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数学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30 14:55: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的数学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想;方法;意义;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1、 引言
数学教育,尤其是初中数学教育,是整个数学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融入数学思想与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理解能力,还能够推动整个新课程体系的改革,给数学教育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生机与活力。
2、 数学思想与方法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初中数学教育中,数学思想和方法大致在概念产生、结论推导、问题发现、方法思考、规律揭示中形成和发展,而初中数学中最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包括符号与变元思想方法、化归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以及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
2.1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
诚如我们所知,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从形式主义向辩证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而数学思想与方法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个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在为人处世上做出正确、科学的分析和选择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理性地看待周围的事物,还能在行为处事之前做出严谨、客观、周密的分析和考察,这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都意义重大。
2.2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
从整体上看,数学思想方法是一个“基本原理”,也就是说,数学思想方法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普适原理。不可否认的是,数学思想方法综合了数学学科讲究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特性,是数学核心思想方法的融合。因此,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这不仅仅是体现在数学学科上,也体现在其他学科、其他的领域上。
2.3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有利于新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与小学相比,初中的教学任务明显增加、教学难度明显加大,引导学生进行数学体系的构建更是需要老师投入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是,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这一措施却能够极大地促进新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具体说来,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引进课堂,在教学体系中就会降低简单、基本数学知识点的授课时间比例,从而增大数学思维能力养成的培养。
另一方面,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需要师生之间加强互动与交流,更需要学生之间加强合作和互助,因此,教师教学方式也会逐渐从“填鸭式教学”向“互动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转变。
3、 将数学思想与方法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策略和措施
诚如上文所分析的,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融入数学思想与方法是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的。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优化,更是对整个数学教育体系的冲击和调整。因此,我们必须探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推动数学思想和方法融入到存在数学教育当中去。
3.1将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明确化,坚持“授之以渔”
诚如我们所知,数学思想方法是隐含在数学知识背后的。而对于学生群体而言,如果缺乏老师的指导和教学,是很难关注并掌握隐藏在只是背后深层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因此,在进行数学教育时,要将数学思想方法明朗化。
具体说来,在教“化归”时,教材中只要求学生能够在解题时做到因式分解和化简,从化简化解题过程,但是却并没有将“化归法”明确表述出来。因此,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所要学习的知识只是“因式分解”。所谓将数学思想方法融入到初中数学教育中,就是说老师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化归思想”的认识和了解,做到“授之以渔”。
3.2遵循分层次、分阶段推广
不可否认的是,数学思想与方法是概括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所以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学生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是说,在推广数学思想与方法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采取分层次、分阶段的策略。
具体说来,每一种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认识和掌握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企图通过几场简单的讲座和几次不加强调的课堂教学,是无法使学生深刻掌握相关数学思想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更为注重分层次、分阶段教学,让学生对相关数学思想与方法经历从有所涉猎、了解、加深认识、掌握到熟练运用的过程。
3.3教师要回归课本,深入挖掘
归根究底,数学思想和方法来源于课本。因此,在初中数学教育体系中,加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运用,老师首先要做到回归课本,从课本的知识点和相关题目中挖掘数学思想与方法,让学生能够有更深、更切身的理解。
具体说来,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本身就是从数学题目中演化而来的。也就是说,对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思想的教学,首先就要立足于书本,深入挖掘,并从中整理和概括出来,从而更好地对学生教学教育和教学。
3.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诚如我们所知,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尽管在这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更多的时候,老师是一个“引导者”。因此,提高数学思想与方法时,老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一方面,鼓励和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为学生整理和挑选难度适中、技巧性强的题目,让学生自主钻研和探索。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提供适当、及时的帮助,让学生能够及时解决自己问题,弥补自己知识点了解上的缺漏。如此一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都能得到更好地提高。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育过程中融入数学思想与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但它也是一个需要长时期投入的事业,短时间内很难有显著的成果。身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在教学方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更重要的是,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鼓励他们提高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挖掘和培养学生数学品质,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掌握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数字化思想 初中数学教学 应用研究
引言
建设创新型社会,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创新意识的形成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培养。数学化的过程就是再创造数学知识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而初中正处于人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数学化教学,可更好地促进其思维健全发展。
1.数学化思想概述
