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返乡创业范文

时间:2023-03-23 18:39: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民工返乡创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民工返乡创业

篇1

有资金,没有市场不能创业。刚从外地打工归来,可能手头有点积蓄,加之政府也出台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具备了启动资金条件。但是,创业项目选择适当并非易事。新启动项目最好能为实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配套,或者为国家、地方即将启动的投资项目服务。依赖于出口的外向型市场,有时可能条件诱人,但因信息不对称,往往上当受骗。

有市场,不懂业务不能创业。掌握和精通创业项目的业务,才能在生产、经营中掌握主动权。不懂业务或不精通业务,就无法保证所生产、经营项目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因为业务不精通,在与客商洽谈产品价格时就可能被蒙骗。具备业务水平,有两条渠道:一是从事自己在打工中已经学到和熟悉的业务;二是可以运用政府对失业农民工的优惠政策,免费参加技术培训,掌握一技之能。

懂业务,不懂管理不能创业。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己能干什么,还要深知自己不能干什么。有人擅长实干,但不一定擅长管理。管理中最难的是管人,把人管得死心塌地跟你卖命干。企业内部管理,最要管好的是质量和成本。没有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企业,不可能成为百年长寿企业,曾居乳制品行业老大的三鹿就摔在产品质量上。不懂成本管理,不知道生财、聚财,企业蛋糕也做不大。因为,企业创业毕竟不是慈善机构,赔本的买卖做不长。

懂管理,没有人才不能创业。人才是企业的“摇钱树”,要有与创业项目匹配的专业人才。人才不必以学历高低为标志,要不拘一格选人、用人才。至少要有一批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实用型管理、营销、财会人才。创业者自己要成为多谋善断的领军人。

篇2

摘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进行创业就业。结合对江苏省4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农民创业就业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设与对策,以期为江苏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调查分析

该研究试图通过调查,了解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现状,并对当前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从而归纳出返乡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的方向选择及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剖析现象成因,找出问题所在,提出相应建议。

1调查方法

1.1调查对象

江苏省4个城市(包括苏州、常州、南通、连云港)的返乡农民工。

1.2调查程序

调查时间为2009年7月1日至2009年9月1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形式。第1步:根据研究目的制定调查问卷;第2步:与乡镇村民委员会或者街道居民委员会联系,确定返乡农民工人数及家庭住址;第3步:发放问卷;第4步:回收调查问卷,统计调查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

2调查结果

2.1基本调查状况

从农民工群体的性别组成来看,男性占60%,女性占40%。其中,18~25周岁的占20.3%,26~30周岁的占28.5%,31~35周岁的占22.5%;36~40周岁的占18.3%,40周岁及以上的仅占10.4%。农民工群体中,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占18.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6.0%,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27.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7.8%。在被调查的群体中有70.30%的农民工已婚,55.30%的农民工已生育1个子女,26.0%的农民工生育2个及2个以上子女;43.50%的农民工家中需赡养2位老人,26.5%的农民工家中需赡养3位或3位以上老人。

2.2江苏省农民工返乡就业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中从事体力劳动的占48.8%,从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占40.2%,从事脑力劳动的仅占11%。农民工工作的显著特征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他们每天工作大多超过8 h,农民工群体每天平均工作时间为9.4 h。农民工就业工资主要集中在600~1 000元/月之间。每月无收入的占7.80%,600元以下的占20.00%,600~1 000元的占40.6%,1 000~1 500元的占21.3%,1 500~2 000元的占7.5%,2 000元以上的仅占2.80%。其中有50%左右的农民工是家庭主要经济支柱。

2.3返乡农民工创业状况

根据调查数据,有26%的返乡农民工正在创业,表示有意愿但是有困难的占26%,有8.8%的返乡农民工曾经创业,但是现在已停止,60.7%的返乡农民工有或者曾有创业意向,有27%的返乡农民工没有创业打算,而仅有11.8%的农民工对是否创业表示无所谓。农民工返乡后创业地点有66.8%的选择在城镇,在农村自主创业的占29.30%。对于创业方向,13.5%的返乡农民工选择批发零售,其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并居第2位,分别占10.75%和10.00%;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并居第3位,分别占8.75%和9.00%;以下依次为电子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中介服务、房地产业等。调查数据显示,23.80%的返乡农民工选择种养大户,其次分别为商业流通业(9%)、农产品经纪人(8.50%)、农资经销商(8.30%)、农村服务业(6.8%)、农村娱乐业(6.8%)。返乡农民工强烈的创业意愿中,选择独资的占41%,与家人合伙的占36%,与村里人合伙的占8.5%,与村外朋友合伙的占11.7%,以地产为股招商的仅占2.8%。调查数据反映出返乡农民工有强烈愿望,但他们也充分认识到创业的不易。

