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音乐故事范文

时间:2023-03-24 15:5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们的音乐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我们的音乐故事

篇1

感性,皎洁的月光滋润万物,迎面的清风抚摸水面。深夜,把自己置于深山老林,把自己完全融入周围的植被之中。闭合双眸,深深呼吸,用心去听树枝与风一起摇摆得声音。理性,冬日的钢刀滑过肌肤,艰难的时刻的正确选择。

很久以来,我一直试图在瑞迷身上找出一个共性,也一直试图给我们自己写篇文章,文章不求华丽,追求真实。其实,多年的字母式思维早已使优雅的词藻夭折在心灵深处,剩下的只有关于生活的精华积累。

在我的生命构成中,音乐是一大部分。我不是一个职业的音乐人,也并不只钟情于班的瑞。我承认国内有很多好的音乐,只是大多数过于颓废。为了让自己有一个好的心境,最近几年,已经很少有中文音乐进入的我的世界。早上醒来,我会给自己放上一曲来自格莱美的“兴奋剂”,让自己有足够的动力去冲击新的一天,音乐的声音可以摇动整座城市。晚上,拖着劳累的身子上床,轻轻点开班德瑞或其他的纯音乐,声音低低的充盈整个房间,倒在床上,让心灵跟肉体来个彻底的放松。

我们都是优秀的作词人。表面上,我们完全沉寂在轻音乐优雅的音乐中,其实,内心深处却在吟唱自己的歌词。同样是纯音乐,我们却容不下重金属音乐,因为它们打乱了我们的思维节拍,影响了我们书写歌词。

篇2

【关键词】音乐学科;有效性;美育

音乐学科是初中阶段一门必修课程,通过音乐教学工作,不但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音乐知识和音乐技巧,同时,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还能够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音乐学科也是我们对学生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就是这样一门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的学科,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却遇到了比其他学科更多的困难,在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有效性不高的问题。那么,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们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改进教学观念,重视音乐学科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很多时候,我们的音乐教学中之所以出现各种问题,与教学观念不科学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音乐学科是一门非考试课程,从而导致很多的学生对音乐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学生甚至把音乐课程当成是游戏放松的时间,这样就导致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不仅如此,很多音乐教师对于自己所教学科也不够重视,上课之前不认真备课,上课过程敷衍了事,从而使得音乐教学活动既缺乏目的性,又缺乏规范性,这样自然会导致音乐课堂有效性的降低。因此,我们一定要改变这种错误的观念,充分重视音乐这门学科。作为教师,要在课前进行认真的备课工作,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这样,才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地朝着教学目标行进。而作为学生,也要充分认识到音乐学科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认真对待音乐学科,这样,在师生共同努力之下,自然能够有效提升音乐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重视音乐学科的艺术性

音乐既是一门学科,同时又是一门艺术。然而,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过程中只重视音乐学科的知识性,而忽视了它的艺术性。很多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往往会花上大量的精力去给学生介绍各种乐理知识,使得原本应该歌声袅袅的音乐课变成了纯粹的理论课,这样的课堂当然不可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的教师在音乐课堂上一定要时刻把音乐的艺术性放在重要的位置,音乐课一定要以音乐为本,通过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艺术性,给学生带来美的体验。当然,我们在重视艺术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音乐学科的知识性。鉴于很多学生对于乐理知识兴趣缺乏,教师在进行乐理知识的教学时就要注意方法的灵活性和趣味性,适当利用一些猜谜、讲故事等方式把音乐知识穿去,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我在给学生讲舒伯特的《摇篮曲》时,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先是介绍舒伯特的生平事迹和代表作品,而是给学生讲了一个“音乐家与土豆”的故事,在故事的感染之下,很多学生对于舒伯特这个伟大的音乐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很多同学通过这个故事逐渐与音乐的作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他们因为舒伯特的经历或喜或悲,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三、丰富教学手段,适当引入多媒体工具

随着教育条件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新型的教学工具走进了我们的音乐课堂,其中多媒体工具就是一个代表。多媒体是一种集合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等为一体的工具,而它的这一特点刚好与我们的音乐学科有着很好的契合点。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而利用多媒体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音乐作品,使得我们的耳朵能够听到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的现象功能为音乐配上一定的画面,使得音乐更具画面感,这样会让学生能够更具直观地感受到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含义。例如,我们让学生欣赏音乐作品《高山流水》时,就可以结合着音乐配合高山流水的画面,使得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去更深刻地体会音乐作品中的意境。

四、把音乐同其它艺术形式相结合

我们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尝试着把音乐同其它艺术形式相结合,例如,我们可以在学习音乐的时候配合着舞蹈来进行,或者,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音乐排演一些小短剧,使得音乐与戏剧结合起来,这样的音乐会更有内容性,而这样形式多样的音乐课也会更加受到学生的欢迎。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我国的民族音乐时,就配合着音乐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例如,在欣赏《青春舞曲》的时候,我就给学生表演了几段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为了舞蹈的效果,我还在上课之前准备了一些维吾尔族的民族服饰,从而让学生感到新奇无比,很多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之下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起来,而通过舞蹈,又反过来促进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音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培养审美情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们的任务不光是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向学生介绍生活中的美,使得学生能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从而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伍小红.浅谈初中音乐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0年07期

[2]蒋春妹.新课程理念下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探微[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第02期

篇3

【关键词】中职音乐;音乐欣赏;音乐素养

欣赏音乐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当我们学会欣赏音乐时,我们的情绪也会受到音乐的影响。但是欣赏音乐的能力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具有的,这需要我们慢慢地去感受、领会,所以,在中职音乐教育中,作为老师的我们就更加需要有耐心,慢慢地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培养自己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真正掌握好一定的技巧去欣赏音乐。

