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内容范文
时间:2023-03-23 18:39: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风家训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我做起代代相传。
3、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4、我今仅守读书业,汝勿轻捐少壮时。
5、家,心灵的守护地;家,温暖的港湾处;唯天下间最美丽的地方!
6、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
篇2
一、深入挖掘、征集整理,“立”好家风汇集良好道德滋养
家风家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以农村为重点,挖掘,总结、提炼、整理出一大批好家风好家训,为广大城乡群众提供道德建设的好素材、好蓝本和好教材。
一是突出地域特色,挖掘家庭文化。佳木斯是抗联主战场、知青的故乡。我们组织老抗联、老战士后代和老知青、老专家深入挖掘我市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用他们的文字和语言来表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秀家庭文化。先后邀请了抗日将领夏云阶的外孙女李慧文、抗联名将王效明的儿子王民和部分老知青、老专家亲自撰写家风故事,用伟大的抗联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知青精神教育后人。
二是把握时代要求,开展征集活动。按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围绕“孝道、诚信、俭朴、立志”等方面,通过在经典家训中寻找和长辈口述、家人共议等形式,整理、编写体现时代要求、弘扬传统美德、贴近生活实际的治家格言、家风家训。组织各级新闻媒体和网站、微信平台面向城乡群众广泛征集。活动开展以来,共征集稿件900余篇。其中,有近300篇稿件来自于乡镇村屯。
三是精心归纳整理,编印教育读本。组织专人对征集到的好家风好家训等稿件进行分类整理,并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评选、修改,以“孝老爱亲、励志修养、和谐互助、爱岗敬业”等为主题,评选出优秀稿件200篇,收录到《“传立家风家训凝聚道德力量”宣传教育读本》之中,使传统的家风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接相适应,推动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发扬光大。
二、广泛传播、全景展示,“扬”好家风培育崇德向善风尚
为提高优秀家风家训的知晓率和认同度,我们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阵地、文化艺术等载体,广泛开展传播展示活动,使广大群众在活动中领悟家风家训内涵。
一是发挥各类媒体优势广泛宣传。在集中推出广播、电视、报纸专版、专栏和访谈节目的同时,还充分发挥佳木斯公众信息网、佳木斯文明网,佳木斯政务、文明佳木斯微信平台等新兴媒体传播速度快、群众便于参与的优势,以图文、视频等形式,重点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抗联将领后代、历史文化名人和所征集入选的好家风故事进行集中的宣传和展示。截至目前,各媒体共刊发稿件300多篇,播发访谈节目5期。
二是依托农村宣传阵地集中展示。利用乡村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墙、宣传板、善行义举榜等阵地,通过张贴好家风好家训作品、宣传画、公益广告等形式,大力宣传展示,让广大群众直观感受家风家训的魅力。利用户外LED屏、道德讲堂、社区学校、农家书屋等宣传阵地集中播放家风故事微电影。广泛开展家风家训“挂厅堂、进礼堂”活动,组织文化志愿者进村入户写家训、拍全家福,制作成匾额、条幅等,挂在厅堂之上。
三是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生动呈现。组织城乡文艺队伍以好家风故事为原型进行艺术创作,在文化大院、文化广场等农村群众文化场所,通过道德小戏、小品、相声等形式,将好家风好家训呈现给广大农民群众。截至目前全市各地共开展各类文艺活动近500场。从各县(市)区涌现出的优秀节目中精选了道德小戏《钱是假的,爱是真的》、表演唱《家风助我成长》、快板《孝道》等12个节目,在全市展演活动中进行演出,并邀请影视名人张国强现场讲述自己的家风故事,生动展示了全市家风家训建设成果。
三、典型示范、强化引导,“议”好家风带好民风促好乡风
好的家风家训写出来、挂出来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家风家训建设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精神风貌,从而带动乡风民风、党风社风的不断好转。
一是发挥先进典型榜样力量,传承好家风好家训。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新乡贤”的选树工作,先后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赵永录、盛春德,“全国最美家庭”陈淑梅,“爱心妈妈”刘海荣等一大批农村典型。对他们的家风故事进行总结提炼,组织“新乡贤”亲自讲述家风家训故事,用典型事迹去引导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正能量。
二是结合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践行好家风好家训。广泛开展“建设新农家”“最美家乡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践行家风家训。开展文明家庭、诚信农户、好 (下转15页)(上接9页)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宣传他们的好事迹,树立学习榜样,推动家风家训落到生产生活和日常言行之中,落到实现个人理想和家庭幸福之中。
三是融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庚续好家风好家训。坚持把家风家训建设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之中,组织各个家庭将家风家训写成“传家宝”,随着家人的迁移和成长,得以代代相传。把家风家训与校园德育、传统文化等有机结合,纳入课堂教学、校外阅读等环节,让青少年在心智启蒙和人格形成时得到熏陶和启迪。
四、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用”好家风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家风正,则民风淳。我们以家风家训建设为载体,以培育“家庭文化”为入口,促进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美丽乡村建设的“软实力”不断得到提升。
一是从“抓建设”到“换思维”,有效提升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改变农村面貌,首先要改变村民们的精神面貌,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我们以家风家训建设为切入点,积极引导农民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破除陈规陋习、转变落后思想,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习惯。如今,好家风好家训已逐渐渗透到村民日常生活各个方面,成为农民群众的日常行为和思维习惯。
篇3
父母在家中要学会树立好榜样同样也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光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学会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学会理解父母,尽量做好自己,展现父母面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家风家训演讲材料资料,提供参考。
家风家训演讲材料一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东北家庭,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母亲就希望我懂礼貌,文文静静的,见到长辈要先问好,要对老人孝顺,直到现在还天天唠叨个不停。
俗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我家的规矩若天空中的繁星,大海中的波涛,多的数不清,看不完。
“要把碗端起来,这样才礼貌”。我不情愿的端起来,慢吞吞的吃起来。“不要干什么都磨磨蹭蹭的,珍惜时间,要干净利落,像你做事那么慢,怎么可以呢!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什么活都会干了,在我们那个年代,女孩子”妈妈说起来就没完,真不知道妈妈那个年代都经历什么了呀!“应该把腰挺起来,一个小孩子,一点精神都没有,哪里像一个女孩子呢?坐有坐样,站有站样,这样才可以。”唉,母亲总是给我太高的要求。
母亲在我耳边常说:“百善孝为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孝字”。母亲的这句话我常记在心里,因为我知道孝顺老人是这一生中最大的乐趣,老人们默默地付出着,忙了一辈子了,到老了,有儿有女,儿孙满堂,这才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幸福,老人们的付出也值得了,现在也到了,我们各老人最大的成就感了。
母亲还对我说:“要学会节约,在我们那个时侯,节约每一粒粮食,那个年代是贫穷的,一元钱是可以买许多东西的”。说到这母亲叹了口气,接着说:“现在的人们啊!根本不懂得节约,看到一元钱掉在地上,就像没看见似的,还冰冷无情的从它身上踏过去,我们中华民族不是勤俭节约吗”?母亲对我说这句话时,她的的口气和表情铭刻在我心中,节约并不是小气,我们要从小的时候就要节约也是光荣,也是属于中华民族美德的一种。我懂得母亲给我的家规与家训,懂得母亲的良苦用心,母亲是想让我成为一个好孩子,母亲教给我的家规我会牢记在心的,他们将会成长为我道理上给予我更多的帮助,教给我如何做人的大道理,让我健康快乐成长的长大。
所以我们要建构和谐家风,父母在家中要学会树立好榜样同样也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光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学会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学会理解父母,尽量做好自己,展现父母面前。
家风家训演讲材料二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规。我们家的家风和家规虽然很简单普通,但是这其中会让我受益匪浅。爸爸妈妈告诉我,从小就要做一个不能浪费的人;做人要善良、诚实;做事不能昧良心、伤天害理。
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我讲,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我们不能随便浪费每一粒粮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我一直都默默记在心里,我要做一个不浪费粮食、不浪费物资、不浪费任何一个有用有价值的东西的人。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妈妈告诉我的。虽然我小的时候不明白,但是当我慢慢长大后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做人要讲诚信,有诚信即能交到朋友,朋友遍布天下,自己才能做事成功。一个人连诚信都不讲,满嘴是假话怎么能不成任何事情让人信任呢?
