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类专业范文

时间:2023-04-03 16:49: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影像类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学影像类专业

篇1

惠普z820图形工作站 近年来,国内数字影像行业发展迅猛,这不仅仅表现为影视行业如火如荼、摄影摄像周边设备的性价比不断提升,同时也表现为大批高校(包括民办高校)开设了与影像艺术相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与之相关的名称有很多,例如多媒体、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数码影像、影视编导、传媒、广告、摄影摄像、影视后期制作等等。在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文件中,上述与影像艺术相关的专业主要被归为三大类:戏剧与影视学类、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

一、民办高校影像艺术类专业的现状

1.目前民办高校影像艺术类专业的教学计划的总体情况

在民办高校的培养目标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是重点。表现在教学计划中即:专业课程的数量较少,理论课程比重小,实践类课程比重较大。后者主要为三类:第一类是影像获取技能的学习,例如摄影课程和摄像课程,第二类是软件的学习(以电脑技术为主),第三类是综合创作类课程。

2.民办高校影像艺术类专业师资和学生的现状

(1)师资力量较为缺乏,教学内容有一定随意性

影像艺术从影视的专业应用到今天的“全民影像”仅仅是短短数十年的时间,该学科师资力量的储备和整体水平都有待提高。民办高校中影像艺术类专业的专业课教师有很大比例来自于外聘,其稳定性难以得到有力的保障,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2) 教师的管理不够科学

许多民办高校内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量大,收入相对较低。反观国外影像类专业的教师,多数在高校教授课程的同时也保持在行业一线从事影像创作,这样不仅能保障课程与社会实践同步更新,还能从一定程度上保障教师的收入。

(3) 学生对专业不够投入,学习效率较低,积极性较差

较大比例的学生对于学习有畏难情绪,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抱着“学多少算多少”的心态,依赖亲友解决就业的心理较为严重,学习兴趣不高。

(4)学生的思维活跃,可塑性强

虽然民办高校的学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他们也有一些优势,例如思维非常活跃,理解力和创造力都比较好,拥有较丰富的社会资源。如果他们在合理引导下能将活跃的思维和良好的创造力用在影像创作上,其爆发的能量是惊人的。例如,在北京城市学院开展的“城市新星计划”中,多名影像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进行影像作品的创作和影像设备的开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3.民办高校影像艺术类专业教学硬件水平现状

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和积累,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的办学条件尤其是教学硬件水平上的差距越来越小,已经能够基本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今后,民办高校在教学硬件方面需要向专业化、规范化看齐。例如以摄影和摄像为首的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对场地、前期摄影摄像设备以及相关的灯光等辅助设备要求比较高;对高清影像素材的后期处理、复杂场景的三维动画渲染等都需要工作站的支撑才能完成。

·影视教育蔡明:浅析民办高校影像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思路二、民办高校影像艺术类专业教学思路的几点体会和建议1.专业教学中,时刻保障理论联系实际

影像艺术类专业的特质之一即实践性非常强。国外影视专业教育也非常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理论以”填鸭式“的方式灌输给学生就了事,而必须与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摄影课程中,EV值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但如果将EV值与相机上的快门、光圈的数值结合起来并进行简单的曝光组合的计算,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

2.摆正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注重提高技术含量,认真研究软件课

高校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之初就要将艺术和技术两方面的内容进行融合并在教学过程中以恰当方式教授给学生,在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而前者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关键素质。因此,如何上好软件课是影像艺术类专业必须解决好的问题。首先,一定要结合具体情况更新软件使用平台,如安排有影视后期软件课程的电脑的windows系统的版本都必须是64bit旗舰版。第二,教师在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讲授前都要考虑几个问题:这个知识点是否一定要讲?如何引入这个知识点?如果使用案例,案例是否是最恰当的?如何考查这个知识点学生是否掌握等等。总的来说,一定要让学生在轻松易学的气氛中掌握枯燥的电脑软件应用知识,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

