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技术培训范文
时间:2023-03-27 17:18: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技术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结合农民大学生学历教育,搞好技术培训
为了提高农民素质,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由国家劳动与人力资源部进行组织,在农村培养一批有学历的农民大学生。具体工作由佳木斯市技师学院负责,为了使农民在学到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实践经验,佳木斯市技师学院决定在市、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选拔有经验的教师,利用农闲时间,到农村进行授课。全市共选拔了50多名教师,到全市部分村屯进行授课,已培训农民1.8万人,目前正在进行之中。
2、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活动,搞好培训
今年年初,按照省委组织部工作部署,我市开展了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活动,该活动为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传播农业先进技术、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了平台,我们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全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积极响应,大力配合,开展了以水稻、玉米、大豆粮食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标准化栽培技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高效低毒低残留植保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重点,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内容的传授理论技术活动。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深入农村一线,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深入开展对种养大户、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社领办人等农村实用人才现场观摩,实地指导,使理论技术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全市共有1.2万农村党员通过网络和现场培训等方式接受了培训,全面提高了我市农村党员干部的理论素质。
3、结合农业专家技术协会平台,搞好技术培训
佳木斯市农业技术专家协会是隶属于佳木斯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社团组织,已成立多年,主要由全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各科研院所的优秀科技人员组成,会员达260多人,遍布全市各县。每年农闲季节,专家协会都组织专家深入村屯进行科技培训,把最先进的农业技术直接传授给农民,各科研单位也利用专家协会平台把自己研制的新品种,新技术直接提供给农民,让农民直接受益。全市每年通过组织各科研院所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在30次以上,培训农民1.5万人次。
4、结合植物检疫执法活动,搞好技术培训
每年植物检疫都要对全市种子市场进行检疫检查,防止病虫害的传播,让农民购买到放心的种子。同时对种子经销商进行培训,使种子经销商能按植物检疫条例进行经营,保护农民利益。在检查中通过发放农业技术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方式解答农民提出的热点问题和技术难题。同时通过“农业科技直通车”派专家到现场进行指导,每年派专家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150次以上。很受农民欢迎。
篇2
关键词:农业机械;机械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5.026
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所以,相关部门应安排阶段性的培训,提高培训质量,为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同时,也要促进国家的机械技术水平向着现代化发展。
1当前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
1.1学员自身问题
一些学员在培训过程中,对相关知识不够重视,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不仅会为技术培训课程带来影响,还会因为操作知识掌握能力弱,在操作机械过程中,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一些学员自身知识单薄,难以掌握机械使用原理,在机械修理过程中,将一些完好的部件淘汰,使机械成本支出增多。
1.2缺乏创新意识
在农业机械技术培训过程中,一些培训教师不能根据学员的需要对培训进行创新;一些教师将其他地区的耕作经验引进到培训教学中,没有结合本地的土地特征对学员进行培训,培训效果很难提升;一些教师培训模式落后,无法更好地为学员或是农民传授新型知识。
1.3培训设备老化
一些农业地区在农业机械技术培训过程中,无法提供先进的机械设备,在培训实践中,教师很难利用老化机械对技术加以创新,只能根据机械的功能为学员培训落后的知识技能,不仅会影响学员学习的积极性,还会影响培训效果。
2做好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的对策
2.1培训理念的更新
目前,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理念比较落后,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很难做到为农机用户服务,使农民以及学员的技术发展受到影响。所以,培训教师以及培训机构应该树立新的培训理念。随着农业机械技术的更新与发展,部分地区农民的农业知识与技术较为落后,希望自身知识体系得到全面系统的更新。首先,相关培训人员应该了解农村地区机械技术水平的发展程度。其次,培训人员要了解农民的需求。最后,培训人员应该根据农民的需求选择培训的内容,使培训的质量达到最好。培训的理念就应为农民服务,为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
2.2培训要因地制宜
目前,一些培训人员还在以传统的经验式培训法开展工作,在每个农业地区,都使用同一经验方式进行培训,无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安排,导致培训知识落后,培训效果不理想,农民难以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无法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所以,相关人员在培训过程中要做到因地制宜,首先,要摒弃传统的经验式培训方法,创新培训;其次,相关人员要对培训地区的土地以及使用机械进行了解与分析,选择能够提高当地农业产量的机械作为培训基准。最后,培训人员要了解当地学员以及农民的知识水平,制定培训内容与制度,科学地设置课程,根据当地农业的变化,对农民加以培训,保证农民所学到的知识与技术能够适用于当地环境,为提高农业产量、提高农村经济收入而努力,只有农村发展良好,才能保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2]。
2.3提高培训教师的自身素质
