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范文
时间:2023-03-29 09:11: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再别康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诗歌的康桥情结
康桥,即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18年,徐志摩赴美留学,梦想着要做一个理想中的政治家,只可惜最后事与愿违。庆幸的是,他在这里结识了很多名人名流,并与他们有着深入的交流。1920年,徐志摩因追随大哲学家罗素而从美国来到康桥,从此开始了人生当中的第一次康桥之旅。
在这里,徐志摩逐渐安定下来,每天和老师一起交流,在康河河畔畔流连忘返,他的情感世界也变得逐渐丰富起来。尤其是在1920年的冬天,徐志摩在康桥是遇到了林徽因,,遇到了他一生当中最为重要的女人。他和她一见钟情,无法自拔。徐志摩是林徽因第一个爱上的男人。徐志摩虽已结婚,但同样是第一次爱上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女人。才子佳人,情定康桥,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倾城之恋,成为了康桥永久的佳话。同时,也使得因包办婚姻给徐志摩带来的痛苦和束缚变得烟消云散。
在康桥的两年,是徐志摩一生中最快乐,最为充实的日子,也是徐志摩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转折点的时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康桥是他人生里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条在他心目中最美丽的康河,就像母亲河一样,给了他最美的印象,也是他写作的灵感源泉。徐志摩对康桥有种特殊的感情,有种特殊的爱。这种感情,这种爱,我们可以称之为康桥情结。这种情结对他一生所产生的影响极为深刻,对徐志摩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康桥,徐志摩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学习,接受着康桥文化的洗礼,还可以在与罗素、狄更斯、曼斯菲尔德等名士的交往中,汲取自己的营养,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同时,康桥的那绝美的风景也洗涤了徐志摩的心灵,让他的心更加贴近自然,贴近自己的灵魂。他把大自然的美,以及自己对大自然,对人生,对理想的追求融入到写作当中去,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丰富,语言轻灵,追求自然美,音乐美的写作风格。
徐志摩短暂的一生,一共有三次康桥之旅,第一次是求学之旅,时间最长,经历也最丰富,也是他最快乐之旅。第二次时间最短,犹如惊鸿掠影,除了写下《我所值得的康桥》之外,没有值得纪念的地方。而第三次,也就是最后一次,却是他的失意之旅,寻求安慰之旅。那时的徐志摩,经历了事业和感情的双重打击,正是人生最时的时候。这一次归来后,他便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再别康桥》,从此,直到他生命的终结,他再也没有去过康桥。再也没有见过他魂牵梦绕的地方。他挥一挥衣袖,作别了西天的云彩,作别了梦里的康桥。
二、《再别康桥》的音乐之美
徐志摩是新月诗派的重要代表。新月诗派的前身是,梁实秋,闻一多等人创设的新月社,后来因为徐志摩等一大批很有才华的青年诗人的加入,最终形成了新月诗派。新月诗派以严格的格律著称,所以又称格律诗派。在新月诗派的发展壮大过程中,闻一多在理论方面提供了较多的帮助,他曾系统地提出了新格律诗的理论,认为诗是“做”出来的,主张戴着格律的脚镣跳舞,并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1],徐志摩对闻一多的这种理论相当的推崇,并力行实践。《再别康桥》就充分的体现了“三美”主张,尤其是那齐整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极富音乐美,也很有感染力。
这首诗一开篇,就连用了三个“轻轻的”,气息悠悠绵长,音节抑扬顿挫,旋律轻灵明快,充分体现了格律的特点。全诗分为七节,开头几句除了应有的变化之外,几乎没什么不同,这种重复造成了全诗的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之美,并构成了主题的回旋。这七节诗,每节又分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在韵格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再加上徐志摩很善于叠字的运用,“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就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一样,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整首诗就犹如一首美妙的小曲,极富音乐感染力。
记得曾经说过:“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徐志摩的一生就是这三个字的真实些照。他对爱的不懈追求,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对美的努力实践,在他的诗歌写作生涯中一直没有放弃。
篇2
《再别康桥》是八年级上册的第三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积累了《乡愁》《我爱这土地》,而以后也将学习到《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相信未来》等同类型的文章。因此讲好这一课,既能承上继续体会诗歌涵咏的特点,也能在朗读中形成新的情感体验与理性认识。
初二年级,十四五岁的学生,对诗歌中的音韵之美,意境之幻,情感之浓会有比较生动鲜活的理解。
根据以上分析和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讲解生僻且有文化内涵的字词,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多种方式个性化的朗读,体会首尾呼应而产生的余音绕梁之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赏析文中富于美感之意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对康桥深沉而厚重的感情,理解诗人爱的因由。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体会景与情的关系:情要由写景抒发,写景中必含情。”“品赏美(景美、情美、言美),培养学生的文学感悟力和美好情怀”作为教学重点。
根据学生对作者人生经历十分陌生的情况,将“体会诗人对康桥深沉而厚重的感情,理解诗人爱的因由”作为教学难点。
为了使学生的想象力与个性理解不被破坏,决定除介绍作者外不过多使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
《再别康桥》一诗,计划讲授一课时。
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以回顾离别诗词的方式导入新课。
同学们,“人生自古伤离别。”可以说,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表达离愁别绪的诗句比比皆是。你能说出一组吗?
