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安全学习范文
时间:2023-04-06 19:24: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生安全学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这次消防安全知识的主题班会中我对中学生怎样防止火灾发生,发生火灾后如何自救都有了深刻的认识。
我们中小学生不要随身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不能乱拉、乱拉电线,随意拆卸电器,用完电器要及时拔掉插销。发现燃气泄漏时,要关紧阀门,打开门窗,不可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阳台上、楼道内不能烧纸片,燃放烟花爆竹。使用电灯时,灯泡不要接触或靠近可燃物。
发生火灾后要学会自救 :在火势越来越大,不能立即扑灭,有人被围困的危险情况下,应尽快设法脱险。如果门窗、通道、楼梯已被烟火封住,确实没有可能向外冲时,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冷水或用湿毛巾、湿被单将头部包好,用湿棉被、湿毯子将身体裹好,再冲出险区。如果浓烟太大,呛得透不过气来,可用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身体尽量贴近地面行进或者爬行,穿过险区。当楼梯已被烧断,通道已被堵死,应保持镇静,设法从别的安全地方转移。可按当时具体情况,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脱离险区。一是可以从别的楼梯或室外消防梯走出险区。有些高层楼房设有消防梯,人们应熟悉通向消防梯的通道,着火后可迅速由消防梯的安全门下楼。二是住在比较低的楼层可以利用结实的绳索(如果找不到绳索,可将被褥里儿、床单或结实的窗帘布等物撕成条,拧好成绳),拴在牢固的窗框或床架上,然后沿绳缓缓爬下。三是如果被火困于二楼,可以先向楼外扔一些被褥作垫子,然后攀着窗口或阳台往下跳。这样可以缩短距离,更好地保证人身安全。如果被困于三楼以上,那就千万不要急于往下跳,因距离大,容易造成伤亡。 四是可以转移到其他比较安全的房间、窗边或阳台上,耐心等待消防人员。
生命最重要,安全第一。学会保护自己。
篇2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直播;信息安全教育
中D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7)01-0028-01
一、中学生作为被教育主体的必要性
虽说掌握通信工具的中学生人数远不如成年人,但正在接受教育的他们,在网络通信中获取信息可谓得心应手。应用软件的不断出现使得他们不断寻找着极具创新性和新鲜感的娱乐工具,网络直播便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同时,作为一种崭新的网络通信工具,限制其信息的生产及传播的措施还来不及制订就已然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网络直播信息的多样性、开放性也使得中学生在辨别这些信息时处于弱势,因此进行网络直播信息安全教育就应首先从中学生开始抓起。
二、网络直播信息的特点
(1)信息的多样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网络直播平台已经超过五十个,单就直播平台某拍的直播菜单就涵盖“吃秀”“搞笑”“美妆”等十五个项目,注册人数已高达7000万。该平台在线人群有着各自不同的学习经历和社会阅历,其中也不乏中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对比其年长的人的生活充满兴趣并想方设法融入其中,这就直接导致中学生在接收这些信息的时候缺乏细致判断。
(2)信息的开放性。信息的开放性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信息生产者的开放性;二是信息传播渠道的开放性。在网络直播中只要是注册后的用户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信息的生产者并不需要具备高学历或是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只需要在屏幕上表达出自己此时的所感所想,换言之,一个人并不知道和自己当面交流的是学者还是乞丐。信息生产者的开放性是导致信息多样性的根本原因,信息多样性是开放的信息生产者造成的直观结果。我认为,信息的多样性并不可怕,我们需要担心的是中学生在面对信息的复杂多样时是否拥有辨别判断的能力和是否具备寻求建议的主动性。
(3)信息的空间性。网络直播之所以吸引中学生的重要一点就是网络直播信息的空间性。在不同的空间领域,一个人往往会好奇在同一时间段处于不同地点的人正在做的事情,中学生这类有着强烈好知欲的人群自然不会放过网络直播这一平台。
三、信息安全教育的途径
(1)保证信息安全需网络管理相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有关职能部门需要及时组织人员在直播平台进行监督,在审阅直播过程的同时关闭违法的直播视频,并就传播非法信息的信息者送至司法部门处理;并就直播用户实行实名制,使个人对自己生产的信息负责,对自己传播的信息的真实性负间接责任;为了加大力度治理直播平台,应尽快通过相关法律来规范直播用户和保护未成年人群。
(2)保证信息安全需社会人士共同参与。社会人士应该尽自己最大的义务,不仅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和传播信息,还需要在道德层面时刻限制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另外,直播平台上的青年人需要协同执法部门完成相关的监督工作,必要条件下提供相关证据来维护直播平台的井然有序,以此来保证中学生接收信息的安全性。
(3)保证信息安全需要针对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中学生基本上生活在学校,教师是其身边最关键的人群之一,因此教师对中学生进行信息安全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让中学生时刻清楚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危险性,并时刻关注学生的课余爱好,多组织学生参加丰富的体育活动来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另外,身处发达的网络通信时代,中学生应时刻警惕不良信息的干扰,在面对虚假信息时应具备准确的辨别能力,不以网络世界为精神寄托,时刻保持清醒的认知,需要建议时应及时向周围人寻求帮助。
参考文献:
篇3
一、中职学校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不足
虽然很多学校在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注重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但由于一些学校相关制度不完善,任课老师未能认真履行职责,导致安全教育管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制度不完善。一些中职学校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工作方面,注重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对安全教学与管理的重视不够,未能严格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工作制度。难以有效规范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影响安全教育和管理水平提升。(二)职工不重视。教师队伍重视对学生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专业文化技能,以更好适应将来工作需要。没有及时、有效的在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管理,影响工作水平提升,导致学生思想重视程度不够,难以有效规范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三)隐患未排查。学校相关领导未能严格履行职责,没有定期进行巡视和检查,对中职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排查。导致安全隐患存在,容易诱发安全事故,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影响中职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四)教育不到位。任课老师和学校领导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未能重视与家长的联系,没有充分调动家长在安全教育与管理方面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安全教育管理水平提升,难以达到提高安全教育管理效果的目的。
