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06 19:24: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学教育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小学教育教育

篇1

(4)探讨如何对中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蔡明

(5)乡土文化与美术课的人文素质培养——探孔望山石刻雕塑对美术课程的教育意义唐杰

(6)老师的微笑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剂闫淑芝

(7)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能力的培养朱宝明

(8)谈谈我的班主任工作管理王小军杨柏林

(9)兴趣倾向灵动空间丁训琴

(10)怎样写好教学小记柯贤国

(11)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王淑艳

(12)与时俱进,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张俊鹏

(13)扣关键字词,品语文浓香——《麋鹿》教学片段评析王玉婷

(14)班主任教育管理应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刘艳

(15)开启职校生心灵之门刘玉蒙

(16)未成曲调先有情张敏

(18)发掘课本资源,提高课堂效率梁登山

(19)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初探徐文广

(20)小学生厌学的探源与对策赵锁庆

(21)用“新”为文出奇制胜——例谈话题作文新技法邱颖

(22)减负途径小议韩延刚

(23)《生命生命》教学设计陆常波

(24)新课改下,语文备课如何走出困局袁桃红

(25)地理复习中盲点的突破李喜童

(26)对症下药,让写作变得快乐起来陆其勇

(27)改变英语课堂结构,培养学生阅读自学能力刘琳

(28)发在《希望月报》上——快乐的本源——兴趣徐继娟

(29)老教材新理念——活用现行聋校教材让课堂充满智慧与灵气赵素芳

(30)如何处理好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现象徐乐

(31)论反思在政治备课中的运用施凯贤

(32)论小学数学苏教版新教材中“主题图”的运用张龙

(33)浅谈英语课文整体教学陈冼丽

(34)浅谈英语学习中的“亲其师,信其道”陈曦

(35)如何使学生的作文充满丰富的情感李玉功

(36)如何提高数学中考复习的几点小策略陈红霞

(37)教师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董建兵

(38)什么样的课堂学生最喜欢张天斌倪玲羚

(39)小学英语课堂中语法教学之探讨张晓明

(40)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张秀平

(41)乡土美术欣赏课程程序的探索邬孝娟

(42)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索张秀军

(43)《认识比》——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谈丽萍

(44)苏教版三上《动物名片》习作教学设计与分析周新霞

(45)关于算法多样化的几点思考刘敏

(46)高中政治教师开展人文教育的策略探析马凌云

(47)生物教学中环境保护意识的渗透刘志吉

(48)爱的奉献——一个辅导员老师的真实写照王克莉

(49)师生换位的实践与体会胡长华

(50)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胡玉洁

(51)在泥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谢卫平

(52)小学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李放

(53)以泥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王其志

(54)教与学关系的辨析尚德俊

(55)高中地理教育的困惑与对策——有感初中升学不考地理的弊端韩惠民

(56)关注音乐课堂中的“沉默者”——浅谈长尾理论与音乐教育教学的实践意义刘景亮

(57)利用乡土资源实施品德教育张宝芳

(58)语文课堂流淌出的音乐王秀玲

(59)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初探宋亮

(60)“中奖”之后……郭玉晶

(61)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王玉华

(62)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习惯冯志勇

(63)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探析陈美和

(64)以情感教育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包淑芹

(65)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李刚

(66)浅谈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学张雅静

(67)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四部曲”张亚芹

(68)中学政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浅谈小组合作学郡德

(69)不批全改——作文教学的新尝试潘琴

(70)乘着创新的翅膀翱翔课堂乔善娟

(71)班主任要让学生信服王祥

(72)对新课程改革下开放体育课的几点思考姚立

(73)关于语文教师的几点思考夏春忠

(74)数学阅读——学好数学的必经之路华晔

(75)结合时事搞好考点讲析辛月明HttP://

(76)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李磊

(77)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刘海丽

(78)提高教学扬长避短——农村地区普通高中地理教学探究田甲

(79)排列组合综合应用邵志强

(80)培养高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途径探究石锋

(81)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王慧

篇2

据《泰晤士报教育副刊》报道,英国将对中小学教育进行改革,主要是对课程设置和考试体系的改革。新修订的课程更加注重跨学科课程的设置,减少原来的单科科目的数量,例如将传统的历史和地理,艺术和音乐等课程合二为一,以确保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基础科目,如算术和读写;同时新增一些语言课,除法语、德语以外,还有乌尔都语和汉语等。主管中小学教育的秘书Ed Balls接受BBC采访时指出,课程编排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习一门外语,并强调语音训练是重中之重。

目前的考试形式是学生在每个教育阶段(11岁和14岁)结束后举行一次大考,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将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每年举行两次考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水平以及备考状态,选择在夏季或冬季参加部分科目的小考,而不必同时考所有的科目。班主任们十分欢迎此举,全国班主任协会的总秘书Mick Brookes表示,“什么时候准备好了就可以考试”是明智之举,使聪明的孩子能继续发挥潜能,能力稍弱的学生也可以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同时还提醒了教师不要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训练学生的考试技巧上。这个灵活的考试制度可减轻孩子们的负担,教师也可因材施教,这个改革将写入一个名为“孩子十年”的计划中。教育改革还将向家长和官方人员展示各阶段的成果,让社会了解教育改革的进展状况。

资料来源:timesonline.co.uk/

英国设立自闭症儿童学校

据统计,英国适龄学童中有9万多人患自闭症,他们常沉浸在自我世界中,无法正常学习,也很难与别的儿童交流。目前英国开办了自闭症儿童学校,邀请自闭症儿童的兄弟姐妹们参观学校环境、了解教学管理,并且向其介绍学校所教授的活动和游戏。这样,他们回到家后,便知道怎样帮助患自闭症的同胞,如何跟他们交流、玩耍。家长们对此做法十分满意,因为这样不仅对智障儿童的成长和教育有很大帮助,而且家里的其他孩子有了同情心和耐心,锻炼了口才表达能力,变得更有主见,比实际年龄成熟。

资料来源:timesonline.co.uk/

美国地产商将建国际中学

马里兰州地产开发商宣称要在格罗夫纳路建一所国际私立学校,拟设立14个年级,招收1600多名学生。教育界的企业家Christopher Whittle和Benno Schmit制定了计划,将在全球建成类似的学校60余所,每所设立包括托儿所在内的12个年级,初步打算于2010年左右分别在曼哈顿、伦敦、上海、巴黎、香港、洛杉矶等地建立国际中学。这类国际中学将为侨民、外交官、商人等的孩子提供国际中学毕业考试模式的课程,使学生举家搬家后,可在新家附近的国际中学继续学业,将减少学生和家长的很多麻烦。据有关人士透露,国际中学提案已通过了审议,目前正在筹集资金。

