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总结与反思范文

时间:2023-03-25 04:54: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听课总结与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听课总结与反思

篇1

关键词:教师;过程;反思;听课法;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6-0109-04

教师是实践性[1]、反思性[2]职业。教师的教学技能在实践中获得,在反思中提高。“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然历程。听课是教师需要反思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技能,需要学习与培训[3]。

在顶岗支教中,实习学生听课后,对授课老师的教学特点,只有总体感觉,没有具体收获,不能带来反思效果,原因之一是没有掌握听课方法的技巧。教师“过程——反思”听课法,是笔者在指导实习学生听课过程中体验出来的,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通过两个案例,对它的运用与效果进行分析。

一、听课案例一

案例一:实习学生初一政治习题课的听课记录与听课总结

1.听课记录。见表1,示例了三个教学过程。听课记录分三部分:“老师组织”与“学生活动”栏,记录的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点评(感受)”栏,记录的是听课者的体验与感受。

2.听课总结。由表1中“点评(感受)”栏中的体验与感受归纳提炼而得。听课总结分两部分:实习学生的教学特点;教学特点的功能或意义探究。

(1)实习学生的教学特点。在本案例中,实习学生展示了6项教学特点:个别提问后集体回答;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调动课堂活跃气氛;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与自信意识。

(2)实习学生教学技能的功能或意义。

①个别提问后集体回答——内涵的功能或意义。当个别同学答题时,特别是答题时间较长时,会出现其他同学注意力不集中现象。通过集体回答能增强学生上课注意力,较好地控制课堂纪律与秩序。

②导言的功能或意义——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对,大家回答得很好”,学生情绪高昂(表1过程6);“谁来展示你得答案?”给学生一种成功的暗示,激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记录略)。简单的导言运用,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③导言的功能或意义——有效调动课堂活跃气氛。对同样问题,用不同方式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对分组讨论,分别用“来大家再合作一下”(表1过程6)、“需要合作吗?”(记录略)等提问,使得课堂气氛活跃不死板。

④概念的功能或意义——教学生学习方法。“原因、方法”两个词在课本中没有,学生回答出来,说明老师是这么讲的(表1过程2)。初中课程以知识点编排,构成课程主题的知识结构。但是,在思维逻辑上,知识点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之间有着联系,如“原因、方法”等。必要的概念运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教学生学习方法。

⑤概念的功能或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分组讨论是初中的课堂组织方式,用“合作”提出(表1过程6),能让学生从小形成“合作意识”,教学过程中的潜移默化,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⑥导言的功能或意义——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与自信意识。在表1过程9中,通过四次提问:“还有吗?”和一次引导后,学生集体回答:“没有了”,最后的鼓励“对,大家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在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自信意识。

三、教师的“过程——反思”听课法的构成及其要点剖析

教师的“过程——反思”听课法的构成:包括听课记录与总结反思两个阶段;听课与记录、总结与反思四个过程;怎么听、听什么、怎么记、记什么,归纳提炼,深入思考六个要点,如图1所示。

1.听课法构成的要点剖析。在听课记录阶段,听课和记录是教师观察课堂活动、保留活动信息交叉进行的两个过程。原始听课记录是听课记录阶段的成果,是为总结反思阶段提供的第一手资料。

在总结反思阶段,总结和反思是对原始听课记录进行加工、再思考连续进行的两个过程。反思结果是教师听课的最终成果,是为再实践提供的源动力。

2.听课记录阶段的要点剖析。观察课堂活动、保留活动信息,要从细节做起。

(1)怎么听。听过程、听细节,听老师的一字一句,“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在表1的左面两栏中,示例了三个过程;在细节上,授课者用“设问、提问、引导、鼓励、总结”等方式组织教学,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予以互动。

“设问、提问”等是导言设计。当老师的教学风格形成后,这些导言能在课堂中自然而然地使用,就成为教学技能。因此,听课的重点之一应是过程、细节。只有在过程和细节中,才能体验讲课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技能,就不会出现“总体上好而不知道怎么好”的感受现象。

(2)听什么。听教师课堂组织方式背后的内涵或指导思想。在课堂中,每个组织方式都有目的性,即内涵或指导思想,如表1的“点评(感受)”栏所示。

在课堂中,组织方式是教学过程的外在表现形式,方式不同,教学效果不同,造成差异的是组织方式背后的内涵或指导思想,而不是外在表现形式。因此,听课的重点之二应是课堂组织方式背后的内涵或指导思想。

(3)记录与原始听课记录。在听课中,听课者对课堂情景[4],即便是速记也记不完整;产生的随即反应通常会一闪而过。为了更多地保留课堂活动信息,只能用序号、箭头、连线、标注等形式(即怎么记),记录过程和细节中授课者的关键语句、词、概念、学生的互动情况、自身的随即反应和疑虑等(即记什么)。因此,原始听课记录,只是概要地保留了授课者教学特点的零乱信息。要想从听课中充分挖掘授课者的教学特点,还必须对原始听课记录进行加工处理。

3.总结反思阶段的要点剖析。总结是对授课者展示出来的技能特点的归纳提炼,反思是对该如何做的深入思考。

(1)总结。总结是对原始听课记录加工的过程,包括记录整理、随即情景回忆、再思考与归纳提炼等步骤。

(2)对照每个过程的原始记录,回忆课堂情景,补充必要的表述文字,如提问、设问、鼓励等,完成表1的“老师组织”栏的记录加工。

(3)对照自身的随即反应记录,再思考教师课堂组织方式背后的内涵或指导思想,完成表1的“点评(感受)”栏的记录加工。

(4)对加工后的的听课记录归纳提炼,将零乱的感性认识予以归类和升华,即授课者的教学特点,如案例一所示。

(5)反思。反思是对“总结”进行的再思考和顿悟过程,通过提出一系列设问、回答来完成。例如:对同一教学过程,该怎么处理?怎样处理会更好?哪些是应该借鉴和学习的?等等。在表1过程6中,“集体力量大”就是实习学生听课后学到的。

