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与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06 19:24: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技术创新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技术创新与管理

篇1

[关键词]技术创新 技术产权 产权管理

一、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产权的内涵

企业进行的技术创新,是指企业以需求为指导,以先进的技术为根本,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运用最先进的技术在企业内部进行创新和研究,开发新技术,同时使企业的这种技术创新能够创造商业利润的整个过程。细化到某个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是企业对新技术、新管理的需要,这种优化企业技术、管理的需要促使企业不断针对市场需要进行开发,在一段时间的开发后,能够使企业希望达到的目标实现,创造出市场需要的产品,最终使消费者接受的一整个过程。

企业的技术产权是经过法律确认的企业所享有的技术成果,是企业对经过企业内部所有成员研究而形成的治理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技术产权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的,根据学者的研究,企业所享有的技术产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技术所有权、技术使用权、技术收益权和技术处置权。

二、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系统概况

(一)第一阶段:技术管理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系统设计的第一阶段是企业的技术管理,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企业看清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企业相比下的优势,同时了解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及最新技术发展的情况,综合上述情况后,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出发展方向的最佳规划。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明白知晓自身的情况,了解市场需求以及技术革新的方向,然后做出有利于企业生存的技术规划,并按照这一规划完成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第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弄清楚企业要达到何种技术程度这一关键性问题,为了完成这一目标,企业必须重视对技术的新手能力以及开发技术所承担的风险和成本问题。我们为企业的技术管理设置了如下四个阶段:

1、企业对技术需求的确认。企业必须首先明白自己现阶段所拥有的技术以及今后要掌握的技术是什么。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我们建议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利用“知识仓库”对企业现有的技术进行清点。“知识仓库”内包括了企业目前所使用的各种技术手段,尚未使用的或备用的各种技术方案,以及对市场上所运用的各种技术的分析说明等,然后通过人工智能等手段,使这些杂乱的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组合,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帮助。

2、企业对市场竞争的判断。这一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对比企业正在运用的技术及市场上最先进的技术,明白自己的弱势在哪里,知晓自己在市场上的地位以及今后的发展潜力。这一阶段可以运用的方法包括: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以及产业生命周期分析法,五力分析法等等。

3、对技术方案的筛选。这一阶段完成的目标是对市场上出现的新技术予以关注,将新技术的发展与企业自身的情况结合起来,挑选出适合本企业所用的最佳技术方案。这一阶段可以运用的方法包括:技术侦察情报系统(Tvis)、SWOT分析法等等。技术侦察情报系统主要是用来监督竞争环境下的科学技术发展。借用营销学上的SWOT分析法,通过分析各种方案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来选择最佳的技术开发方案。

(二)第二阶段:技术创新的管理

技术创新的管理,是指在企业选定的技术创新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现有的技术状况,通过技术管理手段,完成企业预先设定的技术创新的目标,并且在此过程中选择一个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案。概括来说,这一阶段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对企业技术进行创新,开发出企业需要的最新技术,也就是“技术进步”的过程。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可选择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企业内部自行研发:包括企业内部自主创新以及全球性研发策略。方法是:利用企业自身现有的技术创新管理系统或者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研发网络,再选择适当的研发中心,筛选最新的技术数据,整合全球性的研发团队等进行有效的内部技术创新工作。

2、从企业外部购买新技术:企业如果认为自己研发技术会消耗太多而不能负担,或者自行研发的周期过长,不利于企业发展,则可以从企业外部购买所需要的技术。这一方案最重要的是对拟购买技术的了解及引进后的运用状况。简单来说,企业首先需要明白自己需要的技术是什么,拟引进的技术的内容,引进后企业如何运用新技术。如果企业引进的技术在现阶段是可以满足生产需要的,而企业一直依赖外部的技术对引进的技术进行维护和再次更新,那么付出的费用和精力也是非常巨大的,这在长远看来对企业是无益的,这就需要企业在引进技术时考察各方面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3、与高校等科研单位进行合作:企业可以直接与科研单位进行合作,量身定制自己所需要的技术方案。这种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使企业可以有效利用高校等科研单位的技术力量,减少企业自行开发的成本,并且技术开发的质量也可以的到保证,后期的维护和更新也相对简单。对高校等科研单位来说,这种模式可以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在实践中做到技术的创新和开发,不仅可以节约研究成本,也可以锻炼队伍,一举数得。目前最通用的做法是,企业选择合作的科研机构后,科研机构成立专门的项目组,制定研究方案,由企业提供经费,开发出企业所需要的技术;或者,企业用合理的价格收购科研机构已经研发出来的技术,运用到生产中,实现该技术的社会价值。

(三)第三阶段:技术产权管理

技术产权管理,是指企业对技术进行创新后,对新技术的产权进行管理。具体表现为,对新技术在企业内部运用,创造新产品,投入市场,产生经济效益。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技术变经济效益”的问题。这一阶段的核心工作是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专利的申请等问题,具体的技术产权管理手段包括:

1、内部消化:内部消化是指企业自己利用新技术进行生产,实现新技术的经济价值。企业在拥有了一定数量的专利技术后,可以在企业内部专门设立一个部门,将新技术转移到这一部门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推广工作,企业对这一部门进行技术支持和经济支持,力争在市场上开创一番局面。

2、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是指企业将开发研究出的创新技术有偿转让给他人,主要有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主要指己经申请但尚未授权的专利转让)、技术秘密转让等。

技术服务是指企业运用自己的创新技术为其他企业解决与新技术相关的问题,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经济利益。

简单地说,新技术不仅可以运用到企业自身的生产中,也可以将其运用到其他企业中,帮助其他企业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或者研发企业直接将新技术转让而获得经济效益。

三、技术创新管理系统分析

创新技术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开发,并不能在市场上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还需要将新技术转化为产品推入市场,并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对新技术不断加以完善,这才是技术创新的完整阶段。一个完整的技术创新系统是三个阶段的层层递进,循环不断的,笔者制作了一个图表,可以直观地显示出这一过程: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技术财产管理系统包含了清点、评估、监测等几项机制,并按照它们执行的先后次序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技术管理主要关注清点、评估、监测,创新管理关注技术财产的最优化和丰富化,技术产权管理关注产权的保护和经营。从而企业可以根据所处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机制来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韩新伟,陈良酞.知识管理的模式与策略.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3:35

篇2

[关键词]知识管理;企业管理;技术创新;协同关系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353-01

一.引言

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取市场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在企业内部主要表现为对技术知识的管理。技术创新过程中,必须要充分重视同知识管理的协同发展,在加强创新的同时,提升知识经济效益。

二.知识及知识管理

知识是通过学习或经验获得的事实、选择、思想、理论、原理和模型等,知识所构成的框架可以不断的吸收新的经验和信息。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用语言表达清楚,并且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源于个人信仰,洞察力和价值观的长期经验积累或难以言传的技能的提升。知识管理是确定、收集、传播和共享组织中的知识,包括知识的管理和运用知识的管理,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以增强组织的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活动。

三.企业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关系

知识管理能够整合企业技术创新知识,完善技术创新机制现在信息技术空前发展,企业可以获得的知识数量和种类增多,知识传播和更新周期加快,要做好企业知识管理,就要做好对知识的整理和分类,通过数字化和知识化将大量无序信息有序化,简化技术创新的过程,各个阶段紧密有序,为员工提供知识共享的环境,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技术创新过程流程化。企业技术创新具备有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企业职工与内部外部的交流变得便捷和有效,需要建立完善的创新机制。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技术创新离不开相当数量且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员队伍,而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员不仅希望能便捷的获取知识,而且也希望创新成果和知识得到尊重。因此在企业各部门之间建立起获取、创造、积累、保护、探索知识的机制,对创新人员的业绩进行科学的评估,对知识人才的贡献给予合理的回报,这是企业的最重要的创新环境和机制,有利于调动创新人员的积极性。

