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风险纳税人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4-06 19:24: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增值税风险纳税人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增值税风险纳税人管理办法

篇1

市局货劳科:

根据市局工作要求,我局对我县的增值税发票综合治理和风险管理工作进行了梳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增值税发票综合治理

1.体制机制层面。

我局目前发票管理情况是政策法规股管理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征收管理股管理通用机打发票、定额发票、企业衔头发票等普通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与通用机打发票具有“同质性”,应予以整合,各级税务机关从上到下没有专门的发票管理部门,不利于发票的管理和相关工作的开展。

2. 法律法规层面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是1993年12月12日国务院的,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市场经济建设,这个《发票管理办法》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经济形式和税收管理的需要,如强化发票领购、加大处罚力度、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理等方面的内容都应完善。

3.国家政策层面

自产免税农产品等免税产品开具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是否可以被下游企业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可以抵扣的范围,使用的农产品种类等相关政策,还不够完善,没有专门的公告等税收政策进项仔细的告知,存在政策方面的争议和不确定性,容易引发税收风险。

4.管理制度层面

主观原因上对普通发票的检查力度及重视程度不够,重专用发票的检查,轻普通发票的检查。发票审核不严敷衍了事,使纳税人有可乘之机,违法行为更加肆无忌惮,税收执法人员风险增强。

对普通发票缺乏有效的稽核手段,管理监控手段落后,近几年来,税务机关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采取了许多新的措施,研究制定了不少制度和办法,实施了金税工程和推行发票升级版工作。但对普通发票的管理措施还相对滞后,没有建立一套适用性的管理办法。仍使用原始的手工审核,手工操作就留下了人为的操作空间。面对大量的普通发票违法违章行为,只能处于鞭长莫及的被动局面。目前之所以存在大量的普通发票违法案件,归根求源是普通发票偷、逃税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不够严密,管理也欠规范,处罚相对力度较轻,不能真正触到纳税人的痛处。或碍于情面不予处罚、减轻处罚或以罚代刑。加之很多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薄弱所致,依法纳税、诚信纳税在一部分纳税人头脑中没有真正形成,因此存在着“查出来损失不大,查不出我赚着”的思想,使得许多单位和个人都利用普通发票做文章,损害了税法的严肃性,从而给纳税人造成了利用普通发票偷逃税款的机会。

5.部门协作方面

目前面向社会的全国的增值税发票真伪查询网站以逐步统一,纳税人可以通过网站查询发票真伪等。但通用机打发票、定额发票每个省级税务机关的查询网站、查询方式、查询范围等全部不一致,为纳税人带来不便,同时也没有遵从纳税服务全部一个标准的承诺。同时税务机关内部,核心征管系统没有发票真伪查询的模块,各省级、甚至同一省内同一地州市的发票信息也无法进行查询,没有信息交换。面对纳税人拿到税务机关要求查询的发票,如果不是本县区范围内的,税务机关就无法直接进行查询,查询的渠道和纳税人一样,外网查询。不能快速的服务纳税人,满足纳税人需求。

6.操作执行层面

是实行税控开票制度有欠缺。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是税务机关及时、准确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信息,强化税源监控,堵塞征管漏洞的重要手段,应着力在餐饮、服务、娱乐、房地产等行业,大力推广税控收款机,以发票控管税源。

同时,在发票检查环节,着重强化“两项措施”。一是稽查部门办案时,注重对发票的检查,以发现案件线索。要加大发票协查力度,坚持日常打假与重点稽查打假相结合,对发票举报线索,及时查处,对制、售假发票犯罪应严打重罚,保持高压态势。二是征收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发票违规违法的专项检查和重点整治。选择重点行业发票或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检查,发现线索或疑点,及时排查、比对和整治。

(二)完善增值税发票风险工作机制

1.县级税务机关中,由于扁平化管理的要求,货物劳务税部门(政策法规部门)是风险应对团队成员,负责增值税发票风险分析和识别工作。县级风险任务可以由物劳务税部门(政策法规部门)进行,并推送给税务分局,税务分局分局长进行任务分配,由应对人员进行应对反馈。省局或总局推送的风险任务,由市局推送后我局征管或法规部门进行接收,再进行推送。有分局应对反馈。

2.影响增值税发票风险工作质效的因素。

县一级税务局部门是增值税发票风险应对的第一线,同时也是上级税务机关各部门风险承接应对的第一线。每年承接应对的各类税收风险较多,基层应接不暇,导致风险应对工作质效不高,建议增值税发票高风险任务有地州市一级的税务机关直接统一进行应对反馈,不再向县级税务机关推送。

3.风险任务应对质量和效率不高的原因

日常监管与政策宣传不到位,税收管理员应定期不定期深入企业,向企业宣传相关税收政策,重点督促企业健全和规范账务,正确计算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严格按照发票管理办法开具发票。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核算情况,对发现企业存在的涉税风险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基础征管质量的提高,才能使得日后风险发生后风险任务应对的质量和效率提高。

篇2

关键词:营改增;税务风险;税务筹划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2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环境开始发生变化,“营改增”后,税务风险开始增多,如何控制税务风险,如何做好纳税筹划就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营改增后的税务风险及控制措施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存在的税务风险及控制措施

目前涉及的发票犯罪主要和增值税有关,由于增值税在抵扣方面有一定的要求,为了逃税和漏税,一些人会借此机会在发票上面弄虚作假,采取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办法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就是指为自己、他人虚开,以获得自己的既得利益。

“营改增”后,由于企业可利用很多的增值税发票来进行抵扣,这样就可以缴纳很少的税款,以达到逃税和漏税的目的。“营改增”后随之而来的代开发票等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有的人利用发票套利,已经严重触犯了法律,有的在钻法律空子,因此,在“营改增”后及时防范税务风险,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以下主要从几个方面来防控税务风险:

1.应该加强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认识,并且要全面了解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上所规定的具体内容及要求,例如要了解纳税人是在哪个银行进行开户的,账号是多少,包括纳税人的登记号,必须将这些核实清楚,并一一准确的反映出来。

2.要获取符合法律规定的扣税凭证,并且在指定的时间内交给税务主管机关,然后给予认证。由于增值税专用发票能够体现出货币功能,同时还是纳税人进行正常生产经营的有效凭证,纳税人常常是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来抵扣税款。

3.详细准确的了解增值税法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因为增值税属于价外税的范畴,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将税款和价款进行分列,将税款和价款二者相加,得出的结果就是价税。

4.“营改增”后纳税人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纳税法律和法规进行,如果纳税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出现这种行为的,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给予适当的处罚。当纳税人拥有了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时,不可以充当合法的扣税凭证进行抵扣税额。如果虚开发票的销售收入越来越高,那么就很可能出现重复征税的现象,同时也会加剧风险的发生,因此,作为纳税人应该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纳税标准和要求及时纳税。

(二)进项税额抵扣存在的税务风险及控制措施

“营改增”试点,虚增或者抵进项税额的现象越来越多,其中所面临的税务风险也在增加。主要体现在:

1.纳税人获取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用来充当合法的扣税凭证,然后进行抵扣进项税额。例如利用扫描仪或者电脑等等这些不能进行防伪的设备,来对进项税额进行抵扣。

2.购进的货物主要是用在了非应税项目以及个人的消费过程中,但是却没有将进项税额转出;已经购进的货物用来抵扣进项税额,其用途有所改变,主要用在集体福利方面或者用在非应税项目等,没有将进项税额转出;发生在非正常损失情况下的产品,无法进行销售,同时也不可能出现销项税额,因此,对于这些货物就应该进行进项税额转出。

3.如果应税服务已经出现了不能抵扣进项的情况,没有对进项税额在当期中进行扣减。

4.纳税人在应税方面所提供的应税服务,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之后,之前所提供的服务开始终止,其中还会出现开票错误的现象,遇到这种问题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进行。

“营改增”后纳税人在进项税额的抵扣过程中,为了控制税务风险,需要采取以下几点控制措施:

1.无论是从提供者还是从销售方获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都应该将增值税额标注在上面。

2.如果是从海关获取的增值税,也应该在专用的缴款书上面标注增值税额。

3.如果购进产品就应该按照产品的收购发票并且计算出产品进项税额。

4.纳税人必须详细阅读并且遵守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纳税人必须按照相关内容,来约束自己的纳税行为。

5.需要纳税人注意的是如果企业会计的核算不合理,或者是不能提供真实准确的税务资料,即便进项税额在抵扣的要求下,也很难在销项税额中进行抵扣,同时在办理资格认证,却没有进行有效申请时,进项税额是很难在销项税额中进行抵扣的。

(三)增值税政策上存在的税务风险及控制措施

为了推进“营改增”改革,避免纳税人承担较重的税收负担,在“营改增”试点方案中设置增值税免征或者退增值税的项目。“营改增纳税人在享受增值税的政策时,一方面对增值税项目实行免征处理,其中的内容包括对个人的著作权实行转让、给残疾人提供服务,试点纳税人在技术上提供转让,另一方面对残疾人单位进行合理安置,让他们享有优惠政策。

“营改增”纳税人在享用税收政策时,需要努力控制税务风险,其中税务风险及控制措施如下:

1.认真考虑和分析税务的各种情形能否符合税收政策。由于有些纳税人为了使税收的情形符合税收政策的基本范畴,没有从税收的实际出发,而是利用比较简单的账务处理方法来接近税收优惠政策,这样就会导致税务风险的发生。

2.如果自身能够满足税收优惠政策的要求,应该严格按照税务机关的相关规定,同时还要按照基本的流程进行申报优惠政策减免和奖励。

3.处理好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免税项目之间的关系,例如纳税人在享受税收政策时不能开具专用发票。

(四)偷税和漏税风险及控制措施

有些企业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往往会运用少计算收入的方式,来达到逃税和漏税的目的。这种方式主要是以现金收入为主,不会开具比较正规的发票,也没有将其在账目上真实的反映出来,也就是说这种收入属于账外收入。

在日常的工作中,“营改增”后纳税人少缴纳税款的原因有很多种,税务机关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纳税人的行为还没有形成犯罪的情况下,可以让纳税人进行补税,或者向纳税人收取滞纳金。不允许企业隐瞒销售收入,如果有所隐瞒并且偷税漏税,那么应该给予适当的处罚。针对一些企业少计收入的行为,致使纳税人少缴税款的属于偷税和漏税行为,如果其行为还构不上偷税罪的,应该交给税务机关,并追缴纳税人少缴的税款,并处以适当的罚款。

(五)税务核算风险及防控措施

对于一些试点企业,会经常面临税务核算风险,其中主要体现在:企业面临税负增加风险,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不合理,甚至可能会引发行政风险。因此,为了避免试点企业出现税务核算风险,在增值税申报过程中应该注意防范风险的发生。

