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礼仪范文
时间:2023-04-10 07:22: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学习礼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 键 词】 学习共同体;人际规则;品德与生活
学习共同体是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它与传统教学班和教学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一个学习小组、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都可能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在小学生《品德与生活》课程学习的共同体中,与共同体成员的互动交流是小学生学习人际沟通、人际合作的技巧,是形成初步的人际交往规则意识的重要途径。儿童时期的交往对其今后的成长极为重要,它能促进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人际交往需要一定的规则。“规则”一般指由群众共同制定和公认或由代表人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
一、紧扣“规则要点”,为人际规则养成拓展学习资源
《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中对低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对象界定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三个维度,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涉及外显的具体行为、语言和内在的价值判断、取向,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尊重”“友爱”“责任”的良好道德品质。如“负责任”这一规则要点,在一年级设置《我爱我的家》的单元内容,重在帮助儿童形成“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的养成目标;在二年级设置《我爱我的班集体》的单元内容,则是帮助儿童形成“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的养成目标。《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往往通过在人际交往互动中进行分工协作、交流沟通,获得相关信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且要学会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在成员互相补充、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中,学生学习与他人如何相处、沟通与协作,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提高。利用这些富含人际交往规则养成教育内容的教材组织活动,必须考虑到人际交往环境的创建及活动中每位小学生参与度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必须进行重组与补充。教师要尽量选择一些开放的、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真实性的任务,使学习者感到问题的意义及挑战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必要时,将任务分解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若干侧面,让每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有具体的交往任务,在实践中履行责任。
如开展《二年级的生活是怎么样》主题活动,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交流二年级的哥哥姐姐们的回信,让学生在交流中了解二年级学习生活中人际交往的知识、要点等信息。这个活动任务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讨论中进行分解,让每位组员都有目标及实践活动。如纪律组长承担的是组织的任务,安排同学的发言顺序;礼仪组长负责台上礼仪;互动组长在介绍结束后,指名台下举手的同学对自己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学负责回答提问等。这样的分工,让每位组员各司其职,充分体验在不同的岗位中发挥的作用。这点对于大多数的独生子女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必须明白在小组中他们不再是家里的“小皇帝”,组员必须相互尊重、团结进取才能使自己小组的活动获得成功。
在课程内容上,《品德与生活》的教材对小学生人际交往规则的学习虽然有明确安排,但仅凭这些课程内容的开展,就想改善儿童人际关系,提高儿童人际交往能力还是不够充足。因此,任课教师还需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拓展教学资源,让学生处于交往情境,培养 “责任”的人际交往道德品质。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时期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尊重”“友爱”的交往品质。此类拓展的活动资源有:同伴关系心理辅导、“快乐的大家庭”、“为我的小伙伴点赞”;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爸爸妈妈去哪里”、 “爸爸妈妈我爱你”; 师生关系心理辅导“今天我是老师”等。
除了课程资源,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选择与整合也是养成儿童人际规则意识的重要渠道。如组织儿童进行义卖报纸活动,是综合培养学生“尊重”“友爱”“责任”的良好交往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在卖报活动中,孩子们与社会人员进行交流,有不少路人拒绝了他们的请求。有的小伙伴急得哭了:“如果连一份报纸都卖不出去,那该怎么办呀?”身旁小伙伴连忙安慰:“别着急,慢慢来。”老师也适时指导:“瞧,那边有一位卖报的叔叔在那站那么久了,也才卖出几份报纸。”家长也来鼓鼓劲:“卖报需要勇气,也需要耐心,更需要对人的尊重。”小报童活动虽小,但在活动中成员互帮互助,学会与人合作交流,用自己的劳动为同龄人做奉献。这种实践活动,整合了课内外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角色,践行角色责任行为,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开展合作学习,为人际规则养成提供践行平台