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规避技术创新风险。技术创新必然创造一种新的技术模式和管理运作模式,必然包含了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而且受到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技术开发的难易度和职工能力大小影响。知识管理可有效降低这种风险。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认为,知识管理并不是从技术开始的,它始于商业目标、过程和对共享信息需要的知识。企业就应该到客户那里获取企业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通过对知识的收集和整理,以及与客户的沟通,企业可以从市场得到更多的信息,从而为技术创新提供依据和参考,减少技术创新方案中的不足,并且可根据市场信息的反馈及时调整创新方案,而不必一定通过企业自身的失败经验中获得知识。知识管理可以改变技术创新的速度,通过构建一个吸收、共享、传承的知识管理体制,使企业管理者可以迅速有效的获得可靠的信息和知识,从而准确的形成新的思维和理念,最终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

科技型中小企业兼具技术创新能力强和知识密集的特点,产品的知识含量日益增加,技术创新和知识管理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表现出较强的耦合性。其中,技术创新源于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企业实现技术创新,需要以知识背景体系为基础。而且,技术创新源于创新性的想法,进而将想法通过改进或者生产成为新产品,而新构想是对已有知识进行整合或是延伸,从而得到新知识。所以,如何从管理层面上进行知识获取、整合与应用等并实现知识创新,将决定企业是否能有创新行为。

技术创新是知识管理价值实现的实践过程,知识管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研发人员需要不断进行知识获取、整合、共享与应用等实践过程。由于特定环境、特定需求等因素,研发人员必须得对现有知识进行重新整合、优化。所以,在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通过持续性创新,必然衍生出新的知识,实现企业知识存量的不断积累,实现技术创新对知识管理反馈式的作用。同时,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从知识转化、知识转移和知识整合三方面优化知识资源的配置。并且,技术创新并不是个体行为,需要组织成员相互之间以知识共享为基础的协同行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能够深化完善知识共享的机制。

四.针对技术创新目标,实现有效知识管理

1.借助信息技术搭建知识管理的平台,建立知识管理数据库

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针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目标,企业采用信息的搜索、开放式交流、竞争实战、项目反馈、外部参照等方式搜集信息,并以文档、数据、表格方式建立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借助外力,比如各个渠道之间的知识共享,与企业信息调查、咨询等服务机构建立关系等方式获取企业所需外部知识。企业通过对每个阶段信息的分析反馈,运用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将各个阶段的数据整理成数据库对知识进行贮存,借助信息技术搭建知识管理的平台,形成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的转化机制,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共享、创新和应用。

2.注重营造有利于创造新知识的文化环境,建立学习型组织

在企业知识管理中,企业通过企业内部个人知识与经验的传递与共享,与企业外部的客户、供应商、研究机构及其他有关人员的交流与学习来增加知识存量,营造好一个有利于组织学习、共享、创造的企业文化环境,可以鼓励员工毫无保留地奉献他们的个人知识与经验,使员工之间建立信任、协作、互助的关系,变被动为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就是将企业内外部的知识激活,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学习型组织,通过五个方面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形成和发展:运用系统思考,激活员工的自我超越,挑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促进团队学习等。企业通过建设富有合作意识的团队,依靠团队力量获取、整合与创造知识加快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

3.导入合适的知识管理模式

目前知识管理模式一般分为人物化管理模式和编码管理模式两类。其中,人物化管理模式强调积极投资人力资源,包括引入专家、学者或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在企业内部发现和培训具有隐形知识的员工。编码管理模式强调投资与信息技术,注重开发收集与传播知识的管理系统,知识被编码并贮存在数据库,企业可以将这些知识进行重复利用。人物化管理模式和编码管理模式两种知识管理模式各有利弊,编码管理模式可以降低企业知识共享成本,提高新技术开发效率;人物化管理模式依赖专家的经验和技巧(隐性知识)。企业需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合适的知识管理模式,比如企业自身主要依赖显性还是隐性知识、企业产品的特点等。同时,企业也可以将两种模式有机地融合,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知识管理模式。

五.结束语

知识管理和企业技术创新必须保持协同发展,才能促进企业进步、技术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知识管理,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技术创新;调查设计;监理力度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在经济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建筑行业迈进了新的发展时期。不但设备日新月异、材料种类繁杂,施工工艺也频繁更新、日臻成熟,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而现代化建筑除了质量安全,对美观性、经济性、节约环保等也尤为重视,以至于施工管理更为复杂。施工管理水平涉及质量、安全、工期、成本诸多方面,极为重要,但由于管理困难,需积极树立创新意识,对其技术加以改进。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结合本企业内外条件以及工程特点,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优化管理流程,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合同目标,达到工程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当前建筑工程市场竞争意识逐步形成,并不断加强,但是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没有多大的变化,管理体制还不健全,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有待创新。因此,为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坚持建筑施工管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建筑施工管理现状及其重要性

从国内建筑行业现状来看,多数施工企业都以粗放型管理方式为主,以至于施工效果并不理想。而当前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竞争尤为激烈,建筑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竞争力,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建筑工程包括决策、投资、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涉及诸多领域,加上现代化建筑对建筑物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建筑工程更为复杂。为保证工程各个环节能够正常运行,必须有严格科学的管理,否则任何一环节出现混乱,必将影响到其他环节,从而阻碍整个工程的开展。施工阶段极为关键,综合性较强,涉及诸多方面,因而也最容易出现问题。很多企业在此阶段都将重点放在了如何尽快竣工、如何提高业务水平上,对管理有所忽略。而现场施工管理覆盖了技术、人员、组织、质量、安全、材料、成品保护等多项管理内容,每一项都与工程质量和企业效益密切相关。因此,为实现高效、高质的施工效果,必须树立起管理意识,加强施工管理。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资源平衡、资源优化、工作分解等一系列施工管理方法和技术的使用,可使企业优化资源的配置,特别是项目中的关键资源和重点资源,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有效地降低项目成本。

3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原则及内容

3.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应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施工管理模式应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定,同时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又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可见,二者联系甚是密切。生产力包括:①劳动者。是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核心,既是劳动对象的获取者,又是劳动工具的使用者;②劳动对象。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若竞争失败,就无法充分发挥生产力的作用,必然要被市场淘汰;③劳动工具。与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密切相关,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许多高新设备纷纷用于建筑施工中,为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只有三者彼此很好的结合,才能提高生产力。所以,施工管理创新应遵循此原则。其次,应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受市场规律影响,而市场具有较为明显的变动性。若施工管理与市场要求不符,则其必将被市场淘汰。适应市场才有可能是企业获取效益,而社会效益是这一切的关键,施工企业没有良好的信誉、较强的实力,在市场中则举步维艰。因此,企业必须适应市场,才能占据更多的市场。

3.2内容

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而言,创新主要体现在观念、技术、体制、组织机构的创新上,而技术更是其中的关键。施工技术直接决定着施工质量和效率,当技术水平不足时,工作效率较慢,且控制难度较大,以至于影响到最终质量。随着时代的进步,施工技术不断更新,应积极引进新技术,并加强对其管理。

