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3-23 18:39: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篇1

1 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新知是至关重要的,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却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猴王出世》一课时,先播放猴王出世的视频,孙悟空敢做敢为的勇敢形象就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性认识。在按看画面——读课文——看画面这一程序,图文结合,诱发了想象,在感悟文章的内容时,学生们对文中的语言就不再陌生,很容易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有力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先学习课文再播放视频,效果就差多了。由此可见,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处理重难点,鉴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难点处运用好多媒体,无疑是把学生的求知欲调整到兴奋状态,让难点迎刃而解。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考虑到学生生活在北方,没有见过桂林山水到底是什么样,无法体会桂林山与水的特点,更不能走进文中的诗情画意,为此分别演示了以下课件。课件一:有关桂林山的风光片。通过观看让学生从感性上体会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课件二:有关漓江水的风光片。让学生从感性上感受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再让学生走进课文,自由读一读,想想作者笔下的桂林山水给你怎样的感受,从中心句入手,进一步将学生引向文本的更深处。正所谓“提领一顿,百毛皆顺”。桂林的山水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呢?让学生仔细品读,美美地读一读,使学生真正理解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体会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漓江水多么令人陶醉,从而深入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风采。课件三:有关游人乘坐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观赏桂林山水的风光片。让学生从心灵上来理解山与水的特点,并体会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意境。课结尾采用图片加音乐的方式,再次荡舟漓江,使学生加深了对本文的理解。通过以上课件的演示,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到桂林山水风景区旅游了一番,很轻松地突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层层深入地体会到了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美感和语感。

3 运用多媒体培养创新能力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型教学;实践与反思

小学语文教育可以说为学生以后学习和生活夯实了基础,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更影响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启蒙和培养,这就离不开创新型教学方式的实施。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创新的教学方式,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就个人的实践,谈谈自己的反思。

一、打动学生是创新的第一步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让学生不仅会读、会写,还要会听、会表达。首先教师要以自己的课堂教学魅力和个人素养展示打动学生,可以先让学生听。

比如,讲《桂林山水》一课,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漓江的水之绿和清澈见底之美,教师除了用课件展示秀美的桂林山水,还可以为学生朗读课文,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学生,让他们身临其境,之后让男女生齐读、分读,感受作者字里行间那种对山水的溢美之情。

二、培养兴趣是创新的第二步

小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把它变成课堂的切入点而不是扼制学生的天性发展。

例如,在《秋天的图画》一课开始之前,提问学生:“大家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呢?”学生肯定会纷纷举手踊跃发言,教师可以说:“老师最喜欢秋天,给大家讲个关于它的故事吧。”学生自然对课文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然后再进行生字和课文情感的教学。

三、开放思维是创新的第三步

一些课文中的结尾并没有明确地给出,教师完全可以在课堂之外留给学生自己创造不同结尾的作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比如《狼和小羊》等都可以借鉴。

通过这些具体的思维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和鼓励学生开放思维,也有利于创新型教学方式的进展。

总之,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内在美,远比单纯背诵课文更有意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更加深远的影响。创新型语文教学不仅满足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也发掘了学生的语文潜能和创新潜能。

参考文献:

[1]周喜娟.小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07).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用教学;实践;研讨;反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沿着小学语文课改的新方向,我一路追寻,总想触摸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真谛……

【实践一】在热闹中走偏了方向 星期一 雨

在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人教版课标本第八册《桂林山水》一课。课堂上,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连串桂林山水精美的风光画面,画面在流动,音乐在流淌,学生很是欢喜。我还组织了个到桂林游一游的游戏活动,学生激情高涨,兴奋异常。这两个环节几乎占去了30分钟时间。整个教学过程在热热闹闹中结束,师生皆大欢喜。

课下,我拦住几个学生问:你们觉得这节课有趣吗?学生眉飞色舞,说课堂中有好听的音乐,有优美的画面,有有趣的活动,怎么会没有趣?我再问,那你们说说,你们从这堂课中学到了些什么,学生的回答却令我大吃一惊,除了那些美丽的图片和有趣的活动外,竟然说不出个所以然。

