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
时间:2023-04-01 10:5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梳理国外技术创新驱动研究,归纳起来主要经历如下过程:
(1)技术发展驱动。技术发展驱动技术创新最早是由Schumpeter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Schumpeter认为,技术创新或多或少是一种线性过程,从来自应用研究的科学发现到技术发展和企业中的生产行为,并最终导致新产品进入市场都是逐步向前推进的。Schumpeter还指出,新技术的发明和出现驱动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更多的研究与开发就等于更多的创新。
(2)市场需求驱动。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Schmookler首先提出“需求拉动模型”,该模型强调市场需求的拉动是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Myers和Marquls教授在1969年所做的一项重要的实证工作支持Schmook-ler的观点,两位教授对5个产业的567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其中3/4的技术创新是由市场需求为出发点,1/4的技术创新是以技术本身的发展为来源。最后Myers和Marquls得出结论,在技术创新中,市场需求是一个比技术发展更重要的驱动因素。
(3)技术和市场需求联合驱动。20世纪80年代后期Mowery和Rosenberg认为,技术创新可以是由技术发展驱动的,也可以是广义需求驱动的,成功的技术创新往往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加拿大学者Mumro和Noori对加拿大900多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18%的技术创新靠技术驱动,26%技术创新靠市场需求驱动,56%的技术创新靠技术与市场需求共同驱动。
(4)政府政策驱动。ClaytonChristensen(1995)以计算机行业为例,认为一项新技术只有在合适的政策环境下才能生存和发展。XuliaGonzalez和ConsueloPazo(2008)指出,企业技术创新离不开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财政支持。Romer(1990)认为最好的政策是对技术创新进行直接补贴。Porter(1995)认为合理设置的环境政策能够刺激企业技术创新。Mayer(2010)提出了美国州政府的科技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5)企业家精神驱动。Schumpeter认为,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力量是企业家,而企业家精神最根本的特质就是推动创新。Drucker也认为企业家精神的一项特殊功能就是创新,企业家精神的核心为技术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就是一种革新行为,这种行为为现有资源赋予了新的创造财富的能力。MichaelJMartin、HowardHStephenson、Da-vidEGrote等学者也认为,企业家精神对技术创新驱动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从以上文献梳理可以看到: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经历了从单一因素到多元因素演化的过程;国外学者侧重于考察各独立的因素对技术创新的驱动关系,缺乏整合性研究;对驱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深层次因素需要继续探讨,尤其对企业技术创新内部驱动因素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国内一些学者基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分析技术创新的内在驱动力,代表人物有项保华、万君康、王开明、许小东等。更多学者基于技术创新驱动因素视角,对技术创新驱动进行综合性研究,将技术创新驱动分为企业内部驱动因素和企业外部驱动因素,内外部因素共同驱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但具体内外部驱动因素却呈现不同的研究结论。例如,陈晓阳认为,技术创新外部驱动因素包括:市场竞争、市场需求、国家政策;内部驱动因素包括:企业主体创新意识和企业主体创新能力;而孙冰认为,技术创新外部驱动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市场竞争、技术推力和政府政策;内部驱动因素包括:企业利益、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企业激励机制和企业创新能力。现有文献中,专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的研究很少,而基于逼真质性数据的多案例研究更为缺乏。因此,本研究或可弥补已有研究成果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实践方面的缺口。
2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是对管理实践中涌现的现象和问题经剖析后进行理论构建的有效方法。本文研究的是“哪些关键因素驱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问题,属于探索性研究。根据Yin、Eisenhardt及其他研究者的建议,为了从重复归纳的过程中得出共性结论,本研究采用了多案例研究设计。多案例研究能对不同案例中得到的发现进行验证,确认共同特征,放弃特有的特征。另外,多案例研究比单案例研究更具信度和效度。
2.1案例选择
在界定研究问题后,需要根据研究问题及要开发的理论进行案例选择。本文选择案例样本的标准为:(1)所选企业必须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符合国家2003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条例中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2)考虑到案例的代表性,选取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和天津华苑科技园区2个国家首批创新科技园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3)选择企业经营超过5年,进入发展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Eisenhardt(1989)、Yin(2009)认为,案例研究的目的是归纳理论,而不是计算频率,选择的案例不需要遵循抽样原则,只要案例本身具有足够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即可。同时,结合Sanders(1982)建议进行多案例研究时最佳的案例数目为3~6个。最终,本文确定了4个研究案例,其中北京、天津各2个。
2.2案例概况
根据前面的案例选择标准,本文以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应企业的要求,本文在后续的分析过程中分别以A、B、C、D来代表各个企业。企业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2.3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相结合的数据收集方式。一手资料包括:先后对4家企业的总经理、副经理、总工、技术总监、研发人员、一般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访谈,并对每次的访谈进行录音、记录,形成研究所需的定性及定量素材。二手资料包括:企业内外部期刊、出版物、网络资源、公司网站、公司档案材料、领导讲话等。二手资料也是案例研究三角证明的重要来源。
2.4数据分析与编码
数据分析主要是通过定性分析方式进行,包括详细阅读参与式观察的笔记、访谈记录与手稿和文件资料,然后形成有关研究主题的记录性文字材料。扎根理论方法最早由Glaser和Strauss提出,是分析定性资料的一种常用研究范式。本文借鉴扎根理论所采用的编码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首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编码,对于一手资料,分别把6位高层受访者编码为:M1~M6,研发人员编码为:R1~R8,一般工作人员统一编码为G0,二手资料统一编码为SH。对同一来源内容相同的表述合并为1条条目。通过对一手和二手资料的一级编码,4家企业得到了296条一级条目库。然后,按照原生编码准则,以概念形式对资料逐句进行译码,把相近含义的词汇和语句进行归纳、提炼更具有概括性的概念形成初始范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初始范畴进行二次编码,其目的是挖掘范畴间的关系和逻辑次序,形成主范畴。最终形成4个主范畴是:企业家精神、研发能力、市场需求与竞争、政府政策与法规。编码结果如表2所示。
3研究发现
3.1企业家精神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影响
企业家精神是驱动技术创新的关键所在。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企业家精神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创新、进取心和风险承担。Drucker提出企业家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新。Schumpeter指出,创新体现在“采用一种新生产方法”、“开发一种新产品”、“开辟一个新市场”、“组建一种新的组织”等。如企业D面对电子产品行业的激烈竞争,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流媒体、服务软件、专用磁盘等新产品,这些新产品的成功研发,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竞争优势,从而使企业成为行业的领头羊。进取心使得企业家不满足于企业已有的现状,渴求变革,积极去实现创新目标。企业C围绕建成国内一流的耐磨材料生产厂家的目标,不断开拓进取,改进技术,追求品质。在访谈中,负责人多次表达了立志做一流企业的雄心壮志,这种进取心使企业多次取得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企业A是中国第一家专业从事制卡材料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做国际制卡业最优秀的材料供应商”是企业发展的宗旨。进取心激发企业家的创新意识,使企业对以前未被认识到的市场机会保持警觉性。1997年,全世界只有两家公司生产制卡产品,一家是英国的Apollo公司,另一家是美国的Cilik公司,但这两家公司的产品价格都很高,企业A看到了市场机会。正如企业A负责人所说,“我们提出要在3~5年内模仿国外最先进的产品,在10~20年内让国外也来模仿我们的产品。尽管当时的想法,略显轻狂,但总的思路是对的,现在与信用卡相关的产品在国内的占有率大约是70%,国外也占了相当大的份额”。企业家精神还体现出能承担相关风险,RichardCantillion和FrankKnight两位经济学家,将企业家精神与风险或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企业家应有甘冒风险和承担风险的魄力。伴随环境的变化,技术创新过程中往往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如企业B所处的腐蚀检测行业技术升级快,产品更换周期短,企业实施技术创新不确定性大。负责人表示,整个行业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新的技术一旦出现,原有技术就会贬值。尽管技术创新存在较大风险,一旦不创新,生产的产品将逐渐失去市场,长期下去企业将难以存活,为了生存和发展冒险也是必要的。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命题:命题1:企业家精神是技术创新的灵魂,并通过创新、进取心、风险承担来驱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企业家精神越强,就越能驱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3.2研发能力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影响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由技术本身支撑起来的,其持续的技术创新依靠研发能力作为保障,而研发能力的根本在于拥有由一群技术研发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研发团队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实施者。企业吸引和拥有大量优秀的技术研发人员,就等于掌握了技术创新的核心资源。技术研发人员的人力资本中的稀缺性资源。在本文研究的4个案例中,每个企业研发团队都拥有高层次、高水平的研发人员。企业A在新型制卡材料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方面有丰富积淀,拥有以年轻博士、硕士为骨干的技术研发中心,具备从产品设计、开发到产业化的完整能力。企业每年在研发上都下大力气投入,企业的很多技术和产品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且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企业C的研发人员均是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核心研发人员都具有博士学位,且毕业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高水平的研发人员加上研发的高投入,企业的研发能力强,技术创新成果显著,拥有发明专利20多项。企业D的研发团队由多位硕士和博士组成,其中高级研发人员毕业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的计算机、信息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专业扎实,创新能力强,形成智力合力。研发团队成员的合力促进了技术知识交换和整合能力的提高,从而加速了新产品开发进程。傅家骥在综合大量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成功的创新是以人为核心的,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在技术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Dewar和Dutton(1986)认为,在一个企业里,专业人员以及专职群体的人数不同会使知识的深度及广度产生变化。专家越多,知识基础就越广泛,而且大量的专家可以使新技术新思想更易于理解。企业B的研发人员主要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公司总经理就是技术出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是一位懂技术的管理者。由于技术升级快,需要掌握大量的新知识,企业一方面需要从国内高校招聘优秀的技术研发人员来充实研发团队,另一方面要在人事制度上把“激活”与“培训”结合起来,努力建设“学习型组织”,企业每年需拿出一定经费举办各种学习活动鼓励研发人员积极参与,提升他们的研发能力,增强技术创新的速度。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命题:命题2:研发团队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实施者,研发能力是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驱动的保障。研发能力越强,就越有助于驱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技术创新。