“数学化”的概念是由荷兰数学家汉斯・弗赖登塔尔提出的,他认为数学化就是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对客观世界的现象进行组织和整理的过程,现实世界的组织都可以通过“数学化”完成。随后,很多数学家对数学化的概念不断进行完善,最终形成数学化思想。数学化更注重强调数学的实用性,让人们用数学逻辑思考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同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更好地掌握数学原理、数学公式,必须与现实世界相结合。数学化思想在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性的同时,也强调数学知识在应该过程中的再创造。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抽象,更重要的是有自身具体的应用价值。
2.数学化思想与初中数学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数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把握、描述、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数学化思想形成过程中,必须以一定的现实世界为载体。对每个年龄阶段而言,数学现实都是不同的,初中阶段有一些自身的特点。从数学教育的功能看,数学教育的目的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而问题的发现、提出对初中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而言,世界观尚未定型,思维方式也正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虽然对现实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尚存在很大的不足。但是,正是对世界的认识使得数学化思想教学有一定的载体,数学化思想教学得以展开。同时,从这点上看,在初中数学教育过程中,将数学化思想灌输给学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数学思维发展。初中生在面对生活中很多问题的过程中,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但是缺少一定的理性认识。数学化思想可以在此方面更好地完善其思维模式,有利于其自身成长。初中生与数学化更强调数学的实际应用性。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很多问题。对于很多问题不能有自己的深刻理解,同时数学教育在初中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加深,很多知识可以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将数学化思想与初中数学教育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帮助中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将数学化思想融入成学生思维方式的一部分。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在此阶段可以更好地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而初中生对这些常见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进而实现数学化思想教学的过程。
3.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化能力的建议
3.1发展学生的数学化应用意识
数学化思想强调的是通过数学化的思维意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意识的培养对于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而言尤为重要。对于初中生的数学教育,培养数学化意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参与到具体的生活中,将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思维在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化应用意识,是当前提高初中生数学化能力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需要为学生数学化思想的发展创设一定的具体应用情境。比如汉斯・弗赖登塔尔在比例的教学过程中,就提出了一个相对具体的教学案例。首先他当天晚上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巨大的手印,当学生第二天来到教室的时候对这个巨大的手印感到好奇,就有学生想知道“手印如此大,那么巨人应该有多高”。然后数学老师就将自己的手放在黑板上和巨大的手印做了一个对比,发现巨大的手印是教师手印的四倍,然后教师找了一个绳子,绳子的长度是教师身高的四倍,那么将绳子拉直便是巨人的身高。在这个教学的启发下,学生开始对巨人的书桌、鞋子、衣服的高度、面积等进行描述,让学生真正掌握比例的数学内涵。通过这种教学设计,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本身的同时,加深其对知识应用本身的认识。当然,数学知识应用的课堂情境创设对数学教师本身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必须对数学知识有深刻的认识,同时,自身的生活阅历要广泛。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经历数学化,不但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应用价值,还可以真正认识数学活动的内涵。数学化思想的培养离不开初中数学教师的努力,初中生虽然自身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经验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从初中数学教师的角度来讲,必须学会引导学生,在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化意识,通过这种方式,将数学化思想真正融入成学生思维方式的一部分。从上面的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初中生数学化思想的培养与教师课程开展的方式及培养意识有重要的关系。从数学教师的角度讲,知识的讲解有很多种,数学化思想的培养则要求必须以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导向,发展学生的数学化应用意识。
3.2多元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化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有很深的指导意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初中数学教师而言,自身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构建实验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数学实践能力。
对于当前的很多初中学校,各个学校的校情有很大的差别,各个学校的师资水平、生源质量、教学用具等都存在不同。数学教师应该从自身的情况出发,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教学方案。由于学生掌握问题的能力存在差异,这要求数学教师在制定教案的过程中要尽量考虑到各个方面。对于那些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强的学生,要更多地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相对欠缺的学生,则要偏重于“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不同对于初中生数学化思想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从初中生的自身发展经验来看,在初中阶段每个学生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的思维发展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对比较高的阶段,而部分学生的思维发展尚有所欠缺。数学化思想更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效果,一旦数学知识不能很好地与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其数学化思想就会失去意义。而通过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可以使这个问题得到相对比较好的解决,按照学生的不同的发展情况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达到其数学化的效果。在多元化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同时要将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的实践相结合,强调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注重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对信息、知识实现多角度、多方位的掌握。数学化思想是一种思维方式,强调的是将现实世界中的问题通过数学的观点予以阐述、解决。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初中生自身的情况作为出发点进行思考,这对于实现初中生数学教育的数学化有重要的影响。
结语
初中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与初中数学教师对数学化理念的理解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教师自身对数学化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实现初中数学教学数学化思想的展开。数学化思想在于强调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价值,要将知识与现实世界中的问题相结合。同时,在提高初中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该以发展学生的数学化应用意识和多元化教学策略为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田果萍,张生平,赵霞.数学化―新课标理念下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本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10).
