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模式范文

时间:2023-03-27 17:18: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技术创新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技术创新模式

篇1

1技术创新风险投资

按照边际理论当外部技术创新边际产出高于内部技术创新边际产出时必将引导企业选择外部技术创新的概率提高。(Yost,Devlin1993)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在其调查的样本中有93%的风投家将CVC作为其主要的投资策略。(Kortum和Lerner,2000)认为创业企业家可能有更多可利用的创新思想。(Kortum,Lerner2000)观察到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在创新中更倾向于通过外部投资获取高水平技术专利。通过上述研究结论可以看出许多企业在创新路径选择上把CVC投资作为重要技术窗口,以此为企业快速提升技术水平和长期发展提供动力。

2国内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现状

国内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在短短的二十几年内就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涌现出一大批专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许庆瑞2001)对技术创新模式的演进和组合创新模式的内涵,进而详细阐述了组合创新的五个主要方面的关系,即功能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协调、重大创新与渐进创新的协调、创新的显性效益和隐形效益的协调、创新活动与创新文化的协调、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的协调。这五个方面的组合创新对于企业培育核心能力、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林毅夫2007)指出,让我国经济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合理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以技术引进为主,自主创新迅速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资本积累效率,快速改善要素禀赋结构,以最短的研发时间成本快速赶上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万君康2003)基于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的收益函数,分析了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机制,认为我国企业目前的情况选择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结合型创新模式更为适合。(李必强2005)以集成管理理论为视角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集成管理的功能模块,及对模块之间的系统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集成创新模式;(施培公1999)对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和模仿创新成本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利用后发优势选择模仿创新模式优势。(吴晓波2009)认为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并购加剧使得我国制造企业面临更为强大的竞争对手,为了实现技术赶超我国制造企业应加强联合,加大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以加快二次创新的技术追赶进程。(柳卸林2004)认为国外发达国家虽然有先进的技术,而国内企业并未掌握所有的技术,但中国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也存在着相应的优势,即后发优势。因此,中国要积极采取开放的创新战略,更加开放地加强与国内外各种机构的合作和学习。(陈劲2012)认为知识增值是社会系统的协同创新的核心目标,并提出政、产、学、研,以及中介机构大跨度分工合作的创新组织模式。文章从整合维度与互动强度两个维度分析了构建社会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和内涵。

3国内外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现状评述

篇2

 

技术创新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收益的复杂活动,选择科学的技术创新模式是其成功的关键。根据技术创新的方法,人们将其分为两种基本模式:自主创新模式和模仿创新模式。自主创新模式是指创新主体以自身的研究开发为基础,获得新技术、新方法或新产品的方法。模仿创新模式是指创新主体通过模仿学习先进创新主体的方法,购买、引进或破译先进创新主体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技术改进的做法。模仿创新以实现自主创新为最终目标。

 

2008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9.5%、37.7%和35.5%。是世界第二造船大国。但是。我国船舶工业自主开发设计的主流船型的性能参数与日、韩等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部分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仍未摆脱依赖国外设计的局面,重点海洋工程总承包和设计建造能力差距更大,主要船用设备依赖引进国外专利技术制造,许多船用产品国内生产尚属空白。因此。我国船舶工业正处在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已经成为我国船舶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我国船舶工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对我国船舶工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船舶工业的技术创新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一直奉行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以实现自主创新为目的,通过模仿创新为自主创新创造更好的条件和基础。《船舶工业中长期规划(2006~2015)》也明确指出。在对外合作方面,造船企业要重点引进消化吸收模块化舾装、高效焊接、切割等船舶建造关键技术,积极引进境外先进船用设备制造技术,支持大型船舶企业集团到境外投资,收购、参股具有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专业设计公司等:在自主创新方面,加大对船舶工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重点扶持船舶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自主开发和优化设计新型船舶和船用设备。

 

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之初,我国船舶工业的技术水平十分落后,船型的设计、开发、建造能力十分薄弱,而且只能生产简单的散货船、干货船等常规船舶。为打破这种局面,推动船舶工业产业升级,提高船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船舶工业先后从国外引进50多项船舶建造关键技术和10多种先进的船舶设计技术。特别是在2000年底,我国船舶工业开始引进LING船专用设备技术。并与法国GTT薄膜专利公司签订了许可证协议,与法国大西洋船厂签订了薄膜型LNG船技术引进的非排他性协议,与克瓦纳集团芬兰马萨船厂就MOSS型LING船的技术引进以及球罐半成品的采购等方面签订了非排他性协议,使我国具备了建造LNG船的能力,打破了国外造船厂在LNG船建造方面长达几十年的垄断地位。通过技术模仿创新,迅速提高了我国船舶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建造能力,推动了船舶产品结构的升级和船型的更新换代,提高了我国船舶工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并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造船大国。

 

对于一些关键的造船技术和船用产品技术,船舶建造技术发达的国家一直采取封锁的政策。我国船舶工业很难直接从外部引进这些技术。只能依靠自主研发。另外,利用模仿创新获得的技术大都是国外先进造船国家已有的成熟的技术,如果不实施自主创新,我国船舶工业技术水平将一直落后于其他国家。因此,实施自主创新是我国船舶工业获取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利用模仿创新,我国船舶工业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人才队伍,为我国船舶工业向自主创新的过渡创造了条件。在实施模仿创新的同时。我国船舶工业对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技术、具有综合提升力的重大关键技术和能够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先导技术进行重点突破,积极开展相关技术的自主研发。例如,船用曲轴一直是我国船舶工业的软肋,为了解决该问题,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中船集团、中船重工集团、上重集团等造船单位于2002年合资组建了上海船用曲轴有限公司。经过两年多的自主研发,于2004年底我国首条国产船用曲轴问世。从而一举改变了国内造船工业“船等机、机等曲轴”的尴尬局面。

 

二、中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船舶工业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技术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我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1 重视模仿创新,忽视自主创新。长期以来,我国船舶工业通过技术许可、技术合作、资本引进等各种手段引进了大量国外技术和产品,甚至通过“反向工程”等方式仿制国外技术产品。技术引进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一项新技术的引进并不代表工作的结束,事实上。工作才刚刚开始。但是。我国船舶工业未能将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有效地结合起来,没能很好地对引进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深入的消化,实施二次开发,导致许多技术在多年后仍处于引进水平。

 

由于长期忽视自主技术创新,我国建造的船舶主要集中在散货船、油船、杂货船等常规船型,而且在这些常规船型的开发设计水平上,与先进造船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我国首次建造的新船型。尤其是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仍然主要依靠国外设计,大型豪华游船、高速复合型船、大型自卸船等新船型的设计甚至还是空白。例如,同样依靠引进技术建造LNG船的韩国,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已建造出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LNG船。而我国目前只能制造出14.7立方米的LNG船,远远落后于韩国等造船技术先进国家掌握的20立方米以上的LNG船建造技术。

 

2 技术创新资源分散度较大,不利于形成技术创新的合力。技术创新资源包括人才资源、知识资源和资金资源。技术创新是一项对技术创新资源要求相对集中的活动。技术创新资源的整合是影响技术创新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更是如此。我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资源存在分散化、小型化和短周期化的特点。难以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合力,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的成效较低。具体表现为:

 

(1)技术创新的人才资源分散在船舶制造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这些人才资源不仅在地理分布上比较离散,更为主要的是技术创新的合作力度较弱,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

 

(2)知识资源严重缺乏共享交流。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知识做支撑,高等院校拥有丰富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科研院所拥有丰富的技术研发知识和技能,而船舶制造企业拥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对技术需求的内容和方向的切身体会。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管理体系,这些知识资源未能实现有效的共享交流,许多知识隐藏在各个创新主体内部。并随着创新主体的流失而流失。知识资源没能形成有效的转化机制,直接导致技术创新的成效不足。

 

(3)资金投入分散,效率低下。大量的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分散在众多的技术创新主体之中,出现了许多低水平的技术创新活动,而重大的技术研发难以进行的局面。

 

(4)技术创新成果不能及时共享,技术创新活动在各个创新主体之间低水平地重复进行。由于缺乏技术创新成果的信息共享平台。同种技术的创新活动在多个创新主体内部进行的现象时有发生。

 

3 技术准备不充分,技术创新效果不佳。无论是模仿创新还是自主创新,要提高技术创新的实效。都必须以充分的技术准备为基础。在技术引进或自主研发之前,都要对要引进或研发的技术进行充分的分析,并做好相应的技术准备工作,为提高技术引进或研发的效率、效果打好基础。我国船舶工业引进或自主研发了许多新技术。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准备。部分技术引进或研发的周期较长,技术精密度不高,甚至还存在漏洞。

 

4 技术引进时,存在盲目性。我国船舶工业在技术引进时存在针对性不强、盲目引进的情况。技术引进缺乏系统性,从而导致技术水平的提高不是很理想。具体表现为:

 

(1)引入技术生命周期已快完结的技术。部分引进的技术在其技术生命周期已快完结,不仅造成了资金的浪费,而且对船舶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作用不大。

 

(2)技术的结构和标准考虑不充分。在引进技术时,对引进技术与已有技术的结构和标准考虑不足,增加了技术的复杂度。甚至需要付出额外的投入来整合不同的技术。

 

(3)技术引进的目的性不强。技术引进时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技术引进战略,不能盲目地引进技术。不是所有先进的技术都要引进,而是要引进最需要的核心技术。

 

5 对专利技术保护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从对专利技术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实施情况来看,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保护体系,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仍有待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还有待加强等原因,专利产权受到侵犯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一现实背景。不仅会影响技术创新主体对技术创新的总体投入,更会影响自主创新的信心,并最终影响船舶工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三、保障中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效果的对策建议

 

要实现2015年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的目标,必须有强大的技术作支撑。一方面。采用模仿创新的方式快速引进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最急需的关键技术,促进我国船舶工业技术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对引进的新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加快自主研发的步伐,提高我国船舶工业自主创新的能力,这将是我国船舶工业未来技术创新的重点,也是我国实现造船强国目标的关键。我国船舶工业必须克服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障技术创新的效率与效果。

 

1 坚持以引进技术入门,以自主研发为本。自主开发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船舶工业与国外船舶制造先进国家存在差距的关键所在。我国船舶工业许多技术始终停留在“引进——模仿——再引进”的低级发展过程中,船型的设计开发能力、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建造技术等距离国外先进造船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是我国船舶工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不足。

 

由于形成自主研发能力并非一日之功。因此。我国船舶工业必须走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并以自主创新为根本的技术创新道路。必须改变我国船舶工业一直以来重视技术引进,忽视自主研发的局面。大力提高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

 