目前,一些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较低,技术知识较为落后,无法为学员及农民提供先进的农业机械技术知识。所以,培训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培训教师的专业素质。首先,要安排培训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学习,保证教师掌握的技术能够及时得到更新。其次,培训机构应定期安排教师了解新型农业机械,保证教师能够将技术应用于实际机械中。最后,必须要求培训教师掌握新知识,创新培训模式,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农村的发展努力[3]。
2.4联合农业机械生产商进行培训
目前,一些农业机械技术培训机构在培训过程中,只是单一的将技术理论知识教授给农民,农民没有进行过实际操作,很难领会技术的真谛,在生产过程中,因为实践能力差而无法更好的进行技术更新,导致技术培训失去意义[4]。所以,农业机械技术培训机构应该与机械生产商联合,要求生产商提供先进机械,培训教师利用机械设备,现场培训使用技术,让农民亲自操作,待操作合格后方可完成短期培训。这样,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机械技术水平,还有利于机械生产商的产品宣传,促使农民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机械技术的实际应用水平,选择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机械生产商,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
3结语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民机械技术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培训机构必须对自身工作负责,要更新培训理念,使培训教师可以为了农村的发展与农民的生存努力。培训机构必须重视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安排教师定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师资力量,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秋云.新时期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对策研究
[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08):122-122.
[2] 田旭.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3,(10):50.
[3] 刘占良,吴利华,刘君梅,等.对农业机械化系统问题的探讨[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3,(06):39-41.
[4] 卢晓玲.新时期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对策研究
篇3
数学是一门与数字打交道,研究事物数量关系等辩证关系的学科,是人类科研研究的基础,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同时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小学数学是学习数学课程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与训练,这是由数学这门学科本身性质决定的,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基础,起到对事物认知的启蒙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与训练创新思维需要坚持的原则
(一)对教学主体加以明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动手动脑的神经系统支配协调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能力的对象是学生,所以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应该明确与学生之间的辨C关系,明确数学学科培养的是学生哪些能力,对其加以正确引导,使其能够自主学习、思考与提问,使学生表现出高度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要为学生创造数学知识运用的机会条件,才能为创新能力的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范围。
(二)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创造,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创造有利于保持良好学习环境的条件,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增加乐趣,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通过教师幽默的语言与生动的演示增加几分趣味性,学生愿意跟随教师的思路,参与到学习中来,享受学习带来的无限乐趣。
数学学科的学习每天都在与数字、公式打交道,面对复杂一些的题目需要动脑,常常令学生抓耳挠腮,难免会产生厌倦、缺乏热情的心理表现。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数学又是一门在很多学生看来很枯燥的学科,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是使其端正学习行为的重点,也是提升创新思维能力的重点。虽然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但是他们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如果使其亲身接触到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就会集中起来。小学数学中通过教师生动有趣的教学设计,活跃课堂气氛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尤为注意采取有效、有趣的教学方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发散思维,充分发挥创新思维的作用提供有利条件。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及其训练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主动提问
主动提问是学习自主性的体现。有疑才有问,有问题的产生才会思考,思考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创新思维的产生,所以,也可以说问题是产生创新思维的原动力。教学活动中应注意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教师的帮助解决问题。由教师提出问题或者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多鼓励大胆提出问题,循序渐进地给予指导,对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奖励,调动学生勇于提问发言的热情,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创新思维便会得到很好的训练与提升。