研讨会上,大多数教师对我的课大加赞赏,认为我的课教学形式丰富多样,气氛热烈,学生活动积极热闹。但也有教师觉得,课堂上过分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过多地注重形式,课上得太花哨,有些像语文实践活动课,甚至还有些像思想品德课,这样学生很难真正掌握知识,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不会有什么提高。语文课程这样上,于学生、于教师的成长都没有多大的益处。

于是,我陷入了沉思。为什么皆大欢喜的课,学生却没有收获?为什么会有教师持这种批评态度?我原以为,学生会在音乐与画面所营造的美感中深切体会到桂林山水所蕴含的美,会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并陶冶情操。可是,也许是画面太多,或许是游戏太吸引人,或许是课堂太热闹,学生目不暇接,他们的目光只锁定在对画面的欣赏上,学生的兴趣只集中在活动的参与上,而无法用心去体会桂林山水所传达的美,无法用心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折射的魅力。我想,这堂课的失败在于我过多的运用画面与活动,忽视了对文本的解读,学生无法静心去感悟语言文字所传达的美感,也无法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对的,但过分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势必导致知识能力目标的缺失。

这时,我突然忆起教科所张晓华老师的一句话:“语文姓语,要紧紧抓住语用这个核心,不要让语文教学偏离目标,走进了别人家的菜园地。”也许,这恰是我这节课失败的注脚吧。

【实践二】工具性压制了人文性 星期二 阴

又是公开课,我选择了人教版第八册《鸟的天堂》一课。这次,我吸取了教训,特别重视语文的运用教学,重点是对文段的仿写。整个教学流程安排得井然有序,学生写得很认真,也的确写得不错,应该很是符合我的心意。可是,我总觉得,课堂上总像少了点什么。

课下,与学生交流,学生也觉得自己的确掌握了不少知识,可总觉得这样上课让他们提不起兴趣。

在课后的研讨会上,教师的看法倒是一致的,整堂课注重了知识的传递与训练,但没有语文的性味。长期这样的话,他们除了做知识的容器外,是体会不到语言文字的魅力的,当然更不会爱上语文。

说实话,我自己也觉得,这课上得不是个味道。首先是课堂气氛沉闷,课上得比较压抑,总觉得少了一种灵味。过分强调知识能力目标,过多地注重技能的训练,对鸟的天堂的这种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的美却没有让学生去深切感受。课上,学生是在纸上沙沙地写了不少,可于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美的体验,对

文字所传达的人文意识、生态意识该是多么模糊,这该是个多大的遗憾啊!或许,这次,自己过分追求知识能力目标时又回到了

应试教育的老路。语用教训的路到底该怎么走?这时,我真的感觉很茫然。

【实践三】走进语用教学新天地 星期三 晴

今天,县教科所小学语文专家来我校开展语用教学专题研讨展示活动,我执教人教版课标本第五册《秋天的雨》一课。作者以秋雨为线索,文章以童真的语言,从秋天的色彩、香味、声音几个方面描绘了一个丰收、美丽、快乐的秋天。我牢牢把握语用教学原则,设计了品读语言感受意境美、体味词语感受色彩美、研读句子感受语言美、迁移仿写创造生活美四个环节。课堂上,抓住色彩、气味、声音的关键词语,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中生成,把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美好形象。通过模仿句式练习,学生积累了语言,运用了语言,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课后研讨会上,小学语文教研员张晓华老师指出,本节课按照语言感知、语言理解、语言感悟、语言应用的教学思路,充分实施了听、说、读、写语文实践活动,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语用教学是在有情境、有氛围、有色彩、有情感下开展的,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统一,正确落实了语文教学是语用教学的本质规律,是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

篇4

一、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首先要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吃透教材,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确定训练的朗读目标。那么,教师要先备读,在字里行间阅读,在空白处阅读,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把握得透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朗读指导就更加自如了。教育部“名师工程”首推名师,被誉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于永正是这样谈“备读”的:“备课先备读。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感悟,读出遣词、造句、布局的妙处。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

