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育学范文

时间:2023-03-30 14:55: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数学教育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学数学教育学

篇1

(一)教学方法不同

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和逻辑思维的重要因素。相比大学数学教育,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显得十分落后、刻板,这是由于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掌握理论知识,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实际是要求学生在高考时能够拿到优异的分数,因此,即使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教育尤其是高中数学教育由于时间短、任务重,仍然沿用过去的题海战术,忽略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主体性地位。而在大学数学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能力,因此大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大都是点拨式、问题导入式等,大学教师将知识点和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自我研究获得答案。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很多的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很好地适应大学数学教育,给他们的数学学习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二)教育内容存在脱节和重叠的现象

在教育内容上,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存在着脱节和重叠的现象。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中学数学教育在知识体系结构与内容设置方面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大学数学教育的内容却没有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不对称的发展趋势使得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在教育内容的衔接上出现较多问题。首先,两者之间的重复内容较多,中学数学对函数、微积分、概率统计等相关概念和内容都有所涉及,但是在大学教育阶段,大学数学教师仍然从最基础的内容进行数学教学,这不仅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相对影响了学生对其他内容的学习,而且也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其次,大学数学教育内容与中学数学教育内容存在脱节现象,例如“傅里叶级数”“线性回归”等内容。中学生的知识构架不完善,只对相关基础性内容进行学习,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在大学教育阶段,具有高度实用价值的内容也没有相应涉及,导致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一知半解,无法在实践中很好地运用。

(三)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有所不同

首先,在学习观念方面,学生在中学数学学习阶段处于被动地位,学习方案的制定、学习进程甚至是学习方法都是由教师包办的,但是在大学数学学习阶段,自主学习是最主要的学习方法,大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育中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往往提出问题后就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对学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在短时间内,很多学生无法完成从“服从”到“自主”转变,因而无法开展有效学习;还有部分学生在脱离中学阶段的束缚式学习后,容易产生自我放纵的心态,这都对大学数学学习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其次,在学习方法方面,“听课—练习”是中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法,多数学生只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课,在课后认真练习、复习,就能很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取得较为满意的学习成绩。但是在大学数学学习阶段,教师的课堂教学骤减,面对内容繁杂的数学知识,学生只能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数学知识,学习方法的不同也对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的衔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的衔接策略

(一)教育方法的衔接策略

首先,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微型探究”数学教学,这样既可以满足中学数学教学任务重、时间紧的特点,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很快地适应大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掌握大学数学的学习步骤。其次,大学教师应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因材施教,尽量将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大学数学教育不再像中学数学一样,追求数学成绩,应当将一些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要注重大学数学教学的实用性。

(二)教育内容的衔接策略

在教育内容上实现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的有效衔接主要依赖于大学数学教学工作者,这是由中学数学教育的目的性决定的。中学数学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让学生在高考中获得理想的分数。因此,为了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大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内容衔接的问题上应当履行主要职责,要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明确应删改、增添的教学内容,对大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避免重复和脱节的问题出现,在编写数学教学大纲时要注重参考中学数学的教育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三)引导学生数学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的有效衔接策略

要想在大学数学学习阶段取得优异的成果,学生就必须在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上做出改变,而这种改变要中学数学教师、大学数学教师和学生自身共同努力。首先,在中学数学教育阶段,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观念和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在授课过程中不时地向学生介绍大学数学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大学数学教学有一个前期的认识。其次,在大学数学教育阶段,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要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要将大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与学生进行分享,从而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逐渐地适应大学数学教学。最后,学生要从自身做起,努力的改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在养成预习、听课、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方法的总结,要注重对自己思维方面的训练和培养,要学会运用数学逻辑思维将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等知识点串联起来,努力的构建自身数学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数学教育。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中学数学;直觉思维;培养策略

