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23 18:39: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篇1

针对上述现状,本文试图将叙事学中的叙述视角理论引入初中语文小说的阅读教学,期待它对文本的解读产生独到效果,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说的阅读方法。

一、叙事视角概念的引入

小说是叙事性作品中的一种。叙事就是讲故事,它涉及到怎么讲的问题,也就是看故事的人关心的故事是以何种角度叙述出来的问题。在叙事学理论中,就是所谓的视角。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认为“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热奈特将视角称为“聚焦”,叙事视角是指“叙事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即叙述人站在怎么样的位置上讲述故事或叙事角度是随着哪个人物的视点而变化的。”视角在小说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因为“在整个复杂的小说写作技巧中,视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依据聚焦模式的不同,热奈特将聚焦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零聚焦”指无固定观察角度的全知叙述,又称全聚焦。其特点是叙事者所掌握的情况不仅涉及到故事中的任何一个人物的现实情况,他还能知道他们的过去和未来,甚至知道人物的内心感受。“内聚焦”是指叙事者在作品中担当角色,他只能叙述他所看到的,描写他所感觉到的,其特点是叙述者仅说出某个人物知道的情况。叙事者知道多少,读者就知道多少。“外聚焦”,仅从外部客观观察人物的言行,不透视人物的内心。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的是零聚焦叙事和内聚焦叙事。

二、教材中课文的举例分析

《孔乙己》是鲁迅的经典之作。对于《孔乙己》的教学设计,大多数老师将教学目标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孔乙己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以此探讨出他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感受病态社会的冷漠;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文章用词的准确。除了上述教学切入点,还可以考虑从叙述视角的选择上,探究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孔乙己》一文讲述了小伙计回忆二十多年前在咸亨酒店当小伙计时,见证孔乙己到店饮酒,偷窃,被打折腿,欠账,死亡的遭遇。文中的“我”――小伙计,是这篇小说的叙述者。他被人介绍来咸亨酒店做事,“样子太傻”伺候不了长衫主顾。掌柜让他管羼水的活,老实的他这活做的也不得老板的心,一降再降,最后只得管温酒的工作。当时小伙计年少心善、不谙世事,从他的角度讲述孔乙己的故事,是作者的匠心独运。

解读文本时,教师可以围绕叙事视角设计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文章是以谁的口吻来叙述故事的发展?“我”――咸亨酒店中的一个小伙计。第二,除了小伙计,鲁迅还可以选择谁来讲述孔乙己的故事?讲出的故事是否一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展开想象来替换人物视角,让学生思考酒店掌柜、酒客或孔乙己本人叙述故事的差异,在比较中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从而领会小伙计叙事视角的妙处。若选择掌柜或酒客作为叙述者来改写文章,情节大多的是描写掌柜或酒客嘲笑诋毁孔乙己,表现出的是掌柜的势利,酒客的冷默和孔乙己的可悲。

若选择孔乙己本人来当故事的叙述者,可以对孔乙己为什么没有取得功名,被打断腿之后如何生活,面对别人的嘲笑心理活动是怎样的……进行全面而详细地叙述,但这样叙述都是以孔乙己作为描写对象,是以孔乙己一个单一视点的形象出现。鲁迅认为:在中国,不单是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吃人”,而且千百年的习惯势力所形成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制造着“吃人”的悲剧。后者在鲁迅看来更可怕、更可悲。因此,在作品故事主人公的周围总要安排一些“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构成一种社会环境、社会氛围。在众目睽睽之下,在与社会的关系中来展现主人公的悲剧,从而形成一种“看/被看”的叙述模式。因此,不能将孔乙己本人作为故事的叙述者。

以小伙计为故事的叙述者,一方面,他作为酒店中人,他可以全面地掌握孔乙己和掌柜、酒客的言行。另一方面,小伙计与“我”、孔乙己、掌柜及酒客间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可以相对冷静地观察周围发生的事,讲述故事。最初,小伙计看待孔乙己相对客观。随着故事的推进,小伙计也慢慢参与到了折磨孔乙己的过程中。在众人问孔乙己为什么没有取得功名,孔乙己之乎者也的回答中,“我”和众人一样笑起来;当百无聊赖的孔乙己主动和我“攀谈”,想寻找一点心灵安慰时,“我”先是应付,继而“不耐烦,懒懒地答他”,到最后“努着嘴走远”了。可见,小伙计已被周围的人同化,与那些麻木、冷漠的酒客并无区别。年仅十二岁的孩童都沾染了封建社会的不良习气,孔乙己悲剧的发生也就不可避免了。不但是封建社会对孔乙己造成了伤害,人与人之间的嘲讽和冷漠也造成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这在无形中深化了对小说主题的把握。

三、课外语段的阅读运用

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通^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态度的描述,揭示了菲利普夫妇虚荣的丑态,表达了作者对于勒的同情和怜悯,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教师在对《我的叔叔于勒》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把教学目标定位为:分角色朗读,分析人物形象,理清情节,解读主题。