3.3市场需求与竞争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影响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是密切相关的。市场需求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原动力。企业A遵循“以客户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基石”的理念承诺:提供给顾客的产品100%符合相应标准及合同中约定的特殊要求,对顾客反馈的信息100%给予及时回复,不断开发更合乎客户需要的产品,不断改进和提高已有产品性能。企业B坚持以市场开拓为导向,专注于管道行业的技术装备市场,业务覆盖我国28个省市区,广泛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强技术研发,现已成为腐蚀检测评价领域国内技术领先的专业企业。企业C为电力、煤炭、钢铁、机械等行业提供工业耐磨材料,企业注重用户需求,在新技术开发前,技术总监带领部分研发人员深入用户调研,倾听他们对产品技术要求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几年的发展,企业产品出口至意大利、德国、智利、乌克兰等多个国家。企业D紧跟市场需求,找准研发方向,研发了以IPTV流媒体服务器和机顶盒嵌入式软件为核心技术的产品体系,形成互动电视媒体服务器、无线移动流媒体服务器等8个产品;企业还为海尔电视提供模卡电视业务中间件等。企业的客户群体遍及全国各地和欧美、非洲部分海外市场。4家案例企业实践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开发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取更多潜在的收益。市场竞争迫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企业A的总工谈到,企业如果不能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长期下去必死无疑。市场竞争让科技型中小企业产生危机感、紧迫感,从而使压力变为动力。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开展合作创新。如企业B与天津大学、大庆油田设计研究院、中海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开展技术合作,企业D与清华大学网络多媒体实验室、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等多所国内外著名院校开展项目合作,与国际、国内先进技术接轨。Blundell(1999)发现,技术创新与市场的竞争程度呈正相关。企业C的总监在访谈中也表示科技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差异化,且要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地开展技术创新,企业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获得良好的行业声誉。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命题:命题3:市场需求意味着潜在的收益,驱使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形成压力,进一步驱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3.4政府的政策与法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影响
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多给予税收优惠和项目基金支持,这极大地调动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创新成果丰硕。企业A研发项目多次获得国家和天津市政府基金支持,成功开发了水基层压油、数字印刷基片、层压型制卡带胶膜、纳米氧化铝等多种核心产品,多项产品获得国家级新产品证书。企业B在2004年、2008年两次国家科技部中小科技企业创新基金的支持下,完成了埋地管道腐蚀与防护地理信息系统(CPGIS)、埋地管道外防腐层检测数据处理软件(ESTECxp)、阴极保护静态数据记录仪(CIPS-Logger)等产品的开发和技术升级。企业C获北京市科委科技发展基金公关项目资助,获得国内第一个“热喷涂粉芯丝材”发明专利、国内第一个“非晶电弧喷涂涂层”发明专利。企业D在2009年获得国家核高基项目的资助后,着力技术研发,产品技术创新活动大幅提升,不仅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而且凭借领先技术优势,还为后期开拓国外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udretsch和Link(2012)提出,技术创新在政府公共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对创新的极力推广下,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很有价值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都是伴随在一定的社会法律环境中进行的,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提供保护作用,如知识产权保护法、技术合同法、专利法等。周寄中认为,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之间存在联动关系,知识产权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如企业D在产品研发过程中获得多项软件著作权和专利证书:“流媒体服务器软件V1.0”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自适应网络带宽的多媒体传送系统”专利证书,“适应于带时移IPTV直播服务器的专用磁盘读写系统”专利等,明确的法规使企业的专利具有合法性,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Nord-haus研究发现,强的专利保护还会导致更多的研发投入。Barney认为拥有异质性的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专利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是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科技型中小企业比传统企业对专利有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法律法规的保护。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命题:命题4:政府的相关政策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提供保护。政府政策支持越大,法规越完善,驱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就越高。
4结论
4.1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企业家精神、研发能力、市场需求与竞争、政府政策与法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为了更清晰地把握这4个关键因素对技术创新的驱动作用,在总结前文得出的4个命题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因素模型,简称ERGM模型,其中E、R、M、G分别代表企业家精神、研发能力、市场需求与竞争、政府政策与法规。企业家精神、研发能力是内驱变量(内部驱动因素),市场需求与竞争、政府政策与法规是外驱变量(外部驱动因素)。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倡导者、组织者;企业家精神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灵魂。企业家精神感召、激励研发团队实施技术创新,研发团队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实施者;研发能力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提供了保障。市场需求意味着技术创新带来的潜在收益,驱使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开发新产品,当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面临竞争时,科技型中小企业就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来增强其竞争力。政府的相关政策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支持,政府的相关法规保护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果,政府政策与法规进一步驱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4.2理论贡献
本文的理论贡献:(1)借鉴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提炼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因素模型——ERMG模型,该模型给出了企业家精神、研发能力、市场需求与竞争、政府政策与法规4个主范畴,同时还给出了每个主范畴的详细构成因子。(2)研发能力这一关键驱动因素在已有的相关研究中鲜有涉及。技术创新由研发团队实施,研发能力是技术创新的保障,是驱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3)依据本文表2的编码数据,可以得出模型中各驱动因素的相对重要性。4个主范畴的相对重要性排序为:企业家精神(85)﹥研发能力(76)﹥市场需求与竞争(70)﹥政府政策与法规(65),括号内数字为依据访谈语句统计的驱动因素对科技型中小技术创新的因果关系条目数。数字越大表示该因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作用越大。
4.3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篇2
【关键词】 联盟组合; 科技型小微企业; 创新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3-0037-03
当前,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国自主创新最活跃的主体之一,但其成长面临融资难、不规范经营、自身能力匮乏、市场疲软等一系列问题。国内外学者认为,通过开放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过程,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克服规模小等先天不足因素。因此,中小企业与外部多个主体之间组建联盟、联盟组合的协同创新效应、联盟组合方式下如何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等成为新的研究视野。本文主要从联盟组合成因及作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联盟组合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三个方面展开述评。
一、联盟组合概述
(一)联盟组合的成因
联盟组合是指焦点企业同时与多家企业建立多个联盟关系的网络组织形式。Goerzen(2007)提出了“结构洞”的概念。结构洞是指社会网络中当两者并无直接关系时,必须经由第三者才能形成联系,那么与双方关系都很密切的第三者就在关系网络中占据了一个结构洞。占据结构洞的行为主体在网络位置中不但能够高效地获取信息优势,还可以控制资源和网络信息在各主体之间的分配,以此为自己提供更多的服务与回报(Burt,1992)。通过联盟组合的构建,焦点企业在建立广泛联系的同时,可在两者无直接联系的联盟伙伴间占据更多的结构洞,并渔翁得利,从中获取多样化的网络资源。
也有学者认为焦点企业在与多个伙伴构建联盟组合的过程中,可以向潜在伙伴传递自己高合法性、资源多样化的信号,从而提高自身吸引力,以在更加宽广的范围内选择合作伙伴和与之联盟的种类。Goerzen(2007)认为企业通过和不同的合作伙伴构建联盟组合,不仅能形成多样化选择,而且可以通过与熟悉的合作伙伴缔结新联盟的方式,规避缔结新联盟可能产生的风险。Gulati(1999)认为焦点企业可以通过构建联盟组合而得到更多联盟伙伴的举荐,通过现有伙伴的桥接与更多的潜在伙伴缔结新的联盟。
另有学者基于企业战略倾向的视角,将联盟组合产生动因的关注点集中于焦点企业,并认为联盟组合产生的直接驱动力是焦点企业战略倾向。Marino & Strandholm(2002)认为有较强创业倾向的企业通常会更为深入地发展联盟组合。Gulati & Higgins(2003)进一步得出通常新成立企业在需要向股市传递重要的正面信号时,与众多优秀企业建立更多联盟关系也不失为直接高效的途径,构建联盟组合是其成功实施IPO的主要战略手段之一。
(二)联盟组合的作用
企业在应对激烈的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多面竞争时,联盟组合可以给予更有力的支持。George & Zahra(2001)研究表明焦点企业在应对潜在的不确定性和各类风险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联盟运作可以帮助其获得可观的联盟组合收益,且通常明显高于单个收益。Hoffmann(2007)、Ozcan & Eisenhardt(2009)研究表明当焦点企业稀缺某种独特或难以模仿的资源时,通常希望通过构建联盟组合从外部获取,或者获得其他企业还未投入到联盟组合的资源,同时提升焦点企业尚未投盟组合资源的潜在价值等,以创建协同效应来规避不确定性和分散风险,从而获得尽可能大的总体收益。
联盟组合有助于企业获取或整合外部资源。Lavie(2007)认为通过构建联盟组合,焦点企业能够快速整合资源,进而提高资源可控性,提升价值创造力,最终提升创新绩效。因此,拥有丰富经验和丰裕资源禀赋的伙伴,焦点企业会更倾向于与之缔结联盟。Anand & Khsnna(2000)研究表明与多个联盟伙伴发展多个联盟,企业能同时获取各类独特或稀有的资源。Aduard & Gouvea(2010)认为通常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与国外企业组建联盟组合时,可以更好地接近并吸收利用国外多样化的市场资源和有价值的创新技术,为提升国际竞争力打下坚定的基础。
联盟组合不仅在于整合资源和应对环境变化的优势,还在于其整体大于各个联盟的简单相加,形成组合效应。Ozcan & Eisenhardt(2009)认为企业主管从一系列单个联系逐步转向从联盟组合的整体来审视组合战略,更能获得高额的回报。社会网络效应即为联盟组合效应的展现,赵红梅等研究表明R&D联盟组合通常产生的网络效应集中体现为组织学习效应、社会资本效应、知识转移效应等。Ozcan & Eisenhardt(2009)分析表明“门当户对”和“富者愈富”在联盟组合模式下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社交网络力量强或者拥有较高社会嵌入潜力的焦点企业更能展示自己的素质,更具有吸引力,更多企业愿意与之结盟,形成组合效应。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撑。Graham Beaver(2001)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的关键即创新和战略管理能力。曹兴等(2010)更精练准确地提出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处于绝对的主导支配与核心地位。
(二)创新绩效主要影响因素
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当前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创新能力、知识吸收能力、领导行为、资源整合力、联盟多样性、中小企业人才储备共6项。