学习共同体与传统教学班和教学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在小学生《品德与生活》课程学习的共同体中,与共同体成员的互动交流是小学生学习人际沟通、人际合作的技巧,形成初步的人际交往规则意识的重要途径。共同体内的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等活动,成为成员们“尊重”“友爱”“责任”的良好交往道德品质的实践平台。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保证学习合作共同学习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促进儿童人际交往规则养成的强大动力。合理的人员配置,能使成员在合作学习时产生积极的互相促进的作用。一个学习小组、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都能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一般情况下,班级常态下的学习共同体以4人小组为单位;组成初期,教师作为助学者一般是按学生的能力进行配置。4人小组中强弱互搭,便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保证小组之间的实力相当,有利于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4人小组仅仅是合作学习组织形式,增强学习者的“共同体意识”,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团体中进行学习,才能感受到团体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在心理层面产生人际交往的需求。老师只有认真指导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依据学生的特长分工,并明确职责,才能让小组学习在合作中有效开展,儿童的人际交往也才能在一次次的合作中得到和谐发展。
三、善用评价激励,为人际规则养成营造和谐氛围
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通过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规则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分享知识,成员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与信任氛围,能够激励学生努力帮助团队达到目标的同时,获得一种被支持的感觉和归属感。作为助学者,教师除了要围绕所确定的教学内容及目标展开与学习者的交互活动,同时要鼓励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活动,更要注意通过评价进行激励,营造人际规则养成的和谐氛围。
如教学《太阳光的利用》一课时,共同体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关注的是每位成员都能发表自己的收获。而作为倾听者,他们可以通过自己观察,发现同学的优点,并用积极肯定的语言给予他们鼓励。他们还能关注其他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成果。如某小组汇报后,台下同学这样评价:“萤火虫小组的每位小朋友都上台发言了,而且说得很流畅,说明他们会合作。”“霹雳小组的同学发言声音很响亮,而且很有礼貌。”也有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大胆地进行及时的补充。如台上小组汇报的资料与自己小组找到的资料重复时,台下同学则积极补充。在整个交互过程中,教师不断根据学习者交流、提交的内容评价各个学习小组的进展情况,评价每个小组成员的贡献,而且不停鼓励学生小组及个人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种评价和监控对于维持高水平的共同体内部与外部的交互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引导学习共同体进行评价,要特别关注共同体中的“弱势群体”。一个学习共同体的交互活动中往往会有个别学生,或者不习惯同他人一起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对共同讨论的话题不感兴趣,或者有的则是人际交往方面缺乏相应的自信心,存在心理障碍,缺少合作、沟通的技巧等。对于这些学生,应有针对性地给予相应的帮助。存在怯懦、自卑、自负、逆反、倔强、嫉妒、势利等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倾向,应进行心理辅导纠正其不良心理,树立交往信心。缺乏交流技能技巧的,教师作为助学者要及时引导,教给方法。这需要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人际交流方法的渗透教育。如成立小组时,教师请发言的同学邀请同伴加入自己的团队。若同学在邀请的过程中使用礼貌用语,教师立即大加赞赏。同时,请其他同学说说,当你诚恳请求他人帮助或向他们发出邀请时,还有哪些具体的办法。就在学生畅所欲言中,他们完成了合作技巧的学习。除了“对症下药”外,利用评价、激励、引导,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如自卑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正面引导评价,多发现其闪光点,经常当众表扬,帮助孩子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树立自信心。自负、逆反、倔强的孩子往往不受人欢迎,和共同体成员交流中经验发生冲突,教师设立“点赞”奖,专门赞扬这类孩子在合作交流中听取别人意见、改变自身的点滴进步,帮助其认识自己为什么不受人欢迎的原因等。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互动的过程、沟通的过程、交流的过程。小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人格成熟。在良好的学习共同体环境中,《品德与生活》课程学习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求知活动,而且也是一种陶冶活动,一种融知、情、意、行为一体的活动。和谐融冶的人际关系,会促进群体意识,创造民主平等、协调、和谐的心理环境,形成团结互助、积极进取的氛围,使小学生人际交往规则养成教育效能整体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胡东芳. 教育研究方法――哲理故事与研究智慧[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胡东芳. 教育新思维――东西方教育对话录[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李季湄,张华.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 梁晓. “有痕”的规则与“无痕”的传递[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篇2
一、阅读,探究学新知
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凡是能由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若有困难,给予适当地铺垫和引导,但仍然要学生自己跳起来才能摘到;有些内容学生无法探究,可指导学生阅读,从阅读中获得。一般来说,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和某些计算法则是一种规定,小学生难以自已探究出来,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使他学到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如,以下是一个“乘法初步认识”的教学片段。
教师先让学生动手用小棒摆几个自己喜欢的同一种图形,问:你摆出了几个什么图形?怎样列算式?
生1:我摆了6个三角形,3+3+3+3+3+3=18。
生2:我摆了4把小伞,5+5+5+5=20。
生3:我摆了3个五角星,10+10+10=30。
师:这三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加法,每道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师:像这样的算式,你还能写出几道吗?
请三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其余写在草稿上,然后集体订正。
师:你能一下算出8+8+8+8+8+8+8+8+8+8的和吗?
