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范文

时间:2023-03-23 18:3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篇1

【关键词】 小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在享受较好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无论是生活、工作、家庭都出现了许多问题,相对儿童成人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能做到自我调整、适应。然而作为小学生,他们面对诸如家庭变故等问题时,心理上就容易出现许多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小学生常见的两大心理问题,也试着给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逃学与厌学问题。数据表明,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5%~10%。他没兴趣,学习吃力,导致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可能老师也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习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玩;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严重的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人际交往问题

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己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中后,在集体中的位置跟原来不一样了,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好像是惟我独尊,不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就像我们刚才说到的不安,甚至拒绝参加社交活动。

2.过度依赖问题。由于小学生没有自理、自立能力,长期依赖父母,就会形成了过度依赖心理。

首先,表现为对父母的过度依赖。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小公主”、“小王子”,往往只重视孩子的衣、食、住问题,对他们百般呵护,实际是溺爱。因此,造成孩子自立能力越来越差。他们遇到困难时,最先想到向父母求助,得到帮助时,他们就生成了依赖感。这样的恶性循环让他们变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

其次,表现为自责倾向。这一现象在小学生中较多,危及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就是说,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很恐惧。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失去了别人的关心爱护而导致的不安。当学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师、朋友不理他了,往往形成自责倾向,父母、教师对儿童过分严厉、专制,则挫伤了儿童自尊心,儿童感觉不到来自权威人的爱护,从而出现自责心理;当对别人的爱渴求过强时,一点小过失就会使小学生感受到自己不再被爱了,这样的儿童往往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1.应采取心理辅导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①团体辅导。老师跟同学一起讨论,把心里的话说出来,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②个案教育。可以是智优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学生作为个体对象,进行心理咨询。

2.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1)教师应引导小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夏令营、手拉手活动、我们现在的综合实践活动啊、体育比赛、文艺活动、春游秋游啊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多种多样的兴趣和爱好,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满足自己接触社会,进行社会交往的较高级的需要,也有利于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教师应教会小学生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如:①学会放松。体育活动、艺术活动,可以分散注意,调节心情。我们学校不正在搞“体育艺术2+1”嘛,这就是个很好的机会。②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收益。③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公开日记要得到本人的允许。否则日记本身就变成了心理负担。小学生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人知道,要学会坦然地对人与对己。

篇2

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一、来自小学生自身的因素

1.遗传因素

在农村,由于个别近亲婚姻造成儿童生理发育先天不足,相貌不佳或残疾,智力偏低等,这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学习和生活,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其他人也用异样的眼光去看他们,必然造成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

2.气质类型

小学生同成年人一样,气质类型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其中,胆汁质和抑郁质类型的学生对不良刺激反应敏感,他们极易产生不健康心理。就教师批评而言,在我们看来是正常的事,对他们来说却是莫大的打击。

3.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需要

童年期儿童的身体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阶段,其大脑的发育趋于成熟,这对其心理发展极为有利。因此,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因为其心理还不够稳定,很容易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变化,因此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4.体质与生活卫生习惯

体质作为有机体活动的生物学基础,影响着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一般来说,体质好的小学生精力旺盛,反应灵活、协调,适应能力、免疫能力强,更能有效应付各种压力,减少其对身心的不利影响。由于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都是受神经系统调控的,所以在一个人的体质中,尤为重要的是神经系统的发育状况及功能特点。神经系统发育良好,就为人的身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若由于先天或后天的不良因素,(营养不良、病毒感染、不良药物、产伤等)的影响,致使大脑发育不良,便会导致智力落后的心理障碍。

5.心理冲突

心理冲突,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方向的动机欲望、态度、情绪、目标和反应同时出现,在人们内心进行争斗,既无法抛弃任何一方,也无法把两者协调统一起来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心理冲突会使个体焦虑、失望,造成内心痛苦,甚至可以成为心理疾病的直接诱因。

6.耐挫折能力

耐挫折能力,是一个人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个体受挫折后的消极反应(包括攻击行为、退化行为、退缩行为、固执行为等)常会成为引发小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直接原因。

二、来自家庭的因素

家庭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环境,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情感意志,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1.父母的溺爱

众所周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经20多年,使我国的家庭发生了重大变化: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有的父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生活上百般呵护,不愿让他们受一点委屈,经历一点风雨,甚至在子女犯了错误时,父母也不说一个“不”字,天长日久,子女自然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心理,当他们走进学校,走向社会同他人交往,遇到挫折时,便不能接受,无所适从。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个别农村家庭,父母从来不把子女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一员,认为子女只能逆来顺受,惟命是从。他们从来不尊重孩子,对子女过于严厉、粗暴和专制。还有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家庭教育往往陷入“爱的误区”,对子女过高要求,过度期望,过分保护,过度溺爱。家长这种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子女的自尊心受到损害,独立性受到压抑,加上彼此间生活观,价值观等存在差异,很容易造成父母和孩子间关系紧张,隔阂加剧,使子女形成反抗、疑惧、胆怯等消极心理品质,诱发心理问题。

