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亮点范文
时间:2023-04-03 16:4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亮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三证合一” 企业申请 登记制度改革 江西九江县
中图分类号:F81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9-165-02
2015年7月1日,江西省九江县正式启动“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工作,7月9日成功办理第一个“三证合一、一证三码”证件。从2015年10月1日起,“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在全国全面推行,截至2016年5月31日,九江县新增市场主体137户(其中:企业11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8户)。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打破了我国几十年来商事制度繁琐的管理模式,成为2015年商事制度改革方面最大的亮点。
一、重要意义
企业登记机关核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下统称企业)新设登记、变更登记(备案)后,将其基本登记信息、变更登记(备案)信息即时共享到省级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税务机关将税务主管机关全称以及纳税人相关事项的变更信息、清税信息共享到交换平台。企业登记机关到交换平台获取上述相关信息,并建立与企业登记信息的关联关系。企业生产经营地、财务负责人、核算方式由企业登记机关在新设时采集。在税务管理过程中,上述信息发生变化的,由企业向税务主管机关申请变更。
实现“三证合一”信息共享,为同城通办甚至同省通办业务打下了坚实基础,进一步优化了企业办证流程,节约纳税人办理时间,减少了重复审查,提高了行政效能,也为企业营造了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有助于推动纳税服务广域化、高效化和优质化。
二、存在的问题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改革涉及多个部门,而各部门的管理要求和信息系统标准也不相同,因而在“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业务技术、沟通协调和后续管理等问题。
1.补充信息率偏低。实施“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后,从国家政策来讲,企业领取“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后,无需再次进行税务登记,不再领取税务登记证;但从税务管理来看,税务部门未在金税三期系统中完成补充信息采集即属未正式纳入税务管理。目前,九江县大部分企业还未正式纳入税务管理,后续税源管理也难以开展。补充信息率偏低的原因,一方面有纯国税部门管辖、不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而办理营业执照和逃避税务管理等因素;另一方面有认识误区因素,从与上年同期税务登记率对比分析,应该说相当一部分企业具有主动办理税务登记意识,但实行“三证合一”后,认为在领用发票前均不需要到税务部门办理其他涉税事宜。
2.换照管理工作不容乐观。目前,很多存量纳税人陆续换发“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按规定税务部门应对这部分纳税人在金税三期系统中启用新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但这涉及到增值税发票管理、出口退税审核、多元化电子申报缴税等多个信息系统,且要求纳税人处理好新旧纳税人识别号的业务衔接,使税务部门在获取纳税人换照信息后,不能单方面在信息系统中同步更新,以免影响纳税人办理涉税业务。由于存量纳税人数量较大,从目前换照工作进度看,即使“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有两年过渡期,但各地不在前期统筹抓好换照工作,将给过渡期后期的税务部门换照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3.信息交换平台有待完善。工商、税务部门共同搭建的省级信息交换平台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共享的信息业务类型标识不够准确,造成工商与税务部门间的业务类型不匹配,如有的企业信息显示的工商业务类型为开业,但该企业实际为存量登记企业,如果纳税人和税务部门窗口人员未及时沟通,会造成在金税三期系统重复登记问题;二是未建立数据共享对账机制,不能及时发现、解决数据传递滞后或丢失问题;三是信息共享范围需要扩大,特别是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
4.沟通配合还不够协调。一是税务部门查询、调取、复印或扫描工商登记档案时,工商、税务部门之间配合程度存在差异,给税务部门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企业信息带来不便;二是税务部门上下沟通反馈有待加强,前台人员因为平台信息传递出现问题未主动向上级机关反馈,而推诿让纳税人直接向上级机关反映问题,造成税务人员不作为的不良形象。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1.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实施后,市场主体办理营业执照并不意味正式纳入税务管理,这给以前“以工商登记为前置,k理设立登记是税务管理起点”的登记模式带来了一定的不适,同时也让基层人员感到风险防范压力。要积极实现由“管户制”向“管事制”税源管理模式的转变,进一步理清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将应该由纳税人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交还给纳税人,使纳税人对涉税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减轻基层人员的工作压力和执法风险。
2.进一步强化税源监控。“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有效推进了工商、质监和税务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实现了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在部门间的共享,要充分发挥从源头掌握市场主体信息的优势,主动强化税源监控。一是加强金税三期系统中工商登记信息的案头分析,初步筛选出地税单管户;二是按照税收征管规范要求,履行好调查巡查职责,及时掌握企业的登记、生产经营等情况,并制作涉税事项调查表;对未到税务机关办理涉税事宜的企业,履行好告知义务;对查无下落的,应做好调查记录;三是根据案头分析、调查巡查结果,对登记信息实行分类管理,按地税单管户、无法联系户、一直未来办税户和已纳入税务管理户等情形进行分类管理,掌握税源的真实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3.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要进一步实施“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提供优质办税服务,突出工作主动性。一是对前来办理涉税事宜的“一照一码”纳税人,前台窗口人员应主动询问纳税人是否办理过地税登记,避免对存量企业在系统中重复登记,并在窗口设置有关提醒标语;二是主动为变更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换照户提供办税指南,引导和辅导纳税人及时办理好换照前后的业务衔接事项,统筹做好过渡期内存量纳税人的换照管理工作;三是对“一照一码”纳税人办税过程中遇到问题的,主动为纳税人提供帮助,不推诿、不敷衍,提升税务机关的良好形象。
4.进一步加强监测分析。要加强本地区“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后的税源状况监测,对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关性趋势分析,并制定问题解决的方案,保障改革的顺利推进。同时,要注重总结好的经验做法,提炼工作特色和亮点,为全省扎实做好“三证合一”改革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兴儿,刘球彪,张红英.“三证合一”:三个方面涉税风险不可忽视.中国税务报,2015.10.9
[2] 本报记者.郑微,通讯员.闫士亮.“三证合一”让纳税人省时省钱省心.徐州日报,2015.11.30
篇2
XX年上半年,XX地税局办公室结合工作职能,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认真做好XX“管理年”活动组织协调工作。“管理年”活动是今年全局工作的重点,办公室作为牵头部门,根据局党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协调相关科室,就“管理年”活动的组织实施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先后制定了《XX地方税务局XX“管理年”活动实施意见》、《XX地方税务局XX年基层单位目标管理暨“管理年”活动检查评比办法》、《机关目标管理暨“管理年”活动检查评比办法》、《XX地方税务局机关日常考核及“管理年”活动检查评比项目和标准》、《星级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确保了我局“管理年”活动的顺利开展。
“管理年”活动中,按照局党委的要求,坚持高标准,组织协调相关科室结合我局实际抓亮点,搞突破,并积极主动地做好与市局管理年活动办公室的工作联系,及时提报我局的亮点工作,我局的星级管理考评制度、重点税源企业纳税申报直通车管理、稽查提醒制度、干部队伍建设等工作均被市局管理年活动办公室列为创新性工作项目,受到XX市局领导的关注和肯定。结合“管理年”活动的开展,牵头对以前的涉税事项、工作流程及制度、办法进行梳理整合和修订完善,完成了《XX市地方税务局岗责工作规范(试行)》初稿撰写工作。《岗责规范》共分六大类,内容涵盖纳税申报、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纳税服务、减免税管理、纳税评估、社会综合治税、重点税源监控等税收工作各个环节,共六十余个岗位,对每个岗位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工作要求都进行了明确和规范。
2、做好星级管理考评工作。根据局党委的要求,创新管理考核体系,牵头制定了《星级(岗位明星)管理暂行办法》、《岗位明星评选办法》,明确星级单位和个人的考核评选标准及程序。上半年,结合目标管理考核,先后组织了三批星级单位考评,并下发了通报。通过单位推荐、考试选拔、公示等程序,组织评选了二季度岗位明星。
3、强化政务督查工作。为使督查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进一步充实完善了《督查工作制度》。从督查工作任务、督查工作程序、督查方式及权限、督查组织实施等五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和明确,建立健全了督查立项登记、督办、反馈和检查制度、督查专报、通报等一系列督查工作制度和办法,有效地保障了政务督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年以来,围绕全局工作重点、每月份重点工作、局务会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局党委的重大工作部署和决策等,加大督查广度和深度,全面做好日常督查、目标督查、专项督查及领导交办的重要事项的督查催办。半年共下发督查通报12期,督查专报1期,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到位。
4、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考核工作。根据局党委要求,明确分工,专人负责,结合实际,在广泛征求局党委和各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对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使我局的目标管理考核工作与青岛市局考核办法更加科学合理,切合市局考核要求。同时,把目标管理考核与“管理年”活动考核相结合、日常管理考核和上级各项考核相结合、单项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认真做好全局日常管理考核和“管理年”活动考核,努力做到全面细致,规范周到,以考核管理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5、加强档案管理和资产管理。在档案管理上,立足高起点,坚持高标准,继续加强了对全局各类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我局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在资产管理方面,根据市局《财务管理办法》,修订完善了我局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固定资产购置、大项固定资产处置等审批程序,严把入口、出口关。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动态流程,杜绝管理上的漏洞。同时,加强后勤行政管理,按照高效、节约的原则,积极做好车辆管理、卫生管理、办公用品采购、政务值班等服务工作,为全局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后勤保障。