1.朗读教学要从低段学生抓起

低年级的课文比较浅显易懂,有一些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生活经验的迁移,就能把学生已有的某些生活经验转移到课文的朗读指导上来。如课文,题目叫我在教学语文s版一年级课文《自己去吧》时,我采用了联系生活实际的朗读方法。课文第一句写小猴说:“妈妈,我要吃果子。”这句话应该用社么样的语气读呢?我认为应该读出小猴依赖、请求、甚至是撒娇的语气。如果在指导朗读的时候,我们只要求学生你要读出依赖、请求、撒娇的语气,学生可能会一头雾水,听不明白、读不到位,如果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指导,学生就会很容易读出这句话的语气。在朗读之前,我问学生,你如果和妈妈一起去逛商场,看到一件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你会怎么跟妈妈要?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我顺势引导:小猴想吃到果子的心情和你们是一样的,应该怎么读。这时孩子们就能很轻松的读出这句话的语气。

2.朗读指导过程中讲求一个“精”

“读”是一项被引领的创造,教师要细读文本,寻求朗读的最佳路径,因文而异,因情而异,因人而异。细观名师课堂,他们的过人之处也体现在能根据文路找到独特的角度,并形成自己的教路,从课文中抽出相关语句进行整合式的朗读指导和品读训练。我们在朗读指导过程中也应该讲求一个“精”字,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词句和段落进行精心指导,收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效果。

如教学s版四年级下册课文《桂林山水》,在备课时,应重点设计问题来进行优美词句的品读训练:文章写桂林山水的美,描写了哪些景物?请你把觉得作者写得最美的句子划下来,好好读读,想想你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桂林山水的美。学生通过理解、感悟之后,如果能读好这些描写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语句,课文的朗读也基本没问题了。

古人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胆、有效的取舍,避免了“一把抓”的广而不实,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了点子上,目标更明确,品悟更充分,切实提高了学生品悟语言文字的能力,积累了语感,朗读训练也更有效。

二、感同身受酝酿情感

1.读书如见,感同身受

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自古以来,阅读活动就十分强调“寻言以明象”,嘴巴读出来,就要迅速地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在作者的语言引导下,想象画面可以随之进入或久远或当下、或现实或虚幻的世界里,触摸人物的情感脉搏,聆听到作者藏匿于文字之下的心灵声音。可以这么说,语感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这种对语言画面情景的再造之力。教师引导学生由文字想象画面,可以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更加亲近人物,体会个性,更有助于有感情地朗读。

正所谓“我口读我心”,当学生的脑海里有了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时,朗读在不经意间也变得“栩栩如生”了。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读书如见”,去想象、感受文本背后的画面,学生感同身受,唤醒了沉睡的情感,自然能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作者隐藏于字里行间的令人回味的感情。

2.静思默想,酝酿情感

孔夫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学生读书若是像小和尚念经那样――口到心不到,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因此,“朗读”要与“静思默想”结合,才能显现其独特的美丽。在阅读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慢慢地读,静静地读,边读边思考,遇到重难点可以反复读、细细品,还可以停下来思考一番,待明白后,再读下去。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

学生在读中把一颗颗稚气、晶莹、澄明的心灵放飞于语言的天空里,从而产生或喜或悲,或怒或乐,或爱或恨,或敬或憎的情感体验,为进一步感情朗读奠定情感的基础。因此,学生只有思考得充分了,感受得深了朗读才会散发出灵动的气息。

3.技巧指导,锦上添花

所谓朗读技巧是指对各类文章的不同读法,主要是对重音、停顿、语速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朗读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在学生未真切感悟文本情感之前,教师纯技巧的指导是徒劳的。教师只有让学生感悟文本的精义妙理,在与作者感情共鸣的基础上,对特别能表达文章中心或人物情感的重点词句再进行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才能更好地通过声音将作品中的“情”读出来。

如在教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詹天佑》一文时,其中描写詹天佑心理活动的句子,应着重进行重音的指导:“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学生在深入体会句子的含义后,教师再作朗读技巧上的指导,无疑对学生起到了引路的作用,学生能用朗读更好地表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我们只有在长期的课堂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并反思,优化自己的朗读指导,让有效的朗读真正走进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达到“书味在胸中”的境界,那么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必将因朗读而精彩!