学生疑惑地摆头。
师:告诉你们,像这样的加法可以用一种很简便的方法计算。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这种方法叫乘法。(板书:乘法初步认识)什么是乘法?算式怎样写?怎么读?老师先不讲,看谁能通过阅读课本自己学懂。
学生阅读课本第46页。
师:3+3+3+3+3+3=18改写成乘法算式怎么写?“×”是什么符号?3×6中的“3”在加法算式里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3×6怎么读?仿例1教例2、例3。
师:现在你们认识什么是乘法了吗?(稍停)再阅读书第46页老师的话,画上“~”。
学生阅读完后,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深化学生对乘法的理解。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时,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想读,要提出问题,使学生带着目标有针对性地阅读;读后要进行讨论,点拨,帮助学生理解;继而通过各种练习深化认识。
二、设计梯度型练习题组
练习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和阶梯,练习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的程序。学生的学习技能有四级发展水平:“第一级水平是只能在合乎规范的情境中按照已知的标准模式进行学习活动;第二级水平是在略有变化的情境中从已知的标准的方式中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第三级是部分探索性技能;第四级是探索性(创造性)技能。”教师要把练习设计成“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发展深化练习”几个层次,使学生通过练习拾级而上,形成熟练的技能。
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可以选择、设计下列题组:
第一组:1.看图写出加法算式,再写出乘法算式;2.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基本题)
第二组: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并摆图片。(逆向题、变式题)
第三组:看一看,哪些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再写出来:5+5+5+5,4-4,3+3+3+6,2+2+2+2+1,4+4+4+4+4。(综合题)
第四组:把3+3+3+6变一变,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发展深化题)
三、进行有效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把学习和探究的方法教给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小学数学学习常用的方法有:1.学习过程的方法:阅读、探究、听讲、讨论、作业、复习、检测的方法;2.具体内容的学法:概念、计算、应用题;3.思维方法: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推理)、辨证思维(具体与抽象、个别与一般、合与分、一与多、变与不变)、创造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4.记忆的方法。
怎样进行学法指导?1.备课时备学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考虑这节课教什么学习方法。如,教学“多位数加减法”、“乘数是三位数乘法”、“除数是三位数除法”时,教给学生“类推”学习方法;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三角形面积计算”、“稍复杂的分数”时,教给学生“转化”学习方法;当新知识与原知识是互为相反关系时,教给学生“逆推”学习方法等等。2.有意渗透,相机点拨。如,教学“数的组成和分解”时,有意渗透发散思维思想;教学“比例”时渗透变与不变思想。3.持之以恒,经常应用。如,预习的习惯和方法;复习中的尝试回忆法等等。
四、质疑问难,组织讨论
篇3
一、创设质疑氛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将质疑引入课堂,教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应该使质疑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时,要以儿童的兴趣为出发点,有意创设质疑氛围,使学生因趣生疑、因疑生奇、因奇生智。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用旧知不能解决新问题挑起矛盾,让学生产生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发现问题;也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还可以在知识的对比、归纳、概括中让学生面对问题……
二、教给方法,让学生有“疑”可质
教师应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还应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教师要教会学生质疑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以及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视角,既可以在正面问,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问,即“无处不可生疑,无时不可生疑”。如可让学生这样想:“概念”为什么这样表述?能否增加或删改一些字词?在概念内涵的挖掘、外延的拓展上质疑。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引导学生对分数含义的关键词质疑,如:“为什么单位‘1’的‘1’字要加引号?”计算: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在“理”字上下功夫质疑。例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5628÷0.67时,可质疑:“为什么一定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而不是把被除数化为整数?”应用题:列式的依据是什么?力求寻找更好的解法。例如,在教学“分数工程问题”时,可问:“为什么可以用单位‘1’来代替具体的数据?”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去探索,或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师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有时学生质疑的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这时老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着边际或者不是教材的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
三、明确目的,正确释疑
“疑难”对学生来说是暂时还不可能甚至是完全没有能力排除的。“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如果对学生的质疑置之不理,将压抑学生的积极性。释疑的方法不妥,也将影响质疑问难的作用。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轻易否定。遇疑不慌、处疑不惊,不受课堂40分钟的时空限制,因疑引疑,设新疑释旧疑,会收到比完成几道巩固作业更美妙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万以内笔算减法”时,教学进入练习作业之前,教师留下一定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一个学生突然举起手来:“老师,四位数的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这是大家都意想不到的问题,使全班学生都向发问的同学投去了惊异的目光。面对学生提出质疑的问题,教师首先让大家猜一猜“从高位减起”是不是可行的,当学生意见不一产生矛盾冲突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三道计算题作为新的探索材料,接着耐心地等待大家的研究和探讨。在组织交流时,教师启发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其过程是循循善诱、步步到位,使学生经历了“猜想(假设)——论证——实践——结论”这样一个认知过程,体现了“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学的最后,教师通过问题“课本上为什么选择了从个位减起”来小结,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有些方法尽管是可行的,但由于操作繁琐、效率低下,一般是不可取的。这样的结果,既使学生认识到了这段学习的收获和意义,又没有给质疑的同学留下一丝一毫的伤害痕迹。
四、发挥主导作用,做好质疑
要使学生做到非“疑”不质、是“难”才问,置学生于“愤”、“悱”状态,使学生不得不疑,要注意如下控制:
一是时间控制。
1.要把握质疑的时机,特别在新授课时和新课结束后,让学生质疑。
2.质疑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才能有所发现。
3.准许学生有疑就问、不懂就问,不要怕打乱原来的教学程序。
4.要防止时间不够,学生“问”无所得,或尚未“解惑”,流于形式走过场。
二是对象控制。
篇4
1 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区分出个别特性、个别方面。综合,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联合成一个整体。比较是一种用以确定客观事物的相同、相似和差异的思想过程和逻辑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比较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属性,掌握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总结解题规律,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提高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在教学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时,为了说明算理,把计算方法分解为两步。如: × 时,先求 的 是多少,再求 的 是多少。这样就形成了分数乘分数的一般方法。对于有联系和区别的计算方法和应用题进行比较。如:在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以及相应的除法应用题之后,把它们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这一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同一种数量关系,只是已知和未知的变化。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算理,弄清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也是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抽象的慨括能力
