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生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27 17:1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层医生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层医生教育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浙江省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进修的208名医生,其中来自县医院的115人,乡镇卫生院的25人,厂矿医院49人,个体诊所19人。男139人,女69人;年龄17~42岁。

1.2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分析208名基层进修生的年龄、从事口腔专业工作的时间、学历及所学专业。

2结果

结果见表1、表2。结果显示,基层口腔医生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口腔专业知识明显不足。

3讨论

3.1口腔医学教育和基层口腔医疗市场的现状

口腔医学在中国起步较晚,相关医务人员处于接受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阶段的较多,年龄也相对较小,38岁以下者约占36.3%。一些医院的口腔科医务人员,其知识层次不能与其职业需求相适应,且乡村与城市差异明显。高学历的口腔医生集中于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农村地区和绝大多数基层医院不仅人才匮乏,而且口腔科医生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有的甚至是自学出身。从事口腔医疗后,医院缺乏专门培训,进而导致整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偏低。加之观念落后,对口腔疾病缺乏正确认识,错误地认为“牙痛不是病”,从而对基层口腔医疗不够重视。基层医院的口腔护理人员同样存在层次低、技术不过硬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基础医院的口腔医疗质量。

3.2加强基层口腔医生继续教育的建议

提高口腔医疗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加强基层医生继续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加强考核力度,设置专业性强的考试,选拔合格的基层口腔医护人员。多设成人大学,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加强在校生的专业素质训练,增加更多的适合广大基层医生学习的有针对性的各类教材:利用书本教材、视听教材、病案讨论和病例示教等因材施教,对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医学要求的人员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要因人施教、分阶段施教、实例施教和模拟诊疗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强化训练,加强和巩固“三基”训练,提高进修医师的综合素质,使进修医师努力掌握和运用循证医学知识。医德和医风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加强进修医师的自身修养,多用实践案例以及法律道德来提高进修医师们的专业素养及自身品质,完善他们的综合素质建设。基层口腔专业人员的实际操作要求高,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更要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口腔专业人员的手术培训,多安排有临床经验的口腔医师进行技术、理论指导,使基层口腔医生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与规范化的操作规程,并通过实践得到巩固和提高,使基层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达到理想目标,能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3]。

3.3如何做好基层口腔医生

篇2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成人继续教育依托原兰州电力技术学院(兰州电力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办学条件,先后与华北电力大学、重庆大学、三峡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合作设立了甘肃函授站;以兰州理工大学为主考学校,与甘肃省自学考试办合作开办应用型自考;与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三峡大学、重庆大学联合开办电气工程硕士、计算机软件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班。自1993年建站以来,已培养函授专、本科毕业生2600余人,自考专、本科毕业生2500余人;已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近200余人。现在读函授专、本科学员361人,在册自考专、本科学员1250人,在读工程硕士及工商管理硕士239人。现开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供用电技术、电力市场营销、发电厂集控、热能与动力工程等专业的专科、专升本函授及应用型自考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同时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重庆大学、三峡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办电气工程硕士、自动控制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等在职研究生教育。

理清思路,确定工作目标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在教育培训机构整合过程中,对原培训中心和“两校”的成人继续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成立中心继续教育部。继续教育部成立后,按照中心统一部署,大力开拓培训市场,以管理提升活动为契机,根据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在对公司人力资源状况和员工学历层次进行调研及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成人继续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确定了继续教育发展目标:服务公司人才培养,提高公司员工学历层次,提升公司员工整体素质。通过函授、自考等形式,举办以电力类专业为主的在职工程硕士、本科、专科等多层次员工学历教育,形成多形式、多规格、多层次的员工继续教育体系,确定了努力打造“管理规范、质量优良、具有行业特色”的公司员工继续教育基地的工作目标。

加强招生宣传,拓展培训市场

为确保稳定的办学规模,培训中心借助公司人力资源数据库,积极开展公司员工学历结构分析与研究,重点分析符合工程硕士、工商硕士报考条件的员工分布情况及县供电企业员工学历结构,并进一步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有计划地组织人员到省公司所属各市、县供电公司进行员工继续教育需求调研和招生宣传。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中心继续教育工作方案,以公司员工研究生教育和县供电企业员工学历教育为重点,按照“规模适度,保证质量”原则,统筹研究生、函授和自考招生,制订了每年自学考试招生150人、函授招生150人以及在职工程硕士招生80人的人才培养计划。

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培训中心继续教育部以狠抓教学全过程管理为手段,培养合格人才为宗旨,认真落实教学任务,着力加强教学组织、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管理,加强教学监督与检查,按照合作院校教学质量评估标准,认真组织开展面授、辅导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制订学员自学指导计划,规定自学内容、进度及作业,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严格执行学员考试考勤制度,认真组织课程考试工作,严肃考试纪律,树立良好教风、学风,确保教学质量。

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

在充分结合成人的年龄特点,学习理解能力相对较高、记忆力相对减退,实践经验丰富,以及行业特点的前提下,培训中心继续教育部通过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征求企业和员工意见,积极与合作院校协调,适当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结合企业发展和员工实际工作需要,紧密结合现场实际,不断优化专业教学计划,充实更新成人教育教学内容,努力提高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并采用在线辅导、送教上门、集中面授等多种形式,解决工学矛盾,使成人继续教育工作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受到学员欢迎。

为做到讲授内容的先进性和直观性,培训中心继续教育部积极申报省公司层面县供电企业员工学历提升培训课件开发培训项目。课件开发组已开始《变电站电气设备》和《电能计量》两门课件的开发。项目组人员深入到省电力公司所属的民勤、景泰县供电公司调度中心、计量中心、典型先进变电站及电能计量设备现场,实地拍摄电能信息采集系统构成设备、接线、设备调试过程以及变电站一、二次构成设备,系统接线和操作技能,并与现场运维人员交流学习现场运维实践经验,制作培训课件,做到重点突出、通俗易懂、体现时效性和实用性。

