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工作方案范文

时间:2023-03-30 14:55: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险管理工作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风险管理工作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管理,保证生产安全事故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为目的,积极规范和扎实推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的贯彻落实。

二、实施范围

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以下简称风险抵押金),是指企业以法人或合伙名义将本企业资金存入“*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专户”,用于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的专项资金。

实施范围主要有: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民爆器材和烟花爆竹等行业或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企业)。具体包括:

1、金属与非金属矿山企业或者有独立尾矿库(含赤灰渣库)的其他企业、非煤矿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和采掘施工的企业;

2、道路交通运输(含旅游运输)、水上客运,并取得运输资格证书的企业;

3、从事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饰装修(室内装修企业除外)工程等活动,并取得《建筑企业资质证书》的企业;

4、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储存的企业;

5、民用爆破器材生产、储存、销售、使用的企业;

6、烟花爆竹生产、经营的企业。

三、职责分工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工作由县安监局、县财政局具体负责,各有关单位和部门按照职能分工,指定专人,明确责任,积极配合做好这项工作。

(一)县安监局负责受理企业申报并审核,会同县财政局审定后下达存储额和动用额;负责对企业存储情况进行日常检查监督和处罚;负责信息汇总和上报。并负责非煤矿山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销售、使用企业和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风险抵押金制度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县财政局负责协同安监部门审定风险抵押金存储额和动用额,审核监督风险抵押金使用情况。

(三)县交通局负责道路交通运输企业中取得运输资格证书的企业贯彻执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的组织发动和督促实施工作。

(四)县公安局负责民用爆破器材生产、储存、销售、使用企业贯彻执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的组织发动和督促实施工作。

(五)县建设局负责建筑施工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的组织发动和督促实施工作。

其它应贯彻实施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的企业,由有关行业管理部门根据其自身职责范围,负责组织发动,督促落实。

四、风险抵押金的存储

(一)凡需存储风险抵押金的企业应当依据附表1中划定的企业规模,按下列金额存储:

1、小型企业存储金额不低于人民币30万元(不含30万元);

2、中型企业存储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不含100万元);

3、大型企业存储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50万元(不含150万元);

4、特大型企业存储金额不低于人民币200万元(不含200万元)。

风险抵押金存储金额原则上不超过500万元。

(二)上述规定中的下列企业风险抵押金存储金额为:

1、露天采石场年开采能力在10万吨以上、不足25万吨的不低于人民币20万元,年开采能力不足10万吨的不低于人民币10万元,矿泉水、卤水、地热、采砂和小型砖瓦粘土开采企业不低于人民币3万元;

2、石油天然气加气站不低于人民币10万元,一级加油站不低于人民币8万元,二级加油站不低于人民币6万元,三级加油站不低于人民币5万元;

3、3000立方米以上的石油(含成品油)、甲醇、压缩气(液)体等甲类易燃物质储存企业不低于人民币20万元,不足3000立方米的石油(含成品油)、甲醇、压缩气(液)体等甲类易燃物质储存企业不低于人民币10万元,其他类别的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为人民币5万元(多种危险化学品同存的企业,按危险等级最高的种类核定);

4、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不低于人民币5万元、无仓储设施的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以及小型农药、油漆、化学试剂零售商店不低于人民币2万元;

5、烟花及烟火药类生产企业不低于人民币15万元,爆竹及其他类生产企业不低于人民币6万元,省级烟花爆竹批发及烟花爆竹药材批发企业不低于人民币10万元,市级烟花爆竹批发企业不低于人民币6万元,县级烟花爆竹批发企业不低于人民币3万元(零售企业除外)。

(三)企业应当按照上述规模和标准,自行填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存储金额核定表”,申报应当存储的风险抵押金数额,并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申报的风险抵押金存储额,根据企业参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化解安全生产风险能力等因素,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审定后下达。

(四)风险抵押金按照以下规定存储:

1、企业按照下达的风险抵押金存储数额,按时足额存储。不得因变更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合伙人、停产整顿等情况迟(缓)存、少存或不存风险抵押金,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职工摊派风险抵押金;

2、全县风险抵押金存储由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支行代收(以下简称银行),实行专户管理。银行要按照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县财政局的管理要求,落实专户管理;

3、企业可在指定银行中选择一家营业部存储风险抵押金,并于核定通知送达后1个月内,将风险抵押金一次性存入银行“*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专户”;企业可以在本实施意见规定的风险抵押金使用范围内,按国家有关现金管理的规定通过该账户支取现金。

(五)跨县经营的建筑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和采掘施工企业,在企业注册地已缴纳风险抵押金并能出示有效证明的,不再另外存储风险抵押金。

五、风险抵押金的使用

(一)企业风险抵押金的使用范围为:

1、为处理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而直接发生的抢险、救灾费用支出。

2、为处理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善后事宜而直接发生的费用支出。

(二)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产生的抢险、救灾及善后处理费用,全部由企业负担,原则上应当由企业先行支付,确实需要动用风险抵押金专户资金的,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由银行具体办理有关手续。

(三)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确需动用风险抵押金专户资金的,必须填报“企业动用风险抵押金申请表”(附表3),附生产安全事故基本情况说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审查批准后,到银行办理手续,企业按照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进行财务处理。

(四)企业动用风险抵押金后,应当将处理事故时所产生的抢险、救灾和善后及事故调查处理费用明细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不属于抢险、救灾和善后以及事故调查处理事宜列支费用的,应当通知企业予以剔除。

企业风险抵押金的支出还应当剔除由劳动部门和其他由社会保险部门支出的工伤保险、机动车强制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及雇主意外责任保险等费用。

(五)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确需动用风险抵押金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将企业的具体情况记录在案后,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签署意见,交事故调查处理机构在本细则规定的范围内使用:

1、企业负责人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逃逸的;

2、企业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未在规定时间内主动承担责任,支付抢险、救灾及善后处理费用的。

六、风险抵押金的管理

(一)风险抵押金实行分级管理。由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同财政部门按照属地原则共同负责。

市属企业和在省级、市级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非公有制企业风险抵押金由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财政部门负责监督管理;

县属及其他企业风险抵押金由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财政部门负责监督管理。

(二)企业持续生产经营期间,当年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没有动用风险抵押金的,风险抵押金自然结转,下年不再增加存储。当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动用风险抵押金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应当重新核定企业应存储的风险抵押金数额,并及时告知企业;企业在核定通知送达后1个月内按规定标准将风险抵押金补齐。