数学概念和原理是从客观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抽象概括能力是基本的也是核心的数学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把概念和原理的教学过程变成引导学生抽象概括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使学生不仅深刻理解和正确掌握抽象概括的数学概念和原理,并且从中培养抽象概括能力,进而提高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数学概念、原理是极其抽象概括的。要形成概念、揭示原理,把研究部分事物所得到的结论,整理推广到同类全体事物,就必须在积累感性认识、掌握本质属性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用准确、完整、简洁、严密的语言或公式来表达。1、运用问题法,培养概括的逻辑性。数学概念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和顺序。给概念下定义,通常用属加种差的方法。一般是先找到它邻近的属,再找到其特有的种差。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可设计这样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这样的图形是几边形?(2)对边怎样的四边形?(3)有几组对边分别平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这些结论加起来,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概括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不仅使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概念的基本特征,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慨括能力。
3 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判断、推理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逻辑思维能力之一,是学好数学不可缺少的一种思维品质,在创新能力中,判断、推理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提高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意义重大。但提高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与知识、能力、素质同步发展的过程。判断,是对客观事物作出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思维形式。在小学数学各阶段的教学中,经常要进行判断。概念的定义、定理、法则、公式、性质、结论等,都是判断。例如:有三条边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在三角形里面,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必定大于第三条边;所有的小数都整数小等等。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逻辑方法。推理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也影响到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中培养推理能力,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年龄特点等实际情况,在不同的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小学数学中的推理能力训练的主要内容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训练小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要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有计划地进行。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要提供大量的直观材料,先由教师讲解归纳推理的过程,再逐步过渡到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对简单问题进行归纳。例如:观察 0 × 3=0 , 0 × 7=0 , 9 × 0=0 , 11 × 0=0 , 归纳出“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 ”。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对归纳推理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适当增加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推理的成分。例如:由 0.8 元 =0.80 元, 0.5 米 = 0.50 米 = 0.500 米, 0.30=0.3 ,引导学生观察小数末尾零的变化:增加一个零、二个零,或去掉一个零,而小数的大小不变,从而归纳出:小数末尾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都不变。
4 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培养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已成为当前推进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有效提高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效果,我们不但要转变教学理念,更要转变教学方法或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教法和学法,从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上,全面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知识迁移类推能力。让小学生在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能够通过对数学旧知识的迁移类推,来实现对数学新知识的创造性获取,以全面提高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质量。
5 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篇5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是当代西方教育心理学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流派之一?其理论主张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本文并不涉及建构主义的其它?而仅从学习理论及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入手?探讨当前高校大学生的自我学习模式养成的必要性和建构主义模式下对自主学习的建议。
一、高校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现状及培养自主学习意识的必要性
这些年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和传统教育中过分重视教师的“教”?致使从中学阶段起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不太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在考试成绩的刺激下?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指导学习能力几乎得不到培养?获得的知识呈现过于空泛、理论化?不能在新的或类似的情境中迁移应用等?学生在学习中大都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缺乏对问题的分析和自己的见解?其思维能力、批判性和独立性受到压制?求知欲望也慢慢地被机械和枯燥的学习所磨灭。