创新培养方式,发展网络教育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不断创新成人继续教育培养方式,利用培训中心先进的设备和网络资源,积极探索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成人继续教育。2014年组织完成公司员工网络教育需求调研和合作院校考察工作。2015年起,根据培训需要,与国内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合作设立高校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至2020年,在中心建成2-3个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充分利用网络教育的自主性、灵活性等特点,提高成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有效克服在职员工继续教育工学矛盾,拓展中心继续教育覆盖面。

加强高学历培养,输送合格研究生

为提高办学层次,培养合格的硕士研究生,首先从抓研究生面授培训班课堂纪律入手,严格考勤制度,做到上、下课点名,并将学员出勤情况记录到考勤登记表里,确保每位学员的学习课时数。另外通过征集学员意见和建议与合作院校授课教授沟通,在完成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晚上时间开展一些专题讲座,拓展学员的知识面和研究课题的思路和方法。强化考场纪律,要求学员独立答题,对违反考场纪律者进行批评教育。通过全方位的加强管理,研究生学习成绩达到了合作院校的要求。

加强队伍建设,树立培训品牌

篇3

【关键词】分层教学;翻译技能;效果

而今,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大都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翻译技能作为英语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能力的培养受到了绝大多数英语教师的重视。

一、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现状

(一)高职英语分层教学背景

高职高专学生由于受到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影响,学生的英语水平层次不齐,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因此,许多院校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创设各种有利条件,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分层次地去开发学生潜能,以期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二)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

分层教学模式刚开始应用时,出于新鲜感,快班的学生觉得很有优越感,学习很积极。慢班的学生虽然很失落,但也想通过积极努力的学习进入快班。但时间一长,新鲜感一过,快班的学生就会感到竞争压力过大,而慢班的学生也会因没有榜样而失去学习的动力。

二、分层教学模式下高职学生英语翻译技能培养的效果

根据高职教育以职业为导向的理念,高职翻译教学的内容也与各专业紧密相连,主要涉及到商务洽谈、报价、旅游接待、宴会翻译、商务信函、公司介绍、协议、标书、商务合同等应用型文本的翻译。

本文以天津某高职院校为例,来谈谈在分层教学模式下学生英语翻译技能培养所取得的效果。

(一)分层具体实施过程

该校根据学生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成绩及学生意愿进行显性分层,将2005、2006 级各专业学生分为两大层次:快班(A 层)和慢班(B 层)。A 层学生必须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 级。两个层次所选用的教材一致,但在教学内容深度上有所区别。A层教学班的教学进度要快些,偏重学生对英语综合能力的掌握和运用;B层教学班的教学进度慢些,注重扎实学生基础英语知识。

(二)翻译技能培养的效果评价

这两个层次期末都采取统考,考试题目完全一致。阅卷完毕后分别从两个层次随机抽取50份试卷对翻译部分成绩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A层学生的翻译水平并没有较之在全国高等学校应用能力考试A级中的翻译水平有显著提高;B层学生的情况也一样,甚至有部分学生翻译水平还有所下降。

此次分层教学中,虽然教A层次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采取了很多新点子,也加了很多内容,但由于课时上的限制,所以分层教学的效果没有出来,学生的翻译技能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B层学生由于本身的词汇和英语综合技能的缺乏,对翻译技能的提高上会相当吃力,再加上慢班的心理落差等因素,造成有部分学生翻译技能上还存在退步的现象。

(三)存在的问题

该校的分层教学仅仅只是一个缩影,很多高职院校在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后,其效果大多不甚显著。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翻译能力的重要性没有得到重视。很多学校在进行英语分层教学时,并没有针对翻译进行专项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大多数的翻译训练都涵盖在综合能力教学中,翻译能力的重要性没有得到体现。

2.显性分层教学对学生学习心理上的影响。快班、慢班的分层教学,让快班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竞争力的残酷,不免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慢班的学生因缺乏榜样而容易破罐子破摔,失去学习的动力。

(四)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各位专家学者所提出的建议如下:

1.提倡采用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模式,即“语言+ 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许多学生学非所用,无法掌握其相关专业所需要的英语技能,所用应当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求进行英语能力的培养,满足其专业发展需求。

2. 采用隐性分层教学,也就是实行班级内分层教学。班级内进行分层教学,可以避免学生因为快班或慢班造成的心理落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合作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结论

本篇文章就目前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分析和讨论了在目前分层教学模式下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培养的效果。分层教学在高职教学理念上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在教学效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其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贺子琼,刘玉强.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模式与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0年1月

[2]周密.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高职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29期

篇4

关键词:和谐社会视角 基层医院 医生 职业道德建设

医生职业道德建设是基层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基层医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医院和医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和谐社会视角下,不仅要求医患关系和谐,还要求医院内部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而基础医院联系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之所系。因此,把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建设置于和谐社会视角来探讨,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1.和谐社会视角下,基层医院医生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1.1有利于营造基层医院良好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在基层医院各部门各环节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体现着医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准。通常情况下,医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越高,医生和病人之间就越容易形成信任、平等和合作的关系,双方之间就能互相尊重,使得医患之间充满人文关怀。而同时,加强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建设,能让医生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岗位职责、理清自身与患者的关系,进而改善医患关系。

1.2有利于提高基层医院医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道德是医生的一项重要素质,加强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题中之义。以较高的职业道德为精神依托,医生能更积极主动地从职业需求出发认识保护患者权利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能更加积极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医疗水平与医疗服务质量;能更主动地反思自身工作得失,加深对自我的认识,虚心向同事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进而不断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1.3有利于推动基层医院工作的和谐发展

