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3-24 15:56: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怀念母亲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反思

怀念母亲》这篇课文一如季羡林先生的文风,语言朴实而情感强烈,读完后让我感触颇深。这篇课文是季羡林先生以回忆的形式,表达了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和不变的爱意。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充分表达了对两位母亲的怀念,字里行间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让人思潮澎湃,情绪跌宕起伏。

上课开始,我板书课题后,对学生这样导入,我们都有妈妈,能说说妈妈对你的爱的表现吗?学生很高兴,说给我买好吃的,给我买好衣服,生病了母亲陪伴我……在学生兴奋地汇报时,我话锋一转,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妈妈离开我们,会怎么样?孩子们一下子沉寂了下来,慢慢才说,没有好吃的了,没有母爱了,马芯说:“没有妈妈,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家了。”我说,是啊。季羡林先生就是怀着失去母亲的痛苦,写下了这篇文章。

接着我深情地范读了这篇课文,学生很用心地在听。读完后我说,我们都有一个母亲,季羡林却写到有两个母亲。一个是他的生母,一个是祖国母亲。为什么我们对祖国母亲的感受不深,而季羡林说怀着同样真挚的敬爱之情?学生略作思考后说,因为他离开祖国出国留学了。对,能说说你记得的一些诗句吗?学生马上积极踊跃地回答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我说,只有离开故乡,离开祖国,你才可以感受到祖国母亲。课文中也有解释,你能找到吗?两位同学回答,得出两种答案,一是第三段:“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二是最后一段:“我在国内的时候只怀念,也只有可能怀念一个母亲。到国外以后,在我的怀念中增添了祖国母亲。这种怀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以后也没有断过。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我没有马上公布答案,而是让学生再仔细思考看看,到底是什么?之后他们得出了一致答案最后一段。那第三段呢?他们考虑之后,告诉我是承上启下段。我鼓励他们说我为你们骄傲,真会学习。

在理清文章结构与思想之后,我们开始研读第二段。请学生默读第二段,勾画出令你感动的地方。在汇报中,重点解读了下列词语:“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终天之恨”“泪流不止”。并在学生逐句汇报时指导了朗诵。之后我读了两段文字。一是季羡林写的与母亲小时亲昵的事情。二是母亲去世后他的悔恨之情。读完后学生的情感还没有达到,我没有着急,我说现在我们明白了他的寝不安席,抱终天之恨,是因为……学生马上说,是因为他再也不能回报母亲了;是因为他不能再为母亲尽孝了;是因为他成为孤儿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能……学生说,再也不能吃到香喷喷的饭了;再也无人给缝补衣服了;再也无人疼无人爱了;当学生这样说完了,一个个都泪流满面。我的眼眶也湿润了。之后我们师生配合朗读了第二段,学生读得入情入境,从他们的读书声里,我可以感受到他们理解了,他们在用心地读。

篇2

关键词:语文;生命教育;审美能力;亲情教育;心理素质

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是我们进行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语文的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学习效果不佳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为什么作为母语的科目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反思得出,我们的教学只重视了语文知识的传递,没有真正地发挥出语文的魅力,所以,在授课时,我们要借助语文教材,促使学生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一、借助教材,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所谓的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然而,现在学生却不能很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致使有些学生因为承受不了升学的压力,或是因为一点小小摩擦就出现了跳楼自杀、持械斗殴的事件,这些学生根本无法领悟生命的真谛,最终造成了悲剧。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语文教材知识,教会学生接受与认识生命的意义,使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

例如,在学习《热爱生命》时,我给学生讲述了贝多芬在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了《命运交响曲》这一经典曲子的故事,让学生体会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了命运,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我还讲述了《千手观音》这一震撼人心的节目的主角是由21位聋哑的女孩子组成的,让学生体会这群聋哑人凭着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执著,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的故事。使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体会到生命的意义,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懂得生命的可贵,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立足教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与美是密不可分的,语文教材是一个充满着美的魅力世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借助语文教材文本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热爱春、赞美春的感情,让学生感受到一幅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让学生在“春”带来的无限希望中,感受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的景象。让学生阅读《我的母亲》时,感受亲情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去阅读、欣赏和感受文本中所展示的美,使学生在学到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充满美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借助教材,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

据《成都晚报》报道:日前川大华西附属医院急诊科接待了一位哭泣不止的妇女,医生在检查中发现,妇女的左手手臂有一处长约2厘米的刀伤伤口。根据妇女自己说,她是被她17岁的亲生女儿砍伤的,而原因仅仅是“我不让她去上网”。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出,现在的学生亲情意识比较单薄,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我们的亲情教育没有到位,导致了这些事件的发生。也许你会说这只是个别的现象,绝大多数学生是好的,但是,我必须要问一下,有多少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理解父母为了自己能够安心上学所付出的辛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使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

例如,在学习的《我的母亲》时,为了烘托气氛,首先我播放了一首《母亲》,让学生在动人的旋律中,引发学生的共鸣,感受作者母亲对品性,让学生去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并引导学生通过作者阐述的几件事情,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唤我起床,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促;母亲从不在外人面前打我、骂我──保护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我说轻薄话,受重重责罚――教之严……使学生从作者的细节描写中体会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提高学生的亲情意识,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

四、借助三分钟演讲,锻炼学生心理素质

“说”是语文价值体现的重要方面,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过于重视学生的写,认为学生“写”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说”,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所以,在授课时,我们要给学生舞台,让学生去展现自己。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三分钟演讲的活动,让学生去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水平,而且,学生的心理素质也会随之提高,学生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语文是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我们要利用语文教材教会学生如何生活,如何学习,让学生在体会作者所寄托的感情和文章的中心思想中,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裕燕.初中语文教学中亲情教育的实施[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4).

篇3

一、重视文本解读,加强引导

一段时间以来,许多教师多注重教学形式、方法,对文本缺乏精深的研读,这样出现了一些表面热闹而效率低下的课堂,要想课堂效益高,教师要重视文本解读,甚至是细读,文本解读是教材二次开发的途径。教师就必须把教材研读透,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我们只有更多地关注文本解读,立足于生活和人性的立场,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去体会和思考,将字里行间的许多深层的东西破译出来,引领学生进入别有洞天的境界,察觉不同寻常的细节,引领学生从生命的角度领悟、探索和发现,课堂教学才会有充满真情实感的体悟,才会高效。

例如窦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窦老师将教学主题由“母爱”升华为“好好活”,这是教师独具慧眼的解读。她把“好好儿活”作为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主线,教学思路清晰而简明地分成三个板块即感受“娘俩”的“好好儿活”;探究“兄妹俩”的“好好儿活”;(三)思考“我们(读者)”的“好好儿活”。通过阅读产生体会,再把自己的体会“送回去”,读出来。整个课堂将朗读和感悟、语言和思维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地实现了个性化阅读。文本在师生的对话中生成为一个新的立体的文本,一个经过师生创造性感知后赋予了新意义的文本。