二、中职学校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对策
篇4
关键词:中职生;实习安全;保障机制;建设研究
中职学校构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以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中职教育实现实习实训场所与职业工作环境零距离对接的根本途径,是中职学校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加强顶岗实习的规范管理,提高顶岗实习质量是中职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顶岗实习的概念及意义
学生顶岗实习是指职业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安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的实习。顶岗实习是学生到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上工作,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实践,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真实的工作岗位上,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实践教育方式。顶岗实习要求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进行生产实践,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这有利于实现由学生向员工身份的转变。带队老师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顶岗实习是培养自身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进而自愿并积极参加顶岗实习。
二、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现状
(一)对顶岗实习认识程度不够,计划执行粗放。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获得真实职业体验,锻炼提高工作能力,达到从业基本要求,最终实现顺利就业。一些学校虽然制订了比较完善的学生顶岗实习计划,同时与合作企业也订立了一些顶岗实习方面的协议,但在具体执行计划和落实协议方面,企业表现消极,学校往往处于弱势,所以执行比较粗放,无法完全达到学校培养人才的意图。因此,探索高效的顶岗实习体制机制,严格执行顶岗实习计划和相关合作协议,是保证顶岗实习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必要途径。
(二)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困难,专业不对口。良好的顶岗实习效果是通过一系列过程管理来实现的。而一些企业反对学校教师进入企业参与对顶岗实习的管理,使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无法开展,实习生的实习成绩评定失真度也很高。应在校企合作的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好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实施细则,以精细管理来促进顶岗实习质量的提高。多数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不对口,基本是一些流水作业岗位,因此实习效率低下,无法通过实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水平与职业能力。
(三)顶岗实习缺乏必要的保障体系及安全问题。许多企业并不把实习生当做员工对待,尤其在薪资待遇和社会保障方面基本得不到落实,无法保护实习生切身利益和各项合法权益。学生上班比较分散,往往被分为两班倒,分配在不同的车间,不同的实习岗位。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沟通较为困难,有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差,在工作和生活中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四)一些学生自身素质不高导致顶岗实习困难。一是学生对实习待遇的期望值太高,二是自身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在实习中却既想轻松又要待遇,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和大局观念,组织纪律性差,诚信意识不够强,直接危及企业与学校的关系,从而使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面临困难局面。
三、中职学生实习安全保障机制建设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实习工作。中职学校学生实习是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接触社会、接受劳动教育、培养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要从提高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质量,更好地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高度,进一步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工作。把加强学生实习管理作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质量提高,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
(二)学校要加强学生实习的组织与管理。学校建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实习领导小组,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实习管理实施办法,按照专业基本对口的原则安排学生顶岗实习。要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考察和选择学生实习单位和生活环境,不得安排无安全保障的顶岗实习岗位,坚决杜绝推荐有可能危害学生生命及身心健康的任何顶岗实习劳动。不得安排学生加班,学校不得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指导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健康与安全,加强对学生法制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严防事故的发生。
(三)实习学生要遵守相关实习规定。学生在实习期间要严格遵守实习纪律,虚心学习,尊重指导教师,服从实习单位和现场指导人员的管理,注意现场人身安全,防止安全事故。学校要与家长、实习单位共同落实顶岗实习学生的保险责任,为顶岗实习的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购买保险的费用可以从职业院校学费收入或免学费补助资金中列支,或者通过实习协议的方式由实习企业单位承担,不得向学生另行收费。参加实习的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实习内容,参加有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提交实习报告(总结),并由实习单位出具实习鉴定后,方可参加实习成绩评定。
