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补习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03 16:4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学补习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小学补习教育

篇1

[关键词]影子教育 补习 对策

一、补习教育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越来越富裕,又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小孩,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投入越来越高,只要能让孩子进步,家长愿意倾其所有。孩子的教育影响到一生的命运,家长对其重视程度可想而知,除了在校教育外,给孩子“开小灶”成了家长的一种最优选择。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一问题已引起了教育界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如此沉重的课业负担之下,补习教育却依然能够“欣欣向荣”,其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第一,国家经济繁荣及国家政策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发政策的实行,以及国家采取一系列鼓励经济发展的开发政策,国家富强了,人民富裕了,人民有机会更好的培养孩子。自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一个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小孩。

第二,应试教育的压力。由于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选拔学生的标准依然是以分数为主,所以通过一切途径来提高学习成绩成为了中小学生在此大背景下惟一的选择。家长们形成一种普遍的共识,即除了完成学校教育规定的内容之外,不惜重金把孩子送入补习学校或聘请家庭教师,以此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第三,中国人高度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从古代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到现在的“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观点不难看出中国人对待教育的态度。

第四,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使得大多数家庭承担得起补习教育得费用。有关数据表明,从相对比重看,学费占家庭教育支出的比例接近60%,补习教育费用占家庭教育支出的比例大约是11%。可见,补习教育费用是家庭教育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还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家庭参加补习教育的可能性更大,而经济不发达地区家庭则更希望通过教育改变自身的不利境地。

二、主要形式

课外补习班按其经营方式可分为两大类:规模较小的,常冠以诸如“某某培训班”“某某补习班”“某某辅导班”等名称;规模较大的,一般叫“某某学校”“某某教育”等。课外补习班根据参与学生的特点、需求和其本身的规模分为托管、一对几(十个学生以内)辅导、老师上门一对一家教,或大班(超过50个学生)授课。这些课外补习班,有的具有合法的“身份”;另有一部分是私人开办无任何办学资质的小型“作坊式”机构。课外补习班有其不同于学校的三大特点,即补充性、私人性和有偿性,参与这些课外补习班的师资主要是在职教师、大学生和离退休老教师。课外补习,主要是“补差”和“培优”,前一种是针对学生在校内没有掌握透彻的重、难点知识的再学习,补习对象多为学习成绩一般或偏低的学生;后一种是在学校学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知识体系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特训、拔高,补习的对象多为学科成绩较好的学生,如一些竞赛班级的开设。课外补习的科目依据考试的类型而定,一是文化类,包含各种考试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二是艺术类,绝大多数以要参加高考为目的的美术、音乐、舞蹈为主。

三、利弊分析

课外补习班有其存在的空间,得到一些家长和学生的青睐。但由于办学水平良莠不齐,暴露了不少问题,有利有弊,对于利弊要客观分析。由于其商业盈利性质,监管力度不够等因素,课外补习班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招生广告失真。一些课外补习班为了招揽更多的生源,多会采用广告等方式提升知名度,与一些媒体合作,进行商业化包装宣传。但在利益的驱动下,宣传失真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有的在广告用语上夸大其词,多数机构打着保证质量等口号以及各种不现实的承诺,进行大肆宣传。如经常会听到类似于“只要参加补习,保证一定考上某某学校”。一些补习班则会说自己有绝密信息,能押准中、高考试题等,神乎其神,让不明底细的家长和孩子误认为找到了提高考试分数的捷径及救命草。

第二,学生不堪重负。学生接受校外教育的时间主要是学校学习以外的时间,时间段集中在晚上和双休日及节假日。学生们白天在学校进行了一天的学习,课后还有大量作业要完成,而到了晚上和双休日又得在校外补课,并且通常一个科目就得花掉两个小时,几乎没有休息、娱乐的时间。这种做法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初衷。

第三,补习效果存疑。补习的时间与学习效果不成正比,参与补习的时间越多,不一定能提高学生的成绩。由于校外补习是学校外的额外学习,补习花费过多的时间,学生身心俱疲,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兴趣的下降甚至是厌恶,使得学习成绩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第四,影响学校教学。有资料显示,这些课外补习班的师资约70%是在职中小学教师,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禁止在校教师参与课外补习”,可是很多教师为了经济利益,在课外补习班兼职,有的甚至受聘于多个补习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自然无法在学校的教学中全身心投入,日常备课、批改作业、与学生交流等教学活动都受到影响。导致这些教师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的不作为,势必会对正规学校教育产生冲击。

四、对策建议

第一,要规范补习教育市场的监督管理,加强对补习学校、补习班的审批和监管工作,制定可行的补习学校审查制度,培植健康的补习教育卖方市场。

第二,可以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供优质低廉的网络补习教育平台,让一般家庭的孩子可以接受到优质补习教育,通过建设质优价廉的补习教育卖方市场减少补习教育带来的教育公平方面的负面问题。

第三,从事补习教育的教育者要充分挖掘和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以保证其教学质量和效率。严把教师质量关,确保从事补习教育的是一批热爱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水平教师团体,在教学过程中应竭尽全力,各显其能,避免补习教育成为一种重复劳动,从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失去补习教育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有升.补习教育:一类不可忽视的教育现象[J]上海教育科研,1997(6)

篇2

关键词:小语中高段;三层六步教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1-138-01

阅读课重点体现在“读”上,那么怎样在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直至语文能力,我们一直在摸索、探究、归纳、总结。近几年来,我们从原来注重学生的知识取向转化为注重能力取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运用、学会做人。通过大家反复研究,我们觉得“三层六步教学法”比较适应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课堂教学。

一、“三层六步教学法”的内涵

三层是指“读通――读熟――读透”六步是指三层阅读中每层有两步,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读通”是要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初知课文大意