二、营改增后的税务筹划

(一)税务筹划的含义

税务筹划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法律和相关法规的允许范围内,通过对企业中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合理减少企业税收,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在日常的税务筹划工作中,需要充分考虑企业财务管理的多种因素,例如,如何有效的使用会计管理方法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税务筹划与漏税、偷税不同,税务筹划是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科学规划。一是税务筹划是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下进行的。税务筹划具有可预见性,具有合法性等特点。虽然偶尔会出现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相脱离的现象,但是前提是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二是充分理解税务筹划所具有的可预见性特点,税务筹划的可预见性主要是指企业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与税务行为进行筹集和规划,整个筹划的过程具有提前预见的能力。例如企业中的营业税,只有企业中的产品进行销售时,才能产生缴纳营业税。但是在税务筹划的过程中,企业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合理筹划,这样就可以减轻纳税负担。然而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是完善税务筹划的重要方式,这样就可以看到整个过程都具有可预见性,三是企业税务筹划必须有针对性,也就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税收成本。

(二)营改增后的税务筹划风险产生的原因

为了有效控制营改增后的税务筹划风险,首先必须找出税务筹划风险的原因,这样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企业税务筹划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

1.在政策的理解上存在着缺陷。由于企业自身方面的一些因素影响,并不能对与税收相关的一些政策进行深刻的理解,对政策的理解模糊不清,这样就很容易与税务机关在理解上产生较大差异。

2.政策的变动会给税务筹划带来风险。企业在税务筹划过程中,必须在符合相关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执行,如果一旦政策上有所变动,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筹划的效果,甚至还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3.税务筹划不够灵活。当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时,税务筹划工作会很难进行。企业为了获取一定的税收利益,必须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同时各项经济活动还要满足税收政策的基本要求,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保证税务筹划的灵活性。

4.税务筹划人员认识不够。由于税务筹划人员在风险意识方面缺乏认识,导致税务筹划人员对税收法律的理解出现错误,如果对税务的筹划方向没有把握好方向,就会影响税务筹划总体构思。

5.企业内部控制不够严格。很多企业在税务筹划执行的过程中常常出现问题,例如企业和用户在签订经济合同时,不同的经济事项所涉及的税率会不同,然而有些企业在签订合同过程中,没有将企业中各项经济活动的金额分别标注出来,因此,企业往往要承担较高的税负。

(三)营改增后如何做好税务筹划

税务筹划的主要目的是如何才能进行合理的减税,这与营改增相关政策相匹配,对于企业而言,营改增后如何做好税务筹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具体的税务筹划措施如下:

1.营改增后的税务筹划必须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优惠政策。如果在营改增的政策中涉及了营业税的相关政策时,那么要求一些企业在税务筹划的过程中要及时把握好优惠政策,同时还要深刻的认识到营改增对其他企业的税率有所优惠,因此,企业必须将其利用在税务筹划中。

2.对纳税人的身份进行合理选择,然后再进行税务筹划。在缴纳增值税的过程中,由于纳税人身份有所不同,不同身份的纳税人对税务筹划的影响也不同。一方面,对于那些不会产生应税的企业来说,可以运用税负比较的方法开展税务筹划工作,另一方面,一些规模小的纳税人在向一般纳税人身份转变时,需要认真考虑的是作为一般纳税人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需要聘用或者培养比较专业的会计人员,在这个过程中会使企业财务核算的成本增加,同时,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管理过程也比较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这样都会使纳税的成本不断增加。因此,在营改增后,税务筹划必须充分考虑纳税人的实际身份。

3.结合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正确的选择供应商。随着产业分工的日益精细,在生产链条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供应商,企业在供应商手中购买的材料,往往会涉及到增值税。在营改增的政策下,增值税可以充分发挥抵扣作用,因此企业在各项经营活动中,选择的供应商应该能给提供增值税发票,这样就能将增值税抵扣作用发挥出来。

4.从企业的销售行为方面开展税务筹划工作。在营改增后,进项税作为其中的抵扣税,也就是企业购进货物的过程中从中产生的税金,可以同销项税进行抵扣。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拥有进口产品,同时也进行产品的出口,这样就会产生一些进项税。如果产生进项税,就需要在营改增的政策下进行规避,也就是要在确保服务质量的情况下,将企业自身具有的劳务服务实行外包,并通过这种外包的方式来加以抵扣其中部分进项税,以实现税费合理的目的。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防止营改增后的税务风险及做好税务筹划是降低企业税率的重要手段。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日益变化,企业只有进行开源节流,适应营改增政策的改革,在营改增相关法律法规的范围内约束自己的纳税行为,才能真正做到节约企业成本,才能不断的完善税务筹划工作,降低税务筹划风险。

参考文献:

[1]蓝海萍.税务筹划的风险及对策浅析[J].现代商业,2010(6).

[2]樊其国.警惕“营改增”试点的四大税务风险[J].海峡财经导报,2012(11).

[3]王化敏.“营改增”前后融资租赁企业的困惑与涉税风险控制[J].当代经济,2013(5).

[4]晨竹.“营改增”试点企业税务风险梳理[J].财会信报,2013(5).

篇3

2009 年我国企业可能将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而这无形中也增大了我国2009 年财政收支平衡的难度。保障国民经济增长、维持社会稳定、刺激消费以及投资基础建设都需要财政收入的支撑,而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是税收收入。基于这样一种形势,我们可以推测,2009 年税务机关的征管、稽查力度将趋于严格。

作为企业,逆势之中不仅需要在经营方面继续寻找新的增长点,还应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以及企业的税收政策。一方面要积极了解把握税收政策,及时对税收政策的调控做出快捷反应,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另一方面密切关注税收政策并积极应对经济形势,防范可能面临的税收风险,将其落到实处。

2008 年我国的税收政策变化有些让人应接不暇,企业需要关注重点税种的政策变化及相关风险点。

增值税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扩大需求,促进企业设备投资和扩大生产,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国全面推行了增值税转型改革,规定自2009 年1 月1 日起,允许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企业在操作实务中需注意此次增值税改革的几个重大的变化点以及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1.抵扣范围。为堵塞因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可能带来的税收漏洞,修订后的《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自用消费品(如小汽车、游艇等)所含的进项税额,不得予以抵扣。

另外,购进固定资产及其相关的运输费用均可抵扣。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自2009 年1 月1 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包括接受捐赠、实物投资)或者自制(包括改扩建、安装)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可根据新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在此提醒企业应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及时进行认证,对于一些购进固定资产等的情况,如无法确定是否属于可抵扣范围,建议先进行认证,避免一些可抵扣项目因超期无法认证而不能抵扣的风险。

2.跨期抵扣。根据财税[2008]170号规定,“纳税人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2009 年1 月1日以后(含1 月1 日)实际发生,并取得2009 年1 月1 日以后开具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的或者依据增值税扣税凭证计算的增值税税额。”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实际购进行为发生的时点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依据新增值税条例及实施细则中对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来进行具体属期的判定。二是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扣税凭证须为2009 年1 月1 日以后开具、取得并经过认证的。对于有些企业为了获得抵扣而将原本在2008 年度发生的固定资产采购行为以退票方式重新在2009 年开具的情况,很可能为企业带来税收风险。

3.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对于使用过的属于条例第十条规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按简易办法依4% 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对于使用过的其他固定资产,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 号)第四条的规定执行。

关于这一点提醒企业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固定资产出售时适用的政策不但需要区分该项固定资产购入时的不同情况进行缴税,而且还要看企业出售时所开具发票的情况,如果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则不能按照4% 减半征收的优惠税率来缴税;二是对于购入固定资产的企业而言,无论所购买的是新设备还是旧设备,只要购入方能够取得该项固定资产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符合条例中所规定的抵扣条件,均可按照相关政策进行认证及抵扣。

此外,降低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修定前小规模纳税人分为工业和商业两类,增值税征收率分别为6% 和4%。修定后的增值税条例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再区别工业和商业的适用税率,将征收率统一降至3%。

营业税

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需要引起企业注意的有两个问题:

第一,与《增值税暂行条例》衔接,将纳税申报期限也由10 天延长至15 天,并且进一步明确了对境外纳税人如何确定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发生时间、扣缴地点和扣缴期限的规定。

第二,改变了原来条例中规定的营业税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地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但是,纳税人提供的建筑业劳务以及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应税劳务,应当向应税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营业税劳务应当在机构所在地进行申报纳税,改变了原条例中要求向“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的原则,这对于很多企业来讲应该说是更容易操作了;二是建筑业的劳务仍应继续在应税劳务发生地进行申报纳税。企业在实务操作中需注意区分不同情况分别适用不同政策,避免纳税风险。

企业所得税

2008 年1 月1 日起开始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一直是企业高度关注的热点。提醒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有以下几点:

1. 税收优惠政策。企业要高度关注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尽量用好用足。对于新企业所得税法体系下的税收优惠政策既有从2008 年起即宣告废止不再继续执行的政策,也有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以实施过渡的优惠政策,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在新法体系下可以继续执行到期的优惠政策。企业需要关注的是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需要符合的条件、具体认定管理办法以及税法对企业财务核算方面的要求。

2. 工资薪金扣除。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而日前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 号)则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合理的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定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并且给出了税务机关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以依据的原则。该文件中对于工资和福利费范围的规定也是需要企业重点关注的内容。

对于企业而言,需要及时做出税收安排,即企业需制定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要及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而对于一些习

惯于以发放各种补贴代替工资的企业,则需要检视一下是否有必要对企业的工资制度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新企业所得税法体系下,根据国税函[2009]3 号文件的规定显而易见,企业如果能将各主要税种相关政策的变化是

企业需格外关注的。在用好优惠政策的同时,更要严控风险。

种补贴取消,代之以固定月薪的形式会更有利于降低税负水平。此外,对于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该文件中规定企业应该单独设置账册,没有单独设置账册准确核算的,将会面临税务机关核定的风险。

3. 捐赠支出税前扣除。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于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做出了相关的规定,但大家对于亏损企业如何扣除一直有着不同的理解。日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8]160 号) 对此予以明确,“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大于零的数额。”这里可以理解为,如果企业的利润总额是亏损,应不允许扣除公益性捐赠支出。这一点需要企业提早做好规划。

房产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6 号宣布:自2009 年1 月1 日起, 原1951年公布的国务院令政财字第133 号《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废止。自2009年1月1 日起,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组织以及外籍个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缴纳房产税。至此,内外资企业将适用同样政策、同种方法进行计算缴纳房产税及城镇土地使用税,结束了内外资企业在房产税上的不同。外资企业需要对此加以关注。

财税[2008]152 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关于房产原值计税的规定。需要企业注意的是,对依照原值计税的房产,不论是否记载在会计账簿固定资产科目中,均应按照房屋原价计算缴纳房产税。房屋原价应根据国家有关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对纳税人未按国家会计制度规定核算并记载的,应按规定予以调整或重新评估。对于一些企业有意通过在固定资产科目中少列原值从而少缴房产税的做法,今后将面临着调整及重新评估进行补税的风险。