资料来源:省略/

美国家庭以多子为乐

通常,教育程度越高的夫妇越不愿意生孩子,这在很多国家都已成为“常规”。美国却出现了相反的趋势:学历越高、越富有的夫妇,越喜欢生孩子。据统计,1996年,生4个或以上孩子的家庭仅占7%,在2004年则上升至11%。养育两个孩子,在经济和时间上的投入已让人倍感压力,富人多生的重要原因是“以多子为乐”,而且有足够的时间和资金。多子家庭中,父母如何统筹孩子们的生活呢?比如谁要报跆拳道班,谁要买新玩具,谁要与父母独处交流?养有5个孩子的Laura夫妇,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像打仗一样,虽然请了两个保姆,还是奔跑于工作与接送孩子之间。多子的经济负担也是一大问题,美国农业部2007年一份报告反映,平均年收入为7万美元的家庭,养育一个孩子至大学毕业需花费50万美元,6个就需要300万美元。很多人没有被这些数字吓倒,他们爱孩子,事业和金钱固然重要,但天伦之乐是无与伦比的。

篇3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 人文关怀 宽容 赞美 赏识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同时也给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教学生读书,“教会学生读无字之书”现已得到教育界普遍认同。人文教育对中小学教育来说,既有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又能提高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一、转变教育观念,形成“服务育人”理念

1、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些人文关怀。在教育教学中,应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平等的个体,而不是看成学习、考试的机器;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尊,而不是粗涉其志趣和隐私。学校应加大一些“情感管理”,改善办学条件,美化校园环境,开展师德讲座,树立服务意识,创建心理咨询室,设立校长接待日,全力解决学生困难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总之,“情感管理”的教学理念重视了人文教育,体现了人文关怀。

2、少追求完美,多发现亮点。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是人文教育的保证,高明的教育家是“寻宝人”,而不是“选宝人”,有责任的教育工作者是“塑造师”,而不是“批评家”。为了给学生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一些学校成立的广播站、文学社、英语角、篮球队和各学科兴趣小组,开展演讲比赛、绘画比赛、体育运动会,这些不但改变了传统的评优方法而且扩大奖励范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学生在感觉到成功的喜悦之后,自信心不断增强,这有助于他们以健康、自信的心态度过中小学这个为人生打基础的阶段,而教育教学也会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

3、少些责备,多些宽容和鼓励。宽容和鼓励是人文教育的关键,在教育教学中,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其人格,理解其个性顺应其天性,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发挥其特长,激励其心声,锻炼其才干,一句话,要以发展的眼光期待其成长。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基于上述理念,提出评价学生的十字原则:理解、宽容、善待、赏识、激励。愉悦的教学氛围随之形成,教育教学工作也进入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二、拓宽育人渠道,形成“环境育人”理念

1、文化点缀。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教育资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者只要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经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教育局面必然随之豁然开朗。有的学校邀请当有名的书画家,结合当地的历史、地理、文化、政治写诗作画,留下墨宝,也有的学校以本校学生的书画作品,悬挂在办公楼和教学楼的走廊或教室内,给师生们以美的熏陶和人生和启迪。

2、标语装饰。实践证明:在师生视线所及的地方,悬挂催人奋进的标语,必会给师生们良好的视觉享受和心灵启迪。如在楼顶展示校训“严谨、求实、勤学、奋进”;在墙壁展示学风“爱学、会学、优学”;在教室展示师生共勉的做人道德标准“严、爱、勤、朴”;而“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学校无小事,时时为教育”、“为学应须毕生力,攀登贵在少年时”、“向强者挑战,向自己挑战,向每一天挑战”等一幅幅标语,更是直指师生心灵,引发强烈的共鸣。这些催人奋起的标语,构成了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建筑诗化。假如一个学校连钢筋水泥都诗情画意,那么这个学校将蕴涵着多大的人文关怀呢?有的学校建筑物就以成才路、启航路、奋进路、致远楼、逸群楼……这些鼓舞人心,时时启迪学生勤学苦读、志存高远、敢为人先、立志成才的名字命名。如办公楼取名为“春晖楼”,蕴涵着老师们的教诲,像春日的光辉,滋润着每位学生的心田;综合实验楼命名为“开物楼”,激励着学生们去探究自然万物的变化规律……

4、花草寄语。一朵花便是一幅画,一株草便是一首诗,一棵树便是一首歌,充分利用花草树木便会成为学生人文教育的良师。我校征集花草寄语,给校内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挂上寄语牌。寄语牌精致大方,寄语新颖深刻,富有哲理,两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如给月季的寄语是“忍受修剪的剧痛,是为了更好的生长”,给梧桐的寄语是“不惜一身尘土,为人们撑起一片蓝天”,给桃树的寄语是“生命的枝头,决不开虚伪的花朵”,这些花草寄语赋予了花草以新的品格、新的内涵,从而净化了学生心灵,升华了学生情操。

三、开展“六名工程”,形成“文化育人”理念

所谓六名工程,就是开展“读名著、背名诗、听名曲、赏名画、看名剧、学名人”主题活动。

1、读名著、背名诗。我校政教处编辑《读书》杂志,精选国内外著作,每月一期,每人一册,既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又避免了学生在选择课外读物时良莠不分和费时费力的情况;教务处每学期编印一期《诗词精选》,每期50首诗,让学生背诵,这样下来,几年的时间每个毕业生都能背诵几百首名诗。

2、听名曲、赏名画、看名剧。我校大力提倡艺术教育,兴办了“春苗书画艺术展”,收藏了在校学生的艺术作品,学生在这里既受到了美的熏陶,又受到了人生启迪。此外,我样还积极引导学生接触高雅艺术,如课前播放名曲,定期播放名片、名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篇4

德国是12年制免费教育(前为13年制),让我新奇的是:从小学(1-4年级)到高中(10-12年级),学生每学期所读课本,全是向学校借来用的。

原来,在德国,中小学学的都是基础知识,许多年来内容不变,所以课本不用更换。

德国小学1到2年级的课有画画、剪纸、数学、德语。2到3年级增加自然常识课、体育课、音乐课。3到4年级上游泳课(游3米及格)、交通规则、骑自行车课、宗教(不计分)和英语课。

读完4年级换新学校(进中学),其上课的内容,增加了讨论课,交流针对时事,发讨论材料,不计分,培养小孩口头表达能力。

5年级开始,开设生物课、德国历史课、艺术课、体育理论课。并增加生理卫生课、所在城市地理常识课(组织参观博物馆、自来水厂和垃圾处理工厂),选学第二外语(法、英、俄、拉丁文)。7年级增加物理课、游泳课(潜水5米及格)。8年级起改换化学课,物理课暂停。

德国的中学每学期不超过10门功课,所以学习没有压力。小学都是上半天课(8点10分到11点45分)。下午,有的家长就送孩子去学音乐、舞蹈、拳击、击剑、打乒乓等。如果学生家长上班,学生可上护理班,学校免费供午餐,有专门人员看管。

我的两个外孙放学后,常与同学相聚一起完成作业,有时去补习德语或去学钢琴、小提琴、打乒乓。每周六上午要去中文学校读中文(书本由中国政府免费发的)。

每学期结束两天前,学生要把所有课本书上交学校图书馆,隔一天再向学校图书馆领到下一学期要上的课本,这是传统。在课本扉页上必须签上自己的名字和日期,回家将课本套上书套。我看到两个外孙所读的课本都完整崭新,有的已有4-5人签过名。还书时,课本上有划痕、涂写、书角翘边,图书馆人员不收,必须买新的课本去归还。

德国中小学生读的书是向学校借的,而我们国内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毕业,每学期的教科书都是免费发的,9年制免费教育所发的新书,不知要让国家支出多少经费?我想:德国“借用课本”的模式,我们是否也可以借鉴呢?而我更想说的则是:德国的中小学生学得真轻松、真幸福啊!