6、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搞好信息调研工作。围绕局党委中心工作,发挥办公室在信息调研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全局信息调研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上半年,组织召开了信息调研工作会议,邀请市局信息调研工作人员,以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全局信息调研员进行了培训。制定了《信息调研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调整充实了兼职信息调研员队伍,及时做好全局信息调研文章的筛选、整理和上报工作。特别是加强了对全局经验性、创新性工作的对上提报力度。上半年,XX市局、省局等信息简报先后对我局星级管理、重点税源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六子工程”、稽查提醒制度等重点、亮点工作进行了介绍。上半年共上报各类税务信息80多条,被省局、市局、XX市政府及XX市委、市政府等上级部门采用30多条,采用调研文章8篇,比去年同期增加6篇。
7、加大税收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平度地税社会形象。主动加强与有关媒体的联系配合,积极主动的做好全局税收宣传工作,上半年全局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发表宣传稿件50余 篇。在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等中央级媒体发表税收宣传稿件四篇。五月份,在《人民日报》发表了《XX地税局以“三化”促进税收管理》的稿件,较好地宣传了我局“管理年”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共2页,当前第1页1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篇3
上半年,我局在市局党组和开发区(头屯河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民税务为人民”治税宗旨,以“八个坚持”为导向,认真贯彻落实区、市局税务工作会议精神,变革创新税收征收管理理念,着力推进效能和作风建设,实现了以税收为中心的各项工作持续稳步发展。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及做法
(一)税收实现了应收尽收。对各税种收入情况、重点税源企业纳税情况的增减因素进行分析,了解税源变化情况,及时掌握税收收入变化趋势,为制定税收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收入目标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重点税源和大项目的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组织收入原则得到正确贯彻执行。截至6月30日,累计组织各项收入45176万元,较上年同期48343万元减收3167万元,同比下降6.55%。累计完成税收收入41172万元,较上年同期43907万元减收2735万元,同比下降6.23%。累计完成一般预算税收收入33964万元,较上年同期33745万元增收219万元,同比增长0.65%,完成年计划91000万元的37.32%,差序时进度12.68个百分点,短收11536万元。累计完成城区级收入34498万元,较上年同期23060万元增收__38万元同比增长49.6%,完成年计划90000万元的38.33%,差序时进度11.67个百分点,短收10502万元。
(二)圆满完成个人所得税年12万元申报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的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工作,完成了审核、申报录入、开具完税凭证及汇总工作,成效明显。截至__年4月1日,我局共受理__年度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828人,超额完成了市局下达的分解工作目标650户的任务;申报年所得总额16334.25万元;已扣缴税款1930.52万元。
二是严格按照减免税管理流程,明确权限、遵循程序、落实有关文件精神,规范所得税涉税事宜管理工作。对申请减免税的纳税人,按相关规定进行备案、审批。同时,高度重视所得税后续管理工作,分时段、分类别,按管理体系要求及时建立、充实相关所得税管理台帐,在台帐建立中,加强数据的审核和管理,保证台帐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延续性。__年我局企业所得税的企业总管户数为299户,实现利润总额27,696.7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25,737.41万元,应纳所得税额6,434.35万元,减免所得税2,042.71万元,抵免所得税131.30万元,实际应纳所得税额4,260.34万元;亏损企业户数176户,零申报14户。
(三)“十税一费”等征管工作得到有效加强。一是采取“定岗、定片区、定管户、定收入任务”的管理模式,将税收任务具体落实到人。二是在税源管理上,重点税源派专人管理,实行“一对一”服务,在上门服务同时,检查企业执行政策是否到位,结合所得税汇算,加强纳税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在纳税上存在的问题;一般税源和个体税源分片区定员管理,一方面对新办户做好税源调查,另一方面各管理税务所深入到生产经营单位,结合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清查工作,摸清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的总体税源及分布情况,了解纳税人房产、土地变动情况,掌握征税主动权,确保不漏征漏管。三是及时采集信息,定期清理垃圾数据,认真做好税收划型工作,做到税收划型常态化。四是开展了发票专项检查。为规范发票使用秩序,完善发票管理监督机制,强化以票控税管理措施,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税收征管秩序,开展了发票专项检查。五是进一步加强税控机的推广工作。按照区局两个文件精神,对饮食等八个行业经营且适合使用税控收款机的纳税人全部安装了使用税控收款机。六是综合治税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以“政府牵头,税务部门主导,相关部门参与,信息支撑”的综合治税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税收的社会化保障水平得到不断加强。
(四)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促进纳税人依法纳税,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税法遵从度,积极与国税局进行沟通联系,有序地开展了今年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圆满完成了此项工作,我局参加评定的企业共1438户,共评定A级信用等级纳税人10户(其中:国地税共管户10户,纯地税管户0户),B级信用等级纳税人1428户(其中:国地税共管户1273户,纯地税管户155户)。
(五)主动配合国税开展好第22个税收宣传月活动。今年,税宣月活动以国税为主,但我们不当看客,主动配合国税做实做好税宣工作。截止目前,共举行税企座谈会2次,制作各类板报5块、横幅3条,走访重点税源企业32户,开展税法进校园活动1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通过扎实的活动,强化宣传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六)以“访税情、办实事、促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大走访活动取得较好成效。一是实行“送政与减负”并行。按照“一企一策、一户一帮”的原则,对不同企业的税收政策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上门活动,使走访对象及时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足用好政策。同时,通过集约化受理和简明化审批,将全程办税服务与“一窗式”管理模式有机融合,提高服务效率,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
二是实行“走访与整改”并行。在走访活动中,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征求各方意见。同时,针对在走访活动中,纳税人反映的问题,逐条对照检查,深刻剖析,认真查找在工作中和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并及时向纳税人反馈。三是实行“走出去与请进来”并行。在做好主动走访的同时,实行专人主动接访,组织义务监督员暗访,开门纳谏,查找问题根源,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举一反三、改进工作”的态度,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集中的问题入手,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本局存在的最突出问题上,按照边查边改的原则进行限期整改。四是实行“问需与内控”并行。通过组织召开纳税人座谈会、行风评议员行风评估会 ,进行问卷调查、满意度测评,及时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的需求。同时,通过办税服务厅电子评价器、征求意见箱、税企QQ平台,及时掌控服务对象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的评价情况。
(七)队伍建设等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绩效管理和作风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建立健全了绩效管理和行风建设组织机构和考评领导小组,有效提升了地税形象和工作效能。二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以人本管理理念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彰显,以开展“一堂、一队、一牌、一传播、一桌”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建设活动,成为引领全局干部职工的风向标。三是业务培训效果明显。我局先后开展了所得税清算汇缴、小企业会计准则培训。利用一个星期时间,通过外请老师集中授课、老师带领大家集体做题、业务骨干案例剖析、模拟测试等方法,认真抓好《准则》的培训工作。四是严格落实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根据市局统一安排,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并下发了__年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并对一季度进行了考核。五是认真贯彻落实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两权”监督,对党风廉政规章制度进行了梳理、归纳和修订、完善,进一步加大制度执行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制度清理整合和完善,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促进了全局党风廉政建设。
(八)加强管理保稳定。认真落实市局7月28日会议精神,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要求干部职工不信谣、不传谣,自觉维护地税形象;严格落实领导24小时带班、干部值班和请销假制度;建立健全涉税舆情应对机制,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积极参加政府维稳工作,先后出动近200人次,参加区政府统一组织的公交车站点安全检查和维稳工作,确保了一方平安。
二、主要亮点及经验体会
(一)亮点工作。
亮点一:以“栓心留人”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凝聚人心的聚合剂。近年来,由于受干部管理机制、规范津贴补贴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区政合一不确定的影响,干部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观望、混日子等现象。对此,我们在开展“全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思想理念的重构、工作定位的转变、税务形象的再造和干部素质的提升,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积极寻求干部个人价值和单位奋斗目标的共振点,成功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六大转型。
亮点二:良好的工作作风也是税收。我们根据市局《行为规范》、《十条规定》的要求,一是严抓工作纪律。通过随机检查、暗访巡查、电话点名抽查、去向登记求证询查,强化对全局干部的劳动纪律、税容税纪和纳税服务等工作纪律的检查。二是严抓服务质量。认真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过错追究、一次性告知等制度,认真做好受理效能投诉举报和查处工作,工作作风得到了根本扭转,为营造和谐的税收环境奠定了基础。
(二)主要经验和体会。上半年,我们面对前所未有的税收压力,区政合一预期带来的人心不稳、经济激励手段弱化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局党组变革创新,各项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主要经验和体会是:紧密结合实际,把握问题实质,定重点,明思路,抓队伍,保稳定,确立了“以推进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坚持软约束和硬指标并重的管理方法,全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核,着力构建一种‘聚心合力’的人本环境,努力打造一种‘征纳共盈’的服务品牌,不断提升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干部队伍稳定是关键,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证”的亮点工作,从而确保了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三、我局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税收进度差距较大,随着8月营改增的实施,任务缺口将更大;二是队伍思想不够稳定;三是开拓创新不够;四是干部服务意识不强。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针对诸多不利因素,为确保各项工作完成,我们主要的主要思路是:在建立和完善队伍管理长效机制上下力气、做文章,抓精气神,扭转不良风气。主要工作:
一是应收尽收堵漏洞。加强对国家宏观政策变化效应分析预测,及时了解和把握经济税源变化情况,加强对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税源跟踪监控,挖掘增收、堵漏增收。认真落实组织收入原则,严格执行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做到应收尽收,应免尽免,应减尽减,不收过头税。
二是推进评估防风险。进一步推进税收风险管理平台建设,开展税收风险管理,强化征管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应用,认真贯彻征管质量评价体系,稳步推进纳税评估,有效防控税收执法风险。
三是优化服务促和谐。牢固树立“纳税服务无小事”的服务理念,创新服务举措,狠抓服务细节,在小事上下工夫,从细微之处做起,把纳税服务落实到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中,着力提升社会各界的满意度。同时,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执法与服务并重原则,正确处理纳税服务和管理、执法的辩证关系,有效防止和克服服务不足和服务过度的过激行为。
篇4
1、个人所得税扣缴管理软件应用推广。我们分局去年自主开发出了“个人所得税扣缴管理系统”软件,今年又对软件版本进行了升级和维护及宣传推广。在软件升级方面,经过我们研究小组经过加班加点、改写程序、调试运行,完成了升级。我们一是对数据库平台进行升级,将原Foxpro数据库升级到SQLServer数据库,程序原代码也将采用PowerBuilder重新编写,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二是增加了开放式模糊查询功能,新的程序中查询功能更加强大,用户可以自行设定条件进行查询;三是改变了软件界面,请专业的平面设计人员进行软件界面的设计,使之更加美观;四是增加了支付个人收入明细表、工资批量录入、工资账册、计算器等大量的辅助功能,使纳税人在使用该软件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在软件推广和维护方面,我们一是积极服务扣缴单位,及时收集用户对软件提出的新需求、新问题,为软件的升级提供新的依据。二是对华兴民爆、化轻公司等12家使用单位进行管理版软件的安装和升级,输入并维护、更新扣缴单位的数据库。三是展开对扣缴单位的培训,保证了软件的正常使用,使之能正确利用计算机进行工资核算,打印工资表、工资条,打印扣缴税款报告表,按时报送电子申报数据和“个人所得税扣缴税款报告表”软盘。四是分局积极做好扣缴单位报来数据资料的接收工作,正确引入微机,建立税务电子档案。五是编印了新的《个人所得税扣缴软件操作说明书》,为软件的顺利推广加强了宣传力度,为下一步在全省推广软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个人所得税扣缴管理软件推广以来,取得的主要成绩:一是“个人所得税扣缴管理软件”,已在XXX市地税系统7个县市、区局全面推广,先后有XXX市地税直属局、稽查局,XX直属局等单位来参观学习,外地购买该软件的10家企业和分局辖区内已安装使用的12家企业普遍感到很满意,操作简便、适用,受到了省局X局长、X局长和省市局领导的一致肯定,最近将在全省全面推广。二是软件自推广以来,元至11个月共入库个人所得税358.13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0.33%,增收102.93万元,实现了个人所得税管理规范化、科学化,达到了预期效果。
2、交通运输业税收管理办法探索。按照《XXX市地方税务局运输行业税收征收管理暂行办法》,我们采取“一车一证、按座征收、以票管税、重点检查”的办法。一是进行税源清查,摸清税源底册。对公交公司、汽车客运站、长途汽车站三家客运企业所有承包及挂靠的车辆进行税源清查。核清了每辆车的车主姓名、车牌号、乘座人数或货运吨位等详实资料,其中公交公司有车58辆,汽车客运站195辆,长途汽车站96辆。根据我市车辆运输情况,每车均在10-40座之间,属城镇运输,每座每月征收营业税10.56元。三家运输企业年应纳税额共计903893.76元。二是办理一车一证,委托企业代征税款。按市局要求,目前我们已向三家运输企业下发三百多份个体户税务登记证申请表,对每一辆车办理税务登记证;与三家运输企业签定了委托代征协议书,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和催缴入库工作,为规范交通运输业税收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实行以票管税,加强管理。目前,汽车客运站、公交公司客运发票从我分局领取,长途汽车站隶属于三门峡运输总公司管理,所用发票从总公司直接领取,它是独立核算企业,在我分局交纳各种税款,接受管理。对此,我们已向市局写出申请要求将长途汽车站的发票从分局领取。对于客运发票的管理,我们按企业每月用量发售,并有重点的进行发票检查,核实其每月具体收入,依法查补。对于道路货运发票的管理,目前由我分局统一代开并征收税款,下一步将按照省局规定对申请自开票单位进行认定。
3、税源管理责任制探索。我们一是澄清税源底子,明确管理责任。3月份集中人力对三个管理科室所管业户的税源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登记造册,经稽查后,确认了12户非正常户;对已办证但未纳入正常管理的业户,经稽查确定了其申报方式,通过调查摸清了税源底子。我们把所有纳税人按规模、行业分为重点税源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中小企业三类,管理范围明确到管理科室,管户责任到人。二是建立企业分户台帐,对企业各税申报入库情况、欠缴税款情况,接受检查处罚情况进行按月登记;建立税源管理明细卡,一户一卡,将管户的基本情况填入明细卡中,做到税源管理“一口清”,即“管理户数清、税源底子清、税收政策清、业生产经营情况清和纳税申报情况清”等五清,由专管员随身携带,随时记录,并通过日常对企业调查掌握情况,结合企业纳税申报及企业利润增长和下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组织收入工作。三是建立和完善企业档案。7月底,我们又深入各个企业对税务登记中的法人变更、银行账号变更情况,发票取得、填开、保管,“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小税种纳税资料进行了认真审核,对档案资料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今年7月,我分局还组织开展了一次“税源管理一口清”竞赛活动,增强了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实行税源管理责任制为提高征管质量和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打下了良好基础。
4、重点税源管理办法探索。今年我们对重点税源企业:XX公司、电业局、电信局等进行试点探索。一是加强税基管理,严格抓好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档案管理等各环节的管理。登记好税收台帐;健全所得税汇税清交档案,做到年度中间的连续性;健全检查、稽查、减免税、弥补亏损、财产损失申报批准等档案;提醒企业在所得税汇算期间通过税收减少偷税、漏税发生等。二是做好财务分析,对黄金生产企业,我们采取建立纳税评估指标体系,逐户进行纳税评估的办法,并通过“企业所得税税源统计表、其它税种统计表、主要产品产量明细表和主要产品指标分析表”等四表,对企业可能存在的核算不实、虚报利润等原因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这些措施保证了重点税源按期、如实申报,重点税源企业比上年增收2600余万元。
5、建筑安装业税收管理办法探索。我分局专门成立了建筑科,今年以来我们一是加强了税源管理和监控。对辖区内的建筑企业进行登记造册,掌握工程进展情况。登记每个工程的承建单位、委建单位、应纳税款、已纳税款、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工程造价、工程进度等事项,并按月旬巡查,跟踪管理。同时,建立了纳税人税源档案,严格外来施工单位报验登记的各项资料的收集。二是实行“双向申报”的纳税制度。建筑安装业实行按工程形象进度划分不同阶段结算价款,实行按月缴纳税款。规定建筑业纳税人在次月七日前进行申报纳税;与此同时,我们与建设单位签订委托代征协议,督促扣缴工作。工程决算结束后,纳税人到税务机关开具建筑安装业专用发票,清缴应纳的税款。三是严格建筑安装业专用发票的代开制度,对建筑安装业的发票采用专人领取,专用开具,专人保管。实行以票管税,纳税人在开具发票的同时缴纳税款。针对建筑业纳税人难管理的情况,我们还做好了几项工作:一是对纳税人作好税收法规政策的宣传,辅导其建帐;二是为解决以前纳税人只交营业税,少交不交应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问题,对没有交纳所得税的纳税人,不予开具建筑业发票,严格把关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三是明确了建筑业纳税人和委托代征单位的法律责任,如对工程的委建方我们下了便函,内容为:1、对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财务人员应当拒收;未拒收造成税款流失的,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2、对委托代征代缴税款的,应严格按照协议的规定办理相关涉税事宜;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导致承建单位或个人未缴、少缴或骗取税款的,将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截止11月底,建筑营业税入库224万,比去年170万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6、代征代缴税款管理办法探索。我们认真落实省局委托代征管理办法,一是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确定代征的行业、税种和代征单位。目前,我们实行委托代征的税种主要为营业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和其它需要代征的税种。代征单位有8户。并建立了代征代缴税款档案。二是做好委托代征协议的签定和证书的发放。明确了代征单位的责任,包括:代征代缴的范围、代征代缴的税种、代征代缴税款的期限、代征代缴税款结报及有关手续、双方的权利、责任和其他有关事项。三是加强对代征企业的监管,积极宣传有关政策,明确法律责任。监督其按规定建立代征税款帐簿,按时解缴税款,杜绝占压、挪用税款的情况发生。其中仅XX高中、卫生局、XXXXX厂三家,今年就代征建筑营业税37.6万。
7、稽核评税管理办法探索。过去在检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企业在主观上并没有偷税的意识,但由于对税收政策把握不全面或者对税收政策理解有偏差容易出现少缴或漏缴的情况。对此我们积极推行稽核评税的办法,在申报征收环节,对纳税人执行税收政策进行防范性审核监控,压缩零申报率,提高征管“七率”,防止税款流失。特别是对异常申报户,通过对纳税人当期的申报表、财务报表及其附送资料当期申报的准确性、真实性进行审核分析,及时评定处理。今年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建立诚信税收机制,提高管理服务深度。在稽核评税中,对当期审核出的问题,以约谈的方式帮助纳税人准确理解和掌握税法,减少并纠正纳税人因对税法理解偏差产生的涉税税问题,让纳税人自动自,限期纠错,减少或消除检查中可能发现的问题,减少了企业的损失,这种做法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欢迎。我们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是提高税收征管和税务检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在实施稽核评税前,查一个企业,从调帐、找人、取证和执行,快则十天半月,慢则一个月,费时费力,最后效果还不一定好。稽核评税为稽查案源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对发现问题的直接进行处理。涉及以前年度的立案查处,无问题的直接放过,避免了“撒大网捕小鱼”的局面,增强了稽查立案的针对性,提高了稽查效果和效率。二是推进法制建设,优化征收环境。通过实践我们看到,推行稽核评税让征纳双方平等地站在法律面前交流对话,创造一个让纳税人没有理由不缴税、少缴税甚至偷税的环境,让纳税人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税收政策。今年我们稽核评税38户,为分局领导提供稽核情况反馈表30份,稽核出税款约80万元。
8、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探索。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和征收较为复杂,影响企业所得税的因素较多,所以企业所得税征管工作难度较大。我们在探讨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时,力求具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与目前企业所得税的管理办法相兼容。为此,我们查阅了企业档案资料,对照《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企业所得纳税申报表和企业财务报表等内容,设计出了《企业收入、支出明细表》、《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动态模型基础表》。具体实施办法是:1、每月30日前,由管理人员深入企业,根据企业的收入帐和费用帐填制《企业收入、支出明细表》并归档,在次月初例征期纳税户来申报时,将其申报表上的收入、费用同《企业经营收入、支出明细表》的数据相核对,看其是否真实。2、每月15日前,根据企业报送的财务报表填制《企业经营指标动态模型基础表》,根据该表管户人员可以对一些动态指标及静态指标进行分析,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并可准确地对税源做出预测。3、在企业报送季度、年度申报表及纳税项目调整表时,将自行申报和调整的数据同《企业经营收入、支出明细表》上的累计数字相核对,发现超过规定标准的项目和不允许列支的项目,可对企业提醒作用,并督促其及时改正。实施后所能达到的目的是:1、使管理人员通过所归集的数据,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税源变化情况,对税源做出预测;2、从《企业经营收入、支出明细表》能够为来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从而减轻了稽查工作量,使稽查工作落实在日管工作中,使征管质量得到提高。3、在企业日常申报和年度申报时,可将数据进行核对,可发现少申报或不申报项目,及时堵塞偷、漏税行为。通过实施以来,目前收到的效果是:能够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可确定有关应税收入、费用支出的真实性,而且能为稽查工作提供大量基础性数据,缺点是:一是企、事业单位不能兼容;二是由于影响企业所得税因素较多,不能系统、全面地加以反映。
