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知识范文
时间:2023-03-23 18:39: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足球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们先在足球场踢了球,教练来了。教练先让我们把球栏搬回去,然后再跑2圈,开始先练传球。
第一个是交叉传球,就是要一个人传球另一个人接球,这样交错了来。左子超他们传球,快到底线时,他们忽然射门,可惜没进。我们也这样传,可老是传歪。
我上网一查知道了:跑动时身体要自然的放松,上体稍前倾并稍向运球方向转动,两臂自然摆动,步幅要小些。跑动的步伐要适合你出球的距离,特别是支撑脚,在准备传球时,一定要看好人,支撑脚要站稳,而摆动腿随着身体的惯性自然向前摆动,幅度不要太大,在传球的瞬间小腿要绷直,在把球传出去之后摆动腿不要随球一起出去,摆动腿在接触球的时候保持传球的动作,并用小腿的力量把球传出球,否则传出去的球没有准度。
然后,我试了下果然是这样。
然后,我们又休息了会,开始了四对四,我到了没地方传的时候,传了个球,可是怎么传也传不高。
篇2
足球已经浸透到英格兰球迷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较欧洲的五大联赛,大多数人都承认英超的球迷是最棒的,制造的现场气氛也是无以伦比的。确实,英格兰联赛的很大魅力来自现场的球迷,他们是比赛中重要的一部分,他们的角色不仅仅是观众,而是场上的第十二人。他们对裁判不满或者认为客队球员有不道德的行为时,全场几万人一起发出的嘘声惊天动地。
事实上英格兰球迷基本不会用尖利刺耳的口哨嘘人,而是发出一种“boo”的声音,最近在英超球场上有机会领教这种嘘声的,是英格兰队在世界杯上的仇人C·罗纳尔多。不过,刚刚在查尔顿的山谷球场进行的比赛中,追随曼联前来的球迷更是勇猛,他们人数有限,战斗力却极强,“只有一个罗纳尔多”的歌声与曼联场上的连绵进攻配合在一起,硬是压得主队球迷没了脾气。夏天还闹着要转会的C·罗感激地表示自己现在是彻头彻尾的曼联人,歌声就这样留住了球员的心。
如果深入了解英格兰球迷的歌声,就会发现这些歌不只是好听、有趣,而且充满了智慧。英格兰的足球歌曲里最有名的一个曲目是《谁吃了所有的馅饼》,歌词很简单:“谁吃了所有的馅饼?/谁吃了所有的馅饼?/你这个胖杂种/你这个胖杂种/你吃了所有的馅饼!”据说这歌从十九世纪末就开始唱了,专门用来打趣对方球队里的胖球员或者比赛官员。为什么是馅饼而不是其它?原来英格兰联赛的传统就是中场休息时可以吃馅饼,并佐以牛肉汁(英格兰人现在也只有在球场上才想吃它)。
不少人都听说过利物浦队的《你永远不会独行》和曼联队的《光荣的曼联》,但这仅仅是球队百余年历史所积累下来的丰富曲目中最出名的罢了。还有些歌曲或是用来赞美队中的某个球员,像有名的《吉格斯把你撕碎》、《斯科尔斯他攻入进球》等等;或是专门为了某个场合应运而生的歌曲,如为某一届足总杯决赛专门创造;还有一些用来纪念球队的历史,如专为慕尼黑空难而创的《慕尼黑的鲜花》等。
针对死敌的歌曲常常辛辣之极。曼联球迷最憎恨的球星恐怕就是阿兰·希勒了,他每次来老特拉福德都要被质问“希勒,什么叫进球?”;更尖刻的一首歌的歌词是,“大卫梅,越级巨星,他的奖杯比希勒多!”。大卫梅是个平凡的球员,却在曼联队拿到了众多的奖杯,而希勒当初拒绝加盟曼联,于是耿耿于怀的球迷总会用他在纽卡斯尔拿不到奖杯的事实来打击嘲弄他。这些歌曲通常都用语粗俗,有些甚至会有出格之处,比如去年足总杯淘汰赛上曼联和利物浦这对仇家又碰上了,结果阿兰·史密斯因为里瑟的铲球而身负重伤,利物浦的球迷即兴作了一首歌来歌唱里瑟的光荣事迹。曼城和利物浦的极端球迷在对阵曼联的时候,甚至会唱一首关于慕尼黑空难的歌来揭曼联的伤疤,这种行为就显得有些缺少人性。
英国球迷的文化虽然源于草根文化,却也有阳春白雪之作。1992年一个阿森纳球迷尼克·霍恩比出版了畅销文集《极度狂热》,其中的散文记录了阿森纳队的多场比赛印象并结合作者自己的生活,对命运加以反思。该书轰动一时并在后来被改编成了两部电影,可以称得上是英国足球文化的一个转折点,足球这项运动从此显得更时尚,更加被中产阶级所接受。但应该记得劳工阶级才是足球文化的基础和源泉,而如今英国足球的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球票的价格节节飞涨,今年阿森纳新球场的球票更是标价94英镑,这已经不再是劳工阶级所能支付得起的,难怪有人要喊,“中产阶级正在抢走我们的足球”!正像基恩所批评的,那些中产阶级都是衣冠整齐,吃着大虾、三明治而不为球队高歌的人。
当英格兰足球越来越缺少原有的激情投入、简单直接甚至有点粗俗的拥趸后,变得文质彬彬的英格兰联赛是否还能活力依旧呢?
足球是一种“”
“对英国人来说足球就是宗教”,这句话绝对不是一句空言。如果不清楚这种背景,可能会很难理解英格兰球队与球迷之间血脉相连的感觉。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正是英国城市化大发展的时期,人们纷纷从乡村迁移到城市。面对生活的重大变迁,以及城市里陌生的滚滚人群,他们失去了世代生活的教区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关系网络,大多数人从此也不会在每个周日去教堂礼拜。
通过什么方式重新结合成一个新的社区,从此在新的地方找到归属感呢?
足球就是在这个时期适时地兴起,工人们开始自发地组建球队,并互相之间进行比赛,城里居民们则就近选择一支职业球队加以追随。从此他们有了新的归属,结成了新的社区,球队就成了社区的旗帜,而每周日去看足球比赛取代了以往的教堂礼拜,变成了这些城市新移民的例行活动。
在球迷对球队誓死不逾的同时,球队同样起到过去教堂在社区中所起到的作用。在为球迷奉献精彩比赛的同时,积极为社区服务,定期或不定期地从事各种慈善事业也是球队职责所在,几乎每支球队都会在休战期间去当地医院访问、组织慈善义卖等等。这些活动无形中又把球迷和球队的距离拉近了一步。
“足球是”尽管是一种比喻,但也有不少足球队确实夹杂着宗教背景。伦敦白鹿径的托特纳姆热刺队一般被视作犹太人的球队,而欧洲历史上长时期有反犹太人的传统,热刺队因此而经常受到其他球队的排挤,热刺的球迷更被视为犹太人而受到嘲弄。苏格兰双雄格拉斯哥流浪者队与凯尔特人队多年来的血腥对抗除了牵涉到一些政治原因外,更与双方不同的宗教背景密不可分(凯尔特人是天主教背景,而流浪者则是新教的)。
既然足球在英格兰人眼中等同于,那么就理应终身不变至死方休。但这还远远不够,英格兰人还指望自己的子孙后代也一直把这种信仰传承下去。
我经常会问一些朋友为什么会成为曼联队的球迷,听到的答案通常都是这样:“我爸爸是铁杆的曼联球迷,他用正确的方式把我培养成为曼联球迷。因为爸爸的爸爸也是这么教他的,将来我有了孩子也一定会用正确的方式把他教好。”这种所谓的正确教养方法,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影响成自己喜欢球队的球迷。比如,在孩子还不会走路时就带他去看球,给他打上球队的各种印记。我曾经在街上看到一个年仅五六岁的小朋友穿着一件曼联的新款球衣,尽管已经是儿童款的最小码球衣了,但把衣服下摆放在裤子里后,只剩下胸前方框里的AIG几个字母好像比这个小孩子还要大一样,实在让人有些忍俊不禁。
足球是一种寄托
尽管在商业化的侵蚀之下足球已经变得越来越充满铜臭,但为社区服务的精神却一直保留下来。
有一个名叫约翰的曼联球迷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当时他所工作的地点有个职员因为车祸不幸变成植物人,他的同事想组织一次义卖来筹集资金帮助他的家人。那位职员恰好是曼联的忠实球迷,于是约翰就打电话给曼联俱乐部想让球队捐出一点纪念品来,电话打通后球队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这种要求需要上交书面申请。但过了一会,电话铃再次响了,这回是球队的另一位工作人员打来的,原来他刚好旁听到了前面的那通电话,所以打回来问清情况并一口答应帮忙,请约翰等着收东西就行了。约翰一直以为他们会收到一些球队照片之类的纪念品,结果包裹到了却让他大吃一惊,那是一个巨大的纸箱,打开后所有能想到的东西都在里面,签名球衣照片,海报,足球,球鞋……但最宝贵的是一封由曼联主教练弗格森和当时队中主力球员一起签名的情真意切的慰问信,球迷的感动当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像上面那种例子在英格兰数不胜数,在英格兰,各种社会组织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能起到政府所无法起到的作用,这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象征城市或街区的足球队。几年前两个身穿曼联球衣的小女孩失踪后,曼联队全体球员利用自己在媒体的知名度,想方设法发动群众,帮助警察尽快破案。虽然最后两个小女孩还是难逃厄运,但球队在整个事件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一目了然。
一支球队的存在往往能加强社会的凝聚力,促进当地居民的团结,而他们在当地球迷中所获得的号召力也正和过去的教堂是一样的。球迷们支持球队就是支持自己所在的城市和社区,并不只是球队能够拿到冠军或者胜利,所以球队无论沦落到哪一级别,球迷都会与球队荣辱与共,这就是为什么英国的小球会或者一些曾经风光一时的球队降级后支持率不减的原因。
篇3
摘 要 2000年,德国足球在国家队和职业联赛两条战线纷纷遭遇滑铁卢。德国足协痛定思痛,认真反思,制定了名为“培养天才”的十年复兴计划,从“青训体系缺失”入手根治,最终在国家队和俱乐部两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德国足球从2000年的低潮期到重新崛起,经过了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德国足球的十年复兴路能够给我们许多启示。
关键词 德国足球 改革 中国足球
2000年,德国足球在国家队和职业联赛两条战线纷纷遭遇滑铁卢。德国足协痛定思痛,认真反思,制定了名为“培养天才”的十年复兴计划,从“青训体系缺失”入手根治。2010年南非世界杯德国队夺取季军,2013年德甲拜仁慕尼黑俱乐部豪取五冠,标志着德国足球再次崛起。
一、德国足球的十年复兴计划
德国国家队和德甲俱乐部同时崛起绝非偶然,他们秉承着同一个理念――严格执行德国足协制定的青训复兴计划。
德国足协的青训计划实行“三步走”战略:草根足球、俱乐部青训中心、与学校展开合作。
第一步,从草根足球开始,改革基层足协体系。德国每个地区一直都有自己的足球组织,但缺乏系统。足协在改革过程中着重广泛建立训练基地,制定全德统一的训练计划并提供财政支持。这一步的目的是培养青少年足球兴趣,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并从中选拔有潜力的球员,给青少年球员和职业足球俱乐部提供双向选择机会。
第二步,通过政策强制俱乐部重视青训培养。根据德国足协要求,自2002年开始,德甲和德乙的36支球队必须设立自身的青训中心,否则将被取消参加联赛资格。同时,青训中心需配备全职教练、寄宿制学校和充足的场地等基础设施。足协会提供部分资金支持。据德国足协统计,2000年至2010年,足协对基层地区和俱乐部青少年足球发展投入超过5亿欧元。
第三步,与学校合作,建立双轨系统,保证球员教育水平。每一位踢球的孩子都梦想能进入德甲,但是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成为职业运动员,进入顶级联赛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足球学校和青训中心与学校展开合作,培养孩子在文化知识、动手能力、技工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和兴趣,保障不能成为职业球员的孩子同样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足球复兴十年计划”的青训大纲中就目标、原则以及进入国家队标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让德国足球站在世界之巅,在欧洲杯、世界杯和奥运会名列前茅;第二,感受快乐,不管是初学者还是顶尖球员都能找到一份乐趣;第三,足球作为一项运动,成为健康的保证。训练原则规定了自信心、心态、求胜欲望、自我批评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底线。
二、对中国足球的启示
中国足球想要发展核心在青训,青训体系要发展,校园足球是关键。打造校园足球大平台,构建完善竞赛体系,尤其是青训与职业球队的衔接问题,例如举办多个级别例如U21、U18甚至U15的联赛。中国的各级别比赛少之又少,年轻球员得不到大赛锻炼,而预备队比赛的质量缺乏监管,往往流于形式,长期无法得到高质量比赛和训练的话,再好的年轻球员也会平庸。
此外,更严重的问题是,中国足球的俱乐部太少了,年轻球员的足球出路不多。像广州恒大号称足球学校的规模有10000人,看似很好听,实际并没有什么用,一个俱乐部一线队比赛能需要多少球员、预备队比赛需要多少球员、青年队比赛需要多少球员、10000个学徒球员,根本没有相应的比赛可供锻炼,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很多二线、三线甚至一线的城市都没有职业俱乐部。假如校园足球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多会踢球的孩子没有足够的出路给他们,最后也会泯然众人而已。
德国足球从2000年的低潮期到重新崛起,经过了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德国足球的十年复兴路能够给我们许多启示。
首先,政府必须从意识和行动上重视足球运动,并为足球运动的发展提供规范的制度化保证。
其次,必须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全民参与提供可能。以沃尔夫斯堡为例,据当地足校人员介绍,这座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人口仅12万的城市,仅在市区就拥有30块配有专业设施的足球场地,其中还不包括各级学校的运动场。这些足球场地的外租价格低廉,从而保证青少年都能够使用。
再次,必须建立完整的青训体系,提高青训水平。拜仁俱乐部国际事务负责人、资深足球记者哈格尔长期关注亚洲足球,他在比较中日两国足球发展的差距时表示,两国最大区别就是日本拥有众多的足球学校和广泛的群众运动基础,而中国没有。
篇4
关键词:农村初中;校园足球;典型性;成因对策;持续性
