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赏析范文

时间:2023-03-23 18:39: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湖心亭看雪赏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湖心亭看雪赏析

篇1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喋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著名文学家。张岱喜欢游山玩水,在文学、戏剧、音乐等方面均有很深的修养,明亡后隐居山中著书,有《石匮书》、《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琅琊文集》、《夜航船》、《快园道古》等著作传世。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叙述,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其作品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炽。《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散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晚明小品文的扛鼎之作。

在明代崇祯五年的十二月,作者住在西湖,一连下了三天的大雪,西湖中一时游人、飞鸟都没了。作者在这天更定之后,乘了小船到湖心亭去看雪,这时云雾弥漫,山水、云天一片苍茫。在湖上看到的只有长堤和模糊的湖心亭。此外就是作者乘坐的小舟和上面的几个人了。不想到了湖心亭,已有人铺毡对坐饮酒。作者在此时能遇到和自己有同样雅致的游人,自是高兴不已,连驾舟的船夫都感觉到了这一点。本文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作者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篇2

关键词:有效的;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Abstract: the dual background 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to carry out effective classroom activities, teach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inspiring students to active thinking, taking the question as the main line to organize and control the classroom teaching, the problems start, deepen the inquiry, reflection and inquiry inquiry. Combine the problem solving and the learning of new knowledge, to solve their problems and summarize the mathematical knowledge together, to solve the problem as an 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efficient classroom. We know, effective classroom questioning can enhanc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stimulate interest in learning, inspire students thinking, training students ability and education function. Therefore, we should build efficient teaching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skills and effectiveness largely depends on the teachers' questioning.

Keywords: effective; classroom questioning;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它主要是通过师生在课堂上的提问与回答的互动,让学生获得普遍进步,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有效的提问能驾驭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既能让学生有所悟、有所获,又能使学生感受到一种身心的愉悦和享受,从而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有效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笔者认为教师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控制“度”,化难为易

语文是丰富多彩的,课堂是复杂多变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剖析教学内容,在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学情,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找准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精心设计问题。提问力求表述清楚、详实、准确,切忌笼统、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要让学生感到所提出的问题既不是高不可攀,又不能唾手可得;对一些繁难复杂的问题,可转化为一系列小问题、浅问题,或以旧探新,或铺路搭桥,或触类旁通,以平缓坡度,化难为易,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到问题的中心。这样既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才会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时,对文本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学生很容易找到,要翻译这些句子也并非难事,如果将问题设计为:“文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有哪些?将这些句子翻译过来?”学生会很快答出,问题没有难度,没有了思考的空间,也就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培养能力,那么稍作改动,变为“请用优美的语言创造性翻译文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在思考时就要先想一想哪些句子是描写桃花林美景的,然后才能思考下一步如何作答。这样的提问既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又适合中考出题的方向,这样的课堂提问势必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把握“量”,循序渐进

语文课的内容多而杂,要在四十五分钟内让学生理解消化,作为引线作用的提问,就要注意处理好“量”的问题。过去不少课堂是一问到底,表面上显得热热闹闹、气氛活跃,而实质上收效甚微、误人误己。要避免这种误区,就要问得适时,问得巧妙,问得有趣,问得有价值,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点拨作用。一节好的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当然不能解决问题,提得过多过繁又会会让学生有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既科学又系统的提问,做到有的放矢,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适时、适量,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培养学生思维和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陋室铭》一课教学中,可设计以下问题:“从文题看,本文采用什么写法?所托之物是什么?所言之志又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借助对陋室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志趣的?”在这样的诱导下,一般学生都会认真阅读,积极思维,考虑怎样把自己的理解归纳总结,并清楚地表达出来。抓住文题牵一发而动全身,问题明了而思路清晰,由浅入深,有的放矢,学生完全可以顺着课题这一线索,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主旨以及写作方法,收到预期效果。《湖心亭看雪》可以设计这样一组问题:“谁去湖心亭看雪?看到什么样的雪景?看雪中有着怎样的奇遇?为什么要在看雪中写奇遇?”只是这样几个问题,便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文章写什么,为什么写,又不让学生有茫然的感觉,因为这样的问题有明确的指向,意在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结构——赏雪、奇遇,同时去深入思考作者所表达的“痴”的深层含义。避免了繁琐而简单的提问,又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其实教师在备课时只要认真挖掘教材,吃透教材的精髓,精心设计有效问题,力争做到少而精,就能让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三、讲究“法”,面向全体