传统教学体制下的数学教学,培养的学生相当于机械计算的工具,没有学会自己独立思考和探索,使得社会各界广泛质疑这种教育体制的正确性。于是教育改革的大潮掀起,其切入点集中在学生的思维方面,这是很多专家学者的共同观点。中学数学的课程标准指明,数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用自己的数学思维思考和解答问题时,会经历着各种复杂的数学思维过程。

一、数学直觉思维概述

直觉是人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对客观存在的事物产生的感觉反馈。数学直觉指的是人的大脑对数学客观对象的直接反映,或者说直接的觉察和感悟。比如说,在中学数学的教材中,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一样的,而底角相等对于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没有固定的证明,只是人们感官和直觉产生的结论,而直觉的客体是数学定义的内涵和数学结构的联系。我们可以看出,直觉是产生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思维活动 ,缺乏理性上客观事物的形象和正常的逻辑顺序。

二、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策略

数学概念和定义在开始阶段都有直觉思维的影响,数学研究是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是需要直觉思维的。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是提高数学素质的需要,也是数字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要打牢,这是前提和基础;其次,要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和大胆猜测,通过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实现思维的拓展。因此,培养学生数学直觉思维的过程,其实就是完成数学教学任务的过程。总的来说,数学教学的开展和完成是离不开数学思维的作用的。数学能力的提高所需要的思维和其他能力的提高相比具有复杂性,因此,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要深入研究数学科学、数学活动和数学思维的特点,寻求数学活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夯实数学基础知识

数学基础知识是数学思维产生的源泉,没有基础知识的夯实,平常的数学思维也无法得到锻炼和提高。只有夯实好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结构,才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向更高的层次转变,切实做到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正逆向思维相结合,感性和理性思维相融合,形成多样化和立体性的思维体系,为直觉思维的产生奠定基础。

2.在练习中加强对初中学生的直觉思维训练

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性认识的水平,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例题,以便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要引导学生统筹全局,通过大胆的猜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鼓励一个题目可以有多个解题方法;鼓励学生不唯书,敢于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看法。选择题的解题过程是最有利于学生直觉思维发展的,因为有的题目不需要解题的过程,只通过排除法来解决。排除法的使用就是鼓励学生去大胆地猜测,这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法,能够在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3.教学中设置直觉思维的意境和动机诱导

这种措施的实行前提,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要改变,要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对于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猜想,不能一棒子打死,要表示肯定和支持。肯定的是合理和科学的一面,支持的是学生大胆设想的勇气和胆量,并引导学生不自觉地锻炼和运用直觉思维,开发学生运用这种思维方式的主动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循循善诱,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直觉思维作用下的成果。“跟着感觉走”是教师们经常讲的一句话,其实这句话里已蕴涵着直觉思维的萌芽,只不过没有把它上升为一种理论观念。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提出直觉思维,制订相应的活动策略,从整体上分析问题的特征,并且重视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诸如换元、数形结合、归纳猜想、反证法等,对渗透直觉观念与发展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三、结语

总之,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努力中,不仅要考虑到能力的一般要求,还要深入研究数学科学、数学活动和数学思维的特点,寻求数学活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直觉思维是一种科学素质,与逻辑思维同等重要,数学的全部力量就在于直觉和严密性巧妙地结合。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为学生今后高层次数学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范鸿.教数学要重视直觉思维[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6).

[2]林晓峰.直觉思维在数学教育中的培养及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1(7).

[3]周美秀.对培养学生数学直觉能力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6).

