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创新观范文

时间:2023-04-01 10:54: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技术创新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技术创新观

篇1

[关键词]现代化 科学技术创新 可持续发展观念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165-01

蒸汽化电气化信息化时代在社会的发展中依次到来,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我们欣喜于贯穿其中的科技创新飞跃,却也不得不承认周围环境日益恶化。在我国接下来的建设中协调发展与环境、人口和资源之间的矛盾是不可忽视的重点。在此种情况下,在各项事业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需要大力开发充分利用资源,还需要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基础提供新的能量机会。据此可以说,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1】。

一、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可持续发展

在岁月的长河中发展是一种必然,但历经千百年的时间当前社会发展濒临瓶颈,几近停摆,各项事业急需创新以增加生机活力,以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正如培根所说的那样:“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说来不外是这样: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简单来说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时展的关键,而在这其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更是在无形中推动着、引领着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此我国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的两大基本发展战略,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面对当前紧迫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更是通过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满足激发建设新需求,从而令固有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新兴产业蓬勃向前,各项事业均站在时代的新起点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

同时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可持续发展观念早已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建设的层面,转而渗透到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四个方面多项事业中。所以各领域要真正鼓励坚持现代化科技创新。

二、坚持现代化科学技术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科学技术创新是世界主题,世界潮流,世界趋势。但是同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目前现代化科学技术创新的根基浅,且力量不足【3】。想要真正发挥其作用促进可持续发展还要有意识地在不同方面采取措施予以支持和鼓励。

(一)资源环境与经济建设方面

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我们受到的来自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大,逐步增多的人口数量,日益多样复杂的需求与短缺的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发展的阻碍。面对此种情况德国提出了工业化4.0战略加以应对,而我国为了避免以“阿喀琉斯之踵”现象等情况的出现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4】,用以推动经济建设中传统生产要素的效率提高,新的生产要素的出现,并对它们进行新的排列组合,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内生动力。具体如下。

1.建立并完善能源与资源体系

建立并完善可持续能源与资源体系其目的在于从当前实际的资源应用形势入手更具针对性地解决其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要不断探索创造新的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案,提高可持续能源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开发运用不合理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大力创新作用新能源,开辟使用清洁能源,促进光电等各种能源之间的转化从而令新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缓解能源紧缺带来的发展障碍。

2.实现经济建设的绿色化

可持续发展要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经济建设中各项事业的发展要坚持绿色生产,形成一种有效的抑制污染环境的经济体制。

第一是材料与制造即生产的绿色化。也就是要社会主体在生产过程中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等多方面的技术优势研发创新新技术,制造更高质量的绿色生产设备,更安全耐用的绿色生产材料。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回收、环境的恢复也要有关人员对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完善。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培育高端产业,减少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的投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我国经济建设的新领域。

第二是消费的绿色化。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在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消费观念下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使之不断科学化、绿色化;另一方面要研发新技术,推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创新从而研发出新的绿色环保产品以代替原产品,以此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基础上,令经济建设走上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二)文化社会方面

在各项创新中科学技术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主动力,文化创新是国家的软实力,它们在引领各自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碰撞融合,共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说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促进新思想新观念形成发展的同时,要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创新拓展文化传播途径,文化获取平台,令优秀的文化真正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内心深处,从而为各类创新活动的进行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三)生态环境方面

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当前被严重破坏的自然环境显然不适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而要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创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也就是说要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创新加深对地球自然环境、气候变化、污染破坏等问题的认识和探索,从而提高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应对能力,并真正落实到建设措施中逐步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治理发生的环境问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对于人民群众来说要将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创新运用到保证食品安全,改善医疗条件等工作中,令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

总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则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科技是买不到的,只能通过广大的人民群众自己研发创造,所以坚持现代化科学技术创新从而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只有如此才能令社会充满活力,让所有的生产要素竞相迸发;也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制约性问题,增强我国的发展力量,推动我国健康可持续性向前。

参考文献

[1] 杜飞进.论国家生态治理现代化[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1-14.

[2] 白春礼.坚持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03:259-267.

篇2

创新用人观

观念的更新是事业发展的前提,在深化企业改革中,企业用人观的转变至关重要。首先,用人观要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即“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相适应。同时还应体现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所谓一般性是指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这种制度就要求我们在用人上要具有开放性,敢于和善于吸收国外发达国家用人方面的好经验;特殊性是指我们建设的现代企业制度要具有中国特色,要符合中国国情,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其次,要树立“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用人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德和才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德才兼备不单是老实听话、踏实工作,而是要懂经营、善管理,具有开拓创新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创新用人制度

建立合理的人才选用机制是关键。应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开放竞争的人才任用制度;加大公开选拔人才和竞争上岗的力度;加大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工作力度:打破选人用人中论资排辈的观念和做法。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使每一个人才都能有机会在其岗位上脱颖而出,在竞争中接受选拔。要建立和完善公开招考、招聘、竞争上岗等办法,改革静态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能上能下、进出顺畅的流动机制,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开辟“快车道”。同时。还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企业应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体系,努力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化水平,走出重学历、资历,轻业绩、能力的误区,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对管理人才要注重“员工满意”,对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要注重“业内认可”。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对企业而言,能否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关键在于人才素质的提高。因此,要改变过去那种重使用轻培养的状况,在人才的培养及其方式的创新上下功夫。

培训激励。培训激励的突出特点是企业通过对人才提供培训的机会和条件,提高人才素质,激发人才的更强的创造力。例如拥有10万名员工的丰田公司,其快速发展与高素质、稳定的人才队伍和完善的人才培训密不可分。加入丰田公司的新员工要经历9个月的培训,管理和技术人员每3至5年要培训一次。在中国的多数外资企业实行“每年送10%至15%关键岗位专业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出国考察、进修、短期培训”的制度吸引和激励人才。近年来国内少数知名的大企业也实行了类似的培训制度以激励人才,但普遍不规范,还未形成制度化、公开化。今后国内企业对人才的管理应加强培训激励的内容。

篇3

小学数学学生创新能力《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关于小学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突出体现“发展性”方面,我认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只有具备了自主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数学上得到个性的发展,凸显数学的价值。在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创新的基点源于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渴求,创新欲望是创新的前提

创新欲望,也就是自主产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内容设置相应的情境。如可以把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和推动学生去钻研,去探索,将注意力放在人所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获得创造的成功。在教学“植树问题”时,设计教学情境:我们学校打算在东侧围墙边植树,一共长20米,每5米种一棵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呢?有的同学很快就告诉我需要4棵,显得很是不以为然,这时我故作不满意,让他们自己画一画图,解释给我听,他们一下子来了兴趣,都想证明给我看,结果在画图的过程中他们的意见产生了分歧,关于“两头都种”“两头都不种”“只种一头”争论不休,最后大家才统一意见,得出结论――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同学们就是在这种兴趣中,了解到几种情况的不同,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只要一个个新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生活情境之中去,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感兴趣,就会积极去探索,去创新。否则,则会对数学学科产生厌烦情绪,这就容易导致学习效率低,数学成绩差。另外,对于学生取得的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进步和成功,老师也要及时进行鼓励与表扬,让学生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滋味,认为学好数学并不困难,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样就使学生的”苦学”变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创新需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是创新的基石

创新能力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经过创新向新的知识变迁。基础知识较大程度地影响着个体的创新能力的形成。纵观历史,所有的发明都是在知识特别是相关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得以形成,因此学生掌握知识的质与量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要以知识为基础,要以知识为前提。创新如果失去了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学习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这一课中,学生只有对于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掌握以后,才有主动去找到方法的能力,才愿意去实践。只有当学生对旧知识具有充分深入的理解时才可能透过旧知识看到创新结果产生的现实可能性。理解得越深,思考的时间越长,就越接近创新的结果,体现出来的创新情绪、勇气和耐心越好,就越容易形成创新结果。所以要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或所谓“熟能生巧”重复练习。