谢洪明(2012)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网络互惠程度对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Frans & Verbees(2004)分析了市场需求和创新对小公司绩效的影响,认为创新活动可以有效促进企业业绩的增长。朱霞、路正南(201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嵌入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关系强度(包括强关系和弱关系)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强关系对突破性的技术创新绩效有明显促进作用,弱关系对渐进性的技术创新绩效有明显促进作用。姜波(2011)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关系型、任务型和变革型领导行为均正向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科技型中小企业组织学习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正向作用。陈艳、范炳全(2013)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建模实证研究开放式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吸收能力、连接能力、发明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Zahra & George(2001)认为知识吸收能力能加强企业的创新和产品开发,进而提高创新绩效。张公一、孙晓欧(2013)通过分析科技资源整合的重要性,探索了科技资源整合、扩散效应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基于252份汽车从业者的样本研究,发现识别与获取科技资源、整合与利用科技资源以及整合能力等通过扩散效应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作用。余菲菲(2014)通过多案例比较分析海翔药业、达安基因和双鹭药业三家中小型医药型企业,研究表明:首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联盟组合的多样化和其技术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其次,对联盟伙伴对象的选择在创业初期会受创立背景差异的影响,进而联盟经验的积累、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都会随之受到影响。李志红、金生、祁龙(2010)分析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创造能力由人力资本开发、资本激励和人力资本存量决定,从而影响其创新绩效。
三、联盟组合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
企业组建联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自身绩效。因此,学者们深入地研究了焦点企业绩效与联盟组合两者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联盟组合多样性、规模、关系、质量等特征对焦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一)联盟组合多样性与企业绩效
Lavie(2007)认为联盟组合的要素禀赋可细分为共享资源和非共享资源,包括焦点企业与联盟伙伴投入组合的共享资源、结盟伙伴的非共享资源、焦点企业的非共享资源。他以美国367家软件企业所缔结的20 779个联盟关系作为样本分析,得出联盟组合要素禀赋对焦点企业的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在联盟组合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方面,学者们认为联盟组合的类型多样性、功能多样性、资源多样性、结构多样性、国际化程度等因素均会影响焦点企业的创新实践,但是他们在研究结论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Leeuw(2011)基于480家机构的网络数据,研究表明联盟组合的伙伴类型多样性与焦点企业渐进式创新绩效呈递减收益正相关;与激进式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汪玮、王奎(2014)通过对182家企业的调研,认为联盟组合的价值链广度、伙伴质量与功能多样化之间存在显著相互影响作用,共同提升企业绩效。Cui等(2012)认为联盟组合的资源多样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焦点企业的技术创新。江积海、李军(2014)研究认为资源丰度、关系密度、关系广度、结构强度等相关因素与创新绩效并非简单地呈直线性正相关,而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悖论”关系。Jiang et al.(2010)研究发现联盟组合的治理结构多样性与其绩效负相关。Lavie & Miller(2008)认为,S型关系存在于联盟组合的国际化程度与焦点企业的绩效之间。
(二)联盟组合规模与企业绩效
大多数国外学者的研究从企业层面(点)和联盟关系(面)验证了联盟组合的多样性与企业绩效间呈倒U型关系,却忽视了联盟组合技术创新活动受到联盟伙伴所处的制度环境与创立背景差异性的因素影响。Faems等(2012)认为每个联盟成员对联盟组合绩效的贡献会随着规模扩大而减少,同时焦点企业协调联盟的能力随着数量的增加而下降。因此,联盟组合的规模与焦点企业开发新产品的创新能力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而现有研究多关注于联盟组合的规模与绩效的关系,得出了相反的结论。Hoffmann(2007)认为联盟组合的规模越大越可能实现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另外,Gulati(2007)则认为相比于大规模联盟组合,若小规模联盟组合拥有高效率、高素质伙伴、大宽度,反而更能在发生较低成本的同时获得较好绩效。
(三)联盟组合关系与企业绩效
Swaminathan & Moorman(2009)认为相较于联盟组合的规模和质量,联盟组合关系对焦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更为显著。Parise & Casher(2003)认为当可提供互补性产品、可相互学习、相同的网络这三方面的能力贯穿于联盟伙伴之间时,则正向协同效应会随之产生;相反,联盟伙伴之间是竞争关系时,联盟组合就会产生冲突效应。孙彪、刘益、郑淞月(2012)研究表明联盟知识创造和联盟知识共享对联盟创新绩效的影响分别呈线性正向关系与倒U型曲线关系,两者在联盟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连接作用。沈灏、李垣(2010)从联盟关系视角出发,通过对127家德国联盟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联盟伙伴间的依赖关系和冲突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截然不同的影响,前者对创新绩效存在倒U型影响,后者对创新绩效存在负向影响,二者关系间的交互作用负向影响创新绩效。王瑛(2011)得出联盟伙伴间的互动行为受到联盟企业的知识转移相关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组合的创新绩效。
(四)联盟组合下影响企业绩效的其他因素
詹也、吴晓波(2012)认为不同的联盟组合配置战略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不同。联盟组合配置战略的框架基于资源的冗余性、关系的紧密性和伙伴的竞争性三个维度提出,研究表明多元化联盟组合战略强调形成多元、开放的组合,能有效加快资源整合及产品开发,从而聚集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最终为自身在联盟网络中行业地位的提升奠定基础;而聚集式联盟组合战略强调不是利用联盟组合创造更多的新产品和新模式,而是更偏向于协调与平衡多个联盟伙伴之间的关系,并使各个联盟中的收益分配达到最大化。二者相反的管理观点对联盟组合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也将呈不同的影响。符正平、彭伟、刘冰(2011)基于跨时视角探讨了联盟组合过程特征对绩效的影响,即有规律的联盟组合活动节奏和活动同步性会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评述与展望
就目前研究来看,国内外学者更乐于探讨联盟组合本身的特点,或从多角度探讨联盟组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且上述研究选择的案例多是大型企业甚至是跨国企业,缺乏一定的实用性。例如,多数学者从整体上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联盟组合进行研究,却忽视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基于不同视角组建创新联盟的具体方式。再者,由于我国小微企业发展较晚,且处于扶持中,我国学者对小微企业联盟组合是如何影响其创新绩效的研究偏少,没有作出进一步的细化和深入,相关研究结论也存在争议性。因此,在现实情况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联盟组合是否及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绩效,以及大中型企业如何扶持与引导小微企业的发展等问题值得学者们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玮,王奎.战略联盟组合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创业机会理论的视角[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64-73.
[2] 姜波.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与企业社会资本的关联机制研究:基于技术创新绩效信息披露的调节效应[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64-68.
[3] 朱霞,路正南.KIBS企业嵌入强度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8):142-146.
[4] FAEMS D, JANSSENS M, NEYENS I.Aliiance portfolios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Connecting structural and manageriaperspectives[J].Group and OrganizationManagement,2012,37(2):241-268.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民间资本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国外关于企业集群的研究已经持续了近百年的时间,经过韦伯(Alfred Weber,1909)直至克鲁格曼(1995)等人的产业区理论,以及斯科特(1992)、波特(Porter,1990)等人的新产业空间组织理论的不断演进,企业集群理论日臻完善。关于集群融资模式研究有:Schmitz和Musy
ck(1994)研究发现地方银行对解决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作用;Altenbury和Meyer-stamer(1999)对拉丁美洲的实证研究认为促进群内结网合作以及集体担保的机制是最为有效的方式。Didar Singh(2006)将印度纺织工业园中小企业集群为解决中小企业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难题的经验作了整体的分析和介绍。(2)关于民间资本投资。国外关于民间资本投资研究不多,更少有比较系统的实证分析。关于发达国家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方面:美国放松了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为民间资本创造了投资机会;欧盟也大力鼓励私人投资创办中小型科技企业;日本政府于1981年制定了《租税特别措施法》,有效调动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二、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一是对集群融资优势的研究:王晓杰(2005)认为通过在企业集群内建立互助担保联盟,可以充分发挥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陈晓红等(2008)采用实证研究对集群内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与融资便利度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社会资本与融资便利程度正相关的结论;罗正英(2010)探讨了中小企业集群信贷融资的内生优势,分析了中小企业集群信贷融资优势得以发挥的条件。二是对集群融资模式的探讨:高连和(2008)提出集群财务公司担保制是能充分体现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关系融资优势”和“整体融资优势”的关系型融资模式创新;谢冰、蔡洋萍(2008)在分析我国开发性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基础上,基于集群效应对现有的开发性融资模式进行了创新;蒋志芬(2008)认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可以选择团体贷款模式、互助担保模式、企业间融资机构模式和区域性中小企业商业银行模式;陈时兴(2009)认为应扩大村镇银行试点范围,加大村镇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三是对集群融资制约因素的研究:陈勇江(2009)分析了长三角民营中小企业的民间融资困境根本上源于三个维度的制度缺失:法律制度缺失、金融制度缺失与文化制度的信任缺失;嘉思瑶、宋若峰(2009)认为在制约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内外部因素难以克服的情况下,造成相当多的中小企业转向对民间资本的依赖;李新华(2010)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既有宏观政策适用不公、融资外部环境制约、正规金融的信贷约束等外部因素,也有信息不对称、企业自身治理机制、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内部因素。(2)关于民间资本投资。金满涛
(2007)、张月(2007)提出教育成为民间投资的新领域;黄一岚(2007)对浙江省民间资本发展进行了研究,指出浙江民间资本存在结构过于单一、大量的民间资本处于“休眠”、“半休眠”状态现状,提出开放民间投资新领域、拓宽融资渠道等发展浙江民间资本对策。蒋丽(2010)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应加大金融创新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民间资本拓宽投资渠道。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11)对温州民间投资的发展及运作机制作了专题研究,研究内容是温州民企入股投资在各县市合作银行、联社改制参股、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组建等。
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对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集群融资的优势、融资模式及融资制约因素等方面。总的来说,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一直不是国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可能是由于经济发达国家的金融服务体系完善,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金融环境宽松。国内大部分学者都围绕集群是否具有融资优势、该采取怎样的模式开展集群融资而展开讨论,缺少实证数据和现实案例的论证,缺乏具有普遍实用性的研究工具,研究方法也主要依赖定性分析。国内对于民间资本总量、规模、比例等的研究很多,但是缺乏民间资本投资结构的具体分析,在具体投资的行业、产业的规模、比例等分析得较少。
参 考 文 献
[1]嘉思瑶,宋若峰.中小企业民间融资行为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4)
篇4
关键词:协同创新;企业协同创新;协同创新动机;协同创新成员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6-0117-04
创新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有效途径,随着技术的发展,单凭企业自身力量的创新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协同创新成为企业创新的新趋势。本文从企业协同创新的动机、模式和影响因素等方面人手对企业协同创新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展望。
一、企业协同创新的动机
(一)基于合作创新的视角
