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艺术范文
时间:2023-03-23 18:39: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纤维艺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形式语言主题高比林
“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从2000年到2006年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数百名来自不同国家的纤维艺术家相约携手来到中国,在这个展示才华的国际艺术舞台上,东西方艺术不断交流与互动,国际纤维艺术发展呈现勃勃生机。我们看到了近年来国际纤维艺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呈现出诸多新的趋向特点,探索纤维艺术的功能与价值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纤维艺术家广泛关注的课题。
一、纤维艺术表现形式呈现综合材料展示、装置展示与平面展示三大特点
当今的纤维艺术创作,已经不仅仅是纤维材料的编织和绘画的复制,而演变为对纤维材料的表现张力进行深入的挖掘,似乎纤维艺术家已经不再满足将绘画形态直接转化为纤维织物语言,而是更钟情于对不同纤维材料流露出的情感进行表达,对如何把握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思考。在这几届双年展上,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技术的作品不断涌现,带有巨大视觉冲击力的作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纤维艺术呈现更大的表现空间。
任光辉的作品《水墨时光》,以装置形式展示纤维材料的空间形态。将中国传统水墨意向转化为视觉语言,通过染色毛线精致的缠绕,形成一道虚实浓淡变化的人造风景。这件作品自然、质朴、纯粹,强调了纤维材料的特征,表现出艺术家善于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材料美感,与观众共同分享材料所带来的快乐。
《清晨的浮游物》《水墨时光》是作为综合材料与装置形式的典型,日本艺术家福本潮子的《夏夜》则是在平面形式上超越传统的作品。作品采用经染色处理的天然麻布为材料,用铁梳处理成疏密有致、变化微妙的层次。由于布料的双层垂挂结构,在不同角度光线下,使其表面产生不规则的波动,随着人目光的转移,给人变幻动荡之感,仿佛在时空中穿梭。作者将日本民族传统染色技艺与现代创作观念相融合,既有现代气息又不失传统韵味。
这些作品反应了当今国际纤维艺术发展的重要趋向:综合材料的使用,立体装置形态的展示以及对平面语言的研究和超越,成为纤维艺术创作的三大特点。
二、纤维艺术创作观念的思想内涵不断提升,注重情感的表达
传统编织工艺与现代纤维艺术的距离在于两者创作观念和思想内涵的差异,纤维艺术家通过借助一定技艺的展示,来反映一定的思想性和观念性。韩国纤维艺术家宋繁树在他的作品中呈现出深刻的思想性和象征性。从第一届的《信仰的宿命》《从那日起》到第二届的《逻辑的推理》,以娴熟的编织技巧创造新的符号语言,讲述着一个关于现实与理想的哲学命题;第三届和第四届的《来自伊拉克的来信》系列,更是直面当今战争与和平这一现实问题,作品产生的象征意义发人深省。
在2006年的第四届双年展中,许多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创意新颖、内涵丰富。覃大力、余佩佳的作品《涟漪》,采用绳网结合抽纱结构,制作成一个个大小不同的网状立体造型,利用光影投射出影像效果,给人以水波荡漾的联想。刘辉、王建的作品《往事如烟》和肖军的作品《裂变》将技术与观念进行有机结合。《往事如烟》虽然采用传统“高比林”技法,但是通过作者细腻的编织,展示了不同材料的肌理效果,产生了新的意味,表达了作者对曾经逝去的古老文明的追忆,升华了主题。《裂变》突破了传统纤维材料的表现形式,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管状材料缠线染色,进行排列组构,并将中心部分开裂、变异,形成丰富的层次,从而揭示了宇宙间潜能积蓄到某一极限,必将释放出不可遏制的力量这一永恒的定律。李大鹏、周骥的作品《思想者Ⅲ》通过细腻的“高比林”技艺表现,将其与雕塑、装置、三维动画多媒体巧妙结合,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主题。王琳的作品《盲人的色彩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爱的永恒主题,在印染透叠而成的织物面料中加入凹凸变化的点状盲文元素,通过手指的触摸能够解读出诗的大意。作者用丰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当今社会弱势人群的关注和爱心。
我们从这些作品中能够深刻体会到,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个人的情感,对人性的关爱,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及对人文精神的讴歌,和对生活、对社会、对生存空间、对现实问题的广泛关注。
三、纤维艺术编织技术呈现细腻、创新的特点
长期以来,运用“高比林”“缂织”“栽绒”等传统编织技法,一直作为众多纤维艺术家主要的创作手段。在第一二届双年展中,编织技法型作品成为参展作品的主流样式,如:栽绒壁毯。相当一部分中国纤维艺术家是从壁毯才认识、走进现代纤维艺术的。然而,从第三届双年展开始,运用综合技法的参展作品开始增多,数量与质量逐步提高,传统编织技法型作品占主导之势被打破。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第四届双年展中传统的毛织、丝织栽绒壁毯作品几乎难觅踪迹,而出现了大量以综合手段、立体装置甚至多媒体技术形式的作品。在许多艺术家看来,运用综合手段表现似乎比传统编织语言更能方便快捷地达到自己的创作目的,而且材料特点体现得更为直接,更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一部分坚持运用传统编织技术创作的作品中呈现出精致、细腻、复杂、丰富的特点,羊毛、真丝等材料不再是唯一,金属线、纱、棉、麻、纸、化纤、尼龙等新的编织材料被运用进来,丰富了表现力。可以说,传统编织技术以及新材料融合将是纤维艺术的又一趋势。
坚持运用精湛的编织技艺创作,是刚刚故去的国际著名纤维艺术家基维的不懈的追求。他的遗作《春夏秋冬》用“高比林”技法,描绘了美丽的高加索山春秋寒暑的更迭,色线交织的自由、奔放,如同流动的音符,讲述着春的复苏、夏的浓郁、秋的热情、冬的萧寂。
双年展策展人林乐成的作品《双年展之旅》,作品以举办过“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的三座城市北京——上海——苏州的地理图形为元素,通过具有地域文化背景的表现,来歌颂这三个地方所成功举办的四届双年展。北京古长城的沧桑、上海黄浦江的韵味和苏州江南水乡的温润通过“高比林”细腻的肌理与微妙的颜色过渡来加以诠释。
结语
两年一度的“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给我们留下许多启迪,从作品中探究现代纤维艺术发展的诸多特点,体会东西方不同文化传统上所呈现的不同艺术形态和文化观念。近年来中国纤维艺术发展的可喜成绩,中国纤维艺术家的作品日臻成熟,呈现上升之势。正如日本著名国际纤维艺术家福本繁树所讲的:“在两年一届的纤维艺术双年展舞台上,中国纤维艺术家的成长会如此之快,是我所没有想到的;中国纤维艺术家的作品水平之高,令人赞叹。“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现代纤维艺术;艺术观念;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065-01
通常意义我们界定纤维艺术主要是从其特有的材料特点来说的,以天然的动,植物纤维,如丝毛,棉麻或人工合成纤维为材料,而今界限甚至宽泛到由线型的材料构成,以多种工艺手段,创造平面形象或立体形象,亦或两者共有形象的一种艺术。对我们是既熟悉又陌生。其特点是集古典和现代,工业文明和传统手工艺于一体,可以说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艺术门类。说它古老是因为纤维艺术有一定的历史传承,现代纤维艺术和以往传统的各种纺织或纤维艺术形式,从技术角度上说,他们之间不存在决然划分的界限,两者都体现了织物艺术对不同文明生存条件下的人类需要的适应和满足。