我现在是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了,已经懂得了很多道理,我也能辨别出很多事情的好坏和是非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无私奉献、有爱心的好心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美好更加强大。
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中的家规家风来管理的。只有我们每个人认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和家规我们的深灰才能更加稳定、和谐、繁荣、强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家风家训演讲材料三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六一班王莹莹,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家风家训伴我成长》。
“妈妈,妈妈,家风是什么?”放学后我迫不及待的问。“家风啊,一会你去问问你爷爷”妈妈微笑的说。
爷爷坐在客厅里看电视,我跑过去问:“爷爷,家风是什么呀?”爷爷也微笑的看了看我说:“别急别急,咱们先吃饭。”听爷说完后,我奔向餐桌,抢了一个最优越的位置坐了下来,拿起筷子准备吃饭。这是妈妈走过来说:“咱们家的家风被你扔了长辈还没坐下呢,你就快动筷子了”我一想:“这原来是家风啊!”“赶紧将筷子放下,”站起来。这时爷爷坐下,对我说:“知道家风了吧,知道就快吃饭吧。”我这才坐下,大口的吃着饭菜。在吃饭的过程中,我将不喜欢吃的姜啊,蒜啊等各种东西挑出来,放在碟子里。妈妈发现后,对我说:“怎么又忘记家风啦,快把他吃掉,不能挑食,这也是家风啊。”
一天,我在家里玩,一不小心把杯子摔坏了,当妈妈回来问我,我就想说不知道。但是我的嘴像被人控制了一样,脑子里映出家风家训,然后不由自主地说出了实情。
妈妈告诉我:“不浪费水资源,不随地扔拉圾,”做一个不诚实守信的人,不对爸爸妈妈和其它人撒谎,尊老爱幼,吃饭时不能说话。”这就是我家的家风。“真多啊,一定很难吧!”我不情愿的说。“不多,只要你样样都做到了,就觉得不多了,更不会难了。”妈妈温柔的对我说。“真的吗,那我一定将家风学好。”我高兴的说。
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
家风家训演讲材料四
家风——一个令人深受感悟的词语成就了我,使我忍俊不禁觉得心中满满都怀着感激之情,在生活中,我熏陶着那独一无二的好家风伴我成长,让我从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变成一个积极向上、谦虚、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是哪些好家风改变了我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俗话说“父爱是船,母爱是帆。”父爱破着浪前行,母爱引导我在茫茫人海中不迷失方向的行驶,他们让我在成长的海洋中乘风破浪,让我不畏前险。”诚实守信,诚信待人”随着时间的脚步潜移默化地成了我的好家风,他就像春天柔和的双手温暖着我的心田,让我心中的花朵绚丽地绽放,让传统的文明美德发扬光大。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是我的家风之一。深深的教导:在生活中,我们不能有一点儿的害人的想法,也不能丢了那么一点儿的预防坏人的一种正确的心里”。而且,要尊敬长辈、勤劳节省、诚实守信、乐于组人、不骄不躁。记得那次我还小,去郊外游玩过程中,闲着无所事事的我,一边用小手牵着妈妈的大手,一边观赏着唯美的画面,突然,"呸"的一声,一口痰调皮的从我的小嘴跳了出来,随即,又不听话地蹦到了地上,这时妈妈的顺风耳和千里眼察觉到我的动静,立马张口就急的火着了似的“哎呀”!你什么能这样破坏环境呢?你知道吗?环卫人士早出晚归,不管什么节日都没有假期,可辛苦了!你的不文明的行为会深深的刺痛他们的心!害人之心不可有呀!
听着妈妈的喋喋不休的教训中,我渐渐的把红的像小苹果的小脸低到了地上——那次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有可能把“害人之心不可有”改成了“害人之心不可无”了,所以即使这件小事有多么的小,也教导了我待人处事。最后,我想说“好家风养育着我,成就了我!”
家风,正像“播下了一种行为,收获了一种习惯,播下了一种习惯,收获了一种性格,播下了一种性格,收获了一种命运”这句话。是啊,家风给我们播下、收获了一种习惯、性格、命运,最终成就了这么一个我,它还让我有一技之长立足之地,让我的生活多彩多姿、无忧无虑、井井有条。现在的我,就是你浇灌过的树,你又是一顶小伞帮我挡过那一阵阵风,一滴滴暴雨,谢谢你,你成就了我,你的恩情我一定用行动涌泉相报!
家风家训演讲材料五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演讲的是家风家训。
1、家风家训就在父母的言行里,它充满正能量。
记得小时候,我背着书包去读书,爸妈交代的就是:要听老师的话,不要和同学打架,别人的东西不能拿。他们还告诉我在外边碰到长辈一定要叫人,小一点的叫哥哥、姐姐;大一点叫叔叔、阿姨,老一点的叫爷爷、奶奶等。礼貌、友爱、诚实是爸妈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家风的一个体现吧。记得有一次和同学打架,老师告诉了爸妈,爸妈一个劲的赔不是,还让老师尽量管我,不乖就打。所以如果在外面我被欺负,一般情况下我不敢跟家里人说,因为一说,爸妈都会马上责备我:“一个巴掌拍不响,你肯定也惹人家了!”出了问题,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这对我的影响确实很大!