篇5

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总的或根本的策略应该是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强调运用教育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支持和指导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上要求从培养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培养创造型人才,要求学习者能够有良好的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更加重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让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包含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的成分。为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好的机遇,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供选择的学习资源,还将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手段乃至教育体制等全方位的变革。因此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来考虑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发展策略。

新信息技术本身不会孤立地在教育中必然地发挥作用,它必须要在现代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念、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才能对发展全民教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把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中小学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科学地确定课程内容和目标,正确地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征,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确定合理而科学的评价标准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用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支持和指导,才能发挥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真正做到充分、合理、有效地发挥新信息技术的功能效益和优势,达到优化教育系统的目的,实现全民教育的宏伟目标。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符合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应用系统思想和方法对各种教育系统进行全面地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扩大了学习的资源,改善了学习环境,丰富了传授的方法与途径,但必须对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教学过程和新信息技术所构建的学习资源环境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才能保证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这正是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的组成部分。

二、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一般策略

(一)必须加强调查研究,进行科学决策

教育中应用新信息技术是百年机遇,不可放过,但必须走一条自己的路,要面向未来、着眼现阶段,作好分阶段总体规划是当务之急。

应建立各种专家咨询和调查研究的机构和组织,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重大决策应在有关专家多角度、多层次评议、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政策的连续性。

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是一个新的、投入较大、影响深远的课题。国家教委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围绕这一新课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应从新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整体改革,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方法和过程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行有效的实验,并定期地、有组织、有计划地作定量定性的跟踪调查,以及时分析现状,发现问题,修订策略,推动进一步发展。

要重视对信息社会中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模式的研究,建立适应国际化、个性化、信息化的信息教育课程及其它相关课程目标,着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尤其在计算机教育的目标、内容、课程方面作深入思考,重新确定计算机教育的政策和目标、学科内容,摆脱强调程序设计语言的偏向,以计算机应用为主,把计算机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其它手段去探索、获取和处理各种知识信息的能力。

要重视对新信息技术所构建的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建立与新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开展与新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课程目标、教学结构、教学评价的研究,重视对新信息技术应用的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包括对成本效益的评价、对应用新信息技术的教育系统有效性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等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各方面的评价。

要研究制定信息社会中的教育政策,尤其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规划、政策和策略。无论是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还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它们在教育中的应用都需要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尽快作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和策略,并切实有效地组织实施,这是当前新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所要求的。

(二)加强政府行为,切实处理好几个关键的问题

1.领导的重视与认识问题

各级领导的重视是推动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关键。领导者的重视及正确的认识可以直接转化为政府的一系列有效行为。由于存在经费、认识、师资、软件以及升学压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当前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发展十分缓慢。如果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行为来推动,十分有利于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应用的发展。

2.经费投入问题

首先,各级政府应为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建立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确保经费投入,可以考虑以下一些可供选择的措施:

(1)在中央和地方财政中设立专项资金,通过拨款、奖励、补助、贷款等形式向中小学增加投入;

(2)通过制订企业向学校资助经费可抵税收的政策,鼓励企业向学校提供资助和各种设施;

(3)通过教育附加、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多渠道筹措经费,同时通过奖励、补助等形式鼓励中小学继续自筹经费,投入新信息技术的应用;

(4)考虑确立教育部门购置教育资源的价格优惠政策;

(5)积极争取国际援助,鼓励国内企事业单位和一些民间组织与中小学共建。

其次,切实保证硬件、软件、培训和管理维护的合理投入比例,发挥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

再次,国家在经费投入政策上应有所倾斜,尤其对经济落后地区和条件较差的中小学,要增加拨款和补助的比例,以加快其发展速度,缩小教育差距。

3.硬件问题

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程度取决于国家、地区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阶段,不应盲目追求最新、最高技术。每个地区、每所学校要根据自己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的教育教学需求、资源与约束条件来确定自己最基本的教育技术设备作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的条件。

同时,必须对硬件维修、维护措施作出有效的安排,以保证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4.软件问题

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是保证新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去改善教育质量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为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有效的教材建设和软件开发机制与科学的质量标准教学软件的质量和它能否被教师和学生接受是使用新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材建设和软件开发必须建立有效的机制与科学的标准。

中小学教材的设计、开发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国家教委主管部门的组织规划下,由学科内容专家、学科教学教师、教育技术专家、教学媒体专家、软件编程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和教学研究人员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小组共同设计、开发,并要有相应的政府行为,形成相应的规划、投入、管理、设计、开发、试用、反馈、修改、评审、生产、推广、出版发行的工作系统。

国家教委主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视听教材和计算机课件的开发标准和纲要,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软件规范标准,加强视听教材和计算机课件的评审。所有软件均应有配套的使用说明或手册。

软件开发中要特别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参与,要了解学生和教师的需要并考虑到教师和学生在相应教学环境中的相互作用。要注意软件不是课堂教师的电子替代物。

(2)建立若干高标准的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骨干编制基地当务之急是中央和地方应建立若干高标准的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骨干编制基地,统筹规划,重点投入,分区协作。采用政府与企业联手的方式开发软件(由国家教委提出软件产品的详细指标及要求,让企业投标制作,版权归国家教委所有)以增强软件开发能力,克服开发人员和资源的严重不足。软件开发必须重视前瞻性、适应性、交换性,以实现资源共享。

(3)在软件开发上提供特殊政策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属于特殊商品,既要面向教育市场,又要实行特殊政策,在一定时期以文字教材的收益补贴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建设,国家和地方都应有重点投入,或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吸收社会资金编制中小学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通过确立对教育行业优惠的市场机制,教育电视台或计算机网络传送等多种形式促进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流通。通过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评选、软件竞争等方式鼓励优秀教师参与教材或软件的开发,对编制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应视为“著书立说”,国家和地方应有相应的认定与奖励办法。