四、教师的“过程——反思”听课法的运用效果分析

结合听课案例二,分析教师的“过程——反思”听课法的运用效果。

1.听课案例二。顶岗支教初期,笔者带领实习学生听课,使用“过程——反思”听课法,总结出授课老师(教学能手)的16种教学方法或技能。

(1)初二年级教学的基本方法:个别提问、共同回答法;个人默读、全体朗读法;四人小组讨论、对桌一问一答法。

(2)容易学到的基本方法:背诵课文后,记住的同学举手;做完题后,做对的同学举手(上述两项便于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活题(需要学生思考的题),让答对的学生说明理由;判断是非题,说明赞同和不赞同的理由(上述两项不仅是答题的同学知道为什么,让其他同学也知道为什么);充分利用课本素材。

(3)难以学到的教学方法:学生回答不准确,反复引导而不是教师说出答案;尊重学生(老师误解了学生,敢于向学生道歉);对学生永远是激励,不抵毁、不挖苦;鼓励学生的三个层次(学生答错问题不指责,而是鼓励“希望下次能答对”;学生答对问题时表扬;学生回答问题直接切入新知识点,先表扬,后号召全班学生向他学习);教学生学习方法。

(4)学不到的能力:导言设计;对课程知识内涵的理解深度;应急事情的处理技巧。

2.运用效果分析。通过上述听课案例,可以看到:

(1)实习学生的教学经验远不如授课老师丰富,方法运用、能力体现都有很大差距。

(2)实习学生有更多的现代教育知识和观念,在培养学生健康的社会意识上具有优势。

(3)运用教师的“过程——反思”听课法听课,能充分总结出授课者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技能掌握情况。

因此,教师“过程——反思”听课法,能较好地解决听课后“只有总体感觉,没有具体收获,不能带来反思效果”的问题。

五、结束语

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5],听课也是这样。教师“过程——反思”听课法,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形成的。因此,在听课过程中,运用这一方法,记录的过程和细节越具体,产生的体会和感悟越多,总结反思的越深刻,学到的经验就越多,自我提高的就越快。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高校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

参考文献:

[1]苗学杰.试论教师教育的实践属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34-37.

[2]王艳玲,苟顺明.美国反思型教师教育的教学策略:评析与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11,(5):71-75.

[3]吕昕,徐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从听课开始[J].新课程研究,2012,(2):65-66.

篇2

关键词: 反思性教学 教师发展 实施方式 注意事项

一、反思性教学的含义

反思性教学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欧美教育界兴起的一种教师培养理论,可追溯到杜威和萧恩等人对反思活动的论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熊川武教授(1999:3)对西方相关理论进行解读,将反思性教学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在谈到如何提高在职英语教师业务水平的几种途径时,Davies & Pearse(2000:198)强调要“经常反思”(Constant reflection),他们认为对教师发展最重要和有效的途径是课后反思。具体来说(张婷婷,2008:10),第一,反思性教学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第二,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第三,反思性教学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从以上阐述可见,反思性教学,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反思进而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过程。

二、反思性教学的实施方式与意义

Wallace(1991)、甘正东(2000)、高翔(2002)、陆小红(2004)和赵凌君(2009)等专家学者对反思性教学进行了研究,认为反思教学可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实现。

1.撰写教学日志。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记录,可包括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积极或消极的评价,对教学态度、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的认识,以及对教学风格、外语语言能力和教学信念的认识等;也可在博客中记录自己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和其他教师浏览、发表评论。通过此类网络教学日记的平台,其他教师可参考效果好的教学模式和活动,给不太成功的教学模式和活动出谋划策;学生也可自由参与教学活动设计的讨论,为教师授课献计献策。

2.进行课堂观察。同事间相互听课、观察和分析教学活动,以达到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的目的,尤其应鼓励教同一课程的教师之间进行互相听课。听课主要观测以下几方面的信息:(1)教师的课堂组织情况(授课教师是“满堂灌式”,还是分小组方式组织课堂);(2)课堂交流模式(课堂交流主要是师生交流,还是生生交流);(3)课堂任务完成情况(课前设计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是否达到教学目标);(4)教师的外语使用情况(教师所教外语的使用水平如何,在使用外语方面存在的问题)等。听完课,听课教师和授课教师应交流信息,进行客观分析。课堂观察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以提高整个教师团队的教学科研水平。

3.开展问卷调查。目的是调查学生对教学过程的看法和观点。可采用开放式或选择题问题,也可设计两者兼有的问卷。问卷内容应包括学生学习的效果、对开展的每个课堂活动的态度及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问卷调查最好在课程开始的一个多月后进行,这样教师就可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从而调整课堂活动。

4.实施行动研究。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教师自行采取措施改进教学行为的活动,是教师自我质疑、自我解惑的行动过程,是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任庆梅,2006)。其研究内容多为某个具体教学环节和步骤,提出研究假设。制订出计划,然后在教学实践中证实假设的有效性(甘正东,2000)。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研究过程、方法和成果,并撰写行动研究报告。

三、反思性教学在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1.反思性教学探究的问题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教学方法,因为教学背景不同,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可能整齐划一或一成不变。反思性教学并不是告诉教师某一种正确的教学方法,“实际上没有任何科学根据可以让我们描述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我们只能观察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实际,并注意哪些策略和原则更有利于教学。我们没有必要照搬那些策略和原则,但是要意识到有哪些可能性”,“主要是由教师自己决定用哪一种方法”。(Scrivener,1994)教师发掘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准则,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做出最佳选择。