医生是医院工作的主要群体。医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医院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医生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才能贴心服务于患者,为患者分忧解难,真正做到救死扶伤,医院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展开。而相反,如果缺乏职业道德,基层医院医生也就失去了他们职业的根本,失去了患者的信任和尊重,当然也就谈不上医院工作的和谐发展了。另外,良好的职业道德,还可以从内在约束医生,减少基层医院医疗腐败的发生与蔓延,让患者形成对医院的良好形象,维护基层医院的声誉,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和谐发展。

2.和谐社会视角下,基层医院医生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2.1以多种形式加强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首先,以理论为基础,加强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理论教育是基层医院医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只有建基于坚实的理论,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才不易受到市场经济不良风气的腐蚀而时刻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要通过参加学习、培训、讲座和征文等形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武装医生的头脑,引领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要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教育,让基层医院医生深刻认识职业道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以案例为核心,加强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坚持以正面案例教育基层医院医生,让他们通过感人的实际案例深刻理解职业道德的内涵,深入了解职业道德在实际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要坚持以反面案例教育基层医院学生,让他们深刻认识缺乏职业道德的严重后果,让他们及时从丧失职业道德的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进而不断警醒自己提高职业道德素质。要坚持以基层医院医生身边的案例教育他们,不断加强他们的岗位意识、服务意识、风险意识和守法意识。

再次,要坚持以实践教育的方式不断提高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要定期组织基层医院医生到其他大型、知名医院进行参观学习,吸取职业道德建设的先进方式方法,发现自身的不足,在不断总结工作的过程中推进职业道德建设。

2.2以多种机制规范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行为

首先,加强监督机制建设,规范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行为。为了防止医生走向患者的对立面,要加强监督机制建设,规范基层医院医生的行为。要逐步建立自下而上又有自上而下的内部监督机制,有效规范医生职业行为。要逐步建立与内部监督相对应的外部监督机制,对医生的职业行为进行全方位监督,减少他们违背职业道德的几率,遏制不良行为。只有把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约束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行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为制止不道德行为和歪风邪气建立良好的基础。

其次,加强激励机制建设,推动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建设。一方面要对基层医院医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表彰,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另一方面要对违背职业道德的基层医院医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罚。在此基础上,还要把医生的职业道德纳入考核目标,并利用好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考核结果,促进基层医院医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再次,要加强物质保障机制,对基层医院的发展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和财政支持,减轻基层医院的经济负担,减轻基层医院对经营性收入的依赖,继而为打击和遏制“药品回扣”建立基础,减少腐败行为,净化基层医院职业道德建设的土壤。.

2.3强化典型示范提高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要积极树立职业道德模范,以典型示范带动基层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建设。一要积极发掘本地方基层医院医院的职业道德模范,二要并利用好和宣传好其他地区医院医生的典型事迹,促进医院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同时,基层医院的主要领导和骨干医生要以身作则,认真践行职业道德规范,为带出一支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质的医生队伍建立基础。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需求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3.02.020

江西省自2010年开始开展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已有200名学员完成了为期1年的培训,有550名学员完成了理论阶段的学习,进入临床阶段的培训。为了更好地了解培养对象的现状、学习需求、预期目标,本研究分别对2010、2011年参培学员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学员的需求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江西省2010年、2011年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班学员。

1.2调查方法 调查时间为2010年6月-2011年12月。本研究自行设计了A、B、C三套问卷,均向我校全科医学专家征求意见后编制而成。(1)A套问卷在学员入学时使用。采用整群抽样的办法,选取参加江西省2010年与2011年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学员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为学员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职务、工作单位、单位性质及派遣形式等。共发放问卷569份,回收有效问卷477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3.8%,其中2010年学员174名、2011年学员303名。(2)B套问卷在学员理论阶段培训结束时使用。随机抽取2011年学员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培训面临的最大困难、自身的需求及兴趣等。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36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4.4%。(3)C套问卷在学员培训结束时使用。随机抽取2010年学员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对培训基地的满意度、培训收获、效果评价等;还设计了部分开放式问题,征求学员对理论、临床、社区培训基地的意见和建议。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49份,有效回收率为93.1%。

1.3统计学方法 对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的基本情况 2010、2011年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班学员的基本情况见表1。

2.2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的需求现状

2.2.1学员的学习目的、动机 关于学习目的与动机,236名学员选择以下选项的分别有:知识更新195人(82.6%);获得合格证书173人(73.3%);胜任工作的需要162人(68.6%);上级派遣143人(60.6%);人际交往38人(16.1%);从众心理9人(3.8%)。

2.2.2学员参加培训面临的最大困难 关于参加培训面临的最大困难,236名学员选择以下选项的分别有:所学内容难以应用于实际74人(31.4%);想脱产学习,但领导要求回去工作62人(26.3%);放不下单位工作29人(12.3%);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困难25人(10.6%);经济负担沉重23人(9.7%);不想参加培训5人(2.1%);其他18人(7.6%)。

2.2.3学员自身的需求及兴趣 基层全科医生需要掌握的临床理论和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需要程度见表2。

关于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内容与学员自身的需求及兴趣相符程度,236名学员选择以下选项的分别有:完全符合13人(5.5%);比较符合71人(30.1%);基本符合120人(50.9%);较不符合30人(12.7%);完全不符合2人(0.8%)。

关于临床基地培训中轮转科室的选择,2010年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149名学员选择以下科室的分别有:急诊科125人(83.9%),呼吸内科120人(80.5%),心血管内科119人(79.9%),儿科112人(75.2%),消化内科108人(72.5%),外科99人(66.4%),神经内科71人(47.7%),内分泌科71人(47.7%),妇产科40人(26.8%),肾内科28人(18.8%),传染科27人(18.1%),血液内科19人(12.8%),风湿免疫科22人(14.8%),康复科3人(2.0%),皮肤科3人(2.0%),五官科1人(0.7%),眼科1人(0.7%),针灸科1人(0.7%),未轮转1人(0.7%)。