3.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鼓励影像艺术专业类的教师投入专业创作一线,积累第一手的知识和经验。教师在保持旺盛的创作力的同时也能提升个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聘请社会行业精英作为校外导师,参与学校课程管理;合理招聘和引进专业师资,逐步建立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篇2

理学类专业有生物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

工学类专业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医学类专业有临床医学专业、麻醉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药物制剂专业、临床药学专业、法医学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康复治疗学专业、护理学专业。

篇3

医学类专业共有基础医学类、预防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医学技术类、口腔医学类、中医学类、护理学类、药学类等七大类专业。

从整体上又可分为临床专业和功能辅助专业。

临床专业主要就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

主要包括大专业:内、外、妇、儿,传染医学;

小专业:口腔医学、眼视光学、耳鼻喉学;基础医学,主要是搞理论研究服务于临床。

篇4

1、医学类是十二大学科门类之一,医学类专业主要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针灸推拿学、基础医学、中医学、药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临床药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眼视光学等。

2、医学,是通过科学或技术的手段处理人体的各种疾病或病变的学科。它是生物学的应用学科,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招聘科室

岗位名称

岗位分类

招聘人数

学历/学位

招聘对象

年龄要求

专业及其他要求

普外科

医生

专业技术

2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2021年应届毕业生(同期完成学业并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的留学人员、 未签订就业协议的2020年毕业生可视同对待)。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外科学

骨科

医生

专业技术

2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外科学

胸外科

医生

专业技术

1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外科学

泌尿外科

医生

专业技术

1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外科学

神经外科

医生

专业技术

1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外科学

眼科

医生

专业技术

1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眼科学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医生

专业技术

1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耳鼻咽喉科学

妇产科(含生殖中心)

医生

专业技术

2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妇产科学

肛肠外科

医生

专业技术

1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外科学

头颈外科

医生

专业技术

1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外科学

心脏外科

医生

专业技术

1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外科学

肿瘤外科

医生

专业技术

1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外科学、肿瘤学

肝病感染科

医生

专业技术

1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内科学

心内科

医生

专业技术

2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内科学

消化内科

医生

专业技术

2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内科学

血液内科

医生

专业技术

1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内科学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医生