现代纤维艺术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艺术家们不满足于传统的表现手段和传统的材料的局限,而长期对新纤维材料的关注与尝试所产生的结果。也可以这样说,由一种技术手段转变成一门艺术正是因为注入了人们的思维和观念。它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的文明经历了漫漫的蹉跎岁月。时代在不断的变化,观念在不断的更新,壁饰艺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走向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许多艺术家在壁饰与绘画的融合方面做探索,织物与雕塑的构成以及与建筑空间的综合表现力等方面不断地创新,发展。将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思维观念运用到创作过程中。纤维艺术的称呼也就此被确立。现代纤维艺术中很大部分的技术,技巧,制作手段都来自于传统纺织领域,但它们又不是传统纺织技术的直接延续,而只是将传统纺织技术作为演绎现代观念的一种手段或途径。现代纤维艺术成为20世纪引起广泛关注的新兴的独立的艺术门类。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的发展进步,以及现当代人文背景的变化,现代纤维艺术除了在材料和形式上进行了突破之外,而且还在纤维艺术品的精神内涵上更加注重艺术家个人艺术观念的表达。现代纤维艺术的创作观念受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的影响,与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的创作观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然而,又远远大于或者说宽泛于通常意义上的艺术创作观念。观念产生变化,从而引发了现代纤维艺术表达的丰富性及发展。纤维艺术的观念的来源之所以可以很宽泛,因为它有着深厚的根基和历史的积淀。另一方面,在现代建筑空间环境中现代纤维艺术创作观念必需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然而正是这种制约,使现代纤维艺术创作表现出独具空间形态的艺术观念,具有一定的环境意向性。90年代后期,艺术家个性观念的表达更趋多元化,纤维艺术在艺术审美和文化语境上呈现出深刻的艺术特征。
在这个多元的社会,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是必然的,因为它有着自身的特殊魅力。纤维艺术是一种艺术与设计身兼两职的艺术门类,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的发展在欧洲主要是以古典装饰壁挂,地毯等式样行成的,用于宫廷室内的墙面,地面等,这时人们创作的思维观念伴有着隔寒保暖的实际功用。而随着时代日趋发展,在思维观念的进步和发展下对纤维艺术新的理解和认识使其已经形成了一门更加丰富,更加有表现内涵的艺术门类。因此现在谈起纤维艺术,人们不仅会想到壁挂,不仅会想到壁饰,还会想到软雕塑。也因为各种思维观念的介入,使得现代纤维艺术的界定也变得模糊起来。但思维框架仍保持着以各种纤维状的物质材料出发,或采用经纬线式的编与织的平面表现方式,或采取雕塑式的立体造型与形体组合的装置塑造形式,或采用环境式的自然环境或室内环境与纤维材料统合性建构形式――发展为多元,多维的艺术手段和形式。通过纤维材料造型或传统或现代的技术工艺手段来表现人与纤维艺术作品,纤维艺术作品与环境,人与环境的整体性和结构关系性的艺术创造。思维的丰富决定了其愈加丰富,包罗万象,随思维变化发展而发展,由过去单纯的手工艺真正的发展成为一门艺术。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提供了更为无限广阔的思维空间。
纤维艺术创作是作者通过自身及运用的思维观念,借助于材料,去体现他想表达或处于时代环境精神的最广泛,最直接,最敏锐的手段,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社会活动。因为通过艺术创作的语言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作者和作品一起发出的声音一起不断的深入生活,不断地发现动机,为人类提供了思维观念的更新,更进一步的思想和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思维空间,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形态。由此,观念也进一步影响到人类的思维方式。
当今纤维艺术家的创作大多运用现代技术的手段和新的观念,将现代技术和观念运用到纤维艺术中,成为当代艺术引人瞩目的一个新特征。一切生产技术的发展都会在设计领域得到及时的反应,他们之间又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由此可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培养艺术思维观念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在其他艺术领域中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3
在19世纪60年代,相关人员就对纤维艺术的概念进行研究,1965年,纤维艺术作品在瑞士双年展中出现,这些作品打破了传统机织的创作方式,现代纤维艺术的创作方式逐渐被人们关注。与传统的创作形式相比,现代纤维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无论是使用的工具、选择的材料还是采用的方法、遵循的原则都大不相同,这就使得现代纤维艺术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一,纤维艺术的早期概念是“壁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一理论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纤维艺术的相关概念出现,经过不断的发展,纤维艺术概念的表述逐渐完善。目前应用最广的概念是,通过天然或人工的方式制作材料,运用恰当的创作手法,从平面或者立体的角度,给人带来感官上的冲击[1]。
2纤维艺术的审美
在本质上,纤维艺术的审美与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有相同的特点。它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会将他们的感悟或者是情感融入其中,通过一定的手法表现出来,最终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纤维艺术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会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受,因此,纤维艺术的审美本质上与其他的艺术形式是相同的。
3现代纤维艺术的语言特征
