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性技术创新范文
时间:2023-04-01 10:54: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性技术创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艺术设计 专业 创新性
根据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情况,很多院校的设计专业都正在寻找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因此,我们必须要借鉴世界艺术设计专业中优秀的教育观念和系统的基础体系,深入理解作为核心的包豪斯设计教育的内在理念。更要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探索更适合中国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体系。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经济的发展,与之匹配的艺术设计专业也迎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大好时机,现在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一般分为视觉传达、环境艺术、工业设计、媒体设计、动画设计等主要的几个专业方向 。艺术设计是以平面、立体、色彩为主体元素的视觉创造行为,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体系的研究就是对平面、立体、色彩等元素的教学研究。
一、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体系
艺术设计专业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而产生发展的,在我国本身的发展时间并不长。目前,中国的艺术设计基础体系大多还在延续着本专业刚建立之时的体系,二三十年过去了,相比变化并不大,这样的状况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是无益的。由于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产生晚,当时没有完整系统的体系,早期的艺术设计专业办学多受绘画艺术的影响,基本上是照搬绘画的素描、色彩,来建构艺术设计的课程教育,绘画中要求的写实性的训练主导一直未变。在此期间,德国包豪斯设计体系传入中国,因当时对该体系了解不全面,简单的引进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教材翻译,套用到中国的设计教育中,难免会有一些贻误。当时最有意义的还属平面、色彩、立体这三大构成的引入,但一直以来此三大构成在多方面仍显不足,很多原理照本宣科,三大构成和其他专业课程的衔接一直未得到完善。
从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方面来看,在西方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引进中,传统的工艺美术课程被大量缩减,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基础体系变得七零八落,后来间接导致培养出的年轻设计师对于中国传统工艺和文化的失落和不认同,这样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体系弊端已经非常明显 。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在多方面跻身于世界前列,工业化能力和水平逐步完善与成熟,这是对我们艺术设计教育创新的巨大推动力,中国的艺术设计教学该如何发展?一套完整严谨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体系该如何建构?这都是值得我们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体系的创新导向
根据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情况,很多院校的设计专业都正在寻找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因此,我们必须要借鉴世界艺术设计专业中优秀的教育观念和系统的基础体系,深入理解作为核心的包豪斯设计教育的内在理念。更要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探索更适合中国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体系。
1、从绘画走向设计的基础体系
从当前的基础体系来看,众多的院校在艺术设计专业中,还以素描、色彩等绘画基础课程来进行学生的写实性训练,但是从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来看,这种写实性却没有太大的必要。而且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一般在入校前就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写实性训练基础能力。学生在校从事专业学习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相对于写实性的训练,还有更多更重要的基础课程。
在分析了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特性之后,我们必须建立有明确导向的基础训练方式。可以对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课程进行改良,减少绘画写实性的训练,增强艺术设计特色的基础造型与基础色彩,或者增加一些与后续专业关系更密切的基础训练,比如强化三大构成的课程教学,并且针对专业方向的特点,更加强调专业实践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基础课程中就能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2、讲求延展性和发展性的基础体系
常规的艺术设计基础体系诸多的课程多是各自为阵,不能组成系统化的课程教育体系。特别是基础部分和专业部分的联系不够紧密,常导致学生在基础部分的学习没有目的性,在专业部分又会因为基础部分对应不强,导致影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所以建立与专业课程合理搭配的基础体系,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尽量避免传统的单一课程模式带来的众多弊端。
在本专业的课程教学安排中,体系的延展性和发展性要体现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形成一个互相关联,互相衔接的完备体系。专业学习中的每一门课程都应该是有明确目的的,必不可少的,能够承上启下的。完备严谨的基础体系能够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方向,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学习。
3、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体系
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是强调实践性,专业学习的能力和知识都必须用实践去检验。我们在对教学目的进行系统分析后,在专业基础体系的建构导向中,必须注意到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这三方面的课程结合。
在基础体系的建立中,要重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性课程,以及材料工艺等应用性课程的前后衔接,这些课程是通往专业实践的必由之路。这种关联性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更好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际的课程教育中,不断贯穿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要体现在手绘、软件、摄影等具体实践项目中。让基础体系与社会需要与专业发展联系起来,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培养出优秀的艺术设计应用性人才。
三、创新性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体系
创新性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体系的构建,要形成以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三个方面为关联发展的承接关系。基础体系的创新主要在于基础二字,主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学生的基础能力学习,除了掌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之外,还必须有一定的专业能力,而且应对于专业的后续学习有系统的理解与展望,使学生在基础体系的创新性转变下更加热爱自己的艺术设计专业。
根据这些创新思路,我们在基础体系的构建上必须立足课程本身。对传统的课程进行改造,许多发展自工艺美术教育的课程,是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一种延展和体现,需要对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进行改变,构建民族化的现代设计语言。对不合理的课程进行删减整合,旧有的一些课程因教学目的和要求和现代设计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不同,这样的课程必须进行合理的删减或整合。加强重要课程,完善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学时,注重课程后续发展,以及和其他专业课程的关联和衔接。发展新的课程,完善基础体系,适应新的设计领域,不断进行创新,引领这种时代的变化。
综上所述,创新性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体系应当包括系统化的设计造型、设计色彩、三大构成、图形图像等课程,在课程教学要求上必须贯穿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基本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教案等多方面也要进行有益的研究和创新。立足于我们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实,借鉴西方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课程,结合我国的艺术设计实际情况,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体系进行探索与创新,我们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将长期伴随着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培养出一批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莹.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训练[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
[2]任戬.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程[M].辽宁美术出版社,2010.