以《孔乙己》为例进行了叙事视角的分析后,利用课外语段《我的叔叔于勒》进行儿童叙事视角的艺术效果探究,可以让学生做到对叙事视角的学以致用。

《我的叔叔于勒》是由“我”――若瑟夫来讲“我的叔叔于勒”的故事。若瑟夫是菲利普夫妇的儿子,是于勒的亲侄子。从若瑟夫的角度出发,存在有以下几种关系:若瑟夫父母眼中的于勒、若瑟夫眼中的父母、若瑟夫眼中的叔叔。若瑟夫父母眼中的于勒是一个“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贼、讨饭的、正直、有良心、有办法”的人。“钱”是菲利普夫妇评价于勒的唯一标准。菲利普夫妇的势利、无情,体现了成人世界人与人之间被异化的金钱关系:只追求金钱和利益,亲情根本不值一提。从这点出发,菲利普夫妇的行为让人觉得可恨。但当我们走进菲利普夫妇的家庭,就会发现他们不认于勒也是无奈之举。原本贫穷的家庭,会因为于勒的回来,生活变得更拮据,女儿的婚事也会受到连累。菲利普夫妇看似无情的表现其实包含着生活的情非得已。贫困的生活使菲利普夫妇只能做出那样的选择。作者站在若瑟夫这个视角来展开叙事,可以看出莫泊桑对菲利普夫妇并非只是批判,而是一种理解和悲悯。

若瑟夫在个贫穷的家庭中,知道父母生活的艰辛。他在心里认了叔叔,给了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体现出他对叔叔的同情。成人那缺少的同情心在孩子的心中存在。这样的对比,不但是对世态人情的嘲讽,还寄予了作者对下一代人的期望,希望人与人之间多一份关爱与温情。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从于勒、菲利普和菲利普的妻子这几个角度叙述故事,体会到于勒对往事的忏悔和有家不能回的辛酸,菲利普夫妇的爱慕虚荣和势利冷漠。通过对不同叙事视角的表达效果对比,学生可以归纳出选择若瑟夫这个儿童视角讲述故事,若瑟夫不仅看得到“我”的叔叔于勒老年时的穷途潦倒,还能看到“我”父母在亲情面前的表现,是最容易进入作者内心世界,把握小说主旨的一条途径。

四、结语

从叙事视角的角度解读小说,并不是完全脱离人物、情节、环境这些要素,而是从叙事学的角度把这些因素糅合在一起,在保证作品完整性的基础上,于无形中带动学生对小说人物、情节、主题等进行深入的赏析。叙事视角的解读是对传统小说教学模式的补充。尽管不是所有入选教材的小说都能运用这种理论展开教学,但这样的尝试可以为小说教学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钱理群.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解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4]赵有芳.叙事学理论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3.

[5]张敏.《孔乙己》的教学解读和教学建议[D].上海师范大学,2015.

[6]潘颖.《我的叔叔于勒》十年教学设计流变的反思[J].现代语文,2015,(11).

篇2

高质量的启发手段能引领学生迅速进入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用“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课堂提问启发学生、用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用丰富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用巧妙的对比教学设计启发学生,从而引导学生从浅层阅读走向深层阅读,提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促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中学语文;启发;阅读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教师不能错误地解读为放手不管、放任自流。对话,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阅读教学新常态,而高质量的启发手段往往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对话的重要手段。

一、用“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课堂提问启发学生

满堂问使学生的思维倍受束缚,让人讨厌,满堂的无用提问更是让人痛恨。语文教师应当善于提炼问题,追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有用提问,为学生进入文本打开一个突破口[1]。如在教学《沁园春•雪》的上片时,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能否把“惟余莽莽”一句改为“一片莽莽”;二是能否把“顿失滔滔”改为“失去滔滔”。教学下片时,笔者没有像往常那样提问“词的下片围绕哪一个字来展开?”而是提问学生:“能否把‘惜’字改成‘昔’字?”通过这些独具匠心的提问,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思考和讨论当中,从而启发学生理解诗人融情于景、感叹冰雪威力、暗讽各朝帝王、表达革命信心的思想感情。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文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一句,充分展现了齐王虚心纳谏,虚怀若谷的形象特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点呢?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同学们,这句话能否改为:‘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下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上赏’,为什么?”这一提问,课堂马上热闹起来,经过反复的讨论,学生终于明白,这上、中、下三等的奖赏是按照进谏的风险系数来划分的,当面指责过错,给予上等的奖赏,表现了齐王敢于直面批评的广博胸怀。

二、用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启发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2]。语言学习是一个“习得”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语言学习是达不到目的的。“满堂灌”“满堂问”之所以收效甚微,就是因为它从根本上违背了语文教学规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其通过语言实践来获得启发[3]。如学生在解答上文提到的“惟余莽莽”能否改写成“一片莽莽”这个问题时始终摸不着北,这时笔者并没有急于讲解,而是马上要求学生用“惟余”一词造句,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明白“惟余”一词蕴含着诗人惊讶、感叹的情绪。中学教材中古诗文的篇目较多,古诗文教学更应尊重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注重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感悟。