如果你细细总结,你会发现:“长亭、古道、暮云、愁雨、残柳、衰草”,这些冷秋、凄凉之景已成了传统诗词的典型环境。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它没有清凉寺钟声的悲凉,也没有“断肠人在天涯”的伤感,它有的只是明媚、亮丽的景致,有的只是用“轻轻、悄悄”营造的一种梦幻般幽静曼妙的氛围。这首诗就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下面,以五个主干问题串联全文的讲解。
为了落实“学生可以个性化朗读此诗”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提出问题:“这是诗人第几次与“康桥”挥手作别呢?”通过幻灯片放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诗人的康桥情结,进而达成目标。
为了找出诗歌的意象,落实“培养学生赏析文中富于美感意象”的能力目标,提出问题:“能让一个人魂牵梦绕,难以割舍的地方一般是故地、家园,对诗人来说,此时的康桥是他的就学故地,康桥的魅力在哪里,是哪些景物和行为让诗人如此迷恋,如此动情呢?(板书:河畔之金柳软泥上青荇榆荫下清潭青草处寻梦)
为了明确诗歌意象的象征意,落实教学重点,提出问题:“康桥河畔的金柳,软泥上青荇,榆荫下清潭最大的魅力是什么?”通过讨论交流法,使学生明确,这三样东西的最大魅力在于他们的娇羞柔美、自由无束、梦幻迷离。其实就是诗人所追求的美和自由。(板书:娇羞柔美、自由无束、梦幻迷离)
为了突破“体会诗人对康桥深沉而厚重的感情,理解诗人爱的因由”这一教学难点,借助材料延伸解读的方法达成,诗人曾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为我胚胎的。”(板书:睁我审美之眼拨我求知之欲育我自由意识)
为了落实“多种方式个性化的朗读,体会首尾呼应而产生的余音绕梁之效果”这一教学目标,通过小组朗读比赛和互评的方式,体会诗歌这种形式之美。明确这种结构相仿,内容略有重复,这种首尾呼应,重章叠唱形成了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的效果,在反复吟咏中让人仿佛看到了诗人频频回首,满眼不舍的画面,这种轻轻悄悄所营造的轻柔曼妙感恰是本诗给人最大的美感之一。也是诗人爱的主题的体现。
通过这节课,可以达到赏析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人情感世界,精神世界的学习目标。为了进一步落实本课教学目标,我设置了以下两项作业:
1.请从语言的角度赏析诗歌的第三诗节和第五诗节。
2.请你尝试借助某一意象,做小诗一首,抒写你对朝夕相伴的美丽校园的感情。
一所学校培育一种学校的气质,但徐志摩反过来又浓郁了康桥的气质。康桥因为有了志摩,而成就了他的灵性,径自走入中国文学史灿烂的一页。志摩,又因为有了康桥,而找到精神的皈依与寄托。而且,据说徐志摩在剑桥求学过程中,只需每周到导师家去一次,谈天说地,交流思想,其余时间恐怕就是登山,临海,沐风,听雨,读书吧。希望将来你们也有这样的机会,以你们最渴望的方式读书求学做学问。康桥会张开怀抱等待你们每一个人。
四、板书设计
就学故地河畔之金柳―娇羞柔美软泥上青荇―自由无束榆荫下清潭―梦幻迷离
精神家园睁我审美之眼拨我求知之欲育我自由意识
篇3
《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名篇。诗歌最大特点是抒情,因此,本人试从诵读教学入手,通过吟读――研读――赏读三个环节,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把握诗人的眷恋、愁苦、洒脱之情。通过反复诵读,发掘诗歌形式方面的特点,力争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让学生走近诗人和诗歌,掌握学习新诗的方法。
【教学目标】
反复诵读,体悟诗歌情感,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形式“三美”,学会鉴赏现代诗。
【教学过程】
一、知人入诗:浪漫诗人的浪漫情怀
1920年,徐志摩远涉重洋,来到英国康桥大学即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在这里,他度过了一生中最幸福最自由的时光。他可以随意地选科听课,也可以漫步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尽情地享受康河的优美风光。诗人曾满怀深情的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1928年,故地重游的徐志摩很快就要离开康桥了,在那个美丽的黄昏,诗人独自一人在康桥漫步,欣赏着眼前的秀丽景色,记忆如潮水一样汹涌而至,感情不可抑制喷涌而出,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再别康桥》。
二、吟读:读出心意
1.吟读
学习方法:朗读是诗歌重要的学习方法,恰当的朗读方式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诗文,吟读是一种有效体味诗文的好方法。所谓吟读,就是读的时候节奏较慢,运用延宕拖音和声音的轻重读出诗文的情感,读出诗歌的韵味。
在体味中吟读,在吟读中体味。(可播放舒曼的《梦幻曲》)
朗读提示:要注意六言句与七言句的不同,要有音节轻重的变化,要有停顿与延长的变化,整体上要读得轻柔舒缓,特别是最后三节诗人的情感达到,要读得越来越轻,越来越柔,有种渐去渐远的感觉。
形式: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师生齐读等形式结合。
2.畅谈感受。
明确:这首诗的整体基调是温柔、婉约、伤感的,饱含着诗人离别康桥时的的无限眷恋与不舍。
三、研读:品诗论诗
形式:四人小组讨论并交流。
康桥生活作为诗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积淀了诗人浓的化不开的深情。说说在此诗中你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情感。(提示:可以选取你最喜欢的章节朗读,找出你认为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意象或句子分析诗人熔铸其中的情感。)
明确:
(1)第一节,可以围绕两个问题展开:①离别时为何要“轻轻的”。②为何不向人作别而向云彩作别。
开头有意连用的三个“轻轻的”,一下子就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即使那挥手的招呼,也没有一点点喧哗,来打破康河的宁静之美。
诗人离别康桥,也是告别过去的在康桥的一切,告别过去的自己。诗人之所以选择“云彩”这个意象,是为了不惊动校园中的一切,是为了保存在自己记忆中的旧日的一切,是为了和自己的内心、回忆对话。因此,和云彩告别不过是一种诗化的想象。这种记忆是隐藏在心头的秘密,不宜大声喧哗,只有把脚步放轻、声音放低才能进入回忆的氛围,融入自我陶醉的境界。
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眷恋之情。
(2)第二~四节,可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①“金柳”“新娘”等意象的效果。② 为何“甘心做一条水草”?③ “油油地在水底招摇”有什么含义?
