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范文
时间:2023-04-03 16:48: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日益普及,互联网等媒体已成为广大群众参政议政的新平台,也为各级政府获取社情民意提供了很好的途径,上网听取民意、网下解决问题已逐渐成为各级政府一种新的执政理念。网络信息不仅使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与扩展,同时也对各级政府的执政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重视并做好网络信息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促进政府与群众的沟通,密切政府和群众的联系,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进政府工作方式,促进科学决策,提高行政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进一步完善网络信息工作管理机制
目前,网络信息数量多、传播快,做好网络信息的管理工作,关键要建立和完善网络信息的采集、审核、办理、回复、工作机制。
1、及时检索梳理。各县区、市政府各工作部门要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工作,切实加强对网络信息工作的管理,坚持每天对网络留言和信箱来信进行检索浏览。对所反映的问题,分轻重缓急,需要及时回复处理的,要及时回复处理;对需要进行调查了解进行协调解决的,要及时安排专人与相关人员见面,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对事关我市发展的建言献策,要在决策和工作中认真甄别吸收;对一些批评意见,要虚心接受采纳以改进工作;对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要及时核实,依据法律和政策妥善处理和解决。
2、实行分类办理。网络市长留言和市长信箱来信,由市政府办公室信息调研室每周进行汇总,并逐项逐条分解,确定需由有关科室负责和承办部门、单位办理,由办公室信息调研室负责督办落实,并收集反馈结果。对事关全市重大问题,政府各领导按分管工作协调解决和督办。
3、严格审核回复。网络市长留言和市长信箱来信回复由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进行审核,并实行每周一次回复制度,具体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室信息调研室承办。县(区)长和部门负责人的留言和信件由县区和部门自行处理。
三、切实加强对网络信息管理工作的领导
1、明确责任。各县区、各部门和各单位主要领导同志及办公室主任对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负有领导责任,负责网络信息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检查落实。市政府办公室作为市政府网络信息和管理工作的具体承办部门,在网络信息管理工作制度、标准、规范、程序和作风建设等方面,为做好网络信息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市政府办公室信息调研室具体承办市政府网络信息相关工作,各县区和市政府各工作部门也要尽快明确专门人员,负责本单位的网络信息管理工作。
2、加强考核。市政府办公室将对各县区、各部门网络信息管理工作情况,随时进行督办检查,不定期通报。各县区、各部门也要在内部建立督办制度,经常查看本县区、本部门办理和回复情况。市政府办公室将依据各县区、各部门工作实绩,作为综合评估的内容,半年和年终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送市考核办。
篇2
【关键词】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网络信息化
0.前言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公路工程造价的管理也要实施信息化管理。公路工程建设的规模庞大、工程很复杂、施工的时间很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公路工程造价没有控制好,将会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那么,为了能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在建设施工时就要反复进行计价。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系统信息具体应用到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方面上来。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到各种行业中来,公路工程的造价管理也不例外,巨大的规模和工程的复杂更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因此,通过公路工程建设网络信息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工程成本降到最低限度,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公路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的现状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实行信息系统化要依靠国际互联网先进技术,才能对工程造价管理数据快速处理,将数据统一存储、检索,方便查询,让管理的数据更加及时和准确,为工程造价管理所用的报表提供方便。实现系统管理信息化将逐渐代替传统的数据审核方法,它将建立一套完整的造价资料存储和进行分析比较的功能,实现模拟方法对工程总价进行计算。
现阶段人们对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认识不深,对信息管理还采用了原始方法。很多企业把工作重点都放在了项目的业务工作上,对工程造价管理不够重视,也未能理解管理信息化的真正含义。公路工程造价信息网是一个很好的共享平台,建立信息网站可以为社会有关部门和政府提供服务,还可以为建筑行业和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但目前这个共享平台还只能提供简单的信息,而未能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详细的探讨,很多时候会由于信息网上的信息不够完整、不能能及时更换而给用户查询带来诸多不便。
另外,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水平还不高,提供的信息还不完整,整个系统管理还不够规范。在我国有些省市虽然已经连网,但还未建立一个统一的共享信息网,各个地区编码和格式存在差异,不时会出现重复和交叉信息,在全国范围内使用还很不方便,不利于网站的维护。
2.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2.1它是适应信息时展的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信息化是必然的发展方向,人们越来越需要信息资源,对信息的处理也逐渐实现数字化和电子化。在我们的建筑行业中,对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比较低,为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也必须从原来的模式转变成网络信息化管理模式,让信息资源价值得以充分利用。
2.2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可以降低工程造价成本
当前建筑材料的价格占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的大约百分之六十,而且还会持续增长。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材料的价格高低对整个工程造价成本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实施网络信息化以后,管理部门可以在信息系统中查看每个地区材料的价格,根据这些价格比较分析,然后再制定出合理的价格。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掌握全局,对建设投资问题进行宏观调控。
2.3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是为了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每个省市自治区编制的价格估算表都是在国家统一定额指导下制定的。近年来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推出,定额也要不断更新,对工程造价实施网络系统信息管理,也让编制定额的管理人员工作更加轻松。当前我国在建筑市场中都推行招标制度,但每个地方的材料价格和费用都不一样,建筑施工企业要全面掌握材料价格、地理环境、施工条件等多方面的信息才能制定出施工方案,但是,受到各方面条件限制,要了解施工企业的情况有一定难度。采用远程数据通信方法处理信息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网络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分工明确
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要实行分层管理,明确责任。由国家总部负责工程建设、维护以及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平台,并制定出有关的标准数据,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审核。每个省市和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负责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信息管理工作,对本级的信息化平台加以管理,可以及时交流和共享计价信息和政务信息,根据有关的规定,对本地方本行业的工程造价指标和价格信息进行上报,指导和监督下级工作。
