 4 ]。高校在对外经济合作上设置了审计监督环节,但基本是宏观制度层面的要求,并没有确立各环节的管理细则,致使审计监督部门在合同订立和执行过程中一直处于相对被动状态,对经济合同的管理难以做到实质性控制。

(六)合同归档管理不规范

多数高校尚未建立完善的合同档案管理制度。合同档案分散在各相关业务部门,没有配备合同专员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同时,高校合同档案管理尚未引进合同管理信息系统,依然采取手工作业的方式,信息采集和维护手段较为落后,导致合同档案的登记、更新不及时或遗漏,不便于后期工作人员的查阅和使用,影响了合同内容的信息化展示,校领导和相关部门难以掌握学校的对外经济活动情况,给高校带来潜在的经济风险[ 5 ]。

三、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合同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不健全

1.授权审批制度不规范

高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即高校对外经济合作必须以校长作为合同的法定签约人,未经授权任何二级单位或个人均不得擅自对外签约合作关系。而实际工作中,由于经济合同签订的时效问题,从前期调研到最终签订往往都是由有合同需求的二级业务部门自行完成,未实行有效的逐级授权审批负责制,因此经常出现合同管理流程上的不合理。

2.合同管理实施缺少岗位牵制

高校合同不同于其他事业单位,具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应切合实际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尽管各高校纷纷出台了合同管理规定,但内容上并没有细化。对合同立项、协商、拟定、审核、签约、归档、执行等各个环节的配套制度并没有进行全面细致的部署,未实现有效的岗位牵制,导致当前高校合同管理的松散、混乱。

3.监督体系不完善

合同监管是一个动态过程,贯穿高校对外经济合作活动的始终。高校虽设立了纪检审计部门,对合同的审核和签订进行了合法合规性审查,却没有利用其部门职责,跟踪监督合同执行情况,也没有结合财务部门制定的预算方案审计学校实时用款情况,因此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等问题难以及时反馈和解决。

4.责任追究制度不严格

对合同管理情况实施严格的考核奖惩机制能够有效促进各项工作环节的规范化。高校普遍存在重奖轻罚或重奖不罚的现象,工作出问题无人买单或一味迁就责任人,不能严格制定和落实问责机制,难以形成良性的责任导向,不利于高校内控机制的有效运行。

(二)管理组织架构设计不合理

合同管理没有顶层设计,在实施环节也没有归口管理部门,没有形成分工合作、有效协调的管理机制。职能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明确,在责任和义务面前互相推诿,在权力和利益面前互相争抢。

(三)信息化建设落后

1.对合同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不重视

合同管理信息化要求对合同实施以无纸化为目标的办公模式。高校合同多为手工管理,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人力;即便部分高校已经引入合同管理系统,但尚未与财务系统连接,无法提取财务系统中已有的确切信息,不能掌握合同支付进度,增加了合同执行过程中潜在的经济风险。

2.“信息孤岛”阻碍信息公开和民主监督

良好的信息沟通平台能保证信息的及时性,有利于高校经济业务活动的开展。高校各职能部门之间、各业务人员之间缺少工作的互动与信息的交流,没有积极、动态地投入到对外合作的每一个环节中,使得合同信息失去时效性和真实性。系统与系统之间缺少数据互通共享,各自为政,封闭保守。更为重要的是影响和阻碍了信息公开和民主监督的开展。

(四)缺少合同管理专业人才

高校注重对外经济活动效益,忽视了对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培训,并且由于高校合同管理员并非专业出身,使得管理者对合同风险管控的必要性认知不足,法律意识淡薄,导致了管、办及监督各相关部门实际工作的随意性。高校经济合同管理涉及领域广泛,包括会计、审计、基建、法律等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知识。现阶段,对于配备这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的管理人才是多数高校合同管理工作的一个瓶颈。同时,高校对现有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不够重视,使得合同管理水平停滞不前。