专业技术

2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内科学

内分泌代谢科

医生

专业技术

1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内科学

肾脏科

医生

专业技术

1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内科学

神经内科

医生

专业技术

1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神经病学

肿瘤内科

医生

专业技术

2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内科学

放疗科

医生

专业技术

1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内科学、肿瘤学

精神卫生科

医生

专业技术

1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全科医学

医生

专业技术

1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内科学

皮肤科

医生

专业技术

1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皮肤病与性病学

风湿免疫科

医生

专业技术

1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内科学

急诊医学科

医生

专业技术

2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急诊医学

重症医学科

医生

专业技术

2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重症医学、急诊医学

病理科

医生

专业技术

1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超声科

医生

专业技术

2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麻醉科

医生

专业技术

2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麻醉学

放射科

医生

专业技术

1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康复医学科

医生

专业技术

1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放射科

医技

专业技术

1

本科及以上

30周岁以下

医学影像学、放射医学

检验科

医技

专业技术

1

本科及以上

30周岁以下

医学检验技术

药学部

药剂

专业技术

1

本科及以上

30周岁以下

药学

病理科

医技

专业技术

1

本科及以上

30周岁以下

医学检验技术

心电图室

医技

专业技术

1

本科及以上

30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

肌电图室

医技

专业技术

1

本科及以上

30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

脑电图室

医技

专业技术

1

本科及以上

30周岁以下

临床医学

康复医学科

医技

专业技术

1

本科及以上

30周岁以下

康复治疗技术

妇产科-生殖中心

医技

专业技术

1

本科及以上

30周岁以下

医学检验技术

护理

护理

专业技术

40

本科及以上

30周岁以下

护理学

党政办公室

行政

管理

1

本科及以上

30周岁以下

新闻传播学类、汉语言文学、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

人事科

行政

管理

1

本科及以上

30周岁以下

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管理类专业

医务科

行政

管理

1

本科及以上

30周岁以下

法学、公共事业管理等管理类专业

临床工程科

行政

专业技术

1

本科及以上

30周岁以下

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

IT中心

行政

专业技术

1

本科及以上

30周岁以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计算机类专业

基建科

行政

专业技术

1

本科及以上

有工作经验

35周岁以下

土木工程等土建类专业,具有3年及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后勤维护中心

行政

专业技术

1

本科及以上

35周岁以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等机械类专业,具有3年及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总计

 

 

100

 

 

 

篇6

序号

类别

包含专业

考试科目

公共课(2门)

专业综合课(1门)

1

文史类

汉语言文学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文学概论、写作

2

法学类

法学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法理学、民法

3

管理类

工商管理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管理学

市场营销

公共事业管理

旅游管理

工程管理

会计学

电子商务

工程造价

物流工程

4

财经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高等数学、基础会计

金融学

5

外语类

英语

①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精读、翻译技巧

朝鲜语

内容涵盖精读、翻译技巧

日语

内容涵盖基础日语、翻译技巧

6

艺术类

视觉传达设计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命题设计

环境设计

服装设计与工程

7

教育类

英语(师范类)

①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教育学、心理学

学前教育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小学教育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美术学

音乐学

体育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8

化工、生物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有机化学、无机化学

生物科学

生物工程

9

农林类

园艺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植物生理学、土壤与植物营养学

动物医学

内容涵盖动物生理学

10

医护类

口腔医学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生理学

临床医学

医学检验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

康复治疗学

护理学

中医学

内容涵盖中医基础理论

针灸推拿学

中药学

药学

内容涵盖有机化学、无机化学

11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高等数学

内容涵盖操作系统原理、C语言

12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高等数学、电子电路

电子信息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3

机械工程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高等数学、工程力学

交通运输

14

建筑类

土木工程

①外语或大学语文

②计算机

内容涵盖高等数学、结构力学

【说明:】

1.考试科目共3门,其中公共课2门,专业综合课1门。

2.公共课包括外语或大学语文(公共外语课为俄语或日语的分别考俄语或日语,公共外语课为其他小语种和报考外语类专业的考大学语文,其他考英语)、计算机(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考高等数学),每门满分100分,每门考试时间120分钟。

3.专业综合课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篇7

关键词:医械专业 招生规模 产业需求 校企合作

为了解广东省高职高专医疗器械相关专业(以下简称“医械专业”)设置情况,笔者查阅了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中招生面向为“广东省”的广东高职院校有关数据,并访谈相关院校、专业的领导、教师,查阅近几年新增、新办专业资料,对2006-2013年医械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办学条件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析专业发展的问题与瓶颈,以期为广东省医械专业的设置和结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1]

一、专业设置整体情况

目前,广东省开设有医械专业的高职院校有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其中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在2004年升格之初即在医药营销专业之下增设医疗器械方向;2005年,该校开始设置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2008年开始以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与检测、医疗器械营销两个专业方向分别招生,在2013年广东省“按照专业招生”的政策引导下,两个专业方向合并招生,入学后再按照相关规定重新分专业分班。此外,该校还于2009年增设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2010年设医学影像设备管理与维护专业,并于2012进一步丰富学科门类,增设医用软件与网络技术专业,该校的医械专业设置在全省院校中是最齐全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于2007年始开设医疗电子工程专业,2010年、2012年和2013年并到“电子信息类”中招生,入学一年后再按志愿、成绩和相关规定在电子信息类下设的五个专业中选择。罗定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开始设置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

总体而言,为适应广东省医疗器械战略性兴新产业发展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广东省医械专业学科门类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但开设院校、专业偏少。

二、专业规模分析

虽然实际报到数与招生计划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但招生计划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业规模。本文通过对2006-2013年各专业招生计划的分析来看广东省医械专业规模变化情况。