(四)研究制定学生实习标准和监督检查政策措施。明确校企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构建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层层落实的学生实习管理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实习标准,探索建立实习标准动态更新机制。建立校企经常性磋商机制,拓展合作育人的有效途径,把提高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等人文素养融入实习全过程,探索多种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的实现形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学生实习宏观管理、远程指导和信息服务的平台。
(五)建立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风险共担机制。学生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期间,要强制性地为学生购买相关保险,同时学校与顶岗实习企业事先对于责任分担要有约定。此外,要对学生进行相应教育、培训,明确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责任与风险,使学校、企业、学生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六)强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学校要会同实习单位,制定学生实习安全管理规定、实习学生安全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加强实习过程安全及其他突发事件的风险控制,规范应急事件处理处置程序。要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实习生骨干、家长、社会为一体的实习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联动体系,明确学校相关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加强相关管理人员应急管理能力培训,建立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落实顶岗实习应急事件处理奖惩措施,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果断处置各类顶岗实习突发事件。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中职学校 安全管理 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27-01
在我看来,生命绝不仅是肉体的具象化,生命更是需要我们为之珍惜的,所以首当其冲的便是安全。安全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前提,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生命已不保,如何谈教育?所以,安全教育的责任重于泰山。
一、中职学校安全现状的概括性分析
首先,中职学生录取率相对宽松,基本上只要初中毕业,便可以报名,进而被录取。中职学生大多数年龄在15到18之间,正处于青春心理波动期,叛逆心理较严重,而且对法律基本知识认识较模糊,容易引发学生斗殴等不良行为,他们也相应缺乏应有的安全意识与社会经验,自保能力尤其差,长期以往极易形成不安全因素和案件的受害者。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中职学校面临招生越来越难的问题,学校招生门槛越来越低,各类学生参差不齐,普遍素质不高,容易形成不稳定因素。而且多数学生极度缺乏上进心,懒散,学习没有设立目标,逆反心理较严重,遇事容易冲动不计后果,脏话脱口而出,人际交往能力差,对学校安全管理形成阻碍。
二、中职学校学生校园安全的相应对策
1.强化学校师生安全意识
学校目前的安全是标志着学生是否可以轻松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健康的学习,但我们目前所知有大部分学校对此仍然不够重视。目前法律知识已经纳入学生必学课程之一,但学校开设此课程的并不多,所以学生对于一些突发事件、人身安全、自然性灾害、网络虚拟安全以及潜在的就业危机存在应对盲区。作为学生,无论是由于学校方面还是个人方面,都没有有效的接受安全性教育,关于安全防范意识接近于无,即使学校开设的安全教育课仍有大量存在侥幸心理学生,即感觉交通事故,发生的火灾,人身安全与财产侵害等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如若发生在自己身上,却慌不择路不知所措,进而对个人造成极大危险甚至稀里糊涂丢掉宝贵生命。
2.多种安全教育方式并存
关于安全教育的应对方式过于简单,效果极其不理想。目前,安全教育问题仍是停留在肤浅的表象,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应对安全教育还只是停留在开设安全讲座,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虽然存在少数学校在新生入学伊始聘请了公安、交警、消防等专职人员莅临以作安全教育讲座,但是平时安全教育仍不能警钟长鸣,所以应对未预料的危险情况只能亡羊补牢,未雨绸缪却是遥之甚远。安全教育问题涉及的具体内容相当广泛,如交通、医学、等不同行业的要求。并且,安全教育的实践性较强,中职学生唯有亲身体验亲身参与,才能够及时掌握关于安全教育的具体实用技能。
3.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制度
学校方面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各个学校开展的救援工作方面来看,相当多的学校仍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而造成大量人员的伤亡,所以学校方面必须加强日常模拟演练,把损失降到最低,学校对安全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学校的方针政策,进而影响教师的重视程度,从而保证了学生的安全。首先,学校对安全方面投入的资金来看相当鸡肋,具体表现在学校保安器材不足,如灭火器强光灯等主要配备设施欠缺,从而导致在应对突发事件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学校相应的校园监控配备设施不齐全不严格,监控的配备不仅对学生的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威慑力,进而保证了学生的日常言行,可以有效约束自己,而且对突发事件的监控可以有效做出一定证据性保证,从而加强了学校安全。再者,学校应该加大力度落实安全教育性方针政策,一定做到分工要明确,责任要到人,有相应的安全措施来维护学生各个方面的安全。
4.杜绝学生个人危险行为与潜在隐患
首先在饮食方面做到不随意购买路边地摊食物,尤其夏季,过夜食品容易变质,食用极易生病,进而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及生活作息,而且要做到卫生就餐,早午晚餐及时洗手,如厕后仍要记得洗手。再者,注意交通安全,严格遵循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安全行车,路上不随意与同伴交谈,嬉戏,避免引发交通意外。最后,远离网吧,杜绝沉迷网络虚拟游戏,虚拟世界的危害性有目共睹,多少家庭的儿女沉沦网络不能自已,甚至做出与现实世界法律乃至道德伦理相违背的事情,害了自己,也害了家庭。青少年正是学习打基础培养健全人格的时候,长期沉沦游戏极易形成脾气暴戾,思维僵尸化,进而沦为社会发展的阻碍。
三、结束语
学校的安全教育不仅仅关乎学生个人德智体美劳的发展,而且关乎社会发展与社会治安,关乎祖国人才的培养。所以,中职学生校园安全问题便是首当其冲迫在眉睫亟需解决的,要长期以往坚持不懈的把学校的安全教育做到制度化,做到常规化,并完善相关制度。要做到群防群治,确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以确保师生的安全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娟.中职校园暴力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探究[D].西南大学,2011.