学生完成中学的学习?经过筛选进人各级高校后?这些问题就会更加强烈地暴露出来?随着近些年高校扩招?学生人数激增?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接触和指导远远没有跟上?学生刚进人一个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中?对自身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式不能清晰地把握?加上大学的课程安排和中学相比相差甚远?课程大都针对自身专业设置?总数明显减少?学生除了上规定的课程之外?有大量的自由支配的个人时间。这种状态下?不少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类似“空虚”、“郁闷”等的大学校园时髦词汇就不难理解了。在倡导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在完成正规的学校教育后能够继续有效地进行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要就尤其重要。其体现了社会对未来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学会自主学习?将为自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是必要且紧迫的?我们积极倡导大学生在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投人到自主学习的环境里?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充实且高质量地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最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就其学习理论而言?主要倡导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是通过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以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其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之间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协作者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建构意义?就是指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认识和掌握。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们主动建构信息;学习者更不是被动的刺激的接受者?他们要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作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人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因为学习是心理的积极运作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习者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来自外界的刺激?不是把知识简单、机械地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积极地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与加工?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双向的互动过程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的启示
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聋内容可以为我们高校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培养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启示: 1.主动要求自己积极进行自主学习
中学阶段经受了过多考试压力的中学生?一旦进人高校?在学习活动上投人的热情便有所减退?积极性、主动性便有所下降。有些学生表面上通过考试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课程目标?这无形中造成极大的时间和精神浪费。所以学生要主动要求自己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带有人格倾向?是人在行为中表现出的独立性和自我决策?在学习上表现出很强的自主能力。“自主学习”是发展性的?因为这种能力本身就是在学习中进行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与促进。一旦这种自身要求形成习惯后?便会引导自身投人其它类似的学习生活中?从而培养自己终身学习身的能力?也是培养自主学习意识的基础。
2.主动寻求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这里的环境不仅指自然环境?主要包括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目标、学习氛围、学习材料等我们通称为自主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新知识的构建?良好的环境资源便于学习者与环境互动和建构意义。这样?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就会不断被创新出来?满足学习者个人独特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学生自身可以根据爱好去自己喜欢的地点??在环境安排中尽量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既增强了学习的效能感?也强化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这里我们主要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安排下的环境?当然正常课堂学习的环境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共同创造。这里主要谈论的是个人安排的学习环境?这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条件。
3.主动寻求合作
合作如果完全依赖帮助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仍然是被动的?不仅收效不大?而且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自主性学习主要是自身的主动寻求合作?大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这体现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动机维持。而以学生交流、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以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主体地位。正是这种主体性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不仅使得学生掌握了所需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了掌握知识的方法?逐步养成了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了组织参与能力。
4.积累与反思
自主学习也是积累性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中?一切新的学习都是建立在以前的学习基础之上的?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以前的学习?所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仍然要认识到知识的积累是必要的?但这种积累并不是简单的叠加和单纯的量变?而是对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超越乃至质变。在积累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反思自身?这是学习者为了检测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否达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建构主义学习监控主要提倡自我分析和元认知工具。反思自身是培养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反思过程是动态的、持续的?使得学习者自身对其心理状态、任务目标、学习策略等有个清晰的认识。在学习这个特殊的认知领域?当前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探索性不强?缺乏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和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的能力等。这不仅会影响到自主学习质量?而且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个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坚持积累的同时反思自身的学习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保障。
篇6
学习,是人生的重要部分,人在一生中要拿出很长一段时间来用于学习,而学习的有效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未来的生活。可以说,学习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也是每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因此,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家长的普遍关注,他们从孩子一入学起,就在孩子的学习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力图使孩子能够学得更多、更好。但是,长期以来,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教师也往往忽视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或者是仅仅凭经验培养了某一方面而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指导。通过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儿童的学习兴趣在巩固和鼓舞儿童的学习动机、激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上,起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曾经有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天生的,是不需要培养的。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兴趣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教育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从幼儿开始,逐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增强他们认识世界、探求真理的愿望,而且也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由学习过程本身和知识内容的特点直接引起的。学习内容的新颖而引人入胜,教师系统而又生动的讲解,学习的成就等都可以引起学生对学习的直接兴趣。间接兴趣则是与学习的自觉性密切关联着的。也就是说,当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本身并不感兴趣,但他又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对他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候,他就会自觉地去坚持学习。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对于儿童的学习来说都是必要的。缺乏直接兴趣,会使学习成为枯燥无味的负担;没有间接兴趣,则会使孩子丧失学习的毅力和恒心。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有机地结合,是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