(4)适当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适当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学的实际进行改造和编译,提供给中小学使用。引进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和借鉴国外软件制作的经验和技术。

5.培训问题

任何一种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创造力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是教师使用新信息技术的自觉要求和能力。因此,建立一支足够数量的、稳定合格的现代化干部教师队伍,是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成功应用的关键。

(1)建立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并重的培训体系要在教师继续教育以及师范院校中开设教育技术课程和计算机等信息文化课程,培养广大教育行政干部、教师和在校师范生的信息文化意识和适应新信息技术的教学和管理能力。培训必须形成制度,经常地定期进行,以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2)要特别重视对校长的培训校长是推动新信息技术在学校应用的关键力量,因此要特别重视对校长的培训。教育行政人员对信息文化和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对与新信息技术有关的国家政策的理解与执行程度,重视对他们的培训,有助于为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合理的行政支持。

(3)要重视专兼职电教教师的培训首先要普遍地进行岗位培训,实行凭证上岗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分级组织专业进修、学历、双学历教育和骨干教师培养,逐步形成一支合格的、稳定的、拥有更多教育技术、教学设计和媒体专家的电教教师队伍,适应新信息技术应用的需要。

(4)对学科教师实行全员培训学科教师是应用新信息的主力军。对学科教师要实行全员培训,除了关心他们技能的提高外,还应注意他们态度的转变,利用一切机会阐明新信息技术和相应的教学软件改进教学过程的教育结果,要尽可能联系课程、联系教师的经验和观点来进行培训。要注意到教师使用新信息技术的勉强性常常是设备使用中实际困难的反映;要注意消除教师对媒体会代替他们或降低他们的地位和作用的担心;要注意消除教师害怕在学生面前暴露他们对新技术的不适应的心理。

(5)重视加强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把“教育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基础”列为必修课,为学校输出适应信息社会和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合格教师。

(6)重视对教学软件开发人员的培训重视对教学软件开发人员的培训,使他们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尤其要加强教与学的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的培训。

(7)建立分级培训体制采用分级培训体制,利用和改进现有的培训系统广泛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除调动中央和地方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外,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培训。

(8)重视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价要以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规范、吸引广大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参加培训,并重视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对有一定基础的教师和干部要有一定的政策鼓励他们通过自考、远距离教育等形式进修第二学位或获取证书。

6.管理体制问题

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必须按照系统原则进行科学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和效益。

要将新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纳入中小学“双基”督导、检查、评估范围,制定评估标准和相应的政策,分类推进,督导检查,促进新信息技术应用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1)尽快改变视听教育与计算机教育分而治之、多头管理的状况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中小学电化教育与计算机教育基本上是分别管理的,从国家教委到地方,甚至到学校,多为两个工作系统,彼此分离,人们在思想观念上也常把二者分割并列,这已带来管理上的很多问题,对于未来的发展更为不利。因此,只有采取相应措施将二者统一起来,才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规划与设计使用,才有利于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协调发展。

(2)教育电视台的建设与管理在当前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卫星电视教育网络的发展和卫星电视教育的成败,对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目标至关重要。国家教委应尽快与广播电视部门协商,制定一个教育电视台管理条例,促进教育电视台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管理,提高社会效益。对于教育电视节目进入有线电视网,国家应在立法上加以考虑。

(3)搞好教育电视栏目,合理设计和编排节目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教学的实际需要,搞好教育电视栏目和节目内容、形式的合理设计和编排。卫星电视教育的主要落脚点是中小学及家庭、社会,卫星电视教育节目播出的主要对象和客观评价者之一是中小学,优化节目播出的基础源泉之一是中小学教育与教学实践。因此,教育电视台应针对中小学实际,播出与中小学教学配套的小版块节目,配合课堂教学,同时办好“开放性课程”和各类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校内电视接收和闭路系统,同教育电视台“联网”形成相互配合施教、两翼齐飞的态势。

教育电视要为中小学提供与学科教学配套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总体上要做到与中小学教学进度基本同步或略超前,这样一方面可以给中小学教师提供一种教学示范,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将有关的教学材料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以充分发挥教育电视资源的效益。

(4)重视教育电视节目的反馈要重视教育电视节目的反馈,建立有效的教育电视节目收视情况反馈网络,定期开展节目收视调查,收集反馈意见,以调整播出计划和修改教学节目。

(三)普及和提高基于视听技术(投影、录音、电视、录像、语言实验室、计算机辅助教育等)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大力发展基于卫星通讯技术的远距离教育形式,积极试验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络教学形式和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

这一策略的实现,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策略:

1.分类指导,分层推进

当前在经济比较发达,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发展较好的地区,多数中小学的校舍、师资、一般教学设施、正常经费等办学的基本条件已经达到基本要求,学校科学管理基本成型,教育改革被提到议事日程,校长一般具有较强的现代教育意识,在这些学校中应大力提倡应用新信息技术。在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较差的地区,多数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较差,在这些学校应首先改善基本的办学条件,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利用已有的新信息手段开展师资培训。对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考虑到既能在有条件的地区与学校迅速有效地发展,又能对较为落后地区与学校进行辐射与扶持。

有条件学校,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别确定不同层次的应用新信息技术的目标和模式,分步推进。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兴起的情况下,必须仍然重视以投影、幻灯、录音、电视、录像等视听媒体为主的多媒体教学形式的应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确立一批不同层次、不同应用模式的示范校,要重视和扶持一批条件较好的学校积极试验和推广多媒体教学形式和网络教学形式,影响和带动一般。

我国多数乡村贫穷落后,中小学布局分散且条件较差。对这些学校来说,首先的是确保最基本的办学开支、维持正常教学、改善办学条件等问题。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应用新信息技术发展教育可以有两个基本方法:一是以中心校为点,充分利用县乡建立的广播电视接收装置,接收广播、电视教育节目,获得教学资料和教育信息,建立县乡教学资源中心,开展教研与教师培训,进行德育与公共课教学;二是在学校和班级进行以常规媒体应用为主的实验,取得经验,创造条件,逐步推广。

2.多类型、多层次布局

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新信息技术,可按照如下四种类型和层次布局:

(1)重点配置,形成若干应用新信息技术的教学点有些中小学的班级、学科较多,物质条件与经济力量有限,教育方式和手段又需逐步更新。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把新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放在年级和学科上,在一些宜于应用新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又需重点保证的学科与内容上,根据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投影、幻灯、录音、录像与计算机等设备和相应的软件。

(2)以班级为基点,形成应用新信息技术的班级体系在一些条件较好的中小学,适应班级授课制,把应用新信息技术的基点放在班级,在每个教室里装备投影、幻灯、电视、录像等视听设备和计算机设备,给教师提供相应的软件和教材,方便教师使用。也可以在电化教室、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室、音像阅览室等一室或多室配备投影、幻灯、电视、录像、计算机等设备和相应的软件,供一些学科使用。