知识为创新提供了基础,而创新结果又成为新的知识,知识的不断充实为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大的背景,所以会出现新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的现象。就如在这一课,当学生自己找出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已实践,那么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思考“8、7、6加几”用哪个方法更简便。这样,知识与创新互为前提,由于知识而产生创新,又由于创新而产生新的知识,如此循环往复向前发展。

三、创新必有其标新立异的一面,遵循其个性的一面,为创新找到正确的方向,使创新独具意义

一定的知识底蕴会产生在某一方面较强的创新灵感,所以在同一环境中给人的启发是不同的,即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尊重学生的合理化建议,让创新在实践中更具人性化。在学习10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计算时,有的学生喜欢笔算,尝到了从低位算起的甜头,有的学生喜欢口算,认为从高位算起更容易理解,思路更清晰,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各自找到了一个支点,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多样化的思维。又如,在进行计算8+9的方法讨论时,孩子们出现了多种想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想到8+2=10,就将9分成2和7,8+2=10,10+7=17;有的学生用“凑十法”,想到9+1=10,就将8分成7和1,9+1=10,10+7=17;有的学生想到9+8=17,所以8+9=17;还有的同学在计算“8加几”的算式中找到了规律,想到在“8加几等于十几”中得数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2,因为2和8凑成了1个十,9-2=7,所以8+9=17。在这里,虽然课本中并没有要求我们教学所有的方法,但孩子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愿意去努力用新的思维解决新的问题,愿意去尝试并得到了不同的标新立异的见解,我们不能一刀切,固化孩子的思维,而应该感到欣慰并尊重他们的合理化建议,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创新。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定要务实,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优化方法,抓住关键,助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极大限度地培养其创新能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实事求是,随时关注学生的动态,及时抓住每一个机会,在新课程实施中为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而努力!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化学;应用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被广泛应用到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也凸显出了很大的优越性。有研究结果发现,将信息技术引入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以更加有趣、生动的形式给学生展示微观、复杂的化学知识,有利于学习难度的降低、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益于教学效率的优化。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活动,是教师继续思考的问题。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初中生普遍对生动、有趣的事物具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要想有效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努力将其作为设计教学方案的切入点与落脚点,尽可能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与生动性。而信息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其可根据化学教学的具体需求,灵活地为学生播放动画、声音、图像或文字,使学生真切感觉到化学知识的生动性,从而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中来,最终为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奠定基础。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酸和碱”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课堂导入中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从网络上下载周杰伦的《青花瓷》改编成的与“酸碱性”有关的歌曲,使得学生在聆听与跟唱歌曲的过程中了解酸碱实验的基本情况,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化学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搜集与化学知识有关的网络素材。另一方面,教师还可借助信息技术搜集一些“奇妙”的化学现象,利用书本上的知识对其本质进行合理解释,使得学生真切感觉到学习化学的价值与作用。比如,曾经在网络上热搜的“死狗洞”现象,教师就可将其视频播放给学生,让学生讨论、分析与研究导致该现象出现的原因,然后将是可将其与教材中“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这一章节联系起来,向学生预告后期学习会解开谜底,以制造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相关知识的兴趣,为高效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二、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化学概念形象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化学知识的最初时期,对于他们来讲,要想全面而科学地理解较为复杂的化学概念,还有很大难度。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及原子等概念,就需要教师大胆创新传统的教学形式,积极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凭借自身优点可把我们人类平常肉眼看不清楚或观察不到的想象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得他们可借助多种感官感知与体会化学知识,最终扎实掌握相关内容。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物质构成的奥秘”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来组织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用动画形式给学生展示各种物质原子的构成方式,使得学生生动了解原子的内部构成及物体的一个分子是由多少原子构成的。另一方面,教师还可引导学生用记忆地图的方式比较各种原子的构成,以便于记忆。由于化学物质的排列、运动、结合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这就使得很多学生面对这样的知识不知该如何下手学习,而信息技术可为学生展示立体的、形象的分子及原子方面的知识,从而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相关内容提供了条件。

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效率

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长篇大论的空洞说教不如短短几分钟实验的教学效果。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是教师将学生带到实验室,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参与到实验活动中。这种实验教学形式虽然可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但是大多数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U性,不适合学生都参与。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不降低实验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主动到信息技术应用其中,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从网络上搜集相关实验的教学素材,比如视频,播放给学生,使他们明白各种条件下有什么样的实验效果。并且,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只会给学生展示按部就班的实验步骤,完成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不能较好地满足初三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也希望了解实验失败会出现什么结果。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亲自操作实验为学生展示正确的熄灭酒精灯的方法,然后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用嘴吹灭或者其他错误方法灭火可能导致的事故,使得学生也能对一些不规范操作有一定了解,从而加深对正确操作步骤的印象,并且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度。

总之,初中化学教学把构建高效课堂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而将信息技术引入其中可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大幅降低教学难度。因此,教师应深度探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技巧,并主动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最终顺利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印岐.利用信息技术创建高效初中化学课堂[J].考试周刊,2016(33):142.

篇5

近年来,大数据(big data)一词越来越多引起人们的重视。大数据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极大地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获取利用知识和信息的传统模式,促使海量的、复杂的和多结构数据信息更易于获取、分析、挖掘,从而引发人类的思维模式革新[1]。目前,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思维逐渐渗入到图书馆服务与管理创新,特别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影响作用日渐深入。大数据思维引发人们的思维观念变化,将引起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服务理念、服务手段、服务基础、服务载体、服务管理等的变革。

1 大数据思维和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内在联系

1.1 大数据思维

思维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大数据思维是基于多源异构和跨域关联的海量数据分析产生的数据价值挖掘思维,进而引发人类对生产和生活方式乃至社会运行的重新审视[2]。它以感知的技术为基础,又超越了大数据技术的界限,包含思维态度(人们思想上对大数据的认识和重视)、思维方式(大数据思维范畴)。大数据思维的丰富完善是驾驭大数据和实现其价值的关键。大数据思维的本质在于激活数据价值和释放数据潜能。其特性具有开放性、规律性、无偏性、关联性[3]。大数据思维的开放、采集、连接和跨界的属性,极大地提升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知识的易取性、快捷性的速度与精确性,以至于用户知识获取方式的变化几乎完全颠覆以往通过完整的专业文献收藏所形成的学科文献提供能力和依托专业工具书所形成的学科问题咨询能力[4]。也就是?f大数据思维将对高校学科服务的改进和提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包括学科服务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理解、新定位,为用户提供学科知识支持。

1.2 大数据思维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促进

1.2.1 大数据思维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提升。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学科知识联系密切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走在图书馆服务的前列,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不但表现为大数据技术,而且更突出大数据思维,思维的转变,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是一种用户需求为本,寻求解决用户疑问的知识服务[5]。从本质上是一种知识咨询,以专业的知识组织、知识发现、知识利用为内容,需要用大量的相关知识、数据去支撑。学科服务的知识、数据总是呈现出多样化、动态化,很可能是单一的专业领域,也可能是跨专业领域,更可能是多个专业领域的复合知识和数据。同时,知识和数据的拥有者也可能是多样化或复合性的,有单个信息机构拥有,也可能是两个或多个信息机构共同拥有。大数据思维下,这种知识交织的情况更加显现、复杂,这将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原有的服务内容和方式上延伸带来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因为随着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学科服务知识咨询的数据资源将日益扩展、深化和细化,而大数据技术及其思维方式又使知识和数据的开放性日益提升与拓展,各学科的知识和数据联系紧密,融合充分,为图书馆与专业机构的多领域、高层次合作注入全新动力。大数据思维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模式,一个课题或者项目已经不能通过单纯的个体技术、思维来完成,需要多种知识结构作为支撑。多类数据的拥有、融合、挖掘与利用的深化发展,推动着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正在进行的文献资源、数字资源、网络资源建设。