二、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活动中,仅仅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是不够的,他们若想学得多、学得好,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只有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以后,他才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学习。反之,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将是混乱的、事半功倍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心理课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学得更顺利,而且也能够培养起他们在学习中的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到轻松、快乐。
学习习惯主要是指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养成的各种针对学习活动的习惯,其中主要包含了在听、读、画、写等过程中的各种习惯,以及在计划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各种习惯。应该说,我们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过程,是一个帮助他们掌握良好方法的过程。我们所重视的各种学习习惯,都是对学习有着重要意义的。
在培养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是给他们讲道理,而要特别重视行为上的训练。无论我们讲述了什么好习惯的作用后,都应该让他们自己做一做。比如,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中,在告诉了幼儿该怎样听讲以及怎样听才能听得仔细后,一定要让他们学着做一做,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幼儿所接受的知识从道理转化为行为,促进他们习惯的养成,同时也可以及时纠正他们行为中的缺点。
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习惯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大不一样的。所以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展开活动课教学。
三、学生的学习适应
学习适应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在与周围的环境和人的相互作用中,以一定的行为动作积极地进行反作用而获得平衡的心理能力。学习适应良好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快乐和幸福,同时对于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能够平静而完满地解决。而学习适应较差的孩子,则会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挫折、焦虑、紧张,长期下去会出现各种精神和躯体的症状。
篇7
【关键词】移动学习 大学生 现状研究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关于移动学习的定义,仍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理解,目前比较广泛认可的是:移动学习是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Pocket PC等)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移动学习的目标就是希望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学习者或主动或被动的参与到移动学习中,而移动学习本身所具有的便捷性、教学个性化、交互丰富性、情境相关性等特点也满足现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另外,移动学习被认为是未来的一种学习模式,或者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模式。因此,了解当前高校移动学习的现状,对于移动学习的发展和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江南大学在校大学生为样本群体,在移动学习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指导下,设计符合江南大学学生特点的移动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2.1 调查目的
伴随着移动设备的智能化以及网络功能的完善,高校中自主进行移动学习的几率不断提高,本次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江南大学学生移动学习现状的调查,了解并分析当前大学生移动学习的资源使用情况,态度和行为,以及对移动学习的需求,指出高校大学生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移动学习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为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2.2 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江南大学在校大学生300人,回收有效问卷299份,各专业人数分配为:理科,101人;工科,136人;文科,41人;艺术,21人。
2.3 问卷设计
本调查问卷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专业、年级、学习自主性等;第二部分为移动学习设备,包括电子产品类型、操作系统类型、功能等;第三部分为移动学习资源,包括资源类型、学习方式、使用频率等;第四部分为移动学习行为和态度,包括对移动学习概念的认识,对移动学习资源的需求等;第五部分为合理化建议。共35道题,其中25道题为单选题,9道题为多选题,1道题为混合型题,调查数据采用SPSSI2.0进行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整理与分析
3.1 学习自主性调查
调查显示,7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自主性较强,对自己的学习能很好的掌控,但其中57%的学生较强学习自主性的体现是有一定条件的,即当“学习内容丰富且具有吸引力时”,能够很好的掌控自己的学习,另外,还有20%的同学在学习时需要他人的监督和指导,也存在9%的大学生在学习上提不起兴趣。所以,在移动学习资源开发过程中,应考虑学习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和控制性。
3.2 移动学习设备
3.2.1 移动设备拥有情况
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都拥有手机,81.9%的学生拥有笔记本电脑,4.3%的学生拥有PSP,45.5%的学生拥有MP3、MP4,18.7%的学生拥有电子词典,相比之下,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普及率明显要高。而在进一步调查中,对于手机操作系统的统计显示,Android系统的拥有量为69.6%,IOS系统的拥有量为11.7%,windows及其他操作系统的拥有量为18.7%;同时,在拥有平板电脑的同学中,Android系统的拥有量为36%,IOS系统的拥有量为24%,windows及其他操作系统的拥有量为40%。
而在2011年,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张钰梅在进行的“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以银川大学学生为例”(2011年6月出版于《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第18期)的研究中显示,“MP3的拥有量为41.3%,MP4或MP5的拥有量为16.2%,电子词典的拥有量为8.9%,PSP的拥有量为2.4%,电子书的拥有量为10.8%,收音机的拥有量为16.8%,以上电子产品均没有的占总人数的34%”。时隔三年,很显然,移动设备在高校的普及率以及智能化程度正在飞速变化,所以,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也应向智能化发展。
3.2.2 移动设备功能的应用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移动设备都拥有通话、短信;飞信、移动QQ等即时通讯工具;本地视音频文件的播放;浏览WAP网页;蓝牙;Wi-Fi无线上网;在线安装智能软件等功能。而其中,几乎每天都使用的功能为:浏览网页占83.6%,即时通讯占70.6%,听音乐占66.2%,阅读文本占43.8%,玩游戏占38.5%,摄影占27.8%,而日程表和使用学习软件各占了22.4%。
同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的“大学生移动学习需求调查与分析”的对比中我们发现:在他们的研究中,大学生使用移动终端设备时,接听电话和收发短信的总比值位居第一和第二,随后才是上网及娱乐,而在我们的调查中,我校大学生使用移动设备时,使用最多的功能是浏览网页,腾讯QQ、飞信等即时聊天工具紧随其后,因此对于智能手机来说打电话、发短信已不再是最重要的需求。
3.3 移动学习资源
3.3.1 移动学习资源的类型
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在使用移动设备时,多数是浏览网页、微博以及使用即时通信软件,而下载文件和浏览多媒体的人数并不多。而图1显示,移动设备浏览网页时,关注娱乐类资源要比关注专业学习类资源多,这与2009年扬州大学在“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项目中的调查结果相似,虽然时隔4年,大学生利用移动设备的主要功能仍然是休闲娱乐,所以怎样让专业学习类资源在移动设备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改善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3.3.2 移动学习的方式