2.传统的听课目的主要是评估授课者的教学,而课堂观察的目的是收集有关的教学信息,它为听课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反思机会,通过对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行为的分析和综合,帮助听课者提高教学水平。许多教师不愿参加听课,也不喜欢他人来听课,主要由于听课一般以评估为目的。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应把听课视为搜集信息的主要手段。

四、结语

反思性教学确立了外语教师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主体地位,激励了教师在实践中提出和总结个人的理论见解。教师通过日记、听课、问卷调查等方式自觉观察、累积反思课堂教学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行动解决问题。反思性教学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一种强有力的促动因素,既为科研之道的起点,又是教师自身素质与职业能力发展的必由之路,它是一座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

教师反思模式并非万能灵丹,它无法解决教师发展中出现的所有问题,Shulman(1988)认为,传统模式对一些结构良好的、固定的问题情境具有合理性,教师培训不应单以某一种思想为基础。反思模式为教师培训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但它不应完全排斥传统培训的诸多内容和具体形式,正像Shulman等(1988)的观点,传统的技术原理模式和反思模式不应截然对立,而应该相互结合,培训不等于知识传授,但也不能没有知识传授。毋庸置疑的是,反思性教学的确是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Davis,E.& Pearse,E.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Scrivener,J.Learning Teaching:A Guidebook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M].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1994.

[3]Shulman.L.S.The Dangers of Dichotomous Thinking in Education.In:G-rimmett,1988.

[4]Wallace,M.J.Train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A Reflective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5]戴炜栋,刘奢燕.学习理论的新发晨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叽外国语,2004(4).

[6]高翔,王蔷.反思性教学:促进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7]甘正东.反思教学: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径[J].外语界,2000(4).

[8]陆小红.反思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4(3).

[9]任庆梅.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模式在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J].外语界,2006(6).

[10]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篇3

一、生物教学专业发展的一些途径

1.不断摸索、积极探索,努力使自己成为“创新型”教师。为了教学中尽可能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自己要成为“创新型”教师。教师要在探究理念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不断摸索。在日常的备课中,教师要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以充分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并使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完成探究,合理发散他们思维,培养他们探究精神。课程设计中尽可能地考虑学生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或生活中的生物材料或实际例子,借助小组活动或多媒体展示来开展教学,以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教师自己在平时争取多与同行探讨,课后及时地对本节教学进行反思,然后优化改进,以使自己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2.及时反思,不断在反思中成长。教师要想自己迅速成长,必须坚持长期反思,这样才能在反思中进步。在今后,无论是在平时的自学、参加教研活动或课前准备,还是在课后总结中,我都会坚持努力静下心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去进行反思。反思哪些知识可以灵活运用;反思哪些教学设计需要加以改进;反思哪些知识可以尽可能优化;反思上课所遇到的问题、出现的灵感、教学目标实现与否、亮点和不足之处。

3.初中生物教师能够引领正确的教育思想。教师语言美,则其心必然善良而正,必然追求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的仪表是教师精神面貌的外在体现,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具有现代人的素质和高尚的人格。要有知识渊博的学者形象,要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要有堪为师表的高尚品德。

二、化学教学专业发展的一些途径

1.要善于学习。这是我们专业发展的保障,新课程要求对学生生活开放,对现代社会科技进步开放,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要求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课程的选择性,将教师置于一个被学生选择的地位上。因此,学习新理论、新方法是化学教师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使自己的教学有“源头活水”的最佳途径。那么如何学习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读书是一种获得知识的途径,但读书要注意选择,要选自己能看懂的,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确实有用的书籍,否则效率会很低。此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学习,向同行学习,向专家学习,向网络学习,向社会学习,随时注意去发现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有意义的东西。

2.加强听评说课的训练。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我们不仅要会上课,还要会听课、评课、说课。听课是教师开阔自身的教学视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感悟力,发展观察、记录、分析等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中重要途径之一。每所学校都根据不同教师提出不同的听课时数的要求,然而很多教师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听课,听课的作用没有切实落到实处。要听好课教师首先要做好听课准备,比如,我听课的目的是什么?我想要得到哪些信息,在听课过程中要科学记录,用心去发现去推敲上课教师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相互交流,这样才有助于彼此提高。评课也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评课要评教学理念、教材的处理、教学环节的设计、评教师的基本功、评学生学习效果等,优质的评课可以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转变教育理念,激励教师加快知识更新、优化教学艺术。

3.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不再做“教书匠”,而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这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进行课题研究是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最直接的方式。课题的确定就是教师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围绕问题制订研究方案,之后再开展一系列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研究成果。开展课题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反思,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篇4

在常规教学中,教师通常按照课本相关内容,结合教参进行备课,然后施教。但是为什么不同的老师讲授同一个内容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呢?带着这个问题去听同行们的课,把自己作为学生的角度重新看教,发现学生对掌握该部分的内容不像自己想象的这么简单,说明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存在问题。从听课过程结合自己的授课情况反思到:老师不能只顾自己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在举例过程中,要给予学生一些思考时间,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多起来回答问题,让学生出来黑板做题,教师从旁指导,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堂练活动,举一反三,消化理解,课后做起作业就轻松多了。