一、当代中职音乐欣赏的现状

虽然现在的中职依然把音乐欣赏课作为必修课,但是真正学会欣赏音乐的学生却很少,很多学生对学生所安排的音乐课程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才会造成一些问题。那么,现在的中职音乐教育到底有哪些问题呢?根据我的总结,主要有以下问题:

1.教学方法过于死板

由于很多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方法,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喜欢采用自己的方式教学。但是,现在很多的学生在思维上比较活跃,他们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事物,而老师们过于死板的教学方法则很难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

2.中职生本身所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中职生一般都属于90后,所以他们的音乐追求也显得很不一样。韩流已经席卷整个世界,所以很多学生都比较喜欢韩国音乐,即我们所说的舞曲。但是,学生们的这种爱好对我们的音乐欣赏课有着很大的阻碍,很多学生对教材中的音乐产生不了好感,所以他们也就不愿意去欣赏音乐。

二、关于中职音乐欣赏的教学方法

在进行中职音乐欣赏教学时,老师在教学上应该循序渐进,让学生一步一步地掌握好欣赏音乐的方法,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真正进入到欣赏音乐的状态。那么,下面我将介绍几种我在音乐欣赏上的教学方法。

1.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

任何音乐都有自己的节奏,正因为有了自己的节奏,所以这些音乐才会有自己的风格。如果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能够把握好音乐的节奏,那么他们也会慢慢学会怎样来欣赏音乐。所以,在进行中职音乐欣赏教学时,老师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度,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学才有可能让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程度的专业欣赏能力。

那么,该怎样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训练呢?首先,在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先熟悉一段音乐,待学生对这段音乐有了一定程度的熟悉后,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跟着这段音乐轻轻地拍打着节奏,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把握好一定的音乐节奏。那么,接下来,老师则可以给学生安排任务,比如让他们根据自己对音乐节奏的了解来自编节奏,然后再让他们把自己编的节奏在班上展示,这样全班的学生就可以相互借鉴,同时也可以指出对方在编写节奏时的一些小问题。总之,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掌握好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这对学生以后的音乐欣赏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创造良好的音乐欣赏环境

欣赏音乐时则需要有良好的欣赏环境,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时才可以享受到音乐的美好,所以,老师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时,一定要让学生学会用心聆听,让他们抛去一切烦恼,静静地去欣赏音乐。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静下心来呢?首先,在让学生欣赏一段音乐的时候,比如我们熟悉的《梦中的婚礼》,老师可以在音乐的开始说上一句话,这句话可以使学生们立刻安静下来,比如说:“同学们,这段音乐你们都很熟悉了,但是如果你们都能安静下来,那么你们肯定会有惊喜发现。”当老师说完这句话后,学生们肯定会有很强的好奇心,那么,在听音乐的时候,学生也就很自觉地安静下来,并且也会很用心地去聆听这段音乐。总之,在学生欣赏音乐的时候,老师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课堂环境变得更加有气氛,这样我们的课堂才算是成功的。

3.在聆听中想象,让音乐里的故得更加鲜活

每一段音乐都会有一个让人感动或快乐的故事,当我们真正用心去聆听音乐时,我们自然也会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故事。所以,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学生活跃的思维让他们在音乐的陪伴下展开自己的想象。

比如,当我们在听《梁祝》这段音乐的时候,老师不能只让学生听这段音乐,这样学生很难掌握到欣赏音乐的技巧,同时学生也感受不到这段音乐中的故事。那么,在进行教学时,老师则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展开想象,然后再用自己的理解把这段音乐中的故事说出来。比如,在音乐的开头部分所表达的是祝英台与梁山伯相遇的情节,所以当学生听完这部分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想象把开头部分的故事说出来。再比如,音乐的结尾部分表达的是“化蝶”,那么老师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将这部分的故事用语言表达出来。总之,音乐不仅仅是靠听觉来完成,在这过程中,想象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想象中才能真正欣赏到音乐所带来的美感。

三、总结

音乐是用来欣赏的,只有当我们真正学会了欣赏音乐,我们才有可能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无限魅力。用心去聆听音乐,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无限美丽,让我们把音乐放进自己的心里,让我们走进音乐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钟恩富.《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篇4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如何采用多元、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和优化我们的欣赏教学,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音乐小品的编创这个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研究入手,通过“选择优秀经典的音乐作品作为创编的基础;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小品的编创活动;丰富音乐小品编创的内容,培养学生综合音乐能力”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来提高学生的编创能力、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最终促进学生音乐的欣赏能力。

【关键词】

欣赏教学 音乐小品编创 音乐能力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在探索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上已经硕果累累。但在我们的欣赏教学活动中,是否每节课都能一贯使用好的教学方法来演绎音乐作品让学生感知,而我们的学生是否就已经喜欢上我们的音乐欣赏课,已经能够主动感受并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在许多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上,我们还是经常看到以教师为主的、机械的教学活动,教师解释音乐作品,向学生传递教师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大多数孩子还是被动的聆听音乐、被动地感知知识,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还是没有被激发。那么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欣赏实践活动成为了我们研究的背景方向。《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学生“能与他人合作,自信地、有表情地表演音乐剧,并做出评价”; 黄伟平老师的《名曲中的故事》这本书,也曾说道:“欣赏课必须带有愉悦性,该“推”学生上讲台,编导音乐小品,让学生主动学音乐,主动接受艺术音乐”。本文从音乐小品的编创进行研究,利用表演的方式讲述音乐中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各种编创方法如节奏创编、歌词创作、舞蹈编排、乐器演奏、情境设计等让学生参与到欣赏作品的综合表演中来,再利用表演的方式讲述音乐中的故事。通过音乐小品的编创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主动走进音乐、关注音乐。