篇2
关键词:3D打印技术;创新型人才;问题分析;培养措施
一、3D打印技术原理
“3D打印技术(3DPrinting)”起初仅是纵多“快速成形技术”分类中的一种。随着快速成形技术在全球各行业中的持续升温,为了便于理解和推广,传媒界及民用领域普遍将快速成形技术形象的统称为“3D打印技术”。其技术原理是,先在计算机中生成零件的三维实体模型,然后将模型按一定厚度分层切片,即将零件的三维形状信息转换成一系列的二维轮廓信息,最后在数控系统的控制下,通过喷头的精确运动可逐层成形目标零件。这种基于“增材制造”的原理是制造技术发展史上革命性的进步,该方法与传统的材料去除加工法截然相反,通过增加材料即可直接制造与相应数学模型完全一致的三维物理实体模型。
二、市场对3D打印技术人才需求分析
绝大部分企业都表示愿意提供短期实习机会对员工进行较面试更为全面的考核。短期实习同试用期不同,这是一个更加平等的双向选择机会,不仅可以为未取得正式毕业证的大学生搭桥,也更利于企业发现与定向培养人才。这些企业高管的决定也从侧面反映出该行业的竞争激烈,企业人员流通更替较快,真正留得住人才、有良好人才评价体系的企业才会从中胜出。在人才选择的过程中,大的集团公司,尤其是非研发型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岗位空缺情况来招收合适人才的传统模式,这样企业很容易因为职位不空缺而拒绝大量人才的求职。当然也有的上市公司拥有高管储备岗位,专为高级人才预留。对比之下,中型研发企业就灵活得多,也更能留得住人才,大部分企业都敢于为尚无工作经历人才提供高管职位,北京一家发展迅猛的企业甚至表明“愿意接受任何一种形式的合作”。因此,3D打印领域不仅仅是技术、市场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
三、3D打印技术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初探
(一)改变实践体系。实践教学模式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一个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平台,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创新班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模块:“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使学生能够获得较系统的机械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创新班培养模式非常重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开设了一些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活跃学生的思想的课程,让大家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础上也开设了人文社科方面的课程,让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希望可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提高。教师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更需要具备创新的意识,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朝着此方向发展,这就需要老师和学生不要墨守成规,共同进步,彼此成长,营造一种师生间共同创新的局面。
(三)利用选拔和淘汰制。当今我国,高等学校入学考试比较严格,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学校的培养体制容易让学生失去竞争意识,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针对此现象,当今大学可以引进竞争机制,实行选拔与淘汰制,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对于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创新能力比较强的可以设立一个创新班,还有一部分学业成绩较差的,可以设置淘汰制。例如剑桥大学入学很严格,除此之外进入大学的制度也异常严格,如果大一达不到某个标准,就会被学校开除,开除之后所有的事宜学校不会管,看似很残酷,但是它大大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要始终让学生保持一种危机意识,进而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的斗志。
(四)就业促进技术发展。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支持3D打印人才就业促进工作,形成从政策支持、产业推进、就业指导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就业促进的思路体系。联盟企业在举办大规模校园招聘同时联合各个企业建立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联盟向盟员企业推荐3D打印相关专业毕业生,并对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发现的具有独创性及市场前景的3D打印开发项目提供一定的软件及项目基金支持。以搭建3D打印人才就业促进体系,促进人才培养与就业协同发展。
结束语: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高校需要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创新型人才。这种形势下各个高校需要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度,唯有如此,方能保证经过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在走上岗位后快速适应工作。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给高校提供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培养应用创新型的人才。
篇3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团队学习;课程改革;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145-02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专业主干课,在学科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这一实践课程是为了更好地配合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而设立的,是确保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课程理论和方法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环节的延续、深入和发展,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信号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对学生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素养、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1,2]。通过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的学习与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相关理论、技术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如何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中进行创新性探索、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课程改革的目的[3,4]。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对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基于团队学习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协同学习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5-9],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的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改革目标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形成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的团队学习教学模式方案,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及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加深学生的理论基础,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10-12]。
二、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教学过程现状
本校学生在学习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这门课程之前,尚未真正接触到信号处理的工程应用,没有对于信号处理与应用主要知识的直接和深入的切身体会。当面对综合性、应用性问题时,学生仅凭个人的努力很难解决,这就使得现有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影响了培养质量,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在学生自身的综合设计能力方面
学生进行综合设计的能力较弱,对实际的信号处理问题的感性认识也较少,缺乏解决实际信号处理问题的能力。在以往的课程设计过程中,通常是以单个人的形式开展,在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学习能力的情况下,学生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不利于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在课程设计方式的组织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
教学中教师以内容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指导,重视教学内容的传授,教师主导整个课程设计过程的安排与设计,这样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生被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往往会感觉理论脱离实际,遇到具体的问题不能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
(三)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
课程设计中,主要重视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团队意识淡薄,参与项目团队的协同开发能力较弱,主动与团队成员沟通的意识或能力较差。信号处理技术日新月异,学生个体对知识的认识广度及深度是有限的,需要构建学习团队,提高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和提炼能力。
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的改革实践
(一)构建团队学习的教学模式方案
我们设计了符合本校学生自身特点的、实施和开展团队学习模式的有效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指导教师在制定设计目标时,准确、灵活地把握相应职责与定位,将科研成果纳入课程设计之中,明确定义分层任务和评价标准,观察学生在团队设计中的活动表现,发现学生在专业知识与团队技巧方面的薄弱环节,帮助学生提高自学习、自组织的能力及在自我实践中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技巧,为学生创造了实践性的教学情境,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各种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依靠团队的力量和信息资源的支持来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充分调动和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内心自主学习的强烈愿望,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达到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二)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团队学习
指导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在课程设计内容安排上,对于许多经典理论的认识进行了补充、修正或加入了新的观点,反映了当代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前景。教师深入企业完成课题,清晰了解产业需求,以科研进展带动教学,增加了授课信息量,注重经典理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使得科研融合成为教学的内容。教师设计了适宜团队学习的有价值、有创新、有突破、有梯度的课程设计任务,将实用性、综合性和多样化作为团队学习课程设计模式的选题原则,设计任务有趣,设计内容更加充实,与实际应用结合更加紧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团队合作的热情,使学生及时掌握前沿知识,成功地实施了课程设计中的团队学习,并鼓励学生个性化创新设计,引导学生主动追踪学科的最新进展,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三)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在团队学习中的责任意识
在团队学习目标中,确保每位同学都能意识到课程设计所获得的结果是由团队全体成员完成的,而非仅仅是个别人的成果,提升团队的总体质量。为保证每个人都对团队有贡献,我们研究了团队学习中强化学生责任意识的方法和对团队成员贡献的评价方法,帮助学生适应这种合作学习模式,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其创新能力。
总之,将团队学习教学模式引入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探索中,在课程设计中以社会对信号与信息处理的实际需求形成设计内容,以科研内容带动课程设计,以结合工程应用实际的设计任务促进课程设计教学工作,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通过自身的设计活动,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逐步培养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课程设计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收获和发展,提高创新能力。
四、效果
我们在本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的学生中开展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的创新实践,教师设计了多个分层分工合作的适合团队学习的任务。例如,在《测速仪设计》任务中,全面要求学生掌握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能力。学生需要通过需求分析,调研并设计系统的处理带宽,按技术指标要求确定发射信号形式、载波频偏范围和工程实际应用中的采样频率,制定信号的滤波方法,按照实际情况确定测速精度和测量范围,分析测速精度系统参数的关系,研究加权对降低滤波器副瓣的影响,完成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的长序列分段卷积算法的实现和编程,并在数字信号处理器上实现,由五人一组组成团队,完成这一系列任务。通过设计,学生可以按照需求实现测速仪系统,很好地完成测速功能和性能指标。
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我们在课程设计理念、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以及激发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方面进行了实践,较好地适应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课程的特点,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发展。
五、结论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形成了有效的团队学习教学模式方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了学生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意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设计中的具体问题,更好地将所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工程实际中,掌握信息处理的思维方法和信息在传输与处理中的分析思想,进而提高了培养质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多名学生在大学生电子竞赛中获奖,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就业需求和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傅洪亮,樊超.《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改革[J].电子质量,2013,(2):50-52.
[2]刘婷,王帆,杨婷.《数字信号处理》综合性课程设计的改革与探索[J].山西电子技术,2015,(2):82-84.
[3]杨智明,彭喜元,俞洋.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践型教学方法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9):180-183.
[4]欧阳华,钱美,邵英.电气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8):54-55.
[5]高映红,刘晓莹.论大学生团队学习的有效性[J].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1):135-136.
[6]赵国安,郁斌.以学生团队学习和课题开发模式改革嵌入式课程[J].现代教育技术,2009,(6):136-138.
[7]杨光松,严嘉瑛.团队学习模式在嵌入式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高教论坛,2011,(4):34-35.
[8]王雁飞,杨怡.团队学习的理论与相关研究进展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2,(7):1052-1061.
[9]赵守飞.团队学习互动教学方法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2):63-65.
[10]陈孝杨,宋晓梅.基于团队学习的本科生课堂教学互动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2015,(7):25-26.