篇3

情感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在一个爱与宽容的环境中成长,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更健康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当一个孩子感到自己不被理解或没有被很好地照顾时,作为父母、教师,再好的目的、意图、课程安排都不能改变这个事实。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处于起步阶段,是否能对数学产生兴趣将直接影响以后的学习,数学教师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情感体验上作出更积极的探索。教师的积极主动的情感教育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能成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动力的直接源泉,还能因势利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因此有效的情感教育既是数学教学的手段,也是数学教学的目的。那么,怎样进行情感教育并将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呢?本文着重从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情感质量,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性处理,应精心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及努力做到师生间情感交融四个方面。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数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b)-0178-02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卢家楣著作的《情感教学心理学》一书,使我受益匪浅。本书以情感心理学为基础,从学校教学活动中认知和情感两条信息回路交互作用的背景上,系统阐述利用情感因素优化教学的心理学原理,转变教学理念,倡导以情促知,以知促情,以利于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的情感教育。笔者认为,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情感教育理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学阶段数学学习在整个英语学习阶段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也正是情感性学习形成的关键时期。那么,如何抓住这个塑造健康情感的关键期呢?本文试从如下几个方面作初步探讨。

1 情感

1.1 情感的内涵

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对客观现实中的事物产生喜与悲、乐与苦、爱与恨等主观体验。这种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之为情感(张厚粲,2006:175)。情感有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前者包括愉快、友好、自信、安全感、满足感等,而后者包括绝望、沮丧,害怕、怨恨、嫉妒等。当客观事物同人的需要以及在需要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兴趣、动机、愿望和信念相符合时,人们便对其产生肯定的态度,从而产生满意愉快的情感体验,反之亦反。总结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情感具有以下独特的功能:动力功能、信号功能、迁移功能。因此,课堂中,如何将学生的情感引向正向功能,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难题。

1.2 中学生的情感特点

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他们的情感健康发展是密不可分的。(1)中学阶段,中学生青春期生理的变化,自我意识的增强,独立性、批判性也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样便使其情感的深度在不断加强,并反映出他们特有的精神面貌,由此产生高级的社会情感。(2)异性间的向往,依恋—— 青春期少男少女情感的重要特点。

2 情感教育

2.1 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出积极的肯定的反应,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是人格教育的核心。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健全人格,使他们保持与社会相适应的良好情感。

2.2 为何要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2.2.1 中学生情感特点和数学学习的关系

从这阶段学生的情感发展特点来看,其学习活动带有很大程度的情绪化倾向,当他们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求知欲望时,不仅能产生情感迁移,而且会使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学习和交往能力迅速提高。数学教学与情感态度密不可分,数学学习的效果直接或间接地受其影响。当学生拥有积极的情感,如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坚强的意志等,输入的数学知识大部分就会被内化和吸收。反之,当学生出现焦虑、紧张或厌倦等消极情感时,大脑的数学习得机制就会对数学学习材料进行过滤。学生的消极情感越重,情感过滤量就越大,数学输入效率就越低。如果学生受消极情感影响太大,就会降低其数学学习的效果。

2.2.2 当代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提出有20多年了,发展学生美好的情感,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重视情感与情感在学生整体素质形成中的作用,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一个实质性区别。

3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有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要有间情感之间的交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那么,他如何在课堂中像音乐指挥那样激起学生积极情感,使之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达到情感共鸣呢?

篇4

一、明确数学教学目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作为数学教师,首先要搞清楚数学究竟是什么呢?研究的是什么东西呢?怎样进行教学呢?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如何教学才能让学生学得懂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数学研究的究竟是什么呢?有的科学家们说: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在现代生活和现代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既然数学是生活和生产中的科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所以,生活中也就缺不了数学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数学明确给出了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目的: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能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教师首先要对数学的教学目的有个明确的认识,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就得要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就我个人的教学经验,要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首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全身心学习的积极性。第一,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第二,以历史作为诱导,让学生对我国在数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第三,以现实材料为题材,教育学生要学会学已至用。第四,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实际需要选用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数学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还可以运用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其次:数学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再次: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学习习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反复训练,让学生记忆深刻;教师要适当对学习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以次来激励其他学生的学习。

二、狠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篇5

摘要:中学数学具有内容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明确性等特点。我们在实施中学数学素质教育时,应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在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积极探讨数学知识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建模训练;建立数学模型

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本文拟就中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 更新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柳斌同志说:“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而且各个不同的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教师不仅要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