[2]王兆正.经历数学化:从“数学生活化”到“生活数学化”的教学回归与超越[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12).
[3]朱海祥.基于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再认识[J].继续教育研究,2013(5).
[4]郁春城.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1.
篇3
心本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指导。心理学研究表明,心本教育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的丰富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及其个性得到全方面的发展。心本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用心本教育,能促进老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使学生更好的主动去学习。
关键词:
心本教育;数学教学;相结合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我们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必须让学生领神会。“浇树要浇根教人要教心。”我们只有教到学生心里去,学生才能乐学、善学、学懂、学会,才能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现代教育以人为本,进而以心为本,这确实是育人之道。
一、心本教育的内涵
所谓心本教育,“心”,是指人的心理品质,“心本”,是指“以心为本”,“心本教育”是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品性的培养和指导。学校管理和教育以心为本,从“心”开始教育的思想。何为心品?指的是人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个体的个性、心态、自信、认知、情感等等的因素。学校应从学校管理和教育学生的心理品质为本,加强教育以“心”为核心,一切教育以学生的心品塑造为出发点,加强以良好的人格、性格、自信、情感、意志等等的心品素质为个人的全面发展。从心开始,强调学校的所有教育包括各个学科教学。一定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意愿,叫学生主动的学习,教学才能更为显著。
二、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出现急剧变化。由于初中生身体外形的变化,促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并且因其思维的独特性和批判性的发展,会形成不满足现成的理论和说教,出于思维的不够成熟比较容易固执和偏激。随着思维的成熟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初中生的感情日益广泛,有社会性情感,也有自我认知的体验,初中生的责任感不断增强,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情绪比较容易产生波动。面对不良现象会开口骂娘,甚至大大出手。我们要引导学生看向社会主流,加以分析不良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而调整学生的心态。引导学生交友,要以态度、兴趣为原则,鼓励学生成立志愿者协会,利用假期服务社会,体验民生民情,造福大众。在教学中应当现身说法,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老师要以身作则,不打折扣。比如,每到习题,都要亲自做到,和学生比拼。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民主意识,还锻炼了学生可以和老师畅所欲言。短距离沟通,老师做到这一步,对学生就是无形的感召。
三、心本教育的作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融入心本教育,对初中的数学教育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管是一个可爱的比喻还是很有趣的原千惠,都能让学生其乐不穷,进而增加了数学教育的感染力,陕西省师范大学的罗增儒教授说过:“知识只有插上情感的翅膀,才会富有趣味的幽默与魅力”。因此,初中数学教与心本教育在教学中互相油渗透,互相融和,互相影响。如果想在以后的初中数学中更好的提高素质教育的要求,就要努力贴近新课程探索心本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来提高心本教育的效率,进而能过心本教育有交的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品质。只有能过不断的学习,反思,来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并在实践中感情心本教育的理念,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主动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初中数学教学的最佳效果。
四、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心本教育
心本教育要与教学相互结合,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耐心、专心、虚心的学习态度,要有目标、策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于学生主动互动、共同发展、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的质疑、探查,能力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能专心、主动的学习。数学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需要用现代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和指引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自信心。
1.师生之间的互动,产生快乐情绪。快乐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原则。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影响着教学成效的重要条件,经过研究表明,轻松快乐的情绪能使人头脑清晰,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力会产生直接影响。老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好奇心,加大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启发引导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加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比如,在讲授新知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由这样的直观性教学,能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益于接收新的知识。学生学习的同时感觉直观易懂没有学习压力和困惑,心理教育同样水到渠成。
