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01 10:54: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经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业经济管理

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产业经济;城市规划与产业经济发展

一、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是紧密相关的

实际上,从规划的本质角度来说,就是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开发和利用。而一个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目标的实现,落在地域上也表现为各类经济产业对土地的使用。具体的两者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际联系的影响

由于城市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有形的如城市的对外交通,无形的如邮电通讯以及电子信息等,而产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原材料的采集、生产设备的引进、产品的市场销售等都需要与外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每一次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对城市的对外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要对对外联系特别是大型的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而合理的安排必然会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对城市内部联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所谓“动一发而牵全身”。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城市规划中就要为这些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交通设施与社会福利保障设施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设施,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脑力劳动者,这样一来对城市的科技文化设施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设施要求就会更高。重工业则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设施与便捷的交通设施相辅助。所以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到产业及其相关设施的需求。

(三)对城市功能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撑,在低级产业如原材料生产的地区,甚至影响到所在城市的生死存亡,当然在具有全面与发达的综合性城市,不会由于一种产业的兴亡而决定城市的兴衰。但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健康的产业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功能的失衡与矛盾的恶化,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产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与城市规划是息息相关的,有了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平衡,产业发展才有了支撑基础,而产业的优化发展又为城市的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对城市规划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产业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对城市土地规划的影响

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它由于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不同呈现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二)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影响

这里指的环境一方面指的是环境污染的层面,另一方面指的是地理环境如靠山、沿河、滨海、或临近铁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道等层面,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在环境优美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通常情况下资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所以必须依据情况规划在城市下风向的郊区。

(三)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

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环卫设施等等,也包括交通、通讯等设施,产业生产的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并且对这些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对电力电信,除了单位产量耗电量,对电压、电流也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有不同的需求;又如给水排水,各个产业的需水质量、水压、净化程度都各不相同,还有就是用水性质,农业用水、生产用水还是消防用水都有不同的要求。

(四)对城市服务设施规划的影响

产业生产需求对产品原料及成品进行及时地流通,也需要对资金的流通。这就形成了对城市商业、金融、仓储等其他服务设施有了需求,这些服务设施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这种需求度将越来越高。这也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要使产业在量上得到发展,更要在质上有新的飞跃,是产业更具有生命力。

三、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存在的几个问题

1.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依据来看。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如GDP目标及其相应的经济指标。相应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现有的产业结构将做哪些必要的调整,产业布局情况如何,都是规划部门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城市空间地域的合理落实和布置就必须遵循规划的思想。

2.从规划编制的时限来看。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除了对城市进行长远设想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划年限。但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规划期限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不一致的现象。所以要真正发挥规划对产业经济的指导作用,就要加强规划时限确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传统的规划方法是先根据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预测城市的总人口,然后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标准计算城市用地规模,并按照城市用地的现状与合理的用地比例进行功能布局与用地划分。而事实上这样是不够的,如果过多考虑人的因素,忽视产业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规划期限内应对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规模及各产业结构进行预测来换算成用地规模、基础设施规模,并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去,这样的规划更具说服力。

4.从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传统的规划模式强调功能分区,这就忽略了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史脉和文脉,不是靠规划来改造或设计就能形成的,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主观的意识,应结合每个城市的独特经济活动内涵,进行规划布置以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影响的基本因素

基于上面提到的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修缮,用新方法、新思路使其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1.规划新的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增大,如“加速城市地区的新城和卫星城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向外迁移、城市中心地区功能的转变和重建”,随着这些规划的实施,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面貌有了创新性的改变,城市规划已经在产业经济结构的空间深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借助新的城市规划手段,增强城市的资本竞争能力。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会促进个体和群体部门的投资欲望,刺激城市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助于城市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现阶段高水准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增强城市优势和吸引力,尤其是能够增强引入国际资本的竞争力,所以基础设施规划的好也会促进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竞争力强了就会扩大优势不断创新进步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3.加速城镇化脚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机遇。城市地域分布格局的转变,将意味着经济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发展城市及城际的经济联系,促进城市工业分散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扩大产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第三产业的需求,更好地推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四、如何利用两者的紧密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社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城市经济的发展即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它包含一、二、三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但不同的城市性质,三者的权重不同,但在城市经济中第二产业应该有相当的比重来作为支撑,那么,

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产业优势,体现产业经济规律,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重视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环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现阶段,我国正在全面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又在不断的吞噬着农村的地域,一面是生命的基础,一面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有需要不断的扩展空间占用土地。事实表明:尤其是大城市农业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这样任凭城市扩张忽视农业发展的现象,在城市规划中应得到足够重视。

(二)进行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城市新空间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国有企业的干戈、改制工作的逐步推开,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调整,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进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新格局、新挑战,城市规划也要与时俱进,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与改革。

首先,要把握重点,针对第二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规划发展方案;其次,充分重视高新技术或资金密集无污染型产业即都市型工业在城市中的再定位问题,从而使城市的布局形态更趋合理,使城市发展更为有序、有效、有机统一。

(三)加速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重组产业规划布局

在加速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加快信息、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事业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城市中心的经济结构,扩大第三产业服务范围。把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成为全市甚至全市域的城市经济指导中心,对未来经济产业诱导和前瞻影响。第三产业用地,不是简单的商业用地、办公用地,只要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适合第三产业布局,均可纳入这类产业用地,从而克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性,而对于小型的第三产业布局则可以在社区规划、居住区规划中,使服务的对象更具体化,使产业发展真正贴近居民的生活。

五、总结

综上所述,产业经济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产业经济对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的确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提出了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前瞻理论,这些必将为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的各自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产生有利的影响。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尽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使我国的城市乃至国家建设朝着有序、稳妥地方向不断的推进。

【参考文献】

[1]胡建东.城市产业经济与城市规划关系初探[J].上海城市规划,1999,(6).

篇2

关键词: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策略

农业生产与其他生产部门一样,需要以一定的生产技术力量作为有效支撑,生产技术条件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核心因素;同时,农业经营管理水平也直接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状况。一方面,农业生产由于受自然因素等制约显著,其具体生产经营中必然包含着对自然物质基础的管理及调适;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对现代化经营管理实践的重视,也是当前新形势下我国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

1 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特点

1.1 受自然条件制约

农业生产部门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是其区别于工业生产的主要特征,农业生产从产生之初就表现为人类在自然资源基础上的创造性实践,传统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更为显著。从农业生产过程看,土壤、地势地形、气候、太阳辐射、降水、地表水状况等自然条件直接制约着农业生产实践成效,准确的把握这些地理信息资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农业生产的未知风险,预先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预见性。农业领域与土地、劳动这两种不均质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农业生产活动不仅会受到自然条件的约束,其他的如国家农业政策、农产品市场价格等不可预测因素也会造成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

1.2 强调农业生产规划

农业实践活动对生产规划的重视程度较高,我国传统农业活动中就包含着对农业布局及管理的规划内容。由于农业活动受制于自然条件,并需要在一个较长的生产周期中确保生产成效,农业经营便产生于对农时、农耕等的规划或计划活动中。农业生产规划就是在特定的自然资源基础上,通过合理计划与资源组合,在防范化解生产风险的过程中获取最优配置成效。在农业生产实践早期,劳动者就已经开始“深思熟计”农业产品及其生产条件的内在关系,从各种可供选择的生产方案中选择最优经营策略。农业生产中的规划活动需要明确定义生产目标,并围绕生产目标分析出重要的生产要素及其相关关系,通过优势效应的发挥及劣势条件的可行性弥补活动最大限度的实现农业生产成效。

1.3 计划指导型管理体制

农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其生产活动长期以来受到国家计划指导型模式的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产品种类,到产品销售等主要主要环节都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印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极大的束缚了农业生产经营成效。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业产品单一经营方式也难以适应农产品商业化需求,人才管理模式也较为封闭。

2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转型

2.1 市场配置为主导的管理体制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农业的基础性需求。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在改革传统农业生产管理方式,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农业产业、产品结构等都需要以政府统一规划为基础,这种管理模式使得农业生产缺乏效率与效益,以被动的形式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理念要求首先突破计划经济束缚,将农业生产活动及其成效按照市场需求量进行综合衡量。在农业生产方式上,努力改变原有的单一产量型评价标准,转而以生产效益作为评价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标准,将依赖于政府指导的农业生产实践投向市场领域,以市场化机制增强农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2 现代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