郭晓川在总结威廉姆森、拜多特和费舍尔的观点基础上提出技术合作是一种以契约为基础的技术交易,技术商品本身具有的无形化、交易过程的机会主义等特征决定了技术交易存在高额交易费用,因此,市场交易方式并不是技术交易的最佳途径。同时,在迅速变化的技术与市场环境中,研发成本上升,更新周期加快,自主的内化式创新面临着成本增加的压力和比较高的创新失败风险,并不是一种最优的技术创新途径。技术的特征决定了技术创新交易成本较低的方式是建立在重复交易和信任基础上的相互沟通、彼此信任、共担风险、合理划分收益的合作创新关系。
美国学者卡门(Kamine)和施瓦兹(sehuartz)从垄断竞争的角度研究技术创新过程,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出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间的关系,提出竞争程度、企业规模和垄断力量是决定技术创新的三个变量,以及介于完全竞争和垄断之间的“中间市场结构”假设,认为多个单独的企业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合作创新,可望与这一技术市场的“中间化”拟合,从而为技术创新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
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结论是合作创新能够节约合作各方的交易成本;实现知识技术的独占;降低R&D成本;分散技术创新风险;将科技成果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弥补创新资源的不足;降低过度竞争;获得规模经济等。企业集团内部子公司之间的协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合作创新,主要的区别在于合作创新效应强调的是要素的价值增加,而协同创新效应强调的不单单是要素的价值增加,而且还有整体价值的增加和创造。
(二)基于资产共享和互补的视角
当企业集团内多个子公司共享某些资产的时候,可获得资产利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张骥(2005)认为,企业资产可以分为资源型资产和能力型资产,前者主要是实物资产,也包括技术、专利、商标等隐性资产;后者是以集体经验为基础,包括惯例、管理流程、技术诀窍、经营实践等。由于资产的类型不同,其共享的形式和潜力大不相同。资源型资产中的实物资产、财务资产、人力资源资产等,都具有生产能力的限制,不能被无限制地利用,也不能同时被多个单位利用,因而,只有当资产闲置或不同单位使用资产的时间不一致时,才能被共享。所以,这类资产的共享潜力是明确而有限的。资源型资产中的一些隐性资产,则可以被多个单位同时利用,而且理论上对资产的价值没有影响。能力型资产大多以集体隐性知识为核心,由于知识资产的特性,所以能力型资产共享的收益显著。
蒂斯(Teece)提出的互为专业化资产的概念,以及布莱克和鲍尔(Black&Boal,1994)提出的资产之间具有的增强型的关系,都说明了当某些资产被配置到一起使用时,可产生更大的价值。阿曼·阿尔钦和哈罗德·登姆塞茨(Alchian&Demsetz,1972)认为,资产可通过合作性的资产专业化实现更高的生产率,如,靠近装配基地的中间产品生产基地,或者专门用于运输某种产品的运输工具。如果把活动过程也看成是一种能力资产,那么可以认为,相互匹配的活动带来的收益也来自于资产的互补性,尤其是资产的双向互补性。
总的来说,企业之间、企业内部的协同创新,是实现资产共享和互补的重要方式,能够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获得规模经济,节约成本;就知识资产来说,还会获得再生产效益。
二、企业协同创新的成员
企业协同创新的成员从微观角度看,主要指企业内部职能部门;从宏观角度看,主要指企业战略联盟内的不同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及其他公共部门。
(一)企业内成员的协同创新
企业内成员的协同创新包括企业内员工间的协同创新和各职能部门间的创新。只有当员工之间做好沟通和合作,企业才能取得创新成果。R&D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生产制造人员等不同成员间的协同将大大提高创新成功率。…因此,员工之间的协同关系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之一。萨克斯贝里和斯洛克姆(Saxberg&Slocum,1968)及惠尔赖特和克拉克(Wheelwright&Clark,2002)都在研究中得出,各部门员工在教育和专业背景上的差异是影响各职能部门间协同的重要原因,而且在同一部门内部,员工身份地位的差异也会对协同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但劳伦尼和洛尔施(Lawrence&Lorsch,2006)通过对若干化工企业的调查发现,各部门高度差异化并且高度协同是高绩效的充分条件,创新小组内成员之间的差异化不足通常会导致员工在相似的工作上展开竞争。可见,员工之间差异化的存在对企业协同创新效果的影响还有待确切的考证。
阿肖克等人(Ashok,1985)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研发与营销部门间的协同关系。在此基础上,诺顿(Norton,2001)通过对日本的79家化学品制造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与美国的80家化工企业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对Ashok等人的研究进行分析,验证了上述结论。科贝格等(Koberg,2004)在其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运用5分法测度企业内部职能部门问的协同机制,得出:企业的职能部门间的协同机制对于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都具有正相关性。
(二)联盟内企业间的协同创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观念的改变,战略联盟正在成为企业间合作的重要方式。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跨国企业都倾向于通过组建战略联盟,实现知识、技术的快速扩散和协作创新,同时降低成本的压力,分散创新失败的风险。虽然联盟内企业间相互依存度高,合作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但研究表明它们并不总是存在协同关系。如,王子龙、谭清美、许箫迪(2005)在研究中得出:战略联盟内企业的创新动力及创新需求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伴随任务的完成、目标的实现,战略联盟将会最终解散,导致创新协同终止。美日在过去30年的创新活动的相互影响也表明,联盟成员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是一种不仅有合作,还有竞争的异构协同作用,当日本经济影响到美国经济的主导地位时,美国与日本的协同创新机制会变弱。
(三)企业与其他外部主体的协同创新
企业的协同创新不仅与企业内部职能部门和联盟内企业有关,大学、研究机构和政府与企业间也有协同的关系。大多数学者认为,大学和科研机构是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重要来源,对于企业的创新有重要作用,所以,“产学研合作”是目前比较推崇的合作创新模式。但迭斯(Diez)通过对巴塞罗那制造业进行实证研究后认为,尽管公共研究机构在技术提供、技术扩散等方面对企业技术创新有重要的帮助作用,但公共研究机构的作用远不如协同创新网络中的其他成员。蒙托亚·韦斯和科兰(Montoya Weiss&Calantone,1994)的研究表明,政府政策对企业的突破性创新具有积极作用。对此,张洪石的研究也有相似的结论:政府在科研资金、人才激励、知识产权保护和行业管制等方面的支持更能促进企业的突破性创新。贾生华和疏礼兵通过对浙江省内423家中小企业调研分析,发现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中,有5项重要因素与政府行为有关。吕静、卜庆军、汪少华在研究中认为,目前,国内有关政府行为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3个方面:政府财政投入、政府采购和税收优惠政策。
综上所述,学者们大都认为企业内部和战略联盟内良好的协同关系有利于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但是就企业与其他外部主体的协同关系存在分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企业协同创新的模式与模型
张钢、陈劲、许庆瑞(1997)以哈肯的协同理论为支撑,采用理论推导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企业整体、部门、项目三个层次探讨了企业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指出企业技术创新与组织、文化创新的协同能有效保证技术创新的顺利实现,并建立了一种可供参考的动态匹配方案。于江在综合集群理论和协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协同创新模式,并结合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企业内外部两方面对协同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陈晓红和解海涛在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从“线性范式”向“网络范式”转变的基础上,从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外部“正”效应内部化入手,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构想,建立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四主体动态模型”。许箫迪和王子龙建立了策略联盟内企业协同创新的模型。朱祖平和朱彬(2003)从创新对象和创新重要性两个角度,对企业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企业协同创新的管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企业协同创新系统概念模型。吕静、卜庆军、汪少华在总结了基于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型、基于价值链的协同创新模型和基于五主体的协同创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改进模型,其中重点强调了政府的作用。
由此看出,学者们分别从创新要素、协同创新主体的角度建立了集群内企业、联盟内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型,但相关研究只是集中在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外部主体间,还没有就企业内部的协同创新模型进行深入研究。
四、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
陈劲等(2006)研究了企业集团内部各子公司间的协同创新,从战略、组织结构、协同支撑条件等维度识别了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杨丽伟研究了供应链的范围内企业的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并主要从供应链内部进行影响因素识别为主体间关系、创新策略、技术保障能力三个方面,并详细分析了每个维度下的具体细分要素。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于并行创新过程中协同的障碍进行了研究,如贝利(Bailey,1999)基于对一批半导体公司员工的访谈,认为各部门之间出现的不协同主要是因为各部门员工的教育和专业背景不同、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同时,他指出了同一部门内部身份地位的不同对协同效果的影响,以及企业通常组建跨职能团队来促进不同职能间的协同。但多尔蒂(Dougherty,1992)认为,不同部门的员工的思想世界不同,假如没有充分协调好,团队成员往往会更强调己方的重要性而排斥他方的重要性,导致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延长或市场绩效不佳。王方瑞(2003)发现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基本上可以从企业层次、职能层次(部门层次)、团队层次、个人行为层次上进行划分,而这四个层次的因素又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即战略方面、组织结构和流程方面、协同工具和机制方面。
在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方面,国内外学者从企业集团内的子公司间、供应链、企业内各部门和成员之间等角度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学者在进行研究时还没有区分企业的规模、类型,研究还需进一步细化。
对于企业协同创新,学者们主要从协同创新的动机、协同创新的成员、协同创新的模式模型和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拓宽了企业创新的研究思路,通过协同学强有力的逻辑与独特的分析工具研究企业创新的问题,为深入剖析企业创新系统的运行、演化机制开阔了视野。
五、企业协同创新有待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企业与公共研究机构、政府的协同关系研究
目前,对于企业内部门间和联盟内成员间的协同关系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且观点趋于一致;但对于企业与公共研究机构、政府间协同关系的研究却显得较为薄弱,而且学者们的观点不尽相同。考虑到这些机构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学者们应将公共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作为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建立其与企业的协同关系,并对该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篇5
[关键词]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柔性化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1058
1引言
“创新”一词最早是熊彼特于1912年提出的。“创新”是指企业家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引入生产系统”以获得“超额利润”,获取商业利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很多企业都把创新发展提上了工作日程,同时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与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界、政府和理论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要寻找企业创新发展的道路,首要的就是要认识“创新”,把握其内涵、认识其外延。
2企业创新的内涵
“创新”是类概念,“企业创新”是“创新”的属概念。传统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理解是指“企业家对于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对企业创新较为前沿的理解是:以企业为主体,以整合企业内部与外部的有效资源为途径,以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要实现形式,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的创新活动。从企业创新发展的纵深方面来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指企业以自身为中心,主动、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各种创新资源,获得主导的创新产权并取得主要创新收益、不断提升持续竞争优势的各种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自主创新意识,这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开展各种创新活动的推动力,没有创新意识,就失去了源动力;二是整合各种自主创新资源,这是实施企业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三是获得技术创新成果,这是企业创新发展的竞争优势;四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这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最终归宿。