篇5
岁末年初之际,湖北省会计管理工作收获了春华秋实的成果与喜悦,梳理着未来工作的思路与方向。通过此次全省会计管理年活动,反映出会计基础工作的哪些现状,未来会计管理工作需要怎样的思路与方向?就此。本刊专访湖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总会计师程用文。
《财会通讯》:2010年全年湖北省财政厅开展会计管理年活动,您认为是否选到预期目标?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程用文:我们计划酝酿此次会计管理年活动之时,希望藉此避一步夯实全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全省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行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政府采购、非税收入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督促全省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营造重视和支持财会工作的氛围,更好地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希望通过一整年的活动对全省近年来会计管理工作状况和队伍进行梳理摸底,发现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探索和尝试解决新问题的方法途径,促进会计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这次活动取得的成效不仅仅体现于各地上报的数据,我们还应看到数据背后更多无形的和长远的因素,会渗透于日常事务中,贯穿于未来工作规划中。通过2010年湖北省会计管理年活动,全省会计工作形成以下理念和思路:
一是打牢基础。要打牢基础,在当前新的形势下,一定要注重转变方法。对于企业而言,会计工作的具体任务和重点已发生明显转变,由事后核算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同时进行;由反映情况、提供信息,转向综合提供并运用信息,干预和推动及参与决策;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近年来围绕建立公共财政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原有的预算会计体系已进人下一步会计改革的日程,侧重预算资金的收入、支出及结存的核算将转向以财务会计为主导,融合成本会计、预算会计的统一系统;对于会计管理部门,要从行政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日常工作中通过规范行为、观念、秩序,营造适于会计行业做好做强的软环境。
二是强化服务。针对管理对象呈现多元化、分散化的趋势,财政部门的会计管理工作需要随之进行调整以适应这一现实,传统的服务方式和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创新会计管理方式,树立现代化、正规化和规范化的会计管理形象,形成以点带面,放大一片的效果。
三是严格监管。要以宣传贯彻《会计法》等财经法规为主线,突出会计信息质量这个重点,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及财政经济工作的中心工作强化会计监督管理职能,切实抓出成效。会计管理年活动反映出存在有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程用文:按照上述工作理念和思路,我们本着“抓重点、干亮点”的要求,积极推进全省会计改革和发展工作,应该说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6年,全省会计工作以试行执行新企业准则为中心,以规范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等相关工作为重点,适应与国际化接轨的大趋势,重点抓了新会计准则的宣传贯彻和培训工作;2007年,以全国第三届会计知识大赛和全省《会计法》执法检查为契机,在全省上市公司中贯彻落实新企业会计准则;以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中心,推进村级会计服务、依法建账监管、会计诚信建设等多项会计改革。湖北省会计人才众多,全国会计领军人才中由湖北省选拔而出的有50多名。在第三届全国会计知识大赛第一赛程中获特别组织奖,湖北省代表队在第二赛程复赛中以总成绩第二名进入总决赛,在全国总决赛中获三等奖,被全国大赛组委会授予特别组织奖。2008年至2010年,我们重点抓了几项改革的推进和完善,为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会计建账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政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湖北省会计建账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大了建帐监管力度;为了切实做好全省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湖北省财政厅制定了《湖北省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实施办法(暂行)》,进一步规范了全省村级会计服务工作。财政部充分肯定湖北省村级会计服务改革的一系列举措,并正式发文向全国推广。为了认真贯彻落实[2009]56号文件精神’湖北省在全国率先下发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省注册会计师行业科学发展的意见》,从2011年起设立了湖北省会计师事务所专项发展资金。制定下发了《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会计师事务所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和《湖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的通知》,进一步支持全省会计师事务所健康有序发展,社会反响良好。
通过此次会计管理年活动,也暴露出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如:部分单位因内部管理松弛而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账目混乱、财产不实、数据失真;部分单位会计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记账随意、手续不清、差错严重,会计资料散失;部分单位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伪造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部分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认真行使会计监督职权。
有的单位未按法律规定配备会计机构和负责人,有的会计单位未依法设置会计账簿,未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会计信息质量方面,有的单位存在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不实的问题。有的行政、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分散在各个业务科,客观上造成管理职能的弱化,从而致使会计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上的弱化,会计管理干部队伍人员结构、观念、素质等也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这些问题不仅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破坏了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影响了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
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会计管理是做好会计工作的五大支柱,若采用评分制,假设五个环节方面的工作都做得比较好,分别可以打90分,表面上看起来不错,可细究起来却不及格。因为:90%×90%×90%×90%×90%=59%。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从会计建账监管和会计诚信建设两个基本点人手,力求让各单位能够依法建账,使湖北的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会计信息的公信力更强,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公共财政改革服务。通过这些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认识到。只有进一步宣传贯彻好会计法规制度,才能让会计人员提高业务素质,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只有进一步推进会计电算化、信息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信息联通、资源共享,为广大财会人员服务;只有着眼长远,进一步实施有湖北特色的会计人才战略,才能不断推进会计改革和发展。
《财会通讯》:会计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在目前的形势下,未来会计管理工作需要怎样的思路与方向?
程用文: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财政部门会计管理的理念、模式、对象、内容和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管理工作也
由单一的会计事务管理逐步向集会计制度管理、会计人员管理、会计基础管理和会计中介服务机构管理于一体的综合管理转变。
从会计管理工作的现实情况看,不同地区的基础不同、管理水平不同、市场需求不同、制度的实施、人员的管理、素质的提升、秩序的规范、社会的认可等,面临着很多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会计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前景美好又任重道远,既要增强必胜的信心,又要坚持只争朝夕的精神。
我认为,未来会计管理工作的思路与方向是,完善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会计管理基本模式框架,能充分发挥地方、部门、基层单位主观能动性的会计管理体制;完善会计、审计、内控、监管、评价紧密联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会计、审计、内部控制标准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完善满足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市场需要的会计审计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精细化、高端化、信息化服务;完善能充分及时反映地方财政和市场主体运行状况的会计信息指标体系;完善提升会计队伍业务素质,会计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相结合的培养、选拔和评价体系。
在日常工作中贯彻这些思路与方向,一要管理目标从“人治”向“法制”转变,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多关心会计从业人员有怎样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提高决策科学性,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行政管理的透明度。
二要管理手段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通过规范行为、观念、秩序,营造适于会计行业做精做专做强的软环境,大胆探索新形势下会计工作的新职能、新方法,深化会计改革与管理,充分发挥会计在改革中的作用。
三要转变管理方式。会计工作是审计、税务工作的基础,财政部门应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机制,加强对地方会计管理工作的指导,与审计、税务、司法等部门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齐抓共管,使《会计法》和财务会计法规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执行,保证会计工作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会计管理队伍素质,扩大知识面,改变知识结构。会计管理干部在工作中,常知肩负之责,常谋创新之策,常怀爱民之心,常思服务之举,开拓创新加快会计管理制度创新,推动会计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使会计管理工作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快跑”的助推器,更好地服务公共财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公众。
《财会通讯》:在“十二五”规划起步之际,具体到湖北省会计管理工作,有哪些中长期规划?