平民百姓家的家风大多充满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好人、老实人,诚实做人,老实做事,还要尊敬长辈。教育我们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
2、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
现实在平时的学校教育中,家风体现在孩子的言行之中,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孩子有家教,那个孩子没家教。家教也是一个家风的体现,它是通过孩子的言行表现出来了。大凡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孩子的行为习惯作为学校是不大需要操心的,因为家长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已经帮学校教育好了。当然也有一些家庭教育,家风不怎么的家庭,表现在孩子也是很难管理和教育的对象。有的时候甚至家长也拿他没有办法。
家风虽然是一些道德教育、礼貌教育、规矩教育,它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规范、一种风气、一种文化,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
3、家风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
“培育好的‘家风’,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家风”不仅是一种规范、一种风气、一种文化,也是主流道德价值观大众化最有效、最简洁的途径。“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还难以真正的理解和领会,但通过挖掘学生‘家风’中的优良因素,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学习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精髓。”
4、学校有责任有义务为家风传承做贡献。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学校可以把家风教育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起来,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各方面,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局将组织各校开展说说我家家风”、“家风故事”、“我理想的家风”、“家风助我成长”、“父母教会我……”等为内容的主题活动,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征文比赛与演讲比赛。要求各校组织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家庭教育大课堂活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正能量,也使家长们更加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
篇4
对此,李宽定先生有“一喜一忧”。喜的是,大众开始重新重视“在中国数千年社会生活中,非常普遍而又非常具体、非常有约束力又非常有荣誉感的家风、家训、家规”;忧的是,家风传承中断许久,“家风何处寻得?”
能对这一问题给出回答的是古今中外优秀的“家风”创造者、捕捉者,他们写就的各类家训、家书、家史,是现世的我们捕捉“家风”最好的风囊。为此本报记者作了一个盘点。
经典书籍深藏纯正家风
传统中国,历朝历代不缺乏家风门风的典范,“一门三进士,五子四登科”的文化现象并不少见。为延续家风辉煌,由此也留下了如《颜氏家训》、《家书》等许多流传后世的经典著作,成为后人修身、齐家的指南。
1.《颜氏家训》:中国家训之祖
作者:[北齐]颜之推/著
简介:《颜氏家训》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作者关于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在传统中国的家庭教育史上影响巨大,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它集前代家训之大成,在严肃的道德传承和尊长期待中,包含了浓郁、细致、深远的人文关怀。
点评:对颜之推及其《颜氏家训》,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有高度评价。他说:“颜之推是当时南北两朝最通博最有思想的学者,经历南北两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历史中的颜之推三经世变,身仕四朝,以一介儒生保持家业不坠,自有其独到之处。他对立身处世的经验之谈,对后人也自有其借鉴意义。此外,《颜氏家训》还反复强调读书上进的重要性,认为为学贵在真知,不可自欺欺人。这在“反智主义”、“学术垃圾”泛滥的当今社会,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家书》:“三不朽”人格的践行范本
作者:[清]/著
简介:“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乐、习劳则神钦——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像这样一句说透一生的话,在《家书》一书中比比皆是。该书汇编了修身、治学、治家、为官、理财、交友、待人、养生等方面的百余篇代表作品,堪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点评:古人将“立德、立言、立功”称为“三不朽”。著名学者何兆武先生在《上学记》里曾写道,中国历史上真正能够做到“三不朽”的只有二人:王阳明,。知易行难,这两人又是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的呢?王阳明的《传习录》从理论高度阐明了“知行合一”何以可能的问题,他的文治武功也让后人感佩。但王阳明的“知”和“行”都不是常人所能知、所能为的,这使得他更像一个不可接近的光环。则更像一个凡人,他的所有功德都是他克服凡人的缺点成为完人的结果——《家书》就是他的经验、心得之谈。一般人按照他的经验践行,也能取得一番成就,真应了那句“人人皆可为尧舜”。故读者读来倍感亲切。
寻常百姓家风朴实
名门望族、世家门第有深厚的家风,寻常的平民百姓也有自己的家风。“身正不怕影儿斜”“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举头三尺有神明”等等在百姓口中流传的顺口溜,本身就是最朴素的家风的体现。
1.《吾家小史》:书写一个百年家族的精神支柱
作者:余秋雨/著
简介:余秋雨曾自述:“余氏家谱我看到过很多,每次翻阅,都能从密密麻麻的长辈姓名间看到他们在接连不断的灾难间逃奔、挣扎、奋斗、苦熬的身影。这个清清朗朗地顶着一个‘人’字的姓氏,无法想象为什么自己的一部部家谱全都变成了灾难史。”作为余氏家谱中的一个小分支的《吾家小史》,余秋雨一家三代人在百年间也历经苦难。
点评:《吾家小史》是在《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两本“记忆文学”的基础上改写而成。该书是文化名人余秋雨迄今最完整的家族回忆录,展示了他作为老百姓的家风。
2.《家世》:夹缝中的家风仍是教化之源
作者:余世存/著
简介:《家世》从“家风家教之于当下”的视角撰写了17个中国家族的传奇经历。每一家的家风家教自有特点,如:林同济家要培养专门人才,以适应中国的现代化;宋耀如家是要出伟大人才;聂云台家有家庭会议……这些家族中既有显赫大家,也有寻常百姓。读《家世》最大的收获,是能让人联想到自家、自身,以知道自己要传承什么。
点评:“家风家教”的现状很尴尬。一方面,在现代世界强大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面前,家庭教育几乎是无足轻重的,使得现代人的品质大同小异,很少看出其背后的家族烙印;另一方面,我们从小被告之自己的一言一行体现的是自家的家风家教,“有爹生没娘养”是人们对没有家教者最刻薄的表达。在这夹缝中,余世存仍认为家风是教化的根源。他在书中追问读者:在中国社会或著名或普通的家族面前,你是缺家教的吗,你能总结出自己的家风家教吗,你给社会或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言传身教……
东、西方的家风互相融合
讲家风门第当然不只是传统东方国度的专利。西方也有很多类似的书籍,如《摩根家书》、《哈佛家训》等体现了西方文明思想。晚清以来西风东进、国人纷纷留洋,使得传统的教训、家书也在慢慢的发生变化,比如长辈在“教训”子孙辈时体现了平等意识。
1.《傅雷家书》:父子间的艺术“合奏曲”
作者:傅敏/编
简介:《傅雷家书》是根据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书中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书写的186封书信,其中最长的一封信有7000多字。傅家的家风,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以培养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
点评:《傅雷家书》不是普通的家书,而是一本苦心孤诣的教子书。傅雷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2.《亲爱的安德烈》:母子间的成长“进行曲”
作者:龙应台/著
简介: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收入此书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