(五)缺少合同执行绩效评价

高校对合同管理没有树立绩效观念,绩效意识薄弱。没有设置合理的业务考核指标体系,没有明确合同管理流程中的岗位责任制。对于合同的签订、履行、保管等各环节的管理情况缺少考评。另外,对合同项目本身的执行也缺少绩效评价,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具体评价和考量。

四、加强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遵循高校内部控制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文化性和创新性原则,按照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以及记录控制、财务分析控制、绩效考评等控制方法,结合高校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加强高校合同管理[ 6 ]。

(一)规范合同管理工作流程

合理设置合同管理流程,明确各业务环节所对应的管理部门,建立职能部门之间分工负责、稽核牵制的流程体系。具体见经济合同管理一般流程图(图1)和以采购合同为例的经济合同内控流程图(图2)。

(二)加强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力

制度建设是管理工作的基石。为了高校经济活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首先要以完善制度为目标,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才是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的大方向。第一,要根据《合同法》等法律政策和高校实际情况建立高校合同管理办法,对合同的策划、立项、谈判、编制、会审、签订、归档、执行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部署,实行岗位分离,达到有效内部牵制的目的。第二,要建立合同管理办法配套制度,对合同运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使每个程序的执行都有据可依。相关配套制度主要涵盖授权审批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考核追究制度、归口管理制度等。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落实责任追究,提高制度执行力,制度建设才有实际效果,合同管理工作才能顺利有效地开展[ 7 ]。

(三)落实合同全程性跟踪监督管理

合同管理是全程性、动态性的管理,从前期策划到签订后的执行以及归档,都要进行实时监管,并指定专员跟踪合同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对于重点岗位要突出监控力度,或不定期采取轮岗制,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要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日常化、规范化。使用合同管理跟踪提醒系统,使合同从签订到履行完毕的各个环节清晰流畅,能够随时查看合同进度和执行情况,发现问题也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果。

(四)严格财务预算控制

预算管理是高校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加强合同预算管理,科学合理地编制合同执行预算,并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全面细致地测算合同执行全过程的预算。在合同执行期间,确保专款专用,维护预算的严肃性,遇到实际重大变化,如确需变更预算的,需按照原申报程序和审批权限进行调整。加强年度合同预算结余管理,对于当年已经完工合同项目,应收回合同预算余额;对于跨年度的合同项目应按照规定进行年度间结转。

预算控制除了要对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资源使用情况进行事前安排,还要进行事中和事后监督控制,财务部门定期提供合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审计部门对报告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保证学校经济活动的开展能够严格按照预算机制进行。

(五)重视对合同管理人员的培养

领导的态度和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是高校合同管理水平能否真正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树立积极的工作态度,加强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利于高校管理水平的提升。重视对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制和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遵纪守法、勤政廉洁的理念,创造良好的管理工作环境。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定期组织相关业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如联系兄弟院校交流讨论、实地考察合同管理工作突出的单位、邀请业内专家来校指导或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选聘优秀人才来壮大管理队伍等。

(六)推进合同信息化管理

高校合同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纳入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规划。信息技术部负责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购置、运行、维护和安全保障,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不同系统间数据共享。将合同管理从签订到履行完毕的各个环节流程纳入信息化系统,有效地利用软件功能进行控制并提高管理效益。归口管理部门应设置专员对合同档案进行整合归档,分类统计、连续编号,确保纸质档案信息与系统信息相互对应、口径一致,方便后期监督调阅。

(七)建立合同管理考核评价机制

高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设置合理的业务考核指标体系,明确合同管理流程中的岗位责任制。对于合同的签订、履行、保管等各环节的管理情况进行考评,出现问题时客观地分析原因,落实责任追究,形成良性的责任导向,避免合同管理流于形式,并以此作为确定合同管理人员薪酬和职级调整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讨论

学者们对高校内部控制的研究观点基本分为两大类:一是全面内部控制,其控制内容不仅包括高校的经济事务,还包括非经济事务,比如教学事务、学生事务、科研事务、人事事务等[ 8 ];二是非全面内部控制,其控制内容主要针对高校经济业务,比如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经济合同等。按照这两类思想,对高校合同的内部控制也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全部合同,既包括不涉及经济的业务合同,也包括经济合同;二是仅指经济合同。本文虽然是针对高校经济合同所进行的研究,但笔者认为其他非经济业务合同应参照经济合同的管理程序执行。因为,非经济业务合同在各个环节上同样存在法律风险、当事人员廉政风险、合同违约导致高校声誉受损风险等,所以在其策划、签订、执行、归档、评价、信息公开等环节也应该严格按照经济合同的管理规范执行,这也是高校内部控制全面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A].2012.