篇6
怎样才能做好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教育呢?
一、让师生在思想上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懂得“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
在化学实验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小则损坏一些常用仪器,大则会发生着火、爆炸、烧伤、中毒、触电等安全事故。发生事故不但会造成实验的失败,而且会使仪器设备受损、人体健康受伤害,甚至还会发生生命危险。它会给我们的实验教学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如财产的损失,危及生命安全,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等。这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实验教学,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一定要确保实验的安全,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师生在思想上不能麻痹大意,必须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
二、要正面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由于化学实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一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怀有恐惧的心理,使得他们对实验想做而又不敢做,矛盾重重。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必须从正面去引导他们,教育他们并不是只要进行化学实验就会发生事故的,虽然存在危险性,但它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在思想上重视安全工作,集中注意力,不掉以轻心,做到大胆心细,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就能安全有效地进行实验。
另外,必须加强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让师生熟悉操作规程。
操作方法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关系到事故的发生,所以在上实验课前要让学生学好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①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②各种药品的取用方法。③连接仪器装置的方法。④物质加热的方法。⑤洗涤仪器的方法等等。师生在实验前对所做的实验要熟悉,实验所用的药品及可能产生的新物质的性质要了解,这样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例如,制取一氧化碳、氯气等有毒气体的实验,就必须得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和做好尾气处理的情况下进行。在实验教学中要时常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包括仪器组装和拆除的先后顺序在内。如氢气还原氧化铜这个实验,就要先通入纯净的氢气大约一分钟才能加热试管铺有氧化铜的部位。实验结束时必须是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会儿氢气,然后才能撤去氢气导管。如果不按照操作规程去做就有可能发生爆炸。
三、加强实验室安全守则的教育
首先要制定出严格的实验安全守则,让师生共同学习。而且将实验室安全守则装订在实验室内比较显眼的地方,作为时常提醒师生注意安全的警钟。让师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实验的安全工作,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来搞好化学实验,做到既安全又能增长知识。对于未能掌握实验安全守则,实验原理不明确或有不负责任行为的学生,不能让他们进入化学实验室,直到他们掌握有关知识后,方可让他们进入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
四、掌握实验安全用品的使用方法及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
(1)在化学实验室里,必须配备下列安全用品:急救箱,急救箱内应备有急救药品和工具;用以扑灭人身上火焰的毛毯;灭火器、砂桶;通风橱;防护眼镜、防护面罩;耐酸耐碱手套;废渣废液容器。
(2)实验教师必须学会安全用品的使用方法。这样,实验时万一发生意外事故,才能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不至于措手不及,造成紧张和混乱的局面。在实验室里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可能有下列几种:割伤、烫伤、炸伤、腐伤、中毒、着火、触电等。①割伤急救。割伤后,将受伤部位用3%的双氧水或蒸馏水洗净,敷上消炎药或抹上红药水,包上纱布,如有伤口大出血应在伤口处敷上厚纱布压迫止血。特别注意不能将化学药品用到伤口上。②烫伤急救。烫伤是由于高温的液体、蒸汽或炽热的物体直接刺激人体某部位而引起的损伤。烫伤后在伤处抹上黄色苦味酸溶液或烫伤药,若烫伤处有水泡不能弄破水泡,也不要用水洗。③炸伤急救。炸伤系容器爆炸所致,对炸伤者立即采取止血措施,消除碎片,根据伤势轻重送医院治疗。④腐伤急救。不论是酸伤或是碱伤,首先都得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⑤中毒急救。若是误食中毒就得使其呕吐,然后对症下药或送医院治疗;若是气体中毒首先将中毒者移至室外空气新鲜之处,再采取相应解毒方法或送医院疗。⑥着火急救。先保证人的安全再根据火灾情况灭火。⑦触电急救。首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将电源线挑开救出触电者,迅速将其抬到空气新鲜处进行急救。
篇7
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安全分析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走出校园,接受社会锻炼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来说,实践环节显得尤为重要。要接受社会实践,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就必须离开学校,真正地投入到社会的大环境中去。虽然现在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社会环境也比较稳定,但是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经验比较少,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再加上社会环境本身的复杂性等原因,使得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社会实践在民办高职院校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们提高自身能力,积累社会经验的良好途径。因此,使民办高校大学生在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问题得到保障,无论对学校的教育工作还是对学生自身的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就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学校教学工作和学生自身两个方面探讨解决和避免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安全问题分析
(一)高职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认识的偏差造成的心理安全问题
许多高职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走形式,是学校的一项教学任务,不需要认真去实践,只要有实践报告成绩即可,在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多数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热情不高,调查报告交上去也没有人看,拿到学分顺利毕业,找一份好工作才最重要的想法非常普遍。这样的想法极容易使学生产生浮躁的心理,他们对实际的情况认识不够明确,对社会以及以后的就业都不了解。这样就会使他们以后在面对就业问题时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调节不当就会出现心理安全问题。
