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3-04-06 19:24: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篇1

以重大专项的遴选及实施为重点,加强科技的集成攻关

围绕省政府2007年的工作部署,按照《贵州省科技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今年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以重大专项的遴选及实施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集成攻关,实现重点突破。

在重大专项的遴选和实施过程中,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选好项目,二是明确目标责任,三是实施方案的论证,四是项目的过程管理,五是推广转化。

以推动政策落实为抓手,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

科技工作要加强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宣传,要在管理上改变重项目、轻政策的现象,通过政策导向和政策调控,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热情。

一是加强开展对 《关于实施〈贵州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以下简称《配套政策》)的宣传、培训工作,使《配套政策》的内容、具体措施能被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员了解和掌握,更好地利用政策,促进创新;使《配套政策》的内容和导向思想能被管理人员把握,为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二是结合国家配套政策实施细则的制定和颁布,积极与省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制定我省贯彻落实的具体办法,并根据我省实际,制定《配套政策》实施细则,增强《配套政策》的可操作性。三是要加强政策的研究和制定,解决政策缺项,将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团队建设的政策进行充实完善并在实践中加以落实。四是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大的支持,对已出台的国家、省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将有关政策落到实处。加强科技立法工作,调研起草《贵州省科技进步条例》,促进科技进步。

以资源整合共享为目标,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根据《贵州省科技规划纲要》的部署,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新兴产业,以资源整合为主,优化配置,强化共享,加快建立具有贵州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建立。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省级科技计划更多地反映企业重大科技需求,更多地吸纳企业参与,优先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引导和考核措施,推进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确立自身定位、理清发展方向,加强体制机制的改革。三是加快科技创新共享服务机制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共享服务平台发展。重点推动贵州省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贵州省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为科技创新构建共享服务平台。四是加强成果转化平台(基地)建设。积极促进技术产权交易、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进一步构筑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

以人才团队建设为重点,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2007年将通过科技经费安排的调整,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完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的实施,科技干部培养计划的开展,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逐渐改变人力资源投入不足的现状,围绕重点发展领域,逐步形成科技人才的聚集、聚合和作用的发挥,为科技创新奠定人才基础。

一是设立人才聚集专项经费,针对科研机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人才断层的现状,对科研机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科技厅在相关计划中给予适当的经费资助。二是继续实施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三是建立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四是多渠道加快人才的培养。做好两院院士推荐工作,积极推荐我省专家能进入国家层面的专家库(我省已有7人进入国家863计划专家库)。五是加强科技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今年,将通过科技管理培训、外派学习、JICA等途径,有针对性地举办3-5个培训班,开展对科研机构负责人、科研业务骨干的培训,开展对县(市)分管领导、科技局长的培训,并结合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各项工作的实施,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培养符合新形势要求的科技管理人才队伍。

以合作创新为途径,加快资源的整合力度

2007年将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并通过共建创新资金、科技富民强县工程、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的实施,科技扶贫试验区的建设,整合资源,加大对县(市)、行业科技工作的支持。

一是继续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的提炼,集成有效资源,整合包装项目,积极争取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对我省科技工作的支持,力争我省的创新项目能融入到国家的计划中。二是积极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三是加强县(市)科技工作。积极推进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重点抓好科技特派员在黔南的整州推进工作,并注意总结经验,扩大在全省的试点范围,为完善新时期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有益的探索。四是将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科技扶贫有机结合起来,重点组织实施“喀斯特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研究(973)项目,系统研究西南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大科技问题,推动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相关技术的研发,并将有关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全省喀斯特环境综合治理的实践;重点推进黔西南州“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建设,在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开发、人口健康与重大疾病防控和循环经济发展相关技术上取得研究成果,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探索发展模式,也为地县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储备一定的技术成果。五是在市(州、地)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示范园的同时,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科技型企业集聚园区,并对园区内企业的创新活动给予优先支持,促进科技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发挥。

以计划改革为突破,提高科技管理服务能力

2007年,将围绕《贵州省科技规划纲要》所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整合资源、集成创新、重点突破、支撑引领”的思路,做好科技计划改革。省级科技计划按重大专项、基础计划、合作计划这3大块内容进行设计。

在科技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已出台的政策措施,加强监管,改变科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立项轻管理、重投入轻效率、重硬件轻团队的状况。制订和修改完善《贵州省重大科技计划暂行管理办法》、《贵州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贵州省重点实验室评估办法》、《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管理办法》,提高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效益。完善立项评审机制,开展科技项目共享数据库、专家咨询库和计划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科技计划实施的绩效考评机制,启动科技指标统计评价监测体系,完成“贵州省科技进步监测测评”、“贵州省科技投入产出指标”等组成的全省科技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篇2

当前,我国各省市基本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主导产业,各地的工业化进程差异和资源特点不同,以及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各区域的产业引导,促使了各区域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这些特色产业以集群的方式存在,成为该区域创新系统内的重要部分。区域创新体系主导产业的多样性规定了政策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截止目前,我国除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些开发区有力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展现出我国当前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并有力地推进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加快区域科技创新,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相互融合、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2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企业作为区域创新系统实现创新功能的重要载体,一个区域的企业决定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为当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孵化环境,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多更为有效的帮助,使这些企业共享优势资源,并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创新成果,互惠互利,快速成长,直接带动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功能多样、结构复杂的复合系统。在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中,大型企业往往承担起高精技术的科研攻关工作,为区域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中小企业作为区域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样会为区域创新系统作出重要贡献。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由于规模小,经营灵活,转型速度快,与市场对接较为紧密,能够及时捕捉市场需求并研发相应的实用新技术,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的过程,并迅速将其推向消费市场,从而极大地带动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企业通过与中小企业合理的分工协作,能够提高效率,优势互补,形成优势产业链和竞争核心优势,提高了区域的整体竞争力,推动当地经济实力的提升。区域创新系统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只要走上良性循环,区域科技创新必将带动经济发展,从而提高该区域竞争实力。