(3)以学科为基点,形成应用新信息技术的学科专业体系在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班级授课趋于“专业化”,个别化教育逐步得到发展,多数学科教学在专业教室进行。适应这种情况,学校把新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点放在学科,在每个学科的专业教室除装备相应的演示、实验设备,挂图、教具与学具外,根据学科需要装备特定的视听设备、计算机设备和教学软件。

(4)以多媒体教学形式和网络教学形式的试验为中心,将基于视听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和基于卫星通讯的远距离教学形式等多种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组合形成现代教育技术体系。

在少数办学条件有根本改善的中小学,在新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基础上,以发展多媒体技术为重点,建立校园网,形成包括广播电视、录像、通讯、计算机与投影、幻灯、实验设施等各种应用形式在内的网络系统,覆盖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并留有接口同国内外联网。

3.建立资源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强调媒体的优化组合利用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小学教育 必要性 教育方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的发展是在继承先前的文明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华民族发展也是在继承前人创造的文明基础上而发展至今的。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引导其学习认识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其爱国情感。同时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着的精神内涵也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品质。

一.中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1.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延续中华文明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为世人瞩目的文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技术早在汉朝时期就已文明海外,使得邻邦国家来学习。然而曾经的文明与辉煌由于种种原因,流传到至今面临着中断的危险。今天的青少年一代成长在文化多元时代,这使得其从小便受到各种文化的冲击,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每年的12月24前后校园里的橙子和苹果特别受欢迎,因为这天是孩子们喜欢过的洋节---平安夜。而与之形成反差的是青少年对于中国一些传统节日的来历却知之甚少。

基于以上考虑,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学龄段的孩子从小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势在必行。不能让我们的文明在孩子的头脑与记忆中只是一片模糊的印象。只有这样才能将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承与发扬下去。

2.是提高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需要。随着世界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国内外的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日益频繁。在这一背景下,青少年的思想意识更为混乱,价值取向更为迷茫。在加上社会上一些良莠不齐思想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因而加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3.有利于弘扬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有多种价值观存在,在多种价值观众必有一种价值观为多数民众所认可,成为一个社会中所认可并遵循的价值规范,这就是核心价值观,顺应时展的要求,我国提出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理念,更是5000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因而为了让青少年学生更好的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首先让其了解与认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泉的中华传统文化。

二.当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已取得一定成效,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如雨后春笋兴起,各地纷纷编制适合本地的国学教材并开设相应的课程。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单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实践与积累中创造出来并流传至今的精髓,其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包括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古代哲学思想、以诗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学、以传统节日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国古代制度等。但是目前中小学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将传统文化等同于单一的经典内容,因而在内容的选取上往往只选取一些古代经典文献,而在经典文献的选取上,有多以《弟子规》、《三字经》等蒙学教育的内容为主。忽视其他内容,比如传统民俗礼仪,传统的艺术鉴赏等。

2.传统文化教育师存在的问题。教师水平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传承文化基因的教育,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正在火热的进行,但教育效果却不尽人意,其中师资缺乏是一个重要原因。

据统计,目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存在200万的缺口。一方面传统文化专任教师缺乏,虽然一些学校有传统文化教师,但大多数都是由语文教师担任。但由于两者教育的目的不一致,因而使得传统文化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老师的国学素养也令人担忧。在学者顾青、吴魏对一些学校做的调查问卷显示“63%的老师无法正确回答出四书五经的名字、74%的老师没有读过论语.....”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的现状,使得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结果远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加强对相关教师的培训,提升国学教师素质,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3.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与课程不统一。目前中小学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增设科目;二是融入相关课程。前一种途径即开设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门课程,并编制相关教材,并由专门教师教授。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要求教师国学背景知识深厚,但若把握不好度,则是变成单纯的灌输教育。第二种模式是指将传统文化融入相关学校课程中,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逐步领会传统文化的内涵。要求任课教师除了要有专业知识,也应有相应的文化知识,还要有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自觉意识。目前对于采用何种方式,仍没有统一的标准,两种模式都有使用。

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教材的选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涉及让中小学生接受和传承哪些传统文化,因而要慎重。目前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主要有以下几种:以《弟子规》、《三字经》等为主的蒙学教材。传统经典类和选编类。

三.提升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途径

1.全面理解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内涵。历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多彩纷繁,不仅有使人深思的哲学思想。也包括使用至今,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汉字、四大发明等等。因而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选取也要全面。既要包括以诗词为主的古代文学,以儒家为代表的古代思想,也应包括古代艺术、古代风俗礼仪和古代技艺。不同的传统文化内容,对于中小学的影响不同。因而中小学传统文化管理者和教育者首先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要能区分出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愚孝等糟粕思想,要坚决抛弃。

2.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充实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缺口。解决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紧缺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设立国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即设立国学教师资格证制度。设立国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是从制度上解决传统文化师资短缺问题的一个重大举措。国学教师资格证在设计和操作上,要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在报考人员上,应适当的扩大报考人员群体既可以包括应往届毕业生,也可以包括在职教师。第二,加强对相关专业教师的培训。目前传统文化在中小学实施状况不统一,既有单独设立传统文化课程的学校,也包括将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学校已有课程。情况参差不齐,但共同的问题是教师国学知识缺乏。因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势在必行。在教师进修方面,适当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并将其纳入教师考核体系,激发教师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要帮助相关学科教师,比如地理、历史、思品和语文教师,挖掘本学科中包含的传统文化要素,让其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国学素养。

3.丰富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全国25个省区,共500册的传统文化实验教材已经研发完毕。也即前面提出的选编类,并不是一本经典的内容全部包括,而是选取其中的精华部分。与此同时,在专家调研的基础上,为各省加入了符合当地特色的内容。该教材涵盖了小学、初中和高阶段,并兼顾了学生的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这使得传统文化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统一,但是对于如何开设,是单设课程,还是融入现有课程体系。尚不统一。笔者以为在国家统一规定教材标准的基础上,各地可以根据实际灵活开设相关课程,将单一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一方面,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增设专门传统文化课程,但此类课程的开设不能做量的评价,也不应纳入考试体系。另一方面,利用已有课程,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利用语文课进行诗词的鉴赏,利用思品课进行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育等。对传统文化教材中的内容,由于时代变迁,有的已经不符合我们时代的要求。因而需要要对传统文化的内容作出符合时展要求的解释。

4.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传统节日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因而利用传统节日对青少年进行文化传统教育可以增进青少年对于节日内涵的理解,同时可以利用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价值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长期以来我国青少年计较热衷于过西方的感恩节、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而中国传统节日却受到年轻群体的忽视,因而利用节日热别是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和习俗教育对于文化传承至关重要。

但利用传统节日教育既要注意节日的精神内涵,也要尝试将传统节日与时代因素相结合,将传统节日中不适于今天的内容进行创造性转化。比如七夕节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在这一天除了传统的知识普及即牛郎与织女的故事,也要从天文学的角度对去进行解读。比如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更要告诉学生屈原的爱国故事进而引导学生要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并对爱国精神进行现代解读。同时要避免方式的单一化,要注意方式的灵活多样,利于学生接受。比如角色扮演、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歌朗诵等方式。

参考文献

[1]廖婧茜.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的意义、难点与对策[J].教育探究,2015(5).