3.家庭气氛不和谐

随着农村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给越来越多的孩子带来了不幸,严重破坏了儿童正常的生活环境,给他们造成的心理创伤难以愈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离婚的父母,有的没人要子女,有的随法院判决,不管哪种情形,都容易使子女放任自流,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心理。更有甚者,在学龄期就仇视社会,嫉妒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还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中,有心理问题的儿童比例比较大,研究证明,家庭冲突不仅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还会导致孩子在神经和心理上的某些病态。

三、来自学校的因素

1.学习负担过重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农村小学生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背负着父母的希望和老师的期望。由于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课堂的现象在我们学校严重存在。老师评价学生,社会衡量学校,理论上是全面发展,实质上是分数和升学率。为了追求升学率,加班加点,题海战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造成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或者产生焦虑、苦闷、压抑、恐惧等不良心境,久而久之,部分人就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障碍。

2.教师教育方法失当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一些教师把学生考高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忽视心理素质的教育和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时期,小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和爱护。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和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迁移、泛化到小学生与他人的交往中,造成人际交往焦虑。

3.人际关系不良

研究表明,学校里的人际关系如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个小学生若能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悦纳、肯定和尊重,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同伴的情谊,他在学校集体里就会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其身心便会得到健康发展。反之,一个在师生关系和集体中经常受到冷落、排斥或否定的学生,会形成自卑感或产生敌对情绪,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四、来自社会的因素

1.社会竞争的加剧

虽然小学生还没有直接接触社会,但他们的父母、老师和周围的人无不在给他们灌输一个事实: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传播的瞬息万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机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使得小学生不得不体会到竞争的压力和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对现实充满迷茫和困惑,产生无所适从的心态,从而引起各种心理问题。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自我调适

高职院校学生与正规本科院校学生在生理成长阶段上是相同的,18~25岁的年龄段,具有相同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但是由于学习经历的差别,即高中心理完善阶段的种种原因,造成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因而在高考这个人生重要的转折期完成之后,要么出现与预期的期望值相差太远,要么高中阶段就已经丧失了对未来的信心。

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是:

自我统一性和认识自我: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全面的认识自我,并把自己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探索一些自我的问题。如: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过去、现在和将来。如果在这个认识问题上出现了危机即:不知想要什么,不知将来的方向,就可能出现心理问题。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恰恰是在这个方面易出问题的群体。

自我意识有一定的提高,非常关注自己包括内在的品质,外在的表现,别人的评价等。时而感觉良好,时而又一无是处。有时爱惜自己,有时自暴自弃。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更容易波动和不平衡,只不过多数学生会本能的调节自己。

在性别角色上,虽然个体意识在发展,但无经验。关注异性,努力完善自己的性别魅力,又往往不知魅力何在,有时处于苦恼之中。虽然抽象思维向经验思维发展,但能力并不强,面临问题是表现应付困难。

长期的教学生活中,感觉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具有共性的成因。

就客观原因而言,

首先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们正处于一个物质主义极盛的商业社会,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中国正处于一个转型期,既创造了很多机会,也带来了很多困惑。情感的荒芜、欲望的紊乱、无处不在的孤独、被命运捉弄的焦虑,内心的矛盾甚至是生活的无助…”所有这些都造成了人们强烈的不适应,只是程度轻重而已。我们的学生生活在这个社会环境中,当然的在心理上打上社会的烙印。

次之传统的应试教育使我们的学生升入高校后要么顿感轻松,学习不努力,仿佛学习的道路已走到尽头,时间长了造成内心的空虚。再有独立生活能力缺乏,手忙脚乱。众多的事宜如:环境的适应、人际的交往,甚至内勤的料理都造成心理上的较大压力。 再有手机的高科技发展,多半的学生手机成瘾,上课下课都在玩。笔者问过学生如果50分钟(一个课时)不看手机会怎样,学生说“可能会崩溃”。而其中多数学生都在手机游戏中。虚幻的世界造成学生精神萎靡,内心空虚。

从主观原因上看:流行的功力型价值取向,在生活目标上,包括在恋爱观等诸方面,功利第一,造成爱的枯竭,人际冷漠。还有对事物认识的不稳定性,忽而高兴、忽而焦虑,过分的关注社会的负面因素,而忽视正能量,久之内心暗淡,甚至对未来失去追求。

上述原因,造成几种心理问题的存在。

首先,希望全面了解社会,但能力有限的内心矛盾。高职院校和正规本科院校一样,具有半个社会之说。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个性,带有形形的观念。所以对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一种走入社会的感觉。一旦出现不适应,就会出现心理矛盾。

高职院校的学生同样会追求理想,但信心不足的内心矛盾。由于高考成绩不佳,才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自感能力不足,甚至有的同学自称不得不来,终于对未来的想象,往往眼高手低。对目标的设立较高,但自感无能为力的内心矛盾。

厌学,生活无目的,自感无聊,无所事事。“内心的力量找不到着陆点”,忙无目的的飘荡,内心的金矿因得不到开采而变得与尘土无异。

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心理工作室,然而,真正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毕竟占少数,而更多的学生只是带有不健康倾向。这部分学生自感内心矛盾,甚至痛苦,但是毕竟属于健康群体,充其量属于亚健康状态。他们需要心理疏导,但大部分不愿意去进行心理咨询。他们更适合群体疏导,比如心理讲座等。如果能掌握几种简易的自我疏导与调适方法,是非常适用的。

自我调适的方法还有很多种,比如:音乐欣赏调适法,野外宣泄调适法等,不一一列举最后用健身式结束本文。

篇4

心理健康心理辅导辅导方法每一粒种子能够长成一株秧苗,都要经过一个艰难的历程。在生长的过程中,要克服很多的困难,如岩石、恶劣气候等,都会影响到秧苗的健康成长。小学生的成长就和一株秧苗的成长一样,历经坎坷才能完成生命的怒放。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等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能够正确、顺利地通过,那么就会茁壮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如果不能顺利通过,就有可能半路夭折,或者长成一颗歪曲的植物。小学生他们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学校、家庭、社区共同来监护他们健康成长,所以基础教育阶段都安排了一定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便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能沿着正确的人生轨迹行走呢?