(二)高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目的性――唯利是图
笔者对一些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都做过产品促销员、宣传员、以及餐厅的服务员等。在被问起为什么要参与这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他们往往都回答的比较理性,比如,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来更好地认识自己,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等,还有的同学回答的比较直接,他们毫不避讳的说做兼职或者实习就是希望能够多赚一些钱来替父母分忧或者使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加充裕。可是有的学生却一味的盲目的追求钱财,忽视了自身价值的实现。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经验非常少,如果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失去了理性,利令智昏就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后果,在我国,一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时误入非法传销组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三)高职学生多数缺乏社会经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容易受骗上当
绝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社会经验不多,对于社会上的很多事物分辨能力不足,同时又比较缺乏相关方面的指导。这样就导致了他们在做兼职或者实习的时候对用人单位缺乏提防,轻易地相信他们的许诺,最终付出的劳动和辛苦得不到兑现,却无处申诉。另外,社会上还经常有这么一部分人,利用大学生的防范意识差的弱点,以较高的薪水和待遇引诱大学生为他们打工,让他们做很多很繁杂的工作。这些人采取奸诈的手段不与大学生签订任何的劳动合同与实习协议。这样,在付出了辛苦和努力之后,由于没有法律依据,他们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再加上大学生大部分都年轻气盛,处理问题争端的方式往往会有些偏激使得问题处理不当,甚至还可能对他们的人身或者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二、造成这些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对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组织结构不完善、管理不科学
科学的社会实践管理机制是推动社会实践持续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大部分的民办高职院校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和负责人来负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没有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机制,只是由辅导员做一些简单的安排。有的学校虽然设立了大学生实习就业指导办公室,但办公室的负责人员大都没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方案,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也很不科学。笔者认为学校应该从确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主题与基地、预算活动经费、编制活动计划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实践效果评估等方面都应该有具体的人员负责相应的工作,使得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有迹可循。真正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当作一项培养方案来实施。减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隐患。
(二)教师对社会实践活动安全的指导不够
社会实践是高职学生自我知识结构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当学生们热情高涨的投入到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去的时候,也为他们的老师增添了一份身为师长的责任。作为我们年轻教育工作者,虽然有工作的热情,缺少处理有的问题所需要的具体方法与技能,这就需要我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探讨。我意识到这也是我以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注大学生社会实践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以便于更好地去为学生服务。
三、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安全工作分析
(一)加强社会实践安全的宣传工作,增强学生、学校、社会的安全责任意识
大学生之所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安全方面的问题,除了社会的复杂性与大学生自身的防范意识差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要归结学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工作不到位,没有使大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安全意识。同时,如果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安全宣传工作到位了,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顺利进行,还可以提高学校对于社会的影响力。因此,只有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安全教育工作,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积极地开展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的宣传工作。是培养学生成功步入社会的第一步。
(二)提高对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的认识
参加社会实践的高职大学生大部分都是成年学生,他们都具有约束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要做好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安全工作,最终还要通过学生自身来实现。只有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安全的重要性,他们才会在实践活动中树立起安全意识。充分地认识社会实践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有利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自我健全意识。高职院校的教育任务实际上就是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化的能力,帮助学生完成由学生到社会公民的转变,帮助他们树立基本的社会意识,掌握基本的社会技能的过程。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民办高职院校以及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对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的认识,有利于大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树立法制意识、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为担当新的社会角色做好心理准备。
参考文献:
[1]杨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04).
[2]史俊贤,马涛,宫永纯,王建雅.关于加强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8,(07).
[3]吴义太,姜丽.试论大学生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9,(05).