足球运动是世界上开展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一个运动项目,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它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足球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各类人群――无论男女老少、不分民族、没有国界。足球运动起源于中国,现代足球运动发源于19世纪的英国。然而,我国的群众性的足球运动推广和普及则较晚。现就农村初中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作如下思考。
我所处的学校江苏省海门市包场初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现有18个教学班,三个年级,六轨制,在校学生有760人左右,体育专职教师只有5人,2位教师已经五十多岁,3位教师四十岁左右。但是没有足球教师或经过足球运动训练的教师,也就是说我校原足球活动基础为零,环顾周边兄弟学校也大多如此。经过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领导和学校领导的共同关注下,有了明显的改观,尤其是在各方综合努力下,我校成为全国足球试点学校后,先后有三位老师参加了国家级、省市级组织的足球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培训。更为可贵的是2016年暑期,海门市教育局组织的体育教师暑期培训,在海门市教研员江晓东校长精心组织下,专门对全市体育教师进行了足球理论教学和足球文化探讨专题研究,后期又组织了体育教师足球技术教学及教练员、裁判员的培训,及近期的校园足球联赛活动等。各教育主管部门结合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和《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试行)》的通知及《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南通市、海门市也相继出台了《南通市校园足球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海门市足球改革发展试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海门市校园足球改革发展试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2017年)》的总体要求。纵观社会各级各部门对校园足球的“青睐”,间接领导与直接领导对校园足球的“关注”,政策保证,创新支撑,层层推进。体育老师作为最直接的责任人,应该身体力行,勇往直前。真可谓“众人拾柴火焰高”,由此,有力地推动了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丰富了校园足球文化,营造了良好的足球氛围和促进了校园足球的健康发展。
开展农村初中校园足球,首先要关注足球教师。关于农村初中足球教师的想法,前面已说过,各级各类的足球技术、理论、教练、裁判的培训风风火火地搞了起来,通过培训的教师起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姿态。但培训过的教师需要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且用于实际教学及带动帮助其他没有培训过的教师,且还要不断地探索、研究并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要有长远规划。作为体育教师要具备承担专业足球训练的教学能力,才有能力完成培养学生的任务。作为足球教师,在掌握必需的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探索合理、科学的教学与训练模式。不同的教材内容,它的教学模式、布局及教学方法,都应该随之而改变。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作为足球教师,自己的基本技术、理论知识、战略战术是否具备?随着“校园足球”的推进,是否有改进和提高?我觉得还要不断进行业务学习、交流、培训来巩固和提高。此外,还应该关注运动训练学、心理学、生理学、及安全救助等涉及足球教学中的基本知识,要不断充电,且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更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同时,借着现在大力推广“校园足球”的“劲风”,加大对“校园足球”文化内涵的探究,搞好“校园足球”文化的宣传,营造“校园足球”的良好的氛围,挖掘学校的有限资源,促进学校足球的发展,可以借助校园网、广播站、校刊板报等平台提升宣传力度,正面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认识足球、了解足球、喜欢足球、爱上足球……且给予足球更多的关注、热情和帮助,最好组织一些趣味性的展示活动:颠球赛、足球花样舞蹈、三人传接球、四人移动球门的比赛、五人制足球赛……活动的人数视情况给予调整,教师是行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观众……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自身现有的条件,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所能上升的空间,更要使学生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信心,树立良好的“足球”品质,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心理,促进身心和谐地发展,把“校园足球”这一抓手使用好,要让学生在“校园足球”活动中身心愉悦、获得技能、增强体能,并为他们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和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试行)[Z].2016-06-30.
篇5
【关键词】大连市;五人制足球;中学;途径与策略
五人制足球是十一人足球的一个缩影,是在十一人足球练习中而演变过来的一种游戏性的项目。随着足球运动的整体发展,五人制足球也得到了全面改进并逐步被人们接受,现在五人制足球已经进入世界行列,有了自己的世界杯赛,并成为国际足联的六大赛事之一。目前很多人已经开始熟悉这个项目,尤其对广大足球爱好者来说,他们经常参与到项目中,体会这项运动带来的快乐,而五人制足球项目也以其独到特点吸引着千千万万的足球爱好者。每年在各大洲都有不同级别的五人制足球赛事被广泛开展,如我们所熟悉的五人制足球世界杯,欧洲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在亚洲同样有不同级别的五人制赛事,如亚洲五人制足球锦标赛,东亚五人制足球锦标赛;而在我国五人制足球发展较慢,已经落后于国际五人制足球发展。不过随着中国足协的重视,近几年五人制足球在各地高校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而在中学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中学是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也肩负社会体育发展的重任。所以说在中学推广五人制足球势在必行!
1.五人制足球运动的特点
1.1 五人制足球的特点
五人制足球运动的特点是参加比赛人数少,场地小,比赛时间短,便于在中学普及和开展,利于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其规则限制身体直接冲撞对抗,禁止铲球、没有越位限制,没有换人数量限制,因而赛事具有每场进球多、攻防转换快、小巧灵活等特点。而且赛事的娱乐性、观赏性、时尚性强,进球数量多,深受学生的喜爱。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五人制足球更强调个人技术以及队员之间整体的战术配合,即更注重队员对技术和战术的掌握和应用,同时还需要灵活的头脑和反应能力。从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训练学的角度来讲,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各项素质快速增长期,也是掌握技术动作,提高头脑灵活及反应能力的最佳阶段,更利于培养其的控球能力和配合意识。规则中关于不允许铲球和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冲撞的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发生,并且也使比赛显得更加文明和友好。
2.中学开展五人制足球的途径与益处
2.1 有利于足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中国足球要振兴,首先必须把学校足球运动充分组织调动起来,让广大的青少年加入这项运动,增加足球人口,提高足球运动普及率。然而,目前我国许多中学由于场地因素很少开展或者根本不开展足球运动,这一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足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五人制足球所具备的占用场地小,比赛时间短,便于推广普及的特点,正好弥补了十一人制足球在中学校体育发展缓慢的不足,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场地设施有限与日益增长的青少年足球爱好者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应该在中学大力推广和开展五人制足球,以五人制足球来促进我国中学的学校足球运动的发展。
2.2 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足球运动水平和灵活反应能力
五人制足球场地小,攻防转换快,对抗性强,运动密度大、强度大,能有效提高青少年的体能。活动空间小,参与者在做传、接、盘、带、射等动作时,必须在瞬间完成,这样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脚下功夫和快速摆脱、快速传接、果断射门的能力。球门小,射门难度大,充分提高了运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常在快速跑动中射门,而且转身射、急停射、在对方两三人夹击中射门的机会多,有利于推动盘带和射门技术的提高。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各项素质处于快速增长的时期,运动的过程中青少年的肢体和头脑得到了充分锻炼,身体的灵活能力与头脑的反应能力也相应的得到了提高。
3.影响中学开展五人制足球的制约因素
3.1 足球师资力量的缺乏限制了五人制足球在中学的开展
由于传统体育教育的观点和以往受场地因素的制约,中学体育课中往往无法进行正常的足球课程教学,久而久之,导致了许多体育老师对足球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忽视与欠缺,他们在思想上已经习惯了对足球教学的忽视,如今再来开展足球教学对他们而言就有一定的困难。基础的足球技术课程尚好教学,若更深一步进行五人制足球运动队的训练就比较困难了,这不仅要求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足球技能技巧,同时还需要其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技战术知识来指导训练。而师资力量的缺乏大大制约了中学五人制足球的开展。
3.2 学校决策者对足球运动不够重视限制了五人制足球在中学的开展
如何处理好学习和运动的矛盾,一直是课余体育活动的痼疾。活动时间、活动次数是提高学生运动成绩的前提条件,而学生的文化学习和知识水平,又关系着学生的发展及学生前途。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仍影响着学校体育课及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从而影响着足球运动在学校的开展。学校决策者的态度决定了一切,如果没有相应的支持与重视,就无法形成良好的校园运动氛围,五人制足球运动也就无法在校园中顺利开展。
4.在中学开展五人制足球的策略
4.1 加强中学体育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掌握全面体育技能的重要性,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与完善,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各项体育技能培训和考核。第二,学校“五人制”足球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一个积极有效的组织形式,它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因此各个地区体育教学部门应组织中学体育教师参加五人制足球理论与技术的普及培训。
4.2 学校决策者应该坚决贯彻素质教育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学生应有的体育课与课外活动时间量,使学生劳逸结合,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放松,这样不仅有助于舒解学生学习压力,也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同时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宣传与建设,定期开展运动会及球类比赛,条件允许可以组建五人制足球队,参加校内外足球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从而可以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自己的优点,挖掘自身潜力,帮助建立自信,完善自我。
综上所述,在中学开展五人制足球不仅仅能增强学生体质,更能带动全民体育的发展,从而更进一步推动足球运动在中国的普及!