点评:继承鲁迅传统,以批判国民精神、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愤怒而为世人所知的龙应台,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平和下来。因为她发现“十八岁的儿子,已经是一个我不认识的人。他在想什么?他怎么看事情?他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那样做,什么使他尴尬什么使他狂热,我的价值观和他的价值观距离有多远……我一无所知。”为解决自己的无知,她和孩子展开了对话。母子俩对阶级、艺术等大问题都有深入的讨论,更重要的是他们那种近乎平等的相处态度。这部书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短评 家风在变,亲情不变
篇5
温暖的家庭首先会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子女就是父母的影子,品行中的真善美,思想上的是非观念,行动的言行一致,待人接物的不卑不亢,诚信友善等等。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相关的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发言稿范本资料,欢迎你的参阅。
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发言稿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良好的家风可以影响孩子的的性格、气质、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懂得敬畏,懂得孝敬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的健康发展前提,弘扬良好家风家训传承,体现时代精神,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风敦厚尤显重要。中国传统家风的主要内容包括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发扬传承。当然还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风貌,现代文明所强调的自由、平等、个性等都应该有所体现。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优秀的家风不用好大喜功,能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原则,从细微处着眼,从点滴小事做起,让好家风变成无言的教导代代相传。家庭生活中父母或许并不会特地嘱托子女们一些教诲,但是家庭里的气息,每一个成员的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子女。一个温暖的家庭,亲人间的爱、奉献和包容会造就一个有温度的人。
温暖的家庭首先会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子女就是父母的影子,品行中的真善美,思想上的是非观念,行动的言行一致,待人接物的不卑不亢,诚信友善等等。
温暖的人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因而要营造积极地情感氛围。自由地去表达爱吧,亲人间的爱,朋友间的爱,对生活的爱,对自然山川河流之爱尽情释放生命的热情,把快乐与自信带给周围的人。靠近我,温暖你。
当然还要有认真的学习氛围。如果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尊重知识,热爱阅读,生活的乐趣将会成倍的增加并且充满希望。
节俭的生活氛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辈们在不断的传承和发扬,我们也一样。有温度的家庭会明白,懂节制方能持久。
其实,家风并非需要写在纸上,刻在碑上,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无不烙上家风的印记。去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做个温度的人吧!做好家风的创建者、实践者、推行者,给社会留下一道道绚丽的风景,让我们的国家也成为一个温暖的,有温度的大家庭。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发言稿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讲家训树家风》。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错的,国有国法,校有校训,家有家规,假如这些都被我们都忽略了,那社会岂不就乱套了吗我们只有守规矩讲原则才能让自己出类拔萃。当然我们家也有家规,那就是“孝顺、节俭、诚信”。
在我的家里,孝顺是必须的,爸爸妈妈总说:“百事孝为先。”孝敬长辈,就是要让爷爷奶奶高高兴兴。在家里,认真听爷爷奶奶的教诲,不能与他们顶嘴。另外在饭桌上,如果爷爷奶奶没有吃饭,我们最好不要自己先吃,人到齐时,大家再一起用餐。这是尊老爱幼的表现,是尊重长辈的基本礼仪,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节俭上,爷爷就常讲:“节俭兴家,浪费可耻。”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影响着我的言行:我的铅笔总要用到抓不住为止;书包也是从一年级一直用到现在;过年的压岁钱我从不乱花。我养成了不攀比,不浪费的好习惯,这得益于我严格的家教。
从我刚懂事起,妈妈就教育我说:“做人要诚实。”我也一直铭记在心。但有时也会违反一下。比如,妈妈问我完成作业了吗我会小小的撒个谎,说完成了。事实上,根本没完成,以此想逃脱妈妈的训导。殊不知,这样只会害了自己。
爸爸妈妈总是教育我:“言必行,行必果”。就是一个人要言行一致,说了就要去做。诚信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如果没有诚信,在社会上难以立足。
“百事孝为先”“节俭兴家,浪费可耻”“言必行,行必果”“做人要诚实”、我要牢牢地谨记这几句话,它们是我的家风家训。
作为学生,我们要认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和校训,让家风、校训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让它们无时无刻地提醒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发言稿三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发言的题目是《良好家风助我成长》。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基础性教育,良好的家风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石。家风是人们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风格、作风和传统,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家风还包含着我们常说的家范,家范就是人们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犹如一种磁场被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促使人发自内心地服从和遵守某些被认同的准则。
家风是由家庭成员的态度、行为及舆论营造的,存在于家庭日常生活中,表现在成年人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关系的态度和行为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舆论营造良好的家风;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不正确的舆论营造不良的家风。
父母亲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的言谈举止营造了特定的家风,未成年人在这种特定家风的熏陶下,会经过耳闻目睹接受影响。这其中,“模仿”起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成年人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言谈举止会对未成年人产生某种性质的影响,未成年人都在模仿。未成年人早期的行为习惯折射着父母亲的人格和行为习惯,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大学生章某成长在一个三世同堂的家庭,祖孙三代人过着平静和睦的生活。这个家庭从没有和邻居发生过争吵。奶奶是个勤快人,每天早早起床,拿着大扫帚把整个大院打扫得干干净净。章某从小跟着奶奶,奶奶还专门给他也准备了把小扫帚,让她跟在后面比画,还告诉她:“人的双手是个宝,勤劳可以创造一切。”幼小的章某虽然还听不懂那些大道理,但她爱劳动,并从劳动中体验到了快乐。
妈妈每次带章某去公园都要带上一个塑料袋,把吃剩的果皮、糖纸装进去再扔进垃圾桶。章某到现在也有随手带着塑料袋的习惯,把不用的废弃物装进去放到垃圾桶里。章某的父亲虽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他酷爱读书,把节余下来的钱几乎都买了书,并经常写读书笔记。在父亲的影响下,章某从小也爱看书,从上小学起就坚持写日记和读书笔记,现在已经在报刊杂志发表了十几篇文章。
和睦、平静、温馨、严谨的家风为章某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石,她勤劳简朴,学习成绩优秀,气质优雅,与同学、朋友相处得十分融洽。不管是什么工作她都做在前面,但从不与人攀比。有人说:“现在是竞争时代,你不觉得吃亏吗?”章某笑着说:“我只想把我能做的事情努力做好,没有想过吃亏占便宜,我们家里的人做事都是这样的风格。”
再举一个截然相反的例子。初中生王某从小家庭生活非常优越,父母在外忙于生意,家中请了两个保姆,一个负责家中日常生活,一个专门负责照顾王某,一切都不用王某动手。小的时候有时王某出于好奇学着保姆的样子要擦桌子擦地,妈妈就说:“没出息,这些事不用你干,你天生就不是干这个的命,这是下人做的事情,你要做人上人。”幼小的王某看到母亲每天对保姆挑三捡四,从来没有满意的时候,也渐渐地以为自己天生就是人上人,好吃懒做是天生最大的幸福。