现代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主要表现为社会化大生产模式,即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农业领域实现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经济与社会分工必然产物,仅仅将农业产品及其产量作为经营目标的方式受到质疑,而是应该强调市场化引导原则,将农产品销售作为产业化运营的衡量结果。为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经营与市场对接问题,公司管理模式开始被接受并得到普遍认同,这种“公司+农户”的管理形式能够以积极的市场开拓能力,迅速的问题识别与反应能力实现对农业生产管理的变革,提升农业生产的风险抗御能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3 大规模定制的经营管理模式

农业生产经营的目标是最大限度的实现农业经营效益,以最小的自然资源及生产要素成本获取最大的产出效益,大规模定制模式就是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营管理流程的再造与优化。大规模定制理念是兴起于制造业领域的一场管理变革,主张在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定制,从而实现两种需求的优化重组。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二分法认为,规模化生产与多样化、差异化市场需求难以同步满足,大规模定制模式实现了对农业生产流程的创新。大规模定制经营管理方式需要对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及运作方式进行全过程改造,系统的实现对农业生产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与控制等基本活动调节,注重对产品价值链的整合与品牌效应的提升。

3 提升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成效的策略

3.1 完善农业经营人才队伍建设

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人才队伍结构及其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基本成效,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提升也需要重点强调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培养。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缺乏对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认知,社会普遍存在忽视农业人才培养与引进问题,导致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创新性人才严重短缺,直接阻碍了现代农业生产管理变革进程。完善农业经营人才队伍建设要体现系统性与计划性,一是要制定与健全农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养机制,二是要重点突出人才队伍能力建设,加强对人才的针对性培养,保证农业生产经营的质量。

3.2 突出政府行为的宏观指导

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并非要否定政府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宏观指导功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务必要以政府的策略性指导为前提,充分发挥政府行为在农业产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看,第一、二、三产业是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复杂体系,单纯的依赖市场机制必然会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市场失灵难题。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强化系统管理意识,政府调节行为务必要正确定位产业形式,将农业产业化活动当做是系统的管理工程进行综合性考虑。地方政府在指导本区域内农业生产实际时,既要从整体上去认知与规划农行产业结构等问题,同时也要从农业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出发,因地制宜,善于抓住重点及难点,调整农业产业发展的内部利益机制,引导农业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3.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化

当前农业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经营趋势及关联度不断提升,农业产业经营开始走向多元化与混合经营模式,在三大产业的有机融合互动中实现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农业经营范围也开始在横向的基础上向纵深结合发展,要想实现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注意具体性实施原则。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既是理论问题,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实践问题,在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体现区域农业发展优势及特色,以市场化需求为导向,突出农产品区域定位及品牌营销策略,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实现以营销为基础的生产经营流程,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目的性与针对性。树立区位品牌意识,根据产品的特色准确定位市场需求,在产品销售、推广、品牌培育等方面付出努力,改变传统农业生产中只重生产的管理方式,强调市场导向下的“以销定产”意识,将产品的最终市场价值实现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的最终目标。

4 小结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存在大量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及矛盾。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强调大规模定制经营管理模式,突出生产目的性等都是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成效的关键举措。

参考文献:

[1] 王磊,李学工.基于大规模定制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经济,2012(8).

[2] 周连华.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路径及政策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9(7).

[3] 卢良恕.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J].中国工程科学2008(5).

[4] 张晓山.创新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发展现代农业[J].农业经济问题,2009(7).

篇3

关键词:两型社会;两型产业;政府替代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260-03

国家与市场同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机制,只是市场是基础型机制,国家是辅助型机制,国家与市场两大机制并不对现代市场经济关系进行平面式与板块式的分解性调节,而是一种交互式与立体式的调节。经济学上已经被反复证明过的市场缺陷需要国家予以辅克服,但国家参与市场经济的目的,并非为了替代市场,而是为了恢复充分的市场条件与竞争条件,保护市场机制继续发挥作用,并弥补公共空间中的产品缺失。

一、实施在市场作用基础之上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

中国目前处在市场经济初期发育阶段,不健全的法制与不成熟的市场并存,使得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把资源有效配置到最佳的状态。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政府既有必要根据行业发展情形制定竞争规则,又要施以强有力的手段来监督这些规则的贯彻落实。但是,政府介入并不是要由政府完全替代市场,代替企业经营管理行为,政府的管理职能主要应体现在建设“两型产业”、“两型社会”政策的制订上,而不是日常事物的管理上。现阶段,由于我国政府对经济建设的大量介入,各地政府往往只考虑本行政辖区内的经济利益,而较少顾及其他地区及全国的整体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的以行政区域进行经济管理,过于强烈的行政干预与市场机制是矛盾的,必然造成产业的重复建设和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随着市场的发育成熟,微观行为应让市场供求双方自主抉择、自行调节,政府不适宜过多当“保姆”。在此情况下,更需要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实施在市场作用基础之上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加强宏观管理与调控,包括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基础设施服务,为微观经济主体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维护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在方法上,行政管理需要以经济办法为主,辅之以必要的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两型产业”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两型产业”的认识,将其作为事关当地经济社会全局的大事来抓,像培育支柱产业一样培育“两型产业”,做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分工落实,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逐级建立目标责任制。任务目标的完成情况要作为各级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检查,对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党政主要领导要重视“两型产业”的发展,加强指导和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本地区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发展“两型产业”,要从长远、全局来考虑,算大帐,只要能加快发展的,该扶持的就要扶持,只要有利于发展,该举办的一些重大节庆、会展等“两型产业”活动还要坚持下去,但要注意提高质量,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确保“两型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理顺“两型产业”资源管理体制,实现管理职能和区域资源的优化整合

在全国范围来看,一处较好的具有开发价值的“两型产业”资源往往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和主管部门。换句话说,“两型产业”资源是被分割的资源。当资源需要转化为“两型产业”资源即被用于开发建设的时候,这种分割便会造成思想不统一、管理不统一、体制不统一。由于“两型产业”资源的综合性很强,资源管理也具有综合管理的性质,因此需要探索体制创新,实现管理职能和区域“两型产业”资源的优化整合。一方面需要各个综合管理部门的支持配合,更重要的是需要相应的综合管理手段,尤其是在市场整顿、交通治安和保护建设方面,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高层次的、高效率的管理机构,解决跨行业、跨职能的管理问题,进而一步步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和效果,有效解决管理部门在管理工作上力不从心的局面;另一方面,对于“两型产业”资源的管理,可充分发挥行业管理规范优势和经验,整合一定区域内的“两型产业”资源,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整合和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

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为“两型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适应“入世”要求,加快政府部门职能转变,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增强透明度和公开性,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提高工作效率。有关部门都要强化服务意识,树立全局观念,积极主动地支持“两型产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各方面的工作,下大力气做好城市的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各级党委、政府继续加大“两型产业”市场的治理整顿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更是关系“两型产业”兴衰的重大问题。各级、各部门都要按照职能分工,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做好这项工作,没有过硬措施不行。政府对“两型产业”发展实行“承诺制”,这种做法值得借鉴。今后,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地方主要领导要承担责任;哪个企业出了问题,企业领导要负全责。不这样搞,建设“两型产业”就会流于形式。有关部门要在贯彻国家和省内法规政策的同时,认真抓好配套法规的制定,抓好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健全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和投诉机制,有效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强价格管理,坚决取消不合理的收费和超标准收费,严厉打击价格欺诈、兜售假冒伪劣商品和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经营和服务。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在治理整顿中要端正态度,坚决纠正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和信誉制度,规范经营行为,树立在市场中的良好形象。

三、积极引进市场运作机制,实现政府主导和市场导向相结合

目前,迫切需要我们在市场定位、推动经营机制改革、市场开拓和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对“两型产业”寻求新的突破。目前,首要任务是在理顺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适应市场的新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其长远发展的经营模式,真正实现“两型产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充分调动经营者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实现建设、保护和经营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四、政府借助于宏观经济管理功能对产业结构实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把“两型产业”定位于支柱产业加以发展