参考文献:
[1]足球竞赛规则[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谭华星.对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3.6.
[3]薛红强.在各级学校开展五人制足球势在必行[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1.
[4]雷青峰,陈伟胜.五人制足球赛即将举行[N ].足球报1995-12-11.
篇6
摘 要 以足球俱乐部机制为研究对象,重点就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 初中体育;足球教学;俱乐部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1-0116-02
1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普及,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极大地制约了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学生的体育素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足球俱乐部机制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引入,可以切实以初中生为体育教学的主体,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同时可以极大地利用体育教学场地和设备,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素质。因此,对于足球俱乐部机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转变教学观念,扎实理论基础
通常而言,初中体育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直接关乎初中体育教学的效果。特别是为了满足当前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需求,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也在得到不断持续的改革。长期以来,初中体育教师一直是初中体育教学的中心,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存在诸多弊端,不仅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部分体育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主,很少开展课外体育,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
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资源来充分开展体育教学,不断完善和创新体育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从而大大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引入足球俱乐部机制,可以彻底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种种教学限制,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中的各类体育教学资源来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足球俱乐部机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合理引入主要包括以下具体优势。
首先,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初中生的年龄一般在13~15岁,思维非常活跃,能动性也比较好,所以他们不喜欢枯燥、呆板的体育教学方式。课余时间的足球训练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可以起到更好地锻炼身心和娱乐的效果。学生可以在参与足球俱乐部的过程中与其他学生成为好朋友,提升足球技能,增进友谊。
其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中的足球场地资源。在平时的教学中,足球场地一般在开展足球体育活动或者各种足球相关赛事时使用,次数毕竟有限,无法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因此可以借助足球俱乐部的开展来充分利用足球场地。
再次,可以充分发挥教与学二者的优势,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开展足球训练,不仅可以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负担,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最后,足球俱乐部机制在体育教学中的引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的个性体育发展需求,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深入地挖掘体育潜力,使他们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要远比采用传统的单一、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好得多。
3 明确引入思路,践行实践应用
“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引入思路,势必会对初中体育教学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要明确足球俱乐部机制引入的具体思路。
首先,要在学校内建立高素质的体育师资力量。为了确保足球俱乐部机制建立的质量,师资力量建立是重要基础,这主要是由于高素质、高技能的足球教师是确保足球俱乐部活动可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完善初中足球俱乐部中的师资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初中体育教师要注重与其他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确保可以随时指导和解决学生在足球俱乐部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足球俱乐部机制可以顺利地进行下去。
其次,要以学生作为足球俱乐部机制应用的主体,充分利用学校中的各类体育设施、场地等来合理创设足球俱乐部机制,引导和鼓励全体学生在结合自身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来选择喜欢的体育活动来进行参与,满足他们个性发展所需的各种条件,从而更好地促进个性发展[1]。
再次,初中体育教师要合理处理初中体育教学和足球俱乐部之间的关系,确保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必须平衡足球俱乐部机制和初中体育教学二者在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因为过多或者过少的足球俱乐部开展时机均会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过少时间的足球俱乐部应用时间,无法起到锻炼学生身心的目的;而过多时间的足球俱乐部开展时间,又会影响正常体育课程教学的开展,无法充分发挥足球俱乐部机制在提升体育教学方面的积极作用。
最后,足球俱乐部机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引入要加强传统体育教学和改革体育教学二者之间的结合度。初中学校需要将足球俱乐部机制的建立、引入和管理作为培养和提升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关键手段,充分结合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喜爱和兴趣,由专业体育教师来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的体育知识,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合理协调人际关系,提升学生的体育素质、技能以及对于体育的审美水平,促进全面发展。如在开展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建立足球俱乐部,借助专业教师来合理制订包括足球运动技术和战术等在内的训练计划,以帮助学生在课下更好地进行训练,不断提升健康水平。
4 优化体育课程,增强教学效果
在开展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足球俱乐部机制引入的质量,就必须优化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以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就优化足球俱乐部机制中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内容而言,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征和兴趣、爱好等条件,选择那些具有训练价值的简单体育内容来开展体育教学,以便学生在后续的应用过程中可以更好地锻炼自身的体育能力。此外,体育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或者多媒体来开展体育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也可以锻炼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使他们养成终生体育的意识。
由于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初中足球俱乐部也是由多层次、结构复杂的群体所共同构成的,这将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产生影响。这就要求体育教师结合实际的俱乐部开展情况,更加快速地适应足球俱乐部机制;要求初中学校加大在足球俱乐部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以确保该体育教学机制可以顺利地进行下去,从而不断增强初中体育教学的效果。
5 结语
总之,足球俱乐部机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合理引入,可以在确保体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但是为了确保该机制应用的质量,体育教师在平时要结合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建立、引入和应用足球俱乐部机制,从而充分发挥足球俱乐部机制在增强初中教学效果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重点就足球俱乐部机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探究,以期更好地指导初中体育教学的开展。
篇7
关键词:体育锻炼;初中生;足球;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19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124
要想提高初中体育足球教学质量,从大方面来讲,应该从两种角度来入手:一是教师。教师是课堂上的引导人,对整个课堂的教学计划、学习氛围等都掌握着主要作用。二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课堂的主体,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通过他们的表现来反应。所以,笔者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先从学生的课堂心理特点来入手,找到原因,然后再从以上两个方面来分别解决,如此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初中生体育课堂上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主动性不高,缺乏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光是对体育学科来说是这样,对任何一门课甚至是对任何一件事来说都是这样,只有自己对这件事充满兴趣,才能激发出对这件事的热情,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完成这件事。而体育课堂就是体现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水平的一个空间。在传统教学中,初中体育教学始终保持着一种单一、简单的教学模式,教师单纯的去上课,学生被动地接受,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教学质量上不去。如果不能调动起学生课堂的积极性,那么体育课就只不过是在浪费时间而已。而为何初中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不高,原因有以下三点。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多年来由于社会及家长对体育学习的不重视,导致学生普遍都有一种“体育锻炼不重要”的误区,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在繁重的文化课学习下,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学生认为参加体育活动影响学习,体育课可有可无,这些客观情况影响着学生的主观意识,久而久之,许多学生就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去面对它,自然学习兴趣也会消失殆尽。
2.个人心理方面的原因。对于许多学生,尤其是女学生来说,她们正处于一个爱美的年龄,体育运动必然会出汗,弄脏衣服,这使得她们开始逃避体育运动。而且,青春期的女生开始出现对异性的一种朦胧感,在男女混合班上课时,她们会害羞,怕动作不标准而被男生耻笑,这也使得她们宁愿站着不动来保持自身形象。这些心理方面的因素都在影响着她们运动的积极性。
3.硬件设施不过关。直到现在,仍有不少学校的体育设施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况,地方狭小,设施破旧,学校在体育方面的投资力度太小,使得学生失去了主动运动的兴趣。
(二)课堂组织纪律涣散,学生意志力薄弱
在课堂纪律方面,学生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因为是体育课,所以学生从心理上不重视,一起嬉笑打闹,态度不端正,不服从教师的教学安排。还有一些学生因为怕吃苦受累,没有一种拼搏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意志,所以本能地拒绝去参加体育活动,在课堂中的表现经常为偷懒、装病等。
二、提高体育足球教学质量的一些措施
(一)培养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足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足球训练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进行足球锻炼,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体育课堂相较数学等其他课堂来说,气氛还是比较好进行调动的,可以通过给学生安排一些足球比赛等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比赛中明白足球运动的乐趣。
(二)优化课堂质量
所谓优化课堂质量,就是指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使课堂质量达到最高。由于体育课堂的纪律都比较涣散,所以教学质量一直跟不上,这就要求教师们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安排合适的教学计划,选择课堂机构的组织形式,这样课堂效率必然会有很大提高。比如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一节课的放松休息时间不应该超过15%,要处理好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等等。课堂机构的组织形式应该本着以学生为主的目的出发,了解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规律,多方面地选择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去参与,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巩固练习不可忽视
有很多教师认为,体育课不同于其他课程,不需要课后复习之类的东西。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且落后的观念。对于足球教学来说,课堂上的学习十分重要,可课后的练习也不容忽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就说明对知识巩固的重要性。而且,课堂教学的质量高低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课后的练习是否到位。对课堂内容的补充完善,对提高教学质量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总之,足球作为一种锻炼身体、愉悦心情、培养个人意志的运动,在青少年的发展中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如何提高初中生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的质量成为一个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笔者认为,初中生在课堂上的主要问题在于学生缺乏主动性,对足球的兴趣不够浓厚。此外,课堂组织纪律涣散,体育课变成了娱乐时间,也是一个原因。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教师培养学生对于足球兴趣,优化课堂质量等来完成。但由于本人阅历的局限性,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以此文引起社会学者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足球教学;体育;细节;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8-0085-01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性。在学生体质越来越弱的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存在,足球教学的有效性一直难以得到有效提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识到,重视细节指导是提高足球教学效率的一个关键点。那么,如何在足球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细节上的指导呢?
一、脚弓推球,准确站位
初中体育教学对象是正在读书的青少年,这决定初中体育教学必须具备简单化、趣味化的特点,不能过于重视技巧性教学。在足球教学中,主要进行一些体育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基本的球感,让学生明白在足球场上应该如何站位,为学生将来的专业训练打下基础。足球最基本的几个动作要领是传、带、停、射,而用脚弓进行推传球,是最为基本和基础的足球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这方面进行精心指导。例如,在一节足球体育课上,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明了地明白脚弓推球的技术要领,可以将推球动作进行步骤划分。第一步,让学生左脚指向传球的方向。这时,学生就要对自己和队友的站位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和判断,同时用左脚脚弓内侧正对足球。第二步,左腿稍稍进行弯曲,右腿发力,用大腿带动小腿,右脚脚弓内侧正对足球,做好开球准备。第三步,用右脚脚弓开球,且必须开出地滚球。在学生训练较为熟练之后,教师再让学生结合站位,对滚动中的足球进行脚弓推球练习,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整个动作要领进行细致的划分和讲解,学生能从概念上对脚弓推球有深刻的认识,从而在练习过程中更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可见,初中体育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体育基础,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细致化、模块化,让学生的技术训练更有方向性,同时可将多种层次的技术混合进行练习,避免学生产生枯燥感。
二、脚内侧踢,有效发力
在足球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因为紧张、技术动作不熟练等原因造成的力度控制失误。尤其是在足球基本动作――脚内侧踢球中,这一失误的发生几率十分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这一细节进行重点关注,从小处着手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例如,一次体育课上,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在练习脚内侧踢球的过程中,支撑与击球的动作不连贯,发力方式不正确,导致击球失误频繁。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将所有的学生集合到一起,对如何有效发力进行阐释,并对学生在踢球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进行总结。比如,踢球时腿外展不够充分、脚尖不够翘起、摆腿过于僵硬会导致腿速受到限制,踢球时膝关节伸直导致直腿击球,踢球的时候身体不协调导致脚掌内翻,这些都是学生无法有效发力的主要原因。学生在了解到这些错误之后,马上对照自己的练球情况进行分析与反思,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细分训练,使得整个踢球效果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通过对学生练习过程中的情况进行细致分析,教师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从而提出相应的强化训练方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对一些训练细节进行把握和总结,从小处着手,不断提高学生的训练水平。
三、外脚背踢,力量变化
外脚背踢球是足球运动中最常用的进攻方式之一,也是每一个足球训练者必须要掌握的基本运球方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让学生体悟踢球过程中的力量变化,掌握外脚背踢球的精髓。外脚背踢球的关键,是要在击球的一瞬间,脚背绷直,脚腕压紧,以脚背的正面击中足球,击中球之后,腿部应当继续随着球体前摆。在一次足球训练课上,老师给每个学生发十个球,让学生只进行外脚背踢球最后一个击球步骤的练习,重点体会击球一瞬间自己腿部力量的运用方法。这一节课结束之后,则让学生向老师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并跟老师口头汇报自己对这种力量变化的感受与把握程度。通过这样专项强调性练习,学生明显在力量控制上得到加强,踢出的外脚背球也更加有攻击性。击球的力量变化,是整个足球教学中最细致的环节,但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教师要积极把握这些细节,致力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足球水平。
四、结束语
总之,重视细节指导是提高足球教学效率的一个关键点。当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把握足球教学的细节必须要建立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不管运用怎样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都必须实现与教学内容的充分对接,避免让课堂教学形式化。教师应当在教学大纲和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不断进行体育教学多元化的探索,努力实现教学资源的特色运用,努力打造高效的足球教学课堂,回归体育实质。
参考文献:
[1]于萍.校园,足球梦开始的地方[J].北京教育,2015(12).