4实例分析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创新

4.1施工准备阶段

(1)调查设计。设计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而设计工作是建立在大量的调查数据和勘测资料上的。因此,在提前提前调查勘测中,为保证采集到高精度的信息,应改变陈旧的测试方法,引进现代化勘测技术。如运用GPS、GRS技术等,不但能够提高效率,而且获取的数据更准确。设计人员也应改变传统的手工计算方式,改用计算机计算,并建立有专业系统对所采集信息加以分析研究。三维模型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可更加形象地分析现场状况,减少实际操作中的失误率。若经济技术条件允许,可采用智能化技术,建立虚拟仿真系统。施工人员可在此系统内模仿实际操作,明确易出现问题的地方,然后做好防范工作,以避免在实际施工中出现异常。

(2)明确责任。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负责人。应该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负有全面的责任。自身的职责是能够对现场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进行及时、准确的解决,是在充分理解业主及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把设计图纸准确地实施于现场。同时进行测量计算数据的复核、参与各工序施工质量的控制,参与进场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制等等。也就是说,凡是可能影响工程施工进展的技术问题和工程成品质量的各个施工环节都属于技术负责人应解决和参与控制、管理的范围。

4.2施工阶段

(1)加强监理力度。监理单位在施工中起监督指导作用,同样发挥着重大作用。当施工人员有违规、错误操作,或某方面管理不合理时,监理单位发现后会予以及时纠正,以将损失降至最低。目前很多工程中,都是监理人员亲自到现场监督指导,很难掌握各个部门的细节。而实施在线监测系统后,监理人员无需在到现场,只需在办公室点动鼠标,便可实施掌握各个细节状况,从而全面把握施工工程。

(2)加强质量管理。工程质量主要表现在材质、施工工艺及维护保养等多方面。在对重要单元工程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设计的单元工程施工时,应成立攻关小组,及时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保证工程质量。原材料、成品材料及半成品材料进场应严格实行质量控制。施工中因管理失误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不论其问题严重与否,都应认真对待,制定好处理方案。

4.3竣工阶段

做好竣工验收工作,对于施工过程的经验和资料应该及时总结,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对工程技术档案资料、其他各类技术管理资料的整理、归档;对项目技术管理成效,施工过程中具体技术、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个人的心得体会,以获取经验和教训,提出新问题和建议;如果施工技术有了较先进的突破和创新,还应整理相关资料作为企业标准、施工工序编写的准备。

5结束语

近些年来,国内建筑行业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但同时建设难度也越来越高。为促进建筑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并保持较高的质量,必须重视施工管理工作,加强施工管理力度。在众多管理内容中,技术管理无疑显得最为重要,应跟紧时代,强化创新意识,积极引进并研发新技术。

参考文献

[1]秦磊,钱艳均.关于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方式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20(24):109-110.

[2]陈卫星.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商品与质量,2012,28(2):123-124.

篇4

【关键词】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科学化管理;技术创新;研究

前言

我国社会经济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各个行业的崛起,产业的扩张,需要使用大量高功率的机械设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量不断提高。在该社会形势下,电力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项电力技术也有了较大的提升。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供电设备的负荷越来越大,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各种故障或者异常情况,严重影响了供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使得供电质量不佳。因此对供电设备的管理及检修是十分重要的。一般在检修供电设备时需要停电,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也给居民生活造成了许多不便,而现代检修技术的提升,状态检修已经成为了十分有效的检修手段,其不仅可以分为离线检修及在线检修两个类型,且检修的效率及准确性均较高。但是由于许多管理人员水平有限,也限制了该项技术的优势的发挥,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达到理想的检修效果,保障供电质量。

1.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措施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设备的监测设备逐步转变为自动化、智能化,该变化趋势为供电设备的状态检修提供了技术基础及设备保障,而现代供电形势的变化,还需要管理人员进一步进行研究出科学合理,效益良好且适应广泛的状态检修模式,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种:

1.1科学选择检修时间

科学选择检修的时间,将需要检修的各类项目明确的列出来,明确工作目标,使检修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率更高,效果更明显。再根据供电设备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以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为原则,全面分析各项影响因素,综合把握,在该过程中既不能完全按照原定计划及状态检修的概念开展工作,也不能过分随意,没有计划步骤,而需要在根据计划的大致原则及方向,在实践中结合出现的问题及难点,及时调整计划,开展各项检修工作。认真分析总结其他单位的经验,吸取不良事故的教训,广泛吸收有效的技术、管理模式等,投入于实践,实时进行状态检修,并将供电设备的规划、设计、型号选择等工作,均作为未来状态检修安全运行的构成部分,使主设备监造及运输等整体上实现智能化管理,保障设备处于良好的初始状态,且运行效率达到理想值[1]。

我公司负责中国海油在广东湛江南油基地的二十多个单位的办公、生产场所和六个生活区家属楼的供电任务,年供电负荷4400KW。主要供电设备设施有110KV-16000KVA主变1台,10KV输电干线14条,315KVA、500KVA、630KVA、800KVA、1000KVA、1250KVA、1600KVA等变压器共84台,配电间60间,高低压配电柜360面。

我公司通过实施状态检修摸索出一整套科学检修的时间安排,因我公司处于雷雨多发的雷州半岛,避免变压器等供电设备遭受雷击,结合房屋、厂房等避雷设施检测,每年春季雷雨季节前安排变压器、配电间检测,确保供电设备安全。同时,安排变压器等状态检修,确保供电设备完好、性能稳定,确保供电质量,使用户满意。对于主变压器及站内设施,由于只配备了一套高压系统,又不能影响生产、生活用电,我公司安排在供电负荷相对较小的冬季12月进行,并启用公司备用发电机用10KV输电线路供电,确保了公司生产、生活的用电。

1.2合理选择监测设备及监测点

供电设备是否能够安全运行对于电力系统是否能够安全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需要保障其运行正常,首先需要杜绝各类材质出现故障的安全隐患,出现故障后,一般会对设备造成稳定性的破坏。对其实施状态检修时,就需要对设备的状态全面的分析,并准确的诊断,包括故障的位置、性质、类型、原因等,且每个类型设备的性质均有所区别,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依靠大量的设备运行、维修及长时间监测的数据,因此需要结合供电设备的性质、特点、运行情况等因素,合理选择监测设备,并经过多方论证后找到合适的监测点,对供电设备进行全面的监测[2]。

我公司110KV变电站从2003年通过技术改造后,采用较为先进的DF3000后台监测设备,该监测设备既可以实现对110KV变压器监测及变压器负荷变化进行有载调节电压,确保供电质量,同时也实现实时监测110KV配套设备,如110KV坡南线路、110KV调南线路、110KV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中控系统、直流系统等的运行状态。当110KV系统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实时反映其故障所在,通过保护装置设定的参数与设备故障的严重程度数据对比,能及时启动保护装置,切断故障源,有效达到设备本质安全的目的。如2013年7月23日110KV1#主变压器的压力释放阀故障动作,致使该变压器主体保护装置动作,及时切断变压器电源,避免故障扩大,达到通过监控设备的有效监控保护主要设备的目的。监测设备可靠与否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

1.3供电设备的严密监测

进行状态检修时,需要参考供电设备的各项信息及数据,才能准确的判断设备的故障点、表现,并根据现象推断出故障的性质及原因,或者评价设备的运行水平及安全性。该类信息需要利用电设备状态监测工作获得,如果没有该项前提条件,状态检修工作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还会大量浪费检修资源。科技不断进步,现代应用较为广泛的红外线测温,其原理是电气设备的在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而出现故障的部位其温度会出现变化,利用该技术能够获得设备运行的各项信息,检测的信息具有准确性高、实时性强、较为全面且属于动态监测,能够及时发现供电设备中的安全隐患及潜在的故障,并对后期的设备状态进行科学诊断及评估提供了全面的数据参考[3]。