3企业创新能力的外延
企业及其涵盖的诸多方面的事物,包括企业的技术、生产、产品、管理、营销、培训以及企业文化等,对这些“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新的认识和把握”,是企业创新的具体内容,又称为企业创新的外延。只有把握了企业创新外延,才能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1企业发展理念创新
企业发展理念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有一套现代化的理念。理念创新是企业长期稳定创新的发展保障,也是企业各项创新活动的导向和关键。
理念创新似乎很容易做到。对于企业来说,理念创新无非是创新发展思路,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事情。话虽如此,但企业真正做到理念创新其实并不容易。目前,有的企业为了在同行竞争中脱颖而出,打破原有发展理念,比如采取先签单、生产、发货再收款的方式拉拢客户,短时间客源大幅增加,但是却蕴藏了极大的商业风险,最终肯定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可见,一些企业创新发展失败,根源就在于创新发展的理念不对。当然,有创新就有失败,理念创新亦如此。海尔是历经10多年摸索,才找到“人单合一”的生产模式――既能满足客户个性需求又能提高生产效率、有别于常规理念的生产模式。实际上,理念创新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过程,必然经历磨难,其精髓在于结合企业自身实力,根据外部环境变化,摒弃固有思维,找准发展方向,发现并抓住符合企业实际、有利企业发展的机遇,以此对企业要素进行创新性优化组合,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
32企业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核心,包括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创新,生产和商业化活动的创新。技术创新要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龙头、以高技术开发利用为手段,以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培育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
以张家港市江苏银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明了全新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机,该系列产品采用并机形式扩充功率,输出采用均流技术,确保所有模块都能正常工作,使用时需配套直流室外充电桩进行充电位置延伸,同时企业不断研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是抢占市场的重要保障。银河电子产品开发实现了“多点开花”,除了涉足电动汽车产业外,利用技术创新还开发了军工智能装备和新一代的基于电视互联网的智能家居机顶盒产品等。通过智能机顶盒、手机、电视机等显示设备,用户能在收看电视节目的同时,实现上网、网上购物、银行支付、互动游戏以及家庭安全防范等功能,实现了良好的企业经济效益。可见,企业技术创新是促进企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33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创新企业制度,要对企业内容经营结构、用工制度、工资制度、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等进行改革与创新,使之更适应企业的发展。目前,很多企业的管理制度比较粗放,有的企业管理制度往往是泛泛而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制度,没有结合企业发展的自身特点,即使有属于企业自己独有的管理制度,也往往出现管理环节之间衔接性和连贯性的缺失,规章制度的实效性一般。企业在借鉴国外企业现代管理规范、试图建立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既需要对基础管理知识、经营战略了如指掌,又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的特点,结合地区特色,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动态更新,使企业的管理制度贯穿在采购、研发、生产、销售、财务及后勤保障等各环节中。
以上海通用为例,在其发展历程中,柔性化管理早已在行业内传为佳话,被很多学者作为典型案例引用。上海通用最多可以一条线上共线生产四种不同平台的车型,柔性化生产管理既符合了企业管理中的共性特色,又很好地结合了上海通用自身的发展特点。然,这种柔性化管理并不仅仅是生产环节一个方面,而是一个立足客户群,贯穿在采购、研发、销售、售后等商业活动的各个环节。
4结论
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概念和外延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研究后,相信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路径探索将会起到很好的指引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卫东,薛豪娜,钟俊杰,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与构成维度解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2(7).
[2]沈静芳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6(3).
篇6
标准化战略起始于对其定义的理解。尽管世人对标准的认识已经比较普遍,但对标准的定义却依然众说纷纭。约翰•盖拉德(1934)、桑德斯(1972)、松蒲四郎(1981)对标准的定义是比较经典的,也是被引用得比较多的,就连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定义标准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这些学者的观点,认为标准是“被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或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其加工或生产方法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我国政府等同采用了ISO的定义(GB/T2000.1-2002)。这些定义主要强调了制定标准的出发点、标准产生的基础、标准的重复性特征、权威机构批准等内容(李春田,2005)。然而,其他一些学者基于对标准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而从其他各种角度提出了标准的定义。Tassey(2000)将标准定义为“对物品(产品)、过程(流程)或版式等加以限定以取得一系列的一致性规范”。HenkdeVries(1999)深入对比分析了各种不同的标准和标准化的定义,然后从学术上给出他自己对标准的定义。他非常独特地从“匹配”(matching)这个角度审视标准,认为标准是针对可能出现的匹配问题而提供一套“有限解决方案”。相对而言,ISO给出的标准定义过于严格,更多只适合标准化组织所制定的正式标准(dejurestandards),却将在现实领域中大量存在的“事实标准”(defactostandards)排除在外;而deVries的定义更加学术化,更多地揭示了标准化问题的实质,即匹配问题,但由于高度抽象,这一定义在研究的操作性上反而显得不足,关于“实体”的界定显得过于宽泛(王平,2011)。尽管对标准和标准化的认识和定义尚存诸多争议,但将标准化战略作为国内外市场竞争越来越重要的手段已成为共识(ShapiroandVarian,1999)。标准化战略分为区域、国家、行业、企业四个层次(中国标准化研究院,2007)。欧盟在建设欧共体一体化市场的过程中很早就意识到了标准协调和一致的重要性,因为成员国家之间标准的差异而导致建设的巨大障碍,也因此在推动区域和全球标准协调与统一方面做了很多实际工作(陈淑梅,2005)。Dreze(1961)比较了关税壁垒和标准差异,发现这两者都会引起共同市场的不完善,但后者引起的不完善持续时间要比前者长得多。Balassa(1961)提出标准的统一与协调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只有两者同步,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在这方面,拉美国家甚至会比欧洲的优势更明显。WTO(2005)以“贸易、标准和WTO”作为当年年度报告的主题,专门研究了标准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近些年来,获得制定国际标准的领导权已经成为众多国家进行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不仅制定出国家层面的标准化战略,还制定出竞争的具体领域和具体策略。比如,欧盟、美国和日本这三个标准化国际影响最大的国家和地区,根据其国情,分别将其标准战略确定为“控制型”、“控制、争夺型”和“争夺型”,韩国等一些新兴经济体则选择了“追赶、跨越式”的标准战略(刘双桂等,2005)。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也专门作出了标准化战略部署,不仅专门出台了《标准化改革方案》,还在《中国制造2025》别要求“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二、企业标准化战略研究
企业层面的标准化战略,最早的论述来自于Tay-lor(1911),“日标准作业量”成为其科学管理的基础。MichaelE.Porter(2002)明确提出,通过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和流程规范来获取竞争优势。具体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的研究。在技术方面,标准是促进技术创新还是限制技术创新有着长期的争论。Marshall(1919)是标准促进技术进步观点的重要代表,他认为,在既定条件下,标准技术是市场选择的最优结果。松浦四郎(1981)、Cowan(1992)、Swann(2000)、DTI(2005)从约束技术的多样性角度建立了多个模型来说明标准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Bauer(1980)、DIN(2000)、Blind(2009)等认为标准加快了创新技术的扩散与转移。孙秋碧、任劭喆(2013)从标准化角度提供了一个技术创新的演进路径。但是,也有不少学者坚持标准阻碍技术进步的观点,其原因主要是担心技术锁定(lock-in)的问题,也就是担心次优技术,或者其他非最优技术,最终成为标准。被用来证明这个观点讨论最多的案例是QWERTY键盘案例(David,1985;Cowan,1990;Dheber,1995)。其他的案例还包括佛罗伦萨教堂的时钟、蒸汽机车被内燃机车取代、核能氢水反应堆等(Arthur,1989)。Hanseth等人(1996)则进一步从微观角度明确提出厂商也有将标准锁定于非最优技术的“激励”。在管理方面,企业管理中标准的影响包括知识管理、生产管理和市场管理等内容。首先,所有标准化过程均涉及对技术知识的编码,有助于缄默知识在标准制定参与者之间的传递(Blind,2004)。标准的实施本身也是一个信息传播和技术普及的过程,有利于增加使用者之间相互交流、吸收知识的机会(deVries,1997;Krechmer,2000;DTI,2005)。充足的信息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研发活动的经济风险,提高产品质量(Oakland,1994),发展规模经济(Perez,1994),降低成本(Swann,1994;Adolphi、Kleinemyer,1995)。对于参与到标准化过程中的企业,这一点体现得尤为突出,因为它们能够更多接触其他企业的研究成果,乃至当前的技术前沿和最佳实践(DIN,2000)。其次,模块化生产组织是一个重要的产业发展途径,模块化生产也是现代产业组织的主导(青木昌彦,2003;李想、芮明杰,2008),其前提是生产在空间上能够实现分离,这不仅要求生产技术和产业价值链的细化和可分解性(Baldwin,Clark,1997),还要求各分离空间与模块之间的衔接与融合,而各生产模块之间的衔接与融合纽带就是标准(Castells,1996;Sturgeon,2003)。标准按照一定的规则,如柔性契约连接的“网络型”治理模式,通过其界面结构将各自独立的模块组织链接起来,完成单个模块和整个组织的价值创造(朱瑞博,2003;罗珉、何长见,2006)。再次,基于标准给厂商可能带来的市场垄断等效应,从技术的选择、标准的制定,到标准的使用,厂商围绕着标准的竞争异常激烈。首先是技术的选择,越来越多的厂商提前进行布局,在技术研发、专利申请、标准制定之间形成一套完整的战略路径,企图对整个产业进行有效控制(文嫮,2007;张平,2011)。接着是标准的制定,用户基数、网络外部性、架构特权等特有的性质得到充分考虑,以削弱价格、技术、品牌等方面的传统竞争优势(Ferguson、Morris,1993;Shapiro、Var-ian,2000;翁轶丛、陈宏民,2001)。最后是标准的实施,将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成功纳入标准的厂商,会根据市场和技术情况,选择技术标准的开放与否,以及开放的模式、收费的多少与方式,来阻止竞争厂商分割其用户基数,以确保其长期的竞争优势(Farrell、Shapiro,1990)。
三、中小企业标准化战略研究
相对于大企业,小企业有其特殊的地方。企业规模、技术能力、员工结构、资金实力、融资能力、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等等,都存在着一些劣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1)。因此,在标准化方面,中小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难以显现出来。王季云(2008)认为,中小企业承受标准化风险能力差,特别是公权标准和事实标准的并行使标准化过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标准化风险。中小企业无法承受标准制定所需的资金和时间成本(KatzandShapiro,1986)。王沁彤(2008)分析中小企业不将标准化工作列入企业发展规划的原因时,发现中小企业“先求生存,无心标准化”的情况比较普遍。朱蔚清(2010)对中小企业ISO9000认证情况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很多企业重“取证”,轻“贯标”,觉得没有从中获取真正的收益,甚至出现企业与咨询机构之间“合谋”造假,为了取证而认证。但是,事实上,标准对中小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作用。ISO(2006)为第37届世界标准日设计的祝词就是“标准为小企业创造大效益”。从标准化的动力上来看,大企业比小企业更弱,尽管更多参与标准制定的还是大企业(Katz、Shapiro,1986)。通过技术标准,而不是简单的资金支持,来引导和支撑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是很多国家在进行政策设计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卢文娟、申其辉,2011)。Pe-terGrindley(1995)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和技术能力,为企业设计了跟随、领导、参与、放弃等不同的竞争策略,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并不只是简单的跟随或参与,还可以在技术能力允许的条件下,选择标准领导的策略,以实现整个企业竞争能力的飞跃。毕克新等(2007)以技术标准具有的提供知识存量和反应功能需求两种职能为基础,建立了技术标准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模型。毕克新等(2008)进一步分析了技术标准对中小企业创新产品的数量和价格的双重复合作用机理。李庆满和杨皎平(2012)以辽宁锦州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为例,研究了集群视角下中小企业技术标准联盟的构建与治理问题。赵志伟等(2012)以安徽芜湖通力公司标准化实践为案例,研究了企业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争取掌握行业话语权的方法与途径。邓洲(2014)以TD-SCDMA为例,阐述了技术领先者和技术赶超者的不同标准战略。金桂荣和张丽(2014)提出针对不同能源消费和排放总量的中小企业实施不同的降耗标准,有利于整体上提升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效率。齐欣和王策(2015)通过对高新技术领域中小企业出口数据的实证检验分析了中小企业出口过程中技术标准可能产生的冲击与推动两个不同方向的作用,因此中小企业必须提高自身技术标准意识,主动投入技术标准进程,才能消化吸收技术标准的积极推动作用。