2.要科学有效的进行强化训练,必须善于激励学生学习知识,加强学生自身的自信心。自信是所有成功的基础,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就会勇于克服困难,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自信心是优良的心理品质之一,和数学有紧密的联系,在学习中自信心强的学生更善于思考,更爱研究,有主见。善于吸收他人正确的观点。同时,也能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敢于提出异议,进行相互讨论,进而消除课堂上的拘谨场面,拉近师生关系,善于分析问题,从而敢于解决问题。在培养自信心的用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动脑、动手进行全面的参与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
3.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的科学,看上去数学是抽象的,实际上真正深入进去,会发现数学本身的魅力。在学习中,数学会带给学生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数学符号的语言,会叫学生体验到简洁优雅的美感,球体、圆形体、椭圆的学习,叫学生体会到新颖的美。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数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起克服困难的勇气,积极大胆的探索,勇于尝试,在实践中提高和认识自己。
篇4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赏识教育
初中数学的教学条理性与理论性都有一定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较大的阻力,出现较多的困难。由于初中数学知识较多、较杂,学生在学习中难以全面地掌握知识,容易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丧失信心,甚至产生厌倦。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良好表现进行肯定,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赏识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运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优点,给学生以尊重和理解,尤其是学习稍差的学生,教师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学生得到很大鼓励,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使学生自信心得到增强。例如,我班里有个学生生性内向、不善言辞,在学习中也极少发言,走路都会低着头不敢直视教师与同学,但是我发现在一次数学习题的练习中,他的答题习惯非常好,运算的步骤清晰,有逻辑。因此,我抓住了这次机会对他进行表扬:“数学学习要具有一个良好的答题习惯,保持答题步骤的清晰会对后续检查和学习有很大帮助,老师相信,只要你保持良好的答题习惯,就会在数学学习中不断进步,甚至超越其他学生。”这样的鼓励与肯定,使他发现了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逐渐对自己产生了信心,摆脱了自卑心理,在后续的不断努力中,产生了数学学习的兴趣,上数学课时逐渐变得更加积极活跃,数学学习成绩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2.运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耐心
数学教学因为理论性较强,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因此,很难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足够的兴趣和精神。根据学科特点,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垂线一课时,教师通过开设疑问:“经过直线L外一点N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挑战心理。对于这种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与同学进行交流、分析、讨论,能使自己的想法得到真正展现,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各抒己见,满足学生自主探究的需求。对于学生各种形式的回答不要急于肯定或批判,让学生自由地进行创新,从而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宽松环境下,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中,有时学生在不经意间迸发的想法是极具创造性的,富有大胆的认知以及出乎意料的想象,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赏识性评价,引导学生对这一观点进行评价与思考,引导学生进入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照顾到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善于因材施教,对每位学生负责。每一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对于教学中的统一要求也有不同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了解每个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的教学和作业的布置。例如,教学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课时,教师布置作业时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求他们完成基础的运算,学会运用方程式解决问题;对于中等生,则要求他们在一些常见综合题中学会运用二元一次方程式,了解它的现实意义,并学会运用二元一次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优等生的教学,教师要善于开发课外资源,满足优等生的探知欲望。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完成并掌握了学习知识后,教师要善于采用表扬的手法,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学生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做错了数学习题时,教师也不要急于批评教育,要善于分析、总结出现错误的原因,并认真指导,鼓励与安慰,使学生保持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从内心深处喜欢数学,从而增强自信,端正学习态度。此外,还有众多赏识教学的方法。例如,在教学中对学生长时期观察,抓住时机表扬,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与兴趣。此外,教师要注意将赏识教育与适度批评相结合,以防学生产生骄傲自大的心理,无法端正态度进行学习。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赏识与批评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沈永刚.运用赏识教育提升学困生自信心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J].考试周刊,2011(17).