这是学习课文的基础。由于一节课短短的40分钟要生成的内容很多,从而我们把很多内容放在学生的预习中去。比如把课文读通顺、生字词语等。虽然识字与写字己不是高段学习的重点,但在高段教学中仍然有识字要求,这就说明我们不能对这一版块弃之不顾,只是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学中老师可以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把这一块教给学生自己解决(这是自主学习的过程),但在开课时她用抽读、听写、了解课文大意是否知晓等方式检查了这一部分的内容,然后师生合作纠错,巩固(这是合作交流的过程)。只要平时教学中注意培训学生的预习习惯,他就会去反复读文,从而把课文通流利。也许他还会发现一些问题这就对后面的“两层”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读熟”就是要全面理解课文写的是什么,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小学中高段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也是一个把课文读薄的过程。俗话说:“熟方能生巧,熟方能生彩。”一点不错,只有把课文读熟了,才能通过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这个层次的阅读主要在课堂进行,阅读的方式也可多样化,如对比读、默读、根据问题找重点段落读等,其中仔细默读课文抓重点词句是深入理解的重要方法,学生可以边读边想边批注,养成读书就动笔的好习惯。然后学生师生合作交流,并相机纠错、补充、完善自己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可以先阅读后交流,也可以穿行)。

3、“读透”就是深入领会文章内容折射出的人文情怀和价值观,从而倚情品文,读出韵味,领悟文法

如果说读熟抓主要内容是把课文读薄的过程,那么读透就是把课文读厚的过程。高段的课文很长,我们不可能句句俱到,那么我们就抓重点的句段。去抓最能理解文章思想,领悟作者表达方法的句段来边读边品,品出韵味,领悟文法。(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往往是穿行的)

二、正确处理“三层六步”教学中各方面的关系

1、“三层六步”内部每层相互之间有机联系

前一层是后一层的基础,后一层是前一层的提升。三者关系是阶梯或螺旋上升式。只有读通了,才能全面理解,达到读熟;也只有读熟了,才能把文章读透,深入理解文本内涵,读出韵味。同时教学中也不能孤立地先解决前面的层次,再解决后面的层次,特别是“读熟”、“读透”可以穿行。

2、要深入理解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

“自主学习”提倡独立思考,方式多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批注、边读边查阅资料、边读边询问等学习习惯,逐步使学生掌握较多的学习方法,并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合作交流”包括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人机交流等多种方式,其中生生交流还包括前后交流、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种方式,教师在选用这些方式时不能一概而论,应当选择合适的交流形式,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即使不能在全班交流的,也要让其能在其它交流中得到锻炼和提升),教师应在“合作交流”中力求做到“四个关注四个当堂当”(即: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疑难问题、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当堂训练、当堂消化、当堂检测、当堂纠错)。还应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合作、学会欣赏、学会质疑、学会笔记,学会运用。

“自主学习”是“合作交流”的前提,“合作交流”得到的收获又是下一轮“自主学习”的基础,两者交替螺旋上升。

3、正确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

全面理解课文内容不是对每一词每一句每一段进行详解,而是把句段的理解放在全文角度去思考(有的课文甚至还要放在作者写作的历史背景条件下思考)。教学中不能对课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讲解,而应当设法引导学生直奔重点展开学习,这样既节约时间,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正确处理好独特感受与主流价值观的关系

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关注点不同,导致其在阅读和思考的出发点也不一样,所以最终的归属点也就不一定相同。我们在教学中都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世界是千差万别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5、正确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篇3

【关键词】影子教育;课外补习;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影子教育”发展现状

“影子教育”在中国也被称为课外补习。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教育和人力资源研究”课题组称课外补习为“择教”,并认为是与“择校”并列的教育选择的形式之一。国内关于“影子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界定:作为我国最早提出课外补习概念的研究者,王有升认为“补习教育是指中小学生在接受学校正规教育之外所参加的针对其文化课或艺术方面进行的辅导、补习。主要形式有聘请家庭教师、参加假期或周末学校、参加日常补习班。”作为我国最早的课外补习实证研究者,雷万鹏认为“教育补习类似于英文中‘private tutoring’。它指除正常学校教育外,家庭购买的、额外的教育服务形式。包括聘请家庭教师为子女授课或送子女到补习班就读等。”而最早对课外补习做比较研究的澎湃认为“课外补习是由私人支付的主流教育之外的补充性教育,它以学术性课程为内容,以正在接受正规教育的中小学生为对象。”

从上述观点看来,有几点是一样的,一是这是一种与正规教育并存的教育形式;二是以中小学生为主要对象;三是有偿的。从资料中也可以看出目前对于课外补习,也就是“影子教育”,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定论,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至于我国“影子教育”的成因,主要有历史原因、教育原因、经济原因和个人原因。历史原因主要是我国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学而优则仕”、“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些观点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人民。而教育原因主要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为了升学,家长和学生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课外补习上。为了赶上进度甚至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课外补习便逐渐兴盛。至于经济原因主要是居民收入的提高导致了消费水平的提高,教育投资逐渐增加,也促使课外补习繁荣发展起来。同时,由于教师的待遇偏低,也导致为了经济利益开办补习机构的行为越来越普遍。最后是个人原因,为了个人能力的提高,也使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课外补习。而家长为了子女的未来发展也大量投入金钱在课外补习上,也有少部分家长出于攀比的心态,为了不让自己的子女比别人差或为了显示出自身的财富与地位,花钱为子女报各式补习机构或聘请家庭教师,从而促进了课外补习的兴盛发展。

我国“影子教育”发展的情况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1)发展规模。根据《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2004》有关的数据显示,在所有调查的城镇在校生中,有55.5%的学生参加了课外补习。小学阶段参加课外补习的比例达到了73.8%,普通初中阶段比例为65.6%,普通高中比例为53.5%。(2)教育支出。雷万鹏通过研究发现:2002~2003学年度,高三学生教育补习费为317元,占家庭教育支出的比例约为11%。而《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2004》的数据显示,幼儿园或学前班学生每周花在教育补习的支出约为165.35元,而在此项支出上小学生约为173.22元,初中生约为177.60元,高中生则约为238.98元。影响课外补习支出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收入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规模、地区发达程度、城乡背景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3)补习科目与强度。我国课外补习的科目分为两类:一种是文化类,以语、数、外三大主科和物理、化学为主的理科类;另一种是艺术类,以音乐、美术、舞蹈等为主。课外补习强度主要是看学生每周参加课外补习的时间和科目数量。(4)课外补习的供给和需求。课外补习的供给方主要有学校、在职教师及非在职教师三类。学校的课外补习主要是各种形式的补课,比如兴趣班、实验班、特长班等;在职教师主要是一对多的小班辅导或上课;非在职教师主要是一种“家教”。课外补习的需求方是家长和学生。主要目的是培优补差。学生的来源中城市学生比例大大超过农村地区。(5)政策法规。我国政府的课外补习政策是针对不同性质(由“谁”供给)的课外补习采取不同的政策: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对学校举办特长班、兴趣班、实验班等行为,持“不准”或“报经批准”的态度。在职学校教师提供课外补习也一直是争议不断。但政府对非在职教师尤其是大学生“家教”持认可态度,甚至积极鼓励。