3讨论与建议

3.1分析讨论

从返乡农民工整体状况来看,40周岁以下的占民工总体样本的89.6%,农民工群体处于青年化,其群体年龄构成处于最佳劳动年龄段。与其他职工群体相比,农民工群体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从而限制了农民工的就业创业领域和工资水平。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和企业,大多从事苦、脏、累、险、重且技术含量较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或工种。从行业分布看,农民工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纺织业、服务行业等,所在企业的性质大多是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1]。

调查数据显示,有28%的返乡农民工认为在他们创业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资金筹集困难。由此可以看出,资金问题已成为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瓶颈,政府扶持、激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着力点应放在为农民工创业提供优惠的资金政策支持、降低返乡农民工创业难度上。

返乡农民工多数为家庭主要经济依靠支柱,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的经济负担很重。一方面,由于农民工资金积累少、文化程度低,在返乡后选择创业容易导致家庭经济来源不稳定,致使很多农民工不敢轻易创业[2]。另一方面,返乡农民工担忧创业后会出现经营不善,不善于管理,这一担忧可能来源于以下原因:一是农民工教育程度和知识文化水平低,思维方式比较传统,营销观念落后,市场开拓能力差,短期行为严重,缺乏长远眼光;二是家族式管理,决策不民主,机制不合理,难以适应市场变化;三是技术水平低,产品品种单一,档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3.2对策建议

(1)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便利。要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保护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热情。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放宽对农民创业工的限制,实施等同于甚至是优越于外资的优惠政策,把一切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都调动起来,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同时,要正确引导农民工返回当地的乡(镇)和县城所在地创业,以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2)拓宽返乡农民工融资渠道。政府在制定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时必须要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情况,对不同行业中的创业者和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给予不同的财政与信贷支持。要发展乡村和城镇社区中小金融机构,尽快发展乡村、集镇等社区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扶植民间融资。要大力积极稳妥放宽农民利用承包土地、房屋等进行抵押融资的限制,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题[3]。

(3)减免农民工返乡创业税费。一方面,要设立科学合理的税收体系,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给予一定期限的税收减免,着眼现实、立足长远,先引导、鼓励和扶助企业发展起来,可以参照农业税减免、农业反补贴、出口退税等办法支持扶持农民工创业。另一方面,要逐步取消对农民创业的相关收费项目,直至实行“零收费”政策。

(4)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部分省市已经实施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培训的“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项目,由政府出资,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对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扩大培训对象的覆盖面[4-5]。对有创业意愿的人群,应充分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参考文献

[1] 李敏骞.创业农民培训的几种模式[J].农民科技培训,2009(1):6-7.

[2] 戚迪明,侯立白,景再方.国外创业政策对我国农民创业问题的借鉴[J].农业经济,2009(3):42-43.

[3] 张晓东,郭成芳.开展农民创业教育,促进农民创业活动[J].中国农村教育,2009(6):19-20.

篇3

一、社会流动视角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困境

社会流动视角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融资困境社会流动视角下制约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融资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其一,社会流动能力较强的返乡农民工的信用水平较低是制约其融资能力的主因。金融机构和返乡农民工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制约了金融机构对返乡农民工的信用评级。这是由于返乡农民工流动在外生活与务工的时间较长,金融机构难以全面、准确掌握其信用信息动向。金融机构难以按金融监管要求对其进行授信评级,从而导致返乡农民工的创业项目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信贷支持。再者,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多为低技术含量的小微企业,其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恶劣,运营风险较高,资金流通活动相对不透明。且多数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通常采取粗放型的家族治理结构,未依据现代企业制度来建立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缺乏外部强力约束机制来制约其内部决策层。金融机构在难以对其资信状态进行持续有效的监管的情形下,通常采取审慎策略来应对返乡农民工的信贷申请。其二,金融机构基于风险控制要求而减少对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的信贷支持。我国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增加社会资金总需求量。在信贷资金总量呈现需求旺盛特点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理性决策是将其有限的商业信贷额度投放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和低风险产业项目上。返乡农民工的高流动性及其返乡创业项目的高风险性成为制约其获得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的主要障碍。再者,农村信用社的信贷实力相对较弱,缺乏有效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的实力。为有效控制其信贷业务风险,增强其社员收益水平,农信社通常采取从农村地区吸储并将其信贷业务重心转向城市地区的策略,但此举进一步造成农村地区金融资金短缺的问题,遏制了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获取必要信贷资金支持的能力。