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而艺术语言能够有效地对艺术形式进行区分,人们通过艺术语言既能够了解到艺术家的情感获得不同的生命体验,又能加深对不同艺术形式和表达效果的认识[2]。现代纤维艺术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特征十分明显。3.1材料上的语言特点。现代纤维艺术形式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就是材料,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创作材料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就像音乐家必须使用五线谱和音符进行创作,文学家在创作时,文学思想和生活素材是必不可少的,而纤维艺术作为艺术家表达情感的媒介,它使用的材料是各种纤维,这些纤维具有天然、质朴的特点,它代表了艺术家的审美观。现代纤维艺术的外观不需要太多的装饰,它是从视觉和触感上展示出自身的美感,引起人们的注意,带给人们感官上的享受。从材料上讲,具有鲜明的语言特征。观赏者与艺术作品进行接触,通过采取直接体验的方式,鉴赏艺术作品,从而让观赏者和艺术作品形成共鸣,感受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内容。人们与纤维材料的联系十分紧密,形成了材料上的语言特点。而这种联系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一,人们接触最多的就是纤维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特征。自古以来,纤维中的麻、毛、丝、棉都广受百姓和统治者的欢迎,在生活中,用纤维材料制成的生活用品随处可见。随着人们对天然纤维的研究发现,他具有透汗、吸湿、防摩擦等特点。其二,纤维材料带给人们触觉和视觉上的冲击改变了人们的喜好。不同的纤维纤维材料的内在结构具有差异性。它带给人们的体验也各不相同。例如,毛纤维具有鳞片结构,这就造成了它的弹性较好;棉纤维柔和度较好,光泽度适中;丝纤维具有光泽、柔软的特点等。3.2结构上的语言特征。现代纤维艺术中,结构是其重要的要素,按照特点的不同,大致可以将结构分为天然结构和人为结构[3]。天然结构是自然形成的结构,而人为结构是通过人的干预,加工制造出来的。现代纤维是自然形成的结构,现代纤维艺术中,结构备受人们关注,为了突出结构上的特点,艺术家必须不断提升创作的水平和自身的专业素养,这就需要艺术家深入了解纤维材料的结构,透过结构看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和本质。优秀的纤维艺术作品,它的结构上的语言特征也较为突出。这种特征主要是借助人的眼睛来展现的,一般情况下,它会形成两种视觉上的效果,其一是自由结构效果,其二是规则结构视觉效果,这两种效果体现了纤维艺术不同的视觉表达。在传统纤维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大多采用规则结构的方式,这种方式来源于生活,艺术家将排列组合和按照规则进行编制作为创作的思路,通过编排达到视觉上的效果。而现代纤维艺术的办法倾向于自由结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追求个性,主张个人依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同时注重结合各种理论和观念,力求创作出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根据结构特征的不同,纤维作品各尤其优势,采用自由结构创作出的纤维作品通常用来展示和收藏,采用规则结构创作出的作品更便于生产。
篇4
关键词:纤维艺术纤维材料美感
纤维艺术的魅力不仅在于图案美,纤维材料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表现力,不同的纤维材料会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随着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影响与传播,艺术家们逐渐发现了纤维艺术中使用各种材料可以创造崭新的艺术形式和样式,这种手段的运用,从本质上就是突破了传统艺术形式上材料处于隶属地位的观念束缚,在无形之中促进了艺术家对传统纤维艺术观念、形式认识上深化,同时也促使纤维艺术家们对现当代纤维艺术独特语言进行着广泛的探索、大胆的开拓和试验,使纤维艺术构成形式呈现出开放的多元化的风貌。
平面性、浮雕式的壁挂;立体性、装置性的软雕塑;环境与纤维艺术互动的陈设性纤维艺术。无疑都给这门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这一切标志着现代纤维艺术的艺术语言、开拓性的创造思维和自由的试验性特征与现代、后现代美术思潮相同步、相融合,强调了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多维性、强调了材料和技术的综合性、多重性,反映了隐藏在视觉形态中的时代特征。雕塑家吕品昌说过:“将技术理性所遮蔽的材料自身的丰富品质和潜能充分地发掘出来”。在这方面不乏范例,美国纤维艺术家席拉•希克斯的作品就充满了魅力,通过对材料的深刻认识及对其品质的充分挖掘,因材施艺,充分发挥纤维素材的自然特质,引想和想象,创作出令人回味的纤维艺术作品。席拉•希克斯认为:在做纤维艺术作品时,艺术家应该完全自由地创作和表达自己的意图,不需要临摹平面绘画的模式,而应该在编织过程中求开拓、求创新。当她的作品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新异的作品对看惯了墙面壁挂的人来说是非常吃惊的,猜不出究竟是用什么材料来制作的,艺术家的灵感究竟来自何方?其实,希克斯不但吸收了古代秘鲁的编织技艺而且还采用了塔斯科印第安人的编织方法,比如:带子的编织技艺。这使得她作品很好平衡了传统因素与现代语境的关系。在1967年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壁挂艺术双年展上,希克斯参展的一件壁挂的装饰手法是用包芯经编纱线编织而成的。该技艺是帕拉卡斯人制作葬礼服采用的技艺(Paracas,帕拉卡斯半岛,在今秘鲁伊卡省。以帕拉卡斯半岛为中心的文化,其年代为南美文化早初生期和早中间期,即公元前900年至公元400年,用精美的刺绣织物包裹尸体或作为随葬品,织物图案与纳斯卡彩陶有关)。席拉•希克斯由钻研传统织物出发,在寻求突破与创新的当代背景下,展开了她对织物蕴含物质与精神的永恒性的深刻思索。香港纤维艺术家安琪拉•林的作品就运用了很多点状材料元素。例如我们不太注意到的鱼的眼睛、指甲、鸡蛋皮等,这些材料都是作为点状元素出现的。其作品反映了她的兴趣和爱好。高中时学习的是中国文学,她的阅读广泛而深入,尤其在诗歌写作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她曾在加利福尼亚和夏威夷学习过服装、雕塑和绘画。从1991年起,安琪拉•林举行了很多个人展和联展。2000年,林在“里程碑?刺绣展”展出14件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来自阅读挪威神话小说带来的灵感。每一件作品上边都绣有她写的诗。她选择的材料以白色棉布和白色毡子作为主要的塑形基础,然后采用一些“生物材料”:鱼的眼睛、指甲、鸡蛋皮等,来表现大地的生长与生命的延续。她的系列作品中的第二幅作品:《婴儿》;第六幅:《恋爱》;第十幅到第十四幅:《死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第十四幅作品中,细小的白色的线球和一些鸡蛋皮,这件作品中没有诗,意味着结束和新的开始。这种把文字和纤维作品联系起来的方式源于中国艺术传统。美国艺术家苏金•乌尔《分散记忆》这件作品,使用了成串的珠状材料进行密集型的排列,然后围合,形成篮子的形状。通过单纯的色彩,多种大小不同的珠子及串联的技法,艺术家将自己分散的记忆寄予一个筒状的作品之中。各件小珠子犹如珍宝一般召唤观察者去观察去思考,享受珠子带来的视觉和触觉美感,并且其图像给人以隐喻的联想。这种珠子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象征的手法从较为深层的角度含蓄地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味和追忆。
篇5
