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课程范文
时间:2023-04-01 10:54: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学教育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已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这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必须更新观念,认真透视和分析当下的课堂现状,树立新的教学观,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建立新的教育模式,切实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
为此,必须积极推进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改革,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
因此,首先要转变管理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所谓的“管理”,其本质的要求就是最大地发挥人、财、物的效益。中小学管理者首先要做的是:进行自身形象的改造,树立民主意识,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教学管理的主体包括学生、家长及部分社会人员和学校内部的教职员工,切实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因此,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在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校教师的发展。必须要明确,“以人为本”是做好学校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应积极转变管理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其次,加强校本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强化管理人员的校本管理培训。
早在几十年前,西方发达国家就已提出了校本管理的理念,并在研究与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可在我国,教育专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才起步不久,而“校本管理”的理念对于很多教育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来说仍旧是新鲜的。因此,必须一方面要求教育专家和学者结合我国实际对“校本管理”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要积极吸取他国经验,结合国情开展实践探索,并让广大教育工作者了解学习。
随着“校本管理”理念的兴起,必须强化管理人员的校本管理培训,这样方能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更好地运作,从而提高我国中小学教育质量。因此,要通过培训,引导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深刻理解校本管理的理念,深刻认识开展“校本管理”的意义及其各自的职责、权利和义务;通过培训,引导他们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各司其职,相互合作,共同改进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第三,创新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形成管理特色。
上文提到,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故我们必须重视“人本管理”,积极创新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努力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管理模式。
人本管理要求,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管理必须实行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努力为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创造机会,全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在高校毕业生踏上教师这个岗位初期,由学校的骨干教师作为其导师,帮助其迅速成长;组织本校以及外校教师学习交流;开展各级各类进修和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评优和比赛。通过这些活动,提升新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另外,必须意识到在新课改背景下,要做到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人才有特长。因此,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必须坚持“依法治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管理模式,为教师、学生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四,重视校风学风建设,优化校园环境。
校风学风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尺度;校风学风也是衡量一个学校的师生理想、情操、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校风学风更是学校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我们必须重视校风学风的建设!然而,在很多中小学的校风学风建设中,时常出现“紧一阵、松一阵”的不良现象,导致各项要求很难落实,故必须加强校风学风建设的检查与监督。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把校风学风建设的繁琐内容分解成各项具体指标,全面进行量化评比,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必定可以保证中小学校风学风建设的和谐发展。一方面,我们要以学生为本,全面分析学生群体的特点,根据中小学实际情况,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另外,教育教学管理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特点,确定工作主题,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落实检查监督机制,全面优化校园环境。
第五,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全面发挥各方教育力量。
我国各地中小学因其地域差异,不同程度存在着经济、文化的不平衡,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全面发挥各方教育力量。
1.重视乡土资源的挖掘利用。每个地区都有其自己的民俗民风和乡土文化,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挖掘的资源,甚至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因此,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重视乡土资源的利用。
2.多与家长交流,发挥家庭教育力量。当下,很多中小学在每学期都设有家长开放日,开设专题讲座,组织家长学校咨询活动等。我们应该通过此类活动,切实加强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3.积极开展学生活动。在中小学,应积极开展各类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改革当中。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以及各类调查、竞赛等有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激发学习的动力,也使学生从中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第六,建立良好的考评体系,强化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不仅要考核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评定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管理者必须重新审视和深刻反思传统的教师评估机制,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践行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切实改变和调整传统的数字化考核思路,建立良好的考评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方面,考评内容和标准要建立在常规化、规范化的基础上,遵循“现代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原则,充分把握新课改的要求。把教师的日常教学研究、新课改的实践、创造性教学的开展等内容引入考评范围。坚决杜绝一切形式主义,让中小学教师在对其的考评过程中得到自我总结,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方面,认清传统数字化考核的弊端,杜绝片面化和绝对化,新的考评体系应该注重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建立教师成长档案,正确看待每次考评的结果,切实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从而切实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质量。
总之,作为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
收稿日期:2006―04―24
作者简介:韩延伦,男,山东省微山县人,鲁东大学心理与教育学院副教授,高等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高校课程论、当代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
不可否认,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多类型和多层次的,但无论何种类型和层次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如何设置或设置什么样的课程,都无一例外地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因为,课程设置绝不是简单地排列或组拼课程,简要地讲是指在展开教育教学活动之前,依据教育培养目标所规划或安排的课程方案,它内在地设定着课程体系的整体结构和课程教学活动的基本框架,规定着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和发展水平,影响和制约着达成教育培养目标的质量和效益。本文立足于思考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问题,主要论析:
一、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前提限定性问题
思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问题,首先应关注如下两个方面的前提限定性问题:(1)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属性特质及价值取向;(2)当前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的特征限定及其学习活动的特点。
(一)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属性特质及价值取向