1.实现“两型产业”业态多样化。传统的产业结构的格局被完全打破,出现了一定量的新兴行业,在传统的产业、行业内部衍生了许多新业态,这些新兴业态已成为当今“两型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2.“两型产业”企业经营规模化。综观世界“两型产业”强国,一批实力雄厚、规模庞大、模式领先、管理先进的集团企业正引领着“两型产业”与行业的发展。全球最大的旅游企业美国运通公司,建有遍布全球130多个国家的1 700多家营业网点,年营业收入360亿美元,资产总额2 000亿美元。德国途易集团(TUI)拥有3 500家分销旅行社,超过120架飞机,279家酒店(分布28个国家),年接待人数超过2 200万,营业额超过200亿欧元。规模化、国际化的大型企业集团是支撑起“两型产业”强国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区际竞争和国际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势下,“两型产业”行业内部集团化、网络化、连锁化已逐渐成为发展的主要潮流和趋势。

3.产业发展链条化。“两型产业”必将是是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综合性产业,必将形成“两型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互融,横向一体化与垂直一体化日益明显。一方面,实现市场网络化;另一方面,整个产业正沿着产业链向上、向下无限延伸,形成“混业经营”和“一体化”经营格局。

4.管理手段信息化。可以说,世界范围内电子商务已成大势,低成本、高效率的电子商务已开始引领“两型产业”的未来。我国“两型产业”的信息化水平落后于国际水平,利用信息化对传统产业加以改造提升已经刻不容缓。

五、政府借助于宏观经济管理功能对环境实行有针对性的优化,打造“两型产业”环境的高地和投资的洼地

优化发展环境,打造“两型产业”聚集的洼地。发展方向、发展重点确定之后,措施是关键。合理建设,优化环境,吸引“两型产业”企业和人才聚集,打造产业集群。

1.盘活存量与发展增量相结合。“两型产业”的特点和当前宏观政策,决定了在发展上我们一方面要着力于改造现有资产,盘活“两型产业”圈的国有资产和土地,进行腾退改造;另一方面与沿线大学、科研院所积极协商,优化其房产和土地开发利用方向,得到其积极支持。建设“两型产业”园,打造国家级的“两型产业”基地。在此基础上,也适当发展增量,支持知名开发企业建设“两型产业”园,鼓励城中改造的产业用地向“两型产业”发展,打造若干“两型产业”集中地。具体要“三谋”:一是要“谋大”,使我们通过改革和建设提升城市群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凝聚各方力量,汇集新的动力源泉,进一步发挥核心增长极的作用,辐射和带动全省加速发展。二是要“谋深”,使我省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更大程度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拓展“两型产业”发展的空间。三是要“谋远”,使我们深刻把握发展规律,以城市群为依托,加快推进全省新型城市化,增强湖南的长远竞争力。

2.发挥文化优势与发挥科技、区位优势相结合。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应该充分体现湖南文化特色。湖湘文化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文化艺术传统,蕴藏着丰厚而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特别是近10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把“两型产业”的发展提到了繁荣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高度来认识,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文件,相继构建了广电、出版、报业、娱乐四大核心优势文化产业,夺得了中国文化发展的20多个“第一”。实验区改革建设要充分体现湖湘文化特色,塑造、培育长株潭城市群文化元素、文化品牌和文化精神,因此,实验区“两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并在全国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在重点推动“两型产业”圈建设的同时,积极扶持周边区域发展与科技、文化相关的优势产业。在沿湖、沿江、依山区域发展特色休闲旅游业,等等,让“两型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商贸服务业互相融合、促进,共同提高新兴产业发展水平。

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应建设成为我国南方现代化、高效益、综合实力雄厚的滨水型城市群,形成经济繁荣、生态良好、协调发展、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特大型城市化区域。而“两型产业”将为实验区的发展增光添彩。

3.制定优惠政策与提高服务质量相结合。一方面,制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人才留驻。目前已经起草了相关方案,内容包括:第一,降低创业门槛方面的政策:拓宽准入领域,确立“非禁即许”的原则,放宽注册资本限制、经营场所规定、证照办理限制,降低注册成本。第二,培育创业主体方面的政策:支持学校、科研院所工作人员、大中专学生开拓创业,允许科技人员兼职创业,提供创业辅导、资金支持、法律援助、低租金办公场所。第三,税费优惠方面的政策:扩大“两免三减半”等政策享受范围,减免工商管理费等行政事业性规费,给予税收大户一定奖励。第四,财政金融支持方面的政策:设立“两型产业”发展基金,提供小额担保贷款,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创业,奖励争创名牌,等等。这些措施正在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在与相应创业扶持政策对接之后,将全面实施。

另一方面,立足于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为全体从业人员建设孵化器、网站、信息共享平台、技术支持平台。举例来说,要使一个具备创意能力的人才从接受培训、租赁办公用房、注册企业、获取业务信息到取得软件、商业洽谈、展览展销等各个环节都能得到齐全的、迅速的、免费或最低廉的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业成本和运行成本,在“两型产业”的海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我们提出和强调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目的在于明确人才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也是“两型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创新,具有十分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与“两型产业”人才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也是长株潭试验区“两型产业”、“两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 理查德 E 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 施密特.娱乐至上:体验经济时代的商业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菅谷实.美国传媒产业政策——电信和广播的融合[M].北京:中央经济社,1997.

[5]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 沃尔夫.娱乐经济[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

[7] 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 黄健.新媒体传播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J].改革与战略,2007,(11):102-105.

[9] 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 胡惠林,李康化.文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11] 赵子忠.内容产业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12]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13] 赵曙光,史宇鹏.媒介经济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14] 胡正荣.媒介管理研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15] 夏大慰.产业组织:竞争与规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16] 邬义钧,等.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17] 杨建文,等.产业经济学[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5.

[18] 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9] 张伟.传媒盈利模式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报业,2008,(3).

[20] 周蔚华.当前我国出版业态十大失衡现象[N].中国图书商报,2006-11-24(5).

[21] 周蔚华.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视角看出版改革的症结所在[J].中国出版,2005,(4):15-20.

[22] 叶朗.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04)[R].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22.

[23] 李一鸣,刘军.产业发展中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2.

[24] 斯蒂芬·马丁.高级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11-217.

[25] 宁泽群.旅游经济、产业与政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208-212.

篇4

关键词:胜任力模型;房地产经营管理;培养模式

为适应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对中、高层人才的需求,目前已有100多所高校开设了房地产专业的高等教育。但由于我国房地产高等教育起步晚,办学经验不足,缺乏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学术理论研究滞后等原因,使房地产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存在认识上的问题。要让房地产专业学生的素质结构符合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要求,有必要对房地产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目前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存在的困惑

1989年我国高等学校开始设置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1998年国家进行学科专业调整,将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归属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改称工程管理专业。各高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于1999年开始对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的归属进行了调整,部分高校将该专业并入工程管理专业,也有部分院校将其并入工商管理专业。目前根据教育部新的专业设置目录,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作为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目录,重新开始招生。

房地产经营管理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兼具工程、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多学科知识的复杂性专业,不少院校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感到不好把握。在不同院校,由于各自的学科基础、师资情况不同,所制定的办学目标呈两种不同倾向:一种倾向偏重技术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加大对工程制图、结构力学等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的讲授,此类院校多为土木工程办学实力雄厚的院校;另一种倾向则偏重经济管理知识的讲授,此类院校多为财经管理类院校。如此一来,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满足市场需要为主,还是以自身资源优势为主,存在着困惑。

二、如何确定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要解决培养目标的困惑,必须厘清几个重要问题:对于房地产专业而言,什么是“从事房地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基本素质”,什么是“从事房地产经营管理工作的核心能力”,设定培养目标必须从满足从事房地产经营管理工作基本素质和核心能力入手。

如何确定一个行业的工作基本素质和核心能力呢?胜任力模型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完善,定义出在某一工作岗位上做出优异表现所必需的行为和个人特质,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