二、我国“影子教育”存在的问题

“影子教育”在我国普遍存在,当然有它的一些优点:一是影子教育可以使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可以为考试做好准备。二是影子教育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几率进入更好的学校。三是提高了学生的水平,也就是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四是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投资。会获得一定的收益。但是它同样存在很多问题:(1)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所有家庭的孩子提供教育机会,学习共同的课程,获得更加专业化的训练从而都能有机会去竞争稀缺的位置。而影子教育是和个人经济条件密切相关的,这样会导致机会的分配不均。(2)成绩与自我评价密切相关。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获得竞争机会也较少,这样就会有导致有些人自卑,产生敌对和叛逆的思想。(3)私人补习教育的规章不同于公立学校,学习风气可能与公立学校中的有很大不同,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学校的心理。(4)影子教育中社会经济地位是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反过来,影子教育同样会影响社会地位,导致社会阶层分化更严重,导致很多社会问题的产生。(5)个人花钱去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观念是不正确的。会造成一种钱可以解决一切学业问题的错误观念。(6)教育会影响社会凝聚力。上述影子教育对公平、自我评定、弱势群体的影响,就会使得影子教育成为社会凝聚力的一个障碍。因为人们都有一种攀比的心理存在,这种心理会导致一种恶性竞争,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会降低团体的凝聚力。

三、对策

针对以上的一些问题,可以采取如下的一些方法来解决:(1)考试制度的变革。政府管理部门可将单纯素质考试制度改变为“素质+社会服务”的选拔制度,考试制度的转变有利于转变家庭对课外补习的态度,使之对社会有利。在义务教育阶段,政府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而家庭之间对教育资源是竞争关系,这两者之间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脱颖而出,这是人之常情,试图改变家长的行为动机是不现实的,因此,制度设计要变革。在各种升学考试中,将学生的社会服务经历作为考核内容,引导家长和学生转变对补习教育的热情,激起社会服务的热情。(2)在正规教育和补习教育体系之间作出清晰界定,严格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将在教育实践中公众对中小学的假期补习的客观要求,交给市场去满足,政府只需监督和管理补习教育市场,引导民众教育需要。如果政府公办中小学从事补习教育,不仅会带来一些现实问题,更重要是混淆了“真身”和“影子”之间的界限,不利于规范办学行为。(3)政府为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提供补偿教育服务。为了减少市场化补习教育体系带来的阶层差距扩大,长远看,需要推进城市化发展、减少贫困;从短期看,一些志愿性组织为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提供贫困生帮扶项目等,能够起到很好的社会示范作用,也有助于引导市场化的补习机构履行一些帮扶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4)开展对补习教育效果的专项调查,帮助家长认识补习教育的局限性,引导家长理性消费。补习教育是家庭的选择行为,以有关部门颁布禁令的方式制止某些非理性消费,是不合适的,可能会因为实施成本较大,而影响政策或者禁令的严肃性。通过提供数据和介绍情况,帮助家长认识补习教育的局限性,从而减少问题的产生。

“影子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我国的教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不断产生一些新的问题,我们对待这一事物,应该用全面客观的眼光来看待,既不以偏盖全,也不全盘接受,而应该审慎对待,了解全面的信息,及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正确处理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健康发展。最终起到推动教育大发展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教育和人力资源研究”课题组.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5):75~82

[2]王有升.补习教育:一类不可忽视的教育现象[J].上海教育科研.1997(6):18~24

篇4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合理分组 合理评价 学习内容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实践证明,无论是在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上,还是在学生人格的塑造上,小组合作学习都是一条优化外语教学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

合作学习小组不同于班级授课制,它会使竞争环境转向合作环境,组内每个成员都有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我在实践中总结得出教学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1.自愿原则。首先可以考虑学生的性别自愿,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性别观念在他们之间初步表现明显,为了达到目的,最好让他们自愿选择搭档。

2.成员互补原则。小组合作学习要实现互相提高,首先要实现学习水平的互补,最好要一对一地互补,让他们在小组内有较多时间和空间的合作;其次是性格的互补。实践表明,让性格外向与性格内向的学生进行搭配,性格活泼小组和性格孤僻的小组合作,才能实现合作的顺利进行。

3.人数要少原则。实践证明,合作学习应该以2―4人每小组为宜。对于优等生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应该以2人小组进行,实现一帮一的效果;对于优等生与中等生的合作,可以以3、4人小组进行,以便实现互助。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步骤

在实际教学中,一般将小组合作分为目标描述、划分小组、确定职务、设定规则、开展合作五个步骤进行。

1.目标描述。目标的设定是开展小组合作的基本前提,只有目标明确,课堂上的训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逐步提高自我调整学习策略的能力。

2.划分小组。传统的英语课堂中那种单一的“教师―学生”的交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将学生划分小组,无疑是促进学生多向交流的一种好方法。