四、文献述评
根据以上文献回顾,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1.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宏观上,标准的战略意义已被广泛认同,并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我国也通过国家级文件对标准战略作出具体安排。
2.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和管理两个角度来发挥标准化战略的具体作用。技术方面,标准对技术创新及其成果的扩散既有积极的作用,也可能存在消极的影响,企业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获取积极作用而规避消极影响。管理方面,标准通过知识管理、生产管理和市场管理等途径来推动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
3.由于企业规模、技术能力、员工结构、资金实力、融资能力、抵抗市场风险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中小企业在标准化战略方面不一定非常积极,但已有不少案例证明标准对中小企业的商业模式、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有着积极的影响。
篇7
这位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在专利周系列活动之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创业论坛上表示,知识产权战略的出台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知识产权涵盖的不仅是科技领域,还涉及到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中国许多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绝大多数企业没有申请过专利,而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他指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提高。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如何有效降低维权成本、提高侵权代价是我们当前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参加专利周活动的中小企业主告诉记者:“通过像张勤这样的专家的讲解,我们更清楚地了解知识产权规则的运用,从而更好实现专利的申请、购买和实施等。”
在专利周期间,专家学者围绕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技术转移中的风险问题;知识产权的重要价值;如何将专利成果进行产业化并利用海外资本市场放大专利成果;中国高校专利技术转化模式探讨;如何破解高校专利实施率低的难题;高校专利申请、专利池部署及成果转化;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化面临问题和解决思路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11月12日,2009年度北京市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周开幕式暨北京市专利技术交易大会在北京产权交易所隆重举行。本届专利活动紧密围绕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创新这一主题,主要包括“一展一会一舞台”三项主要活动和两个高端论坛。
本届专利周的成功举办,促成北京市一大批专利技术的转让、专利产品的交易和合作开发项目的签订。由第四军医大学、北京易布客公司和中技所三方签约的专利普通许可交易及其技术产品化案例,成为专利周上的一个亮点。中小企业产业升级、转型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中技所自今年8月份成立以来,通过产学研结合和资源整合,积极探索高校、科研院所向中小企业进行专利技术转让的新模式,服务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是中技所的核心目标。未来中技所希望打造和培育一批专业性技术投资机构,它们不以最终产业化为目的,仅仅是由它们来进行技术孵化,实现产品化后进入交易,随后退出。西安万隆药业与中国技术交易所的资金托管战略合作签约,预示着中技所将正式推出为专利交易买卖双方提供资金托管的完善服务。
篇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统计,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
1.1劳动密集度高,过于依赖人口红利
中国多数中小企业以OEM等模式为主,廉价劳动力成为企业利润的直接贡献者。随着国内人工成本日趋攀高,多数劳动密集性企业将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08至今东南沿海发生的两次中小企业倒闭潮都与用工荒和原材料成本波动有关。长期依靠劳动密集和粗放运营的模式使中国中小企业产生了极大的自主创新的惰性,加上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体制还未健全,很多中小企业依靠仿冒、仿制等手段获得产品方案、项目素材,这就加剧了这种惰性。
1.2企业的技术力量薄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技术、设备、人才、信息缺乏
大部分中小企业在技术、设备、人才、信息等方面不具备优势,严重摘要:随着国内经济转型的压力加大,中小企业长期以来依靠人口红利和非常规的产品开发的发展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中小企业必须进行自主创新使自身的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以应对这种冲击。我国的创新设计力量逐步发展壮大,怎样优化现有设计创新资源,建立起适应中小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创新服务体系,将成为一项决定我国经济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制约企业的技术创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设备的技术水平,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大部分企业的员工的素质和工作状态一般,缺乏较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和专业人才。中小企业在技术、人才方面的缺乏往往同时意味着在信息收集方面的缺乏。这样不但会因为得不到及时市场信息而错过先机,还会陷入无法左右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断地复制跟随领先企业的产品的怪圈。而中小企业的缺乏品牌效应也使其无法吸引高端人才,所以必须依靠“体外输血”式的设计服务介入进行产品创新。
1.3企业规模限制了企业的创新
企业创新的资源和能力与企业规模有着一定的相关性一般地,大企业的创新资源和能力较多较强,而中小企业则相对缺乏创新的资源和能力。例如,大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研究设计院进行自主研发,而中小企业却往往缺少创新人才资源;大企业可以在创新活动的财力投入上达到较高水平,而中小企业也往往缺少这种实力;在产品和技术创新的信息获得上,大企业比中小企业更具有优势,中小企业的新技术和新信息的获得能力较为短缺。这些因素都在企业创新开始环节上对企业创新构成了制约,也是中小企业在进行产品和技术创新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障碍。因此,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这些因素的困扰,往往是有创新愿望,但在创新的开始环节就无从着手,无力推进,创新萌芽尚未出土就失去了生命。中小企业大多立足当地资源,进行粗放型加工,形成以县、乡、村为核心的区域经济。规模较小,普遍存在产品档次低,竞争力差的现象。资金和法律环境是制约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另两个瓶颈,外部环境中政策条件和风险担保是影响企业新产品开发的主要因素。
2创新设计行业与中小企业合作存在的问题
2.1设计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创新设计服务力量薄弱,自身产业化程度低,创新设计人才匮乏。一方面是整个设计市场人才匮乏,另一方面是设计专业学生分配难,许多人改行从事其他工作,这反映了人才供求之间的矛盾。从工业设计专业公司来看,我国目前工业设计公司数量比较环境、广告等类别的设计公司还是非常稀少,且多数聚集在几个东南沿海城市,普遍总体规模小,基本处于散乱经营状态,且设计产品基本在低端,缺乏具有世界影响的设计公司和设计师。这就造成了行业服务质量良莠不齐,本就未成熟的中小企业在与之合作必然纯在大量问题。设计服务行业的工作长期以来在现实产业环境下,服务价值被低估,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产业对设计植入认知查、接受程度差,长期以来,工业设计在我国一直没有专门的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也基本处于松散状态,且资金来源严重不足。这使本就实力不济的中小企业很难有足够的信心进行创新投入。即使有好的设计方案也会因为企业评审体系缺失或消化对接能力不足而无法实现。
2.2中国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与设计界普遍的自我追求有距离
由于中小企业的现阶段的设计需求普遍层次较低,甚至有些要求设计公司直接进行仿制改进。而国内很多设计从业人员多数在“大师梦”的科班教育环境中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诉求,多以原创设计为荣,而企业产品小改的寻求较多,所以设计师很难有放下身段设身处地的为中小企业着想的服务精神,而中小企业的在寻求设计服务时很多信誉度不佳,拖欠设计费用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使双方不能互信,所以合作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最后就形成了设计界优秀设计人才的大量流失而企业的创新需求又得不到设计支持的不良局面。
2.3现有设计服务环节与产业现状诸多的不匹配
以工业设计为首的创新设计业在中国从无到有不过30年,而工业设计商业化还不到二十年。所有的设计方法和流程都是来源于国外,目前,设计界还盛行着一股媚洋风,国外的设计案例,发展模式成为国内设计机构竞相效仿的对象。我国的工业发展虽然很多也是复制国外模式,但本土化后体现出很多中国特有的产业特征。所以,西化的设计服务体系在适应本土化的产业需求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不匹配,在专业认知、操作流程、进度安排、项目管理、评估体系等环节多有不适。这必然要创新设计的植入需要完全本土化,以适应国内的产业现状。
3适应当下产业环境新的创新设计合作模式的设想
3.1优化现有设计服务及流程适应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国内很多具有前瞻意识的中小企业很早就认识到依赖代工模式的风险,不少尝试走自主产品的道路,但其进行生产活动的行为流程与国际一般性产品开发产的流程有非常大的差异,这就造成了两者巨大的成本差异。(如图1所示)虽然中小企业依靠非常规的设计流程大大降低了成本,即使产品的品质与其效仿对象非常相近,但却仍然无法到达价值链的上游,根本原因有两点:(1)仿制品很得到如原创品一样的品牌认可,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不能获得品牌溢价;(2)没有形成自身的产品线规划和产品策略,不能快速响应市场和对市场变化做准确的预测;(3)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日趋健全,不少中小企业非常规的产品开发行为中会受到愈来愈多诸如法律制裁等方面的打击,其违规风险逐年上升。这迫使很多企业寻求产品改造和升级,以规避违规风险。我国南方如广东、深圳等地区是我国工业设计发展比较早的地区之一。随着大量代工工厂的自主业务的开展,催生了早期的设计市场,发展到现在已有一大批的设计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微创新”的设计服务,服务方式不外乎“家东借西”的拼装设计、只对外观稍作改动的“拉皮”设计等。所提供的设计服务表现出特有的南方特征:响应极快速、流程极简化、周期极短化,其操作流程与国际通用流程在周期跨度上有极大的差异。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广东模式的高速响应是通过简化前期调研、分析、和设计深入时间为代价的,这样的结果必然会是以损失设计品质为代价,而设计带来的附加值将大打折扣。而长三角及北京等地的设计服务因为设计圈氛围的影响偏好于“讲策略谈文化”的高端服务,这些“阳春白雪”都使尚处在发展初期的中小企业无法消化和承受的,所以能使中小企业切实得到创新协助,就必须优化现有的设计服务体系。举措如下:(1)强化设计价值认知。(2)做好设计植入接口性工作,健全工作机制。(3)设计服务机构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4)优化流程,因地制宜。相信通过设计机构和企业增进互信和深入合作,优化后的设计流程将体现出良好的自适应性。
3.2探索新的创新设计合作模式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决定了创新设计的植入必须探索出一条符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目前,国内设计机构数量虽多但能够系统地完成创新设计各个环节的全方位服务的少之又少。很多小微型设计公司、工作室等本身的规模、技术积累、人才储备等因素,无力承担因为设计周期拖沓、反复改稿、设计项目执行等因素而抬高的成本。中小企业与设计机构合作可以看做“弱弱结合”,但就是这样的组合方式成为了中国中小企业自主设计创新的主要构成。在这种情况下,达成双方互赢的合作模式就必须有新的思维方式。而由于中小企业利润率不高,抗风险能力差,完全让其单方面做创新投入就存在诸多顾虑,总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作很少量的投入,这样的投入很难支持设计工作的深入,而设计机构也不愿承担过多的设计输出而无回报的风险。要使这种服务关系变的优化就必须利用完全市场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于所有的企业来说,对于盈利的渴望会促使其甘愿承受更多的商业风险。这就需要制造企业与设计方一起以各自的优势资源及能力,以合伙人的方式推进项目。这就需要对合作方式及流程进行相应的创新。试想由企业和设计方共同建立联合品牌,合作推进渠道建设,这不但将为企业减少先期的投入,还能通过市场的利益驱动设计方参与企业的项目推进,以股东的身份更多的获得比设计服务费用更可观的收益。企业以产能、设计方则提供设计支持共同投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这种“互助社”式的模式只是基础形式,在项目自身有足够的优势的时候可以吸引渠道商和资本共同参与,可以快速扩大商业规模,有利于创新项目的深化发展和进一步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4结语
中国中小企业的创新植入是目前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优化资源、尝试新的发展模式是推动中小企业创新植入的关键举措。当然,理想的产业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而政府在优化产业环境工作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产学研的口号在国内提了很多年,不少中大型企业从合作获得了资源,但中小企业很少参与,高校、研究院所有着大量优质创新设计资源,怎样通过共建模式把各种资源都调动起来参与到中小企业的创新植入工作中来,值得社会各界更广泛的关注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柳冠中.中国工业设计产业结构机制思考[J].设计.2013(10)