3.2对工程造价数据管理加以规范
要及时、完整、准确地收集工程造价的数据。管理机构要利用每个下级部门和相关企业上报上来的文件成果来建立相应的数据,还要努力开发工程造价编制软件。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对收集上来的工程造价数据进行测算和分析,建立一个数据库,从而为工程建设所要用到的工程造价价格、指标和指数提供数据。
3.3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对工程造价信息化平台加强建设它包括计价依据信息,包含我国的计价规范和统一定额;政务信息,包括有关的行政法规、政策许可以及工作动态等内容;指数,包括不同时间段工料机价格的走势和造价指标等;工程造价指标,包括工程各个阶段的消耗量信息和单位造价等;价格信息,包括材料、人工和机械等主要因素单位价格内容等。
3.4要提高认识,加强培训
各个部门都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监督和信息化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要对信息管理人员信息化知识加强学习,要吸收信息化人才,从整体上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将信息化管理安排到日常工作上来,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 [科]
【参考文献】
[1]石勇民,支喜兰.公路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篇3
关键词:档案 信息网络 系统 档案管理 影响
档案管理工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日渐繁重,档案管理的信息重要性也越发凸显,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与质量,成为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稳定并顺利进行的主要途径,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无法对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益与质量提供有利帮助,建立档案信息网络系统成为现代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的重要措施。
一、档案信息网络系统改变了档案收集工作的方式
传统的档案收集主要是按照文件的类别与属性,通过区分其内容进行划分,此方式不仅大大的消耗了时间,也使档案管理人员必须长期处在单一的工作环境中,容易产生消极心理;在工作效率方面,传统的档案收集工作也难以保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的工作,而档案信息网络系统则利用编码的方式,对档案进行分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作时间,并提高了工作质量与效率,同时可准确的依据工作量计算出所需时间。档案的收集与录入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时刻记牢档案的具置,以便使用,而档案信息网络系统利用虚拟符号,对收集与录入的档案位置进行记录,方便后期查阅,减轻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二、档案信息网络系统改变了档案整理与鉴定工作的方式
由于种种原因,档案工作基本上是内向管理的模式,管理手段主要是落后的手工操作,档案人员把自己的活动范围限制在封闭和半封闭的环境中,这样使一部分档案就成无人问津、保管良好的一堆废纸。档案信息网络系统的应用使得档案的整理工作大大规范化和轻松化,它将档案的总目、分目的整理按照系统合理运行,用计算机筛选录入。在系统对扫描或录入的档案信息在审核完之后,分类进行压缩、整理、合并,并使数据量在保持图档质量的同时,进行尽量的减小。
三、档案信息网络系统给档案的保管与利用带来了全新概念
为能够加强对档案的保密,通常情况档案需要经过层层保护,并需要多名档案管理人员时刻对档案进行清理,保障档案不被外来环境所腐蚀,档案信息网络系统完全不需要对档案进行时刻的清理,并且档案的保管也不许经过层层保护,仅通过对档案进行加密,然后进行网络环境的隔离,形成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保护网络,进一步提高档案保管的安全性。
在档案的利用方面,虚拟系统则提供了诸多便利,在原始档案使用中,需要对使用人及使用目的进行记录,在使用前也需要长期间的申请,档案信息网络系统依托虚拟系统,可使档案管理人员第一时间收到档案使用人的申请,并及时对信息进行记录,抛除原有的繁琐环节,提高档案使用的整体效率。
四、档案信息网络的建立使档案统计工作趋于简化
档案统计是档案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工作项目,以往传统的档案统计方式主要以人员分管,逐级统计为主,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与财力颇多,因而统计次数也相较少,不能够及时的对档案管理状况进行实时的掌握,同时为维护档案管理与统计次数,档案管理通常有较多的缴费项目,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档案信息网络的建立将原始较为繁琐的档案管理工作不断简化,首先在收费方面,由于档案管理便捷性的提高,档案管理不再需要消耗数额庞大的管理费用,也无需对大量人员进行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其次在档案信息的实时掌握方面,档案信息网络对档案的实际情况一目了然,对任何的修改与更正均能迅速做出回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整体工作效率,最后在档案统计方面,不需要较多的工作人员对档案进行统计,并且档案统计的时间大大缩短,为档案管理与统计的其余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五、电子档案的利弊
(一)电子档案的优势
电子档案与传统纸质档案相比,占用的空间逐渐缩小,依目前的电子档案储存技术而言,中大型图书馆的书籍内容及相关信息的储存,仅需要不到20平方米的位置即可全部存放。电子档案在文件传输方面也具有较大优势,原始的档案输送需要考虑交通情况,而电子档案则在任何情况下均可进行有效的传输,并且速度之快,是传统档案传输所不能比拟的,在电子档案的使用方面,原始档案的使用需要进行固定信息的查找,查找时间长,速度也相对较慢,电子档案则不需要长时间的查找,通过准确的信息输出电子档案即可在短时间内找到符合查找信息的所有内容,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电子档案存在的不足
电子档案在一定程度上与纸质档案相比,法律兼容性较差,不具有良好的法律效益,在进行具有法律限制信息的文件签署时,电子档案不能够起到法律保护的作用,同时在法律上对电子文件的承认程度较低,究其原因是电子档案的作假方式较多,作假可能性较高,作假也更为容易,可信赖程度相对较低,而纸质档案则不容易进行轻易的修改,由于笔墨与字迹形态及风干程度与时间的不同,纸质档案在法律上具有较好的保护性。
依目前的情况而言,电子档案的安全性有待提升,现有的网络环境相对较为嘈杂,网络环境管理力度尚未达到较高的标准,安全性始终是威胁电子档案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纸质档案作为固定存在的物质载体,在三维立体空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更容易进行保存与维护。
电子档案在现代环境中的建设与普及程度较低,并不能形成完善的管理与应用体系,导致其必须在固定的环境下进行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硬件设备成本较高,软件方面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致使其仅能够有效应用于大型企业与政府机关单位,对于小型企业而言,电子档案管理设备是一笔较大的开支,在企业的成本规划上有所损失。
六、结语
档案管理是近代社会发展的标志,但近现代的档案管理模式已完全不适用于快节奏的社会发展,档案管理工作时刻需要面对快捷化与未来化,档案信息网络系统的出现为档案管理工作打开了一扇新的天窗,使档案管理不仅快速的融入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也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与质量不断提升,为未来档案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局党委对专卖的信息网络建设工作极为重视,年初就与县有线电视台签定协议,全年在有线电视各主要频道以游标的形式滚动宣传举报电话,公布举报奖励兑现措施,对各乡镇经营户、司机、麻木、人口密集区群众发送举报监督卡片4000张,出动宣传车深入乡镇、村组巡回宣传,多渠道、多层次地宣传。
一年来,坚持每月一次工作例会,逢会必讲信息工作,对成功运用信息抓获的案件进行重点讲评,把信息工作纳销计酬考核,基本形成了上下一心,人人参与,个个关注信息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突出实效,强化重案查处
为加强专卖信息线人的发展工作,局领导不仅带头亲自发展线人摸信息,另外确定了两名信息网络专职工作人员,还规定凡是专卖管理人员运用各自的社会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每人发展线人不得少于5名。并积极组织精干人员到辖区周边地区摸信息,找线索。要求各中队除管好辖区市场外,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结合各乡镇访销人员提供的线索查处违法烟案。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重创一批不法烟贩。