程用文:未来几年,我们的工作总的来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牢牢坚持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切实巩固好“十一五”会计管理和改革的成果,切实根据新情况、新形势的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会计改革与发展中开拓创新,以新的发展方式促进会计的跨越式发展。具体来讲,有以下主要方面:
改革会计管理体制,结合政府部门机构改革和转变职能的要求,调整和完善各部门之间以及各级管理机关与基层单位之间在会计管理方面的权责关系,加强会计管理队伍建设,健全机构,充实人员。提高素质,完成会计管理的各项任务。
转变会计管理工作的职能,通过法规约束、政策引导、信息服务、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措施,实现会计管理法制化,促进会计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改进会计管理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健全会计信息管理体系,包括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标准和会计行为、建立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体系、加强对实施会计准则体系的指导和监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标准和实施体系,推动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逐步实现会计信息化,有效利用会计信息资源。
健全单位会计管理体系,包括强化会计监督,保证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在法律、法规、规章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发挥企业会计的管理职能,围绕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运用现代管理会计理论、方法和技术,建立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加强企业会计机构和会计队伍建设,按规定设置总会计师并保障依法行使职权,从组织上保证会计管理职能的实现。
篇6
无论从完善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还是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降低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保持与税法相互协调,减少纳税调整工作量,规范税收征收管理,增强财务信息透明度,提高小企业财务信息有用性,促进小企业健康发展,维护市场经济来看,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是必要的,是可行的。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将推动国民经济的有序增长 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我国基础性的群体企业。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所有477万户企业中,小企业数量占总量的97.10%,从业人员占52.95%,资产总额占41.97%,主营业务收入占39.34%。为此,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和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正式实施,一方面将有效规范小企业纳税人自身的会计核算,最大空间保持了与税法的协调,降低涉税成本,减少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空间,降低职业判断能力,简轻小企业会计人员编报成本,规范和统一财务报表格式,有效提升财务信息有用性。另一方面,为小企业信息使用者提供规范的财务信息,主要是为税收征管人提供税收核查依据,规范税收征收管理,同时也为银行信贷提供规范的决策依据,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因此,《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将提升小企业的经济效益,规范税收征管,规避银行信贷风险,为社会创造正能量,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有序增长。
(二)完善会计准则体系,推动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中央已高度重视并支持小企业发展,先后出台《中小企业促进法》、《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小企业会计制度》等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综合性制度和政策措施。但上述这些政策制度在实践过程中显示出内容过时,实际工作中无所适从的问题。一方面,企业之间有着不同的经营规模,不同的公众受托责任,也有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和信息需求。诸如《企业会计准则》法律制度不考虑小企业的会计需求、规模大小及其特殊问题,一律执行单一的会计标准的做法并不符合小企业的实际。我国虽然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制度》,但《小企业会计制度》是《企业会计准则》的简化版,在会计核算、纳税调整、财务信息报送等许多方面都没有结合小企业的特点和实际。另一方面,国际会计准则充分考虑到小企业规模较小、业务较为简单、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相对单一等实际情况,出台了ISAR(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同时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9年7月制定了《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因此,随着我国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作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成员,结合我国特色出台《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助于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三)有利于税收征管,促进税负公平 小企业财务信息使用者中,最主要的是税务部门,这是由小企业信息需求相对单一的实际以及小企业和税务部门之间的二维纳税关系决定的。小企业规模小,经济业务少,财务独立核算能力弱,多数小企业财务账簿没有建立健全,税务部门按照税收征管的要求只能对其采用核定征收的税收征收方式。这势必出现目前存在的多盈少盈的小企业都交纳相同的税,盈利交税,亏损也交税的税负不公平的问题。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将推动小企业财务制度的建立健全,增强小企业的财务独立核算能力,使税务部门实行查账征收成为可能,规范税收征收管理,促进税负公平,满足税收决策,包括是否按税收优惠政策纳税,采取何种税收征管方式,应征税额等,为税务部门进行监管、依法治税提供了更加明晰的有用的财务信息。
二、影响《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力的因素分析
在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际过程中,由于小企业和税务部门之间的二维纳税关系,将影响《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力。
(一)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主体条件弱 小企业是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主体之一,而且具体运用和执行又取决于小企业的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小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在小企业决策中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也是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关键。按照现代财务管理体制的要求,财务人员的职能不仅仅停留在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层面,更应积极参与小企业决策管理,为小企业财务计划、预算、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提供参考和决策意见。但小企业规模小,自身经济实力有限,财务专业技能人才的录用无法像大中型企业一样用高薪酬来吸引,从而使大部分小企业缺乏财务专业技能人才,丧失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主体条件。一方面,小企业财务基础簿弱,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良莠不齐,不能完全领悟《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精髓。另一方面,小企业缺乏建章立制的能力,使《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推行丧失主动力。小企业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前提,因为财务管理制度是小企业财务工作的准绳,既是对财务人员工作指导和规范,又是《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化。但小企业往往缺乏建章立制的能力,没有建立财务管理制度或建立健全了却没有有效执行。
(二)多准则并存影响《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力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善了会计准则体系,但出现多准则并存的问题。(1)小企业会计人员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领悟能力有限,对《小企业会计准则》内容变化的把握不够,产生了误区。他们认为计税依据是税法,不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制度》或新执行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只要正确找到了税法和会计的差异,并依此进行纳税申报,就不会产生纳税风险。为此,小企业一方面体现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实施从根本上就不重视,缺乏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在动力。(2)小企业不顾《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规定,任选制度,选而用之。(3)《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三条规定,符合本准则第二条规定的小企业,可以执行本准则,也可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根据调查显示,有33.33% 的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这也说明,很多小企业在这一制度施行以前就选用了《企业会计准则》,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又没有刚性的转换要求,部分小企业必然选择沿用以前的制度。第四,小企业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内容无心把握。《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框架、会计科目、核算方法、计量和报告内容等与《企业会计准则》差异很大,但小企业没有精力再去掌握新的内容。因此,多准则并存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推行会有一定的影响。
(三)小企业存在税务核查误区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和银监会等五部委于2011年11月下发了关于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指导意见(财会[2011]20号文件,文中提出,各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当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促进小企业税负公平,积极推进、引导小企业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建账建制。在五部委中,与小企业往来最多的确属税务部门。但税务部门是征税人,小企业是纳税人,二者之间的二维纳税关系使纳税人毫无疑问认为,征税人引导纳税人建账建制无外乎就是要求小企业提供税收征收核查依据。小企业若规范建账,便是提供给征税人有关纳税信息,无形被征税人全面监管,毫无避税、漏税甚至偷税的余地,从而也缺乏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主动力。相反,征税人也普遍认为,主管我国会计工作的是财政部门,自己的主要任务是按时足额地征收税款,关注的重点是小企业账簿记录是否真实、正确,能否按税务部门要求提供有关纳税信息,是否按税法要求及时、足额缴纳各项税款。而小企业选择和适用哪种会计法律制度是自己的“分外”工作。因此,纳税人存在税收核查误区,征税人与财政部门甚至五部委间的相互推诿,都影响《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推行。
(四)执行成本和行为习惯影响《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力 财政部关于印发财会[2011]17号《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规定,《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小企业范围内施行。从《小企业会计准则》这一制度本身来看,它具有他律性,即按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就必须强制执行。但小企业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影响《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1)小企业出于转换成本所带来的短期利益受损考虑,影响执行力。(2)由于会计人员的行为惯性,不愿接受准则的变化对会计核算的改变,尤其是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小企业,会计核算要求改变更多,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也跟不上。(3)小企业规模的界定是一个幅度范围,上下限之间差异比较大,会计核算能力和核算要求其实并不相同,统一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会加大一些规模小的小企业制度执行成本,从而也影响《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力。
三、提升《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力展望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和有效实施,离不开小企业自身和五部委的引导、监督,但在出台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关键取决于小企业纳税人自身和征税人税务部门。