3.确定职务。确定职务,明确职责,是促进小组成员有效交流的保证。英语小组划分后,要注入管理机制,明确职责,让每位小组成员做到分工合作。一般应分配以下职务:小组长,常由英语成绩好,有良好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能够在小组里充当小教师的角色;副组长,常由活泼好动的学生担任,负责小组纪律的维持。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1.课前合作预习。在大部分学生的观念中,预习是语数这类主科应做的工作,他们也许根本不重视教师布置的这一任务。也有这样一部分学生,他们尝试着认真预习,然而往往力不从心,不会读的单词、理解不了的句子是他们最大的敌人,在残酷的敌人面前,他们只好一步步地退缩。中国有句古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但是集体的力量是无法估计的,你不会的我会,我不会的他会……在学生二至四人开展合作预习后,会取得显著的效果。让学生开展合作预习,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获取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课堂合作学习。学生有了参与学习的热情,还需要有合作学习的活动。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的设计上下工夫,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学习,共同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1)小组会话。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加口头操练量。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进行小组会话,会话可以是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的会话等,方法以轮流说、派代表说、抢和快速反应等。在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用所学的日常用语进行操练。例如,在学习了“May I come in?”“Come in,please!”的对话后,我让同桌相互对话,轮流进行,看哪一组说得又快又好。通过这种对话活动,不仅能增加口头操练量,使每个学生都开口操练,达到互通信息的目的,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还培养他们合作的能力。

(2)情景对话。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等直观教具或问题、故事,为学生创设情境进行会话,使他们身临其境,说者言而有物、言而有趣,听者闻有所得。提供的情境可用给予提示,根据情境中人物数量的多少,可让2―4个学生同时进行。一般可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编对话,然后进行对话表演。通过这种情景表演,让学生在编、说、演的合作中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十分感兴趣。

(3)竞赛活动。青少年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教师只要把竞赛机制引入课堂,整个课堂气氛就肯定会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可设计合作性竞赛,让学生通过彼此合作,取得胜利。竞赛形式有:小组竞赛、男女生之间竞赛、自由组合竞赛。例如,在教单词时,可请组中成员一对一,最后看小组得分,哪一组说对的单词最多就获胜。

3.课后合作复习。学习语言就是为了使用,课上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能及时消化当天所学的新词、新句,课后及时复习操练是必需的。

(1)复习单词。让学生五至六人为一组,复习四会单词,采用开火车式的方法:一人当裁判,他说出一个单词的读音后,剩下的几个人集体说出拼写,一人只说一个字母,再由裁判确定正误;复习三会单词,则让学生进行抢答:裁判说词义,另外几个人抢说单词读音,一轮十次抢答完成后,胜利者代替裁判说词义,继续比赛。

篇5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086-02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通过互相讨论,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

一、合理分配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小组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机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也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如何让每一个小组实力相当,形成互相促进、互相赶超的氛围,如何分配小组成员,让每一位成员都能积极参与、互相学习、互相提高,是我们首先应该探讨的内容。我的具体做法是将班里30个学生,按照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性别比例分成四个等级,再将这四个等级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四个小组。这样,四个小组的人员构成就基本是一致的,实力水平相互接近,比较容易形成竞争氛围,同时,小组内成员可以优势互补,互相帮助。为了活跃小组气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我让学生为自己的小组取了名字,他们取的名字分别为:春意盎然小组、雄鹰展翅小组、傲雪冬梅小组、厚积薄发小组。从四个小组的名字,可以看出已经形成了“赶、超、比、拼”的氛围。

二、正确的方法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1.小组合作学习应调动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学生因性格、知识面、熟悉程度等不同,融入小组的难易程度就不同,性格外向、对小组成员比较熟悉的学生,能够很快进入角色,很快融入到小组这个团队里,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讨论里,发言比较积极踊跃。反之,性格内向、对小组成员不太熟悉的学生,进入角色的时间就要长一些,这个时候,小组其他成员就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见解,也可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让他们快速融入到团队中。影响学生发言积极性的因素还有知识面、语言表达能力等,我们可以鼓励知识面广的学生多说,这样,其他小组成员可以从中学到知识,同时,也鼓励语言表达能力不好的学生多说,经过反复地锻炼,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春意盎然”小组中有一个学生,因来自农村,见识少,没有自信,总是羞于开口,还结结巴巴,我带动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帮助他,让口才好的学生先发言,让他跟着说,到模仿说,再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在他取得进步的时候,大家共同鼓励他,逐渐地,他已经能跟其他同学一样,流利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了。

2.要学会用心倾听。作为小组中的一员,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倾听,而不是发言,所以,用心倾听是一个优秀的小组成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因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经常出现讨论主题不明确,讨论一会就跑题,学生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争执的现象,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很容易乱成一团,根本达不到学习的效果。分析原因后,我教给了学生用心倾听的方法,让大家用心去倾听其他同学的见解,认真分析他们见解中你认为可以借鉴的东西及你认为理解不到位的东西,告诉他们倾听是一种好的品质,也是一种学习提高的方法。之后的小组讨论,不再有学生东张西望了,也不再有学生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了,学生基本都能做到倾听其他小组成员的讲解。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也能不断纠正自己的观点,渐渐地,学生的发言也更加透彻、深刻。

3.要敢于表达。作为小组成员,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权力,每一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表达。有些学生因为怕自己的观点被同学笑话,而不敢开口说,这是不正确的,学生要勇于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同时,也教育大家要尊重别人的观点,分析其他同学提出的不同意见,不要没经过思考就去否定。

三、理想的效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1.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字词。通过小组成员的组词、造句,可以加深对新学习字词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篇6

【关键词】英语教学 西部地区 有效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113-02

传统的英语教学偏重教师的讲,课堂一言堂的情况十分严重,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参与意识,严重影响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自实行新课改以来,中学英语教学从过去强调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广大西部地区,由于师资和理念等方面的原因,很多学生在初中依然接受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习惯教师的填鸭式教学,到高中不能很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因此,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初高中学习的顺利过渡尤为重要。要顺利实现有效衔接,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恰当使用全英教学

说得一口语音纯正、语调起伏有度的流利英语是个人的基本素质,是英语教师吸引学生的法宝。但上课不同于表演,还应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有些类型的课,比如语法,全英教学肯定会让学生一头雾水,由浅入深,使学生有一个接受的过程。

第二、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1.讲究提问技巧。教学和提问是不可分割的, 提问是学生学习的引路灯。面对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的提问内容也应是不同的。对于程度差的学生, 可以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要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通过学习有所得。但是教师在提问时不能片面强调答案,不能对学生略有语法错误的回答一味着重纠正, 这样会使一些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 在以后的课堂上再也不敢开口,长此以往, 学生就渐渐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 只要学生在回答中所犯的语法错误不影响听者对内容的理解, 就不要作当面纠正,对学生应多加鼓励。