一、选择优秀经典的音乐作品作为创编的基础

小学音乐教材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与音乐小品相关联的音乐作品,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优秀、经典的适合学生进行音乐小品表演和创编的音乐作品。如适合低段编创的音乐作品有:圣・桑的作品《狮王进行曲》《公鸡母鸡》《袋鼠》等,标题性音乐《跳圆舞曲的小猫》《木偶的步态舞》《玩具兵进行曲》《口哨与小狗》等。适合高段音乐小品编创的音乐作品有:《孤独的牧羊人》(可拓展《音乐之声》的相关音乐)《暴风雨》《羊肠小道》《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彼得与狼》等等。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音乐作品能让音乐小品的编创活动变得丰富、有效,更能让学生了解、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

二、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小品的编创活动

《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到“音乐教学过程应是完整而充分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音乐小品编创过程同样也应该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尽可能充分启发学生对这种新颖、独特的音乐心态与音乐情感的积极体验,激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同时,音乐小品的编创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表演艺术,在教学中要注意鼓励学生思考、观察、聆听、演唱、模仿、表演,调动其全身感官的参与。而音乐小品的编创,对于学习音乐时间不长的小学阶段的孩子,有着相当大的困难。这就需要老师做好足够的前期准备,有效、逐层引导孩子走近音乐小品的编创。通过示范、讲解、编排等活动,先引导学生进行简易音乐小品的编创。

如在进行《跳圆舞曲的小猫》一课教学时,先让孩子们熟悉音乐的各个片段,感受音乐情绪、音色、节奏、旋律的变化,然后再引导孩子们对音乐进行小品的编创。通过反复聆听,孩子们感受到A段主题旋律优美抒情,用弦乐器主奏,小提琴“滑奏”技巧的运用,形象地模拟了小猫的叫声,描述小猫用一种故作优雅的样子跟人撒娇,不时的发出惹人怜爱的“”叫声,让人感觉那猫咪犹如宴会上跳着华尔兹的淑女,美丽而娇媚。教师引导善于舞蹈表演的孩子用优雅、乖巧、可爱的动作来表现猫咪,栩栩如生。而B段音乐,音乐用分解和弦式的旋律进行,中间运用了顿音、装饰音等各种不同的演奏技巧,刻画了小猫调皮、可爱的不同姿态。老师引导学生用俏皮、活的舞蹈动作来进行演绎。两只形态不拘的小猫在我这个“主人”面前,不断卖弄身姿,引得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上这首美妙的音乐。

这个音乐小品的编创更多的是孩子们舞蹈动作的表现,虽然简单、短小,孩子们的表演也十分稚嫩,却是孩子们走进了音乐小品表演的第一步。让她们觉得音乐小品的编创生动、有趣,更富有挑战性!在音乐小品编创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地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鼓励、引导孩子进行编创活动。

三、丰富音乐小品编创的内容,培养学生综合音乐能力

不同音乐小品的编创能同时让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特长学生在多样的艺术门类中找到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角色,有利于孩子们扬长避短,树立学习音乐的信心,能让孩子们更亲近音乐学习,而不是排斥它。因此,给予孩子们广泛的编创空间,能使孩子们更好的演绎作品,提高自身综合音乐能力。在编创实践活动中,音乐小品也可以是改编自学生熟悉的小说、童话等等,可以是孩子们喜欢的流行作品、网络名曲,更可以是校园剧、音乐剧。在活动中,老师要起引导和咨询顾问的作用,协助孩子们选择合适的音乐、共同创编剧本、创编舞蹈、编写歌词、制作背景、集体参演等等,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和培养学生交流、创作、聆听、表演等能力。自导自演的音乐小品还能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歌主要音乐要素的体验,从而提高音乐欣赏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如:音乐小品《彼得与狼》《孤独的牧羊人》

1.活动与实践

A.进行音乐的初体验。

B.熟悉音乐故事简介。

C.分配创编任务。

D.制作简单道具。

2.音乐小品编创

根据创编任务的分配,开展舞蹈组、演唱组、表演组的音乐小品不同任务的编创。

3.音乐小品表演

合着音乐,进行小品的表演。可是课堂,也可是小舞台。

4.师生评价

要求演员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着重从剧本创编、音乐选择、舞美制作、表现能力(舞蹈、歌唱、表演)等方面进行评价。

通过富有创造性的编创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孩子们在编排或编创音乐小品中,采用了综合性的音乐欣赏活动。孩子们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从而获得美的享受,更得到多种能力的提升。

音乐小品的编创是实践的艺术,是表演的艺术,在演唱、演奏和赏析音乐的过程中,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音乐小品的编创更好的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给音乐作品以新的魅力。最终,利用音乐小品的创编,去激发学生的聆听兴趣,突破欣赏教学中学生被动欣赏音乐的场面,变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体验。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2011

篇5

一、民谣歌唱中重要的策略元素

1.聆听

音乐是听觉艺术,聆听可以有效帮助幼儿建立听觉表象,从聆听入手,乐入心灵,充分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内涵。聆听是民谣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首要策略元素,我们要充分创设聆听音乐的环节和策略,让孩子安静听、愿意听、自然听、专注听,充分感知音乐的各种元素,多听少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语言使用,呈现一个听者为王的音乐课堂。如情境中听,游戏中听等。

2.重复

在艺术中,从母体作的最简单的变化方式是重复,所谓重复,就是换一种方式(位置)再来一次,重复是音乐学习,有效积累音乐听觉表象的保障。重复是艺术形的特点之一,适宜的重复能让心有安全感和舒适感,有效的重复能有温习的价值,这种重复应该是螺旋上升,蕴涵审美趣味的的重复。我们要避免单一的“炒冷饭”,机械的重复,主张渐变、丰富、趣味的重复。如:不同的聆听场景,韵律动作的空间变化、不同音色的歌唱。