大数据思维直接促进图书馆学科服务质量在更高水平上的提升。1)大数据构建学科服务质量提升的基础。大数据思维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不仅仅是靠馆藏资源、建筑空间、服务水平这些传统的指标和设施,对庞大的各类数据的挖掘与分析能力和大数据的拥有量将成为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首先是结构化数据,即图书馆原有数据库中的电子图书、电子报刊、书目信息、毕业论文电子版等。其次,也可能是非结构化数据,像被记录下来的用户在图书馆的借阅行为、阅读习惯等,或者用户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被记录下来的数据,如在工作场所、娱乐场所、商业活动、社会服务的信息行为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与预测,更容易快捷找到学科服务的内容、方式和方向。2)大数据将成为学科服务的核心资产。有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数据总量每两年就会增长一倍,预计到2020年人类拥有的数据总量将会达到惊人的35万亿GB,新增数据中,90[WTB3]%[WTBZ]以上属于传统技术难以处理的非结构化数据[6]。尤其是随着人们对大量的如用户借阅习惯、服务消费痕迹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分析技术的日渐成熟,大数据将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大数据的数据分析、数据处理和数据挖掘在知识咨询中的重要的核心地位,构成了提升学科服务的中心环节。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要高度重视数据收集工作,同时加强对现存数据的处理,特别是加强对现存数据的分析、加工、整合和重组,把随机的、分散的、无序的信息转换为规律的、集中的、有序的结构性数据,构建起学科服务的数据保障,这是提升学科服务质量最坚实的基础性工作。

1.2.2 大数据思维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引起人们思维的革新,将对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带来挑战。当前许多高校图书馆服务信息资源和数据处理能力十分有限,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不能物尽其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学科服务水平的提高[7]。一方面,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数据采集、存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学科分类越来越复杂,对数据要求类型也就越来越复杂,图书馆硬件设备要支撑复杂数据的管理以及分配,必须随之升级到较高水平。新技术开发与运用、新思维介入,针对新数据和原有数据收集、集成与处理,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带来了新问题,也将是学科服务创新的突破口。

关系型数据库不断扩展,将形成许多初具规模的元数据仓储,随着用户的不断增长,数据量也随着长时间的累积变得越来越繁杂。利用大量的复杂数据分析技术与工具挖掘大数据的利用价值并提供给学科用户,传统而单一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已显得苍白无力,新技术工具应用和作用将成为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的驱动力。高校图书馆要及时预见和顺应这种发展趋势,主动创造条件应用智能化技术解决大数据思维下数据搜集和处理问题,如对随时无处不在的海量信息数据的智能抓取、对数据中有关关键词的抽取和存贮等。更要重视以往被忽略的非结构、半结构化数据,如用户的浏览记录、生活数据、社交信息等的搜集和处理,让这些数据转化成学科服务的核心资源,为学科服务决策提供丰富的依据。图书馆服务手段的智能化程度提高与智能化技术、工具、平台的应用,用户所需的图片、视频、文本等信息将能够大量而迅速地获取,同时主动引导用户去发现其他具有隐性用途的数据,让知识从单个用户拥有转为多个用户拥有,并相互流通与传播,使隐性知识变为显性知识。因此,大数据带来的技术创新就会极大地推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创新。

2 大数据思维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的重要环节

2.1 数理基础―大数法则

大数法则是一种基本的数据要求,主要是解决大数据同质化条件下数据的整合。从某个高校角度来看,热门学科和冷门学科对高校图书馆资源需求是不相同的,但从图书资源和学科需求来看是基本一致的。如果能将高校图书馆进行区域共享或通过网络整合,从更大的环境角度来看,同一图书资源被需求的概率是相同的,所以,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应综合平衡,不能有所偏废,防止过度搜集热门学习资源,导致难以进行全面的数据信息的查询。通过大数据的抓取、筛选和分析出统计数据,自主地找出潜在标的,更加科学地设定各种调节因子,通过对用户留下的各类信息和数据的精准分析,用户输入的数据会存储到一个数据仓库中,加入这个数据仓库的容量不能满足数据的存储要求,这些数据将会成为一个数据集合。数据集合超过预定的数值,一旦进行合并,这些数据的格式就会统一,多余的数据也会被筛选出来并删除。详细的概念附属于宽泛的概念之下,两者之间为递归关系。知识架构是构建知识地图的最主要元素。搞清楚不同群的逻辑联系,并寻找上位类和下位类的节点,通过节点的查询可以明确之间是否具有“包含”关系或者是“交叉”关系[8]。可见,大数法则的引进可以有效提升图书馆学科服务管理数据以及信息的准确性,更好地为用户进行服务。

2.2 有效的数据筛选

大数据有数据体量巨大、价值密度低的特点。特别是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更是体量巨大,价值密度更小。统计数据显示,世界结构化数据增长率大约是32[WTB3]%[WTBZ],而非结构化数据增长率则是63[WTB3]%[WTBZ]。非传统结构意义的大数据意义并不在于“大”,而在于“有用”。数据的价值含量和可应用成分比数量更为重要。并不是任何数据都必须存储到记录用户行为的数据库中,由于这些数据源之间的联系不是很明显,我们需要从中挑选出我们需要的数据。步骤应当是,按照日志信息中的数据进行类别划分以及权值分配,目的是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浏览器的信息和用户的时间信息并不是我们需要的,所占权值就比较小,可以删除,或者是将它们的权值设置为零。进行过数据筛选之后,用分众分类方法将用户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类,使不同用户相同的兴趣关联到一起,信息依照特定的规则组织整理,从杂乱无章转变为有序状态。再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设定关键词等直接过滤掉无用的信息,选择出有效信息并按一定的规则分类整理,形成有利用效能的数据库,方便用户的搜索使用。近些年来,一些高校关系型数据库在不断建设,形成了许多初具规模的元数据仓储,为学科服务提供了很大的数据选择和加工空间。

3 大数据思维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实现机制

3.1 实现开放是基础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方式主要还是沿袭传统的封闭式阅读模式,信息资源利用程度不高,有些信息资源较为紧俏,而有些可能是备而不用。各馆自成体系,馆之间难以进行信息共享,用户之间也缺乏交流,这些都制约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质量的提升。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思维深入人心,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必须认准学科服务在教学和科研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处的地位,转变思维观念,注重内涵发展,变传统封闭式服务模式为开放式服务模式,包括学科馆员主动性、知识资源开放获取、设备易用性等,提高学科知识利用程度。首先,大力进行相关学科知识资源的整合。将高校图书馆中的各类数据资源、网络资源以及馆藏纸质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进而提高数据资源的整体效应,解决“一键式”实时快速检索问题,满足大数据思维下图书馆学科服务知识资源建设的基本要求。其次,加强知识资源的维护。对于已开发的学科课程资源,让校内外用户通过高校图书馆网站进行相关学习内容的下载,并搭建在线交流平台,方便教师进行指导,及时满足用户的数据需求。再次,将每个高校的优势学科信息资源结合到一起,尽力构造横跨学校、学科以及地区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实现优质资源的局部共享。学科馆员需要在这种联盟中承担学科和课程的协调人,专门负责信息的、搜集以及管理等工作,同时还要充当学习者与教师之间交流沟通的媒介。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应重点解决好大数据用户分析的问题,将各类用户进行整理分析,区分出各种用户来源和性质,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学科管理团队。这样,学科管理团队或组织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科和课程的重新设计或完善,提高学科管理和课程设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3.2 关键在于个性化服务的开展