3中国区域科技创新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方兴未艾,许多新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已然成为阻碍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区域创新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乏区域规划,功能定位不明确。近年来,国家密集批复了很多区域发展规划,其中大部分规划对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某些特定区域发展规划定位并不十分确切,直接导致许多地方重复建设,这表明了一定程度存在政策真空和政策盲点。由于各地区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并不十分明确,国家对不同区域的支持政策难以从国家创新战略的整体布局出发进行综合考虑,导致考核目标模糊,定位不清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区域科技创新对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作用。其次,缺乏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撑。国家创新激励政策体系较多地从创新主体和产业上引导创新,国家发改委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各种项目、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国家科技部的创新型企业支持项目、火炬计划,都是从创新主体和产业上支持这些产业和企业创新,而针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制度严重滞后,导致了对激发区域创新潜力、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整体导向不足。第三,区域内实体性创新平台匮乏,共性关键技术突破缺乏制度保障。据国家科技部统计,当前,大约85%的科技支撑计划、60%的“863”计划,都是由这些企业自己来承担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两股创新力量在特定区域内仍然是割裂的,进行的并不十分畅通,致使难以在公共创新平台上进行有效合作,难以实现具有公共特性和技术范式拐点特征的重大技术创新。有些高新区设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等,但也仅限于产品检测、设备检测等简单的服务功能,服务组织科研专业性不足,没有发挥整合创新资源、激发创新的作用。

4推进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4.1制定促进科技合作长远的发展政策

政府做好区域经济的合作战略与规划,协调制定科技金融政策,通过政策创新促进科学技术的集成式发展,同时与科技发展规划相衔接。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机制在区域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确保科技资源有效地自由流动,促进地区科学技术的协调发展,健全科技创新与经济的合作制度,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同时,引导并搭建区域内共性技术平台,创造科技资源的聚集效应,根据区域特点,制定促进科技合作长远的发展政策。

4.2引导并激发区域科技创新活力

鼓励区域内科技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政府向这些企业提供部分研发费用支持,尤其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促进这些企业与大学及科研院所联手,共同开发创新技术,开展项目合作。同时,政府积极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技术研发提供服务、意见等。针对区域特点,选择优先领域,实施重大专项。政府注重推进基础性、非盈利性、公益性科技领域的合作,注重推进战略高技术的合作攻关,注重引导科技创新组群和产业联盟的形成。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合作的主观能动性,依据不同企业的科技基础、不同企业的优势及需求,提出合作的意愿及要求,实现互利共赢的目的,激发区域科技创新活力。

4.3多渠道联合拓展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

篇3

 

智能电网建设对科技团队管理的要求

 

自2009年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投运后,国家电网公司加快了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建设推进步伐,并将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规划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规划试点阶段(2009—2010年),重点开展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开展各环节试点工作;第二阶段为全面建设阶段(2011—2015年),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第三阶段是引领提升阶段(2016—2020年),全面建成统一坚强智能电网,使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安全水平、运行效率,以及电网与电源、用户之间的互动性显著提高。

 

目前,我国的智能电网发展正处于第二阶段。纵观世界各国及我国智能发展进程,当前智能电网建设呈现出以下特点:(1)要求高。智能电网旨在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这一建设目标决定了智能电网建设的高度。(2)技术难度大。从当前世界各国和我国智能电网研究来看,要实现智能电网发展的目标还需要攻克很多关键技术和设备难题。(3)试点推进。由于目前智能电网建设在世界范围内尚处于研究阶段,因此我国在智能电网建设中采取试点推进的原则,智能电网试点项目存在更多的探索性和试验性。

 

正是基于以上特点,智能电网建设对科技团队的管理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首先,要有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团队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主导地位,科技创新团队是否由最优秀的人才组成是决定该团队创新研发能力大小的关键要素,智能电网建设需要富有创造力的科技创新团队。

 

其次,要有明确的创新发展目标。目标是创新的动力和方向,没有明确的创新发展目标,科技创新团队就是无头苍蝇。智能电网是科技集成应用的综合体,需要在多个方面取得技术突破和创新,智能电网建设需要科技创新团队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攻关课题。

 

再次,要有健全的统筹推进机制。智能电网建设涉及电力、电子、信息化等多个专业知识,需要科技创新团队、企业、科研机构等多个层面的共同参与,建立跨专业、跨层面的统筹推进机制是提高智能电网建设进程的关键。

 

然后,要有规范的管理流程。智能电网建设是一项持续的长期工作,特别是作为试点的智能电网建设项目,必须具备可复制性,其建设过程和建设结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有规范的管理流程以指导智能电网建设的持续发展。

 

最后,要有充足的资金来源保障。科技创新具有试验性,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体现科技创新的价值。

 

科技团队创新管理的实践和应用

 