从人类诞生之初,几乎所有的日常行为、活动都离不开空间的参与。自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建筑设计科学的深入发展及人文思想的进步,人们意识到对于环境的要求不能仅仅满足于空气、阳光等生理需要,更重要的是能够使人产生心理认同感、归属感,能营造出丰富多样生活氛围的环境场所。纤维艺术作为现代室内空间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充满自然气息的软性材料和丰富多样的艺术形态,成为连贯室内空间与人的情感纽带。室内空间环境中的纤维艺术重塑了人类最理想的生活环境。面对过于冷漠和坚硬的建筑外壳,人们更加向往重归自然的深层感情交融,希望沿着心灵的轨迹去思考体味返璞归真的人文关怀。在这种语境下,无论是建筑师还是艺术家,都更加关注具有自然而独特表现优势的纤维艺术,从而使纤维艺术转向更为广阔的大众生存空间。此外,纤维艺术品与室内空间环境风格的和谐,营造了室内建筑艺术空间,使纤维艺术在环境设计中占有主导地位。而纤维艺术品的亲和力和起伏流畅的肌理,也广泛地改观了室内建筑空间的环境。相反,在建筑空间中,纤维艺术具有空间导向。它能引导人们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使各空间层次与环境之间、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交流。
二、纤维艺术对室内建筑空间环境的影响
虽然纤维艺术从属于建筑而存在,但是纤维艺术对建筑环境产生一些影响。纤维艺术对空间的使用功能、空间环境的色彩、室内空间形态等都产生了影响。
1.通过空间使用功能来影响环境
我们都知道,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是通过人的行为方式来表达主题的创造性活动。对特定的环境进行纤维创作时,纤维艺术的风格体现和表达形式都对特定的环境产生影响。例如,在学校的图书馆,一幅构成气势庞大,色调淡雅、质朴的壁挂作品悬于墙面,会给老师、学生带来舒适、亲切良好的学习氛围。相反,在娱乐场所悬挂类似的壁挂作品会造作生硬,更体现不了特定的空间用途。再如,艺术家李凤文女士为广州新白云机场设计的纤维壁挂《生机》,选用绚丽的色彩,造型生动活泼,富有立体感,既抽象又写意,大而不散,收放适度,引来了不少观众。有的乘客驻足而望,有的乘客以画为背景留影。这个具有强烈视觉效果的纤维艺术品对周围的环境起到了很强的装饰效果,就整体设计而言,一个极具现代建筑艺术风范且又与岭南文化密切交融的标志性建筑,充分展现了岭南的人文色彩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通过前面的例证,说明了一个好的纤维艺术品对环境空间布局是有弥补作用的,突出了空间环境独有的特质。
2.通过室内环境色彩来影响环境
现代室内环境的色彩主要来自灯光色、陈设色(家电、装饰物品)、环境色(地面、墙面)三个方面。良好的纤维色彩能对室内空间起到调和和配色的作用,使整个空间和谐舒适。对于室内环境色彩比较单调的情况下,色彩丰富的纤维艺术品就能给室内空间凭添几分味道,丰富了整个室内的色彩观感。例如,纳什维尔界标中心的整体环境色呈灰白色调,它的室内悬吊式纤维艺术品运用了红、蓝、绿、白几个强烈而跳跃的颜色,使室内环境色彩丰富了许多,沉稳而不失明亮的和谐感觉。运用纤维艺术的色彩与室内环境色彩产生对比或调和,使有限的色彩空间收获意想不到的色彩变幻,使空间环境更加意趣盎然。因此,无论纤维艺术以何种形态呈现在我们眼前,其色彩变化对室内环境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3.通过室内空间形态来影响环境
室内空间是体现使用功能和人们活动的场所,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人们对审美的不断提高,要求空间形态的多样化,不仅仅是直线体面(方体、矩形体等),而是带有弧线体面(圆体、圆柱体)和直线、弧线体面综合的空间形式。这样就要求纤维艺术品与空间的整体协调,珠联璧合。如果运用不恰当的纤维艺术品就会对室内环境产生不协调的感觉。具体来说纤维艺术品的大小、形态的表现和颜色运用是室内空间形态调和的必要方式:如果较小的纤维艺术品放在室内空间较大的地方就会比例失调,丧失空间美感的体现,纤维艺术品的壁面、浮雕、立体不同形态放置在不同空间形态中的美化作用对人的视觉美感的冲击,以及纤维艺术品冷暖的运用对空间形态增大缩小的效果,都充分体现了纤维艺术与室内空间形态相辅相成的关系。例如,我国著名纤维艺术家林乐成教授的软浮雕《行云流水》悬挂在通程国际大酒店的咖啡厅里,壁挂的尺寸大小与环境空间比例协调,羊毛质地软浮雕效果具有的温暖性使咖啡厅既舒适又温馨,明快丰富的色彩使室内空间环境宽阔明亮。通过纤维艺术品的运用,有效地引导、调和室内空间,使空间形态更加生机盎然。
三、纤维艺术对人的影响
我们在讨论纤维艺术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不得不提到人的存在,因为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的最终目标都是以人为本,纤维艺术的表现是对人心理的认识与掌握过程在室内环境的体现。同时,运用纤维艺术品体现室内空间环境良好的人文内涵,以及从中表现出室内生活者的美学品位、、民族习俗、职业等特征。
1.从文化角度来看纤维艺术对人的影响
首先我们从文化角度谈起,人是室内生活环境的主体,室内环境承载了纤维艺术品的创作,纤维艺术在经与纬、编与织的运动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空间化的语言。它提供给人们一个情感述说的广阔空间,其中包括了创作者内心的情趣、对美的追求、民族精神的表达。例如,基维•堪达雷里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创作的《秋之印象》,画面表现秋色红艳、层林尽染之景色,深色密林之中,一泓飞泉蜿蜒而下,又如飞升之云烟,尽在观者的遐想之中,而远处的山岚,清新碧透,整个作品宛若一幅中国的泼墨彩山水画,表现了非本民族的艺术特征,而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再如:美国纤维艺术家雷诺阿•察里斯的大型悬垂织物作品《秋•自然的垂落》和布里斯•让的空中吊饰作品《清凉的雨丝》,以及日本软雕塑家小林正和的以绳线缠绕而成的软雕塑作品《银色的波浪》,运用点、线、面的构成与室内空间紧密结合,表现现代纤维材料在室内空间中的纤维特殊效果,为忙碌在紧张气氛中的人们,凭添一份自然的诗情画意。通过纤维艺术品形式与内容的创作表达了作者良好的审美品位。笔者认为室内空间的纤维艺术品,用丰富的语言为人们的审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极大地满足了室内环境中人的精神需求。
2.从心理感受角度来看纤维艺术对人的影响
现代室内环境是人们工作、休息、就餐、娱乐等生活内容,与室内环境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人的心理感受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传达到内心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因此,具体到室内纤维艺术品是否能引起人们的注目、是否让人们触景生情、是否能体现人们的行动心理都会对室内环境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瑞士艺术家摩依克的作品《无题》,把壁挂作品陈设于室内环境最突出的中心部位起到了引人注目的效果,含有画龙点睛的意味。清华美院的林乐成教授的纤维作品《春•夏•秋•冬》分别置于中苑宾馆茶廊和IBM北京总部的大厅里。作品中采用了大自然的色泽,黄、绿、红、紫四种颜色代表4个季节,寓意季节在不断变化,但生命却是永恒的。虽然不完全与大自然景色相同,但近似自然的美感能唤起人们脑海中的回忆与联想。再如:图中所示的室内纤维壁挂作品,根据人的行动心理因素,运用色彩绚丽、图形优美的纤维作品陈设于楼梯旁空置的墙体,指引人们的行动方向,同时也美化了环境。因此,通过以上三个例子充分地说明了纤维艺术从心理角度对室内空间环境的营造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晨
现代纤维艺术在室内环境中不仅具有赏心悦目的效果,而且具有传情达意的精神功能。如果能结合其他室内构成要素很好地运用在室内环境中,那么会让人类与所处的室内环境更加和谐与丰富多彩。另外,现代纤维艺术无论以何种形态来营造室内空间的环境,我们都应该看到纤维艺术创作对生活的关注,对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类情感的理解。我们要力求使纤维艺术更有效地作用于室内环境之中。
参考文献:
[1](英)布莱恩•劳森著,《空间的语言》,中国建筑出版社,2003年版
篇6
关键词:现代纤维艺术 创新 思维