不同的教育活动,都有着自身的属性特质,确证着与其他教育活动的相异及区别。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除具有师范性、成人性、在职性等一般特点外,其属性特质主要体现在:(1)面向所有具有教师资格的在职中小学教师,而不是单纯地指向个别、少数或部分;(2)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的学历达标或资格确认性的培训,而是提高中小学教师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的、知识更新或补充性的、层次提升性的;(3)是多类型和多层性的,其目标指向不是单一的或统一标准性的,而是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上述属性特质,不仅内在地要求课程设置必须充分体现这些属性特质,而且也内在地规定着课程设置的框架结构以及功能定位,这是教育活动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内在逻辑,因此,思考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问题,首先要在观念上清晰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属性特质。
虽然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着不同类型和层次,而且其目标指向也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但目标指向仍内涵如下三个纬度的价值取向:(1)知识和能力纬度。可以说,无论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何种类型和层次,知识和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但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和能力,而是指向中小学教师的知识更新或补充新知识、新观点、新理论,拓宽专业知识领域,提升中小学教师展开教育教学研究的意识和相应能力;(2)实践和教育技术应用的纬度。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是以现实的课程教学实践需要为基础的,所以,无论展开何种类型和层次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也是不可或缺的价值取向。另外,中小学教师在运用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能方面,确实是薄弱环节,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功用,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需要和发展的重要领域,因而,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当然地要确认现代教育技术在当前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运用和开发问题作为不可或缺的价值取向;(3)情感态度和品德修养纬度。当前,中小学教师的人文性的情感态度及品德修养,在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环境下,对于改善课程教学中的教师观、学生观以及师生关系,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益等方面有着现实的实践意义和价值,所以,通过继续教育,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人文关怀和品德修养,对于建设德才兼备、具有历史使命感和高度责任心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有着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意义和价值,理所当然地成为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不可或缺的价值取向。
上述目标指向所内涵的三个纬度的价值取向,是必须在认识上清晰把握的,否则,课程设置既难以充分体现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属性特质,也缺乏课程功能与目标指向间的对应性和适切性。
(二)当前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的特征限定及其学习活动的特点
当前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在其特征上,(1)并不是基础学历不达标或单纯地指向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相对低的中小学教师,而是指具有教师资格的在职中小学教师;(2)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他们实际上已有着应用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实践经验,他们所需要的是更新或补充新知识、新观点和新理论,进一步充实学科专业知识,厚实专业基础、拓宽专业视野,完善与扩充知识结构,提升课程教学的科研意识和相应能力等。因此,在思考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问题时,应客观地分析和把握当前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的特征限定,才能够使所设置的课程,具有明确的对象指向性和对象适宜性,这也是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内在要求。
其实,当前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他们的学习,已不是单纯地接受性或单一的知识储存型学习,而是职业素养整体提升性的持续性学习,具有自主自觉性、问题研究性、理解判断性、批判反思性以及团队协作式交流探究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是思考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时,必须特别关注的,因为,毕竟继续教育的课程是为中小学教师职业素养整体提升性的继续学习而设,所以,课程设置就应该考虑与中小学教师的学习特点是否具有适切性或适宜性,否则,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就会偏离了其本体性的对象指向性和对象适宜性,直接降低或内在地消减了课程设置的整体绩效。
二、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结构合理性及应遵循的原则
(一)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结构合理性
从“结构与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上讲,“结构”影响和制约“功能”,因此,如果课程设置的结构有利于或有助于而不是阻碍或消解课程整体功能的正常发挥,那么,课程设置在其结构上就应是合理的。循此而论,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结构是否合理的问题,是必须审慎思考的。
就目前来讲,许多承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育学院、师范院校或其他培训机构,在设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时,多惯性地和模式化地“复制”或“套用”师范类课程设置的框架结构。其实,师范类课程设置的框架结构并不完全适宜或适应于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事实上,师范类课程设置,并不是立足于中小学课程教学的实践现实,而是建立在“准”教师培养的基础之上的,强调的是知识的基础性和专业性。在课程设置的结构上主要由三大“板块”组成:全校公共课、专业课和体现师范性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的相关课程。这三大板块,主要以序列化的专业课为主。在这一框架结构中,不仅预设了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和程序性的相依关系,同时也预先设定了不同课程类型的空间和时间序列及数量上的比例值,这些“预先设定”是不可随意调整的,否则就可能导致整体课程体系的混乱和课程功能指向的迷失。如果简单“复制”或“套用”师范类课程设置的框架结构,不仅忽视了课程设置与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属性特质的内在一致性,而且也会直接导致“结构与功能”之间逻辑关系的割裂或错位,可能反而阻碍或内在地消减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整体功能。
那么,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应确立何种结构,既能够体现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属性特质,又能够最大化地发挥课程设置的功能?笔者认为,首先,课程设置在其结构上应具有开放性,打破师范类课程设置结构的封闭性。因为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毕竟是以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需要为依据的,所以,必须改变课程远离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现实的弊端,这就内在地要求课程设置突出实践性,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不是固守系统理论的基础性和专业学术性;其次,确立课程设置结构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层次性。因为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多类型和多层次的,可能是短期性教学技能培训,也可能是学科知识的更新性、补充性的,还可能是针对课程教学研究能力提升性的等,因此,所设置的课程应该具有务实性、问题探究性、实践针对性、新知识及新理念的时效性、工具应用性等,以应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对课程的需要。
基于上述的认识,笔者认为,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在其框架结构上,不应强求课程设置的序列化、系统性、体系化或“先基础后专业”的传统规范,而应是“资料包式”的、“菜单式”的或综合性的“模块”,能够依据教师职业的现实及未来需要,随时地、有针对性地展开课程教学活动。这种松散结合性、开放性、模块化的课程设置结构,能够较为充分地体现出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属性特质,最大化地发挥其达成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目标指向的功能价值。
(二)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1.务实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当前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并不是简单地储存知识以备未来,而是首先依据本职工作的需要,这就内在地规定了其课程设置必须注重中小学教师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实用性、解决实际问题的针对性,所以,其“务实性”的要求和特点十分明显。但若想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务实性”,就应打破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常规性思维模式,以“创新”的思维视野,以教师职业的实践需求为依据,寻求多途径和不同的方式来设置课程,如设置学科新知识、新观点的专题讲座课,典型案例讨论课,经验总结和反思性经验交流课,教育科学新理论、新思想和新观点的问题讨论课,国外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现状及趋势分析课,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课等等,所以,课程设置主要不是常规性的学科逻辑或序列化的框架结构,而是创建“宽、新、用”松散结合的、“模块性”的课程结构,体现出课程设置的灵活性、问题性和实践针对性,如此,才能使课程设置的“务实性”落在实处。
2.应用性与理论提升性相结合