2.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一方面让学生与学生交流,可以帮助某些学生克服胆怯和自卑心理,勇于开口,不怕犯错误。另一方面对任务或问题展开讨论,由小组的成员自由发表意见,经过整理之后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评价。这些活动的开展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把握活动环节,形成对活动的反思习惯,从而提高了活动的实效性。

3.注意改进评价方式。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要单纯唯答案是从,要善于发现学生哪怕一点点的亮点,要及时予以积极评价, 使学生时时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 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鼓励学生平等地参与进来, 实行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效果。

第三、对学生要有爱心和耐心,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的关键。一旦师生关系发生破裂,很难想象学生会继续对关系恶化的教师所教的学科发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应时刻牢记作为教师不能过于功利,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要善于接受学生的建议,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第四、关注学困生的学习

由于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之间的学习成绩就会出现两极分化,这个时候教师要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教师在任何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帮助学困生找回自信,首先是帮助学困生制订短期容易达到的目标,使这些学生觉得自己还有希望。其次,加大辅导力度,培养其创新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创见。另外,让尖子生与学困生结对子,鼓励互帮互学,改变旧的学习方法,养成新的学习习惯。

第五、优化作业设计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求总是“一视同仁”,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造成差学生消化不了,好学生吃不饱,因此教师要经常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以此来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爱好做出选择。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性。

第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入高中后,由于学习任务量大以及作业的负担加大,多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巩固,单词记忆往往是死记硬背,没有朗读的习惯,不注重通过阅读记忆词汇。不注重英语的理解,偏重于课本上机械的记忆,对于所学的知识不会比较,不善于归纳,久而久之,必然会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势在必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对于要求背诵的课文,学生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不知不觉增强了语感,记牢了单词、短语、句型,也培养了理解能力。二是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口笔头等方面的作业。课前预习 课后复习,上课要认真听讲 ,掌握好知识要点。自己能解答的,决不依赖别人,感受成功的喜悦。三是养成订正错误的习惯。把平时考试 、作业中写错的题应及时给与纠正,明白对错的原因。四是养成及时归纳整理的好习惯。

总之,对于如何帮助学生实现初高中英语学习的有效衔接,本文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广大同仁尤其是投身西部地区的同仁们积极思考,群策群力,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促进西部地区中学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文秋芳, 《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5.

篇7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 西部农村;中小学校;资源优化建设;研究

1.前言:

“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新课标实施过程中重要的举措之一,对于西部农村中小学校资源发展存在的不足而提出的重要重要措施。在我国西部中小学校教学过程中,师资水平还存在严重的问题,对于学校硬件设施建设还是处于一种比较匮乏的状态,教师自身的能力还不能够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培养,导致西部农村中小学校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收到的限制因素过多,对于我国人才培养不全面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真对这一点我们还应该进行深刻的研究,将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解决。本文就结合“教育均衡发展”对于西部农村中小学校资源优化建设展开深入的研究过程,在此之中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的分析与解决,促使我国西部中小学校资源建设能够达到应有的水平,使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人才培养能够达到全面的标注。希望我个人的论述观点对于西部中小学校资源优化建设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西部农村中小学校资源优化建设对于“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西部农村中小学校资源建设一直处于一种比较落后的状态,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负面作用,对于这一问题我个人认为应该得到及时的解决。西部中小学资源优化建设对于我们提高全国整体教育水平据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学校自身的设施以及软件资源部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所以会导致我们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自身能力培养的力度不够,学校的发展因此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长期下去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只有将学校资源优化建设才能够将这一问题进行很好地避免,使西部农村中小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能够得到满足,对于教学条件也能够更加满意,教学效果也才能够达到我们理想的要求。我们从这一论述过程中就能够充分的看出西部农村中小学校资源优化建设对于“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所在,希望能够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

3.西部农村中小学校资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有关部门对于西部农村中小学校资源优化重视程度存在问题

我们在进行西部农村中小学校资源发展调查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学校自身的资源建设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改善,其主要原因就是在于相关部门领导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样就导致了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通过一组调查问卷就能够将这一问题充分地反映出来,具体调查数据以及分析过程如下所示:

表1 西部农村中小学校资源优化重视程度调查统计表

重视程度

比较重视

一般重视

不够重视

不重视

所占人数

8人

14人

18人

10人

所占比例

16%

28%

36%

20%

我们通过(表1)的数据中就能够充分的看出这样的一种现状,在对西部中小学50名教师的走访调查过程中,有很多教师朋友认为自身所在的学校对于资源优化建设的认识程度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导致学校自身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这对于我们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起到了严重的负面作用。在进行调查过程中有20%的教师朋友们对于这一点还是比较认同的,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自身对于资源保持着一种安于现状的态度,对于学校今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不利的作用。另外还有36%的教师认为自身学校对于资源优化这一点没有得到重视,从思想认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面对,这两个数据所占比例已经达到了调查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我们可以充分的看出问题的严重性所在。而仅有28%的教师认为自身所在的学校对于教育资源优化建设的认识程度还算可以,但是还是不能够及时跟上社会的发展,仍然在思想上有这一定的局限性。另外仅有16%的教师认为自身学校对于资源优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这一数据并不能够让我们做到充分的满意,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还应该进行进一步的解决,使相关部门领导能够在自身的认识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2对于西部农村中小学学校资源优化投资力度严重不足

我们在进行对西部中小学校资源优化建设的调查过程中可以充分的看出这样的一种现状,那就是很多管理部门以及学校自身对于学校师资建设的投资力度存在这样重的问题,导致学校自身发展速度缓慢,学生对于学校的满意度不高,教学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加以充分的重视,我们从调查数据中就能够将这一问题非常清楚的进行展现,具体数据以及分析过程如下所示:

表2 西部农村中小学学校资源优化投资力度调查统计表

投资力度

力度很大

力度一般

很少投资

没有投资

所占人数

6人

12人

18人

14人

所占比例

12%

24%

36%

28%

我们在进行对西部中小学校资源优化建设的调查过程中可以充分的认识到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学校对于自身资源优化建设的投资力度严重不足,导致很多学校自身的发展出现严重的困难,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我们在这一问题上还应该进行进一步的解决。我们从(表2)的数据中可以充分的看出有28%的教师对于这一点还是比较认同的,我们通过这一数据可以看出问题的重要性所在,必须在短时间内将这一思想进行转变。另外还有36%的学校对于资源优化建设的投资力度还是少之又少,这样对于学校的发展也不能够起到基本的作用,对于这一部分学校我们还是应该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将这一现状进行转变。另外仅有24%的教师认为学校对于这一方面建设的投资力度还算一般,但是并不够积极,这样就导致了很多时候学校的发展并不能够更上时代的步伐,总是处于一种比较落后的状态。仅有12%的教师认为学校对于这一建设的投资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对于教学器材更新以及教学手段的改进都在积极的努力,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所占比例过小不能够改变整体问题的严重性。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还应该进行深入的研究,将这一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解决。

3.3对于西部中小学教师资源的引进与培养力度还应进一步的加强

我们在进行对西部中小学校资源优化建设情况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学校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学校对于教师的培养以及优秀教师的引进力度并不足,导致了很多教师因自身学校发展不利而选择离开,这样对于我们学校今后的发展是起到了非常不利的作用,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加以高度的终归是,我们通过调查数据就可以充分的看出学校对于教师资源的引进以及培养力度存在的问题,具体调查数据以及分析过程如下:

表3 西部中小学教师资源的引进与培养力度调查统计表

引进与培养力度

积极引进与培养

还算一般

很少引进与培养

没有引进与培养

所占人数

5人

12人

19人

14人

所占比例

10%

24%

38%

28%

我们通过对西部中小学资源优化建设的调查过程中可以充分的看出,很多教师对于自身学校的软件建设力度并不满意,认为对于优秀教师的引进力度较小,对于整体教师的培训并不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使学校自身的教学水平处于一种下滑的状态,这对于我们学校自身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还要进行慎重的研究。在进行调查过程中有28%的教师对于这一观点持肯定态度(如表3所示),另外还有38%的教师认为自身所在学校对于教师的引进与培养机会很少,教师自身的能力并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提高,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思想的不到更新与转变,导致了很多时候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并不能够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还是应该加以充分的重视。仅有24%的教师认为学校对于教师的一斤以及教师之间的交流重视程度还算可以,但是仍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是自身的教学观点能够得到充分的交流与提高。仅有10%的教师认为自身学校对于教师的引进与培养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些学校应该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促使这一问题能够得到进一步的解决。希望这一问题能够得到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一现状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3.4对于教学环境的改善还应进一步的加强

教学环境是我们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进行调查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学校对于教学环境的改善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并不能够达到理想的状态,甚至连基本的安全都并不能够得到保证,在恶劣的环境下教学工作不能够有效的进行,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失败表现,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还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下面我个人就通过相关的调查问卷将这一问题进行相应的研究与分析找出原因所在,具体数据以及分析过程如下所示:

表4 教学环境的改善情况调查统计表

改善情况

改善程度较大

有一些改善

没什么改善

没有改善

所占人数

7人

19人

16人

8人

所占比例

14%

38%

32%

16%

我们通过对西部中小学校资源优化建设调查过程中可以充分的看出,很多学校自身的教学环境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学校自身的教学条件还很艰苦,不能够满足学生以及教师教学需要的现象还有很多,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也是非常不利的,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还应该进行充分的解决。在进行调查过程中有16%的教师认为自身学校的教学环境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长时间教学环境没有得到改善,对于这一点我们仍然可以看出问题的重要性所在。另外还有32%的教师认为自身学校对于教学环境改善的情况并不理想,学校教学环境改善的步伐缓慢,对于学校自身的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这两个数据总和已经将近占到调查总比例的一半,所以问题的严重性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另外仅有38%的教师认为自身学校教学观景的改善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并不能够满足学校的发展要求,所以对于这一点还是应该做到进一步的加大,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教学质量以及学校发展更上一层楼。仅有14%的教师认为自身学校的教学环境在短时间内有着明显的改善,对于学生的要求也能够做到尽量的满足,对于这一部分学校而言必定是少数的,并不能具有代表性。所以存在的问题依然很严重,应该得到我们相关领导的深入思考,将这一问题在短时间内给与解决。

4.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

4.1转变相关部门对于西部农村中小学校资源发展的传统思想

思想的转变是我们做成每一件事情的前提条件,对于这一点我们首先应该得到重视,对于西部农村中小学校资源优化建设而言也不例外。在进行思想转变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加大宣传力度,只有这样我们在进行实施过程中才能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在对相关部门领导自身传统思想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将其重要性进行重点的阐述过程,让其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西部中小学师资力量的发展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提高具有关键的作用,让其自身能够真正的体会到西部农村中小学的发展与其他地方学校的差距所在,学生之间的能力之间存在的差异,这样对于相关部门领导来说就是一种打击,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出前进的斗志,是这一问题能够得到彻底的解决。

4.2加大对于西部农村中小学学校资源优化投资力度

我们在进行教育资源优化建设过程中对于资金的投入力度应该做到进一步的加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与其他地方中小学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资金是我们发展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对于资金的投入我们还要进行相关的可行性研究,通过新课标的实施我们可以看出资金投入对于加强西部农村中小学资源优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行性自然也不用我们继续强调。所以在进行学校发展过程中,资金的投入应该放在刀刃上。教育是改变西部农村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这一点我们都能够充分的认识到,所以对于资金的投入力度我们也应该做到进一步的加大,使这一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4.3广泛而又积极培养高质量中小学教师人才的培养

教师自身的教学思想的转变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优秀教师的引进则是保证这一点的重要前提。通过将教师队伍进行不断的优化,使教师自身的整体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就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培养过程,在进行培养过程中我个人认为应该增加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力度,只有这样我们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学校自身的软件水平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以此可以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促使学校自身的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两者之间是存在相互依托相互发展的关系,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解决的就是学校软件资源的提升问题。