一是广布信息网。为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我局先后派出专卖稽查人员到荆州、沙市、监利、石首等周边地区甚至邻省湖南的一些县市找熟人、摸信息,全力建设信息网络。所有专卖管理人员充分调动自已的关系网,找亲戚、朋友、同学,在他们中间发展线人,寻求有价值的信息,有力打击卷烟违法活动。肖建军做为秦市口子中队中队长,平时就很注意线索的收集,几次亲入秦市乡麻布拐巧妙利用烟贩间的矛盾,积极发展举报线人,建设自已的信息网络,并运用举报信息查获了几起有影响的违法烟案。2月20日查获秦市乡千合村王杏元等5人囤烟案,查扣非法卷烟18件,价值1.6万多元。7月24日又查获秦市乡千合村张国子、赵立力囤烟案,查扣非法卷烟8件,价值1.4万多元,由此被公安部门深挖出一贩烟团伙十人,已被公安机关处理5人。8月2日查获滩桥鲁才禄非法经营卷烟案,涉案卷烟34件,价值达6万余元,事主鲁才禄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刑事拘留。6月2日稽查大队大队长余大军接线人举报,熊河经营户江荣家后院藏有一批非法卷烟后迅速组织力量,在县公安局、熊河派出所的协助下,查获其价值9千多元的10件非法卷烟。查处的几起大要案都是我局利用信息网络有力打击涉烟犯罪成功的典型案例。
二是发挥访销部的作用。我局除要求专卖管理人员积极发展举报线人外,还要求各乡镇访销部由站长负责,每周必须提供两条以上有价值的举报信息。稽查中队加强了与各访销部的联系,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发现有卷烟违法犯罪活动的线索,迅速组织力量予以查处。9月29日熊河访销部举报有人收集卷烟倒卖外地,局稽查队快速反应,查获价值3千元的非法卷烟67条。10月28日依靠白马访销部的举报,查获一用桑塔纳轿车贩运卷烟案,查扣价值1.3万余元的卷烟316条。
三是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涉烟犯罪活动。今年全县已抓获的25个涉烟犯罪嫌疑人和已确定的8个涉烟犯罪对象的线索和违法犯罪事实都由稽查中队依靠信息网络提供和查获的。
三、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打算
篇5
一、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现状
近年来,西宁市坚定不移地推行乡镇、街道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了“机制健全、责任明晰、力量整合、管理规范”的基层消防工作新格局,筑牢了社会火灾防控根基,西宁市共建立街道级消防安全网格40个,乡镇级消防安全网格98个,街道乡镇划分小网格1356个;全市共落实网格长1065名,网格员2346名,网格信息员2980名。就目前的消防安全形势和社会面消防安全水平现状而言,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遭遇了现实瓶颈,只有突破瓶颈,才能实现消防管理的进一步优化升级。
(一)工作经费保障难题有待突破。目前部分地区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保障性经费尚未实现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足额保障,难以满足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逐年递增的要求。部分经济实力较强的乡镇街道投入资金,为乡镇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或“保消合一”队伍配备了消防装备和器材,但后续的管理和保养工作经费却未能跟上,导致装备和器材闲置损坏报废的情况出现。
(二)基层消防部门负担有待减轻。基层消防部门的监督干部数量有限,管辖范围大、列管单位多,消防安全形势复杂,时刻面临着工作能力与工作成效的考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再次将公安消防部门作为主力军,一旦遇到当地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责任意识不强的情况,基层消防部门的角色将由“推动”变为“拖动”,工作负担进一步加重。
(三)网格工作效能有待全面提升。从全市档案台账看,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组织健全,各级网格均建立了消防安全委员会或消防办公室,部分县区建立了完善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讨论解决消防安全问题,部署消防专项工作。但网格化工作中走形式走过场的心态依然普遍存在,工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带来的机遇
构建“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法治化保障”的社会管理新体系,提升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其为消防工作带来的机遇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政府高位部署推进。政府高度重视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调度会议。对网格员招录工作、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十分重视。
(二)各级各部门广泛联动。政府牵头建立了联动工作机制,并就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区网格员招录、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和志愿者队伍建设等工作进行了培训与交流,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被纳入培训交流。
(三)经费保障落实有力。政府明确网格管理员属政府服务公益性岗位,固定的岗位、稳定的工资能够创造一个栓心留人的工作环境,适当的绩效考核能够有效增加工作动力,有效的经费保障必然使网格管理员成为一个颇受欢迎的岗位。
(四)信息平台功能强大。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西宁市加快社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社区现有部门专网和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了全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从火灾隐患整治角度而言,社区网格员可以对所负责网格的火灾隐患实施深入排查并实时录入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能够深入并实时掌握社区基层火灾隐患查改情况;从火灾扑救角度而言,消防员可以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迅速详细掌握建筑结构性质、内部人员情况、周边水源情况等重要信息。
三、消防管理和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对接中的主要问题
(一)网格划分有所不同。在全国“清剿火患”战役中推广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是以各级行政辖区为单元划分乡镇街道级网格、村(居)委员会级网格、村组楼院社会单位级网格。西宁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则是以100户左右的规模为标准,将4个区、3个县、4个开发(新)区下辖的156个村委会、352个居委会和45个家委会划分为3689个网格。不同的网格划分将导致管理体制上的差异,给对接工作造成障碍。
(二)网格员的流动性。政府招聘的网格员以劳务派遣的方式进行用工管理,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据了解,西宁市类似的劳务用工岗位年流动率达20%以上,工作人员岗前培训的问题、岗位工作经验积累传授的问题和稳定并留住人才的问题需要得到妥善解决。
(三)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的处理。依据西宁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的网格划分方式,全市共有3689个网格,按每周平均每个网格发现隐患4处计,每周将有14756处隐患录入系统,传送到消防支队网络终端等待支队按照火灾隐患举报投诉流程处理,较大的工作量将给消防部门带来压力。
四、借西宁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实现消防管理优化升级
针对消防管理和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对接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同时借鉴外省市消防部门在对接跟进工作中的经验,笔者浅谈几点工作建议。
(一)建立网格管理员消防业务定期培训机制。依托网格监管中心建立“上岗必训、分批轮训、特事特训”的培训机制,将消防安全培训演练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对网格管理员进行普及掌握。上岗必训,即由网格监管中心组织新招录的网格管理员开展岗前消防业务知识培训;分批轮训,即分季节、分重点时段由各消防大队联系本地网格监管分中心,安排年度培训计划,结合网格员四项基本职责进行细化培训;特事特训,即根据不同的专项行动任务目的要求,有选择地对网格员进行任务分配和专项培训。
篇6