二、听课能再认识教态的重要性

教师的授课效果是与教学的方式方法、仪表教态、语言表达、组织教学、师生配合、控堂能力等方面息息相关的。记得一次听某位老师的课,尽管他在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而学生听课的状态却不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有的低头玩手机,有的趴下睡觉,有的在抄作业等。再仔细观察这位老师存在的问题是:面部表情生硬,语言缺泛抑、扬、顿、挫,声量较小,眼睛不善于与学生交流,脸部习惯对着黑板讲授,身体经常挡住板书,也没有与学生互动。显然,他讲课再清楚也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次听课对笔者启发很大,感受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仪容仪表与教态教姿是多么的重要。假如讲课语言失去了抑、扬、顿、挫,学生听起课来就会感到催眠,精神不振;假如教师的眼睛不善于关注学生,就不会察觉学生听课的状态,就不会发现学生究竟听懂了没有;假如课堂没有师生互动的环节,学生就会感到无趣,就不会产生活跃的课堂气氛。通过听课可见,教师的仪容教态是多么的重要,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都会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作为任课教师,要学会透过课堂现象反思自己,总结别人的经验改进自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三、听课要讲究方式方法

显然,我们把听课作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就要克服应付式的听课,克服盲目性的听课,关键要掌握一定的听课方式和方法:

1、听课态度要端正。无论是听年轻教师的课还是听老教师的课,都要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通过认真听课去发现和捕捉每位被听教师的长处与特点,用于充实自己的不足,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

2、听课要有计划性。最好在开学前或开学初,给自己拟定一个听课计划,(比如去听绪论课、复习课、疑点难点较多的课、一体化教学或职业任务驱动教学等特色课程)。有计划、有目的的去听课,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计划”对自己起到一个监督学习的作用。

3、听课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要带着问题去选择特定的老师或特定的课程去听课。例如可以针对自己在以往教学上存在着某些薄弱环节来选择听课,或针对学生难以掌握的章节来选择听课,或选听授课效果很好的模范教师的课,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听课后要善于进行评教和总结。在每次听课后,教师之间要进行坦诚交流,切磋教艺,特别是在教学方式方法、处理疑点难点的技巧、控堂能力的经验、组织教学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等,都要收集整理成文,并做好记录保留,便于今后随时翻阅,为教学交流和应用,为教材教法改革提供依据。

四、结束语

篇5

下面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师自身软实力的提高。

第一:勤写教学反思

教师上课没有排练,但怎么使课堂完美、精彩呢?我认为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就是,反思、不仅要有反思的意识,更要写反思。

教学中,有了预设课堂备课,实施了教学活动上课,那么课后反思,显得尤为重要。反思课堂上:教学目标设计的是否合理、能否都达到预期目的;教学策略是否得当、是否有更佳的手段;课堂是否有及时的小结、总结、升华的地方;学生上课是否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思考;学生是否有独到的见解;这节课思路是否清晰、最大的亮点是什么,总之是否优化了各个教学环节。第一时间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反思,不仅可以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还能找到理想与现实差距,为以后教学提供经验教训,可以扬长避短,总结更佳处理教材的方法,更是我们备课上课的升华。

要想使自己在课堂上收放自如地完成教学目标就要坚持写教学反思。教学中,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每天实践一点,就反思一点,必定进步一点,每节课都能认真反思,及时修正,以记促思,以思促教。只要养成反思的习惯,从反思中感悟,在实践中求真,不断的进取,必能聚沙成塔,提高你的教学水平。最后,我们就能很快正成长为一位有对学校有教学力、对学生有影响力的老师!

“教育重在反思,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备课后需要反思,上课后需要反思,听课后需要反思……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反思,今天的反思是为了明天的成长。

第二:多听课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是清乾隆蘅塘退土孙洙对《唐诗三百首》的题词,充分评价了唐诗三百首的意义和功用。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通过背诵,变别人的为自己的,化知识为生命,这是很聪明的选择。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句俗语,可见它的实用性是很强的,这个道理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多听课,总结间接经验为我所用。

教师要多听课,听其他老师是怎样去突破本节课重点和难点,听如何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听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听如何恰当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及其服务课堂,听老师和学生分别有哪些闪光点和他们之间的有效沟通。听本学科,听其他学科,听新教师课,听高级教师课,什么课都可以去听。三人行,必有我师,相互借鉴自我反思。我们要对所听课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发现闪光点和学习点,并用以自己的教学,进行扬弃,储存,从而走向创新。

俗话说“旁观者清”。平时我置身于教学中,自身的很多问题意识不到,更别说纠正了。听课时,我们就可以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观察课堂,发现课堂。有了这样一种角色的转变,我们就可以很清晰的认识我们的课堂优劣好坏,效率高低,有了对比学习,这样有会有利于我们改进我们的课堂,提升我们的课堂。

听课不但可以避免闭目塞听、孤芳自赏而成为“井底之蛙”,而且能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

第三:多读书

在高科技,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每个人必须多读书,读好书;没有信息,没有有效的信息,就不算信息时代的现代公民。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读书好处很多:读书可以掌握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让学生觉得老师很富有文采和美感;读书可以让我们全身都有礼节。俗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从老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学生看出老师是什么样的人——知书达礼、颇有风度;多读书可以增加一些课外知识,让我们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勇敢地面对困难;读书可以使我们的心情更快乐,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

信息时代的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时时有灵感,少些遗憾、多些精彩,贴近学生实际,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收获“鱼”更能学会“渔”。就必须多读书与时代同。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活水源头来”,教师应坚持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涉猎广泛,可以更新知识,提高认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这样不仅为自己“充了电”,还可以“身教”,给学生做出一个好学勤学的榜样。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读教育名著,使自己的教学理论不断与时俱进,从而为实施有效教学提供理论保障。

第四:多参加学科竞赛活动

学科竞赛活动是为我们教师搭建的一个实践教学理念、锻炼自己、展示才能、交流学习的平台。参加的老师在课前都做了认真的准备,精心的设计。他们都能娴熟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新课程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内容“精”,教学方法“活”,教学手段“新”,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和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使课堂氛围与知识传授相得益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加竞赛本身就是使自己在教学方面得到磨练、提升和迅速成长,不仅可以明确目前自己的教学水平,还可以更多地发现其他选手的精彩,有的见解独到、有的理念前瞻、有的专业知识深厚、有的教学设计新颖,有的教法娴熟、有的节奏感强等等,这些精彩更多地为自己以后的教学注入汩汩清泉。总体上说,参加这些活动会使自己收获丰硕,受益匪浅。