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务实性”,实质上也内在地规定课程设置必须满足中小学教师本职工作的实际需要,这就要求所设置的课程,必须面对中小学课程教学活动及过程组织的各个环节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践,提供有助于中小学课程教学活动及过程组织顺利展开的策略、手段、途径或方式等,使中小学教师能够把学习的结果及时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当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并不是为实践应用而单纯地“工具化”,果真如此,就误读或曲解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师的目标指向。事实上,“应用性”主要是在“工具性”的操作层面上满足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但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解决,不仅关涉操作层面上的“工具性”,更关键的是价值取向,因此,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原则,还必须与理论提升性相结合,把当代教育改革的新理念、课程教学的新理论、新思想或新观点等讲解于中小学教师,提升其理论统摄的高度,使中小学教师充分认识和理解当代学校教育目的和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所以,在强调课程设置的“应用性”的同时,不能够忽视或弱化课程设置的理论提升性要求,应本着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原则,忽视或弱化哪一方面,都会使课程设置偏离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属性规定。
篇3
[关键词]体育人文精神文化人格中小学体育教学
一、体育人文精神的涵义
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思想组成部分之一,张岂之先生在其《中华人文精神》中指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有七点:人文化成——文明之初的创造精神;刚柔相济——穷本探原的辩证精神;究天人之际——天人关系的艰苦探索精神;厚德载物——人格养成的道德人文精神;和而不同——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生生不息——中华人文精神在近代的丰富与发展。人类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在体育这种特殊的人类活动中的全面展现,就是我们所说的体育人文精神。体育人文精神还体现在强调培养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由己及人,由想到自己逐渐关心他人,具有爱心,从爱自己,爱家人,爱同学朋友,到爱社会、国家、世界。进而关爱天地万物。
二、体育人文精神塑人功效
2.1体育文化是完善人的必备环境
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是知识的积累过程,是技能的学习过程,更是文化熏陶的过程。从一个个体的人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是一个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更是人文精神形成与发扬的过程。人文精神是健全的人所必备的精神素质,是健全人格的保障。纵观历史,不同的文化是影响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人文精神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个人人格各方面的影响不可估量。中国两千五百多年的儒家文化充满了治国、齐家、修身、正心的大智慧,其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内涵隽永,意存高远,不但阐述了人格修养、人生家庭、社会宇宙等诸多哲理,更于当今时代具有振聋发聩的反省意义,其超越时空的不朽价值,至今依然放射着卓越的思想光辉。
2.2体育人文精神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
社会化这一概念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即社会学家们对社会化的对象和社会化过程范围的看法越来越大,人们不仅在童年、少年期有社会化问题,在青年期、成年期,甚至老年期也有社会化问题,社会化过程贯穿了人的一生。它不仅仅指“生物人或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同时还包括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学校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中集体主义等主流价值观越来越淡薄,片面追求个性而显得自私;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缺少认同,崇尚国外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缺少高尚追求和传统的伦理观念,讲求铺张攀比、爱慕虚荣、心灵空虚、沉迷于上网。
三、体育人文精神的现状及问题
3.1人文社会现状
随着充满了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展开,在物质财富日趋丰富、人类物质生活越来越富有的同时,人类精神生活上也发生了越来越显著的变化。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以物质文明的大跨度进步为显著标志,许多人跌入了越来越疯狂的、不能自主的物质漩涡之中,同时也越来越深重地感到精神的失重、虚无、迷茫、无所依托和绝望。这种危机正向体育领域蔓延,使得本来就是绽放于人文精神枝头的体育文化之花,也面临体育人文精神缺失的危害。这种危害正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体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影响体育的正面社会效益的发挥、引发各种各样的体育社会问题。就像现在中国足球所面临的问题,假球,黑哨,受贿,甚至绑架,恐吓等行为都在足球体制中出现,这怎能让我们的青少年儿童得到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这些问题深深地提醒了我们,只有在体育人文精神的养育中,才能消除体育中的精英至上的极端走向、现实的功利主义追求等异化现象。
3.2少年儿童的健康问题
而且在现在的年轻一代中,众多的心理疾病层出不穷,人格素养面临挑战。伦理学和教育学将人格主要理解为人的品质,人格基本等同于人品,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折射。人格心理学家陈仲庚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的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而如今,特别是当代的教育,强调知识,强调技术乃至强调谋生的能力,却很少告诉学生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做人的标准是什么,生命的价值衡定标准是什么。在传统文化面临冲击的同时,青少年一代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忧郁症、自闭症、狂躁症、以及暴力倾向已经是在中小学学生问题中的高频词汇,年轻一代的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难题。关注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事在必行。
四、中小学教育贯彻体育人文精神的意见与建议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民族精神最有利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提高学生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华民族那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忧国忧民、可为祖国现身的爱国热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这些传统的优秀人格品质,需要通过普遍化的人格教育去挖掘、去发现,使之在现代年轻一代学生身上发扬光大,弘扬我国民族精神。
4.1课程补充传统文化的知识典故,弘扬传统文化
著名教育学者黄济老先生说:“弘扬不是复古,继承而不是简单照搬,而是一个吸收、改造、创新发展的过程。”我们要通过对传统文化合理内核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挖掘其具有现代教育价值的内容。并以此来促进学生的价值认同、塑造健康的品格、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整体思维和文学素养,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个体;使学校成为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使传统文化成为教育的重要资源和手段。
4.2体育与健康课内容落实,注重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实际联系
现代的生活方式,营养过剩和运动不足所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现代文明病”正逐渐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为了提高体育人口质量,推动体育健康和谐发展,提高体育人口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势在必行。体育必须以人为本,高举体育人文精神的大旗,使我们深刻认识参与体育运动的最高价值和理念。
4.3体育课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教育和体现教学中要点面结合,细处着手,在教学细节中突出人文精神教育学生的思想、意志、道德、品质、毅力等往往会通过具体的言行表现出来,对这些表现要认真对待,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抓住典型事例采取批评表扬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在现代化的今日,体育现代化建设是个综合性体系,体育人文精神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规范着运动员对体育、对社会的责任感、正义感、使命感、荣誉感等;对运动员个人的人格尊严、价值观念、理想情操、文明意识要求等,属于体育现代化建设的软件部分。所以,我们要从娃娃抓起,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刘丽.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人格教育中的作用[J].西安理工大学,2007,3.
[2]曾玉山,刘素梅.论体育人文精神的美育[J].体育科学研究,2008(12):33-35.
篇4
>> 浅析我国中小学校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必要性 探讨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 浅谈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现状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中小学闲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试论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基本对策 浅谈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论我国中小学生闲暇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的探讨 我国中小学英汉双语教育反思 我国中小学教育资源现状及对策浅探 浅谈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问题及对策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主要误区及其对策 日本书法教育对我国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启示 我国中小学教育亟待财商教育的渗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0-07-08.
[3]张信勇,卞小华.关于我国防灾教育的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3).
[4]秦启文.秦启文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M].新华出版社,2008.
[5]姚国章.日本灾害管理体系:研究与借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黄宫亮.日本学校的防灾教育[J].中国民族教育,2008,(9).