在现在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的普及了。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些作用主要包括了以下的几点。一是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准确、简洁和人性化。在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特别是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管理的方式更加准确和简洁。同时计算机管理的信息沟通方式也使得管理中的信息协调更加人性化。二是可以很好地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信息的整理、计算和传输工作速度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利用合理的程序设置很好的完成信息管理的三项工作,进而很好的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三是可以很好地完成信息设计工作。在管理工作中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工作进行提前的设计工作,并利用计算机程序对工作结果进行预测工作,完成信息管理工作的计划和预算工作。四是做好管理的细化工作。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的管理系统,可以将信息管理工作进行很好的细化工作,细化的信息管理可以更好的提高企业信息工作的质量。
2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在现阶段企业管理工作中,虽然计算机应用已经十分的普及,但是在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了以下的几点。
2.1计算机安全问题的影响在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在信息的采集和管理工作中极有可能采集到不安全的因素,包括了病毒、木马等。这些因素如不能及时的处理会对企业的信息安全、电脑系统的整体安全产生威胁。而且这些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在每日的发展壮大,这对于信息化管理的影响很大。
2.2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信息管理成本的影响随着计算机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电脑系统的升级换代的频率正在加快,同时网络建设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同时随着社会人力成本的提高,与之相关联的技术人员管理成本也在不断地增加中。这就造成了企业信息管理的成本不断提高。这种成本的提高会对企业的整体成本管理造成不可以预知的影响,甚至造成成本失控的情况出现。
2.3信息数据来源对于计算机技术技术应用的影响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对于数据内容的采集和整理工作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主要工作之一。但是在实际的数据采集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影响数据采集准确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了以下的几点。首先是部分的信息数据采集渠道单一。在企业信息采集的过程中,一些与国家机、政府部门相关的信息采集渠道主要是政策类的文件,缺乏其他的信息渠道。二是虚假数据的影响。在现阶段的网络信息中存在着大量的虚假数据。在信息化管理采集工作中,对于虚假数据的筛选和处理工作极为重要。否则虚假数据的采用会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三是部分的数据缺乏透明度。在我国现阶段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因为受到社会体制和经济管理转型期的影响,部分需要公开的数据缺乏必要的透明度。这种情况的产生会对企业信息管理采集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
2.4部分的计算机技术资源利用不合理问题的影响在现阶段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地提升了管理工作的质量。但是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人员因为受到业务能力、计算机使用水平等问题的影响,在实际的工作难以很好的全面掌握计算机的使用,这就会造成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资源利用不合理的情况出现,影响了计算机应用效率低和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
3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开展的工作策略
在企业信息化管理计算机应用工作中,针对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企业管理工作者可以采用以下的工作策略进行应对工作。
3.1做好计算机的安全管理工作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工作中,加强对于计算机安全工作的力度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内容。这项工作主要包括了对于企业计算机系统的防火墙建设工作、杀毒软件等安全程序的安装和升级工作、企业网络安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工作等一系列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可以很好地为企业信息管理工作中计算机的应用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
3.2加大对于信息管理成本的投入在企业信息化成本管理工作中,对于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成本投入工作是企业能否做好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企业需要加大对于与计算机技术及相关工作的成本投入工作,保证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性。当然,这种投入必须是在合理的成本控制之下完成,否则失去控制的成本管理工作会对企业的整体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3.3做好数据采集的管理工作在企业信息管理数据采集工作中,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信息管理工作者应做好以下的工作。首先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数据收集渠道。针对部分企业数据收集渠道单一的问题,企业的信息采集工作者可以合理的利用网络渠道拓宽信息的采集渠道。利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进行连接,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可以为企业数据收集提供更多次的收集渠道,是一项很具有实际工作价值的工作。其次是加强采集信息的筛选工作。对于采集到的信息,信息管理工作者应加强筛选工作,防止防止虚假信息对信息采集工作结果造成影响。最后是做好信息公开透明度的督促工作。企业信息的管理人员对于不透明的信息工作有着积极督促其透明信息的责任,利用网络舆论空间督促其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3.4加强对于信息管理人员的培养工作在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信息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中计算机应用工作开展的前提。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应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培养工作,提高其计算机技术的整体水平,解决计算机资源应用不合理的情况。
4结束语
篇7
1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现状
随着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信息时代悄然来临,其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模式带来了很大程度的改变,而且也为我国的经济发提供了很大的商机。但是,电子信息是依靠网络平台储存、运输、转换以及使用的。因此,其在使用过程中,同样也面临着网络上巨大且复杂的安全风险。例如,黑客攻击攻击、网络病毒的蔓延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电子信息管理的安全性产生了极大的威胁。除此之外,电子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还面临着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不到位、管理理论与管理体系的不完善等,均使得电子信息管理工作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风险。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子管理的安全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管理理论与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同时不断增强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与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为电子信息管理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2电子信息管理的安全风险因素