篇5
数学观念是人们对数学的基本看法和整体认识,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数学教育只有把落脚点放在形成学生的数学观念上,才能将教学活动真正纳入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摆在教学的突出位置,注意观察、归纳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规律,研究思维活动的发展过程,把数学观念的培养和教育纳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思维的训练、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教育等过程中去。
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冲动,是科学探究的开端,正是好奇心引导着人类打开了科学的大门,而每一个儿童天生具有这种情感。研究过程中的喜悦与快乐是建立在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辛勤劳动的基础上的。这种情感体验也是研究、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情感之一。数学教学活动还可以激发人客观、公正、无私的情感。由此可见,学习数学的过程蕴涵着各种积极的情感,这个过程也正是培养高尚的情感的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不仅受到认知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情感因素时时刻刻都渗透在教学的一切环节中,它悄悄地微妙地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其中蕴涵着来自师生双方的极其丰富复杂的情感因素。
二、在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
数学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生活经验的积累都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而是让学生长期处在一种胆怯、恐惧和过度焦虑之中,那么无疑就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教师积极的情绪所营造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良好的情绪可以加快认识活动的进程,而认识过程又能引起良好的情绪效应。数学本身就充满了奥秘和探索。通过培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并从中体会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乐趣。
实践证明了良好的情感可推动人趋向学习目标,激发想象力,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则会压抑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除了关注学生智力方面的因素,如认知、理解、应用等规律外,还要重视他们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信念、态度和情绪等情感因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主张以学生的兴趣、内在动机来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欣赏数学美需要教师的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应充分体现这一点,如简洁、对称、对立统一等。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能产生审美的愉悦。当然,这不是简单地为了提高成绩,而是借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改变学生认识事物的角度,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渗透在整个教学和教育过程中的。首先,教师要寓教于乐,给学生鼓励,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其次,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完善自己人格,用自己高尚的情操逐步影响学生。再次,教师要和学生沟通感情,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激发他们刻苦、顽强学习的精神。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使学生学好数学的需要,也是全面育人的需要。学生被动学习乃至厌学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他们眼里数学知识是枯燥乏味的、是灰色的,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善于发掘蕴含于知识本身的情感,并善于艺术性赋予知识以情感。有了情感,知识就有了生命,学生就会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和价值,对于自己感到有魅力和价值的东西,学生怎能不孜孜以求呢?如在“有理数”的教学时,学生第一次接触负数概念,很难理解,常常混淆。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让一位理解错误的学生当营业员,规定收入为正,付出为负,然后我模拟着向他购物,我买了七元的货物,付给他十元,他记了+10,然后他找了我三元,记作-3,接着,大家一起活动,……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到了数学知识,一方面感受到正负数的实际意义,另一方面感受到数学的无限乐趣。数学本身有深刻的美的内容。如在图形的变换内容学习时,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由变换而来的美丽图案,这样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四、努力拓宽数学情感教育的天地
从本质上讲,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模式和秩序的科学,数、形、关系、可能性、数据处理等,是源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数学把握,并反过来不断地接受客观事实的检验和矫正中发展起来的。而数学过程则是在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模型、理论和方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和经验,通过对业已形成的数学知识进行加工、改造,向更高层次推进,并反作用于更为广泛的现实,对其作出解释和应用。
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平时学生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对所学的数学知识的价值缺乏切身的感受。课外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要培养和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广阔天地。
首先,开展趣味性强的课外活动。如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用语言表达自己数学学习中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记下快乐、进步,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或记下困难、挫折,倾吐心中的不快,使心情变得舒畅,以便调整心态,寻求克服困难的办法。
篇6
由此可见,根据数学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的特点,基于一般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水平,在数学教学中推行“愉快教育”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运用数学趣味事例进行“愉快教育”
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恰当插入一些数学发展史,或一些有名的数学趣题、典故,能让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产生愉快的情绪,并感受到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例如,“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是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学生普遍感到内容简单但很难灵活运用.于是我首先介绍了三千多年前的周朝数学家商高提出的“勾三股四弦五”的说法,直到两千多年前,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才证明了这个定理,所以勾股定理又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不过毕达哥拉斯的发现比中国晚了500多年.学生在钦佩古人数学钻研精神的同时,对中国古代数学成就倍感自豪,继而克服因“畏难”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趣题也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比如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中,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时,学生需要通过添加辅助线的方式进行,这对于初学几何的初中学生而言,难度是比较大的.为此,我让学生通过“剪、切、拼、凑”的方法,随意剪掉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然后让他们把这两个角与第三个角拼凑在一起,看它们是否能成为一个平角,即角度等于180°.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拼法进行猜想、验证,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了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这种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动手能力,又解决了学生在小学时就曾经产生过的“为什么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为180°”的困惑.