青山湖科技城是杭州现有的5家国家级孵化器之一,其目标定位是中国自主创新的“示范区”、长三角产业发展的“智库”、浙江省海洋经济带的“枢纽”、杭州市产业升级的“触媒”、临安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是代表全国科研高新技术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是浙江省两家智能电网综合工程试点单位之一、浙江省首家由县级供电企业牵头实施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项目总投资1.9亿,工程建设周期为2011-2013年,由清洁能源接入、储能系统、优质电力园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在内的16个子项目组成。作为该项目的实施单位——临安市供电局,结合企业实际和项目定位,不断探索智能电网建设和科技创新管理方面的新举措、新方法,重点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课题管理、机制建设、基础管理、资金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实践。

 

创新团队管理方面

 

(1)严把准入关。在创新团队成员的选择上,打破了指定团队成员的做法,通过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公开选拔、竞聘的方式,择优录用专业技能高、综合素质好、积极性高的成员,实现了科技创新由部分管理人员参与到全局所有人员积极参与的转变。成立了智能电网建设科研技术小组,组建了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建设工程项目团队、技术监督团队、QC团队、状态检修团队、ERP/PMS团队等科技团队,全局39名来自不同岗位、不同部门的青年骨干力量通过应聘加入到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16个子项目的科技攻关团队中,充分挖掘了企业内部员工科技创新优势,调动了企业员工主动参与科技创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积极性,保证了创新团队的专业性和先进性。

 

(2)严把培养关。在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上,一方面通过举办临电大讲堂、管理人员培训、班组长培训、学历进修等方式积极拓宽员工视野,提升员工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团队攻关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借助“培训中心”和“劳模工作室”两个培训平台,建立“周期学习制”和“交叉学习制”两种学习交流机制,积极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获取先进专业知识和交流典型经验的平台渠道,助推科技人才能力提升。在科技攻关中,切实挖掘、锻炼并培养了一批新人,在项目攻关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了项目建设的后备军或主力军,建立完善了科技创新人才梯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持续动力。

 

(3)严把考核关。在科技创新团队的考核管理上,通过开展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活动,通过“团队项目激励”和“团队成员激励”两种激励办法,对获得较高荣誉的科技成果和取得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分别实施奖励。建立了团队成员“淘汰更新”机制,对在科技团队中无贡献的成员进行淘汰,并及时吸纳新生力量补充团队新鲜血液,保证了科技创新团队的积极性和先进性。

 

创新课题选择方面

 

一是开放式选题。在课题选择上,不设定课题的范围、大小、专业、主题等要素,完全根据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由科技创新团队自主提出攻关课题,自行设定创新方向,自行组织实施课题,保证了课题选择来自工作、创新成果应用于工作。同时,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QC、合理化建议、群创项目等渠道,广泛搜集员工意见建议,丰富创新实施平台。

 

二是竞争性管理。在课题管理上,实行课题年初申报、过程指导和年终评比,对年初各攻关小组上报的课题进行统一评审和筛选,评定重点课题,调整淘汰无关课题;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主管部门每月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督办和指导,对毫无进展或进展困难的课题进行适当调整;在年终评比中,对优秀成果进行奖励。

 

统筹推进机制建设方面

 

(1)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成立了由省公司、市局和县局主要领导成员组成的项目推进机构,建立了由局领导、项目负责人、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广泛参与的月度例会和技术协调会机制,建立项目联络月报制度与上级专业部门紧密联系和沟通,开发智能电网网络交流平台,编制智能电网周刊,及时沟通协调系统上下、专业之间、团队之间的关系和问题。

 

(2)建立学习调研机制。由各科技创新团队提出各子项目年度调研需求,智能电网协调组对需求进行统一协调并排定年度调研计划,统一监督调研进展。2012年临安市供电局各科技创新团队共外出调研12次,累计90余人次,拓宽了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眼界和思路,吸取了大量的先进经验。

 

(3)建立合作交流机制。创新思路,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方式,主动借脑,加强与科研院校、专业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与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英大传媒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智能电网研究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4)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不仅在科技创新团队成员选拨、课题管理上采取开放竞争的方式,还建立了科技创新团队与团队之间横向对比、团队自身纵向对比的竞争机制,促进团队之间比学敢拼,促进团队自身的不断进步。同时,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取得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干部选拨、技能评定、薪酬待遇等方面的激励,有效提供员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方面

 

(1)建立完善规划体系。积极开展科技规划工作,与中国电科院合作编制我局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并在该规划的指导下编制了智能电网规划和青山湖科技城电力专项规划,成为指引临安电力“十二五”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有效引领了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

 

(2)建立完善标准制度体系。制定《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科技项目后评估管理办法》,规范科技项目全过程管理,建立科技项目后评估常态机制,对于技术经济价值较高、先进实用的成果进行推广应用。修订《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制定《科技论文、专利成果奖励办法》,建立了适合县局完善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促进了科技创新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发展。

 

(3)建立完善项目管理体系。由智能电网建设领导小组牵头,各科技创新团队具体负责,从项目立项审批到验收投产各环节加强管理,严格项目审批手续办理和过程资料台账管理,确保各项目实施规范有序、资料详实;同时,加强项目的闭环管理,确保所有课题均有立项、有实施、有成果、有应用、有评估、有反馈、有完善。

 

资金来源保障方面

 

(1)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强与省公司、市局的沟通,将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项目列入省公司重点项目,积极争取省公司投资8600余万元。

 