2.1缺乏完善的管理理论以及系统的管理体系。理论是一切行动的基础,对于电子信息管理这一新兴行业而言,成熟而又完善的指导理论以及系统性的管理体系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电子信息在我国兴起的时间比较晚,导致我国目前的电子信息管理理论以及管理体系均不是十分完善,跟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由于缺乏相应理论以及体系的指导,我国电子信息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无法取得明显成效。此外,我国现阶段对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标准以及规范比较低,电子信息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极大的阻碍了我国电子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2.2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水平对电子信息管理的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受到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我国从事电子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对电子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知,对风险识别工作的理解也比较浅显,甚至依然沿用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对策,这种情况极大的限制了电子信息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此外,电子信息管理是一项比较细致、繁琐的,其不仅要求管理人员具备高超的专业技术,同时也对其工作态度有着严谨的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保持高度负责的精神状态,不让电脑病毒以及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但是,目前大部分管理人员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在工作电脑上随意安装游戏、娱乐等软件,导致电脑被病毒入侵,电子信息发生泄漏,为公民的个人财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除此之外,大部分管理工作人员在移交信息资料时,经常使用U盘等不安全载体,这类移动储存设备,可被轻易的读写,而且极其容易传播病毒,为电子信息管理带来安全性威胁。2.3计算机技术方面的问题。计算机是电子信息的载体,其对电子信息管理的安全性以及风险识别有着重要影响。针对我国电子信息管理的现状来看,计算机技术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3.1技术的先天风险。电子信息以计算机、存储设备、服务器以及管理系统作为主要的硬件支撑,而现阶段电子信息的存储介质均是计算机网络。因此,计算机的硬件一旦发生故障,便会导致网络中断或者信息存储设备的损坏,进而造成电子信息数据泄露、资料丢失等风险问题。2.3.2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威胁。资源共享、信息无边界等,是现代化网络的主要特征,其在方便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同时,也为网络环境增添了许多不安全因素,盗窃、恶意篡改或者不正当访问的现象成为常态。因此,为了确保电子信息管理的安全性,必须设置相应的访问等级以及访问权限,并对电子信息实现加密控制。2.3.3计算机软件问题。再先进的软件都不是完美的,随着使用程度的不断深入,计算机软件的缺陷以及漏洞便会逐渐凸显出来。此时,必须要通过软件升级或者补丁安装来迅速修复软件的漏洞,以免系统被恶意攻击,发生死机瘫痪等现象。2.3.4网络黑客与病毒的威胁。网络黑客与网络病毒是无法避免的存在,其利用计算机软件漏洞或者管理工作人员的疏忽,而渗透或入侵到管理系统当中,对计算机进行攻击,导致网络不稳。系统停止工作等现象,进而造成数据资料的缺失、重要档案信息的泄漏等问题。网络黑客与网络病毒的存在,不仅极大的威胁着电子信息管理的安全性,同时也影响着每个个体的信息安全以及切身利益。2.4管理工作不到位。一方面,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人员没有正确认识到电子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自身的信息素养比较差,未具备信息安全意识。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时期比较短暂,再加上我国建设电子政务的起点很低,种种客观因素导致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在自身素质与意识上尚未形成系统化、高水平的基础环境,同时也未能深入理解电子信息安全管理。除此之外,其在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认识上,存在明显的误区,这也成为了限制电子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针对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体制不够完善,管理制度比较落后,出现了许多安全漏洞。我国各个相关部门为了确保电子信息管理的安全性,一直致力于技术方面的研究,而严重忽视了软措施建设,即管理体制建设。由于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管理体制没有得到有效的细化、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没有得到贯彻落实,电子信息管理与认证系统的不完善等,导致目前我国的电子信息管理体系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安全管理工作的协调性、统一性比较低。这种现状下,一旦管理发生安全事故,便会导致事故定位不准确,难以找出事故原因,责任承担不清楚等问题,进而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3提高电子信息管理安全性与风险识别水平的方法对策
3.1建立健全管理理论以及管理体系。完善的理论以及管理体系,是电子信息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为了确保电子信息管理的安全,必须依靠科学的指导理论以及系统的管理体系。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仔细分析自身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及实际市场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顺应自身发展趋势的电子信息管理制度。其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便是,建立起身份认证系统,以免其他闲杂人员随意参与到电子信息管理工作当中,而验证身份的信息可以是管理人员的编号、身份证号等,保证每名工作人员均有专属的通行密码。而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工作人员只需要输入通行密码,计算机便会进行自主验证,若与原本的储存的信息相同,便可以通行。3.2增强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管理工作人员是电子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提高其对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认知,增强其安全管理意识,对电子信息管理的安全性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不断丰富自身管理知识构架,适应现代化的电子信息储存方式,提高自身操作的规范性,确保电子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同时,工作人员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在电子信息的存储、转换以及管理的过程中,侧重于信息内容完整性、正确性以及可读性的保证。具体来说,首先,相关部门要大力宣传电子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宣讲会、座谈会等,向社会大众普及电子信息管理风险的危害,全面提高社会对电子信息管理安全性的重视程度;其次,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对从事不同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增强其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技术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效率,促使电子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向着更加标准、规范、可靠的趋势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并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最大限度的消除电子信息的安全管理风险,提高电子信息管理的安全性,进而为广大公民的信息安全提供根本保障。3.3提高电子信息技术水平。提高电子信息技术水平,是确保电子信息安全的重要途径。为此,在计算机的基础性硬件配置、信息储存、信息运输、数据库操作系统、网站访问与软件运行等方面,必须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比如,强化计算机的防火墙设置,增强对网络访问权限的控制;借助防火墙等技术,防止电子数据被随意拷贝;借助计算机系统的入侵监测技术,对网络动态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防止非法入侵;大力推行电子信息签名技术,以免发生电子信息文件被随意、非法滥用现象的发生;实行身份证实名认证登录技术,阻止网络黑客入侵系统后,随意访问登录;增强关于防病毒软件以及排查病毒软件的研发;设置电子信息访问权限时,对核心信息进行隔离,对网络区域以及信息类型实行部署,而非核心信息则可以借助授权管理进行使用;对电子信息的资源管理,必须将责任制度落到实处,进行多人协调管理,并且定期额进行岗位转换,实现管理工作人员之间的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以此来避免个人集中管理制度的风险。