2 有效整合技术创新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船舶工业由大到强转变的唯一途径。经过多年的模仿创新,我国船舶工业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基础、知识经验和人才资源。有效地整合这些技术创新资源,提高我国船舶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船舶工业摆脱低水平技术创新,实现重大关键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

 

船舶建造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是我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的主体,通过建立一定的共享平台,加强三方的人才资源交流、知识共享和创新成果共享,并提高三者的科研合作力度,实现创新能力的互补。形成我国船舶工业自主创新的合力。

 

3 加强船舶工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船舶工业技术创新的步伐,提高船舶工业技术创新的效果,离不开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持。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包括研发能力的建设、人才资源的培养、技术创新的战略规划、组织机构的建设等多个方面。根据中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的现状,重点应加强研发能力的建设与高层次专业人才资源的培养,为我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技术创新建设良好基础。

 

4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技术。技术引进要为推动自主创新服务。我国船舶工业要根据当前的技术状况,分析未来技术需求的方向,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技术,制定技术引进中长期规划,避免盲目引进,切实满足自身需求,达到真正提升技术水平的目的。

 

5 进一步完善专利法律、法规的建设。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为了给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强专利法律、法规的建设与执行机制。其中包括: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二是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三是加强专利合同管理,建立专利合同登记备案制度,积极引导专利人对专利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专利技术的产业化水平。

 

四、结论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的造船大国,但还不是造船强国,究其根本原因是造船相关技术的落后。为实现我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的转变,必须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提高船舶工业的技术水平。我国船舶工业坚持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技术创新道路,提升了技术结构层次,增强了综合竞争力。但是,在技术创新模式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对我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又好又快地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篇3

Abstract: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through cooperation of industry, academe and research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enhance the 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cit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carrying out technical innovation through cooperation of industry, academe and research in Shaanxi province, the pattern of carrying out technical innovation through cooperation of industry, academe and research in Shaanxi province was proposed, according to general pattern of cooperation of industry, academe and research.

关键词: 产学研;技术创新;模式

Key words: cooperation of industry,academe and research;technical innovation;pattern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004-02

0引言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或产业)、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机构在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的大力支持和协同下,按照一定的机制或规则进行结合,形成某种联盟乃至独立的实体,合作进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人才培养、实验设备和仪器的合理利用等,不断进行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消化、吸收和再生产,以实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产业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等功能的过程。[1]这种活动的产生既需要合作主体之间有效的互动,又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作为支撑。本文在对陕西省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条件做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适合陕西省产学研合作创新发展的模式类型。

1陕西省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优势条件分析

1.1 人力资源丰富陕西省是国家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人力资源丰富,现有普通高等院校76所,全省在校的大学生有近百万人。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学科领域,很多学科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共有142个专业学科(二级学科)。在高层次人力资源方面,陕西共拥有两院院士49人,拥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8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915人,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员8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83人。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73.11,科技活动人员有15.32万人,其中R&D人员所占比重为43.08%,陕西的优势学科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能够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兴主导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高层次人才支撑。

1.2 科研机构多陕西省的科研机构众多,共有各类的科研机构1061家,其中省部级的独立科研院所有97所;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国家部门专业专项实验室和国防重点实验室72个,国家大型科学工程和野外观测台站7个,国家行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和计量中心4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5个,省级工业技术研究院3个,各类测绘与勘查设计及研究机构420个。

1.3 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增加2009年,全省R&D经费支出为189.51亿元,较“十五”期末翻了一番,较上年增加46.23亿元,增长32.27%,高于全国增速6.5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支出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009年,陕西省R&D经费支出居全国第10位,R&D经费投入强度为2.32%,居全国第4位,仅次于北京(5.50%)、上海(2.81%)、天津(2.37%)。

1.4 科技成果总量持续增加2009年陕西省专利申请量为15570件,授权量为608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5858件和1341件。同时,科技成果登记总量也在持续上升,2009年达到了518件。比2004年增长了62.16%。2009年,陕西省登记的科技成果中应用技术成果所占比例最大。应用技术类成果417项,占登记的科技成果总数的80.50%;基础理论类72项,占13.90%;软科学29项,占5.60%。这些都说明陕西省的科技成果的实用性在不断增强,陕西省也加大了对科技成果的转化。

2陕西省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条件劣势分析

2.1 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企业自身技术创新投入不足,2008年,陕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区域总额的58.2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占总额的45.0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7.52%),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全省规模以上企业获得政府科技资金投入位居全国第三,占到其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的17.1%,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6倍,位居全国第一。而上述企业自身投入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技术创新发展非常不平衡,企业技术创新合作缺位等问题比较突出。2008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拨给研究院所及高校科技经费2.23亿元,仅占到其科技经费支出的1.96%;大中型工业企业购买国内技术1.88亿元,占到全国总量的1.13%。现有的合作,也主要以企业向高校、研究院所一对一地委托项目,高校、研究院所组建临时性项目组的形式进行,缺乏深层次的战略合作。

2.2 中介机构体系不完整2009年,北京市有中介组织9000多家(年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85家),而陕西同期仅有396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只有100多家,科技中介机构发育不完善,突出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信息不对称。各中介机构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统一的信息推广与交换平台,只有40.2%的技术转移机构拥有独立的网站,8.9%的机构拥有对内管理和对外推广的数据库系统。二是技术经纪活跃度不高。具有技术经纪业务的中介机构仅占32.6%;71.7%的中介机构的技术经纪人比例在5.0%;有26.1%的中介机构没有技术经纪人。三是复合型人才缺乏。57.6%的中介机构认为需要进一步改善本机构的人员结构。四是工作经费少。财政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弱,84.8%的技术转移机构工作经费在100万元以下。由于目前科技中介机构的现状,在陕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3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2008年陕西高校承担国家863计划148项,在开展项目过程中进行了成果转让的29项,占项目总数不到20%。2009年陕西高校共实现技术转移项目交易额3.35亿元,其中本地单位购买技术实现交易的1.0亿元,占29.9%,外地单位购买技术实现交易是本地的两倍多。高校专利的技术转移额600万元,在本地进行的专利技术转移额80万元,仅占总交易额的13.3%。企业对于科技成果需求不旺,缺乏动力。2009年,我省通过技术市场转让的科技成果,近五分之四流向省外,只有五分之一在省内就地转化。科技资源优势与支柱产业发展结合不紧密、产学研合作比较松散、整体的组织配合性不强,对陕西省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不强。

3陕西省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建议

3.1 人才培养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可通过联合办学以及共建研发基地的方式,形成产学研办学机构或者建立战略联盟及研发院,为陕西省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业、国防工业加快先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搭建产学研结合平台。

3.2 研究开发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可整合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实力,形成与企业关键技术需求相结合的研发模式。也可采用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的方式。[2]高校和研发机构把直接应用于企业的成熟技术一次性转让给企业,实现两方共赢。

3.3 主体综合型合作模式高校、科研院所与高新区共同创办大学科技园区,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发展高科技产业。[3]

3.4 联建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上,可以与企业合作,各方相对独立,优势互补,以协议、合同等方式形成技术与人才供求的长期或临时联建体。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进行全方位合作,签订长期全面合作协议,建立有效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孙丽文,李娜,刘伟.高校技术转移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37(1).

篇4

关键词:标准;形成机制;技术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3)09-0072-08

技术创新在社会生活以及市场竞争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已无形中成为企业、行业乃至国家的重要竞争战略之一。而技术标准作为技术创新竞争的成果之一,是内部研发的组成部分或是内部研发阶段的延续,与技术创新相辅相成,存在紧密的互补关系。由于技术标准和技术创新本质上是相互影响的,关于技术标准是否促进或者阻碍技术创新,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答案。虽然技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表现出限制技术创新成果的选择,但是与此同时,它也为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提供了新的机会。技术标准化不仅是对技术创新的保护,更是新技术扩散的重要途径。而Allen(2000)通过对比分析四个案例得出技术标准对技术创新正的作用远远大于其负的作用的结论。

在“技术专利化一专利标准化一标准垄断化”的全球技术许可战略中,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最高目标,应该就是将自己的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然后推而广之,使其成为“市场标准(即至少达到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最高目标全球标准)”。那么实施怎样的技术创新战略,或者说采取什么样的技术创新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符合“市场准则”的技术标准呢?

一、技术创新的驱动力分析

技术创新从根本上可以分为原创创新和跟进创新,而跟进创新由于知识产权等相关方面的限制往往很难实现质的飞跃,更难以成为事实上和法律上的技术标准。因此,将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联系起来时,最有价值的研究是对原创技术创新的分析和探讨。创新的流程不是简单的线性,而是不断反馈修正的循环过程。当存在以下情况时,技术创新系统就应该对前向步骤进行反馈修正,以明确创新方向,确保创新质量:R&D环节表明技术创意存在欠缺时、产品设计阶段表明技术开发存在问题时、市场开拓时表明产品设计可能存在问题。

从技术创新的驱动力层面来看,原创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力是来自技术发展的驱动和市场需求的拉动。技术推动层面的技术创新主要依赖于新技术的自我更迭,它的焦点主要在于技术自身的进化发展,创新成果有可能偏离市场预期,导致技术创新的浪费。而市场推动层面的技术创新则主要依据市场需求导向进行相应创新,该种驱动模式提高了技术创新成果的有用性,但是有可能背离技术发展的规律,导致技术创新的无效。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技术推动型技术创新更加注重创新质量,而市场拉动型技术创新则更有利于创新的效率。

从技术创新的主体层次来看,技术创新是由企业主导、行业协调以及政府影响等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离开了企业主导,技术创新无从谈起;离开了行业影响,技术创新将因无法获取行业资源而降低创新效率;离开了政府的引导,则技术创新将无法明确竞争方向,方向不明确的竞争又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技术推动一市场拉动”驱动力模式将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两种技术创新的驱动力融合在一起,并综合考虑企业、行业协会以及政府组织的作用。该模式认为技术创新并不是由单一驱动因素所导致,也不是单一层次所能决定的,它是由各种内部以及外部等综合因素所共同决定的。“技术推动一市场拉动”驱动力模式往往是在市场潜在需求的指导下,寻求潜在技术的新应用和多种潜在技术的综合应用。这种模式的技术创新,往往开发出全新的产品,从而激活市场的潜在需求,形成新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对产业结构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通过上升为技术标准又反过来促进新市场需求的产生。图1显示了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技术标准的形成机制分析

市场标准的形成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直线式或者累计式的流程,迭代循环以及无用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标准的存在没有必要。正是因为标准选择的反复斟酌,才能为社会筛选出最具福利效应的技术创新成果。