契税

2009 年,也许有不少企业会考虑内部的重组。提醒有重组计划的企业应关注一下契税的政策变化。

篇4

在我国税收征管体系中,发票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税收征管、税款的确定和征收以及税收执法检查的重要依据,发票和税收相挂钩,是中国税收征管的一大特色,“以票控税”已经成为税务机关开展工作的根本点和普遍共识,发票在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准确纳税

准确纳税是指严格遵从税收法律、法规,确保按时、足额缴纳税款,同时又使企业享受应该享受的政策。发票的开具时间是企业纳税义务产生时间,发票是企业进行税金核算、纳税申报的依据,取得和开具的发票是否合法合规,直接关系到企业税款的确定,影响纳税申报工作的准确性,正确使用发票能使企业享受到应该享受的政策。例如:未严格按照发票管理办法使用发票,造成当期多交增值税,并且进项税金长期无法抵扣。有家供电设备安装公司,成立当月,就承接一项154万元设备安装业务,设备由安装公司提供,由于公司刚成立,垫付购买设备的资金不足,于是要委托方预付购货款,委托方要求其开具发票才付款。该公司开具了110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其中税金159829元,银行收到把款项后,公司按940171元作预收款入账,159829元做“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入账。因发票开出,纳税义务成立,当月在没有1分钱进项税额的情况下,按159829元缴纳了税款。该公司财务认为,进项税额终能扣除的。等定制设备到货已隔4个月,没想到设备到货的当月没有销项,这15.98万元进行税额无法抵扣,只能转入“待抵扣进项税额”账户挂账。以后几个月由于销售收入较少,累计销项税金小于15.98万元,挂账在“待抵扣进项税额”的进项税额一直没有全部抵扣。从该案例的直接原因看,业务部门对开票时限不甚了解,开票和纳税之间关系不明白,误认为只要是预收款,就不用纳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发票管理办法细则》第33条规定:“填开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发生经营业务确认营业收入时开具发票。未发生经营业务一律不准开具发票。”从政策层面来说,发票仅当发生经营活动时,才会开具,也就是说,发票的开具时间代替了政策层面的纳税义务产生时间。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导致当月多缴纳增值税16万元,缴纳税金之后产生的可抵扣的采购设备进项税额15.98万元,一直没有全部抵扣。对上述案例分析看出,表面上是没有严格按照《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开具发票应当使用中文”规定而造成的后果,实质上是企业内部的销售、财务、技术等部门,没有全面认识和把握该项税收优惠政策,因为在该政策解读中对企业基础工作提出要求,企业对执行税收政策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对基础工作缺乏严细的工作作风。如果企业重视发票填写规定,内部有研究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运行机制和活动,那么这73万元利益也就不会白白失去,应该享受的政策就能享受到了。

(二)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

发票不仅是企业进行纳税申报的依据,也是政府、税务部门进行检查的重要依据。近三年,国家税务总局在税务稽查工作中要求各地做到“查账必查票”、“查案必查票”、“查税必查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在2011年2月1日已经施行,相比旧的《发票管理办法》由财政部颁布,新《发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颁布,法律地位得到提升。《发票管理办法》采取“抓住开票方,从源头上控制”的管理方式,加大对开票方的管理和违规处罚力度;同时把作为受票方或买方在交易中应该承担责任升级;将专业人员,尤其是会计的职业判断作为处理发票事项的应知原则,将司法上的过错推定原则和原罪理论引入发票管理,让举证责任倒置,完全推到纳税人一方。企业各级管理层人员和各部门业务人员都应该对发票重视起来,加强再学习和再认识,避免不必要的税务风险发生。现在有很多公司都涉及到一些与集团企业的业务往来,如:合同是与子公司所签订,业务也是由子公司来具体提供,而开发票与收款方却为母公司,再如有些企业可能涉及到一些核算上的问题,付款方可能与发票填开方也不全一致。这种做法,将会给企业的业务实质的认定带来非常大的风险,子公司真实提供了业务却未开发票亦未申报纳税,母公司未提供业务却开票收了钱。根据《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条“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第二十一条“所有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支付款项时,应当向收款方取得发票。取得发票时,不得要求变更品名和金额”;收款方和开票方应该一致,付款方和发票取得方应该一致。接受第三方发票,无论是接受方还是代开发票的第三方都属于违反《发票管理办法》的行为,子公司涉嫌逃税,母公司涉嫌虚开发票。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行为,除给予行政处罚如罚款、没收非法所得等外,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

二、强化发票管理,防范和控制企业税收风险

企业收取和开具的发票不合规、不合法,必然会产生企业的税务风险,强化企业发票管理,提高发票管理质量,能够防范和控制企业的税收风险,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发票管理工作:

(一)制定企业内部发票管理制度

企业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结合行业特点和经营活动情况制定相应的适合本企业的发票管理制度,对发票的领购、开具、取得和保管等做出具体规定,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加强财务监督和收支管理。

(二)发票取得环节的管理

只有加强发票取得环节的管理,才能有效杜绝不合规发票流入企业,从而避免涉税风险。企业应通过各种形式向相关业务人员普及发票基本常识,使其掌握合法有效的发票应具备的要素,并养成取得发票、自觉验票的习惯。企业业务经办人员要对业务的真实性负责,只有真实的业务才能提出相应的报销要求,确定了业务的真实性之后,出纳人员还要加强对发票的形式审查。第一,要检查各负责人员是否签批到位;第二,要查看发票本身是否有效,是否是正确的版本,辨别票据真伪;第三,要查看相应联次是否齐全,栏目填写是否规范、全面等;第四,要审查业务性质、摘要、金额、付款时间是否与合同保持一致。然后再经复核人员审核,可以杜绝发生不合规发票、虚假发票等现象。

(三)发票开具环节的管理

篇5

关键词:中小企业;“营改增”;税收筹划;方法;对策

一、中小企业税收筹划概述

中小企业税收筹划主要是指中小企业为实现降低税负和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对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税收行为所进行的统一的规划、协调和安排。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具有全局性、合法合规性、风险收益性、专业性和前瞻性等基本特点。

二、“营改增”后中小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自2016年5月份“营改增”全面试点推开以来,中小企业的税收环境和税费负担较之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而使得其进行税收筹划十分必要,主要表现在:一是纳税环境的改变使得中小企业必须进行税收筹划。“营改增”之后,大数据技术和金税三期的结合,将中小企业的纳税申报数据纳入了税务大数据联网核查的数据库,从而大幅降低了部分中小企业通过违规违法手段偷逃税款行为的发生,环境的改变促使中小企业不得不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来减税。二是税费增加的可能性促使中小企业必须进行税收筹划。“营改增”政策实施的初衷是为了有效衔接增值税的抵扣链条,降低企业税负,但是在实务中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散、小、低”的特征,加上其内部税务管理的不规范性,多数企业能否取得足够的合规的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发票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对其税负高低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营改增”后税费增加的可能性促使中小企业有必要进行税收筹划。三是“营改增”对中小企业收入、利润的影响促使其有必要进行税收筹划。增值税与营业税相比,其显著特点就是价外税的特性,因此“营改增”之后中小企业的收入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对于一些产品服务议价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其产品服务定价若保持不变,则实际的不含税产品服务定价会受税率影响而降低,从而挤占了利润空间。这些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中小企业的投融资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税收筹划。

三、“营改增”后中小企业常用的税收筹划方法分析

“营改增”之后,中小企业可用的税收筹划方法主要有递延纳税筹划、税收优惠政策筹划、扣除技术筹划和发票管理筹划四大类,具体分析如下:

(一)递延纳税筹划

按照财务管理时间价值的观点来看,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因此在税收筹划过程中若能实现延期纳税,则相当于企业获取了一笔无息资金。鉴于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过程中可根据税法相关规定来推迟缴纳应纳税额,以获取税金的时间价值。

(二)税收优惠政策筹划

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为了鼓励特定区域或者特定行业发展而提供的一些税收减免政策,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利用政策享受一定税收减免来降低税负。“营改增”后中小企业可以利用相关的优惠政策来实现税收筹划目标。

(三)扣除技术筹划

扣除技术筹划主要是指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把企业的扣除额增高或者进行时期变动以达到节税目的的方法,在实务中常用的手段有缩小税基和尽可能增大各项成本费用等手段来对纳税金额进行科学合理调整,以减轻税负。

(四)发票管理筹划

“营改增”后,中小企业一般纳税人税费负担能否减轻的关键在于其在各项经济活动中能否取得足额的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发票,因此进行发票管理筹划成为“营改增”之后中小企业一般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的一项重要方式。

四、“营改增”后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具体策略

结合上文“营改增”之后中小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必要性及其常用方法分析,笔者认为“营改增”之后,中小企业可从以下角度采取措施来进行税收筹划:

(一)进行税收筹划风险管控

“营改增”之后,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空间增大,但与此同时筹划风险也随之增大,因此进行税收筹划风险管控十分必要。进行税收筹划风险的管控关键在于两点:一是筹划必须满足合法合规要求,即在进行税收筹划方案设计时既要满足国家的政策导向,同时又要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二是需明确税收筹划的目标,即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明确进行税收筹划虽然是为了减轻税负,但是不能单纯为了节税而节税,应当与企业的整体战略和利益的最大化结合起来进行筹划。

(二)“营改增”后中小企业增值税的纳税筹划策略

“营改增”之后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空间增大主要体现在纳税人身份和进项税抵扣率两个方面:(1)纳税人身份选择筹划。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身份所适用的税率和税收管理办法具有较大差异,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低,但是不能进行增值税的进项税抵扣,一般纳税人税率高,但是可以进行增值税进项税的抵扣,因此在成立新企业或者符合财税〔2018〕33号文的规定,企业符合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条件时,中小企业可通过测算税负无差别平衡点来对纳税人身份进行选择来进行税收筹划:(2)一般纳税人进项税抵扣筹划。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到,中小企业一般纳税人在“营改增”之后其税负高低的关键在于增值税进项税抵扣金额的高低。因此在实务中,中小企业一般纳税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措施来进行进项税的抵扣筹划:一是对供应商进行筛选,即在进行采购过程中,中小企业应当尽量筛选具有一般纳税人身份的供应商作为其原材料和劳务的供应商,以提高企业的进项税抵扣率,降低增值税税负;二是通过加速存量资产更新速度的方式来进行节税,即按照现行税收政策法规的要求,企业的增量资产可以进行进项税抵扣,因此有固定资产更新改造需要的中小企业一般纳税人可通过加速存量资产更新速度的方式来增加进项税抵扣,以实现节税和延期纳税。

(三)中小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策略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影响所得税的因素较多,例如职工薪酬政策、福利费支出比例、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式以及业务招待费支出比例等,在实际工作中中小企业容易采取和操作的筹划方法主要可以从固定资产折旧和职工薪酬两个方面入手,例如针对固定资产折旧,现行税法只对折旧的最低年限进行了规定,因此对于经营亏损的中小企业,可选择折旧年限较长的策略,使折旧的抵税效果尽可能的推迟到税前弥补亏损以扩大折旧的抵税效果。财税〔2018〕54号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企业新购购进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设备、器具可以一次性扣除。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利润空间大可选择一次性扣除,否则选择原折旧方法。对于小型微利企业有利用好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23号规定中的自2017到2019年应纳税额低于50万元,减半征税政策。