二、通过教师幽默的教学风格进行“愉快教育”
教学的风趣和幽默是教师固有的教学风格,它也是一种教育艺术,是课堂教学的魅力之处.教学幽默着眼于对所授知识的超然运用与奇妙的安排,它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的课堂上常出现群情激昂而又秩序井然的气氛,这主要得益于他们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
有一位教师在关于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运用的一节课中做了这样的开场白:“我的‘法力’无边,能不过河知道河宽,不爬楼知道楼高,不接近敌人阵地就测出敌我之间的距离.”学生们被他的话深深吸引住.这位教师接着说:“我的‘法宝’就是运用锐角三角函数揭示的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我的‘法’就是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的应用.”学生们听完哈哈大笑.这时教师将几道习题改成了测量题,让学生自己解答,尽管题中都是些枯燥的数字计算,但学生却趣味盎然,情绪高涨,教学效果特别好.枯燥的数学题,在教师幽默、形象的讲解中,变得那么有趣、明白,这就是幽默型“愉快教育”的威力.
三、在数学美中进行“愉快教育”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切美丽的东西总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愉受,数学教学也不例外.
数学教学中的美到处可见,如教师解题时工整的板书设计,美观的作图,能给学生美的享受;教师生动而言简意明的讲解语言,也给学生以美感.客观存在的数学实体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使数学充满了美:有数的美,式的美,行的美;有理论美、规律美、思维美、结构美、符号美;有解决数学问题的奇异美、简洁美;有数学图形的对称美、相似美;有整个数学体系的和谐美、统一美.教学中如能充分展示这些美的因素,则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体验,领略数学的魅力,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例如,
对于任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当b2-4ac≥0的根与系数关系的猜想与证明.
设ax2+bx+c=0(a≠0)的两根为x1,x2,则:
x1=-b+b2-4ac2a,
x2=-b-b2-4ac2a(b2-4ac≥0).
则有x1+x2=-b+b2-4ac2a+-b-b2-4ac2a=-2b2a=-ba;
x1x2=-b+b2-4ac2a×-b-b2-4ac2a=
(-b)2-(b2-4ac)24a2=4ac4a2=ca.