[7]吴奇程,袁元.家庭教育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5
【关键词】高中体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研究
前言
我们在进行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多么完美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内容一旦出现教学事故那么就不能够称之为有效教学。无论课堂内容多么单一,但是能够得到安全保障那么也不能说是无效的教学过程。我们由此可以看出有效课堂教学对于教学中的安全因素以及教学过程以及方法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结合不同的教学形式展开相应的研究,希望能够对于我们广大教师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高级中学体育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的重点所在
在高中体育课程中,所谓的有效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在安全的范围之内能够得到充分的学习与锻炼过程,使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能够得到不断的发展过程。对于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环境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同时也是我们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内容布置与实施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的一点。在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教学事故降到最低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使学生自身的能力以及素质得到充分的提高。这就是我们进行高中体育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的重点所在,希望能够得到广大教师们的重视。
二、传统高中体育教学的弊端所在
1. 学生自身接受学习的环境安全得不到保证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通常是用“放羊式”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对于学生的安全因素并不够充分的重视,这样学生在进行活动过程中对于安全问题也没有真正的意识到,所以导致教学事故的出现几率不断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对于学生自身的能力培养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
2. 学生对于基本的动作掌握达不到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思想下,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认识程度还很模糊,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体活课”,在学习过程中还是以“玩儿”的心态为主,这样导致了学生对于基本的技术动作掌握并不够重视,同时课堂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教学效率过低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进行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无效性的主要表现之一,希望我们广大教师能够提起高度的重视。
三、促进高级中学体育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1. 课堂教学中安全教学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在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对于学生自身的活动环境以及相关因素应该确保其安全,这是促使课堂有效教学过程形成的关键因素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于教学器械以及场地应该进行不断地维护与检查,对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区域还应该进行不间断的监督与观察,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安全因素的排查过程,同时在课后还应该将体育器械以及设施进行不断的维护与保养,将体育教学事故降到最低点。在平时对于学生安全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进行不断地督促,这样学生在心理会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这是我们在促使有效课堂教学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2. 教学过程具有普遍性同时具有针对性
在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过程形成的过程中,对于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计划应该具有普遍性,对于不同的学生群体还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这是我们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要达到的一个标准。在课堂教学过程实施的同时我们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了解,同时还应该对教材以及教学环境进行不断的挖掘,这样学生通过教学内容的学习才可以真正的做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同时达到课堂教学的标准所在。这是我们在形成有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促进因素,希望能够得到我们广大教师们的重视。
3. 教学中教学方法应该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教学方法的先进性是我们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我们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剂”,所以说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自身的教学手段进行不断研究并勇于实践。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看法是最为主要的,这也是我们对教学手段不断提高的关键所在。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这一点的重视程度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同时在教学手段的研究过程中还应该进行不断的深挖,促使有效教学过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形成。希望这一点我们广大教师能够得到普遍的重视。
4. 对于教学评价以及总结过程是确保后期教学的关键因素
在对于课后的评价与总结过程中是我们进行对教学课程反思的关键所在,这是我们在形成有效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进行教学评价过程中对于学生评价我们应该充分的重视,同时对于教师评价还应该加以借鉴,同时我们在进行教学评价与总结过程中还要注重客观因素的存在,这是影响有效课堂教学过程形成的关键性因素,这也是我们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整体提高的重要保障性因素,同时对于今后有效课程的继续实施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结论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高中体育课程课堂有效教学开展的相关研究过程,同时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了论述,同时对于促进有效课堂教学过程形成的一些方法与我们广大教师进行分享,希望能够得到我们广大教师的积极意见与建议,同时希望能够对今后的继续研究与探索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策略;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389-01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等。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求知欲,学习热情大减,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所谓有效教学之“有效”,主要指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而有效教学的“教学”,则是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我认为有效教学的策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 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首先要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精心设计教法,把英语课与活动课相融合,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感兴趣了,关注这个活动了,我们所设计的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学生才能在活动中快快乐乐学英语,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我们要让学生听一段对话,如果放录音之前老师什么都不说就直接让学生听,那么很有可能有的同学根本没听,实效性也就无从谈起。我们在让学生听之前,可以向学生渗透有关故事的一些内容或提前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如教学“I'm Lost!”第一部分的内容时提出:Danny goes to the city.The city is very big.Today he goes to the library to read books.Now he wants to go to the hotel.But,…what happened?Listen, then answer my question.这样孩子就会对故事内容充满好奇,努力在听的过程中去寻找答案。
二 优化教学手段
1.情境创设。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活儿童的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Warm-up”这一环节教学中,首先师生共同sing a song,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引起了学生的表达愿望。在review环节中复习了交通灯及各种交通规则,此处采用了做做说说的方法,再用I say you do或you say I do的形式,让大多数学生很快进入了学英语的状态。同学们在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堂氛围中度过了他们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启蒙教育阶段。
2.利用图画。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运用图画,省掉了从语言表达到意会的中间“译解”的过程,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如:在教授朗文版小学综合英语1B Unit 6关于ani mals的时候,我只用区区几笔就把这课里涉及到的动物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学生未曾打开书已知全意,学生们学起来觉得轻松、愉快、有趣味。
3.教唱歌曲。美妙的英文歌曲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在教授color这一课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歌曲和游戏并存的color song。学生在学会red、green、yellow、blue等英文单词的发音后,请一个学生上台操作电脑,余下的同学在台下唱这首新歌,当他们唱到哪种颜色的时候,台上的同学就要点击这种颜色。通过这种形式,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们也能在一种愉悦的情境下很好地掌握新单词。