这几节写康河的美景,表达作者对康河的依恋和柔情。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
诗人使用了两个暗喻:将“河畔的金柳”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自然之景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将清澈的潭水比作“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竟变成了“彩虹似的梦”。对“梦”可以有多种理解,如家国梦、爱情梦、事业梦等等。沉醉于此情此景,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以至于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 “招摇”可理解为“逍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荇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情态。
《文心雕龙・情采》说:“情者,文之经。”徐志摩选择这样的词语,创造这样的意境,全是为情驱使。在这一节中,诗人对康河的眷恋、依恋之情逐步达到顶峰。
(3)第五~六节:诗人为何又不能放歌而沉默地离开?
康桥的美景起诗人想在康河里“寻梦”“放歌”的强烈冲动,但在青草更青处,诗人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而此时此刻的静默与无言,正是一曲深情的别离歌,是对康桥最美的告别。正是这沉默,使诗人至深至爱的别离情怀,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表现。诗人的情感不仅是依恋,更是种苦闷。由此,诗人的情感达到了。
(4)第七节:开头的“轻轻的”与结尾的“悄悄的”能不能对换?
“轻轻的”是诗人客观的动作和心理,而“悄悄的”既是周围环境的静,也是诗人内心的宁静,诗人不忍心打搅康桥的一切,所以选择轻轻的来,悄悄的去。复沓的结构有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感,更增添了诗人淡淡的哀愁。“不带走一片云彩”,多么洒脱的姿态。但这不是因为作者的豁达,而是源于对康桥的挚爱和依恋。过往的美好情感珍贵地保留在记忆里,悄悄的独享也是美好的,不能带走哪怕仅仅一片云彩,更显示了对康桥的一往情深。
3.教师总结诗人感情变化脉络。
依依不舍――欢喜――依恋――眷恋――迷恋――苦闷――恋恋不舍
依恋之情达到顶点
所以,诗人对康桥的感情总体上是眷恋不舍又带着淡淡的哀伤。
五、赏读: 感受“三美”
徐志摩非常崇拜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尤重音乐美。配乐诵读并思考:本诗是如何体现了诗歌“三美”的艺术主张?
明确:
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体现了一种绘画美;每节押韵,运用叠字,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体现了音乐美;讲究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四行一节,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单行和双行错开排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体现了建筑美。
(诗歌“三美”学生能够理解,本环节主要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适时点拨补充即可。)
六、课堂小结
文是情感的产物,情动于心,发于笔端才是真文。《再别康桥》写离情别绪,但全诗并不哀婉沮丧,而是充盈着无处不在的美。夕阳的余晖里,诗人作别的不仅是那西天的云彩,更是他一生的豪情与梦想,当诗人只能悄悄离去时,留下了那一抹淡淡的哀愁,让世人久久不能忘怀。让我们带着这种浓的化不开的深情,再一次诵读诗歌。(在朗朗的读书声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课后反思】
第一、学习现代诗,应建立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所以,我设置了吟读――研读――赏读三个环节,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诗歌,体悟情感,感受形式美,在诵读中把握诗歌情感。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逐步加深,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三美”。
篇4
一、课例互鉴:鉴赏的多元角度
(一)目标:生成主题和预设主题
郑逸农的教学目标是依据其“非指示性”教学理念而设定的,由学生来设定学习目标可指出教学内容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可预设性。表面上来看,他的确未设定教学目标,但实际上,教什么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预设的。从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出学生最终确立的学习目标也基本围绕着诗歌的意境与情感两个方面展开的:如学生确定的学习主题是“语言,意境,情感,构思”,重点讨论的五个问题是“开头的‘轻轻’与结尾的‘悄悄’能不能对换?”;“为什么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有什么深意”;“作者留恋康桥,为什么‘不带走一片云彩’?”;“笙箫是一种乐器,为什么‘悄悄’会成为‘别离的笙箫’?”这些主题词的确立与教学过程的的展开都是为品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服务的。
说到《再别康桥》就不得不提新月派的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理论,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主将,将这一诗歌主张完美融合在诗歌之中,不少教师以此为核心确立教学目标。目标基本确定为:“大三美”即诗歌美、诗人美、诗情美;“小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让学生在读美、谈美和品美中真切地走进康桥,体味徐志摩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2]如此确定教学目标,较为常规,也易于达成,但封闭了学生阅读的“原初体验”,忽略了郑逸农教学中与之配套的重要措施即“抓住转身即逝的灵感”。
(二)方法:生本主线和理论主线
郑逸农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其“把人当做人”的核心命题和“二不”和“四自”的精神内核。从学生提问,学生解答,学生作课堂总结,教师提供阅读体验作为学习参照到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从学生的心得体会当中可以看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哪,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侧重在哪些方面等,这一环节既不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又可以很有效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郑逸农认为其“非指示性”教学的最大价值,或许就在这里。它是对学习个体的最大尊重,是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最大激发。它缩小了教师的指示性,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性。以“三美”理论作为教学主线也有其优势,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再别康桥》一诗的格律体特征、音乐化的追求以及徐志摩诗中所显现出的“完美的形体”以及“完美的精神”。但这种单向指示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不免埋没了学生自定主题时展现出的“完美的自我”。
(三)环节:认知递进和板块并行