2.2.4转岗培训过程中学员的满意度和收获情况 2010年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149名学员对各项的满意度见表3。

针对参加转岗培训后,认为自己的工作在哪些方面可以学以致用,149名学员的选择情况见表4。

针对参加转岗培训后,认为自己的工作在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149名学员的选择排序为:临床基本技能128人(85.9%);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126人(84.6%);沟通技巧107人(71.8%);疾病的诊治知识104人(69.8%);责任心和事业心97人(65.1%)。

2.2.5转岗培训过程中学员的评价情况 针对在转岗培训即将结束时,对理论、临床、社区基地的意见和建议时,绝大多数学员很中肯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1)针对理论基地,学员认为需要改进的问题有:建议适当延长课时,便于学员充分理解课程内涵;建议减少各章节部分重复内容;理论基地应增加临床实践技能模拟培训;教材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2)针对临床基地,学员认为需要改进的问题有:培训缺乏针对性,应多安排适合基层的临床技能知识培训;基地的生活及住宿条件应改善;应多给学员实践操作的机会;培训时间较短,科室轮转较少。(3)针对社区基地,学员认为需要改进的问题有:时间太短,不能深入、全面了解社区全科医生的工作职责及范围;缺乏专业的培训教师;培训较为随意,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讨论

3.1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现状与目的

3.1.1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参培学员中仅有8.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由于基层医生收入低,条件较为艰苦,工作量大,所以大专院校毕业的医学生往往不愿意到基层就业。学员大多为初级职称,占全部调查对象的64.2%,可见当前基层医生多为低职称人员,具有较高职称的基层医生大部分到城市的私立医院就业或是在城乡结合部开诊所。从学员的派遣形式上来看,仅有35.0%的学员是主动申请参加转岗培训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一些基层医生对基层卫生服务失去信心,不求进取。以上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基层医生业务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群众对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不满意,致使基层医生队伍的稳定面临极大挑战。另外,由于以上种种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迫使群众小病、大病都往大医院跑,造成农村卫生室门可罗雀、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局面。这不仅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明显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造成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

截止到2009年底,江西省1530个乡镇共设1553个乡镇卫生院,床位28942张,卫生人员4114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5093人)。我省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为0.86张,低于全国的1.12张;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为1.22人,低于全国的1.30人。全省16880个行政村共设26937个村卫生室。村卫生室中,执业(助理)医师4786人,注册护士1277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43047人(其中乡村医生41270人)。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1.28人,低于全国的1.46人。我省乡镇全科医生队伍的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和使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数量不够,质量堪忧”,福建省卫生厅科教处调研员陈秀华以此来形容福建省全科医生的现状,实际上也指出了我国不发达省份的基层全科医生的基本现状,就是学历层次偏低、业务素质较差、数量相对不足。

3.1.2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目的 江西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基层医疗情况在全国很具有代表性,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同样很具有代表性,在借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农村地区特点,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提升了适合乡镇社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的基层全科医师的服务水平和技术能力,保证了乡镇卫生服务队伍的可持续建设,以形成一支数量适宜、质量较高、结构合理、适应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需要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基本满足“小病在基层”的人力支撑要求。我省的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将为让农民群众不仅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还能“看得好病”,为农村、为农民培养一批忠诚为农民防、治、保、康、健、计划生育服务的基层全科医生人才队伍。

基层全科医生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是继续医学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素质和医疗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当前提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重要保障。此项工作的研究和实施能确保我省基层全科医生培训教育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使培训工作更具有针对性、计划性、规范性、时效性、实用性。

3.2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为进一步规范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管理与教育工作,进一步实施“以学员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教育工作健康有序蓬勃发展,使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高,使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取得实效,江西省已经开展并在进一步研究、探索,以期形成一个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长效培训管理机制。

3.2.1人性化管理 重视基层参加转岗培训的全科医生的工资待遇问题,不能让他们因培训使原本应得的工作待遇受到影响,从而不能保证培训时间;尤其是基层卫生机构的领导,对派出培训的全科医生应保证他们的脱产学习时间,不应以各种理由要求学员回单位上班。

尊重基层全科医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基层全科医生来自农村,他们中一些人可能学历不高、职称不高、基本技能不强、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等,在他们走进高校、走进教室、走进病房时,常常缺乏自信。培训时,管理者、培训师资应给每一位基层全科医生应有的尊重,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转岗培训的角色;并在尊重他们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尊重自己的患者,这也是医学人文教育的第一步。

人性化管理还体现在学员管理上,建立全省统一报名、推荐制度;建立全省学员管理制度(包括考勤制度)、学员档案(三个基地应衔接);建立年度学员结构调查情况汇总、年度学员培训完成情况汇总;建立学员的学习考核、考评制度。各基地应指定带教导师,学习结束后,导师填写考核手册,给出学员评语,提出问题和需要加强的方面,要求学员达到三个提高——基础理论水平提高、基本临床技能操作水平提高、社区人文关怀水平提高。

3.2.2针对性教学的改革

3.2.2.1加强学员学习的目的性 基层全科医学服务理念和社区卫生服务的新知识、新技能的产生和更新速度加快是现阶段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一个最大特点和难点,掌握自学的方法,提高基本技能,学会批判性思维,努力提高独立解决基层全科医学服务问题的能力,是适应这一特点的对策。目前,比较多的全科医生意识到要使自己适应当今社会职业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参加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才能使自己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在医改大潮中不被“大浪淘沙”,顺利转岗,由基层专科医师尽快转变成基层全科医生,改变自身的服务理念与服务技能,使自己能胜任岗位的需求、百姓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成为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合格的基层全科医生。