[2]胡晓丽.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的模式与原则[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7.

[3]《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注 释

篇7

一、引言

随着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推出的“学龄前儿童禁止学习外语的规定”和中国大陆部分城市教育部门实行的“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不允许布置作业的规定”的实施,中小学教育减负和素质教育再度成为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谈论的热门话题。平面媒体和网上爆出的因学习压力大而产生的厌学,自残甚至伤害家长的各种案件,也要求全社会来关注这个问题。因此,教育减负问题实质上就是一个社会问题,不应该也不能仅仅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等教育层面上谈论教育减负,应该从整个社会的层面,从参与教育活动的教育主体来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博弈分析的理论,然后建立了学校与代表政府的教育监管人员之间及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两个博弈模型并进行了博弈分析,最后对加强教育监管和教育减负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二、博弈理论

博弈即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博弈论就是系统研究可以用上述方法定义的各种博弈问题,寻求在各博弈方具有充分或则有限理性能力条件下,合理的策略选择和合理选择策略时博弈的结果,并分析这些结果时的经济意义,效率意义的理论和方法。

三、博弈模型

1.学校与教育监管人员之间的博弈

假设学校和代表教育部门的监管者作为博弈主体,都具有各自特殊的利益目标,他们的个体行为都是理性的,在交易过程中追求利益最大化。学校和代表政府的教育监管者各有自己的行动组合,学校的行动集为(减负,不减负),其决策主要受到学校的升学率教育排名本校的声誉的影响,以及学生家长的期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影响;代表政府的教育部门监管者的行动集为(不检查,检查)。学校和代表政府的教育监管人员作为博弈的直接参与人,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学校的目标是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和知名度从而取得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能够给予其他方面的各类资源,从短期行为来看减负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必然下降,学习成绩的下降必然导致学校的排名升学率等方面的下降,进而导致学校行政领导和老师在行政级别工资待遇方面的下降,所以对学校而言,在不减负而不被监管的情况下,综合利益是最大的,对监管者而言,对学校免检则可以省去很多的人力物力,此时利益最大的。故双方博弈的支付矩阵为

表1

如果代表政府的教育监管人员的策略是免检,则学校的最优策略是不减负;如果代表政府的教育监管人员的策略是检查,则学校的最优策略是减负。在没有政府监管部门强制的情况下,博弈双方纳什均衡是监管人员免检,学校不实行教育减负。因此,对素质教育这个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国家民族的长久发展的重大问题,代表政府的教育监管部门一定要严格理性自己的职责,不能实行免检制度。

二、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博弈

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博弈是典型的囚徒困境博弈,每一个学生家长都明白教育减负的好处,都知道应试教育的危害,在应试教育下过重的学习负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带给了家庭和社会一系列问题。在家长和家长之间的博弈中,支付矩阵如下:

表2

从上述支付矩阵我们发现,家长A和B都选择减负情况下,对家长孩子和社会都是最佳选择,应该是整体理性的选择,但整体理性和个体理性之间,在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之间,家长们的选择的策略是不减负对不减负。家长们选择了不管别人家的是否减负,自己的孩子都不减负的策略,因为在现阶段的情况下,不减负意味着学习比别人好,比别人学习好意味着有更好的中学,更好的大学,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福利待遇。但在实际上却造成了给学生,家长,老师,学校更大的压力,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导致了整体利益的损失。

四、加强教育监管和教育减负的建议

1.继续建立和健全教育监管制度,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整合资源实行统一监管。

2.完善人次选拔体制,应该把能力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拓宽学生的成才成功渠道,不拘一格取人才。

3.完善对学校和老师的评价体系,改变用升学率,分数等评价学校和老师的定量方式,制定出个人行为与集体利益相一致的规章制度。

4.培养个体理性认识,创新教育制度。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予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王竹天,杨大进.食品安全与健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篇8

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1]。近年来,攀枝花市把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作为教育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研部门工作职能和专业优势,推动全市中小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改革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制度,引领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开展教育质量监测既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教育转向内涵发展的需要和标志[2]。一直以来,攀枝花市教科所高度重视发挥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的职能,积极探索并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制度,引导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2006年起,我们对原有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进行了改革,探索建立新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制度,出台了《攀枝花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RSR①综合评价方案》。通过定期开展教育质量监测,为教育行政部门规划教育、出台政策、表彰奖励等提供决策依据。新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制度改革具有如下主要特点:一是改单项评价为综合评价。我市原有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一直是分单项对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各单位往往选择自己比较强的单项进行自我评价、宣传,难以形成全市学校良性竞争局面。2006年,我们采用RSR评价法,通过对参考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多项指标进行赋值加权,生成一个综合性指标,作为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价依据。市教科所则通过监测全市学科整体教学质量来指导学校、县(区)的教学及管理过程;二是增强了评价制度的导向功能。由于RSR评价法更加关注学校、县(区)平均分、全科及格率等反映整体水平的指标,并依据指标权重进行赋值,有效解决了过去学校、教师关注面不够宽,抓质量的范围过窄的问题,有效增强了市、县(区)政府扶助薄弱县(区)和学校,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识,整体提升了全市教育教学质量。如东区全面采取了“片区(联盟)教研+片区(联盟)捆绑考核教学质量”,西区、仁和区、盐边县则采取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与辖区薄弱学校定点联系等方式扶助薄弱学校;三是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在现行评价的促进下,“教好每一个学生”逐渐被校长和教师接纳,一些学校在校长带领下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变革,建立学习后进学生成长档案,关注班级全体学生,谋求学校教学质量整体提高。从实地课堂观察看,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一讲到底”、“满堂灌”、“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等观念和行为被广泛否定,以学定教、学生参与、生生互动理念得到广泛认同,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学校课堂常用的教学方式。

在高中学校,我们对全市县(区)、学校进行分类、分等级评价,分等级进行奖励,全面调动学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评价制度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此外,我们还结合艺术学科特点,对音乐、体育、美术制定专项考核评价制度,不断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达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育人的目的。