篇6

关键词:营改增;商业银行;税务管理;影响

引言

2016年3月24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了《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通知中明确自2016年5月1日起,金融业等全部营业税的纳税人,纳入试点范围,改为缴纳增值税。自此身处金融业的商业银行正式踏上营改增之路,并不得不顺应这之后的一系列变化。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区别很大,包括征税范围、计税依据、税率以及征收管理等等,这就意味着商业银行需要围绕增值税的特征以及相关税务处理规定和要求,完善和优化其内部税务管理工作。综观我国整个金融体系,商业银行无疑是其中的核心之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营改增在商业银行的试行,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能否攻克其中的难题直接影响着其后续的经营与发展。因此,无论是从我国经济发展还是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来看,探索营改增对商业银行税务管理的影响都有深刻的意义。

一、营改增后对商业银行税务成本的影响

整体来说,营改增后商业银行的税务成本没有明显降低,甚至出现了不降反增的现象。以下是从不同角度的分析:首先,依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关于进一步明确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金融业有关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财税〔2016〕36号的补充文件,商业银行大部分业务按6%税率计税,显然高于营业税的5%,虽然增值税为价外税,银行计税依据较营业税变小,但税率提高、征税范围也明显变大,使得商业银行实际税负增加;其次,针对增值税进项税额可抵扣的优势,商业银行增值税的进项抵扣主要发生在水电、设备采购、系统改进更新等支出上,但这部分支出在商业银行的占比并不是非常高,可以取得的抵扣金额并不多,人工薪酬、利息支出、存款保险金等占比比较高的并不在进项抵扣的范围内,这样一来税率整体提高而可抵扣项有限,税务成本很难实现降低;最后,营改增过渡期间的优惠政策,在过渡期结束后仍可能进行调整,所以从长远看,不排除增加商业银行的税务成本的可能性。

二、营改增对商业银行税务管理的影响

(一)营改增对商业银行“征缴方式”的影响在征缴方式方面,增值税与营业税相比,对财务人员的要求更高。营改增之前,商业银行的各个分支机构是在所属地缴纳税款的,但在营改增之后,有些商业银行转变了征缴方式,由省级银行机构按一定的期限汇总计算,并以相关应税收入占比等为标准分配给分支机构,由分支机构完成申报缴纳。这种汇总纳税的方式的确缩减了银行征缴的层级,对银行的集中管理和统筹规划产生了积极影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税务风险,但增值税的核算比营业税复杂得多,相关的规定也更严格,需要商业银行在准确核算和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完成汇总计算,这对财务人员有更高的要求。

(二)营改增对商业银行“纳税申报”的影响在纳税申报方面,增值税比营业税更为复杂,一方面营改增之后商业银行的应税范围扩大了,而且银行本身涉及的一般业务、中间业务、同业业务的分支众多,在各个业务按率计税的情况下,虽然大部分业务是按6%计税,但也有不少是6%之外的,所以具体税额计算的难度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增值税有销项与进项之分,在设置会计科目时还有未交税金、已交税金、进项转出等,与营业税完全不同,这些科目的核算都会反映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因此,要想完成增值税的纳税申报,前提是准确核算这些科目。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3月前增值税专用发票还存在认证期限和抵扣期限相关规定,而自2020年3月起,2017年1月1日及以后开具的专用发票认证期限取消,针对2016年12月31日及以前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2017年1月1日以后开具的专用发票抵扣期限等规定又不尽相同,因此,商业银行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时还需要关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时限。

(三)营改增对商业银行“发票管理”的影响在发票管理方面,增值税的要求比营业税严格得多,商业银行必须顺应营改增的变化加强其发票管理工作。首先,营改增之后,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成为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可以领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在增值税的税务处理体系中,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和取得都与增值税最终应纳税额有直接的关系,而且发票的使用和取得间存在很大的利益关联,实务中必须规避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增收入的现象,而营业税环境下这类问题就没有这么复杂;其次,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领用、保管、留存和冲销都有严格的规定,需要财务人员按流程、按规定使用,否则发票就不会得到税务部门的认可;最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取得、报账、退回及开具红字发票等也是营改增之后在商业银行中较为常见的情形,而这些事项的处理也大有学问。

(四)营改增对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的影响在税务风险方面,增值税比营业税面临着更大的违规风险和法律风险,税务风险直线上升。税务风险是商业银行内部税务管理的重要板块,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中,我国开放了国有四大行之外的权限,允许其他资本设立商业银行,民营商业银行越来越多,行业内部的竞争明显加剧,在营改增之后,这些银行面临着更大的经营与发展压力,因此,更需要加强对税务风险的关注。此外,在营改增全面试行之后,我国加强了对违规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打压,并且加强了对偷税、逃税、漏税等行为的稽查,如果商业银行违规操作,不仅会受到行政处罚,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后续的发展将受到很大的阻碍,因此,增值税环境下,商业银行面临着更高的税务风险,对银行管理和财务人员的要求更高。

三、营改增后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税务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统筹考虑,加强“纳税筹划”工作围绕营改增的变化,商业银行完善税务管理工作进行统筹考虑,加强纳税筹划,需要从客户管理的角度出发。因为客户是否为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直接决定了商业银行能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能否实现进项税额的抵扣,直接关系着银行的税负。其次,对于商业银行的办公用品、计算机设备、系统软件等采购行为,也要从增值税的角度,要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作为供应商。除此之外,还要在纳税筹划中认识到商业银行在营改增之后税负不降反增的原因,如何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更多的进项税额抵扣业务,对于一些非核心的银行业务同时又不能实现进项抵扣的,商业银行可以考虑整体外包或者局部外包,以达到降税的目的。

(二)有的放矢,突出“增值税发票”的规范管理营改增之后,商业银行在税务管理中突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规范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更贴合增值税管理的需要,商业银行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第一,根据银行自身的管理结构和业务范围,再结合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规定,制定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办法和具体的实施细则,为规范使用奠定基础;第二,财税人员要结合银行业务的流程整理、分析出哪些环节可以导致虚开或者其他违法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也就是所谓的涉税风险点,保证这些中职位不相容的同时还要重点地审查和复查,防范严重违法违规的税务问题;第三,要重点关注红字发票和作废发票的处理,这些发票的不规范处理很可能给虚开增值税发票提供可乘之机。总而言之,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是一项复杂且精细的工作,是营改增之后商业银行需要重点关注的工作,其管理质量直接与银行营改增的效果关联。

篇7

(农工商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文章通过辩证分析建安活动中“甲供材”与“乙供材”业务转换对相关企业税负的影响;为企业应对不同情况下可能面临的税收风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化解方案。文章期望甲、乙双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博弈中获得合法的税收效益并实现共赢。

【关键词】甲供材 乙供材 建筑 税收风险

在国家对房地产行业提出“限房价、竞地价”的严峻环境下。为了吸引越来越精明的客户关注企业产品, 除了搞营销,关键靠产品性价比。企业为了控制产品成本、保证材料质量、汲取合理的利润,在经营中“甲供材”与“乙供材”行为屡见不鲜。但无论是谁供应材料,操作流程不当都会引发较大的税收风险。

一、“甲供材”的税收风险分析

“甲供材”是建设单位(简称甲方)为强化工程管理、控制材料成本、保证工程质量与施工单位(简称乙方)签订合同时约定由甲方按照工程预算统一购入材料后按需调拨给乙方施工;在结算工程款时将这部分材料款从中剔除。这同时加重了其资金压力,并不可避免地引发税收风险。

依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16 条规定,甲供材仅限于以下两种情况开建安发票可以不包括材料款:

1.装饰劳务甲供主要材料,乙方收取辅料款和管理费用的清包工。

2.建筑劳务甲方提供设备,但不含安装劳务提供设备。

( 一)“甲供材”的营业税风险分析

“甲供材”的营业税风险是甲方将购买材料取得的发票列入开发成本;乙方只对提供的建筑劳务向甲方开具发票,对“甲供材”不承担税费,从而漏缴了“甲供材”营业税费。

例如:甲房地产公司将造价1 000 万元的建筑安装项目发包给乙施工企业。双方签订的建筑合同约定,甲方为项目提供价值600 万元的材料,乙方提供400 万元建筑劳务。项目最终结算时,乙方自然向甲方开具400万元建安发票做收入。

《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并未明确工程材料由哪一方提供,只是要求无论是谁提供材料缴纳营业税时均不得剔除材料款减少国家税款。本例乙方收到600 万元的甲供材,实质上是预收材料款,按税法规定应该在收到材料的当天并入其计税营业额缴纳营业税,否则乙方存在漏缴营业税的税收风险。同时,按《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规定,甲方应当自发包之日起30 日内将乙方的有关情况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如果甲方不报告的,将与乙方承担纳税连带责任。对乙方不愿承担“甲供材”的营业税费,则由甲方缴纳。“甲供材”的营业税费风险名义上在乙方;实际项目结束后,当地税务部门因为找不到乙方,会遵循原来建筑业营业税费由甲方代扣代缴思路要求甲方承担。因此,乙方只有向甲方开具1 000 万元的建安发票或者开具400 万元的建安发票并按1 000 万元作计税依据缴纳营业税费就没有漏缴税费风险。在实务操作中,税务局的开票系统实行以票控税,即交多少税就开多少票。如本例,乙方没有提供材料,建筑合同额与开票额不一致是不能全额开票的,如果向甲方开具1 000 万元的建安发票就引发了虚开发票的风险。即使乙方可以开具400 万元建安发票,按1 000 万元的计税依据缴纳营业税费; 甲方凭600 万元材料发票和400 万元建安发票列支开发成本,也需要分别和负责土地增值税清算的税务师事务所、主管税务部门沟通确认。

(二)“甲供材”的企业所得税风险分析

对甲方承担的“甲供材”营业税费,依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属于与甲方生产经营无关的、不合理的税金不可在税前列支。该税费与乙方有关,乙方对甲方若以乙方名义代付的税金可以在所得税前列支,但是若以甲方名义代付的税金同样不能在所得税前列支。

实际工程结算中乙方考虑多方面因素,往往会把建安合同中的建筑劳务连同“甲供材”价款一起开建安发票给甲方。乙方由于缺少这部分发票列支成本,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引发了多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风险。如上例,工程结算时如果乙方向甲方开具1 000 万元的建安发票,就得做1 000 万元营业收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多出600 万元的利润。因此实务中乙方会以甲方开具的领料单、“甲供材”发票复印件列支成本,但是税务局会按照《发票管理办法》规定,认为发票不符合规定的,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将其从成本中剔除。乙方需要多缴纳150万元的企业所得税。