2 初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中学数学具有内容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明确性等特点。我们在实施中学数学素质教育时,应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在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积极探讨数学知识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据此,我认为,素质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思想素质的教育大纲指出:“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点:

2.1.1 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到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内容,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挖掘,在讲授有关知识的同时,适当介绍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通过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数学题目,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等有关内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激发他们为四化建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献身的精神。

2.1.2 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教育。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习惯,终身受用之。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也是数学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目标。

2.2 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在教学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2.2.1 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所以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我们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大有裨益。

2.2. 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建立适当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是运用数学能力的关键一步。解应用题,特别是解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造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2.2.3 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亲手操作,如测量、市场调查和分析、企业成本和利润的核算等。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的目的。

篇6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改革;方向;人才培养创新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中学教学也出现了相应的改革,并不断地涌现教学改革的成果。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中学数学教学改革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巨大的困境,改革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数学教学改革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障碍如果得不到切实的解决,很难使中学数学改革走向光明的未来。

一、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中学数学教学改革中有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过分注重对知识和解题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阻碍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学生走向社会必须具备自学能力,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自觉获取知识的能力。近年来,由于升学率和中考的压力,中学教学中普遍给学生灌注太多的知识和解题技巧,提倡题海战术,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十分厌倦和疲惫。这些都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忽视。

2.教学改革活动中缺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学数学教学改革主体大多是教研员和中学数学教师,很多教研员都有丰富的数学教学理论知识,具有教学改革方面的能力,但缺少教学实践经验,缺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很多中学数学教师有着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在教学改革中进行大力的宣传和推广,但由于自身理论知识的限制,很难将这些实践经验总结为理论知识,因此在中学教学活动中容易产生狭隘的心理。此外许多中学教师的教学改革往往是盲目进行的,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因此很难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

3.教学改革过程中方向不明确。很多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缺少明确的改革方向,对教学改革的认识不足,不能正确地处理教学、改革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精神,对教学改革没有做出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只凭着个人的教学经验进行盲目的改革。有些中学数学教师缺少综合素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往往急于求成。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广大中学数学教师长期的坚持。但许多中学教师缺少改革的耐心,在教学改革中一旦遇到困难就会退缩,习惯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致使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出现严重的中断,不利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改革方向与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1.教师素质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中学数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执行者,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中学数学教学改革要把教师作为改革的中心。要想改革具有成效,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更新教师的观念。教师的观念是教学中的方向和保障,也是改变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行为和方式的重要保障。新课程改革为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为教师的教学做出了全新的理论指导。新课程改革指导教师在改革中要更新教学观念,并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支撑下进行教学。教师的综合素养是展开教学的基本条件之一。中学数学教师只有拥有良好的综合素养,才能够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影响学生的人格和品质。拥有良好的综合素养也是保障数学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提高数学教师的综合素养,首先,要求中学数学教师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只有掌握了深刻的数学专业知识,才能够在教学中将知识完整地传授给学生,转化为学生个体的认知行为,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数学教师要掌握数学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思想可以指导数学教师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的认识策略。最后,数学教师要多接触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针对青少年心理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2.教育手段现代化是教学改革的措施。教学手段是中学数学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工具,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提高中学数学教师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传统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和教师限制在狭隘的课堂空间中,学生思维和能力得不到拓展。而数学学科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能力,如果教学的方法枯燥无趣,只会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利用强大的信息技术提升工作的效率,中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要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幻灯机、投影仪等,在中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将数学知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数学教学的辅工具,利用多媒体的声、光、电等功能提高数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数学的平面知识立体化,给学生展现知识的具体形成过程,对于学生思维难以理解的知识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手段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意境,将教材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化。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变得活泼轻松,寻找数学学习的乐趣。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比较大,如果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可以减少中学数学教师的工作量,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3.科学评价机制是教学改革的保障。数学教学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由于学生在发展中的差异和认识水平出现不同层次的变化,学习能力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习状况高低不平。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改革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数学学习的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和判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层次差异制定出教学方案,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个体内差异评价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差异,减轻学生在评价上的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数学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长期的积累和实践应用,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很容易出现成绩不稳定的现象。而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内心需要和情感需要,提高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三、总结

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中学数学教学改革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教学内容、教师素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为中学数学教学改革指明发展的基本方向,促进中学数学改革具有卓越的成效,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智韬.论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人才培养策略[J].人才资源开发,2015,(18):206.