在幼儿园时,老师让她摆一下椅子,她会说:“我妈妈说干这种事没出息,我要做人上人。”现在已是初中学生的王某仍然只习惯做“人上人”,对同学、亲戚、朋友指手画脚、吆三喝四,经常要求别人为她做事,却从来不肯为别人做一点事情。由于她的自私、懒惰、自以为是和狭隘,她没有朋友,内心孤独,而且学习怕吃苦,成绩差,没有人喜欢她。许多邻居也认为王某一家粗俗、傲慢、霸道、贪小便宜,不愿意与他们来往。更可悲的是,王某的父母亲仍不知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带着家庭风气的影响;而家庭风气不是想出来的,是由家庭中每个成员的生活和自己的操行创造出来的。如果成年人的言谈举止有失规范,即使是精心研究出来的教育方法也无济于事。只有正当的家风,才能给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良好的家风是孩子终身的财富。
篇6
天府好家规学习心得体会一
一句家规家训,几代世风余韵。即日起,由市纪委机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举办的我爱成都天府好家规征集评选活动正式启动,面向全市评选经典家训家规,征集优秀家风故事。一个家庭凝聚一座城市的厚德,一句家训贯穿几代人修身齐家的信念。
家风是什么?杨树桐先生在他的《家风漫谈》一书中这样解释: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品德。一个家庭或家族,可以没有显赫的家世,殷厚的财富,但不能没有良好的家风。良好的家风也不是一人一时一事就能建立,必须依靠家庭家族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人人建设,世代弘扬。其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是家庭中的父母,家族中的长辈。
良好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所关涉的乃是家庭的德行素养。在今天很多人都忙于工作、事业而无暇顾及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理当值得我们深思,这不是因为时间与距离的阻隔,更多的乃是我们忽视了家风的力量。良好的家风,能成就孩子一生;而这种熏陶,最好从孩提时代就应开始,你从小给他灌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观念,他就可能养成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思维,良好的家风伴随孩子一生成长。
从我自己的成长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良好的家风对下一代成长的重要性,而从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更加感到,在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会更加阳光。
天府好家规学习心得体会二
说起家规,现代社会的大多数家庭恐怕都有些陌生了,白纸黑字写下来传承的更是寥寥无几。但家风却必然存在于每个家庭中,或明显、或淡然,或严厉、或开放。
家风一般受家族遗传、家庭长辈性格的影响较大,对于树立下一代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无论哪种家风,只要是积极向上的,都会给一个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
近日,记者从前期报到省纪委的素材中发现,类似讲述故事后的经典感悟,比比皆是。
四川省委办公厅发来的是发生在办公厅工作人员身边的家规故事,贴近性、可读性强,还有颇具感染力的家书。省国安厅则选择了三篇优秀家规家风故事上报。革命老区巴中、达州、广安等地,报上的是先辈先烈、当代楷模等十余个家规故事。绵阳、德阳、成都的特色,是带有地震精神的家规故事。攀枝花、眉山、泸州、宜宾、自贡等等,则不仅有古代先贤,还有现代的传承。
阿坝州纪委上报了16个家规家风小故事、20个与精神有关的家规家风故事,以及有家规家风内容的弹唱、南坪曲子等。阿坝、甘孜、凉山三州,故事、精神的传承故事,多如繁星。例如,黑水县芦花镇中芦花,有一座四层高的藏式碉楼,这里是中著名的芦花会议发生地。这座见证了历史的建筑被这家藏民精心守护着,现在的主人苏朗彭初已经是第四代守护人了。
家规,顾名思义,就是指家庭成员必须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它规定了家庭成员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从而有利于塑造其良好品行。古人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才能长治久安;家有家规,才能教子成才。因此,从古至今,许多贤德之士都非常重视立家规来教育子孙。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或多或少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要避免权力滥用,既要管好自己,以良好的作风言传身教,更要对亲属们严格要求,严格监督,过好亲属关,这样才能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篇7
【中图分类号】 G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9―0024―01
家风是家庭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积极探索开展家风家教教育活动的有效方法,使家风与校风、家风与民风、家风与政风相互作用,能有力地推动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一、营造浓厚的教育活动氛围
1. 创设家风家教教育活动的校园环境。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校园文化墙展示“二十四孝”故事;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电子屏等集中宣传爱国诚信、廉洁敬业、诗书传家、明事知礼、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友爱同学、和睦乡里、遵纪守法等与家风家教有关的内容,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2. 创设家风家教教育活动的宣传环境。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邀请专家、一线教师在家长学校开展“家风家训”专题讲座,普及现代教育理念;积极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力量,为广大家长解疑释惑,设计开展各类亲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科学性,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氛围,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1. 学习名人家风家教,诵读家风家教经典。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早在战国时期,便有了“孟母三迁”和“曾子杀彘”的优秀家教故事。名人注重家风家教的事例还有很多。如,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教育自己的孩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宣传名人家风家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诵读相关经典,分享优秀家风家教故事,能够震撼学生的心灵,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使其把握家风家教的内涵。
2. 提炼家风家教精髓,开展家风家教征文活动。家风存在于各个家庭,学校德育处、大队部可以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校园网站等多种渠道积极鼓励和动员广大师生及家长畅谈自己的家风家规和家教,晒晒自己的好家风、好家规,在校园内掀起“谈家风、树新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还可以组织征文活动,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文章把简短精炼、意蕴深远的家风家教展现出来,具体说明家风家教的传承与发扬。
3. 组织家风家教书写比赛,创办家风家教手抄报。人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的强化才可以达到巩固的效果。组织学生把家风家教内容以多种书法字体书写出来,并进行张贴、欣赏,这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形式进行家风家教教育的有效方法。同时,可以让学生创办家风家教手抄报。把名人的家风家教、同学的家风家教、自己的家风家教故事通过书写、绘画等形式整合在一张小小的手抄报上,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让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篇8
【关键词】良好;家风家规;根植;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6-0133-02
家风家规对于中学生的影响很大,笔者对于农村中学学生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生活勤俭、学习刻苦、尊敬师长,但是也有一些学生身上缺点较多,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口出脏话。让良好的家风家规根植学生的心灵之中,可以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行为准则进行规范,使得学生可以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良好家风家规教育现状分析