[2]田晓风,曹印岭,苏会战.校园足球,该如何“破门”[J].河北教育,2015(10).
篇9
关键词:货币 物价 有效需求
一、引言
市场经济中时常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萧条)的现象,并困扰经济的运行。这时,学者和官员会对其原因提出多种解释,其中代表性的是货币原因和结构原因的解释,往往是当时结构派的观点更占上风。远的如大萧条时争论,近的如对日本近几年经济萧条的解释,以及对当前欧元区经济不振的解释。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受到有效需求不足的严重制约,并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对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提出多种解释,如结构说、体制说、货币说、周期说、通货紧缩①论等,甚至有学者会采用鸡尾酒式的解释,不分主次地说几种解释都是原因之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鱼龙混杂,真伪莫辩,特别是结构派的观点更有市场,也影响了对症下药。中央政府从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出扩大内需,同时结构调整、体制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化,但由于货币增长率在相对的低位徘徊,对600多种主要商品供求关系的调查显示,1998——2002年间,供大于求的商品种类年年增加,到2002年已有86.3%的商品供大于求,供求基本平衡的年年减少,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有效需求不足局面不仅没有什么好转,而是在加重。从2002年末开始,随着外汇储备超常增加、外汇占款大量投放及其货币乘数,货币增长率显著提高,供大于求的矛盾终于开始有所缓解,供大于求的百分比止升转降,经济形势开始好转,现在,甚至需要担心经济过热了,事实雄辩地说明我国现阶段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应在货币供给方面。本文围绕货币的媒介功能,依据交易方程MV=PT(而不是收入法方程MV=PY)展开分析,结合对大萧条、滞胀及我国的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对错误的观点进行必要的辨析,充分地、无可置疑地说明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货币不足,并对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进行一些反思。本文结构如下:第二部分对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第三部分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对我国有效需求不足原因解释的其他观点进行辨析,来说明我国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货币不足。第五部分结论和建议。第六部分对宏观经济学提出一些反思。
二、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货币供给不足的理论分析
我们知道,如果商品都免费供给、不用掏钱,且不是计划配给,而是按需所取,以目前的生产能力或再扩大十倍,几乎所有的商品都会供不应求,不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如果当前人们的钱无限多,同样几乎所有的商品也都会供不应求,哪怕同时也有许多人一贫如洗,由此可以明白,有效需求不足和过量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货币不足和过量。
或许会有人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有时可能并不是货币总量不足造成的,而是货币(社会购买力)结构性不足造成的。如果是货币总量充足的情况下货币存在结构性不足,那么,对称地应存在货币结构性过量,否则,所谓的结构性不足就是总量不足。但是,在经济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时,我们找不到那些方存在相应的货币过量。即使找得到,政府也无法有效地把过剩地方的货币挪到不足的地方,只能从增加总量上解决问题。比如,有人认为需求不足是因为人们的消费倾向降低,把钱都储蓄了起来。这种观点的不妥之处在于,一来,政府不能通过强制手段或说教来改变人们的消费倾向,根据收入决定消费的原理,只有通过较快地增加货币来增加总收入才能增加总消费;二来,谁也无法认定多高的消费倾向就是应该的合理标准;第三,人的需求欲望是无限的,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总是高于收入增长的,总是觉得钱不够花,只有在即期和预期的购买力(货币)及其增长不足时,才不得不抑制自己的需求欲望,降低消费、投资倾向,消费倾向降低往往是货币不足的造成的。再如,有人认为需求不足是贫富差距过大造成的。我们知道,如果贫富、购买力绝对平均,价格高于平均购买力水平的商品就会一件也卖不出去,并不利于有效需求,即商品价格、数量的差距需要购买力、贫富存在差距,且我们也不知道怎样的贫富差距是最有利于有效需求的;特别是政府没有办法迅速有效地调整贫富差距(购买力结构),比如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一年比一年嗓门高,一年比一年问题重,因为没有“多余的东墙”可让政府去拆补西墙,累进税、转移支付等均贫富制度措施只能起到有限减少贫富差距拉大程度的作用,并不能避免和扭转贫富差距拉大、过大。它们的设置是为了兼顾公平,而不是为了提高效率,更不是为了调控供求关系,也没有哪个国家把调整贫富差距作为有效解决供求失衡问题的根本手段。所以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我们只能把有效需求不足和过量的根本原因归咎于货币总量不足和过量,而不能归咎于贫富差距过大和过小。
富人的消费倾向低于穷人的消费倾向的说法也值得商榷。前面已说过,人的需求欲望是无限的,就普遍而言,富人花钱更大手大脚,甚至于奢侈,价格问题考虑得少,穷人花钱则犹犹豫豫、缩手缩脚,价格问题考虑得多,能省则省,不存在富人需求欲望(消费倾向)低于穷人的道理,而且富人的投资倾向高于穷人,这有利于增加总需求。信贷消费也主要存在于富人领域,穷人是不敢、不会进行信贷消费的,信贷消费的不断增长说明富人的消费倾向低的说法并不符合实际。社会也总是提倡富人们应多进行资本积累、而不是奢侈地生活,这反过来也说明富人的消费倾向低的说法并不符合实际。富人的消费倾向低于穷人的消费倾向的说法是以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为依托的,许多经济学家研究证实,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并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例如美国的消费倾向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我国,收入较低的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低于收入较高的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刘建国,1999);另一个普遍的事实是,经济繁荣时,收入增长快,消费、投资倾向也高;经济萧条时,收入增长慢,消费、投资倾向也低,这也说明不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或许有人用某种统计方法得出“富人的消费倾向低”的结论,这很可能是由于他的统计方法、理论有问题。在现实的社会中,有些国家的贫富差距很悬殊,但有效需求并不见得一定不足,比如和我们水平差不多的印度,所以不能把贫富差距过大作为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
的确,在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严重的经济危机时,贫富差距往往明显拉大了,容易使人误以为需求不足是由于贫富差距拉大造成的。实际上,不是贫富差距拉大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货币不足(有效需求不足)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生物学中有一个优势原理:在水肥不充足的麦地里,原来长得壮的麦苗,因根系发达,吸收水肥的竞争力强,会越长越壮,竞争力也越强;而原来长得弱的,因竞争力差,在水肥不足的环境下就得不到足够的养分维持生长,则越长越弱,越弱竞争力也越差,最后枯死。水肥越不足,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越多、越明显,水肥越充足,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越少、越不明显。同样,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在货币不足特别是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就普遍而言,失业率上升,低收入阶层收入大幅度下降,越来越穷,许多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通过投资赚钱了,富有的、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对财富有更强的竞争力,进而通过投资获得更多的财富,竞争力也相对越来越强,贫富差距越拉越大,比如现在的阿根廷,经济危机使他们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已接近47倍;大萧条时,随着萧条的加重,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虽然贫富差异的变化对总需求肯定有影响,但不会成为有效需求不足或过量的根本原因。
因此,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就是货币总量问题,而不是货币结构问题。我们不能只认识到有效需求过量的原因是货币过量,而认识不到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货币不足。为了更详细具体地说明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货币不足,下面我们依据交易方程MV=PT进行数理分析。
有效需求不足即总需求不足②,总需求则由国内总需求和净出口构成,由于净出口难以有效调控, 而内需则可以有效调控,所以,出现有效需求不足且扩大出口的努力又不能扭转有效需求不足局面时,政府只能当成内需不足去对待,即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内需不足,扭转有效需求不足局面要通过扩大内需来实现。
在市场经济中,需求是必须直接用货币实现的。国内总需求不足时, 名义总需求和实际总需求都是不足的。名义总需求和实际总需求不完全是一回事, 但名义总需求不足和实际总需求不足却是一体的,不可能出现实际总需求不足而名义总需求充足的情况,也不可能出现名义总需求不足而实际总需求充足的情况。一定时期内的名义总需求就是这一段时期内的货币总量乘以这一段时期内的货币流通(交易)次数,即MV③,所以国内总需求不足即MV不足,实际总需求量T也就不足了。由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难以有效控制,政府也难以迅速相应地降低总物价水平,而货币总量能够较好调控,所以,MV不足无论是货币不足造成的,还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造成的,都只能当成货币不足去对待,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来扭转MV不足的局面,即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货币不足,扭转有效需求不足局面也就需要通过相应增加货币供给来实现。
或许人们会有疑问,货币的增加会不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而被抵消呢?弗里德曼(2000)发现,货币量在紧缩期下降或增长率低,在扩张期增长率高。赛尔登发现,在各循环周期中,流通速度在紧缩期间下降,在扩张期间上升(弗里德曼,2000)。所以实证表明,货币的相应增加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说法是错误的。总之,随着货币(购买力)的相应增加,需求总是要增加的,只要足够规模地增加货币量,肯定能扭转有效需求不足局面,虽然过程中可能受到一些不可控的不利因素的影响。
即使有效需求不足是结构问题导致货币流通速度(消费、投资倾向)下降造成的,也必须通过相应增加货币来扭转需求不足的局面。因为,在需求不足、流通迟滞、经济紧缩的压力下,经济结构不仅难以快而有效地合理调整,反而更容易扭曲,如我国现在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是越来越大了,而不是越来越小了。所以, 解决结构问题首先要解决需求不足问题。解决需求不足问题快而有效的办法是相应增加货币总量。在货币不足局面未根本扭转之前, 政府在某些具体领域为解决需求和失业问题而进行的结构性努力,很可能是拆东墙补西墙。
三、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货币供给不足的实证分析