3.2.2.2针对培训大纲、计划的改革 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教学内容直接影响着培训质量。在卫生部全科医学岗位第一次培训大纲执行了4年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分析原大纲执行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根据卫生部基层全科医学岗位培训教育的计划和要求,为我省基层全科医学培训教育(理论学习、临床学习、社区实践)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可行的、实用的管理、教学、考核、教学评估计划,含理论、临床、社区三个培训基地的教学计划、实习要求、技能操作手册、考核手册;编制学习复习资料,并在江西省卫生厅科技教育网站公布,供全省各类培训基地和所有学员使用。

3.2.2.3针对培训学员结构的改革 基层转岗培训应以学员需求为导向。(1)学以致用:转岗培训工作应本着“用什么,学什么,学以致用”、“不会什么,培训什么,需求第一”、“怎么有效,怎么培训,适宜实用,因地制宜”的原则。(2)分类办班:A岗位班,学员在规定的培训时间里完成大纲规定的要求,通过考试,取得岗位合格证;B学分班,学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还可根据职称条件安排高、中、初级培训班;根据学习时间安排长线、中线、短线培训班;根据学习需求安排特色、补缺、补新专科培训班;根据知识结构安排理论、临床技能、社区技能培训班等,这样学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增加学习兴趣,节省时间。

3.2.2.4针对培训教学的改革 基层转岗培训以胜任岗位为目标,围绕这个目标组织教学、组织实践活动、组织达标考核,使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达到能满足基层卫生服务的需要,能规范化完成防、治、保、康、健、计六位一体工作任务的基本条件。

基层转岗培训应“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全科医学基础理论课可以围绕几个大的理论问题组织教学,例如,“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照顾”、“社区医疗与人际关系、医学伦理、医学心理、医疗法规”等。全科医学临床实践课可以在轮科过程中,围绕几个大的系统疾病组织教学,例如,“临床思维方法与典型案例分析”、“社区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各类疾病的转诊指标”、“社区紧急救护”、“社区实用临床基本技能”、“社区简易医疗设备的使用和读片”等。全科社区实践课可以围绕几个大的社区问题组织教学,例如,“走进家庭号慢病照顾”、“社区常见疾病的接诊与重症转诊”、“利用计算机进行全科医学档案管理一社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社区筛查与慢性病管理、重点人群管理”。“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有利于有工作经验、医学基础的成年人学习,它不仅可以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同时可以调动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2.5针对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考核改革 在基层转岗培训中各类培训机构都应把参培人员的基本功培训放在首位,要求参培人员基本技能操作项项必考、人人过关,确保参培人员具备今后职业生涯中应有的基本技能操作能力。考核组织分为阶段(理论、临床、社区)考核和结业考核。(1)理论考核:理论考试目标是测评经过培训的基层全科医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应用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测评其是否具备了培养标准要求的职业素质、医疗服务、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的工作能力。各教学基地结合各自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自行组织理论考试,统一命题(题型、题量:单选题30题,每题1分;多选题10题,每题2分;填空题10空,每空1分;临床读片题5题,每题3分;简答题3题,每题5分;分析题10分),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登分,统一进行试卷分析评估。(2)技能操作考核:临床、社区技能考核包括以下项目:接诊患者、基本技能操作、实验室检查读片和分析;临床、社区技能考核可借助真实场景,床边考核;也可借助真实或模拟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或标准化病人进行考核。

3.2.3建设好三类基地、两支队伍、一个中心 建设三类基地即理论、临床、社区基地;培养出三类基地的两支队伍,即高素质管理人员队伍、教师队伍,为理论、临床、社区基地选拔、培训出一批优秀的带教导师和管理人员;建设好一个融高校、省级教学医院的教学资源,设备相对齐全、资源可以共享的省级结业考试考核中心,可以满足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考核工作要求;用较短的时间、较高的起点、最好的质量完成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确保国家的培训经费落到实处,确保我省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培训质量。

篇6

关键词:全科医生;医德培训;继续教育;契机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一、到2020年我国将初步建立全科医生制度

2011年7月7日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这对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健康,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科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是基层卫生服务的主力,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是能够独立处理多种临床和公共卫生问题的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

总理在6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目前,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和使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具有重要意义。会议要求,到2012年使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再经过几年努力,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至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当前,存在着全科医生急需与规范化培养周期较长之间的矛盾,要着力解决。应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不要急功近利,要步入规范,走向正规。

二、全科医生培训是继续医学教育的要求

由于医学科学发展迅速,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承诺并参加终身学习即贯穿整个执业生涯的、持续终身的培训过程是至关重要的。世界医学全球标准,对医生有继续教育的要求。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制订的“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包括本科生医学教育全球标准、毕业后医学教育全球标准、继续医学教育等全球标准。

继续医学教育(CME)是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的一部分,是指个人整个职业生涯中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连续过程。由于本科生医学教育和毕业后医学教育难以保证医生的终身能力,因此为了保持医生的能力,补救技能上的不足,使卫生专业人员具备适应知识和技术迅速增长、卫生需求改变和医学实践中社会、政治、经济因素挑战的能力,继续医学教育是非常必要的。[1]

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承担着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基本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等重要工作任务。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居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在基层,全科医生是医疗活动的“守门人”,随着社区首诊制的推行,全科医生在整个医疗系统内的责任会更加重大。[2]

全科医生是经过全科医学专门训练,工作在基层的临床医生,能够为病人个体及其家庭成员以及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全方位负责式的健康管理。其服务对象涵盖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其服务内容涉及生理、心理、社会各层面的健康问题;能在所有与健康相关的问题上,为每个服务对象当好健康人。[3]

为加快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卫生人才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对基层全科医生进行培训是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需要,是医生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