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软件等进行维护、升级,将网络病毒阻拦在计算机系统之外。只有全面提高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配置,增强防查病毒的技术水平,才能在根本上为电子信息管理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3.4提高管理水平。为了提高电子信息安全管理水平以及风险识别能力,必须综合考虑电子信息管理的特点以及要求,制定出安全、科学的安全防范制度,找出最有效的安全防治措施。与此同时,还要构建起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力求将电子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变得更加规范化、标准化。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起完善的电子信息安全保障系统。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要比管理技术更重要,预防对策与补救对策更重要。因此,完善的电子信息保障系统,可以显著的增强电子信息管理的安全等级。一方面,必须建立起系统的、完整的技术保障体系,以此来确保计算机硬件以及部分应用软件的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必须制定出完善的电子信息管理制度,使电子信息的存储、运输、使用等程序更加规范化、标准化。除此之外,还有建立并健全电子信息管理的监督系统,对电子信息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的有效监管,并且要将重要的核心信息资料进行备份,增强控制职能。此外,各个管理工作人员之间也要进行互相的监督,以期更好的保证电子信息管理的安全性。
4结论
从某个角度来看,电子信息的普及,为档案数据的管理赋予了新的内涵。但是,就现阶段我国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很多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极大的影响了电子信息的安全,同时也限制了电子信息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简单阐述了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现状,并重点介绍了电子信息管理的安全风险因素:缺乏完善的管理理论以及系统的管理体系、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到位、计算机技术方面的问题以及管理工作不到位。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建立健全管理理论以及管理体系、增强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提高电子信息技术水平以及提高管理水平。希望通过上述四方面的努力,能够全面改善我国电子信息安全管理以及风险识别的现状,提高电子信息管理的安全性,进而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电子信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其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服务。
作者:宁富强 单位:深圳钰湖电力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8
本文针对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利用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和有效应对策略进行解决是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企业 信息化管理 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于企业管理工作的进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进步,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更加的重要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更好的运用计算机技术,就成为了新的企业管理研究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1 计算机技术信息化管理中的作用
在现在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的普及了。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些作用主要包括了以下的几点。
一是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准确、简洁和人性化。在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特别是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管理的方式更加准确和简洁。同时计算机管理的信息沟通方式也使得管理中的信息协调更加人性化。二是可以很好地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信息的整理、计算和传输工作速度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利用合理的程序设置很好的完成信息管理的三项工作,进而很好的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三是可以很好地完成信息设计工作。在管理工作中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工作进行提前的设计工作,并利用计算机程序对工作结果进行预测工作,完成信息管理工作的计划和预算工作。四是做好管理的细化工作。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的管理系统,可以将信息管理工作进行很好的细化工作,细化的信息管理可以更好的提高企业信息工作的质量 。
2 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在现阶段企业管理工作中,虽然计算机应用已经十分的普及,但是在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了以下的几点。
2.1 计算机安全问题的影响
在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在信息的采集和管理工作中极有可能采集到不安全的因素,包括了病毒、木马等。这些因素如不能及时的处理会对企业的信息安全、电脑系统的整体安全产生威胁。而且这些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在每日的发展壮大,这对于信息化管理的影响很大。
2.2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信息管理成本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电脑系统的升级换代的频率正在加快,同时网络建设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同时随着社会人力成本的提高,与之相关联的技术人员管理成本也在不断地增加中。这就造成了企业信息管理的成本不断提高。这种成本的提高会对企业的整体成本管理造成不可以预知的影响,甚至造成成本失控的情况出现。
2.3 信息数据来源对于计算机技术技术应用的影响
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对于数据内容的采集和整理工作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主要工作之一。但是在实际的数据采集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影响数据采集准确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了以下的几点。首先是部分的信息数据采集渠道单一。在企业信息采集的过程中,一些与国家机、政府部门相关的信息采集渠道主要是政策类的文件,缺乏其他的信息渠道。二是虚假数据的影响。在现阶段的网络信息中存在着大量的虚假数据。在信息化管理采集工作中,对于虚假数据的筛选和处理工作极为重要。否则虚假数据的采用会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三是部分的数据缺乏透明度。在我国现阶段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因为受到社会体制和经济管理转型期的影响,部分需要公开的数据缺乏必要的透明度。这种情况的产生会对企业信息管理采集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
2.4 部分的计算机技术资源利用不合理问题的影响
在现阶段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地提升了管理工作的质量。但是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人员因为受到业务能力、计算机使用水平等问题的影响,在实际的工作难以很好的全面掌握计算机的使用,这就会造成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资源利用不合理的情况出现,影响了计算机应用效率低和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