篇4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教育现状 教学改革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现状
近年来,随着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倡行,高校中有以培养多样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作为目标的,亦有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这些培养人才的目标与不成熟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相结合, 导致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专业名称混杂、师资结构不完善、阶段式的授课方法、基础课教学与设计课教学完全不对接、课堂教学与设计实践的脱节、传授不求过程只求结果、学生思维的孤立片面、设计意识与社会脱轨、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等等。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单靠理论知识是无法培养出实用型人才的,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和实践观念,瞄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市场要求,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操作能力,才能让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能为社会、为企业创造效益。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1.提升师资队伍,优化课程结构
目前,我国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严重脱节的现象十分普遍,分析其原因有二点:一是专业教学管理者不够重视,二是缺乏师资力量,即便是开设了专业理论课,也大多是由其他基础课或专业设计课的教师来替代,没有专业理论指导的设计。在教学实力上也存在不小差距,缺少对应的实验室和材料室;教学模式缺乏创造性,单一地让学生通过记忆、理解、听讲、练习等方法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手段趋于程式化,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重技巧,轻思维;重表现,轻创意的倾向。教学方式趋于程式化,学生学习热情难以提高。
2. 更新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
课程设置应实施以培养设计思维为核心的教育模式。设置以设计课为主的核心课程体系,将并列课程通过设计课为主线连接起来,小课程融于主干课程,根据教学规律,由浅入深地融合在设计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个又一个课题将这些并列课程循环、渗透,把所有的课程细化和分解地整合起来,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一次性集中完成,按照设计的方式科学地进行有机的组合。
整合的方式会把分散的课程相对集中,既提高了时间效率,又加强了相关课程的联系性,使学生能够在接受设计基础的教育时,就建立了整体性、一贯性的思维方式,同时也符合设计艺术基础教育的基本规律,避免学生孤立地去接触一门学科,达到让学生学会设计、驾驭设计的教学目标。
3. 建立授课新形式,合理安排教学体系
首先,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可以直接利用设计公司现有的设计流程、设计规范及设计成果,将其融入教学;其次,设计师长期工作在设计第一线,这使得他们的授课形式将有所突破,再次,年轻教师需要全程跟踪教学,迅速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教学能力、设计能力和科研能力, 真正做到“ 学、研、产”一体。在授课过程中, 以资深设计师带动学校的年轻教师。资深设计师作为课程导师,确定每门课程的教学方向、主要内容、作业形式及授课方式,在课程的开始、中间、结尾的各关键点和评分总结亲自授课;而年轻教师则需全方位、全过程关注学生,在技法训练及上课过程中全面辅导。这种授课形式能充分利用资深设计师的经验而又不过多占用他们的时间, 也能最大程度地培养了年轻教师。
通过上述几方面的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希望打破高校课堂教育高高在上的象牙塔模式,充分发挥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老教师和资深设计师的教学能力和设计经验,带动年轻教师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通过专业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打包课程提高教学效率,加强设计教育的整体性;强化真题真做,或将已有的题目虚拟化,向研究性发现发展,并让学生在设计第一线进行实习,与设计企业一线设计师直接沟通交流,在设计实践中检验教学成果。 责任编辑:晓芳
【参考文献】
[1] 顾湘东.用“系统方法”指导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J].装饰.2006(3).
[2]?弗兰克·惠特福特.包豪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篇5
关键词:培养兴趣;转变教学观念;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49-01
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但我们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该从自身做好,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抓起,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我作为一名普通美术教师,我有责任和义务把美术学科上好。为此,我对学校部分学生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了解学生对美术兴趣酆茫认识、理解,以及家庭态度、学校课程开设情况、教师的师资教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总结出的数据是惊人的:从孩子会用笔到幼儿园期间,孩子喜欢画画;从小学一年级到中学逐步下降,其一,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原本天性被慢慢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淡化学习美术热情。其二,近几年应试教育约束下,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学校虚设美术课表面上有但是很多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还没改变,在上美术课时,由于缺乏资料,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都也导致了局限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下降。我觉得应从以下几点来激发学生美术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在美术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要太高的标准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表达同学们的内心感受,有没有独特具一格、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对学生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我觉得教师首先不能有“教授”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教师要转变观念,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二、注意因材施教,培养兴趣
目前在农村中学现有教学条件有限,结合自身从教美术教育经验。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很有必要的,可减少学生在学习绘画过程中的枯燥感和挫败感,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达到教学目标,将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开展一系列美术活动,如:讲故事、看电影、做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用美术(绘画、泥塑、小制作)来表现故事内容;开展各年级美术兴趣班,让学生在创作中采用不同的方法,使孩子不同的创作结果,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美术定期举办画展,通过展示和比较等方式增加学生对美术表达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体验作画的快乐,激发作画的兴趣。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创造能力
1、改革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
在农村美术教学中教师局限在学校现有的条件下,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只能是简单的讲讲,甚至让学生自己看看就上自习课了,尽量最大能力开展好课堂教学。但是关键在教师有没有大胆地改革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
2、充分辅助教学,注入课堂活力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播放将学生引入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然后为学生提供开放式解决问题的依据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属于情感体验,并更好的运用于美术表现之中,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使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研究成果向现实,长此以往必定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来。
3、重视辅导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篇6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兴趣培养;策略分析
根据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目前仍有超过六成人口是农村人口,与此相适应的,在基础教育领域,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部分。受限于当前的经济、地理、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在困难中摸索前进,但仍然不断遇到各种阻碍。数学教育是初中教学当中的重要分支,数学的学习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农村这个社会环境下,家长和学生除了升学需求外,对数学的学习需求都不高,如何能够在有限的师资、教学环境的条件下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以及激发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创新探索是现阶段农村初中数学教育需要研究的一个方向。
一、创设多元化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情境教学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创设出来符合课堂知识需求、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情境进行教学。情境教学一般处在课堂的导入部分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创新兴趣和认知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学习一些特殊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灵活调整课堂节奏,将情境教学提升为整堂课程的主体部分。
1.创设生活情境
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可以快速与学生产生共鸣,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直观的理解并能够迅速的举一反三。教师要将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合并对比,分析讨论是否有适合用生活情境来讨论学习的知识点。在决定采用创设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之后,用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几何知识的时候,可以邀请学生带一些萝卜来课堂,在教师的指导监护之下,将萝卜切成圆柱体和立方体,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将教室当中的物体与自己制作出来的教具进行对比,归纳所看到的立体集合物体。在条件允许的农村课堂,教师还可以提前录制跟教学相关的小视频,运用多媒体技术演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探索热情。