(二)创造机会向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的任务是学,教与学才是完整的教学活动构成因素,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义务与责任当然是传授知识,但是不能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过于古板,不能忽略学生主体地位,不能不考虑到学生的感受,要对其表现给予激励,给予启发与引导。将教学活动看作是一部“戏剧”,如何导演好“戏剧”,关键是教师这位“导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在这场“戏剧”中设置提出问题的情景,给予学生为解决问题创造机会,使学生作为“主角”积极思考探索,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竭尽全力激发出创新思维演好这部“戏剧”。
(三)引导学生大胆尝试
问题是尝试的基础,有问题才会尝试,而尝试促进创新能力的产生与发展。尝试是探索与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激发创新思维能力产生的行为。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对教学方法、思想观念进行创新,改革教学方法,设置多个问题,使学生尝试逐步解决问题,不断提出新问题,不断解决新问题,这样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的尝试,得以激发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激励因素的运用,使其大胆猜想,大胆尝试创造。
篇4
关键词:艺术设计;合实训;新实践能力;教学
如今高等艺术设计院校发展可以说空前繁荣,现代的设计师们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繁忙,艺术设计专业已经与社会许多方面发生关系,如科技、美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等等;这就需要从事艺术设计教育的我们突破原有的纯艺术教育层面,更新知识结构并产生丰富的教学内容。
在以往甚或当下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就是学院派的课程体系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差甚远,学生在大学期间所掌握的知识不能满足他们进入社会实际工作的需求,总结起来大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现有的设计公司或者企业还没有把设计作为设计研究的核心;二是学生没有意识到市场环境和材料、工艺技术、成本等诸多条件的制约。究其原因是什么?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在课程设置方面缺少系统化的设计以及成熟的综合实训教学体系,由此学生在学习及社会实践过程中问题百出。就目前学院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设置,单项课程的内容和所取得的成效是没有问题的,但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就会出现能力培养水平不高、知识传授内容重复、知识结构断层等现象,课程缺乏承上启下的连续性,也不能与其他单项课程构成完整的体系。其实通过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建议》中明确指出的:“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已经强调了设计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将综合实训课程纳入一个科学、规范、系统的整体教学环境中,并成为课程体系进行更新、完善和良性循环的重要动力是必然之趋”,因此,要深刻理解综合实训的内涵,并结合学院自身特点实现培养对象的个性化发展的目标。
一、艺术设计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的内涵
综合实训是新形势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程内容,既要强化艺术设计教育的理论基础,又要突出学生面向社会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务实的教学方式。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基本设计原理的运用和设计表达能力等等,借此将他们原本狭窄的视觉、比较闭塞的思路迅速打开,并通过规范化、合理化的程序,使学生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方案,最终为他们走向社会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综合实训与其它的单项设计实训课程的区别就在于更注重学生素质的综合条件,对以往单项课程知识的整合能力。至今为止综合实训课程都是以虚拟的项目和社会实际设计项目作为两大主要内容,在虚拟项目课程中,通过学生丰富的想象来完成课程目标,感性成分多于理性思考;虚拟项目教学是建立在合理设计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表达自己对设计内容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与此同时,以社会实际应用项目作为综合实训的内容时,更需要悉心挑选那些可以纳入课程之中的项目,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教学,形成个性鲜明的设计作品,是实现综合实训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就是说在实训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两者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相辅相成的重要内容。
二、综合实训课程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实训的平台。在我国,以艺术设计工作室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已经办的如火如荼,比如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等等,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工作室的发展可以为学生提供在校内的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能够接触到社会实际项目并与市场接轨,这样学生不论在设计思维还是在专业技能方面都得到全方面的锻炼。同时学生也为自己能够进入工作室学习而增添对专业研究的信心。除为学生提供校内的实训基地也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如与所在城市较为知名的设计公司进行交流与合作,设立实习实训基地,定期向设计公司推荐优秀的学生进行实习,参与公司实际的项目工程,并在工作中将自己创意与施工工艺、材料等设计因素相结合,从而避免学生作品纸上谈兵。学院也可以请业界优秀的设计师以讲座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如江南大学与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教与学的设计人才培养的合作模式就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其次,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在综合实训环节中和学生建立了一种平等、互动、互助甚至是合作的关系,要求教师的职能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习的管理者,还要能起到协调各种关系、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面对学生的质疑和见解要平等的接受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尤其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中,教师更应提高自身修养,以发展变化的学生观应对学生越来越强烈的对于未来及现实空间的探索欲。环艺设计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也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锻炼和提高的平台,在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也丰富了教学内容。