胜任力概念一般是针对特定的工作情景而言的,因此,也可以称为是职业胜任力。通常,职业胜任力被定义为工作绩优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等,胜任力是指在特定工作环境中员工的价值观、动机、个性、技能和知识等关键特征。把职业胜任力定义为“个体的潜在特征,可能是动机、特质、技能、自我形象或社会角色的方面,或者个体所运用的知识体”。他认为,这些潜在特征可能是无意识的,个体不能清晰地描述它们。因而,发现胜任力的方法是让个体描述什么在工作中使他们获得了成功。把胜任力作为人的潜在特征,也就是说要考察员工是什么样的人,而不仅仅是他们做了什么。另外,并不是对任何一种潜在特性都加以关注,而是只关注那些与绩优(被定义为结果/产出)具有因果联系的潜在特性。

房地产专业的职业特征综合、交叉性十分明显,面对各院校培养“学科单一倾向”的模式与现实房地产行业用人需求的“错位”现实,必须转变和更新观念,即,培养的人才应以适合房地产企业需要为目标,从直接适应房地产产业的需求进行胜任型教育。

三、胜任型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发展思路

胜任力有多种定义,但是人们普遍认为,胜任能力是影响人们大部分工作的相关知识、技能、态度和性格特点的总和。它与工作绩效紧密相连,并可用一些被广泛接受的标准进行测量,其中,除性格特点外,大都可以通过培训与发展得以改善和提高。胜任力模型则是描述在组织中一个优秀员工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性格特点的特殊组合。这些组合中的要素可以被归结为四个层级。如下图所示。

图形最上端的为“绩效行为”,是个体在具体职位上的工作绩效表现。“绩效行为”下面的三个层级共同决定了个体在工作中的绩效行为。下面的三个层级是递进关系,层级越低的因素在决定个体行为表现上起着更稳定的作用。在具体适用中,还需要考虑胜任力模型的几个特征向量。首先,具有行业特色。它反映的是某类行业内对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包括知识和技能的范围,对所服务客户的认识程度等。其次,具有企业特色。它反映的是单个企业对特定人员的要求,并且细化到行为方式的程度,即使是处于同一行业的两个企业,由于企业文化、经营目标、经营策略的差异,纵然企业在人员要求的能力条目上完全相同,也很少有两个企业的能力素质的行为方式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最后,具有阶段性。胜任力模型的行为模式由于与企业经营相联系,因而具有阶段性。在企业的特定时期内,某项胜任能力甚至是某一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另一个阶段,由于企业的经营目标或经营策略发生变化,能力模型素质就会定期随之更新和改变。

根据上述模型特征,胜任型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发展思路可以概括为,以管理―工程型模式对经济管理类知识和土木工程类知识的教育并重,在课程设置上并不偏重某一类课程,其人才体现为具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和土木工程知识,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以模块化构建课程体系层次,具体可以构建职业技能、职能绩效行为、心智培养三大模块。

2.胜任型教育模式的构建

(1)房地产行业技能模块

此模块以准职业岗位为基础,以房地产开发过程为主线,具体内容包括:①房地产开发前期准备内容学习。在该流程中,对房地产开发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同时,应储备房地产开发前期所要求的知识技能,例如,如何进行房地产开发可行性分析,房地产项目报建等知识。②房地产开发过程学习,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在该流程中,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即,工学都不可偏废。核心课程为建筑基础知识、工程建设监理、房地产策划等。③房地产销售过程,主要进行房地产售卖和物业管理方面的课程和实践。比如,学习房地产营销、物业管理、房地产经纪等核心课程。

(2)房地产行业职能绩效行为

此模块包括一般工商管理教学内容,即,一般企业都涉及到的生产系统、市场营销系统、质量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计划财务系统、工程总务系统等,主要可以分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和各职能部门管理流程的管理。“胜任型”教学体系的这种划分不是过去的分部门运作流程的描述,也不是按管理的五职能来分类叙述。实际上,在每一个服务环节、业务部门和管理层级上,都存在相似的管理流程并执行所有的管理职能。

(3)房地产经营管理人员的心智培养

此模块也称为软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质与沟通能力,培养一个房地产经营管理人员应有的心智模式。此类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精要、公务写作、演讲与口才、管理沟通、领导力开发、职业规划、组织行为、商业伦理和法律等课程。

参考文献:

[1] 蒋根谋,金峻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改革的探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21(12):115-117.

[2] 肖艳,母小曼.工程管理专业中房地产类课程的设置与实践[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2):144-146.

篇5

关键字:产业集群;经济发展;创新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产业发展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应对新的国际竞争压力,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美国的硅谷、好莱坞,中国北京的中关村,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卓有成效的实例。

集群本意为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在某地集中出现,早在20世纪70年代或更早的时间,就有国外学者将集群引入到经济学,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1990年美国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重新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并用产业集群的方法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从此,产业集群的概念得到学者的普遍接受并风靡一时。

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它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因素:

首先,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一般来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它机构往往都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这是产业集群形成基础。中国纺织集群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角洲这三大经济圈最为集中,全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中,76.38%的纺织企业,60.97%的从业人员,86.04%的出货值都聚集在这里。西安高新区以大唐电信、海天天线、华为、中兴、西电捷通、宇龙等企业为代表,3G技术为支撑的通讯产业集群,2005年营业收入突破15亿元;以德国英飞凌、美国爱尔、美光、应用材料、西岳电子等40多家企业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2005年产值超过35亿元。

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其它机构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联系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

第三,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内部不仅包括企业,而且还包括还包括上下游、互补产品的生产商以及提供专业化基础结构和提供技术支持的其他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技术标准机构、技术咨询机构等,很多产业集聚群还包括商会和涵盖产业群成员的其他集体组织,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这是产业集群的实体构成。

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

第一,外部经济效应。集群区域内企业数量众多,单个企业并不大,但集群区内的企业彼此实行高度的分工协作,生产效率极高,产品向区域外的市场扩散,从而使整个产业集群获得一种外部规模经济,促进了集群同类企业之间实现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节约了资金成本。

第二,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空间交易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寻找成本以及和约的谈判成本与执行成本。产业集群区内企业地理位置邻近,容易建立信用机制和相互信赖关系,从而大大减少机会主义行为。集群区内企业之间保持着一种充满活力的非正式关系。在一个环境快速变化的动态环境里,这种垂直一体化安排和远距离的企业联盟安排,更加具有效率。

第三,学习与创新效应。产业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温床,企业彼此接近,激烈竞争的压力,不甘人后的自尊需要,当地高级顾客的需求,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至区内的其他企业,这种创新的外部效应是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产业集群也刺激了企业家才能的培育和新企业的不断诞生。

但随着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其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

第一,集群整体意识的淡薄。“聚而不群”现象普遍存在,在我国的产业集群内部,企业无论大小,基本都是“五脏俱全”,即各自独立完成产品开发、原料采购、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

第二,开发设计能力弱、技工和人才严重短缺、质量提高缓慢、创新能力弱、产品雷同与企业同质化现象突出、同业无序竞争和内耗严重、缺乏品牌意识、管理水平落后、融资环境差、支撑服务体系欠缺、环境污染加剧等等问题在目前多个产业集群试点中普遍存在。

如目前全国的摩托车产业普遍没有跳出仿制的窠臼。技术创新和自主开发仍然是整个产业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车型虽然不少,但同质化问题突出,仿制车型多,创新产品更少,总体上尚未完全形成自主开发的体系和能力。

第三,价值链整合度不够,产品结构单一,产业关联度低。企业集群是价值链整合的产物,但在形成企业集群过程中,有些同类企业不是自发集聚形成的,而是各地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市场主体、金融市场的投资行为,靠政府行政命令聚集在一起,但实际企业之间并不存在高度关联性,不是价值链自然衍生而成的企业集群,企业间难以形成依靠各自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相链接起来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导致企业产品单一、缺乏协同效应。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要想提升产业竞争力,一定要改变产业集群的现状,提升产业集群的水平。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政府制定适当的产业指导规划,使现有或新建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相辅相成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对已有中小企业集群要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建立,对新建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产业布局要坚持以分工协作形成集群来安排项目,鼓励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的配套体系中,使之改变独立生产最终产品的生产方式,多生产中间产品,并在同大企业合作过程中享有技术外溢效应,提高其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