2.创设游戏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青春期的过渡阶段,对游戏仍保留着充分的热情,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常设游戏情境,则能够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情趣和注意力。如果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期望,创设游戏情境的目的就达到了。
教学案例:追及问题。
准备工作:建议操场沙盘,秒表。
课前准备:教师邀请两位学生扮演追及问题当中的角色,规定他们按照沙盘中的格子走,格子的多少代表速度的快慢。
课堂实践:教师邀请学生组成四组,分别出一道追及问题的题目,然后让扮演追及角色的学生按照题目的提示进行操作,最终得出题目的结果,并引导学生寻找追击过程当中的数学规律。
课后复习:可以将沙盘教具送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现该教具的其他作用和数学原理,将游戏情境教学的余热发挥出来。
3.创设实践情境
在素质教育的氛围之下,教育教学不单单要求教师要深入课堂深入课本深入知识,还要求教师能够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虽不能如孔子一般周游列国,在旅行中教学,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带领学生发现社会实践和所学知识的共通之处。在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可以让学生感受自然,例如蝴蝶和蝴蝶模型的联系,水面上落叶由于流速变化而产生的旋转差异与所学过河问题的联系,自然环境当中无处不在的立体几何,可以归纳出来的生物类别和集合的联系,教师所创设出来的实践情境可以有着丰富的形式和内涵,在实践情境当中,学生的发现意识和探索能力往往可以超过教师的预期水平。
二、强化引导作用,激发学生自主思维
现代课堂不是传统的教师为主题的教-学单向模式,更多的是互动和平等的教学模式,而主体则变为学生,教师的教学过程主要就是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思维的过程,用流畅的逻辑将所要教授的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引导作用在数学的学习当中尤为明显。例如在讲解几何例题的时候,往往有很多题有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解法,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深刻解析课堂例题之后,引导学生发现该例题的其他解答方法。在这个阶段,教师应当注意引导的手段,不能让学生产生很简单的做法自己却想不出来的自卑心理,而应以鼓励和赞许作为主要的课堂用语。
除了多种解法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所学知识点的情况下,自主命题,分组交换解答,这样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增添了课堂的趣味,因为自主命题就是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客观来说,我国的农村存在教学资源不足、硬件设施落后的问题,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环境与城市的差别,不能够运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用丰富的课堂情境设计来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的主题和重点。教师可以自制教学用具,用教具丰富课堂的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
除此之外,教师要增强自身业务实力,结合所带班级的特点,编写一些具有本地、本校、本班特色的应用题和解答题。学生在看到这类题目时往往能够产生亲切感,更愿意学习、理解题目,并模仿、创新。
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的初中都设置在乡镇一级,学校可以采用县域交换师生的方式来丰富课堂,让不同学校的老师、学生有更多的分析探讨的机会,让思维互相碰撞出来创意的火花。
四、小结
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在教学条件不甚理想的农村,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要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和自身的创造能力,为学生带来丰富的教学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往往可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受教师引导而产生学习的动力、创新的意识和创造的活力。在初中数学教学领域,教师往往有着超过其他课程的教学压力,但正因为如此,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兴趣才能够不断被激发、应用。希望本文能够为广大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普旭.辉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和实践[J].考试周刊,2014(06):26-27
篇7
关键词: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创新理论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4-0016-02
一、中国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与现状
(一)基本特征
产业集群是产业内部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相关社会机构,由于自然、历史、制度等原因,为了达到资源共享,降低风险,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某一个地理空间上,集中于一地区,并结成相互关联、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网络结构的一种现象。从一个世纪前的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至1998年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对产业集群都有不同而独到的论述,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有:(1)空间地球上的集聚性;(2)集群内竞争合作的共生性;(3)集群本身的创新性;(4)集群的外部性。
产业共性技术是未来能够在多个行业或领域广泛应用,其应用和扩散能够对一个或多个行业及企业产生深刻影响,且处于竞争前沿的技术。我国产业共性技术可分为基础性共性技术、先导性共性技术和行业性共性技术。基础性共性技术主要是测量测试和标准等技术,为产业发展提供必须的基础性技术手段;先导性共性技术是指在其基础后的后续研发将开发出全新的产品,往往与新型战略性产业发展直接相关;行业性共性技术是能够解决我国传统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性和瓶颈性问题的技术。
(二)中国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的现状
200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增值率只有24%,利润率只有4.2%。从1999年到2006年间,中国企业科技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没有明显改善,企业创新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甚至从1996年的5.95%减少到2006年的3.11%。从1991年到2006年,我国大中型工业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比重从1995年的56.9%减少到了2006年的37%,有科技机构的企业数比重则从1991年的52.9%降为2006年的23.2%。
从我国各级各类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看,我国产业集群普遍带有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产业为主的发展非常明显,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比重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共性技术产业的发展。从发展趋势看,各类产业集群既面临着发达国家利用其在资本、技术优势在中高档产品领域发动的“乘虚而入”式竞争,又受到落后国家或地区在低档产品方面的“追赶式”竞争,各类产业集群的优势正面临着弱化的危险。为了摆脱风险,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我国迫切需要在产业集群内若干事关全局的重大的产业共性技术上取得突破,奠定进入更高层次国际竞争的平台。
二、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的理论依据
(一)迈克尔・波特的产业集群创新理论及其指导意义
波特(1990)在其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国家竞争优势的获得,关键在于产业的竞争,而产业的发展往往是在国家内部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和利于创新的发展环境,会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机会。评价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该国能否有效地形成竞争性环境和创新。
波特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主要是竞争的结果,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在波特的钻石模型中,创新在理解企业的竞争优势中起到关键作用,新产品创新或新工艺创新是企业创造新市场或获得及保持市场份额的核心。波特认为,产业集群通过三种形式竞争:一是通过提高立足该领域公司的生产力来施加影响;二是通过加快创新的步伐,为未来生产力的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通过鼓励新企业的形成,扩大并增强产业集群本身来影响竞争。
(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按照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创新”是一种生产函数的转变,或者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重新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使其技术体系发生变革,以获得企业利润或潜在的超额利润的过程。根据熊彼特的界定,创新是对现存生产要素组合进行“创造性的破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新组合”。在熊彼特看来,“创新”不仅是指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更是指把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之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熊彼特还认为,创新不是孤立条件,并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分布;相反,它们趋于集群。具体来说,创新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引入新的产品或提品的新质量(产品创新);第二,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工艺创新);第三,开辟新的市场(市场创新);第四,获得新的供给来源(资源创新);第五,实行新的组织形式(管理创新)。
三、产业集群与共性技术创新的关系
(一)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
1.产业集群是共性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
在产业集群内,一方面,有为提供人才供给的大学、科研院所;另一方面,产业集群本身对人才的强烈吸纳能力造成大量人才慕名而来。正如马歇尔所说:“雇主们往往到他们会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有专门技能的优良工人的地方去”;同时,寻找职业的人,自然到有许多雇主需要像他们那样技能的地方去,因而在那里技能就会有良好的市场。一个孤立的工厂厂主,即使他能收到一般劳动力的大量供给,也往往因为缺少某种专门技能的劳动而束手无策。
2.产业集群内存在有力的共性技术创新机制与浓厚的创新氛围
在产业集群中,比邻而居的企业间由于频繁的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产生了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一项技术创新很容易为其他企业所发现,其他企业通过对此项技术创新的消化、吸收与模仿,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良,又导致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发生,从而形成强大的挤压效应。