传统的学科服务的服务流程,是学科馆员将结构化的文献信息、数据、线索或将经过一定数据分析加工的知识产品提供给用户,是一种标准化的服务[9]。其最大弊端在于,把所有用户当作一个用户来对待。在大数据思维下,强调通过对用户信息,即浏览记录、生活数据、社交信息等非结构、半结构化数据的搜集,并加以及时数据处理,进而了解用户的个性,合理地掌控和?O计服务的个性,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知识化、个性化需求。

一个高校涵盖多个学科,用户年龄不同、阅历不同,需求也不同,使个性化服务比较分散。但分散的单位可大可小,大到一个有同样需求的用户群体,小到每一个人。利用大量的非结构、半结构化数据资源,最大限度地适应每个用户的阅读习惯和信息需求,将是今后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发展的方向。1)根据用户的信息和个性化需求进行服务分类,在此基础上依托知识管理手段来进行智能化分析和管理,制定有效的个性化服务决策。2)创新个性化服务的手段。高校图书馆通过优化阅览环境,强化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等手段,积极探索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之路。要主动挖掘用户需求,开展入馆教育、用户培训、参考咨询、文献传递、回溯检索、定题跟踪、信息推送等多样化服务方式,提高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质量。

3.3 实现创新服务模式是重点

在大数据思维下要采取不同于以往的创新服务模式。首先,要吸取广大用户的建议,设法扩大阅读面,设置多样化的阅读形式,使用户尽可能多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其次,以用户为核心,通过信息技术将高校图书馆服务空间进行外部拓展,也可以更多地引入外部信息来源,扩大信息活动的适时性需求。再次,构建图书馆的各类资源、网络学习服务平台及用户等信息动态系统。师生使用信息的同时也会产生信息,开发和利用这种信息,应置于图书馆整个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地位。图书馆所有的设备以及系统、功能与服务,都要根据师生用户的需求设定,建立起多方位、多渠道为用户服务的平台。另外,还要进一步扩展图书馆的互联网功能。图书馆可以借助一些互联网工具为学习者创造随时随地的“网络社区”,不断建立起用户之间的动态管理和动态服务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移动图书馆、RSS订阅、智能聊天机器人等个性化定制服务,提高阅读的便捷性和有效性,解决知识爆炸时代的“知识垃圾”给用户者带来的阅读效率低问题,提高阅读效益。

篇6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外科直视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07年12月至2012年9月心血管外科收治的116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患者各58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临床路径的护理,比较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的各种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路径组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不良情绪、院内感染、并发症、变异、差错、投诉发生次数及重复不必要的检查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病人掌握健康知识程度、遵医行为及患者和医护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外科直视手术中应用,实现了多学科合作、改善临床效果指标、减少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升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及遵医行为和服务满意度、改善病人生存质量和幸福指数;且有助于规范护理行为,提升团队协作精神和工作效率,确保护理安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利于医院质量和成本管理,促进护理工作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临床路径;心血管外科;直视手术;效果

近年来,医疗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和目标就是努力实现让病人享有高效、优质、低耗的便民、惠民医护服务,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nursingpathway,CNP)正是这样一种可以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CNP一种科学、有效、综合、标准、规范的,在住院期间实施“以病人为中心”为目的的导向式的护理管理新模式。是各学科与病人相关护理人员,研究制定恰当、有序、有时间性的服务计划,可以为患者提供质量高、周期短、资源省、费用低、投诉少的护理服务。它在医疗领域已逐渐开始实施,首先是在常见病、多发病种中推行。目前医疗行业竞争激烈,CNP在医院的开展迫切需要扩大疾病覆盖面,即要从常见病,多发病向医疗风险大,技术含量高、费用昂贵,死亡率高的偶发的,复杂、疑难病种扩展,因为在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成本,降低住院费用,提高综合满意度等方面,临床护理路径都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引起医患关系备受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探讨其应用效果,选择在心血管外科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病人中尝试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7年12月至2012年9月心血管外科收治的116例各类心脏疾病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平均年龄为36岁,其中男38例,女78例。疾病类型包括房间隔缺损12例、间室隔缺损21例、动脉导管未闭9例、法洛四联症15例、风湿性心脏病伴二尖瓣狭窄35例、风湿性心脏病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8例、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4例、冠状动脉搭桥2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各5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疾病类型、病程长短、严重程度、就诊时间、手术方式、家庭经济条件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心脏病变的诊断标准,患者同意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合并症和不同意合作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依据疾病类型与手术情况进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路径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包括:①CNP制定:首先由医院相关各科室专业人员组建成临床路径小组,共同集中依据标准护理计划对护理程序的评估和特定病人群体临床资料的全面、分析、论证、总结,制定实时的病人住院期间工作路线图,即临床路径表,适合一定病人的,以保证科学性、实用性和以最大康复为原则,以护理时间为横轴,以各项护理手段及程序为纵轴的预期的护理目标和细节框架,并反复进行检查、讨论、修改、最后形成适用于包括医护人员和患者版两种路径表格及变异记录单。路径表的具体内容包括:患者从入院后需要实施的医疗内容、详细的入院宣教、诊断评估、辅助检查项目频次、用药范围、病情监测,手术方案、麻醉方式、心理护理、饮食、生活指导、治疗过程、护理措施、活动康复计划、出院指导、预约复诊时间等。护理版临床路径表是护理措施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由临床路径小组成员汇同多部门、多学科专业人员透过流程分析与病历审查方式,确定每日应执行的诊疗护理活动。患者版临床路径表是以健康教育为主导,可以提早让病人了解在整个住院期间每一天所有可能发生或将发生的事情,使病患认知其医疗过程,降低焦虑,增加与护理人员间的合作程度。②CNP实施:首先由责任护士包干到具体每位患者,将制定好的护理版和患者版路径表,发放给病人(家属),让患者了解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有关问题,了解住院期间的护理目标。实行首护责任制,尤其是入院当天,宣教尤为重要,可迅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从而取得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和参与意识增强,为病人提供整体、持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再者,所有参与的护理人员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在全面了解该CNP记录表内容并掌握如何执行、填写的基础上,按照护理路径表内容、程序、方法和时间进行,负责随着患者走CNP记录表的传递。在执行过程中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病情变化做到适当修改、完善并注明调整原因。在护理人员每完成一项护理措施时,病人(家属)参与督促在表格内签名或打钩以示标记。而对患者实施护理时,每天由床位医生、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一起进行护理查房,检查患者病情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补充和强化。对于未完成的项目应在表格备注栏中作必要注明,记录原因及纠正措施,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记录,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在护理过程中,如果与临床护理路径发生偏离,则作为发生变异走出路径,对其偏离进行记录,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及护理工作相关效果等指标。

1.4判定标准

首先制定各种量化统计表和质量检查表,由管理、财务、信息等部门负责督查、统计平均住院日,发生总费用、院感、差错、并发症等发生率。其次共同制定健康知识调查表(包括围手术期护理、饮食、药物、卫生、活动、康复等知识),由护士长进行发放,调查统计手术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再者制定医护、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等),分别调查双方满意度。

1.5数据处理

将统计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

2.结果

两组患者相关效果指标比较见表1,护理工作相关效果指标比较见表2,P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综合、标准的护理工作模式,是整体护理服务模式的深化和强化。它是一把双刃剑,不仅是以患者需求为中心,以患者满意为目标,实行医护、患分组一体化,护患团结协作,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参与,为患者提供整个住院过程,有预见、有计划、连续性、个体性的优质护理和健康教育服务,达到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院感发生率低。还能使医院的综合护理质量提升,护理项目、时间、衔接流程管理得更优化,工作效率提高,医疗成本降低,节省医疗资源,充分达到成本效益管理的目标,医护人员及病人满意度均能升高。因而临床护理路径确保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照护理念的有效实施,确实可以为医院、医护人员和患者带来共赢的效果。