首先,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全方位兼顾。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既要让优等生“吃得好”,又让后进生“吃得饱”,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变换不同的角度,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充分自如的展现自己。如教《湖心亭看雪》一课,我就因人而异,为差一点的学生提问:“谁去看雪?看到了怎样的雪景?湖心亭上有怎样的奇遇?”中等水平的学生可回答的问题:“作者是如何描写雪景的?对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做赏析。”有能力的同学则思考:“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对于古代文人雅士的遗世独立你有怎样的看法?结合实际例子加以阐述。”整堂课的教学气氛活跃,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都有表现的机会。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也会激发更高的欲望,当他们的表达欲望,表现欲望都被激发,我们的教学就达到了目的。提问要得法,还必须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提问的内容要新颖别致,对学生熟知的内容,要注意变换角度,使之有新鲜感,这样就能激起他们的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提问的形式要不断变化,如整堂课采用形式单一的提问,就会使学生感到乏味,造成学习上的“疲倦”,从而失去有意注意,使教学的效度下降,甚至趋向无效。

四、动以以“情”,因势利导

篇3

从教十几年,我越来越重视课堂上提问的技巧。下面结合具体的做法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心得和体会。

一、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简单明了,少设障碍

问题提出来,一定让学生听了后心里清楚明白,做到有问就能答。但简单并不代表随意,问题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有明确的目的性。我在讲茨威格的《托尔斯泰》时,第一目标是让学生提炼文章的基本内容。于是,我让他们在课上快速浏览文章(早读早已经通读过),并设置了一个问题:请找出每一段的中心词或关键句。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但要答准了并不容易。读完后,我让大家三四个人一组进行讨论。之后,我们一起逐段地汇总,很快得到了一致的答案。各段内容提炼完毕,文章的脉络也就一目了然,接下来的教学任务也进行得非常顺利。在讲《我的母亲》这课时,我提问了一个非常简单而又目的性很强的问题:“哪些段落以写‘我’为主,哪些段落以写母亲为主?”只要稍微用心,学生就能回答出来,我接连问了两个学生,答案完全一致。这为概括母亲的事迹、分析母亲的形象开了个好头。

二、课堂提问,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还应该训练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发散性思维

一名有经验的教师,在教课时会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让学生的视野开阔起来,思维活跃起来。我讲《桃花源记》时,大家认识到:作者对社会现实不满,他通过文章表达了远离战争,远离压迫,追求一种自由、幸福、安定的生活的愿望。我就此发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有不少学生都说不愿意。我让他们说说理由,这样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多数学生认为,我们应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不应该回避存在的问题。在讲《托尔斯泰》的第二节课时,我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让你来描写一个人物的外貌,都应该写哪些内容,按什么样的顺序编排,哪些内容是最重要的?”对于这个问题,学生讨论很激烈。停止讨论后,我让一些学生回答,虽然有的能说到点上,有的说不到点上,但他们的思维都打开了。经过大家的评判,我们归纳了人物外貌描写要注意的几个要点。下课时,我布置了人物外貌片段描写的作业。作业收上来后,我发现学生写得非常好,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

三、提问时,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

在讲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时,我问学生:“有哪些同学去过苏州园林呢?”有三四位学生举起了手。我分别让一位女同学和一位男同学来谈谈对苏州园林的印象。女孩子语言表达稍好些,能笼统地说出一些印象。可男孩子站起来后,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只是觉得好。我并不着急,耐心地一步一步引导他。我问他“苏州园林面积大不大”?他说“不大”;我又问他“园林中是不是都有假山和水”?他回答说“都有”;我接着问他,“园林中是不是植物很多,常能看到盛开的花”?他说“是”;最后我问他,“你对苏州园林的门和窗有什么印象”?他说“有很多不同的形状,圆的、菱形的、方的等等”。引导完后,我说:“好,那你把我们刚才说的内容概括一下吧。”这位男同学终于说出了对苏州园林的具体印象。