4.多媒体的熟练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把丰富多彩的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拓宽学习视野,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地进行英语交际活动。一次,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教授关于天气的单词,如rainy、cloudy、windy等,笔者事先通过对这些天气声音和图片的收集,然后把它们制作到课件里面,当讲到其中某一个天气的新单词的时候,声音和图片同时出现在屏幕上,学生们就很容易具体地知道这个单词的意思了。
三 合理调整预设与生成
教师在实际备课中,首先要对本学科及所教年级学段教学目标有一个整体把握,明确合适的教学目标,根据课前预设,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进行情境教学。在课上,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注意让学生“发现”语言的规律、教学内容的个性化,重视学习内容的“外化”过程。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动作表演、卡片、挂图、实物,随时随地取材或根据课文内容创设语言环境,并尽量多地使用英语,逐步过渡到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置身于一个英语的环境中。
四 运用合理的评价手段
评价是英语课程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注重情感,讲究情感,使整个教学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感,才会以情激情、以情激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实现知与情的统一和谐化。
五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的形体语言等不同形式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练习“Do you like…?Yes,I do.(No,I don't)”句型时,教师可以把教室布置成一个餐厅,里面画有各种食物和饮料,让学生想象他们去餐厅,两人一问一答:Do you like chicken curry?yes,I do.I like spicy food.Do you like pineapple juice?No,I don't.I don't like pineapple.或者让一个学生充当小记者,去采访其他同学都喜欢什么味道的食物。这时学生们都非常高兴,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要做小记者,去了解其他同学的喜好。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变苦学为乐学,真正做到“乐而好学”。
参考文献
篇7
作为一名学贯中西的学者,亨德森•杨在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上提出了许多崭新而高端的观点。为了将他的教育理念在云南乃至全国广为传播,本刊将陆续刊出亨德森•杨博士的先进教学理念系列文章。
亨德森•杨认为教育教学的精髓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激活学生的潜力,并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便是自身的智力和潜力;而开发智力的关键在于,必须具备一整套可操作并行之有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
从本质上看,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是社会、家长委托学校、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使受教育者把目标语语言形式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转化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起端,是学生当前目标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学习方法和文化意识以及情感态度和其他非智力形态因素等一系列素质的总体发展水平;而这一过程的归宿,是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和素养以及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发展,为其在未来为实现个人、家庭和国家的物质幸福和精神尊严建构坚实的基础。
着眼于操作层面,英语课堂时空涉及到听、说、读、写、译的教与学的互动,学生正是通过这种双主体的互动,逐渐学会英语语言知识、语言结构及其规则和实现课堂学习目标的。一般来说,教师基于具体课程的教案内容框架,按照课前确定的教学核心任务、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以适宜学生当前认知结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非智力形态情况的教学方式,引入学习材料,使学生能够基于自身当前认识水平和中介语状态,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活动,感知和理解语音、词汇、句子、语法、语义、语用、语篇等目标语语言知识系统要素,从而达到获得知识的目的。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作为教学设计思想的实施,从学习材料的导入、呈现、操练、反馈和总结,到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新的学习材料的预习要求,应体现出规范性和有效性。教师除了考虑到教材整体内容、体例、教学设计思路以及诸单元前后关系和每一单位课时内所涉及的知识重点、难点及其与前后内容的衔接性等一系列因素之外,还应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注重激活思维、传授方法和形成性评价,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
然而,中国中小学英语课堂由于基本上采取大班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得教师不能完全掌控复杂的过程要素,并据此对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不断优化,于是,在给定的教学课堂时空中,要高效率、效度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是难以想象的。从中国小学到中学英语教育的轨迹来看,受教育者目标语学得的理性“路线图”是以这样的方式逐渐演进的:从单一结构到复杂结构再到综合结构的理解、识记和运用;从结构形式到结构规则再到语言意义的推演、记忆和表达;从结构语义到结构语境再到结构语用的准确而熟练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乃至学贯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那么,怎样才能通过优化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使学生沿上述“路线图”前进呢?这首先要求教师从教案的设计着手。
教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最终的书面体现形式,是每节课实施的基本框架结构,主要涉及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因而,可将撰写教案的过程,视为教师根据所把握的教材,制定教学实施的方法和步骤的过程。教案是教师对教什么和怎样教作出的具体规定,是教师教学观念与风格、策略与技巧的个性化体现,没有固定的撰写模式。但任何教案的基本框架结构都包括学生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课后反思等6个方面的内容。
英语课堂结构作为一种动态的过程要素,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同英语教学实施的策略与计划、方法与手段、活动与管理等课堂过程的决定性因素相互联系和作用,形成基于特定教育价值取向和与之相一致的教学目标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整体系统。这些要素的功能特性及其联动产生的协同效应,从根本上规定着和影响着英语教学时空的过程、方向和状态。广义上,结构是指物质系统内部构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方式,是物质系统组织化和有序化的标志。狭义上,英语课堂教学结构既是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系统的存在方式和基本属性,又是课堂教学过程系统具备整体性、层次性和功能性的逻辑前提。
篇8
[关键词]:中小学 信息技术 应用 发展 策略
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就要求从培养知识积累型人才向培养创造型人才上转变,这就是要求更加重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才能够具有良好的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让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也包含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的成分。为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特别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供选择的学习资源,还将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手段乃至教育体制等全方位的变革。因此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来考虑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发展策略。
信息技术本身不会孤立地在教育中必然地发挥作用,它必须要在现代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念才能对发展全民教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把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中小学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科学地确定课程内容和目标,正确地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征,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确定合理而科学的评价标准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用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支持和指导,才能发挥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真正做到充分、合理、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效益和优势,达到优化教育系统的目的。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符合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应用系统思想和方法对各种教育系统进行全面地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扩大了学习的资源,改善了学习环境,丰富了传授的方法与途径,但必须对与信息技术应用有关的教学过程和信息技术所构建的学习资源环境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才能保证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这正是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的组成部分。本人就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应用中的一般策略谈谈自己的一些建议。
一、必须加强调查研究,进行科学决策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是一个投入较大、影响深远的课题。国家教育部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围绕这一新课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应从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整体改革,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方法和过程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行有效的实验,并定期地、有组织、有计划地作定量性的跟踪调查,以及时分析现状,发现问题,修订策略,推动进一步发展。要重视对信息社会中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模式的研究,建立适应国际化、个性化、信息化的信息教育课程及其它相关课程目标,着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尤其在计算机教育的目标、内容、课程方面作深入思考,重新确定计算机教育的政策和目标、学科内容,摆脱强调程序设计语言的偏向,以计算机应用为主,把计算机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其它手段去探索、获取和处理各种知识信息和能力。