[2] 朱锦余.合同管理流程及其主要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J].会计之友,2009(5):4-7.

[3] 程秋梅.论法治视域下高校经济合同管理[J].教育财会研究,2009(2):15-19.

[4] 廖云.新时期高校参与经济活动的风险探究[J].经济观察,2013(31):12-13.

[5] 史为业.高校合同管理的路径探析[J].会计之友,2010(10):84-86.

[6] 陈峰,薛武昭.关于高校财务管理有效性问题的几点思考[J].会计之友,2012(13):109-111.

篇9

关键词:高等学校;合同管理;问题

一、高等学校经济合同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由于高校每年都要签订大量的经济合同,故几乎每天都有合同履行时点出现,合同履行情况既无法即时汇总,也实现不了动态智能管理。高校的经济合同从资金流向方向区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付款合同,即高校购买货物或者劳务等需支付外单位或个人款项的合同;第二类是收款合同。收款合同又分为联合办学合同、资产租赁合同、对外投资合同、国有资产处置合同,接受捐赠合同,应收水电费、取暖费等合同。

1.联合办学合同。即高等学校与有关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签订的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合同。主要涉及学费、培训费、住宿费的收入分成,收入分配时点,违约责任等。

2.资产租赁合同。即高校将闲置的教育教学设备以及教室、食堂、超市、房产、车辆等资产对外租赁取得收入签订的合同。

3.对外投资合同。即高校利用货币资金、实务资产和无形资产向其他单位投资签订的合同。

4.国有资产处置合同。国有资产处置是指资产占有单位转移、变更和核销其占有、使用的资产部分或全部所有权、使用权,以及改变资产性质或用途的行为。资产处置的主要方式有:调拨、变卖、报损、报废以及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等。资产处置应逐级申报,分级审批。资产处置行为应和购买方或接收方签订经济合同,借以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

5.接受捐赠合同。学校接受校友、有关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人捐赠均应签订捐赠协议。以证明资产产权转移和作为财务入账业务依据。

以上各类经济合同的履行时点高校几乎每天都会出现,财务报销、审核、入账又需要一定过程和时间。故高校基本上不能即时汇总出所有经济合同的履行情况和结果,也不方便跟踪管理。

(二)财务审核和合同管理脱节。高校财务部门岗位设置有的合同管理人员和报销审核人员不一致,报销审核人员不了解和掌握经济合同的签订和履约情况,也就不能科学、准确地办理款项支付业务。比如:某一时点,某基建工程款应付对方工程款的总金额?应挂往来科目的款项金额?第二次付款时点?第二次应付金额?留取质保金多少?等。在工程款中还应扣取多少租赁校产款项、水电费等一系列复杂的经济往来控制要素。如经办部门或者经办人员出现遗漏,财务部门再不精准地掌握合同内容,就容易造成多付款,少收款等问题的出现。

(三)提供给决策层的数据滞后,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最新、最准确的数据。高校决策层在对学校整体运行情况作宏观部署时,要审议高校的资产负债情况,现金流量情况,收入负债情况。其中,分析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往来款项的依据就是经济合同。由于财务账套确认应收、应付往来科目受对方单位开具发票,本校各部门、各级次签字审核报销程序的制约,故财务确认应收、应付资金情况有滞后性。高校决策层需要审议经济合同整体履行情况,只能发动各部门将繁多的经济合同按收、付款情况分成两种类型分析,故牵扯面广、周期长,比较繁琐,不能为决策层提供即时、最新数据。