3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开展的工作策略
在企业信息化管理计算机应用工作中,针对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企业管理工作者可以采用以下的工作策略进行应对工作。
3.1 做好计算机的安全管理工作
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工作中,加强对于计算机安全工作的力度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内容。这项工作主要包括了对于企业计算机系统的防火墙建设工作、杀毒软件等安全程序的安装和升级工作、企业网络安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工作等一系列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可以很好地为企业信息管理工作中计算机的应用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
3.2 加大对于信息管理成本的投入
在企业信息化成本管理工作中,对于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成本投入工作是企业能否做好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企业需要加大对于与计算机技术及相关工作的成本投入工作,保证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性。当然,这种投入必须是在合理的成本控制之下完成,否则失去控制的成本管理工作会对企业的整体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3.3 做好数据采集的管理工作
在企业信息管理数据采集工作中,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信息管理工作者应做好以下的工作。首先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数据收集渠道。针对部分企业数据收集渠道单一的问题,企业的信息采集工作者可以合理的利用网络渠道拓宽信息的采集渠道。利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进行连接,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可以为企业数据收集提供更多次的收集渠道,是一项很具有实际工作价值的工作。其次是加强采集信息的筛选工作。对于采集到的信息,信息管理工作者应加强筛选工作,防止防止虚假信息对信息采集工作结果造成影响。最后是做好信息公开透明度的督促工作。企业信息的管理人员对于不透明的信息工作有着积极督促其透明信息的责任,利用网络舆论空间督促其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3.4 加强对于信息管理人员的培养工作
在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信息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中计算机应用工作开展的前提。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应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培养工作,提高其计算机技术的整体水平,解决计算机资源应用不合理的情况。
4 结束语
提高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率,保证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是我国企业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内容。所以利用合理的工作策略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企业管理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篇9
【关键词】计算机 人口信息 管理系统 构成 问题
人口信息管理工作是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资源是社会生产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人口信息资源也是社会最为基础的资源之一,它的管理工作对于我国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制定都有重要作用。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我国采用传统的人口信息资源管理办法,利用户口与卡片对人口信息资源进行收集与整理、储存。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当中,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人口大量增多,人口流动的趋势增强,这使得人口信息资源管理现代化成为了必然。因此,本文以计算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有一定的社会现实价值。
一、计算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成分析
计算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下面,我们从计算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目标与具体构成两个方面对计算机人口信息系统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计算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目标分析
之所以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计算机化,是因为社会的发展需要动态的人口信息管理模式,它的开发满足了我国社会管理工作的急迫需求,全国的人口信息数据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查询与使用,计算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服务于社会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与反应速率的提升,使我国的人口信息得到全面与立体的管理。
(二)计算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构成分析
从计算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开发目标与功能出发,其应当由三个主要的功能模块组成,下面我们来一一进行分析:
1.维护功能模块。维护模块的存在是为了实现计算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使用者对人口信息进行增加与删除、修改功能。使用者可以利用维护功能模块建立新的人口信息资料档案,其内容可以包括人口信息,比如说姓名与曾用名、性别与出生年月日、民族与籍贯等等。在人口信息资料档案得以建立之后,使用者可以利用维护功能模块对其资料进行维护与修改,使人口信息资源不断更新,保持动态性与完整性。
2.检索功能模块。计算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者可以利用检索功能模块对系统进行提问,面对关键词语的提问,检索功能模块会命令计算机人口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办输出有效的结果信息与可以利用的答案。另外,在社会的高要求之下,现代的检索功能模块可以应对各种形式的提问,在使用输入所要查询信息的身份证号码或者名字之时,与其相关的其它信息都会显示出来,这些输出信息可以以打印的形式提供给信息需要者。
3.统计功能模块。统计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与维护功能模块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在进行人口信息的修改与更新之时,计算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统计程序会产生一个副文件,这就是累计性的人口统计文件。计算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使用者所访问的信息就是统计功能模块生成的这些累计性统计文件。除此之外,利用统计功能模块,还可以对各省市内不同的行政单位中的不同人口信息项目进行统计,使每一个时间段都有对应的原始资料。
二、计算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相关问题分析
(一)通信网络问题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的种类与功能越来越多,这给计算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分组网,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网络技术,已经有了二十年左右的发展历程。统计复用技术是分组化的主要技术,其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也比较高,成本消耗较低。X.25协议对于使用者信息的保护力度最大,但是其在网络技术中运行的速率比较低,耗时较多。而相对来说运行的速率高,运输时间智囊的数字数据网与ATM网络技术,虽然使用的范围较大,使用数量大,但其信息的实时性不好,可传输的信息种类有限。因此,在进行计算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之时,笔者认为CHINA-PAC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在公用分组网没有覆盖到的地方,可以利用同步或者异步拨号的方式实现接入。
(二)通信速率问题