要重视对信息技术所构建的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建立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开展与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课程目标、教学结构、教学评价的研究,重视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包括对成本效益的评价、对应用信息技术的教育系统有效性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等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各方面的评价。
要研究制定信息社会中的教育政策,尤其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规划、政策和策略。无论是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还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它们在教育中的应用都需要作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和策略,并切实有效地组织实施,这是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所要求的。
二、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1.领导的重视与认识问题
各级领导的重视是推动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关键。领导者的重视及正确的认识可以直接转化为政府的一系列有效行为。由于存在经费、认识、师资、软件以及升学压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当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发展十分缓慢。如果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行为来推动,十分有利于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应用的发展。
2.经费投入问题
首先,各级政府应炽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建立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确保经费投入,国家在经费投入政策上应有所倾斜,尤其对经济落后地区和条件较差的中小学,要增加拨款和补助的比例,以加快其发展速度,缩小教育差距。设立专项资金,通过拨款、奖励、补助、贷款等形式向中小学增加投入。
3.硬件问题
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程度取决于国家、地区和学校具体情况和发展阶段,不应盲目追求最新、最高技术。每个地区、每所学校要根据自己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的教育教学需求、资源与约束条件来确定自己最基本的教育技术设备作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的条件。
同时,必须对硬件维修、维护措施作出有效的安排,以保证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4.软件问题
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是保证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去改善教育质量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5.培训问题
任何一种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创造国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自觉要求和能力。因此,建立一支足够数量的、稳定合格的现代化干部教师队伍,是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成功应用的关键。
6.管理体制问题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必须按照系统原则进行科学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和效益。
篇9
关键词 地方高师院校 三位一体 协同培养 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5.029
Study of Local Normal College "Trinity" Collaborative
Model Training School Teachers
YANG Liyuan[1], YU Haiying[2]
([1] Mudanjiang City First Senior High School,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21;
[2]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11)
Abstract Local Teachers Colleges "Trinity" collaborative model train school teachers is an innovative training model where teachers college,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is model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local basic education teachers. This mode can reform curriculum, develop curriculum resources, teaching team building, to carry out teaching and research, the establishment of train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ed path; through policy and funding support, stable base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 teac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latform, part-time teachers team, improve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and other measures to protect its operat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local normal college; trinity; collaborative training; teacher
地方高师院校因其所处地理位置决定了为地方的发展所承担的三项重要职能,即为地方培养各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服务社会。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办学目标定位就是为地方基础教育提供服务,为基础教育学校培养所需的各类优秀师资。
1 地方高师院校“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的现实意义
地方高师院校“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教师模式,就是以地方高师院校为核心,与地方政府、各中小学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共同为地方基础教育学校培养优秀师资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机制在促进地方高师院校特色形成,提升地方基础教育、教师质量方面有着现实意义。
1.1 创新地方高师院校教师培养模式,实现教师培养、培训、研究、服务一体化
“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是地方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创新。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通过“三位一体”实现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研究、服务一体化。地方高师院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培养教师的新模式目的在于解决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这种模式的建构能够充分体现地方高师院校办学定位、考虑到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中小学教育实践对教师的需求。
1.2 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师,逐步提升地方在小学教师整体质量
这种模式改变了过去以地方高校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师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等环节都是由地方高校、地方政府、基础教育三方共同参与完成;这种模式的建构充分考虑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培养过程中,从理论培养到实践教学都有专兼职教师进行全程指导。因此,培养的中小学教师在满足地方教育需求的同时,教师素质也会不断提高。
2 地方高师院校“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的建构路径
2.1 构建课程体系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应主动适应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逐步构建结构合理、面向未来、综合性与一体化的课程新体系。为此,在课程设置上既要体现高层次中小学教师从师任教的学术水准,又要体现其独特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在课程体系建构时,协同培养单位要积极参与课程设置的论证、设计;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基础上,充分听取地方政府、中小学对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建议,考虑地方发展需求、基础教育实践需要,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2.2 开发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和体现。中小学教师的培养,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重要一环。在“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建立过程中,充分利用协同培养的多方资源,有效开发课程资源。首先,开发利用能够满足教师教育专业教学需要的精品教材。其次,建设教学资源平台,使精品教材结合地区中小学教育实际,实现个性化。再次,构建包括辅教资源、辅学资源、网络课程、资源库一体的资源体系,并提供优质的教学方案、教学课件;努力建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现教学服务信息化。
2.3 建设教学团队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具有明确的共同目标的专兼职教学团队是“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运行的重要支撑。地方高师院校可以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基地建设等为目标,组建教学团队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学改革,并有计划、分阶段地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整合地方高师院校各学科教学优势师资与地区基础教育各学科中小学优秀师资,不断地丰富专兼职教学团队,使教学团队在年龄、职称、学科知识结构上科学、合理,进一步实现知识、能力互补,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提高。
2.4 开展教学研究
地方高师院校和中小学对教师的培养负有共同的责任,这也是地方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合作的基础。以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为中心,与中小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可以就中小学教师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共同探讨与研究,以便为形成运行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