4.4将西部农村中小学学校教学环境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我们在对西部中小学校资源优化建设的过程在还应该重视到的一点就是硬件水平的不断提高的问题,教学环境就是一个代表因素,在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我们还是应该强调相关领导自身对于西部中小学校资源优化建设的重要性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校对于教学环境的改善加以充分的重视,在对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才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还应该进行及时而又充分的解决过程,使这一问题逐渐的缩小最终可以得到全面的解决。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以上就是我个人针对“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的西部农村中小学校资源优化建设的研究过程,在此过程中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与论述,找出其主要的原因所在,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们进行分享,在此过程中我个人的观点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积极意见与建议,使我们西部农村中小学校资源优化建设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而献出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5.2建议:

5.2.3加强西部中小学校软件资源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赵呈领;程云;王艳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与开发的策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6期

[2]徐恩芹;刘美凤;我国中小学教师对教学资源需求的调查报告[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3期

[3]王珠珠;刘雍潜;黄荣怀;赵国栋;李龙;《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10期

[4]杨剑英;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之实践与探索――昌平区信息化发展之路[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8期

[5]张敬涛;李馨;论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6]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韩瑞雪;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需求差异分析及建设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篇8

关键词:辅导机构 中小学生 价值影响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126-02

新型培训机构――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在产生经济效益、弥补学校主流教育的不足、维护相对弱势学生群体和帮助学生个性而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诱导下迅速衍生。如何真正使学生受益、使中小学辅导机构对学生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是当前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能否真正实现存在意义和科学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关于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的概念

国内外研究中对此概念的定义各有千秋,下面分别引用国内外较为贴切的定义介绍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的内涵。

国内学者的观点中,最早的课外补习比较研究者澎湃认为“课外补习是由私人支付的主流教育之外的补充性教育,它以学术型课程为内容,以正在接受正规教育的中小学生为对象”[1]。

国外学者的释意中赞同度最高的是Bray,M&Kwok,P(2003)的观点,他们认为:“课外补习(education supplementary tutoring)是指为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而进行的正规学校教育外的补充性教育活动。”[2]

在本研究中的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指非正式组织的、区别于学校正规教育活动之列的家教。主要包括当下社会盛行的私人作坊式以教文化知识为主的午晚托、短期寄宿制的辅导机构。

二、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兴起原因

国内最早提出课外补习概念的研究者王有升根据当时社会现状对兴起原因作出了较为全面的总结,第一,应试教育的魔力;第二,中国重视教育的深厚传统;第三,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第四,人口方面的原因;第五,未能接受良好教育的家长的期望和需要;第六,补习教育供应者方面的原因;第七:家长的相互攀比、效仿以及学校教育对补习教育依赖性的增强。[3]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小学辅导机构兴盛的原因也日渐复杂。

文化原因:终身教育、全民教育思潮的影响。教育原因:由于教育制度的选拔性,入学和学校班级排名的竞争加剧以及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课外辅导机构能够满足缺乏文化知识的家长“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需求。家庭原因:当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上下班时间与孩子上下学时间产生矛盾,或家长希望辅导班分担照看孩子的压力并提供学生安全的保障。对此观点众说纷纭,但很少有学者从学生自身出发进行探究,这样的现象引人深思。

三、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价值影响现状

(一)其对学生的影响理念的缺失

在当今社会,儿童的世界几乎完全被成人占领,就像从斯宾塞关于教育目的的理论当中流露出来的儿童的价值可以被忽略掉的思想一样,在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中,其对学生的影响更是被视而不见。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几乎不能对自己的生活内容、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作出选择。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人们相信儿童不具有选择生活的能力,并坚信家长为孩子选竦纳活就一定是好的,所以,人们认为儿童也不需要自己独立的世界。现代社会,利益的追逐、社会竞争的激烈,导致教育几乎已经摒弃了古典人文教育的传统而日渐功利化、机械化、程序化。

(二)其对学生生理健康的影响

第一,食物的存放时间过长。从夏季的季末开始,约80%的辅导班在做午饭(约12:00)的同时作出晚饭,留待晚上(约6:30)直接给学生吃。第二,荤素失衡。95%的辅导班给学生做的饭菜大都是当季最便宜且易做的素食,荤菜平均每两个星期少量出现一次。第三,缺乏正规监管下的饭菜卫生水平。

(三)其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关于辅导班是否能提高学生成绩,各项研究观点不一,方晨晨和薛海平(2014)得出的研究结论是课外补习对学生成绩有正影响,但就影响程度而言,重点学校高于非重点学校,重点班高于非重点班,城市地区学生高于农村地区学生。[4]

首先,研究针对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除了个别学生的家长要求一对一辅导之外,辅导班正常的营业形式是由15至20名学生组成小班,由一名教师进行作业辅导,学生完成作业后交给老师批改。15至20名学生,两个小时,加上低薪,老师完成教学所能达到的最好效果是:认真检查批改完所有学生的作业,给积极主动问问题的个别学生讲解错题,大部分学生在辅导班获得的最大学习价值就是带回家一份修改完错题的作业,然而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的错题错在了哪里,该怎么改错。

其次,是辅导班对学生在学校学习效果的冲击,学校放学的铃声成为孩子上辅导班的铃声,紧凑的时间衔接和学习的时间长度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懈怠感和倦怠感。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上辅导班的学生对一天中在学校学的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佳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辅导班的老师会指导并帮助学生最终完成一份较高质量的作业,使学生和家长避免学校老师的批评。

(四)其对学生身心个性发展的影响

第一,辅导班自身对学生身心个性发展的影响,首先是辅导班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在传授知识、与学生相处和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其一言一行产生的影响不亚于甚至要高于学校教师。那么选择高水平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就成为选择辅导班的重中之重。另外,时间的限制和学生大量的作业使每天的辅导几乎成为一个帮助学生匆忙完成作业的机械过程,而使学生和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交流了解对方,师生情的缺失,不利于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