[2]陈亮.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研究——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选择路径[J].当代经济研究.2011(06)
[3]孙旭东.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工业设计产业化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
[4]李高业.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J].理论学习.2008(04)
篇9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 创新人才 人力资源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由科技人员领办和创办,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科学研究、研制、生产、销售,以科技成果商品化以及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高新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实体。简而言之,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以创新为使命和生存手段的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队伍中的一支新生力量,是广大科技人员投身市场经济、依靠技术创新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创举,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成功范例。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源泉,是活跃科技市场的基本力量,也是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桥梁。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力军,成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二、创新型人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企业创新。创新型人才掌握企业的技术秘密。如果发生掌握核心技术或商业机密的创新型人才流失,会导致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技术或商业机密的泄露,带给企业的将是极大的损失,尤其是当这些员工跳槽到竞争对手或另起炉灶时,企业将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
创新型人才流失不仅会带走企业的商业、技术秘密,而且还会增加企业人力资源的重置成本,干扰企业工作绩效,破坏企业凝聚力,削弱企业员工士气,影响企业发展战略。由于创新型人才掌握某种专门技能,所以一旦他们离职,企业可能无法立刻找到可替代人选,那么关键岗位在一定时期内空缺,造成企业创新项目中断。这势必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甚至可能对企业形成严重的损害。
表1 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人才管理策略
1.明晰人力资源战略,夯实HR管理基础
(1)科学制定HR战略,指导HR各模块管理。清晰的HR战略是指导人力资源各模块协调有序运作的指南针。中小企业在制定HR战略时应充分考虑企业文化、企业缘起,然后通过对“行业对HR的要求”、“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对HR的要求”、“中小企业HR现状”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并对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对标分析”,最终提炼出中小企业核心战略。
(2)健全职位管理体系,奠定HR管理基础。创新型中小企业人才流失之所以非常普遍,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并未进行系统的职位分析和职位价值评估。同时,在组织设计和部门职位设置上也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因人设岗现象比较普遍。因此,为了保持人才,吸引人才,中小企业要在HR战略的指引下,进行系统的职位管理体系梳理和重建。
2.解析付薪因素,构建合理的薪酬体系
面对企业中的特殊人才——创新型人才,管理者应首先从岗位出发,系统梳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岗位体系,制定详细的岗位说明书,并结合公司行业的特性设计岗位评估模型,对岗位进行价值评估。
(1)权衡职位相对价值,保证薪酬的内部公平性。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斯塔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员工不仅关心自己薪酬的多少,还会关心薪酬的公平性。一旦感到薪酬分配不公平,员工便会降低工作的努力程度,甚至离开企业。通过对各个职位在知识技能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位责任承担等方面对任职者的要求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确定不同岗位之间、职位之间相对价值的大小,从而建立企业的职位价值序列。职位价值序列的建立为薪酬的内部公平性提供了基础。价值序列高的职位,所得薪酬就高;价值序列低的职位,所得薪酬也低;价值序列相同的职位,所得薪酬持平。
(2)根据企业发展阶段,确保薪酬的外部竞争性。中小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财务状况往往是不一样的,流动资金拥有量也就大不相同。因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采取不同的薪酬战略。表1为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适宜采取的薪酬战略设计和不同的薪酬结构设计。
(3)应用三种薪酬比例模式,确定各职位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人才流失的案例中,员工固定工资的比例过大,只有少数职位设置了绩效工资,而且,其绩效工资的比例也未能起到足够的激励作用,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员工积极性低落,企业缺乏活力。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以运用“M-R”模型,从“工作的可客观的衡量性”与“职位的责任”两个维度,对不同职位的工作性质与特点进行分析,并把三种薪酬比例模式应用于不同的职位,从而确定各职位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比例。第一,高弹性薪酬模式。这是一种激励性很强的薪酬模式,员工的薪酬主要依据其绩效来决定,并不是处于同一级别的员工都能保证拿到相同数额的薪酬,优点是具备很高的激励效果。第二,稳定性薪酬模式。员工的薪酬与实际的绩效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年功及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员工的薪酬相对稳定,薪酬中基本工资的比重相当大,而变动工资的发放则根据公司整体经营状况而定,优点是能给员工充分的安全感,促进团队的团结。第三,混合型薪酬模式。既有高弹性成分,以激励员工提高绩效,又有高稳定的成分,以促使员工注意长远目标。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创新型人才的独特特点——高流动性与稀缺性,为了保持在企业内部保持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对创新型人才的薪酬结构比较适宜采取高弹性薪酬和混合型薪酬。
3.打造科学的培训体系,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竞争力
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人才使用上都存在一定的“短视”行为,只使用,不培训,不开发。实际上,科技型企业的技术特性决定了企业应该将培训和学习视为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来抓。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很快,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以此形成企业的整体优势。
此外,科技型企业创新员工也有强烈的求知渴望,重视提高自身素质、开发自身潜能,如果企业能够给员工提供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提供员工自我实现所需的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员工的流动性。科技型中小企业应摒弃“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小农心态,制定切实的、全面可行的、长远的人力资源培训规划,在人才培养上不局限于某项业务技能,而是全面地提高员工的智力水平、产业技能、品行道德,挖掘员工潜力。企业如果能为员工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就能不断吸引优秀人才,获得稳定而忠诚的员工队伍,从而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塑造中小企业的精神支柱,提高创新型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1)建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科技型企业的竞争力来自员工的创新,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在企业里形成有利于员工创新的氛围,保持企业的创新动力。高素质高智力的核心员工有创新的能力和欲望,他们需要以不断创新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获得社会的认可。企业应给他们提供充分的自主创新的权利和机会,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创新领域,或者保持一定程度的自由选择权。管理者的任务在于要根据员工的知识、技能、兴趣和爱好为员工提供有意义和具挑战性的工作。在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中,管理者应充当向导、协调员和服务员,为员工实现工作目标提供良好的支持。
(2)建立包容型的企业文化。包容型的企业文化除了能够将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统一起来以外,还应具有如下的特点:一是宽容失败。容忍失败的企业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缓解创造失败所造成的负罪感、紧张感。二是竞合适当。没有竞争,创新与发展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合作,创新与发展又会陷入机械和僵化。唯有在竞争中的合作和在合作中的竞争,才能保持最大的生机和活力。只有创建一个创新求异、宽容失败和竞合适当的企业文化,创新型人才才有了生存的“土壤”,才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本身所带来的快乐,能够使创新型人才产生更高的工作卷入度与更强的组织承诺,因而能对创新型人才产生持续长久的激励。
参考文献:
[1]马美英.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河南省社会科学院,2007,7(8)
[2]王艳子.对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型人才实施自助式薪酬模式的探索[C].经济论坛,2008,3
[3]陈静.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留人之道”[J].商业现代化,2007,5
[4]高其勋,马辉.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遏制中小企业人才流失[J].乡镇经济,2006,7
[5]姚岳军.高科技企业研发人才流失的动机与激励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07,10:210-211
[6]黎群.企业文化建设100问[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7]李俊卿,胡甲刚.创新型人才简论[J].教学与管理,2001,22
篇10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政府
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就业、实现社会稳定、促进技术创新、吸引民间投资、应对经济波动、保持市场活力、改善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贡献。虽然世界各国的发展制度不同,发展模式和经济环境各异,但各国对发展中小企业都十分重视。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天生的弱质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受着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技术、管理、资金、法律援助等难题往往成为企业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政府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考虑,需要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解决企业面临的以上难题。
一、中小企业的天然弱质性及其公共服务的经济学特征
中小企业的生存能力比较脆弱,在其发展过程中很容易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
1.中小企业基本属于价格的接受者。由于中小企业处于充分竞争市场结构的环境下,在产品定价上基本上属于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导者,它们是通过参与市场竞争,按照市场法则确定其产品的销售价格,因而不存在拥有垄断利润、谋取垄断利益的情况。
2.信息不对称加大了中小企业的交易成本。随着企业间专业化分工模式的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工由原来的单纯的竞争关系转化为竞争合作关系。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对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加上自身能力较弱,中小企业往往难以甄别未来合作伙伴的好坏,从而增大了企业间合作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而使中小企业面临比大企业更高的交易成本。
3.处于创立期和成长初期的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来自市场、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等个方面。就市场来说,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经济实力有限,开辟市场难度大,中小企业的投资就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寻找商品的销路是企业存活的第一道障碍;就资金来说,中小企业自我积累有限,自有资金不足,所以强烈需要从外部融资,但由于中小企业普遍资产规模小、信用等级低、经营风险大、未来的成长性不确定,使得其难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到贷款;就技术而言,由于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技术人才和研发资金,同时技术改造和更新设备的资金也不足,导致中小企业的技术能力低下,技术发展缓慢;在人才引进方面,尽管其体制比较灵活,但由于企业的经营风险大、收益不稳定,未来发展前景不明确,与一些大企业相比,在工作条件和薪资水平方面存在差距,所以中小企业难以吸引到足够的高素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在人力资源方面不可避免地处于劣势。