历史上对宏观经济学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有两个:大萧条和滞胀。前者产生了凯恩斯主义, 后者使凯恩斯主义被怀疑,导致学派林立、莫衷一是。正确地解释大萧条和滞胀是宏观经济学研究走上正确道路的方向标。如果对大萧条、滞胀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有效需求不足(滞)的根本原因的确是货币不足。
货币服务于整个经济领域内所有的商品交易和流通,包括虚拟经济中的商品交易。经济各部分是不均衡和不成固定比例的,经济增长、消费物价的商品统计范围很小,不能准确代表总商品供给(能力)和总物价水平及其增长,即收入法方程MV=PY是不恰当的,不能机械地用指数套用公式。把经济指数套入MV=PY时,大多也得不出经济问题的货币原因,后面将进一步说明指数的不可机械套用性。至于货币的非交易需求,可归纳于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上,即货币的非交易需求比例增加,则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反之则上升。
3·1 大萧条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货币不足
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出现了大萧条。对它的原因,到今天仍众说纷纭。虽然弗里德曼的货币解释成为主流解释,但并未让大多数人信服,在西方只有1/3的经济学家认可它的说法,而且许多人认为只在大萧条的中后期货币才是主要原因。这里,我们以美国为例,进行具体的分析,来说明大萧条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货币不足。
1928年初,为了制止股市的过分投机,美联储开始提高利率、紧缩银根,限制货币供给。在1929年的头三个季度里继续紧缩银根,这种紧缩政策几乎已连续了二年,使货币供给总量减少,1929-1930年货币总量减少了4%。货币总量减少必然导致货币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因为我们知道,随着商品供给(能力)增长、物价上涨,货币供给增长率降低都会造成货币不足、经济衰退,不用说货币总量减少了。开始时一些主要产品的产量开始下降,到同年秋季,局势已十分明显,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建筑业,都大幅度减产,实体经济出现衰退、萧条。但由于当时股市的过分投机性,在货币开始不足时,继续吸引更多的货币流入股市,支持股市,紧缩政策所要制止的股票价格并没有受到什么明显压力,继续保持牛市,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实体经济货币不足的程度。随着紧缩政策的继续,实体经济萧条程度加重、企业经营业绩进一步恶化,利润和预期利润不断降低,实际收入急剧下降已越来越明显。人们知道股票的前景不妙,逐渐对股市失去信心,加上支持股市的货币也逐渐不足,到9月份,证券市场趋于下跌,接着信心崩溃,产生雪崩效应,人们不计价格地抛出股票,10月29日出现黑色“星期二”,证券市场崩溃。对于大萧条最初衰退阶段起因的研究,必须抓住衰退产生之前的长时间货币政策紧缩并导致货币总量下降这一重要事实。
货币不足时,经济萧条、前景低迷,人们的购买力不足,收入、赚钱盈利预期下降,消费、投资倾向随之相应下降,导致货币流通速度V相应下降,即货币不足时,货币流通速度不仅不会上升,反而会下降,MV下降的程度进一步加重了。所以,总需求下降的幅度要大于货币量下降的幅度。(1929-1932年间,美国货币M2 的流通速度下降近30%)。
那么,美国经济为什么会从萧条走向大萧条呢?因为经济萧条、需求不足使企业亏损增加,许多贷款还不了;股票价格的暴跌使许多贷款炒股者还不了贷款。这样,银行出现了大量不良贷款,金融风险大大增加了。而当时美国有25000家独立的银行,因规模小,抗金融风险的能力也小。1930年因玉米地带歉收出现的地方性金融危机作为导火索,挤兑风潮迅速波及全国,许多银行开始倒闭,出现第一次金融危机。货币乘数以银行的相应存在为前提,大量银行倒闭导致货币乘数相应降低,银行为应付挤兑而强制清理贷款和证券的抽紧银根行为也降低着货币乘数,货币总量继续迅速内生性减少,货币总量的继续迅速减少又不断加剧着金融风险,推动金融危机、银行倒闭风潮。罗斯福上台前的美国政府对金融、货币体系的内生性崩溃听之任之,到1933年发生三次金融危机,一次比一次严重,有10500家银行倒闭,还有许多银行歇业,许多人不是失去了自己的金钱,就是长期无法动用它们(流通速度为0的货币),货币供给减少了 1/3,货币流通速度相应较大幅度下降。基于交易公式MV=PT,总需求大幅度下降,萧条的程度也就大大加重了。如果不是罗斯福总统宣布全国银行歇业, 坚决外生地制止了银行倒闭风潮、货币崩溃,而是任由货币内生地继续自动大幅度减少下去,大萧条还要更严重。银行倒闭风潮、货币大幅度减少被制止之后,大萧条不再大下去,也说明货币问题是大萧条的根本原因。C.罗默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1933年后美国经济中产出的奇迹般的恢复是由货币的扩张带来的,货币的扩张是由1933年开始的贬值和黄金的大量涌入共同导致的,财政政策的作用微乎其微(斯诺登和文,2000)。但货币增长的速度仍不足以让美国走出经济危机,战争爆发后,财政、货币政策同时大力度扩张,财政大量借债,国债总额达到GNP的130%,美联储则大量买进国债(赤字货币化),货币更迅速地增长,美国就迅速地走出了经济危机,并造成短缺,不得不进行物价管制和计划配给。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大萧条的原因是货币不足,扭转有效需求不足局面必须相应增加货币供给。
有人会有疑问,到底是货币供给(相对)下降导致经济萧条,还是经济萧条导致货币供给(相对)下降呢?货币和经济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货币供给不足会导致经济萧条,经济萧条又会降低货币乘数下降,加剧货币不足。但政府可以外生地调控货币供给,把货币作为调控经济的工具,让货币适应经济的运行,或矫正经济的运行,而不能反过来把经济作为调控货币的工具,让经济去适应货币或矫正货币供给,因此,我们只能把货币不足作为萧条的原因,而不能反过来。
人们常把证券市场的崩溃说成是大萧条的根本原因,这是值得商榷的,虽然证券市场的崩溃对货币的崩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是先出现了实体经济的萧条,后出现了证券市场的崩溃。而且在大萧条之前之后,美国证券市场经历过多次大规模急剧下跌,但都并未引起大萧条或萧条。如1987年10月9日,黑色星期一,道琼斯指数下跌22.6%,一天之内损失了5000亿美元的股市财富,使得1929年的那次大跌只是小巫见大巫,(1929年10月29日下跌12.8%),但随后的两年内就没有产生经济衰退。研究发现,股票价格的变化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是相当温和的,尽管平均股价的确对总支出有影响,但股市并非经济衰退或通胀的主要原因(麦克康耐尔和布鲁伊 2000)。杰拉尔德·冈德森(1994)研究表明,证券市场的崩溃不足以成为大萧条的根源,并对包括“贫富差距过大论”在内的结构派的观点给以了充分否定,特别简洁地指出:“他们的论点与其他许多结构派学者的论点一样,还有另一个严重的缺陷,那就是时间的选择,相对于前面提出来的那些原因而言,这场大萧条来得太突然了。”结构的变化是逐步、缓慢发生的,“它的全部影响似乎不会突然地在1929年第三季度第一次表现出来”。
凯恩斯指出大萧条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但对有效需求不足原因的解释并不正确。他把有效需求不足归咎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投资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三个心理规律。如果这种观点正确的话,而这三个心理规律应是一直存在的,这样,在没有政府宏观调控的情况下,有效需求就应一直是不足的。但是,在大萧条发生以前,没有宏观调控的情况下,西方经济是在萧条和高涨之间波动的,美国经济在大萧条之前的二十年代曾长期繁荣;1825年第一次经济危机才在英国爆发;有效需求并不是一直不足的,所以,凯恩斯对有效需求不足原因的解释并不正确。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大萧条的出现是总需求急剧下降导致的总需求不足造成的(斯诺登和文,2000)。基于文章开头的分析,毫无疑问,大萧条的根本原因是货币不足。单单只强调货币一种原因的确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但我们必须牢记:需求是必须直接用货币来实现的,其他所谓的非货币因素原因解释如果是有道理的,可以也应该归纳于对货币供求量(包括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上,先成为货币不足的原因,再成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而不能直接成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因为,如果某一因素对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供给(能力)、物价均无影响,即对货币供求量没有影响,就不可能影响供求关系而成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美国大萧条货币不足的根本原因是长期的外生性紧缩政策及其引致的金融系统内生性崩溃,其他因素如果是原因之一,也是次要原因,且可能是货币不足引致的内生性副产品。
3·2 滞胀中“滞”(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也是货币不足
3·2·1 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导致西方国家出现了两次典型的“滞胀”,我们以1973-1975年的滞胀为例进行分析。1973年10月,欧佩克对石油限产提价,使油价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上涨了3倍,由于石油在当时经济中的作用分量很大,对西方石油进口国形成猛烈的成本冲击,推动物价普遍持续上涨(1974年春,发达国家的消费物价上涨率达15% ),基于MV=PT,物价上涨(和商品供给增长一起)相应增加了货币需求。为了消除物价上涨,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大力度紧缩政策,使货币供给不能相应增长,(1973年,发达国家的货币供给增长从1972年的14%下降到1973年的 8%, 1974年更加紧缩),导致货币不足、交易量T不足(实际总需求不足)、销售不畅、库存增加、失业增加,即出现了“滞”的情况。(经济增长从1973年上半年的8%下降到下半年的3%;美国等1974年出现负增长)。货币不足、需求不足对物价有下拉的作用力,但不能立即消除物价上涨,因高物价上涨率使物价具有巨大的上涨惯性,(加上成本推动作用的持续性),物价在需求不足的环境中要继续上涨一段时间,即出现了滞胀。胀的原因是石油涨价,滞的原因是紧缩货币对胀的治理。美国在石油危机之前就已产生了需求拉动的物价上涨,并采取了紧缩政策,但因石油(和进口粮食)猛烈涨价的成本推动作用,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物价上涨率不降反升。
对于滞胀的原因,西方学者有多种解释。如劳动市场技术结构说,认为现代社会中,由于工会和大公司两大垄断力量的存在和对抗,使工资和物价易涨不易跌且螺旋上升;由于劳动市场技术结构的差异造成失业与职位空缺(空穴)并存,引发失业与工资上升并存,演化为滞胀。但这种理论所说的那些原因因素不是仅存在于1973-1975、1979-1981年间,而是在之前之后的其他年代和年份也一直相同程度地存在着,如果这种解释正确,那么,在其他年代、年份也应存在着滞胀且是长期的,而事实并非如此,所以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其他许多解释也存在相同的不足之处:用一直长期相同存在的那些因素来解释偶发、少见的滞胀现象,虽然这些因素在滞胀的形成中并不是一点作用都没有的。
3·2·2 还有一种不太典型的滞胀,即货币膨胀、需求拉动出现高物价上涨局面后,采取紧缩政策治理高物价上涨而出现的滞胀。在货币膨胀导致高物价上涨局面后,采取紧缩政策进行治理时,物价上涨(和商品供给增长一起)增加着对货币的需求,而紧缩政策使货币供给不能相应增加。这样,一段时间后,货币过量就得到矫正而不再过量,但物价上涨却不会嘎然而止,因其惯性还要继续上涨,(上游商品涨价惯性源于心理预期,下游商品涨价源于成本推动,还有时滞的原因)。和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一样,在紧缩政策导致货币不能相应膨胀的情况下,惯性的物价上涨(和商品供给增长一起)同样会造成货币不足,(矫枉过正)。且货币不足对物价下拉作用力也不能一下子就消除高物价上涨惯性,物价在需求不足的环境中还要继续上涨一段时间,即滞胀。不过开始时,货币不足的程度较小,滞的情况并不严重,随着物价的继续上涨、商品供给能力继续增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紧缩政策的继续,货币不足的程度将越来越严重,“滞”的情况将越来越明显,而物价上涨率则逐渐下降。当物价上涨率降为0时,经济运行决不是处于货币既充足又不过量的恰到好处状态,而是处于最大或较大货币不足状态。 “滞”是用紧缩货币手段治理“胀”必须付出的代价,不可能在货币相应膨胀的情况下,有效地治理高物价上涨,除非进行物价管制或其他强制性手段。美国在1969-1972年间的滞胀、我国从1995开始的滞胀(陈宗胜和向静,1995)就是这样的。这种不典型的滞胀说明:凯恩斯开出的药是良药,但良药也是不可以滥用的。