笔者认为通过综合实训对学生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意能力的要求,必然引起其它教学环节的相应调整,促使综合实训前期的单项(实训)课程及整体组群课具有系统性和规范性的变更以满足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伟 吴灿,《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2. 吕金龙 康 帆,《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篇5
1.1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生源问题
当前接受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一些农民对农业机械技术培训抱有消极的态度,这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上构成了对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隐患,导致农机使用中出现各种安全事故、维修频繁、费用高等一系列问题。
1.2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创新问题
农业机械技术培训需要有针对性和新颖性,没有创新的农业机械技术培训不能起到指导的作用,不能吸引广大农民接受农业机械技术的培训。
1.3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结构问题
当前很多地区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知识结构、培训结构、培训方式都存在僵化问题,不能够根据区域实际切实地展开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
1.4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支撑问题
很多区域对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缺乏必要的支持,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局限于传统的内容,由于没有先进的机械培训设备,导致农民对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也没有了必要的保障。
2新时期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的措施
2.1树立新时期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的新理念
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要为大农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要树立“为农民服务,为广大农机户服务”的理念。由于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广大农民对先进农业机械知识、农机设备的渴求不断加强,而目前我国多数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仍然偏低,所掌握的农机技能也相对落后,农机培训部门应满足农民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需求,不断提升农机培训的质量。
2.2更新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的方式
我国农村的出路在于精耕细作农业,应该因地制宜地选择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方式,使劳动者掌握农业机械正确的使用方法,从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劳动者负担。因而培训地方、培训方式的选择,应该视各乡镇的实际条件而决定。
2.3创新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的教材内容
要不断提升培训队伍的能力和素质,从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的内容上着眼,培训机构只有不断革新教材,不断完善和更新机械设备,才能使农机培训跟得上农机科技发展的步伐。
3结语
篇6
【关键词】农机技术;培训;现状;对策
1农机技术培训的现状
农机技术培训是指对在相关农业、农机部门的领导下,通过多种渠道、方式对农民进行农机技术的普及和培训,使其能够掌握最新的农机技术从而促进我国农业行业发展。可以说是农机培训技术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但是就目前而言,农机技术的培训工作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培训力量薄弱。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加之我国农机推广工作起步非常晚,因而无论是在方式还是在技术方面,我国农机技术培训工作远不如发达国家。目前农机技术的培训工作仍然停留在讲座、培训班中,这样就会无法针对最新的农机技术设备进行有效的培训支持,使得我国农业机械设备无法被农民们认可。②农机技术培新内容落后、单一。就我国现代化农业而言,农业生产已经不再是以粮食生产为主,出现了生产、加工等新兴产业,形成了新的农业格局。但是农机技术的培训工作更跟不上时展的角度,仍然只偏重于粮食耕、种、收等,缺乏有效的新技术培训机制。③农机技术培训领域不够宽、培训工作资金投入不足。目前农机学校培训单一,多数仍只是培训农用车、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方式跟不上发展,迫切需要拓宽培训领域和创新办学方式。虽然国家非常重视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是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经费投入有限。而且很多地区的政府财政吃紧,无法提供专项的培训经费,这严重阻碍我国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开展。④农机技术培训人员专业素质不足。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农机技术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技术培训人员必须摒弃以往的知识,结合时代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并采用新的培训方法,提高农机技术培训工作质量。
2农机技术培训的对策
2.1增强农机技术培训力量