(一)纳税人有助于提升《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力的措施 《小
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关键在于纳税关系中的纳税人这一主体,小企业有以下四种积极措施来提升《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力。(1)出于缓解融资瓶颈,提升执行力。《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施行有助于小企业融资,为企业规模和业务的扩展创造了机会。一些金融机构不愿意给小企业贷款,其主要原因是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报表没有统一格式要求,财务信息不可靠,金融机构缺乏可靠的贷款决策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有效规范了小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信贷决策、信贷额度、信贷条件等依据,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将会得到缓解,从而增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力。(2)出于享受税收优惠,减轻纳税负担,提升执行力。《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施行为小企业提供了诸多税收优惠,为小企业的效益增长创造有利机会。小企业必须意识到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从税收优惠角度来讲,大大减轻了小企业的纳税负担。小企业必须克服小企业转换成本和行为习惯,克服短期受损的思想,严格按照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文件对十六大行业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执行,从而享受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3)树立利税思想。目前,小企业的纳税现状令人堪忧,纳税负担重,尤其是会计核算不健全的小企业根本无法享受税收优惠的政策。小企业必须掌握《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关的利税规定,充分理解新准则中的利税思想,正确认识国家出台该新准则的良苦用心,尽可能及早准确地将准则规范运用到会计核算和纳税工作中去,达到减税效果,推动小企业可持续发展。(4)借助外力,建章立制,建立健全账簿。小企业担心自身建章立制的能力是自然的,但小企业可以借助记账公司、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外力来引领小企业建章立制,建立健全账簿。通过一段时间的引领,小企业已走上习惯规范会计核算的征途,最终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提升财务信息质量,增强财务信息的有用性。
(二)征税人有助于提升《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力的措施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力除关键取决于小企业纳税人外,主要还取决于小企业的征税人,征税人从以下五个方面推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力。(1),征税人委托培养税收征管综合人才。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首要在于税收征管人才,人才是有效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推行不但要求税收征管人对税法的全面掌握,也提出对《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等会计法律制度的掌握。虽然二者所属不同的科别,但税法和会计之间的紧密性决定税收征管人必须对税法和会计都要掌握。如:我国除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外,都要交纳企业所得税,在年底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仍然必须依赖会计利润,即小企业应纳税所得税额的计算必须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进行纳税调增或调减。因此,税收征管人只有既掌握税法,又掌握《小企业会计准则》,才能有效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2)明确《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同和差异。《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亮点之一是充分保持与税法相协调,满足税收征管信息需求。但在充分协调的基础上,仍然存在一些无法消除的差异。在会计和税务这两个不同的主体之间,二者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其原因是《小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是两种不同的经济领域,他们最终目的不同,两者有时对同一经济行为或事项会做出不同的规范要求。因此,税收征管人必须明确《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同与差异,把握纳税调整事项与非纳税调整事项,对准确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具有重要意义。(3)注重《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后续教育。征税人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掌握是一个长期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必须转变观念,定期不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鼓励员工参加会计从业资格和会计专业技能资格考试,通过集中学习和长期自学,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提升综合应用能力,满足《小企业会计准则》对税收征管人的要求,从而增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力。(4)推动税收征收方式的改变。《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要求税务部门推进和引导小企业建章立制。税务部门应以规范纳税管理,降低税收征收管理成本,提高税收监管质量为出发点,充分结合小企业实际,对符合查账征收条件的小企业要及时调整征收方式,对其实行查账征收。(5)高度协调五部委的监督职责。在税务征税核查过程中,税务部门发现小企业未按《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设置会计账簿,私设会计账簿,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未按规定保管会计资料等情况,税务部门没有处理权,但必须履行五部委共同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责任,及时反映给主管会计管理工作的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进行处罚。税务部门与其他“三部委”之间也是如此,各部门应做到相互协调,共同监管,而不能相互推诿。通过各部门的严格监督,全面真实的披露财务信息,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净化信息市场,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为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有效信息,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顺利执行做好监督保障,提升执行力。
[本文系 2012 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编号:2012C074)、 2012 年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课题(编号:DSK20130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何泽水:《〈小企业会计准则〉难点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篇7
一、企业各项经济指标运行情况良好。
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0280.85万元,其中制造业占96.91%,其比重比去年增长2.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4020.35万元,比去年增长26.70%。
二、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立足主业,积极向相关领域延伸,初步形成由核心层、引导层、延伸层产品组成的企业产品体系。
实施多元化既有利于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又有利于企业快速发展,但它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风险。我们认为,多元化产品之间的联动性与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多元化能否成功的关键。
(一)对防伪产品技术进行深度开发,进一步巩固了核心层产品技术水平的领先性。
一是对自主开发的全息光刻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开发出计算机随机光变图形、动态递归全息图像、仿真全息技术、真彩色点阵图像和灰度点阵图像技术,该技术具有仿制难度大、容易识别的特点,在国内具有独创性和专有性;二是成功开发出了真三维全息照相技术,不仅大大增强了防伪产品的美感,也加大了仿制的难度;三是开发出丝网印刷技术工艺,进一步发展了综合性防伪技术。另外,对自动模切机的传动控制进行了改进,使模切机模切速度提高了近22%。
(二)扩大引导层产品的生产规模,进行技术整合,突出了对核心层产品的引导作用。
一是随着贴标机市场需求的增长,开始了贴标机装配生产线的二期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设计、加工工作。二是对贴标机的外形与贴标头进行了技术改造,使操作更方便,定位准确率和贴标速度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开发出了灌装线贴标复标系统。贴标机性能和产量的提高进一步带动了防伪产品的市场。
(三)以防伪产品为基点,加快光信息记录用高分子纳米复合包装材料项目的实施进程,大力发展延伸型产品,促进核心层产品市场的扩张。
光信息记录用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项目是我们在年下半年开始启动的重点项目,该项目涵概了防伪、包装、材料等领域,被业内专家认为“使包装物一体化防伪方案的实现成为可能,对我国包装行业将有着积极的拉动作用”,并被纳入湖北省年度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去年,该项目实施进展顺利,取得了多项阶段性成果:一是从小试样品测试结果看,其光透过率、光折射率等几个主要性能指标均超过了预期目标;二是溶剂回收装置的研制预计可使生产成本降低5%;三是一次性地通过了省科技厅、信息产业厅联合组织的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的年度审核;四是通过了国家专利局的发明专利初步审查。该项目的进一步实施将会带动核心层产品的发展,同时,核心层产品的技术、市场基础也会加快该项目产品的市场化应用步伐。
三、坚持消化吸收原则,全面启动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贯标工作,进展顺利。
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基石。2002年,结合行业产品质量管理特点,公司开始全面实施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已完成机构建设、文件编制、人员培训、宣贯等工作,并于去年10月份开始试运行,公司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呈制度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发展态势。我们主要做了: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
一是生产经营班子明确提出了“贯标要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贯标工作成功的标志是质量管理水平的明显提高,而不仅仅是能否通过外审”;二是通过动员大会、座谈会等形式对贯标工作的重要性和目的反复进行细致讲解,统一了全员思想;三是成立贯标工作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亲自对贯标工作进行协调,加强了贯标工作的领导力量;四是成立贯标工作综合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性贯标工作,保证了贯标工作的落实和贯彻。
(二)调整职能,整合资源。
一是对供应部、销售部进行整合,成立供销部,充实了供应、销售工作的管理力量;二是成立生产技术部,下辖二个分厂,并负责产品研发、质检、计量和设备管理等工作;三是确定并任命了质检员、计量管理员、设备管理员及内审员;四是成立了综合档案室,对公司质量档案工作进行统一管理。
(三)落实责任,奖罚分明。
一是将公司总体质量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关键岗位,定期考核,与工资收入挂钩,做到人人有责,有效地保证总体质量目标的实现;二是建立贯标风险责任制,从总经理到员工均交纳一定数额的贯标工作风险保证金,如贯标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则不予返还,反之则双倍返还。这样,在加强全员贯标责任心的同时,也提高了全员贯标工作的积极性。
(四)总结经验,消化吸收。
过去几年,晨光公司在行业产品质量管理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其中有不少方法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如工序间质量控制方法不仅对本企业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还被业内企业广为借鉴。我们认为,贯标工作要做到有成效,必须要做到符合工作实际,否则就会有犯形式主义错误的危险,就可能造成实践中的混乱。经反复探讨,我们与专家达成共识,对这种方法在标准中予以扩充。实践证明,这种消化吸收的做法对贯标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强化基础性管理,企业内部管理工作规范化、现代化。