(三)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和参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化解安全生产风险的能力发生较大变化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应当于下年度第一季度结束前调整其风险抵押金存储数额,并按照调整后的差额通知企业补存(退还)风险抵押金。

(四)企业依法关闭、破产或者转入其他行业的,在企业提出申请,并经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财政部门核准后,企业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支配其风险抵押金专户结存资金。企业实施产权转让或者公司制改建的,其存储的风险抵押金仍按照本实施意见管理和使用。

(五)银行每季度将风险抵押金存储(季报)及使用情况报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年度终了后一个月内,将上年度本地区风险抵押金存储、使用、管理有关情况报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财政部门。

篇2

1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涵义

1.1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将企业内部的经济与技术一体化的综合性管理,其管理水平的优劣直接体现为企业投资效益的高低。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主要具备复杂多样、客观、风险高发与多变等特点。1.2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是指施工企业的造价管理人员以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为基础,在法律法规范围内,识别施工企业的造价影响因素,判断风险发生概率,并以此为准则建立企业的工程造价风险防范策略,避免由于造价管理不当造成的损失。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工作,是以企业的造价管理工作为基本环节,并在此基础上融入风险管理的相关理念与技术,对施工企业可能出现的造价风险进行严格的防范和把控,降低乃至消除由于工程造价管理不当给施工企业造成的影响,以实现利用最小的费用实现最大造价效果的目的,确保企业资源的高效合理使用。与其他项目相比,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运营周期较长、过程复杂,施工企业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面临的主体组织关系复杂、形态各异,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可能面临的阻碍较多。风险一旦发生,对企业造成的负面作用不堪设想。因此,采取一定的风险防范措施,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科学管理和正常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2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随着承接项目复杂性的提升和行业发展的逐步规范化,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也开始初露头角,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然而,建筑工程项目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施工企业所面临的工程造价风险种类众多,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漏洞较多,处于不成熟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缺乏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意识。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往往将防范风险的关注点落在了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或工程进度方面;而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仅仅局限在按照工程实际进展和实际所发生的工程量进行计算,属于依据施工要求进行的被动性核算,缺乏一种主观改造工程造价管理状况、预防工程造价风险发生的意识。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隐患在最后一刻出现时,企业资金的过度使用或损失已经或者即将成为现实,已无法采取任何有效手段避免资金损失,将对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2.2缺乏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人才。人才的匮乏使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工作受到掣肘。纵观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以风险管理为主要工作方向的人员为数尚少,且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难以与现今企业所承担的业务规模相匹配。工程造价实践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仅以最基本的造价核算业务为主要工作方向;熟悉风险管理相关知识的业务人员,缺乏工程造价工作经验,风险管理水平仅仅停留在基础层次。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工作,需要研究人员兼备工程造价和风险管理双重知识体系,具备一定的造价管理经验。目前满足该项要求的人员人数较少,人才相对匮乏。2.3风险分散方式单一。风险管理意识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的应用相对规则化,缺少一定的灵活性。尤其是在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方面,尚未形成风险管理市场。如建筑企业一般会选择银行作为唯一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担保市场内部没有竞争力,对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局限。2.4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客观因素。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面临的客观情况,也是造成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工作停滞的一大主要因素。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对接人为项目的建设方,即通常所说的业主。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施工企业垫资现象、业主方不按规定时间付款、合同管理缺陷进而导致工程造价增加等现象频出。与此同时,勘察设计、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的变更等的后期变动,由于投标报价决策等原因对工程造价风险管理造成的威胁,也是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侧重点和着力点。必须具备风险防范意识,提前对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行整体规划,以便确保企业的造价管理工作处在可控范围内。

3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风险应对策略是指在自身财务能力的基础上,采取风险财务对策和风险控制对策,降低或避免施工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造价隐患,以实现利用最小成本实现最大收益的目的。施工企业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应对工程造价风险。3.1提升风险管理意识,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培养。强化工程造价的风险防范意识,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施工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工作对企业整体运营的重要性,将风险管理工作纳入到企业造价管理的基本环节,推行风险管控责任制,督促每一名工程造价从业者做好管辖范围内的风险管理工作。同时,企业也要注重对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定期开展培训,在日常业务和风险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指导,提升从业者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水准。3.2健全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强化风险管理执行力度。责任、权利与利益兼备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顺利开展造价管理工作的基础。风险管理的思想应当贯穿造价管理体系的始终。施工企业在制定自身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体系时,应当明确在行使权利和获取利益时所有可能遇见的风险,以及为控制风险、降低由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时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将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工作制度化、体系化。3.3优化风险分散方式,完善风险担保机制。建筑工程项目开工前,施工企业不仅要对项目的开工材料进行积极准备,还要对项目的系统性和完备性进行统一审查。在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管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排除隐含的工程造价风险。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造价工作时,需采取一定的风险应对机制,以便在产生问题时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风险分散是目前最为普遍的方式之一。购买适当的工程保险品种,可以将工程中可能面临的造价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施工企业在进行投标报价时,应当特别注意风险产生后应对的问题,合理划分责任归属。当工程造价管理出现问题时,施工企业应当善于根据合同约定同建设单位进行责任的划分。完善风险担保机制也是降低工程造价风险发生几率的重要措施。工程造价风险担保的主要内容应当以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进而确保合理和有效使用企业资金。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选取多样化的风险担保机构的组合。3.4优化工序步骤,降低客观因素影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风险,贯穿于其所承建的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从起初的投标报价、施工管理到最终的竣工结算,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都存在一定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利益损失,进而对企业的整体运营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防控,以降低工程造价管理风险。3.4.1投标报价过程中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投标报价要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选择适当的施工技术及工程造价,避免为中标而随意压价等现象对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造成威胁。投标过程中所填报的价格应当与工程的安排状况相符合,充分考虑到各种潜在因素对成本可能造成的影响。最终报价应当在企业可以承担的经济范围内,避免因为报价失误对后期的造价管理造成的危险。3.4.2优化勘察、设计与施工方案。各环节工作方案的制定应当与现场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在保证工程质量与工期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缩减成本。各工作方案应当经过反复推敲和反复优化,符合项目实际需求,力求将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避免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方案的变动而对工程造价造成的影响。各个项目的领导班子及成本负责人也应当正视风险管理在造价控制中的作用,做好单个项目的成本管控工作,进而把握好企业整体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3.4.3加强合理索赔意识。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投标之前,应当适当了解建设单位的业内资信,避免日后因建设单位资信问题对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造成影响。同时,施工企业也应当强化合约管理意识,善于运用工程索赔维护自身权益。坚持以合同为依据,妥善保管工程资料,对由设计勘察失误、工程量和工期变动导致的工程造价的变更进行严格的责任划分,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及时通过索赔抵御造价风险。