环节的设置要突出教学重点,每个环节都有所要完成的任务,环节之间要有承接关系,有梯度,充分串联教学重点,使教学过程向着纵深方向发展,也就是教学过程。对于诗歌的教学过程,很多教师会分为背景介绍、诗歌鉴赏、朗诵等几个环节。郑逸农这节课的教学步骤为:学生自读进行原初体验;确定学习主题,根据学习主题,进行研讨欣赏;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教师补充提问,课外迁移;学生做课堂总结。大体脉络可以概括为学生从零认知到深入分析文本。例如在“初读体验”环节中,先用备用纸记录,要求做到真诚、细腻、个性化(三个要求逐级提升),培养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力,也锻炼了学生有感即发、真情行发的能力。格律诗的特点对学生的文学素质可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和锻炼,在“三美”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并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进而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再别康桥》的形式、意蕴以及音乐性是完美统一的,音乐、意境、绘画、建筑几个板块教学之间也应是平行并重的,体现在课堂结构中,就更倾向于并列的板块式教学。
(四)朗读:有梯度的和有针对的
在郑逸农《再别康桥》教学案例中,共进行了四次朗读,并且每次老师都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朗读:前两次是初读,问题是用一句话概括原初体验;第三次是思考学习主题;最后一次研读,分析学习主题,这次阅读用了整整十分钟。虽然这节课的朗读次数相对较少,但每一次的朗读都伴随着问题,比较有效。而且从所提出的问题来看,问题是带有梯度的,所以四次朗读也是有层次有梯度的朗读。在以“三美”为切入点的教学设计中,朗诵环节毫无疑问是针对于“音乐美”研读时的重要元素。《再别康桥》这首诗在整体上体现出一种柔缓、和谐的音乐性特征,读到“轻轻” “悄悄”“油油”等叠词时,诗歌的韵味油然而生,依依之情跃然心头,对于诗歌的韵脚,注意诗歌排列上回环复沓的特点,诗歌四行一节,诗行音节和谐,参差中押韵错落有致,在唯美的朗读中,音节的律动感敲打着每一个倾听者的心扉。不论是有针对的引读还是有梯度的悟读,都旨在学生感情得到升华,体验自我感知与特定文本的交往过程。
二、彰显人文:选择的价值导向
(一)基于选文定角度
“非指示性”阅读教学主要呈现的是生成性目标的取向。由于“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课时多、耗时长,教师不可能将每篇课文的各个环节上足、上满。应根据选文类型的不同、教学目标取向的不同而定。即对于诸如《再别康桥》这样语言优美、意蕴深厚的“定篇”类选文,教师可以按照“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二不”常式流程上。如学生在确定学习主题的过程中:“首先把作品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值得学习的主题都列出来,内容如(真挚的)情感、(深刻的)主题等,形式如(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等。”[3];而承载着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例文”类选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则由教师来明确设定和直接传授,但是仍然要坚持“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理念中师生平等、真诚对话、自主成长的核心原则。新月派则始终主张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再别康桥》完美的诠释了新月诗派的美学观点,因此,对于本诗的鉴赏角度,“三美”理论与“非指示性”可以互相参照,融为一体,各补所短。
(二)基于动态去指示
“非指示性教学”在关注学生的自发体验的同时要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介入,即教师要适时处理好“有为”和“无为”的关系,基于动态去指示。“无为”就是尽量的少为,以至不为而达成目标。然而追求少为、无为必先始于有为,有为是追求无为的过程。“不指示教学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强调了教学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动态产生,强调了学生的体验性和理解的多元性。王荣生先生认为:“‘教学目标’从操作上讲,关键倒不在于由谁提出,甚至也不在于怎样提出,关键是要合适,要具有较高的语文教学价值。什么是合适,什么是不合适,取决于老师在现场作怎样的判断。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的确要关注语文教学非预设的一面,但整体方向,应该是努力扩大预设的范围”[4]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无为和有为的智慧,课堂上,教师可以是一个用星火来燎原的火把,可以是一个穿针引线的向导,但绝不是庖丁解牛的操作者。无为并不是放任自流,不是事事无为、时时无为,而是要抓重点、抓主要矛盾,于大处、要处显其为,该有为时则有为,该无为时则无为,教师在课上该启发时就启发,该纠正时就纠正。
(三)基于素养来反思
如果说从“三美”理论角度进行文本解读有益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再别康桥》作为新格律诗的经典性,即其音节的抑扬顿挫,声调的回环反复,格式的整合对称,词藻的柔美精炼,获得语文素质的提升,那么,“非指示性”教学不仅仅是语文素质的培养,还涉及心理品质的完善。面对我国中学生语言表达薄弱、词汇贫乏、积累不够的现状,“非指示性”教学的背后,隐藏着每一个学生语言能力的自我提升,从初读体验的有话想说、确定主题的整合语言、研读欣赏的言语训练到反省结语时的斟酌取舍,形成了从感性到思维到语言到素养的提升。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语文课,究竟什么样的解读角度才是最好的解读角度,首先,必须要有扎实的语言学习,在《再别康桥》中,无论哪一种角度,都要求学生分析品味“轻轻的”、“悄悄的”、“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等语言以及诗中的众多值得玩味的意象;其次,要学到“运用语言的本领”,不论是“三美”理论的创作技巧还是从初读体验到最后总结的自主流程,都应该让学生学习掌握文章技法,通过创作环节来学习运用语言,不能“集中于文本内容和精神层面,却始终徘徊于文本语言之外。”“语文教育,首先要把学生教育成有语文特质的人”[5];最后,聚焦文本解读的语言表达形式,品味格律诗中完美浑融的艺术表现形式,了解徐志摩的诗美主张与单纯信仰,体会他在感情潮起潮落中所表现出的爱、自由和美。
文本解读角度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一个由选文、学情、价值取向交互影响着的多元机制。在《再别康桥》“三美”理论与“非指示性”两种课例的对比关照下,基于二者各自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以及侧重点,需要凸显出二者从不同解读角度所呈现出的优势与特点。“彰显人文是‘非知识性’阅读教学在内容选择上的根本价值导向”[6]。因此应力求将文学理论融合到张扬学生的自我需求、唤醒真我的教学过程、实现自我的教学目标中,让学生立足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学到“运用语言的本领”,并聚焦于文本艺术性的表达,把学生教育成真正“有语文特质的人”。
参考文献:
[1]郑逸农.“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初探[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5.
[2]韦丽.离歌一曲笙箫意 情牵三美荡涟漪――浅谈《再别康桥》新“三美”教学[J].语文建设,2012(4):27.
[3]郑逸农,周晓天.《荷塘月色》“非指示性”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09,(11):31-33.
[4]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4.
[5]郑逸农.对“泛语文课”的严峻现实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兼答杨先武老师《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语文课》[J].语文教学通讯,2013(6):28.