通信速率是随着各个信道中通信量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许多地区利用中心局域网作为整个计算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核心。但是,在进行使用之时,很容易出现通信的瓶颈。这对于全国范围内该系统的运行效率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在其看来,64kbps是最好的通信速率选择。而此系统之下的用户以及远程用户可以选择9600bps作为通信速率。对于偏远地区的使用者来说,4800bps与2400bps是最佳选择。
(三)信息检索问题
利用计算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人口信息的管理工作,数据的检索是重要的工作内容。面对不断增多的人口信息,信息检索的工作量也在不断提高,这对于信息检索的速度就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为了使信息检索的速度提高,笔者认为,可以在进行检索功能模块的设计之时,其较大的信息资料与档案进行科学的划分,减少每一次检索的范围。也就是说,在进行计算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之时,可以将人口信息文件设计为分块的主文件与树状的相关索引文件的结构,使信息检索的效率提高。
三、小结
综上所述,计算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产生是我国人口信息管理工作的一次重大变革,其对于人口信息管理工作质量与速度的提高都有极大的积极作用。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对计算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构成与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以此来引起相关人市重视计算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使其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促进我国人口信息管理事业与相关行业的快速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雷光. 关于建立以暂住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为主的全省流动人口信息计算机管理共享系统的设想[J]. 当代人口, 2000, (4): 26-29.
[2] 何月顺, 丁秋林. Oracle数据库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J]. 计算机系统应用,2003,(3):44-45.
篇10
关键词:网络环境;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
医院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地方,所以医院的工作的正常运行才是广大人民生命安全保障!现代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非常巨大,使得医院的各项工作也与网络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加入不仅能加快医院现代化进程的步伐,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所以说,加强医院的计算机信息管体系统对医院的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好处!
1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的必要性
网络环境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多媒体计算机物理上互联,依据某种协议互相通信,实现软件"硬件及其网络文件共享的系统!我国在医疗保障事业方面虽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收效甚微!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能实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导致很多工作的实行效率非常低下,而且对于药物的管理工作做得也不是特别好!这在医院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才能推动医院的改革和发展!
1.1加强医院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
医院的日常运营本就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工作,在传统的医院经营中需要相当大的人力来管理医院的信息采集和档案管理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的运营效率和经济基础都有很大的损伤!计算机能做到很多人不能做到的事情,他能取代很多人去完成他们要做的工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计算机能加快医院的信息采集和管理工作,同时也能优化医院的资源配置,这样才能使得医院的运营效率得到提高!
1.2加强医院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能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医院的最终目的就是救死扶伤,服务人民,所以医院的每项工作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医院的的各种药物管理是一项非常难的工作,而药物对于一个医院的意义更是非常巨大,所以利用计算机这个能提高工作效率"进行复杂工作的管理是非常有用的!同时,医院还必须做好各项工作的信息采集工作!例如,病例信息"员工工作业务考核信息"近期各种突发病传染病的信息采集等!医院可以通过为医生提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动力就是让本科室医生互相竞争,在竞争中进步,那么年终考核就必须要公平公正的实行!所以,管理者就需要对每个人员的工作情况作出一定的了解,那么医疗统计信息在这个时候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1.3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有利于医院现代化建设
医疗改革是我国目前所有政策中最要紧之一,而医院的现代化建设也是利国利民的建设,通过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可以及时向医院的管理者提供可靠的信息,及时做出决策,这样才能加快医院的现代化进程!
2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的办法
2.1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保证各项信息的准确性
医院的发展方向是根据社会发展方向来进行改变的,它的宗旨是济世救人,但并不代表它的发展方向是一直不变的,也不代表在一些重大问题面前处理方法也是一样的!管理者要想很好的处理这些问题,就必须有最为真实的数据作为依据,最为真实的信息来供自己阅读与了解!那么医疗统计信息可以为决策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很大一部分信息!决策者们要想掌握医院运行的各项真实数据来达到医院的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缩短与其他医院之间的差距,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等等,那么他们就必须借助医疗统计信息来改变自己的决策!只有信息管理者做好信息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才能保证医院各项工作正常运行!
2.2建立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信息管理系统是在收集和整理有关统计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理论和原理,反映医院疾病防治情况和各项工作的运行!所以,它包括工作总结"工作测评"工作记录"科研工作"监测情况"重大事故的发生"医院资金的使用等!可以看出,医疗统计对于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的记录可谓是相当全面的!那么,作为信息统计,它可以为医院的各个人员提供他们想寻求的资料!我们知道医院之间也是有竞争的,有竞争才会有改良,才会有进步,那么为了缩短与其他医院的差距,只有加强本医院的医疗技术力量,那么要想这样就必须建立以便于医院运行的医疗统计体系,针对医院的各种工作提供最原始"最可信的数据!这样管理者才能根据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3结论
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与医院的正常管理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信息系统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能使医院的管理工作更加的科学化与定量化,而医院的正常运行也能为医疗统计工作提供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要想实现医院的正常运转与良好的发展前景,信息系统管理工作必须实现科学的管理,医院的管理者也要在一定程上注重这项工作的进行!只有相互协调发展,才能使医院在济世救人的宗旨上发展的更好!
参考文献
郑芳$网络环境探讨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的加强!%#$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