[2]于春艳.中学数学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299.

[3]刘泽双;薛惠锋.创新人才概念内涵述评[J].人才资源开发,2015,(04):8-9.

篇7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教学 德育教育

【引言】

大多数的人可能会认为德育和数学是没有多大的联系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数学本身是抽象的,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数学的人多多而重,所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将德育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思想和内容核心,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德育的重要性。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德国的一位伟大数学家克莱因曾经说过,"在最广泛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的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并试图回答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与其它学科进行比较,数学中的德育教育教学的作用会更加明显,效果也会更加的持久。在数学的教育教学当中参加德育教育,这是可以实施而且是必须的。新时代下,一些教育学者和心里学者普遍认为我们所谓人的素质是由基础、智力和伦理三方面组成的,而这当中人才素质就深刻体现了伦理道德,对每个人来讲,我们都要明确的目标并坚持正确的导向,为之奋斗。我们国家无论是各个机构还是各个企业在选拨人才的过程当中都非常重视德育这一方面。我们国家也曾相继颁发了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省哈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决议来强调学生时代德育的重要性,所以说在高中数学中,德育教育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起来。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1.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在我们所学习的高中教材里面,有许多的例题和习题 还有注释里面有着不少进行德育教育有着很强的说服力的数学材料。所有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数学教材里的材料,将它看做是一种作为知识教学来传授、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等多种融为一体的载体,具有综合性的功能。它能够更深刻去挖掘、去更跟深入的学习的德育因素,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去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

1.1 在史料激励中渗透德育。

所说史科里的激将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数学的历史记数学史实、数学家们自己的事迹。老师是希望能够通过用他们自己自身的经历、用自己的经验去来激励自己的学生,让学生们积极能够积极向上;这样就会形成优良的品德、良好素质的新的教育方法。就像,有的老师在给自己的学讲数学的二项式的地方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告诉学一些这方面的历史知识。给你给他们讲述一些最开始在我国历史南宋时期的《九章算术法》里的已经记载的数学内容。证明下我国要比欧洲的一些国家上几百年,因为,当时的法国是比南宋晚四百多年。所以,这在我国数学方面来说是比较自豪的地方。

1.2 在数据材料分析中渗透德育。

在数学教材方面,我们会看到有很多事用来反映社会的一种现象,反映当今时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拥有这些一定的数据可以有很强的说服力,比如许多应用题里面都会出现描写我国农业、工业、经济等发展变化。大多的形式是靠各种对比来展现出来的。那么这些资料就是一种素材,这素材本身就是用来做教育内容的。

1.3 在数学规律揭示中渗透德育。

其实,在我看来数学它自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体系,它其实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慢慢运动变化的。它既是已知的可同时又具有未知的因素,我们即可以直观的欣赏它同时也可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去想象。这些我们都可以说他是唯物主义思想。就比如在数学归纳里面就是反应了失误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等等。利用这些让我们对学生在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就可以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种种的关系,用来做分析、理解的解决问题。

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因素。

2.1 在学习活动中渗透德育。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再教学的过程当中增设一些多种多样的环节,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们进行德育教育。当教学进行时,总会出现很多规律和定律,若是单凭教师语言讲授是无法全面理解和掌握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合作协助讨论的方法来与学生们共同探究和分析。这样做就会使学生们意识到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也意识到协作的重要性,只有当家都秉持这积极努力的太会,才会获得最终的胜利。这样,学生们不仅能够解决问题,也在这个协作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2.2 在课堂即时评价中渗透德育。