4结语

篇3

【关键词】财务风险 管理系统 建设 监控

1引言

所谓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该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从而合理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近年来,国资委高度重视企业风险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企业风险管理的配套监管措施,在2006年6月下发《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原则、基本流程、组织体系、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监督与改进、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指引》的贯彻落实也提出了明确要求。2008年8月下发《中央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对资产损失认定、责任追究范围、责任划分和处罚措施做出了明确规定。2008年11月下发《关于2009年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中央企业将全面风险管理摆在日常经营管理的重要位置,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此项工作。

在国家电网公司范围内,针对风险管理工作,近年来国网公司也下发了相应指导意见。2008年3月26日下发了《关于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电网财[2008]295号);2009年9月在《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中将风险在线监控纳入到“五集中”的范围(会计集中核算、资金集中管理、资本集中运作、预算集约调控、风险在线监控);2010年5月下发了《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家电网财[2010]655号)。这些背景都迫切要求公司尽快建立应用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实现财务风险的实时预警,并通过系统加强风险防控。

2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

S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网省子公司。2011年11月,S公司组织完成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建设,并正式投入运行。该系统完成了与财务管控系统稽核功能联动共享,实现了财务风险的全过程管理及实时在线预警监控,使公司财务风险管控越发科学高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具体的实现方式上,S公司在财务集约化项目建设规划中,将风险管理以单独模块(以下简称“财务风险管理系统”)进行建设,将风险管理与经营管理目标相结合,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成立专家课题小组,从企业战略经营管理层面、实际业务操作层面、政策环境方面、市场环境方面开展企业风险基本信息梳理工作,并将风险管理与目标管理、风险管理与经营管理相结合,实现相关预警指标全方位、多角度、实时预警监控处理,将风险管控工作予以制度化、常态化。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完成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现有财务管控系统进行业务集成处理,实现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数据获取、预警分析,并将现有的财务稽核纳入风险监控手段,完成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与财务管控系统的无缝衔接。

3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的特点及作用

3.1财务风险的全过程管理

“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基于集团统一的管控策略,在建立健全集团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专业的信息系统平台实现财务风险识别、分析、评估、应对、监控、重估全过程的管理,将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范畴。风险评估与对策管理的重点是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通过风险目标设定、应用风险识别与评估工具,准确识别风险,并基于关键风险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提高风险评估与预控能力。提供风险工作台管理模式,将公司财务风险管理融入日常经营活动,加强财务专业领域的风险治理,实现财务风险管理目标。

(1)目标设定。将公司战略、经营目标体系及风险管理目标体系,设定与维护目标度量指标KPI及其计算公式、目标值等。(2)风险识别。依据企业目标,以风险信息库、损失事件案例、作业流程风险、政策法规,异常经营数据等不同的环境信息进行风险识别。提供多种风险识别工具和模板,包括访谈记录、调查问卷、业务数据信息情景分析等。风险识别结果信息统一管理,内容包括风险名称、风险描述、风险所属分类、归口组织、目标分类等风险的基本属性信息。(3)风险分析。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风险的成因、关联KRI及后果等内容的分析。具体的风险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源、风险驱动主体、风险动因、关联风险、风险影响主体、风险后果等。(4)风险评估。基于风险评估矩阵进行风险评价,可以从风险影响的严重性、风险发生的概率等不同维度评估风险对目标的影响等级。最后将风险评估结果以图形化展示,通过各种分类口径的风险坐标图、风险分布图来展示风险等级排序与评估结果,直观展示风险影响程度,提高风险管理意识。(5)风险应对。对识别出的风险,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分别设定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通过系统,可以进行风险策略信息的多维度查询。

根据风险管理策略,对风险影响因素设置全面的风险预防措施。可以对风险源、风险驱动主体、风险影响主体等风险影响因素制定风险预防措施、控制措施和补救措施。

3.2实现财务风险在线监控

通过风险预警指标监控,全程监测风险。当监测到异常情况时可以进行预警提示,提高风险预控能力。通过与稽核模块集成,为风险设置相应的稽核方法,进行在线稽核,可在线跟踪风险状态,跟进风险应对措施整改落实过程,以推动风险应对措施的落实。通过从风险征兆到风险事故发生的全过程的监控,及时制定“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补救”的应对措施,有效掌控风险,降低风险控制成本,及时落实整改,完善风险管控体系。

风险预警指标监控以指标为主线,进行监测结果查询功能:(1)按单位、时间查看风险预警指标的状态;(2)按指标、时间进行直接下级单位的排名分析;(3)通过对风险预警指标的预算比分析、同比分析、波动趋势分析,对风险的预警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发现根源问题以辅助管理层启动风险应对策略。

通过将稽核规则与风险关联,将在线稽核作为风险监控手段,及时跟踪财务风险在各单位的状态及管理情况。

4结语

篇4

1.统一思想,坚定做好组织收入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全市地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迎难而上,坚定信心,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省、全市财税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围绕上级总体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从经济发展、税收政策、加强征管、提升服务上找税源,全力抓好组织收入工作不动摇。坚决贯彻组织收入原则,切实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努力提升税种管理水平,深入推进信息管税,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确保我市地税收入平稳增长。

2.守住底线,坚持依法治税的组织收入原则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税收征管秩序提高税收收入质量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坚持依法治税更好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税收征管秩序,提高税收收入质量。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及时足额地组织税收收入,做到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坚持组织收入原则,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坚决防止采取空转、财政垫付税款、违规调库、转引税款等非法手段虚增收入,坚决避免突击收税、预征税款,正确处理组织收入与收入质量的关系,切实保证税收收入质量。