三、医德是全科医生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

继续医学教育其目的是维护和进一步发展医生个人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以适应病人的需要,它也是提高卫生保健质量的先决条件。

继续医学教育过程必须为强化医生的职业素质服务,学习应当为职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提供保证,使医生能按病人和公众的最大利益行事。

医德是医生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对全科医生进行医德教育是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整的医学教育体系内,加强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是医学生作为未来工作者的硬件所需,而高尚的医德品质、崇高的医学敬业精神的培养则是未来医务人员的精神需求,是塑造完备医学人才的过程。[4]现如今,医德教育是通过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来实现的。学习医学伦理学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医学职业,指导医学实践。

借全科医生培训之际,抓住继续教育的契机,进行医学伦理学的强化,提高全科医生医德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实效具有现实意义。

四、全科医生医德培训的内容设计

由于医学本身就含有伦理因素,医学临床实践、医学科学研究和其它医学活动过程中都体现了伦理价值和道德追求,因此,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与伦理学相互交融的边缘学科。它不能脱离医学专业教育,又具有独立的知识体系和特殊的规范性要求。合格的全科医生,需要在医疗实践中有伦理道德的规范,医德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才能做成有良知和素养的真正的医生。

基层全科医生有临床实践经验,但由于缺乏系统医德理论的指导,这样会影响工作实施的效果。

医德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理论依据是系统的医学伦理学教育,在基层全科医生岗位培训里应该有医学伦理学的内容。教育内容的设计要针对性强,适应继续教育的现实。应让学员对医学伦理学由浅表的印象变为深刻的认识。明确医学伦理学的学科性质,明白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把基本原则、基本规范牢记于心,并且能结合专业特点,把医学伦理学的具体原则实际应用,掌握审慎、慎独等基本范畴,从而具有事业心、责任心及人文情怀。

医疗人际关系,是必须处理好的与患者、与同行、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医生必须做到尽个体义务与社会义务的统一,认识到尊重对方权利及履行各自义务是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是重塑医生良好形象、密切医患关系的必须。

现代医学模式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应进行新医学模式的渗透,深入理解新医学模式的内涵,明确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和防治措施。

计生工作、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是全科医生的基础工作,所以,计生伦理及公共卫生中的健康教育、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公共卫生事件等具体工作伦理是必须掌握的理论。为了推动全科医学的发展,参与科研,具备科学研究伦理素质应该是全科医生一定要培训的医德内容。

医学发展到现代,需要用生命伦理学来为医学的发展做指引,为高新科技的应用做辩护,为伦理困境的辨明提供依据,为伦理问题的决策指明方向,这是现代医学对医生的必然要求。

五、全科医生医德培训的方法探究

要提高全科医生医德培训的实效,理论支撑、实践经验、相关的方法,三者缺一不可。除了讲授理论,还得找准医德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要教会方法。

在实际培训工作中发现,参加全科医生培训的学员差异性较大,主要表现为:年龄跨度较大、学历层次参差不齐、专业方向不尽相同。表现在教学上就要求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避免授课过于单一、枯燥,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在教学研究中钻研成人教育的特点,努力采取病例分析、小组讨论、视听教学等多样的教学方法,力争通过各种方式将问题讲清、讲透。

首先,训练思维,锻炼能力。医学伦理学属于道德哲学,辩证的、历史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等哲学的方法,要学员全面综合,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其次,要提高医学伦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实效性,全科医生还必须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动力――热情、自觉性、修养。必须在实践中,加强知、情、意、信、行的锤炼及增强与患者多方面的互动,使自身品质得以完善,真实地感受到医学伦理学的价值和力量。

总之,要很好地实践,需要理论指导,逻辑推演,加上大脑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拓展,这样的实践更有方向性,也更有效率。

参考文献

[1]梅人郎,陈刚,杨益等.医学教育全球标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响石潭.全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EB/OL] [2009-3-17]. 省略/

篇7

[关键词] 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医改;人才建设

[中图分类号] R19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a)-0140-02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然而,农村卫生发展状况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农民不断增长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之间的矛盾还很突出,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使得我国约7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低,区域分布严重失衡,城乡、区域差距明显,基层卫生人员三低(“学历低、技术职称低、专业素质低”)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凸显。新医改方案要求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当前,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在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 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现状及存在原因

1.1 数量不足、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学历及整体业务素质偏低

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普遍存在的医疗卫生队伍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学历及整体业务素质偏低问题,具体表现为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少,无学历、低学历和无职称的人多,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以中专毕业的卫生技术人员为主[1],专业技术素质较低,难以形成卫生人才群体,医疗卫生知识更新较慢,难以跟上卫生科技进步的步伐。

1.2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低、待遇差

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靠创收维持生存,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靠医疗收入发放医务人员工资。由于技术、设备、房屋等条件差,城乡居民对其信任度不高,看病就医的人数不多,医务人员自然感到失落,无法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一部分卫技人员、尤其是技术骨干人才不安心、不甘心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千方百计调往城市,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卫生技术人才的短缺。

1.3 财政投入不足

基层卫生院属于事业单位,除承担医疗卫生服务外,还要承担公共卫生及改善房屋、设备等方面进行常态投入等。基本的医疗服务条件难以改善等经济因素导致乡镇卫生院服务功能弱化,卫生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差,使得医务工作者待遇不高,工作积极性受挫,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1.4 城乡配置失衡

相对于城市医疗机构高层次人才集中、设施设备先进而言,我国乡镇基层卫生院基础设施设备落后明显,而且承担着医疗、防保、健康教育等多项任务,业务多样且工作繁杂。城乡之间工作生活环境差别大,多数乡镇卫生院经济效益差,使得优秀卫生人才不愿到基层工作,现有的基层卫生人员由于发展空间狭窄、晋级晋职困难等因素不能安心工作,流失严重,更加重了城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失衡的现状,使得基层卫生院人员整体素质不高[2]的情况更加恶化。