表1显示,江南大学学生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为登陆相关学习网站在线学习(如网络课堂等)以及下载教材和相关资料,而使用手持设备专用学习软件以及使用手持设备学习机的人数不多,以此看来,同学们更习惯于学习网站、文字资料以及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3.4 移动学习的行为和态度
3.4.1 进行一次连续的移动学习的时长
调查显示,认为一次连续的移动学习时长在30分钟内的大学生占62.8%,部分大学生能够接受一次超过30分钟的学习。而扬州大学的“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项目得出的结论为:人们觉得3-5分钟是最合适的,因为手机的小屏幕特点,如果时间过长学习者则会失去耐心,而大多数人认为应该不限时间,因为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也会不同[3]。对比发现,随着移动学习在学习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学生能够接受的一次连续的学习时间越来越长,以5-30分钟为宜。
3.4.2 大学生在移动学习上的消费意愿
通过调查,有59.73%的大学生在遇到优秀的移动学习资源时愿意进行消费购买,这说明大学生已经初具为移动学习资源进行消费的意识了。我们在愿意为优秀移动学习资源进行消费的大学生中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得到的数据如表2:
从表2中不难看出,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生认为在移动学习资源上的花费不应超过50元人民币,超过六成的大学生认为不应超过100元人民币。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相比于传统学习资源(教材、教学辅导书、习题本等)动辄几十上百的花费,大学生对移动学习资源消费数额的意向大多比较保守。当然,对于100元人民币的消费是否高或者低与时展情况、地区人民消费水平等诸多因素有关系,在经济发展比较快的省市中,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为互联网中的非物质资源进行消费来满足精神上的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移动学习资源上的不超过100元人民币的消费属于保守消费的观念是有依据的。
3.4.3 大学生对移动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估
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生认为在移动学习中的自我监控比较差,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对自己在移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心里有数,而其他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移动学习时的状况与平常学习无区别。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效果评估差别较大,有些大学生能适应移动学习的学习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有些大学生得到的效果比较差,其中的差别与个人的认知情况、学习习惯、移动学习资源的优劣程度等多种因素是密切相关的。
4 大学生在移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从以上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大学生移动学习时存在的几个问题:
(1)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移动学习愿望,但当前的移动学习情况多为无意识学习,学习效率低下。近2/3的大学生具有明确的移动学习的愿望,但在与学生访谈过程中发现,他们大多是在课间、睡前等时间段利用移动设备查看新闻、查询学习有关的通知、资料等,并没有出现针对性较强的学习行为。调查表明,大学生在进行移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要低于传统学习方式,这受限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客观上移动学习本身就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二是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同,有超过一半学生的学习情况取决于移动学习的内容是否吸引人。
(2)缺乏适合移动设备使用的学习资源。目前大多数网络上的学习资料,其呈现内容和形式都没有考虑到小屏幕手持设备呈现的特点以及适应移动状态的特殊性。虽然各互联网移动服务开发商已对目前流行的移动系统平台(苹果公司的IOS,谷歌公司的Android,微软公司的Windows Phone)进行了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而且数量也日益增多,但从质量上来看,优秀的产品屈指可数,而其内容有一定的群集性,比如Android平台上目前比较流行的“百词斩”、“拓词”、“我爱记单词”等软件,都是为英语单词的记忆开发的。
(3)学习效果难以评定。教学结果的评估是教学设计中重要的一步,但在移动学习中,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其学习过程中缺乏老师的指导,最后缺乏老师的评价,其对学习结果的评估只能来自于自身对学习过程的监控程度及满意程度,并没有科学教学理论的指导。
(4)现有的网络条件使得网络速度很慢。部分学生觉得限制移动学习发展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是网络速度很慢。
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大多通过移动设备下载学习资源或者在线学习,而网络速度太慢使得学习者在教育站点浏览资料时会出现断断续续的现象,导致学习者有视觉和听觉上的疲劳和心理上的厌烦,降低了学习效果。
5 提高高校大学生移动学习效率的建议
(1)相关部门加大对移动学习的研究和软件开发。对于大学生在移动学习中出现无计划无策略等问题,教育部门应对移动学习有利用价值的精华部分进行宣传和推广,使移动学习成为提高我国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并组织相关的研究队伍,研究具有针对性的移动学习软件。
(2)增强大学生正确对待移动学习的态度。移动学习作为一种学习形式,能够让学习者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也使得在线沟通成为了可能,而在认识其发展前景的情况下也要看到其不足,其屏幕小、容量小、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的特征以及缺乏教师指导、缺乏规范的学习环境、缺乏有效的学习方式等都是学习者面临的困难。只有充分认识其优缺点,才能更好地处理移动学习与传统学习的关系,做到两者相互促进。
(3)大力推进学校现有学习支持设备的开发。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极大多数大学生建议学校应该提供连接到国内先进学习资源的网站的免费网络,使得在校园范围内随时随地查找、下载学习资源成为可能。学校也应提供专门为移动学习开发的网站接口,作为适应于本校各专业学习内容相应的学习资源的集成,并对学生免费开放。
(4)制定移动学习相关的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目前对于移动学习的学习效果评价尚未有一个统一的体系,从微观上而言,学习结果的评价是因各平台上的移动学习软件而异的。现在的移动终端设备的性能在不断提高,教育技术要选择切入时机,制定相应的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尽量能够为学生的进步给予更加个性化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给予反馈的同时,也给予一定的激励,从而推动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发展。
6 总结
本研究在分析总结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对移动学习内涵的研究,在江南大学对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进行调查与访谈,根据结果揭示当前大学生移动学习中存在的现状和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回顾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教学相关理论,移动学习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并没有达到比较高的层次,大部分的移动学习行为属于以休闲为主的无目的学习行为。
(2)通过调查和访谈,得出当前高校大学生移动学习的现状:第一,移动学习的发生条件已经比较成熟,移动设备拥有率较高,其功能支持多种移动学习;第二,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在进行移动学习时没有学习策略指导;第三,目前缺乏优秀的移动学习资源以及支持移动学习的网络速度。
(3)根据当前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1.相关部门加大对移动学习的研究和宣传;2.增强大学生正确对待移动学习的态度;3.大力推进学校现有学习支持设备的开发;4.制订移动学习相关的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任海峰,赵君.移动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J].成人教育,2010(276):95-96.
[2]张钰梅,袁婷,王学明.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以银川大学学生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8):29-31.
[3]张浩,杨凌霞,陈盼.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01).
[4]王伟,钟绍春,吕森林.大学生移动学习实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9(15).
[5]李振亭,刘丽丽.移动学习的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05).