(2)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积极开展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减免税收工作,争取科技成果转化获得财税政策支持,2012年高新技术企业复评通过获得200万元免税;深入理解浙江省科技创新管理相关政策,积极争取科技创新奖励,近两年获得省、市、县三级科技创新类奖励近200万元;积极争取政府对智能电网建设的参与和支持,临安市政府投资的风光互补路灯项目已建成投产。

 

(3)积极争取社会和企业用户投资。积极做好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工作,主动为客户提供光伏发电、清洁能源接入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系统内的沟通协调工作,争取社会和企业用户投资融入智能电网建设,目前已有近3000万元的企业用户资金投资智能小区、储能系统、清洁能源接入等项目。

 

成效分析

 

自2009年青山湖科技城落户临安以来,临安市供电局即开始谋划建设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并积极研究探索科技团队管理的新模式。至今,科技团队创新管理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研究和应用已历时三年有余,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法,在科技人才管理和智能电网项目推进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丰富。通过科技创新团队开放式竞争性选拨,挖掘锻炼了一批新人,为员工成长成才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通过科技创新团队间的沟通协调、外出调研、合作交流等为员工提供了学习知识、开拓眼界、拓宽思路的多元化平台;竞争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体现了人才能效的阶梯分布,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二是项目进度得到有效推进。截止2012年底,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16个子项目已建成4个,3个项目已完成阶段性建设工作,6个项目已完成招标,3个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预计2013年底所有项目将全部建成投产。

 

党的十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今后几年将是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的攻坚期,也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期,科技创新管理特别是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仍将是我们在智能电网建设中需持续加强和提高的重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结合临安市供电局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建设所做的关于科技团队创新管理的经验总结和提炼,希望能与致力于科技团队管理、致力于智能电网建设、致力于科技创新发展的同志们共享,共同推进智能电网发展和科技创新发展。(作者宋耘系国网浙江杭州市供电公司总经理;付红豪系国网浙江临安市供电公司办公室主任助理;安晓军系国网浙江临安市供电公司总工程师)

篇4

金牛祥辞日,虎跃龙腾时。值此万象更新之际,首先向广大读者致以节日的亲切问候,衷心祝愿大家春节愉快,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牛,人们常把它比作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象征。在“最为困难”的牛年,我们全党全国人民正是凭着这种牛劲、牛气,使经济增长取得了“极其不易”的8.7%的成绩。而虎,又是勇猛威武的象征。我们坚信,在即将到来的虎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必定虎虎有生气,以其勇猛威武的雄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而,思想决定行动,理念关系作为。虎年要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经济工作总要求、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必须要有正确的发展指导思想,具体说,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要求的:“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突破重点难题”。思路理不清,发展模式老道,工作就形不成合力,效益就不会提高,就容易打乱仗。而要理清发展思路,首要的是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真正学懂吃透,这是我们分析判断形势和制定发展规划的依据,也可以说是“望远镜”和“显微镜”。再者就是把本地区、本单位的经济发展实际弄清摸透,这样,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才有亲和力、执行力和有效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之,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妥善处理速度与效益,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统一起来,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一心一意谋发展;使经济回升建立在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成为增强发展可持续性的过程。概括地说,就是着力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可持续性上下功夫,着力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上下功夫。

诚然,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撑。许多国家正在抢占科技制高点,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因此,我们必须目光远大,把握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争取在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低碳技术、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上占据优势,掌握主动权,确保我国在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新贡献。

篇5

关键词:文化与科技融合 文化科技创新 文化新业态 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069-03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世界,文化正在与科技的融合下形成飞速发展态势,并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力量。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将文化产业迅速推向信息化与数字化的进程,使兼具高科技含量和高经济附加值的数字出版、虚拟社交、网络文学等文化新业态迅速崛起。目前,发达国家凭借其前沿的科技水平与雄厚的经济实力,构建了完善的文化传播体系,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地位日益显现。我国“十”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要求,之后的《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也将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等内容作为新时期发展文化产业的努力方向。近年来,我国的数字印刷、动漫、网游等新兴文化业态发展迅猛,产业增长速度超过50%。《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3)》指出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于2012年突破4万亿元人民币,文化产业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进一步提升。但我国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中还相对滞后。目前,辽宁省在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虽然已将文化与科技融合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力求依托省内现有的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升级,以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型,但在此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阻碍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自觉融合的问题。

一、辽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现状

当前阶段,辽宁省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中,注重将科技元素和创新要素引向文化发展的各环节,健全文化科技创新系统,提升文化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优化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环境,积极培育新型文化创意业态,促进传统文化资源的生产力能级跃迁,努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寻求新生力量。

1.文化新业态迅速崛起,创造文化产业发展新生机。近年来,辽宁省强化文化领域与高新生产力技术的融合能力锻造,文化与科技融合为新兴创意业态的发展贡献显著。第一,文化与科技融合引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融合了高新技术手段的文化产业,其发展速度和规模远远超越了以往水平。2012年底,辽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62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31%。2013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40多亿元,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辽宁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四年实现30%的增长。第二,动漫产业、网络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创意业态迅速成长。2011年,以沈阳、大连动漫产业基地为主导的辽宁动漫产业产值增长19%,动漫产业从业人员1.68万人,比上年增长24.4%,且有两家动漫企业荣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首届动漫奖”。2011年,全省网络文化服务业产值达13.4亿元,比上年增长83.6%。第三,以移动终端服务为主的新媒体产业发展迅速。近几年,辽宁完成了省、市级电台电视台合并,实行资源整合。辽宁在率先实现三网融合后,又积极推进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同时,全省还大力推进城市双向数字化改造和数字整转。2013年,全省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6.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7%,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023.9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696.2万户。