1.专业整体招生规模分析

2006-2013年,专业总体招生计划为2564,总量比较小,且变化不大,2009年和2010年虽然分别新增了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和医学影像设备管理与维护两个专业,但招生规模都是50人左右,且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的两个招生方向都缩减了招生规模,因此年招生总量上没有太大变化;2012和2013年招生计划增量比较明显,这两年分别新增了医用软件与网络技术专业和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

放眼全国,目前设有医械专业的高职院校共有70余家,主要开设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等20余个专业,招生规模不足万人,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2.各院校招生规模比较分析

由于各院校开设的医械专业数量存在显著差异,院校之间招生规模对比鲜明。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自2004年始陆续开设五个专业(方向),并有进一步扩充学科门类的趋势,以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与检测方向)为龙头,带动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医学影像设备管理与维护、医疗器械营销等专业全面发展,形成与药品、食品、化妆品等并驾齐驱的医疗器械专业群,培养生成装配、质量管理、产品检测、维护保养、经营销售等医疗器械全产业链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八年招生计划总量占到广东省全部招生量的8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只开设医疗电子工程这一个医械专业,招生总量仅占15%。罗定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新增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目前仅一届学生,所以总量也是最小的。

3.各专业招生规模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目前广东省高职层次医械专业共7个,既有开办时间比较长的专业,也有最近两年新设置的专业,每个专业随着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形势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是几个专业中的“老大哥”,2005年开始设置,并于2008年开始分设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与检测、医疗器械营销两个专业方向。2009-2011年间,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增设了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和医学影像设备管理与维护两个新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招生规模下降,并于2011年达到一个最低点。而2012年虽然也新增了医用软件与网络技术专业,但此专业侧重于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和医院计算机网络的组建、网站建设等工作,与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的区分度比较大,对专业招生规模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医疗电子工程专业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设置的唯一一个医械专业。自2007年开设以来,招生计划基本保持在50人左右,同时该校还设置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微电子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工艺与管理等专业,在2010年、2012年和2013年更是与这四个专业一起以电子信息类招生;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是罗定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新增专业,该校也设置有应用电子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两个相关专业,各种师资、实训、课程等教育资源共享、共建,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三、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1.办学历史不长,基础薄弱

医械专业均为近几年开设,在师资、实训条件、课程体系、教材等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又因其专业特殊性,与其他专业类的兼容、共享程度不高,整体水平滞后于行业的发展要求,制约了专业办学方向的扩展和招生规模的扩大。

2.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不一致

专业开设与行业职业岗位的针对性不强,专业之间的区分度不大,不能很好满足医疗器械企业多样化的用人需求,且大部分仍然采用学科教育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没有充分体现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3.专业复合程度高,但培养周期偏短

从模拟、数字的电子知识到解剖、生理的医学常识,从计算机、单片机等嵌入式系统到检验、诊断的常用医疗仪器知识,从常用工具的使用技巧到医疗器械的使用与管理……医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度比较高相应的理想培养周期应该更长。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2+1人才培养模式,在校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熟练专业技能的时间短,难以扎实系统掌握,发展后劲不足。[2]

四、对策探讨

1.紧扣产业人才需求设置专业

广东省医疗器械已发展成为一个产品门类比较齐全、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的朝阳产业,并在珠三角地区形成多个优势产业集群,截止2012年底,广东省医械生产企业达1800余家,经营企业6000余家,产业生产总值超过600亿,占全国总量的八分之一。现有的医疗器械开发、管理、安装、维修人员数量及素质远远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要,高等院校应该根据产业特色及其职业岗位开办专业方向,进一步丰富专业类别,扩大专业规模,培养兼具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事生产、安装、维修、保养及管理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校行企合作纵向加深、横向扩展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的特征。医械专业知识跨度大,对教师的要求高;由于行业竞争和技术保密,很多有实用价值的内容被企业内部保留,难以进入教材;解决师资、教材、实训条件及与行业就业岗位紧密联系等问题,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校行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开发含有第一手技术资料以及维修经验的教材,并将企业员工岗前培训的内容融入到相关课程中去,增强专业、课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与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以及广州威瑞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广州纽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省中医院、省第二中医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按照“资源共用、责任共担、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原则建立多元合作关系,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实训实习、教材编写、实训基地建设、人员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合作项目,为其它同类专业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3.贯通中、高、本人才成长路径