二、创设阅读环境,加强“读”的训练

阅读课堂要创设一个利于学生阅读的环境,真正让学生读起来。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x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要善于做一个“朗读者”,教师要通过朗读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通过朗读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三、注重思维训练,有效提问

阅读教学中,教师问题设计一定要让学生从文本中去寻找答案,训练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对文本进行概括和筛选,从文本语言的字里行间寻找解决问题的阅读习惯。

课堂问题设计做到目标明确,有效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问题应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适度地超越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教师要找准提问要点,扣住重、难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努力提高问题设计质量,围绕重、难点求“精”、求“新”;课堂问题设计能扣住重、难点,目标明确,问题设计有梯度、深度、广度;话题开放,尺水兴波,有效地引领学生阅读,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多维度展开思考,创造性地重建课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适时追问,在关键处、精要处适时点拨。

还以窦老师的《秋天的怀念》为例,本节课以朗读贯穿始终,老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教与学始终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整节课听完,我仔细回想,老师真正的提问并不多。窦老师精心地抓了这句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把这句话作为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把指导对这句话的感受和朗读作为教学重点,当然,问题设计也是围绕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而窦老师的问题是这样的:

(教师出示课件文字: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窦老师这样问道:请你们默读这句话,注意这几个动作。母亲“扑”下去的会是什么?

“母亲抓住我的手”,“抓”住的仅仅是我的手吗?

之后窦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地追问母亲“忍”住的还有什么。

窦老师的问题都不是孤立的,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用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感悟。学生从“扑、抓、忍”“悄悄地”等词语中体会母亲的心,再把体会到的情感放进语言中读出来。通过阅读产生体会,再把自己的体会“送回去”,读出来。通过有效提问,语言和思维,朗读和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立体的阅读。

四、寻找读写结合点,加强训练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模仿课文进行作文。依据每篇课文的写作特点,确立作文专项训练的内容。注重让学生在典范文章的阅读学习中从感性上认识作文布局谋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写作技能。例如: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后,指导学生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学习《春》《济南的冬天》后训练学生“抓住景物特点写景,做到景中抒情”;学习《我的母亲》《藤野先生》后进行“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的专项训练……,如此梳理,我们不难构建出阅读促写作训练序列。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充实自己的文章内容。对课文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储存一定的语言和写作素材,生成写作资源库。这样,学生在经典美文阅读中,既提升了阅读能力,又学习了写作技巧,生成了写作智慧,可谓双赢。

五、课内外相结合,海量阅读

篇4

如果“香米饭”是香浓浓的语文课堂,那么“米”就是教师在课前的教学预设,“巧妇”就是一位好老师了。 一位老师在执教《江雪》,放手让学生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问题:“你对这首诗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吗?”一生满脸疑惑地问道:“老师。这位老翁为什么那么冷的天还要去江中钓鱼?”于是课堂出现了似乎精彩又令人尴尬局面:“我知道。因为那老翁爱吃鱼”,“我认为老翁家里穷,没什么吃的了”,“我想,那老翁钓鱼是要去卖的”。老师若有所思:“这是你的理解,还有不同的理解吗?”学生一脸茫然,这时一生突然站起来:“老师,现在江面结着冰,不可能钓鱼的”。老师始终没有打破这一僵局:“是吗?有没有不同意见?”学生还在兜圈子:“那有什么,可将冰凿破呀!”“有时天冷,河面不一定结冰的。”老师恍然大悟:“喔!是这样,你们明白了吗?”学生齐答:嗯……有点明白了……  看到这案例,我心中始终“亮”不起来,课堂中老师让学生质疑,因为质疑往往是生成的智慧点。但学生提出疑问并一个接着一个提出不同见解时,教师显得无奈,任由学生牵着鼻子,没有巧妙地召唤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面对生成,这位教师无所适从。  一个精彩的生成资源就这样流失了,因为老师没有深入地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五言绝句《江雪》是柳宗元诗歌代表作之一,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朱子荆认为:“千、万、孤、独,两两对说,亦妙。寒江鱼伏,钓岂可得,此翁意不在鱼也。”“独钓寒江雪”中的“钓”字是诗眼――那是安史之乱后的中唐,苛政猛于虎,“唐赋”沉重地压榨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再加上自己被贬,精神受打击。“钓雪”是诗人愤怒的、反抗的呼声!透露出诗人在“永贞革新”失败被贬后的不屈精神和悲愤心情。

二、思考:没有优质“米”,“炊”出来的“米饭”怎能有香?――对教学预设的反思

富有智慧的生成却流失的现象,在当今语文课堂中屡见不鲜。有些老师认为这是教师缺乏教学机智所致。仔细分析,这种机智缺失的背后,那是老师自身的文学素养,是老师对教材解读的能力。执教《江雪》一文的老师没有能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创造精彩,是因为她没有走进作者创作背景,缺乏对教材深入的解读。如果一堂课是一锅香饭。教学预设不到位,就相当于没有“优质米”,没有优质的米。炊出来的“饭”怎么会香呢?这个“优质米”靠的是“巧妇”对教学预设的精心“加工”。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固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课前预设是一堂课成功的第一步,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对学生了如指掌,老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精彩的“动态生成”往往来自于教师课前的教学预设,我们除准备好预案之外,还有更为丰富隐性的预设,那就是对教材的解读,对自己设计的解读,对学生的解读。只有这样,才能有精彩的生成呼之欲出。

三、审视:寻找“优质米”.备好“优质米”.炊出“香米饭”――对教学预设的重新审视

(一)解读教材――寻找“下锅优质米”

叶圣陶老先生说得好: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老师要用教材教。这个“用”字的内涵多深哪!如何“用”,我想首先就是解读教材,读懂作者,读懂文本的主人公,读懂作者所赋予的语言文字,“言为心声”,与文本中的主人同喜同悲,才能站得高,看得远。

1.与作者相遇。小学阶段选人的课文大多数是文学精品,鲜活生动的故事。很多出自著名儿童作家之笔,这些儿童作家在创作时都寄托了一定的思想,但时间、空间、阅历、气质都是横跨作者与读者间的鸿沟。在教学中,作为老师要设法通过作品走近作者,感悟作品,了解、体会作者的创作之意,表达之情,言后之思。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作者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1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很多小说记述他在初残后工作于街道小厂时的经历。《秋天的怀念》是他怀念母亲的文章,教学时紧紧扣住“好好儿活”一词,并作为自读研究的主题,抓住四件事和母亲的四句话及―个景色描写,引导学生在“秋天”的回忆中,理解‘‘母爱”的内涵――“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在“怀念”的情意心中感受‘‘母爱”的思绪一“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在“秋天的怀念”中提升母爱的认识,获得“自己”的思考――我们学生该怎样“好好儿活”。