现代纤维艺术,无论在材料还是观念的创新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纤维材料、工艺流程的更新以及艺术理念的前卫化,为现代装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条件。也正是在这些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基础上,艺术家拓展了纤维艺术的创新领域,将更多的观念和手段运用到作品创作当中。
一、思维的创新
艺术的创新首先是思维的创新,纤维艺术的多方位创意思维方式可归纳为以下三种形式:
1.逻辑性思维和非逻辑性思维。逻辑思维在创意设计中通常是时断时续出现的,有利于对信息进行理性分析和处理。现代纤维艺术的创新离不开逻辑思维。但是非逻辑思维更适合进行艺术创新,它可以分为转移思维、直觉与灵感思维、形象思维等,因而它注重感性能力的开发,而感性能力的开发正是创意性思维的关键所在。非逻辑思维方法是现代纤维艺术家们运用的最广泛的一种思维方式,他们总是从形象到概念或概念到形象的广阔空间中进行选择、加工,运用塑造、重置、并置、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思维创造活动,进行艺术创作。只有克服了思维的惰性、突破了思维的定势,具有能动性、敏锐性、求异性和独创性才能在现代纤维艺术创作当中获得独特的灵感,创造出具有创新性的艺术作品。
2.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发散思维是创意思维的典型方法,又叫求异性思维,辐射性思维。在思维的过程中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从标新立异出发,充分发挥探索和想象的力量,用推测、想象、假设等思维的方式向多个方向拓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某种纤维艺术立体形态造型方法的解决途径,可以有悬吊、支架、纤维热定型或化学定型等方法;某一编织作品的材料选择,从纤维的类型上就有天然的棉、麻、丝、毛,化学纤维的粘胶纤维、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原脂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等;从纤维的线型上有纱、线、绳、带等。收敛性思维又称为聚合性思维、集中思维,是从已有的大量信息中搜寻、寻求和推出正确答案和最优秀方案的思维方式和过程。在发散思维所产生的多种方案、设想途径中收敛性思维所起到的是一种汇总和遴选的作用。
3.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横向思维是一种历时性的横断性思维,它具有同时性、横断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是从不同侧面去认识、分析事物,探寻不同的答案或研究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特点的思维过程。如现代纤维艺术种的许多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都受到同时代其他艺术思潮的影响,纤维艺术家们从综合材料绘画、装置艺术、现代建筑等中不断获取创作的灵感。许多优秀的纤维艺术作品,其创意、材料使用和制作设计都是横向涉及多个领域,并将这些领域中的最新成果成功地运用在自己的创新之中。
纵向思维是一种以事物的产生、发展为线索的思维过程,它是一种历时性的比较思维或称为单一的垂直思维。通过比较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我们能够较为科学、客观地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反复性和复杂性。如果在纤维艺术的制作方式的运用上,你不去了解、总结过去那种制作方式的成功经验,吸取别人的长处,就很难获得高度的提升。
二、表现方式的创新
在纤维艺术的创意过程中,创意表现方式的选择和把握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决定创意成功与否的关键,它要求我们突破传统观念,以全新的手法来传达创意信息,还要从观赏者的视觉与心理角度入手,寻求最佳的表达方式。创新的表现方式包括以下五种:
1.主题的表现。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来对主题进行诠释和发挥,如何将主题的文化内涵与自己的文化传统、材料特点、制作方式进行有机的结合。纤维艺术家西德霍•塔纳卡的《焦土》就是使用大量的纤维碎片和烧焦的棉线编结而成,突出表达了人类的发展给生态和自然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纤维与自然、自然界的循环发展关系这类环保的主题。
2.解构与重组。传统审美趣味往往只重视事物的完美性,然而有时破坏也是一种创造的途径。自然的风化、秋天的落叶、色彩的蜕变以至原子裂变等,都是一种完整美转化为残缺美的造化过程。若有意识地将完整、单一的自然形态加以破坏、分解,使原有形态不再是自然形,不再具有原来的形态意义,再根据需要进行分离和重新组合,并产生新的形式美感和新的意境表达,这种方法常被称为解构重组。分离和重组后元素的对比组合具有跳跃性的动性,其形态能带给观赏者比原自然形态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
3.异质同构。异质同构是超现实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将两个或多个不同但相互间有联系的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将共性合二为一,这种结合并不是表面的将两个元素并存、合并,而是指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互统一,从而形成一个新的表现形态,并展示出新的创意价值。这种表现手法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向观赏者展示其强烈的感染力。运用异质同构的手法,常常可构建出现实世界不存在的形态,或者是矛盾的形态。
篇7
关键词:《山海经》;传统装饰符号;现代纤维艺术设计;独特
一、《山海经》与传统装饰符号
(一)《山海经》中的传统装饰符号
《山海经》是一部伟大的专著,主要是介绍远古的自然风光、地理位置以及人文传统,它的内容宏大丰富、气象万千,所述事物奇诡多变,光怪陆离,所描述山海总长可达数万里。内容记录了许多山河湖海名称,包括记载了山的名称及方国的名称,人们的习俗、人情和历史神话人物,可以用于作药的动植物、异兽奇禽,并保存了许许多多有名的神话与传说。《山海经》中的许多动植物都已变成了后世传统装饰符号的代表,如“玄龟”,又作“玄武”(图1),与青龙、白虎、朱雀并称为“天之四灵”。玄武象征着幽冥、智德,汉后道教将其吸纳为护法神,称执明神君,后又称之为“真武大帝”。“凤皇”,又称作“凤凰”(图2),是无上祥瑞,吉祥富贵的象征。“西王母”在《山海经》中是掌管刑杀的神,在后世被称为“创世之神”。在大量的民间传说,小说戏曲中出现,很多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图3)就与“西王母”有关。这些传统装饰符号常常具有吉祥如意的意义,以此来表现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与追求,也表现出文化价值的世界与价值观与美学意义。后世将《山海经》中的动植物提炼规划,并给予一些特定的意义与价值,使得其成为一部集历史、地理、文学与医学、宗教与民俗文化、绘画、艺术、神话与传说、奇闻轶事、杂论为一体的百科全书。
(二)《山海经》中传统装饰符号的思想内涵