三、用丰富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

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相联系。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4]认为,进入文本的标志是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读出自己,强调的就是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联系,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如在教学《故乡》一文,笔者在讲完少年闰土这一部分的时候,特意让学生谈谈假如自己遇上了多年没见的好朋友,会怎么接待他?学生畅所欲言,气氛热烈。这时笔者突然话锋一转:“闰土像你们说的那样做了吗?闰土的哪一句话最让‘迅哥儿’伤心?”学生各抒己见,体会到了“迅哥儿”面对友谊破灭、故乡不再有梦幻色彩的伤心失落。

四、用巧妙的对比教学设计启发学生

在日常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一次成功的对比教学往往能让学生恍然大悟,从而事半功倍。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学生不能理解课题的言外之意,笔者就把课题改为“于勒”和“叔叔于勒”,让学生与原来的课题相对比,这时学生理解了课题强调的是“我的”二字,从而明白,课题是在讽刺菲利普夫妇。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时,笔者让学生把安陵君“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与唐雎“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相对比,让大家体会唐雎的从容镇定、态度坚决;还让学生把秦王前后的语气变化相对比,让大家体会秦王的性格特点[5]。

五、结语

语文教学离不开师生的对话,而对话的过程其实就是用智慧催生智慧的过程,是引导学生从浅层阅读走向深层阅读的过程,高质量的启发手段正是完成这个过程的最佳捷径,应当成为语文教师不懈追求的“秘密武器”。

作者:陈振文 单位:肇庆市广宁县石涧中学

参考文献:

[1]祝耀安.大数据时代中学语文智慧课堂行动与思考[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2.

[3]许金宝,赵红梅.在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上下功夫[J].上海教育,2006(21):18-21.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协作式教学模式;建设探析

新时期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要多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同时学生在课堂上要表现得积极活跃,而且语文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必须被“协作式”教学模式所替代。协作式这种教学模式是经过教师长时间不断探索和检验的,是值得被引入语文课堂,也是值得借鉴和吸收的。以下是笔者基于协作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建设探析。

一、科学合理分组

在分组的时候,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以及性格差异等方面进行分组,分组的时候必须要遵循客观分配的原则。不仅要遵循整体学生的意愿,而且要以学生为中心。有一种分层分组的分配方法,是值得教师借鉴和提倡的,但是教师如果采用这种分组方法,首先是要经过学生的同意,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分组之后的组内成员必须有一个可以带领大家的组长,他必须起引导作用和监督作用,督促组内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

二、创设协作契机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契机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式探究活动,同时这个契机创设得要很自然。在小学阶段,学生都是比较天真的,他们对每一件事情都是充满着好奇,因此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创设一种协作式的契机,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导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的叔叔在自己的心目中是怎样的,可不可以简单地讨论一下,借助学生讨论的契机,让学生比较一下叔叔于勒和你自己的叔叔的差异,这样大家的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了。

三、协作任务合理

新时期的教学模式要求离不开协作式的探究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协作式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但是,学生年龄还小,有的问题是无法讨论出来的,因此教师在协作式探究任务的时候,布置的任务必须要合理,在学生这个人生阶段是可以解决的问题,或者稍微有所提高,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兴趣。在执教《故乡》这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自己的故乡是怎样的,你是否喜欢自己的故乡,为什么喜欢,教师的这些任务都是比较简单的,也符合常理。

四、营造学习氛围

协作式教学模式的前提是要求学生处在一个平等、民主的环境当中,大家都可以和睦相处,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民主,在课堂上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各抒己见,教师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存在偏见,尤其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困难的学生更应该多多给予鼓励,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同时,在协作式的教学环境当中,教师也可以融入学生的讨论当中,也要尊重学生的讨论结果和提出的问题。同时讨论结束以后,大家都要展示自己组内的讨论结果,教师要给予客观评价,好的予以表扬,其余的给予鼓励,这样就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教学模式当中,大家的学习积极性都在不断提高,学习氛围也在不断改善,因此,这种协作式教学模式是适合学生教育发展的,同时语文教师也要将这种教学模式推广,运用在诸多的课堂之上,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小开始培养,不断锻炼,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红玲.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常态化: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

[2]曾晓红.基于BLOG的协作学习模式及其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

篇4

三尺讲台,一本教科书,一本备课笔记,一套再熟悉不过的讲课方式。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这就是多年不变的教学生活。而现在,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面对新的教学理念、新的课本、新的学生,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做一个“善变”的语文教师。

一、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善于改变教师的教学设计

我们在上课前,都会提前备课,提前进行教学设计。但往往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学生的表现发现我们事先设计好的程序不可行,那我们就需要变化。

在上完初一第五单元的全部课程之后,想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总结学习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在第一个班级,我直接用画“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总结归纳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可是讲了大半节课,大多数的学生还是不懂得如何按照我说的总结所学知识。