(一)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传统的科层制管理和生产技术手段已越来越不适应竞争的需要,企业信息化建设已被不可逆转地推向了市场大潮的浪尖——它是企业效益工程,更是企业生存工程。晨光公司已有多年的信息化单元技术的应用历史,但“信息孤岛”现象的弊端日趋明显。去年,我们在原有信息化工作基础上,结合产品生产及企业管理实际,提出并开始实施“晨光公司企业信息化工程”,主要包括:通过建立产品数据管理平台(PDM)对计算机辅zhu标识图形设计(CAD)、计算机辅zhu动态全息图形演示分析(CAE)及计算机辅zhu全息图像光刻制造(CAM)等软件进行集成而实现全息图像设计生产数字化;通过实施ERP项目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整合来实现企业管理数字化。目前,我们已完成信息化工程的总体规划、网络布线、硬件选购与安装、人员前期培训等工作,管理咨询、业务流程改造、软件开发选型等工作也在进行中,另外,本工程已顺利通过湖北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领导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组预审。我们认为,本信息化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技术的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对公司的发展将产生长远而积极的影响。
(二)狠抓财务规范化工作,为公司发展提供了财务保障。
一是全面规范基础性财务工作。主要包括:为了适应公司的核算要求,我们对有关核算科目进行了补充修改,使核算更加细致有效;加强了对财务票据、购销合同的归档管理,使整个账务核算系统更加严密规范;对原有金蝶财务软件系统进长升级,由原工业版升级为K3(9.2)网络版,为实现财务核算远程控制及网络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是增强相关项目管理核算和基础统计工作。在统计工作方面,每月按时做出统计台账,填制了各种经济指标报表、工业产值产量报表、企业景气调查等各类报表,对内提供数据信息,对外提供统计报表,认真完成各项统计工作任务,受到上级统计部门的表扬。在项目核算上,大力配合审计部门对工业园决算审计工作,与建设单位进行过多次账务核对,维护了公司的利益。
另外,还顺利完成湖北晨光实业有限公司的账务清理、财产清算、税务注销工作,以及通过了税务稽查部门的税务稽查。
五、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工作,重新进行产品市场定位,探索新的经营方式,抓好特色服务,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
(一)重新定位,策划新卖点。
公司主业产品是防伪标识,对该类产品,行业内绝大多数企业将其定位在标识物防伪,即其防伪功能仅指标识物本身。我们认为,这种定位方式不适合本公司产品,其理由在于:一是它不能突出我们自已产品的功能特点,我们的核心层产品虽然只具有标识物防伪功能,但与引导层产品结合在一起使用,还具有生产工艺过程防伪功能;二是这种定位方式虽然具有普遍性,但缺乏鲜明个性,不利于市场策划工作的开展。由此,经缜密的市场调研,在去年我们在国内首次提出了过程防伪的产品理念,引起业内及市场的强烈反响,同时,受到中国防伪行业协会高度评价,被认为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防伪方式。
(二)广泛发展业务伙伴,积极寻求国际间的合作。
过去我们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在做直销,在营销上与别人有过合作,但主要是与印刷包装等其它行业企业在生产环节上的合作。近两年经市场调研,我们发现:随着中国入世,一些海外防伪企业正积极探寻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佳途径。我们认为,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以迎接挑战的同时,更应抓住这个难得的合作机遇。经多方努力,本着资源共享及双赢的原则,我们已与一家海外防伪企业建立起了战略型合作伙伴关系,为方便合作,该企业目前已在武汉注册了全资子公司,也与我们启动了部份合作项目。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合作以及越来越多的合作一定会将市场这块蛋糕做得更大。
(三)以顾客为中心,做好特色服务。
一是树立“销售产品的前提是销售服务”的意识,因为客户在直接接触产品前首先接触的是晨光人,客户只有首先对我们的服务满意,才可能对我们的产品发生兴趣,也才可能对以后的合作有信心;二是坚持全面服务、精品服务的宗旨,提出凡使用晨光产品的用户都是晨光人的观点,将诚信服务贯穿到与用户接触全过程中,提供100%的服务,杜绝有缺陷的服务;三是严格遵守售前承诺,进一步加强售后服务质量建设。去年我们全面实行了产品缺陷退货制、贴标机产品36小时上门安装维修服务制及售后服务质量评分制等。这些做法为我们赢得市场信誉、提高顾客满意度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六、以人本主义为原则,以三个工程为载体,积极探索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新路子。
1、搞好核心工程建设,增强向心力。思想政治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我们的做法是:一是统一思想,深入学习和贯彻十六大精神,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将三个代表的思想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指导思想,树立全面的发展观,将是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讲不讲政治的标准,作为干部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在全公司范围内形成重视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采取树榜样、座谈会等形式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倡导“团结拼搏、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晨光精神,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三是加强思想文化领域的阵地建设,积极开展企业党建工作。去年,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工业园内的体育设施、图书室、娱乐厅、休闲绿化设施的建设,并以主题晚会、每周舞会、卡拉OK比赛、体育比赛等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去占领思想阵地,效果明显。全年有三名预备党员通过考验期转为正式党员,吸收一名预备党员。
2、搞好素质工程建设,增强战斗力。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一是积极打造素质工程平台。具体有对阅览室的软硬件进行了进一步建设;开展了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活动,全年举行全员培训活动二次,专业技术培训三次,外委培训16人次;二是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比、学、练”活动,鼓励和引导员工立足岗位、自学成才,从而激发了员工学技术、练硬功、强本领的热情;三是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到素质工程中,通过宣传栏、黑板报、月例会、年终总结会等形式对敬业爱岗的行为进行表彰,予以弘扬,对不良行为进行批评,予以纠正,并多次开展“职业定位与目标实现”的专题讨论活动,积极引导作用。这些对公司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发挥着关键作用,去年有一名员工获鄂州市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3、搞好温暖工程建设,增强凝聚力。一是思想帮扶,精神温暖。充分发挥党支部、工会、团委的组织优势,组织专人定期了解员工思想情况,针对一些员工工作、生活上的各种疑惑,对症下药,面对面讲道理,实打实交感情,有效地引导员工消除了思想上的疑虑,放下了思想包袱;二是经济帮扶,生活温暖。根据员工的实际生活困难,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积极响应上级机关的号召,组织员工进行赈灾帮困募捐,全年共捐现金元,衣物件;三是技能帮扶,工作温暖。除一些常规性的技能培训活动外,公司还为新进、新上岗员工指定专门的经验丰富、技能突出的员工进行帮扶带,并实行责任制。另外,对一些较难掌握的操作要领,由公司副总工程师、生产分厂干部亲自进行讲解与示范,这些都为员工透彻掌握生产技术提供了保证。
以上就是我们对上一年度的工作总结,我们看到,这些成绩凝聚着行办党组和董事会成员的心血,同时,也与行办各职能处室、公司监事会及各位股东代表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晨光公司全体员工对各位领导、各位股东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
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也将会是发展、创新和变革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里,如何充分地挖掘变革中所蕴藏的资源,如何更好地发挥市场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从而燃起更多的经济增长亮点,是我们的工作目标。
篇8
先欢迎省厅各位领导光临我处检查指导工作。
回顾2006年度的征稽工作,可以说是精彩纷呈、亮点不断,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的特点:
一、规费征收勇创新高。
截至2006年11月30日底,我处共征收各项交通规费达84001.7xxxx元,完成年征收任务8184xxxx元的102.6xxxx,超任务2161.7xxxx元,较2005年度各项规费征收额增长了12676.7xxxx元,增长率达17.7xxxx,规费征收创历史新高,为郑州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二、征管工作扎实创新。“扎实”主要体现在我处十分重视并做好了规费征收的基础管理工作,摸清了“家底”。根据规费征稽网上各种车辆数据,参照公安车管部门的车辆数据,积极协调公安、税务、运管、修管等部门,开展联合追缴机制,结合“车辆审验”、“大吨小标”、“外挂车辆治理”等具体工作,从源头抓起,摸清了车辆底数及其结构分布:网上车辆数与实际车辆数、营运车辆数、辖区内大型企业车辆数、漏征车辆数及其详细情况等,并将这些数据加以分类、整理、统计,对各种征稽车辆的基本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准确科学、动态管理,为正确决策、规费征收提供了正确依据,练好了“基本功”。
“创新”主要体现在征管思路与征管办法创新,做到规费征收数量与质量并重。今年是全省征费联网第一年,面对新系统、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开展工作:对郑州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原物流等大型运输企业实行了包干缴费、协议缴费;针对水泥车、垃圾车、长期欠费车、“资不抵债”等漏费车辆不同特点,向上级部门提出了《关于对长期欠费车辆补缴交通规费的处理意见》、《关于征收散装水泥运输车交通规费的意见》等合理化建议,指导了实际征收工作,涵养了费源,降低了漏征率,提高了实征率。
三、追缴工作规范温情。
“规范”主要体现在我们做到了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规范执法。一方面做到了积极探索稽查新模式,制定科学、规范、严密的稽查行为规范并付诸实践,组建了一支动作规范、风纪严谨、形象崭新、廉洁奉公的稽查队伍,xxxx做为稽查示范队伍在各种执法培训班上进行表演,形成了郑州交通系统的一支执法品牌,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另一方面做到了稽查方式规范,运用省厅统一配发的高科技电子识别仪实施了有针对性的“电子无干扰稽查”,提高稽查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规范性。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注重执法工作的前瞻性与预见性,专门聘请了两名律师指导帮助规费征稽行政执法基础管理工作,做到了行政执法行为、执法程序、执法文书规范合法,有效地提高了我处的行政执法水平。
“温情”主要体现在我们做到了温情执法、和谐征稽。组建了国内第一支“女子稽查队”,深入社区,走向街头,对欠费车辆温情告知,发放贴粘式“缴纳规费通知单”。在执法活动中,更是注意执法行为技巧,采取“缓冲执法”法,即执法中若有群众围观且容易造成矛盾时,先予以放弃,对欠费车辆暂不采取强制措施,待下次再查扣车辆,即注重稽查追缴工作合法性,同时也做到了合理性与适当性。对欠费车辆实行“邮寄催缴”,通过专项投递的方式直接将“养路费征缴通知函”寄送到欠费车主手中,进行温馨提示,提醒车主主动补缴规费,减少损失,有效地缓解了征缴矛盾,构建了郑州“人性化征稽”、“数字征稽”、“科学征稽”、“和谐征稽”体系。
四、行政管理完善严格。
“完善”主要体现在制度完善。我处在短短半年时间内,编制了《市交通规费征稽处规章制度汇编》与《交通规费征收管理规定》等制度汇编读本,划分xxxx部分、xxxx篇章、119项具体规定,分为职责篇、制度篇、业务篇xxxx部分,岗位职责、党建、行政管理、文秘综合、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行为规范、征稽业务、票据管理等xxxx篇章,119项具体规定,明确了部门及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指导了具体业务工作,理顺了工作关系,促进了征稽工作的顺利进行。
“严格”主要体现在执行严格。我们视行政管理为各项工作致胜的法宝。一方面狠抓制度的执行,“抓而不实等于不抓,抓而不死等于不抓”,全面贯彻、落实制度,及时进行监督检查,形成了令行禁止、照章办事的工作作风。,同时重视管理的细节,从日常养成抓起,从会风抓起,小到接听电话的文明用语、大到征稽工作的行为准则,都逐项规定。全面推行正规化、半军事化建设,从环境卫生到办公物品的摆放都有统一标准。设立了人员去向牌,公示执法人员执法证号、岗位职责,提高正规化、准军事化的行政管理水平,向行政管理要效益,使行政管理出成绩。
五、宣传工作服务大局。
今年是规费征收体制改革的第一年,我处综合考虑,确定了“宣传形象任务”的工作主线,将“宣传”列为2006年的三大工作主线之首,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服务于规费征稽工作大局。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交通规费征稽体制改革情况、交通规费征收政策,做到“周见文字、月有影像、季有报刊”。目前为止,共被各种新闻媒体报道次,其中国家级媒体报道次、省级报道次、市级报道次。办好《郑州征稽简报》,在交通系统内展开宣传,报道征稽工作动态,宣传国家交通规费征稽政策,发放《致领导的一封公开信》,赢得系统内部各级领导的理解与支持。开展各种专项宣传服务活动,深入基层,走向社区,先后开展“温情执法便民缴费”“学雷峰、树新风”“让交通走向社会”等各种专项宣传服务活动1xxxx,发放宣传材料xxxx份,进行现场征费,将规费征收政策宣传与开展便民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政策宣传、规费征收、服务群众的“多赢”,使宣传工作更好地围绕规费征收这一工作大局服务。
六、征稽队伍彰显形象。
征稽队伍建设是做好规费征稽工作的重要保证。提出形象与任务发生冲突时“形象第一、任务第二”的口号,象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形象,培养一支了“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的职工队伍。抓培训、促工作,采取“以会代训”与“封闭培训”的方式,陆续举办征稽人员、征稽所长、财务管理等各类培训班28期,培训254xxxx/次,开展征收业务知识、征稽操作系统、规费票据使用、会计电算化、稽查业务知识、新闻报道等专题培训。在系统内开展了征稽业务知识竞赛活动,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提高了征稽人员实际工作能力。在员工中设立了“委屈奖”,对个别有意刁难、谩骂、侮辱的车主做到了骂不还口,提高为民服务意识。借鉴现代管理理念管理职工队伍,为职工发放《你在为谁工作》、《没有任何借口》、《赢在执行》等书籍,引导广大职工牢固树立学习、责任、奉献、大局、廉洁、服务意识。严肃规费征稽工作规定,适时开展各种作风纪律整顿活动,时查时纠时进步,形成了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半军事化管理规费征稽队伍。付出就有回报,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我处获得了全省劳动技能竞赛第一名、优秀组织奖、第三届绿城读书节“最是读书滋味长”三等奖等优异成绩,进入了行政执法部门竞赛决赛,彰显了我们规费征稽队伍政治强、纪律严、作风硬、素质高的良好形象。