有一句话为“农村的孩子早当家”,是因为很多农村孩子的家长对于家风家规教育十分重视。农村初中学生从小就受到众多家规的约束。例如,某一名学生,他的父母对他管教很严。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孩子需要为客人倒茶。吃饭的时候只能父母陪同,孩子只有在客人吃饭走后才可以吃,这些被家长认为是孩子最基本的礼貌。孩子在吃饭时,胳膊不可以支在餐桌上,需要将饭碗里面的饭都吃掉,不可以有饭粒残留。这些家风家规教育过于严厉,但是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却有着积极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家庭对于家风家规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减弱,还有一些农村初中学生对于家风家规认知程度较差,将做家务和保持个人卫生也看作是家风家规。对于家庭教育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很多家风家规都过于残缺、片面,也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需要深入考虑如何让良好家风家规根植学生的心灵中,从而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进一步发展。
二、家风家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农村初中学生对于家风家规的认知程度较差
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绩只是对学生在某一学习阶段,或者是某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但并不是教育成效的最终体现。受到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已经成为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目标,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对于学生家风家规教育的重视程度都在逐渐减弱,甚至对其采取了忽略的态度。在很多农村初中学生眼中,家风家规是没有必要存在的,家风家规只是封建落后的思想体现,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实际需求,显然对于家风家规教育缺乏正确的理解。这些不良情况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家长对于家风家规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明确良好家风家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正是因为学生家庭家风家规教育缺失,导致农村初中学生更多地关注考试成绩,忽略了家风家规教育对于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引导作用。
2. 良好家风家规的德育功能被忽视
我国在古代对于家风家规教育就非常重视,“孔融让梨”可以说是古代家风家规教育的代表,家风家规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家风家规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可以引导人塑造良好道德品质,帮助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促进学校德育教育改革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无论是在家庭德育教育中还是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家风家规具有的德育教育功能都被忽视了。本文作者对农村初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1显示有5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39%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从调查数据中可以了解到农村初中家风家规教育内容不够具体化,很多学生也希望父母可以对家风家规教育进行完善。家庭教育中父母利用家风家规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却没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最终导致家风家规教育力度较差。
3. 农村初中学生对于家风家规的履行程度较差
在没有进行教育改革之前,农村初中都是采用灌输式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弱化了良好家风家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作用,最终导致农村初中学生对于家风家规的履行程度较差。一些学生认为家风家规过于苛刻、严格,自己没有办法实现就当它不存在好了。学生的错误思想主要是因为家风家规在制定过程中不够合理化、科学化,不能满足学生现阶段发展的实际需求,学校也忽视了良好家风家规的教育作用,致使初中学生对于家风家规的履行程度较差。
三、让良好家风家规根植学生心灵的有效对策
1. 召开良好家风家规主题班会
对于农村初中学生而言,家长文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性,导致家风家规教育内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学校可以召开家风家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家风家规教育。班会召开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讲故事、演讲、辩论赛等形式,将农村初中学生参与主题班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班会中对家风家规教育体会进行交流,对家风交规教育内容进行分享,从而促进学生对于不良家风家规的辨识能力。教师还可以布置“良好家风家规伴我成长”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提升农村初中学生对于良好家风家规的认知程度,使得学生明确良好家风家规教育的重要性。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只有利用规矩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使得人人懂得辨识对错,这样才能避免人误入歧途。
2. 开展家风家规手抄报活动
开展家风家规手抄报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深入了解家风家规的具体内容。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学生对于信息资源的获取也越来越为便利。学生可以互联网找寻古代家风家规经典教育典故,或者是一些具有价值句子。学生可以发现《论语》《三字经》《礼记》《朱子家训》等中很多句子都与家风家规教育有着非常密切联系,使得名家的家风家规对学生健康发展起到积极影响。教师可以将学生制作较为优异的手抄报进行展示,让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并且对认真完成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利用班级微信群、微博平台等资源,分享优秀的家风、家规,为家风家规教育落实提供良好环境基础。同时,教师要注意把家风家规与遵守校风校纪、国家法纪教育有机结合,与入学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有机契合,促进学生自觉做到在家守规,在学校守纪,在社会上守法,让良好家规成为触动学生心灵的旋律。
3. 开展家风征文活动
家风是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诗礼传家、勤俭持家、尊老爱幼、明事知礼等都是家风家教的永恒主题。好的家风家规,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我们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征文要求学生内容:以家风、家规、家教等为主题,围绕传统风范,紧扣时代要求,针对社会问题,结合家庭实际,叙事论理,深入浅出,给人以启迪和激励。要求必须是自己家庭发生的真实故事和感受,杜绝抄袭。通过这个活动,让良好的家风使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受到美好的熏陶,并在生活实际中去践行,从而真正地让良好家风家规根植学生的心灵。
4. 开展“弘扬良好家风,恪守正确家规”签名活动
在签名活动仪式上,首先请学校分管德育的领导为学生作动员报告,要求学生庄重地在横幅或展板上签上自己名字,弘扬家风家规之正气。学校可将签名学生的视频制作成课件,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和主题班会中展示出来。活动中还可让学生代表宣读自己家的家风家规和名家的家风家规,通过家风树正风、促学风,清校风。同时,让学生写下签名时的感受,感受深刻透彻的文章可出集子或在晨会上作交流,将良好的家风家规植根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 晓禾.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继往开来的新阶段――“家训家风与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分析,2014,(6).