2 充分利用医改政策,加快基层卫生人才培养

2.1 基层无学历卫生人员中专学历教育

2.1.1实施方法:自2004年启动了为期6年的农村基层无学历卫生技术人员中专学历教育工作,无学历的乡、村医务人员可以免试入学参加脱产1年、半脱产或视频教学2年的学习,考试合格可以获得中专学历。地方医学院校主要任务是面向基层、培养实用型人才,以满足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3],我们采取以市卫生学校为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在所属的5个县设立视频教学点,方便基层学员就近学习。

2.1.2 结果:截止2010年底,共有4 115名基层无学历卫生人员通过其他方式取得中专学历,无学历人员数由2006年初的5 718名降至1 603名,降幅为71.96%。。

2.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职人员成人学历教育资助项目

2.2.1 实施方法:加强在职教育是不断提高卫生劳动者的技能,开发人力,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途径[4]。利用河南省卫生人才队伍建设“51111工程”项目,由财政资助学员50%的学费,学员所在单位相应资助30%的学费。

2.2.2 结果:2009年,资助县级医疗卫生机构2名研究生,县、乡两级61名本科生、72名专科生,资助学费64.78万元,该项目将实施至2013年。

2.3 卫生自学考试

自1993年,我市开始进行卫生自学考试,设临床医学、护理学、中医学、药学等7个专业,分本科和专科层次。考试人数7 690名,毕业人数4 329名。

2.4 乡村医生免费轮训

依托河南省卫生人才队伍建设“51111工程”项目,采取视频教学的方式,在各乡镇卫生院实施教学,对4 854名注册乡村医生进行了免费轮训。

2.5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为实现2012年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城市每万名居民拥有1~2名全科医生的目标,对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免费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按照全国转岗培训大纲进行,已安排37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2011年还将安排150人参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2.6 继续医学教育

组织申报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召开各种学术会议、培训班和专题讲座,组织参加网络学习,受益人数达23 500人次。实行医学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审核登记制度,要求每一个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必须通过学习和教育获取一定的学分,并作为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对继续教育登记手册进行审核总数达13 500余人次。对在职人员素质水平的提升及诊疗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3 探讨与建议

3.1 增加财政投入,将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列入财政统一支付

乡镇卫生院人员待遇低直接影响了卫技人员队伍的稳定,是造成乡镇卫生院目前困境的根本原因。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府需要加大对基层卫生院人力资源的投资,逐步建立乡镇基层卫生院在编人员薪酬福利的保障机制。保证基层卫生院的基本建设和人才培养,保证乡镇卫生院的正常人员经费,为乡镇卫生院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提供先决条件。财政的投入应该有着制度化的安排和保障,从长期来看,应该随着财力的不断增长同比递增。

3.2 落实在岗在职培训措施,提高现有人员技术水平

3.2.1鼓励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医学本、专科学历教育,改善现有卫生技术人员学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继续做好基层卫生人员成人学历教育学费资助工作[5-6]。

3.2.2建立强化在职培训制度。做好乡村医生轮训的同时,根据不同学科要求,选送乡镇卫生院在职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确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规划,培养出一批基层技术骨干队伍。

3.2.3对取得执业资格的基层卫技人员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再经过几年努力,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更好地为群众提供连续协调、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何俊,刘凤芝,何丽霞,等. 我国三省区乡村医生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8(11):822-824.

[2] 张晓风,曹志辉,韩彩欣. 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配置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10(5):914-916.

[3] 王家骥,刘义海,吕嘉春,等. 深化医学教育改革为社区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实践[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5(2):93-95.

[4] 李晓燕,李琪. 中国卫生人力政策回顾[J]. 中国卫生人才,2008,12(11):20-21.

[5] 胡虞乾. 论卫生人才培养与学习型医院的关系[J]. 现代医院,2005,5(10):112-113.

篇8

一、知识范围

1.疾病诊疗:收录30个专科系统的8000余种疾病的疾病分类、ICD号、概述、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其他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等内容,并包括社区医院常见病和慢性病专项。

2.用药指南:累计药品信息数据量达到6000种左右。包括每种药品科目分类、药品剂型、药理作用、药动学、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用法用量、医保用药等内容。便于社区医生学习查询使用。

3.临床医技:包括1600多项检查项目,每项包含:概述、原理、试剂、操作方法、附注、正常值、临床意义等。同时包括临床常用的B超、彩超、CT、X光、心电图等诊断仪器的使用方法、图像解读、正确图谱参考等系统知识数据库。

4.中医中药:该栏目共收集中草药、现代经典方剂、名医名方、中药图谱、药膳食疗等共计2万多条数据,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诊治提供完善的中医知识服务。

5.继续教育:秉承“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宗旨,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内容以临床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等系统培训为主,同时兼顾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注重提高学员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为可贵的是,每个季度都会较大幅度增加新的内容。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学员可以根据需要获得相应学分。继续医学教育平台根据您的特点和需求为您打造了个性化的页面,提供个性化学习条件的同时帮助您管理学习进程。

6.视频直播:培训师资在全国范围内选用具有丰富教学、临床和基层卫生工作经验的专家团队,视频课件通过病例展现、操作演示、场景教学等,辅以动画、流程图、PPT等多媒体工具编辑制作而成,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保证教学效果。

7.考试训练:依靠全国著名医考研究专家和医考命题专家的辅导,帮助学员在短期内夯实基础,提升应试能力,提高基层医护人员执业医生、执业助理医生、执业护师考试通过率。课程设置包括实践技能辅导、理论辅导和考前模拟题强化训练。