下了课,我进行了反省:学生为什么不能按照我所说的总结知识呢?原因应该是他们还不懂“思维导图”为何物。于是我决定变化我的教学设计。

在另一个班级,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棵树倒地的形状,让学生来说这是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学生有的说这是一棵倒了的树,有的说是一棵西瓜。我引导他们说:“不管它是一棵树还是一棵西瓜,它都有一个根。”然后我联系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总结归纳单元知识。单元的话题就如同这个根,然后每一课是树上的一个枝,每一课里的字词和段落等犹如树枝上的枝条和果实。如果你把这样的树画了出来,那么就等于把本单元的知识用图示的方式表达出来了。西瓜也是这样,它有根,也有蔓,最后是果实。说到这里,学生都明白了,一看时间才用了十二分钟,下面的三十多分钟时间就可以交给学生了。

二、根据不同的学生,善于改变教师的教学内容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不仅认识到人的差别,而且也实践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例如他说的:“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意思是说: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鲁莽),对每个学生的性格、才能、志趣和特长,了如指掌,而且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要求,对每一个学生提出的同一问题常有不同的回答。

时代变了,学生变了,你不换教学内容能行吗?所以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爱学生,我们的教育就要因材施教,要根据教学对象改变教学内容。

三、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时代的变化,善于改变教师讲课的方式

网上被称为“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袁腾飞。他之所以被称为最牛,我们一块看一下他的语录:

秦始皇一开始还是很勤政的,他每天早起洗脸刷牙之后看600斤奏章。别怕,当时奏章是写在竹简上的,要是看纸的,600斤能看死他。他让下人在寝宫里搁一个秤,每天秤约600斤,不看完不休息,累得手都翻不动竹简了,拿绸布条挂到脖子上吊着翻,因为太累了!

这个战国七雄一开始还不是就这7个国家,当时一共20多个国家都觊觎霸主地位,历经战火洗礼,这前20强大浪淘沙地一番海选PK之后,基本上就剩下燕、齐、楚、秦,赵、魏、韩,7位选手继续死磕了。

(摘自《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上海锦绣文艺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

这就是被称为“麻辣烫”式的讲课方式,就是这样的讲课方式吸引了众多学生爱上他的课,而且他的课在《百家讲坛》也是备受追捧。我们的讲课方式也应该时常改一改,毕竟我们的学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篇5

一、在问题设计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紧扣文本,从整体把握的角度来探究讨论,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和深层含义。如教学《散文家谈散文》时,可这样设计:

1.课文写什么?

⑴“精巧”表现在哪里?⑵“适宜”是指什么?⑶“被人忘却的美”是指什么?⑷“铿锵”是什么意思?“优美的歌”是指怎样的?⑸“韵在骨子里”是指什么?⑹开头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结尾句表达为什么与开头句不一样?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采用哪些手法来写白鹭?(语言、修辞、写作方法等)谈谈你的感受。

这样设计紧扣文本,抓住重点,步步深入,使学生弄清了文章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的问题,既指导了学生的阅读方法,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由于受到现代电化教学手段的冲击,课堂教学较多地使用多媒体,学生看屏幕的时间多了,朗读课文的时间少了,这是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值得反思的问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朗读是阅读的基础。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普遍较差的局面,万万不可对朗读掉以轻心、等闲视之。为此,本人常有以下几种做法:

1.利用语音、语调、语气等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摹拟人物情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教学《社戏》中模拟六一公公说的话:“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语气语调中尽量表现年长农民的大度风范,只是惋惜并无责备之意,对孩子们显得可亲可爱。学生听后兴趣盎然,纷纷模仿。自然而然,学生在朗读中对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有深入了解。

2.要善于体现氛围,让学生渐进意境。在阅读中,我们要善于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我们营造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逐渐地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来。再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让学生一边欣赏朱自清描绘的春天的美丽图画,一边伴着背景音乐朗读,学生触景生情,完全陶醉于朗读之中,文章的内容和作者抒发的感情在朗读中得以充分领会。

3.教师需要诱导学生反复朗读内容含蓄的文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品味,重点是对词、句的品味。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品读法”,更易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探幽发微、扣问弦外之音,揣摩语言外壳下蕴含的深层次含义,既可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又可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如鲁迅先生《孔乙己》一文,结尾这样地写道:“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课上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大约”和“的确”深层含义。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便明白这两个词看似矛盾其实反应的却是孔乙己真实的命运。再如教学《愚公移山》这篇文章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愚公移山不值得,你认为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认为从经济利益方面考虑不值得,付出的代价太大,有人认为愚公移山的精神值得提倡。