参考文献:

[1]杨再隋.呼唤本色语文、净化教学理念[R].2006.

[2]崔峦.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总结发言[R].2007.3.

篇5

语文是人类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文化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规范,也是一种文化艺术,同时又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有其特殊的地位,对处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学对这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它们不仅仅关系到学生语文水平能力的提高,甚至影响到以后的社会生活。因此,语文教学活动的目标是由教师和学生相互协调、共同促进而实现的。我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自我反思,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培养学生大胆说话和用普通话说话的习惯。小学生学习说话,先要敢于说,然后才能说得好。于是,我在教学中,多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多表扬、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每周评出积极发言的学生,奖一个小星星贴在荣誉栏上,帮助他们克服不敢说的心理障碍。另外,我还在每节课上设计“一分钟演讲”的活动,内容不限。为了使学生有话可说,我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多注意身边发生的事情,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向全班同学进行口头表述。刚开始时,很多学生只是说简短的一两句话,后来胆子大了,成绩好的学生还能说得比较流利、比较好了。

由于我们生活在农村,孩子们都说说壮话或客家话,说话时常常带有地方方言,让人听了忍不住发笑,所以我特别重视普通话的训练。上课时的演讲或回答问题我都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平时也多鼓励学生用普通话交谈,对孩子们下“禁令”:踏进了校园就不允许用方言交谈,一律使用普通话。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坐着或站着各有姿势,做到姿势端正。特别是演讲时,要面向同学、态度自然、仪表大方、说话文明,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告诉他们这是给自己信心和勇气的最好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丰富学生的说话内容。有些学生的作文很好,可是不善于言谈;有些同学作业非常认真,正确率很高,但上课一提问,他便“沉默是金”。所以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口语的训练和复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记叙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总结文章主要内容或复述课文;诗文、辞赋、文言文一般篇幅小,可以让学生通过读、背来丰富词汇量;论述文教学可以组织学生搞辩论会,还可以用礼貌用语教育、日常交际示范、优先提问等方式对他们进行说话训练。

(3)培养学生灵动地阅读。把读书所得应用于教学,提高教学艺术,这便是语文老师最大的收获。各种媒体的“文化快餐”接踵而至,夜读华章还有必要吗?我看,这有本质的区别。“文化快餐”附以图画,形象而生动,只是从表面上给人观看、鉴赏的,它缺乏对人们语言文字的启迪;而读书则不同了,它用语言文字对人们的思维进行启迪,引发人们对所描绘的事物进行感悟,使人得到了美的熏陶,能极大地开拓人们的想象空间。图片让你看到的桂林山水,绝不会胜过你读陈淼的《桂林山水》所领略到山水的唯美;电影里你看到的巍峨的泰山,绝没有你读杜甫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眼界;电视剧中的《何以笙默》,绝没有你静读《何以笙箫默》原著的韵味……这些美的享受,这独特语言的韵味,这深厚的人文底蕴,非阅读不能提高。

篇6

【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 以读为本 体验情感 以人为本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多媒体 学习兴趣

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我们应该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立足课堂实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无限的生命力,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我把在教学中的一些感悟、所得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一、以读为本,体验情感