2.文化发展融合科技手段,驱动文化产业能级改造。辽宁省顺应文化创新发展趋势,引导文化企业加强在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形成和表现环节中高科技手段的植入能力,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培育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能级改造。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高科技不断被运用到影视出版、动漫游戏、新闻广播以及演艺娱乐等的生产环节,提升文化产品创作和传播的科技含量。目前,辽宁有线电视的双向数字化改造已初具规模。另一方面,文化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开发新型创意产品,开辟文化融合科技发展的新道路。辽宁正涌现出一大批文化科技型企业,并日益发展壮大,这些文化科技企业注重通过引入科技力量为文化产品的创作注入新的生命力,不断开发出优质、更具吸引力的文化新产品。如沈阳非凡创意动画制作有限公司的“高铁侠”,沈阳天鹏动画制作有限公司的“淘”,大连卡秀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武侠列传”,以及大连乾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云朵宝贝”等。

3.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环境日益优化。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建设日程推进,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环境正在不断完善。从政策层面看,辽宁省相继了《辽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辽宁省文化厅“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2013)》等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1年的全省党代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强省的要求。从文化科技创新平台看,辽宁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抓好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搭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良好平台。截至2012年底,辽宁已拥有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园区、2个国家级动漫游戏产业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1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从市场宣传方面看,辽宁近年来积极举办的文化科技创新成果会展活动,对宣传新型文化产品和文化科技企业具有重大意义。如沈阳动漫电玩博览会、阜新玛瑙博览会、大连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本溪)剪纸节等。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环境建设为文化科技创新的开发以及创新成果孵化与转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辽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科技驱动文化发展的背景下,辽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虽然已初具雏形,且取得一定成果,但其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引起重视。

1.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不够。政府作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战略制定者,是推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主导力量,指引着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会成为引导文化与科技这两大产业实现全面融合的重要指南。辽宁是东北地区的主要重工业聚集地,长期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对文化建设的扶持比较欠缺。虽然辽宁在构建“文化强省”蓝图中制定了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但相比于国内部分发达省市,辽宁省差距仍十分明显。2012年,安徽省的《关于加快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制定的《关于加强文化科技创新的意见》,深圳市颁布的《关于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地区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辽宁省现有的一些政策规划大多停留在促进文化发展的层面上,结合科技落实到具体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够。无论是从体制层面还是政策层面,辽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基本工作机制尚未呈现,全省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化融合科技的驱动机制,对省文化厅、省科技厅等部门的政策资源整合也显不足。

2.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深度不足。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辽宁省近年来在文化建设方面做了诸多工作。如沈阳故宫与北陵的文化修复;沈阳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的方特欢乐世界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第四代主题公园;目前正在建设的盘锦志高动漫产业园项目将是未来辽宁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但是,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辽宁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深度仍然不够,文化发展中的科技含量欠缺,很多高新科技无法找到合适途径顺利植入文化当中。首先,从业人员的观念认识不足。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一种始于观念的创新性融合,但某些创新主体甚至是新型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负责人员对文化科技创新的内涵理解不透彻,对文化创意产业形态认识不清晰,直接影响了实践中二者的融合。其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科技植入能力不强。在辽宁众多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中,现代数字传媒、数字广告、创意设计等行业发展缓慢。在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的一些项目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科技创新能力,项目同质化比较严重,未能体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价值。

3.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人才供给不足。创新型人才是一切创新成果的重要支撑力量。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急需一批兼具文化创意和高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辽宁文化科技企业普遍缺乏既熟悉文化,又掌握高科技的文化创意人才,这种现象直接制约着全省传统民族文化与高科技手段深度融合的优质文化产出。突出表现为,辽宁省是传统的重工业基地,受重工业轻其他产业的思想限制,优势人才资源未能向文化科技创新主体自觉流动。目前,受传统观念制约,相当一部分辽宁高校优秀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仍十分倾向于政府部门和其他相对稳定的国营企业,民营的文化科技企业并非其首选,从而不能保证高层次、高素质的文化科技型人才向企业流动。

4.文化融合科技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目前,辽宁省在“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模式下的技术研发、信息交流平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2012年,在构成全省文化系统的九大行业中,网络文化服务增速最高,达47.7%,但总量规模相差甚远。全年新闻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用品增加值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0.38%、1.03%和4.16%。尽管传统文化产品生产增速有所回落,但其增加值总量在全部增值中比重接近13,达到30.6%。这种发展势头反映了相对固化、稳定的工业发展模式仍是全省文化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很多文化科技企业主要靠引进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和二次创新,或者以高成本进口国外先进设备来完善文化展现形式和提升文化展示水平。整体而言,辽宁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中的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三、促进辽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科技是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创新是文化融合科技发展的不竭动力。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文化领域的砥柱作用是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首要任务。辽宁在推进建设“文化强省”、“文化辽宁”的进程中,应树立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融合的科学发展观,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步伐,着力将科技因素深刻融合到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