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初中数学;品德教育
各个民族在形成自己独特文化的同时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语言和行为习惯,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地尊重这些富有特色的文化。与此同时,还要把大众文化融入其中,从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一、从语言特色角度
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各少数民族间的语言各不相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应该充分结合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接下来我就以藏族为例讲述语言特色对少数民族初中数学中品德教育的作用。
藏族是一个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护得很好的民族,藏族学生,都是以藏语为主要语言进行交流,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很多学生汉语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一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此前基本上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汉语语言教学,对汉语教学的接受能力相当低。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教师要充分地运用藏族语言。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学生因为听不懂汉语而感到自卑,进而放弃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尤其是在初中这样一个敏感、冲动的时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比如说在讲一些比较复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藏族的特色语言进行解释。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即使他们的语言与别人不同,但是这些独特的语言依旧可以用来解释世界上所有的文化,从而让他们产生一种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这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作用。
二、从风俗习惯角度
文化的差异使得每个民族都有属于本民族的独特的风俗习惯。比如说藏族是一个十分讲究礼仪的民族。民风纯朴,礼让谦恭、尊老爱幼、诚信无欺是自古流传下来的纯良礼俗;苗族在待客时,男主人叫门,客人在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等。以下我以藏族为例,讲述独特的风俗习惯对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教学中品德教育的作用。
藏族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羊肉、牛肉是他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我们也可以说牛羊是藏族学生最熟悉的动物。在学习初中数学中有理数的乘除法时,我们就可以运用他们的这个风俗习惯。比如说,一个人他每天都会吃一斤牛肉,在这一斤牛肉中有0.2斤会被浪费的,在贫困山区的人,他们每人每年只能吃到两斤肉,那么请求一下,一个人一年浪费掉的肉,能够让一个贫困山区的人吃多少年,最终算出来的数字是会让大家吃惊的。这样的一个例子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平常在生活之中看似很寻常、很微不足道的浪费,对于其他人而言却弥足珍贵。由此可以唤起学生的节约意识,督促学生勤俭节约、热爱粮食。这样的一个把风俗习惯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对学生起到品德教育的作用,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在少数民族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们不应该就此放弃,而是应该更加积极地去探索,力求得到一种更加有效、更加完美的方式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篇8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 ,提高课堂效率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可以增加3~4倍,甚至有人推出了一个这样的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Ⅹ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情境的创设,架起数学与生活这座桥,让学生往返于数学与生活之间,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然地学习“现实的数学”,从而让学生有趣地去思考和探索,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正因如此,我觉得,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不但要钻研好教材,而且还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把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融进教学内容之中,课堂上让输出的教学内容着上情感的外衣,染上情感的色彩,给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营养剂”和“动力源”,把学生带入到身临其境的学习活动中去,使他们由衷地产生情感和想象。
二、用生活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情感 ,激发学习兴趣
篇9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数学界教育专家就率先提出了“数学素质教育”的口号,其核心就是在呼唤人文教育.如今,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课程的改革朝着素质教育的目标迈进.近二十年来,数学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们就数学教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出了一系列颇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议,深受教育同行们的普遍认可,大家一致认为人文教育是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塑人文精神,塑造完整、健全的学生人格已刻不容缓.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当务之急是在新课程数学教育教学中如何挖掘、发挥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功能,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无论是什么学科的教育教学,任何时刻都离不开爱国主义的教育.初中数学教材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是我国古代数学家们智慧的结晶,向学生介绍古代这些辉煌的数学成就,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向学生介绍“勾3股4弦5”是两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家商高首次发现的,比西方毕达哥拉斯还要早三百多年;赵爽证明勾股定理的弦图,其构思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曾被2002年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选为会标,成为了中国人的骄傲,让中国数学界引为自豪;清康熙皇帝对勾股定理情有独钟,他的发现完全可以与美总统菲尔德对勾股定理的巧妙证法相貔美.在教学“圆”时,适当地向学生介绍祖冲之:河北涞水人,南北朝时代南朝杰出数学家,对数学、文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均有研究.他为了研究度量衡,首先研究了圆周率π,花费了无数的心血和大量的精力终于得出了π=,这是圆周率近似值中分母小于16604的最佳渐近分数,日本数学史家三上义夫对这一伟大的发现给予很高的赞誉,称之为“祖率”.同时,祖冲之还算出了3.1415926
通过史料与史实的介绍,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二、锻炼承受挫折能力
数学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崎岖不平的小道,许多数学家为了到达光辉的顶点,他们呕心沥血,百折不挠,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在教学中除了介绍数学发展伟大的辉煌成就外,还应适当介绍这些发现的成果来之不易,它们倾注了无数前辈的毕生心血,经历了“九就八十一难”方成正果.比如介绍上述的“祖率”时,可能多数学生来对它的精确度不屑一顾,但应让他们了解祖冲之当时求圆周率时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筹,要经过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而且各种运算要进行130次以上,即使在今天用笔算也是一件十分繁难的工作,更何况是算筹.向学生简单介绍祖冲之这段毅力与艰难相抗衡的经历,对激发学生执着探索、勇于发现、百折不挠、不断进取的信心无疑是一种震撼.