四、提出的问题要注意连续性,一环扣一环,逐步地加深

如我在讲的《我的母亲》时,先提出了“哪些段落以写‘我’为主,哪些段落以写母亲为主?”这个问题。问题解决后,我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从写“我”的段落中概括我童年的生活经历,从写母亲的段落中概括发生在母亲身上的事。解决了第二个问题之后,随即又抛出第三个问题:文章为什么先写我,再写母亲?这三个问题一步一步加深。随着问题的一个个解决,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也越来越透彻。

五、在提问时,要面向全体,全方位兼顾

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并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都能充分展现自己。讲《湖心亭看雪》这一课时,我对基础差的学生提的问题是:谁去看雪?看到了怎样的雪景?湖心亭上有什么样的奇遇?对于中等生,我的问题是:作者是如何描写雪景的?找出生动形象的描写句进行赏析。对能力高的学生,我就问: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结合实际例子加以阐述。采用这样的提问方式,整堂课的气氛非常活跃,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都有表现的机会。当然,提问的形式要不断变化,如果整堂课采用形式单一的提问,就会使学生感到乏味,造成学习上的“疲倦”,从而使教学的效果下降。

六、将提问当做活跃课堂气氛的手段

篇4

一、一导二读、三悟四拓展

1.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趣味性为导入点,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导语的设计更要有新意,学习油然而生,例如:可采用诗文导入式,可以是与课文同一话题的入教学《记承天寺夜游》,先让学生吟诵有关月亮的诗文,《湖心亭看雪》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导入可以是同一作家的作品,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可以从他的《饮酒》导入,陆游的《游山西村》可以从《示儿》引入这乃是由教师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创设的氛围,在与学生走进共同创设的大情境,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2.一读二问三再读、读读问问义自明。

古往今来学习语文的经验就是大量的熟读、背诵。这种经验适合语文学习,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历史证明是可行之有效的号方法。历代学者教育家有许多论诵读得经验之谈。古人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道出了读得作用及其重要意义。叶圣陶先生《在中国文学习法》中说“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读也是读”。巴金曾说过“现在有两百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了……这么多东西至少使我明白,所谓文章是怎么一回事了”。大量的熟读、背诵。让学生“入乎其内”,如入无人之境地诵读,众所周知,诵读是我国古代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方法,诵读这种读书方法,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齐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段、篇,到语音语意,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韵味的全面感知。学生在反复诵读之中潜心涵泳,感受节奏,疏通文脉,明悟作品的思想感情。领略作品的韵味意境。久之,就会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形成灵敏的文言语感。

3.发挥想象与联想,会感悟。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鼓励他们想象与联想,文言文教学正是如此,鼓励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对课文中的某些情节进行合理想象。并用语言把阅读感受描绘出来。使之生动形象。如学习苏轼的《赤壁赋》重点要引导学生理解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究作者的感情是怎样有乐入悲,及怎样转悲为喜的,学生就会对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感情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另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去深入体会这篇文章景、情、理的交融,及语言运用的妙处。

4.拓展延伸

教材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新课标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们也尝试着去做,是事实表明,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还加强了协调沟通的能力。其次,教师要及时归纳总结有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获得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例如: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虚词和实词的解释,是教学中得一个重点。若不讲究方法,让学生机械的死记硬背,文言文教学就非常被动。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主题或协助法的理解掌握。而且同时贯穿了名篇赏析,有一举两得之效。

二、效果反思

1.学习反馈

按照以上的学习方法学两个单元的文言文以后,我对本班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大部分的学生喜欢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疏通文意,这表明 学生喜欢主动学习并有效,当让,通过调查也了解到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不足之处。如课外文言文的阅读面较窄,而学生对文言文的一些困惑和想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篇5

【技法点拨】

技法一:停顿断句――把握原则找规律,理解句意是关键。

本考点主要考查对文言语句朗读节奏的准确把握,考题形式大致为朗读停顿和断句加标点两大类,一般情况下以客观选择题或主观划分题两种题型呈现,往往是主观试题较多,难度大,得分低。备战此考点,我们可运用如下方略。