篇5
【关键词】小剧场歌剧 《再别康桥》 演唱分析
小剧场歌剧是在传统歌剧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的歌剧形式。其特点就在于一个“小”字,一般来说,其演唱场地都在音乐厅、小剧院等室内,演员一般在8到10人左右,题材多样、音乐凝练、舞美新颖,并在表演过程中注重与观众的互动,是一种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新型歌剧形式。《再别康桥》是近年来小剧场中的优秀代表,取材于广为人知的徐志摩、陆小曼、林徽因和梁思成之间的爱情故事,由陈蔚、周雪石等创作而成。全剧分为墓地游吟、天坛同台、再别康桥、沉沦上海、双清重逢、挣脱泥沼、白日飞升和人鬼情未了8个小节。并在此基础上安排了泰戈尔、和金岳霖三个人物进行旁白,巧妙贯穿了整个剧情的发展。作品一经上映后,立刻受到了普遍的好评,先后获得了多个奖项,堪称是中国小剧场歌剧中的经典之作。
一、《再别康桥》中的唱段分析及演唱
(一)《再别康桥》的分析和演唱
该唱段和整个歌剧以及歌剧的原型诗歌重名,可以说是作品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唱段。表现的是徐志摩向林徽因表白,希望与其旧情复燃,而遭到林徽因拒绝的情形。无奈之下的徐志摩十分愁苦,继而与林徽因唱出了该唱段。整个作品分为A、B、C三个部分,A部分由徐志摩演唱,B部分由林徽因演唱,而C部分则由二人合唱。作品为F大调,慢板,歌词即徐志摩的原诗。A部分中有两个乐句,开头的“轻轻的”,采用了弱起节奏,旋律建立起在自然音阶上,像是真的“轻轻的”诉说,仿佛一大声就会惊醒这美好的美梦一般。而且还对中间的“轻”字使用了切分节奏,更加突出了一种略带忐忑的心情。“我走了”三个字,采用了三连音和自然音阶下行的形式,情绪上略显激动。最后一句“作别西天的云彩”中,“彩”字的力度由弱到强,并且时值较长,用了一个八分音符和加连音线的二分音符。这种速度和时值上的变化,体现出了徐志摩的一种无奈之情。B部分是林徽因的演唱,是对A部分歌词的重复,好像是对徐志摩的一种呼应。演唱中要带着一种回忆的感觉,把那种想爱却不能爱的矛盾心情表现出来。C部分是徐志摩和林徽因的合唱,其中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一种矛盾的心情的表现。与A、B两个部分不同,在A、B两段中,音乐表现和文字含义是一致的,比如文字是“轻轻的”,那么音乐的力度也较弱,速度也较为缓慢。但是在C段中却截然相反,想要“悄悄的”,却分明唱的很重,想要说“我走了”,却是欲言又止。正是这种矛盾之情,迎来了全曲的最。最后一句“不带走一片云彩”中,节奏逐渐缓慢,在“云”字上有个短暂的小三度和声,并在最后两个小节持续音上结束,力度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可以看出,整个作品的音乐表现是与两人的心情变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需要演唱者以细致和深入的情感体验为基础,才能获得恰如其分的演唱效果。
(二)《一首桃花》的分析及演唱
《一首桃花》是林徽因的独唱唱段,采用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相结合的方式。整个歌曲分为A、B两大部分,主要采用钢琴和小提琴伴奏。A段主要是对桃花的吟咏,借桃花而喻人,以此来塑造出一个年轻、貌美、知性的女性形象。主要采用了宣叙调的形式,g自然小调,节奏以四四拍为主。特别是附点下行音型的连续使用,让整个旋律听起来十分自然和亲切,将桃花那种顾盼生姿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开始的“桃花,桃花”一句,“桃”字从小字二组的d唱起,意在获得一种轻柔、唯美的音乐效果。“朵朵露凝的娇艳”一句中,“朵朵”二字要求在演唱上要有一种展开的感觉,但是又要在音量上有所控制,音色要柔美和含蓄。B段是对桃花动态的展现,也是全曲的部分。曲调由之前的g小调直接转为了降B自然大调,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虽然发生了转调,但是旋律的链接却是不露痕迹,自然而流畅。在节奏上使用了四三拍和四四拍的交替,特别是在最后,再次出现了三连音节奏,把林徽因的内心活动变化描摹得十分逼真。因为在歌词上呈现出了反复的特点,所以尤其要注重速度、力度以及情感表现在衔接上的紧密,换气要深和快,体现出一种画面感。
二、从《再别康桥》看小剧场歌剧的演唱
从对《再别康桥》两个唱段的分析可以看出,小剧场歌剧的演唱,既与一般的歌剧演唱有共同之处,也有着自身的独到之处,需要演唱者予以深刻而灵活的把握,方能获得恰如其分的音乐表现效果。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深对作品的情感体验
与传统歌剧相比,小剧场歌剧在题材选择、情节设置以及舞台设计等方面,都体现出了一种简约的特点,这种形式上的简约,恰恰是为了内容方面的突出,也就是情感表现。由《再别康桥》就可以看出,其故事情节较为简单和直接,反而是情感表现贯穿于作品的始终,所有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和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对于演唱者来说,要尤其注重对作品的情感表现。而如何获得良好的情感表现效果呢?关键就是加深对作品的情感体验。以《再别康桥》为例,徐志摩、林徽因、陆小曼等人,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知名人士,要想演唱好这些唱段,就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以此为基础,再结合作品进行情感体验。在这个体验过程中,要将自己完全置身于作品所营造的环境中,将自己想象为主人公,每一句歌声都是自己内心的独白,都是自己真情实感的流露,只有形成和主人公一致的情感体验,才能获得情真意切的演唱效果。
(二)注重对作品的细节刻画
小剧场歌剧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较为简约,所以每一个唱段都堪称是精华,而唱段中的每一个乐句,甚至每一个音符,都是创作者构思和情感的凝结。演唱者尤其要注重对作品的细节刻画,或者说要追求一种细致的演唱效果。比如在《再别康桥》这个唱段中,创作者为了更好地表现出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矛盾心情,采用了逆向思维的方式,故意让音乐表现和文本含义相反。“悄悄的”要求加重演唱,而“我走了”则是欲言又止,这就是创作中的一个细节表现,对整个唱段的情感表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演唱者没有认识到这个细节,或者表现得不充分,那么演唱效果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又如《一首桃花》中,两个“一瞥,一瞥”中,第一个“一瞥”要求唱的轻巧而灵动,而第二个“一瞥”则要求更加轻盈和柔和,意在用弱声的形式将观众带入到一个安静、柔美的梦幻世界中。正所谓细节决定品质。一方面,演唱者要对乐谱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了解创作者的真实意图;另一方面,则要结合个人的技术特点,以最合适的形式表现好这些细节,这将使整个演唱质量获得质的提升。
(三)注重和观众的互动