3.递进

渐进,表达的是一种学习的秩序与智慧,螺旋上升,循序渐进,逐渐提高学习的内容与难度,我们称之为“上楼梯”策略,上楼梯策略首先传递的是一种秩序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一种有序的学习模式与学习步骤,让老师有效处理各元素与策略关系,头脑更清晰。如以下递进原则:旋律在前,歌词在后(歌曲注重旋律的重复聆听);清唱在前,伴唱在后;聆听在前,韵律在后;韵律在前,图画在后;静在前,动在后等。

4.韵律

韵律就是借助手指、身体的动作,一起来感知和表现音乐。我们要巧妙挖掘音乐中的韵律元素,根据音乐的形、情、力、序,编织简单、趣味或美好的动作,用动作传递歌曲(音乐)中的情感、旋律、运动线条和故事,全身心感受和体验音乐。

5.情境

由景可以生情,因情也可以生景,情动于中,故形成声。音乐是情感的世界,生生不息,唤醒听者无尽的想象和联想。情境就是根据音乐创编有时间、有人物、有情节、有冲突的故事,情境中学习,无疑是音乐学习最适宜的场景。我们要根据歌词或音乐的标题,在反复聆听中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作,关注生活性与游戏性,编织有意味,有情趣的故事场景,吸引幼儿自然走进音乐的聆听、对话与表现中。

二、“聆听重复”四部曲

听,不能简单的听,重复,不能单一的重复,聆听重复策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民谣的策略和方法,能够有效帮助幼儿建立听觉表象,并快乐歌唱。在策略实施中,我们抓住“情”“问”“做”“玩”四字,尝试研究和思考:

1.“情”中听

情境中的聆听带有模糊和浪漫性,它是激发幼儿自然“竖”起耳朵,让音乐流入,在心中激起表层涟漪的一次聆听。在这里,我们可以借助音乐故事,依托简单的情节和角色,容易让孩子找到这种自然入耳的浪漫阶段。

如:在歌唱《小老鼠上灯台》活动中,我们编织了《可爱的小老鼠》的音乐故事情境,让孩子在故事情境中自然进入音乐。吱吱吱,吱吱吱,我是一只可爱的小老鼠,从我一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就天天听见老奶奶哄着她的孙子胖墩唱着一首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小老鼠心想,我又没偷过油吃,到底油是什么味道的呢?甜甜的、酸酸的、咸咸的……我真的好想尝一尝啊!一天,小老鼠悄悄地爬上了灯台,边上还边哼起了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哇,油好香啊,真是美味的好东西啊!小老鼠正吃得香呢,突然听到“喵喵喵”的声音,吓得它“叽哩咕噜滚下来”了。逗的胖墩咯咯直笑,老奶奶也觉得挺有趣,也跟着笑了起来。小老鼠可难为情了,这时,老奶奶抱着胖墩又唱起了那首“小老鼠上灯台……”

(教师讲述故事时,以哼唱旋律、清唱歌曲为主,刚开始歌词可以不太完整,有模糊的特点,逐渐走进有伴奏和完整的歌唱。)

2.“问”中听

自然浪漫的听,不需要理智的参与,它强调的是享受音乐的浪漫和自然,浪漫之后,我们进入音乐学习的“概括阶段”。在这里,我们紧扣“问”的策略,以问带动听,用猜想、解惑、论证三步骤进行:

猜想:音乐里,谁来了?(关注人物)

解惑:到底是谁来了?它在做什么?我们再来听一听!(关注情节)

论证:原来是×××?发生一件什么事呢?(关注故事)

如“在”快乐小鸭“歌唱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三个听与问的环节:第一次聆听:情境切入:第二天,天刚朦朦的亮着,小白兔突然听见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钢琴声响起,教师用微弱、欢快的嗓音哼唱歌曲旋律《两只小鸭》。

提问:谁来了?(启发幼儿猜想歌曲中的小动物)

第二次聆听、教师配合手指韵律动作,跟随钢琴声,演绎《两只小鸭》,不唱歌词。

提问:到底歌曲里藏着什么小动物?在做什么?(启发幼儿猜出歌曲中的小动物,感知简单的故事情节)

第三次聆听:教师配合手指韵律动作,歌唱《两只小鸭》。

提问:听听歌曲里是小鸭子还是小兔子?音乐里小动物在做什么?(启示幼儿观察欣赏,知道歌曲中的小鸭子在亲亲小嘴巴,说说悄悄话)

3.“做”中听

艺术是感性的,多种感官的参与能有效建立艺术的通感,使学习变得趣味和丰富。在幼儿初步理解民谣歌词后,我们要把感受歌词的重点转向民谣韵律的学习上(韵律与情感),为民谣创编符合其形、情、趣、力的韵律动作或戏剧表演,有效搭建幼儿感知民谣情感的桥梁,进入音乐精确学习阶段。我们把韵律分为手指韵律 和身体韵律。

如:歌唱活动《两只小象》韵律动作游戏:我们借助手指、手掌、手臂的动作,设计了有趣的“小象找朋友”的韵律游戏,从简单到复杂,一共分为四个层次:手指韵律(食指)+双手指韵律(食指和中指)+手掌指韵律+手臂指韵律,让孩子在韵律动作的牵引中,不知不觉地进入音乐的聆听中。

第一层次韵律动作设计:

动作1:两手食指相对,当“小象鼻子”, 跟随音乐韵律,同时向前晃动。

动作2:扬起手指相对作勾状。

动作3:两个手指勾在一起,做好朋友。

动作4:作握手动态。

4.“玩”中听

乐中的美好是难忘的,音乐的快乐却是激发“热情”和“动力”的源泉。在民谣听觉表象逐渐建立的同时,别忘记挖掘快乐的源泉,那就是歌唱游戏元素的挖掘,让幼儿快乐游戏,自然歌唱。我们充分挖掘幽默、紧张、美好等游戏元素,有效设计了“玩”中听的环节。