在新形势下,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就应当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寻求新的培训工作方法,并结合新理念加大农机技术培训力量,从而保障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如加强合作办学,保证农机技术培训工作更加有效。例如某地区农机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增加投入力度,充实服务内容,在培育发展农机大户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和引导农民成立农机合作社。同时对农机合作社管理人员、骨干技术人员和一般社员进行了规范性建设、财务管理、机具保养维修、跨区作业常识、农机安全生产知识进行多层次培训,从而农机技术培训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另外,农机部门还应当深入了解当地农机装备结构、农机化科技应用水平、农机农艺结合状况、农机服务体系及机耕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听取农民诉求,收集农民对农机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农机技术培训工作模式,完善农机化公益体系,将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机化推广与培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强力推进,集聚新的力量,从而真正提高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质量。如建设公益性的农机培训技工学校,使更多的农民能够免费接受培训,真正加强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师资力量。
2.2丰富农机技术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
农机技术培训不应当只以农业生产技术为主,还应当进行拓展。从事农机技术服务的绝大部分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在培训中应结合当地实际农业生产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质量。在农机技术方面,相关培训部门应当选择最新且适用于当地农业生产的农机技术,同时还可以结合农业生产活动进行专项培训。比如山东某市结合当地的农产品种植状况,开展了以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等各种联合收割机和大型饲料青贮机、根茎作物收获机、免耕播种机等新型农业机械为主的技术培训工作。为了提高培训工作质量,培训人员采取了就近分区、分班开课的方式,并将理论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制订通俗易懂,直观实用的教学方案,除了进行《新型农业机械使用与维修》教材讲解外,还详细分析了新兴机械的使用方法和故障维修方法。而内蒙古某地区针对当地的深松整地状况,开展了以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基本知识、深松及的使用调试及安全操作规程为主的农机技术培训。或者通过建设甘蔗、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引进先进农机技术和机型,把甘蔗、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变成农民学习农机技术课堂和农民机手相互交流的场所。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种类、地质等有所不同,在选择农机技术培训内容时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适用于当地的农业机械设备入手。另外,在纯粹的技术培训外,还可以针对农机安全生产政策、法律法规、农机事故案例分析和事故防范措施、农机安全性能知识以及年度安全技术检验等进行培训,尤其是重点做好农机安全知识的培训,保证农业安全生产。如图1所示,农机安全事故每年都有发生,且随着我国农业机械水平的逐渐提高,其事故发生率也在不断的提高。在此背景下,在农机技术培训中,突出安全操作、知识培训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直接影响到农机驾驶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安全生产的问题,又影响到农民的经济效益与农村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民能够安全地开展农业生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达到安全驾驶目的。最终加快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并真正提高农民的农机使用水平。
2.3加大农机技术培训资金投入
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应当具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这样才能购进先进的农机设备,健全农机技术培训基础设施,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培训环境。当前农机技术培训经费投入不足。这严重制约着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开展。况且我国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对农民参加农机技术培训进行经费补助,还有一些省设立了专项财政奖补资金,对取得初级、中级、高级证书的人员,进行资金奖励。因而,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发展,各级政府应当重视响应国家号召,重视加大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资金投入。另外,我国还出台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针对这一政策各地政府要积极出台与之配套的措施,利用这一机遇充分调动农民的技术培训热情。如某地农机财政部门事权和财权分开,农民群众先购机、后报账,既保证了农民购机自,又从源头上斩断权力寻租空间,确保了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同时,该政府还免费了开展了农机技术培训活动。这次培训主要是针对贫困户中身体符合有关规定的人员,进行农机操作、农机维护、农机安全知识等培训,考核合格后将发放相应的操作证书。总的来说,相关部门既要重视加大农机技术资金投入力度,还应当从政策、资金方面出发,创新农机技术培训体系,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2.4提高农机技术培训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当前形势下,农机技术培训人员应当重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顺应时展,学习技术培训新方法、新理论,从而创新农机技术培训模式,提高农机技术培训效率。①相关部门应当重视不断加强农机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了解到最新的农机设备,并确保其能够把这些技术、知识进一步讲解给农民。例如某地区分别就农机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及原因分析,《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解读,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等内容,对学员展开培训教学,主要培训人员包括公益性农机人员、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②农机技术人员要重视不断学习新知识,用理念武装自己,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机技术培训的工作中,应当深入了解当前农机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再结合现代化的培训模式进行培训,从而使农机培训更具有针对性、高效性,最终使农民获得更多的农机使用知识,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这不仅是加快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何文中.浅谈农机新技术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10:12~13.