正是由于中小企业从一诞生开始就面临诸如此类的困难,导致了中小企业无法像大企业一样容易获取外部资源和通过市场来完成足以维持企业生存所需的交易量。因此,为中小企业提供包括市场、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是其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保证中小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公共服务属于公共物品。由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共享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需要政府“看不见的手”参与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的经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公共服务的外部性使得中小企业自己提供的激励不足。外部性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小企业单独的技术创新活动所形成的社会收益往往会高于其私人收益,因为技术创新活动产生的新产品可能很容易为同类竞争企业所模仿或借鉴,从而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提高或使产品质量更好或更符合市场需求,也可作为其他企业的进一步技术创新的基础。但是从事此项创新的企业从技术创新中得到的私人收益可能就会降低,甚至低于其私人成本。因为由于其他竞争企业对创新的模仿,使得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无法通过产品的差别来获得更高的收益,而技术创新本身需要的成本往往较高,这就会导致企业放弃技术创新活动。因此,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引起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异,使价格体系不能有效运转,经济运行结果也不能达到最优,资源配置效率受到损失,从而导致市场失灵。
2.由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具有规模经济性。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的公共服务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建立共享的技术、资金、市场信息、人才培训等公共平台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为中小企业降低成本,扩大生产规模。而众多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又会形成一股制约大企业的力量来限制垄断,刺激竞争的合理展开。
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是:构建科技支持、融资担保服务、信息服务、人才培训服务、管理咨询服务、创业辅导服务、市场开拓服务、政策法律服务等八个平台服务子体系,每个子体系都有若干核心服务机构支撑。由核心服务机构发起,联合社会中介机构组建服务联盟,形成服务网络。
科技支持服务平台。主要是解决中小企业整体技术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近距离、面对面提供适应中小企业需求的各种科技服务。发展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咨询、产品设计、设备与产品测试等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的新产品研究开发和试制、设备检测、生产工艺改进等创造条件,促进中小企业技术水平与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支持和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专门技术实验室和测试基地向中小企业开放,满足中小企业对共性技术的需求。培育技术市场,搭建技术产权交易平台,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收集、传递中小企业的技术需求信息,向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等信息。开展技术诊断和技术指导,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融资担保服务平台。主要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发展融资信用担保、产权交易、股权质押、大型设备租赁、闲置设备调剂以及会计、审计、评估、律师等中介机构,为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发行债券提供咨询和辅导,为企业股权融资、租赁融资和产权转让提供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融资能力。当前的一项重点任务是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包括制定风险补偿等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整合现有担保机构,逐步形成政策性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互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互为补充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
信息服务平台。加大专业网站建设的力度,在网上相关政策法规和行业发展动态,为中小企业提品供求,技术供求、资金供求、产权供求等信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项目库、技术成果转让库、闲置设备调剂库、人才库等各类信息库。以网络为载体,结合其他途经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政策、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建立面向社会、开发的信息服务体系。有专业市场的区块,还可与专业市场功能的改造提升结合起来,为企业提品供求信息、价格信息、技术信息、政策信息以及企业产品展示、形象展示的平台。事实上,降低中小企业的交易成本的重要途径就是为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机构提供更加充分的信息。通过不断扩展中小企业信息平台的服务功能,增加信息量,提高信息实用性,既可以提高企业生产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也可以为政府各部门、服务机构、企业之间搭建一个信息有效沟通的桥梁,从而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人才培训服务平台。目前,中小企业对培训需求有以下几种类型:一线工人培训、技术人员培训、营销人员培训和高级管理人员培训。一线工人流动性比较大,操作技能生疏对产品质量和劳动效率影响很大,所以这类培训是最紧迫的。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大专院校、技工学校和专业培训机构的积极作用,建立中小企业人才培训基地,通过基地的带动和射作用,构建中小企业培训网络。加强中小企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培训师资库及培训课程库。结合中小企业实际,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现代培训手段,开展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员及员工的教育培训和创业辅导等培训,加强中小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建立中小企业人才培训考核评估机制和培训经费补助制度。
管理咨询服务平台。整合社会各类管理咨询服务机构,抓住影响企业发展的难点、关键问题和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有关专家学者、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以及离退休的专业人员组成管理专家顾问团,为中小企业提供管理方法、组织设计、制度建设、财务分析、统计技术等方面的诊断、咨询和辅导。同时,利用大专院校的力量,为中小企业提供企业诊断和管理咨询,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创业辅导服务平台。组建创业培训师资和咨询队伍,大规模、分层次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创业人员整体素质,培养一批创业大军。以公益机构为主要载体,向中小企业初创者提供策划咨询、手续、创业园地、人员培训、技术应用、融资支持、登记注册以及工商、税务、能源、运输、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等方面的政策咨询和服务,帮助初创企业渡过创业艰难期。建立创业项目库,为创业者提供项目服务。政府从土地、财税、融资、科技、人才一等方面扶持创业基地建设和初创企业发展。
市场开拓服务平台。发展为企业提供企业形象、产品设计、产品推广、展览展销、品牌打造和传播等中介服务机构,帮助企业制订营销策略、创新营销方式、扩大营销渠道,为企业提供对外贸易、技术合作、招商引资、风险投资等服务;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展示会、产品交易会、供求洽谈会以及国内外商务考察活动;鼓励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展览、展销的策划、设计、制作等一条龙服务;指导中小企业参加政府采购项目投标等活动。
政策法律服务平台。组织法律服务机构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政策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等服务。利用法律顾问协会,组建中小企业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政策法律咨询服务热线,建立网上法律咨询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法规、政策等咨询服务。
三、政策选择
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中小企业的成本,从而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服务平台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着力培育核心服务机构及其网络,加快平台建设的专业化和网点化。每个服务子体系都要有若干核心服务机构作为支撑。一方面,核心服务机构必须主业突出,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在子服务体系中起着骨干和引领作用。核心服务机构可以通过竞标方式确定,由政府确定服务的范围和质量要求等,向社会公布,进行招标。另一方面,必须将公共平台的综合网点深入到每一个产业园区和有关街镇,切实加强公共服务资源与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提高平台服务的针对性和及时性。
2.完善平台的运营模式及政策激励方式。在平台运营模式上,应当以“市场运作+政府引导”为主。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机构可以是非赢利的,也可以是赢利的,而且其经营所得的利润也应在社会平均利润率左右,这样才可保证其持续生存和发展。政府主要通过“购买服务”和“四两拨千斤”的方式逐步加大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的支持、引导和激励。这不但有利于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特别是有利于核心服务机构的发展壮大,而且还有利于政府自身的职能转变和效率提升,减少职能错位和缺位。在政策激励上,应当以补贴培训、资助示范和事后奖励等方式为主。通过对培训进行补贴,可以吸引和扩大中小企业的参与面,迅速有效地减少信息不对称并增强对核心服务机构的“广告”效应。通过对示范单位实施资助,可以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和服务机构大胆创新,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并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对平台服务绩效实行事后奖励,则可以减少事前绩效预期评估的成本和风险并有利于促进整体激励机制的形成。
3.建立平台运行绩效的评估机制。做好平台建设前和运行过程中的评估工作。在平台创建之前,对这一平台的研发重点、发展潜力、平台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及运行经费等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综合评估。如法国在近些年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科技评估体系。这一评估体系由国会评估系统、政府评估系统和科研机构内部评估系统三个层次构成,其中包括了政府相关人员与顾问、在科技方面具有丰富阅历的专家、以及专业科研人员,从而保证了评估的科学性与正确性。在建设技术平台过程中,也应在搜集足够信息、综合各方的意见、确定平台切实可行之后再启动建设项目,避免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与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技术平台建设的评估标准应该包括:平台所提供的服务是否为某一区域内多数中小企业所需,平台组织人员是否有足够的组织能力,平台是否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是否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是否有足够的盈利能力等。平台运行过程中,应做好自身的经营管理,并与区域性高素质人才库建立密切联系,树立良好的声誉提高吸引力与知名度,同时建立与企业和政府的良好关系。政府也应在这些方面对平台的实际运行加以监督与评估。另外,政府在促进平台的发展中还应注意制定特殊领域和特定区域的长期发展战略,推动教育与培训,为提高平台的运行效率提供指导与建议。
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当加强自身内部运作流程的调整及其与公共服务平台的对接。加强广大中小企业与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对接是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任务,但现行的政府层级和部门划分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传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对应的,层次多、部门多,运作流程复杂、效率低下。为此,一是要简政放权,凡是能够由下一级政府去做的事都应该把事权下放,减少逐级上报和逐级审批;二是要并联运作,由一个部门牵头联合各相关部门同步运作,避免企业在逐个政府部门间往返奔命;三是要将科技技术支持、融资担保服务、信息服务、人才培训服务、管理咨询服务、创业辅导服务、市场开拓服务、政策法律服务等平台服务内容与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接,充分整合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加)约翰・利奇 孔 晏 朱萍译:公共经济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林汉川 邱 红:中小企业管理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