篇6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素质;提高;能力;目标

1. 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基本含义和特点

1.1 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基本含义。

(1)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与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功能。当代高新技术产业化实践表明;一方面,市场机制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发展的主要动力所在。这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国际竞争力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和国家整体形象设计等方面能发挥并且正在发挥出巨大的能动作用和主体作用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要普遍和纵深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除了必须塑造企业行为主体外,还必须有政府相应功能的支撑与服务。这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所以能对当代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变革性作用的必要条件。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所以能长期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牢固的垄断地位,与这些国家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有效的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模式中对政府功能的作用尚有不少异议的话,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领域,它们几乎都作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一个重要职能来实施。这表明,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模式方面,发达国家的政府职能与传统产业管理职能发生了巨大的分离,正在发生重要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化对经济增长、充分就业、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都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并且这种作用还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这是发达国家政府长期以来不懈地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重要启示。

发达国家新经济实践表明,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经济功能转型和创新的重要方向。一般而言,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功能的实现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政府本身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的直接参与行为,如把财政资源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去。二是政府通过建立一系列优惠政策体系去推动、引导、促进、调整和规范全社会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新活动的持续、有序化发展。三是通过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公共基础设施来提高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供给能力,提高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功能的形成和作用也相对复杂。这表明,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并不像传统产业那样简单明了。

(2)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基本含义。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反映政府政策、法规、规划与计划等促进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扶持和规范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竞争实力。它是指一定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经济功能在高新技术产业管理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竞争力。

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问题提出的重要背景。

从理论渊源上分析,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和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是竞争力存在和作用的基础。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竞争优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功能的主要实施方式,因此,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就成为决定一国社会整体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

从政府经济学的观点分析,政府经济功能的发挥是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方式,是加快一国工业化和现代化速度不可替代的力量。而政府功能的产生和发挥,除了政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外,还必须辅之以产业政策。即从强化政府产业管理竞争力的角度,增强政府经济功能对国民经济作用的效果,尽量减少“政府功能失灵”。

从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分析,发展中国家必须把消除“二元经济结构”作为工业化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不仅使政府经济功能的强化成为必然,而且使政府经济功能的重点有了战略性调整的必要。为此,必须把政府经济功能集中在工业化发展的国际竞争力上,进而形成一套能促进政府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政府政策体系。

从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观点分析,一国国际竞争力取决于以下五种不同因素的组合:变革素、变革过程、环境、企业自信心、工业序位结构等。由此形成两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竞争力,一方面是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是环境优化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环境优化竞争力成为制约企业竞争力、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而环境优化竞争力又与政府经济功能作用形成和效果密切相关。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实践分析,要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功能的效果,必须以强化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为关键。

从理论上分析,一国或一地区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是一国或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能力与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效果之间的乘积。即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能力×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效果。

1.2 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特点分析。

(1)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是强化和改善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功能的主要内容。

(2)决定和影响一国或一地区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因素。这是影响一国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基本因素。一方面,只有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国家政府才有对其实施产业管理的必要和可能;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扩大,使其对政府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提高,从而奠定了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必要性、主动性、积极性。

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能力因素。它主要包括:政府高新技术产业财政投入力度指标、政府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财政投入力度、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扶持力度、高新技术产业政府管理机构设置和功能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市场行为主体利益矛盾的政府规范力度等。

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效果因素。其衡量指标主要包括: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幅度指标;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支柱产业地位的形成和扩散程度指标;三是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指标;四是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化发展指标;五是高新技术产业对国家财政收入贡献率指标;六是高新技术企业就业贡献率指标;七是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八是高新技术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带动作用指标等。

(3)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虽然不可避免地受制于一定经济体制的影响,但经济体制变量对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影响只能限制在一定限度内。其主要原因如下:

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已由过去的单纯企业化、个体化和小额化向目前的政府化、社会化和巨额化方向发展,尤其是政府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投入规模与实力已成为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知识经济国际竞争的核心因素。这是在不同经济体制下政府投入功能都能得到充实的体现。

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知识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技术重大创新和技术、知识在资源配置与利用中的功能成为主要决定力量。由于技术、知识与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的相关性极小,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一般与经济体制因素关系并不特别密切。

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及其知识经济发展中,经济体制变量对其影响主要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方针、政策、措施、手段等体现出来,因此,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也成为经济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

经济体制对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政府行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何重新认识政府在国家经济职能中的作用,如何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政府功能的“最大化”和“最满意化”。

(4)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是提高一国产业素质的重要条件。首先,政府通过相对超前和富有战略性的优惠政策体系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扶持,客观上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速度和规模;其次,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主要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高度考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因此,对推动和加快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高级化调整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再次,政府通过必要的、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财政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投入等手段,能促进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进而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最后,政府通过制定一定的产业保护和产业开放政策等手段,可提高产业发展素质。

2. 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目标和主要条件

2.1 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目标体系:

促进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扶持和规范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刺激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改善和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有效供给;建立和健全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发展的市场结构与市场体系;建立和强化具有自主开发能力和知识产权形式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建立和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企业家才能供给和研究与开发人才供给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2.2 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条件。

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既是一个多重目标体系,更是一个客观过程。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建设必须具有条件体系的支撑与服务。具体地,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条件有:

(1)国家规划和战略支撑条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和战略成为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需求条件,也是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充分条件。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和实力条件。这主要要求高新技术产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高新技术产业对财政贡献率提高等条件。

(3)有效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的条件。在市场结构改善、提供市场信息和改善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发挥政府经济功能的主体作用。从发展趋势看,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必须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市场失灵”的可能方面。

(4)需求引导和刺激条件。引导和刺激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和创造相关需求既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发展的主要支撑条件,又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形成和强化的基础和核心。

(5)高新技术企业有序竞争条件。调和企业行为主体和居民户行为主体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的利害冲突和利益矛盾,提高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法规监管能力和水平,进而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功能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宏观调控能力。

(6)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整体能力条件。强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整体能力建设,实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充分条件。这是从根本上确保一国国家经济安全的终极手段。

2.3 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是对传统经济体制下政府经济功能的一种超越。

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既是一个社会日益增长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供给能力的持续增长过程的方式,也是经济管理体制、新兴产业管理方式和体制的不断调整、转换和创新过程。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种新型生产力的载体,由于产业生命周期的作用,由于产业增长的国际因素影响,由于政府功能、作用的局限性,因此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对传统经济体制下政府功能转换和创新的必然过程。

(1)提高政府产业管理竞争力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功能创新的主要内容。

(2)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是对传统经济体制下政府功能形成和作用模式进行重大的转换和创新。

(3)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必须把刺激和放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作为关键。这既有助于缩短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起步阶段周期,又能极大地加快重要高新技术产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化和战略产业化发展进程。为此,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必须强化对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的引导和改善,进而使一定时期的产业供给结构和产业结构得以顺利调整。即在产业不同的生命周期通过某种、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的创造和刺激,去调整高新技术产品市场价格,促进厂商调整生产方向,促进生产要素的重组,实现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通过创造有效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去引导社会总需求的变动方向,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在促进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的功能,使高新技术产业化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4)强化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指导方针是,既要能消除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市场失灵”障碍,又要能强化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进而提高社会整体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

(5)建立和健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促进政府产业政策的完善,并强化其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功能。这可通过形成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化为重点的产业政策,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超前调节,提高国民经济主要支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使国家或一地区能在某一或某些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形成国际竞争优势。这是发展中国家构造国际竞争的后发优势的关键。实践表明,这既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功能转换和创新的关键,也是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核心。

(6)形成有效的政府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市场管理的新模式,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这方面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竞争环境的建设;二是市场竞争主体的塑造;三是政府与企业产权关系;四是政府对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宏观管理模式;五是对高新技术市场垄断的管制和规范能力等。