三、培养唯实求真品格
数学是一门训练思维品质、培养人的思想品德和意志的学科,数学最讲究真实,掺不得丝毫的虚假,一切推理论证都必须有根有据、严密不落,经得起反复推敲和验证,在计算中要认真细致,不能马马虎虎,只要有一点点纰漏,就会被人们所怀疑而拒之门外.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解题时应养成认真分析、计算仔细、书写整洁、思维严密的良好习惯,千万不可想当然、盲目下结论,有时一个数字、一个运算顺序乃至一个符号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结果出错.例如 “一种商品的价格为a元,比另一种商品高5元,求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少学生由于受负迁移的影响,例如“大牛比小牛重20%,如果大牛重a千克,那么小牛重几何?”答:“a(1-20%)千克.”还有“3万的平方是多少?”答:“9万.”诸如此类的错误归根结底就是思维品质缺乏“真”与“实”,“想当然”的态度所造成的.这种错误在做题中也许不需要大惊小怪,小题大做,但我们有必要让学生想一想:假如让这些同学将来去当医生、建筑师、驾驶员飞机、设计火箭和卫星、计算机编程等等,那后果岂不是不堪设想吗?
四、培养审美情操
不懂数学的人总是认为数学是门枯燥乏味、缺乏情趣的学科,而实际上数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到处洋溢着美的芬芳,有外在的形式美,也有内在的结构美,可以说是美不胜收.不必说圆、椭圆和正方形的对称美,也不必说N阶幻方的结构美、某些方程的形式美,更不必说函数图象的曲线美,单说一些被公认为枯燥乏味、毫无生机的数字的奇妙组合就够你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篇10
新课改中说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尽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创新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是当前初中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只有让每个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让每个学生都有创造发展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本人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感悟,特整理出来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求知欲比知识更重要。牛顿就是对苹果落地感到惊奇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 。瓦特就是对水沸腾时掀动壶盖的现象感到惊奇,而发现蒸汽是有能量的,从而发现明了蒸汽机。
有好奇心,就有寻求结果的欲望.求知欲是在好奇心的基础上产生的。例如:在教学“多边形内角和”这一节课时,可让全体学生每人画一个凸多边形,并动手测量每一个内角的度数,然后说:“不管哪一位同学只要告诉我你画的多边形边数及这个多边形(n-1)个内角的度数,我就能立即猜出剩下一个内角的度数,不信,同学们可以试一试?”由于这个问题新颖,同学们感到惊奇,从而调动了学生认真钻研的积极性,创造了最佳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学生想知道问题的结果,而且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得到问题的结果,这样的问题就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学生就会因兴趣而学,而思考,并提出新问题,自觉去解决,去创新。
二、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每个人都有表现欲,都有好胜心,学生也不例外,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要创造适当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信心,并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例如: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出了一道简单题让两位成绩一般的学生到黑板前表演,并同时提出看谁做得好、谁做得快?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课余时间可找一些有趣的难度相对高一点的题目让他们做,并同时提出看谁做得好,思路新,方法简单等要求。在每次活动中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充分表现自我,感受自己胜利的喜悦,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欢乐,从而培养他们在数学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利用表扬与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要热情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肯定学生主动追求新知识的做法.对于新定的目标,应该是经过一定努力可以达到的,适合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的。要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新知识,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在课堂上,要常用表扬用语,如:“很好”、“太棒了”、“真行”等,表示教师的关注和赞许。
四、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是单纯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只有通过自己理解获得的知识,学生才能进行创新学习。
五、运用多媒体创设多样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课件以其形象生动的画面,友好的交互界面和多媒体集成的优势,将文字、数据、图形、图像等信息通过多媒体集成处理,使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情.同时由于多媒体在很短时间里显示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在互动式探讨过程中,得以完善和提高。
六、善于质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