2.与背景相遇。每篇课文都有它的创作背景,如果我们掌握了它的创作背景,就能高瞻远瞩,驾驭课堂。如人教版第十二册的散文诗《匆匆》,朱自清写于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当时是“五四”落潮期,现实不断给作者以失望。当时的作者刚刚二十出头,大学毕业,正是大展宏图之时,但社会的动荡,令作者感到前途渺茫,作者不甘心就此碌碌无为,但又找不到奋斗的目标,心情特别压抑,因此写下了这篇散文。让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了解这一背景,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而且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面,同时能进一步领略朱自清先生朴实而又细腻的文笔,在头脑中留下优美的语言,留下美好的情感。还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使学生能站在作者所处的环境中去想作者所想。与作者产生共鸣,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当时孤独无助,寂寞彷徨的思想感情,不再游离于作品之外。

3.与原著相遇。小学课本中有些题材是选自名家的小说,编者只是提取其中一部分供小学生阅读,作为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就要走进原著,了解原著的故事内容,解读原著中的主人公,教学中才不会断章取义,才能心有帷幄。小学教材中很多都是名著名篇,如教学《草船借箭》要读《三国演义》,教学《少年闰土》读读《故乡》,这些经典作品如果老师在课前能读读原著,上起课来,更能准确地把握人物特点分析,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4.与编者相遇。目前使用的实验教材是编者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宪法”,再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编写的,其中大有讲究。我们要解读单元组合方式、解读文本呈现方式、解读课后练习意图、解读“综合性学习”、解读从说到写科学合理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解读探究与积累运用融为一体的“语文园地”。如果能站在编者的角度重新审视教材,就会看得更高、更远,就会有另一种发现。当然有时必须根据编者意图扩大视野与高度,要由一份教学内容生发开去,链接起与之相关的文本,形成同类型的或同主题的素材库,放大教材的资源,从而使教材内容在丰富背景的衬托下获得全新的视野和意义解释。

此外,我们在解读教材时还要以三种眼光去解读文本:一是读者的眼光,二是儿童的眼光,三是教师的眼光。带着这三种眼光解读教材,我们才有了用心与文本进行反复对话的灵气,才能用心去感受、理解文本的价值与意义,深刻把握文本的人文精神。

(二)解读设计一淘好“下锅优质米”

前面说到要深入解读教材,这个过程是把教材读厚。“课堂是教师基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共同分享,创造文本意义的一场‘精神盛宴”’(周益民语)。但在教学时,我们要跳出对教材的解读,做到深入浅出,设计预案。对这篇课文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理解教材,教学的角度把握教材。假想自己就是学生的角色,作为学生,对这篇课文理解到什么程度?哪儿是容易理解的地方?哪儿是难懂的地方?哪儿会和作者有共鸣?哪儿会有疑惑?在对教材进行专业解读后,接下来就要基于儿童的心理维度,对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设计,使儿童乐于接受。谈到这,不妨用一个特级教师的课堂设计来加以说明。

浙江省特级教师王崧舟对《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就是一种为生成的预设。

板块一:学生默读课文,发现并提出问题。估计学生的问题有:

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为什么说地球像一叶扁舟?

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

为什么要用很小很小来形容人类的活动范围?

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随机点拨:哪些问题书上没有答案、哪些问题之间有联系、哪些问题需要重点思考。

板块二:引导学生自主释疑。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读书并寻求答案,组织学生汇报,在随机汇报中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以下几点:

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为什么人们要随意毁坏地球资源?

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引导点拨,集中到对课文第4自然段的感悟上去:

1.读第4自然段,想象自己看到的画面。

2.补充阅读材料《地球上的一天》。

板块三:从向地球母亲诉说的角度切人,引导学生写话并朗读。  地球!我亲爱的母亲  你的孩子  从名师身上我们悟到了为生成的预设具有下面―些特征。  1.构建“板块式”程序。越来越多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开放的、板块式的教学结构为师生的学习提供了自由广阔的空间,师生在课堂上焕发了生命的活力,为教学的生成提供了基础。反之,直线式程序难以包容课堂教学的复杂多变。就语文教学来说,教材中大量文学作品的出现,以其特有的“召唤结构”,为教学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到会有哪些不确定因素,出现哪些不同的发展方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相对简单,一节课的教学板块以3-4个为宜。

2.讲究“留白”艺术。简简单单教语文,是目前语文界的共识。教学设计的流程要简约,要留给学生空间,就像西洋的油画画布上布满油彩,而中国画常有大块的“留白”,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两种画法的不同中得到一些启示?一节课时间常数是有限的,要在有效的时间里让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尝试、拓展开放,就必须留有余地,不能安排得满满当当,更不能下课铃响了还要“拖堂”。

3.设计精妙的细节。“细节”是我们老师的“课外功夫”。众多名师在课堂中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学生如沐春风,怡然自得,为什么?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教材细节之处的挖掘。王崧舟老师的《草船借箭》一课,因慧眼独具地开发出了诸葛亮的“三笑”而成为经典。要把握好经典,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如果老师能对文章的妙处和特色理解了,成竹在胸了,课堂上便会自如地引导学生去感悟。

(三)解读学生――为“优质米”寻“巧炊之妇”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作为开放的、创造性的生命体存在,各自的知识、经验、思考等都具有个性,才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如果教材得到充分解读,那我们的教学设计还要关注学情的解读,有“优质米”还要“巧炊之妇’,-―-老师对学生人文的解读。

1.关注已有。如果你上课所预设的问题,学生早就在预习中所知,那可想而知,你的课堂对学生会有多大的吸引力呢?相反,如果你预设的内容超过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学生在课堂上会有几人能进入你的境界呢?我们在解读学生时,要关注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是我们教学预设的重要前提。

2.关注兴趣。孩子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孩子会怎么理解文本的价值?我们为孩子们发掘教材中最有价值的闪光点展开、深入教。因此,提前将学生、教师、情景归人视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假想出现的不同情况,寻找对策进行处理。通过解读学生的兴趣点,要能够找到那些看似平常,但是又能够牵动文本全身的点,也就是让孩子们对文本内在的联系发生惊奇,对某个教学点预备多种方案。如周益民老师在执教《大海啊,故乡》时,设计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你们觉得大海是小伙子还是大姑娘?是老奶奶还是老爷爷?是大胖小子还是丫头片子?课堂现场孩子们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扣住文本侃侃而谈。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学就是要面对学生,走进学生心里。

篇5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一、高效备课,开展有效教学

备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环节,需要教师从备教材和备学生两方面做好课前准备,进而开展有效的教学。首先是备教材,教师要仔细研读,明确教材中的重难点,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其次是备学生,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改变教学策略的同时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例如,教师在对《难忘的一天》进行备课时,就要在备课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对于文章中难懂的字词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而对于整体文章的把握较为简单,这时就要老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使学生投入到教学中来,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思考自己生活中的哪一天是最难忘的,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有的放矢,还能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二、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学模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而教学模式是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的。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更加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所以,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结合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W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取长补短,不断拓展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例如,在讲解《三个儿子》时,老师采取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找学生扮演三组不同的妈妈和儿子,还有一位同学扮演老爷爷,使学生按照课文内容中所扮演的角色来进行对话。