如果以货币过量和不足来定义通货膨胀和紧缩,成本推动、惯性的通货膨胀实质是一种通货紧缩。
紧缩政策把物价上涨率降为0之后,货币不足的下拉作用使物价开始下降。基于交易公式MV=PT,物价下降对货币不足有一定缓解作用,但因为物价下降具有较大刚性④(因成本加利润锁定和供应商追求利润最大化倾向,使物价上涨容易下降难),下降幅度相对货币不足的程度非常有限,不可能完全消除货币不足,更不可能矫枉过正,反向冲入货币过量状态。且货币增值也会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持币待购),进一步使货币流通速度降低,部分抵消了物价下降对货币不足的缓解。若宏观政策不能有效扩张且没有有利的外来冲击,则经济将长期处于货币不足、需求不足状态。这是我国从1997——2002年以来经济运行的情况。
3·3 造成货币不足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是货币供给量的绝对下降。这种情况下衰退、萧条的程度会很严重,如大萧条。因为,在没有战争等破坏的情况下,商品供给能力总是在增长的,(加上物价上涨),货币增长不足都会造成需求不足,货币供给绝对下降则货币不足的程度会更严重。二是货币供给相对下降,即货币供给增长小于货币需求增长造成的货币不足。二战以来出现的货币不足、经济萧条,主要是货币供给相对下降造成的,如滞胀。在货币不足、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增加货币供给,且货币增长幅度又不能扭转货币不足局面时,总需求在增长,经济也在增长,甚至是较高地增长,但却不是充分增长,即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不等于经济景气,比如,1934-1937年间的美国⑤和近几年的我国。
四、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也是货币不足
4·1 针对我国有效需求不足原因的有多种解释,鱼龙混杂,混淆了认识,也妨害了对症下药,因此,需要对不太正确的解释进行一些必要的辨析:
1、有学者把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归咎于经济结构不合理,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过多。该观点所说的有效供给不是经济学中与有效需求相对应的有效供给一词,既不是指总供给,也不是指有供给能力的供给,而是指:产品品质上适应市场需求,价格上与购买者的购买力和现实购买欲望相适应的商品。即好而不贵、物美价廉的商品。但是,商品的好坏贵贱是相对的,就普遍而言,好的商品总是要价格高的,成本和利润卡着呢,越是高科技产品,价格越高。如果现在大屏幕背投卖成21?疾实绲募鄹瘢?1?疾实缏舫墒找艋?募鄹瘢?比换岢晌?行Ч?夜┎挥η螅?侍馐强赡苈穑吭诠郝蛄λ?接肷唐芳鄹袼?讲幌嗍视κ保?侨梦⒐鄣钠笠等ヂ??亍⒓枘讯?纯嗟亟导垡栽黾佑行Ч??纺兀炕故钦??诤旯凵献芴逑嘤υ黾踊醣乙栽黾尤嗣堑墓郝蛄φ?纺兀恐泄?呀?胛⒗?锥危?荒苤竿?ü?杆俅蠓?冉导鄣慕峁沟髡?磁ぷ?枨蟛蛔憔置妫?档臀锛鬯?奖纠淳褪羌枘讯?纯嗟模?ɑ踅羲跏切矶嗳瞬荒芙邮艿摹5娜罚?幸恍┞浜笪绷由唐芳鄹窈艿痛蠹乙膊幌胍???獠皇侵饕?侍猓?绻?枨蟛蛔愕闹饕?锹浜笪绷由唐罚??渌?唐沸枨蠡?境渥悖?鞘呛檬露??皇腔凳露??筒挥梦?行?枨蟛蛔惴⒊盍耍?ㄊ欠袷锹浜笊唐罚?荒芡耆?头⒋锕?冶龋?茄?负跛?械纳唐范际锹浜蟮模?⒄沟母鹘锥尾皇强梢匀我獠痪???模?N夜?衷段创锏轿镏始?蠓岣坏某潭龋??钏?交购艿停?nbsp;任何一种合格商品都未多到再便宜或者白送也没人要的程度,正是由于购买力不足,使得质次价低的商品也有不小的市场。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过多的观点是一个时髦但不切实际的观点,把普遍性供大于求主要归咎于重复建设、供给刚性等结构问题是欠科学性的,限产、压缩无助于解决总需求不足造成的下岗、失业问题。
有结构派学者以家电过剩为例来说明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的,他们把家电过剩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提供严重不足。这种观点实际是站不住脚的,难道现阶段农民就不想拥有(高档)家电?如果这些基础设施基本完备的话,农村就能大量购买家电并扭转家电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且,建设这些基础设施也是需要钱的,有没有多余的这一大笔资金?谁来投资?谁肯投资?农村居民的购买能力是否能较普遍接受投资者提供的有偿服务,使投资者正常运营赢利、收回投资并足以诱使投资者投资?这一切不都是钱的问题?在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许多所谓的结构问题更深层的其实是货币问题。农村家电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农村的购买力不足,农村的购买力不足并不是建立在城市购买力相应过剩的基础上的,不能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解决问题。
或许有人会说家电供大于求是因为大多家电的档次太低。我们以彩电为例来说明这种观点的不妥之处,彩电年生产能力4000万台,生产3000万台,销售2000万台,那么年3000万台都生产大屏幕背投、液晶、等离子体就行了?真那样的话,恐怕连1000万台都卖不出去,而再次被批评为重复建设。结构说中也有人认为,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产业升级和生产力发展扩大内需,扭转需求不足局面。其实,在货币不能相应增长的情况下,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产业升级和生产力提高恰恰是需求不足的原因。假如保持现在的购买力水平,而让技术、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倒退五十年、一百年,有效需求还会不足吗?
结构说中还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短缺与过剩共存,需求不足主要是结构性的,不是总量性的。这种认识似是而非,因为,结构问题任何时候都存在,总需求再不足,也会有短缺、紧俏的商品,总需求再过量,也会有过剩的商品,所以,不能因两者都存在,便认定需求不足(或过量)一定就主要是结构性的。在货币(及其增长)充足、总需求(增长)充足的情况下,如果因结构问题导致供求错位,使经济出现结构性需求不足,则产生相应的货币购买力挤出,把挤出的货币购买力挤入到经济的其他部分,相应地应出现结构性需求过量,且需求不足和需求过量应是基本对称的。所以,区分供求失衡主要是总量问题还是结构性问题,要看短缺与过剩是否基本对称均衡,那个是主要矛盾。我国现在的供大于求是普遍性的,大部分商品都供大于求,供不应求的商品很少。经贸委2001年7月15日的调查显示,从总的情况看,603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有103种,供过于求的达500种,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有结构派学者认为,这 603种主要商品没有包括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我国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瓶颈制约已经基本缓解,但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比,仍然不能满足要求,如1997年我国的发电机装机容量人均只有0.2千瓦,还达不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的公路密度,即使在交通发达的沿海地区,每平方公里也只有0.3公里,赶不上印度0.5平方公里的水平,因此认为需求不足是结构性的。要知道,平均水平低不等于需求大于供给,与发达国家或某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那种商品的平均水平都很低)。1997——2002年间,即使是过去长期短缺的一些能源、原材料等瓶颈行业也开始过剩了。用报纸上的话说:“中国绝大部分想得到的新产品、新行业,都投资过度了,可以有高利润的新行业越来越难找了,这以后企业还朝哪儿发展?”,如此,怎么增加有效供给?有人以一些产品需要进口为由来说明需求不足是结构性的,这更是似是而非的,因为,商品生产也存在着国际分工,任何国家任何时期都有不少商品需要进口,何况我国现在还是顺差。总之,当前需求不足主要不是结构问题,而是总量问题。
从通过宏观调控解决问题的实践上说,中央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众多企业的生产经营,否则就是对市场经济原则的违背;政府过去用强制手段进行“关停并转”、“限产压缩” 来进行结构调整,但有效需求不足局面并未因此而有所好转,却往往发生“拉郎配”和遭到明里暗里的抵制。至于有人主张,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结构调整,试想,行政强制手段都会因遭到抵制而难以有效落实,“说教式的指导”又能有多大作为、产生多大效果?大多数商品供大于求、供不应求的商品很少的局面,使企业对如何进行结构调整感到茫然,难道政府就不茫然?现实中人们对如何进行结构调整,只有面上的提法、没有具体的办法。总之,把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归咎于经济结构的观点是不正确的。需要指出的是,大萧条时也有学者和政府官员把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归咎于结构问题,而许多年后的研究表明,货币是主要原因。
2、有人把需求不足主要归咎于我国的经济体制不合理、市场机制不完善。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在较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经济运行不可避免地在萧条和繁荣之间的波动,绝不是说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完善到某种程度就可以避免有效需求不足现象的出现,正确的宏观调控也只能减小经济波动的幅度,而不能消除经济波动,不恰当的宏观调控则会加剧经济的波动。经济萧条是完备的且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市场经济的痼疾(吴军,2001),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才出现的现象,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不完备的早期(1825年以前)不存在经济萧条的现象。我们也知道,我国过去的体制、机制更不合理,如果这种观点正确,过去就应一直是需求不足的,但过去却是供不应求,近的如1992-1993年,远的如1988年以前。或许有人会说,过去是短缺经济,现在是过剩经济。要知道,供求是一个相对应的关系,是否平衡和商品供给能力的绝对水平没有必然的正负因果关系,总供给过剩和总需求不足是一回事儿。象西方国家,生产力水平比我们高许多,但有效需求并不见得就一定不足。过去之所以短缺,是因为货币供给远大于需求,只是由于凭票供应和物价管制的计划经济,才未引起过度需求、物价高涨,有人称之为隐性的通货膨胀,如果当时也是货币不足或者干脆没有货币,而又不免费供应,同样会过剩的。1987、1988年,物价放开、票证取消,货币过量压力释放,1988、1989年物价猛涨,1989年开始的治理整顿、政策紧缩,很快矫正了货币过量,并矫枉过正,造成货币不足,迅速由短缺变为过剩,1990年出现市场疲软。1992年货币相对快速增长,经济又迅速从过剩进入短缺。而后政策紧缩,很快又进入过剩。谁也不能说这期间经济体制、机制时好时坏或越改革越坏,所以,体制、机制问题不是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同样的道理,归咎于消费观念落后的观点也不正确,因过去的观念更落后。也没有理据证明过去的经济结构比现在更合理,在所谓的短缺年代,商品更加单一,经济结构更不合理;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还是有很大改善的,谁也不能说我国的经济结构越改革越坏了。总之,我们不能把过去需求充足时就已经存在且更严重的那些问题作为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也因此,诸如主要归咎于供给刚性、农村城市化不够的观点也都是不正确的。不过,随着体制的改革、结构的调整,市场化、货币化范围不断扩大,的确增加了对货币的需求,如教育产业化、住房商品化和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的改革等。而金融体制的改革、银行自我约束机制强化则制约了货币盲目地内生性增长,但这些只能说成是合理化的结果,而不能说成是不合理的结果。
联系到我国在1988-1989年的抢购风、1990-1992年间的市场疲软、1992-1994年间的经济高涨以及随后的有效需求不足,更能充分说明体制说、结构说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结构和体制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变得很好和变得很坏。如果说短缺是体制或结构造成的,过剩也是体制或结构造成的,那么,体制和结构到底是要造成短缺呢?还是过剩呢?最后还得落到货币上。结构、体制问题任何时候都存在,在货币充足又不过量的情况下,经济结构或体制再不合理,也不可能出现大部分商品都供大于求或都供不应求的局面,不是结构、体制问题导致了普遍性需求问题,而是普遍性需求问题加剧、凸现了结构、体制问题,并使人们混淆了对根本因果关系的认识。体制、结构不合理对总需求肯定有一定影响,但绝对不是内需总量不足(或过量)的根本原因,而且必要时完全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来矫正或适应结构和体制等因素对总需求的影响。