一、明确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身体健康而言的科学概念。什么是健康,这是研究心理健康的基础。通常情况下,健康是指一个人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正常的生理机能,精力充沛。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环境的复杂。对于健康的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革,一个人的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一个人既具有一个生物体的个性特征,更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特征。所以以往因为遗传和生活环境界定的健康概念,对于今天人们的生活和学习而言,都显得单薄和苍白。如今的健康概念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当然也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一个健康的人应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一种良好健康的状态,没有生理方面的疾病和缺陷,没有心理方面的疾病和缺陷。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完全可以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去应对一切社会活动,完全可以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去看待和解决社会现象,能够很好地、及时地调节社会和生活给自己带来的不适应,保持自己健康向上的乐观心态。能够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而采取相应的原则、方法和措施,去为自己也为别人营造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获得,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

二、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生的视野也在被扩大。他们接触到的各个信息可以说是海量的。这些信息有的是正面的,有的是负面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还有学习环境、家庭环境等,都在一定层面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目前,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学习成绩的压力导致的焦虑

目前的小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在家里是家长的掌上明珠,甚至还是祖辈的掌上明珠,往往是六个大人守护着一个孩子。因此,孩子在家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是生活上的极大满足,不能代替孩子所承受的压力。很多的家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都加在了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即能延续生命也能延续理想,所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是家长的普遍现象。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度关心,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小学生的心理焦虑,长此以往,形成心理问题。更有甚者孩子的成绩不理想,还可能遭致辱骂和贬损,学生视学习如畏途。

2.人际关系带来的焦虑

我们知道,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学生生活在班集体中,有学生、有老师,在交往中会出现一些心理矛盾与冲突。他们从小就在一个自我为中心的环境里生活和学习,自私、自利的现象时有出现。这使得他们在同学间及师生间的相互交往中容易出现自以为是的现象和心理,不懂得关心和照顾同学。孤僻、不合群、依赖性的情况非常普遍,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出现一些矛盾,使他们的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会发生矛盾冲突。还有媒体报道的自杀、暴力等少年中不应出现的情况。这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学生的心理问题。

3.与父母、师长沟通中的焦虑

小学生在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也是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学生与父母、师长相处时间最长,但是由于年龄和心理的特点往往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诱因素,使学生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

三、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调节的方法

心理调节已经被社会、家长和学校所认可,所以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需要老师进行必要的心理指导和心理调节,一般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

1.实施讲授法

所谓的讲授即通过课堂教学、辅导答疑和学科渗透等形式进行调节,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小学生喜闻乐见、便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调节,在小学生中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实施认识指导法

认识指导是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必要的指导,如指导阅读、举办故事会、参观访问、课堂讨论、自我表述和自我评价等,通过这些途径进行心理疏导。

3.实施行为改变法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小学生在认识上分清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明辨是非,尤其要鼓励良好行为,通过行为训练、行为塑造、榜样示范和游戏性的奖励和惩罚等措施,强化学生的认知和行为。

4.实施自我调控法

发挥自身的调节能力,即通过引导小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从而增进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进心理健康的进程,如鼓励和要求小学生写日记、周记和小结,适当组织展览,谈收获、体会、感受等。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应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疏导,避免一些影响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发生。为学生的成长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仲稳山.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与成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2).

篇5

一、教师自身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

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言行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模仿性很强,这样的教师一定会对小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我们教师首先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求教师不但要拥有较高的业务知识,还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教师应该要做到以理服人,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理论教育和引导自然是不可少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掌握一个度,教师要做到以理服人,给学生讲解一些道理,从而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生活中渐渐对这些理论性的知识进行理解,将其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并且能够按照这些理论规范控制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当然,教师也不能过于威严,应该要加强情与理的结合,多给学生一些关怀和关注,使得小学生能够感觉自己是被关怀的,从而能够减少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

二、按要求不折不扣地上好心理健康课,保证课时

同时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去,各科教学都须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要保质保量上好心理健康课,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典型事例分析、心理测试、观察实验、心理暗示、表扬鼓励、个别谈心等方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小学生能够接受足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是小学各科教师们的共同责任。各个学科的教师应该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动态的掌握,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应该要关注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从而使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得懂、学得好,成绩好时不自满,成绩不佳时不灰心,不失信心。另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时候,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考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逐渐意识到将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力点,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之所以会形成心理问题,除了外界的影响之外,学生自身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使得学生可以自己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比如当前很多小学生都对各种网络媒体的兴趣度较高,教师一再限制学生,反而会使得学生更加叛逆,出现一些违反学校纪律的行为。因此教师就可以从这个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改革,顺应学生的喜好,给学生安排一些计算机课程,并且在计算机课程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意识到网络上不仅有游戏,还有知识,还有学习的空间,从而可以渐渐缓解学生常见的各种问题。