为了确保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有效控制供电设备故障发生在萌芽状态,公司制定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参照行业规范,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供电设备电检班专职负责定期对运行中的供电设备进行在线动态监测和日常巡回检查,监测和检查的项目有:变压器油位检查、变压器外观检查、负荷开关检查、接地及接点检查、断路器检查、防雷装置与接线接线检查等,根据运行负荷情况测量变压器本体温度,按DL/T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规定:用红外热像仪测量变压器等供电设备的接头、套管进行热成像检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检修,多年来,坚持对供电设备的严密检测,供电设备始终处于安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

1.4科学化管理

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性质较为特殊,其管理模式、方法、所需条件等均与一般的企业管理有着较大的差异。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的效率及效果与检修人员的水平、责任心、工作状态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强化状态检修的科学化管理,积极培养检修人才,进行技术学习,组织培训等,提高其技术水平及综合素质,保障检修效果及管理水平。

2012年初,公司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公司的设备管理水平,在公司范围内推广设备点检可视化工作,制定供电设备点检巡视线路图、变压器电检牌、高、低压设备点检牌等和与之相对应的设备点检记录本、将需要进行操作的设备部位和监控部位进行明显标识,使操作检修人员能一目了然地了解操作方法,清楚知道监控仪器仪表的正常运行位置和危险位置,通过人的五感(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能够感知现场的正常与异常状态的方法,可视化管理是用眼睛观察的管理,更体现了人主动性和有意识性,可视化管理这些作业标准,不仅是用来提醒作业员工所作的正确做法,而且更重要的是,使管理人员得以判定工作是否依据标准在进行,保障供电运行设备和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

2.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发展方向

现代社会的用电形势十分严峻,各个供电设备均有加大的负荷,而停电检修会造成较大的损失,状态检修则是新型的检修技术,其能够有效减少供电系统的事故,因此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社会形势的变化,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激烈,也促进了其在不断的与时俱进,进行各项创新,如引进高新技术、新型材料,使用自动化、智能化、可靠性良好的监测设备对于供电设备进行监测,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效率及供电质量;积极开展状态检修,不断减少设备维护的投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根据市场需求探索出创新的服务,值得用户能够得到优质的服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社会效益[4]。

3.总结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供电设备的检修技术的不断更新,但是现代供电形势较为严峻,供电设备的负荷较大,状态检修技术也还需要先进行一定的实践检验,再根据实际的效果不断的更新其理论及技术。可以先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试点运行,将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整理并对比分析,在该过程中总结经验,逐步的提高技术,达到检修自动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与时俱进的对新型变压器、断路器等供电设备实现状态检修,并将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本文仅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状态检修的各项措施,实践中还是需要管理人员对实际情况尽心分析,选择合理的措施保障供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提升供电质量,保障社会生产的正常运转及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乔利华.供电设备状态检修实施对策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2(05):98-99.

[2]卜美琛.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的科学化管理与技术创新[J].科技创业家,2013(14):168-169.

篇5

关键词:社会资本 知识管理 技术创新能力 融合模型

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一)社会资本的内涵

社会资本是指镶嵌在社会网络上的资源,是通过个体或组织间形成的社会网络、信任、规范等来获取稀缺资源并由此获益的能力的总和。企业的社会资本分为外部资本和内部资本。内部社会资本是主要存在于员工之间、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外部社会资本是由于企业嵌入外部关系网络所形成的关系资源(王勇等,2009)。另外社会资本还具有可再生与增值性、客观存在于组织间关系网络中、关键要素是信任、认知嵌入性、收益性及可积聚性等典型特征。

(二)技术创新的内涵与过程

技术创新的内涵。约瑟夫·熊彼特(1990)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是社会与企业内部的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较为复杂和具有不确定性。良好的技术创新能力不仅是企业利用内部资源能力的体现,也是企业对内、外部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林筠等,201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市场、管理等多种知识、能力的综合体现。

技术创新的过程。企业技术创新与能力提升是一个动态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其中知识、社会资本等要素相互作用、交叉融合,促进技术创新,实现技术创新的螺旋上升。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技术创新的过程包括技术创新设想与理念构思、技术创新方案、技术创新评价、技术创新研发、技术创新设计、技术创新量产、技术创新生产与市场投放以及伴随的技术创新管理活动等。处于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各个阶段是相互交互、双向循环组织化学习并彼此作用的过程,也是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整合与企业外部知识集成的融合过程,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不断激发并产生新的理念与构思,促进技术创新不断向前发展。最终本质上实现了“创意-技术-工程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过程模式。

(三)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

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主要表现在:有利于企业获取技术创新所需的各项资源;有利于强化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与相关组织的合作;有利于加速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传播与辐射,增加其实效性;通过和企业外部的“资本”单位合作,经历了技术创新的风险,也有利于提升整体技术创新的能力。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决策、技术创新过程、技术创新效果都有着相应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从知识的角度讲,一方面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知识差距应该足够小,以便能够吸收对方的知识;但另一方面它们之间也应该保持足够的认知距离,以便企业能够获取新知识,避免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焦少飞等,2012)。

社会资本所属内部、外部资本均与技术创新能力有着直接与间接地影响。通过知识获取和知识吸收能力的知识中介作用,影响知识创造与扩散,最终使得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调节分析

(一)知识管理过程分析

知识管理基于流程的思维,一般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共享以及知识创新等几个环节,这几个环节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管理过程。另外企业内部存在两种知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这两种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结合知识管理的过程以及两类知识之间转化,可以有效地促进一体化的知识管理过程演化(刘建准,2010)。

(二)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分析

重视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与推动促进作用,是企业能否进行有效整合的前提和基础。知识管理通过几个环节的衔接以及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促进知识螺旋不断上升与演化,从而有效地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与流程、改变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速度、加速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进而有效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将知识管理的彼此转化与过程应用到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来,从两个不同的维度—过程维度与转化维度设计出集成一体化的“知识管理作用下的技术创新能力模型”,如图1所示。

知识管理转化维度下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企业主体通过对显性知识的认知、汲取利用,有利于及时捕捉和掌握新颖性比较强的知识技术资源,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累积。企业主体的大多技术创新能力往往是以隐性知识的形式而存在,这些知识只有被员工吸收,内化为自己固有的知识,并应用到实践中来,才能发挥其实际效用。从这个角度而言,隐性知识通过员工的中介调节,作用于技术创新过程,从而干预技术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过程维度下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机理。知识管理的有效实施可以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技术创新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知识产生、创造、应用过程。知识管理能够有效地控制技术创新阶段的知识流动,加快创新速度。

知识获取制约着知识管理的成效,也制约着技术创新投入能力与管理能力。通过获取并构建的知识库资源,提升技术创新构思能力,进而强化技术创新决策能力。

知识应用实现知识扩散,影响着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因此,需要构建基于知识库的研发平台,它是技术创新的载体,有利于客观存在的知识向技术和成果转化,最终完成技术开发,向技术实施能力方面转移与过渡。

知识共享能够在企业组织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企业内部知识网络体系,培育学习型企业组织,从而有利于技术创新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技术实现。

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其创新的成效与力度,决定了知识外化的实践意义,并形成企业员工改进技术创新方案的操作技能,反过来又不断修正与调节技术创新制造能力、学习能力,更好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