(7)要创造全面提高社会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的动力机制。必须强调,长期以来,在政府经济政策目标中,需求政策占据了绝对地位,而供给政策则被大大弱化了。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由于其资源构成和各种资源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地位和权重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创业人才资源和新型企业家人才资源等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决定因素。而这些新型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供不应求的。而且,在发达国家,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化相对超前,因此,普遍存在着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不足问题,并且这些新型要素供不应求程度会更明显。因此,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就成为发达国家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的基本思路主要有:一是借助优惠政策条件体系来有效降低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风险;二是通过提高政府高新技术基础设施供给规模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的多元化机制。这都要求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要以控减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为基点。众所周知,高风险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因此,高风险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风险控制就成为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重要目标。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风险控制方式主要有:一是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税收减免政策支持;二是政府财政直接投入战略性关键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提高一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安全性;三是政府提供科技创业孵化条件体系,降低科技创业人才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本和风险;四是提供政府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供给能力,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型人才资源的供给水平;五是利用国际科技合作来分散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风险。

必须指出,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风险控制能力与一国政府财政收支能力直接相关,与该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其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关,与该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状况相关,也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关。因此,在新技术产业化的起步阶段,可通过制定和实施一定的优惠政策,来提高政策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控制能力。这既能增强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政策导向功能,也能大大降低企业市场行为主体风险度,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主体多元化机制的形成。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行为的不到位,由于受其国民经济发展阶段所限,其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制度创新供给能力上与发达国家的存在着很大差距。这丝毫不比其与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供给能力上的差距小。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政府在提供高新技术产业化制度创新条件方面的认识不到位,它在这方面的供给职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因此,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在新经济发展中的巨大差距,发展中国家政府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化制度创新供给条件和行为建设的重要性,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创造最佳的发展环境。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起飞阶段或成熟阶段,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控制的手段也要进行全面调整和创新,不能再单纯依赖于优惠政策条件,而要通过建立制度创新的比较优势,来提高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控制效率。

因此,强化政府制度创新供给能力,也是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基础条件。制度创新供给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基本功能。

(8)改善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干预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使政府协调行为成为影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各国政府加快本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预期和责任都非常强烈;另一方面,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不能脱离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中,主权国家政府必须在新型国际分工中获得有利竞争地位,在技术、信息、管理、新产品和服务等配置竞争中处于主动。这要求政府必须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实施适当干预。这要求主权国家政府产业政策的设计和操作的开放化要以培植本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竞争与合作机制优势为关键,利用国际科技合作来提高有限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在此基础上提高科技创新资源全球化配置能力。研究表明,发达国家产业全球化竞争能力是与其高新技术产业成长能力密切对应的。因此为了提高一国在产业全球化中的竞争能力,必须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为前提。为此,发达国家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干预功能不断强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定和实施国家级中、长期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计划,提高有限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这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争先恐后地制定跨世纪科技发展战略和计划中有突出的表现;二是强化国家财政能力对研究与开发的扶持,引导社会科技投入规模和结构,提高社会科技投入供给水平;三是加大政府对知识和技术基础设施的供给能力;完善科技创新环境和条件体系;四是实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财政政策,创造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化有效需求,带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高级化调整;五是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迅速长大;六是拓宽国际科技合作渠道,提高对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能力。

虽然我国各级政府有干预经济的传统,但这种传统模式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促进行为相差甚远。①我国政府传统的干预功能过多侧重于行政功能,与市场经济要求正好相反;②我国政府传统的干预功能最突出地表现在组建国有企业,进入国民经济诸多行业。而在新技术产业化中,政府能直接参与的行业是非常有限的,这使得我国政府传统的经济干预功能难以实施;③我国政府传统的干预功能往往导致很多的投资失误,导致重复建设。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如果国家干预导致了投资失误,可能会从根本上扩大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周期,加大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本,进而加大我国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国际差距。这比传统经济下我国政府干预失灵的危险要远大得多;④我国政府传统的干功能没有与相应的制度创新有机结合。发达国家政府干预高新技术产业化,不仅有行政手段,还有与之相辅相成的法律手段。客观上,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起步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化所需要的制度创新条件难以有效供给,此时借助行政手段的干预功能能弥补制度创新不足和滞后的缺陷。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进入到成长阶段后,单凭行政手段所能实现的制度创新功能就十分有限,同时过多的行政手段可能导致新的制度瓶颈。因此,这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承担全部制度创新功能。从我国情况分析,政府在干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功能还十分有限。实际上,现行公司法、投资法和税法对高新技术创业的限制还很多。

篇7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产业结构;经济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08―0017―03

一、产业结构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当今世界,产业竞争日益激烈,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世界竞争的焦点已逐渐转向产业结构的竞争。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一国的产业结构已不可能孤立于国际产业格局而求发展,各国的产业结构已成为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一个环节,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产物。因此,世界各国都把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协调化作为新时期的战略目标,并以此来提升一国产业结构的国际竞争力。一般来说,产业结构先进的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能发挥本国优势,壮大自己的竞争力,在全球化中居于主动地位,而产业结构落后的国家则处于劣势,如果不采取积极的产业调整提高自己的结构竞争力,就不可能改变其竞争劣势,在经济全球化中会丧失更多利益。

1.产业结构是经济的质态组合形式,它比经济规模等经济量态组合形式更为重要。产业结构反映这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总体水平。在一定的内部资源禀赋、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条件和外部国际环境条件下,由于国家干预的方向、方式和程度的不同,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存在不同的可能状态,像中国这样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产业结构理论研究表明,不同的产业结构状态实质上代表不同的资源配置状态,将制约国家的兴衰和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

2.产业结构向以高效益为特征的高度化演进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且是经济发展的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必将伴随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会产生正向的结构效应,它必将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此,通过对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科学认识,就可以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主动的调整,依靠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比较优势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使一国的资源配置达到有效,可以增强国家间产业分工与产业互补的合理性,并通过改善其国内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4.产业结构的优化必然伴随着产业素质的提高,伴随着科学技术在更深、更广范围的应用,从而促使一国教育、科学研究、国民素质等方面的发展,促进一国知识资本的积累并提高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5.产业结构反过来也受国家竞争力的作用。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动力,尤其是对于经济落后国家,如何迅速提高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家竞争力最直接的体现是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为取得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一国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优势产业。因此,确立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产业的动机便会直接刺激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一国的产业结构竞争力。

二、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内容

当今世界各国在提高综合竞争力过程中,将提高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作为基本中介目的,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也得到不断深入和发展。这里所指的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是基于经济结构及其变动理论,评价产业内部、各产业间与国民经济发展,与资源状况等一系列的协调化和高度化过程。笔者认为,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达到一定的协调化和高度化、能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参与全球竞争、提高其产品市场占有率的能力。它是产业结构协调化和高度化的综合,如果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协调化能力、高度化能力,并且两者能相互融合贯通,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那么这样的产业结构将富有最强劲的国际竞争力,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使部门投入产出达到最佳效率,社会增加值的财富创造能力强大,国民经济持续、健康运行。

(一)产业结构协调化的内涵

所谓产业结构协调化,是指各种经济要素在各个产业之间进行合理配置,并且能使产业之间具有相互转换能力和互补关系的和谐运动,它的目标是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包括以下内容:(1)从静态方面看,三次产业以及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要相互适应。这不仅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结果,而且是经济进一步增长和发展的条件,因而它们之间比例关系的协调不仅要符合经济运行过程的内在要求,而且要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即使是相对静态的比例关系,也要反映动态过程的一般特点。(2)从动态方面看,各产业及其内部之间增长与发展的速度要相互协调。即建立在产业联系基础上,反映部门之间投入产出关系的变动。(3)从质态方面看,各产业部门的联系、变动和流向要符合经济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这是产业结构协调化的高层次内容,各产业部门的变动不仅要适应产业结构上升和转换的要求,而且要为产业高度化过程的不断演化形成条件,并在此方向上协调一致。