三、加强实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要解决小学生的问题,就应该要了解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小学生是好动的,因此加强实践教育,从而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实践教育是对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课外的引导才是教育的主要环节。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实践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实践教育过程中,各种新的媒体工具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协同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使得两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课外活动的设计上尽量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平台,可以帮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自己身上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的解决。比如可以借助网络媒体平台组织一些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学校的微博公众账号、微信公众号、论坛、网络平台等等对小学生进行召集,让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使得小学生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多,可以拓展小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放宽心态,从而防止心理出现扭曲。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发起话题讨论,让小学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畅所欲言,将小学生凝聚在一起,对当前社会上热度较高的事件进行分析和探讨,使得不同专业,甚至是不同学校的小学生可以增加交流的机会,从而不断开拓视野,可以有效地防止小学生出现狭隘的视角和心理,从而将各种心理问题出现的频率降到最低。

四、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多层次、全方位追踪学生心理

篇6

一、小学生心理常见问题

小学阶段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许多中学生乃至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其实从小学时期就已滋生。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问题。

(1)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又叫学习障碍或学习失能,是指个体在从事某些特定知识、技能的学习时出现重大困难,以致无法完成同龄人能够完成的任务。学习困难儿童的学习困难不是由智力缺陷或缺乏教育机会所致,而是由于大脑无法自我约束,大脑功能方面的缺陷造成的。

(2)厌学

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情绪上的失调状态。近年来,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小学生的厌学情绪有所增长。小学生的厌学症状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苦闷感,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对教师或家长的学习要求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不好,甚至发生旷课、缀学现象。

2.行为问题。

(1)多动症

多动症也称“儿童多动综合症”,是指儿童表现出与其实际年龄不相称的,以注意涣散、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为主要特点的行为障碍,并且影响学习成绩和班级纪律,所以受到了家长和教师的普遍关注。

(2)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是指个体反复出现违反社会道德标准或纪律,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包括攻击性或对抗性行为。在小学生当中比较常见的有欺负和说谎等行为。传统上我们习惯于把学生的品行问题归结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其实从心理学角度看待和处理品行问题更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两者许多方面能产生互补的作用。 转贴于  (3)攻击性强

很多学生会在被别人不小心踩了一脚时予以报复,包括语言上的(骂)和有形的(反踩一脚)行为,这表明小学生具有对抗性或攻击性行为,有这种趋向的学生容易出现品行障碍。

3.情绪问题。

(1)焦虑

分数是直接的心理动机。因为已能体验或预计考试结果对自身潜在威胁,使担忧更为明显。这种心理障碍如果处理不好,可能给学生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2)冷漠、孤僻

很多人看电视遇到伤心、感人的情节都会感同身受,而很多学生则不会流眼泪,或认为那是假的而无动于衷,这实际上是对感情反应的刺激表现为了平淡,缺乏与之相对的情感体验和表情。

还有很多学生与同龄人在一起不能感到快乐,其中的一部分学生还会感到自卑,显示出少数的学生存在孤僻的心理。孤僻是心理上的屏障,这种心灵上的孤寂极不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二、基于现状,学校、家庭应采取的对策

1.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

根据以上调查,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确定开设的课程内容。这些内容最好是以团体教育即班级授课为主,而且要配备相应的教材。同时也要辅以个别教学,因为有个别同学也许有很多特殊的实际问题,那就可以通过谈心、行为指导、强化等手段达到培养目的。

2.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

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一定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教师的压力是空前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对教师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使他们释放内心的苦闷,避免躯体压迫症、焦虑症、神经衰弱、高血压、严重心理疲劳。

篇7

【关 键 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心理问题的“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1]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而每个地区因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其状态必将有所不同。因此,于2011年6月对庐江县某小学3~6年级的120名小学生进行测查,从而了解庐江县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希望为制定相应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以整群取样法抽取庐江县某所小学3~6年级120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经过原始数据处理,获得有效问卷112份,其中三年级35份,四年级22份,五年级29份,六年级26份,留守儿童54份,非留守儿童58份,男生63份,女生49份。

2. 研究方法。(1)调查工具。本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等编制修订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为测试材料,对样本进行了调查研究。该量表制定出全国常模,由对受评者最为了解的教师作答,适用于小学生群体,对筛选、诊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一定的成效。量表由8部分组成,包括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不良习惯、行为障碍、特种障碍。共80个题目,每10个项目组成一个分量表。总分在65分或以上,一般可以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若一个量表的合计分数达到10分或以上,一般可以认为存在该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

量表的效度检验:内容效度,各个因素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在0.573~0.843之间;校标效度:本问卷与SCL-90的相关系数为0.542(n=75,p

三、结果与分析

1.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表1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项统计结果