3.共性技术创新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企业是产业集群的主体和基本单位,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的发展,只有企业生机勃勃,产业集群才具有生命力。而企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技术创新。企业只有进行技术创新,尤其是共性技术的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最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企业发展了,由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才能生存、发展。同时,企业只有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产品、工艺的升级和联动,这也推动了产业集群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从而增强了产业集群的活力。
4.共性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提高竞争力的保证
共性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产业集群长久地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决定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面对激烈的竞争和自由拥有资源的不足,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联合起来进行共性技术的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共性技术创新,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以企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二)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的适度规模选择
索罗(solo)提出,从长期看,技术创新而非规模经济或资本投入和劳动力的增长才是经济增长的最根本的因素。传统的创新研究主要有大企业偏向理论和中心企业偏向理论两种观点。大企业偏向理论认为,只有大企业才有足够的财力在内部为当前的研发项目融资,因而他们更有率先实行创新的动力与条件;而小企业偏向理论认为,中小企业在竞争中的动力和良好的内部联系使其在研究与开发中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活力。从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企业规模角度出发,中小企业规模小,体制灵活,更容易迅速决策,创新后收益率高,企业创新动力强,但是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科研人员,资金等创新资源明显不足,抗风险能力差;大企业在创新资源上有明显优势,但是大企业组织官僚化,创新效率比较低且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弱。卡布罗则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企业规模遵循着倒U型关系,存在一个适当的企业规模,它使得企业创新的优势与劣势达到最佳结合。
四、我国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的问题与对策
(一)共性技术研发市场机制尚未形成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大多数由大学或科研机构承担,与市场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由于我国科研机构是以封闭式存在的,使其受惯性思维影响严重,忽视了研究成果的市场价值与认可程度,因而市场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基础的共性技术难以接受,造成了市场的灵敏度偏低。
(二)政府引导作用不足
我国科研机构转制以后是按照企业机制运行,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化取向制约了对共性技术研究。同时,政府对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着眼于规模化上,对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的研究没有政策上的支持。
(三)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的错位
我国大多数产业集群基本上是以诸多中小企业为基础的。这些中小企业的科研力量一般都较弱,绝大多数小企业基本上都缺乏研究开发力量,对于影响整个集群的共性技术难题往往是束手无策。但是,目前对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究的承担者主要以高校和科研院校为主,造成企业对产业集群共性技术需求的严重缺口。而且,共性技术向企业扩散特别是向中小企业扩散效率不高,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
产业集群的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应以充分发挥集群共性技术在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尽可能降低集群的共性技术研发风险,重点弥补当前创新链上的薄弱环节。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应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政府的引导作用、市场的决定作用,构建出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共性技术;特性;日韩模式;借鉴
共性技术是基础科学研究和专有技术之间的重要桥梁,它对一个或多个产业的技术进步有深刻的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欧盟各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技术政策中都确立了保障共性技术发展的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在科技战略上还处于追赶型发展阶段,对共性技术的健康发展有十分迫切的需要,积极分析、总结和借鉴别国共性技术发展模式的经验教训,对有效地解决我国共性技术发展相对落后的问题、促进共性技术自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共性技术的内涵及其特性
(一)共性技术的内涵
对于共性技术的定义至今国际上尚未能形成统一的认识,共性技术(我国一般称为产业共性技术)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Tassey提出,认为共性技术研究就是在技术研究开发的第一阶段其目的是为了证明有潜在的市场应用价值的一种产品或过程的技术。我国对产业共性技术较为认同的定义是: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其研究成果可以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在国内外的讨论中,共性技术就常常会与关键技术、竞争前技术、应用研究等概念相混淆,但是实际上共性技术内涵与这些概念有本质区别:首先,所谓的关键技术是一项技术对某企业、产业或者国家提升技术水平的重要程度进行的定义。关键技术可能会具有共性特征,而且具有共性特征的关键技术是共性技术。但是共性技术却并不完全是从重要性角度进行的界定,所以共性技术不一定是关键技术。其次,所谓的“竞争前”是在以阶段性研发过程的划分基础上的限定;共性技术的研究一定是出于竞争前,但是出于竞争前阶段的研发活动如果不具备共性特征,就不能说是共性技术研究。第三,应用研究是从研究开发的阶段角度考察的,共性技术研究既可能处于应用研究阶段,也可能是处于试验发展阶段,在界定共性技术的时候不仅要从研发阶段角度考察,也要考虑到该技术的特性和本国政府的实际情况。
(二)共性技术的特性
(1)强基础性,是指从研发过程来看,共性技术在产业技术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其所关联产业部门中处于关键的基础位置,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构成技术基础设施,是企业专有技术开发、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基础;(2)竞争前性,是指从科学技术研究只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整个研发阶段考察,共性技术的研发处于竞争前阶段,是基础科学技术研究的最先成果转化、科学技术迈向市场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首先应用;(3)可共享性,是指无论共性技术成果出于应用发展的哪一个阶段,其成果可以为某个产业或者多个产业共享;(4)高风险性,是指共性技术的开发处于整个产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尖峰”期,其本身发展尚未成熟,技术实现的方法和途径、技术的性能指标、经济指标都是未知数,而且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有可能会导致较严重的市场失灵,增加了共性技术的风险性;(5)正外部性,是指共性技术在实际应用领域中会给企业或者消费者带来明显的公益利益,具有正外部性或者积极的外部性;(6)社会效益性,是指企业在共性技术基础上开发出专有技术,可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由于共性技术具有共享性,可以为一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共享,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性。
二、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现状
(1)我国的产业共性技术背景。我国的改革开发已经进行了30多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是经济的巨大发展以及技术的快速腾飞,而共性技术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各部门的重视。从各个方面对共性技术的计划以及立项就可以看出,共性技术早在20多年前就进入了我国国家级的各项科技计划与科技攻关计划之中,并且我国科技工程中心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以及国家技术中心等国家和行业技术开发研究基地都对共性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明确的支持。在我国科技腾飞,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技管理体制对市场经济表现得不适应。科技体制与科技水平相适应时就能促进科技的发展,而科技体制与经济水平不相适应,不仅不能促进发展,反而会阻碍发展,起到反作用。而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企业技术开发与经济集合不紧密,并且很多的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结合也不紧密,这无疑就对技术的发展起到反的作用并且对新型实用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增加了难度,降低了效率,使得科研机构与企业双方都不能最大程度的得到发展。在科研机构方面造成科技资源的浪费,科研力量的分散,达不到“专” “精” “尖”的水平,使得科研机构缺乏创新力和活力;而在企业方面,造成最新技术不能应用到企业实际生产中,把最新技术转化为科研产品。新技术具有实效性的特点,新技术的运用往往会为产品带来高附加值,这也是为企业创造最高利润的最好机会,如果把握住新技术的实效性就能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利润。科研机构与企业紧密结合可以让新技术与企业产品连为一体,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而企业获得的价值投入到新技术的开发上,这样就能在企业与科研机构中形成良性的循环,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发展。从我国实施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开始,科研机构实施转制,研究机构变成企业或成为了以技术服务为主的科技服务中心。此后,我国明确的共性技术研究的主要承担者为中科院与各大高校;除此之外,以前从事共性技术研究的机构按照企业的要求与机制运行,经济的追求与市场的需求对共性技术研究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削弱了共性技术研究的积极性。共性技术研究的政策国家并没有指定,所以我国的共性技术研究体系并未完善,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2)我国目前的产业共性技术形式。第一,在我国市场经济越来越成熟,科技体制逐渐完善,科技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科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跨产业技术和产业技术创新也越来越重要,而企业之间提升竞争力逐渐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倾斜,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则需要强有力的产业共性技术支撑。所以在解决产业共性技术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时,要抓紧对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体系建设。