2.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改变了单一的教学策略,通过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通过视频、音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触摸春天》课文时,老师可以将极具春、夏、秋、冬特点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春天的特点,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PPT课件为学生展示万物复苏的美景,如绵绵的春雨、盛开的花朵、顽强的小草等,使学生更生动形象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3.创设情境教学法

创设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灵活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和游戏情境等,使学生融入情境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结合情境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怀念母亲》一课,作者通过介绍自己对两位母亲――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同样怀着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和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在教学本课时,为了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讲述生活中体现母爱的点点滴滴,如下雨天,母亲倾斜的雨伞,饭桌上,可口的饭菜等等,然后让学生结合母亲的爱来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完善课堂评价体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评价体系是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保证,在完善的课堂评价体系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性化的发展。完善课堂评价体系首先是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评价主体既要有教师的评价,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了解,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评价,同时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堂学习,反思自己的学习效率,进行自我评价。其次是评价内容要全面化,不仅要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还要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这样在完善的课堂评价体系下,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老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改变教学策略,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能够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不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合作精神,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有助于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策略,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霞.改变教学策略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吉林教育,2012.

篇6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299-02

教育的外延无非是两种。一种是科学教育,科学给人智慧;一种是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点燃的是良知。人文教育倡导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人和人的关爱。总之,它给人的是热情。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一种理性认识,主要指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价值观念、实践准则和评价体系。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类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不断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不断融合、发展与完善的过程,而每一次新的融合,就出现科技与人文双重繁荣的社会景象。

然而,人类在进入近代工业文明社会后,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及其广泛运用,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和发展空间,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激发了人的主体积极性,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另一方面,理性主义科学观导致了科学主义乃至唯科学主义的倾向,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规范广泛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切领域,使人文社会科学倡导的价值导向和伦理准则受到淡化与削弱,由此在某些方面产生真理与德行的分离、事实与价值的分离、人文与科技的分离,导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背离,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复杂,矛盾尖锐,问题日趋严重。反映在学校的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家长与学校的关系问题上,“成绩至上”往往被认为是惟一的价值法则,这种情况下,学生知识增长是以情感的失落和责任感的丧失为代价的,表现为部分学生精神家园迷失、人文关怀淡薄、行为方式失范,还产生校园暴力、网上犯罪等现象,这些不仅反映了校园科学精神的不足,也证明了人文精神的失落。现代科学所依靠的科学精神已日益异化为工具理性,“科学的两面性”越来越被人们认识,重建学生的价值理性、呼唤人文关怀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必然。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太少了,因此我们要把语文课上得有情有趣,让语文课充满人文精神。

1 关爱学生,从关爱中体现人文精神

“爱”是教育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就是对学生有情。教学的艺术其实就是善待学生的艺术。但在现实生活中,爱优秀学生每一位老师都能作到,而爱所有的学生,尤其是“差生”却不是每位老师都能做到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柳斌先生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位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母亲说:“您很了不起,因为你有一位了不起的儿子。”这位母亲笑着说:“您是说我有一位当总统的儿子?我呀,还有一位同样了不起的儿子。”记者问:“他是做什么的?”这位母亲说:“他呀,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柳斌说:“这就是正确的人生观,我们当老师的应当具有这样的人才观。”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当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被善待的快乐。他一定会推已及人,做到尊重、关爱、善待别人,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对学生的关爱中体现人文精神。

于永正教师也说过“在儿童的世界里,伟大不是大海而是溪流,在他们的眼里,老师的一份宽容和善待一声同情和劝慰,更是伟大,它是老师心中着的爱意和善意的流露,这便是艺术。”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当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把爱用耐心激励的眼神传递给学生,鼓励并期待他们能取得进步,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被善待的快乐,他们一定会推己及人做到尊重关爱善待别人,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对学生的关爱中体现人文精神。

2 关注教材,从教材中挖掘人文精神

新课程标准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作为教材语文课文必定含有深刻的人文内涵。有的课文其人文内涵是显而易见的,如《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鲁本的秘密》等,它显然是教育启发学生学会关爱我们的亲人;《最后的辉煌》、《放弃射门》则是启发学生如何回报社会,面对自己成功的辉煌和对方守门员的受伤,福勒放弃射门,赞扬了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得失,使学生受到一种人性美的熏陶,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道德。而大多数课文其人文内涵是隐性的,如《鲸》、《海豚救人》等,像这样的一些课文,我们可以深刻地挖掘一下其中的人文内涵,可以设计“鲸的自述”“海豚救人背后的思考”等活动,启发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就是从对教材人文精神的挖掘中使学生学会关爱别人,关注自然,关注自身道德的完善。

3 充满趣味,在趣味中渗透人文精神

所谓“趣”,就是课要上的有趣味让学生愿意学,乐意学,乐此不疲。正如于永正老师说的语文课“要少一些理性,多一些情趣”。

既然教材中蕴涵着如此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上课时就可以采取多样灵活的方法,在趣味盎然的情境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

篇7

一、段的概括训练

概括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关健,正确的阅读方法应该是让学生边阅读边学会概括——从概括段意,进而到对层意的概括,最后到篇意概括与反思。段意的概括是解读文本的基础。学生在阅读一个自然段后(指相对较难的文本),常常会不得要领,再读一遍仍是一头雾水。这时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不是把段意告诉给学生,而是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段落:如找中心句,找中心词。当文段中没有中心句或中心词时,学生必须用自己的理解去归纳段意。这是概括段意中最难的,也是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才能达到的。如何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概括段意?可让学生先对段的内容进行提炼,如写了什么?一句句读,一句句概括,可用数学中“合并同类项”的思维方法,把句意“合并”。当然概括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对文段表层意义(文段内容)的概括,第二步是对文段深层意义(作家的写作意图)的概括。

以教《列夫·托尔斯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一文的第一自然段为例:当学生找不到中心句或中心词时,可先指导学生找出描写了哪些内容,并列表进行如下阅读整理:

 

通过本段内容的归纳,我们就会找到《列夫·托尔斯泰》一文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同样,我们也可以用此类方法教学鲁迅的《藤野先生》(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一文的第一自然段。

这段虽然没有中心句,但学生还是可以找出写了最多的清国留学生的辫子。当然教师这时要适当补充关于清朝男人留辫子的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清朝的辫子文化,这很重要,也很有必要,有助于学生解读作家的写作目的(文本的深层意义)。在了解了段的内容后,可引导学生对段的深层意义的解读:作家为什么要写清国留学生的辫子?对清国留学生持什么样的态度?