[2]金兰英.农机新技术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20:225.
篇7
1.1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组织化程度不高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特别是基层村级千部将村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对开展农业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忽视农民实用技术和技能的提高。而做为培训主体的农民由于受年龄、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人员从业水平并不高,对农业技术培训重要性认识还不够,缺乏接纳吸收农业新科技、新模式的意识,部分农民缺乏培训兴趣,决定了培训组织难度增大,成效不明显。
1.2农业科技培训机构分散,培训经费不足
目前农业、劳动、妇联、成教等部门都开展培训,培训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个别参与培训的机构敷衍了事,培训工作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影响了培训效果。农业培训经费财政投入较少,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全面顺利开展,影响了镇村一级的培训基地和配套设施的建立和完善。
1.3培训师资力量不足,培训方式变化不大
目前的培训师资力量和数量和质量都比较薄弱,主要来源是高校专家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教师的知识层次、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得不到保证。培训形式缺乏创新,当前的农民培训模式及内容与实际联系性不强,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理论讲述多、实践指导少,信息技术运用少,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科技培训的要求。
1.4农业科技培训内容多样,效果不明显
近年来,上级农业部门先后推出了多项培训工程,从我镇的几年实施情况来看,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这些培训主要是依靠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自上而下的途径开展,农民参与培训的整体积极性相对较低,抱有应付的心态,造成了培训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加强技术培训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2.1提高认识,大力宣传,增强为农培训观念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而农民科技水平的高低是关键,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和支持农业培训工作,消除部分千部认为农民只要有事做、不上访就够了的消极认识,树立科技培训不仅是让农民掌握技术和创业本领,主要还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观念。
2.2整合培训资源,增加农业科技培训的经费投入
农业、成教、劳动等部门要加强联系与合作,形成综合优势。加强同涉农科研院校的联系和吸收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联合办训,最近两年我们同成教联合市讲师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技培训,向农民传授通俗易懂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拓展了广大农民知识层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为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支持力度,在财政资金支持上要给予一定的倾斜,保证培训的经费投入。
2.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培训师资除聘请院校专家、教授外,应以本地技术人员为主要力量。培训教师不仅仅是理论的讲解者,还要是实践生产中的操作员,在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才会受到农民的欢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是农业技术培训的中坚力量,在技术推广过程中要借助多种渠道加强农业技术的继续教育培训,及时更新理念和知识构成,学习掌握新技术、农业政策法规、市场信息等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为农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2.4结合实际开展培训,提高农业技术培训效果
农业生产具有很强时间性,要根据农民的需求,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计划,展开农业种(养)殖技术、农产品营销、农业合作社、农民创业等培训,要以农民看得到、学得会,实效强的内容为主,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农民参加培训的目的是如何更好地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农业成本,提高生产收入,因此要注重针对轻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约化科学养殖技术等进行培训,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篇8
一、工作成效
全年共完成农民培训2200人,其中培训拖拉机驾驶员263人、农机管理人员120人,农机安全教育培训1200人、农机法律法规及新技术等各类培训617人。培训工作取得了七个方面的实效:一是通过对基层农机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大家认清了形势,看到了发展农机化面临的机遇,增强了搞好农机化工作的信心,把握了工作重点、着眼点、着力点及奋斗目标,掌握了农机化管理相关业务知识和农机化新技术,提高了服务农机化工作的本领。二是围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浅旋播种机等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培训了一批新型农机具操作手,使农机操作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三是通过举办农机化新技术培训和新机具现场演示活动,为农机科技项目实施和各类示范点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四是通过对农机维修网点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及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经营管理知识、农机作业标准的培训,使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五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宣传和服务活动,使广大农民对农机化促进法等法规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有进一步的了解,激发了农民购置使用农机具的热情,全市新增农机具4363台(套)。