共性技术创新体系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以政府来引导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科技体制与制度相对比较完善,有强大的经济实力、雄厚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此类共性技术的研究主要依靠的是市场机制,政府只是引导企业,占主导作用的并非政府而是企业;第二种是政府主导型,政府不只是引导企业,还主导企业进行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并且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国家战略呈现出明显的追赶性,以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模仿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技术的消化吸收以及改进达到自主创新的目地。政府行政力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制定计划或者发起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项目,然后通过官产学相结合全方位进行研究。类似的国家包括韩国、日本。目前对经济发展的路线,我国是引进外资以及技术为主,所以我国在技术进步上对整体经济的贡献所占的比重不高,问题也凸显出来。并且我国产业共性技术最大的问题就是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自身素质,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政府引导性的共性技术研究体系对我国目前来说是并不合适的,既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也不利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我国应采用从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模仿,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技术的消化吸收以及改进实现产业共性技术的自主创新模式,让政府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第二,目前我国产业共性技术在对非政府主导性的产业上具有很大的弊端,非政府主导性的产业是自发形成的,此类型产业的发展由于不是政府主导所以并未考虑到产业的未来发展对所需技术的需求,没做好相应的技术储备和相关的基础性工作,造成发展方向具有不确定性,比较难把握。假如产业共有技术未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不能对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有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缺失,造成产业的发展后劲不足。
三、我国共性技术发展的问题分析
第一,尚未真正建立完善的共性技术政策。虽然重点加大对共性技术研究开发的投入在中央和地方各种科技政策和规划中屡被强调,但在政策实施中,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直接资助企业商业化开发,以及搞工程、上项目的传统方式仍未根本改变,政府在产业技术发展中的定位和国家共性技术政策重点都还未转变到位。第二,对共性技术的评价标准界定不明确。政府对共性技术的技术特征、社会和经济效益、所处研发阶段,以及申请单位的组织形式等缺乏统一标准。在相关计划和政策出自不同主管部门的情况下,导致政策目标不明确,项目选择标准不一,直接影响了政策效果。第三,组织方式不够合理,以产业为导向的原则不突出,管理和组织模式不能满足需要。政府支持的共性技术研究成果应该是能够为产业界应用的可商业化的技术,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项目申报、课题研究和经费投入等各个环节都有企业直接参与。我国涉及共性技术的计划并没有反映出这种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点面结合的特点,在组织形式上也多采取政府直接资助的方式,而作为我国共性技术研究的主要力量的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难以满足共性技术研究的需要。第四,共性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滞后,缺乏政策的鼓励。共性技术转化应用的政策鼓励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鼓励合作研究、分享知识、优势互补;一是有效的知识产权政策,有助于研究成果的转移和产业化。在我国,政府对资助的研究成果是否被市场和企业利用、是否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没有相应的考核内容和责任约束,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成果转化应用相对滞后,导致成果大量沉淀在研究单位内部而无法转化为现实经济效益。第五,其他问题。到现在还未解决的对共性技术在学术研究确定划界的问题上难以操作;在产业关于共性技术的组织使用方面:产业共性技术为什么会演变成未解决的的问题,究其原因,从根本上就是研究的对象即研究实体没有得到解决。我国对于基础研究的主要力量是我国的高校或中科院,在这一点上是非常明确的;而在产业技术的开发研究以及在产业技术的实际使用方面,其主要力量是也很明确的是以企业为中心的;在产业技术从开发到时间运用即转制后的产业部门研究院所关心的较多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然而在我国众多的企业之中大部分多数没有实力甚至于不愿承担共性技术的研发。还有,因为在共性技术的特点是具有多样性和对政策性比较敏感的,所以存在政府在不同类型的共性技术中的介入深度和具体政策等问题。
四、日韩两国共性技术发展模式及其政府作用
共性技术的创新和推广的运行模式因结合各国的具体国情而不同,但按照其组织形式一般可以认为有两种,一是“市场主导型”,例如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一种是“政府主导型”,例如日本、韩国等。综合考察两种机制模式,日韩两国的发展模式经验对依然处于科技战略上的追赶阶段的我国发展共性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抛开时间上的差别,战后至今日韩两国的产业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所以相应的共性技术创新发展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考察日韩两国共性技术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两国同属于“政府主导型”的共性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其突出的特点是:共性技术的发展与其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并且通过政府主导作用在不同产业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共性技术发展策略。
(1)“引进—吸收”阶段。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使得两国在战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主要是以恢复经济正常发展,确保本国生存为主要目标。由于当时的科研力量相对匮乏,科研机构破坏严重,科研条件十分艰苦,整个技术的研发推广都处于一种相当松散的状态。这时候两国政府实行的共性技术发展基本是采取“引进—吸收”策略,通过政府努力引进国外技术成果,围绕本国经济发展走劳动密集型发展,在技术引进后加快吸收和消化,以提高产品自主生产能力。此阶段中“引进—吸收”模式是政府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的,其经济发展和共性技术研发推广都是围绕着政府的主导作用展开的。政府的主要作用集中于建立管理机构,确定共性技术发展策略;加强相关共性技术研发推广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其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确保共性技术的引进和吸收;在此基础上努力培养本国科研实力,促进本国科研成果推广。 通过“引进—吸收”阶段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共性技术的发展体系得以初步建立。
(2)“引进—创新”阶段。到了这一阶段,两国产业经济开始从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产业进入了资本集约型的重工业产业发展,虽然该阶段中,仍然继续着上阶段在共性技术发展模式上的引进特点,但是与上一个阶段不同的是,此时的发展策略上更加注重引进技术的共性水平,重点选择发展生产力所急需的先进共性技术,重点引进可以与本国自主研发紧密联系并推动引进技术的自主化,重点不再是简单的恢复性发展而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在对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的消化吸收基础上,政府加大了技术的创新努力,确保共性技术创新的正确发展方向,对共性技术科研提供更为有利的政策和硬件支撑,为共性技术的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和奠定坚实的基础;大力发展改良型的技术,发展适用技术,开发自主技术,以推动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振兴本国的技术研发力量,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在相关产业的共性技术上的依赖性。
(3)“自主创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科学技术作为产业竞争力的核心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传统的追赶式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如果继续保持依靠引进国外技术求发展根本无法生存下去,必须重新寻求新的增长方式,实现产业机构升级。在主导科技研发的同时,政府更加注重科技成果保护、市场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为了适应“科技立国”到“科技创新立国”的转变,共性技术发展也必然走进“自主创新”阶段。此时日韩两国的共性技术发展不再依赖引进,而是为实现特定的实用目的或者实现新的实用方法而进行自主研发,共性技术的研发也由产业需求或者某种特定目的的确定技术研发方向向由研发新技术催生新产业的方式转变,即实现了“自主创新”由“需求引导”到“技术引导”的转变。在确保共性技术研发方向的同时改革政府研究机构,通过政策和法律等手段进一步调动民间企业的科研积极性;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促进产学研之间的合作。而在“技术引导”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则进一步集中体现在宏观调控和管理上,充分发挥法规制定、公共服务等职能作用,引导共性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制定与共性技术相关的科技计划,把公益性质的共性技术作为科技计划的首要目标;加强研发推广工作和成果转化的监管力度;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重视跨部门的大型科研计划。
五、总结
日韩模式为发展中国家的共性技术发展提供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对我国的共性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日韩两国的共性技术发展模式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共性技术的科研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引进—吸收”为共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引进—创新”有效地促进了共性技术的研发推广;“自主创新”增强了本国的共性技术研发实力,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大动力。整个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作用有效推动了共性技术研发的创新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通常说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主要作用集中体现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弥补市场缺陷、提供公共产品等几个方面。寻找制约因素解除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障碍。通过对产业共性技术体系运行模式中各个要素运行状态的研究,寻找对创新过程起主要促进或阻碍作用的主导反馈回路,进而得到对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特征的进一步把握。并通过主导反馈回路,找到制约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原因,为有关制定促进创新的制度和机制提供依据。在共性技术的供给与扩散过程中,政府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增加财政经费的投入,更不能单纯依靠引进国外技术促进发展,重要的是依托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采取更有针对性、有效率和有利于共性技术扩散和成果转化的组织方式和政策;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的研究需要与产业组织政策、财政政策、知识产权政策等相关政策配套,结合本国国情,发挥政府在共性技术科研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参 考 文 献
[1]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52.