七、班子建设团结和谐。
征稽处领导班子充分发挥了“领头雁”的核心作用,努力提高班子队伍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决策能力,做到了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作风民主,团结和谐,实行了重大问题提交办公会集体研究制度及民主生活会制度,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形成了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受到了广大职工的一致拥护与深切爱戴。
篇9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1-0090-02
1 前 言
最近,财政部公布了以第68号财政部令的形式公布修订后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新《规则》4月1日起开始实施,其中专门在第十一章增设“财务监督”,对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监督机制和内外部监督制度进行了具体规定。
2 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财政体制和事业单位的改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认真解决,才能保证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造成事业单位资产的流失,资金的入不敷出、财务账目的混乱等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2.1 监督制度不完善,监督力度薄弱
近年来,随着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单位资金收付方式日益规范,收付情况能得到部分有效监管,财政监督明显加强。但也出现了一些预算单位和银行在资金支付中违规或不规范操作问题。这就要求建立一系列对国库集中支付有效监督制度,以保证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与监督制度的建立未实现同步,只是对于国库集中支付中暴露的问题加强监管,没形成系统的监督制度。有的单位监督制度还不是很健全,造成了监督缺位,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于没有惩罚措施,无法追究责任人责任。有的监督有关的监督人员责任心不强,对一些监督制度只停留在表面,而没有真正地落实到位,监督执行力度不够,部分造成了账实不符、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等问题
2.2 监督未能覆盖事情全过程
与私企不同,事业单位作为百分百的国有资产,其每一分钱的流动都应该为国家负责,都应该让人民监督。在中国财政税务体制越发完善的今天,政府应当有义务适当地公开纳税人的税收去向。而事业单位作为财政资金支持的一部分更应当是首当其冲的试点。财务监督是事业单位的性质所决定的,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于财政,财政资金必须接受全过程的财务监督。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监督应纳入财务工作流程的总体设计,并贯穿于财务管理活动的始终。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不能仅仅是事后的检查,也不受限于对哪一个具体个案的处理,而必须融入财务活动的全过程,从资金的收入到资金的使用,资金流动到哪里,财务监督就跟到哪里,实现对财务活动的实时、动态、全程监管。非网络信息化时代的财务监督已经不能覆盖财务资金活动全过程,必须建立一套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完善的对财务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督的机制,实现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全覆盖。
2.3 财务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事业单位内、外部财务监督部门执法不严
财务监督,不应只是审计部门,不应只是纪检部门,不应只是上级部门,更应该是媒体,是百姓。长期以来,我国对企业公开财务信息方面有《会计法》、《公司法》、《企业财务报告条例》等予以规范,而对事业单位财务公开未作明确要求。对哪些单位需要公开、需要公开的项目、公开的方式没做要求,缺乏刚性制度保障和可具体操作执行的规范。这就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未能接受社会大众的公开监督。而作为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监督的部门往往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对本单位的财务监督制约作用弱化,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松懈和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而外部财务监督管理部门因为人手不够等原因无法对数量众多的事业单位的一些不法行为实施充分全面监督,打击力度不够,不能严格依照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惩罚措施,没有起到监督部门应有的“财务警察”的作用。
3 新《规则》增设“财务监督”一章中的主要内容
新《规则》专门在第十一章中新增设了“财务监督”一章,是新《规则》中最大的亮点,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3.1 明确了财务监督的范围
新《规则》第五十八条规定: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主要包括对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等的监督。
旧《规则》没有规定财务监督的范围,新《规则》将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内容予以明确规定,将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方方面面纳入监督。监督的内容不仅包括财务管理、资金收支,预算的管理和执行,也被纳入监督的内容之中。特别是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大背景下,对预算的管理和执行更显得尤为重要。有的预算单位在预算管理和执行中,重执行,轻管理,为了完成预算支出进度,资金浪费现象严重。有的预算单位在项目支出资金管理使用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划分不清,未做到专款专用。重预算审核而轻实际效果,对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效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
3.2 明确了财务监督的时间和方式
第五十九条规定: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应当实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的方式。
(1)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从时间上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通过对事业单位各个时点的无缝隙实施监督,将财务活动全部纳入财务监督之下。事前审核把关、事中跟踪监督、事后检查稽核跟踪问效三者是统一的整体,都是财务监督的一部分,都是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财务收支安全、高效、规范。
篇10
众所周知,西部百强县的志丹工业是“油主沉浮”的经济格局,但这种局面迟早要改变。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发展,必然成为志丹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重要任务。加快推进志丹工业园建设,正是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劣势的一个陕北小县城,如何建设工业园,志丹会建成一个怎样的工业园呢?
高起点规划建设
志丹工业园区位于县城南8公里处,与双河乡政府驻地毗邻,园区距延志吴高速公路10公里,省道303线、甘志路与园区仅一河之隔,交通条件便利,周围居民少,水、电资源丰富。
据延安市中小企业局局长孙中华介绍:2006年,志丹工业园征用土地报省政府获批,随即开始园区的各项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分为12个单项工程,即:河堤工程、土方回填、河滨路、给水、排水、照明、电信、绿化等,总投资1.1亿元,2007年3月开工,2009年5月完工,达到“五通一平”,具备企业入驻条件。
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省市领导和许多部门的大力支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严格要求,专门成立了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由一名主管县长任组长,协调处理建设过程遇到的各种疑难,延安市中小企业局抽调精兵强将,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办理、完善工程建设的各种手续。县上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工地,督促检查,从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工程管理上严格要求,并规定每周、每月按时汇报,每月召开一次项目推进会,建立严厉的奖惩措施。每个项目建设完成后,验收必须达标,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后人的评说,不留任何遗憾。
同时围绕园区发展需要,加大县域及双河小城镇建设力度,特别是在金融、财税、医疗、社会治安、商品集散等公共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方位提高了园区的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为园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高效率管理
为规范工业园区管理,县政府设立了工业园区管理办公室,负责园区日常管理工作,并为园区企业发展建设提供服务。
志丹副县长李荣告诉记者,在管理方面,首先我们确保政策执行到位,凡申请入驻企业,按照《志丹县工业园区企业入驻条件及土地使用办法》规定,必须符合产业政策、环评要求、园区规划和产业布局,经过严格审查,方可申请入园建设,保证园区建设规范有序进行。
第二确保协调服务到位。县上对入园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制和领导挂钩责任制,重点放在协调解决园区企业建设环境保障问题方面,坚决杜绝各类干扰和影响企业建设的行为,并派驻专人指导企业建设,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入驻企业及其项目的相关审批、核准手续园区管理办公室全程协办,保证了园区建设的顺利推进。
三是确保项目实施到位。园区管理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延安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规定,对照土地出让合同,对建设项目进行逐项监督验收,保证企业按规定建设、按时入驻、按时投产。同时还对入驻企业建设和生产情况跟进检查,积极开展“诚信企业”评比活动,促进园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高质量招商
据志丹县中小企业局局长、园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奥生平介绍,为发展工业园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项目,积极争取企业来志丹投资发展;县商务局还安排人员赴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等发达地区学习,借鉴其先进、成熟的经验;尤其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引擎,组织专门队伍,建立促进机制,围绕园区定位,重点抓好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的招商,带动下游产业跟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为使企业尽快入驻,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针对园区的招商引资、优化环境政策措施,在土地使用、金融、税务、财政、工商、企业准入等方面细化优惠政策。2008年出台《志丹县工业园区企业入驻细则》、《志丹县工业园区企业准入条件及土地使用办法》,明确了园区的产业定位,制定了入园企业在土地使用、税收返还、财政补贴等方面享受更多优惠政策。
从2009年开始,部分企业申请入驻园区。经过报名、初审,按照准入条件严格审查,选定部分符合条件企业办理土地、规划、土建等批复手续,签订入驻合同,然后入驻建设。到目前已有9家企业入驻园区建设,羊绒精梳厂等6家企业建成投产,3家在建,项目总投资达到3亿元。
羊绒精梳厂主要从事水洗无毛绒的加工和销售,累计加工羊绒1600吨,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渤瀚”牌精梳绒已小有名气,部分产品还在全国及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中环状糊精和精梳绒出口日本、澳大利业、西欧等发达国家,2008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第三批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鹏翔食品公司是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当地软糜子为原料,生产糜子黄酒,设计年产黄酒1万吨,产值3亿元,销售市场遍及西北五省区及北京、深圳等地,部分产品供不应求,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圣甜小杂粮绿色饮品公司与西北大学合作,开发出杂粮饮品,设计年产小米汁饮品6000吨,保健小米汁3000吨。
鑫丰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建成了用于储存水果、蔬菜的大型气调冷库,计划进行牛羊肉制品的加工销售。
预计园区全部企业达产达效后,可实现产值15亿元,利税2.4亿元,增加就业岗位1700个。
主要困难与挑战
建设志丹工业园区,县财政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建成的工业园区规模较小,容纳企业数量有限,总的引领带动作用和影响力还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到目前园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有一部分还不到位,服务项目、服务内容还不齐备,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也不少。
首先是资金问题。近几年多数企业面临资金困难,有的项目没有建成,不得不半路停下,有的项目建成了,由于资金短缺,处于半停产状态。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