在技术创新向技术标准转化过程中有诸多影响因素,其中主要有:政府行为和行业组织、经济的稳定性;产品的价格、分销以及促销;企业将技术创新转化为技术标准的能力等。与技术标准相关的准入机制的不同政策导致不同的技术创新程序。同时,从创新的风险以及技术标准和网络效应相结合产生的消费者福利两方面平衡的角度出发,认为市场对技术标准形成的导向以及政府、行业协会对技术标准发展方向的导向同等重要(chinyelu Onwurah,2009)。然而,就目前现实中所有市场标准的形成机制来分析,它们基本上都是由基于市场导向或者基于行业协会、政府指导这两种机制所形成的。

1 技术标准的市场形成机制

Luis Cabral和David Salant(2008)认为遵循市场自身的运作机制,保持多标准并存竞争的情况不仅有利于维持高标准的技术创新支出,同时比政府或者行业协会指导形成的标准具有更高的消费者盈余和社会福利。从这个角度来看,技术标准的市场形成机制更能保证筛选出最符合市场预期的技术创新成果,从而使消费者福利达到最大化。

由于占据技术标准的实体将会得到巨大回报,因此假定理性创新主体都会选择技术创新。假设有技术创新成果的个体为S,无技术创新成果的个体为N(如图2)。若市场状态为(N,N),表明市场上不存在技术创新成果,此时市场上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技术标准;若市场状态为(N,S)或者(S,N),表明市场上存在单一的技术创新实体或者一组技术创新实体,此时毋庸置疑,该单一的技术创新实体将成为技术标准的持有者,或者该一组技术创新成果经过协商或者竞争,最终形成单一技术标准或者几种技术标准并存的状态;若市场状态为(S,S),则此时市场上每个实体都有自己的创新成果,那么技术标准占据地位的竞争也最为激烈,但最终经过协商或者优胜劣汰式的竞争,市场上形成单一技术标准或者几种技术标准并存的状态。

与此同时,市场上无技术创新成果的实体也可以通过创新投入从而拥有技术创新成果,从而形成一种标准形成机制的循环。

2 技术标准的行业协会、政府指导形成机制

由于占据技术标准的实体将会得到巨大回报,因此假定理性创新主体都会选择技术创新。根据囚徒困境理论,假设市场上只存在两个技术创新实体,如果市场上不存在行业协会和政府的指导,技术标准的形成纯粹由市场主导形成,那么此时技术标准的形成是由各个创新实体通过自身实力或者恶意竞争来影响消费者基数,这种途径往往导致整个市场选择出总社会福利最差的均衡状态(如图3)。

如果存在A和B两个实体,A实体进行技术标准恶意竞争,对方维持现状,那么进行恶意竞争者将得到3份回报,而维持现状者将得不到任何回报。如果A实体维持现状,而B实体进恶意标准竞争,那么A实体得不到任何回报,而对方将得到3份回报。经过权衡,A实体会选择恶意竞争以得到1份稳定的回报,B基于同样的考虑,也会选择恶意竞争,那么它也会得到1份回报,这样总的社会福利等于两者之和为2份回报。而如果双方都不进行恶意竞争的话,每个实体将会得到2份回报,那么总的社会福利为4份回报。然而,在不存在正的外力引导作用的情况下,基于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假设,每个参与者最终会趋于选择恶意竞争,使得总社会福利为最小值。

此时,行业协会以及政府组织的引导作用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最为重要的。他们通过对技术标准制定相对明确的技术标准方向,或者促成各个技术创新实体协商确定一个或多个并存的技术标准,亦或制定相应的失信惩罚措施等来规范竞争市场,那么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技术标准竞争的方向,形成良性竞争,实现社会福利的相对最大化。研究表明,当存在“市场失灵”等因素可能导致技术标准化过程中标准的兼容性差、标准的厂家偏向、对弱势厂商的压制等,以及当标准涉及到产品质量、安全、健康以及环保等与消费者切身利益相关的产品类标准、基础性标准的公共性问题时,行业、政府的直接干预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尽管市场根据用户基数选择技术标准具有很高的效率,也更能适应消费者预期。但是市场自身的选优机制也存在无法避免的缺陷,最为重要的就是恶性竞争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技术发展方向错误,从而最终导致消费者福利受损。因此,行业协会以及政府对技术标准的指导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创新模式与标准形成的匹配关系分析

鉴于从技术创新的驱动力来分,技术创新有基于技术发展驱动的模式和基于市场需求拉动的模式;而从技术标准的形成机制来看,技术标准的形成有基于市场竞争主导的形成机制与基于行业协会、政府指导的形成机制。为此,可构建一个以“创新驱动力”为横坐标、以“标准形成机制”为纵坐标的技术创新模式与技术标准形成的二维匹配图(如图4)。

从技术创新模式与技术标准形成的二维匹配图中,可以看到它们之间存在有四种相互匹配关系,这也就意味着基于技术标准形成机制的技术创新模式可以有以下四种模式。

1 “市场竞争”型模式

典型特征:在基于满足市场需求的驱动力主导下的创新与通过市场竞争、经历优胜劣汰考验的标准形成机制的有机结合。

机理分析:由市场需求激发新的技术创新,并通过市场竞争的选优机制筛选出市场标准,因而此种市场标准基本上是属于“事实标准”。鉴于“市场竞争”型技术创新模式与市场密切接轨,因此也是创新效果最好的创新模式之一。由于此时创新实体的创新是基于市场需求的拉动所激发出来的技术创新,很容易被市场认可接受而成为市场上的“主导技术”,所以这种创新能够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创新效果,进而避免出现无效的创新。然而通过市场形成机制来选择市场标准虽然有可能选择出消费者最需要的创新产品或技术,但是却也无法排除具有强大影响市场导向能力的创新实体对消费者的选择心理进行“强制”引导,最终导致市场选择出低质量的创新产品或技术作为技术标准,最终影响消费者福利。

关键问题:需要具备何种能力,通过利用何种手段、借助于何种途径,整合哪些方面的资源,才能达到有效刺激消费者预期,提高用户需求基数的目的。

实施条件:实施该创新模式的创新实体不仅需要具有高度的市场敏感性和消费者心理导向的洞察力,强大的研发团队以及丰富、可持续供给的研发资源。同时,由于技术标准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市场自身的竞争来实现的,这就要求创新实体应该具有很强的营销能力以引导消费者的心理趋向,同时还必须具有在关键时刻能成功游说行业协会、政府获得支持的能量,先期取得政府采购订单或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扶持,以通过政府采购的示范性效应来影响市场预期,进而达到激发消费者的消费预期,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基数,最终促使本创新实体的创新成果能成为真正的市场标准。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无线通信市场上两种技术标准的竞争就是比较典型的“市场竞争”型案例,一个是由爱立信、AT&T和SBC支持的TDMA标准,另一个是由高通、贝尔大西洋、纽约电话公司支持的CDMA标准。当时双方势均力敌,都无法使自己的标准成为市场标准,而高通公司则聪明地通过游说政府得到了行业协会的支持,来达到迫使制造商们生产CDMA产品,进而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基数,最终成为美国通信行业的“事实标准”。

2 “技术竞争”型模式

典型特征:在基于技术自身发展的驱动力主导下的创新与通过市场竞争、经历优胜劣汰考验的标准形成机制的有机结合。

机理分析:该象限的创新驱动力主要是来自于技术发展的推动,同时通过市场竞争的选优机制的运作成为市场标准,因而此种市场标准也基本上是属于“事实标准”。由于这一创新模式主要是基于技术发展的自身规律来推动创新,因此技术的成熟性、可靠性、系统性和配套性将影响到创新产品或技术的有效推广,进而影响到市场对新技术或产品的认可与接受;而通过市场形成机制来选择新技术作为市场标准,则意味着该项新技术必须经历无数艰难的市场推广与宣传,必须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对未来的消费群体进行广泛性的培育与认知,以促使该项新技术成为市场上的主导技术。此外,其它替代新技术的出现也将会影响到该项新技术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能否成为市场的主导技术,从而决定着采用此种模式实现成为“市场标准”目标的努力能否成功。因此,能否快速有效地将创新技术培育成为市场上的“主导技术”是关键。

关键问题:需要具备何种能力,通过利用何种手段、整合哪些方面的资源,才能达到将创新技术培育成为市场上的“主导技术”。

实施条件:实施该创新模式的创新实体不仅需要具有极强的技术研发能力,还必须具有把握当代技术发展趋势、跟踪技术前沿的能力,具有能确保新技术的研发具有消费可行性的能力;同时,要求其所创新的产品或技术在性能上具有独创性、新颖性。由于技术标准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的,因此是否具备有效地将创新技术培育成市场上的“主导技术”的市场营销能力则成为关键,这就要求创新实体必须具有优势的推广团队,良好的运营策略和市场运作技巧,具备有效地左右市场,快速地实现用户安装基数,影响市场预期的能力;此外还要具有卓越的生产制造能力,能够先于竞争对手获得产品成本和质量控制方面的优势;在关键时刻具有影响行业协会、政府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依靠国家和政府的扶持,借助它们的力量,实现将其产品或技术快速推广,进而达到将其创新技术推进成为市场“主导技术”的目的。

杜比公司就是通过采取类似的“技术竞争”型战略来促使自己的技术成为音乐和电影产业的“事实标准”。其通过对将其杜比技术授权给具有一定技术资质的音响设备制造商,而对内含杜比降噪技术的录像制品,则采取免费提供这项技术的市场竞争策略,从而建立起了录像制品的销售增长与播放机的销售增长互相促进的正反馈回路,达到激发消费者的消费预期,进而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基数,实现了令杜比技术成为无所不在的产业“事实标准”。

3 “技术指导”型模式

典型特征:在基于技术自身发展的驱动力主导下的创新与通过行业协会、政府根据行业发展指导的标准形成机制的有机结合。

机理分析:该象限的创新驱动力主要是基于技术发展的驱动作用,通过行业协会、政府的指导来成为市场标准,因而此种市场标准基本上是属于“法定标准”。由于选择这一创新模式主要是基于技术发展的自身规律来推动创新的,因而创新成果有可能并不是市场所急需的,不一定具有现实的经济价值,从而不易于成为市场上认可的“主导技术”,同时也无助于避免降低社会福祉的创新;而通过行业协会、政府指导形成机制来选择市场标准虽然能够选择出相对比较适合市场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的创新成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强势创新实体的“强加”效应。但是这种标准形成机制会不可避免地忽略少数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导致“多数人的强制选择”,而且如果行业协会、政府选择出现偏差行为,那么对技术标准发展的影响更为深远和彻底,最为典型的现象就是实施此种创新模式所形成的市场标准往往会出现落后于市场需求的现象。

关键问题: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借助于怎样的途径,整合哪些方面的资源力量,才能实现成功游说行业协会、政府立项,获得制订标准话语权的目标。