传统的歌剧表演中,因为表演者和道具众多,所以对舞台的面积有着较高的要求,虽然大舞台能够获得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但是也从客观上拉远了观众和舞台的距离,影响演员和观众的互动。而小剧场却正好相反,其舞台面积较小,演员和观众的距离更近,使两者能够更好的进行互动,这也对演唱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是演唱者对自己音色的把握。小剧场带来演员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变化,使演唱者不能再使用大嗓门或扩音设备,要求演唱者能够有机掌握自己的音色,力求获得一种对话般的效果,给观众以自然和真实的感觉。其次,是要注重对肢体动作的运用,观众和演员近在咫尺,所以演员的一举一动都被观众看在眼里,要求演唱者能够对肢体动作予以合理的运用,如眼神、手势等,从而使整个表演更加真实和生动。
综上所述,小剧场歌剧自诞生以来,便得到了业内外的普遍好评与认可,表现出了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因在题材、音乐、舞美等多个方面的创新,使其在演唱方面也有了特殊的标准和要求,需要演唱者在遵循一般歌唱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多方面的调整,适应小剧场歌剧的演唱需要,真正从表演环节为小剧场歌剧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祖德.形式、意蕴与音乐性――《再别康桥》音乐性新探[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3).
[2]彭志敏.探索・选择・思考――关于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的音乐创作[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1).
[3]钱仁平.让诗情与爱意在复调中起伏――周雪石和他的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J].音乐爱好者, 2002(4).
篇6
关键词:再别康桥;象征意义;云彩;金柳;青荇;天上虹
一、云彩
这首诗中,多次对云彩提及,在诗的第一节和第七节都有提到,云彩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是飘逸和洒脱,在第一小节中诗人写到“我轻轻的招手,作别天边的云彩”,这句话表面上表现的是诗人的洒脱与不羁,但是统揽全篇可以看出诗人内心强烈的不舍,正是表面表现出来的洒脱与不羁与内心的强烈不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诗人内心的惆怅更加的突出了。诗人对于康桥的恋恋不舍不仅仅是与母校的告别,更是对于康桥理想和康桥文化的告别,康桥给诗人的影响时非常大的,所以诗人与康桥的告别不可能是洒脱的,所以巧妙地运用了“云彩”这一意象,表面上表达诗人的洒脱,实则更加浓烈的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不舍。
二、金柳
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河边的金柳“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刻画了在康桥的美景下,柳枝在夕阳的照射下随着微风轻轻的摇摆,柳树的倒影映在了河面上,河面上波光粼粼,柳树的倒影像是一位美丽的新娘,通过这个细节生动的描写,可以看出康桥在诗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如此重要,桥的一景一物都是那么的美好,都是那么的动人,面对着如此美好动人的康桥,诗人又怎能舍得离开,在古代的送别诗中“柳”是非常常见的意象,在古时候,人们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而诗人恰到好处的借用了柳这一意向将自己对康桥的浓浓不舍与留恋之情表达的额非常到位。
三、笙箫
笙和箫都是我国的传统乐器,演奏时声色圆润但是声音越非常低沉,适合对于比较凄凉的音乐进行演奏,在我国古代的诗歌中要渲染悲凉和凄惨的氛围时,诗人通常喜欢用笙箫来进行渲染,徐志摩写到“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诗人马上就要离开康桥了,离开这个对于自己有着特殊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地方,但是在此时他却不能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内心,只能是静悄悄的离开,“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悄悄一词表面上看是没有任何声音,是安静的,但是“笙箫”却将诗人内心的心声描写的淋漓尽致,通过对环境异常寂静的描写,更加深刻的表现出了诗人的不舍与惆怅,衬托出内心深处的波涛放翻涌,即使诗人的内心对于康桥有万般不舍,但是还是不得不离开康桥,环境明明是寂静沉默的,但是诗人却用“笙箫”来进行表达,可以看出诗人内心的伤感与低沉。
四、青荇
“青荇”的意象是美女的象征,青荇又叫荇菜,它的叶子的形状是椭圆型,漂浮在水面上,根生在水底,因为它的形态与荷花相似,所以又被人们成为水荷花,在《诗经》中多次被引用到,用荷花来比喻人,荷花是鲜艳娇媚的,也是形容女子的容貌娇媚,明亮动人。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荷花用来比喻没人,那么青荇也是用来比喻美人的,《再别康桥》对于青荇的描述是这样的,“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诗歌将青荇比喻为人,给没有生命的青荇赋予上鲜活的生机,通过拟人的描写将青荇描写的淋漓尽致,情谊深重,这种柔情似水、轻盈的姿态,特别像是一位美丽的含情脉脉的女子在跟情人送别时表现出的姿态,徐志摩巧妙的利用青荇,生动的描写出了自己对于母校的眷恋与不舍,就像是对待情人的不舍那般真切。
五、天上虹和波光
天上虹同样也是对于美女的象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彩虹都被比喻为美女、女神,在中国古代彩虹常常被看做是阴阳结合的象征,在民间彩虹也通常被称作美人的象征。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这样描述道“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用天上虹比喻潭水,用天上虹比喻自己的梦想,将谭和梦通过天上虹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渲染的气氛是丰富多彩、瑰丽多姿的,天上虹即使绚丽多彩又是破碎飘零的,表现出了诗人的凄凉的心境,自己遗失在康桥的美好是无法挽回的,所以这里的天上虹将女性幽怨和柔美的敏感内心表现的淋漓尽致。“波光”是由于太阳的折射作用在水面上产生的,它虽然是美丽夺目的,但是毕竟是幻影,所以很难把握,诗人利用波光构建了一幅缥缈的、神秘的景色,通过对于更加绚丽、美妙的场景的描写更加反衬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这两种感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六、结语
综上所述,《再别康桥》在表达感情的时候,巧妙地运用了意象表达的意思,这就是诗人对于康桥。对于母校的那份恋恋不舍的感情。在徐志摩先生的笔下,云彩的飘逸高洁,金柳的美丽灿烂,青荇的华丽娇媚,彩虹的绚丽多彩,将先生的母校描写的美丽无比,借助这些意象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诗人对于母校的热爱之情。
参考文献:
篇7
Exactly as I came.