(1)准确朗读,把握句读。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基本要求,也是理解、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义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然后采用猜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连词成句,以了解整个句子的基本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表情达意进行节奏划分。

(2)总结规律,做好停顿。

给文言语句加标点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通读全文,明其大意。这是正确加标点的基础。第二步:断句。准确断句可以为加标点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步:加标点。句中停顿根据句子结构加的标点通常有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句末停顿根据句式加的标点通常有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例1(2014年湖北鄂州卷)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语义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

B.盖/余之勤 /且艰若此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而安陵/以五千里之地/存者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对古代散文语句朗读节奏的划分,要求找出有误的一项,属于客观选择题。解答时,须根据古文的朗读停顿规律,熟读精思,辨清词义,明确句子的语法结构,并依此确定语句停顿。该题中的四个句子均来自课内,都不是诗句,不存在对偶的问题,只能作结构或意义上的划分,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或不改变原句的意思来加以判别。

【参考答案】B

例2(2014年广东卷)用三条“/”给下列句子断句。

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解题指津】本题也是考查对古代散文语句朗读节奏的划分,但属于主观划分题。该题表面考查的是文言句的朗读节奏的划分,但是却依托于文句在文段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实际上是将文言句的朗读与简单文言词句的阅读理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考查。因此,断句的前提就是正确理解文意,在此基础上,根据文言语句停顿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作出准确的划分。

【参考答案】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技法二:词语释义――系统梳理重归纳,瞻前顾后看语境。

本考点主要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和理解,我们要系统梳理、重点掌握常见实词的词义,尤其要注意积累和理解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古音通假等文言现象。文言虚词则要重点掌握一些常用虚词的不同用法,达到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备战此考点,我们可运用如下方略。

(1)迁移课内所学。应力求做到两点:①以“本”为本。前一个“本”指课文,后一个“本”指根本,这里强调一定要把有限精力用在“认真读好教科书”上。②要瞻前顾后,结合语境准确理解文中字、词、句的含义,特别要注意文章中的注释、重要的词句及一些有深意的句子。

(2)掌握解题技巧。可以应用三法:①与现代汉语比较,推敲文言词义。②分析字形,引申文言词义。③利用成语,类推文言词义。

例3(2014年湖北武汉卷)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上慢侮人故

慢:轻慢

B.然上高此四人

高:重视

C.吕后如其计

如:依照

D.愈欲易太子

易:轻视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要求找出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一般来说,文言实词考查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音通假、词类活用等几个方面,而考查的实词往往在课内学过,因此可根据平时的积累来解答。该题中四个选项的词均为初中接触过的词义,解答此题,须找到选项对应的文中原句,将选项意思代入原文进行检验,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D

例4(2014年湖北武汉卷)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此难以口舌争也”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塞忠谏之路也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皆以美于徐公

D.醒能述以文者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要求找出与例句中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该题中的各选项也都来自课内,辨析时,应根据该词在句中的位置以及词语间的相互关系,弄清它的词性和意义。解答此题,可先确定题干中的“以”是介词“用”的意思,再找到一致的选项。

【参考答案】D

技法三:理解翻译――认真揣摩多训练,大胆表述展个性。

本考点主要考查对文言文阅读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要求考生能把握课标所规定的文言文基本篇目的内容,并根据已掌握的文言文知识阅读浅易的课外文言文,能按要求概括其主要内容;能按要求翻译文言语句;能评价作者的观点;能对古诗文作初步赏析。备战此考点,可采用如下方略。

(1)重点培养理解能力。大家平常就要切实读懂教科书上的文言课文,认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逐步形成一定的文言语感。

(2)强化训练,熟悉题型。即通过强化性训练,把握试题的题型设置、解答的思路以及技巧。

(3)大胆表述,展现自我。解答主观开放性的语言表述题时,要拓展思路,善于联系自己以往的经验,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要敢于对人物、事件、作者态度发表自己的评价意见,力求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例5(2014年江苏苏州卷)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 )

A.能谤讥于市朝

B.今诸生学于太学

C.相与步于中庭

D.积于今六十岁矣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正确判断并理解文言句式,要求找出不是倒装句的一项。解答时,首先应看清题干要求,然后弄清文言倒装句式的特点和形式,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筛选。一般来说,文言文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和定语后置几种形式,据此,则不难作出选择。

【参考答案】D

例6(2014年湖北宜昌卷)翻译“乙文”(林纾《湖之鱼》)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大意,然后根据上下文以及该句中的关键词来理解句意,翻译时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可遵循“解词―串意―顺意”三大步骤,即首先解读重点的词语,明确其含义和用法,然后将一个个、一组组词串联起来,形成句意,最后把整个语意通顺、连贯、明白地表达出来。

【参考答案】(如果)不趁着他人频频下食的时机而离去,能够脱钩而游走的又有几个(多少)呢?