六是通过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七是通过对拖拉机手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机械常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全市拖拉机手的驾驶技术和作业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全市新取得驾驶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资格证的人员达到270名。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市农机局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局长谭明龙任组长,党组成员刘发友任副组长,成员由监理所长张廷禄、副所长阳昌洪、科教科科长何林、管理科长张兴建等组成,由农机监理所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
(二)落实工作责任。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农机化人才培养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是推动地方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此,局领导认识十分明确,我局把农机培训列为考核各镇(街道办)农机化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年初分解下达了培训任务,在全市农机工作会上作了重点安排部署,局领导和主管科室人员经常深入督促检查和指导农机培训工作,协调解决培训问题,切实推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培训机构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从而保证了农机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制定培训方案,落实培训任务。根据培训任务、教学条件和实力,切合实际地制定了培训实施方案。把农民培训工作与目标考核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培训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体培训小组工作人员克服种种困难,深入到各镇村进行现场讲解、实地培训。今年共办农机安全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1200人,办农机管理人员培训班8期,培训120人,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10期,培训263人。
(四)围绕科技项目实施,开展关键性农机化技术培训。今年,我局承担省农机局下达的农机购置补贴、水稻机械化插秧、秸秆气化利用试点3个农机化科技推广项目,分别在禾丰、师古、皂角、湔氐等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点培训技术人员80人、农民390人。农机购置补贴新技术培训460人,秸秆气化使用技术培训370人,印发农机实用技术规范及技术简介等资料2300份。建立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12个,示范面积达8000亩。
(五)围绕购机补贴,开展农机具操作手培训。为了让农民懂得新购置补贴机具的构造原理,做到会安全使用操作,我们把农机具操作手的培训作为落实购机补贴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抽调系统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农机培训暨科技宣传服务组,由局领导任组长,分片深入各乡镇,分别举办以农机具选购注意事项,手扶拖拉机、微型耕作机、水稻插秧机的安全使用为内容的培训班,培训农民1200名。
(六)多措并举,着力提高培训质量。一是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及要求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市局主抓基层农机管理干部的培训和全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相关业务科室承担农村农机实用人才培训。二是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把集中培训、联合办班、送教下乡、上门培训、田间指导等培训形式灵活结合,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局在培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为了今后更好的开展这项工作,总结出以下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少数同志对农民集中教育培训工作有些不理解,认为农民学理论有难度,起不了多大作用,因而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不够。
篇9
[关键词]现代农业;科技;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059-01
一是在示范园区建设上要体现“三高一新”,即:科技含量高,围绕农业生产最新科技成果,广泛运用目前农业生产急需的先进科技,推动农业科技整体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高,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聚集效应,实施科技项目,实现农科教、产学研的结合,推进产业化经营,使示范园区成为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综合经济效益高,突出园区的自身经济效益、兼顾社会生态效益,通过项目化管理、企业化经营,培育和发展农业科技企业,形成“市场+企业(协会)+基地+农户”运行模式,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连接,使示范园建设走上自主开发、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经营管理机制新,注重“政府导向、法人投资、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行”,用工业生产的思路开发农业科技项目,实现经营主体的企业化和多元化,逐步形成园区建设市场化运行机制。
篇10
[关键词] 县市农业 实用技术培训 实践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298-01
引言