1.自然崇拜从古至今,对自然的崇拜永远是人类追求的事物,艺术的本身就是人类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纤维艺术设计的古朴富丽和自然的崇拜,也是对自身的塑造。纤维艺术设计中的龙纹凤纹、鸟兽草虫、祥云日月以及亭台宇榭间等装饰符号,所展现的是人们对自然天体的敬畏和对神兽的朝拜,也是在大自然界中寻求精神的寄托,并借此传达人们的自然崇拜与自然敬畏之情,更蕴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和追求。用传统装饰符号寄托种种有形和无形的事物,这是中国文化历来传输的价值观,保持敬畏就是对自身最好的寄托。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太多符号来传达巨量的信息,纤维艺术作为重要载体,将自然界中的元素作为装饰符号能够和谐运用,使其在给予人们美的享受和实用价值的同时,更是孕育了一种圆满而又十分内敛的希望。2.美好愿望在中国众多的传统文化中,传统装饰符号作为一个特殊的承载信息载体,通过特定的形象标识所承载的文化背景,能够使一个特殊的对象成为一系列事物的代表。《山海经》中的中国传统装饰符号大都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如佩戴鹿蜀(图4)的皮毛可以福延子孙;吃了丹木可以治疗黄疸病,还可以用它防火;吃了大鲵的肉便不会得痴呆病。这些意义吉祥的符号事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文化结构中,由人们思维和想象延伸而成的,隐藏在一定的环境文化或情感文化中,都蕴藏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朴素美好的愿望。
二、传统装饰符号在现代纤维艺术设计中的特点
中国传统装饰符号在现代纤维艺术设计中有了新的发展,很多中国现代纤维艺术设计师开始对传统装饰符号进行研究,并逐步完善了传统装饰符号在现代纤维艺术设计中的应用。随着许多优秀的纤维艺术作品的诞生,传统装饰符号在现代纤维艺术设计的应用里更加多元化。很多的传统装饰符号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象征意义,并且有着独特的功能特点。
(一)传承性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灵魂中心、它是民族的根和力量来源,是推动一个民族发展创新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如果想要这种文化能够连绵不断,就必须要把文化的传承性放在重要位置。保持传承性实质上是文化不断“再生产”,是不断积累与创新。文化传承与静态的文化保护不同,它是一种文化延续的动态过程,强调的是民族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的创新。在这个意义中,传统装饰符号用于现代纤维艺术,就使得其文化传承的特点尤为凸显。现代纤维艺术设计在运用传统装饰符号时,会将传统装饰符号的文化内涵与现代思想观念进行创造性融合,能够创造出具有文化专属性、有故事情感的现代纤维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产与现代时代背景结出民族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丰硕果实。现代纤维艺术设计师能够通过传统装饰符号为抓手,抓住民族文化的本质,跨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间的界限,能够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和技术的碰撞完成具有传统文化传承性的现代纤维艺术设计作品。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传统装饰符号的价值包括使用和文化价值得到越来越多设计者的注意。不仅如此,由于它独特的装饰和文化寓意,丰富多变的图案,人民喜闻乐见的故事文化使它更能在越来越多的设计作品里得到运用。所以如果想要更好地弘扬发展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后世也可以理解发展传统装饰符号意义,在进行现代纤维艺术设计时应该注意到关于文化传承性的问题,要树立一种不断发展创新的设计理念,而要避免生搬硬套和“拿来主义”,在设计运用时应承其精华,将其与现代纤维艺术设计进行有机结合。
(二)特定性
一般而言,现代的纤维艺术设计创作更具有现代主观性,而如果运用了传统装饰符号的现代纤维艺术作品并非意义单调的作品,它更加注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呼应依赖关系。在这些现代纤维艺术作品中,“传统文化”的意义是他们首先推崇的。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都有着特定的传统符号来与之呼应,如“龙纹”(图5)对应着尊贵,“麒麟”(图6)图案对应着祥瑞等。传统装饰符号首先得融入特定的文化背景,它也会影响着现代纤维艺术设计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甚至是色彩、肌理、材料和工艺。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现代纤维艺术设计作品要与传统装饰符号保持同一格调、同一寓意、同一审美,这就注定了现代纤维艺术设计作品的文化特定性。
(三)灵活性
传统装饰符号所具有的丰富多彩的图形结构,神秘奇幻的文化内涵,就注定了它在运用到现代纤维艺术设计作品时的灵活性。这种特殊属性不仅使纤维艺术设计者能够拥有无限的创作灵感,还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在当下时代进步、科学发展、信息传输交流毫无障碍的背景下,许多现代纤维艺术设计作品均以一种“国际化”的形象出现。很多纤维艺术作品差异不大,使人感到乏味,这时便需要传统装饰符号来扭转或突出纤维艺术设计作品的个性和生机。这些传统装饰符号可以组合使用、适当变形,可运用现代解构主义,可以合理叠加,又可通过色彩的冷、暖、深、浅变化来设计创造不同的感觉气氛,其灵活性无与伦比,是其他纤维艺术创作内容来源无可比拟的。
(四)趋时性
现在人们对艺术设计的要求已经逐渐转变为满足感性和情感的需求,而且更加注重对个性的发展,能够满足个体的精神愉悦。随着“新中式”风格的不断发展,具有中式文化风格和内涵的纤维艺术设计作品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因此,在当下纤维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满足观赏者与时代一定的需求,可以通过结合传统装饰符号来达到对于精神境界的满足,提高纤维艺术设计的形式化美感。这就使得传统装饰符号运用在现代纤维艺术设计作品时具有很强的趋时性。传统装饰符号因其悠久的文化积淀具有回味无穷的魅力,且经过现代设计思维加工后的传统装饰符号更符合新时期下人们审美变化的需要,能够加强纤维艺术设计中蕴含的情感,将传统装饰符号与现代纤维艺术设计相融合,能够让现代纤维艺术源源不断发展与创新。
三、《山海兽》———传统装饰符号与现代纤维艺术的融合
设计作品《山海兽》,就是以《山海经》中提炼的一些传统装饰符号为主要的创作灵感与创作内容,将鹿蜀、凤凰、旋龟等动物形象符号进行再创作。如图7所示,该作品运用概括、夸张、装饰的手法和冷暖对比的色彩与简洁的纤维制作语言。如图8所示,该作品具有特性形象的表现要素融入其中,对这些传统装饰符号进行重新设计,具有强烈的装饰风格。图7 《山海兽》局部1图8 《山海兽》局部2作品中的传统装饰符号因其悠久的文化积淀具有回味无穷的魅力,且经过现代设计思维加工后的传统装饰符号更符合新时期下人们审美变化的需要,能够加强纤维艺术设计中蕴含的情感。将传统装饰符号与现代纤维艺术设计相融合,能够让现代纤维艺术源源不断发展与创新。
四、结语
中国传统装饰符号在现代纤维艺术的创作表达中有着独特的方式,它的艺术语言和艺术特征非常多样,制作材料也是非常的丰富多彩。传统与现代的工艺和手法不断融合,使现代纤维艺术散发出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而随着人们的欣赏和审美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对审美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现代纤维艺术设计作品中加深人们对传统装饰符号及其人文内涵的理解,才能够理解其时代特征与艺术魅力,才能在继承中发展,继往开来,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高爱香.纤维装饰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
[2]李润英,陈焕良.山海经[M].长沙:岳麓书社,2016.
[3]王红旗.山海经的来龙去脉[J].地图,1998(2):16-17.
[4]曹媛.浅谈山西传统建筑装饰符号[J].艺术教育,2019(2):34-35.