如:在民谣《大象鼻子荡秋千》的游戏中,老师用双臂演绎长长的大象鼻子,当唱到“请您荡秋千”时,老师双手抱起幼儿,随着“唔――晤”的象声词,幼儿在空中顺时针旋转一圈,孩子们惊讶和兴奋,眼睛放光,期待着大象伯伯的下一次秋千能够光临自己。

篇6

关键词:音乐课;欣赏;教学形式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小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致,提高他们对音乐的体验、鉴赏、评析、感悟的能力,去发展他们丰富的思维想象,激发他们的音乐情感,使小学生的音乐精神生活得到较大充实与满足,让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合理的发展,使他们真正于音乐课中动起来。

一、恰当合理地选用音乐欣赏教材

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音乐欣赏教材是必不可少的,音乐教师应该恰当合理地选用音乐欣赏教材。让我们的小学生在音乐课的欣赏过程中,拓展小学生的音乐时空,让他们从自身感悟到音乐教学中的多种情绪。

1.必须选用带有丰富情趣及艺术表现力的教材,能够激发学生音乐的学习兴趣,而达到满足他们音乐学习的需要,并能使小学生生动、形象地感受作品。

2.欣赏教材应该是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符合小学生音乐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域,让我们的学生有自身真实感受的音乐作品,来使孩子正确体验到音乐赋予学生的不同情感。

3.每隔一段时间,选择一些适合学生欣赏,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歌曲来欣赏、学唱,达到防止不良音乐作品对儿童心灵的侵蚀。

二、采用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

1.正确运用多媒体课件及乐器演奏形式

在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运用多媒体课件及乐器的演奏形式,充分调动孩子们音乐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采用学生所喜爱的音乐游戏形式

小学生都非常喜爱音乐游戏,因为音乐游戏能够激起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孩子们一起互动,感受到音乐课的那份快乐气氛。

篇7

我们一直以来实施的是以“小公民教育”为主线,“家园携手共育”特色的幼儿园园本教育。孩子们在各色各类的活动中获得了充足的发展。本学期我们依据《纲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组织了许多语言类的活动“爷爷奶奶讲故事”、“虎虎优优故事会”、“国旗下的故事”等等。通过活动,孩子们的语言能力获得了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不少许多优秀的民及文学作品。

民间故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故事以其灵动的想像力,丰沛的游戏精神为孩子们构筑起一方快乐的天空。在社会急促地跨入现代化轨道的今天,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从小对幼儿进行民间文化熏陶和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如何吸纳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新时期的教法,让老坛酿新酒,构筑一个可以让孩子的精神自由翱翔其间的艺术世界呢?

结合了园委会、家委会和孩子们的想法、建议之后,大家一致决定运用童话剧表演的形式来展示孩子们喜欢的民间故事。童话剧以丰富的艺术手段,为幼儿构建了一个梦幻的童话世界。通过场景的创设、音乐的融入、角色的语言、表情以及动作还有道具的运用,幼儿在观看、亲身体验和感受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从而产生愉悦的情绪,而通过音乐、动作的融入,幼儿也会自然而然受到鼓舞而创造美、表达美。他们会主动积极地布置场景、准备道具,运用肢体动作和变化的表情来表现角色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创造性理解能力及创造性的表达能力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在表演中,幼儿能切身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绪,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能给幼儿带来丰富的体验,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促进幼儿形成完美人格。于是热热闹闹的话剧准备工作开始了……

2 “地利”――精心的选材。

童话剧表演的方案依然确定。那接下来首先要进行的就是选材的环节。为了能够选出最适合我们班小朋友表演的民间故事。我们班组织了一次“故事沙龙”活动。我们班的每一个家庭都要准备一个适合孩子表演的民间故事,并派一名家庭代表要在“故事沙龙”中讲给大家听,最后请大家投票选出话剧表演的故事。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我们班的每一组家庭都拿出了十足的积极性,有的是小朋友绘声绘色的讲故事,有的是运用了亲子表演故事的形式,还有的则是请祖辈家长来讲我们从未听过的民间小传说。在活动中一个民间故事渐渐地脱颖而出,它就是-----《老鼠嫁女》。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老鼠夫妇为女儿寻找世界上最伟大的夫婿的过程《老鼠嫁女》虽然是一个在民间流传的童话故事,但它的内容通俗,有趣,有重复的句式,所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通过故事孩子们发现,原来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最有本领的人”,因为再伟大的人也不能在每个领域一枝独秀。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我们既要看到事物的擅长的方面,亦要理智地发现其不足之处从而避免盲目崇拜。该故事能很好地对孩子起到教育作用。其感受力远远超出了大人的想象。于是,《老鼠嫁女》被欢天喜地的“迎娶进门”了……

3 “人和”――多元的准备。

有了对故事的兴趣,幼儿才能继续关注。因此我们对《老鼠嫁女》剧本的创编,和角色的安排方面做了一道特别加法题。

3.1 情节不变,台词增加。

我们最早接触到的《老鼠嫁女》,它是诗歌的形式,每一句都是绝对的押韵,其中没有旁白,对话只局限于老鼠爸爸和各个准女婿之间。这作为一个话剧剧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在不改变情节、结构的基础上将台词改编的既有舞台化,有保持原来的押韵风格。

如,原文:太阳说:“乌云要遮我,乌云来了我害怕。”