段与段的阅读推进,教师要设置阅读的悬念,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望:列夫·托尔斯泰外表的丑陋难道就决定了一个人的丑陋本质?这一问,可促使学生的阅读期望值不断地递增。阅读兴趣的产生,会激活学生对下一段的积极主动的阅读思维。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会不断养成这种阅读的思维习惯,提高阅读思维的技巧。我们可以对《列夫·托尔斯泰》一文第一段设置这样一个悬念:多毛丑陋的肖像,能否代表一个人丑陋的外貌?悬念的设置切忌提示下一段的内容:如清国留学生丑陋的外表,能否代表他们丑恶的行为?托尔斯泰多毛丑陋的脸庞,其五官是否也同样丑等等诸如之类的提示语,这对段意的概括训练没有意义。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概括段意,在概括中学会提问(设置悬念),在提问(设置悬念)中推进阅读的进程。

二、层的概括训练

层意的概括是指对文本大的分层内容(表层意义)及作家意图(深层意义)的概括。层意概括是建立在段意概括的基础上。只有把握准了段意的概括,层意的概括也就不难了。层意的概括其实就是对段意概括的“同类合并”。层意的概括可以从多种角度人手:可以从地点转换人手,可以从层的内容(表层意义)概括人手,也可以从层的内容解读作家的意图(深层意义)。

我们再以《藤野先生》一文为例,按地点转换人手可概括为:在东京,在仙台,离仙台;按内容可概括为: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藤野先生的几件事,写惜别藤野先生;按作家的意图(深层意义)来概括可分为:写鲁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写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写与藤野先生的惜别和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又如,的《我的母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文的层意,我们可以从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相给合来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母亲对家庭处事为人的品性,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三、篇的概括训练

篇的概括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难的一环,既要求学生对文本表层意义的解读,又要求学生对文本深层意义的解读。表层意义(文本内容)概括相对较为单一:就是把层意“合并同类项”。对文本深层意义的概括也可以像概括文本表层意义一样,把各层的深层意义通过“合并同类项”来完成。但有些文本篇意概括并非那么简单。意蕴丰富的文本篇意,如杨绛的《老王》一文,我们就要从人物及人物的生活环境人手来指导学生进行概括:可以从老王的角度来解读文本的深层意义,也可以从“我”的角度来解读文本的深层意义,还可以从两者的关系角度来解读文本的深层意义,更可以从文本所描写的生活环境角度来解读文本的深层意义。

篇8

【关键词】“留白”艺术 语文教学 思考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51-01

人生就是一道大考题,要写出精彩篇章,也应当有些留白。总是那些人生的留白,让你看起来更丰富。懂得留白,风雨不惊、宠辱偕忘。学会留白,无忧无虑、安然自在。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和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门综合基础性强的学科更应该处理好课堂的上课效果,所以一堂好的语文课也要学会留白,这样课堂才会灵动起来,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一、课堂时间要有留白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也是知识。由于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时间,我们总觉的时间不够,所以我们的老师总是苦口婆心,滔滔不绝,源源不断,学生甚至没有思考的时间,一堂语文课下来,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没有不扯的,课堂成了聊天室;有些又成了苦口婆心,步步紧逼,不留余地,不给学生以喘息的机会,常常满堂灌。以至于还占用了学生下课的十分钟时间,想把自己的知识全部塞给学生,碰到这样的老师家长和学生都要理解,老师的奉献精神是应该值得我们尊敬的,老师的勤劳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从学生来讲就不行了,学生没有休息的时间,大脑没有时间调整,甚至连大小便都不能解决,下一节课的老师就进教室了,学生如何能静下心来学习,因此课堂时间一定要有留白。这样学生才有思考的余地,才有自主的时间。一个会布局的人绝对不会把自己的人生塞得太满。林语堂曾动情地讲:“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 川端康成曾经叹息:“这世界太拥塞了。”是呀,这个世界太着急了,我们只有懂得留白,才能学到悠然自在,心情宁静,才能学有所成,才能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

二、课堂上突发性留白

留白是一种处事智慧,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教育方式。课堂是一个小的社会载体,在上课时间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有些是突发的,并且也是瞬息万变的。这就需要教师具备高度的智慧来驾驭课堂四十五分钟。比如语文课堂上,老师正在专心致志地讲解课文,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正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突然有人大叫了一声:“王洁,别玩手机了!”大家的注意力马上转移到小王同学身上,期待着老师对他的惩罚。但是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只是走到小王的身旁,敲一下他的桌子,示意他把手机收起来,把空白留给学生,恢复宁静的课堂接着讲课,而不是马上处理小王同学。课后再把这两位学生请到办公室,处理应发事件。教师这一段突发性留白,反而能使学生控制好自己的上课情绪,好好反思总结一下自己的不当行为。

三、课堂上精当的留白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布局与智慧。画如果过满过实,在构图上就失去了灵动与飘逸,显得死气沉沉;而有了留白,便给予观赏者以遐想和发挥的空间。我们观齐白石的虾,才能感受到水的清澈;赏徐悲鸿的马,才能体味到风的速度。这种巧妙的留白艺术运用到语文课堂中,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味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语文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教师要根据上课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安排,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帮助理解教材。例如在教戴望舒的现代诗歌《雨巷》时,老师要尽量多的给学生的思想空间留白,在对课文进行简单的解析后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轻音乐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中再现那个结着丁香一样愁怨的姑娘,在朦胧而又幽深的雨巷中徘徊前行,从而体会诗歌那种迷茫感伤而又满怀期待的情怀。又比如我在教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这一课时就在学生朗读之余留够充足的思考时间,多让学生找出描写母亲性格特征的语句,母亲教我做人、给我影响的语句或语段,从而有时间在脑中再现“母亲”的形象,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我还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或关键句。让学生明白这句话对全文作了总结,卒章显志,升华了主题,对文章意情感作了更深的挖掘。因此这堂课的留白显得很重要,教师恰当的留白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掌握文章的主题,发挥学习的能动性,从而开发出想象力、创造性。

语文相对于其他学科有明显的不同,它可以声情并茂,杂糅种种,用尽一切可以表现的课堂资源来留白,提高教学效果。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声音的停顿留白来带动课堂的生机,我们可以通过语气的高低留白来平衡课堂的气氛,我们可以通过肢体动作留白来激发学生的共鸣。最后我想用梁启超先生的讲课实例来与大家共勉。梁启超先生的讲课叫人称绝。他给清华大学学生讲课,首先走上讲台,打开讲义,眼光先向下面一扫,然后是简短的开场白:“启超是没有什么学问――”接着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点头,“可是也有一点喽!”既谦逊同时又很自负。讲到紧要处,便成为表演,手舞足蹈,情不自已。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讲到悲伤处,竟痛哭流涕。梁启超先生的讲课,正是利用了各种留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学生上他的课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是一种高级的艺术享受。

参考文献:

[1]朱永芳.试谈语文教学的“留白”艺术[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8,5(06):80-81.