(三)“甲供材”税收风险的应对策略

1.对既成事实的“甲供材”税收风险,甲、乙双方可通过两种方法来补救。

第一种是控制风险法:甲方针对乙方承包款中甲供材部分没有取得建安发票的,在和税务部门沟通并得到认可后,携带“甲供材”合同、材料发票复印件等资料到工程所在地税务部门,以乙方名义开具甲供材部分的完税凭证或者缴税清单,但不开建安发票。

甲方账务应这样处理:

购入材料时:

借:工程物资

贷:银行存款等

调拨材料给乙方时:

借:预付账款——A 建安公司

贷:工程物资

“甲供材”部分交营业税时:

借:开发成本——建安成本

贷:预付账款——A 建安公司

库存现金( 税金)

乙方账务应这样处理:

收到材料时:

借:工程物资或者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贷:预收账款

这种方法使甲方承担的营业税费,不仅可以计入开发成本,而且可以加计扣除。

第二种是转移风险法:实务中当地税务部门考虑到税源紧张,加上甲方与之良好沟通,会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赋予的自由裁量权并按照程序法优于实体法的执法原则,认可这样操作——甲方在付材料供应商(简称丙方)材料款时,要求丙方携带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外出经营管理证明(简称外经证)等资料到建筑劳务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按“甲供材”合同额开具建安发票抵材料发票。对当地税务而言,只要收到了营业税费,就不再追究甲方、乙方因“甲供材”漏缴税费的责任。流转税的风险转移给了丙方,又不增加甲方额外的营业税费负担。

2.对拟签订“甲供材”合同的税收风险,甲、乙双方可通过下两种方法从源头上规避。

第一种规避风险法:将“甲供材”变为“甲定乙供材”。材料实质仍是甲方购买,但是双方避免了“甲供材”引发的税收风险。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双方签订包工包料(简称双包)的合同。第二步:双方再签订补充合同,明确乙方自愿委托甲方办理代购材料的全部事宜。

第三步:甲方、乙方、丙方必须在共同签订的三方采购合同中约定:乙方委托甲方采购材料, 甲方以应付乙方的工程款代付材料款给丙方,丙方必须把材料销售发票开给乙方,发票由甲方转交给乙方。在合同中采购方必须盖乙方的公章而不能够盖甲方的公章。

第二种保留风险法。甲方直接将拟“甲供材”部分的税费加到建安合同中,在工程结算时由乙方代缴“甲供材”部分的税费。实际税费虽然仍由甲方承担,但是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

二、“乙供材”的税收风险分析

“乙供材”是甲方、乙方签订建安合同时约定,由乙方双包施工。在预期材料不涨价时,乙方可以赚取材料价差;但也加重了其资金压力,承担材料价格上涨引起的亏损,而且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税收风险。“乙供材”大致可以从以下三类情形举例分析。

( 一) 房地产公司与建筑装修公司签订安装防盗门的双包合同

例如:乙建筑装修公司与甲房地产公司签订安装防盗门合同约定:双包施工总价款为1 000 万元,其中乙方按甲方设计要求对外采购防盗门价款为600 万元、安装费为400 万元。

依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6 条规定: 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应税劳务又涉及货物,为混合销售行为。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不缴纳营业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提供应税劳务,缴纳营业税。”

因此,乙方提供建筑业劳务同时销售外购货物属于营业税混合销售行为,应按照合同总价款向甲方开具建安发票并缴纳营业税30 万元。

(二)房地产公司与商业企业签订销售防盗门并安装的合同

例如:乙建材贸易公司与甲房地产公司签订带安装的销售防盗门合同约定:乙方按甲方设计要求对外采购防盗门,带安装的销售总价款为1 000 万元。乙方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账面可抵扣进项税额100.3 万元。

依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5 条规定:“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缴纳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不缴纳增值税。”

因此,乙方销售防盗门带安装服务属于增值税混合销售行为,应按照合同总价款给甲方开具销售发票并缴纳增值税税额为45 万元[ 1000÷(1 + 17%)×17%-100.3 ]。

如果乙方是具有装修资质的商业企业。可以分别签订一份600 万元的防盗门购销合同,一份400 万元的装修合同。按照税法规定,乙方对“甲供材”的清包工装修合同只对劳务部分开具建安发票缴纳12 万元营业税。乙方对甲方销售材料部分开具销售发票,因为增值税销项税为87.15 万元< 进项税100.3 万元,所以不交增值税。

(三)房地产公司与生产企业签订销售自产防盗门并安装的合同

例如:乙防盗门公司与甲房地产公司签订销售自产防盗门并安装的合同约定:总价款为1 000 万元,其中门款为600 万元、安装费为400 万元。其他条件同前面。依据国家税务总局2011 年第23 号公告:“纳税人销售自产货物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分别核算其货物的销售额和建筑业劳务的营业额,并根据其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根据其建筑业劳务的营业额计算缴纳营业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分别核定其货物的销售额和建筑业劳务的营业额。”剖析该文件意思只要生产企业生产销售自产货物并提供建筑安装劳务无论其是否具备建筑业施工(安装)资质均可以分别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但在实务中必须做好以下基础工作:(1)携带合同、外经证等资料到项目所在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进行登记备案。(2)向项目所在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提供其机构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机关出具的本纳税人属于从事货物生产的单位或个人的证明。(3)向项目所在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代开建筑劳务部分的建安发票。本例乙方对甲方提供安装劳务开具建安发票缴纳12万元营业税;向甲方销售防盗门开具销售发票,因为增值税销项税额为87.15 万元< 进项税额100.3 万元,所以不交增值税。

三、结语

篇8

关键词:集约 筹划纳税 科学经营 效益提升

国家电网公司全面推行财务集约化管理,确立了集中、统一、精益、高效的现代化财务管理体系,有力地支撑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当前,国家监督和监管日益强化,公司集中运作更加规范,我公司合理利用国家税收政策,夯实税务管理基础,努力开展集约纳税筹划,有效防范税收风险,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企业效益,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服务与决策支撑。在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过程中,拓宽纳税筹划管理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增值税抵扣范围扩大、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等税收政策变化的有利条件,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制度,再造完善税费管理流程,在经营纳税、职工收入纳税及集体企业纳税模式等方面,制定纳税筹划方案并加以应用,实现了依法纳税、科学纳税,有效减低税负、节约资金支出,达到了规范经营、合理节税的管理目标。

一、确定纳税管理范围,奠定科学筹划纳税基础

纳税筹划是指在合法条件下,对国家制定的税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后,进行纳税优化选择。纳税筹划的内容包括避税、节税、转嫁筹划和实现零风险等。针对电力行业纳税管理特殊性,作为地市级供电公司,税务管理流程与其他行业存在差异,对重点纳税影响要素预先梳理和科学筹划安排,以提升规模效益为原则,拓展纳税管理范畴,将集体企业纳税管理纳入筹划范围,共同实现合理节税目标。笔者所在公司的纳税筹划管理涵盖了公司经营纳税、员工收入纳税及综合产业管理纳税模式。通过科学的纳税筹划,选择最优纳税方案,提高公司依法经营水平。

二、完善纳税管理流程,为集约筹划纳税提供保障

(一)增值税管理流程

笔者所在公司增值税管理分为销项税与进项税两部分,客户服务中心在电费发行后在营财对接系统形成各项收入及计提销项税税金凭证。财务部税务管理专责根据《电力销售细化表》做出《价税分离表》,月末将电力产品销项税结转省公司。将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记账,月末将进项税结转省公司。每月初上报《增值税传递单》,由省公司根据各公司售电收入、销项税及进项税情况,下发《增值税分配表》,地市公司根据分配表中的数额在当地缴纳税款。笔者所在公司属于河南省电力公司的分公司,虽然进项税不在当地抵扣,但应准确把握税法规定,明确进项税应抵扣范围,确保抵扣金额传递及时、结转正确,合法实现节税目标。

(二)个人所得税管理流程

笔者所在公司作为个人所得税代扣扣缴义务人,事前制定个税统筹方案,每月由人力资源部门下发工资及奖金表后,由各部门事务员统一填报《部门月度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工资薪金收入表》及《年金明细情况表》后,财务部汇总数据在个人所得税申报系统进行网上申报,并将扣税金额送达工资银行,进行统一扣税后,完成报税流程。

(三)集体企业税务管理流程

在日常税务管理方面,每月对上缴税种及税款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填报《月度税款缴纳明细汇总表》及《税收缴纳指标表》,针对税款变化较大的单位,查找原因,落实整改,杜绝因人为因素造成多交或少交税款的风险,制定税负流线图,通过对税款的监管,确保税负合理化。按季度出具纳税评估报告,重点关注税款变动,对各单位的税负增减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剖析问题,找出增长和下降的原因,通过对税负的监管,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制度和流程,确保税收缴纳正常准确,尽可能的杜绝税款提前或滞后缴纳产生的风险。

三、集约筹划纳税,促进效益提升

(一)增值税纳税筹划,推进“三全”降本增效

为深入推进“三全”降本增效专项行动,笔者所在公司充分利用国家税收政策,降低公司建设、运营成本和增值税纳税负担,提高增值税纳税集约化、精益化管理水平,在增值税进项税抵扣额管理方面,对购电费、办公费、车辆使用费及其他费用涉及进项税的事项进行事前控制,创新管理模式,提高进项税抵扣比率。笔者所在公司通过对生产成本中影响进项税抵扣额的项目及关键点进行分析及管控,创新纳税管理模式,在确保购电费进项税抵扣正确的同时,加强办公费及车辆使用费进项税抵扣的数额抵扣,并注重纳税风险点控制。在省公司财务集约化及增值税考核时,符合风险在线稽核规则,相关成本费用进项税考核指标持续保持稳定性。精细的管理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率,2014年1-8月笔者所在公司成本费用进项税比率均为16.14%以上,比去年同期增长1.54%。

1.向员工提供便携信息卡,树立全员节税意识

笔者所在公司自制《增值税信息》便捷携带卡,将公司增值税开票信息印制成卡片,发放部门事务员及相关人员,以便在取得增值税发票时正确提供开票信息。在报销管理方面严控关键点,对取得的原始发票进行审核,杜绝普通发票代替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费用报销。并充分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向职工宣传增值税税收政策,树立全员合理节税意识。

2.购电费进项税额正确抵扣,实现纳税管理零风险

笔者所在公司购电成本金额约占生产成本发生额的45%,在地方电厂结算及增值税发票管理方面,每月由发展策划部专责发送小火电上网电量预结算单,导入管控系统,生成电费结算通知单,财务资产部购电费专责在收到各电厂增值税专用发票后,核对结算单与专用发票的电量、价款及税额。发票结算单和电费结算关联一致后,管控系统传入ERP系统生成SAP凭证,确保小火电电费抵扣进项税金额的及时性和正确性,实现购电费纳税管理零风险。