[2]马名杰.共性技术的内涵与评判标准[J].新经济导刊.2005
[3]陈静,唐五湘.共性技术的特性和失灵现象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
[4]马名杰.我国共性技术政策的现状及改革方向[J].中国经贸导刊.2005
篇9
[关键词] 企业联盟 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 供给
一、关于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
1.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的界定
产业共性技术(Generic Technology)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行业或多个产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在国外一般被称之为共性技术,在学术研究上一般不做区分。
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作为产业共性技术的一种,是一些学者对产业共性技术从技术重要性的角度进行分类时所提出的概念。将产业共性技术分类为关键产业共性技术、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和一般产业共性技术。认为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是指测量测试和标准等技术,属于行业平台技术,是专业技术的基础,这类技术为产业技术进步提供必需的基础性技术手段。
2.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的特点
作为产业共性技术的一种,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具备了产业共性技术的特点,如基础性、外部性、风险性和社会效益性等。但是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是适用性强,由于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主要是测量测试和标准等技术,往往适用于整个行业,对整个行业的某种经营行为或者技术行为起规范和示范作用,在行业内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一般都必须遵守,体现适用性强的特点。而其他共性技术虽然对行业有重大影响,但对于行业企业没有约束性和强制性,行业内企业也可以选择不使用。第二是扩散性强,测量测试和标准等技术往往代表着一个行业的准入“门槛”,行业中掌握技术的企业和其他企业都有推动技术标准扩散的动力,相较其他共性技术类型而言不会因技术的所有权和收益分配问题影响技术的扩散。第三,较低的风险性,测量测试和标准等技术目前往往由行政部门、行业协会、行业内的领头企业制定,在行业内推广,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改完善,比其他类型花费巨大投资仍然有可能没有任何收益的共性技术开发而言,风险性相对要小些。
3.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现状
学术界一般从国家对研发组织资助的角度出发,认为对整个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共性技术,政府应通过专利计划的方式直接资助,也可以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单位组建合作研究组织,并予以资助。测量测试和标准等基础性共性技术为产业技术进步提供了必需的基础性技术手段,应主要委托国家研究所(或实验室)以及政府资助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承担。对一般共性技术,政府应引导和鼓励产学研进行合作研究,以税收减免等优惠。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非如此,对于像我国这样技术相对落后,实施技术追赶战略的国家,政府在一段时期内会将技术的资助重点放在少数关键技术领域或行业,以及研发的后期阶段,这是依据自身经济和技术条件做出的必要选择。而且,由于后期阶段的共性技术研究更接近市场应用,企业间合作研发的难度更大,技术优势又往往集中在少数企业,单个企业必然成为资助的重点对象。可见,在国家对研发组织的激励上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的供给存在着比关键产业共性技术和一般产业共性技术更大的困难。
二、企业联盟作为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形式的可能性及形式
1.企业联盟作为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形式的可能性
在国外,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由专门成立的国家研究所(院)负责提供,如美国的NIST,加拿大的NRC和日本的AIST等。而我国长期以来技术标准和测量测试技术多由行业归口管理部门或行业研究所负责开发和制定,没有一个类似国家研究所(院)的机构负责提供。同时由于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不是政府资助的重点,很多学者提出的政府资助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作为开发机构的设想作用有限。我国行业归口部门作为政府管理部门较难贴近行业发展的市场实际,提供的基础性共性技术实用性比较差,同时主管部门制定技术标准尚存在变更复杂、周期性长,不能随市场、技术迅速改变的缺点。
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为产业技术进步提供了基础性的技术手段,现今许多领域的测量测试和标准的竞争同其他技术竞争同样重要,如第三代通讯技术标准、DVD制式标准、数字电视技术标准体系等。由行业内有实力和代表性的企业组成企业联盟,提出旨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标准,可以降低国家在这方面的研发压力,并解决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供给的缺乏状况。如蓝光DVD标准由索尼、松下、飞利浦等多家公司制定并推广,HDVD标准是由东芝、NEC等企业主导的,“闪联”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推出的“魔音棒”和“任意听”两款产品便旨在推广闪联标准。
另外,行业测量测试和技术标准是随着行业技术进步和市场发展确定并随之改变的,虽然很多促进行业技术进步的技术提供者并非企业,然而企业是技术创新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的实践者,应该说站在行业发展的最前言,对行业发展的“冷暖”体会最为深刻,相较行政管理机构、国家院所和研究机构提供的基础性共性技术适用性无疑更强。同时,企业联盟提供的基础性共性技术检验的惟一标准变成了市场,可以随市场状况迅速加以调整。
2.企业联盟供给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的组织形式
(1)联盟实验室
行业内的多家企业以推动产业进步,提供测量测试和标准等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为目的,共同出资组建行业联盟实验室,这样的实验室不以营利为目的,只为联盟企业提供标准技术。这种组织形式的关键是必须明确界定各家参与企业的权利义务,对相互之间的技术配合要做出相应的安排,对联盟实验的开发计划应严格贯彻执行,推出的行业标准应为联盟企业积极倡导和遵循,形成行业共同标准。这种组织形式在我国已经有了一些实践,如2000年成立的中视联,作为中国数字电视产业联盟内的联合实验室而成立,目的是进行数字电视共性技术研发,确立数字电视行业标准,作为技术提供商发展中国自己的数字电视,由TCL、海信、康佳、厦华等企业组成。
(2)组建实体性公司
在国外,以推广技术标准、研发共性技术而组成的实体性公司往往被注册成一个法人单位,特别是协会或者非赢利的壳公司,比如数字生活联盟、蓝牙特别兴趣集团、欧洲数字电视广播联盟等等。成立于1996年的MPEG LA公司就是一个由富士通、通用仪器公司、三菱、飞利浦、科学亚特兰大、索尼等公司联合组建的,专门管理被基于MPEG-2标准的数字视频技术设备制造商使用的专利许可证包。即开发和推广MPEG-2标准的数字视频技术。但在我国目前尚没有与共性技术研发相适应的非营利的公司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实体性公司作为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
(3)建立虚拟研发组织
虚拟研发组织比传统的科研机构拥有更丰富的资源,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优化组合,以低成本达到组织柔性的目的,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由于大多数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在研发过程中并不像关键、一般产业共性技术一样对实验场所、设备、集中人员攻关等研发条件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这就为以虚拟研发提供了可行性。如蓝光DVD标准由索尼、松下、飞利浦等几家公司组成的联盟,HDVD标准是由东芝、NEC等企业组成的联盟,并没有专门建立一个实体性的组织,而是依靠网络技术等方式达到资源共享,即以虚拟开发组织为形式完成了技术标准的研发和推动。选择虚拟研发组织进行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开发,要处理好两个问题:第一是技术知识产权的问题;第二是成员企业的管理协作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篇10