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也证明了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货币不足,而不是结构、体制问题。中央政府从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出扩大内需,同时结构调整、体制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化,但由于货币增长率在相对的低位徘徊,对600多种主要商品供求关系的调查显示,1998——2002年间,供大于求的商品种类年年增加,供求基本平衡的年年减少,到2002年已有86.3%的商品供大于求,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有效需求不足局面不仅没有什么好转,而是在加重。2003年开始,随着货币增长率的明显提高,供大于求的矛盾终于开始缓解,供大于求的百分比止升转降,事实雄辩地说明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应是出在货币供给方面。
货币不足、总需求不足、就业形势严峻,也严重制约着结构的调整、体制的改革。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破产效益差的企业,面对的拦路虎是:需求不足所造成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再如投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前面是需求不足导致的前景渺茫、风险没底儿,不敢投资,后面是货币不足导致的资金匮乏、贷款难找,无力投资,货币不足、需求不足严重制约着产业、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而且,由于需求不足,利润高的行业(商品)少,企业的投资选择面很窄,一旦某一商品比较畅销、利润较高,大家会蜂拥而上,也很容易造成重复建设,破坏了原有的供求结构,如《经济日报》连篇批判的39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的重复建设;至于扩大第三产业,需求不足的压力直接作用于商业等服务业,怎么扩大?能扩大到哪里?农村税费改革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农村基层哪儿都缺钱、哪儿又都需要钱;苏皖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出现反弹,根本难点在于财政缺口无法弥补(葛如江和汤涧,2003),县乡村级财政本来就普遍困难。前面已说过,在货币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局面未根本扭转之前, 政府在某些具体领域进行的努力,很可能是拆东墙补西墙,力不少出、活儿没多干,事倍功半。税费改革是应该的,但不能指望它能解决农民收入问题。
需求不足或过量是短期问题,体制、结构不合理是长期问题,不能通过解决长期问题来解决短期问题。当前,货币、需求的短期问题和结构、体制等长期问题交错扣连,应以货币为主切入口,先解决货币问题,扭转(至少是大幅度缓解)需求不足局面,使经济运转畅通,进入有效循环,为结构调整、体制改革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提背景,在畅通的运转中(而不是迟滞中)优化结构、体制,解决结构、体制问题才能事半功倍,而不能是先解决体制、结构等长期问题,通过解决长期问题来解决总需求(货币)不足等短期问题。(当然,这并不是说当前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就不重要)。没有正确的宏观政策措施或有利的外来冲击,短期问题会长期不能解决的,如英国在20世纪20、30年代长期萧条,美国在1929-1941年间也长期萧条。
3、有人把有效需求不足主要归咎于亚洲金融危机。我们知道,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就已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所以,这种解释对不上时间。亚洲金融危机并未在我国登陆,只是减少了我国随后一段时间内的出口增长,加剧了内需不足的程度。后来出口增长基本恢复之后,有效需求不足局面并未好转,也说明亚洲金融危机不是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需要指出的是,1994年阿根廷开始衰退,1995年出现4%的负增长,经济萧条初期,部分人士也将其归咎于1994年底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4、有人把有效需求不足归咎于所谓的通货紧缩,认为人们买涨不买落,扭转价格形势已成为扭转宏观经济的关键。这种观点颠倒了因果关系,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物价下降,而不是物价下降导致了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是从1997年10月份以后才开始下降的,而我国在1995、1996年就已出现了明显的有效需求不足。如果物价持续下降前总需求充足,物价怎么会普遍持续下降呢?对这种观点的另一个否定是,我们硬性地把所有物价都持续提高几倍,有效需求就增加了?可以肯定,那样人们更买不起东西了,需求会更不足了。反过来,如果真能让全部物价降低一大半或更多,内需不足的局面肯定会全面扭转,又一次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供应商之所以降价正是为了增加销售量,如果真是越降价越没人买,供应商们再愚蠢也不会去降价的。正是由于货币不足时,物价不能相应下降以矫正货币不足,需求才持续不足的,如果物价能绝对灵活,就不会出现有效需求过量或不足。需要指出的是,2000-2001年物价指数由负变正,而有效需求不足局面并未扭转,也说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通货紧缩是经济问题(总需求不足)的结果表现,而不是该问题本身及原因。把通货紧缩(膨胀)需求不足和过量的根本原因是不科学的,本末倒置。物价的涨落对货币流通速度(消费、投资倾向)有一定影响,物价上涨对货币流通速度有一定提升作用,但若货币不能相应膨胀,实际购买力会降低,能买的起的商品和能买的起商品的人(和企业)会越来越少,这样,通货膨胀对总需求的正效应小于其负效应,如滞胀。反过来,物价持续下降中,的确会有一些人持观望态度,能买的起的商品和能买的起商品的人(和企业)会越来越多,对总需求的正效应大于负效应,如2002年汽车大幅度降价造成需求爆发性增长(张伯顺,2002)。通过物价上涨预期来刺激总需求即使短期内是有效的,长期上也属于饮鸩止渴。有人把物价指数由负变正当成经济出现转机的一个表现,那是错误的,在货币(总需求)不足局面未扭转的情况下,物价上涨是坏事儿而不是好事儿。
5、还有经济周期的观点,认为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经历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等几个阶段,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繁荣之后,这段时间恰处于萧条和不景气阶段。这种观点并未说明经济周期的内在原因,似乎这一切都是自然的,与宏观政策无关。然而,经济的运行不同于日月星辰变换,恰恰是由人的经济行为来实现和决定的,任何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都会给经济波动造成影响,在政府对经济进行强大干预的今天,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无疑是最有决定作用力和影响力的。而且,经济的波动是不规则的,并不存在固定的周期,不是到某一个时间点就一定是什么样的态势,如我国1988年出现高涨,1990-1991年出现市场疲软,1992年,货币供给相对快速增长,当年经济迅速复苏并进入高涨。而后的有效需求不足从1995年开始到2002年已经8年了。经济波动也不必然是复苏、高涨、衰退、萧条依次出现,如1937年8月,正在走向复苏的美国经济在并未出现高涨的情况下,由于政策错误紧缩导致货币供给量再次绝对下降,又一次陷入急剧衰退和经济危机。所以,没有正确的宏观政策调控或有利的外来冲击,经济是不能自动较快地走出萧条的,这种经济周期的观点无助于对宏观调控进行指导。根据本文的分析,我们知道,市场经济运行出现高涨、衰退、萧条、复苏的波动,是由于货币供大于求和求大于供以及两者之间的过渡、转换造成的,货币供求失衡的原因则是实际冲击与货币冲击共同且相互作用的结果。
综上分析,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主要不是结构、体制等问题。基于文章开头的分析,毫无疑问我国总需求不足的原因也是货币不足。对于其他有一定道理所谓的非货币因素原因解释,重复前面的一句话,可以也应该归纳于对货币供求量的影响上,先成为货币不足的原因,再成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而不能直接成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造成我国货币不足的根本原因是长期的紧缩政策,具体原因过程在“滞胀”一章中已论述。
2·2 人们总是用“货币供给增长率同经济增长率和零售物价上涨率之和相比较”的方法来衡量货币供给是否充足,并得出结论:我国的货币供给是充足的。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一比较方法有许多不妥之处:
1、货币服务于整个经济领域内所有的商品交易和流通,任何商品供给增长和物价上涨,都增加对货币的需求,经济各部分是不均衡和不成固定比例的。经济增长、零售、消费物价的商品统计范围很小,不能准确代表总商品供给(增长)和总物价(上涨)。比如,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31342亿元,增长13.1%,而同期商品供给中仅工业总产值就52692亿元,增长28%;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3.7%,而消费物价上涨14.7%;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44918亿元,增长11.6%,而同期仅工业总产值就76909亿元,增长26%。并且,货币需求量不仅要考虑现实的商品供给(增长),还要考虑商品的供给能力(增长),失业增加、商品供给能力闲置(增加)时,经济增长指数对此没有任何反映。这两个指数仅属于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没有反映,而股票和债券的二级市场也需要且占用着大量货币,即购买力分流。从1996年连续降息以来,股市火爆,股票数量猛增,价格猛涨,如上证指数,1996年550点,2000年上升到2000点左右,这需要大量的货币流入进行支持,大幅度增加着对货币的需求,相应减少了实体经济领域的货币供给增长,是造成实体经济货币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货币从实体经济进入虚拟经济后,很难再从虚拟经济撤回实体经济,因为赚了钱的想继续赚钱,赔钱的想捞回来,即使股市回落低迷,大多也不肯把资金撤出去。
另外,我国从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的逐步改革,市场化、货币化范围迅速扩展,也大幅度增加着货币需求量,如教育产业化、住房商品化和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的社会化改革等,都大量增加着对货币量(购买力)的需求。货币化的过程不但应包括物质产品的货币化与市场化,还应包括服务产品的货币化与市场化,既包括流量资产的货币化与市场化,也包括存量资产的货币化与市场化。因此货币化在中国的进程还远远没有结束(孙健 辛然 2002)。经济增长、零售物价指数对此没有什么反映。象大学大幅度扩招和学费猛涨,大量地增加了对货币(购买力)的需求。
2、未考虑货币流通速度V的变化。我国近些年来的货币流通速度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和货币增长不足有很大关系),从1992年的1.049下降到1998年的0.761,相应增加了对货币的需求。当然,GDP在整个货币经济中比重很小,用GDP/M2来计算V是不准确的,但经济萧条时消费倾向、投资倾向低却是不争的事实。
3、货币需求增长率也不宜由需要交易商品量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率简单相加,因(PT)= P+T+P·T, 当P和T都不小于10%时,P·T就不能忽略不计。
4、货币供给增长率大于货币需求增长率不等于货币供给增长额一定大于货币需求的增长额,还要看基数大小; 货币供给增长额大于货币需求增长额不等于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也要看基数大小。
如果货币供给增长率大于经济增长率与零售物价上涨率之和,就是货币供给增长率大于货币需求增长率,那么,这好几年累积下来,货币供给应严重过量,就应是通货膨胀,而不是通货紧缩了。所以,货币供给增长率大于经济增长率与零售物价上涨率(或消费物价指数)之和,并不等于货币供给增长率大于货币需求增长率及货币供给增长额大于货币需求增长额,更不等于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