三、通过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在执教鲁迅的《故乡》时,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碗碟埋在灰堆里到底是谁所为?刚问完,同学们就议论开了,大有一吐为快之势。有的说是闰土偷的,有的说是杨二嫂偷的。有的说是其他人偷的,我说:“大家先看看书,找一找证据,再下结论。”最后归结为杨二嫂,因为她作案的嫌疑最大,有作案的前科,“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而且杨二嫂还嫁祸于人,“定说是闰土埋着的”,她最先“发现了这件事”,“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闰土则不需要偷,文中写道:“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排除了他偷的可能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在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时,才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课程采用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双线结构,以读促写,以写助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安排片断作文,在写作指导的同时又顾及课文。编者意图是很明显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来以读促写。“写”对“读”有着重要意义,无论是模仿性的写还是创造性的写,它的前提都是认真审读原文,弄清原文所用的表现形式与主旨意图,之后才能加以仿写。例如,在学习了《一双手》之后,就写《老师的手》、《爸爸的手》等,学了朱自清的《春》,就写《夏》《秋》《冬》等,这样的仿写,能有助于把握总——分——总的行文结构。与此同时,仿写还能引发学生对作者写作心态和运思的揣摩,促进对课文和写作两方面的感悟。以续写为例,学了《我的叔叔于勒》之后,就续写《于勒叔叔回来啦》等,续到自然而巧妙,则是源于对原文主题、情节、语言风格等的悉心揣摩和定位,在续写的过程中这种认识往往会得以继续发展。因此,续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原文的阅读理解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因此写的进一步提高,自然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提高;而阅读能力的提高,自然而然有力地促进了写的能力的进一步加强。

篇6

关键词:新时期高效课堂;教学方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05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5.034

新时期,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一步落实,农村现代化教学设施已基本配备完善,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农村教学的实际,创新教学模式,努力提升教学水平,从而真正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创新教学设计,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的实用价值

现实生活里,每个人都免不了要与语言文字打交道,或表达情感,或交流工作,或提出诉求。在当今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竞争激烈的时代,语文的实用价值也得以进一步凸显。农村语文教学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为了生存而思考,认清语文学科的实用价值。从教学实际来看,教师必须创造性地探索教学设计,精心设计富有创意的教案,增加学生课堂的阅读容量,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现在的语文教材虽不少是经典名篇,但有些文中所阐述的观点和当今社会的现实有所脱节,因此教师必须大胆地进行创新,找准课文的人文因素与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点,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的实用价值。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教师可在教学设计中把金钱至上的生活和亲情至上生活的异同点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调查或找一些类似的事例作比较阅读,并组织学生讨论,使他们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及表现主旨的意图。学生在比较分析中能够认识到亲情的可贵,学会感恩,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创新教学设计,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让学生从中学会正确看待社会现实。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工具性,体会到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才会让他们喜欢上语文,进而刻苦学习,并保持持久的动力。

二、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培养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其实,语文课程本身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虽然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成,但只要我们能正视学生的实际,从语文教育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捷径,努力发掘有利因素,找准切入点,就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三、拓宽学习渠道,增加语文综合实践的机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教学更应该让学生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的循环反复过程。探究源于实践,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实践兴趣,才能使他们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师授生听、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组织与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讨论、游戏、表演、比赛……让每个学生都有动口、动脑、动手的实践机会,使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潜能。社会处处有语文,语文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一位教育家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突出语文的实践性,必须努力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现行语文教材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课堂上努力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使学生进入情境,在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动笔写的过程中产生体验,加深感受,积累知识,形成能力。比如课余时间,充分利用网络、图书室等资源,让学生通过查找有关信息,去粗取精,为我所用,这不但提高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给学生学习课文带来了帮助。此外,还可以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社会阅历,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改变教学策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开拓途径,走进学生的世界,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也应该转变自身角色,不应仅是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也应当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同学生一起交流,一起讨论,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到榜样的作用,更应该与学生和谐平等相处,把学生当朋友看。一个教师如果能够把学生当朋友看,学生反过来也会把你当朋友看。这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才会事半功倍。

五、深入分析学情,掌握农村初中生的身心特点

篇7

一、营造愉悦的氛围。

愉悦的氛围是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催化剂,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促进思维的发散,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语文课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趣,必须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与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能启迪学生的心灵,产生情感上的共振。以往在教学活动中我常说的一句话是:“今天我们来学习……”。而现在根据课文特点我会问:“你们想先学什么?”“你们想怎么学?”。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允许学生出错,培养学生自信。我以宽容之心去对待学生,这时我发现出错越多的孩子进步越快。我们要寻找一些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为每篇课文设计一个亮点,做到课课有新招

学生面对同一个单元的文章,大同小异的知识要点,这样的情况时间长了,就会对语文产生厌烦之感,学生也觉得老师对所上的课文毫无新意。教师在设计教学设计时,不得不考虑新招,让学生眼睛一亮,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中学到知识,提升能力。如鲁迅的《故乡》,分析人物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变化,分析二十年前的杨二嫂和二十年后的杨二嫂的变化,都可知道《故乡》要表现的主题。教师在备课中设计引导学生分析两个人物的变化时,就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分析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变化时可以采用朗读,分析二十年前的杨二嫂和二十年后的杨二嫂的变化时就可以让学生现场表演自己喜欢的人物的一些细节,这时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在表演中把握人物的性格。在分析《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的描写时,教师引导学生模仿菲利普夫妇说话的语气语调,学生就有极高的激情学习课文。