2.5 建立培养质量监控机制
“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的长久有效的运行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质量监控体系。首先,明确监控主体。监控主体的确定是质量监控的关键。不同监控主体代表不同层次的需求,他们对教师培养模式质量的监控角度自然不同。为保证监控的有效性,必须选择地方高师院校、地方政府、基础教育等多方人员参与监控。其次,监控指标的选择与制定应该从多维度出发,进行合理选择。指标的选择要考虑模式建构与实施涉及的各种要素的互动态势和效果。指标可以就模式本身、运行过程、运行效果等多维度选择。
3 地方高师院校“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运行保障措施
3.1 政策与经费支持
地方政府对计划实施中小学优秀教师培养的地方高师院校予以政策上的支持。支持优秀中小学教师招生选拔、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改革,为中小学优秀教师培养机制的实施提供可能的便利条件。其次,对参与教师培养计划的中小学给予办学、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研究等方面政策上的支持。
上级部门和所在学校为计划实施中小学教师培养予以经费上的支持。为实施计划提供相应的经费,包括教学经费、设备购置经费、师资培训经费等。其次,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对参与教师培养计划的中小学能够给予办学经费的投入倾向。
3.2 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
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是有效实施这一模式的重要基础。稳定的实践基地有相当数量的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有全面开展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实践能力所需的场所和设施,能够满足“三位一体”协同培养的“双导师”制度。因此,地方高师院校要有数量充足的、职责明确、长期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联合培养中实践环节的实效性,在建立教育实践基地的同时要创新教师教育培养平台,建立区域教师教育联盟或基础教育联盟。
3.3 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师院校要加强校内专职的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并完善校内专职教师的选拔与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学历层次、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兼职教师的理论水平的高低可以作为参考,但要以实践教学能力为选择的主要依据,这样有利于兼职教师更好地对未来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不论专职还是兼职教师都应该进行相应的考核,一方面对教师的工作成绩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对教师能够起到促进和激励作用。
3.4 完善模块化的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篇10
[关键词]日本;课程改革;教学;评价;一体化
以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开端,我国又一次开始实行规模宏大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目前,这场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全面实验和逐步推广阶段。新课程的实施(实验)及与之相伴随的教学改革都离不开评价,评价是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当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评价对于测评各课程实施环节和教学环节的效果,实现教学的有效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对此,世界各国都有非常清楚的认识。为了切实做好伴随新课程实施的评价工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专门述及了“课程评价”问题,而且国家教育部还于2002年12月专门发出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另外,此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指导性文献,如《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等都论述了课程或教学等的评价问题。但是,在这些文件和文献的有关规定和论述中,并没有“教学与评价一体化”这样的字眼。也就是说,在我国此次的新课程改革中并没有确立起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原则。
然而,通过浏览国外有关中小学教育评价的文献发现,“教学与评价一体化”思想已经渗透在有关国家中小学教育评价的观念和实践之中。例如,印度“国家教育研究和培训理事会”(NCERT)于2000年11月制定、2002年9月生效的《全国学校教育课程框架》提出,评价要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再如,日本文部省(现为“文部科学省”)教育课程审议会2000年12月发表的咨询报告《关于儿童学生学习与教育课程实施状况的评价的应有状态》明确提出了“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原则。另外,有的国家还有教学与评价相融合的提法。
尽管“教学与评价相结合”、“教学与评价相融合”、“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等提法多种多样,但归结为一点就是努力实现评价为课程、教学服务,最终为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服务的功能。要实现评价自身的应有功能,防止评价功能的不正当发挥或者被异化,使学校的课程实施、教学活动和评价发挥相互促进的作用,应当明确提出并践行教学与评价相融合或一体化的理念。
下面以日本为例,在阐述日本中小学教育评价体系,分析日本当前所奉行的“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原则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评价中确立“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原则的必要性提出若干思考。
一、日本的中小学教育评价体系
日本的现代教育评价制度是在吸纳外国教育评价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连教育评价这个概念也是二战以后从国外引进的。根据日本学者棍田正已的研究,日本的现代教育评价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二是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三是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这三个层面的评价是日本学校教育中被广为利用的,它们与教师的教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另外,现在日本中小学的教育评价中还十分重视个人内差异评价这种评价形式。下面试对这几类评价作以简要阐述。
(一)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日本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是就教育评价的实施者(评价主体)与实施对象(评价客体)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当评价的主体(评价者)和客体(被评价者)不是同一人时,就属于他人评价;相反,当评价的主体和客体是同一人时,就属于自我评价。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充当评价者,学生成为被评价者,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就是一种典型的他人评价;另外,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进行评价的,就相当于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是根据不同的教育观实行的。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教育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受此教育观的影响,在教育评价上,盛行的是他人评价,这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现在,对教育又有了新的理解,即教育不仅是师生之间授受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还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受此教育观的影响,自我评价开始受到重视,这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开始受到重视。
当然,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也随着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校外评价机构对学校的评价等都属于他人评价;在自我评价中,除了学生自我评价以外,还有教师自我评价、学校自我评价等等。
在日本的教育评价实践中,对于他人评价,除了日常教学中的他人评价以外,日本文部省实行的“全国综合学力调查”和各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市町村教育委员会实行的“学力调查”等更是一种典型的他人评价,在自我评价上,日本不仅强调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价,而且也重视学校对本校的课程实施状况等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
(二)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
绝对评价在日语中又被表述为以教学目标为标准依据的评价。所谓绝对评价,是指对照“学习指导要领”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不仅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而且对包括自学的积极性、思考能力、判断能力、表现能力等素质和能力在内的整个学习完成程度进行评价的一种评价。目前,日本小学、初中的“各学科学习记录”和高中的“各学科、科目等的学习记录”中的“观点别学习状况评价”和评定,以及小学、初中、高中的“综合学习时间记录”、“特别活动记录”和小学、初中的“行为记录”等,都是绝对评价的形式。
相对评价在日语中又被表述为以学生集团为标准依据的评价。它是指以年级或班级为集团,用“集团基准”(即对某个学生集团进行测评所获得的测定值)评价每个学生,根据某个学生在所在集团内的相对位置来评定他的学习状况的一种评价。过去,日本中小学各学科学习记录中的“评定”是在适当加进一些绝对评价的意味的基础上,进行相对评价的。但是,现在各学科学习记录中的“评定”也要求实行绝对评价。这样,相对评价就大大后退了。然而,由于相对评价还有使学生在与集团成员相比较的基础上发现自己的适应性和优点的作用,所以现在日本仍然主张把相对评价的结果记载到中小学“指导要录”中的“综合所见和指导上的各种参考事项”栏目之中。
(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布卢姆(Bloom,B.S.)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和教育评价理论被引入到日本以后,一直在日本十分盛行的几种评价形式。