医械专业的科技理论依据是生物医学工程学。我国自1978 年创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了区别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高职院校一般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名称设置为医疗器械相关专业。医械专业知识技能复合程度高、培养周期长,要求贯通“中职-高职-应用本科”立交桥,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满足产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要与本科院校合作举办高职本科,实现优势叠加。目前广东省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广东药学院、深圳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院校开设有本科层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高职院校可以选择与自身专业设置相近、且主要培养从事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市场营销、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员的院校进行合作,共同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高职院校肩负着高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核心课程的建设,因为核心课程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目标,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国家示范院校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医学(宠物医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对高技术技能型宠物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一直按照学院的课程建设规划,开展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一、课程建设基础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于2006年最早开设了宠物类专业,于2008年针对宠物医学专业开设了《小动物影像技术》核心课程,并编写了校本特色教材,2010年该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2年行校合作编写了《小动物影像技术》项目化教材,2013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该教材被评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成果之一,2014年该教材获得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全国农业职业教育优秀教材”项目资助。该课程目前拥有“双师型”教师3人,以校内实训基地宠物医院为实训场地,开展实训教学,积累了大量的影像资源。

二、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规划对课程的建设具有指导作用。本课程建设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要体现培养掌握影像技术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2.《小?游镉跋窦际酢房纬探ㄉ枰?综合师资队伍、教材、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设施等各方面的建设和改革,做到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3.《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要集教学名师、校企合作教材、教学改革成果于一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要重点体现先进、适用、够用,即内容紧跟现代宠物影像技术发展,知识与技能满足临床工作需求,并在现有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力争早日申报建设成为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并建设成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三、课程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是:将《小动物影像技术》建设成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方法上都能充分体现高职特色、课程特点,体现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示范性课程。

具体计划:在2010年院级《小动物影像技术》精品课程与2012―2013建设的《小动物影像技术》网络学习平台基础上,于2015―2017年在宠物医学专业开展《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网络辅助创新教学实践,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并于2017―2019年申报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并按要求建设。

四、课程建设内容

《小动物影像技术》核心课程的建设内容包括建设一流的教师团队、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施、教学管理等方面,并在课程创新教学实践与申报在线开放课程的过程中,注重以下六方面的内涵建设。

1.教师队伍方面:打造课程团队,逐步形成一支以课程带头人负责的,教学水平高,人员稳定,结构合理,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教师团队在现有3名教师的基础上增加了2人,并按一定比例配备实训指导教师,同时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知名宠物医院影像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师资培养培训计划,形成促进教师积极向上、不断学习的激励机制,打造“双师型”教师。

预期目标:课程教师团队成员7人,校内教师5人,校外2人。其中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2名,兼职教师2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

2.教学内容方面:重视《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与适用性,保证够用、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不断增加宠物医学影像技术的最新成果,紧跟宠物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适时增加彩超、CT、MRI等影像技术的教学内容。

预期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涵盖普通X线技术、CR技术、DR技术、CT诊断技术、MRI技术、B超技术、彩超技术等符合企业单位需求的影像技术。

3.教学方法方面:根据课程特点和实际需要,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应尽可能使用网络进行教学和管理,相关的课程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电子教案、习题库、案例资源、实验指导书、技能考核标准及实施方案、参考文献目录、X线图片资源、B超声像图病例资源等全部上传校园网络学习平台,并完全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并带动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预期目标:建设资源丰富的《小动物影像技术》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并以此开展信息化教学与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