[5]邱琪,宫艺兵.苏州园林中传统装饰元素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8(23):4-5.
[6]闻婧.徽州古民居装饰符号的文化传承问题分析[J].信阳农林院学报,2017(1):22-23.
[7]张桃.互联网思维下文化传承性产品设计研究[J].设计,2019(9):14-15.
[8]罗瑞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9(4):15-16.
[9]吉晓楠.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山西建筑,2019(3):31-32.
篇8
随着室内空间设计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空间的认识,理解,创新观念以及享受空间的艺术上审美,艺术感的不断提高。设计装饰的材料也由原来的建筑刚性材料灰暗,阴沉,单调乏味,缺少艺术效果,空间感弱转变成现代纤维艺术,运用其明亮,柔软,温和,变化多样,极具艺术效果,空间秩序强,肌理样式多变的特征,和朴素,自然的属性,被设计师大量的运用到室内空间设计中,成为一种具有艺术设计感,视觉效果突出,是设计师思想的表达,精神的寄托的艺术形式。现代纤维艺术在室内设计中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态,墙面壁饰是其中一种。墙面壁饰以壁挂的形式展现在平面的纤维艺术作品。这种平面纤维艺术作品风格有很多,具象的、抽象的、半具象的、半抽象的都以编织的形式展现出来。但是由于它的平面性,肌理的丰富性就显得特别重要包括在一定范围内的凹凸起伏的关系,颜色的搭配使用,手法的变化,疏密程度等甚至在材料的运用上比如采用大量质感柔和的棉、麻、丝、毛等纤维材料交替使用都可以诠释作品的艺术性,使其给人以舒适,和谐的视觉效果。
传统的壁挂纤维艺术作品以模仿为主,将其视为纤维手工艺品,而现代纤维艺术融入了设计师的想法,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环境,空间,表达的情感,自我主观意识对室内空间的观察、分析、思考、合理选择利用独特的材料和精湛的手法以及创新的意识。作品本身附有设计师的主观意识和思想情感,超越了材料及编织本身的精神意义。
装饰性的纤维艺术也颇受现代设计师的喜爱,被设计师广泛的应用。装饰性的纤维编织物指的是没有实用价值或者实用价值很小的作品,这种作品主要是以装饰为主,烘托设计者的情感,寄托设计者的精神,美化室内空间的纤维编织物,以此达到人们心理需求的作用。现代纤维艺术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和创造是与其在空间层次的结构布局,视觉效果,审美效果相互依赖,彼此相通的关系。如果一件纤维艺术作品在室内空间设计中起到修饰作用或者提高空间层次感时,说明这件作品在室内空间设计中起到艺术性的作用。相反,如果一件纤维艺术作品在室内空间中破坏了整个空间的整体感,层次感,不但没有起到艺术性反而破坏空间环境的氛围。同时也失去了纤维艺术产品存在的必要性,那么,这件作品将是可有可无,甚至是多余的作品,破坏环境的作品。
因此,纤维艺术作品在室内空间设计中既有装饰效果表达个人情感同时也由于室内空间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制约。进而,设计师在设计作品的时候不仅在表达自我主观意识和个人情感还依据特定的空间环境进行设计和创作。使得作品与空间环境彼此依赖,相互衬托,达到和谐,稳定的效果。所以,两者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现代纤维艺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软性装饰,在室内空间设计中被设计师广泛的运用,表达出对空间环境的独特作用。在创作材料和手法的运用上都是需要根据所依托的环境进行观察、分析、思考、选择的,目的是达到作品与空间相协调,和谐,均衡,有艺术性。所以,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创作不同风格的设计作品,同一设计作品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起到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在设计中,建筑本身是实体的外壳,空间是人们的使用价值,软性装饰则是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寄托。由于每个区域的功能特征各有不同,形态也有所差异,空间的形式也有各异,各个功能区域带给人的感受也是各不相同。所以,每个功能区域对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也是通过长期对建筑的探索,延伸,转换得来的,通过质感的变化,形式的多样,肌理的丰富以及光影的结合使空间环境更加和谐,舒适,柔和,明朗。
篇9
关键词:纤维艺术;材料;传统工艺;综合技法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027-01
材料是艺术创作的前提。纤维艺术以材料来命名,就说明了材料的重要性。纤维艺术是材料的艺术,各种纤维材料都有自身区别于其他材料的质地、结构、颜色和肌理,传达出某种特定的情感信息。艺术家总是在努力地挖掘,探索一切可能的新型材料,并在多方位和多层次上自由试验各种各样的观念和材料运用的可能性,从而使艺术不断呈现出崭新的审美面貌。纤维艺术综合材料与综合技法的运用是目前纤维艺术创作最主要的方法之一。现代艺术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各门类高度分化的同时,又趋向高度的综合。
一、纤维艺术创作
在创作的时候总会遇到两个问题。
1.这件作品及作品的意义?2.用何种方式创作?当然这两个问题有多种表达方式,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表达的你的想法?你如何表达你的感受?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可以作出以下的分析。
感受――表达 感性认识――理性表达
内容――形式 创作理念――艺术技法
以上的四对矛盾是相互成立的。这是一个终极问题。但因为艺术不同于数学,将各种条件带入一个公式中便能求出结果。我们很难说某种形式适合某种内容,或艺术理念适应艺术技法。虽然无法完善的回答这个问题,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却贯穿笔者创作的始终。而成熟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感受的完美表达。感性认识的理性表达,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理念与艺术技法的完美组合。
根据纤维艺术创作的特点,在勾画草图的过程中应该加入对纤维材料的研究。根据各种材料的特性,进行技法上的调整。而制作小稿的过程,应该是完成一个微型作品的过程。尽量多的完成技术试验,对最终画面所呈现的效果有可控性和预见性。
二、《鱼我所欲》作品分析
《鱼我所欲》的创作过程:
(一)创作理念
这幅作品想表达的观念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是自然生态的一部分,为人类更好的生存,人把自然置于其对立面,把自己作为自然的中心,纤维织物成为人体的忠实保护者,纤维艺术创新要突破织物作为人的“第二肌肤”,代之以自然生态的保护者,成为自然生态的“肌肤”,反思人类中心的思考方式,抑制人类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稳定,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充满诱惑的今天,人们在取舍的时候总是左右摇摆。就象孟子所写的《鱼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而当今的人们会怎么选择呢?