篇8
关键词 小学生 注意力 培养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5-0074-01
有位教育家说过:“注意力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如果学习时学生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就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发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认识教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1.从“好奇”入手。“ 好奇”是人遇到新奇事物时所产生的“探究反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从而激起求知、探索、操作等学习意愿。“好奇”可以促使儿童更多地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而与外界频繁地接触和交往,又反过来增强儿童的好奇心和观察力,并且促进他们创造性地发展,所以“好奇”是一种成功的动力。陶行知先生曾对一个指责儿子拆卸闹钟的母亲予以“扼杀了一个爱迪生”形象比喻。教师更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学业有成。我曾听过一位老师讲《循环小数》,他一开始就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然后让全班学生接着讲这个大家都会说的故事,许多学生都很好奇,老师为什么让大家一直讲这个没有尽头的故事,由此注意力也很快集中到课堂上。
2.教学方式多样化,提高学生注意力。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有限,一节课堂教学有40分钟这么长。如果让成年人时时保持注意力集中,想必都很困难的事情,那么对于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来说更是不容易控制自己了。作为老师来说,要尽量保持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有效办法就是时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比如除了让学生举手发言以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动笔练习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取得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让学生小组进行合作,动手摆一摆,并且通过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样多种学习方式与老师一味单纯地讲解比较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学习的印象也更深刻。
二、从把握好学生注意力的最佳时间入手
1.利用游戏、比赛。课堂教学中游戏和比赛简单易行,是培养学生情绪和注意力的有效方法,深受小学生欢迎。在游戏、比赛中,学生注意力往往高度集中,兴趣极高,接受知识轻松,处于主动学习状态。这样每个同学都能集中注意力参与活动,既得到了思维的训练,又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利用直观教学手段,易于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教学手段还有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按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转移。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电脑动画、录音录像、投影等电教手段,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专心学习。
3.控制调节课堂教学节奏调动学生的情绪 。一节课如果学生情绪涣散低落、烦躁惊恐,教师即使手舞足蹈,口若悬河,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热情洋溢、欢快喜悦的课堂氛围,将会使学生喜欢语文,爱上语文课。因此,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绪,随时调控教学节奏,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当发现学生疲倦时,穿插一些趣味性的东西,让学生唱一唱,动一动。当发现多数学生已掌握教学内容,表现出注意力涣散,漫不经心时,应加快节奏,增加密度或增添一二个小游戏或进行表演比赛,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要善于消除不良情绪,让学生注意力始终跟着老师转,并积极参与思考,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篇9
关键词: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教学手段
下面就谈一下本人对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一点认识。
一、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古往今来的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小学阶段,就要重视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让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如,在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时,教师可先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以优美的传说导入,接着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到南海,了解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群岛概况。老师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就会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学校教学设备的更新,合理使用电子白板网络教学手段及语文教学资源,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推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部动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1.教会学生预习方法,为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有些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很远,学生对文本内容很难引起共鸣;再读课文,使自己能独立把课文读熟;三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四读课文,让学生画出文中自己觉得重要或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把自己的感受或理解写在旁边。这样就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
2.教会学生自我设计学习问题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合作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充分感悟到这一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鼓励他们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自学自悟,独立求索,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下面笔者就此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创新精神
古人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事实也证明,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会产生创新的冲动。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增强创新意识。既要启发学生在预习中找出疑点,学习中发现疑点,带着疑问去学习、理解,又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使质疑问题融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如教学《麻雀》一课时,教师激情导入后,立即乘学生余兴未尽时问学生:“大家想通过这节课弄明白什么?这时,学生纷纷举手,提出各自的问题,老麻雀是怎样保护小麻雀的?弱小的老麻雀在强大的猎狗面前,怎么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幼儿呢?‘我’为什么连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等等。此时,教师并不急于解决,而是把问题“反弹”给学生,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去读书。这样既教会学生读书质疑的方法,又让学生进入读书、讨论的积极状态。在读书、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还不时产生新的疑问, 如“老麻雀飞下来后为什么不把小麻雀抱走?作者唤回猎狗并不能真正解救麻雀,如果再来一只猎狗,那又怎么办?”针对这些问题,老师总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解决疑难,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长时间的训练,有利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猜神。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学生能否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对学习感兴趣,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所以教师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重点,同时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善待每一位学生,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如教学古诗两首—《咏梅》和《宿新市徐公店》时,一般情况教师总是按顺序一一教学。而我在备课时,发现第二首诗展现了一幅“儿童扑蝶”的图画,富有童真童趣,比较容易吸引学生,所以在导入古诗教学时,我问学生:“你们喜欢哪首古诗?”果然不出所料,学生纷纷表示更喜欢第二首诗。于是,我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先教学第二首诗,结果学生学得主动,兴趣盎然。
与此同时,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及时总结归纳自己学习古诗的方法,并用以学习第一首诗,结果这节课密度高,超额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还是学得主动,掌握的牢固。由此可以看出,只要给学生以自由,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让他们品尝到学习的甜头,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他们必然对学习充满信心,倍感兴趣,自然而然地也就提高了自学能力。
三、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体现全员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