4.教材建设方面:由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校企合作编写的国家示范建设成果《小动物影像技术》教材,经过几年的使用基本上能够满足宠物医学专业宠物影像技术学习的需求,但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有很多宠物医院引进了CT、MRI等影像技术,因此教材要进行适当的修改,增加心超、CT、MRI等相关技术的内容。

预期建设目标:2017―2019年申报并立项建成农业部“十三五”立体化教材,建设后的教材涵盖X线、超声、CT与MRI四大影像技术。

5.教学设施与实训场地方面:高度重视校内X线实训室、B超实训室、校教学宠物医院MRI实训室的建设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开展,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从而体现影像技术课程的特色和水平。

预期目标:2017―2019年在学校所在市区建设校外实训基地2个,校内X线实训基地1个,校内B超实训基地1个,校内MRI诊断中心1个。建成后的X线实训室拥有移动式X线机1台,动物DR1台;B超实训室拥有彩超1台,黑白B超5台,校内实训基地教学宠物医院拥有宠物核磁共振仪(MRI)1台,总投入计250万元。

6.教学管理方面:建立科学高效、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通过《小动物影像技术》核心课程建设,优化现有课程评价体系,建立教师评教、学生评教、教师互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学督导、同行专家对课程的教与学过程的评价机制与制度,促使《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不断深入的向前发展。

预期目标:形成完备的教学管理与课程评价制度与机制文件。

五、课程建设实施

1.实施保障措施。成立《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小组,制订《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整体建设实施方案。分解实施任务,责任到人,并制定奖惩措施,调动相关教师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2.实施效果评价。组建由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用人单位组成的评价小组,制定细化评价内容,对照课程建设规划内容及成效进行评价,评价等级分为优、良、中、差。建设完毕后,预期评价结果要达到优、良等级。

篇9

1999年以来,为了扩大学校的整体规模,各个医学院校除了增加自己原有专业的招生人数之外,同时不断地增设新的专业。通过分析1999年存在且于2009年未被并入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校(不包括独立学院,共计70所)的专业设置数据,发现各个学校在新增专业方面也存在着“趋同性”。2009年与1999年相比,按“每所学校每增加一个专业计1次”来进行计算,10年间,70所院校新增专业的种类数达到89个,新增专业的总次数达到了798次,新增专业主要集中在以下15种专业。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新增专业趋同性最高的专业,70所医学院校中有50所选择增设该专业,占总量的71.4%;趋同性排名第2位的是护理专业,有46所院校增设,占总量的65.7%;43所院校增设了药学,占总量的61.4%;一半以上院校增设英语、应用心理学;1/3以上的院校增设药物制剂、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检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康复治疗学、市场营销、生物技术、口腔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这15种新专业开设的次数占89种新增专业总次数的51.0%,也表现出高度的集中、趋同现象,见表4.在增设的89个专业中,其中,医学学科增设了33个,增设专业次数达到416次,增设次数排名前10位的专业包括护理学、药学、药物制剂、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康复治疗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和中药学,这10个专业的增设总次数达到297次,占全部医学增设专业总次数的71.4%,见表5。除医学学科外,对新增专业按所属学科进行分类统计,新增专业在非医学学科中主要集中在工学、文学、理学、管理学等,占非医学学科新增专业总数的81%,见表6。其中,工学学科共增设14个专业,增设次数最多的专业是生物医学工程;文学学科共增设12个专业,增设次数最多的专业是英语;理学学科共增设12个专业,增设次数最多的专业是应用心理学,排名第2位的是生物技术;管理学学科共增设9个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增设次数排名第1位和第2位的专业,见表7