篇8
小学 体育教学 安全事故 原因 预防
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每次的学校会议中,安全都是必须要学校领导强调的问题,学校体育中可能出现的伤害事件是存在于学校安全事故中最大的隐患。小学生如果出现安全伤害,家长的心就会像刀割一样。学生的安全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的声誉,家长等方方面面。所以,加强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的研究,避免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定义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就是指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由于过失行为所导致的人身伤害事故。如果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师既要面对学生家长的兴师问罪,又要受学校领导的批评,同时还会带给学生的身心健康的伤痛。本论文就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与预防做出总结,为小学体育教师提供参考,减少与避免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
1.场地、器材原因。由于场地、器材的原因而引发的安全问题也是时有发生,例如:某高校由于篮板脱落砸伤学生;某中学由于单杠未能固定稳固,造成练习单杠的学生摔伤;还有教师指挥学生在沙石场地上跑步,学生由于摔倒造成擦伤;还有因为器材摆放,搬运,场地是否平整等原因。所以由于场地、器材的原因造成学生的伤害,将会让我们更加后悔不已,所以,学校应及时的检查学校的器材,教师应避免在有安全隐患出现的场地上进行体育教学。
2.体育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作用是使学生的体温升高,使身体各器官、系统适应剧烈运动,从而进入课的基本部分打下物质基础。由于体育教学中体育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者是没有做,就进入到剧烈的体育运动中,学生会出现身体不适,例如:恶心、呕吐、韧带拉伤、甚至是昏厥,等等。
3.学生着装不符合安全要求。学生的衣服紧身不适合运动;在衣服上有危险性的配饰,如别针,项链。身上装有硬物,如钥匙、小刀,等等。
4.课的组织管理不严密。有些体育运动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的,例如:铅球、标枪等投掷项目,篮球、足球等同场对抗项目等等,尤其课堂上有许多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调皮不听老师指挥。教学管理不足,出现学生在铅球、标枪等项目中被砸伤、插伤。篮球、足球等项目由于相互冲撞,被撞伤,等等。
5.运动量过大。运动量过大是学生参与的运动强度与时间超出了学生身体所能承受的生理负荷,导致学生过度疲劳,导致学生运动能力下降,极易引起伤害事故的发生,学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抽筋、甚至昏厥。
6.学生练习时安全保护措施不得力。在一些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的体育教学内容中,体育教师要进行一些安全保护措施,例如,双杠的杠上行走;跳箱;体操的滚翻,等等。学生在练习时,教师要安排一定的保护措施,防止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伤害,跳箱时可能被磕到箱子摔伤,滚翻是扭伤头部,等等。
三、小学学校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预防
小学生的求知欲旺盛,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学习责任感和动机不断增强,但往往从兴趣出发;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易分散;多动,调皮,喜欢模仿;对老师有很强的尊敬和依恋之情,容易疲倦;行为动摇不定,不善于控制,容易冲动和特别敏感;对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都很强烈;自控能力差。由于小学生多动、调皮、好奇心强、不善于控制等心理特点,学生可能会因为好玩相互追逐而摔伤,相互碰撞而撞伤,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更要保持万分谨慎的态度,让学生保持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进行练习,并且学生对伤害的预知能力差,更加需要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伤害进行预知,并加以预防,减少与避免伤害事件的发生。
1.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尤其是小学生,安全意识更加薄弱,如有的小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根本也不知掌握力度和分寸,另外加上有的学生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尤其是小学生在运动时出现类似的动作更加危险,如学生跑步时,如果被后面的学生推倒,等等。在小学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感,他们信任老师,相信老师的话,教师应在教学中要时常地提醒学生那些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的后果,提醒并使学生思想上引起认识和重视。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2.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有预见性并加以防范。小学体育教学一般以跑、跳、体育游戏为主,所以有很多方面要值得注意。如跑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冲撞,跳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扭伤。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预见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
3.科学合理教学组织管理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认识到,对教学活动中的每一步骤当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事故,并做好预防安全的有效措施。科学制定教学方法与手段,从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中最基本的安全。
4.教学内容要合理,运动负荷适宜。小学生的肌纤维较细,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还欠完善,肌肉群的活动不协调,力量素质较差,只适应采用负荷较轻、动作较快的练习,而过重的负荷练习和过长时间的静力紧张练习,则会引起关节损伤,抑制骨骼生长,在小学适宜安排一些速度性的运动内容,我们一定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能力去要求并引导教育学生。
5.要保证好场地、器械的安全。由于场地、器材引发的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如场地方面不平整、过硬、有沙石等;由于器械的安装的不稳固,器械上锈,老化等。所以学校应该定期对场地、器械进行检查,预防由于场地、器械原因引发的安全事故。
6.对小学生建立病史档案,常见的病症和损伤的急救和处理方法。学校应建立学生的病史档案,将不适宜进行剧烈运动的学生名单交到体育教师手中,例如,学生有先天性的心脏病、脆骨病等。避免不适宜进行剧烈运动的学生由于参与剧烈运动而引发的伤害。同时要做好对学生病史的保密工作,可以对不适宜剧烈运动的学生开展一些中等强度的运动。并配备运动损伤处置药品与设备等等。从而让学生能够愉快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在体育课的课前设计上、课中的组织管理上、课后放松调整上,教师都应留心观察,预防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以便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晓芳,刘江宏.谈学校体育中如何预防意外伤害事故[J].昌吉学院学报,2003,(03):1-4.
[2]张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对体育教学产生的效应[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03):33-79.