实施条件:实施该创新模式的创新实体在技术上一方面必须具有极强的技术研发团队与研发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把握当代技术发展趋势、跟踪技术前沿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必须拥有完备的生产制造系统和较高的生产能力,在产品成本和质量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能够做到以较低的生产成本、较高的质量和快速的速度来满足市场需求,以此为将创新技术上升为市场认可的“主导技术”而奠定技术基础。由于技术标准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行业协会、政府的影响和指导来实现的,获得行业协会、政府的立项,从而取得制订标准的话语权是另一个关键点,这就要求创新实体应该具有很强的政策敏锐性,以及游说行业协会、政府组织的能力,以及能够适时、准确地掌握政府未来的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导向,做到不失时机的、因地制宜的实施各种游说策略。同时,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体系,特别是能够做到及时、准确地收集到所在领域的、国际的、最新的标准动态情报,这是成功实现说服行业协会、政府立项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韩国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初期阶段就是采取了类似“技术指导”型战略,韩国政府在国内有部分电信运营商以及设备供应商强烈反对的情况下,坚持把CDMA作为韩国的通信技术标准,从而使韩国由移动通信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迅速成长为该领域的领先国家。

4 “市场指导”型模式

典型特征:在满足市场需求的驱动力主导下的创新与通过行业协会、政府根据行业发展需要指导的标准形成机制的有机结合。

机理分析:由市场需求激发新的技术创新,同时通过行业协会、政府的指导来运作而成为市场标准,因而此种市场标准基本上也是属于“法定标准”。选择这一创新模式由于与市场密切接轨,因此这也是属于创新效率很高的创新模式之一,同时也有助于避免无效的创新;然而由于它是借助于行业、政府的力量来将创新技术或产品转化为市场标准的,这就意味着市场上的哪一项或几项标准最终是否能成为“市场标准”的话语权掌握在行业、政府的手中,综合平衡市场各创新技术或产品的优势,避免强势创新实体的“强加”效应,在协商的基础上实施取长补短的方式,选择出相对比较适合市场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的创新成果是此模式的基本思路。如何将自己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起草“市场标准”的蓝本则是实施此模式的关键所在。

关键问题: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整合哪些方面的资源力量,才能实现成功说服行业协会、政府接受以自己的创新技术作为起草“市场标准”的蓝本的目的。

实施条件:实施该创新模式的创新实体,一是需要具有高度的市场敏感性和消费者心理导向的洞察力,强大的研发团队以及丰富、可持续供给的研发资源;二是要求其所拥有的技术能力在其所从事的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且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三是其创新产品或技术已经具有一定的用户安装基数,并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四是在市场运作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地位和良好的品牌信誉;五是具有在信息或知识掌握程度上的博弈能力或技巧,能有效地说服行业协会、政府组织接受以自己的创新技术作为起草“市场标准”的蓝本。

中国在研发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方面实施了类似于“市场指导”型战略,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之下,成立了以中科院计算所联合清华大学、上广电等众多国内从事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研发的组织和企业为主体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提出了我国自主制定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并使该标准成为了该领域的产业“法定标准”。

四、结语

篇5

内容摘要:生态环境破坏的日益加重,使人类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最终要依靠技术进步。本文分析了绿色技术发展及绿色专利申请状况,并在探讨国外绿色技术专利申请制度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绿色技术 低碳经济 绿色专利

绿色技术发展与绿色专利申请状况

绿色技术,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和资源而对环境科学的应用,以消除人类参与导致的负面影响,其目标是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技术主要包括:回收、水净化、污水处理、环境治理、固体废物管理、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及减排技术等。美国环境保护局根据美国的情况确定了主要环境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列出了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十二个方面的主要技术领域,它们是:能源获取技术,能源储存技术,能源最终使用技术,农业生物技术,替代与精细农业技术,制造模拟、监测和控制技术,催化技术,分离技术,精密制作技术,材料技术,信息技术,以上这些用来克服上述环境风险的技术为绿色技术的主要内容。

绿色环境技术发展较快的国家主要是美国、日本和德国,从2005年到2009年,上述三国该领域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1%、15.2%和10.1%,2009年,三国合计占该领域全球国际专利申请的比例达到61.2%(见图1、表1)。这充分说明,在后危机时代以“低碳”为主题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中,主要发达国家正在率先抢占技术制高点。

从1990 年至2009 年,十年间全球共公开了11 万余篇低碳技术专利申请。太阳能、先进交通工具、建筑和工业节能相关技术领域是申请量最多的三个领域,各技术领域中,日本、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均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进行国际专利申请是各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知识产权布局、抢占创新制高点的重要手段,除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增速放缓外,2005年至2008年绿色环境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公布量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6.2%,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新亮点。中国的环境技术PCT申请为2.7%,远低于美国的24.7%和日本的23.9%,差距巨大。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发达国家有义务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气候友好技术并提供资金支持。但由于缺少应有的政治诚意,同时也缺乏相应的实施机制,十几年来发达国家并未真正兑现转让技术和提供资金的承诺。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发展中国家也表达了对知识产权限制气候技术交换问题的担忧。此外,绿色专利技术对于减缓气候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通过建立全球伙伴关系推动“低碳转型技术和气候友好技术”的开发和转让。

多年来,国际组织一直呼吁发达国家通过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帮助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护和改善环境。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促进、资助环境技术或其他专有技术转移到发展中国家。1994年通过的《WTO协定》序言和《关于环境与贸易的决定》,确认了贸易与环境措施协调的重要性。WTO法律框架内的各主要法律文件也都规定,各国有权采取环境例外措施,用以对国际贸易实施必要限制。尽管如此,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一直进展十分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专利制度和商业利益使得发达国家推动技术转让的政治意愿动力不足。

国外绿色技术专利申请制度的推进

(一)美国

美国专利商标局于2006年8月推出“新加速审查程序”。凡是有关于绿色科技且尚在审理中的专利申请案,一旦申请人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出加速审查的请求,美国专利商标局受理后会安排加速其审查作业。根据此程序美国专利商标局对发明创造均可在12个月内完成审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0年1月初公布了一项总额23亿美元的税收优惠计划,旨在通过推动绿色能源来增加就业。该计划覆盖了183个项目,涉及太阳能、风能和其它节能项目。同时规定有关气候变化对外资金援助的条件以及严格执行现行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要求。可见,美国正在利用知识产权这把利剑,维护其在绿色经济中的技术优势,创造就业,占领新的制高点。

(二)英国

自2009年5月12日起,英国知识产权局(UKIPO)启动“绿色专利加速审查专案”,凡是有关“环保”技术于2009年5月12日以前提出的专利申请案,申请人可提出请求加速审查,以使这些致力于环保产业的企业申请人可及早取得专利,加速环保产品的上市时间,“绿色”专利加速审查程序,此类申请最短有望9个月获权。同时申请人需以书面申请,注明他们的专利申请是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理由,并提出申请加速的程序:检索、审查、检索与审查合一或者公开。这项服务有助于绿色技术发明的加速申请审查,同时英国知识产权局对其系“绿色技术”的理由本身不做详细的审查,但如果明显不合理的则予以拒绝。

(三)日本

为加快对节能减排等“绿色技术”研发成果的保护,日本专利局(JPO)自2009年11月1日起试行将“绿色申请”列入专利优先实审优先复审范围。此举将大幅缩减“绿色申请”的实审周期,其“一通”周期由原来平均29个月大幅缩减至2个月。申请优先实审和优先复审者,须在“优先实审相关情况说明”和“优先复审相关情况说明”中简要阐述其发明是具有节能减排效果的技术。提交“实施关联申请”时,则须将自其专利申请日起两年内的相关投产情况记载于申请文件中。

(四)澳大利亚

发展绿色创新需要行业的巨额投资,澳大利亚政府希望对此能够予以全力支持。澳大利亚启动绿色技术专利申请加速审查通道,将涉及应对气候变化的环保型技术专利申请的待审期降至4到8周。加速审查请求可在申请提交后提出,申请人应提交书面申请,并陈述该申请需进行加速审查的理由。专利申请是否符合加速审查条件将视具体情况而定,但必须满足的一点是,申请应涉及绿色技术领域。申请人提出加速审查申请无需缴纳额外费用。

我国绿色技术专利申请制度发展策略

(一)根本解决路径

1.自主创新求发展。这应该是我国研发单位和企业的根本出路,这些企业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力图从根本上摆脱危机,但困难较大,产品和技术大多被发达国家企业的专利技术所覆盖。从发达国家在世界上申请的各种专利布局来看,比如低碳经济、清洁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等基本已经全部到位。从技术层面来看,发展中国家在整体低碳经济的时代都难以逾越这个格局。特别是资金不足、经验不足、抗风险能力差等方面较为明显,对中小企业来说,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大企业来说也是举步维艰。

2.规避专利权求生存。做好绿色技术的专利分析和预警。通过专利数据分析,能够有效跟踪创新主体在绿色技术领域的创新趋势,了解国内企业掌握的绿色技术的优势和薄弱环节,分析相关技术的成熟程度以及国际合作的重点领域。比如可以采取监视专利期限,寻求专利未覆盖地区等办法,研发立项立足于快要到期和未在某地区(如中国)申请专利保护的专利技术,寻求相对稳定的市场。但这种做法可解一时之困,总体来说,不太可靠,且难成大器。

3.跟进创新求交叉许可。在原创发明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挖掘或补充,在原有保护范围之中进行可行的选择发明,从原创发明内部限制其专利权,从而获得新的专利保护和相应的市场。这种方式非常可行且具有战略性意义。其根本在于从以发达国家企业为主占有的较大的专利权覆盖面当中寻找缝隙或特定的区域以获得新的有价值的发明,以求限制原专利权人在某些地区应用新的发明,从而可能达到交叉许可的目的。这种策略的优点在于资金投入少,风险较低,见效快,但也会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原创发明通常为发达国家企业的发明,普遍具有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所以专利权人本身也会不断改进发明,提出新的专利,因此这方面的竞争可能更多的会表现为技术、信息和研发速度上的竞争。

(二)其他措施

1.强制许可。专利是保护绿色技术最重要的知识产权形式,为了平衡利益,许多国家都在其本国专利制度中包含了限制权利人滥用知识产权的强制许可制度。但是实行强制许可有很多限制,实施起来困难重重,许多发展中国家主张在绿色技术转让的问题上类比医药产业适用强制许可制度,但发达国家则明确主张,绿色技术相关产业与医药产业不同,不能适用强制许可。例如,美国作为绿色技术专利大国已经在2009年修改了相关的法律,加强了绿色技术转让和扩散的壁垒。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2009)》、《对外业务和相关项目融资拨款法案(2010)》以及《2010和2011财政年度外交关系授权法案》。这些法律包含了对美国参加任何国际气候变化事务的限定条件,同时规定有关气候变化对外资金援助的条件以及严格执行现行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要求。在绿色技术领域,巴西、印度等国也对于实施强制许可大声呼吁,谋求在国际舞台中拥有更多的谈判筹码。我国应采取积极审慎态度,在不违反TRIPs协定的前提下,讨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中适用强制许可的可能性。