3.集中办公费进项税额抵扣,增加费用使用空间

在全省实行办公用品超市化采购前,为提高办公费进项税抵扣比率,笔者所在公司会选择品种多、质量优的办公用品供货单位,实行统一定点采购,统一结算,月末由供货单位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及部门领取明细表。财务部根据部门领取表明细,分别将价税金额计入生产成本―办公费科目、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科目,次月初由财务部计算出月度费用使用情况及进度,使各部门能够及时了解本部门的费用情况,办公费统一结算、统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规避了用普通发票进行报销行为,在节税的同时,也增加了费用使用的空间。

4.正确核算车辆使用费进项税额抵扣,规避纳税风险

车辆使用费中涉及增值税进项税的费用项目主要包含:车辆维修费及车辆燃油费。笔者所在公司车辆燃油费由运维部车辆专责统一管理,建立了车辆一车一卡制度及部门燃油费使用上报制度,每月末由各部门根据下月工作安排上报燃油使用情况,月初由运维部车辆专责汇总并审核后统一购买,购买后分别将审核金额打入油卡中。为准确计入费用及规避纳税风险,运维部车辆专责根据打卡情况向财务部提供各部门燃油使用情况表及车辆分类燃油使用情况表。在2013年8月1日前,因税法尚不允许在购买缴纳消费税车辆、在发生费用时抵扣增值税,笔者所在公司要求石油公司分别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及普通发票,对工程车辆等税法允许抵扣的车辆燃油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其他车辆一律开具普通发票。在车辆维修费管理中,杜绝将不能够抵扣进项税的维修费进行抵扣,对于已经抵扣的,及时做进项税额转出。在提高进项税比率的同时,注重规避纳税风险,为公司降低运营成本。

(二)注重测算,做好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于2011年6月30日公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应纳税所得共有11类,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以及其他各类规定的收入和报酬。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由于职工工资薪金所得均达到了应纳个人所得税的标准,因而,对其筹划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也为个人所得税的科学缴纳提供了更大的筹划空间。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以均衡各期收入、降低名义收入、保持实得收入不变,进而降低适用税率档次为目标。在我国现行税制中,由于税率分级和优惠等都存在临界点,因此,每当临界点被突破,所适用的税率相应提高或税收优惠的相应减少,都会使应缴纳的税款增加。因此,分拆应税所得,使其尽量靠近税前扣除额或税率分级临界点可以起到节税的目的。

1.事前测算,均衡收入,提供工资薪金发放合理方案

在年度工资总额下达后,依据上年度工资及奖金发放情况,分析工资与奖金增减变动对纳税额的影响,寻找工资奖金增减变化平衡点,协同人力资源部专责测算各项基金扣除金额,把握月度工资薪金发放金额,制定工资发放方案,均衡收入,避免突破纳税临界点。

2.分拆所得,降低适用税率、提高优惠等级

2011年9月1日执行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关于年终奖的适用税率和级次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国税发[2005]9号明确规定:纳税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这是国家对纳税人的一项优惠措施,在税法许可的前提下,我公司充分利用税收的优惠政策,在正确使用税收政策的同时,并合理确定年终奖发放数额的范围,在不增加单位支出的同时增加员工收入。依据年终奖在一个年度内只能使用一次的规定,将年终奖合理分解,在测算低税率临界点最大限度的单独发放年终奖,取得了节税效果。

(三)综合产业纳税特色筹划

笔者所在公司产业部全面履行集体企业的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富达集团产业经营平台的作用,注重经营过程中税收的筹划和管理,达到既科学合理纳税、又充分利用政策防范经营风险。

1.强化管理、突出规范,防范风险、保持续经营

由于集团内部分子公司个数和涉及行业较多,经营内容比较宽泛,牵涉税种多而繁杂,为了更好地做好税务管理工作,公司制定了《集团企业税务管理办法》、《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和《税务稽查预案标准》,通过对经营业务涉税的流程监管,尽可能的减少纳税过程中环节管理失控造成的风险,利用集团整体财务决策来平衡集团税负,降低整体税负水平。

2.统筹整合分公司纳税级次,合理平衡税负

公司产业集团作为众多独立企业的集合体,下属分子公司较多,业务范围和盈利能力差别较大,因此,纳税筹划主要突出两个核心:一是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以降低税负;二是充分理解并运用税收优惠政策以降低税负。为实现该核心目标,集团公司分情况实施了筹划方案,首先对盈利水平不一的企业进行梳理,2008年国家开始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集团公司对已经注册为集团下属分公司的单位,按照政策要求,上报市级税务机关,在集团内实行合并纳税,集团母公司下属6个分公司,在2013年度合并纳税使企业整体税负得到有效控制。

3.合理运作,管理出效益

充分享受税收政策,用足税收优惠政策,集团公司根据业务性质及工作需要,设置残疾人工作岗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既解决了残疾人就业难,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履行了社会责任。依据财税[2009]70号文件规定安置残疾人产生的工资支出允许加计扣除,通过加倍扣除达到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目的。

4.合理统筹子公司纳税方案,有效降低企业整体税负

限于税法对合并纳税的严格规定,产业部多个子公司不具备与母公司合并纳税的条件,只能分别核算,分别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税款。对于这些不能合并纳税的母、子公司来说,其之间的收支如果“模糊”,或者欠规划,就有可能产生“税负失衡”现象,即母、子公司的税负都偏离正常值――子公司税负偏高,母公司税负偏低――企业总体税负加重。2010年国家明确规定母子公司之间不得无偿提供资金、资产等各类扶持,为避免这种情况,产业部规范了内部经营行为、明确管理流程,以加大财务管控加强过程监管的方式,对母子公司资产、资金实行有偿使用,确保企业经营合法合规,纳税管理合法合理。

5.准确应用政策,把握弥亏节点

充分利用税收政策,在规定时间内弥补亏损。产业部紧跟国家步伐,遵照国家财税法规,促成集团内部各方面管控日趋完善,2012年度公司整体经营较好,扭亏为赢,集团公司适时享受了税法允许连续五年亏损弥补的规定,弥补了2009年度亏损,从长远发展来看,减轻了未来经营包袱,为以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遵循制度建立考核体系,运用筹划工具提升管理水平

为保证税务管理流程的正常运行,在专业管理中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并依据省公司各项考核指标,建立配套的绩效考核标准。

1.完成工作流程的制度体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是笔者所在公司相关考核办法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财务集约化管理完善提升核心量化指标考评表》、《河南省电力公司增值税纳税管理办法》、《三门峡供电公司税费管理标准》、《三门峡供电公司内部会计核算制度》、《三门峡供电公司会计基础规范化管理标准》、《河南富达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指标体系》是笔者所在公司日常控制、考核的具体依据。

2.增值税远程认证系统、个人所得税申报系统、SAP系统以及管控系统中税务子系统、电费管理子系统在笔者所在公司的全面应用,管控系统内各种表单以及数据集成平台成熟运用加快了信息化管理历程,构筑了高效信息平台。

3.笔者所在公司在纳税筹划管理方面,遵循事先筹划及综合效益原则,运用纳税筹划工具,制定了合法合理避税、节税、转嫁筹划和实现零风险等纳税筹划方案,注重纳税风险点控制,提升了纳税管理水平。

五、其他需要加强的工作

纳税筹划管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作,还需要我们多措并举,认真继续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税法学习,提高纳税筹划管理水平

对国家新出台的法规政策进行整理、出具汇编手册,按照公司培训计划,组织培训和政策解读,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掌握学习,充分运用国家税收政策,保证公司及员工的合法权益。

(二)准确运用纳税筹划工具,规避稽核风险点

由于纳税筹划要求筹划者要熟知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熟悉财务会计制度,更要时刻清楚如何在既定的纳税环境下,组合成能够达到实现公司财务管理目标、节约税收成本的目的,所以应准确运用纳税筹划工具,减少人为干预和操作失误。

(三)建立纳税筹划管理信息库,提高公司税务管理水平

篇9

(一)税收征管风险

国家的税务机关进行纳税评估后,并没有进行相对的关注,不能够处理好会计和税务处理层面上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无法切实合理的实施财税处理而致使税务风险。

(二)税收政策风险

1、税收政策了解不够完全而面临风险由于筹划人员受着有关专业的束缚,对相关法律条款内容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差,因而,难免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出现失误,进而使得其纳税筹划提供了对应的风险作用。2、税收政策调整切实程度而具有的风险如若纳税筹划方案无法与时俱进,跟上国家最新的税收调整步伐,则可能由合法转变为不合法。税收政策的实时水平是加大或是减少都会使纳税人纳税筹划的难度有所增减。由此,税收政策的时效性将会带来或多或少的筹划风险。3、税收政策不符合要求所面临的风险目前而言,中国的税收法律规定的内容条款多,许多由有关税收管理部门制定的税收行政规章的明确程度不够,如若按照这样的法律规定去纳税,就很大程度上会产生对税法精神认识不够,导致筹划不成功。

(三)企业经营风险

1、投资决策造成的风险税收政策的拟定必定会有着导向性的差别,而这样的差别会成为纳税人纳税筹划的起点。若是无视相关因素的影响,就会使得纳税人造成不同的损失。2、成本开支造成的风险纳税筹划是在有关经济成本的基础下取得了较大的税收效益。大部分纳税筹划计划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现实中,却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加大了筹划成本。但若不着重成本的因素,则有可能得到相反的结果。3、方案实施风险合理的纳税筹划方案一定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采用客观辩证的方法去达到目的。科学的纳税筹划方案,在执行流程若未严格的执行措施,或缺乏有实力的造就人才,都会导致筹划不成功。

二、纳税筹划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纳税筹划具有条件性

在财务人员配备不足情况下,税务管理人员身兼数岗,只能维持日常基本纳税处理工作,不能集中时间和精力去剖析税务政策,妨碍了纳税筹划目标的实现。

(二)纳税筹划的主观性

纳税筹划牵涉到许多方面,筹划人员要尽可能地把握相关的政策与能力。对于税收政策等的认知与判断以及纳税筹划人员本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等都对纳税筹划计划的设计产生作用。

(三)征纳双方认定的差异

纳税筹划的代表性是以法律为基础的。我国税法的某些规章制度具备一定的弹性,对某些详细的界限不明晰,纳税筹划方案到底能否达到税法的要求,能否达成纳税筹划的目标,一定水平上是由地税务机关是否可以认定而做出决策的。

三、纳税筹划风险的控制方法

(一)纳税筹划风险控制体系

组织控制体系:提高企业部门之间权利和职责的控制和管理业务控制体系:区别业务类别和特性对税种正确性的审核票务控制体系:加强对票据的领用、受票、开票的控制资金控制体系:提高资金安全和预算管理的相关控制