备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种创新。充分备课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而要不断强化教师 备课能力就必修精耕细作地落实好教学常规:做到环环相扣,有整体感知到深入领会,从课内落实到课外拓展,从知识的增加到能力的训练,唯有;必修提高教师的软实力:提高教师自身魅力及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力。唯有如此备课,才能更加适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赋予高中历史教学新的生机和活力。(作者单位:新安县第二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篇6

1.价值取向:着眼于学校的发展

校长听评课的着眼点应该是学校的发展,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等。这是校长听评课区别于教研员、学科教师听评课的地方。着眼于学校发展的听评课,对课堂问题的归因也要作出调整:不再一味地从教师身上挖掘根源,也不一味地将教师作为批判的对象,而是从学校管理方面寻找原因,为改进学校管理提供依据。

校长听评课也要关注教师个体的成长,但最终必须指向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校长应该关注教师个体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教师成长的规律性问题,而不是某个教师具体的教学细节问题。校长与教研员、学科教师在听评课的任务上必须有明确的分工。

2.观察视野:超越学科边界

校长应该超越学科边界,以更宽的视角去观察课堂。首先,坚持对教师整体理解的立场。除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校长还可以从工作态度、职业情感、精神生活等多个角度探寻课堂问题的成因,并给教师提供多方面的帮助。其次,坚持教学论的观察视角。校长不可能精通所有的专业。校长对非自己专业的课堂教学,应多从教学论而不是学科教学法层面去观察,去提出课堂教学重构的建议。这一点对中学校长尤其重要。

3.角色定位:调研者、欣赏者、学习者、示范者.援助者

校长进课堂的主体角色是“调研者”。通过听课调研,了解教师队伍的结构层次与类群,把握不同发展阶段或类群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关切点,找出课堂问题背后的管理因素。其次,是“欣赏者”。校长要从寻找表扬教师的理由、发现教师的潜质、欣赏教师的创造性劳动、给予教师真诚帮助的视角去听评课。校长与教师都要有一颗欣赏对方的创造性劳动的感恩之心,增强彼此的认同感。其三,是“学习者”。校长与教师站在新课程实施的同一起跑线上。听评课活动是校长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断研究、领悟和深刻理解的过程。其四,是“示范者”。校长要率先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用科学的课堂观察方法和现代技术研究课堂。其五,是“援助者”。给教师提供多方面的帮助。

校长听评课的行动方式

1.听评课前的“六研”和“三读”

“六研”包括:一研“选择谁作为听课对象”。可以选择全体教师,普遍听课,然后进行归类分析,把握教师队伍的类群和结构层次;也可以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群体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教师作为听课对象,持续地听评课,从而归纳总结出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形式的一般规律和普遍经验。二研“观课的参照标准”。对不同层次与类群的教师的关键性观察点有一个大致的假设,编制一个基本的参照标准,有准备地进入课堂。三研“目前校本研修的真实状态”。包括对已有校本研修所涉及的主题、已经积累的校本研修课程的质量、教研文化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四研“学校组织体系中各个岗位应有的职责”。包括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科研室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应该为教师上好课提供哪些服务,可以何种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介入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五研“学校已经为教师上好课创设了哪些支持性条件”。六研“学校已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与机制”。通过这“六研”,校长的听评课将更有针对性,同时能对课堂问题进行迅速归因。

“三读”是指:一读教师。利用已有的相关听课资料、他人的评价意见,从生命整体性意义上去研究听课对象,挖掘其可能发展成教学特长的潜质,找出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出发,结合其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对他的发展水平、职业态度、个性特点等有初步的了解。二读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文科校长至少要听得懂理科教学内容,也可预先熟悉一下该课的教案。如果这节是教改实验课,那还要事先了解此项教改的相关理论与设计思想。三读课堂教学评价表。看现有的课堂教学评价表是否符合此次听评课的需求,是否要根据听课目的和对象的特点对评价表进行调整。

2.“寻根”式课堂观察

校长在听课时要有一根“联系”的神经,从而对课堂问题进行敏锐的“寻根”。一是联系“谁的职责没有到位”。例如:教学设计方案缺乏应有的规范,主要责任在教导主任;教学设计方案缺乏学科特征,没有单元设计意识与能力,主要责任在教研组长;课堂教学后不懂教学反思方法,责任在教科室主任。二是联系“还存在哪些条件缺失”。课堂教学中暴露出的不少问题根源在于学校支持性条件的缺失。比如:拓展型课程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学校拓展型课程建设的水平,大量体验性活动的开展则受制于活动场地与相关设施的建设。三是联系“哪些制度不健全”。

校长听评课具体有以下4种方法:(1)比较式听评课。校长对同一个教研组的教师,或同一个备课组的教师,或同一发展层次的教师进行比较式听评课,这是诊断日常教研活动有效性的好方法。如发现同一课题的课,教学过程及质量差异很大,那一定是教研活动存在问题。这就需要陪同听课的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进行反思,负起责任来。如果本校同一层级的教师存在相似的问题,那就需要教导主任对校本研修的选题作出及时的调整。(2)专题式听评课。针对学校教改龙头课题或类似“情感目标在课堂中的落实度”等进行专题式听评课,把握教改实验的进展程度、实验推进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典型问题,以便作出有效调整。(3)追踪式听评课。从不同层次的群体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教师作为听课对象,进行追踪式听评课,研究教师的成长规律。(4)分类式听评课。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听评课的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听新教师的课,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是校长应该关注的重点;听有经验的教师的课,如何不断地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自我批判与反思,实现自我超越,是校长需要关注的重点;而对专家型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认准课堂教学研究的主攻方向,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经验。校长的关注点应聚焦于此。