2医学院校专业设置“趋同性”的原因剖析

扩招以来,医学院校专业设置日趋“趋同”,是地方医学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一方面,医学院校大多开设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医学类专业,既是学校作为医学教育主要阵地的必然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对医学教育的迫切要求。从这个角度看,众多医学院校专业设置的“趋同性”是必然的结果。另一方面,医学院校纷纷增设大量非医学专业和医学相关专业,且专业设置“趋同性”显著,对这种专业设置的趋同表现,我们有必要从多方面考量其原因,避免专业设置雷同,导致学校没有专业特色。趋同性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政府部门的影响,也有学校自身建设发展的问题。

2.1被动扩招以及专业设置自的缺乏

高等医学教育应是“精英”教育,国外的医学院校在校生规模普遍较小,一般不扩招,如哈佛大学的医学招生人数几十年来几乎无变化。我国医学院校的扩招,其实质是“被动扩招”,主要是政府的宏观政策作用在推动着,而非卫生人力资源市场的作用以及医学院校经过长期发展和应对卫生人才需求变化自然而然发生的。“被动扩招”的结果就是,医学院校倾向于优先选择原有专业进行扩招,或者选择专业建设周期短、见效快、投入少的专业,来加快扩大招生规模的步伐。加之我国高校尽管拥有一定的专业设置自,能在批准设置的专业范围内,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自主调整专业方向,但还是受到诸多限制[3]。被动扩招以及专业设置自的缺乏,使得医学院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结合自身已有专业特色与地方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或者说变化不大的专业设置范围指导下的专业设置,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趋同性。

2.2对经济利益追逐的功利化办学思想

医学教育有其特殊性,投入大、办学成本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核算办学成本,开展绩效评价,追求经济效益,是高校管理者思考的首要问题之一,在这样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各医学院校均选择了投入少、办学成本低的非医学类专业和医学相关专业。从医学院校开设专业趋同性的表现,可以看出,布点率较高的、新增的专业,如药学、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英语、康复治疗学、市场营销等专业,多是一些办学成本相对较低且很“热门”的专业。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使得医学院校争相设置办学条件要求较低、办学成本低的专业,以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

2.3医学院校之间的相互模仿

医学院校专业设置的趋同性,也是医学院校之间相互模仿的结果。扩招之前,医学院校以医学专业为主的办学方向、办学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但随着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来临,单纯以医学为主的办学思想将会让地方医学院校生存困难进而难以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医学院校的服务对象和发展目标趋于模糊。同时,扩招使医学院校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可以说医学院校对外界环境是难以把握的,通过学校间的相互模仿,能减少发展中的震荡。如果此时有个别院校通过增设新专业达到了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的目标,则其他院校往往会模仿之,进而出现学校之间的专业设置的趋同性。

3结语

篇10

目前,由于医疗卫生机构对医学类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普通本科医学院校医学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医学卫生人才的需求量又跟不上高校扩招的步伐,这就对高等职业卫生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很大冲击。

高等职业卫生院校学生就业的特点

1.面临医学类本科院校的强大竞争压力

虽然国家对于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职业定位是不一样的,但是目前实际上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在相同专业情况下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高等职业卫生院校毕业生往往在就业市场上不被优先录用,医疗卫生机构往往更重视具有更高学历的本科、研究生层次的毕业生。

2.高等职业卫生院校在就业上有其独特的定位优势

高等职业卫生院校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竞争劣势,普遍开始找准学校定位,改变专业设置,突出动手能力和基础操作能力,更加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开设与本科院校相互补充的基础技术技能型专业。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职业院校的就业特点,有效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比如高职类护理类专业,药剂类专业,医学影像类,医学检验类专业等。

高等职业卫生院校缺乏就业指导人才

1.就业指导在学生就业方面至关重要

就业指导对于任何专业的毕业生都是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毕业生能否顺利毕业,除了受到社会需求和毕业生个人素质影响,还受到就业指导好坏的影响。加强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有利于减少毕业生就业时的盲目性,找准就业定位,找到适合学生自己的工作岗位。同时,就业指导有利于毕业生在就业时进行心理调适,减轻就业压力;就业指导有利于毕业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使毕业生全面了解应聘单位的招聘要求;就业指导还能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相关的就业政策,了解就业协议相关知识,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