3.深入基层,加强组织收入工作的领导和调度

一是全面摸清税源状况,切实掌握税源动态。按照2015年税源调查,认真进行分析,以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进一步加大工作督导力度。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带队赴挂点单位督导组织收入工作,了解各征收单位组织收入工作进度、当地税源结构状况及发展趋势、影响组织收入的重大因素、完成收入目标的具体措施等,帮助解决和合理督导各地的组织收入工作,力争完成全年地税收入任务。三是加强收入均衡入库,要求各单位及时上报组织收入异常情况,以便市局及时掌握税源变化情况,促进全市地方税收收入均衡入库。

4.多管齐下,强化税收征管和挖潜增收措施

一是继续加强国地税联合办税工作。切实落实总局《国地税合作工作规范(1.0版)》,强化合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信息交换机制;狠抓落实,推进涉税共享,积极推行互设窗口、共同进驻、委托代征、信息共享等模式,力争在营改增之前地税派驻国税大厅全部到位。

二是深入推进综合治税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全面推进综合治税工作的通知》,加强重点税源管控力度。同时,对各县(市、区)综合治税信息平台上线运行提出了时限要求,确保年底前实现综合治税平台由市本级向全市范围覆盖。

三是有序推进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我市借鉴上饶等市局风险管理平台上线经验,引进风险管理平台,下半年将加快风险管理平台上线工作;贯彻省、市局全员查找风险点工作方案,培养全员风险管理意识。

四是做好营改增清理工作。尽早做好准备工作,全面摸清税源,按照《XX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拟“营改增”行业地方税收清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有序开展“营改增”行业的“三清”工作。

五是积极推进“以地控税”工作。主动向政府汇报,争取高位推动,加强与国土部门的沟通联系,摸清地籍情况,按照与国土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以地控税以税节地”推广工作实施方案》的文件要求,有效加强税源监控,促进地方税收稳定增长。

六是大力推广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应用,提高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明细申报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对银行、保险、房地产、建安、中介机构等高收入行业的纳税评估。以加强股权转让所得征管为重点,加强财产转让、利息、股息、红利等非劳动所得和高收入者工薪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征管。

篇5

考虑到燃气销售企业采取预存气费的方式,本企业在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采用软件管理,达到了统一信息、统一管理、统一监督的财务与业务管理一体化的要求,做到当天业务当天汇总,日结点可精确到秒,汇总到各个客服点,精确到每一个充值员帐户,有效保障了每日资金全额到帐,杜绝先充值后收款等“人情气”现象发生,防止资产流失,同时实现资源共享,让每一个业务需要者能随时登陆客服系统查询业务,让不同工作人员具有不同权限,查询不同业务,客服充值系统与财务软件联网,自动生成凭证,做到充值一笔,上帐一笔,真正做到了日清月结,在严密的内控机制下,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大大降低了财务风险。

2、深化和拓展财务风险预警功能,及时分析和控制运营中的变化

本企业燃气运输由高压、次高压、中压到低压以及最后供应到用户端口,每一个环节全由燃气表来计量,管道运输中每一个计量工具都要定期校验,特别各自门站的计量表具,更是不可忽视,一旦有问题,论万方的燃气损失挥指间就没有了。因此财务部门进一步拓展财务风险预警功能的广度和深度,和计量部门一起通过做往年同期比较、月度比较等数字分析,加上实地考查,检验用户的用气量变化是否正常,通过用户预存款的变化来监督燃气表及抄表的谁确可靠性,深入开展财务风险成因分析,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建立定期财务风险报告制度,及时跟踪风险应对措施的落实情况,并逐步推进全面风险管理。

3、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集中度

本企业在资金集中管理方面积极探索,提高资金集中管控能力。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完善资金集中管理工作方案,并加快推进方案实施,使企业总体资金管理集中度有较大提升;根据运营资金流动情况,加快推动资金结算中心平台建设,为资金集中管理提供有效保障,根据资金需求,妥善安排融资结构,合理利用市场各种融资手段,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4、深化完善财务评价体系,推动分析评价在提升企业价值中的支撑作用

篇6

船舶制造企业的运营效果关系着国家知识经济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而对于船舶制造企业来讲,项目管理是本组织管理的重要分支,其指导理论来源于管理项目的工作实践,同样包含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工作。在整个项目管理中,项目成本管理能够确保各项目在规定的预算内成功完成。然而,当前船舶制造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在论述这三种问题的同时从革新项目成本管理观念,优化项目成本预算体系和量化项目成本管理过程等三个方面来浅谈优化策略。

1 船舶制造企业项目成本管理问题

从总体上分析,船舶制造企业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三大问题,分别是管理观念落后,项目成本预算体系不完善,项目管理过程较为粗放等。在信息时代,船舶制造企业的管理观念已不适应当代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发展,可是,部分企业管理人员依然使用传统管理模式开展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将该项工作与项目合同管理、风险管理和建造管理归为一类,忽视了各项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其次,在信息技术不断深化的新世纪,项目成本预算体系也不能完全使用现代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发展要求。而且,部分工作人员依然采用人工预算模式,不利于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效率[1]。另外,项目成本管理原本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流程,不仅有项目资源计划、项目成本预算和项目成本控制等三项工作,而且和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项目干系人管理和项目整合管理等工作密切相关,相互配合方能有效提升成本管控质量。可实际上,部分项目经理和基层工作人员割裂了项目成本管理与其他项目管理工作的联系,忽视了成本控制的沟通作用,这必然会削弱项目成本管理的职能与价值。

2 优化对策

2.1 革新项目成本管理观念

优化船舶制造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机制,首先要顺应时代要求,创新项目成本管理观念,重新认知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与内涵,然后,重建项目成本管理制度,规范船舶制造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模式[2]。

此外,在船舶制造企业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资金的时间价值和质量、利益与风险相协调等四大原则。其中,科学性原则要求项目工作人员应尊重项目管理流程,集思广益地衡量建筑项目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进行立项和开展项目,把握好每个工作环节的质量管理,并确保项目评估的客观性与全面性,做到先对项目进行调整研究和论证,然后进行决策;系统性原则要求工作人员把项目看作一个系统,了解项目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把握各种限制因素的平衡,以此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资金的时间价值原则要求在项目管理中,工作人员必须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机会成本,以此客观评估项目的可行性,提升项目收益;质量、利益与风险相协调原则则是指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充足的质量控制,明确受益者与风险承担者,在保证高质量的同时尽力降低风险,以此提升项目成本管理质量[3]。