上课的过程当中,总会时不时的出现一些思想教育契机,假如当这些思想契机出现时,我们能及时准确的抓住它,又适时的将其与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那样出现德育效果会是更多人所期待的会使更多人满意。老师们往往在无意识情况下的德育教育,才会显得更加真实更加让人触动,会比有意识更加让人接受。比如,好的表现要给与表扬,在某些方面要给予一定的认可和肯定,激励和鼓励孩子们,我想那样他们会更加有积极性的去投入任何事情,也同时更加及时的渗透了德育教育。

三、总结

当然,也许在数学教学中还会有许多方面来渗透德育教育,它可以连接整个教育体系,跟我们各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我相信,我们只要虚心学习精心钻研,善于将德育教育巧妙的衔接到数学教学当中,一定能更好的将德育教育与数学教学更好的结合起来,也一定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田万海.数学教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篇8

首先,师生必须建立一种稳的和谐的"情感场"。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用和一颗乐于奉献的精神。由于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学生将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于其谆谆教导,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的满足。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真正感觉到老师不是有意刁难,而是一种善意的批评和忠告。

其次,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情感场"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试想: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清醒理智的人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呢?陶醉观众首先得陶醉自己。学生的思维一旦和你协调,那么你讲上一句,他便知下一句。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同样,教师也会有顺心的时候和不顺心的时候,此时,教师必须将自己的烦恼留在教室门外,有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的产生。面带微笑的教师在站上讲台的那一瞬间,这种和蔼可亲的教态便可将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同学拉回到课堂中。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已经有了心灵沟通,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例如:我们班上有一位同学的父母离婚,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精力不能集中,课堂上老师对她的一个微笑便可以化去她心灵的伤痛,用这颗爱心去鼓舞她。可想而知;情感(非智力因素)对教学有多大的作用。

篇9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010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笔者有以下几方面切入尝试:

一、在教师自己的言行中进行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为人师表就是要学生做的事,教师要躬身共做;要让学生学的知识,教师要躬身共学;要学生遵守的守则,教师要躬身共守。因此,教师在学生面前要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要既严肃又热情,既庄重又亲切。要真正做到严以律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教师的一言一行感染、教育学生。

比如,教师上课准时甚至提前进教室,准备上课,教师板书一丝不苟,作业及时认真批改和订正等,都给学生学习以严谨的态度做了榜样。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教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教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在绪言课教学中进行

现行中学数学教材绪言课中都可找到、挖掘到相应的数学史料,涉及到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的内容,在讲授有关知识的同时,适当介绍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案例:在七年级的“走进图形的世界”的绪言课中,介绍几何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及我国古代数学家在几何上的成就。

教师先开场白,指出几何学的研究对象,又引导学生复习小学中学过的几何图形。及时提出“什么是几何?”“几何是图形的王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接着,教师这样讲述:几何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是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等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相传在四千多年前,古埃及尼罗河每年泛滥成灾,造成大片良田界限被冲毁。水退后,农民需要重新勘定田界。这样,测量土地的方法也就应运而生了。另外,由于古埃及国王大量地修建金字塔,相应地丰富了几何的知识及其应用。后来,希腊与埃及相互通商,埃及的几何知识渐渐传入希腊,使几何知识及其应用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最后,经古希腊的欧几里得(公元前330-275年)归纳、整理编成《几何原本》一书。由此,几何便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几何”是一个翻译名词,由我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首先使用,其原意是“测量土地的技术”。从字面上可以看出,它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有密切的联系。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也积累了大量的几何知识,其成就也十分突出。如流传至今的《周髀算经》《墨经》《九章算术》,都记载下了很多关于几何方面的知识。

如:南北朝时期数学家祖冲之,在公元五世纪就已算得圆周率π的值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这比其他国家算得同样结果要早一千年左右。