总之,知识管理通过实际过程之间的有效链接与交互,并通过不同种类知识之间以螺旋方式不断转换,从两个不同的维度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社会资本、知识管理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融合模型

(一)社会资本与知识管理的耦合分析

企业通过社会资本获取知识,为内部企业知识运作并有效管理带来资源。企业通过广泛的社会资本关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知识库存,形成较为丰富而饱满的知识存量。所获取的知识经过社会资本在各个职能部门群体以及员工之间进行扩散、交流,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员工经过共享所获得的知识,结合自身的隐性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消化吸收,引起知识碰撞,激发出知识创新的活力,使得知识存量大大增加,也有效地促进了知识管理循环螺旋上升,进而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动力和支撑(侍文庚等,2012)。

通过企业内部良好的知识管理机制,有效地促进知识管理各个节点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企业员工群体内分享知识、技术诀窍、经验,有利于强化他们之间知识共享的程度,同时也有利于建立员工之间彼此的合作意愿、信任关系以及互惠规范,强化内部社会资本。通过知识创新与知识创造,将企业组织员工的知识存量应用到实践中来,引起企业外部主管部门、行业对手以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关注,重塑其外部社会资本。因此,通过有效地知识管理,也能够有机地打造和培育企业良好的社会资本体系。

总之,知识管理与社会资本之间双向互动耦合,实现二者之间内部良好的循环,有效融合,共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二)三者之间的融合模型分析

社会资本关注企业内部外部关系资源;知识管理有效地促进知识之间互动转化和流动,强化群体知识共享,培育员工的综合素养;技术创新能够有效地将组织员工的创新构思和理念转化为实际。通过上述分析,社会资本与知识管理之间双向互动,社会资本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并提升其创新能力,知识管理也能较好地激发技术创新能力。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以社会资本、知识管理作为两个基本支柱,构建三者之间集成的融合模型,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社会资本与知识管理之间相互作用,实现社会资本有效促进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又反过来干预社会资本,二者都单独促进技术创新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同时通过二者的耦合一体化,也共同支撑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并促使其能力不断上升,从而从整体构建了社会资本、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能力协同一体化的集成融合模型。

结论

本文通过对社会资本与知识管理的分析,得出了社会资本与知识管理的结合能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只有通过良好的社会资本不断地积累、吸收与消化知识,增加知识储备,扩展知识储量,才能够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并增强其能力。社会资本的内部资本与外部资本、知识管理中的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等,它们都很具体地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有一定的正向作用。这些结论可以通过实证研究进行验证,而本文只是从社会资本与知识管理两个视角给出了集成融合模型,还有待于今后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新功.社会资本视阈下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9)

2.王勇等.企业社会资本影响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09(4)

3.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0

4.林筠等.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1(1)

5.焦少飞等.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一个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12(6)

篇6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技术决定论 制度决定论

1912年,著名经济学家约色夫·熊彼特在其德文版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了著名的“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按照创新理论的创始人熊彼特的定义,所谓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的内容有: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的市场;开辟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新组织。

战后计量经济学的广泛应用和产权理论的兴起,给创新理论在两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一是技术创新与扩散、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得到了深入研究,综合成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Technical Innovation)经济学。二是,道·诺思等人把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概念引入到对制度形成和制度变迁的分析中,形成制度创新(Institution Innovation)经济学。从此,创新研究沿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两条轨迹发展,由此也引发了一场关于二者孰重孰轻的争论。

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理论综述

1、技术创新决定论

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问题上,以凡勃仑与阿里斯为代表的美国制度学派认为,是技术创新决定制度创新,而不是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即主张“技术决定论”。

凡勃仑的“技术决定论”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物质环境(技术)决定制度,因为制度就其性质而言,就是对这类环境引起的刺激发生反应时的一种思想的习惯方式。因而,制度必然随着物质环境(技术)的变化而变化。二是物质环境(技术)是不断变化的,制度是以往过程的产物,同过去的环境相适应,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天天都在变化的环境(技术)。三是制度具有保守的倾向,除非是出于环境(技术)的压迫而不得不改变,一般总是想无限期地坚持下去。在强调技术变迁决定制度创新的同时,凡勃仑并不否认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有一定影响。凡勃仑指出,价格体系的发展中所包含的思想习惯“跟现代机器技术的兴起有很大关系”。与此同时,商业制度导致新技术的引进,导致新技术在私人利益而非社会利益基础上的利用。

阿里斯的技术决定论比凡勃仑的更为彻底。在阿里斯看来,制度对技术创新只有阻碍作用。阿里斯认为,人类行为本质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工具使用或称影响生产的技术活动,另一种是强化地位与权威的礼仪活动,即制度。前者是动态的,不断前进的,而后者是静态的、保守的。制度始终是日益进步的变革的障碍。

支持和发展技术创新决定论的还有阿布拉莫维茨(1956)、索罗(1957)和丹尼斯(1962),特别是索洛于1957年8月发表在《经济学和统计学评论》上的“技术变化与总生产函数”(Technical Changes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揭示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从长期的角度看,正是技术创新而非规模经济或资本的投入(积累)和劳动力的增加才是经济增长的最根本的因素。索洛说:“我认为,在现实经济中,这两个因素(指技术创新和规模经济一一引者注)中的技术进步更为重要。难以相信美国主要依靠未被利用的规模经济能使人均产量的提高每年超过2%。这并不意味着否认在比美国更小的经济中更应存在着规模经济,而只是说规模经济的作用在技术进步的作用面前相形见绌。”洛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较长时期美国实际经济数据的准确分析,令人信服地支持了他的理论观点,使“技术创新决定沦”成为六、七十年代流行的观点(这也有助于解释人们为什么长期偏执于对技术创新的研究)。

2、制度创新决定论

1973年,诺思和托马斯的名著《西方世界的兴起》对“技术创新决定论”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他们不同凡响的论点是:与技术创新相比,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具决定性。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的首页,作者即开宗明义:“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作为经济史学家,诺思教授对于产业革命起源的缜密观察,使他得出了产业革命是一系列制度创新的结果的结论。他认为:“产业革命是以前一系列事件逐步累积的结果,”并指出,“创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传统年代(1750—l830年)。正是较充分界定的产权(与自由放任不同)改善了我们在前章所述的要素和产品市场。其结果,市场规模的扩大导致了更高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从而增加了交易费用。组织的变迁旨在降低这些交易费用……正是这一系列变化为联结科学与技术的真正技术革命——第二次经济革命铺平了道路。”这就是诺思在经济增长问题上的“制度决定论”观点。

3、互不决定论

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问题上,新制度经济学家拉坦则认为,争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谁决定谁没有什么意义,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他认为,引起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原因是非常相似的。一是对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需求的原因是非常相似的。二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供给的转变是由类似的力量形成的。科学与技术知识的进步降低了由技术创新所形成的新收入流的成本,社会科学及有关专业的知识的进步降低了由制度效率的收益(包括在解决冲突时的技能的提高)所形成的新收人流的成本。 由此可见,拉坦既不赞成“技术决定论”,也不赞成“制度决定论”,实际上是主张“互不决定论”。

4、马克思观点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并没有明确使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这样的概念,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辨证关系的原理实际上就是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理论。在马克思的生产力范畴中,生产资料和劳动者都是和一定的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着的。生产工具的发明和创造,劳动对象的革新和利用,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劳动者也必须掌握和利用科学技术,才能不断地解决人和物的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可以认为,技术创新属于生产力范畴,生产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创新的结果。马克思的生产关系范畴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实际上是有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经济规则和合约,即各种制度安排。可以认为,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的变革实际上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及其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即技术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制度的变迁,是技术和生产力的内在变化引起了原有的生产关系的外在不适应,从而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