正如新课标中所诠释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坚持以读为本,将朗读训练贯穿全课的始终。通过读的训练,让学生更真切、准确地感受文本,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做到因声悟情;通过读的训练,以声传情,相互交流,互相感染,增强文本情感熏陶的力量,以此来体现学习语文重语感培养和情感体验的特点。如教学《草原》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在“读、思、议、想”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到“草原上空气新鲜,天空明朗”,“绿得无边无际”,“绿油油的草原上飘动的白色花朵”景色十分迷人,在有了初步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读自悟、美读品悟,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读起来抑扬顿挫,情感流露于表情之中,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求,给人美的享受。又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我一边展示漓江两岸秀丽风景,一边动情地范读,为学生解说画中的风光,待学生的心思都被吸引到桂林山水的优美意境中时,再对学生说:“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甲天下的漓江上,乘着木筏,欣赏着桂林美景。如果能有位朗诵家来上一段就更好了。”这一招非常有效,课堂上立刻洋溢着活跃的气氛,同学们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展开朗读,第一次试读就读得有点有声有色了。还有《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三月桃花水》《春潮》等课的教学,我通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采取自由读、引读、范读、分角色读、齐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学生在诵读中对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然于胸,同时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美,进而激发了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二、体现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发展

体现以人为本,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而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1、突出学生学生主体地位。语文教学要牢牢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且力求要各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出来。如教学《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三月桃花水》《春潮》《草原》等,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然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让学生谈感受和体会,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自读自悟。

2、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应较少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因此,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不懂方法,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只能成为空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阅读的方法、观察的方法、操作的方法、比较的方法、迁移的方法、解题的方法、思维的方法等指导。

3、注重群体与个体相结合。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既能独立自主又能与伙伴合作的良好习惯。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有师与生的交流,还有生与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已养成了敢干发言积极参与的习惯,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归纳概括、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要把质疑作为改进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举措,使学生养成爱思考善于质疑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生疑”,逐步形成“生疑”的能力。如《鸟的天堂》一文,读完了课题,学生会问:“鸟的天堂在什么地方?”“鸟的天堂美吗?”“为什么叫鸟的天堂?……”这样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种“阅读期待”,促使学生主动阅读,通过自己的思考,富有个性地理解课文,从而了解到鸟的天堂指的就是一株大榕树。如教《第一场雪》一文,学生朗读后问:这篇文章写了哪些景物?按照怎样的顺序要描写的?弄明白后学生基本上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三、主动参与,提供学生自主发展的机会。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核心。因而在教学中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动脑、动眼、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讲解,自主小结,自主评价。

四、借助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过程

篇7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性;语文化;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150-01

时下,越来越多的老师感叹:“语文课,我越来越不会上!”当今的小语界,教学流派层出不穷,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令我们的一线老师无所适从,越来越感觉到语文课不知究竟该怎么上,而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如何把好阅读教学这关呢?我静静地思索,审视阅读教学的过程,自我反思,回归本真,必须直面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我认为,要回答以上三个问题就要恪守“语文性”,彰显“语文化”,才能实现语文课堂的真、实。

一、恪守“语文性”――求真

何谓“语文性”?要弄清语文性,首先要说到一个概念――语言。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人存在的精神家园,人存在于语言之中。”从这一点来说,语言在一切学科中具有普遍性,但语言在所有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完全一样的。只有恪守“语文性”,咬定语文的青山不放松,语文才能回归本体,显现本真。只有恪守语文性,语文教学才能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如何在“两性”之间建立支点,使其“贵”而不难,保持平衡呢?然而,“语文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整合与交融,是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最佳的平衡点和支撑点。

先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教学片断:

师:默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什么关系?

生:这一段主要写漓江水的特点。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总分关系。

师:第一句是采用什么方法?第二句里有哪些修辞手法?

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

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作者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的水作比较。

生:在第二句里,作者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正确,现在请大家齐读第一、二句,读后想想“水平如镜”这个词的特点,然后照样子说出几个这样的词。

生:红叶似火、对答如流、骨瘦如柴……

【案例二】《只有一个地球》主要教学环节及时间

思考:1.朗读课文,思考:你由只有一个地球想到了什么?