表1是对各分内容量表所做的统计,样本的大体情况比较明晰地展示在表中,从最大值、最小值和标准差栏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内部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又尤以总标准分的差异值得我们去关注。在被调查样本中,总标准分中的最低分是11分,而最高分是85分,同时15.032的标准差进一步证实了学生内部存在的巨大差异。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该校3~6年级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是7.1%,性格缺陷和学习障碍是影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问题,检出率分别达14.3%和12.5%。由于目前独生子女比较多,孩子在家中习惯以自己为中心,并将这种观点和行为带到学校,必然影响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而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对待子女的学习指导方法欠缺,且在应试教育这种大背景下,考试仍然被作为学校最主要的评价手段,学生的兴趣势必会受到影响和遏制。

2.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不同性别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表2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不同性别儿童

心理健康状况统计结果

注:*P

表2的结果显示,庐江县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无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某些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学习障碍维度上效应显著,P=0.009,P

3. 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表3 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统计结果

表3的结果显示,年级与年级之间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某些品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三年级与四年级学生在性格缺陷维度上效应显著,P=0.003,P

四、讨论

1. 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本研究通过对庐江县农村3~6年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庐江县农村小学大多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在不同维度上有较大差异,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指导;同时,处于高分端的那些心理不够健康的学生是我们必须给予更多甚至特殊关照的,因此只用团体辅导帮助这些学生是明显不足的,辅之以个别辅导却是非常必要的。

2. 留守与非留守、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较广泛的关注,部分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负面描述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不良环境的消极作用,忽视了个体发展的积极性和留守内部的差异性。[3]同样环境下,有些留守儿童发展不良,而有些却发展良好,是否受逆境的不良影响同个体的认知与人格有关。明事理、乐观、坚强坚韧等特点能够使个体把逆境当作机会和动力,奋发向上,这就是心理发展的“弹性”或“韧性”现象。[4]以往研究也表明,这些积极的情感可能会成为一种保护因素或发展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平衡、战胜环境的消极影响。[5]因此,对于儿童心理上存在的某些健康问题不一定是留守所造成的。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因地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并不能一概而论。

本研究显示,不同性别的儿童心理健康是存在差异的,在学习障碍、社会适应障碍以及不良习惯心理健康维度上,男生均高于女生。有研究表明,男孩的生理和心理成熟期晚于女孩。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男生在学习、社会适应及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显然高于女生。

表3的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各有差异,六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好,而五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可能与学生的心理转型期的不成熟有关,而六年级的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已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其次,三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可能与在学习中出现的转折有关,此时的学习任务高于心理发展所能承受的原因,是心理发展相对滞后所造成的。[6]同时,不同年级常见的心理问题不同。

小学生的身心还处在一个不完全成熟的状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应该及早地、及时地给予疏导和矫正,从而防患于未然。

五、结论

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在112份有效问卷中,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是7.1%;性格缺陷和学习障碍是影响农村3~6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问题,检出率分别达14.3%和12.5%。

(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差异。

(3)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障碍、社会适应和不良习惯维度上,男生均高于女生。

(4)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某些品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三年级与四年级学生在性格缺陷、品德缺陷、行为障碍维度上效应显著,三年级学生性格缺陷高于四年级;四年级学生品德缺陷高于三年级、行为障碍高于三年级;四年级与五年级学生在情绪障碍维度上效应显著,五年级情绪障碍高于四年级;五年级与六年级学生在品德缺陷、不良习惯、行为障碍维度上效应显著,五年级均高于六年级。

注 释:

[1]徐浙宁.665例上海儿童心理咨询个案研究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6(7):33-35;田云兰.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8):39-40.

[2]龚建良.《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及试用[D].浙江师范大学,2008:17-19.

[3]张若男,张丽锦.农村留守儿童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J].儿童少年心理卫生,2009(6):426-430.

[4]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4):314-317.

篇8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1)05-0146-03

据2010年11月30日的《哈尔滨日报》中的文章报道:2010年7月以黑龙江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和“96311”哈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热线为平台,由来自黑龙江省的10余名从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的专家,联合完成了一项对全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状况及对策的调查研究。据调查数据反映,因学业负担过重引发的心理问题咨询人数最多,学习压力导致厌学、情绪反应、失眠、焦虑等心理问题的有825人次,占咨询总人次的38.8%。家庭教育不当导致心理问题位列热点咨询问题的第二位,其中青春期教育成为热点话题。专家分析,忽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及未成年人自身心理健康知识缺乏是其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中小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与创造的空间,更需要心理的支持和心灵的沟通。许多中小学因此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运用电话咨询、网络联系、板报宣传等多种渠道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建立学生心理健康记录档案,进行心理辅导服务,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月或活动周活动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许多学校在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却存在着一些显性的问题,怎样改进是目前一个值得思考的热点问题。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三个显性问题

由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始的时间不长,还存在不少需要不断改进的方面,其中有三个突出的显性问题。

(一)课程开设存在随意性

目前,许多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由于课时量少,课程与教材的开发不丰富,教师上课的方式较为松散,使课堂内容单调、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的学校每周一节心理活动课还常常被其他活动替换。这些原因导致该课程的开设不能较好的起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辅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效果。