篇9

52岁的孙秋玲是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参加工作32年里,尽管多次获得荣誉,但她一直比较低调。而学生、同事们一提到她就会竖起大拇指。因为不管遇到怎样的挫折,她都从未轻易放弃过自己的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在教师这个神圣而光荣的岗位上。

教书:不断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品位,不懈探求课程教学的艺术风格,以生命独有的审美个性驾驭风帆,驶达教学艺术的一个又一个理想港湾。

1984年7月,孙秋玲从天水师范专科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天水市秦州区公园中学任教,从此踏上了教育教学的征程。她工作积极负责,为人谦虚进取,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本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学生的热爱,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研究每一个学生,扎扎实实锤炼教学基本功,潜心学习各种资料、杂志上介绍的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理论,孜孜以求自己的教学艺术。

“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对学生是一种束缚,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因材施教,这样就要求我们必须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也顺应了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孙秋玲说,要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路子,需要一直探索和创新,永不退休。

孙秋玲的每一节课都以真实的化学为核心精心设置情境,从生活――自然界――实验室――科学――社会,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是奇妙的、真实的,也是伸手可及的。一片树叶、一句诗词、一则史话、一个魔术、一串数据、一张图片、一段影像等等都可成为她情景创设的珍贵素材。她一般不是直白地讲解,而是展示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模拟角色,身临其境,像科学家那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样的课堂氛围里,每一个人都忘记了自己是一个虚拟的角色,在虚拟的情景中进行着极有现实意义的探索。这里有着同龄人思维的启发,也有着前辈和后人智慧的碰撞,同学们学会表达自己,学会反思自己,更要学会欣赏他人。”孙秋玲说道。

在孙秋玲的课堂,不仅能感受到她扎实的教学功底,更能体味到她教学设计的精细与奇妙:严谨的学科逻辑、鲜活的生活实例、最新的科技进展、拾级而上的问题、生动直观的实验等达到了完美整合。

“上出一节好课,不难。把每一节课都上好,不易。”孙秋玲说道。为此,精心备好每一节课,是她一贯的做法。有时为了求证一个问题,她要翻阅大量的资料,搜索许多信息,与同事讨论、商榷,直到解决为止。为了一个理想的教学设计,她常常反复取舍,甚至彻夜不眠。教中调整,教后修改,改后再教。她是教学中的有心人,媒体新闻或日常身边的物品、事件,常常能被自然而巧妙地融入她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产生不同寻常的教学效果。

与此同时,孙秋玲还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致力于教育教学的探研之中,不管是从实验教学到习题教学,还是从自制教具到多媒体辅助教学,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试验中;不论是从传授知识到能力培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到化学探究方法的构建,科学精神到兴趣培养等非智力因素的探讨都能紧密联系实际,结合学生的认知前提和环境条件努力实践,细心挖掘,不断提炼,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连续10年在秦州区中考中,她所教班级的化学成绩名列全市首位,多人多次获得了市上以级化学竞赛的奖励,她本人也被多次评为秦州区中考先进个人和优秀教师。

孙秋玲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天水市各个学校的注意,1996年她被时任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的校长李淳看中,“挖”到这所市直重点中学,并担任化学教研组组长,她又站在了本校毕业班风口浪尖,开始了新的征程。

工作环境虽改变,但敬业奉献之心依然执着,她又把满腔的热血倾注给所教班级的学生,用她深厚的教学功底和鲜明的教学风格滋润着逸夫学子,用她扎实的专业知识组织起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化学实验与研究性学习模块,开创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新局面。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孙秋玲所带班的化学成绩连年名列天水市中考前茅,三十年来共有14位学生获全国化学竞赛国家级奖,50多位获省级奖,一百多位获市级奖,她本人先后有三次获得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园丁奖、8次获得省级优秀辅导教师奖。她对课堂教学境界不懈追求,教学艺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独特风格逐渐凸显出来。1999年获全市多媒体电教课一等奖,2001年分别获市、省初中化学优质课一、二等奖。2001年9月获得了天水市“园丁奖”的称号,2001年被确定为甘肃省骨干教师。

育人: 把自己当作泥土,让学生踩出一条路。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种在自己心田的禾苗,用爱心化合分解遇到的难题,引领他们乘着理想的翅膀翱翔。

在学生眼里,孙秋玲是可以诉说心里话的良师益友,能呵护他们,让他们分享温馨母爱的孙妈。学生们尊重她,是因为她的质朴无华。孙秋玲平日不善言辞,但每到学生中间,就总有说不完的话语。有一位她教过的学生说:“和父母亲相处,我觉得有代沟,但和与父母同龄的孙老师相处,却没有代沟。”正因为如此,教过或没教过的学生,在校或已毕业的学生,每每提起她都是那样亲切,提起她总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尊敬和喜爱。

孙秋玲非常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她从不因学生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的差异而歧视谁、偏爱谁。对待特困生,她总是特别的留心,特别的关注,特别的呵护。

孙秋玲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作为天职,始终把自己当作泥土,让学生踩出一条路来。她像一个画师,把每一个策划渗透到教学活动中,让人感觉既恰到好处,又天衣无缝。

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走进春天,拥抱自然” 的远足拉练,孙秋玲在活动场里把孩子们分成四组,将场地分成了四块,让学生捡垃圾,捡完后又带他们顺流而下在小河里玩水。小河边有游客丢弃的垃圾,有些腐烂,臭气难闻,大部分同学捂着鼻子往下走,一只死老鼠仰面躺在小河里。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我是一条可怜的小河”、“我是一条肮脏的小河”、“我是一条不受人欢迎的小河!”她抓住时机问学生:“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小河变成这样吗?”“孩子们,我们的家园是这样知道该怎么做了吗?”就这样给学生上了一堂生活劳动课,更是一堂德育课。

还有一回,开学不久,她走进教室,环视教室一圈,发现第一排的王熙(化名)不在,等到早读过后,还不见他的踪影,是生病还是逃学?她给家长拨起电话,十一点家长的电话来了,告诉她原来孩子在网吧里。在询问原因、说服教育之后,孙秋玲让王熙的爸爸写了个病假条,让他下午来学校。下午一进教室孙秋玲就看见了第一排的他。从此之后,这个学生再也没有逃过课,一张特殊的请假条帮助了这个学生,让他步入正常的学习过程中去。

孙秋玲不仅有着父亲般的威严,更具有母亲的善良、慈爱,在与学生相处的时光里,她始终沉浸在愉悦欢乐之中,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有时心花怒放,有时热泪盈眶,有时欢呼雀跃……

孙秋玲曾有个创意,那就是建立班级留言册。就在留言册诞生当天,张翔跑过来跟她说:“老师,我不想再跟王鑫同桌了。”王鑫是班里有名的“捣蛋鬼”,但孙秋玲对其学习状态百分之百的欣赏,于是,她在班级留言册上写道:“王鑫,希望你不要再‘欺负’张翔,否则我跟你没完!”放学后,王鑫走到讲台翻开留言册,看见班主任他赶忙将留言册遮起来说:“老师,我在给你写留言。”王鑫走后,孙秋玲打开留言册,一行字特别醒目:“老师,你在家里如果不好好看书,我也跟你没完!”于是她又在他的话下面写道:“好的,我一定听你的话,每天晚上看书到 11 点半。要不,我们比赛?”