篇9
【关键词】 安全;知识;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8-0679-03
当前学校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1]。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往严重危害青少年生命和健康的传染病、营养不良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已基本得到控制,而伤害则已逐渐成为青少年的主要死亡原因。学生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是影响儿童青少年伤害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学生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调查,了解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现状,为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伤害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将某市按照学校类型分为普通小学、重点小学、普通初中、重点初中、普通高中、重点高中等6层,每层随机抽取2所学校,每所学校各年级按班级人数整群抽取100名左右学生。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小学仅调查四~六年级学生。全市共调查12所学校4 600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4 50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0%。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20岁,其中10~18岁之间的占97.7%。在家庭情况中,父亲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占56.9%,母亲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占47.6%,家庭年总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为37.3%。
1.2 方法 采用“学生伤害与安全因素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社会学资料、安全行为、安全知识和技能、其他4个方面共62道题目,题型均为选择题。所有问卷调查均由研究者和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担任调查员,在学校保健教师的协助下组织学生在课堂内匿名自填,当场独立完成,问卷统一发放,统一回收。
剔除无效问卷后,统一使用EpiData 3.0软件,采用双录入方式输入并校对调查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安全知识
2.1.1 基本情况 安全知识调查包括急救知识、煤气中毒知识等日常生活方面和放射性事故、海啸等灾害方面的知识共16道题。在日常生活安全知识方面,学生对触电防护、煤气中毒、溺水抢救等知识掌握较好,选择“知道”的分别达到24.8%,24.1%和20.9%;而对于脊柱跌伤搬运和心脏病抢救的知识则了解不多,选择“知道”的仅有14.1%和14.2%。在灾害知识方面,地震和洪水的逃生知识掌握较好,选择“知道”的分别达到20.2%和19.5%;而化学物中毒、化学毒物泄露、放射性事故的知晓率则较低,分别为10.8%,11.0%和14.4%。
获得安全知识的途径主要为广播电视(39.9%)、报刊书籍(23.9%)和学校课堂(16.3%),68.3%的父亲和70.6%的母亲会经常主动告诉孩子一些安全知识,有4.6%的学生认为获得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家长介绍。
2.1.2 不同学段学生安全知识知晓率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知,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对于化学毒物泄露、心脏病抢救和脊柱跌伤搬运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中生其余各项安全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经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1.3 安全知识得分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赋值转换后定量分析,安全知识得分最低16分,最高64分,中位数为40分,均数为(39.84±10.36)分。将学生根据安全知识得分分为A,B组,安全知识得分
由表2可知,普通学校、父母不经常主动告知安全知识都是安全知识得分较高的不利因素,而女生、高年级、父亲文化程度较高、家庭年总收入较高则是安全知识得分较高的有利因素,单项检验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 安全技能 学生对触电防护、楼内失火逃生的技能掌握较好,正确回答率分别达到91.6%和88.0%;而在“是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一项,仅有29.2%的学生选择了“会”,该项技能掌握较差。
2.2.1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学生安全技能得分比较 通过对各项安全技能的选项赋值转换,将学生对于安全技能的掌握情况定量化,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学生安全技能得分比较见表3。
由表3可知,不同性别和父母职业不同的学生安全技能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学校类型、父母文化程度以及安全知识得分不同的学生安全技能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2 安全技能得分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赋值转换后定量分析,安全技能得分最低9分,最高18分,中位数为14分,均数为(13.99±1.26)分。以学生安全技能得分为因变量,以学校类型、性别、年级、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家庭年收入、安全知识得分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入选和剔除自变量,找出对安全行为有影响的变量。α=0.05,β=0.10,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安全技能得分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回归方程的假设检验F值为34.970,α
由表4可知,进入方程的变量有学校类型、性别、年级、安全知识和父母文化程度;由标准回归系数可知,年级对学生安全技能得分的影响最大。
3 讨论
3.1 安全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青少年能否保障自身的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安全知识得分在45分以上(相当于百分制的60分)的学生仅占29.7%。调查结果还显示, 在灾害逃生知识方面,学生自我报告对于地震、洪水知识知晓情况相对较好,而化学毒物泄露、放射性事故等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在日常生活安全常识方面,学生对于脊柱跌伤搬运和心脏病抢救的知识掌握较差,而对触电防护、煤气中毒防护等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好。
学生的安全知识主要来源为广播电视,不同于张瑾等[2]的调查结果(学生主要知识来源为书本),可能与调查对象的年龄段不同有关。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积累的各种知识在不断增多,知识面不断扩展,学生并不满足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所学到的安全知识,因此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如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来获取安全知识。由此可见,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安全知识积累有着重要意义。
调查结果还显示, 当煤气中毒等情况出现时,女生往往能较好地处理;而在核武器防护等知识方面,男生知晓率较高。可能与男生对自然灾害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相关书籍或影像资料接触较多有关。
重点学校学生安全知识得分高于普通中学,可能与学校教育内容有关,但也不排除因为受到学生自身性格和素质差异等混杂因素影响,外向型或混合型性格的学生安全知识得分高于性格内向者。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安全知识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青少年获得的大部分安全知识可能来自于小学高年级阶段,随着年级的升高,学校和家长对应试课程越来越重视,从而忽略了对青少年的安全教育。
从影响学生安全知识的因素来看,除学校类型、性别、年级等因素外,父母是否经常主动告诉安全知识、父亲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总收入也被纳入回归模型,说明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安全知识的掌握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牛静萍等[3]的研究也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高以及父母职业为医生、科技人员、教师的青少年安全知识掌握情况较好。
3.2 安全技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安全技能就是在可能有生命威胁的中运用各种技能和手段逃离危险,从而减少伤亡的方法[4]。我国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长期生活在较为稳定有序的校园里, 日常生活经验不够丰富, 在防火防盗、灾害逃生等方面缺乏基本常识。调查结果表明,仅有29.2%的学生报告会使用灭火器,而完全不会的学生达到31.7%。青少年对触电防护和楼内失火逃生的技能掌握较好,正确回答率高于黄迎乒[4]对河南部分大学生所做的调查结果,但仍有1.4%的学生在楼内失火时选择了跳楼,3.1%的学生在发现有人触电时选择了拉开触电者,如果这些学生真正遇到类似情况, 后果将不堪设想。
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可知,父母的文化程度以及学校类型都对学生的安全技能得分有着较大的影响。青少年缺乏生活经验,对是非、安危的辨别能力较差,自我约束力薄弱,常有冒险或侥幸心理,对突发事件缺乏预见性和应变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而安全教育不仅应让学生掌握安全常识、培养安全意识,更应教给学生发现险情、判断险情及安全逃生的技能。
4 参考文献
[1] 徐勇.我国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现状与研究展望.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673-674.