2.政策扶持。从20世纪末开始,发达国家开发绿色技术已形成一种潮流,并渗透到交通、化工、能源、制造等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美国1994年就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技术报告”,并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加拿大1993年即制定了绿色技术创新计划。日本政府倡导以绿色技术推动绿色革命,使其同电子技术和汽车技术并列成为日本在世界上领先的三大技术。欧洲制定的尤里卡计划,其中环境技术类项目占非常重要位置,有时仅次于信息类项目居第二位。

建议在我国已经出台系列政策鼓励节能减排,扶持绿色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强化知识产权管理,进一步提升绿色技术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与运用水平。同时政府应该通过财税金融等制度的调整,推动企业加快利用绿色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水平,实现产业升级。而对于建筑节能,应该重视制订相应的标准,对材料的生产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节能实行监督,推动建筑节能的实施。

另外,绿色技术共享问题依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危机问题上的瓶颈,双方在转让技术知识产权问题上依然相持不下,存在较大分歧。在人类共同面临的气候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何在转让技术问题上达成一致已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但是多哈宣言已经给了人们希望,灵活适用本国知识产权制度,进而超越TRIPs协定的规定。目前强制性的使用实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只是威慑手段,而与专利人合作,共建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技术转让与实施才是最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何隽.从绿色技术到绿色专利.知识产权,2010(1)

2.吕选忠,于宙.绿色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现代企业报六版,2008-10-28

3.刘河.日益恶化的全球气候危机促使―“绿色知识产权”再度浮出水面.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8-12

4.赵行姝.发展中国家有权分享“气候友好技术”.人民日报,2009-7-2

5.别涛,熊英.国际贸易中的“环境例外”措施.中国法学,2004(4)

篇6

关键词:创新源泉;创新模式;需求

本文首先比较两种创新源泉及其职能差异,其次关注两种创新模式及其绩效比较,然后利用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来说明谁才是技术的创新者,最后是本文的结论。

一、 两种创新的源泉及其职能差异

创新的源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制造商;一种是客户和供应商。它在不同类别的创新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如在科学仪器领域,重大的产品创新几乎全是由产品用户开发的。而在塑料添加剂领域却是以制造商为主,在线路的终端设备上又是以供应商的开发创新为主(von Hippel,1994)。可以看出,制造商为主的创新源大多存在于技术革新速度不快,而且一些技术诀窍害怕被模仿的领域,而以客户和供应商为主的创新,大多是数码产品、新材料等技术变革剧烈的领域。作为不同的创新主导者在具体创新的作用是不同的。

1. 制造商作为创新源泉所遇到的困难。企业之所以要进行不断的创新,是因为成功的创新者可以从他们对自己创造出的创新成果中获得垄断利润。而且由于技术在某些时候会表现出非排他性,因此制造商往往不愿意拱手让出技术专利,而是进行内部研发,以免泄漏技术秘密。无疑制造商自身作为创新的源泉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肯定是比较有效的。一方面可以节约交易成本,一方面通过垄断利润激励企业自主创新。但是在技术变革剧烈的时候,这种创新源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一方面,制造商在多变的环境下转换业务变得非常困难。因为专业化生产的缘故,制造商会专注于一个狭窄领域的技术开发,资源投入也已经固定在这个领域。专业化有其生产效率优势,但由于“沉淀成本”的作用无法面对多变的环境。当前的电脑制造商,没有一家企业把所有的资源投入到一种型号电脑产品的开发中,而是通过外包、战略联盟的方式关注客户需求,关注技术的变化,从而提高了自身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制造商通过转让或利用技术知识获取利润变得越来越困难。以转让技术为例,转让技术首先必须要申报知识产权保护,而是要防止转让过程中的风险,即可能出现被用户“搭便车”或“敲竹杠”的风险。而在当前技术扩散越来越迅速,一项技术到达竞争对手的手里已经由过去的30多年提高到现在的1年,甚至更短。从技术转让中获取利润也是逐年递减的,这是因为技术交易中的交易成本高昂。而自己进行产品开发,除了存在上述的转换困难,还存在无法及时升级换代的问题。以制造商为主的创新可能使得组织变得臃肿僵化,无法适应环境的剧烈变化。

2. 客户和供应商作为创新源泉的优势。关注客户和供应商的创新能够降低创新过程中的风险,获取更多的利润。一项成功的技术创新产品的开发几乎是由面向市场的企业来完成的。即使是最大和技术最强的公司也会发现自己并不能在一些重要的技术市场领域中把握自己的技术命运,因此这些公司就会采取更多外部化战略,通过满足需求来创造创新优势。一项技术的领先并不一定能带来丰厚的利润,追求技术成功的公司会更加关注以制造商为主的创新,更加关注内部的活动,这就降低了对技术更新和市场因素的敏感和反应。此外,僵化的体制也阻碍了跨部门的合作和技术的融合,而这些对重大创新来说是必不可少的(Harryson,1998)。而通过把客户和供应商作为创新的主要源泉可以保持与市场需求的联动,而且可以把需求转化为生产过程和供应链管理过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与企业外部资源建立联动关系,保持企业的适应性。

二、 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

关注不同的创新源泉所采取的创新模式也是完全不同的。一方面在稳定的技术革新环境下,企业更多地关注制造商为主体的创新行为,大多采取封闭式的创新模式。而在变革剧烈的环境下,企业更多地需要应对客户需求,协调供应商的关系,从而更多地采取开放式的创新模式。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模式的转变更多地是应对技术的“毁灭性”特征。这种破坏性创新使得预测技术开发对社会实践的影响几乎不可能。技术创新变得不可预测,尤其是预测技术的商业成功概率更是不可能。一项技术开发的市场化往往需要一个合适的商业模式,而往往商业模式的改变要远远落后于技术开发模式。而这两种技术创新的商业模式是关注不同创新源泉的技术商业化的体现。

不久之前,内部研究的封闭式创新模式还被认为是企业的一项战略资产,甚至是许多行业禁止对手进入的重要门槛。许多以科研为基础的大公司,比如美国杜邦公司、莫克公司、IBM、通用电气公司等,在它们各自的行业领域里所做的研究工作都是最多的。但是现在,原来的行业领导企业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这些新建企业给它们带来的强大压力和竞争力(Chesbrough,2003)。那些取得丰硕成果的研发公司发现,一大串的创新成果却不能像以前那样给公司带来丰硕的回报。因此更多的企业开始走向开放式的创新模式,尤其是高科技产业更是如此。这种模式更加关注外部资源,关注客户和供应商的需求,整合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而不管这种资源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在外部;过去企业关注技术诀窍(Know—how),现在的高科技企业开始关注合作者(Know—who)(Harryson,1998);企业并不是一定需要自己进行研究才能获得利润,而是可以通过内外部的协作来完成,而且建立一个更好的商业模式比技术开发本身更加重要。

这两种创新模式的成功与失败也被历史所证明。比如IBM公司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一直使用封闭式的创新模式。在1964年开发系统360计算机的时候,采取的一种纵向集成化的方式。从研发、生产、到最后推向市场,IBM公司全部动用的是内部资源,通过内部创新、对技术架构和所有关键性的要素施以专利权控制,以及向消费者传递产品的高额成本。但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种以制造商为主的封闭式的创新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计算技术越来越普及,技术领域的垄断性逐渐被打破;而且封闭式创新所需要的巨额资本优势也被风险投资的出现而大大降低了门槛;再加上IBM公司培养的工程师和经理人员的大量流动促使了IBM公司开始寻求外部联系,而且希望更快地将研究成果开发成产品推向市场。首先,IBM考虑将公司拆分成规模更小、更有针对性的公司;其次,改变原来“事必躬亲”的生产模式,开始变成“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并充分考虑到顾客现有的设备”。通过与客户的互动强化了以客户为主的创新逻辑。到现在为止IBM已经成功转型,开始为客户进行商业方案的解决。最后,IBM通过不断向客户学习,共同合作来解决问题,关注客户的价值链,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抱着传统的科研模式不放(Chesbrough,2003)。

三、 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

日本在二战后通过对新设备、新技术的投资,以及对生产和经营的重组来提高生产率。尤其在西方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技术创新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无论是在企业业绩还是产品质量上都领先于西方的大企业。综观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

1. 重视客户需求。这种原则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使用的广度上,日本企业都是领先于世界的。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日本企业已经开始关注客户需求,而且切实进行市场调研,并将这种客户需求反映在产品的技术生产上,从而使得产品出厂之后既能在质量上符合技术标准,又能满足客户需求。因此,日本产品在世界是以“价廉物美”的高质量而闻名于世的。相比当时的美国企业的产品,日本产品更少的维修、更少的抱怨、更高的性能。从日本汽车占领美国市场的大半个江山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种原则的体现。比如,丰田公司开发凌志(Lexus)汽车的时候,项目经理Jinbo就要求在筹划和开发阶段的早期就投入较多的经费,要求在初期就尽可能多解决问题。1985年5月他带领一支调研队伍去美国做最初的市场调研。并且通过研讨会的形式预先消除潜在用户的不满。通过调研之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将这些客户需求转变成技术标准,并且深入供应商系统从根本上解决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结果是,总开发成本为11亿美元(是普通项目的4倍)的凌志车到1993年底为公司提供了三分之一的利润来源。

2. 加强企业内外部的知识共享和协作。这包括内部的人员的流动、轮岗,加强研发部门和生产、销售部门的互动;而且通过一些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手段,获得外部知识的支持,这部门知识或者来自于其客户,或者来自于供应商。通过这两种方法来整合资源,从而弥补了在技术研发中可能会遇到的资金投入、技术成功概率低、以及市场化难于实现等风险。佳能、索尼和丰田等日本大公司在缩短研制周期、小型化及满足客户需求方面保持引人瞩目的技艺的同时,开始将竞争的重点从内部专业化转向通过关系进行学习来获得知识。日本企业的这种长期关系也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优于纵向一体化以及市场化更有效率的中间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对市场变化、技术革新的反应更加的快速(Harryson,1998)。

四、 结论

通过不同创新源泉以及创新模式的比较,可以看出快速的响应市场变化已经成为企业当前取得竞争优势最应该关注的地方。因此,关注客户需求的开放式创新模式的绩效表现也是优异的,因为它能根据客户需求更有效率地整合资源,而避免了内部封闭式创新的弊病。在技术创新上面是应该重视需求还是应该重视技术,通过IBM的案例以及日本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那就是应该重视需求,通过需求来推动技术改进。在技术变革加速的时代,客户和供应商才是企业的创新源泉;只有通过开放式的创新模式,才能更好地将研发成果推向市场,满足客户需求,获得研发大量投资的高的回报。