8.知识总库:该栏目共收集了基层医生日常所需的电子图书、中国全科医学电子期刊、论文及论文写作指导等资源,供基层医务人员日常学习。

二、平台特点

中国第一套针对基层医生的学习、培训、考试、助诊的知识型数据库,实现了将医学文献、图书知识以及电子数据的完美整合。

完整意义上的网络知识结构数据库,自主创新的知识漫游链接,快捷方便的检索引擎。

凝聚了国内权威临床专家和全科医学工作者的医学经验。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由文献向知识的飞跃。

深度的知识挖掘、标准化的知识组织、专业的知识开发、先进的技术平台。

篇9

本次活动由卫生部疾病控制局、中华预防医学会联合主办,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承办,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协办,旨在规范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对糖尿病的防治水平,降低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糖尿病发生率,规范合理用药,理想控制病程发展。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中华预防医学会主任刘霞、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长海、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CEO高瞻等人出席了此次启动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和心血管病之后第三位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与生命的慢性疾病。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在会上表示,“糖尿病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困扰,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

中国糖尿病学会中青年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中心肖新华主任在会上做了有关最新糖尿病现状的报告,报告显示:我国>20岁人群的总体患病率已达9.7%,患病总人数约>9200万,其中基层地区发病率的上升速度已远远超过城市。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基层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劳动强度也大大的减轻;另一方面,由于基层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缺乏,基层的患者对糖尿病的防治知识非常的缺乏。肖新华教授强调,医生可依据2009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推荐用药,对常见的2型糖尿病,可选择该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的民族品牌中成药消渴丸,该药也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推荐用药。

针对上述状况,中华预防医学会主任刘霞称,加强对广大基层民众的糖尿病知识教育,积极组织糖尿病基层医生培训活动已经刻不容缓。此次开展这项活动,希望通过多方携手,深入基层,更好地预防、控制糖尿病,让全国基层卫生专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受益。

据了解,“共筑健康之路”将组织培训师在全国范围内以县和社区为单位,开展对基层疾病防御控制和临床医生的糖尿病防治教育培训。活动计划在3年内覆盖广东、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全国29个省市的1000个县(社区),培训近10万名基层卫生医疗人员。在上述具备条件的地区,配合当地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和疾病防御控制中心,还将开展糖尿病防治知识普及大型宣传和公益咨询、义诊活动,免费发放糖尿病防治知识手册。此外,在项目年度内,主办方还会通过提供专家讲课视频、专家在线问答和PPT课件等多种形式开展糖尿病网络可持续教育,以惠及更多基层一线医生,预计每年通过网络培训可达40多万人次。

篇10

【关键字】基层卫生,从业人员,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086―01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课题主要是在四川省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中随机抽取10个市,每个市再随机抽取一两个县(区)做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一共发放做了600份问卷,收回598份,有效回收率99.66%,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调查法、对四川省基层卫生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包括个人信息,医院基本情况和继续教育基本情况三部分,针对基层卫生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主要原因,参加再教育的途径和教育后产生的实际效果三个着重点进行调查,了解基层卫生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中基本现状。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四川省基层卫生从业人员学历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1)四川省基层医院临床医生本科学历人数的比例为14.4%,大专学历占50.9%,其次是中专学历,中专学历以下的学历。(2)护理人员中本科学历占的比例为12.3%,中专学历所占比例最高42.2%,其次为大专和中专以下学历。(3)医技人员中本科占有比例为19.8%,大专和中专占有比例相差不大,分别为31.9%、36.3%,中专以下学历占有比例最小。

2.2四川省基层卫生从业人员已培训项目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基层医务人员没有接受过进修学习的人员占21%,接受过1次的进修学习占27.1%,2次进修学习占9.4%,3次或者3次以上占有比例很少。

2.3 问卷调查得到的其他结果:(1)基层医务人员对继续教育的相关政策认知程度不够熟悉,大多数了解的只是一部分,而了解继续教育政策的渠道主要是主管部门的宣传和医院组织学习,基层医务人员对于目前继续教育政策实施情况的满意比例不到一半。(2)在反映职医务人员的技能提升方面,主要是工作经验的积累。在职培训,医务人员在对自身工作能力反映出只是基本能胜任目前工作,接受继续教育后大都能胜任在职工作,79.9%医务人员提出有必要接受继续学习教育。(3)基层医院对实行继续教育名额有限,43.5%医院计划执行到位,41.3%有计划单执行不到位。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提示,四川省基层医疗单位存在以下问题,(1)临床医生人员较少,护理人才少, 学历普遍偏低,综合能力较差。(2)基层医院提供进修的费用不到进修所需费用的40%,但进修学习的人数和报销费用都比以前有所增加,这主要受当地经济和政策的影响。(3)基层医院医护人员队伍中, 他们面临工作量大、待遇低的困境。

3.1 多种方式招用人才, 充实基层医务人员队伍。及时有效的引进人才是加快医务人员建设的有效办法[1]。2010年四川省教育部在四川省内部分医学院校, 采用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协议就业的方式, 这是面向乡镇医院培养医疗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3.2 本院医务人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利用基层医院内部的人力资源,互相交流学习。医院领导需安排时间,让一些业绩优秀的工作者,每隔一段时间做学术讲座,在护理方面,可以邀请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护理同行在院作现场报告, 以增强护理人员的职业自豪感。

3.3 加强乡镇医院在外学习,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来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2] , 为医护人员积极创造院外进修学习的机会, 做到送出去一个人, 就能带回一些新技术、新理念, 激发其他工作者学习的动力。

3.4 合理完善院内评优方法,公平竞争。医院内部不能以“有资质,有声望”的医务人员优先评比,应该结合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评价,以及做到公正,公开的原则,他们有施展才能的平等空间,人能尽其才,才能为所用,满足他们自我价值的愿望。最后全院医务人员一起努力,一同进步,既满足广大劳动人民的医疗需求,也有效推动基层卫生事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