1.完善文化科技融合政策。政策扶持是发展以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为核心的文化新兴产业的重要保障。在整个产业联动发展体系中,文化科技融合下的新兴产业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发展急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保护。辽宁省应紧紧围绕“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的目标,抓紧制定以辽宁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为核心的系列政策,明确对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各相关主体的优惠政策。同时,组建以省文化厅和省科技厅为主导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促进中心,完善文化科技资源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文化科技的跨部门资源整合工作体系。

2.加速文化科技融合新业态培育。文化新兴业态是文化与科技融合下的创意产物,其发展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辽宁省应致力于将科技因素植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大力丰富高科技手段下的优质文化产品。一方面,着力建设具有附加值高、内容新颖的三网融合项目、数字影视、数字新闻、数字出版、动漫网游、创意设计、网络增值服务、数字艺术服务、高科技文化、高科技文化设备与会展、文化旅游等极具特色优势的核心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推进虚拟集成技术应用的产业化,培育和发展类似在线体验、线上会展、虚拟图书馆等富有前性的新业态。另外,应建设文化信息交流地图,促进文化核心层与层的交流与融合,优化传统文化产业的潜在传播形式。

3.加强文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应着重加强对文化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能力和文化科技设备设施的自主性研发能力,以满足各类创新文化产品的技术支撑和创新产品市场化的技术需求,提升辽宁文化创新发展中的核心技术与先进设备自给率。以省内文化科技研发基地为主导,引导各文化科技企业和高校,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文化科技创新研发团队,对当前文化创新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难题进行研发攻关。同时,文化科技企业应大力发扬文化科技创新精神,既要保持自身的原始创新特色,又要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文化科技成果,形成文化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合力。

4.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过程中,要将具有特色优势的本土文化资源充分结合如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以增强文化传播的感染力。要围绕文化科技龙头企业和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文化企业进行资源整合,使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成为文化科技企业与人才的集聚中心和文化科技成果的展示窗口。结合辽宁文化产业资源特征,重点在文化科技融合实力强的核心城市进行突破,然后对其他周边地区形成辐射。例如,在沈阳棋盘山生态旅游产业集聚区开发集创意设计、文化旅游、数字动漫、数字影视、数字传媒、会展于一体的创意产业群项目。在大连动漫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大连阿凡提国际动画有限公司、大连博涛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等大型优秀文化科技企业的带动作用。

5.加大文化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普遍成为当前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是辽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瓶颈。创新文化科技人才培养,加强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形成合理的文化科技人才产出体系是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紧要任务。首先,构建产学研人才产出机制。依托省内各大高校、文化工作基地、文化科技企业建立文化科技人才培养基地,鼓励高校开展关于文化科技创新及创新成果转移的课题研究,设立文化科技创新相关专业与课程,积极开发在校学生科技创新思维,鼓励文化科技企业与高校的深入合作,结合文化市场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第二,培育文化科技人才市场。积极引导科技人才向文化产业资源流向,发挥市场对文化人才资源的配置作用,建立文化科技人才信息库,加强文化科技人才的储备和管理,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第三,探索制定文化科技人才评定标准。尝试开展文化新兴业态领域的从业资格认证工作,给予有突出贡献或重大创意的顶尖人才以激励性特殊政策,以便通过人才引进带动优势资源或高端技术流向文化领域。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业哲学研究”(项目编号:L12DZX018);国家科技支持计划基金项目“东北地区科技金融服务示范”(项目编号:2012BAH13F05);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辽宁省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4LSLKTLLJJ-04)。]

参考文献:

[1] 蔡灵,沈哲彦.2013-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M].中投顾问,2012

[2] 董丽丽,毕娟.北京文化产业的科技与文化创新策略[M].中国市场,2013(11)

[3] 王志刚.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J].求是,2012(1)

[4] 孙柏楠.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思考[M].理论界,2013(9)

[5] 吴兴河,龙岩.大力推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M].当代经济,2013(13)

[6] 牛维麟.文化与科技融合促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J].北京观察,2012(1)

[7] 何慧芳,胡品平.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设[M].科技管理研究,2013(3)

[8] 陈建祥.进一步推进宁波文化与科技发展[M].三江论坛,2013

[9] 李萍.文化发展与科技创新融合研究[M].开发研究,2012(5)

篇6

《认定办法》提出,申请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是集群的建设与发展规划应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实施性。规划的主导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主导产业在细分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二是集群所在地政府(原则上为地级市政府)制定了促进集群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了政府引导下的集群产业链协同机制,设立了试点工作管理机构。三是集群产业链企业、研发和服务机构相对集聚,建立了产业或技术联盟;骨干企业应为高新技术企业或创新型(试点)企业,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参与了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与骨干企业形成了生产配套或协作关系。四是拥有与集群产业链相关联的研发设计、创业孵化、技术交易、投融资和知识产权等服务机构,以及科研院所和教育培训等机构,其功能、能力符合集群产业的战略发展需求。

根据《认定办法》,科技部每年组织专家考察和评审。通过评审的,认定为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试点期为3年。科技部负责集群试点工作管理,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承担试点的申报受理、组织认定和工作推进,申报通知并按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试点工作评价。

同时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包括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从创新环境、主导产业、服务体系3个方面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进行考察。

篇7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科技发展部主任彭燕丽,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司副巡视员景晓波,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陕西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福会等领导专家及业界代表出席会议。鉴于陕西元丰在安防领域的突出成就,王天凯向陕西元丰董事长刘强颁发了“中国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研发检测基地”授牌。