另一方面,船舶制造企业应重视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技术以加强成本控制。目前,最为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包括分解结构(Work Breaddown Structure,简称为WBS)、甘特图(Gannt Chart)、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经常被简称为PERT)、线性责任图(Linear Responsibility Chart,简称为LRC)、关键线路法(Critical Path Method,简称为CPM)、图解评审技术(Graphical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简称为GERT)和决策关键线路法(Decision Critical Path Method,简称为DCPM)等。在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必须结合具体情况,正确使用这些技术方法,全面提高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r值效益。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分解结构开展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时,要细化工作步骤。通常,分解结构有四步流程[4]:(1)明确并识别出项目的各主要组成部分,即指明项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2)确定每个可交付成果的详细程度是否已经达到了足以编制恰当的成本预算和历史估算的要求。如果能达到就直接进入第四步,否则实施第三步;(3)确定可交付成果的组成元素,而且,组成元素应当用切实的、可验证的结果来描述,以便进行绩效测量;(4)核实分解的正确性。

2.2 优化项目成本预算体系

基于新时代的船舶制造企业应全面优化项目成本预算体系,在确保项目成功完成的同时努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规避项目风险,实现项目人力资源、科技产品、业务管理和项目资金管理的一体化,全面监控各种项目活动的信息数据,提升企业的总体绩效。另一方面,要转变人工预算模式为计算机预算模式,以此推进项目成本管理信息化和高效化。

2.3 量化项目成本管理过程

提升项目成本管理质量,转变粗放型管理为集约型,船舶制造企业可以将项目成本管理分为五大过程,即启动过程、计划过程、执行过程、控制过程、结束过程,这五大过程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可以说项目管理过程是一个综合性过程。而量化项目管理过程,提升项目管理控制效果,需要配备启动过程组、计划过程组、执行过程组、控制过程组和结束过程组,这五大过程组也需要相互配合、循环作用,方能顺利开展项目。需要注意的,启动过程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并核准项目或者项目阶段;计划过程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和细化目标,并为实现项目而要达到的目标或者完成项目要解决的问题范围而规划的行动路线。计划过程组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拟定项目管理工作方案与目标,设计资源供应计划、预算成本、制定各项应急措施等;执行过程要确保项目计划最终能够顺利实施,执行过程组所负责的工作内容包括协调人力资源,科学分配各项工作任务以及做好项目团队的激励工作;控制过程的主要目标是定期测量并监视进展状况,及时发现偏离项目管理之处并采取行动纠正偏离以此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控制过程组的管理工作内容包括制定科学的标准,监督项目工作的进展状况,分析各种差异性问题,及时纠正偏差;结束过程的主要目标是验收项目质量,递交所有的文案、记录与报告等资料,确保项目能够成功宣告结束[5]。

篇7

摘要财务精益化管理是融资担保公司发展的重点,依据现阶段融资担保公司财务精益化管理工作情况,结合近年砣谧实19司的工作重点和特点,提出优质的融资担保公司财务精益化管理方案,起到提升融资担保公司精细化财务管理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融资担保财务精益化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政府提出了更多的法律政策,并且受到中小企业的支持,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构建也得到了不断地进步。融资性担保公司通常情况下都是依据区域政府和有政府支持的机构管理,董事会和日常工作一般都是政府管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具有非营利性;商业形式的担保公司通常都是依据企业、个人等占主要股份,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具有强烈的商业特点。融资性担保公司具备的特点,影响了起自身的金融和财务。从精细化财务管理分析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升担保公司和担保行业的进步有一定的影响力。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在精细化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缺少专业的精细化财务管理人才

目前,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快,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数量也在不断提升,工作模式也在不断的拓展。由此,对于高素质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那些拥有法律知识与金融知识综合性强的精细化财务管理人员。这与融资性担保公司自身不关注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实施人才培训有一定的联系。公司没有认识到精细化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因为思想上认识的不全面,促使公司没有提供更为优质人才的条件,也没有重视起财务工作者的培训工作,这也是专业财务管理人才缺少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缺少有效的财务监管

现阶段,融资性担保企业,特别是具有商业特点的担保公司存在较为严重的非法经营活动以及范围经营的行为。例如,有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在没有达到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依旧实施短期资金融通等工作,这种工作大部分都是超出经营范围的,并且也是融资企业出现财务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深入分析主要是担保公司财务预算监管系统构建的不完善,从而促使担保公司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财务管理问题,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难以得到确保,并且为公司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三)对被担保企业的信息审计工作不严谨

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获取发展资金,通常需要向融资性担保公司寻求融资担保,但是为了获取担保公司的信任,这些企业大部分都存在一些虚假的行为。但是担保公司拥有很多的会计师因为自身能力有限,难以对企业提供的担保物实施有效的价值评价。或者是一些融资性担保公司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存在一些缺少风险观念的情况,其中展现为只关注企业短期内的经营业绩和经济收益,但是没有审核企业中提供的经营信息和会计信息。这些都会为担保公司的发展埋下一些潜在的财务问题,并且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和防控。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实施有效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工作方案

(一)构建全面的内部精细化财务管理系统

融资性担保公司要实施全面的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构建完善的精细化财务管理系统,其中包含了财务制度、会计计算制度等,并且在实施企业内部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定期实施外部审计工作,从而有效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促使财务风险降到最低。这些风险包含了资产质量风险、委托业务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总的来说,就是融资性担保公司需要让业务模式和资本模型保持统一,构建全面的资本补充系统,从而有效提升风险控制的水平。除此之外,为了减少集中性风险性,在实施工作的过程中,公司要对担保的客户、时间、区域以及担保额度等内容实施有效的限制和管理。在实施自由资金投资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公司资金和负债流动性的协调是相同的,减少流动性风险,需要在确保法律的条件下,关注对债务实施整体的评估和研究。同时,若是需要提升自用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不能间接依据评价的形式实施账目的整合,而是要结合历史成本实施有效的账目管理。

(二)关注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财务人才

随着融资性担保公司规模的不断拓展,数量的不断提升,促使高素质的复合型财务人才成为公司发展的重点需求内容,为了提升精细化财务管理人才的素质,担保公司可以在提升人才待遇的情况下,严谨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除此之外,关注对现阶段精细化财务管理人才的专业培训工作,其中包含了流程培训、法律知识培训以及业务技巧培训等,全面提升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同时为了提升实际培训工作质量,可以实施有效的考核,在考察通过之后才能上岗。依据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定,有助于财务工作者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