农业生产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要使其形成规模、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必须依托科技平台,加以拓展农业的水平,为县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在农业生产中,只有掌握了实用技术,才能及时解决遇到的农业问题, 实现科学生产,获得丰收。因此,加强对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增强农民的农业技术的运用能力,转变他们的生产观念,对县市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实施农业培训中, 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农业培训的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一、县市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
1.宣传不足,对培训关注少
对于县市农业使用技术的培训必须采用多种手段,加强宣传,以获得广泛的关注度,为培训工作的开展做足准备[1]。但是在县市具体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上,由于不注重宣传,实际受训的人数较少,培训的范围也比较狭窄,农民普遍不知道实用技术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对培训重视程度的不足,导致了技术培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受训人数过少、受训范围小也使得培训对县市整体农业的生产状况没有太大的改观。
2.投入不足,技术推广力度小
任何形式的培训都需要资源的投入,包括师资力量、资金的保障等[2]。当前在县市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上,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其投入的严重不足,培训人员不到位,投入的经费也非常有限,技术推广需要的设备不够充足,使得实用技术培训难以持续开展。对培训投入的有限性也使技术推广力度过小,达不到培训的效果。
3.方法不足,培训效果不佳
由于受训对象基本上为农民,其对理论等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因而培训注重方法的运用很有必要。但是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往往过于单一,虽然参与培训的人员较多,但能够真正掌握知识,且将其实际应用到农业活动中的寥寥无几。而且培训方法的不足也使得培训效果不明显,直观化讲解没有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难以使农民理解技术的要点。
二、加强县市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实践的应对措施
针对县市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中出现的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加强应对,以提高培训的实践性。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强化宣传,提高对培训的重视
在县市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上,政府等有关方面应当足够重视,在培训前完善组织、做好准备工作,使用多种宣传手段进行培训宣传,例如海报形式、挨家挨户动员形式、电视广告形式等[3]。则可以让农业人员对技术培训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及时转变他们原有的农业观念的作用,使他们认识到技术带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宣传到位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实用技术培训经验,合理安排培训内容、设计培训课程,根据培训目的,有规划、有步骤地开展培训工作。宣传工作越到位,人们对培训的重视越充足,参加培训的人数也就会越多,有了培训人数的保障,再结合县市的农业生产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技术,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2.丰富培训手段,增强培训效果
培训手段的恰当应用是产生良好培训效果的重要保障,在培训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提高培训的直观性、形象性,使讲解深入浅出,让人一听就懂。在此期间,可以搭建咨询平台,对提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画面、文字等使培训更加直观化,增强实用技术的推广效果。此外,培训可以与现场操作相结合,培训员在讲解技术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利用相关资源设备进行示范,让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员也能在培训中掌握实用技术的操作方法。在组织培训班等集体形式推广技术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一对一的帮带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碰到的困难与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讲解,使其弄清具体的作应用。
3.培训与实际应用并举,提高参与度
培训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还应当根据受训人员具体的农业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以提高农民在培训中的参与度。要把培训与服务结合起来,通过讲解等环节,然后根据农民的实际农业活动,到实际环境中进行技术的推广,配合具体农业的生产。如某县市的农业以生产水稻为主,则在水稻现场,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实用技术应用的引导,可以在其中划出一小部分的试验区,采用培训中介绍的对应技术进行实施应用。这个过程既使受训者能够清楚技术的具体操作,也能通过对比将农业实用技术的优势突显出来,使人们愿意在农业生产中主动采用新技术,从而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推广技术的目的,推动县市农业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加强其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应当在农业生产中进行新技术的应用。加强对县市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使更多农业人员掌握新技术,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增强培训效果,加快实用技术的推广,应当在培训过程中加大宣传与投入,采取多种培训方法增强效果,与此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培训方式,转变思维,大胆创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培训效果,实现县市农业生产的增收。
参考文献
[1]杨丽丽,杨晓琴.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思考――以古浪县乡镇网络信息站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2,15(01):12-13.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