产业结构协调化是产业之间各种关系的协调,包括产值结构的协调、资产结构的协调、技术结构的协调和中间要素结构的协调等。它的主要标志如下:(1)各产业的素质协调。即相关产业之间不存在技术断层,不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强烈反差,否则表示不协调。一般来讲,可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体衡量协调程度。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数值分布比较集中而且具有层次性,说明各产业的素质比较协调;反之分布稀松而且无序,则说明不协调。(2)产业之间的相对地位协调。所有的产业组成一个的系统网络,从横向看同一层次上的产业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从纵向来看所有产业有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之分。所谓产业之间的相对地位协调就是指产业结构内部具有比较丰富的层次性,产业之间的主次或轻重关系比较明确和适宜。(3)产业之间关联方式的协调。所谓产业之间关联方式是指各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式。它的协调有个特征,在投入产出的基础上各产业之间相互服务和相互促进,否则就不协调。(4)产业部门增长速度分布的协调。产业部门增长速度分布的协调表现为:高增长部门、减速增长部门和潜在增长部门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不能太大,应比较合理。否则就不协调,还会造成再生产过程中的结构性滞差。

(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内涵

产业结构高度化又称高级化,是指产业结构在协调、优化的基础上,其素质和效益向更高层次进

化,是各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产值结构和资产结构高度化,是系统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不断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产业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小规模到大规模、由刚性结构到柔性阶段的过程,是产业高级化运动的自身规律。它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以下内容:

1.产值结构高度化。即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的方向顺次演进;由低附加值、低加工度产业占优势比重向高附加值、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比重的方向顺次演进。

2.资产结构高度化。即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的方向顺次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顺次演进;产业部门的质量联系日益紧密,产业循环和上升过程中的联动功能不断加强,资产结构适应经济发展和需求结构变动而演进和变动的机制日益健全等。

(三)产业结构协调化与高度化的关系

产业结构协调化,是产业之间各种关系的协调,是一个不断调整产业间比例关系和提高产业间关联程度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产业结构调整高级化发展的成长过程。从静态看,协调化是高度化的基础。没有协调化就没有高度化;退一步讲,即使有高度化,也是一种虚高度化。可见,产业结构协调化是任何国家在任何阶段所追求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而产业结构高度化则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结构协调化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结构调整的目标。从动态看,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化是相互渗透、交互作用的。要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必须先使其产业结构协调化;要实现产业结构协调化,必须在其高级化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因此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使产业结构在协调化的过程中具有自我上升和转换的功能,产业结构的协调化过程必须反映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要求;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在高度化的过程中具有自我调整和协调的功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阶段性目标要以产业结构关系相对协调为基础,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必须反映协调化的要求。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协调化是提高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方向。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目标是使产业结构趋于协调,然后在产业结构协调化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协调化的统一。

三、衡量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篇8

1、组建企业网络资产管理团队,为企业网络活动指出方向,规范行为

企业网络资产同企业网络上进行的营销活动有密切关系,所以很多企业都是由营销部门来进行大部分企业网络资产的管理工作。然而,营销人员的知识结构、个人能力不一定能够胜任一些管理工作。所以,企业网络资产管理需要专门的人员,有对网络应用的发展有一定把握,对网络应用的商业化、电子商务有清晰认识的专业人才,也应该有对网络经济、网络金融有一定了解的专门人才。这样的人才可以充分把握网络的发展、企业的需要,拥有前瞻性眼光,可以看到哪些网络应用可以帮助企业获得网络收益,使企业更早地投入形成网络资产,获得战略优势。同时,有效避免投入的浪费和不规范的网络行为的发生。此外,企业应当围绕网络资产的研发、运营、维护以及评价几个方面组建专门的管理团队,并注意信息的沟通顺畅。首先,各部分人员内部以及与企业其他部门之间应相互沟通,确保信息共享。例如,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信息技术应用状况、人才的储备以及企业未来的目标市场定位都会影响企业网络资产的运营工作,这就要求研发人员加强与企业各部门的信息沟通。其次,管理团队内部人员应加强合作,一项新的企业网络资产研发成功,比如新的网络品牌形象和开辟的新的网站等,都需要后续的运营和维护工作,使网络资产实现持续增值;管理团队应按照职能进行人员配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实现企业网络资产的全过程管理。

2、建立企业网络资产信息系统,辅助企业统计分析及决策

目前我国企业网络资产信息管理手段比较落后,一般都是由使用该资产的有关员工进行输入、统计和维护,导致企业对网络资产的动态信息掌握不及时,不方便进行统计分析,由此也不能为管理决策提供服务,对于哪些资产应该重视、哪些应该放弃或改革也不太清楚。因此,企业应建立网络资产信息系统,全面系统地记录、追踪企业的网络资产管理信息,为管理当局经营决策提供有力依据。特别是一些网络企业,其基本上所有商业活动都跟网络资产密切相关,更加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信息库,一方面,信息库反应网络资产管理过程中的相关历史资料信息,作为存档记录,为将来的网络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信息库则起到统计分析以及评价的目的。比如,有了企业网站点击率的信息存储,可以掌握其变化情况,以及产生这个变化的原因,同样,可以了解博客的关注度的增加趋势、网络品牌广告的反馈力度等,随时跟踪网络资产的最新变动情况,为决策提供帮助。

3、建立适合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员工为网络资产保值增值做贡献

企业网络资产管理与其人力资源环境密切相关,无论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都应高度重视企业网络资产的研发、运营和维护工作。它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理念、服务手段和方法之中。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才引进、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中要渗透网络资产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员工参与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比如,有些企业对于网络博客的管理仅仅是要求个别员工进行维护,发表一些文章,当作日常工作,并没有去考虑博客的访问量以及作为企业网络门户的重要度,也没有同员工的薪酬进行联系,不利于这类网络资产的保值增值。企业员工的考核应考虑与其相关的企业网络资产因素,制定出与无形资产相关的人力资源考核指标,通过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价。比如,企业员工在企业网站或博客上的文章发表数目作为员工的绩效评价,同时也要看文章的质量,从该文章被其他知名网站转载的数目、点击率等都可以看出质量的好坏,这也应作为绩效评价。点击率越高,转载转发越多,企业网络资产增值越多,对企业网络贡献越大。

4、注重企业网络资产的保护,构建良好,健康向上的企业网络形象

网络的一些特点使得网络信息传播更快、更广,同时,它的一些负面特点,比如隐蔽性、虚假性、信息的良莠不齐等,也给企业的营销活动带来了影响。再加上互联网的相关法律的不完善,给企业维权造成了阻碍,也给企业网络资产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企业网络品牌形象、名誉权的保护。我国企业的品牌管理还处于成长阶段,对于网络品牌的保护意识不强,需要企业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由于网络品牌具有唯一性和独占性的特点,好的域名、通用网址、商标、无线网址等已成为稀缺资源。所以,品牌资产的保护刻不容缓,企业应当主动地多批量注册相近的通用网址、域名、商标等,密不透风地构建起企业网上品牌保护圈;要多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只有与时俱进,提早设防,及时布局,制定相关的保护方案,避免像“姚明一代”这样的商标侵权争议再次发生,避免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困境,避免网络资产的流失。其次,要定期收集网上信息,杜绝网上品牌侵权行为。最近的百度推广事件在中央电视台曝光,给各个企业提了醒。搜索“麦当劳”,出现肯德基的推广信息;搜索“美的服务站”,出现众多虚假的“美的品牌服务站”的推广信息;搜索“低价机票”,出现的众多假机票诈骗网站,假的“去哪儿”网站等。这样的事件的发生,一方面是对百度公司的故意纵容和无视侵权行为的愤怒;另一方面是对企业面对侵权行为不作为的悲哀。不论被侵权企业是否知道该事实,都再次证明企业需要加强对网络资产的保护力度。最后,要积极维护企业网络名誉,监控一些知名站点、论坛和搜索引擎,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恶意的网络名誉的诋毁,一定要谨慎对待,如不能及时纠正或解决,不仅会对企业的商务活动产生影响,而且会对企业的品牌形象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篇9

“不断高企的房价、关于泡沫的争论、利润水平的谜团、宏观调控的影响”,使得房地产业在连续多年继续蝉联最引人注目的行业之一。关于这个行业特质的描述也逐渐归集到几个词语:暴利、违规操作、社会责任、泡沫等等。如果说对于其它方面还有或多或少的争议,那么对于“高利润”,似乎大家都认为是理所当然了。但高收益的背后却往往是高风险,对于房地产企业的管理层来说,真的是冷暖自知。