(三)提升公司的成本费用管理

成本费用管理将影响着公司的经济效益,因为现阶段融资性担保行业一直存在问题,为了防止业务数量和经济效益出现更多的下降问题,担保公司一定要关注成本费用的管控工作,从而为担保公司实施有效的风险调控和管理,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平台。由此,这对于提升公司的竞争力有一定的影响力。总的来说,担保公司需要对预算的编制、分析以及考核等执行工作实施有效的监管,对于那些没有通过审核的成本费用一定要删除。至于那些乱用会计科目、逃避精细化财务管理等问题,一定要加大惩处力度,不能姑息。禁止应用非法的形式为对利润实施有效的调控,例如多摊、少摊等行为,并且构建一个全面的成本执行监管系统,从而对成本费用预算的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考察。除此之外,对于公司的平时成本支出也要进行有效的管理,提升开支的审批授权能力,减少开支的要求和模式,明确报销的审批,特别是对于维修、业务宣传、通讯费用等常见支出的项目上实施有效的监管,依据上述案例有效降低成本支出,促使融资性担保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全面依据外部监管的力量

融资性担保公司精细化财务管理监督工作依据的外界力量就是银行和地方监管部门。银行工作主要是防止担保公司出现于担保工作无联系的资金往来,依据源头上对于担保公司实施的资金监管,有助于公司出现违规套用银行信贷资金的情况。而地方监管工作,主要是区域财政部门对担保公司的实际工作情况和财务风险的监管工作。融资性担保公司需要全面结合外界监管力量,确保内部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从而为实际发展奠定基础,促使融资性担保公司可以有效的发展下去。

三、结语

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进步对于中小企业和“三农”健康的有效发展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进步一定存在一定的问题,由此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和提升担保公司中的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提升担保公司的财务监管系统,构建全面的公司精细化财务管理制度,提升风险管理工作效率,促使融资性担保行业构建完善的融资担保服务系统,从而提升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经济收益。因此,融资性担保公司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一定好明确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从而为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薛艳青.基于融资性担保公司精细化财务管理对策的思考[J].中国商贸,2015.03.

[2]刘延东.关于融资担保公司精细化财务管理改进实施策略研究[J].时代金融,2015.21.

篇8

1.缺乏客户信用评价体系

就目前而言,小额信贷企业对于信用资产的评级和管理相关制度上都十分欠缺,这往往会导致企业无法准确的进行信用评级。对于该公司而言,其主要还是结合公司的自身发展特点和现状,以本地商业银行对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标准,来制定本公司的信用额度管理办法或则是相关的制度。此外,小额信贷企业并没有针对一定时期内,单一的企业法人类的客户中对风险管理水平以及财务报表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及内控信用的最高限额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得企业严重缺乏统一的评级系统和授信管理体制,往往会导致企业对单一的企业法人客户的贷款没有办法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掌握。

2.信贷风险管理流程不科学

小额信贷企业中运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的方式方法及流程等方面,从申请的受理、贷款的申请、审批、审查,直至贷款的最终发放,都是建立在信贷发放等环节来操作的。其流程进行的线索往往是根据贷款管理为主线,而没有从贷款风险的管理角度着手,因此,其根本无法具体表现对贷款风险进行的识别、对贷款风险进度的具体监测或者对贷款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需求,也根本不能够满足现代贷款风险管理中的实际需求。

3.缺少必要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

小额信贷公司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贷客户的风险信息反馈体系,未能涉及到信贷风险的相关预警手段以及能够进行预警的内容,因此,在根本上不能发挥出风险预警的提示作用。此外,在贷款中,往往是采取对客户资料的客观分析,或者是对客户出具的财务报表等资料进行静态的书面分析,或者是对借款人各方面条件进行静态的分析,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必要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并且很难进行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

二、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的防范措施

1.加强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和人才的培养

对于组织体系和人力资源的配置这方面来说,首先就要对特定的岗位进行适当的增设,例如,“风险管理”的岗位在小额信贷机构中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岗位。其次,要逐渐建立健全了其自身的组织机构。再次,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的素质都要进行高要求,他们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学历,同时,还要具有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此外,企业员工的职业操守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建议相关负责人一定要进行经常性的学习、积极参与培训,更新自身的知识库,企业才能长远发展。

2.加强客户信用的评价与审核

“贷前调查”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对信贷申请人的实际情况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还可以进一步避免企业对根本不具有还款条件的信贷申请人发放贷款,以此减少企业的风险。因此,要科学、严谨的尽职调查工作之后,才能够形成有价值的初步调查报告。首先,对当事人进行询问,主要是依靠工作人员对信贷申请人进行相关事项的提问来进行。其次,是对申请人提交的资料进行相关审查,主要是针对信贷申请人提供的材料进行真实性、合法性、对应性方面的审查。第三,是实地调查和观察的方法,只有企业调查人员亲自到申请人的经营场所进行观察,才有可能了解最为真实的情况。最后,是对申请人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其主要分析的是信贷申请人所提供的材料数据之间是否有矛盾和不实,同时,这也通常被认为是评估信贷申请人还贷能力的最为科学和有效的手段。

3.优化信贷风险管理流程

第一,业务部进行相关授信工作方案的草拟,并且要对信贷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和知道,帮助其开拓业务、完善经营。第二,业务部还需要为客户授信额度进行负责。第三,企业的风险管理部门在依照业务部出具的宏观经济分析的资料基础上,将贷款的分配方式和相关的财务指标等综合考虑,对各种业务风险进行识别和计算,再进行自行审批或则是报告相关风险监督控制委员会来进行审批,同时,要针对这一情况出具贷款授权书或者限额管理的相关意见。第四,业务部门的人员要针对客户经理的业务报告进行重点的审查,同时,还要审查风险管理工作人员出具的财务报告分析,以及相应授信额度的实际执行情况或者是日常授信审核等。

4.建立风险预警和风险补偿机制

篇9

一、指导思想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新时期党的反腐倡廉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按照“食品药品安全年”活动的总体部署将风险管理理论和PDCA循环管理等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预防腐败工作中,把外部监督与内部监控,以及风险防范与岗位职责充分结合起来,针对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通过前期制定防控措施、中期加强监督管理和后期实施考核防范,严密构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三道防线”,并按照计划、执行、考核、修正四个环节对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将预防腐败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人和岗位,做到风险定到岗、制度建到岗、责任落到岗,形成以工作岗位为点、工作程序为线、监督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化为腐败行为。