目前,心脏病人及家属对于手术治疗常常不能接受和了解,尤其对医院技术水平持怀疑状态,担心手术的危险性、术后疗效,治疗费用昂贵,经济负担不起等,特别是成年人,忍受病痛几十年,思想状态更为复杂,常常表现出固执、孤僻,病人生存质量很差。另外,作为心脏手术创伤也会导致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实施CNP时,责任护士热情接待,耐心诚恳地全面介绍医院情况,对病人按需疏导、沟通,提前告知诊疗过程与住院情况,最大程度地尊重患者和家属的知情权,充分宣教疾病的治疗、手术、康复等方面注意事项及成功病例的介绍,取得患者家属信任。在多数病例中,是可以通过手术解除病痛或改善症状的,让病人转变思想,建立起护患指导、参与和配合的护患方式,调动病人参与到接受手术治疗及自身康复护理中,患者的遵医行为和不良情绪明显改善,从而恢复了健康,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CNP增进护士交流,提高健康效果,能够及时发现患者有可能发生的一些异常情况,给于健康指导,患者及时得到治疗,促进康复,CNP应用使护士主动以患者为中心,深入细致地完成预先设定的每日护理内容,主动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满足患者对疾病基本知识及康复知识需求,掌握自我护理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同时进一步增强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依赖感,密切护患关系,有效减少纠纷,病人满意度也大幅度提高。

篇7

主题词科学技术创新复杂性系统整体思维

科学技术创新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而复杂性来自混沌与秩序的边缘。在圣塔菲研究所成立的时候,原来“混沌理论”一词已被宏大的“复杂性理论”所取代了。混沌理论对其范围有严格限制,仅限于对自然界系统的非线性动态行为的数学研究。相反,复杂性理论则被认为可以用于复杂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中随时间变化的行为层面。社会系统并不仅仅是由它们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固定规律所限定的“复杂适应性系统”(complexadaptivesystems)。相反,它们是可能随时间演化而改变其自身发展规律的“复杂演化系统”(complexevolvingsystems)。

科学技术系统创新运动是一个貌似无规则运动的有序性演化过程,具有典型的复杂系统特征。第一,多因素性。技术本身是各因素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技术不等于各因素简单相加。各技术要素在技术系统中也不再是原来的因素,因素自身在技术系统动力下也发生了相变,或者说,技术性因素、实体性因素与知识性因素都具有了技术所拥有的整体性。技术因素的作用方式要受技术系统运行模式和运行状态的制约。第二,多层次性。尽管技术的各因素受技术系统动力的作用发生了相变,但技术本身却生成了一种稳定模式。技术的稳定模式是由技术本身决定的,是由科学的技术应用与技术理论的层次性决定的。科学技术系统内有稳定的周期解,周期解内还有混沌区,这种结构无穷次重复着,具有各态历程和层次分明的特征,即存在有界性。第三,多变性。复杂非线性科学技术的创新过程本质就是经历混沌走向有序,因此具有混沌伸长和折叠的特性,这是形成敏感依赖于初始条件的主要机制。伸长是指系统内部局部不稳定所引起的点之间距离的扩大;折叠是指系统整体稳定所形成的点之间距离的限制。经过多次的伸长和折叠,轨道被搅乱了,形成了新对称结构或混沌。

由于科学技术创新系统具有典型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特征,因此,可对其运用复杂性理论进行管理。

1转变思考方式

牛顿力学是近代科学的典范,是近代科学建立的基础,牛顿力学是典型的决定性理论,是可测量和可预测的。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两次重大变革所创立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分别排除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测量过程的完全可控性。混沌理论的诞生打破了拉普拉斯决定论,被视为20世纪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第三次革命。混沌理论认为,非线性系统运动具有无穷大周期且始终限于有限区域、轨道永不重复的、性态复杂的运动,不可能无限精确和无限长时间地测量和计算连续变量。混沌理论解决了困扰牛顿(Newton)力学的三体问题,创立了研究n维相空间的不确定解的理论,混沌理论使人们认识到非线性系统演化既是决定论的又是随机论的。决定论的可预测性,只适用于那些宏观的缓慢的周期或准周期的稳定运动,然而,这样的运动实在是太少了。

科学技术创新复杂系统倡导最重要的事情是改变固有的思考方式,放弃机械论和宿命论,学会欣赏并应付联系、物力论(Dynamism)和不可预测性。因为科学技术创新过程是多因素复杂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对确实存在的运行模式(即现实存在)进行领会,即正视多元化存在,并对不可预测的事件进行反应。为了使科学技术创新过程自我发展为“复杂演化系统”,有必要对学习、多样性和影子系统(Shadowsystem)观点的多元化进行鼓励。

2并不是对每件事都需要进行控制

科学技术对客观事物既进行决定论描述又进行概率统计论描述,这两种描述方法已经共存了几百年。决定论认为,任何一个力学系统只要知道现在的行为就可预测系统的未来行为。概率统计论认为,受许多偶然因素的影响,系统的未来状态并不完全确定,需要用概率统计方法来描述。

KAM定理很好地解决了决定论和概率论这对貌似矛盾的问题。KAM定理指出,保守系统有可积和不可积之分,可积系统的运动是规则的,遵循决定性规律,不可积系统表现出随机性,成为统计物理学的基础。对不可积系统,KAM环面包围着随机层,当不可积系统的自由度少和扰动不大时,KAM环面包围的随机层测度极小而可忽略不计,统计物理学就不适用了,而应该应用牛顿定律。当不可积系统的自由度和扰动很大时,根据“阿诺德扩散”,KAM环面逐渐减少而随机层迅速扩大,系统只具有极少数的规则运动,规则运动变为次要的,系统出现了大量的混沌运动,这时才能用统计物理学来研究该系统。

科学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近可积哈密顿系统,随机成分有限,导致不可积性的扰动项很小。在科学技术创新知识系统处于混沌性态时,确定论和概率论随机交替作用,但确定论占据主流位置,基本能朝向希望的途径发展。随机成分确实存在但有限,因此,在复杂的非线性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可能对每件事都进行控制。应该相信混沌性态是貌似不规则的有序,科学技术复杂演化系统不仅反作用于环境,还会反作用于自身,随着时间的发展,科学技术总会不断出现新的有序状态。

3与环境共同演化

复杂性理论借鉴湍流研究思路和方法,认为科学技术创新系统同时存在混沌子空间和对称子空间,两种性态此消彼长,不断和外界环境互动而发生转换。在湍流中规则运动包含有小尺度的混沌运动,在混沌运动中又包含着更小尺度的规则运动。这说明,科学技术创新系统是与外界环境紧密联系,并不断互动发展的耗散系统。

科学技术创新系统与环境相互影响、共同演化,这就需要时刻准备好对环境进行反应,凭直觉领会那些驱动科学技术创新变迁的环境模式,根据需要进行适应,而且随时准备抓住各种出现的机遇。科学技术创新系统的三种性态,稳定区域(墨守陈规)、不稳定区域(瓦解崩溃)和混沌边缘(变革栖息地)中,混沌边缘最适宜与环境共同演化。

在混沌边缘,在一种“有限不稳定状态”下,正统系统(主流文化、结构权力等级体制)和影子系统(蕴藏矛盾、变化潜力的非正式组织)能维持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张力。正统系统可以提供清楚的指导,对适当的结构和程序进行授权,以及抑制人员中的不安情绪。同时,影子系统可以激发观点的多样性,并且削弱正统系统的力量迫使它进行不断变革。这样,组织行为表征为耗散结构,组织在不断变化的现实面前能以新的方式执行基本任务或者追求崭新的基本任务,组织的创造性和创新方面的潜能都展现了出来。