篇9
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但由于受社会的变迁、家庭结构的改变及市场经济的影响,当前社会出现了一些不良家庭教育形式,如祖辈宠溺孩子、长辈难以身作则、父母爱的“过度”等。本文将具体分析这些不良家庭教育形式对个人品德养成的负面影响,并深入探析消解不良家庭教育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不良家庭教育;个人品德;负面影响
个体在社会中所展现的品德特性间接反映了家庭教育的好坏。好的家庭教育标准是“和”,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也包括家庭与外部关系的和谐,即家庭成员具备勤奋俭朴、为人忠厚、尊老爱幼等健康向上的个人品德;不好的家庭教育形式会导致孩子形成好逸恶劳、不忠不孝、贪婪享乐等不良性格。本文主要分析不良家庭教育的表现形式,以及对个人品德养成的负面影响,以探求消解不良家庭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不良家庭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祖辈宠溺孩子
现代家庭几乎都是“小家庭”模式,即“4-2-1”家庭(四个老人、两个大人、一个孩子),而孩子是家中的“宝”。年轻的父母多忙于工作,孩子便交给老人看管,多数祖辈常因年轻时生活条件受限没能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从而把更多的爱弥补到孙辈身上,出现了“隔代亲”“祖辈惯”的普遍现象。祖辈对孩子的宠溺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关注过度,即孩子本可以自己独立做一些事情,祖辈家长却呵护备至、代为其劳,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缺失了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第二,监督过度,即什么事情都要监督孩子、检查他们的行为,这种行为造成了孩子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和懒惰性;第三,迁就过度,即一些祖辈对孩子言听计从,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这种对孙辈过度疼爱、处处迁就的现象,容易造成孩子独立能力低下。
(二)家长难以身作则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父母通常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可见,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然而,一些家长没有在家庭生活中做到以身作则。例如,有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打骂,大人吵架时的神态、姿势、语气都被孩子看在眼里,无形中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攻击性的坏榜样;还有一些父母不尊重孩子的想法,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强制性要求孩子去上一些不感兴趣的辅导班,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别人应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不懂得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有一些父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给孩子,对孩子不耐烦、粗暴,在回答孩子的一些问题时只是敷衍了事。
(三)父母爱的“过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的进步,年轻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如现在的“明星效应”,社会个体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直接了解明星的吃穿住行,一些年轻人纷纷效仿,而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疼爱”,便尽己所能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在学校,同学之间相互攀比的现象也较为严重,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穿戴,导致一些学生虚荣心作祟,即便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也要想办法进行攀比。据光明网报道:一个家境一般的中学女生看自己班上有同学用苹果手机,为不输班上的其他同学,强逼自己的父亲为自己购买最贵的苹果手机,即使父亲表情沉重、不愿意给女儿购买,但出于对女儿的疼爱还是答应了女儿的要求。
二、不良家庭教育对个人品德养成的负面影响
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家庭教育,即品德主要是通过家风的熏育、陶冶来实现。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家庭成员形成良好的品德;反之,不良的家庭教育会给家庭成员的品德造成不良的影响。
(一)道德认知缺失
由于孩子在家庭中深受祖辈宠爱和呵护,祖辈们不注重对他们心理、生活、社会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一味地骄纵,导致孩子踏入社会后缺少对生活规范、道德价值系统等方面的认知能力,使其道德认知往往处于冲突与矛盾状态:不能很好地做到义利取舍、思想意识较为极端、遇事不够冷静、不能独立面对社会、自主独立性较差、需要家长及亲人的支援或帮助。
(二)道德意志薄弱
由于一些父母自身行为不够严谨,没有做到良好地言传身教,导致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即便随着学历的提升,以及自身知识和社会经验的丰富,其仍对很多社会现象或问题缺乏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且自控能力较差,获得成就时容易骄傲,较为浮躁,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往往选择退缩,甚至萎靡不振,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由此可见,在这样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进取心,但毅力和意志却不足。
(三)情感较为冷漠
情感是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否形成良好品德的关键要素。健康的情感会促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反之则会阻碍个体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由于当前部分家庭忽视情感道德的教育,导致家庭成员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能真诚对人,不懂得珍惜与他人的情感,且过多考虑自身的利益,即便做出伤害他人、以不正当手段贪财等行为,都觉得是正常之事。
三、消解不良家庭教育的对策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显然,好的家庭风气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做事态度、处世伦理。为有效消解不良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需要强化家庭教育中的家庭教化意识、加强家庭教育中的道德情感培养功能、促进家庭教育中优良家风家训的传承。
(一)强化家庭教育中的家庭教化意识
家庭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成年之前的孩童教育,它是一种全程性的教育模式。具体来说,祖辈应转变自己“疼爱”孩子的观念,以合适的方式去爱孩子,不要过度宠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让孩子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学习日常生活之道、待人接物之礼,如家长要对长辈做到尊敬孝顺,重视长幼有序的传统伦理,使孩子学习正确的行为准则;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聆听孩子的意见,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如可以通过开家庭会议的形式聆听孩子的意见,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二)加强家庭教育中的道德情感培养功能
家庭作为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接触道德的最小单位,是最早感受到人情世故的地方,并以血缘关系和家庭权利感受来自于人性的温暖与亲情。因此,应营造一个具有人情味的家庭氛围,让长辈与晚辈、丈夫与妻子、家长与孩子在互动中产生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的家庭情感。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对网络上热点道德伦理问题的讨论来丰富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内容,以增进个体之间的感情,让个体在良好的氛围中体会慈爱、孝爱、友爱、情爱的伦理情感。这样一来,家庭中的个体才能把家庭中良好的道德情感带到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友好相处。
(三)促进家庭教育中的优良家风家训的传承
在我国,家风的传承已有上千年历史,许多论著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如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北宋司马光的《温公家范》、清代的《家书》等。在当前的家庭教育,可以将历代名人的家风家训融入其中,家中的老少都可以学习,以形成良好的家风。比如,在《家书》中提到要“勤俭孝友”,即要勤劳俭朴持家、孝敬长辈、友好兄弟姐妹、团结左右邻居;清代名臣于成龙在《于清端公治家规范》一文中,告知子孙要养成一种什么样的金钱观、财富观,在他看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用正确的方式去赚钱,不能贪图享乐,要乐善好施,这样才能积福积德。诸如此类的名人家风家训都值得当下的家庭去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朱仁宝.德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陈寿灿,杨云.以德齐家——浙江家风家训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5.
[3]刘丽容.论道德信仰的缺失与重建[J].嘉应学院学报,2006,(4):50-54.
[4]马一源.论“小家庭”时代的家风建设[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4):112-115.
[5]白海燕.好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德育研究,2015,(12):60-61.