二、工作目标

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目标:一是通过人人查找评估风险,人人公开风险,人人制定措施,人人参与监督,使监督对象从被动变为主动、由客体转为主体,主动防控综合效益明显增大;二是通过制定防控措施,不断健全完善涉及重要决策、干部职工行为和行使权力规范、业务处置等相关制度,“以廉促政”联动效应明显增强;三是通过与食品药品监管业务高度融合,干部职工防控风险的意识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三、廉政风险分类及内容

廉政风险,是指干部职工在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根据各类腐败行为诱发的原因,将廉政风险归纳为三类: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

(一)道德风险主要表现:放松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素质较低;价值观和荣辱观扭曲,不能自觉地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过分地追求物质享受,攀比心理严重;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将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利看成是小团体权力甚至是私人权力;法纪观念淡薄;不能正确处理监管与服务的关系,科学监管理念落实不到位。

(二)制度机制风险主要表现:不能根据食品药品监管形势发展、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及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和队伍管理的需要,及时制定、完善制度;制度机制不系统、不配套,缺乏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约束力、监督力的作用得不到发挥;制度机制缺乏可操作性,不能形成有效的行为约束机制;不能贯彻落实和执行制度或贯彻落实和执行制度不到位等。

(三)岗位职责风险主要表现:不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执行不到位;不履行“一岗双责”或履行不到位;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存在吃、拿、卡、要、报行为;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独断专行或者软弱放任;失职渎职、不作为、;违反廉洁自律其他规定等。

四、工作程序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以年度为循环周期,每个周期分为计划阶段、执行阶段、考核阶段、修正阶段四个环节。

(一)计划阶段。主要任务是查找廉政风险点和制定廉政风险防范措施。

一是明确工作职责。根据年初工作分工,准确界定科室、个人的工作职责,梳理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运行程序和权力运行轨迹,绘制工作流程图,明晰各个工作岗位的具体职责。

二是排查廉政风险点。每一名干部职工依照岗位工作性质和职责,紧扣行政审批初审、认证检查、现场验收、稽查办案、检验监测、人财物管理和个人生活圈、社交圈以及八小时内外个人行为等重点事项,围绕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重点环节,采取自己找、同事帮、领导点、社会评等办法,分析查找出个人在思想道德、履行岗位职责、执行制度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填写《个人廉政风险点识别防范表》,经科室讨论和单位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统一公示,接受内外部监督。

三是评估廉政风险等级。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进行风险评估,按照廉政风险发生概率的高中低,依次确定为A、B、C三级,对不同等级的廉政风险点实施分级防范管理。

四是制定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措施。在查准廉政风险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管理措施。制定和实施廉政教育年度计划,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突出岗位廉政教育,切实把廉政风险点的查找、防范措施的制定作为廉政教育的一个重要过程。深化廉政文化建设,继续开展好“十廉”和“廉洁勤政奉献年”活动;开展征集廉政格言、警句活动;深入推进廉政文化长廊建设,在醒目场所张贴、布置,营造浓厚的廉政舆论氛围;采取演讲、征文、辩论、学唱廉政歌曲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增强廉政文化的亲和力、渗透力和感染力,使清廉之风吹进每个角落。依据岗位职责书和各项工作流程图,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办事,靠流程管事。梳理建局以来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对照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认真分析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及时修订、完善、补充,尤其加强个人生活圈、社交圈以及八小时内外个人行为廉政制度建设,形成制度汇编,人手一册,靠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权。

五是确定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责任。建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责任制,明确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责任人和监督人,并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二)执行阶段。主要任务是认真落实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各项措施,发挥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这“三道防线”作用,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一是前期预防。主要是立足于预防廉政风险和保护干部职工,注重事前防范,综合运用廉政教育、谈心活动、人文关怀、办事公开、权利制衡、公开承诺、述职述廉、民主测评等措施,增强干部职工廉洁自律的主动性和监督机制的有效性,达到关口前移和预防腐败行为发生的目的。

二是中期监控。在前期预防措施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监测(包括述职述廉、民主测评)、设立“廉政风险”举报箱和廉政监督点、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开设网上投诉专栏、发放廉政监督卡、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及时收集社会各界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积极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尤其要结合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探索开展电子监察,开发电子监察软件,实现人员监督和举报的广元化、实时化、自动化,逐步实现纪检监察工作自动化、数字化、无纸化。开展不满意科室、最差工作人员评议活动。采取定期自查和专项检查、抽查、巡视督导等手段,对干部职工思想道德水平、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制度机制运转、全力运行过程实施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好监控结果的运用,以便采取相应的后期处置办法,避免问题的扩大化、严重化。

三是后期处置。针对中期监控发现的问题,视情节严重程度不同,按照干部职工管理权限,分别实施警示提醒、诫勉纠错和责令整改等措施,及时纠正失误和偏差,堵塞漏洞,避免廉政风险演化为违纪违法行为。

(三)考核阶段。主要任务是对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质量考核。制定《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按照各科室定期自查与阶段性检查相结合、动态考核与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系统地考核评价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形成年度考核报告和考核结果运用意见。

一是定期自查。个人就自身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措施执行落实情况每季进行一次自查,各科室写出总结

二是考核评估。在个人自查总结的基础上,市局将进行阶段性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并结合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行年度量化考核和评估。

三是建立档案。各科室每年要对定期自查、群众测评和动态考核等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评估、建档。

(四)修正阶段。主要任务是改进和完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根据考核结果,总结经验,纠正存在的问题,修正廉政风险内容,不断完善预防、监控、处置的工作措施,为下一个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周期做准备。

一是根据考核结果,总结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经验,修正完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措施,并实施奖惩。

二是建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长效机制,形成内部管理有制度、工作有程序、操作有标准、出现问题能修正、事后考核有依据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体系。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食品药品监管担负着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重要职责,开展具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特点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对于有效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年”活动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意义深远,是新形势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关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紧密结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规范、监控行政权力运行的创新与探索,是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人员政治上的关心和爱护。

篇10

关键词:企业 财务评价 对标

近年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发展,企业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在拥有更多的自和更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加强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不断创新财务管理方法,改进财务管理手段,加强财务评价职能,才能提升财务管控能力,为促进企业经营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1 细化资产经营同业对标,提高资产经营绩效