语文课改打破了教师墨守成规,解放了学生的嘴巴,学生的双手,在情感互动中把握住课文内容。又如:教学《卖油翁》时,我设计了你如何做导演、演员的教学环节。我为学生准备了箭、小钱、桶、扁担作为替代物,在老师的鼓励、支持下,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探究出何种表演方式最好。让人想不到的是学生们十分踊跃、积极,而且进行了大胆、合理的想象和夸张,抓住了人物的表情,声调,包括细小的动作。

三、在活动中学习,提高应用能力。

我们把活动引入课堂,可以提高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和学习语文的兴趣。时代要求我们要学生有更多的表现与参与能力。但是现代的中学生由于平时只注意书面语言的训练。故而,学生只会“埋头苦干”,久而久之,则有“书呆子”之感,或是开展活动就面红耳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现实教学目的需要出发,围绕课文内容、写法、,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语文课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知识竞赛,语文小抄报比赛,古诗词朗诵。如我班在课前两分钟命题“即席讲演”,课前两分钟一条格言谈心得体会,或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出题,要求学生能说出自己的心理话,并用手势等适当的辅助手段。之后,教师或学生做点评。通过这些途径,不但课堂气氛活跃作了准备,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活动能力。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大部分学生一改初上讲台时困窘状态为落落大方,一部分学生还能够做到声调抑扬顿挫并且辅以恰到好处的手势侃侃而谈,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篇8

一、以人为本,培养创新意识

我国的传统教育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性而忽视了创造性,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唯分数论现象严重,各科教学只强化双基,而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及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要以学生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师适当指导、适时点拨、适时引导,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前提

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思想和观念,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健康成长是每个生命个体的自由与权利,也是最基本的生存要求,作为学科之一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应忽视这一最基本的价值所在。以传递知识为价值取向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往往关注机械训练,强化记忆,忽视了接受知识的学生个体是否愉悦,是否需要等问题。这样的教学,怎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如,在教《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时,我说:“我们的课堂,我们做主。今天咱们的学习不是老师讲,而是大家学。如何学?问!问出你的精彩来!”我选择自主质疑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梳理问题、解决问题。这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展现学生解读课文的原生态思维过程,有利于教师介入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过程中。语文教学,要使学生丰富个体的人文内涵,培养健全人格、高尚情趣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个体健康成长。

2.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根本

“教育的责任就在于通过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使人不以僵化不变的观念去株守固有意义世界,而能自觉地在不断创新中提升、扩大已有意义世界。”也就是说,教育要立足人的主动发展,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要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思考的时间,多给他们一些活动的空间,让他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学科课程中的重中之重——语文,当然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要达到这个目标,以下策略是不可放弃的选择:

(1)教学设计中要预留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与空间

教师在事先策划教学过程时,要有弹性,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做好准备。如,一节公开课《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师上课思路清晰,先整体感知——感受美,接着深入文本——品味美,最后拓展迁移——表现美,整个过程设计得相当流畅、自然。但由于事先设计好精细的提问,预订好标准答案,排练好了教师上课要讲的每一句话,整节课给人的感觉就是师生在舞台上表演,缺少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缺少生成性,这样的课怎能点燃学生心灵的创新之火?

(2)教学时典型引路,鼓励学生积极创新

在现行语文教材中,有关创新的事例俯拾皆是,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前人先辈的探索精神,令学生钦佩。同样,生活中的小小发明,也能点燃学生心灵的创新之火。如,商业行为中一句优美的广告词,也会使学生大开眼界,跃跃欲试。如,我上了一节广告词欣赏创作课,先引入一些社会上流行的广告语:如,“不打不相识”“天下第一厚皮”等。接着分析了广告词与商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分析指出一些广告语存在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为学校、班级设计形象口号,居然收到许多富有特色的口号。如“××中,龙藏虎卧,××班,卧虎藏龙”等。用典型引路,富有启发性、鼓舞性,给学生以创新的勇气和希望。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

二、鼓励想象,开阔创新思维

法国思想家狄德罗说:“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想象是焊接已知和未知的焊条,是孕育新思想的温床。想象过程中始终活跃着鲜明的形象,并与情感形影不离,从而极大地开发了创造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想象的功能,以促进创造能力的培养。

1.增扩想象

利用学过的课文引导学生对有关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充、发展。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想、去写“假如于勒回来(富或穷)会怎么样”,学生就会在对小说原有文本感知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同时,我们还可以再对故事中的人物、细节、画面做一些广泛的拓展,或是顺向式的,或是逆向式的。在这些构思和想象中,学生的思维不由得就会打开和拓展:或天马行空或自由驰骋。让学生进行增扩续补想象,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画图想象