在班级留言册上,她更加懂得了教育就是要与学生交朋友。这种方法也投影到了评教评学的学生(对老师)寄语中:“你是一位美丽、沉稳的女教师,我们的孙妈,把我们各个方面都管理得很好,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坚守:一个教师上好一节课容易,但上好每一节课却不容易;做一辈子教师容易,但做一辈子让学生尊重的好教师却不容易。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学无止境的态度,凭借的是严谨治学、乐于奉献的精神。

孙秋玲常常说:“如果命运让我重新选择,我还会选择教育,因为,教育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同时净化自己的灵魂。选择教育,奉献爱就没有休止符,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献身教育,就是享受人生。”

与其说孙秋玲在教学一线坚守了32个春秋,不如说她在事业的平台上奋蹄扬鞭,默默地奉献着,不断地追求着,完美地书写着自己的教育人生。

在学校领导眼中,孙秋玲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孙秋玲不仅教学经验丰富,30多年来,除了个人在专业方面获得的的荣誉外,而且带出来的学生也屡获大奖。

在同事眼中,孙秋玲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拼命三郎”,是“教学救火队员”。在同事中是老师的老师,她豁达、充满爱的胸襟和谦虚的品格倍受称道。

她担任班主任,两个班的化学教学,同时任学校理化组教研组长,可是当化学组老师因病请假时,她总会替补上去。一位老师因车祸请假一个月时,她迎难而上,既带一个毕业班的班主任又带三个班的课,有的老师看到她疲惫的样子说歇下来吧,她只是说,人在难处帮帮忙吧。同组一位女教师做手术,该班的化学课又没人上了,她一带就是两个月。

在母亲眼里,孙秋玲是不能离开视线的“小精灵”。同事都知道,这并不是因为她是母亲的掌上明珠,而是她的老父亲2003年患胃癌去世后,身患抑郁症的母亲越来越严重,只要她不在眼前,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就会到处找她。可她所任的初中化学年年都是毕业班,一节课也不能耽搁,在她的心里也耽搁不起,无可奈之际,她带母亲到学校,在她上课时,委托同事与老人聊一聊,主要是看护老人不要影响她上课。尽管如此,不幸还是降临到她的头上,2008年5月的一天,她在学校上课,噩耗传来,母亲跳楼自杀……

母亲的“一七纸”刚刚烧过,她信步来到天水籍河边散步,路边的柳绿风清,油菜花烂漫,可驱赶不走她心头的雾霾,她陷入对母亲的愧疚和怀念之中。就在这时,一条学生发的短信滚烫了她的心:“您把痛苦的泪水吞进去,再吐出来,便是一种最真实的微笑,您把沉重的默叹,尘封在记忆中,收拢起而又放开来,便是一种最动听的声音。您走在大山下,您走在花影里,您走进了夏的灿烂。人生苦短,岁月匆匆,能拥有您现在的财富,已算无悔了,可您又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山尖,也许这就是人生……”她知道,这是她被评为“全国化学优秀教师”的消息不胫而走。

这熟悉的声音、这真诚的祝福和这充满诗情画意的评价,像一股暖流拍打着孙秋玲的心岸。是啊,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能拥有这么多可爱的学生,她的人生知足矣!这就是她无法拒绝的良药,是她的精神支柱,星期一早上第一节课她又走进教室……

孙秋玲的教学成果,不仅表现在对学生的精心培养上,同时也体现在对年轻教师队伍的无私指导和引路上。孙秋玲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年轻教师的成长。教学上特别注重对年轻教师言传身教,除了带头讲课,还坚持每周听一节年轻教师的课,每次年轻教师的公开课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她耐心细致地为他们指点、修改教学设计。她是化学组年轻教师的老大姐,更是他们的知心朋友。

“要想实现不跪着教书,必须使自己思想深刻,追求高远,底蕴丰厚,智慧不凡,人格伟岸。而达到此境界最根本的方法除了实践、反思,还要多读书、读好书。”这是青年教师陈雅丽作题为《不跪着教书》演讲的一幕。坐在评委席上的她,看到这位青年教师今天的表现,喜在心里。

孙秋玲说,“记得三年前陈雅丽刚进校时她第一次‘推门听课’,她还是那样的稚嫩,课后她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并指出了她的不足之处。”回到办公室里,这位年轻人悄悄地流下了眼泪。于是她找到陈雅丽谈话,并主动与陈雅丽结成“师带徒对子”,之后就一直跟踪帮助。

三年后的“教师发展性评价”总结大会上,陈雅丽一次拿到了两项奖,“青年教师希望之星”、“教育教学质量奖”。五年后被评为天水市秦州区园丁奖,跨入了全市骨干教师的行列。

和陈雅丽一样,化学组经她指导的年轻教师有2人获全国化学竞赛国家级园丁奖,2人获天水市电教优质课二等奖,还集体完成了一项省级课题。

追梦:心中有个梦想,即使路途布满荆棘,也始终追梦不已。人生因追梦而精彩,不知疲倦的追梦,是她的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境界。

她不断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品位,不懈探求课程教学的艺术风格,以生命独有的审美个性驾驭风帆,驶达教学艺术的一个又一个理想港湾。

尽管孙秋玲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她仍然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潜存于思想深处的那份紧迫感,危机意识都不时撞击着她的思绪,这份焦灼不安来自于对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进步和生活的强烈感受,更来自于对教育教学的深刻反思。回想过去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孙秋玲思考的问题也越来越深。

随着时间的推移,课讲得越来越多,对教材也越来越熟。然而面对自己越来越大的名气,面对组里一张张年轻的面孔,面对学生和年轻教师期待的目光,她却常常深感知识日显陈旧、僵化,化学应该怎么教?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应走向哪里?