3.基于课堂观察的实践反思与后续行为的跟进

对校本研修的反思与重建。一是对校本培训课程有效性的反思。学校现有的校本培训课程有哪些?听评课中发现的问题与培训课程有关吗?哪些课程需要重建?二是对校本研修活动有效性的反思。听评课中发现的问题,哪些已经研究过?哪些可以作为下一阶段研修的主题?如果已经研究过,那为何还会出现问题?导致研修活动缺乏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三是对学校提供的专业帮助的反思。学校给教师提供了哪些专业帮助?这些帮助能否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需要作怎样的改进?在反思的基础上组织教师讨论:哪些问题是现在可以解决的?解决的途径有哪些?

对教学管理制度与运作机制等的反思与重建。对听评课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筛选,找出关键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学校确立重点攻关项目,由校领导或各职能部门领导组织专题研究组,进行集体攻关。通过相关的理论学习、经验借鉴、前期实践总结等,形成问题解决的初步方案,逐步完善学校的相关制度建设。

校长除了给教师关于这节课的课堂教学重构建议外,还要与他一起研究制定个体发展计划,包括如何把潜质发展成教学特长、克服主要问题的行动策略等。为每个教师建立专业发展的简要档案。这是校长读懂教师的重要举措。

对听评课的总结与评价

篇7

一、提升理论素养,反思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的理论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理论素养有两类,一类是“所倡导的理论”,主要是

指教育中的一些应然理念,它的核心是教育理论和知识理念。例如:我们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等,这类知识教师容易认识到,但它更容易受到外界新信息及教育教学中一些实际问题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类知识并不直接对教学行为产生影响。另一类是“所采用的理论”,这类知识直接跟教育教学的实际相关,对教学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但这类知识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人的经验、经历。一般来说,如果教师的应用理论是先进的,将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如何解决教师所倡导的理论和所采用的理论之间的不一致,使“所倡导的理论”能自动地转化为“所采用的理论”就成为当务之急。首先,教师要研究新的教学理论,了解掌握国内外新的教育教学动态,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完善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其次,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学科需要,或从教学体验出发,有针对性地重点研读一些对解决实际问题有借鉴指导作用的专著、论文,通过广泛涉猎和重点研读,掌握更多的应用理论。再次,教师要经常反思。反思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使自己看到在实际教学中“所倡导的理论”和“所采用的理论”往往是不一致的,通过反思来沟通理论和实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

二、参与教学探讨,提升反思的开放性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个人的认识水平是有限的,仅仅依靠自我反思是不够的。自我反思就像一

个封闭的系统,如果缺乏外界的刺激,它就不可能更加有序,必须使系统开放,才能有所变化、有所进步。因此,社会思品教师必须积极参与教学研讨,拓展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水平。同一个问题经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事之间既可以各抒己见,共同探究,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听课、备课组、教研组活动、课题研究等来相互合作,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与同事进行对话交流,学习他们的教学思想,分析他们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为什么要这样组织课堂教学,从他们的

课堂中受到哪些启发。从某种意义上讲,积极参与教学研讨,是培养教师反思能力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三、捕捉教育信息,反思教学的针对性

贯穿现代教学的一个基本思想是教师的“教”应服从于学生的“学”,教学过程及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教学进程中及时捕捉教育信息是教师反思的源泉。捕捉教育信息,教师一方面要深入学生的生活,联系学生的实际,了解学生的兴趣、行为、困惑,另一方面要留意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并将其引入到课堂之中。比如讲授“法律打击经济犯罪”时,我在课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破坏经济秩序的事例,并谈谈自己的看法。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讨论,由于是耳闻目睹、自己亲身体验的,因此学生谈起来显得游刃有余,气氛也特别活跃。这节课学生在轻松、自在的交流中学习,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比如,在进行“科教兴国”这一基本国策教育时,我联系到2008年9月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重大时事,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对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视,以及这一事件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和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再如,在进行爱护公共财物的思想教育时,我联系学生自己的财物(书、文具、自行车等)和他所使用的课桌椅、实验器材等,阐明公共财物的概念,并进一步明确为什么损坏公物要赔偿等问题。学生作为教学实践的对象,对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他们从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出发,会对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教学进度、课堂组织与管理及效果作出评价。通过学生反馈,教师可以认识到自己教学上的优点与不足,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需要。为了让学生这面“镜子”时刻激励我们、提醒我们,我们必须经常自我反思,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四、整理听课笔记,反思教学的全面性

一线教师经常会有外出听课的机会,许多的展示课、研究课,都是上课教师乃至身后一个团队智慧的结晶。平时在听课的过程中,虽然不见得每节课都非常精彩,但如果我们善于去发现、善于去总结、善于去整理,不论什么层次的课例,或多或少都对我们的教学有些启发。为此,对每次听课的笔记都要进行整理:首先,听课笔记应真实地还原课堂。在听课时,我们应该集中精力尽可能完整地记录下课堂上发生的一切,尽量真实地还原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其次,听课笔记应及时记录所思所想。随时记录下听课过程中一闪而过的想法,这样便于我们课后对于课堂教学进行深入思考。或许,当时的点滴想法有许多的不妥之处,但总能有种种启发,总比不记要好千倍百倍。再次,提炼、综合自己的听课笔记。教师要做有心人,每隔一段时间对自己的听课笔记进行一次提炼综合,将听课笔记中记录的教师的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提炼、综合,从中寻找一些共性的、对教学有帮助的、