参考文献

1.Chesbrough,Henry.Open Innovation: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创新教学;课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的逐渐开展,趣味性强的创新型课堂模式慢慢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创新型课堂模式,要求老师改变传统教学策略,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以增加学生学习效率为出发点。实行创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传统信息技术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听课效果不佳的现状。以下是实行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型教育模式的几点策略:

一、巧妙引入教学内容,提升课堂学习氛围

课堂的成功教学,源于良好的课堂开端。信息技术课堂是学生接触新型科学技术,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好机会,趣味性的课堂教学内容引入可以大大提升课堂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目前,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课堂开始比较枯燥,只用一些简单的话语介绍上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引入新的教学内容。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衔接没有任何趣味,导致学生课堂上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老师可以采用趣味性信息技术问题引入的方式,在问题的引导写,提升课堂氛围。

例如,在进行“认识word”,这一堂课的教学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向学生提出了几个有关word的问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报纸上、书上,还有海报上的规整的字体是拿什么软件打出来的吗?2.为什么学习信息技术一定要学习打字软件呢?由于接触信息技术较少,许多学生都答不上来。然后,我趁热打铁,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word软件―文字处理软件。学生们都对word感到很神奇,学习热情在问题的带动下得到提升,本堂课也顺利进行。

二、多媒体演示教学,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而且把语音信号、图象信号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字信号,这样作以后,计算机就可以很方便地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查询、检索。并且,多媒体演示教学具有传递信息量大、容量大,节约时间和空间的优势。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演示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增加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以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生活中的信息技术”为例:为了增加学生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了解,提升大家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我利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放映了一个“现在化信息技术”的视频。视频的内容主要包含了,信息技术在办公、生成、生活中的一些应用。我发现,在放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十分强烈的兴趣。随后,我向学生进行了信息技术的讲解。

三、任务教学模式为引导,提升课堂效率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指在讲课的过程中,通过布置一定的教学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的目的。过去的信息技术教学,老师往往采取一口气讲到底的方式,讲解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实践的环节相对较少。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可以逐步的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在任务的引导下,学习效率会得到很大提升。

例如,在进行“汉字的输入”这堂课的教学时,我首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输入自己名字的任务。学生们通过查阅教材、了解基本的汉字输入技巧,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输入自己名字的任务。任务完成后,我向学生讲解了具体的汉字输入方法。随后,我选取了教材的一段话,让学生进行输入练习,并且比拼看谁完成任务用的时间最短。学生们迅速的展开了汉字输入练习,并及时上交了任务成果。

四、小组合作探讨,发挥学生集体效应

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探讨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差异,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不同学生对于不同技能的掌握程度会有差异,不同学生学习中展现的优势也不一样。因此,采用小组合作探讨的教学模式,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发挥不同学生的学习优势,促进学生小组成员信息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例如,在进行PowerPoint的教学过程中,在基本的课程内容讲解之后。我让学生以“春节”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简单的演示文稿的制作。学生小组立即展开交流、探讨,然后不同学生利用自己对PowerPoint的了解,合作完成了春节演示文稿的制作。通过合作,学生之间形成了知识相互弥补,技术相互学习的学习效应,集体的信息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五、总结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创新模式教学,通过趣味性问题引入教学内容、多媒体演示教学内容;在任务型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探讨教学方式的共同进行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极大激发,老师的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提高。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基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现代化信息技术社会的新型学生。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大学 企业 技术创新 合作模式

1 大学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的提出

技术创新是指创新主体将技术的新构想,经过开发或技术组合,到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实际过程,从而获得效益和效益的技术市场化过程的活动。将市场需求或生产需要与技术的新构想相结合,通过研究与开发环节,产品化和商品化,最后实现市场化和产业化,是技术创新过程的一般模式。

企业、大学和独立科研机构是不同的创新主体,都具有各自实施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内在运行机制。传统的分析一般认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从我国的实际经济环境和技术创新的动力与障碍因素分析来看,大学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技术进步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有效选择。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2002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反映,2002年度我国国际竞争力总体排名比2001年度上升两位,列第31位,但依然是处于落后状况。有关专家分析后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整体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而“企业间技术合作”和“企业与大学间技术转移”是对2002年度科技竞争力排名最大的指标。可见,寻求企业与大学间合作技术创新的有效模式,是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进而提升我国的国家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2 大学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的必然性

2.1 大学技术创新的特点

大学技术创新,是大学继、科研之后的“第三职能”。随着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大学作为纯粹的人才培养部门和研究部门已经发生了职能延伸,大学科技开发活动成效已成为衡量大学科研成果评价的重要。大学技术创新,是指大学利用对知识占有的比较优势,直接参与到技术创新过程中去,承担技术创新的某个部分甚至全过程的行为。大学技术创新具有以下特点:

(1)经济学意义上的大学,作为一种非营利组织,其技术创新并不完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因而对创新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2)大学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局部切入,突出集中在技术创新的上游即研究与开发(R&D)阶段,且一般体现在技术含量高、创新程度深的高新技术项目上;

(3)技术职称的晋升因素在目前我国大学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明显,为了职称晋升,必须有新设想,有实验成果,有或成果被同行专家承认;

(4)大学技术创新项目的立项一般容易脱离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缺乏技术成果产品化、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后续环节的创新条件和能力,这一点已成为影响大学技术创新走向广度和深度的主要障碍。

2.2 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依据对市场的潜在需求和技术可行性的识别,形成新的构思和设想,并通过技术开发和引进,将创新引入市场的过程。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手段,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技术创新战略已成为企业战略的根本组成内容。

但以企业为单一主体实施技术创新全过程的模式存在以下实际障碍:

(1)企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能力不足,是导致企业技术创新尤其是“原发性”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基本因素;

(2)企业自主技术创新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和高水平技术人才,但创新成果却难以在预期的时间内为企业带来利益上的有保证的回报,长期存在的行业间相互模仿行为,也会将率先创新者的技术垄断地位消除,从而使率先创新的企业失去持续技术创新的动力;

(3)企业大多数是风险厌恶者,而技术创新的风险很大。据美国的经验,高新技术创新失败率一般为70%,完全失败率达20%~30%,成功率只有20%,受经济实力和短期目标的影响,愿意为技术创新承担高风险的企业为数并不多;

(4)其他诸如体制性影响,市场需求和技术信息不充分的制约,企业应变能力弱等,也是影响企业独自进行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

2.3 大学与合作技术创新的必然性

如上所述,大学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是行为目标不同的两类组织之间寻求优势互补情况下的理性选择,是大学与企业利用各自的要素占有优势,分工协作共同实现一项技术创新过程的行为。它将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化—商品化—产业化”纳入一个整体组织之中。就企业而言,不仅可以发挥企业对市场需求熟悉、开发转化应用能力强的优势,而且可以发挥企业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优势,项目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优势;同时企业可以利用大学知识聚集的优势,减少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环节的投入,从而降低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就大学而言,不仅可以发挥大学基础研究力量雄厚,研究领域高精深的优势,而且可以克服大学的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技术项目选择“晋升职称型”因素多,重视成果水平领先而忽视转化和产业化的状况等弱点,最终减少或降低项目的技术创新风险,提高技术创新的可靠性和成功率。将不同行为目标的组织通过技术创新合作融为一体,可以互相抵消技术创新中的大多数风险。

可见,大学与企业的合作技术创新行为,是加快技术创新过程,抢抓市场机遇,促进企业竞争能力提高和大学成果转化的一种有效的形式。

3 大学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的模式

技术创新合作行为在大学、企业和独立的科研机构之间都有可能出现,根据合作双方的实际情况以及上述各自的优势和缺点,合作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有以下几类:大学的院、系、所向企业提供正式或非正式的顾问服务;企业提供资金作为大学研究的基金,企业拥有获取技术创新的权利,并对研究的课题进行有限的控制;大学接受委托进行实验室内的基础研究;交换研究人员;大学为企业培养所需的技术人才等。关于大学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研究显示:合作研究(collaborative research)是企业最受欢迎的方式,因为企业通过合作研究可以最大限度地进行技术信息交流,有效监督研究的质量。而委托研究(contract research)也是最受大学教师喜欢的与界合作的模式之一,因为它既可以获得企业的财力支持,又可保持研究的独立性。下文就大学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的具体模式进行分析。

3.1 引入“资本+技术”方式进行技术创新

通过“资本+技术”方式吸引大学进入企业就是使大学以R&D资源或成果作为股份与企业合作办高新企业,直接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及产品开发。大学通过高新技术的注入和高素质管理人员进入企业,使一些企业的主营业务由传统产业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企业结构调整和效益的提高;同时大学利用企业的资金、设备、市场等优势,有利于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而且这也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带土移植”,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3.2 早期介入大学的R&D活动,提高获得R&D成果的有效性

具体做法是大学与企业约定,由企业在R&D活动之初,就向大学R&D项目注入资金,资金的性质可以是预付款、定金或风险投资。预付款是企业愿意购买大学R&D成果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而预先支付的部分购买金。定金除了具有与预付款相同的功能外,还具有上的担保作用:合作的任何一方违约,违约方若支付了定金,他将丧失该定金的所有权;违约方若接受了定金,他将向对方双倍返还该定金。风险投资是对开发风险较大的R&D项目的投资,具有共同开发,共担风险,共享权利的性质。当R&D获得成功,前期参与的企业有权优先享有所有权和使用权。除了在资金上的较早参与,企业更应在大学R&D选题和对R&D的具体要求上较早介入,这样可以使大学的选题更适合企业,更适应市场。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开展R&D活动的信心,另一方面,企业可以较早计划R&D的成本和投资,控制财务风险。

3.3 企业进入大学校园或科技园,进行多形式的技术创新合作研究

大学科技园(包括大学自己建立的和由其他机构在大学周围建立的)和大学校园是技术创新资源的聚集地,具有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大量人力、技术和信息资源。企业在这里建立自己的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或合作建立),可以大大提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的工作效率。采取的研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取企业资助大学研究、联合研究、合同委托研究等方式,也可以采取建立合作研究中心的方式;还可以采取资金援助、设备援助的方式,资助可以分外有偿和无偿两种形式。

3.4 依靠大学的培训优势,保证企业技术创新对科技人员的需求

据调查,民营科技中小企业的科技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在企业工作的年限普遍较短,一般为2~3年,最短的仅为50天,最长的不过5年。解决这一要从企业自身做起,通过对科技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自身价值,提供给他们以发展机会;另外,充分利用大学的科技力量(包括研究生)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聘请他们来企业工作,也可以从大学教师或毕业研究生中补充企业科技人员的不足。