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感悟语言,让学生把自己对课文语言的理解用图画表示出来,既是体会课文语言的过程,又是培养想象的过程。如,《飞红滴翠记黄山》一课中写黄山云雾瞬息万变,日出瑰丽雄奇壮观时用了两段精彩的文字,为了使学生读懂这些文字,并受到美的感染,可要求学生将文中对黄山云雾、日出的描写,用画表现出来。由于学生主体接受的不同、个性的不同,画出来的画也不尽相同。这些不同之处就体现了学生不同的创意。

三、求异思维,突出创新灵魂

语文教学应注意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特别是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设法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拓展思路,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最佳答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巧于启发,善于引导,从事物本质中求异,异中求殊,就能获得真知灼见,探得独特感知。如,《曹刿论战》一课,一般学生都认为鲁庄公“鄙”,是个昏君。一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鲁庄公在曹刿的启发下,终于认识到要取信于民,作战时能让曹刿参与指挥战斗,战后又能虚心讨教取胜的原因,所以鲁庄公不同于一般的昏君,有他的可取之处。这个学生能够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体现了求异思维,发展了个性,获得了成功。

篇9

初中的语文课堂由于没有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不知道究竟他们需要什么,常常会劳而无效,教师辛苦学生悠闲,教师准备充分学生不领情……如何打造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笔者想从一个初中语文老师的角度,浅谈一下自己对高效课堂的几点尝试。

首先,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兴趣,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把握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造氛围,结合文本,设计有针对性的目标,课堂自然有趣,效率自然高。例如在教授《孔乙己》前,笔者先让学生画画封建社会读书人的众生相,总结一些共同点,再猜一猜孔乙己的特点和命运。正式上课时,学生积极发言,气氛空前热烈。在学习了戏剧单元之后,根据戏剧文学常识,编写课本剧《变色龙》,并安排学生排练一段时间,再找时间演出,一时间,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空前浓厚。

其次,充分相信学生。在信息化的今天,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学习的能力也很强。老师千万不要仅凭经验去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一些简单的文学常识、词语的语音、解释等,老师还要一一讲解甚至板书,那种场面可想而知,效果肯定极差。并且,在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可以引入企业的管理方式,以学习能力积分累计的方式,开展课堂竞争。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列举一道道不同分值的“数学题”,答对了,积分累计;班级制作积分表,得分情况一目了然。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是希望超越别人证明自己的,通过一次次不同渠道、不同方式的学习评比,学生的参与率、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效率非常高。在教授《春》这篇散文时,完全放手学生,各小组开展朗读、课文分析、五幅图画描绘比赛,学生完全融入到浓烈的竞赛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课文的学习。

高效课堂途径三,就是精心准备教案,把握虚实相生的原则。在新课改的要求中,特别要摈弃那种“是不是”“是什么”“讨论一下”等问题式的提纲教案,而应该是精心准备的一次动态演出,教师应该给学生留出大量的空白,让学生根据情节、情景进行表演、回答、叙述等。特别是教师的语言,要留有很大的空白,让学生说出答案,甚至是错误的答案,引起其他学生的抢答、纠正、补充,进而引起学生的联想、想象,使语文教学实处含虚,虚处含实,形成无穷的意味、悠远的意境,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中,无论是在盼、赞、遇、躲于勒的哪个环节中,恰当的留白,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和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学的任务基本都实现了,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

高效课堂途径四,利用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利用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很好的途径。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的问题不但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还得适合小组成员进行探讨,不能简单的让一个学生不经过合作探究就完全取得答案,必须经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答案才完整。反之,合作就没有了吸引力。比如在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时,不但要求总结出特点,还得相应地举出几个例子来,并结合例句分析。这样,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小组的学习效果、热情就非常高。

充分利用展示,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又一途径。教师的展示,可以在上课之前,把课文的或课堂的目的、重难点、要求、提示等内容,提前展示给学生。如果可能,就充分利用媒体,力求图文并茂、一目了然。也可以在课后,把自己这堂课的心得与学生分享和交流,让学生提建议,这样不但延伸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也加深了师生的感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如有可能,还可以利用展示平台,把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并作简略的分析和评比。学生的展示,可以扩大到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既可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还可以展示错误,甚至可以加入课外的实践内容、社会热点的点评等,都可以在恰当的时间、氛围中展示。在综合性学习“走进社区”一课中,课前笔者展示了很多城市社区的信息,学生却展示了很多富有农村生活气息的社区里的人和事,并且把社会热点—--绿色、环保、留守儿童、和谐、日渐消失的乡村等因素都加进去了,还综合了很多语文科学习的能力训练项目,这一堂课,让笔者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学生。

教师角色和观念的转变,是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主演变为主导,由知识的灌输者变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组织者、参与者、分享者。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不必拘泥于固有的文本和场所,不必局限于固有的程序和评价要素,不受制于原有的形式和框架,要大胆的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实现这一转变,教师的观念很重要,特别要放下师道尊严的面孔,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变成学生的知心朋友,用真情与学生进行交流。如此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成为高效课堂的助推器。

篇10

语文学习是美妙的。

语文永远是最基础、最博大、最富文化内涵和最具人文色彩的学科。

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

作为一个在新课改中成长起来的一线语文教师,我和很多老师一样,曾经为语文教学广阔的新天地而欣喜憧憬,曾经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曾经因 “预设”和“生成”相距甚远而沮丧彷徨。

语文,该怎样诗意地栖居在学生的心灵?