[2] 张瑾,朱士新,谢云龙.昆山市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现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949-950.
[3] 牛静萍,李嵘,崔顺军.兰州市儿童安全意识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3,24(4):315-316.
篇10
许多中学生不吃早餐,应付中餐,晚餐不在乎,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的中学生面黄肌瘦,身体免疫力差,频繁生病。更另人担心的是许多人买吃的不看保质期,时常买到过期食品。而街头小吃的流行,更是加大了学生的饮食卫生问题。除了饮食卫生,就是中学生的校食堂的问题了,有的学校食堂卫生状况令人担忧,餐具不干净,饭菜不卫生,不时会发生学生中毒事件,使学生、家长忧心重重。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有叫外卖的习惯,或是不在学校食堂吃饭,很有一些女同学也朝这方向去发展,为了形体的美,或者是说找一些借口不在学校吃饭,说学校食堂饭菜不好吃,排队时间太长,饭菜里有不干净的东西,不过根据我们的调查一些学校食堂的卫生饮食也确实有问题,例如饭菜里有石头、昆虫,甚至烟头等这方面的问题,食堂的这么不注意,当然就加大了中学生在食堂饮食的逆反心理。问题很明显就出来了。所以说如果说住读学校要求一定要在学校食堂就餐,那么食堂就更应该注意饭菜问题、清洁工作,加强这方面的管理。至于学生呢?要改变长期认为学校食堂漏洞的问题,出现问题要及时于食堂相关部门反映。这样学生与学校双方配合,才能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
一、关于正餐的分析
经过校内大部分学生询问得知,有许多学生有不吃正餐的习惯。不吃正餐的主要原因是:时间仓促,其次是为了减肥。只有少部分表示不吃正餐是由于饭堂伙食差,没胃口。不吃正餐,那些中学生就选择叫外卖、面包和方便面代替正餐,更有少部分人以零食作为主食。
学习任务繁重使中学生深感时间的不足。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更使本来就紧张的时间更显紧张。为求学业和活动间的平衡,大部分学生会从生活时间中挤压,如吃饭、睡眠的时间。于是就有学生出现有不吃正餐的现象。饭堂的伙食是经学校管理,食物安全系数相对较高,营养结构比较科学合理,价格也比较公平。选择饭堂的伙食,不仅有安全保障,而且有利于中学生的身体发育、节约金钱。然而在饭堂打饭要浪费时间,这无疑使时间紧张的中学生舍而避之。而有的中学生特别是女同学,为了追求形体美,忍饥挨饿,以至营养不足,更有甚者危及生命健康这种盲目的行为无疑是不可取的。
因此,尽管时间仓促,中学生还是应该食用正规的正餐。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中学生才应考虑以其它食品代替正餐。而正处身体发育中的中学生更不应盲目追求形体美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二、关于中学生食品的安全意识分析
中学生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会选择购买食品代替到饭堂吃饭,那么中学生对购买食品的安全意识又如何呢?
少部分的中学生在购买食品时会看食品的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如知晓食品过期后不会进食该食品。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并不高。只有约为一半的中学生会注意食品包装上的信息,这无疑加大了中学生食物中毒的风险。在面对食物中毒的情况时,有的中学生会选择自行急救,或马上到附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有的会先找些药吃,或因情况而定,甚至有的会置之不理。由此,我们可得知大多数中学生能正确处理食物中毒的现象,但仍有少部分中学生没有意识到食物中毒的严重性并及时进行处理。所以,引导中学生正确处理食物中毒事件是十分有必要的。
因此,提高中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任重道远。
建议:
1、学习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帮助学生正确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
学习任务重,在加上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学生的时间十分紧迫。于是,大部分中学生选择牺牲吃饭、睡觉等生活时间,以求取得学习与课外活动的平衡。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应适度调整时间安排,引导学生正确地安排时间,帮助学生认识到吃正餐对身体的重要性。
2、中学生应提高对健康的认识,学会正确地处理学习和生活的关系。
- 上一篇:初中生在校安全教育
- 下一篇:基层工作服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