4 结论

我国的产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R&D投入强度不高,企业风险投资能力弱,未能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等突出问题。根据以上分析,我国应加强对大学与企业之间合作技术创新的环境营造和政策扶持,推进以合作研究和委托研究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模式,这将对促进企业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提升国家科技竞争能力、促进国民经济有效协调持续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1 王龙.大学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及模式选择[J].甘肃科技,2003(4)

2 Frieder Meyer-Krahmer, Ulrich Schmoch.Science-based technologies: university-industry interactions in four fields. Research Policy, Vol.27,1998

篇9

关键词:自主创新模式;知识产权创造;高技术产业;面板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6.44;F40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1-0011-04

一、引言

高技术产业具有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特征,加快自主知识产权创造、提高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无形资产对高技术产业的贡献率、促进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占据产业链高端是高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目前,世界上20多个创新型国家拥有全球90%以上的发明专利,产品未动专利先行,通过专利“跑马圈地”已成为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赢得市场竞争先机的重要手段。我国“十二五”规划首次将“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列入考核指标,充分显示了知识产权创造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目前,我国在食品、化学、土木工程和药品等传统优势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优势明显,但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则是外国的专利布局具有较高强度,这体现出我国高技术产业尚未成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贸易摩擦从传统领域向高技术产业领域转移,高技术企业及其专利成为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向中国发起“337调查”的重灾区,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频繁遭遇知识产权壁垒。

中国高技术产业要走出知识产权劣势,其关键路径是坚持自主创新。高技术产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主要依靠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模式,正确选择自主创新模式对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创造非常关键。

二、文献回顾

“创新”一词最早出现在熊彼特1912年的《经济发展理论》中,1930年代末,他提出了技术创新理论。傅家骥[1]是我国最早提出自主创新概念的学者,此后,学者们对其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国内外研究把自主创新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模式。邹承鲁[2]指出,原始创新是重大项目的突破性创新,发达国家注重技术原创,如美国在微波激光器、核磁共振技术、晶体管方面的发明均在相关领域引起了革命性变化。徐冠华[3]等研究了集成创新,认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单项和分散的技术集成创新更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Linsu Kim[4]提出了后进国家的技术创新模型——“获得—消化—吸收—改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基础上再创新,该模式被认为是从企业外部获得技术来源,开发和生产满足市场需求产品的捷径,但千慧雄[5]等认为我国目前存在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杨燕等[6]基于知识观对三种自主创新模式的区别、创新来源、创新成本和创新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和实证检验。

在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知识产权问题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成力为等[7]提出要开发和完善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内在激励机制;陈伟等[8]分析了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郑亚莉等[9]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自主创新模式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创造的影响,从合理选择自主创新模式、注重协同创新在三种自主创新模式中的充分运用、优化自主创新的内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促进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创造的对策建议,推动高技术产业逐步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进而实现“中国创造不仅是中国产品,而且是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目标。

三、数据来源和模型构建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用专利申请数表示知识产权创造,用R&D经费内部支出表示原始创新投入,用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与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之和表示集成创新投入,用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与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之和表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投入。运用永续盘存法(Perpetual Inventory Method)对三类投入进行存量计算,起始年度的存量计算公式为S=A0/(g+δ),S表示存量,A0表示起始年度的流量,g表示变量(2000~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δ表示折旧率,本文的折旧率设定为5%,为消除异方差,对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

(二)模型构建

1980年,Sims 提出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on,VAR)。VAR模型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由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是非结构化的多方程模型。该模型不以经济理论为基础,可用于时间序列系统的预测和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分析。本文将VAR模型运用于面板数据,建立VAR模型如下:

yit=α0+k1j=1αjyit-j+ηi+φt+μit (1)

式(1)中,i代表行业(i=1,2……17),t代表年份(t=2000,2001……2010),yit包含两个向量,分别是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模式和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创造,αj表示滞后期为j的变量系数矩阵,ηi为个体效应向量,φt为时点效应向量,μit为随机扰动项。

四、实证检验

(一)面板单位根检验

模型中的变量是否平稳是协整检验的前提,本文采用Fisher-ADF检验方法对各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变量名称lni代表知识产权创造,lnoi代表原始创新,lnii代表集成创新,lnidai代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所有变量都是不平稳的,但经过一阶差分后均平稳,也就是说所有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符合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

(二)面板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以EG两步法为检验思想的kao检验方法对面板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分别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组数据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变量知识产权创造和原始创新、变量知识产权创造和集成创新、变量知识产权创造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间均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表2面板协整检验结果

1检验统计量ADF1相伴概率lnoi组1-4.918167***10.0000lnii组11.482292*10.0691lnidai组1-1.302478*10.0964注:***表示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0%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三)面板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关系只说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不能说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误差修正模型可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一、模型二、模型三分别代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知识产权的关系,三个模型误差修正项前面的系数均显著为负,符合误差修正机制。这说明长期内,三种创新模式都是知识产权创造的格兰杰原因。但是,原始创新一阶差分滞后一期是不显著的,说明短期内,原始创新不是知识产权创造的格兰杰原因;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一阶差分滞后一期都是显著的,说明短期内,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都是知识产权创造的格兰杰原因。

(四)面板VAR模型GMM估计

为克服模型中个体效应和时点效应对系数有效估计造成的偏差,本文使用前向均值差分消除个体效应,使用截面均值差分消除时点效应,得到面板VAR模型GMM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模型一中原始创新滞后一期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原始创新对知识产权创造的促进作用显著;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协整检验结果可以看出,高技术产业的三种自主创新模式与知识产权创造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在以知识产权创造的一阶差分为被解释变量的方程中,误差修正项前面的系数都显著为负,符合误差修正关系,进一步印证了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从误差修正模型结果可以得出,短期内,因为原始创新具有投入多、周期长、创新风险大的特点,原始创新并不是知识产权创造的格兰杰原因,而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知识产权创造的格兰杰原因。从面板VAR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滞后一期对知识产权创造具有正的显著促进作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知识产权创造有正的影响但并不显著。因为高技术产业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影响了再创新效果,导致产业技术依附严重,容易陷入“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落后—再技术引进”的怪圈,无法达到世界技术前沿水平。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合理选择自主创新模式,促进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创造。创新型国家的衡量标准是技术贡献率,即技术对GDP的贡献要大于70%,技术对外依存度要小于30%。高技术产业作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引擎产业,理应创造一批自主核心专利,优化专利结构,成为技术创新的领头产业。

当前,高技术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正在成为各国增强国家经济、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本国利益和经济安全的战略资源。我国在高技术领域要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仅依靠技术引进和模仿是不够的,立足点应该放在原始创新模式上。原始创新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源泉,核心技术的创造主要依靠原始创新模式来实现,同时,只有具备较强的原始创新能力,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从而使集成创新的效应达到最大。

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要求我们在重视原始创新的同时,运用好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针对高技术产业的17个细分行业,对于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重点技术领域可以强化集成创新;对于已经趋于成熟的行业,可以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从而增加技术资源,为二次创新奠定创新基础。

第二,注重协同创新在三种自主创新模式中的充分运用,促进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创造。十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原始创新偏重基础研究和重大技术开发,原始创新的技术创新源主要在科研机构和高校。教育部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计划,旨在积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形成支撑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高校的技术转移中心作用,使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结合,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将创新主体——企业的技术需求项目化,实现高校优势学科和地方优势产业的深度协同,促进原始创新,促进高技术产业核心专利的创造。

集成创新需要把多方技术创造性地集成,需要建立协同创新平台,优化创新资源,促进创新主体的有效合作。创新的本质是要素的整合,要充分发挥产学研金介等创新要素的协同,重点攻克共性和关键技术难题,在高水平研发基础上实现产业的高端化,促进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在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协同创新平台,有效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向再创新的成功跨越。

第三,优化自主创新的内外部环境,促进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创造。自主创新模式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良好的创新环境。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要优化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环境,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引领自主创新,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明确企业成本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不同的专利战略,促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果的专利化、专利的标准化和产业化,使企业进入“创新—获利—再创新”的良性循环。

要优化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外部环境,政府层面要做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统筹谋划和宏观管理,综合运用财税、科技金融、政府采购、科技项目资助等政策和措施,健全自主创新的激励和保障机制,鼓励原始创新,加大对发明专利的奖励力度。搭建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高技术产业提供咨询服务;建立专利预警机制和知识产权摩擦的维权援助中心,降低知识产权风险;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为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提供保障;建立高技术产业专利技术交易中心,促进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产业层面,通过构建技术创新联盟,积聚知识产权创造要素;通过构建专利池,有效进行战略性专利布局。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97.

[2]邹承鲁,金吾伦.自然、人文、社科三大领域聚焦原始创新[J].中国软科学,2002(8):8-25

[3]徐冠华.加强集成创新能力建设[J].中国软科学,2002(12):2-5.

[4]Linsu Kim.Imitation to Innovation:The Dynamic of Korea’s Technological Learning [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

[5]千慧雄.“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问题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9):56-65.

[6]杨燕,高山行.基于知识观的三种自主创新模式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10(4):626-634.

[7]成力为,孙玮,王九云.引资动机、外资特征与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 [J].中国软科学,2010(7):45-57.