所谓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目标设定之后,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之前,为了弄清楚学生在此前的学习状况,有效地开展所计划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一种“事前评价”。它一般由前提条件测验和事前测验组成,进行前提条件测验是为了弄清楚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等,进行事前测验是为了弄清楚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哪些已经掌握了、哪些还没有掌握。换句话说,诊断性评价是开展有效的教学首先应该进行的一种摸底性评价,这种评价的功能在于调查学生在学习上的经验、兴趣、积极性、理解程度等,明确学生对学习的准备情况、问题所在和适应性等。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种教学评价。它是按照教学目标的规定开展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如一个单元的教学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为了检查前一段时间的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下一段教学的目标、进度和方法等,而进行的一种“事中评价”或“中途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可以检查出哪些学生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了教学内容,哪些学生还没有理解所教的内容,对于还没有理解的学生要进行相应内容的补习,对于已经完全理解的学生要提出深化、提高和扩大的目标和内容要求。这样,形成性评价并不只是为了检查而进行检查,它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根据检查所反馈的结果修正后续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也就是说,形成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总结性评价是指一段时期的教学结束之后(如一个单元的教学完成之后,或者一个学期的教学完成之后等)所进行的一种教学评价。它是为了检查特定单元的教学或者特定时期的教学等是否完成了既定的目标而总括性地进行的“事后检查”或“事后评价”。通过检查发现学生对有的重要内容还没有掌握的情况下,要对其进行辅导,改善其学习;如果所有学生都掌握了全部学习内容,就进入下一阶段的教学。这样看来,总结性评价还有改善教学的功能。
(四)个人内差异评价
个人内差异评价在日语中又被表述为以个人内部标准为依据的评价。它是以每个学生自身为标准依据,积极评价学生的优点、可能性和进步状况等的一种评价。个人内差异评价是“最适合于重视个性的教育”的一种评价形式,它对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具有重大作用。现在,日本新修订的中小学“指导要录”中设立了“综合所见和指导上的各种参考事项”栏目,其中可以记载学生在各学科学习、综合学习时间的学习别值得记载的事项和在特别活动、日常行为中那些特别值得记载的事项。
二、日本中小学教育评价中的“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原则
“教学与评价一体化”是日本在中小学教育评价中所积极倡导并切实奉行的一项基本原则。例如,日本学者水越敏行和奥田真丈等人编写的《新学校教育全集17·教育指导的评价》一书中,至少有两处专门论述了“教学与评价一体化”问题,该书中还多次提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观点:“为了使教学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必须谋求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评价结果只有被用于支持学习活动才有意义,所以要推进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另外,日本文部省教育课程审议会在2000年12月发表的咨询报告《关于儿童学生学习与教育课程实施状况的评价的应有状态》中也明确提出了“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原则,这就意味着日本中小学的教育评价在对待教学与评价的关系上有了一个明确的指针,这一指针对于使教学有目的地进行、发挥评价在改善教学的真正功能上将会起到重大的作用。
那么,如何来理解日本“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涵义?确立“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原则对于日本中小学的教学和评价有何意义?这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第一,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于教学和评价的关系,日本学者儿岛邦宏明确指出,“学校的教育活动可以这样来把握:它是计划—实践—评价—计划……这种一系列(活动)的螺旋式(发展)过程,是连续不断的改善过程。于是,评价只有在下一步的计划制定中发挥作用,并且与改善教学相联系,才开始具有(真正的)意义。因此,‘教育与评价的一体化’是有意义的,是有重要性的。”在日本,评价是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的一环已经成为共识,这就使“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具有了必然性。确立“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理念,对于改变评价实践中“为评价而评价”的错误观念,确立以改善教学为根本价值取向的正确评价观,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教学与评价是不可分离的,评价应当伴随整个教学的全过程。自布卢姆等人提出教学评价的三阶段论以来,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分别进行诊断性评价(diagnosticevaluation)、形成性评价(formativeevaluation)和总结性评价(summativeevaluation)的思想已经被广泛认可并运用于各国的评价实践之中。布卢姆等人的这一评价理论是与教学密不可分的,它提示人们要把具体的评价实践运用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日本接纳了这一思想,不只把评价作为对教学结果的评价,而且还把它视为教学前和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认为评价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作用于教学的改善和儿童自身学习的改善”。
其实,日本对布卢姆等人的评价理论也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有所改造的。众所周知,布卢姆等人的评价理论中,把评价作为制定、修正、验证教学目标的手段的价值取向十分明显。也就是说,在布卢姆等人的评价理论中,评价之于教学更多的是为了制定、修正、验证教学目标,而不完全是为了改善教学过程本身。而日本已有学者明确提出,“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一方面是使评价促进教学目标的明确化,另一方面是使教学和评价有机地融合于教学活动的展开之中,后一种观点更注重评价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促进功能。明确教学与评价不可分离的关系,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正确的形式、在恰当的时期进行教学评价,而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
第三,评价是内在于学校、教师的教学过程之中的评价。毋庸质疑,教育评价是由多种评价形式构成的,其中外部评价是由校外进行的,内部评价是由校内进行的,它们各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但日本的“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内含着以学校为基础、以教师为基础等的涵义。比如,日本学者布村幸彦等人明确地把“教学与评价一体化”作为了学校内部的课题之一。再如,另一位日本学者儿岛邦宏也认为,为了发挥评价在“有助于教学改善”上的功能,在学校和教师层面上,要谋求“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要使评价有助于学校实现教育目标和学力观,有助于教师改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教学体制等。明确评价之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活动的内在性,对于使评价正常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评价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改善学校的教学,而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可以说,评价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改善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特别是教学活动。然而,由于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都是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个中心的,所以评价的最终目的也应当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对此,日本也有明确的认识。比如,日本文部省教育课程审议会2000年12月的咨询报告已经表明了这样的思维逻辑:学校的教学是以学生的更好成长为指向的,而教学和评价并不是“别物”,教学与评价是一体化的,所以评价也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的。具体地说,“对于儿童、学生而言,评价具有使他们注意自己的学习状况,成为发现、矫正自我的契机,促进以后的学习和发展的意义。”可以说,教学和评价都同时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日本贯彻“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原则的最高理念,而其最终目标是为了谋求使学生掌握“生存能力”。
三、对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的思考
如前所述,我国在此次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是高度重视课程评价问题的,提出了新的评价理念(即实行“发展性评价”),明确了新课程背景下评价改革的目标(即“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倡导实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即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这些评价思想的提出,一个重要的背景因素就是在过去“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评价注重甄别和选拔,而忽视促进学生的发展的功能;评价过于重视量化的方法,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的质性方法;过去,评价主要实行的是总结性评价,而忽视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新课程背景下的“发展性评价”理念正是针对“应试教育”背景下评价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对于这些新的评价理念和做法,笔者是表示赞赏的。但是,通观有关文件、文献所倡导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评价改革的理念和举措,笔者感觉到虽然各项评价理念和举措在问题意识上有较强的针对性(即矫正“应试教育”下评价的误区和弊端),但是它们在促进学校教学改善上的问题意识却比较弱,或者说所提出的新的评价理念和举措由于缺乏对学校教学和评价关系的陈述,而显得对改善学校教学的指导性不强。
笔者注意到有的学者已经关注到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问题。比如,董奇等人在《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书中,在阐述“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这一问题时,曾经明确指出:“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不是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评价被用来辅助教育,它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这些观点本身无疑是正确的,但这些观点应该被进一步提升为教学与评价相融合或者一体化这样的理念或原则。明确这样的理念或原则,会使评价对新课程和教学改革有更大的“指导作用”。
如上所述,日本学者水越敏行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鲜明地提出了“教学与评价一体化”思想,2000年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在关于学生学习和课程实施评价的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原则,日本学者布村幸彦等人也把“教学与评价一体化”作为学校应注意的课题之一。日本已经认识到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应当使评价真正发挥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功能。这一动向将会使日本的评价按照此次新课程改革所确定的培养学生“生存能力”的方向发挥应有的作用。
- 上一篇:大企业税收政策
- 下一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