五 结论及建议
既然需求不足的原因是货币不足,那么,扭转需求不足局面就要主要通过相应适当增加货币供给来实现。有人总担心增加货币供给会引起通货膨胀,并非没有道理,但是,如果有非货币手段能有效增加有效需求、扭转需求不足局面,会有相同的通胀风险的,(计划经济中的强制降价除外)。在由需求来拉动经济较快速增长时,完全避免物价上涨也是不可能的 。对物价上涨,既要允许其适度存在,又要防止其肆虐,要把它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货币供给增长率明显提高,但这主要并不是宏观政策措施的结果,而主要是由于外汇储备超常增加、外汇占款大量投放及其货币乘数导致的。现在,的确要适当控制货币增长率,防止货币增长率过高,但不宜转入紧缩政策。这种较高的货币增长率应保持、观察一段时间。要注意贷款增长在时间上的连续性,要避免货币增长率、贷款增长率的大起大落;也要注意贷款增长在结构上的均衡性,避免贷款增长集中在某些局部而产生结构型通红膨胀,并引致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同时要高度关注物价的涨落,必要时进行一定的物价管制,本文已分析说明,物价上涨从根本上说是有效需求的大敌。美国肯尼迪年代经济长期繁荣经验告诉我们,较高的货币增长和恰当的物价管制是保持长期强劲需求的有效方法。
六、对宏观经济学的一些反思
1、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知道,有效需求不足或过量的原因是货币不足或过量,商品供求总量均衡和货币供求均衡是一体的、不可分离的。货币供求均衡则商品供求总量上必然均衡,商品供求总量上均衡则必须货币供求均衡。不可能出?商品供求总量不均衡而货币供求均衡的情况,或相反。所以,宏观经济学教程中的IS—LM模型是错误的,因在这个模型中两者是分离的,这个模型实际上重建了两分法。
2、菲利普斯曲线是错误的。基于交易方程式MV=PT,物价P和有效需求量T是反比关系,在MV增长一定时,物价上涨的多了,商品交易量T的增长就少了,甚至会下降;进而,需求对增加就业、商品供给(能力)增长、经济增长的拉动就少了,甚至会产生反向拉动力。所以,物价上涨对就业增加、商品供给增长产生的确实是负效应,物价上涨率越高,负作用越大。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和物价上涨不存在正相关的逻辑关系,而是负相关逻辑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当然是错误的。只是在需求过量拉动经济增长时,需求对物价也有向上的拉动力,必然有物价上涨这一副产品,使就业增长和物价上涨成为一对孪生兄弟,虽然他们天生是敌人。在明显的成本推动或惯性的物价上涨中,这对兄弟就不能共存了。这就是为什么货币快速增长且进行物价管制时可以实现低失业率,如二战时的美国和短缺时代的我国,这一事实和滞胀的事实充分证明了不存在菲利普斯曲线所表达的那种逻辑关系。
3、对宏观经济管理而言,货币不是唯一重要的,但却是最重要的,因为,在货币、货币流通速度、物价、商品供给(能力)等几个变量中,对政府而言,货币最具有可控性,虽然控制它仍是有难度的,并且,可以通过控制货币量来有效地控制其他变量及整个经济。当然,本文并不说明政府在其他领域就完全应无所作为,比如通过收入政策对工资物价进行必要的干预,来辅助制止通货膨胀;进行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理顺经济关系。但对扭转有效需求不足局面而言,结构调整只能作为辅助药物,不能替代货币的主药作用。
注释:
①对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这两个名词,理论界存在争议,没有统一的定义。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本文采用当前较流行的定义即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和持续下降;本文也尽量避免使用这两个名词。
②凯恩斯在《一般均衡理论》一书中,明确将社会大众的消费需求、厂商的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等四种需求加总,称为全社会需求或有效需求。
③凯恩斯(1983)认为有效需求D=MV。
④对于物价下降刚性较大的原因有多种解释,但物价下降比物价上涨刚性大的事实是公认的,即物价上涨容易下降难。也因此,货币过量很容易被物价上涨所矫正而不再过量,甚至造成货币不足,而货币不足却很难通过物价下降被矫正,在货币不能相应膨胀的情况下,使需求长期不足。
⑤美国1933-1937年间,经济增长年均高达9%,但远未走出经济危机。
⑥ 如果通过足够规模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扩张货币政策,则不需扩张财政为先导,因央行买进政府公债等同于赤字货币化。
参考文献:
布赖恩·斯诺登和霍华德·文 ,2000:《与经济学大师对话》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8-19页 、 第13-14页
陈宗胜和向静 ,1995 :《走出滞胀的困境》,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第92页
杰拉尔德·冈德森 ,1994: 《美国经济史新编》,杨宇广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 ,第647-650页
坎贝尔·麦克康耐尔和斯坦利·布鲁伊,2000:《经济学原理·问题和政策》,陈晓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第206页
凯恩斯 ,198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徐毓??译 。 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 , 第262页
葛如江和汤涧 2003 《刚减下的“包袱”又重了》,《石家庄日报》2003年2月13日第4版 石家庄:石家庄日报出版社
刘建国,1999:《我国农户消费倾向偏低的原因分析》,《经济研究》第3期,第52-54页
米尔顿·弗里德曼 ,2000: 《弗里德曼文萃》 , 胡雪峰 、 武玉宁译。 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 第356页、 第324页
孙健 辛然 ,2002,.cn/news_detail.asp?keyno=333
篇10
关键词:贵州省;篮球运动;赛事;竞赛组织
新时期背景下,贵州省篮球运动蓬勃发展,篮球运动人才培养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随着与全国篮球运动交流活动的不断增加,逐步认识和了解贵州与全国赛事竞赛组织的差距。尤其是在贵州省参加全国篮球运动竞赛频率不断增高的前提下,如何更好的提高贵州赛事水平,成为当前体育职能部门的重要课题。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贵州省篮球运动赛事的竞赛组织为研究对象――以贵州省级篮球运动赛事为例。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贵州省篮球运动赛事的结构,竞赛的组织工作,赛事的筹备与规划等事宜进行了研究、总结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贵州省篮球赛事竞赛组织概述
随着贵州省篮球运动的推广与普及,在深入贯彻和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以来,贵州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省范围内篮球赛事积极开展。尤其是贵州省级篮球赛事接连举办,体现出篮球运动在贵州省体育运动中突出地位。
贵州省级篮球运动赛事是由省级各相关部门组织或主办,某地州市承办的篮球运动竞赛活动。例如:省运会篮球赛事、省级各行业职工篮球运动会、省大学生运动会篮球赛事、省农民篮球比赛等。
2.1.1贵州省篮球运动赛事价值
举办省级篮球运动赛事,可为主办地带来巨大的无形资产和效应。其主要价值体现如下:
全面提升主办地在全省篮球运动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及政治地位。
有力促进举办地区域经济发展。
有效促进全省篮球文化的交流与区域互动。
不断促进全省国民素质的提高。
直接促进举办地城市综合实力的向前发展。
2.1.2贵州省篮球运动赛事资源
(一)据不完全统计,贵州全省范围内较大规模的篮球运动赛事为:贵州省体育运动会篮球比赛、贵州省篮协杯篮球比赛、贵州省大学生篮球锦标赛、贵州省各行业职工篮球赛事等。以上篮球赛事的共同特点为:涉及全省范围内篮球运动赛事资源;涉及面广,影响较为深远;赛事运营较为稳定,且不断拓展各系统与行业发展。
(二)贵州省级篮球赛事竞赛组织基本形态可分为:竞赛前工作筹备期、赛前试运行期、竞赛期、竞赛后期。根据各竞赛组织形态的工作需求,比赛各阶段的整体性与各阶段完成任务的差异,可将以上基本形态需完成任务细化为:
(1)竞赛前工作筹备期
其主要任务是:确定组织机构,拟定竞赛组织方案,拟定竞赛规程,制定各项工作计划等。具体技术环节如下:
成立组织委员会、组织委员会及其职责、确立组委会组织机构
拟定竞赛组织方案,内容包括:赛事名称与目的任务、赛事的主办与承办单位、赛事的时间与地点、赛事规模、竞赛的组织机构、赛事经费预算、具体的工作步骤。
制订竞赛规程,内容包括:赛事名称、赛事目的与任务、竞赛日期与地点、参赛单位、赛事报名办法、运动员资格要求、竞赛办法、名次录取与奖励办法、裁判员与仲裁、比赛报名日期、比赛报到日期及地点、注意事项、其他需要说明的事宜。
制定并审核各项工作计划,召开赛事组委会工作会议,检查并指导相关工作。
(2)赛前试运行期
其主要工作任务是根据各项工作方案,落实和检查各项筹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运动员报名注册、赛事的竞赛编排、印发秩序册、组织裁判员培训学习、赛前试运行工作、开幕式的准备工作等。
(3)竞赛期
其主要任务是实施和检验比赛计划,完成竞赛任务,达到预期目的的实施过程。主要工作包括:开、闭幕式、组织比赛、赛会人员管理、后勤保障、比赛成绩的审核等。
(4)竞赛后期
其主要任务为:赛会场馆器材的处理、比赛成绩的认定与、赛会文字材料的整理与归档、大会经费结算与审计、竞赛总结工作、赛会表彰工作等,以及其他收尾工作。
2.2贵州省篮球赛事活动的部署与规划
赛事组织应科学、合理、有效促进篮球运动项目的发展,组织者必须在综合各方面因素,通过调查获取相关信息,争取活动组织的主动性,通过科学的验证与研究,在有关行政部门授权的前提下,组织和实施赛事活动。
本文立足贵州省情实际,从宏观、微观方面阐述如何进行赛事的部署与规划。
宏观因素:全省体育项目的竞赛周期、各项目竞赛时间的间隔、有利自然环境、强有力的设施保障、满意的安全环境等。
微观因素:竞赛规程的合理性、赛事信息的处理、赛会人员的科学管理、场馆设施的保证、赛会突发事件的处理等。
3.贵州省篮球运动赛事的特色工作与不足之处
3.1贵州省篮球运动赛事的特色工作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地区,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官方公布:贵州是多民族省份,全省范围内聚居着49个民族,属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最为密集的省份之一,各民族具有各自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鉴于少数民族在贵州的特殊地位,在举行全省范围内的篮球赛事的同时,各少数民族地区的代表队伍或者赛会,在赛事活动的组织与安排上,尽可能的体现各参赛队伍的民族特色文化。
3.2贵州篮球运动赛事竞赛组织的不足之处
近十年来,贵州省在篮球赛事竞赛组织的科研工作上,几乎停滞不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篮球运动在全省的不断普及赛事的开展,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表现出时代特征,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竞赛组织来支撑其发展,甚至在执行赛事竞赛组织工作中有所偏失,将造成贵州在赛事竞赛组织上与全国的差距不断增大。
4.结论与建议
4.1贵州省篮球赛事竞赛组织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竞赛前工作筹备期、赛前试运行期,竞赛期和竞赛后期。
4.2省级篮球赛事的筹备与开展,涉及各项综合因素,因此,需要全面、科学、合理的在综合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基础上对赛事资源进行规划。
4.3省级体育运动赛事不仅仅是体育运动项目发展与推广的问题,它应当涉及人、财、物的投入,还检验着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等。
4.4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体现是贵州体育文化的特色工作,会随着赛事的发展而发展。但贵州缺乏关于赛事竞赛工作的科研举措,长远来看,必将造成与全国在同一层面上的巨大差距。(作者单位:1.贵阳市篮球协会;2.贵阳市贵师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王子朴,杨铁黎,体育赛事类型的分类及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