(二)任课教师存在非专业性

一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问题与思想品德问题归入一个范畴,没有深入思考和研究两者的区别与联系,甚至把心理问题当做思想品德问题来看待。把心理健康教育看做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加强德育工作就是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于是没有专门设立心理健康辅导课或心理健康活动课。一些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以前或现在就是担任思想品德、社会等课程的老师,没有机会和时间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和指导,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的倾向比较明显。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仍然相当匮乏,有的甚至配置专兼职的心理教师都难以做到。心理老师兼任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辅导与咨询、心理训练等种种工作,人少任务多就不能充分满足学校心理服务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对从教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既要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科专业知识,又要积累有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安排一些其他学科或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老师来做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这些勉为其难的老师既缺少心理学理论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的专业技术,又缺乏优质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此常常导致心理健康活动课效果欠佳和心理辅导没有成效的窘境。

(三)心理辅导存在片面性

有些学校忽视大多数学生的需求,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对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和咨询上,忽略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理解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把他们当做患者,不考虑问题的成因、涉及的心理深度和有针对性地改进目标;有的用不适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疾病量表来测评学生,对一些国外的量表照搬照套,不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草率得出存在偏差的结论,导致学生高度紧张,甚至引发害怕心理辅导的焦虑。近年来,许多学校为了评上示范学校,按照评选条件和要求,纷纷配备心理咨询室,然而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三个显性问题的对策

根据存在的上述三个显性问题,解决的策略如下:

(一)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性

要做好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相关理论,掌握必要的操作程序。每堂心理活动课都是以相关心理学理论基础为背景知识的,针对中小学生而言这些知识并不需要以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态呈现出来,而是需要经过教师处理后以比较通俗化、生活化的阐释形态出现,并渗透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在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还必须掌握应用于实践的方法,善于根据不同的对象和情境,精心设计心理辅导方案和心理干预措施,调适学生亚健康和不健康心理,矫正问题心理,增进学生心理健康。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心理活动课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首先,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学生和组织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可以采用谈话法、问卷法、座谈法等方式,通过与学生、教师及家长的交流和调研,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觉察学生群体中存在的身心发展、学习、适应等普遍性的困惑和烦恼,以便教师课前确定教学目标,课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与疏通。其次,注重学生体验活动的过程。教师以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身份主持课堂活动,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同伴友爱、群体活力和团队力量,促进形成健康人格,达到心理活动课的作用和目的。再次,课后适当留些思考。心理活动课需要唤起学生更多的感悟,在情感体验和情绪释放中,促进自身的心情调节和问题解决。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把课堂里悟出的道理进行正向迁移,处理好当前和其他的生活、学习困惑和问题。同时提倡学生把心理活动课后的所思所感写成心得或日记,适当的时候在小组或班组中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这三个关键点突出了心理活动课重体验、重感悟、重反馈的特点。

(二)增强专职教师培训的科学性

抓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是重中之重。从多个方面培养专职、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对此,可以通过菜单式培训的方式来满足教师培训的需求。首先是专业技能培训。根据中小学心理活动课或心理咨询服务的要求,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与高校联合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心理学专家、教授,将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与生动的教育实践结合,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可以同相关部门联合测试,颁发学校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从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规范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其次是研讨式培训。通过各类主题、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多角度、多方面的就当前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研讨,有利于学校之间和学科老师之间互相切磋、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再次是以评促教式培训。以公开课、交流课或示范课的形式,让教师们相互学习,课后由专家进行点评,从中交流教学理念、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第四是专题式培训。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某个方面的专题或问题,邀请富有经验的专家或资深教师对专职或兼职的心理辅导教师进行讲解、指导,并进行互动交流和提高。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对心理辅导教师是一个艰难的心路历程。因个体差异,有的方法有效,有的未必凑效。所以,要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相关理论,掌握必要的操作程序,并做到身体力行,内外和谐,心神专一,化解隔阂,达到与孩子的真正沟通和理解。对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或开设心理活动课的老师进行专业培训势在必行,其专业性不容忽视。

(三)增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服务功能

学校心理咨询室面向全校师生和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指导和服务。对来访的师生和家长而言,学校心理咨询室是他们获取心理指导的场所,是心理咨询教师与来访者进行面对面的以真诚为前提交流、沟通和解困的地方。心理老师与来访者就某一问题共同探讨,共同尝试,最终使来访者自己进行正确选择,从而达到促进来访者获得心理能量和健康发展的目的。

从实际和有效的角度来说,应该发挥好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服务功能:首先,针对学生的常见心理障碍,为他们解决学校适应不良、轻微神经症、常见的人格缺陷等心理问题,指导学生找到原因,进行自助,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的形成;其次,提供学习心理辅导,对学习困难和有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学业不良的类型和学业不良的成因诊断,帮助他们了解各自的学习心理特征,从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上进行改变和调适,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升学业水平;再次,发现心理问题较重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已无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时,及时向家长或监护人沟通,不放弃,不离去,共同寻找突破口,制定心理长期辅导方案;第四,开展对学校校教学教辅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咨询工作,人人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常规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营造良好氛围;第五,做好家庭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协助家长正确认识和对待孩子成长与发展所带来的家庭关系、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法、亲子关系的调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等问题。

心理辅导教师任重道远,在工作中既要认真耐心,又要善解人意,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伙伴”,切实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排除成长路上的心理障碍。心理辅导老师是学生的拐杖,心理咨询和训练要通过对学生的理解和帮助,从心理上增强他们自身的能量,让他们调整和改善认知、情感、人格、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帮助和引导他们心理健康发展,培养积极的人格,开发自身潜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完善与发展,生活和学习更加愉悦,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The Evident Problems of the Mental Health for Student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and Targeted Strategies