4整体思考

技术创新系统的复杂非线性要求寻找整体模式来思考问题,并用整体的方式来控制创新过程,而不是试图控制每一个细节。整体思考是探索那些在不利的模式下能够产生最大影响的微小变化,并施加微扰改变系统运行轨道,避免蝴蝶效应。

4.1建立连接

在经典物理学中,时间是可逆的,事物的发展不存在演化;空间是平滑的、线性的;时间和空间不相关联,各自独立存在。复杂性理论认为,由于非线性的作用,时间的变化是单向的、不可逆的,既可以实现从有序到无序的变化,也可以通过自组织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空间也不是平滑的,不仅存在整数维也存在分数维,整数维是分数维的近似和抽象。此外,通过考察系统中某一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序列,可以重构相空间,得出奇怪吸引子的维数。这表明复杂性空间的形成也反映了事物发展在时间上的积累。因此,在复杂非线性系统运动中,时间和空间是相互关联的,应该将时间和空间看成一个统一体,系统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科学技术创新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时空整体性的,任何因素在时间维度或者空间维度的变异都可能影响到其他因素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整个进程。而整个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复杂系统的动力机制下,似乎只能通过彼此之间以及与整体的关联来得到了解。因此,科学技术创新过程关注的焦点应该是各种因素的时空关联,正是时空关联的模式决定了一个系统的表现。整个系统处于密切关联之中,并与他们的环境不断进行交换,与之共同演化。

4.2适应复杂性

混沌理论是关于非线性的科学,它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非线性的,线性只是非线性的特例。经典物理学的线性观,导致了事物发展的简单性、确定性和还原性。复杂理论的非线性观,是线性与非线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局部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对立而统一的,前者是事物发展的暂态,后者是事物发展的更基本的更普遍的本质特征。因此,研究问题时应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研究复杂性现象时,用复杂性方法来处理将会显得简洁而有效,反之,采用简单性的方法来研究将会显得繁杂而无效并且得不到事物发展的本质特点。例如,奇怪吸引子是很复杂的,它可以采用自相似和分数维来简单表示,但如果采用探究轨道的简单方法来研究将是得不到一条确定轨迹的。同样,在研究简单性事物时,如果采用复杂性的方法来研究也将是无效的。

将多元高阶方程化简以便求解,即将复杂现象简单化是我们的思维定势。然而在科学技术创新过程中,过于关注细节往往不能产生创新成果,在创造性思考时,复杂性思维是必要的。虽然复杂性思维可能不符合常规,甚至会引来混乱和困惑,那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受欢迎的。很多创新团队刻意追求工作环境、工作方式的不可思议,目的是激发人的创造性,而不是被惯常的生活习惯所泯灭。最好的想法不总是来自高层,而且组织内的人都想事业有成,控制只是一种幻想,如果给予适当的扶持,每个人都有可能做作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4.3让过程成为进行时

物理学中的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它们所揭示的是关于简单性事物的基本规律,事物的发展是线性的、可逆的,必然也是前因后果的。而关于非线性现象的复杂理论,由于存在奇怪吸引子,事物的发展结果必然会导入吸引子,呈现出目的性。由于生物学、社会学等是关于复杂性现象的科学,因而也就是目的性的科学。事物发展的因果性是基本的、暂态的,而事物发展的目的性是事物的最终结果,两者是不可分离的。事物发展的目的性要通过事物发展的因果性来保证,而事物的因果发展必将会导致一定的目的性。

物理系统,如天气预报是由有限的确定性定律来支配的,有可能观察到奇怪吸引子是怎样产生的。然而,科学技术创新是人类一项复杂的创造过程,受到无穷多个因素及大量随机因素的影响,奇怪吸引子似乎说明不了什么。由于人类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科学技术创新的行为不可能用相同的方式进行解释。人类可以思考和学习,根据自身目的进行行动,而且能够反对及驳斥假定适用于他们行为的任何规则。因此,在方法论上要求我们做每一件事情时必须要制定所要达到的目的,而对于实际工作中的每一步则要实事求是地遵循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4.4复杂演化管理

逻辑思维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强大思维武器,科学研究中所揭示的规律性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来保证其正确性的。当然,知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也是很重要的,它往往能导致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在研究科学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陷入混沌迷蒙的境地。根据混沌现象的长期不可预测性和遍历性,我们将无法通过逻辑思维一步步地走出混沌。因此,这时就应该不拘泥于传统理论,而要大胆地猜测、冒险和创新,进行直接的下意识思维,然后再把中间过程联系起来进行逻辑思维来判断这种猜测的正确与否。所以说,逻辑思维是很重要的,知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也是不可缺少的。

复杂性理论不是系统的,而是整体观的方法,它所强调的不是稳定性而是重视创造性与变革,追求的是“成为学习型组织”。当创新思维被非逻辑思维推向远离平衡态的时候,自组织过程会自然而然发生,它们可以产生更多的变异体并且对周围环境进行更加灵活反应。

参考文献

1AliOkasaoglu,TayfunAkgul.ChaoticMaskingSchemewithaLinearInverseSystem[J].PhysicalReviewLetters,1997(4)

2H-JStockmann,QuantumChaos:AnIntroduction[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3迈克尔·C·杰克逊著.高飞,李萌译.系统思考——适于管理者的创造性整体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黄润生,黄浩.混沌及其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5王兴元.复杂非线性系统中的混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6周守仁.复杂性研究与混沌控制及其哲学阐析[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7弗朗索瓦·吕尔萨著.马金章译.混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篇8

[关键词] 科技 持续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并正在给人类展示一个互相矛盾的事实:一方面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社会生活的极大提高。另一方面是人类生存危机前所未有的加深。严酷的现实使得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必须走一条新路――科技持续发展之路,也就是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人类的内在尺度与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以及人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一方面继续推进科学技术,增进人类的福利,另一方面合理利用科技成果,减少、避免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

一、现代科技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要实现科技持续发展,面临困难重重,主要受政治、经济、军事等的重大影响,还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的深层制约。第一,科技“政治化”的影响。早在20世纪初,列宁在对近代国际政治格局发展历史的分析中就指出:科学技术的奇迹,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瓜分世界、左右政局的重要手段。二战以来,特别是高科技出现以来的历史表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世界政治格局形成、改造和转化的坚实基础。当今,世界各国无一不把科技强国作为自己的发展战略。科技政治化的结果加速了科技发展的失控,科学技术这匹烈马愈益难于驾驭。第二,科技“商业化”的制约。在我们这个极度商品化的社会中,科技正在被市场所左右,为利益所驱动,被商业化这个“幕后角色”所操纵,一些企业或政府为了少数人、个别集团或个别国家的经济利益,无视科技成果运用的后果,公然置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而不顾,不仅直接地伤害了本国或他国的消费者,还导致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第三,科技“私有化”的阻碍。科技愈来愈深地卷入经济和军事政治,科学家们不得不屈从于商业秘密和军事秘密及国家信息安全的要求,而破坏自由探索和自由发表的公有原则。一些科研项目不被公开,许多科学实验秘密进行。第四,人类认识局限的限制。科学技术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但同时具有不完善性、开放性、发展性和不可穷尽性。正由于人类认识发展的阶段性和局限性,从而制约着人类对科技运用的后果的正确判断。农药DDT问世时,人们只知道它对虫害的抑制作用,却不知晓它对人的危害,特别是对这种危害的长远后果难以预料。今天,转基因作物已经风靡世界。然而,转基因的潜在危害和威胁,如对人、畜健康的作用,对环境、生态的影响,还不得而知。第五,破缺的文化观念的束缚。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学主义盛行,文化出现破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裂、失衡。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真理,是正确的乃至唯一正确的知识;片面主张知识就是力量,并试图以科学的知识模式延伸到一切人类文化之中。结果是,人文科学被技术科学所挤兑,科学精神张扬而人文精神失落。