在公司资产经营对标指标体系基础上,持续改进,深化内部管理专业对标工作、充分利用典型经验引路作用、完善内部评价考核体系、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公司将指标分解细化为各业务部门的业务指标,同时落实到公司各部门、财务部各处室、各责任人,实行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指标有保证,有力地确保了指标的可控、在控和完成。

1.1 持续细化对标体系,力争指标圆满完成

为了进一步深化资产经营指标对标工作,提升管理效益和效率,带动基层单位形成“比、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公司结合经营管理实际,找准工作中的着力点和关键点,重点提升薄弱环节,动态修订完善指标体系。强化效率和能力指标,突出效益和贡献指标、重视成本指标,特别是加大投入产出类指标比重,形成“指标合理、导向有效、目标明确”的指标体系,充分发挥激励导向作用,加强资产经营管理,努力增收节支,持续提升公司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

1.2 强化指标过程监控,确保目标可控

完善以月跟踪、季分析、年计划为主体的过程控制体系,确保指标可控在控。层层分解落实指标,将指标深入分解落实到各单位、岗位、专责,将提升指标的压力层层传递。做到年度有指标计划,半年有指标预测,季度有指标分析,月度跟踪指标数据,确保资产经营对标指标可控在控。

1.3 积极应用对标系统,提升管理水平

2010 年我公司已经完成财务管控系统对标模块建设,并在一季度进行了系统试运行。通过对标系统的建设和使用,进一步丰富指标对标层次,合理评价供电单位资产经营业绩,定期各单位对标数据,并指导各单位高度重视对标结果,积极应用对标系统,加强本单位指标分析,帮助各单位提升管理水平。

2 创新对标方式,开展专业管理对标

公司从制度上、系统流程上和基础管理上着手,开展专业管理对标工作,将公司财务工作的主要方面进行对标管理,将主要的财务管理工作绩效进行量化评价。在评比各项专业标杆单位过程中,充分提炼基层单位典型经验,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在公司系统内形成业务“赶、帮、超”的良性竞争的大好局面。

2.1 财务专业管理对标内容。财务专业管理对标工作囊括了财务工作的所有方面,公司选取了较为重要的部分专业进行对标,内容包括:预算管理、报表管理、工程管理、基础工作、资金管理、价税管理共六个方面。通过改进对标评价方法,关注管理提升幅度,增加对各单位指标的纵向对比评价,提升各单位对标动力。

2.2 财务专业管理对标方式。根据对标方式的不同,财务专业管理对标评价方法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其中定性占20%,定量占80%。定性评价主要指公司财务部各专业组依据各单位日常工作情况,按照6个专业对标内容,分明细项进行分段排序,最终确定各专业项目得分。定量评价指公司财务部依据6项专业对标内容,分别设置相应的管理指标,并对每一指标赋予一定权重。专业对标的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果均采用五分位法进行分段排序,各区段得分分别是4、3、2、1、0分。

2.3 开展专业管理经验交流。按照已经确定的对标指标和内容,进行经验交流,通过PPT演示,现场投票决定公司管理专业标杆,入选公司典型经验库。同时,公司结合财务对标工作实际开展情况,不断地调整和优化财务对标评比方案,使方案更加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能真正起到查找问题、改进提高的目的。通过财务对标工作开展,公司的财务工作有了长足进步,基本建立起一套标准科学、考核全面、执行有效的对标方案。

3 完善内部考评体系,夯实财务管理基础

3.1 建章建制,为内控评价提供制度保障

公司对两年来财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进行全面总结,组织对现有财务控制评价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并同步完成财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手册编制。工作手册的内容包括财务控制评价的目标、原则、标准、内容、工作程序与方法,以及评价实施过程中应用的标准模版、工作方案等。

公司适时制订、修订了一系列具有自身特色和适应管理实际需要的财务制度体系,为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3.2 落实财务工作考核,规范财务管理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公司财务工作精益化、标准化建设,维护财务工作秩序,夯实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财务监督,防范财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公司财务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按照公司《财务工作考核办法》,以各单位财务部门为考核责任主体,开展财务工作考核评价。财务工作考核范围为公司所属各单位,包括分公司、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内容涵盖的考核内容包括会计基础工作、财务日常管理、会计信息资料提供及其他信息等。

考核方式为单项考核、综合考核相结合。单项考核主要包括会计基础工作、日常财务管理等,该考核注重日常工作,单项考核指标量化准确,可操作性较强,涉及面广,能客观体现各单位一段时期内的财务工作,由各专业组按照考核指标进行分项考评。综合考核主要包括会计信息资料和其他考核等。这部分指标涉及多种业务,各专业组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共同对考核指标进行较为全面、客观的综合评价。

4 下一步工作总体思路

4.1 探索建立EVA为核心新型财务评价体系

加强财务控制评价工作,以风险在线监控建设为契机,开展财务评价相关调研活动,组织修订和完善财务评价、风险监控制度。国资委将EVA指标引入央企考核中,我们要认真分析研究,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总体要求,立足于重庆公司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调整财务评价方式方法,理顺财务评价流程和途径,力争创建一套以EVA为核心的指标科学,流程通畅,切实可行的新型财务评价体系。

4.2 优化指标,保段升位

要进一步加强指标体系的研究,通过不断地调整和优化指标体系,来体现公司的管理意图、落实各项经营责任;根据对标的结果,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扬长避短,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公司的整体管理能力;通过指标的设置引导经济活动,增供扩销、强化投入产出、降低成本费用,实现公司对标工作的保段升位。

4.3 管理对标,推广典型经验

丰富专业管理工作对标内容,继续开展预算管理、报表管理,增加开展固定资产管理、评价管理工作对标,新增对标内容的对标规则,促进各单位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建立专业对标的常态机制。不断总结和提炼各基层单位的先进管理经验,充实典型经验库,加强相互学习和沟通,提升公司整体财务管理水平。

4.4 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快信息化进程

充分利用现有的SAP、财务管控和财务信息网等信息化平台,实时关注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分析指标的变动趋势,引导指标的良性发展,实现指标的可控在控。跟踪和研究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研究开发相关财务评价分析模块,尽可能的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快速高效等优势,实现财务评价的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加快公司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石平华.浅析加入WTO后企业会计的风险防范制度.财贸研究,2002年13卷2期第93至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