(二)纳税筹划与风险控制体系说明

组织控制体系:首先,要建立税务风险控制领导的小队,由分管财务的公司上层当对长,其余业务部门就为队员,领导分队下开办办公室,由财务资产部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由财务资产相关成员为办公室人员,主要负责为组织平时的税务风险控制任务。业务控制体系:根据项目的情况,尤其是在合同的签订方面和出现税收政策调整,财务相关岗位专门负责去跟业务部门交流,剖析相关经济业务的开票及涉税风险状况。票务控制体系:对于各种发票的购领销手续进行严格控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需要进行受票、开票,强化增值税发票的控制。会计控制体系:会计核算规范是需要依据省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的核算条件,对平常的账务进行严格处理;完善制度建设。制定财务报销管理方法、资金支付审批权限、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管理方法等规范会计核算。资金控制体系:完善资金安保制度、完善资金内控制度,加大资金预算管理的力度,严格控制收支。

四、绩效考核与控制

由分管财务的公司领导及财务资产部主任根据省公司指标体系结合本公司岗位绩效合约对税务管管理工作进行总体检查和评价。纳税申报、税金缴纳与账面是否保持统一,是否有申报不实的情况。各种发票购领销手续能否符合条件和要求,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办理能否符合有关规范和规定,票据的受办能否符合票据管理相关政策等。各种涉税会计凭证制作是否正确,税收政策及变动掌握是否及时。

五、评估与分析

(一)对账务核算总体情况进行评估分析

检查营业收入:检查主营业务收入及其他业务收入是否正确计入,将本期售电量、主营业务收入与以前年度同期售电量、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判断收入是否正确、合理,分析变动异常原因;检查是否有出租固定资产、代收手续费收入、运维费收入以及罚款收入应做未做收入。检查成本费用支出:与上年同期相比,支出是否异常,分析检查是否有资本性支出等不应计入当期损益的计入了本事项。比如:固定资产修理费以及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无法进行准确的划分,导致了把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列入大修成本,增加成本支出,检查房屋建筑物折旧计提、无形资产摊销是否正确等。检查往来账项:检查各项往来挂账,特别是其他应付款挂账,是否有应计未计收入情况。

(二)对于偶尔发生的税务风险,应及时纠错

对该项业务做恰当的涉税核算,记录和分析风险发生的原因,为以后避免此类税务风险寻找对策;对于业务普遍发生的税务风险,不仅应及时纠错、做出正确的涉税处理,而且还要针对税务风险发生的特点,查找引起税务风险发生的制度原因,并做好原因记录、及时进行反馈、评估档案保管等工作,为下一步制定税务管理制度提供借鉴;对于重大的税务风险和普遍存在的税务风险及时向省电力公司反馈,提出税务风险管理的合理化建议,由省电力公司对相关问题做出统一规定。

(三)对税务风险评估情况进行定期归纳、分析、总结

根据风险发生的情况,制定税务风险评价的重要性标准,为税务风险个性管理提供资料借鉴,并可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的税务管理文件,强化税务风险管理。

六、结束语

篇10

某企业在2010年末经营租入生产线一条用于A产品生产,租期为3年,从2011年开始,每年末支付租金10万元。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在12月31日生产线运抵企业进行安装时即进行改造,该改造及生产线安装工程流程简单,所有工程于当日完成,但是因为采用了最新设备(领用前以原材料核算,不考虑相关税费),成本为15万元。该改造工程显著改善了生产线获利能力,企业当日安装完毕,于次日投产运行。对于改造行为,企业如何进行处理?(江苏省张美枚)

在线专家:

该公司2010年12月31日租入该生产线时,不做会计分录,但是对该生产线进行备查登记。

对于发生的改造支出,账务处理为:

借:长期待摊费用150 000

贷:原材料 150 000

2011年12月31日,支付租金账务处理为:

借:生产成本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0 000

同日,对改造支出进行摊销的账务处理为:

借:生产成本 50 000

贷:长期待摊费用 50 000

家电下乡财政补贴处理

请针对先销售后补贴的情况说明对于家电下乡的财政补贴账务处理?(山东省李峰)

在线专家:

销售时:

借:库存现金

其他应收款―政府补贴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等

得到补贴后: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政府补贴款

增值税进项和销项年末处理

年底了如何结平增值税进项和销项税额?(安徽省姚书亮)

在线专家:

“应交增值税”科目,每月的明细科目借贷方余额可不结平,但在年底必须要结平各明细科目。

结转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结转销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根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差值,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借或贷。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借方有余额为有留的进项税;若贷方有余额,则为应交的税费。

在下月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汇票处理

我公司将100万元转入出票行作为保证金,然后将汇票转给供应商,直到汇票到期时,我公司又要怎么做会计分录呢?(北京市赵岩)

在线专家:

出票作为保证金时:

借:银行存款―保证金户

贷:应付票据―银行承兑

我公司将汇票转给供应商时:

借:应付账款―某供应商

贷:应付票据―某供应商

汇票到期时:(如果是100%存入到期直接就扣款)

借:应付票据―某供应商

贷:银行存款―保证金户

如果不是100%存入保证金,到期转出货币资金后银行再扣款。到期保证金账户还会有一笔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保证金利息收入

酒店会计处理

我所在企业是一家酒店服务企业,酒店不定期会购入很多床单、被罩等床上用品,购入的床上用品入何科目核算?(河北省缪莉莉)

在线专家:

这种情况应通过“周转材料”科目来核算,具体处理:

购买时:

借:周转材料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领用时:

借:销售费用―低值易耗品

贷:周转材料

企业间借款处理

A公司向B公司借款,每年有利息,请问A公司和B公司各自如何做账?(青海省秦靳)

在线专家:

A公司收到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

支出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B公司借出款:

借: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

收到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

实习生待遇处理

我单位招了几名实习生,待遇600一人,但是没有签合同,那支付的工资如何入账?税务方面有什么讲究吗?(北京市王天)

在线专家:

因为实习生档案仍在学校保留,未转到公司,所以不能签订正式合同,也不需要交保险等。这笔款项可以看作劳务报酬,然后到税务局开发票进行入账即可。

相关法规:《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工程施工业务处理

某公司发生如下几项业务:签订合同,然后收到预付款,后发生一些费用,一般几个月后工程完工,请问整个过程应该怎么进行账务处理?(广东省梅芬)

在线专家:

请参照下面的思路处理:

1、发生成本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银行存款等

2、结算款项时:

借:应收账款

贷:工程结算

3、收到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4、确认收入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工程施工―工程毛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5、计提跌价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6、工程完工后结转跌价损失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7、将工程结算和工程施工科目对冲:

借:工程结算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工程施工―工程毛利

税控器抵税处理

税控器抵税分录如何进行账务处理?(上海市张可)

在线专家: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推广税控收款机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167号文件规定:

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置税控收款机所支付的增值税税额(以购进税控收款机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准),准予在该企业当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抵扣。

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或营业税纳税人购置税控收款机,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可凭购进税控收款机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按照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抵免当期应纳增值税或营业税税额,或者按照购进税控收款机取得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依下列公式计算可抵免税额:

可抵免税额=价款/( 1+17% )×17%

当期应纳税额不足抵免的,未抵免部分可在下期继续抵免。

三、税控收款机购置费用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按固定资产管理,其按规定提取的折旧额可在企业计算缴纳所得税前扣除;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购置费用可在所得税前一次性扣除。

因此,不管增值税纳税人还是营业税纳税人购买税控设备的税额应当作为当期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或已交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允许抵扣当期税款。

因此,贵公司外购税控设备可根据上述文件第二条执行。

普通发票可抵免税额=价款/( 1+17% )×17%

借:固定资产(或管理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或营业税)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

我公司是一般纳税人,由于财务人员保管措施不当,丢失了一本空白增值税专用发票(25张),问我公司有何涉税风险?(河南省陈伟鸿)

在线专家:

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相关管理规定,对用票户违反规定发生丢失、被盗发票的,主管税务机关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视具体情况,对丢失发票的用票户,在一定期限内(最长不超过半年)停止领购发票。用票户申报丢失的发票,如发现非法代开、虚开问题的,该用票户应承担偷税的连带责任。

所以,你单位存在被处以罚款,并在一定期限内被停止领购专用发票的风险;如果丢失的发票被虚开和代开,你单位还存在承担连带责任的风险。

酒店式产权收入的营业税

我单位将外购的房产,交由某酒店管理公司进行酒店式经营管理投资,不进行产权过户,双方约定,每年年初固定支付给公司投资合作收益100万元,请问我公司提供房产的涉税处理是什么?(天津市王宏波)

在线专家:

1.根据国税函[2006]478号规定,酒店产权式经营业主在约定的时间内提供房产使用权与酒店进行合作经营,如果房产产权并未归属新的经济实体,业主按照合同约定取得的固定收入和分红收入均应视为租金收入,根据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按照“服务业―租赁业”税目缴纳营业税,按照财产租赁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你公司应该就取得的收入依法缴纳服务业的营业税,并同时负担缴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2.根据印花税的相关规定,租赁合同属于印花税的征收范围,适用税率1/1000。你公司的房产酒店式经营合作经营合同,实质就是租赁合同,应该按规定适用租赁合同的印花税税率贴花完税

3.根据房产税的相关规定,房屋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依法乘以12%计算缴纳房产税。你公司应该就双方酒店合作收入,按12%计算缴纳房产税。

4.根据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租赁收入属于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你公司应该将上述100万元收入计入当年的所得税收入中。

工会经费税前扣除的变化

能简要说说,工会经费税前扣除的凭证问题吗?(福建省詹念)

在线专家:

2010年7月1日前,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是企业拨缴时的法定凭证,它由财政部统一印制并套印财政部票据监制章,由全国总工会统一发放,是税法明确的工会经费税前扣除依据。

2010年7月1日,全国总工会决定启用财政部统一印制并套印财政部票据监制章的《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同时废止《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为了配合这一变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问题的公告》(国税公告(2010)24号)规定,2010年7月1日起,税前扣除唯一凭证是《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

但是,由于工会经费的征收模式在不断发生变化,全国总工会一直在探索委托税务机构代征工会经费的方式,比如,辽工发财字〔2006〕18号规定,辽宁省委托地税机关代收工会经费工作从2005年十月起试行;宁夏回族自治区总工会从2006年1月1日起,委托各级地方税务机关代征工会经费。

2008年全国总工会就明确全面推广税务机关代征模式。越来越多的地区不再由企业直接向工会拨缴,改为向税务机关拨缴。

在上述情况下,总局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机关代收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30号),明确如下:自2010年1月1日起,在委托税务机关代收工会经费的地区,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也可凭合法、有效的工会经费代收凭据依法在税前扣除。

30号公布实施后,工会经费的税前扣除凭证,不再具有唯一性了。

高新技术企业来自境外所得能享受15%的税率吗?