(四)目前的经济合同管理中环节较多,容易出现人为缺失给高校造成损失。目前,大部分高校签订经济合同的程序是部门或处室牵头法律顾问审核分管领导审阅学校决策层会议通过合同签订经办部门交办公室存档编号办公室编号后转交财务备案纪检审计部门存档。如果以上几个环节出现某个纰漏,会给经济合同的执行带来实质性损失。

(五)合同管理较为粗放。一是高校的每个处室或部门出于职能需要,都会牵头与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签订经济合同。高校财务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纪检审计部门有时拿不到经济合同,或者拿到经济合同时间比较滞后,也容易在有关款项催收,支付过程中出现纰漏。

(六)合同管理意识不强,合同签订部门和人员作为经济合同管理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缺失。经济合同签订的重点部门是学校的后勤基建部门,招生培训部门等。以上部门容易出现摸不清自己的家底,管不好自己的合同台帐,尽不到合同执行第一责任人的义务,不能第一时间催收催办。

二、抓好经济合同管理工作的建议

在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的战略要求。确立了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要求高等学校切实转变发展观念,积极推进内涵管理。这就要求高校将经济合同管理纳入智能化、规范化、精准化的管理轨道。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建议高校开发经济合同动态管理平台,基本功能设想如下:

(一)网络会签功能。各处室、部门按照职能设立各初始登记入口。合同签订经办部门经办人在签订经济合同之后,将合同的名称、标的物数量、金额、质量要求、付款期限、违约责任等登记到系统中合同签订部门的部门负责人在网上审核法律顾问网络审核财务处网络审核上报分管校领导网络审核校长网络审核(重大合同的签订需经高校领导集体研究签订)法人代表签字、验印经济合同专用章、签订纸质正式合同办公室档案管理员网上编号后收集纸质文档纪检审计部门存档。此功能,相比传统合同会签流程,网络会签能实现无纸化办公,更方便、快捷,而且能实现异地会签,避免传统方式因某一节点人员离校耽误合同签订的缺陷。

(二)经济合同履行情况动态化管理功能。经济合同网络动态管理平台构建最关键的一个功能就是要实现财务数据动态化录入。财务部门要设定录入端口,由主管会计根据各项收入和支出的动态情况,依据合同目录及时录入收入和支出金额。实现此功能的前提是财帐据要及时更新,对已经收付的款项,在记账软件下账后,要同时在经济合同网络动态管理平台中登记。

(三)经济合同网络动态管理系统要设定合同履行节点自动预警功能。经济合同网络动态管理平台运行时,到关键时点时要实现红字预警功能,及时提醒经办部门及时催收或者办理相关财务报销手续。同时,财务、纪检审计部门和分管校领导都能收到合同到期预警信号。

(四)根据工作需要可为学校领导设立超级管理员账户,随时调阅每个经济合同的应收和应付情况,并能统计出某一阶段的高校应收金额和负债金额,便于领导层宏观管理和决策。

(五)经济合同网络动态管理平台的总管理员最好设在学校纪检审计部门。该部门可随时跟踪检查经济合同的执行情况,并可随时生成经济合同履行情况报表。经济合同网络动态管理平台要设立两个基本模块,即收款模块和付款模块,两个模块都要分别设立报表系统,要能生成以下数据:一是经济合同应收款总金额,二是经济合同应付款总金额,三是经济合同已收款项占应收总金额的百分比,四是经济合同已付款项占应付总金额的百分比。

随着教育事业发展各种新常态的涌现,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提升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推行内涵式发展和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翟苡辰.财务管理要注意对经济合同的签订与执行的监督[J].经济研究导刊,2010(15).

[2]毛丹.高校新区建设中经济合同管理的财务介入[J].现代经济信息,2010(04).