马克思不仅强调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还十分重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反作用,即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在阐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时,马克思指出,当一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时,它会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而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与状况时,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一种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时,只有通过革命等手段旧的生产关系即进行制度创新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创新。

二、评价与结论

从以上各种理论可以看出,人们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究竟应该如何认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本文认为,科学地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动态地、辩证地看,二者是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演进和发展的;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制度创新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1、动态地、辩证地看待二者关系

在所有有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理论中,只有马克思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才是惟一动态地、辨证地看待二者关系的理论。在凡勃仑与艾尔斯的理论中,动态技术与静态制度之间始终处于冲突之中,而马克思却认为,技术与制度之间有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生产关系在适应生产力方面,总是从适应到排斥再到适应,从相对稳定到变革再到相对稳定的过程。在诺思的理论中,过于强调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完全否定了技术创新对制度创新的决定作用,他把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条件夸大为技术创新的唯一决定因素,制度创新被看作是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始终坚持的是,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起基始作用的决定因素,正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历史是渐变和剧变的交替过程。渐变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阶段的特征,生产力的变化更呈现出动态性;剧变是二者不相适应时生产力突破生产关系束缚阶段的特征,生产关系的变化更呈现出动态性。

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问题上,无论是技术决定论还是制度决定论都是极端的理论。科学的认识,应该把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看作是一个交互决定的动态演进过程。其中,技术创新在从根本上要求制度创新的意义上,对制度创新起着基始性的决定作用;而制度创新在作为技术创新实现的前提条件的意义上,对技术创新起着先决性的作用。

2、充分重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

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就是要充分认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这也是我们研究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一个重要目的。所以,我们认为艾尔斯的“技术决定论”是不科学的,是因为它完全否定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在凡勃仑那里,我们还能看到承认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具有一定影响的论述,而到了艾尔斯那里,制度则成了“始终起消极作用”的力量。同样,我们也认为诺思的“制度决定论”是有缺陷的,不是因为诺思肯定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而是因为它把制度创新的作用过于夸大和绝对化了。

我们应充分重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当现存的制度成了技术创新的障碍或不适应技术创新发展的要求时,制度创新便成为推动技术创新的决定性力量。在这一问题上,我们过去就存在过深刻的教训。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数十年来中国多次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运动,都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制定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开发新技术和组织新产品试制生产问题上,而没有在创造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的潜力、有利于创新的制度上下功夫。当出现了科研成果向生产转移的速度过慢、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等老大难问题时,也不从克服企业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缺陷着眼去解决体制和政策问题,而是希图通过‘提高创新意识’……等措施直接干预技术开发的进程,结果往往劳而无功。”正因为如此,吴敬琏提出“制度重于技术”。其意思是说,当现存制度不适应技术创新发展的要求时,制度的创新便是决定性的,必须优先考虑。

要促进我国的技术创新,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进行制度创新。过去,我国搞了几十年计划经济,原有的制度体系很不适应我国技术发展的迫切要求,进行制度创新势在必行。而在进行制度创新时,一定要重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决定作用,进而推动我国制度创新的进程。

(注: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2011B42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常修泽:现代企业创新论—中国企业制度创新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2] 凡勃仑:有闲阶级论[M].商务印书馆,1964.

[3] 罗伯特·M·索罗: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M].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

[4] 道·诺思、罗·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华夏出版社,1999.

[5] 道·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

[6] 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篇7

关于自主创新有很多不同的定义和说法,东北大学的谢燮正( 1995)认为,自主创新是相对于引进外国技术的“他主创新”。北京大学的刘伟( 2006)认为自主创新就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北京大学黄桂田( 2007)把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内资为主的企业,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民营独资企业和民营控股企业等;第二类是以外资为主的企业,包括外商独资企业、外商控股企业等。秦颖( 2007)研究认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主体”应该是那些具有绝对控制权或控股权的为中国利益服务的企业体。李宏研究了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系( 2007),认为自主创新是一个不断学习、吸收与改进的过程。

这些研究大都把自主创新定义为高科技行业的创新,或者主要是国有大型企业的创新,但实践表明,大多数重大革新的产品都是一些小企业或创业企业完成的。自主创新与创新是同等的概念。从创新的主体来看应该是多样的,包括个人、企业、科研机构、政府。个人的创新促使创业或新技术的发现,企业和科研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扶持、促使创新,同时也包括政府本身的创新。很多学者通过大量指标构建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这种评价本身就是对创新的一种束缚。

从创新的内容来看,一般认为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企业过分注重生产、产品、市场、知识,却偏离了创新的核心目标:技术创新。过分追求客户满意度,使企业失去了新的技术开发机会。资本对品牌、项目的投入和运作,随着边际效益递减,收益会越来越少,唯有技术创新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边际效益,企业的长久发展必定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还有研究从原始创新、渐进创新、突变创新来分析,实际上这些创新很难断然区别开来。这些都不足以把握自主创新的本质,自主创新不应该从静态的角度来考虑,认为拥有核心技术就是自主创新。经营环境在变化,技术也在变,核心技术并不能保证企业一劳永逸。2 自主创新是以技术为核心的管理模式

纵观企业创新,我们可以看到,没有固定的统一模式,创新本身面临很大的不确定和风险。自主创新实质上是以技术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这是一种动态的模式,只有建立了技术核心模式,才可以使发挥个人和团队的作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这些不断产生的新技术是保证组织发展的动力,这种以技术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是自主创新关键。2.1创新的组织形态

创新的组织形态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见表1、.2.1.1 生产为核心

以生产为核心的企业,处于不断改善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根本上说是对现有技术的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很容易被模仿,尤其是市场上出现新的技术时,以前的优势很容易失去。2.1.2 以营销为核心

营销核心是对现有技术充分利用的另一个方面,是从市场需求人手,不断开拓新的市场,通过准确的定位和高明的营销技巧深入挖掘和开发现有技术的利润。但是这种核心并不能使企业保持长久的竞争力。2.1.3 以学习为核心

在此模式下,企业迅速追赶,为此花费巨大,且始终跟在别人后面,缺乏主动权,竞争中处于劣势。2.1.4以技术为

以技术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高级形态,它保留了生产型企业和生产经营型企业的优点,同时又有了新的内涵。技术创新型企业把企业竞争从单纯的生产竞争和营销竞争扩展到技术创新的竞争,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职能,在企业内部实现技术创新的制度化,集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三位一体,形成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三者互动的健全的体制和机制,保证持续技术创新,获得具有竞争力的收益,这种模式的演进代表着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的崛起,而不是少数几个企业的技术领先,组织形态的管理演进如图1所示。2.2 以技术为核心的管理模式

把技术作为企业的核心职能,围绕企业技术展开经营活动,技术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动力,整个企业是一个技术发展系统,包括技术开发子系统,技术转化子系统和技术收益子系统,如图2所示

技术开发子系统是密切关注相关领域情况,获得最新知识,建立沟通平台,联系科研机构,合作开发,确立新技术项目。如韩国近70%的中型企业建有技术革新中心,产品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基本在企业内部完成,成为地域战略产业提升和产学研一体化的有生力量。一些员工较少的小企业,尽管没有建立技术革新中心,但大都聘请了技术顾问,有的还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互惠互利的协作关系。中小企业用于研发投入的力度也相当大。据全罗南道中小企业厅对近千家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抽样调查,近3年来,年均用于研发投入资金,已占到销售收入的9.5%。