二、房地产行业过程管理的核心与本质

房地产业的核心是什么?我们应该从金融资本的角度认识房地产行业的本质。房地产开发行业的核心是投资运营。当我们认识到了地产的本质,当我们看到了地产发展的未来趋势,那么我们的地产商们就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地产战略,快速变化自己的发展和运营模式,以争得未来地产发展的竞争先机。我们就可以抓住房地产行业过程管理的核心与本质,那就是流程管理。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率是房地产企业运营的内在要求,因此,科学和高效的管理,成为了这个行业追求的共同目标。在这过程中当然不会遗漏管理中的核心要素之一――“流程”。流程管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知识管理中个人隐性知识到组织显性知识的转化过程。对于规范企业运作、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促进集团知识沉淀与应用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流程优化的源头来自于业务实战,在客户诉求的受理、派工、进程汇报和跟踪、客户的回访与返工等日常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可以通过客户投诉系统进行管理;有了真实全面的业务数据,可以对任务处理关闭率、服务满意度、工程质量缺陷率等流程绩效指标进行测量和监控,把流程管理和房地产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再通过对各地区公司在流程绩效指标上的不同表现,找到内部的标杆,共同整理、提炼其在处理渗漏问题上的经验,形成相关的经验推广和应用。

三、房地产行业管理者角色与技能

激烈竞争的现代市场经济,要求房地产企业管理者必须具有敏感的市场反应能力、快速决策能力和强有力的实施能力。而业要满足这些需求,就必然要求房地产行业管理者在流程管理方面有所突破。房地产行业的管理者所要掌握的技能首先是具备能有效实现项目各方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其次,在房地产项目中,管理者随时掌握项目资金的需求、供应、使用和回款情况、保证资金动态平衡是至关重要的。同时,采购管理、合同管理、销售管理等均与资金管理功能相挂接,才能满足房地产流程管理的需要。

四、房地产行业管理反思与研究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在市场和机制的变革中逐渐跨入到新的发展阶段,行业整合加速、房地产企业明显出现规模化和集团化发展趋势。不仅原有的大型地产企业集团加快扩张,从一级城市向二级城市、三级城市快速铺开,即使原先立足于三线城市的本地化地产企业,也耐不住寂寞,纷纷升级为集团,要扩张自己的版图。同时,开发商疯狂抢地,土地储备竞赛不断加剧,“标王”新闻屡见不鲜,各地楼面地价屡创新高。值得思考的是,地产企业的快速扩张,除了资金和土地,还能凭借什么,从哪个角度凝练扩张力?从本质上看,扩张本身并不是企业的真正目的,企业的根本目标在于创造价值和利润。也就是说,企业如何通过资源的整合和最大化利用,来体现规模化和集团化的效益。我们都知道,产业化的本质是规模经济,而规模经济的基础却又是标准化。GE的工厂布局,细微到洗手间的布置,在每个国家都是相同的,这就是GE的标准化;我们在津津乐道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快速扩张时,也应该同样注意到每个门店的装修、每个员工的穿着以及每个客户接待的过程,这些都是相同的,这也是标准化。因此,我们相信,成功的企业是要靠标准化的核心竞争能力来占领市场,甚至通过把自己的标准变为全行业可以接受的标准,向其它企业渗透,房地产行业的企业也是离不开这条规律。所以企业要实施精确的流程管理,实现该目标的要素就是控制的明晰,支撑精细化管理;实现流程管理任务结构的快速分解和计划的有效编排。另一方面,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可以实现流程管理模式的对外输出,为资源整合提供有力支撑,这在房地产企业管理中作用显著。

五、对房地产流程管理建立模块分析

1、房地产市场容量分析

拆迁产生的购房需求比例降低改善住宅条件是目前购房需求的主体构成,增幅较大,投资购房比例基本平稳,结婚购房比例保持稳定,城市化进程中产生购房需求增速平稳。

2、房地产市场需求特征分析

几年来,房地产市场的风云变幻,表现出剧烈的周期转换特征。剖析这一难得的房地产市场周期波动,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波动规律,房地产市场需求特征分析,结合政府、开发商和购房者在周期转换过程中做出的决策,我们可以预测到未来房地产的发展趋势。

3、房地产市场交易状况分析

1)现房销售增幅高于期房销售

2)消费结构在逐步发生转变

篇10

一、生产统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1.通过对影响生产各项指标的统计、分析,改进生产管理、提高工艺和技术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发电企业是以保产保供、零影响为主的,主要产品有三类即供风、供电、供汽。生产统计除对产品的统计,主要是对生产消耗指标统计以达到降成本、增效益的目的。进而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找出影响产品生产的因素,不断改进生产管理,提高产量。企业产品产量的提高,就意味着各种资源浪费的减少。近两年发电企业通过对机、炉改造工作,改进了新工艺、新技术,把以前的煤粉炉改为现在的燃气炉,把以前放散的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回收利用,节约了大量能源。这样。既增加了企业有形资产的价值,也增加了企业无形资金的价值,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为了达到企业精细化管理,充分利用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联网在发电领域日渐广泛应用,建立了整个指标核算平台系统,实现了生产统计数据在线监督和控制,达到了统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生产运行方式,严格考核日常降耗创效指标,在电力工业过程控制和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使得企业精细化管理成为可能。尤其是实时系统和高性能关系型数据库,具备高效的指标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条件,企业管理者可以更及时全面地了解生产经营状况。目前,企业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管理制度。成本控制与其他管理手段密切相连,开展成本控制必须做好相应的基础工作和其他准备工作。这就要求制定各种消耗定额、材料单价、内部转移价格以及费用预算的限额,要健全一整套完整的原始记录和考核报告以及设置一整套完整的计量工具,要实行全面的计划管理,采用标准成本制度,要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奖惩制度。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各尽其职,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入手,全员、全过程地参与成本控制。因此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生产统计是要为了真正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应充分发挥发电企业每个部门和职工控制成本、降低成本的积极性。一方面,可以对职工实行奖惩制度,按企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和成本管理要求,确定成本责任层次和责任单位,以及他们的责权利关系,开展班组经济核算,建立一个纵横的群众性成本控制组织。另一方面,发电企业可建立分级控制和归口控制的责任制度,将成本计划所规定的各项经济指标,按其性质和内容进行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各个相关责任人,根据责、权、利三者结合的原则,在建立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赋予责任单位成本的相对的自。

4.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参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各个方面进行的全面管理,而企业的统计活动遍布上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能够长期稳定地搜集并提供各种统计经营管理信息,这些统计信息资料可以从各个方面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进度和运行状况。可以考核计划、任务的执行情况,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醒、敦促有关部门和人员及时调整部署,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等等。生产统计在这里就起到了检查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作用。

二、生产统计工作几点建议

1.提高数据质量,真实反映工业经济运行态势。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特别是在当前异常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前,统计数据质量备受各界关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切实采取得力措施,加强数据质量的逻辑审核和协调性分析,强化对主要经济指标的审核评估,准确把握宏观指标间的逻辑关系,做到指标协调一致,努力提高数据质量,准确反映工业经济运行态势。一是要加强工业数据与相关数据的审核。要从宏观上正确把握工业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工业用电量、主要产品产量和主要行业的增长情况、工业增值税等情况,加强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的评估。一是要把握好工业生产增长与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率、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库存变动的衔接关系,确保工业统计数据客观真实。在审核中,当前要重点关注几个指标。比如工业用电量、原料及主要材料、主要单耗指标。

2.要加强统计能力建设。一是要加强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继续完整的原始记录、规范统计台账,强化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把好数据采集关,是提高生产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所在。二是要强化统计业务知识培训。要利用一切平台开展统计业务知识培训。要对企业尤其是新增企业统计人员进行统计业务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统计知识。了解指标含义,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三是要强化统计法制宣传。要针对当前生产统计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统计法》的宣传力度,广泛开展统计法律法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