2011年4月,第一次听到“对话教学”这个词语,翻阅着工作室为我们精心准备的书籍,在为自己的浅陋无知而内心惭愧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教学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新的起点。

一、尊重文本——有效对话的前提

对话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之间的,所以必然要受到文本的制约。文本的确定性,也是对话的前提。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内容对象,必然是对话教学的核心载体和有效平台。真正的阅读世界应该是:一个具有理性思考的老师,引领一群思维活跃而且拥有话语自由的学生,在极具语言价值、审美价值、思想价值等美好因素的文本中畅游。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都能平等、自由对话。在对话的碰撞中,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引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强烈向往。

1. 有效对话,首先需要教师潜心文本。很多时候,我们在备课时常常只是拿起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浏览一遍,就算是完成了与教材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当然是粗浅的。而只有我们对文本反复推敲、不断揣摩、咬文嚼字地品味挖掘,我们才能找到更好的有效对话点,才能激起学生对话的热情。

2. 批文入情,能更好地理会作者的创作精神。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知音》篇提到“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缀文者”指作家,“观文者”指读者。一个完整的文学解读过程,应是作家与读者共同完成的过程。一位优秀的作家从字词句段到篇章都匠心独运,语文教师则要引导学生以敏锐的语感触觉,与“多情”的文本对话,品味其中的神韵,汲取作者博大精深的思想,生成自己的精神,进行审美再创造。

当然,文本更不是不可挑战的金科玉律,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对话理论同时告诉我们: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关系,这种精神关系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通过文本对话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应该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

二、问题设计——有效对话的源头

语文教学课堂的对话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问题设置的巧妙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话的兴趣及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更“出彩”,怎样才能与文本、与学生展开更全面更有效的对话,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巧设问题。

翻拣那些至今我们无法超越的优秀语文案例,我们不得不赞叹,那熠熠闪光的独特教学设计:

于漪老师讲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是这样开头的:“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土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写的是孔乙己一生的悲剧。读悲剧时,人们的心情往往很难过,洒下同情的眼泪,但读《孔乙己》时,你的眼泪流不出来,心里阵阵绞痛,眼泪是往肚里流的。那么,《孔乙己》究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呢?读后我们也可以找到正确的回答”。这段话,足以使听者叹为观止,学生自不待说,必然睁大着惊奇的眼睛,为老师丰富渊博的文学知识所吸引,也为他深切的感受所打动。

程红兵老师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也是另辟蹊径,把菲利浦一家对于勒的不同评价作为教学切入口,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菲利浦一家对于于勒发迹和落魄的不同反应,是作品的主要内容和情节,也是最能体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这样的设计,不仅一改小说的一般教法,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主题思想的全方位理解,避免了肢解作品的弊端。

潜心研究、大胆突破,我们自己也可以尝到“有效设计”的甜头:

……

设计有效的问题,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学生各方面的信息,关注学生对话时的内心世界。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尽可能服务于每个学生的对话方式,对每个学生充满信任和爱心,让每个学生在教师关切的注视、殷殷的希望热情的召唤下,与阅读文本对话,树立自主对话的信心,形成自主对话的意识,让学生在这种处处充盈着奔涌的热情、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氛围中,真正“体验到平等、自主、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友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在有效对话的课堂上,教师无疑应该是智者,以自己的智慧设计去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教学的过程不该是静止的过程,而应该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

三、质感语言——有效对话的活水

对话,首先是语言的艺术;语文,则更是语言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语文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把无声的教材转化为有声的“境界”,从而达到教育学生、塑造学生、培养学生的目的。

1. 一个会“说话”的教师,才会让学生学会“对话”。作为语文教师,应是语言运用的典范。其课堂教学语言,不但要力求规范清晰、准确严密,而且还应该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变得为学生所乐于、易于接受,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听石馨老师的课,常会有字字珠玑、满口锦绣之感。她的话不多,但每每有精彩之句,或语言生动,或意味深长。散文诗一样的语言,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安静的氛围,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学生在用心地读,在用心地思考,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安安静静中一样酝酿着激情,流淌着感动,让人回味无穷。

2. 努力让自己的语言丰富起来。同一问题针对不同对象、时间、场合要有变化,使学生有新鲜感,易于接受。我们要善于从众多的词汇与句式中选择最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或以繁御简,旁征博引,洋洋数言,极尽曲折详尽之美;或以简代繁,惜字如金,尽显精当之妙;或斟酌词句、环环相扣,或信手拈来、随机应变;或开门见山,或曲径通幽;或由浅入深,或高屋建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