“十二五”期间,国内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行业的年平均增速达到8.7%,消防服、军警服、工装防护服等产品快速向多功能、多元化、系列化方向发展。

李陵申认为“十三五”期间国内安全防护行业发展应加强四方面工作。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实现重点突破,依靠原始创新带动行业发展;二是依靠需求导向,加强军民融合,以国内安防领域高新技术加强军队武装,以军队安防需求促进行业进步;三是重点研制智能防护用品,促进品质提升,开发可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高性能防护服装;四是完善检测与评价体系。

景晓波表示,安全防护行业与应急产业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应急产业刚刚起步,“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加强5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壮大应急产业规模;二是着力增强应急产业创新能力;三是着力推进应急产业体系建设;四是着力加强应急产业国际合作;五是着力夯实应急产业管理基础。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郑俊林介绍了“十三五”期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规划以及安全防护用纺织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他表示安防纺织品面临着好的发展机遇,政府高度重视,如安全生产、职业安全、应急救援等;经济发展需要,如生产安全、职业防护等;还有产业发展基础的支撑,高校、科研机构在基础研发上的投入以及一批优秀的原料和产品生产企业等出现。

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教授级高工施楣梧表示,在通常生活环境中电磁辐射对居民的影响都在安全范围内,电磁防护产品开发重点应关注特殊工装、病员服装、电磁脉冲防护、信息安全防护等领域,关注低频磁场防护、吸收和反射相结合、频率选择表面、电磁脉冲防护技术的发展方向。

篇8

【关键词】科技创新;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创新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培养创新人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应对科学技术发展、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1][2]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专业要紧密结合国家要求和行业发展需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优化,适度引领行业需求。我国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与过去相比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与美国等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3]目前,高校里虽人才济济,青年学子创新意识多,但创新成果尚不足。如何引导高校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成果,联动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审美等素质,同步推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科技创新与学科建设的优化互动,铺开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的高等教育特色道路。

1 学科建设奠定科技创新平台

学科平台是基础,国际视野的开拓、实践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三大要素决定了科技创新工作的成效。如何实现学科建设平台上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互动模式,科学实践教学与科研相长并进,应从6个方面推进学科建设,从而奠定科技创新的平台。

1.1 凝练研究方向——学科建设的灵魂。时刻跟踪国际前沿,并始终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同时要把握好凝练稳定与开拓创新之间的关系。

1.2 凝聚学术团队——学科建设的根本保证。充分发挥学术团队的集成优势,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远高于个体成员绩效的综合。[4]学术团队(学科梯队)要层次分明,形成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学科负责人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开拓新的学科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凝练、稳定研究方向,组织高层次项目的研究;学术骨干开展规划指导下的各类研究项目的创新研究;一般研究人员协助研究骨干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

1.3 承接科研项目——学科建设的核心。科研项目是学术创新及获得创新成果的载体,高水平成果来自于高层次的研究项目。在承担科研项目过程中,要坚持“纵向基础研究指导横向技术开发、横向技术开发支持纵向基础研究”的理念,如图1所示。

1.4 抓好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要务。高校教学的第一职能是人才培养,教学研究型大学更需要在科学研究的氛围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第一要务,秉承这一理念,认真抓好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工作,教师队伍既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围绕“创建品牌专业,培育一流人才”的目标,积极推进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1.5 建立创新基地——学科建设的基础。创新基地的建设能够稳定一批高水平学术骨干。

1.6 健全运行机制——学科发展的动力。实行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教育体制,在学科内开展本科生教学、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建立学科建设平台上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互动机制;科研项目管理采取纵向专用-横向统筹的互动模式。

2 科技创新引领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

2.1 教研相长并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全国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年举办的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为例,学院每年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并为国家级大赛制定了长期的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并设立科技创新发展基金,积极组织学院所属各学科团队的科技创新立项、试验立项。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科研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创新思维,并让年轻学子的创新理念开花、结果。交通工程学科所组建的交通优化及智能交通科技创新团队,保持每周进行创新理念大碰撞的研讨传统,组织学生及时积极地开展项目的软硬件设计,方案论证,元器件购买,硬件焊接安装,软件编程,系统仿真调试,实验报告、论文撰写。五年来,所指导的科技创新团队完成国家、省市以及校企联合科技开发项目十余项,十多项创新成果以科技论文的形式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刊,2009年,指导研究生在科研团队中将自己的奇特想法发表于《科学月刊》,并被授予香港《科学月刊》优秀论文奖。

2.2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保持学科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科研教师通常将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进行分解,针对每位同学的优势进行分工,包括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工程能力、软硬件能力、系统调试能力等综合能力,最后进行集成创新。同时,针对科研创新团队的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深入一线调试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化程度。譬如我校参赛作品“公交优先实时在线单点控制策略”,参赛选手进入大学就对公交专用道优先通行信号相位进行分析研究,从时间优先级的角度研究交通信号配时方案,荣获全国大赛的三等奖。

篇9

创建于1958年的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是我国建立最早的省级中医药专业科研机构之一,至今仍是我省中医药科研机构的龙头单位。50年来,我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名家辈出,成果丰硕,为促进中医药科学研究、繁荣中医药学术、推动全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建院以来,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在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中药新药研究开发,中医文献发掘研究,以及蚕业药用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等开发研究诸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院科技人员共研制胃复春、养胃冲剂、黄芪生脉饮、肝血宝等新药30余只,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励140余项次,其中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近70项次。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10余部,编辑出版《浙江中医杂志》450余期、《养生月刊》近300期。从科技综合实力看,我院曾在全国省级及以上中医药科研机构综合评价中总评价名列榜首。