二、传统科技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

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新的选择。科技持续发展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科技的发展在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满足人自身与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它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科技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综合已有的研究,传统的科技发展模式有以下几种:

1.科学发展的理论模式

(1)着眼于科学内部发展规律性的研究

比较有代表性的先后出现了以下几种: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以试错法为尺度,给出科学进步四段式:P1―TT―EE―P2;一再强调,“认识论的中心问题一直是也仍然是知识的增长问题”。库恩的科学革命提出“常规科学――― 科学危机――― 科学革命――― 新的常规科学”进步的动态模式。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以硬核保护带构成。劳丹的科学进步观认为科学恰恰在于后继理论比前驱理论解决更多的问题。新历史主义者夏皮尔的域理论模式认为:科学发展首先形成科学域,再前进的步骤。这几种模式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刻画了科学发展的规律性。总的说来,这些模式没能全面地揭示科学发展机制,基本上局限于科学内部矛盾冲突和科学理论更替、发展的分析;而且他们研究的多是自然科学理论发展,对科学的范围进行了狭窄的理解。除库恩对科学的发展考察了社会背景之外,其余的都没有分析科学的影响因子,而忽视社会科学的发展;忽视对技术应用于经济、社会、自然的效应研究,因而其研究难免带有片面性,所形成的科学发展观不够全面。

(2)着眼于科学外部发展规律性的研究

对科学外部环境进行有益研究的是科学社会学派的研究范式。科学发展的研究在从单一走向综合过程中,出现了依托计量学、系统学、经济发展学等学科,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评价指标。日本学者汤浅光朝受贝尔纳启发,以指标统计作为标准,在1962年系统提出科学中心转移理论(我国学者赵红洲于1968年也独立提出此理论),揭示科学发展的特征。从这些研究科学发展的范式中,可以看出科学发展的标准是科学对社会的贡献和数据指标,与内部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关注了科学与社会在一些方面的关联,却又忽视了科学内部的发展问题。

2.技术创新的模式

第一个正式研究技术创新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普遍认为,熊彼特是技术创新的鼻祖。熊彼特在他的创新理论中,把技术创新理解为一个过程,把企业家看成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企业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并列举了技术创新的五个具体表现:(1)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5)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技术创新的模式主要有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技术创新的扩散模式。

(1)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

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主要有技术推动模式、市场吸引模式、综合作用模式等三种。第一,技术推动模式就是通过技术发展的方式推动技术发展的完成。直到20世纪60年代,大多数人都相信技术创新的推动学说,熊彼特是该学说的典型代表,这类模式的典型实例如激光的发明、尼龙、半导体的出现。第二,市场吸引模式就是技术创新活动主要是由市场需求引致的。提出市场拉动学说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施莫克乐(J.Schmooklet),他根据对专利活动的研究得出结论:技术创新活动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基本上是追求利润的活动,它受市场需求的引导、制约。典型的例子如晶体管的应用。在中国如洗衣机生产线的引进及为满足工业需要的工艺仪表的研制生产。第三,综合作用模式是在技术的可能性和市场机会两者平衡的基础上产生的。罗森堡(N.Rosenberg)认为:“创新活动由需求和技术共同决定,需求决定了创新的报酬,技术决定了成功的相对性及成本。”

(2)技术创新的扩散模式

技术创新的扩散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接触性扩散或空间上连续的扩散,这种扩散以扩散源与扩散终端的短距离联系为特征,譬如传染性疾病的空间扩散:二是等级扩散即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扩散,扩散源和扩散终端之间在空间上是非连续的。例如新技术发明从大城市经过中等城市向小城市渐次扩散的过程。在现实社会中,这两种扩散过程经常是同时发生的。

从以上科学与技术发展模式的演化历程可以看出:传统科技发展割裂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割裂了科技与社会、自然愈来愈紧密的互动关系,其结果必然导致传统科技发展观的狭隘性,要么相对孤立地只是从科学系统内部“为科学而科学”,要么只注重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而“为经济而科技”,从而都有意或无意地纵容了科技负效应的日益膨胀。

三、科技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科技是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普遍福利源泉的同时,也扮演着罪与恶的角色。罗素曾经感慨地说:“我们这个时代的苦恼之一,是我们的思考常无法和技术的改变一样的快;结果当我们的技能增加时,智慧却衰退了。”人们在问究竟为什么要发展科技?科技的价值何在?什么是人类的幸福?科技为什么会与人类的幸福相背离?科技的悲观论思潮弥漫在空中,仿佛我们只有回归到古代“田园般生活”才能脱离科技给人的约束。英国学者霍根在《科学的终结》一文中,自信地认为 “今天的科学家只能期望为科学的交响曲增添几个优美的音符,谁相信科学,谁就必须接受科学发现的伟大时代结束的可能性。”在这个关键时刻,“可持续发展理论”有力回答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种种困惑:产生全球性问题的根源不是科学自身,而是人类对自然不负责任的占有与支配;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定会继续下去。解决人类种种困境,不仅不能脱离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必须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

自B・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唤醒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后,这一新的发展观的研究日趋广泛、深化,并逐渐渗透到社会各领域。1987 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的发表,正式将其定义为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几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里约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使可持续发展这一观点在全球社会达成共识。从本质上讲,可持续发展内涵是科技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是因为只有实现了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才可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进步。因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演变、发展与成熟是科技持续发展的理论先导。

科技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科技发展观,它从普遍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移植而来,与其相比较既有共性,又有符合自身的个性特征。从科技持续发展的原生定义 “科技的发展在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满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对科技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引申为三个命题。三个命题是:其一、科技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它同时是人类社会这一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是对科技外在规律进行研究的“为经济而科技”重要内容。其二、科技的发展应满足系统“自组织”演化的需要。当代科技的发展不能削弱科技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这是对科技内部规律进行研究的“为科技而科技”的主要内容 。其三、科技这一子系统的发展应与人类社会这一大系统的发展相适应。这部分内容我们姑且称“为持续发展而科技”。马克思精辟地指出科学实质就是人学,科学这一子系统的发展是为了实现人类的终极关怀,实现人类最大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彭列汉潘建红:“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出路”《科学学》2004(5)

[2]赵红洲:《科学史数理分析》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3]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

篇9

[关键词]:林业发展;科技创新;林业技术

[引言]:

林业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林业发展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及国民经济增长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各种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对林业建设发展提出了新的战略发展目标,不仅仅要满足市场经济建设的需求,还要建立完善的林业发展机制和现代化林业发展体系,从而实现林业新技术的创新与完善,真正意义上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造福于社会。

1、现代林业技术推广的涵义

现代林业技术推广就是将最新科研出来的林业科学技术和技能以及新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融合到传统的林业经营管理中,使林业更有效率地生产、经营。而林业科技的推广就是促进林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目前我国林业整体发展水平来说,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行业,林区都是位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是特别优势的山区,要将现代化的林业技术推广,首先要从人的观念改变,消除陈旧的、落后的经营观念。现代林业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森林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与林业、生物多样性与湿地保护、荒漠化防治、城市林业、乡村林业、林业生物质材料与生物能源、林产品生产与贸易、森林文化与生态文明。

2、目前我国林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不足

2.1管理及经营落后

当今,我国的林业发展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经营理念及经营模式。在很多人脑海中仍然存在着林业发展是“靠老天爷赏饭吃”的思想。不遵循科学依据,忽略对林业技术的创新以及对现有管理资源的开发利用。这种想法及做法一直影响着我国现有林业的发展,对我国林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2.2薄弱的林业技术创新意识

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林业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林业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林业发展得到了较大的改变。然而随着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逐渐的暴露出我国林业技术创新意识薄弱这一问题,特别是在相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域,因为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对林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够重视。