WEI Pan-shi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Management,Xingyi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Xingyi,Guizhou 562400,China)

篇9

【关键词】疏导;纠结;心理;促进;养成;有效

1 小学生成长阶段中的各种不适应问题与养成教育的联系

1.1 入学的不适应-养成好习惯

叶圣陶认为:人要是各种好习惯都养成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关教授讲“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培养本来应该从小培养,对于初入学的孩子就要从入学时培养。初入学的孩子最担心什么?经过我多年的调查表明:表现有第一怕上下学被丢失。第二怕在学校找不到方便的地方。第三怕做错事老师批评。第四怕学习跟不上。第五怕作业多。这些担心给孩子们造成不良影响为:情绪上变得焦虑不安、害怕、难过、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学习失去兴趣、容易撒谎、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老师和家长对初入学的学生必须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养成教育,学生由强化训练到自我调节的过程才能够逐渐养成习惯以至成为适应环境的一种能力。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这些通常是个性内向、胆小、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他们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从而害怕或讨厌小学生活,老师和家长们要特别关注和疏导,让学生感觉到在学校和路途中有安全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相互帮助,尽快认知记住人和路线;老师和家长不要用责备的语气指责学生的不是。在初入学重要的不是抓好他们的学习成绩,而是培养适应能力和行为习惯。这也是我们对初入学学生实施的养成教育的第一步。

1.2 学习适应问题

专家调查发现,孩子的成绩和他们的学习习惯是成正比的,凡是学习好的孩子,往往也是学习习惯好的孩子,培养良好习惯不仅是为了让孩子成长,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成人,为孩子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如果学生的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学习疲劳,若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使其视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脑供血不足,瞌睡,失眠,头热,脚冷等。在心理方面则会产生抑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现象。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教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 纪律适应问题

小学生在课堂上容易分散精力,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到了三年级以后小学生上网吧是很严重的问题。

1.4 与人相处的问题

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而且教师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时期,教师是学生理想的目标,公正的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护,教师如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会有一种压抑感,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在小学生与他人交往中迁移、泛化,加重人际交往的焦虑感。

1.5 坚持问题

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百般呵护,甚至溺爱,造成孩子自立能力差。遇到困难时一次又一次向父母求助,得到帮助时,就生成了依赖感。随着这样的恶性循环,小学生就像温室里的花,经不起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主要表现:感情用事,情绪波动大。做事情虎头蛇尾,甚至半途而废。上课随便说话,做小动作。经常不完成作业等。抗挫折能力较低。 感情脆弱,受不了小小的挫折,经不得一点委屈和失败。不能坚持做好一件事。

1.6 人格障碍问题

小学生人格的发展不协调。一主要表现为羞怯:见到生人脸红,不爱说话。上课时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参加活动时主动性不强。二焦虑主要表现:不愿离开家长,担心家长出意外,担心自己走失或被拐走。三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害怕考试。四易怒主要表现:自我约束能力差,情绪不稳定。说话、做事好感情用事、不能理智地处理问题。在困难面前,不能持乐观的态度。五嫉妒心主要表现:盲目骄傲,不愿意看到别人的长处,常对别人挑剔和贬低。感情上要求老师对自己关心、重视,发现比自己强的人或事,轻则有意视而不见,重则想破坏。

1.7 恐惧心理问题

部分小学生恐惧被人欺负,有的孩子仗着自己力气大或得到老师的重用喜欢欺负弱势的同学,被欺负的同学久而久之有恐惧心理。有的学生平时成绩不错,稍有一次失败了,就怀疑自己的能力,过分自责,产生焦虑心理,导致对下次考试的担忧,总怕自己考不好,甚至一到考场就心烦意乱,身体颤抖,本来应该答上的问题在脑中毫无印象,发挥失常。

2 探究造成小学生的纠结心理成因

2.1 来自小学生自身的因素

2.1.1 遗传因素

儿童生理发育先天不足,相貌不佳或残疾,智力偏低等,都会使他们不能很好地学习和生活,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其他人也用异样的眼光去看他们,必然造成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

2.1.2 气质类型

小学生同成年人一样,气质类型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其中,胆汁质和抑郁质类型的学生对不良刺激反应敏感,他们极易产生不健康心理。就教师批评而言在我们看来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对他们来说却是莫大的打击。如我校一六年级女学生因被母亲骂而想跳楼自杀的事件,恐怕与那位学生的气质类型有直接的关系。

2.1.3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需要

童年期儿童的身体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阶段,其大脑的发育趋于成熟,这对其心理发展极为有利,因此,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因为其心理还不够稳定,很容易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变化,因此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2 家庭原因。

2.2.1 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从一些问题学生的家庭背景来看,父母的失职是造成孩子发展不正常的重要原因。许多家长忙于生计,或双双外出而未能尽到管理教育 孩子之职责,或虽在家但疏于管理教育孩子,使他们养成了自由散漫、任性等坏习惯。

2.2.2 家长的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有的父母对自己的言行不检点,造成负面影响,带坏了孩子。不少家庭不懂得小学生心理发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帮助、关心、教育孩子。有的父母性格暴躁,教育孩子没有耐心;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低下或者见识面狭窄,教育方法难于奏效,致使学校教育的成果付之东流。