二、加强日常教学、教研专业指导,服务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多年来,攀枝花教科所始终把教学研究作为中心任务,创新教研机制,提升教研水平,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学术支持和专业服务。一是精心视导。每年定期组织教研员对学校教学进行集体视导,并对参与集体视导教研提出明确要求。如视导前,要充分了解学校学科组组成情况,了解班级课表安排情况,了解班级教师配备情况。视导中,必须认真听取每个教师的教学特点,总结提炼教师的好做法,引导示范教学改革;视导后,要通过召开教研会、编黄皮书等方式介绍推广学校教师的好经验好做法,并跟踪薄弱学校、薄弱学科、薄弱教师以及年轻教师的成长轨迹。二是建立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从2008年开始,我们建立了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深入学校开展全方位、多方式的教学研究、服务和指导,帮助学校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建构教育文化,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管理,完善教学常规。各学科教研员选择1所学校作为定点联系学校,每月两次到学校,作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全程参与学校校本教研、校本培训、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工作;三是充分发挥四类人才(省特级教师和省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县级骨干教师)作用。搭建教研平台,让四类人才上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开讲座,参加送教下乡等活动,担当片区教研工作主持人或主题发言人,发挥示范引领,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四是组建全市学科教学资源库。每年组织全市优质课、微型课以及论文、教案、课件比赛,促进交流,形成全市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并将其中优秀成果放到教科所网站特定栏目,为全市教师提供学习优秀经验的平台。

三、推动区域、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研究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教育科学研究是认识教育规律的重要工具,是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3]。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注重通过教育科研手段来研究和解决。一是认真组织好省、市两级课题立项。紧紧围绕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学校管理、学生成长、教师队伍建设等核心问题,组织县(区)、学校积极申报省、市课题,专题研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及其学科教学评价;专题研究新课程实施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那些带规律性的、影响区域性课程改革实施的问题,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近年来立项情况看,全市市级科研立项项目中,85%以上的项目都与学校课堂教学紧密相关。二是积极推进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导学校建立校级课题立项制度,以微型课题为主要形式,在较短时间内,贴近教师实际,开展教育科研,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方法,并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组织推广教师微型课题成果,通过经验交流会、送研下校、编辑优秀科研成果集等多种方式,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科研服务;三是主动指导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引导教师寻找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形成问题解决的相应成果。由于无需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无需按照严格科研程序进行,教师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

四、引进国内优质教学管理资源,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除了自身加强研究、探索教学改革及管理外,我们还高度重视引进国内优秀的教学管理资源。充分利用教研人员到全国各地开会、考察、培训等契机,广泛搜集国内优秀教学管理经验,并对其认真分析总结。有针对性地组织学校校领导、学科教研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到省内外深入学习、考察。近五年来,由市教育局、教科所组织的学习考察活动达60次,参与人员约2000人次。先后到湖北黄冈中学、河北衡水中学、江苏启东中学、江西临川一中、山东杜郎口中学以及省内多所知名学校学习考察国内优秀教学管理资源,并在我市县(区)、学校进行实验推广,形成富有区域、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管理经验。如攀枝花七中推行的“导学案”、攀枝花三中探索的“学生成长小组”、米易中学实行的班级星级管理、米易一中实施的课堂教学“三讲三不讲”、仁和区东风小学开展的“271”课堂教学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和管理经验的背后,不同程度地吸收了国内优秀教学管理资源,并在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修正、完善、创新。正是由于引进了这些优秀的教学管理资源,从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上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大优化了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7-29)[2012-1-28].[EB/OL].省略/jrzg.

[2]教育部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八省市基础教育质量试点监测结果通报与工作研讨会召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

篇9

[关键词]教育改革;高职教育;中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9-0023-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教育规划纲要》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对良好的发展契机,我们一方面要广泛进行职业教育的推广,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也要理性地关注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学生的身心发展问题。笔者认为,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问题不仅仅是高职教育的问题,而是每个教育阶段都存在的问题。换言之,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出现的问题还与他们所受的中小学教育密切相关。鉴于此,笔者拟通过对高职教育现实状况的分析,来谈谈我国中小学教育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状况

当前,由于多种利好因素的影响,我国高职教育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10年将会是高职教育的一个快速发展期。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紧紧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壮大自己,同时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下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课堂授课内容太过理论化

中小学着眼于文化课学习的教育观念使得学生形成了一种惯性的理论学习思维,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逐渐变成了一种依赖,这样也就使学生懒于动手,丧失了探究性实践学习的兴趣。这种情况也会随着学生的升学出现在高职阶段的学习中。高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差,对教师具有一定依赖心理。另外,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方式仍然存在僵化保守的特点,过分看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加之技术型教师的缺乏,使得高职课堂灵气不足,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进程和效果。这种教学模式使高职学生对课堂失去了信心,同时也逐渐地挫伤了他们对实践课堂的兴趣。因此,如何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就成为当下高职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高职学生职业意识不足,缺乏系统性的职业规划

在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优先发展的过程中,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尽管当前高职院校也很重视学生的就业状况,在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上作出很多努力,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与不足。首先,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整体的连续性。各学校普遍都是只在最后一年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而忽视对学生的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校方的就业指导目的太过功利,只是为了提高学校就业率,并没有把加强学生的职业知识教育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任务,缺乏就业指导工作的连续性。这种状况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使他们在毕业之际显示出一种慌乱迷茫的状态。其次,高职教育只重视学生就业一项,而忽视了学生职场道路的指导工作。这也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实际上,就业指导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找到工作,以达到校方规定的毕业生就业率指标,这种做法带有很大的功利性。而职业道路的指导工作则主要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设定职业目标和实现职业目标,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职场生活,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更有利。

(三)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形式化严重,影响学生素质和择业竞争力的提升

从学生管理角度来看,我国各阶段学校教育都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但这恰好又是学校教育相对薄弱的环节。学校思想教育的理论化、形式化成分严重,容易使学生逃避校园的正常课堂生活,使其产生堕落心理,就业忧患意识也逐渐地消磨。虽然高职院校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比较规范,但学生管理状况确实存在很多潜在的问题。如高职教育管理缺乏灵活性和生动性、管理机制存在表面化和形式化等现象,一些管理工作没有深入到基层和学生具体学习和生活中,学生接受程度低,使实际管理工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高职教育问题与中小学教育机制落后的相关性

高职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它担负着培养大批高等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但是高职教育的发展又不是独立的,它的质量好坏是与作为起点的中小学教育密不可分的。由于二者在教学内容上有着或多或少的传承性,中小学教育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会对高职教育产生影响。从目前来看,中小学教育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以考试和升学为导向的“应试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很多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都是围绕考试和升学等方面的指标来进行的,并没有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视为教育的核心任务。高考、中考如同一根指挥棒,对中小学教育产生着重要影响,教师的考评、学生的好坏似乎都与分数及升学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应试教育的结果只是为社会培养了众多的考试机器,而不是一个个全面发展的人。从这种教育体制下走出来的学生,不仅没有完善的实际操作知识和较高的动手实践能力,也会使他们的思维变得狭隘。所以要想在高职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就必须归根溯源,从基础教育抓起,这样才能真正富有成效。