例7(2014年湖北武汉卷)下列对本文(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留侯认为请出四位老者为太子效力,就有助于阻止高帝废黜太子。

B.叔孙太傅引用古今事例,甚至以死相争来阻止高帝废黜太子,但未能成功。

C.因太子不爱钱财,仁厚孝顺,礼贤下士,四位老者才答应出山为其效力。

D.高帝认为太子“羽翼已成”,是因为他已感觉到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命。

【解题指津】本题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找出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解答时,首先须整体速读选文,力求初步感知全文内容,然后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辨识。值得提醒的是,要找到文中每个选项对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重点字眼的正确与否,如原文中的“不爱金帛”并非指太子,而是指吕后,与C选项中所说太子“不爱钱财”不符,可见该项对文章理解有误。

【参考答案】C

例8(2014年江西南昌卷)这篇文章(张岱《湖心亭看雪》)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

【解题指津】本题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和人物情感的把握,解答时,应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抓住精要词句,进行细节品读,以把握文章的要旨。该题选文出自课内,对全文大意的把握应该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可抓住文中对湖心亭雪景“白描”的句子以及对“赏雪人”行为动作及语言的描写来作答。

【参考答案】奇景“奇”在:万籁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痴人“痴”在:不顾天寒地冻,独往赏雪,醉心于雪景,闲情雅趣异于常人。(大意相同即可)

技法四:名句记诵――用心识记常总结,善于思考勤动手。

针对中考“诗文默写与运用”试题的考查类型及趋势,我们可运用如下方略备战此考点。

(1)注重平时积累。诗文的积累不仅要掌握课本中要求背诵的篇目,还应将学习范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注重一些名诗文中的经典句子的积累。提倡理解性背诵,通过理解诗文的背景、主题和表达等各方面内容,达到识记的最佳效果。

(2)经常归纳总结。积累诗文时,可以从异同两大方面来进行总结,即对诗文的内容、语言、主题、作者以及创作时代等各方面进行归类比较,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反复进行记忆。

(3)善用脑,勤动手。一定要加强诗文中字词基本功的学习,勤于动手,将每一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烂熟于心,避免出错。

例9(2014年湖北宜昌卷)积累链接:鱼儿,是可爱的小动物,《小石潭记》中也有精彩的描写。请将下面的语句补充完整: , ,往来翕忽。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对古文名句的记诵和默写,内容是课内要求背诵的篇目。解答时,可调动平时的记诵积累来作答。对于这类记忆性默写的题目,如果平时注重积累,那么根据提示补写上句或下句,是比较容易的,但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添字、漏字,或者张冠李戴的现象。

【参考答案】怡然不动 尔远逝

例10(2014年四川南充卷)“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对古诗词名句的赏析,虽出自课内,但对于初中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时,快速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写作背景是解题的关键,也是鉴赏的基础。此外,还应掌握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分析诗歌意象并把握形象,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发现作者观点,触摸诗人灵魂。

【参考答案】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意象”角度赏析,如“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可以从修辞角度赏析,如对仗的工整,音调谐婉,具有音乐美。

【特别提醒】

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从文言文整体阅读的考查题型来看,除了上述五个方面的常考题型和基本的应考技法外,还有如下两个命题走向很值得大家重视和关注。