2.3 学校原因。

2.3.1 对于小学生来说,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太大。高强度的学习任务,满负荷的课余安排,频繁的考核、竞赛,以及同学间的“不健康竞争”等,势必对小学生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网”。

2.3.2 教师教育方式不当。有的教师一味抓所谓“教育质量”,忽视了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小学生健全人格得不到培养。教师情绪化、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不能张扬,能力、特长无“用武之地”,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小学教师缺少的不是敬业精神,而是应有的小学生心理常识。

2.4 来自社会的因素

2.4.1 社会竞争的加剧

虽然小学生还没有直接接触社会,但他们的父母、老师和周围的人无不在给他们灌输一个事实: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传播的瞬息万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机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使得小学生不得不体会到竞争的压力和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对现实充满迷茫和困惑,产生无所适从的心态,从而引起各种心理问题。

2.4.2 社会不良行为的影响

在社会环境还没有达到净化的情况下,新旧体制的共存,法规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和不健康东西的泛滥;一部分人的社会道德水平滑落,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儿童,这些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3 小学生纠结心理的疏导策略

3.1 学习适应问题:1)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2)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3)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胆怯等;4)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5)问题。小学生缺乏性教育,很多小学是空白,生理卫生教育都没有开设,导致小学生错误的性认识。6)智能训练: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而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等。学习心理指导: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3.2 情感教育: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人际关系指导: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知道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

3.3 健全人格的培养:关于个体面队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性心理教育: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认同,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往的知识和技巧。

3.4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所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尤为重要。 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以便取长补短,并根据这些心理特点予以启发、化解或引导训练,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

3.5 重视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

小学配备心理辅导中心是非常有必要的,对问题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主要是以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的心理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包括人格辅导、学习辅导和生存辅导三个方面。

3.6 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教育已经设有家长学校教育机制和社会支持机制,但并没有真正履行义务和职责,很多是只是以一学期开展一两次活动形式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篇10

一、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中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过渡阶段,缺乏自我调节、自我认同及成熟的辨别能力,因此经常会受到外界的各种影响,而未加于正确的引导,导致心理问题。通过归纳研究,目前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焦虑症。

有些学生面对来自学校与家庭的压力,没有正确及时的调节,表现出害怕家长或老师批评,课堂上不敢回答问题,面对问题退缩,惧怕考试等等紧张状态,久而久之得不到正确引导就会成为焦虑症,不仅精神上紧张不安、烦恼,而且伴随生理上的失眠、精神衰弱、记忆减退等。

(二)人际障碍。

由于中小学生对周围事物和人物的认识还处在主观阶段,特别是在人际交往中,存在比较重比例的个人喜好,无法像成年人一样理性地去面对人际关系,所以一旦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引发人际交往障碍,在与人交往时会比较敏感,严重的自我保护倾向,容易对他人敌对,无所适从不能自控,严重者会有偏执倾向,这些都有可能引发违法犯罪。

(三)承受能力低。

虽然中小学生的生活还处于比较简单、单纯的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学习与生活也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压力与挫折。面对这些,学生有的可以积极应对,有的则表现为消极应对。一旦随着消极应对挫折的次数增加,学生的承受能力就逐渐降低,缺乏自信,回避问题,无法应对压力。

(四)强迫症。

强迫症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如果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自己丧失信心或者没有安全感,就会表现为强迫自己去反反复复做一些事情,例如咬笔头、对完成的事情不放心、反反复复检查、说话结巴、走路姿态不正常等。

二、学校体育的心理健康功能

学校体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其动态性、实践性等有助于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状态,排除心理困扰,纠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品质等,具有其他教育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如前面陈述,中小学生因为无法很好地自我调节,面对学习生活压力会产生焦虑、承受能力弱等心理健康问题。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很好地缓解这一问题,在体育活动中,能够缓解肌肉紧张,转移注意,通过各种运动发泄压力,从而缓解紧张情绪。并且在体育活动中,因为并不是个人的行为,必然是在集体中产生行为,所以可以增加学生的人际交往,有助于缓解学生人际交往问题。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活动中常常会出现对学生自身耐力和意志力的考验,在体育活动中坚持下来的学生在精神上会受到巨大的鼓舞,不仅增加了自信,而且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在体育活动中,会有各种因素激发学生的毅力,比如对运动的兴趣,对胜利的渴望,团体的驱动等,这些都可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去克服活动中的困难,从而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坚韧力。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创新精神。

科学表明运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提高协调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作用,因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有助于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同时,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体力和精力都得到激发,在运动中常常会产生许多新的想法,并可以马上实践,当这些思维习性被带到学习中时,就有利于启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精神。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体育教学多以集体形式进行,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且许多活动是需要同学之间团体协作完成的,同学之间相互协调、理解、合作,从而杜绝个人主义,提高与人交流、理解他人的能力,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三、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一)增强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自体育课开立之初到现在,大多数体育教师只将体育锻炼作为体育教学的重点,而没有真正意识到体育在学生心理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教学中,缺乏通过运动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意识,而是只看重了学生的体育成绩。

(二)仔细观察,营造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育课堂是学校教育中最具备动态特征,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最为直接和频繁的课堂,学生在行动中会比较明显地表现出自身特征,有的自信,有的自卑,有的活泼,有的沉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