能起警示作用的做法,从而达到反思的作用。

五、坚持写教学后记,总结反思的及时性

篇8

二、工作重点

1、以高效课堂研究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本学期紧紧围绕以高效课堂研究为中心,各学科要开展系列性研讨活动,每次教研活动力求做到精心策划、精细组织、精致展示、精彩讨论,指导教研组研究符合本学科教学规律有效率的导学,积极探索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转化有效课堂研究成果,使有效教学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为。提出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做到四思:即课前反思预设、课中反思应变、课后反思调整、集体反思。认真做好三环节导学式高效课堂的实施细则。

2、青蓝工程:师徒带教、共同提高。它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服务是学校教育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各教研组按教研室的工件计划,开学初要快速拟定好帮扶计划,有明确的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活动时间,要有一一对应的结对关系。做到行动有序、计划落实、过程有效、相互受益,有活动时间安排和课堂展示,青蓝结对教师互听课时不的少于4次,有信息反馈与总结,并做好跟踪记录。

3、深入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本着相互学习,共同促进,规范教学行为的原则,组织相关人员定时或不定时深入课堂听课学习,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各教研究组要做到授课、听课、评课一体化,尽力实现不同学科教学的均衡发展。确保我校课程改革深入实施,提高素质教育成效,每人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17次,做好听课记录并及时评课,每人每学期至少在组内(校内)开展一节高效课堂展示课,真正做到共同学习,互相交流,稳步提高。

4、以校本教研为阵地,提升教研实效。校本教研是提升教育内涵的重要途径,校本教研更是开展有效课堂研究一个突破口。本学期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备课组在自主备课的基础上对同一教材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特别是对教学模式、方法的作为重点研究,选择最佳授课方式,解决教学中一些知识性和教法性的问题。采用三环节导学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深入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为解决教学活动中一些针对性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备课组长提前收集问题,同组教师共同加以研究确定主题,进行专题性教研活动。

5、以骨干教师研修为基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学科骨干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培训教师,引导教师研究教材、研究设计、研磨教学、反思交流,创造有深度、有创新、有特色、有实效的课堂案例。通过主题讨论、教学设计、上课、反思、评课、展示、总结,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提高骨干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以骨干教师为核心形成教学的辐射与引领作用。一些课堂教学效果较好的学科组和教师个人,学校将在学期初举行课堂教学优质课立标活动,树立典型,进行典型引路。以达到教师人人有章可循,人人又有所创新。

三、落实完善集体议课制度,强化检查评比

实行一周一议的集体议课制度,各议课小组长提前一周给教师通知议课内容,要求教师学习准备,并写出书面议课稿(详见《xx二中集体议课制度》)。议课时通知各教研组长及蹲组领导参加,加强观摩指导,开展学科议课竞赛,各议课组在本学期内要精心准备一次议课活动,进行展示验收。

四、深化课题研究、试题研究

各课题组,一定要按照课题实施方案,有计划按步骤实施各项研究,保证各项课题能够顺利结题。已经结题的课题组要做好课题成果的推广工作。教研室将根据各课题实施方案,如期对此项工作进行跟踪监督。教研室将引导教师做好近年来中考试题的比较、分析从中探索命题规律,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为九年级中考和全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保驾护航。

五、加大校本教研培训力度

1、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完善培训制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争取最大机会让教师外出培训,回来后对全体教师作报告,对其他教师进行二次培训。

2、继续通过示范课、观摩课教学的辐射作用开展校本培训。

3、组织好高效课堂赛教活动,发现并培养一大批骨干教师,依此促进教师钻研业务的积极性,让教学质量再上台阶。

4、召开课改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专题讲座23次。

5、聘请知名专家做专场报告会。拟对如何开展试题研究和怎样做好小课题研究两方面进行专家培训与指导,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6、组织进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钢笔字、课件制作、教学设计)大赛。

六、调研、检查向纵深发展

七、各周工作安排

第一周:1、制定教研计划

2、与教务处协调配合,修订各类计划、制度

第二周:1、各组计划的检查与落实

2、教研组长会

第三周:1、新教师汇报课安排

2、青蓝工程结对安排

第四周:1、上学期教研成果评比奖励

第五周:1、课题开展情况检查

2、调研听课

第六周:国庆长假

第八周:各组高效课堂展示

第九周:1、业务检查

2、青蓝工程跟踪检查

第十周:1、调研听课

第十一周:中期考试

第十二周:中期考试分析

第十三周:观摩课教学

第十四周:示范课教学

第十五周:调研听课

第十六周:观摩、示范课教学总结

第十七周:1、业务培训专题讲座

第十八周:1、青蓝工程验收

2、课题研究验收

篇9

时光匆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几多感慨,几多欣慰。我们组根据学校教导处工作安排和要求,以追求“有效备课”“有效上课”为目标,重视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基础性工作,加强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一步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积极投身教育教研工作。深入开展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活动有计划、有程序、有总结、有成效,扎实、有序地落实每个环节。现把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课堂为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让每一节课都有效是教学的主旋律。为了实现轻负担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开学初就要求每一位语文老师要严格备好每一堂课,组内进行同课交流,集体听课,集体评议。每节语文课不许拖堂,语文课堂作业不得挤占其他课时间完成,家庭作业尽量在课上完成。课堂有效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更牢固,老师腾出时间钻研教材的时间也就多了。

另外,加强教师理论知识学习,再读《新课程标准》;经常访问语文专门学习网站;在学校图书馆借阅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书籍。我们寻求最佳的教学,确保孩子最优化的教育。从而提高了组内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以发展为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是为其他课程学习打下基础的,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老师的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因此,我们组开学初就制定了低段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从常规抓起,读好书、写好字,说好话,扩大阅读知识面,让老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培养。重点抓好作业的规范性,写字的工整性,读书,写字的姿势等。