其一,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

命题者一般选择的是体裁相同、主题类似或是出自同一作者的文章,也有体裁不同、主题类似的一诗一文,这种题型既注重考查学生对课内知识记诵积累的过程,又注重在迁移比较中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这种题型除了对字词的考查外,更多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性考查,包括句意、段意及篇意以及表现手法的分析等,特别是一些鼓励创新的开放性试题在文言文阅读中的出现,受到考生的普遍欢迎。解答此类题型,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应该不是难事。对于课内的诗文我们只须细心检索平时的积累即可。对于课外诗文,我们先要读懂它,力求找出它与课内材料的异同点。阅读时应注意留心参考文后的相关注释,还应最大限度地调动课内相关的知识储备,这些“注释”和“积累”往往是我们得以顺畅解答问题的“钥匙”和“法宝”。

其二,取材课外的古诗文阅读。

这些阅读材料大多篇幅短小,语言浅易;文体以人物传记、寓言故事、小议论文或是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的山水游记为主。内容多为讲述古代名臣良将的事迹,表现官员勤政为民、廉洁奉公或刚直不阿、执法如山的品行;要么是反映古人尊老爱幼、诚心待人的美德;要么描写古人登高览胜、抒发理想抱负等。课外古诗文阅读题在当前的中考命题中,越来越受到各地命题专家的青睐。由于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立足课内,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考查学生初步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要解答好这类题目,既要加强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把握及知识的积累,又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思路。准确解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需把握好“读、思、联、结”四个字。

【强化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③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①第:只管。②鬻():卖。③茔():墓地。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不久)

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遗留)

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到,往)

D.使得至前陈曲直(陈述)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3.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

【答案解析】

该文言文阅读取材于课外,内容为讲述古代名臣包拯的事迹。命题者共设置了3道考题,考查内容包括词语释义、句子翻译、人物分析等方面,兼顾了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第1题考查对文言实词意义的理解与辨识,加点的四个文言词语都属于“一词多义”现象,也是教材中常见的词语,只要搜索记忆储存,并结合语境解答即可。

【参考答案】B(“遗”应解释为“馈赠”)

第2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这两句都可以采用对应法来翻译,即先把文言句的每一个字解释出来,然后用顺畅的语言连接起来。翻译时,第①句要重点落实“惮”的意思;第②句要重点落实“辞色”的意思。

【参考答案】(1)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害怕他。(2)(他)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

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091-02

古诗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笔者粗略统计发现,在初中阶段,人教版语文教材共有古诗词曲90余篇,古文40余篇,占据了教材内容的三分之一。这些古诗文有着深刻隽永的内涵、言简意丰的语言、丰富饱满的情感、灵巧多样的写作手法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因此,教师在教学古诗文时必须改变以往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有意识地以“积累、感悟和运用”和“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为教学目标,转变教学策略。

一、变“死记硬背”为吟咏诵读

有的教师认为,在教学古诗文时,只要学生会读、会背课文,记住译文就行了,这样的教学容易造成学生的个性理解和独特体验无法融入教学过程,教学被简单地处理成了对古诗文的背诵。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对精美的语言文字的诵读和品味,忽略对丰富的思想情感的理解以及对灵活多样的写作手法的运用,削弱了诵读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对诵读古诗文就会产生厌倦情绪,造成教学的低效。

我国著名学者梁实秋先生说:“古诗文不仅供阅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吟,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这样才能陶冶性情。”学生反复吟咏古诗文不但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而且能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以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爱莲说》为例,笔者改变了以往让学生独自背诵课文的做法,采取吟诵法进行教学,师生共同在幽雅的乐曲中声情并茂地吟诵,引导学生想象莲花的形象:莲之生长及高贵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之体态香味――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莲之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学生从莲之形象体会到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通过转变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很快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目标,不仅理解了文章的内容,还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变“一味灌输”为学法指导