2.以“地球与环境”为主题,实话实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不难看出,第一个《桂林山水》案例,教师的教学始终没有跳出语言文字这个框框,也就是没有从语言出发走向人文,然后再回归语言,而是在语言文字中兜圈圈,只重视工具性,“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而《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设计,又只是围绕人文关怀组织、展开,也就是只从语言出发走向了人文,却没有回归语言。如果教者抓住“语文性”,由语言入手,师生共同直接地与文本反复对话,在感悟、体验、探究、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体会到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地球的关系,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可见,坚守“语文性”,就能使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得到充分地展现,人文性也会在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流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无缝焊接,使学生既得到了语文能力的历练,又获得了浓浓的人文关怀。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彰显“语文化”――求实

“语文化”就是用语文的眼光看语文,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让语文再语文一些,让语文课成为真正的语文课,而不是关于语文的课。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轻轻松松地教语文,还语文本色,教本色语文,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语文教学要彰显“语文化”,教师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

1、朗读――阅读之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语文教学要真正归还学生的“读者”地位,让朗读在语文学习中大放光彩。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便是书声。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朗读是唯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学习方法。语文课上,要让书声成为精神律动的音符。

2、感悟――阅读之神 感悟的实质是意会。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对语文学习的感知和领悟。所以,重感悟实质上就是注重练“内功”,这是发挥主体能动作用,防止繁琐分析的有效手段,是学习语文的一条重要的经验。

3、积累――阅读之路 积累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多重记忆,立体积累;不是杂乱无章的记忆,而是整理构建,系统积累;不是一曝十寒的记忆,而是博览广记,随时积累。积累无处不在,内容丰富多彩,方法灵活多样。通过朗读、诵读、背诵,通过丰富多彩的读写听说实践活动,通过整体感知、把握、体味、揣摩、感悟,通过与教材对话、与生活对话、与文化对话、与心灵对话,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的水平。

4、运用――阅读之目的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尤其是语言应用能力,而不能只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教学必须打破课堂界限、学科界限、课内外界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学习,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运用语文。培养学生“留心处处皆语文”的意识,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提高语文素养,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篇8

一、激发阅读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用有趣的谜语、生动的故事、巧设的问题、创设情境开展竞赛、电教手段等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好奇、兴奋、激动,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例如:《桂林山水》一文我采用了电教手段——用课件展示出桂林山水的美景,以实物直接感知观察的基础,以课件情景为补充将孩子们喜爱的情感,为后面进一步体会感情打下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辩。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回答、互相讨论、互相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见解,使小学生在课堂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参与。还记得我在讲完《麻雀》一课后进行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我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的很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课堂又一次活跃了。最后,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了,同时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二、读与练同行,促进言语表达

练的形式可以多样,比如《九色鹿》一课,我就设计了这样的读写点,让学生帮国王写一份告示,召告天下百姓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这正好与开头的皇榜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也希望通过想通过让孩子站在国王的角度写这个皇榜,让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得到提升。

这里的练笔设计,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心理距离,成功地完成了读者角色与文本角色的心理对接,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言作者未言,言自我欲言,此刻的练笔设计是有声胜无声,促进了学生的言语表达。

三、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一句话便可知我国古代的教学方法对背诵十分重视,但在现代人眼中似乎十分落伍,实际上古人这样做也是完全没有道理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学生被动回答的过程。学生自己想的东西很少。这就是学习陷入被动,不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段;品读课文——走出课文,扩展视野。从中看出“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第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言语文字的优美。如;我在《鸟的天堂》一课教学结束时,其中一位学生提出了“鸟的习性是晨出暮归,天亮了就离开巢觅食,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时是早晨,怎能看到众鸟纷飞的情景呢?又怎能说这儿的确是鸟的天堂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这个问题,我又让学生通过读书,查阅大量的资料相互交流,最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深化了“‘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主题。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让学生读代替教师讲,能更好地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四、引导自主合作,提高阅读质量

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新课改

在新课改浪潮下,如何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理念,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我坚持新课程教学理念,将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开辟出一条全新的语文教学思路。

一、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和谐、愉悦、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语文。学生只有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状态,思维才能达到最佳状态。作为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真正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让学生信任老师,喜欢老师,愿意与老师交朋友,并愿意将自己的心里话告诉老师。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散发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息,使每一位学生的思维都非常活跃,想法都新颖独特,使得语文课堂成为展示学生个性的舞台,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羚羊木雕》这一课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范围内开展以“金钱和友谊”为主题的讨论会或辩论会,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让他们在唇枪舌剑中展示自己的个性与风采。通过双方辩论,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语文。