2000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与原浙江省第二中医院、浙江省精神卫生研究所实行机构重组,组建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三院重组后,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的科研内涵建设得到加强,科研与临床结合更为紧密,中医药科研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

近9年来,我院确立了以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药新药开发、中医文献信息研究、蚕业药用资源研究、中西医结合精神卫生等为重点研究领域,先后建成6个省医学重点学科和中医药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二级实验室,4个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在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2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5个,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7个,省级中医药重点实验室4个。承担各级课题250余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69项。获国家专利9项,开展横向课题、技术服务110余项,转让新药7只。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励30项次,其中“蚕砂提取物研制中药二类新药生血宁”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传承国粹五十载,创新发展铸丰碑。从《医方类聚》的整理研究,到蚕业资源的药用开发,我院5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推动中医药科技进步必须做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这篇文章,继承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要在系统继承中医药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保持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自主创新,挖掘中医药的科学内涵,丰富和完善其理论和技术体系。创新离不开传承,传承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传承与创新和谐发展,就能促进中医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50年的发展历程还表明,我院要坚持“科技兴院”的方针,在中医药科学研究过程中,要处理好临床医疗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大力加强临床科研工作,通过提高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临床学科的技术水平。要充分利用我院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资源优势,发挥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大疾病、疑难病的作用,积极开展中医单病种和优势病种的临床研究;要整合和优化配置科研、临床资源,积极探索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的模式,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

篇10

 为了进一步落实龙王庄煤业公司科技兴企战略和人才战略,规范我队科技创新管理工作,落实创新工作责任,构建我队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形成科技管理网络,建立科技创新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完善科技创新工作流程,提高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保安全、增产量、降成本、提效益、促发展,特成立采煤二队科技创新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由创新小组组长、副组长及小组成员负责全队的科技管理工作。

附:采煤二队科技创新管理图。

一、创新小组科技管理职责

(一)科技创新小组职责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

2、贯彻执行上级领导机关下达的科技工作任务;

3、审定队内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4、审定科技创新成果及奖励;

5、负责履行对专利等其它重大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

(二)创新小组组长职责

1、负责对科技创新小组中长期及年度工作重点的审定;

2、负责全队科技创新工作的方向性决策;

3、负责队内科技创新工作相关重要事项的决策;

4、工作紧急时负责直接召集科技创新小组成员讨论并决策科技工作有关重大事宜。

(三)副组长职责

1、科技创新小组副组长作为组长的助手,并主持科技创新小组的日常工作;

2、负责召集和主持科技创新小组日常会议;

3、负责科技创新小组内部及公司科技创新相关工作的协调和指导;

4 、协助组长做好其它创新相关工作。

(四)创新小组成员职责

1、负责具体办理科技创新小组对各班组部署的各项工作;

2、负责向公司科技创新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反映并协助解决本队科技工作中存在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3、负责根据公司科技创新委员会的方针、政策,结合本区队实际创造性安排并做好本区队科技创新工作;

4、负责协调队内班组力量,确保班组科技工作按照队内统一要求的进度高质量完成;

(五)各班组负责人职责

各班组负责人作为生产一线的负责人,具体负责本班组高效执行上级部署的各项创新工作;

负责向本班组技术骨干及时反映班组创新工作存在问题,并提出班组科技创新工作的改进建议;

负责发动本班组成员做好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等群众创新工作;

负责带领班组人员钻研业务,创建班组良好的科技创新工作氛围。

(六)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鼓励、支持采煤二队全体员工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积极开拓思维,更新观念,勇于革新工艺,创新方法,促使采煤二队工作效益提高、施工管理成本降低,特制定本办法。并规定申报、评审、奖励创新成果程序。

第二条 创新定义,在采煤二队所管辖范围内管理,施工工艺,安全,质量,进度等各方面,在满足各项规章制度,符合规程规范及相关法律前提下,打破现有的条条规规,以提高质量,安全、效益为目的的一切方法、手段。

第三条 创新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采煤二队所有员工。

二、管理创新:

1、突破思维,在工程管理上采用新的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效益或改善劳动环境;

2、安全管理中,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在不降低经济效益下,安全成绩突出;

3、在各项目上创新技术管理模式,技术管理工作成绩突出,整体工程质量优良。

三、制度创新

1、修改和完善了原有的管理制度。

2、结合安全、质量、成本、进度提出和制定了结合实际的新制度。

四、活动创新

1、策划和组织了有利于职工生活、学习、健康的特色活动。

2、策划和组织了有利于提高施工水平、降低工程成本、促进团队和谐、加强党的建设的活动。

第四条 创新成果申报范围:

1、各项创新成果向采煤二队进行申报,由队创新小组上报公司;

2、创新成果申报材料包括创新成果申报表,及文字材料,申报材料应包含成果应用情况简介,成果图文资料,成果应用情况及效益,效果的评价。申报材料两份文字版及一份电子版。

第五条 创新成果评选及奖励:

1、采煤二队按年度组织创新小组成员对所有申报成果进行择优评选,评选结果在采煤二队内部进行公布;

2、创新成果奖励根据成果效益大小分别给予个人及团队进行物质奖励,奖励金额为公司奖励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