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依赖教参的现象较为严重,开展教学活动过程简单机械,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经据典,翻译到位,学生在课堂中奋笔疾书,在课本的空白处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注解,但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这种一味注重灌输的“说文解字”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当做灌装文言文知识的容器,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造成了古诗文教学水平低下。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古诗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养成阅读古诗文的良好习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法指导。①指导学生学会读注解。古诗文言简意丰,即使是有一定文学功底的人在阅读时也需要借助注释。初中生只要认真阅读课文中给出的注释,就能解决古诗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的读音及含义,这样在阅读古诗文时才能达到“了解内容”这个学习目标。②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除了看注释,在遇到疑难问题时,还应动手查阅工具书。使用工具书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因此,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还要勤查工具书,如掌握《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说文解字》的使用方法。③指导学生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在学习古诗文时,教师应该引导和鼓励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大胆地质疑,在质疑、思考和探究中深入解读文本,从而理解文本的内涵。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桃花源记》最后一段“寻找桃花源”时,笔者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是刘子骥去找桃花源?他为什么“欣然规往”?他寻找桃花源最后“未果”,“后遂无问津者”,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对此,笔者让全班学生进行探究,最后得出结论:文中的最后一段是虚写,说刘子骥“欣然规往”,带给好奇的读者希望,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这样一来,学生就能理解“桃花源”这个地方是作者虚构的,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理想。通过对课文的质疑和探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更深刻,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变“重言轻文”为文言并重

有的教师在教学古诗文时,习惯于把对字、词、句的理解和翻译作为教学目标,试图做到字字落实、句句过关,而忽视了古诗文的“文”与“言”的关系,走入了重言轻文的教学误区。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将初中古诗文的教从对“字词”的教学转变为对“文”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掌握作者采用的写作手法,对作品给出合理恰当地评价,让学生在掌握语言表达技巧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受到教育。比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五柳先生传》时,学生在疏通课文、理解文意之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即读了“ ”(原文),我看到了一个 的五柳先生。有的学生说:“读了‘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我看到了一个不为功名利禄动心、守志不阿的五柳先生。”有的学生说:“读了‘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看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有的学生说:“读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我看到了一个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五柳先生。”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掌握了文言词句的含义,还在品味赏析文本的基础上,透过字词的表面含义体会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品质,从深层次上挖掘了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将“文”与“言”割裂开来,而要将二者联系起来,避免出现重言轻文或重文轻言的现象,而要做到文言并重。

四、变“架空分析”为主动参与

有的教师在教学时重言轻文,只注重学生对字词的解释,忽视了学生对古诗文的整体感知、对作者思想情感的体会、对文章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这种架空分析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古诗文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的方法是,变教师的架空分析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①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师的架空分析变成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②营造轻松、民主、快乐的学习氛围。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课中,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工具书,对照文中的注释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做到尽量少讲,只对学习重点、课文难点加以点拨和指导;课后,教师从学生作业的反馈信息中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存在的盲点、弱点,并给予释疑。③鼓励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学习被动的情况,原因在于学生习惯于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缺乏学习自信。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条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以教学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文《唐雎不辱使命》为例,由于课文生字词比较少,笔者采取了让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如4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可以向其他小组提出问题,如问题可以是关于字、词、句的,也可以是关于文章内容的,还可以是关于文章的写作方法的。各小组之间互相合作,学生全员参与,各抒己见,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围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五、变“题海大战”为活动体验

为了巩固古诗文的学习效果,有的教师往往采用题海战术的方式,通过让学生反复做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学生对此较为反感,若能适当地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课文,将有利于学生对古诗文的把握。比如,记忆古诗文时,可以利用“画”“唱”“对”“演”等活动方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记忆古诗文。比如,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使至塞上》时,文中的句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大漠美丽的风光,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根据诗的意境,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来理解诗句。再如,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学唱歌曲来记忆课文。又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孙权劝》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体验的方式来理解和记忆课文。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古诗文诵读比赛、古诗文研讨会、古诗鉴赏会等活动,让学生受到“实战”锻炼,从而激发学习热情。

六、从“课内学习”走向课外积累

要真正学好古诗文,学习教材中的几十首古诗文还远远不够,教师要给学生推荐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古诗文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开阔眼界,拓展思维。例如,学习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童趣》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沈复的《浮生六记》;学习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孙权劝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伤仲永》进行对比阅读,同时推荐有关“勤学”故事的文章给学生阅读,如《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韦编三绝》等。在扩大学生阅读面的基础上,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例如,学习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湖心亭看雪》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本课与已经学过柳宗元的《江雪》进行对比阅读,体会文章在描法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学习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口技》时,可以与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进行整合,了解我国戏曲的基本常识、主要特点和艺术风格等。这种将课内知识与课外阅读材料相整合的做法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拓学生的视野,挖掘学生的阅读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