素质教育的思想给了她明确的回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科精神为重点……”她如饥似渴地学习素质教育的理论文章、教育教学的最新理论,以及社会科学的各类知识,积聚着沉淀于心底,眼前的路越来越明亮了。

“要做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这是优秀教师永葆活力的妙方。”孙秋玲确立了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不仅研究教材,更重要的是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她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对目前化学教学的反思联系起来,敢为人先,走探究学习之路,开始了课堂中的探究式学习试验。

一段时间过后,同行、学生家长、甚至学校领导有了不同的反馈声音,可以说反对声远远大于肯定和鼓励。正在感到困惑和焦虑之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给了孙秋玲最大的鼓舞和支持。2002年12月参加了甘肃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新课程、新理念提倡的“三维目标”,确定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使她坚定了化学课堂走科学探究之路的信心,给予她坚持实践的动力,她总结自己,反思自己改革课堂教学的过程确立,不仅应在课堂内要坚持实践,而且要在课堂外有所延伸和拓展。她开创综合实践活动课之先河,在化学实验室进行探究式的实验和研究性学习。她不断进取,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

2012年,孙秋玲参加了清华伟新教育扶贫初中化学新课程教育教学研修培训,2013年参加了全国一线教师技能提升研修项目的培训。并于2005年作为甘肃省教育厅“中欧”基础教育项目送教下乡天水・陇南辅导小组中化学授课教师巡回讲课。

与此同时,孙秋玲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坚持遇到问题便寻找理论依据,查找原因,与学生交流,与同行交流,与不同学科的老师交流,记录心得,反刍研讨,撰写成心得体会的文章《不可忽视的小实验》《激活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相继在《中学化学教学教参》上发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问题的探究》《改革实验习题教学 强化学生化学创新实践能力》在国家级学会年会上交流获奖。同时她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成为天水市教育界的一颗明亮星星,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科研单位的高度关注。

篇10

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独特的写作视角,如何借鉴这种写作视角中的语言运用呢?

为了让学生感受这种独特的写作视角,可以尝试着把文中孩子式的口吻,转换成成人的口吻。通过改写,让学生切身感受这种表达方式的巧妙。

例如,长妈妈爱切切察察这个毛病,原文用孩子的口吻是这样写的: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

这段话,如果以成人的语气来描述,你会怎样去写?

面对这个要求,学生很可能不知所措。老师可以先做示范,然后再让学生尝试。例如上文改写后,可能就变成了:“长妈妈有时候喜欢和周围的人说悄悄话。说到关键时刻,还会竖起食指来上下晃动,直指对方或自己的鼻子,有意思得很。当时我还无端猜疑她是在我家挑拨离间,后来才知道误会他了,那只是我的瞎猜。出于爱护,她对我管得特别严,拔一株草,翻一块砖头,她就吓唬我,要向母亲告状。当时我不理解,还非常恨她。现在想起来,当时实在顽皮的很”!

两相比较,可以看得出,后者虽然满含深情的去描述,但是采用成人的语气,直接阐述看法,告诉读者,使读者缺少感知、品位的过程,在表达效果上,远不如前文。相反,前文作者以孩子式的口吻叙说儿时的怨气,在幽默风趣的语言中,激发读者的共鸣,让读者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对长妈妈产生自己的判断、认识,效果要比后文要好得多。

再看夏天睡觉的烦恼: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很明显,长妈妈睡熟了,并不知道我睡觉时的苦恼。作者采用孩子式的口吻去描述当年的窘态,体现孩子式的怨气,让人倍感亲切、有趣。

换一下,用成人的口吻,添加了自己的判断、认识,原文改写后会变成什么?

示例:晚上,都是长妈妈哄着我睡觉。夏天的时候天气比较热,长妈妈和我挤在一张床上,往往挤得我没地方翻身,但她睡熟了,哪里知道这一点。很是不满,就几次三番的向母亲告状。母亲含沙射影的说了她一通,长妈妈也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只是低着头不说话。现在想来,当年我实在是太不懂事了。是长妈妈白天黑夜的守护着我,看着我长大的,我还向母亲告状,让她在母亲那儿抬不起头来,这实在太不应该了。

很明显,后文的表达效果,远不如原文用孩子式的口吻来回忆,更生动,更容易激发读者的联想,进而产生共鸣甚至反思。

有了这两处的改写练习尝试,那么除夕吃福橘这件事,就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大胆尝试,体会作者孩子式口吻的妙处,感知长妈妈对作者那无微不至的关爱之情。同时通过让学生尝试着改写,然后两相比较,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可以说一举两得。

那么在实际写作中,学生又该如何借鉴这种写作视角中的语言运用呢?首先,运用孩子式的口吻来描述事件,要注意“大词小用”。

长妈妈常常讲的长毛的故事,作者用孩子的口吻,巧妙运用了“空前敬意”、“伟大的神力”、“特别的敬意”、“深不可测”、“谋害”、“诘问”、“惧惮”等词,表面上气势汹汹,好像怕极了长妈妈,其实是“大词小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深情的怀念。前文中的“佩服、风波、无法可想、磨难”都是如此。如果用成人的语气,改用别的词语正常表达内心的感激,内容就变得韵味全失,索然无味。

其次要学会揣摩、运用孩子式的心理与语气。

买《山海经》一事,让儿时的鲁迅彻底读懂了长妈妈,把她永远留在了作者的心中,是全文的。在写作手法上,作者采取的,就是一种孩子式的语气与心理感受。

“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对《山海经》的描述,特意突出在孩子眼中,山海经的独特之处,展现的是第一次听说那神奇的《山海经》时,那种孩子式的渴求与失望。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买罢,又没有好机会……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展现的则是想念渴慕已久的东西,但又得不到的孩子式的无奈、可怜,让人充满了同情。这种心理描摹,完全符合孩子式的心理感受,非常到位,让人不由想起了自己童年时类似的遭遇,激发了读者的共鸣感,效果非常好。

听到买来《山海经》的消息时,“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从极度震惊到满心感激,展现的则是买来了《山海经》,得到期盼已久的礼物时,那种孩子式的震惊、喜悦,以及对这个人的崇拜。这些无不符合孩子的心理感受。如果语言揣摩不到位,将大大影响作品的表达效果。

第三,孩子式口吻与成人口吻的适时转换。

对于我渴望的《山海经》,许多所谓的亲人,他们都可以轻易做到,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放在心上,没有一个人在乎我的心理感受。而与我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家里的女工长妈妈,却主动来询问,还特意请假回家,给我买来了连名字都没弄清的“山海经”,这种影响是深远的,以至于我心中的山海经,永远是长妈妈买来的样子。

结尾,作者在阐述三十年后的心理感受与认识时,就不能继续使用孩子式的口吻,必须转换为成人的口吻来表达内心的看法,这样才显得认识更理性,更成熟,更能体现作者内心的感激。

所以在结尾,作者郑重其事地说,三十年后“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虽然印刷的很拙劣;即使我后来又买了一本更精致的《山海经》,对于丢失的印刷拙劣的《山海经》还是充满了强烈的遗憾。在结尾作者满怀深情的,一连三次反复念叨着着保姆的称呼,为自己最终不知道她的名字,她的家庭,她后来的生活,而抱憾终生,只能默默的祝愿“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适时的转换,使作者的情感表达达到,巧妙地抒发了内心深处,对长妈妈永不磨灭的感激、难忘。如果继续采用孩子式的,调侃的口吻,就显得很不严肃,影响了作品主题思想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