第二,由于辅导班占据了学生大量课余时间而使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减少,即父母之爱的流失。方晨晨和薛海平(2014)在政策建议中提出家长下班后应该更多地陪伴在孩子身边,指导孩子学习,这样不但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交流沟通,而且对孩子的成绩也会有积极的影响。[5]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必要因素,孩子需要的教育是带有生命的、温暖的教育,而不是只有理性的,以完成作业为任务的、抹杀孩子天性的教育。刘铁芳教授曾经在讲学中说过,安全感来自妈妈的怀抱、父母的陪伴。

四、建议

(一)家长

对家长而言,给孩子报辅导班要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以理性的态度选择高质量的辅导班,不盲目跟风,不多报。在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交流沟通,和孩子分享生活中遇见的人、发生的事,多陪伴孩子,让孩子在父母的爱中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刘铁芳教授说:给肉身以优美温暖的记忆,回家最重要的是要抱抱孩子,而不是催促孩子弹钢琴或画画,给孩子以安全感。这些比孩子暂时拥有一个好成绩更重要,因为孩子们所感受到的爱与温暖都会转换成支持他一生的动力去帮助他走向最终的人生巅峰。

(二)政府

政府应加强监管,制定制度法规。如规定补习教师专职化,制定补习教师合同聘任制度、家庭教师资格证制度等,保证和提高辅导班教师的质量[6];提高办班门槛,提高辅导班教师工资标准,制定管理者办班考试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监督水平,严格各项办班标准以提高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的规范化程度。

政府应对薄弱学校和贫困地区加大资源补助,削弱由于课外辅导机机构拉大教育不公平程度的现象,缩小区域间的教育水平差距。

参考文献:

[1] 彭湃. “影子教育”:国外关于课外补习的研究与启示 [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9): 61-65.

[2] Bray,M.,& Kwok, P.(2003).Demand for private supplementary,tutoring:Conceptual considerations,and socioeconomic patterns in HongKong.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611-620.

[3] 王有升. a习教育:一类不可忽视的教育现象 [J]. 上海教育科研,1997(6): 18-25.

篇9

现在学生学习压力都是特别的大,尤其是中学生,因为中学生面对的是“中考”,众所周知,我国中考基本上是55分流的现象。

很多的家长不想让学生被“分流”下去,因为只要自己的学生被分流,就证明自己的学生得上职高。

所以家长只好把学生送到补课机构,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成绩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中学生的压力特别大,至此教育部下方各项通知明确规定要给中小学生减负。

学生缓解疲劳的方式自然就是假期了,相信每一个中小学生都希望“放假”,在中小学生这个阶段爱玩就是天性。

近段时间有消息称中小学生将迎来新的假期,这个消息毋庸置疑会让中小学生十分的兴奋,紧接着教育部也给出了一系列的回应。

中小学生将迎来“新假期”?教育部给予回应

教育部称:在学校能够完成教学任务的时候,学校可以选择给学生放一些春秋假,但是时间在一个星期左右。

相信家长对于春秋假期并不陌生,以前的社会情况在春天和秋天的时候学校都会给学生放假,原因就是春播秋收假。

但是根据社会的发展这个假期也是被取消了,学生只拥有寒暑假,对于这个决定家长们也是悲喜交加。

有的家长认为放假是好事,因为可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休息,也有的家长认为放假是一种负担,从而还担心学生的成绩受到影响。

但是假期对于学生来说肯定是好的事情了,学生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好好的亲近大自然,并且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出去游玩。

但是放假的前提就是学校的教学任务可以完成,如果学校的教学任务完不成的话,那也是不能够放假的。

中小学或迎接“新假期”,家长悲喜交加

中小学新假期毋庸置疑最开心的就是学生本人,可是家长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就像上文所说,学生放假不代表家长也能放假。

家长不放假的话,谁来带学生游玩?感受大自然?这些确实是存在的问题,但是相信问题终究会解决的。

如果真的可以放这个假期的话,对学生来讲是一件特别值得开心的事情,学生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出去旅行,亲近大自然。家长也可以适当地请假,因为日常的时候家长都是忙于工作,学生忙于学习,很少有接触的机会。

有接触的机会也是在劳动节和国庆节这两个小长假,但是这两个小长假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出去游玩都不是明智的选择。

因为这两个假期不管任何大小景点,都是人满为患的,根本体会不到旅行的快乐,出去玩也只是人挤人的感觉。

这样来看新假期可以让学生和家长都能体会到旅行的快乐,这样也是给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最好的方法。

但是也有的家长认为新假期可能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家长认为经常给学生放假可能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放假是有利于学生的,家长应该合理的安排学生假期学习时间。

假期应该合理安排学生学习的时间

不管学生是否真的能放“新假期”,但是学生终究是要放寒暑假的,家长想让学生的成绩不受影响,就必须给学生安排合理的学习时间,给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首先,在假期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给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一定要让学生一天的学习时间达到2个小时左右。

学习这个东西就是这样,一天不学习以后都不想学习,而且以后再学习起来就会没有状态,很难钻研进去。

其次,家长也一定要管理好学生,不要让学生太过于沉迷游戏和电子产品,学生年龄还小,过多的玩游戏和手都会对眼睛造成一定的影响。

篇10

提升工程围绕“应用”这一核心任务,将“培训―测评―应用”相结合,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拟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名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评促学,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工程主要包括四项内容:

一是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围绕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方式的现实需求,吸收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应用经验和最新成果,研究制订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指南等,有效引领广大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

二是按照一线教师需求开展全员培训。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教师“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选学服务平台,实现教师自主选学。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有效利用互联网,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推动移动学习,支持教师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便捷有效学习,使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利用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建立培训资源建设新机制,汇聚各地培训课程资源和培训服务信息,促进资源交易与交换,引领各地重点建设典型案例资源,加工生成性资源,开发微课程资源,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是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建立网络测评系统,通过案例开展情境测评,为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测评服务,让教师及时了解自身能力水平,明确不足,查漏补缺,以评促学、以评促用。

四是建立推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机制。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师管理挂钩,推动教师养成良好的应用习惯,将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师生交流等各个环节,助推教师“激发教育创新,拓展成长空间,成就发展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