I wave to the western sky,
Telling it goodbye softly, gently.
The golden willow at the river edge
Is the setting sun‘s bride.
Her quivering reflection
Stays fixed in my mind.
Green grass on the bank
Dances on a watery floor
In bright reflection.
I wish myself a bit of waterweed
Vibrating to the ripple.
Of the River Cam.
That creek in the shade of the great elms
Is not a creek but a shattered rainbow,
Printed on the water
And inlaid with duckweed,
It is my lost dream.
Hunting a dream?
Wielding a long punting pole
I get my boat into green water,
Into still greener grass.
In a flood of starlight
On a river of silver and diamond
I sing to my heart‘s content.
But now, no, I cannot sing
With farewell in my heart.
Farewells must be quiet, mute,
Even the summer insects are silent,
Knowing I am leaving.
The Cambridge night is soundless.
I leave quietly
As I came quietly.
I am leaving
Without taking so much
As a piece of cloud.
篇8
一、文体特征
诗歌的语言是简洁的、思维是跳跃的、意味是多重的。现当代诗歌尤其善于运用意象、暗示、象征等表现手法,造成了诗歌情绪层次的跳跃性和诗义的朦胧多义性。因此,解析现当代诗歌就不能太明确、太清晰,更忌诗义统一。我们要对学生进行作者和背景材料透视,让学生自己去领会诗歌的主题意义。
《再别康桥》作为徐志摩的代表作,对于学生来讲可能不是很陌生。但对于现当代诗歌特征,学生可能并不是很了解。所以,首先应向学生介绍现当代诗歌的产生、发展历史及其所具有的独特特征,并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思想情操,品味言外之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诗趣味。
二、作者
接下来,就要向学生介绍作者――徐志摩了。这个时候,我们如果简单地按照课本或教案上讲的介绍,学生对徐志摩是有一些了解,但这些对学生理解诗歌又有多大帮助呢?学生对于诗人灵感的闪光――诗歌,又会有多大兴趣呢?答案恐怕不能令人满意。
假使我们换一种方式,从徐志摩与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茵、陆小曼)的故事入手进行讲解,也许效果就会好得多。我们知道,作为一代才子的徐志摩,他所经历的爱情波折也许比他留下的诗篇更令后人感兴趣。同时,我们通过讲述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可以把徐志摩从杭州中学时代,欧洲留学时代,北京、上海教书、出版刊物时代一直介绍到他去世。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也对学生理解《再别康桥》有很大帮助。
三、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是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重要因素。我们只有把作品与作者创作的时间、地点及其当时的生活、思想感情联系起来,才能体会个中“滋味”。关于《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和缘起,一直以来就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实,翻开《徐志摩小传》,不难发现,准确的说法应为:《再别康桥》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为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
四、文本特点
对一个文本特点把握程度的高低决定着我们对该文本理解的深度。《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正如谢克强先生所说的“这首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就其思想内容而言,的确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只不过是表达一种极其平常普通的离情和那种微波似的轻烟似的别绪,并无什么深刻的思想意义。”但有一点却是我们所不该忽视的,那就是这首诗的艺术美、诗意美。
《再别康桥》的艺术美表现在诸多方面:感情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语言优美洗练,十分注意诗的结构、形式的美和音乐美。同时,这首诗还具有丰富的联想性、趣味性,还借助音乐节奏来加强和推动它。然而,在构成诗的艺术美的诸因素中,至关重要的却是诗的意境美。诗人将自己多年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练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些富有个性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间,巧妙地把气氛、情感、形象三者融合为一,造成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
五、作品补充
现代教学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能局限于课本。除了讲析课文外,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知识补充,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迁移”。因此,教师在教《再别康桥》这篇课文时,要适当地给学生介绍一下徐志摩的其他作品,如:《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和《我等候你》等。通过介绍这些诗篇,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徐志摩诗歌善于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丰富复杂的情感的特征。
篇9
康桥,乃作者“最心爱”的地方,为之写过三篇诗文:《康桥,再会吧》,早期的留别诗;《我所知道的康桥》,阔别后深情的回忆;《再别康桥》则是倾诉衷肠的绝唱。本文欲以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与这首诗,参照解读。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诗开头连珠似三个“轻轻”,奠定了全诗“举手长劳劳,两情同依依”感情基础,创造出一种伤离别的孤寂气氛底蕴,显示了珍惜、郁闷、眷恋、惆怅的情绪,不愿离去又不得不离去。为了排解“作别”的愁绪,于是转向“关心天上的云霞”、“一晚又一晚的,只见我出神似的倚在桥栏上向西天凝望。”