二、精心设计问题,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每个人对未知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也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往往呈现“一言堂”现象,教师喋喋不休地讲,学生浑浑噩噩地听,压抑学生的个性,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处于被动位置,教学质量较差。学习活动是一个不断思考、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形成“生疑、探究、总结”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设疑问难,以疑促思,丰富情感经验,积极思维,让学生快速融入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启发思维,我特意借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俗语导出文章内容,激发学生深入了解园林的兴趣,随后,我再提出思考问题:“我们已经知道苏州园林之美,也知道桂林之美,那么它们的美体现在哪些地方呢?”然后,在问题的引导下阅读文章,寻找问题的答案。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图文并茂的表现特点将园林与桂林的声、景、形、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园林之中、山水之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感悟能力,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三、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托,开展生活化语文教学

语文源于生活,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不可分。教师要坚持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引入生活化元素,联系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架起教材与生活的桥梁,促进语文教学生活化。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中,作者着重表达了对父亲的深切感情,但如果只是单纯地通过阅读父子之间的对白很难体会父子情深的感情。所以,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回想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哪怕是琐碎的生活细节,体会父母对自己深厚的爱,这样学生再次阅读文章时就会有不一样的体会,特别是读到父亲落寞的背影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为之一震,对父亲的伟大肃然起敬,为之动容。一脉相承的情感触动了学生的内心情感,产生了心灵的共鸣,深化了对文章的理解,把握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丰富,也是思想的升华。

总之,要想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并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讨论、实践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课改教学目标,为学生将来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郭德凤.立足新课改,反思初中语文教学[J].黑河教育,2007(12).

篇10

1.背诵父亲发现叙利奥帮他工作的那几段。

2.学生自由组合,表演以上部分。

教学后,我进行了调查。全班69人,有60人选择了2题,有9人选择了1题。学生选择2题的主要原因是可以寻早自己的伙伴合作,表演内容比一定要与全文一模一样,还可以自己想像,加上自己的语言,在全班同学面前露一手,上述的调查提醒我们,学生喜欢有自由发挥空间,可以打开想像之门的作业。因而我觉得改变作业形式迫在眉睫。

泰戈尔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布置作业也如此,不能再搞一个“模子”,抄抄词语,背背课文等之类的。要以教材中出现的 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为出发点,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德育生活、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自然延伸,活化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视、听、说、读、写等智力素质的提高和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形成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主要目标;另外还得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脑、动手、动口,这些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去完成作业,要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体验成功,提高能力。我们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给学生布置作业:

形式一:读一读,养成阅读习惯。

如教学十一册的积累运用二中的一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时老师问“为什么这么说呢?”课后去找找书,自己找到答案。这样的作业,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我觉得布置这样的饿作业:让学生翻翻书,自己找答案,然后把你的收获与全班学生交流,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倾向去选择完成内容也会丰富精彩,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使他们逐渐养成好读书、多读书的习惯。

形式二:查一查,拓展认知领域。

如教学《草船借箭》是,老师创设一个情景:诸葛亮为什么会算准三天后有大雾?请同学们课后读一读《三国演义》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诸葛亮产生了兴趣,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更多的有关诸葛亮的知识。这样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在找找查查这种轻松的环境中也逐渐原学,乐学,会学,善学。

形式三。想一想,培养想像能力。

如十二册中《田忌赛马》的教学,可设计一道题目;填写马字成语(马***,*马**,**马*,***马),这样可发散学生思维中的空白。

形式四:画一画,发挥创新潜能。

此项作业在低年级运用较多。学生对形状、色彩这种形象的东西很敏感,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运用绘画等来体现文字的魅力,易理解,接受速度较快。

形式五:演一演,激发自我表现的潜能。

如十二册中《宴子使楚》的教学中,可让学生在读了课文的基础上,用表演的形式,理解课文的内容,让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

形式六:编一编,丰富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