改变后:“云:我们是乌云.我们心里装着即时雨,天下任我来游历。只要我们出现在哪里,太阳他躲得远远的。今天公主来选婿,我们特地前来比一比,太阳说他最神气,我们心里实在是不服气。老鼠:对,不服气,是不服气。太阳:乌云在我面前站,我立刻穿了隐形衣。所有光芒全被挡,有时,有时他比我更神气。云:哼哼哼,算你识趣。

3.2 角色不变,人数增加。

故事《老鼠嫁女》当中只有8个角色。对于全班小朋友来说,这个角色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孩子们的表演欲。因此,我们把乌云、大风、围墙、小老鼠等角色增加人数,这些角色增加到4-6人,再加上其他的角色,基本上满足了全班参演的需求。

3.3 练习不变,趣味增加。

在排练的过程中我们还思考,如何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下掌握剧本中的对话呢?我们在练习激趣方面也思考了很多方法,如:和幼儿共同探讨发声的方法,讨论各种角色不同的声音特点,这对把握角色语言特色很有帮助;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相互学习模仿;传话、回声游戏,让幼儿通过练习掌握准确的对话语言,游戏让话剧的台词练习活动不再枯燥。

3.4 语言主导不变,音乐和道具的增加。

道具制作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让幼儿更深入的了解文本;一方面是为了给幼儿提供除语言之外的更多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也是为幼儿学习对话、学习表演做准备。在我们的制作中有:手偶、木偶、折纸、道具、服装、老鼠家的场景、宣传海报……这一类制作让幼儿对舞台的布置有了了解,对表演中的站位及上下场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制作中,我们还邀请了一些有制作特长的家长来园一起制作,在制作中,我们根据难易程度进行家长、幼儿、教师三方面的分工,当幼儿看到自己参与制作的道具成品时,那种高兴的表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述,再穿上美丽的服装,他们还能不去展示一下吗?这大大激发了他们要表演的兴趣。

接下来音乐的配音制作也很重要,在配音中,教师要时刻围绕表演角色特点、情绪的特点选择音乐,配音中的对话能尽量录制幼儿的话语,配音中旁白可让孩子讲述。配音中每个音乐的加入,也要让幼儿参与其中,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选取这样的音乐,每种不同的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是什么?表演中前期的准备一定要充分,从辅助的道具,表演时的配音,只有充分准备了,才能激发幼儿学习表演的欲望。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大家做了多方面的准备,都翘首以盼话剧表演的到来。于是,让大家激动的那一天终于来到了……

篇8

“时间越来越少,地球上的人像疯子一样,忙着追赶自己,只有音乐,才能让人恢复神志。”

音乐啊!我凝视着封面上在迟暮时分沉醉于清扬乐律中的小提琴手,紧握的拳心渗出了细细的汗珠,那是骨子里涌动着的对音乐的热情,那是一种迷恋跳跃音符的激昂,那是对纯美的音乐世界的缱绻。

故事发生在爱尔兰一个如诗如画的小镇肯瓦拉,主角是一个十五岁的小伙子吉吉・利迪。在这个小镇,不知为什么,时间走得越来越快,人们不得不拼尽全力地追赶时间匆匆的步伐,以完成自己一天的任务。因此,他们无暇顾及其他琐事。吉吉在妈妈生日到来前决定去买送给她的礼物――时间。他在邻居安妮・考尔夫的帮助下,通过一问密室,来到特纳奥格――传说中的永恒之地。

随着故事的继续徐徐展开的是另一个世界,一个与吉吉生活的肯瓦拉截然不同的世界。这里并没有“以前”、“―直”、“往后”的概念,太阳永远在头顶,人们不会老去,不会死亡。他们不需要时间,也没有时间。然而,当时间不知为什么从外界泄露进来,那真是场噩梦:肯瓦拉的人们忙得晕头转向,而特纳奥格的人因不适应时间的进程而走向灭亡。

凯特・汤普森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童话般的故事。不得不说,整个故事充满了梦幻般的色彩,两个不同世界的牵绊,不同性质的人的交集,读来犹如徜徉于―首亦真亦幻的提琴曲中。

吉吉一家所反映的正是一个其乐融融、团结和睦的家庭。吉吉无时无刻不享受着来自爸爸希尔瑞、妈妈海伦、妹妹玛丽安的爱。那些温暖,生活中那些满溢着血浓于水的亲情的小瞬间常常被我们遗落。有句话说:把弯路走直的人是聪明的,他找到了捷径;把直路走弯的人是豁达的,他多看了几道风景。在这个快餐文化的时代,能在繁忙中偶尔驻足观赏周围风景的这种豁达的人越来越罕见了。其实,这种人间大爱是一直都在的,只是我们的服睛愈来愈黯淡,发现美的能力愈来愈弱了。

特纳奥格的居民即是我们中的“精灵”,而我们是“麻瓜”――请允许“精灵”们给我们起了一个可爱的称呼。那个世界里,有爱尔兰神话中的“神”艾格阿斯,还有传说中的英雄人物芬恩・麦克库尔的忠犬布莱恩。实际上,“精灵”和“麻瓜”外表相同,但内在的思维因生活背景的差异而有较大的区别。

肯定会有很多人羡慕“精灵”们的生活吧,他们不受时间的束缚,可以无视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随心所欲地干任何想干的事,寻欢作乐,无忧无虑,这样活是怎样的轻松啊。

但是,反观过来,少了光阴的牵制,他们不懂得什么叫珍惜,于是肆意挥霍;不知道什么是计划,于是无法时刻怀揣着一种紧迫感:不明白什么是疑虑,于是缺少了探求知识的欲望―性情单一的他们如何能拥有像“麻瓜”们喜怒哀乐的多元趣味性人生呢?因为他们的世界永远停留在“现在”,所有事物性质不变,状态不变,物质极其充裕,所以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也因而退化了。没有尝过生老病死的他们没有医学;没有经历过社会的纷争,人性的贪婪,所以他们不知何为赚钱,失去了竞争意识,也没有文明的进步;没有繁衍后代的权利和机会,没有感受过家人的,于是他们没有亲情,没有友谊。总之,“精灵”的世界没有一个特定的机制,特纳奥格的人们永远散漫浪荡。