2.3林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从客观条件上来讲,我国林业技术发展创新并不具备雄厚的发展实力,且加强技术创新的能力也较弱,不仅如此,这方面的人才技术储备上也存在着较大的缺陷。通常情况下都是借助国外的先进技术而在此技术上进行的创新或是二次技术创新活动,整体活动意识上缺乏深刻的认识,而且有些新技术的研发并不是适合我国的林业经济建设发展现状,从而也不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果,所以,我国林业技术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储备这方面的人才力量,加强技术创新的能力。依据发展现状,对国外新的创新技术加以选择利用,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的林业技术创新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林业技术的创新能力。

3、促进林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策略

3.1建立完整的林业创新体系

林业发展想要建立完整的创新体系首先要拓资金渠道,将国家扶助资金与林业部门现有的资金整合,在通过一些辅助的投资方式,彻底解决林业发展资金匮乏的问题。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林业发展的扶持。而且林业发展要与企业进行合作。以此来解决林业技术的推广问题。最后可以举行科学探讨会,进一步让林业发展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中心思想。在林业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卖出坚实的步伐。

3.2林业技术创新与林业素质教育

针对于我国目前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林业经验模式,林业产品高科技含量低的现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首先形成林业产业技术的创新机制,从而为技术发展提供驱动力。遵循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原则,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是完善技术创新机制的基础。同时,还要调整林业科技的布局,发挥市场机制对于科技资源的配置作用,加强国家对于林业队伍建设整体上的控制,并且可以在各地区设置相应的林业技术专业或者技术院校等,为林业技术的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3.3增加多元化资金投入

技术研发资金的持续投入是林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支柱和基础,增加林业技术创新资源的来源是我国林业技术创新的首要解决问题。因此,我国林业部门应在适当和稳定的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基础上采取不断的自身投入措施,如风险投资、银行贷款、企业融资等,充分有效的解决缺乏林业技术创新资金不足困难。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针对于林业技术创新产业应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责,给予更多的政策性帮助,有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各部门加强林业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调动。

3.4加强装备与技术研发力度

装备与技术是林业发展的前提。林业如果想要快速的发展,必须要有先进的额装备和过硬的技术。首先,林业部门应该改进现有的装备和技术,将陈旧的装备替换掉,技术加以改进。找出现有技术收手段的不足而后进行“翻新、再造”。对现有的机体进行优化处理,以此来达到现有资源最大化的目的。将林业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相结合,使创新成果转化率逐步提升。

3.5提高林业技术推广效率和效果

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是围绕着市场需求而建立的一套高效的林业技术推广体系。林业建设要想实现现代化林业发展机制就必须以林业社会化服务为导向,不断加强林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及林业与农业、林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通过建立林业科技站,可以对其推广技术进行有效的监督,在出现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加以解决并予以纠正。

结语

在目前我国的时代背景和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林业技术创新对现代林业的发展具有十分直接、重要的作用,我国各级林业部门应对其进行重视,发展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整合技术创新资源,提高成果转化率,提高林业技术创新意识,加强培养专业人才力度,确保现代林业可持续、健康的前进。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作用机制

一、引言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始终保持一定的技术创新活力。同时,企业必须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注重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创新成果。以保持企业的技术创新生命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对企业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实现技术创新与企业持续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二、我国专利申请的现状分析与国外同期的发明专利的比较

(一)我国专利申请的现状分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知识产权年鉴2010》等有关资料,从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申请受理的数量来看,2002年一2009年中国专利申请的绝对量每年都有很大的上升。从以下图1可以看出,中国加入WTO后。三种专利申请受理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的比重有所上升。发明专利从2002年的27.60%上升到2009年的36.7%:外观设计的比重从2002年的29.4%上升到2009年的35.1%,而实用新型的申请比重有明显的下降。

这三种专利申请受理比例构成的变化说明了我国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激励了企业发明创新。这组数据还表明我国企业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而增加了技术创新活力。

(二)我国发明专利与国外同期的发明专利的比较

由图2所示,国外发明专利申请受理的比例结构与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受理的比例结构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从2003年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的数量就开始国外的发明专利了。主要原因是,在年以后,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激励内一些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团体个人进行自主创新,导致了发明专利加。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可知,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较之过去有了显著的提高,创新成果逐年上升。但随之而来的是识产权的保护问题。知识产权保护从层面来说,企业必须树立知识产权保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注重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创新成果。从宏观层面来说,国家要加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建立公平竞争的规则,通过法律手段,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三、知识产权制度与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

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是智力劳动产生的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以及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包括版权和工业产权两大类。版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主要包括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邻接权。工业产权则是指工业、商业、农业、林业和其他产业中具有实用经济意义的一种无形财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与商标权。

知识产权制度是智力成果所有人在一定的期限内依法对其智力成果享有独占权,并受到保护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版权法律制度、专利法律制度和商标法律制度,它是保护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果的重要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为技术创新提供公平竞争的法律环境:通过保障权利人的利益,激励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成果的公开和交流。及时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事业繁荣。

(一)知识产权制度为,智力成果创作者的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调动了人们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技术创新是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从设想、发明、生产到推广应用的过程。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创新者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经常要冒创新失败的风险。技术创新一旦成功,创新者从经济核算的角度首先要回收全部成本,并要求在考虑风险价值的基础上获得智力和资金的投资报酬。而技术创新成果作为一种显性知识产品。具有无形性和可复制性,在无磨损的情况下极易传播为公众所有,因此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由于这种快捷的传播导致了很多企业无偿利用他人智力成果的“搭便车”行为。使得创新者不能得到收益补偿,从而抑制人们的技术创新活动。

知识产权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它的独占性或垄断性,即只有权利人才能享有,他人不经权利人许可不得行使其权利。这种独占或垄断的专有权利受法律严格保护,不受他人侵犯。知识产权制度利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通过国家法律的形式,使发明创造者在一定期限内对其技术创新成果享有专用权。从而保护了创新者的利益。创新者可凭借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在市场竞争中获取合法的收益,收回全部投资成本,并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促进创新者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因此。知识产权制度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对创新者能产生直接的激励作用。

(二)知识产权制度促使技术创新成果的公开和交流。为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和传播提供了法律保障机制

知识产权制度赋予权利人一定的专有权利,是以技术的公开为前提条件的。在充分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时,又要促进技术的公开和交流,可以避免对相同技术的重复研究开发,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技术、经济资源的浪费。要进行技术创新,首先必须查阅与该研发项目有关的专利文献资料。通过合理地利用国内外专利文献,企业可以了解当今科技发展最新水平,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方向和路径,降低技术创新活动风险,提高技术创新活动效率:通过合理地利用国内外专利文献,各创新主体错位开发研究,可以有效地配置技术、经济资源,提高技术创新活动整体效率。通过专利文献资料的查阅,还可以避免发生无意的专利侵权行为,不落入他人的专利陷阱。

知识产权具有时效性的特点,知识产权制度对各项知识权利的保护,都规定有一定的有效期,这就为新技术、新丁艺的及时推广应用提供了法律保障机制,促使新技术新工艺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运用到生产建设上去,或提高产品质量、或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等等。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知识产权制度为技术创新提供公平竞争的法律环境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性的最根本保证。而竞争离不开规则,离不开法治。没有好的法治环境,市场竞争的有效性将缺乏根本的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对产权和公平竞争进行有效保护。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资源,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竞争和技术竞争的焦点。在技术市场应运用市场机制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迫使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改善管理、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的结果。

知识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技术进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法律制度,为技术创新提供公平竞争的法律环境。知识产权制度一方面激励不同创新主体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保护创新者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手段遏制恶意闲置专利和排挤竞争对手等非法垄断行为。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拥有量是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已经制定和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加紧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并限制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滥用。

参考文献:

1.盛辉,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的双向作用机制订[J]科技管理研究,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