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有自己光辉的历史,有杰出的科学成就,我们要奋发学习,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

简要地介绍几何史和我国古代数学家在几何上的成就,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激发热情;另一方面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在讲解数学史的过程中还蕴涵着教师对数学史的爱和对数学探索过程的崇敬,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三、在讲授数学教学内容中进行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就是说,思想教育不可离开教学内容另搞一套,必须与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寓思想教育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有关资料、素材,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不失时机地、生动活泼地进行思想教育,把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融合在知识教学中。

案例1. 讲几何“勾股定理”时,介绍我国古代关于勾股定理的研究成就。

教学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引入新课;然后自主实践、合作探究,得出a2+b2=c2结论。其中,有“勾股定理的命名”的教学内容,笔者是这样讲述:在国外,公元前500多年,古希腊人毕达哥拉斯首先发现这个勾股定理的,许多人把它叫做毕达哥拉斯定理。是称“勾股定理”,还是称“毕达哥拉斯定理”呢?请同学们听后回答。

接着讲述:我国对这个定理发现认识得很早,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数学书《周髀算经》上面记载的公元前2059年夏禹治水的事情,还记载的商高(公元前1120年)关于勾股定理已有明确的认识,再记载这个定理是在公元前六七百年春秋时代陈子曾经用过,这都说明我国发现的这个定理比外国至少要早几百年。

大家说应该称之为“勾股定理”还是“毕达哥拉斯”定理?

全班同学异口同声高呼:“勾股定理”!

教师:勾股定理又叫商高定理。

Ρ纫陨鲜率担感受我国在数学上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

四、在解题、编题中进行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还应注意通过教科书引言、插图、例图、例习题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中,可编拟“某市人均居住面积14.6平方米,计划在两年后达到18平方米。在预计每年住房面积的增长率时,还应考虑人口的变化因素等。请你把问题补充完整,再予解答。”类型的题目。初中数学的其他内容,如函数、统计等知识的教学中都可编拟这类题目,使学生了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教育,激励学生要有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献身的精神。

例如,在学习“相反的意义的量――负数”时,随时收集有关资料、数据,编拟“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若神七火箭发射点火前5秒记为-5秒,那么神七火箭发射点火后10秒应记为 。”针对综合国力增强的题,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国情民意、生产生活、希望工程、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使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以及思想品德素质的教育功能。例如,可编拟“‘震灾无情人有情’。民政局将全市为四川受灾地区捐赠的物资打包成件,其中帐篷和食品共320件,帐篷比食品多80件。求打包成的帐篷和食品各多少件。”的题目,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倡导学生助人为乐的风格。

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

利用形式灵活多样的数学课外活动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为此,笔者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在教学中,笔者常常配合所学的知识内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使学生在开放的实践空间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

例如,根据教学内容举办诸如“圆周率史话”“勾股定理史话”“我国古算介绍”“中国古代数学家”“数学中的辩证法”“数学与化归”等讲座;办数学墙报或数学园地,选载有关数学史料、中外数学家的生活轶事、趣味笛А⒐潘闾獾取Mü数学活动,学生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再如,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创建绿色学校,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把垃圾丢到垃圾桶里,爱护环境。笔者把垃圾桶搬到教室。请同学们自愿组合小组,自备工具,帮助总务处测量、计算出:如果按校园内有30个垃圾桶,1千克油漆可漆5平方米计算,一共要买多少千克的油漆?活动中,学生表现出了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既积累了实物测量的经验,培养了以变通的思维方式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的劳动观点得到加强,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美。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提高能力,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同时,还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

篇10

关键词:中学数学 习题教学 课程改革

数学学科自身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势必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思维方式。而这一番功夫着重体现在习题的练习和巩固上,所以我们作为一线数学教师,需要在习题教学中探究其规律,让学生加强对数学习题教学的认识,通过有效的习题教学,逐步塑造学生优异的数学品质和思想,提高数学学科能力。