(二)文化课程负担过重且缺乏实践训练

在课程安排和设置上,大多数中小学的课程表排满了语文、数学、英语等所谓主干课程,体育、音乐、劳动技术等课程被严重挤压,致使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得不到很好地锻炼,这对日后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绝大多数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都遇到过高考的挫折,如果在这样一种单一的知识结构基础上进入高职院校深造,这些学生会产生迷茫心理,对自己的人生发展规划没有清晰的定位。这样不仅会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更

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甚至形成潜在的社会隐患。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教学课程的合理分配,将实践课程的教学规范化,使高职学生尽快找到自己的心理归属,这些对高职教育来说是个比较大的挑战。

(三)缺乏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为完成应有的教学任务,高职教师和中小学教师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强制性任务摊派心理,缺乏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关注。中小学在多年的素质教育改革中,尽管已经开始关注向学生传授多方面知识,加强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重文化轻实践的现象,教学过程仍显死板,一味地为升学而教学,忽视了学生本身的全面发展,教育方式缺乏人性化。同时,过于强制性的校园管理方式又制约了教学方式的变革,陈旧的教学方式压制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又缺乏社会的广泛认同,导致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体验机会较少,使得中小学生丧失了职业启蒙的机会。这必然会对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就业产生不利影响。

三、以思想解放为突破口,推进中小学教育不断深化改革

近年来,在沿海发达城市出现“用工荒”的大背景下,我国的高职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办学思想日益深化,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日趋多样化。经过多年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当前高职教育改革背景下,这些经验很值得借鉴与推广。中小学只有积极顺应高职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加强教育体制和方式的改革,才能促进高职教育改革目标的最终实现。

(一)着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从当前中小学生知识储备来看,单一的文化课教学使课堂缺乏活力,灌输式教学方式也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影响了学生自我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必须首先从教学内容和方式上进行改革。

第一,以全面发展为导向,充分体现每一门学科的价值。当前教育改革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要严格杜绝中小学教育中出现的偏科现象。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教师,首先应作出表率,避免向学生宣传学科优劣的理论。同时还要推行实践教学,组织一些实践课堂,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二,借鉴欧美国家的课堂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开放。作为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的课堂基本是自由开放的。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自由提问和自由发言可以充分满足其想象空间,使课堂氛围更加融洽。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回顾环节,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表演,以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三,建立一种有差异的、更加人性化的学生管理机制。中小学教育要更多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如向学生宣传爱国主义教育,要更多地采用实践引导的方式,使他们形成一种坚定的爱国主义观念。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自由发展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各类兴趣倾向,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各有不同,过多的强制干预反而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二)加强中小学生的职业启蒙教育

尽管中小学教育还没有涉及到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但是鉴于当前愈加紧张的就业压力,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一部分,中小学教育理应在实际的课程安排中适当地穿插一些职业启蒙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职业观念,而且也可以磨砺他们的意志品质,增强其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也为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的提升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一,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培养他们正确的职业观念。对职业意识的认识与态度,决定了高职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走向和力度。因此,高职教育应该走出重就业指导轻全程职业意识培养的误区,强化高职学生职业意识培养。而对于中小学教育来说,首先要使中小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充分体会职场实践趣味的一面,而不是让他们一开始就产生一种畏惧感和挫折感。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中小学的职业启蒙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坚实后盾。

篇10

关键词:教育科研 中小学 行动研究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定位

当前,有不少中小学,为了“科研兴校”,出现了“校兴科研”的形势。只要是办学条件稍好的学校,大多几乎是“校校有课题,人人有项目”。虽然这样的“校兴科研”的行为,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但是并未产生“科研兴校”的效果。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定位失误,方法不当。

为了清除中小学大量的 “教育科研垃圾”,为了中小学中小学师生发展,应该推行教育科研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从教育工作需要中寻求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一线教师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行为的目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不一定需要理论假设,不需要严格控制变量,不需要对测量工具进行严格的检验,便于掌握与应用。是行之有效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

二、中小学行动研究法的意义

今天,在教育领域,行动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中小学校教育科研运动趋势。这种研究方法受到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特别是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欢迎。它所倡导的“教师即研究者”运动,改变了教育研究为专业研究者所把持的局面,促使中小学教育研究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为解决中小学教育研究中固有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问题,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中小学教育行动研究的主要价值:

(一)行动研究克服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

当前的教育科研远离具体的学校情景、实际的课堂教学和复杂的教育教学过程。研究者高高在上,研究工作从研究者的理论建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人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由于受特殊的教育教学情景的限制而难以推广,难以发挥应有的指导实践的作用。行动研究实际上是对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教育研究模式的变革,它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专业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的合作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沟通。

(二)行动研究对中小学教师来说可行性强

科学实验在教育研究中受到了较多的限制,实验要求有理论假设的指导,对实验研究者的理论素养、统计分析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往往难以胜任。行动研究,则为之提供了现实的可行性,它不仅能帮助广大教师改进工作的现状,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而且能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改进研究技巧,强化专业精神,因而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欢迎。

三、中小学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问题

发现问题是研究的起始环节。强调教师解决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和实际的问题。教师从问题诊断入手: 第一,现状如何?为什么会如此? 第二,存在哪些问题?从什么意义上讲有问题? 第三,关键问题是什么?它的解决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制约? 第四,众多制约因素中哪些虽然重要,但一时改变不了?哪些虽然可以改变,但不重要?哪些是重要的,而且可以创造条件改变之? 第五,创造怎样的条件,采用哪些方法才能有所改进?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自己发现的、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计划

计划就是制定解决问题的研究计划。教师持续地关注这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较细心地计划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计划包括总体设想和每一个具体研究行动步骤的设想。计划必须有充分的灵活性、开放性,计划是暂时的,是允许修改的。如果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就在接下来的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的备课中寻找和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因而“螺旋模式”行动研究中的计划与教师日常的备课是同一件事情。

(三)行动

行动是实施解决问题的研究计划,也是按计划、有控制地进行变革,在变革中促进工作的改进。注意三点:第一,行动是在获得了关于背景和行动本身的反馈信息,经过思考并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的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采取的实际步骤,这样的行动具有贯彻计划和逼近解决问题的性质;第二,教师和专家在合作中一同行动,家长、学生和社会人士也可作为合作的对象,要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实现改进工作这一目标;第三,重视实际情况的变化,随着对行动及背景认识的逐步加深,及各方面参与者的监督、观察、评价和建议,不断调整行动,是灵活的、能动的,是创造性的执行事先的计划。行动研究法不仅努力改变教师的理念,而且希望通过行动引起教育实践的改进,在改进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观察原先的计划是否有效和问题在多大程度上已经被解决或没有被解决。

(四)反思

反思是就行动过程及效果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计划下一步的行动。它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