2.职业卫生院校往往不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

目前,高等职业卫生院校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有所加强,成立了招生就业相关部门,如就业指导中心等负责毕业生的就业相关工作,并且开展了就业指导讲座,组织就业招聘会等。但高等职业卫生院校普遍对于就业指导工作不够重视,更多停留在广义层面上的基础理论的宣讲,无法做到对各个专业甚至不同毕业生的有针对性的辅导。高等职业卫生院校的就业指导单靠目前仅仅是在毕业前开设几节就业指导的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往往不能解决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指导需求。

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上有其独特优势

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上有比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更多的优势,如果发挥好他们的优势,可以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水平。

首先,目前辅导员在高职院校中主要从事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学习和生活指导等方面的工作,就业指导方面的理论知识往往不足,就业指导课程往往由招生就业方面的老师单独组织安排。但是,由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在大学期间能够更加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第一线,与学生的关系最密切,最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因此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上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其次,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缺乏系统化和连贯性,一般都是在毕业生最后一年临近就业安排就业指导课,这样很难在短时间内培养起学生的就业理念和就业技巧。因此,就业指导应该从学生入学就开始,贯穿于学生大学学习生涯始终。这样有利于学生入学开始就建立起良好的专业定位和就业方向,并且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期间不断向自己的就业目标努力和进行适当的修正。而这时辅导员就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的培养策略

1.必须加强对辅导员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支持与鼓励

高等职业卫生院校必须加大对于辅导员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力度,建立规范的辅导员就业指导奖惩制度,用制度来规范,从行动上来倡导,调动辅导员从事就业指导的积极性。学校应该把就业指导列入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中来,对其职责和权限进行相应的规定,指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可以通过开展就业指导的相关评优工作,激发对于辅导员从事就业指导的积极性。

2.必须懂得高等职业卫生类专业的就业特点

医学类专业有其独特的专业设置和专业特点,这就要求高等职业卫生院校辅导员必须懂得医学高职类专业的特点,了解不同层次医疗卫生机构和医药企业的人才需求特点,做到招聘单位与毕业生的良好对接。因此,学校在招聘辅导员时应尽量招聘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毕业生,他们能做到更好地了解医学专业的特点,做到设身处地地为医学生考虑。

3.必须保证辅导员有充足的就业指导备课和授课时间

辅导员由于日常工作繁杂,很难抽出充足的时间用于就业指导课的备课和授课,这必然会影响到课程的讲授效果。要想运用辅导员对就业指导课起到良好的作用,学校就需要为辅导员留出较为充裕的时间做好符合本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程准备工作。而且,辅导员就业指导课的讲授不能单纯是在学生毕业的最后一年开设,而是应该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贯彻始终,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个人就业思路和方向,也使学校摆脱为了开课而开课,应付差事,起不到实际就业指导效果的现状。辅导员可以发挥自身特长,在日常生活中就深入到学生中间或与学生单独面谈了解学生的就业取向,为其做出一对一的指导。

4.必须懂得就业指导的必备技巧

虽然辅导员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有其天然的职业优势,但辅导员往往缺乏就业指导方面的专业技巧,缺乏就业指导方面的经验。就业指导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这就要求对辅导员进行有效的就业辅导培训,真正做到能力与优势相结合。高等职业卫生类院校应该组织辅导员接受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就业指导知识培训,使其真正成为既有理论素养,又能贴近学生实际的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他们不但能够讲授就业政策、求职面试技巧等一般性就业指导内容,还能真正结合社会、法律、人际交往、心理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职业指导。

5.必须做到共性指导与个性指导相结合

辅导员作为就业指导老师的最大优势就是在于能够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就业特点。但一一对每个学生做就业指导既费时又费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既能通过对不同学生的分析,发现他们就业的共同特征,对于共同特征进行共同指导,又能对于个性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上的独特优势。

6.必须运用现代化的就业指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