简单来说,数学习题的组成部分包括已经条件、计算过程和实现目的。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最直接的指向就是数学问题的结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更加注重整个数学思维思考的过程,对问题进行重新的预设和归纳、判断和验证,所谓数学习题教学就是在在指引中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对他们认知方式和思考模式的修正和引导,通过数学学科中常用的归纳、演绎等方式来探求数学问题的答案。解题和回顾解题的过程,是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也是体现数学能力有力场景。数学习题教学是数学思维和思考方式的教学。

笔者根据多年数学教学实践经验,简要谈谈对数学习题教学的一些想法。

第一,要让学生做好心理和数学知识的双重准备。相信不少老师都有这样的无奈经历:每一次考完后的试卷讲评是最不好上课的,因为学生大多不能进入状态,不能跟着老师的步调走,课堂情绪烦闷,死气沉沉。

其实这种现象的发生源自学生心理身理的不佳状态,他们在心理上还没有足够的自我调整能力,加之本身数学知识的匮乏,必然导致习题教学效果的不理想。所以,在进行数学习题教学之前,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和疏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不足的一面,也肯定他们的优点。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更好地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学。

第二,把握学生层次水平,采取有效习题教学方式。就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讲,他们的数学认知水平肯定有高有低。所以我们在进行习题教学的时候,要与大部分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相应得当,找到最适合学习发展的区域,将学生个人的认知部位与习题教学的合理情境有效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他们最舒服的心理状态完成教学互动过程。经常有学生产生这样的错误感受,在老师讲解完习题后自己仍然不知道如何动手做,就贸然以为自己不是学习数学的种,天生没有数学理解能力,以致他们把自己学习方法方面的原因抛在脑后,不能深层次的认识到自身的问题。这样在下一次的解题过程中,有一次卡壳,再一次束手无策,没有真正的把握理解知识,又没能在有效的习题练习中巩固原来的知识,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刚才提到的问题。所以数学习题教学的重点应该在于变换式的融会贯通,不能只追求习题的数量,而要有质的提高,鼓励学生深入发展。 转贴于

第三,教师尝试着亲身做习题,以身试题,才能有效地完成数学习题教学的任务。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教辅参考资料在设计习题的同时也设计了解题思路,这就给了数学老师偷懒的机会,让老师失去了亲自解题的条件。其实,大多数数学教师也明白,重要的不是解题的结果,而是去求证、解答的过程,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这些都只有经过教师的亲身体验,才能够为学生还原出来,把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思维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也能体会到解题过程的艰辛与乐趣。但是必须认清一个事实就是,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教师的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教师面对教材书上的数学语言与图画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和认识,但学生并不能达到老师的同等水平。窃以为,数学习题教学的失败大抵源于此。以中学的数学能力,很难把书本上的文字图画在短时间掌握成习题思维。但是这又有可能造成另一个极端——题海战术。平心而论,两个极端都是有害无利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把握好平衡,以免影响习题教学的质量。通过教师亲自做题,可以教给学生积累解题技巧,通过日常的有意识积累,逐渐完成解题方法与技巧的自主掌握。

第四,在中学数学习题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时刻要有一颗汲取和总结的心。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吸收对自己教学有用的东西。数学习题教学可以分为解答和求证两个部分。解答就是搞清问题、拟定思路、着手解决、回头检验这几个过程。最近几年,我国的数学方法和思想研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涌现了一大批研究论著。这些文著中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精髓,深入了解数学教育研究者的思想,很容易找到实际习题教学中与之吻合的切入点,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中学数学习题教学都有着重大的参考意义。

总之,要增强习题教学的效果,就要争取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和技巧,结合运用各方面的资料,真正完成习题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参考文献:

[1] 霍奴梅. 习题课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2] 蔡苇. 试析习题课的重要性及教学方法[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