我单位为北京一家环境设备制造公司,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享受企业所得税15%税率优惠,2010年从美国的分支机构分回利润600万美元,在境外依法缴纳了20%的所得税,请问,这部分分回所得,是否需要补税呢?(广东省 刘丽君)

在线专家:

境外分回所得,按规定需要依法补税,但是您单位分回的2010年的境外所得,由于境外所得在境外税率高于您单位享受的15%的税率,不需要补税了。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境外所得适用税率及税收抵免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47号)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高新技术企业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即按15%的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您单位自境外分回的所得,在境外已经缴纳所得税高于按上述47号文规定适用15%计算的所得税,所以,不需要另外补税了。

以境内、境外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总收入、销售收入总额、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等指标申请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可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即对其来源于境外所得可以按照15%的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在计算境外抵免限额时,可按照15%的优惠税率计算境内外应纳税总额。

要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获得高企认定是前提,享受优惠年度符合减免税条件是要件。

同时,相关指标值达标是关键,上述47号文强调,境内、境外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总收入、销售收入总额、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等几个指标要严格执行。

未向国税机关申请办理《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税收征管

我单位系河南省郑州市某建筑公司(已认定一般纳税人)到石家庄从事建筑工程劳务,已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到劳务发生地的地方税务机关报验,完工后的余料在石家庄销售,如何申报纳税?(河南省药馨)

在线专家:

《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538号)第二十二条规定,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并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开具证明的,应当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因此你单位应就上述的预料收入在石家庄国税机关申报纳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业户临时外出经营有关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5]087号)规定,固定业户(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临时到外省、市销售货物的,必须向经营地税务机关出示“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回原地纳税,需要向购货方开具专用发票的,亦回原地补开。对未持“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的,经营地税务机关按6%的征收率征税。

综上,你单位虽已就外出建筑劳务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但没有就临时到外省、市销售货物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并到经营地国税机关报验。按照国税发[1995]087号规定,对未持“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的货物销售行为,经营地石家庄税务机关按6%的征收率计征增值税。

个人住宅动迁费需纳税吗

我舅舅的房屋属于拆迁范围,现该房产要动迁,请问动迁费需纳税吗?如需纳税怎么计算?(北京顺义王军红)

在线专家:

根据《营业税税目注释》第八条规定,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的行为,不应征收营业税。

个人根据规定搬迁,取得动迁费,符合上述规定,动迁费不征收营业税。

实际执行中,您舅舅需要提供相关动迁文件,而且,动迁费必须是由财政支付的。否则,应按取得的动迁费款项,按期5%税率征收营业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 第八条规定,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产,免征土地增值税。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城镇房屋拆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45号)文件的规定,个人(房屋产权证为自然人)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取得的拆迁补偿款,免征个人所得税。

限售股解禁的个税计算

我单位同事持有限售股,已经解禁了,准备减持,但是不明白复杂的限售股的个税计算,能做个简单的解释吗?(黑龙江省张克东)

在线专家:

限售股的个税计算,由证券登记机关为扣缴义务人,证券机关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

1.当登记限售股的证券机构未进行技术升级和制度完备,采用预扣预缴限售股个税,纳税人清算的方法:

当未进行技术升级和制度完备,此时,证券机构无限售股的成本资料,所以,采用核定方法预先计算每股的所得,为限售股持有人转让限售股时提供预扣依据。

减持限售股时,证券机构预扣预缴个税。

提前确定每股限售股应纳税所得额=股改限售股复牌日收盘价-股改限售股复牌日收盘价×15%

减持限售股时,预扣预缴个税=每股限售股应纳税所得额×20%×减持股数

同时,纳税人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限售股清算,多退少补。

2.当登记限售股的证券机构进行技术升级和制度完备后,采用扣缴限售股个税方法:

此种情况,已经进行了技术升级和制度完备,证券机构已经登记了相关限售股的成本资料。

所以,不是预扣预缴,而是正式的扣缴个税。

此时,扣缴个税=〔实际转让收入-(原值+合理税费)〕×20%

纳税人被证券登记机关扣缴个税后,个税完税终结。

您单位同事需要根据不同情形,选择上述适用的方法计算和缴纳个税。

如何寻找下跌行情中套利机会

最近,上证指数疲弱不堪,个股普跌。在这种大盘下跌的行情中,投资者特别是散户还能不能在其中找到一些投资机会?(浙江省朱斌)

专家:

6月15日央行再次上调存准率之后,市场悲观情绪进一步蔓延,5月份的CPI同比增长5.5%,创出近34个月新高,在旱灾、电荒和洪涝灾害以及翘尾因素的影响下,6月份通胀水平可能会更高,无疑将加大政策紧缩力度的预期。因此,市场观望情绪比较浓重,大盘指数压力较大,另外,受欧债危机拖累,美元指数反弹的概率较高,我国扭转连续5个月减持美国国债势头,4月份开始增持76亿美元,也侧面证明美元指数反弹的可能性较大,这样不仅压制大宗商品价格表现,也引发热钱倒流的预期。客观地说,现在弱市环境中,中小投资者没有多少投资机会,最好的策略是在市场反弹的时候适当降低仓位,等待市场转机的出现。具备一定投资能力的中小投资者可以尝试一下套利模式,但必须要注意风险。

套利实际上是利用市场恐慌情绪与某种特定规则之间出现的确定性价差来获得利益的方法,本质上就是针对某些看错市场的大资金的交易漏洞进行牟利。由于某些特定规则或者约定的保证,往往在下跌市场中保护自己的投资不但不会受损反而能获得收益。

目前的市场中,有以下几种比较典型的套利思路可供中小投资者参考:

一、股价大幅低于净资产的套利

持续下跌的市场中,由于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往往在某个阶段集中卖出股票,导致股价大幅下跌,有些个股的股价大幅低于净资产。换句话说,就是企业的市值大幅低于企业静态净资产的价值,从收购角度看,买入股票对应的企业价值是非常合算的,投资本金是有保障的,一旦市场修复就会获得丰厚回报。

这点在每轮熊市中都得到了验证,不过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几点:股价只有大幅度低于净资产才有足够的套利空间;注意净资产数值中的水分,要扣除那些随时可能缩水的投资收益、地产增值收益以及商誉等;注意含金量,也就是每股所含的现金资产,这个比例越高,公司的标购价值越高;注意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防止企业出现意外情况导致投资损失。

二、某些要约收购条款触发的套利

公司大股东或者收购方在前期进行了要约收购,提出了比较高的要约收购价格,如果股价跌破要约价格,投资者可以行使现金选择权,投资者在股价暴跌过程买入可以获得这样的一种套利机会。

在操作中我们也要注意一些要约细节,比如要约方会不会反悔导致修改条例;要约方的实际能力如何,能否承担得起巨额的现金选择权,没钱支付赖账的人不是没有的。

三、定向增发价格确定个股的套利

我们可以发现,前期有不少个股获得了证监会的定增核准,但是迟迟没有发行,主要原因就是股价持续下跌,已经达不到定向增发方案中的增发价格,市场上直接买入股票已经比定向增发便宜多了,而由于核准文件中规定了底价又无法修改。

核准文件的有效期一般是半年,如果半年中公司无法发行,那么这次定向增发就会失效,这对于那些千辛万苦等来增发的公司来说,肯定是非常不合算的。所以,大多数公司会想办法让股价上涨,达到增发的条件,而这个过程恰恰是我们套利的过程。

当然,套利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仅仅是一些简单思路。其中,对于定增股的套利是比较实际可行的,也是值得去尝试的。实践也证明,在弱市中,利益推动将成为价值投资的有力保障。这些定增困难户随着市场的下跌将越来越多,大家可以细心地去筛选一下,找到那些行业有优势,未来发展乐观的公司,把握套利机会。

重大资产重组

5月13日,中国证监会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上市公司如果发生资产重组,往往会对股价产生重大影响,想了解一下什么情况才算是重大资产重组。(山东省谭国强)

专家:

资产重组根据重组对象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对企业资产的重组、对企业负债的重组和对企业股权的重组。资产和债务的重组又往往与企业股权的重组相关联。企业股权的重组往往孕育着新股东下一步对企业资产和负债的重组。对企业资产的重组包括收购资产、资产置换、出售资产、租赁或托管资产;受赠资产,对企业负债的重组主要指债务重组,根据债务重组的对手方不同,又可分为与银行之间和与债权人之间进行的资产重组。

证券市场重大资产重组是指上市公司及其控股或者控制的公司购买、出售或置换资产达到一定标准并使公司大部分资产发生变化的行为。证监会2008年5月18日实施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从资产总额、营业收入、资产净额等方面对重大资产重组的标准做了明确规定,以下任一种情况都被视为重大资产重组:(1)购买、出售的资产总额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达到50%以上;(2)购买、出售的资产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所产生的营业收入占上市公司同期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50%以上;(3)购买、出售的资产净额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净资产额的比例达到50%以上,且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对于重大资产重组,应由股东大会经出席股东2/3以上表决权通过,并应当提供网络投票或其他合法方式为股东参加股东大会提供便利。如果资产重组为关联交易,关联股东还需要回避。不过,股东大会通过并不表示就一定可以实施重组了,还要上报证监会,最后由证监会决定是否予以核准。有一类情形更加特别的重大资产重组,需要由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下设的并购重组委员会审核,这种特别的情形指的是:(1)上市公司出售资产的总额和购买资产的总额占其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均达到70%以上。(2)上市公司出售全部经营性资产,同时购买其他资产。(3)中国证监会在审核中认为需要提交并购重组委审核的其他情形。

因重大资产重组会对公司股票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在对重大资产重组的信息披露上对上市公司有特殊要求:(1)上市公司在董事会做出决议后的次一工作日需要至少披露:董事会决议及独立董事意见、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预案;(2)上市公司最迟应于召开股东大会的通知时公告以下文件: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独立财务顾问报告、法律意见书以及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和经审核的盈利预测报告;(3)在股东大会做出重大资产重组决议后的次一工作日公告该决议;(4)在收到证监会是否核准的决定后,于次一工作日予以公告。

在刚的征求意见稿中,还从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借壳上市的监管条件。一是要求拟借壳对应的经营实体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最近2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2000万元;二是要求借壳上市完成后,上市公司应当符合证监会有关治理与规范运作的相关规定,在业务、资产、财务、人员、机构等方面独立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间不存在同业竞争或者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三是要求借壳上市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属于金融、创业投资等特定行业的借壳上市,由中国证监会另行规定。

投资者投资重组股,可以说是险中求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投资策略:,(1)对重组消息的分析要与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及其股本结构结合起来。特别是股本结构特殊的股票,如总股本一亿左右和流通盘达50%以上的个股;(2)关注有重组预期的公司时,要注意到低价亏损大盘股和小盘股重组的可能相对大一些;(3)密切关注重组股的量能与走势的关系,判别是庄家建仓阶段还是借消息出货,以决定进出时机。对股价已炒高的个股原则是不介入、不追涨,而与同类题材个股相比仍有潜力者,可以谨慎介入,要快进快出;(4)关注市场的新动向,包括绩优股和刚上市的新股都应得到重视,还要注意上市公司股东的构成和其背景,特别是有一些高校、科研所背景的股东。

识别板块启动与衰落的信号

近几日,在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年内开工消息的刺激下,水泥等板块在熊市里走出了一波上涨行情,某水泥股还连续数日涨停。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某一板块启动与衰落的信号呢?(吉林省曹富)

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