当然,可以说我言重了,“精灵”们或许并不像我采用联想手法描述的这么冷血,只是由于他们常年顺应了这个环境,以我们“麻瓜”的眼光来看,他们是一群没有生活本领,成天只知开舞会、享受音乐的家伙。

到头来,还是不知不觉绕回来谈音乐。音乐的确是一剂足以使人气定神闲的清醒剂,它有着奇特而巨大的功效。音乐便有这等魔力,尤其是书中大侃特侃的传统音乐,极具悠远辽阔的气息。不经意间,心弦为之震颤,思绪随之纷扬,但凡充斥于脑海的繁杂全部灰飞烟灭。像吉吉所感“神奇的旋律和动听的音乐仿佛在我的身体中流动”,便是这一刻,我们的灵魂接受了一次最彻底的洗涤。

尽管如此,你愿意留在这样的地方吗?有足够的时间让我们消磨又怎样?音乐不应该是以这样的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中供大家耗费的――它属于”麻瓜”们生活,它是在这种忙碌生活中缓解紧张情绪的使者。

吉吉是一个正常的“麻瓜”,故事的最后,他帮助艾格阿斯找到了时间泄漏点,解决了困扰已久的难题,世界恢复了原状――特纳奥格“精灵”不至于灭亡,“麻瓜”们的步子终于慢了下来。在婉拒了艾格阿斯的挽留后,吉吉回到了温馨的家。

篇9

    关键词:《梁祝》;协奏曲;艺术表现;结构设置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092-01

    梁祝,讲的是千古爱情传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这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河南省汝南县梁祝(马乡)镇。梁祝传说以鲜明的人物性格、曲折动人的情节、奇巧的故事结构而受到民众的广泛喜爱;以崇尚爱情、提倡求知、歌颂生命生生不息的鲜明主题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心灵。梁祝传说和以梁祝传说为内容的其他艺术形式所展现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中国民间文学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1958年,陈钢与何占豪创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取得如此的艺术成就原因何在?现分析一下其辉煌艺术成就的原因。

    一、“洋为中用”的艺术体现

    《梁祝》中的主要乐器是小提琴,小提琴是四弦乐器,也有“乐器皇后”之称。传统的中国乐曲融入中国特有的演奏技巧,加之中国越剧、京剧中的倒板、器板等,使小提琴协奏曲版的《梁祝》容纳了鲜明的中国特质,所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绝对是当时最与众不同的。因此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享有“为中国创造民族文化交响乐开拓一片绿野”的美誉。一次小提琴与中国文化的大胆融合,为中华民族交响乐开拓了未来,一次“洋为中用”的成功体现,使人记住了这段经典。

    二、完整的结够设置

    众所周知,情节设置是影视作品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一部作品中有头无尾,或是有尾无头,都会让观众觉得茫然,音乐作品亦是如此。《梁祝》是所有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既然是用音乐的方式来表现它,那么一个完整的曲式结构是曲子成功的关键。

    (一)呈示部,在呈示部中又包括了引子、主部、连接部与副部、结束语。其中引子是由钢琴引出秀丽的长笛,以及弦乐演奏,为我们展示出了一派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音画世界。

    (二)展开部,展开部又包含了“抗婚”、“楼台会”以及“哭灵、控诉、投坟”。在展现“抗婚”时,不安的音乐带出了铜管乐器凶暴的主题,显示出了逼嫁的主题。而后小提琴的散板形式奏出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的痛楚,反抗音调与凶暴主题的交替出现,最后隆隆的鼓点以愤然的对抗结束此乐章;“楼台会”中,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话般的乐章更像是祝英台与梁山伯两人的对话,那种相视无言,难依难舍的情景油然而生,令人动情。“哭灵、控诉、投坟”这部分又是曲子的,音乐急转直下,小提琴独奏出悲愤的情感,锣声又为我们流露出了凄惨和悲壮,似是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对苍天的控诉,最后管弦齐奏,象征了祝英台的反封建精神。

    (三)再现部,竖琴、长笛再次响起,又将人们引入了那片美丽的景色,小提琴装上了弱音器,流露出了爱情的主题,使之成为带有神奇的色彩的终曲。

    完整的结构设置再现了整部《梁祝》的故事,充分表现了故事中人物的各种感情,以及其后的精神,是曲子成功的又一关键。

    三、细腻的情感表达所表达出来的艺术感染力

    在引子部分钢琴和长笛的演奏中,我们不难感受到那种风和日丽的景色,似乎我们身临其境,在用心感受着美丽的风光。在音乐进行到5分钟左右的时候,曲子以欢快、跳跃和激情的三分钟时间的音乐,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三年的同窗学习情景,以及他们之间如胶似膝,亲密的友情,而在音乐进行到7分33秒的时候,梁山伯与祝英台在长亭惜别时,依依不舍的乐句,又会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他们之间心灵相通,不忍惜别的留恋不舍,令人心碎。这样,各种乐器以及我国戏剧、京剧中因素的加入,更加细腻的处理了曲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故事背后传达的反抗封建的精神,再现了梁祝二人的形象。也令每一位听众深受感染。曲终,余音绕梁,我们沉浸在了梁祝双双化蝶的美好愿望中。因此,曲子细腻的情感表达,亦是《梁祝》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四、结语

    在我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些经典,长存在我们的记忆,经久不衰,令人沉醉。它们就像一杯杯茗茶,越品越有余香。然而,不知道我们是否想过,经典为何成为经典,其实每一段经典背后,都包含作者苦心的思索与大胆的尝试。希望通过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成为经典的原因分析中,我们能有所感悟,有所触动。