技术转化子系统,把开发的新技术转化为产品的过程,包括原型生产和产品制造,我国在生产经营这个子系统具有很大的优势。

技术收益子系统,通过高效营销活动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技术,通过品牌,扩大市场等方式挖掘收益。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3.1健全自主创新子系统

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以技术为核心的各种要素的整合过程,也是各国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从主体来讲是多元化的,包括企业、科研机构、政府及个人;从内容上来看,应该是一个动态的保持学习和创新的持续环境。自主创新子系统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化、技术收益子系统,技术转化方面我国企业很强的生产能力,现在在逐渐加强营销、服务这些收益子系统,但是技术研发子系统以及以技术为中心的管理都非常薄弱,必须健全三个子系统,使企业、政府、科研机构、个人有效地组织起来。3.2建立研发机构,加大投入力度

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不能进行技术规划与情报收集与开发,不了解科研院所动态信息,不了解技术信息。只能按照原有技术扩大规模,或者进行一些较小模仿、创新,通过压低成本来获得竞争优势。低成本又促使企业使用大量劳动代替资本,劳动廉价化,陷入恶性循环。必须建立高效的研发机构,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积极沟通、学习、吸收、转化新技术。3.3 以技术为核心的创新管理与体制

企业要从更高更远的角度去看问题,不能紧盯着眼前利益,必须把技术作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之本,有严密的技术发展战略和资源支持规划。创新依赖于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人文管理就是对人的文化管理,对员工的创新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有效激发,它要求管理的艺术性和灵活性,培育人性化的企业文化。创新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创造性活动,依赖于不同思想、意见的相互交流和撞击,需要破除官僚主义和等级制度,创造开放性、自由交流、容忍不同观点的环境。在美国企业,开放式管理实际上已经制度化为一种正式程序,成为一种企业文化,造就出一种特殊的创新生态机制。实行参与式的全员管理,鼓励员工全方位参与管理、决策或提出合理化建议,给员工提供一个关心企业发展、与企业融为一体的渠道和机会,既满足了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又可以达到提高企业效率的目的。企业要以技术为核心,充分改进企业管理机制,利益的合理分配,创新成果共享,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员工创造力,为员工营建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3.4信息化平台和沟通平台

篇8

英文名称: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西安科技大学;陕西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陕西省西安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7312

国内刊号:61-1414/N

邮发代号:52-11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技术与创新管理》(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西安科技大学;陕西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协会主办的刊物。办刊宗旨:以宣传国家科技、产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各项方针、政策为己任,报道高校科研管理、科研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内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篇9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第一,大规模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程度更高,能够为巨大的研发投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有利于大规模技术创新活动的推动。第二,技术创新过程具有的高风险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容易使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企业规模越大,技术创新失败的风险效用就越低。第三,大型企业具有较大的差异化特征。也就是说大型企业可能拥有在多个领域的丰富经验,这使企业有机会涉足其他领域的创新活动,多样化的投资使得企业通过传统的分销渠道实现市场化成为可能。第四,技术创新具有范围经济性。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企业经营范围增大,企业能接触到更多行业的知识,有利于促进研发效率的提高。第五,大规模的企业能更好的加强其对R&D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将创新活动当做其攫取超额利润的有利选择,越能长时间的维护超额利润。

第二种观点认为,相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规模较小的企业更具有创新优势。如Demsetz(1969)等人不认同熊彼特的观点,他们认为相比于大企业,小企业能够承担更多的技术创新。国内学者李平、邢丽娜(2007),董晓庆(2013)等,于君博、舒志彪(2007)等人也通过实证分析从不同角度验证了这种观点的正确性。

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第一,中小企业扁平化的管理结构和灵活的组织机制,不同于大型企业中垂直的管理结构和僵硬的组织机制,从而避免了大型企业中因为经营层次较多、管理权利相互制约而导致的创新能力减弱和管理过程中的低效率。第二,随着企业规模增大,市场垄断地位增强,大型企业往往更关注能够带来更大收益的大型创新,而忽视其他机会,导致技术创新的敏感度降低。中小企业的高度市场灵敏性,能够使其更容易的发现市场中存在的机会,更好的推动技术创新。第三,不同于大型企业正式、僵硬的管理环境,中小企业中往往具有更宽松的氛围以及更灵活的人际交往,这都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更有利的空间。第四,中小企业具有不同于大型企业将研究创新人员晋升为管理人员的奖励方式,中小企业企业奖励研究人员时并未使其离开研究岗位,这样既保证了研究的土壤,又有利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第三种观点认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分别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在技术创新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如大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资源优势和规模效益,而中小企业则具有明显的行为优势和创新活力。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邵俊岗(2001)、翟红华(2004)等。邵俊岗(2001)在研究中指出对于技术创新,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在产业、战略、组织、方式、环境和效率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大小企业分别具有不同的创新优势。翟红华(2004)也指出,不同规模的企业适用的技术创新模式也有差别,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各具优势。

篇10

论文摘要:在以客户为导向的今天,客户知识已经成为企业中比设备、物资更为重要的资源。在对客户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客户知识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并详细分析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为企业的创新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

客户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企业的技术创新只有不断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如果做不到通过不断改善自己而取悦客户,其客户就会很快流失殆尽。创新永远是持续的流程,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尽快建立自己的基于客户知识管理的技术创新体系。

1客户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1)客户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知识的有序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企业可获得的知识数量空前增大,知识传播速度和更替周期空前加快,知识创新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客户知识管理作为企业客户管理的新理念,通过对客户知识的整理和分类,通过数字化和知识化将大量无序信息有序化,将客户需求具体化,使技术创新的过程流畅,各个阶段紧密有序,为员工提供知识共享的环境,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改善服务质量。

(2)客户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规避。企业技术创新是具有风险的,创新成果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也可能根本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种风险主要是由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新产品的市场接受程度所决定的。客户知识管理可有效降低这种风险。客户知识管理并不是从技术开始的,它始于商业目标、过程和对共享信息需要的知识。现在许多企业已认识到,企业应该到客户那里获取企业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通过对知识的传播和收集,通过企业与客户的互动沟通.企业可从市场得到更多的信息,为技术创新作依据和参考,减少技术创新方案中不完整之处以及可根据市场信息的反馈而及时调整创新方案。

(3)客户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反馈的监控。技术创新的每个阶段的产出都应该反馈到技术创新系统中来。通过对每个阶段成果的评价来不断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目前大多数企业做的只是将技术创新知识整理与存储的工作,客户知识管理应该与企业的业务流程结合起来,将客户知识作为流程来管理,使企业的资源和客户知识形成一条知识链,让每一阶段的技术创新过程都可以得到检验与评价。而且,企业可以通过对每个阶段反馈信息的分析,相应调整创新战略,领导市场潮流。

(4)客户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优势的保持。技术创新是能够扩散的,尽管企业可以对自身创造的技术采取足够的保密手段,但一旦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取得竞争优势,其它企业将会扩大资源的投入进行模仿技术创新,从而削减技术领先企业的竞争优势。在这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实施客户知识管理的企业就能保持技术创新的优势,及时适应改变了的创新环境。有调查报告发现,成功实施客户知识管理的企业,其产品开发实现生产能力所需要的时间平均削减了11%,实施客户知识管理不太成功的企业平均只减少了1.6%的时间。