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 家训 继承与发扬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献中,家训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了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阶层对中国传统美德的塑造与弘扬。因此,吸取家训文化中的营养因素,对于今天的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家训,简而言之就是父祖辈对家人和子孙后代的训示、教诲。同时,家训也是个统称,不同的人写的家训有不同的名称,有的叫家诫,有的叫家规,还有的叫家教、家范等。在古代家训中,传统文化中“修身致圣”的观点被广泛阐述、提炼,并作为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给了子孙后代。
一、古代家训文化的精华――重德崇善
传统家训十分重视人的自身修养,以修身为人生之本,而修德是修身的基本准则。家训以修德为宗旨引申出了一系列的修身规范,主要表现在立志勉学、审择交友、积德行善和勤俭节约四大方面。
(一)立志勉学。立志是指一个人的志向、志趣,这是人奋发向上的动力。西晋稽康告诫儿子“人无志,非人也”;明代姚瞬牧教育子弟“凡人须先立志,志不先立,一生通是虚浮,如何可以任得事”;康熙帝认为“志之所趋,无远不屈;志之所向,无坚不入”。勤奋学习是志向得以实现的基础,因为勤奋既是学习方法,又反映了一个人的优良品质。一个人若学问渊博,见识高远,“则其达也必能卓然有立,以示百僚之准式;其穷也亦将介然自重,以为一乡之表仪”。在学而有则仕的传统社会,家训强调的勤勉思想显得十分必要,也正是由于古代家训如此重视学习,才形成了中华民族知书达理的优良传统和学风。
(二)审择交友。审择,即谨慎选择。古人已经注意到环境熏陶对子弟成长的作用。在家庭中,父母是构成子女道德发展环境的最基本因素,因此,父母的言行对子女的熏陶作用也最突出,“立家之规,须以身作范”。人生活在社会中,交往的中心是人,随着子女的逐渐成长,他们开始走出家庭、走入社会,因此,选择具有高尚品质的朋友并与之交往是十分必要的。人在年少,“志识未定,记性偏清。一善言入耳,终身不忘;一邪言入耳,亦时时动念。”毕竟,良师益友对子女的熏陶作用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
(三)积德行善。历代家训中反复宣扬解囊相助、雪中送炭的美德。对于如何行善,古人认为一是施舍,如高攀龙所讲“残羹剩饭,亦可救人之饥;蔽衣败絮,亦可救人之寒。”二是爱惜生命、少杀生。袁采说如果人做坏事:“不在其身,则在其孙。”这种因果报应思想在古代帝王思想中也有反映,康熙《庭训格言》讲:“凡人存善念,天必绥之福禄以善报之”。这种因果轮回思想虽然不值得提倡,但这种做了善事就会得到神灵的庇佑,做了坏事就会受到惩罚的思想,则表达了一种劝人向善的美好愿望。
(四)勤俭节约。中华民族具有勤劳质朴的传统,在家训文化中有不少先哲教育子孙要耕读并重,勤劳俭朴。“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有此二字,家运断无不兴之理。”一个家庭能做到既勤且俭,那就决不可能不兴旺发达。司马光在《训子孙文》中再三叮嘱子孙要勤俭持家,切勿奢侈浪费,“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这种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传统家训文化的一大精华。
二、古代家训文化的普及――缘由解析
中国古代家训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深深根植于国人心中,并成为国人的行为标准和目标范式,从而深刻影响着社会进程。家训文化为何会在远远没有文字普及的国家这样普及,甚至老幼皆知呢?本文认为有两个基本的原因。
(一)家训著述的连贯性、成熟化。自魏晋到民国,中国家训著作公开出版达117种之多。历经近两千年,家训文化不曾间断,几乎每一时期都有名著问世,私家简撰更是不计其数,甚至还有口头世代相传的“训话”。这些著述虽有内容、形式上的差别,但其所体现和展现出来的精神内容和文化底蕴却是一致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也说明了从很早开始,我国的家庭教育已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二)家训著述通俗易懂、形式多样。家训著作是家庭教育的通俗读本,其特点是语言通俗,浅显易懂,易记易背,常常引用名言警句。如唐朝无名氏的《太公家教》、宋朝陆九韶的《居家正本》、包拯的《包拯家训》、明朝姚儒的《教家要略》、清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李毓秀的《弟子规》、民初屈凤竹的《治家要义》以及专门为教育家庭里的女子所作的家庭教育读本,如《女戒》、《女儿经》、《女小儿语》等。通俗易懂的文本当然容易使人接受,从而有利于其教化功能的广泛传播。
三、古代家训文化的功能――理性分析
首先,家训文化有助于家庭生活的健康进行和家业的兴旺。传统家训的内容涉及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向子弟、家人进行了立德修身、待人处世的教育,又传授了家政管理的具体经验,这就使家庭生活的正常进行有了可以遵循的规条。如司马光的《家范》就从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处理家庭成员及亲属关系的范本。再如被称为“世之模范”的《袁氏世范》中,关于持家兴业的经验就涉及到了防火拒盗、房屋起造、奴役仆隶、雇请乳母、假贷钱谷、植种桑果、养蓄饲禽等几十个方面,详细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其次,家训文化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保证国家的正常运转。中国的民众是聚族而居的,许多家训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家族的族训。严肃的训诫、直接的控制加上通过“义庄”、“义学”等对家族成员的恩威兼施,保持了宗族共同体的稳定和延续。政府的统治通过宗族共同体深入到乡间基层,许多矛盾都化解于家庭内部,这一切都使得社会秩序的规范与社会环境的稳定成为可能。不仅如此,几乎所有论及家政管理内容的家训都对家人、子弟进行奉公守法的教育,要他们按时完成国家赋税,这也给了国家以经济上的支持。
再次,家训文化对良好世风的形成和维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家训重视家德家风的养成教育。一个家庭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及道德面貌,对培养家人及子弟的良好品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对社会风气也产生良好的影响。如江州义门陈姓家族,以33条《家法》做治家之本,曾创下了十九代聚族而居、3700多口人共食的世界奇迹,宋真宗赐匾“真良家”赠之。再如曾被明建文帝赐以御书“孝义家”的浦江郑氏家族,自宋建炎初开始累世同居,同灶而食,维持了十五世,历经宋元明三朝,该家族的家训《郑氏规范》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像这些举家和睦相处、格守伦理规则的大家族,不能说不依赖于长期形成的良好家风。统治者正是通过树立这些典型样板,来达到所谓“正风敦俗”的目的。
当然,家训的德教思想也有其历史局限性。比如宣传名哲保身的中庸之道,宣扬上下尊卑的保守观念,渲染祸福轮回、因果报应的宿命论等。但是,不管怎样,面对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但又良莠混杂、瑕瑜互见的传统家训文化,我们必须以思辩的眼光进行分析、甄别与诠释,使之服务于当今社会。扬弃这笔遗产,研究它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对于创立具有时代精神的新的家训文化,并发挥其教家立范、家国整合等功能,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洪应明.菜根谈[M].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
[2]包东坡.中国历代名人家训精粹[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
[3]付林.论传统家训的德教思想[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6).
[4]从余.中国历代名门家训[M].东方出版社,1997.
- 上一篇: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 下一篇:家务劳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