(二)各种材料与技法
这幅作品的主要材料有:毛线、金属、塑料、半导体管等。毛线是柔软、温暖的,金属是坚硬、冷漠的。毛线代表“自然”,金属代表“人为”。这里技法主要运到,平绣、缝缀、粘贴、缠绕、打结等等。
(三)创作过程
这幅作品创作之前,只是大概想个草图。开始大量收集材料,尽量多的收集各种材料,在废品收购站笔者发现螺旋状的铁屑,它们排列起来看起来就像是鱼鳞。废旧的自来水阀门,都说鱼儿离不开水,这些废旧的自来水阀门就像是被污染过的水一样。鱼眼睛部分用现成品小手镯直接粘贴,是想增加一些唯美的女性元素。其它大量的废品进行再加工处理,对其进行裁剪、缝合、粘贴尽量体现它们不同的质感,同时加强材质之间的对比与融合。
材料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开始进行制作,首先选用亚麻作为底布,亚麻给人以朴实、自然、亲切、温暖的感觉。接下来把麻布绷在事先做好的框上。随着技法的深入学习,开始运用的一些技法会显得生硬。有些地方的技法和材料来回试,走了很多弯路。比如在鱼眼睛的时候,想表现鱼的灵动与跳跃感,这里也是幅作品颜色对比最强的地方,其它地方基本使用的都是灰色,这里准备加入红色。如图2-2左使用黑色的半导管体来表现眼睛周围弯曲的线条,缝上去后发现黑色的半导体管太大了,细节无法表现出来,后来改成小的红色半导体管,黑色用塑料亮片,这样塑料亮片的亮光和红色半导体管的亚光对比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能很好的体现作品的创作观念。纤维艺术的制作也是再创作的过程。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美感和自身的情感特征,它们形成的肌理效果能调动人们视觉、触觉、知觉等其他感受。
在制作第二幅作品《鱼我所欲二》时,创作技法与材料基本已经掌握,所以在制作的时候可以用“轻车熟路”来形容。但是有时候轻车熟路未必是件好事,这幅作品的缺点是,有点像技法的罗列,过于注重材料和技法的表现。
纤维是材料艺术,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对材料和观念在创作中的地位我们要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材料与技法在纤维艺术创作中的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同的材料应用不同的技法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表现不同的意境和思想;同样,同一种技法作用于不同的材料时也会展现不同的艺术效果。技法的发挥需要材料作为支撑,而材料性质的展现也需要与之相协调的技法来实现。
三、结语
纤维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的区分是从材料的区别开始的。作为一门材料艺术,当代纤维艺术具有很大的广泛性、包容性、融合性、多元性和综合性。表现为:它关注所用材料的表达方式的变化,在形式中求突破;它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不断延伸,对材料所对应的观念做深入思考;它借助外部形态,对其潜在的文化不断挖掘;它力求材料美感的发现和创造,对其应用无限可能作坚持不懈的探寻;它通过艺术表现实践,以多元综合来重构当代艺术的视觉张力;它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层次分明,释放出勃勃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
纤维艺术创作,首先通过对综合材料的实践,逐步总结一套完整的创作方法。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根据纤维艺术的特点,笔者认为纤维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最大的区分是材料的特殊性。那么对纤维材料的认识,对纤维材料极限的追逐便是进行纤维艺术研究的第一步。
其次建立在材料基础上的纤维技法是通过对纤维材料的使用与操作完成的。技法的多样性给创作带来了多种选择。认识纤维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实践的过程。实践是寻找自身创作语言的捷径。
篇10
关键词:居住空间 软装饰艺术 纤维艺术
1.软装饰艺术
软装饰艺术设计需要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熟练各种装饰材料性能和工艺制作技能,具有较高的装饰艺术创作设计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涉及企事业部门、各类设计公司从事室内外设计、装饰绘画、景观设计、家具设计、小区规划等创作设计。
居住空间的软装饰通过在室内环境中,对经特别选择之后的家具、工艺品、收藏品、灯具、花草植物等可移动装饰物进行构成组合。软装饰对室内空间的分割大多采用象征性的形式。创造开放性的多元化空间,这样不会使空间显得拥挤,使室内的空间无须“硬隔断”便可得到充分利用,并可以产生富有节奏感的交相辉映的装饰美感。在室内软装饰阶段,我们可以用家具、屏风、地毯等移动装饰物来对室内进行空间功能的划分,一块地毯,一组低柜或一个小型雕塑,我们便可以利用其位置的摆放来对室内划分出一个虚拟的空间来,人们在室内的行进线路会自然地绕开这些物体,从而在室内进行“隔断”便可以虚拟出不同功能的空间。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合理运用开发这种“软环境”可以创造出温馨、惬意的居室环境和各种舒适宜人的情调空间。室内纺织品设计在成功的室内环境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人的另一层皮肤和室内建筑空间内层的纺织品,它是作为联系外部装修和人之间的媒介而存的,是把人引向更另舒适的室内环境的桥梁。室内纺织品和室内空间的相融之处,正是人类生活最理想的室内环境。
2.居住空间中软装饰的流行趋势
在当今个性化、多元化的信息时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人们对生活、起居的居住空间要求也从简单实用过渡到更高层次的追求.这就要求我国设计师从使用功能、从消费者的情感出发,构思创新的居住空间设计概念,即概念设计.运用概念设计独特、创新的特点,使居住环境能够适应新的消费观,促进我国居住空间设计水平的提高,立足于民族文化之本,实现与世界对接的同步发展.家用纺织品是软装饰中最重要的装饰手段。室内纺织品设计要根据特定的室内环境来考虑具体的装饰,只有注重艺术性和主题性,才能创造出高品位、有人情味、艺术感强和有吸引力的优美环境。因此,室内纺织品设计要有一个与室内空间形态、物质形态相关联、独具特色和立意新颖的主题。个性化的体现无疑是居住空间的主流趋势。
3.纤维艺术—DIY装饰创作
80后的居家理念:舒适、情调、等以此展示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比如运用钩针的技法,制作沙发上的靠垫,或是茶几上的面巾等,以及布衣情侣娃娃,作为生活的一角。无不体现出,生活的易趣。纤维艺术是现代艺术的一种形式,它泛指一切以纤维材料进行创作的艺术作品,包括各种编织、印染、绗缝、软雕等等。目前,中国的纤维艺术随着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与传播,艺术家们对纤维材料的积极探索,与世界各国纤维艺术的不断交流,及高校纤维教育的开展,中国的纤维艺术焕发出勃勃的生机。虽然纤维艺术的材料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形态,本身具备自然的符号,但作为原始材料,只有通过纤维艺术家灵巧的双手,有意识地去运用贴、绘、编、捆、缝等多种独特的手工艺方式,在线与线的交错中,凹凸变幻的肌理中,传达出人与自然融合的符号语言。如一条条杂乱的稻草、藤条、柳,经过编织便成为一件朴素的壁饰 ;一堆堆破旧的废纸在加工成纸浆或折叠拼接后,可创造出富有肌理感的纤维装饰画 ;残败的枯树枝被不同的毛线包缠后,又被赋予了生命延续之感。总之,现代纤维艺术,随着多种材料和纯手工艺制作的发展,愈来愈明显地进入到人们的观念中,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美学效果。两年一度的“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给我们留下许多启迪,从作品中探究现代纤维艺术发展的诸多特点,体会东西方不同文化传统上所呈现的不同艺术形态和文化观念。近年来中国纤维艺术发展的可喜成绩,中国纤维艺术家的作品日臻成熟,呈现上升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