在这神往的“凝望”中,便产生物与我的交融,于是便在一行行诗中有了描写上的形象性与画面感,这便是“金柳”、“艳影”、“青荇”、“柔波”……由于“柳、留”谐音,古人惜别常以“折柳”表示痛惜挽留,“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从早上踟蹰到黄色,“媚媚的康河”新娘似金柳,是越看越可爱,为了怕惊动,不得不“轻轻”离开。“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泥的性灵。”这新娘的“艳影”,便成了“优美、宁静”,在默契中“荡漾”,合二而一,淹人性灵,这一切尽在“轻轻”中调谐。“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招摇”用得精当、准确。这里是姿态生动水底邀游之意;不是我们平日从贬斥方面理解的虚张声势,炫耀蛊惑。“妖媚的康河……那一流清浅……关心败草里的花鲜。”这美丽的“招摇”,恰好显示了青荇的油油、“轻轻”。“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一身化为“水草”,投入“柔波”中,以了“精神依恋之乡”宿愿。
《再别康桥》可谓无处无诗,无处非画,每一行是一幅画、每一节是一支曲,两两错落,构筑有致,色彩、线条、节奏、块面,自然物象心灵化,内心情感物象化,一往情深的依恋,尽在“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中“轻轻”映现。“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夏虫无语、笙箫悄然、游子挥别、彩云惘然,在如此“轻轻”氛围中,“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篇10
一、用好背景材料,理解内容情感
背景是诗歌的前奏。学生在诗歌学习之前,首先要去了解本诗写作的背景,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内涵。诗歌是跳跃性很大的文学,人们往往难以清楚把握诗歌的主题,当了解了诗歌写作的背景之后,学生就会对照背景材料,心中豁然开朗。同样,情感是诗歌的生命,没有情感的诗歌就是一具腐烂的诗歌遗体,没有灵魂,诗歌就是无病。例如,我在进行《再别康桥》教学时,很费一番功夫:《再别康桥》是九年级下册的一首新诗,也是学生首次接触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的作品。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其思想内容情感,我做了如下尝试:
1、激发学生诗歌学习兴趣
我利用诗歌进行课堂精妙导入。我朗读一首短诗《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并告诉学生这是一位著名的女性建筑学家的诗,让学生猜作者是谁,出示《林徽因传》中关于徐志摩在英国结识美丽聪慧并与之相爱的才女林徽因的内容,既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自然引出作者,也为学生理解这首诗做了一个铺垫。
2、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生动的诗歌画面
在我出示课件简介徐志摩的有关情况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我深情的朗读了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并希望学生展开想象,眼前浮现一幅幅画面: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这是上游;下游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桥的两端有斜倚的垂柳与荫护住。水是澈底的清澄,深不足四尺,匀匀的长着长条的水草。在康河中长篙子一点就把船撑了开去,结果还是把河身一段段的腰斩了去。
3、赏析诗歌中美景,体味浓郁的文化氛围
康桥的自然美景让徐志摩钟情,而浓郁的康桥文化氛围使他沉浸其中,他受到了莎士比亚、拜伦、狄更斯、罗素等大家的影响,从此他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道路。以上内容,既让学生感受到了康桥的风光美不胜收,令人心驰神往,也了解了诗人在这里受到的文化熏陶。
二、反复朗诵,在朗读中体味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的语言凝练,在学习时不仅要感悟其中的人物形象美、意境美,更应品味其中的音乐美。古诗词都比较注重押韵、对仗,读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我在教学古诗时注意朗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我国很多诗词可以说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图画。因此,在进行诗词教学中,我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体会诗词的画面美和音乐美。在《再别康桥》学生朗读后,学生便能体会出诗人在即将离开母校前,在夕阳西沉的黄昏,他来到康桥徘徊,在熟悉的坏境中,诗人的眼里,一切是那么美好,曾经给了诗人那么多快乐幸福灵感,也许就此一别再也见不到了,诗歌第一节中连用“轻轻的”末尾一节连用“悄悄地”表达出的对康桥的依恋之情和轻柔的感情里那层淡淡的哀愁。
三、通过诗歌赏析,理解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
了解诗歌写作背景材料,反复诵读,进行赏析,体味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这就是诗歌教学的流程。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再别康桥》教学中,当学生诵读了诗歌后,然后进行赏析:康桥在作者的眼里、心里是那么美,在中间几小节通过他熟悉的那些景物营造出美的事情。学生很容易找出“金柳”“青荇”“清潭”“星辉”等。接着,再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一种景物描绘成一幅;体会这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体会出宁静和谐的意境,“依恋―沉醉―欢欣”以及“夏虫为我沉默”隐含诗人无奈伤感的愁情。理解了中间几小节后,再读末尾一节,如何理解“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包含的内容情感有学生认为:这说明作者很潇洒的走,想抖落“离愁别绪,也有人认为是诗人不愿打扰心中喜爱的康桥的宁静和谐。
四、提升内涵,升华诗歌主题
在进行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深入理解诗歌,挖掘诗词的思想美。例如,《再别康桥》教学结束后,在理解到以上内容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从徐志摩在剑桥学习时曾林徽因相爱却没有结局的经历,我们又可以怎样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主题呢?经过学生思考讨论,他们作出如下理解:诗人回到的校园,眼前此情此景是那么熟悉,但爱人和那段生活已成为美好的回忆,如西天的云彩,飘然远逝了。来到康河边,柔柔的垂柳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夕阳中,它好像昔日恋人的飘逸长发。康河水曾倒映了恋人美丽的身影,如今只能做一条水草,才能与她厮守。回想过去与爱人在康河徜徉的一幕幕,诗人内心多么快乐幸福。夜幕降临,星光灿烂,闪烁的星星像恋人明亮的眼睛,也像她清脆的笑声化成跳动的音符,在晴朗的夜空中出现,诗人不禁想要放歌。然而回到现实,昔日的欢乐已尽消失,诗人因黯然神伤而沉默了,夏虫沉默,康桥也为诗人的感伤而沉默……因此这首诗抒发的情感也可以理解成:对昔日恋人的追忆和深深眷恋的感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