篇10

关键词:经济合同管理 经济合同 外资企业

一、前言

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余年里,吸引了大量外商独资企业到中国直接投资,根据国家统计局“十一五”经济发展报告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累计额达到426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1.9%。其中,企业经济合同能否正常履行、经济合同关系建立的是否合法关乎着社会经济秩序是否能有序进行 ,企业对经济合同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并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但目前全社会的经济法律意识较为淡薄 ,忽略了经济合同在市场竞争下的管理和监督,导致企业丧失资源和主动权,由此可见,提高企业对经济合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已成为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旨在对经济合同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提供相应的对策。

二、外资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经济合同管理中关于合同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合同的签订过程中缺乏对对方合理的了解以及对合同的认知,导致经济损失无法赔偿;签订双方的一方不符合主体资格,或者在授权范围外签订合同;合同对内容描述模糊、条款不全,对于双方的权利义务没有进行详细的界定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来履行义务;在合同产生纠纷时,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导致企业利益受损。

(二)经济合同管理中有关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企业之间的经济合同有时碍于人情面子流于口头形式,并未真正签署成为正式的合同,或者部分企业经济合同的签订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缺乏管理部门的有效约束,对合同内容的审查不够规范 ;经济合同的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管理机构、监督人员无法落实到位,企业忽视经济合同的重要性,导致经济合同的管理不能有效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去 。

三、加强经济合同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加强企业经济合同的管理维持良好经济秩序的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的经济往来越来越频繁,国内企业正是在国际化背景下谋求发展,也对企业经营的众多要素的重组、流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企业主体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依靠契约以及各方的诚信履约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加强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的经济合同管理可以全方位的监控企业经济运营的全过程,使经济合同更加适应市场竞争机制下的需求变动,条款设定更加科学和严密。

(二)加强企业经济合同管理有利于维护企业的权益

经济合同的有效管理为企业维护自身的权利和权益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同时,合理的经济合同管理有利于实时对合同从立项、对方资质审查、签订、履行、项目验收情况进行控制和追踪,保障合同从签约到结算实际质量。若一旦对方出现违约行为,也可以及时判定对方的违约责任并进行责任追究,将企业的损失降至最低。

(三)加强企业经济合同管理有利于改善管理工作

外资企业内部实行经济合同管理,有利于增强全员的市场意识,转变管理方式,企业内部实行的经济合同将计划管理付诸实践,以合同约定的条款实行权利、履行义务,若完不成计划则按照经济责任进行追究扣罚,违约者将按照合同进行赔款,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加强企业经济合同管理有助于减少经济合同纠纷

引发经济纠纷的原因很多,不少出自于产品质量、品种规格、履行期限变更、无违约责任条款,还有部分出自合同条款规定不明晰、混乱、表述有漏洞等原因,归纳起来主要出于三个环节,一是签订环节的不公平,二是违约处理的不得当,三是合同修正意见不一致。企业加强对经济合同的管理可以有效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成员的合同意识和法律意识。

(五)加强合同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发展的预见性

对经济合同进行管理的过程,即就是充分利用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资源和优势的过程,加强企业经济合同的管理,就必然要求企业合同管理的参与者和责任人员要认真研究企业的资源和优势所在,外部环境中可以利用的政策和机遇所在,在反复的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校正,对企业能够在信息量庞大、竞争激烈的市场经营中起到超前预测和探索的作用。

四、加强经济合同管理的策略

经济合同的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条款均体现着双方的意愿和利益。加强经济合同的管理的关键也在于健全管理机制,因此,首先要充实合同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机构[6],其次,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学习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签订经济合同中必须要严格把控审查关,对合同履行期间的情况要跟踪调查。

五、结束语

外资企业的经济合同管理已经转变为为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多方位的管理手段,在中国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经济合同管理对于预防企业经营过程中遇见的各种问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7],同时,加强经济合同对于完善中国经济法制体系、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具备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健龙.论外商投资合同法律效力争议解决[J].时代法学.2012,4:82-90

[2]阎振波,丁小莉.论经济合同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作用及方法[J].时代经贸.2007,12:114-115

[3]徐吉龙,张来宾.经济合同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13-14

[4]高峰.论经济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7: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