三、以常规为核心,安排好每次教研活动

教学工作以做好常规为基本,在老师们做好每天的日常教学中,语文组定时定点安排好老师们的教研活动。每两周安排一次组内教研,以抓好学生的常规,有效教学,同课异构为目标贯穿每次教研活动。集中的同年级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每次活动前要求同年级老师集体商讨,第一次教研时进行说课,全组成员发表建议,并参与听课。第二次教研时进行反思,议课,老师们在教研活动中成长,学生们在教研活动中收获。我们共进行四次同课异构活动,另外,我们组是年轻化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语文工作的生力军。因此,要求每位老师认真写好反思,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早出成绩,出好成绩

青年教师是我们语文教研组的骨干力量,是校语文工作的生力军。为切实加强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每位语文教师要紧紧围绕“三中心一主线”的课题,进行教学研究活动。特此,语文组要求每位教师以年级段为单位,经常相互听课(至少一次),执教者必须上交详案,听课者必须有听课、评课记录及课后反思。在此基础上,请选出一名代表,经过集体备课,上年级段的校级教学研讨观摩课。本学期,教研组组织了一位教师进行了校公开课,课前上课教师能够认真备课,年段教师积极发表意见,提出各种建议,使每堂课都取得满意的效果。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共同探讨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并多次组织青年教师去培训、听课,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五、存在不足

组内个别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发展水平与当前新课程的新理念、新要求还很不适应,对人教版语文教材的把握有待加强;课程意识比较薄弱,教学创新的能力不够强。

本学期我们虽然开展了不少的教研活动,但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原因是各班学生人数多,五六十人,生源参差不齐,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工作力不从心。

六、下一步的设想与努力方向

篇10

1.课堂教学的设计与操作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常常被教师所忽视,如,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走了过场,过分的“气氛活跃”导致无序的“自主学习”,降低了课堂的实效性;课堂设计不够周密,无效、低效环节依然很多;忽视问题设计或缺少层次性,“伪问题”、“假问题”充斥课堂,导致思维容量和思维深度降低;语言条理性不够,罗里嗦、不够精炼的现象普遍存在;等等,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益。

2.在传统听课、评课方式中,虽然重视课后的评议,但由于课堂事件稍纵即逝,教学全貌难以复原,缺乏有说服力的研究数据,课堂教学中规律性的东西总结的甚少。因此,寻求一种新型、科学、有效的研究方式,来真实记录教师教学方案的执行情况和师生的课堂行为,全面捕获课堂上转瞬即逝的事件与机会,并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肢解、分析,进行“麻雀解剖”,从而构建丰富的、分层的、可供教师直接观察与研究反思的建构主义环境,对于“打造有效、高效课堂”很有必要。

经过认真的反思与充分论证,我们实施了“课堂观察与诊断”研究,主要过程有“课堂记录、课堂会诊、课堂反思、课堂修正与展示、课堂对比”五个基本步骤。

1.课堂记录。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利用录像技术作为课堂观察的“第三只眼睛”,真实地记录教学方案的执行情况和师生的课堂行为,全面捕获课堂上转瞬即逝的事件与机会。录像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迅速转换镜头,选择对象及其行为,对能够反映观察重点的行为和事件进行记录,重点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

为分析教学效果,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了当堂检测试题,在授课结束后对进行课堂教学效果检测。在设计课堂检测题时,有的是课堂教学基本内容的习题化形式,有的是课堂上使用过的例题和学生做过的习题,有的是有关学习内容的拓展利用。

2.课堂会诊。为抓好课堂会诊,听课前成立课堂观察与诊断研究小组,并进行合理分工,然后对照课堂教学录像实施“麻雀解剖”式的研究,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肢解和分析,发现和总结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有效、高效环节以及无效、低效环节,并汇总完成课堂观察分析报告表。

其中,在分析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完成“课堂观察分析报告”时,要具体到每一个细节,并详细记录各个环节利用的时间(具体到分钟)。主要分析课堂结构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以及学生对时间的运用、学生是否积极参加活动,以及教学目标拟订、教学流程设计、师生活动安排、教师提问技巧水平、课堂事件处理、教学资源运用、练习目标层次、教师评价等

3.课堂反思。在观察小组进行课堂会诊的同时,授课教师个人对照课堂录像撰写“课堂实录”,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和行为进行全面记录;然后,观察小组与授课教师共同分析和研究“课堂观察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授课教师完成个人教学反思,全面分析自己教学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情况、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方式与效率及最终的课堂效果。

4.课堂修正与展示。在经过课堂会诊和课堂反思之后,授课教师再次对个人的教学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由执教教师到另一个平行班级再次进行“同课题讲课”,观察组成员全部参加听课并再次录像,并利用同样的题目再次进行当堂教学效果检测。

5.课堂对比。在新的课堂展示之后,及时组织听课教师对两节录像课进行对比分析,并展示两次的课堂教学检测结果。通过对比发现,教师在改进后的课堂教学中语言更加精炼和规范,教法和学法更加科学和有效,无效、低效环节基本不再出现,学生对当堂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比原来有了很大提高。

通过实施课堂观察研究,一是用事实教育了参与活动的教师,在教师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加强教学设计、打造打造有效高效课堂成为教师的共识和自觉行为。二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得到了有效改进: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层次性和思维容量有了很大提高,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主要依据;“三讲三不讲”得到了有效落实;教师的课堂语言更加精炼,各个教学环节的衔接更加流畅,教学效益有了明显提高。

课堂观察与诊断研究的方法,将课堂教学研究从宏观引向微观,既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素材和依据,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又为提高教学教学效益提供了坚实保障,得到了上级教科研部门的充分肯定,《诸城教育》《潍坊日报》等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对我们实施课堂观察与诊断研究的做法与经验进行了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