2基于客户知识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型

目前企业的技术创新已经走向多机构系统集成网络联结的道路,但是就联盟内部单个企业而言,本文认为技术创新是从创新决策的产生、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到产生新的创新决策的循环过程fJ]。在这一循环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客户知识管理。目前,很多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忽略了客户知识管理的重要性.采取的都是从客户到营销部门。到研发部门,再到生产部门的价值链直线型模式,客户知识的这种传递路径严重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和创新目标的明确性。因此,企业技术创新的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直接面对客户,直接与客户接触,既可以把客户请进来。也可以让工作人员走出去,每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掌握客户需求的相关知识,从而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链圆环结构。

我们从客户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建立一个简单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见图1)。

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从创新决策开始,经过研发、生产.将技术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后,由销售部门将产品或服务转化为企业的效益。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考察市场客户的需求,并且结合现有的技术成果.企业又产生新的创新决策,指导下一轮的技术创新。所以,本文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客户知识管理的内容贯穿始终,指导每一个部门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循环模型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客户知识互联”(1inking knowledge)网络。明确要求各部门不能各行其是,而应该相互合作与协调,跨部门交换客户知识和分享经验。企业将客户知识存储于动态知识库,分发到需要的终端。客户知识管理系统为更好地制定与客户有关的战略和决策,提供了良好的应用环境。客户知识管理系统根据企业技术创新的要求,将与创新密切相关的客户知识分发给需要的职能部门和人员,达到以客户为中心的协同工作的目的。比如针对某个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生产部门会接收到CKM系统分发的客户知识,以此为依据开展制造加工.并将制造流程信息反馈给客户服务部门,客户服务人员会结合相关客户知识.通知该客户详细的供货细节。图2即为简单的客户知识共享示意。

3基于客户知识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模型分析

3.1企业技术创新决策分析

技术创新决策指为了解决企业面临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问题或者为完成某项技术创新活动,企业家选择技术创新项目和技术创新活动方案的过程闭。企业家要作出科学的技术创新决策,除了要明确自身的技术水平外,还必须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

客户导向性、技术与客户需求匹配的先进性和协调性是技术创新决策的主要特征。技术创新活动是介于技术与经济之间的一个特殊环节.是技术发明的实用化和实用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相统一的过程。因此,技术创新决策必须从市场出发,以客户需求为落脚点。以客户为导向是技术创新决策的主要特征。技术创新的实质,就是利用某种技术满足客户的某种新需求,或者以更高级的方式满足这种需求.或者发现潜在需求与创造新的需求。技术创新决策是技术与客户需求相匹配的产物。匹配的好坏,标志着技术创新决策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技术创新的成败。如日本为了抢占高清晰度电视机市场。以模拟电视技术为基础来研究.用了20年时间,投资16亿美元,结果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因为日本的产品与美国的全数字技术生产的高清晰度电视机相比.技术档次和质量水准都差了许多。日本这次创新的失败就败在“新产品概念”的构想上,失误在技术档次与客户需求的匹配上。

3.2企业研发分析

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应该根据市场中客户对产品性能的要求,打破科研机构“理论一技术一产品一市场”的传统模式,建立“市场一产品一技术”的研发新模式。企业最直接的客观环境是市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对象是客户,离开市场,忽视客户,就谈不上创新。通用汽车2005年春天推出的悍马H3,比起它的前两代产品有了很大不同。原先被认为太花俏的水箱护罩,做了内缩,让车头显得更扎实;两侧头灯改成扁平造型,以增加气势;车门也有了人性化的细节设计等。通用希望H3承担起改变悍马品牌定位的重担.从一个传统的大型SUV向中型SUV转变,以吸引更多的消费群,扩大市场占有率。

从销售情况看,这款车没有让人失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欢迎。H3的设计是这样进行的,400多位运动休旅车的车主被分成5批邀请到公司.在3天内轮流对6款不同的新车设计评头论足。这时,设计师团队就在隔壁.把听到的各种建议和灵感在图纸上不断修改成型。可以这样说,是H3的目标客户决定了它将会成为一辆什么样的车。因此相比于通过各种访谈和调查询问客户对新产品的要求,另一种方法更能贴近了解客户,并有助于分析市场的潜在需求。那就是像悍马尝试的那样,让客户直接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创新中来,和设计师、工程师们一起工作,直接表达他们的愿望和要求。

3.3企业生产分析

在管理学中,有一种激励理论就是参与式管理,通过让员工参与管理来提高员工的士气。这种内部的激励原则同样可以运用到外部,让客户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过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Toflier在其著作《第五次浪潮》中就曾使用过“Prosumer”来表示让客户参与生产过程。这样.企业就可以充分利用客户对产品的知识来取得切实的收益(比如产品的改进),而这种知识可能来自企业的竞争对手,也有可能来自别的客户或者客户自身。请客户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方面使客户能够从自己的立场对企业提出要求,让企业一开始就将这种要求考虑到自己产品的生产中去,这样的产品面市后不太可能遭受到客户的拒绝:另外一方面客户感受到一种尊重和关怀.这种感受将换来长久的忠诚。这种参与使客户在遇到问题时,由原来的和企业对立的立场,不知不觉转移到共同思考谋求问题的妥善处理的立场上来。

3.4企业销售分析

销售流程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客户,并和客户进行知识的双向交流。把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信息有效地传达给客户。这一过程建立在对客户需求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事实上也就是销售线索的挖掘在了解我们的客户之后,要不断地和客户进行双向交流,把产品信息传达给客户,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产品知识培训、现场展示等活动。从这些活动当中,我们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客户内在的真正需求和想法,以此作为重要的客户知识。另外,由于准确的目标客户知识对于企业的市场活动和销售活动至关重要,而客户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因此企业需不断地对客户动态知识库进行更新。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有关客户的知识”和“为了客户的知识”。

3.5客户知识库系统分析

企业的客户知识库本身是在不断更新和变化中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不断吸收客户知识,同时又将新的客户信息反馈到客户知识库中,使客户知识在它的不同存在形式间不断转化,实现了螺旋形的增值过程。客户知识分为显性客户知识和隐性客户知识。客户知识的创新要经过以下4种转化模式。

(1)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社会化模式。公司客户知识的社会化.是企业员工与客户或者内部员工问通过相互交流、学习与合作.创造新的隐性知识,如共享的心智模型、技能、想法等的过程。

(2)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外化模式。客户知识的外化过程是把隐性客户知识表达成显性的概念的过程,它是客户知识的4种转化模式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只有将隐藏在公司客户或员工头脑中的有关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创新思想明确表达出来,才有可能借助集体的力量将其实现。

(3)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综合模式。客户知识的综合是利用多种渠道和方法搜集散布于公司内外的显性客户知识,经过排序、增减、分类、综合等分析处理后,将它们存储积累于公司客户知识库中的过程。这一过程能够产生新的、更加系统化的客户知识。

(4)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内化模式。当通过社会化、外化、综合获得的知识被内化成个人的隐性知识,形成一种共享的心智模式、认识想法和经验诀窍的时候,才会变成有价值的资产。

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与之相对应,客户知识的4种转化模式相互连续、螺旋上升、逐渐扩大,同时新知识不断被创造出来,显性知识不断得到积累,客户知识库的储量也不断增加。例如,关于客户需求的隐性知识可以通过社会化和外部化转变为新产品概念,这种概念化知识又可以通过组合化产生系统化的知识.如开发出新产品原型。而系统化知识又可以通过内部化转化为运营知识,如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基于经验的知识又启动了新一轮的知识创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