篇10

人类第一次发出的声音,无论是吐字还是发声,都是由我们的激情所决定的。愤怒时,我们所发出的清晰的威胁性呼喊来自于舌头和上颚;而温柔时所发出的柔声细语的媒介则是声门。这样一来,一种发音就变成了一种声音。根据蕴含于其中的情感的不同,声音可能产生正常或不正常的语气,也可能或多或少存在急剧的变化。节奏和声音都是伴随音节而生的:激情激发了所有的发声器官,所有声音的表达都受到激情的影响。于是,不管是诗词,歌曲,还是言说,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在我前面描述过的水井旁,②青年男女们所说出的第一句话语就是第一首歌:周期性重现的节奏,悦耳且婉转的重音变化,使得诗、音乐和语言一起诞生了。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在宜人的气候条件下,是在天真无邪的时代里,是在那种发自内心的、唯一迫切的合作需求的共同作用下,语言产生了。

人类所讲的第一个故事,所作的第一次讲演,所颁布的第一部法律,都是诗。毫无疑问,诗歌先于散文而生,因为感觉先于理智。音乐当然也是这样。最初,没有音乐,只有旋律,而旋律仅仅是言语的声音变化。言语的重音构成了歌曲,音长构成了节拍。发音和吐字构成了一个人话语中的声音和节奏。斯特波?穴Strabo?雪说过:说话与唱歌本是一体。这表明,在斯波特看来,诗歌是雄辩术的起源。③应该说两者的起源是相同的,而不是它们最初乃是一种东西。思考一下最早期社会的组合方式,你奇怪它的第一个故事是诗歌,第一部法律是歌曲吗?最初的语法学家将他的语法技能放在次于音乐的位置,并同时教授它们,这让你感到惊奇吗?④

一种语言如果只用到发音和会话的语词,那只发挥了它一半的功效。确实,一种语言可以表达观念,但为了表达情感和想象,它还需要节奏和声音的抑扬顿挫,也即需要旋律。这是古希腊语言有而我们的语言所没有的。

我们总是对古希腊人在雄辩、诗歌和音乐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惊讶。这些成就对于我们来说本来是难以理解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再去尝试做同样的事。我们所能做的就仅仅是假装承认这些成就,以表示对学者们所做研究的尊重。⑤布瑞特(Burrette)曾经将古希腊的一些音乐片段翻译成我们的音符,⑥并且天真地在美文学院(Academy of Belles-Lettres)进行了演奏。院士们也以极大的耐心听完了他的演奏。在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辨识古希腊音乐的时候,布瑞特进行这样一项实验,着实令人钦佩。如果让任何一个外国音乐家来演奏法国歌剧中的歌曲,我保证你一定一句都听不懂。然而,就是这样一群法国人,竟然声称自己能对两千年前的品达?穴Pindar?雪颂歌做出判断。⑦

我曾经读到过一则故事,美洲的印第安人在目睹了火药的惊人威力之后,他们便捡起地上的步枪子弹,一边呼喊着一边将子弹掷出,但却惊奇地发现,这些子弹不能伤及任何人。我们的演说家、音乐家、学者们,就好比这些印第安人。在音乐上,我们无法达到古希腊人的水平,这不奇怪。恰恰相反,奇怪的是我们能使用不同于古希腊人的乐器,而达到古希腊人的音乐效果。

二、论旋律

没有人怀疑人是被自己的感觉所左右的。但是我们却将这些左右我们的感觉,与造成这种感觉变化的原因相混淆,而没有小心地区分它们。我们极不重视感觉,我们常常意识不到,感觉对于我们来说不只是感觉,它更是一种符号和意象。感觉对人精神上的影响,同样有精神上的原因,就好像一幅画能让人产生共鸣不只归功于色彩,音乐之于灵魂的感动也不只是声音的功劳一样。精心绘制的美丽色彩着实给人以美的享受,但那也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是绘画,是绘画的表现形式,给予了这些色彩以生命和精神。它们所表达的激情打动了我们,它们所表现的对象感染了我们。兴趣和情感并不依赖于色彩的表现,一幅版画中的动人笔触同样可以打动我们。没有这些细腻描绘,色彩便无法表达出应有的效果。

旋律在音乐中所扮演的角色,恰如描绘在绘画中的作用。是和声与声音描绘出音乐的线条和轮廓,而不是色彩。但是,有人说,旋律只是一连串的声音。千真万确。描绘也仅仅是色彩的安排。那样的话,假设一个演讲者用墨水写出了他的作品,难道可以说墨水是最富有雄辩力的液体吗?

想象一下,在一个不知绘画为何物的国度,有那么一群人终其一生都在研究色彩的搭配与混合,他们被认为很善于作画,他们评判我们的绘画作品,就如同我们评判古希腊人的音乐一般。如果他们听说美丽的绘画可以唤醒我们内心的情感,甚至我们会为那些悲惨的场景而着迷,他们的学者就会对这一问题进行慎重的研究,将我们的色彩与他们的色彩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我们的绿色更鲜活,或者是我们的红色更绚丽。他们甚至会试着找出哪种颜色的组合会让人落泪,哪种颜色的组合会让人发怒。这个国家的愚蠢的人们甚至会研究我们绘画的碎片,并且会奇怪为什么这些色彩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

如果在一个邻国中,有人开始绘出一条线,一幅初期的草图,一些不完全的轮廓,那都将仅仅被视作是巴洛克风格的信手涂鸦。然后为了彰显其品味,他们会坚持这种简单、自由的风格。这种风格只是巧妙地表现出了美丽色彩的必备要素:大块的色彩,渐变的色调,而没有细致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