关键词:技术革新体会研究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提高科技投入,加快实施技术创新,重视基础研究,使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已然成为一个国家战略性的任务和目标。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科研与技术革新同样具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可以有效地节约资金、降低成本,是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的一个有效途径。结合工作实际,关于科研、群众性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工作的开展及其在节约资金成本、带来经济效益作用方面谈谈几点体会。
1、坚持基础性工作与创新工作并举,在工作推进中求突破
目前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仍然是科研所和高等院校,它们不直接面向市场,不甚关心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市场开拓能力将技术创新成果推向市场,因而很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怎样才能富有成效地推动科技体制创新,坚持基础性工作与创新工作并举,就成为我们工作的一个迫切要求。为此我们从单位生产和管理工作实际出发,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形成了一套自有的科研运作体制。
1.1相关信息收集交流,理论设想研究
针对日常基础性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们组织有关人员讨论,提出相关新技术,收集相关产品技术信息,新设备样品,经讨论、研究对比,提出改进意见,组织评审,作出评审结果,如未通过,则返回重新研究,再次提出方案,再组织评审。
1.2新产品、新技术试产试用
新产品、新技术评审通过,就可以下拔相关经费试产试用,由技术科负责技术督导,新技术或新产品改进研制成功后经过相关安全技术认证,就可以先行试用,试用期间观察使用效果及存在问题,如有问题再返回改进。
1.3投入实际使用
新产品、新技术经试产试用后,如无问题,即投入实际使用。
1.4带来经济效益
下面简单列举几个通过科研、技术改革带来节约资金能耗实效的例子:
防盗铸铁排水井盖设计研制和安装工作。针对城市道路排水井盖破损、丢失严重的问题,我们组织人员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大连市现有道路上的排水井盖多为三十年代日伪时期的设计,其结构、材质和承载能力已满足不了现在道路行驶重型车辆的要求。据统计,我市每年市政排水井盖破损1100多个,丢失3300多个,直接经济损失达50多万元。从1992年排水处组建至今,因排水井盖破损、被盗造成行人跌入井内的事故达20余起,赔偿金额近15万元。为保护行人和车辆安全,减少国家的经济损失,我们在参考国内外实物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制,设计出了承载能力50吨,外型美观、经济实用,具备防盗功能的新型铸铁雨水井和检查井盖,其排水功能、承载能力等居于国内领先,申报了国家专利。并于当年通过政府招标采购了500套新型防盗雨水井盖,安装在市内部分主次干道和广场周边,截止目前都没有发现丢失、破损现象,效果极佳,已列为逐年推广应用的对象。
完成了春柳河污水处理厂电气控制单元内电器元件进口产品国产化和泥处理车间加药系统电气改造项目既解决了进口部件采购周期长、价格贵的问题,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资金3万多元。
对春柳河污水处理厂回用水泵房加药系统进行了改造,将原有的自来水溶药系统改为回用水溶药系统,安装回用水管线16米,各类管件20个。此项改造每月可节约自来水720吨,节省水费2736元。
从实际出发,诸如此类通过科研方法节约资金成本的例子我们还有很多,在科研工作中我们总结出,其一,必须要有开拓精神,进行大胆创新,把握创新的主动权,不断提高创新的水平,强化对技术创新决策的管理工作,敢于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其二,管理体制必须始终充满活力,随着管理实践的变化从多方面多领域多角度进行探索,实现管理创新,从机构设置,经济来源,人员配置,人才培训科技项目的立项确定研制,开发利用等,建立一套管理措施和工作制度,为技术创新奠定坚实基础。从而直接有效地带来经济效益。
2、发动群众力量,以“合理化建议”方式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将重心转向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运用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适宜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在平等的引导和交流中,使员工自发地认识到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并因此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忠诚感,来促使其在群众性技术革新带来节约资金成本的经济效益中发挥巨大作用。
有鉴于此,我们每年都会协同处工会组织,让广大工作在一线的职工,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以合理化建议方式提一些技术革新的建议。我们再将这些建议汇总、梳理,挑出合理有效的部分进行研讨,确定实施方案。由群众性技术革新带来经济效益的例子也列举一下:
针对夜间排水施工抢险和汛期低洼区排水光线不足、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威胁排水职工人身安全的问题,沙河口排水管理所自行研制了夜间施工抢险、汛期排水警示灯(标志),效果比较好,既填补了夜间施工抢险和防汛排水警示标志的空白,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资金。
针对使用三叉杆子作为吊装工具不方便的问题,马栏河污水处理厂自行设计安装了“门工综合手动吊”,既安全可靠,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金1.5万元。
针对水厂厂区内的路灯增设了自动稳压控制装置,每天自动启停,既消除安全隐患,又减少了灯具损坏,节省资金3000多元。
以上这些节约资金的技术革新都源自于我们职工的智慧,当然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工作中我们总结发现:
(1)要培养员工以正确的主体意识:培养员工以正确的主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员工群众自觉寄身于本单位的建设,激发他们的热情,鼓励个性的发挥。(2)要提供员工学习机会:要学会在实践中解决新问题,寻求新的工作方法很重要。为此我们会定期采取集中授课、答卷和实际操作考核等形式,对全处各岗位职工进行岗位职责、专业技能培训,为其提供接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使单位具有浓厚学习气氛、紧跟科技进步潮流,使广大员工持续接受教育使其具备一种能富有挑战性的发展机会,创造开拓发挥的最大空间。(3)要运用奖励机制:制定具体的奖励实施方案(后附),运用奖励政策,为员工提供一份与创新工作相称的物质报酬。通过以上工作方法,在使广大职工群众提高的同时,也为我们依靠职工群众的智慧进行技术革新,从而带来节约资金成本的经济效益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附:大连市排水处科学技术项目奖励实施方案
为了激励全处职工增强科技意识,积极参与科研和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提高全处科技实力,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结合我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A、奖励范围
凡从事污水处理、城市地上地下各类排水设施养护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处属各单位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在独立完成或参与处内外各类科技项目中,取得成果均适用于本规定。本规定的奖称统一为“科学技术项目奖”。
B、奖励项目的分类与等级
(1)奖励项目分为:科学技术研究;技术革新改造;勘察设计施工;全面质量管理;工艺工序操作管理;各类论文;增收节支;合理化建议等奖类。(2)各奖励项目的等级分为:国家、省、市级和处科学技术项目一、二、三等奖。处科学技术项目的一等奖为处级、二等奖为厂级(处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三等奖为车间(含班组)。(3)各奖励项目的等级和归类由评审委员会依据申报的实际情况确定。已被国家、省、市确定奖励等级的,由评审委员会按同级予以确认;其余申报项目根据其类别或在本岗位(部门)产生的作用和效果,由评审委员会确定等级。
C、奖励标准
(1)荣获国家、省、市科学技术奖励的项目,由处按同等标准予以奖励。(2)荣获处科学技术项目一等奖的,奖励人民币1000~3000元。虽然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奖励,但没有物质奖励的,根据实际情况,按此标准执行。(3)荣获处科学技术项目二等奖的,根据项目应用的作用和效果,奖励人民币500~2000元。荣获处科学技术项目三等奖的,根据奖励项目的作用和效果,奖励人民币300~800元。
D、奖励项目的申报与评审
(1)凡获国家、省和市级科技进步奖、技术革新奖、优秀设计奖及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包括科技论文、管理科学论文)的人员,均可申报。(2)符合申报条件中任何一项的项目,可将获奖的科研项目或论文,连同获奖证书一并向其所在部门申报,由各部门向处工会办和技术科申报。(3)申报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由处工会办和技术科负责,根据申报项目的实际情况,组织评审委员会。对于重大项目的评审,可聘请处外同行业、同专业的专家参加。(4)获奖项目的评比为每年度一次,每年年末组织进行申报和评审,在处内同一项目只能申报一次。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础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