篇10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3.1;F426.4

一、引言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型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各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我国正处于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亟需提高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与竞争力、加速其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Alliance,即ITIA)是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1]。

在构建ITIA过程中,基于主体在联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而构成的联盟模式各不相同,主要分为企业主导型、政府导向型、学研主导型和产学研联合型四类。由于装备制造业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特点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基于装备制造业企业在联盟中的引导、组织、创新、成果转化等多方面复杂作用,本文针对主客体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装备制造业ITIA模式进行构造。

二、ITIA分类及特征

根据不同标准,学术界对ITIA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分类,对其具体分类方式及特征分析如下。

(一) ITIA的分类

ITIA分布于诸多行业,具体形态多种多样,组织形式无统一模式。根据不同标准,学术界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分类。基于主体在联盟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分为企业主导型、政府导向型、学研主导型和产学研联合型[2];按照政府在联盟组建和发展中的角色分为政府指令型、政府推动型和市场自发结合型;依据联盟合作内容可分为技术服务型、技术成果转让型和技术培训型等[3];根据联盟成员联系的紧密程度可分为技术协作型、契约型和一体化模式[4];根据联盟成员处于产业链上的关系可分为横向合作创新、纵向合作创新以及混合合作创新模式[5];区分组建联盟的目的和功能可分为人才培养型、研究开发型、生产经营型以及立体综合型合作模式[6]。

(二)ITIA特征

ITIA的具体特征体现在主体性、目标性、层次性和运行性。

1.主体性

ITIA的推动力量是政府,行为主体是企业,是由企业、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组织机构共同构成的整体。其中企业主要为联盟提供技术人员、资金、科研设备等技术创新的必要资源;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技术创新前沿部门相互联结,成立重大关键技术项目研究组,推广技术,使创新技术产业化。

2.目标性

国家长期战略目标在ITIA的具体活动中得到重点体现,活动以国家创新战略为主要出发点,主要着眼于国家重点战略领域;从长远发展与战略角度来规划各参与主体的合作关系,重点在于联盟中各主体从其他成员获取资源,转化为自身资源,取长补短,进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3.层次性

ITIA活动作用的领域处于高产业层次,具有积极强劲的产业带头作用,联盟中研究开发的技术是具有产业核心地位的技术,与其他联盟的专有技术相区别,最终期望得到行业技术标准。而产业技术标准的实现又在另一方面促进了科学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4.运行性

ITIA的运行活动需要制定相关的契约,运行受到法律约束,并且得到法律保护。ITIA通过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把外部竞争变为自身联盟内部的资源协调、分配,各参与主体之间依存度高,可促进契约的进一步实施。

三、装备制造业ITIA构建原则

基于装备制造业ITIA的特殊性,在构建中应该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一)契约原则

契约原则即建立有法律效力的联盟契约,通过契约对联盟各方的责任、义务进行约束,对各方在利益分配、风险分担等方面进行规定。

(二)战略原则

装备制造业ITIA构建需要符合国家重点产业战略目标,还要联系国家环保、产业与能源政策,符合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与产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三)需求原则

构建装备制造业ITIA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建立在共同需求之上;瞄准装备制造业中的重大技术需求,选择有一定基础的领域。

(四)引导原则

政府是装备制造业ITIA的引导者,运用引导职能,按市场需求,对联盟各创新要素进行重新整合,解决联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管理职能,对联盟进行监督管理。

(五)信任原则

信任是合作的基础,由于装备制造业ITIA各方的文化差异,契约的不完备性等,冲突在联盟中是不可避免的,ITIA只有建立在各方信任的基础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装备制造业ITIA模式构建

对装备制造业ITIA模式构建分析如下。

(一)装备制造业ITIA影响因素

探讨装备制造业ITIA影响因素主要从其主体因素、客体因素以及主客体因素进行分析。

1.装备制造业ITIA主体因素分析

装备制造业ITIA中,有企业、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与服务性机构四方主体。他们在职能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1)企业

装备制造企业在联盟中需要:一是在行业中推广技术创新成果,引起技术创新的连锁效应,使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二是自主开展科研项目,装备制造企业应做技术创新领导者,及早捕捉技术需求,进行自主创新研发;三是整合知识资源,装备制造企业最先了解市场动态,应及时参与高校等的技术创新活动,引导创新方向,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2)政府

政府主要职能有:一是引导技术创新活动。政府运用自身引导职能,促进企业与其他成员合作,解决成员间冲突,使装备制造业ITIA沿着长期战略目标发展。二是搭建公共平台。政府要在财政经费中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建设重点装备制造业技术公共平台。三是制定政策法规。政府可借鉴外国成功经验,为装备制造业ITIA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的政策环境。

(3)高校及科研机构

相关高校及科研机构需要:一是重视基础研究,在装备制造业ITIA的创新活动中重视基础研究,带动各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二是培养创新人才,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师生到企业中去,为装备制造行业提供技术创新人才;三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主动与装备制造企业交流合作,将科研成果快速转换成生产力,使科学研究适应市场需求。

(4)服务性机构

在装备制造业ITIA的构建及发展过程中,由于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自身的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等特征,在技术创新及后期的成果转化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企业本身还有其它生产项目,资金周转有可能出现障碍,所以需要服务性机构的加入,为联盟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并且,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同时是一个高收益的活动,有利于金融、风投机构获取高回报率。

2.装备制造业ITIA客体因素分析

装备制造业ITIA不仅受参与主体的影响,同时受到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

(1)政治环境

为促进ITIA发展,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各项法律法规及优惠政策,为装备制造业ITIA的构建及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如科技部等六部门的《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工信部提出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计划》等。

(2)经济环境

伴随经济全球化,各国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与风险。装备制造业ITIA的技术创新活动中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此各参与主体在联盟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各自应承担的资金、人力、物质资源的投资风险有明确认识,相互配合,尽量减少风险发生。如若发生风险,应按合同各自承担责任。

(3)技术环境

由于目前在装备制造业基础研究过程中,创新成本增加迅速、研发个体能力有限、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周期长等因素,使技术创新风险大幅提升,单独个体无力承担创新风险。因此,各方需建立技术共享平台、取长补短,建立装备制造业ITIA。

(4)社会文化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资源是技术持续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在装备制造业ITIA构建及发展中,没有相似的价值观会阻碍联盟发展,所以应选择具有相同或相似文化与价值观的合作伙伴。但由于组成成员多、类型广,文化等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必须选择一种能够引导整个联盟的文化及价值观,使联盟持续快速发展。

3.装备制造业ITIA主客体因素的关系

装备制造业ITIA的生存与发展受主客体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如图1是装备制造业ITIA主客体因素关联图。

(1)主体变化影响客体因素

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及各种服务性机构在社会中作为一个个相互独立的个体,在经济、社会中扮演不同角色,有各自无法替代的作用,缺一不可。因此,它们的发展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环境。

(2)客体变化影响主体因素

经济增减、政策颁布、技术变革以及文化进步等必将带来改革浪潮,政府的财政偏好、企业生产方向、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究方向以及服务性机构的投资方向也必定随之发生改变,从而改变装备制造业ITIA系统,进而改变装备制造业ITIA的模式。

(3)主客体相互作用及转换机制

从上文的研究可以看出,装备制造业ITIA的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单独地理解各要素对装备制造业ITIA的影响,会导致联盟决策者主观上对其他因素的忽视,进而导致联盟运行失效。因此,我们应该采用系统的、全面的、有机的观点来看待和理解影响装备制造业ITIA各因素的作用,从而有效地对待联盟中的合作与竞争[7]。

(二)装备制造业ITIA模式构建

从上文可知,在装备制造业ITIA构建中,受到主体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及客体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联盟的构建中需全面、系统、有机地考虑这些因素,考虑到主客体因素对联盟的作用及影响,以及主客体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只有这样构建装备制造业ITIA才能发挥最大效能,使联盟各方获得最大效益。以企业为主导、契约型的装备制造业ITIA构建及内在关系如图2所示。

在政府的引导支持下,联合装备制造企业、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各方力量,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装备制造业ITIA,可以实现政府部门、装备制造企业、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各方独自所无法获取的高效益,使战略联盟系统产生1 + 1> 2 的协同效应。同时加快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步伐,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综合竞争力,使装备制造业继续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在国际装备制造业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

由于装备制造业ITIA受主客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同时存在多种复杂机制,所以在构建联盟时需要全面、系统,同时要通过最精简、有效的联盟组织获得联盟运行的最大效益。因此构建出的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契约型、研究混合型的ITIA。如图3是构建的装备制造业ITIA模式图。

联盟中各个层级及其中的部门有其各自的职能,分工明确,避免由于联盟混乱、责任不清导致联盟运行效率低下,影响装备制造业ITIA的发展。

1.战略决策层

战略决策层分为两个部分,会员大会及理事会,会员大会是由联盟中所有成员组成的,而理事会则是通过会员大会商讨具有代表性的成员组成的,其中必须同时包含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及服务性机构四方要素。会员大会总领联盟的发展方向,对联盟的发展做出重要的战略决策。理事会有行使会员大会的权利,对联盟发展做出战略部署,但当理事会内部发生分歧或发生重大事件时,必须经会员大会通过。

2.管理层

理事会下设秘书处与常务理事两个单位,秘书处下设技术开发部、业务发展部及运行部,常务理事下面下设联合实验室与小组实验室两个部门。秘书处及下设两部门主要是对联盟进行综合管理,包括伙伴选择、具体项目选择、组织分工、奖励激励及利益分配等各项工作,对联盟活动起到统筹的作用。

而常务理事则是对具体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分工执行,是技术创新活动实践部门。其中的联合实验室一般是由联盟出资设立的固定研发机构,而小组实验室则分散在联盟成员自身的研究机构。

3.执行层

执行层负责执行联盟内具体的活动。业务发展部下设会员组、合作组、拓展组等。会员组主要负责伙伴的选择及成员退出、建立契约等;合作组负责联盟内的组织分工、激励奖励及利益分配等工作;拓展组则负责与联盟外部的部门机构进行沟通协调。根据装备制造业ITIA自身需要不同,执行机构可根据需要设定。技术开发部则是针对具体项目进行组织分工、研究开发,下面分为若干个项目。运营部下分监管组、推广组及协调组等,主要分别负责联盟内部的监督管理、技术推广及协调沟通等工作。执行层中的部门机构必须涉及伙伴选择、组织分工、沟通协调、利益分配、监督管理等职能的部门。

五、结论与展望

装备制造业ITIA是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构建一个体系完整、分工明确的装备制造业ITIA体系有利于联盟的高效运作。构建装备制造业ITIA不仅需要遵循ITIA的构建原则,同时需要兼顾装备制造业自身具有的跨领域多学科、周期长、高投入高风险等特征,形成适合装备制造业ITIA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联盟。管理层、决策层、执行层各级组织分工明确,划分明确的风险分担、利益分配机制,自联盟成立初就需完善沟通协调、监督管理机制,成立专门机构进行负责,保证联盟畅通、高效的运行,进而实现各方的战略目标。

为了进一步发挥ITIA在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应进一步完善装备制造业ITIA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加强联盟中企业的作用,使其发挥其主导职能,无论是在技术创新阶段还是成果转化阶段。特别是联盟中的核心企业,即创新能力强、资金雄厚、竞争力强的大企业,要充分发挥其在高创新力、大信息量、国际国内地位高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二,完善联盟内组织结构,成立专项部门承担对联盟构建及运行中的伙伴选择、组织分工、利益分配、沟通协调、监督管理等工作。可从联盟各成员中抽派人员从事联盟内部专职工作。

第三,加强政府引导及监督管理职能。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联盟内部成员全面、系统、有机地进行技术创新活动,进而实现产业化发展。除了联盟内部专设监督管理部门,政府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管理职能,对公共平台实行专业化管理和运作,不断提高平台的服务水平与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权威.科技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J].科技日报,2009(9):1-2.

[2]沈永良.地方综合性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J].科学研究,2004(1):22-25.

[3] 李炎炎,叶冰,杜鹃,等.产学研合作模式分类及其选择思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0):98-99.

[4]朱桂龙,彭有福.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组织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软科学,2003(4):49-52.

[5]孙福泉,王伟光,陈宝明,等.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机制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