二、社会流动视角下农民工返乡创业路径探析

1.革新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制度体系返乡农民工创业群体是激活农村基层社会与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力量,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的高效运作有助于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增进农民收入。地方政府应当从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进步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政治高度来审视农民工返乡创业活动,通过建立健全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配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体系的方式来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活动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其一,地方政府应转变行政理念以建立面向返乡农民工的服务型政府。尊重市场机制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地方政府应当积极从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发挥其作用的领域退出,通过放弃其冗余的行政管理职能的方式来还权于市场机制,努力为返乡农民工群体创设有利于其创业活动的市场制度环境。地方政府还应当切实转变对返乡农民工成员企业的管制职能,清晰界定政府在管理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上的权力边界。这将使得返乡农民工能对其创业企业开办过程中的行政手续办理流程和行政规费缴纳水平有着理性预期,从而降低其创业企业运营的制度成本。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为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提供项目包装,提供创业技能培训,搭建创业信息平台,提供创业用地优惠,设立创业园或创业街,简化工商登记手续等具体政策措施来提升创业扶持政策的整体水平,优化创业扶持政策体系[2]。其二,地方政府应当制定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的财税支持政策。地方政府应当比照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资企业的税收减免政策来制定针对返乡农民工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从而降低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强其资本积累潜力和扩大再生产能力。地方政府亦可参照农业反补贴的办法,加大对返乡创业的财政补贴力度[3]。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应当为无差别性的普惠性制度,而应当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特征和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的内在特点来制定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有效引导返乡农民工朝着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三农问题解决的方向来开办其创业企业。

篇4

关键词:洛阳市;农民工;返乡创业

2015年在中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许多新词,譬如“创客”、“众创空间”等。总理在达沃斯论坛的开幕式演讲时,也提到了“万众创新,要让中国经济的每一个细胞都动起来。”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且国家对“三农”投入也不断加大,促使农民工返乡创业。因此,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进行了解与分析,并给予合理的建议,有助于更多返乡农民工更好的创业。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特点

基于“众创”背景,从2015年7月到2015年9月,对洛阳市8县1市100位返乡创业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92份,有效问卷率为92%。本文依据所获取的调查问卷数据,总结出如下几方面特点。

1、创业者以男性为主且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

在92名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中,男性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占88%,而女性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仅占12%,主要是由于女性自身性别所造成的不便以及由此造成她们所能获得的创业资源有限。年龄段在20-40岁的男性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比例达到78%,而年龄段在20岁以下及40岁以上的男性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仅占22%,主要是因为年龄段在20-40岁的男性农民工更易于接受城市的新观念,而年龄段在20岁以下的男性农民工刚进入到城市寻找到工作的机会,年龄段在40岁以上的男性农民工则大多比较满足于当前自己进城打工赚钱的现状,许多人不愿意自身的生活有太大的变化,由此可见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是以青壮年的男性为主。此外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上学历者占比为77%,而初中以下学历者为23%,他们中不少人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并且掌握了一些技能,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从事创业领域的多元化

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创业的领域呈现多元化趋势。从产业构成方面来看的话,返乡农民工从事种植、养殖业的占22.8%,农产品加工的占6.5%,返乡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占6.5%,制造业的占2.2%,返乡农民工从事餐饮和住宿业的占21.7%,零售业的占28.3%,运输业占的7.7%,其他的占4.3%,主要是因为返乡农民工家乡的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可以寻找到各种商机。从产业分布方面来看的话,返乡农民工从事第一产业的占29.3%,返乡农民工从事第二产业的占8.7%,返乡农民工从事第三产业的占62%,主要是因为返乡农民工受到城市生活的影响,了解城市居民愿意感受与城市截然相反的田园风光。

3、创业规模较小

通过一段时间的拼搏后,农民工改变了过去为他人打工的观念,产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虽然他们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但是在实际使用这些资金时,仍让其捉襟见肘。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雇佣人数在5人以下的占53.3%,雇佣人数在5-10人的占28.2%,雇佣人数在10-20人的占10.9%,雇佣人数在20人以上的占7.6%。这主要是因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虽然在城市务工时积累了一笔原始资金,但是在返乡创业时仍显不足,此外也受到当地土地资源使用的限制,因此返乡农民工创业时雇佣的人数不太多。

4、创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资金来源渠道中,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自身积累的资金占52.1%,向亲朋好友所借资金占28.3%,向银行申请的贷款占比为10.9%,向政府寻求扶持资金仅为8.7%。通过对以上四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资金获取途径所占比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返乡农民工其创业时所获取的资金来源还是比较单一的,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资金主要还是源于他们外出务工所攒下的工资和向至亲好友借钱,这两种途径占比共达到了80.4%,因为银行贷款的申请比较困难以及政府的资金支持力度不足。

二、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模式

1、知识创业型

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打工经历,使得他们相比于一般在农村的农民而言看得高望得远,这让农民工更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去学习获取专业的技能知识。当前农村经济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其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在慢慢变小,也有着较过去更好的创业环境,在“众创”的大环境下,不少返乡农民工依靠自身学习掌握到的技术知识来进行创业。

2、经验创业型

相较于一直在农村以务农为生的农民,离开自己生活的农村到城市打工的这一段经历,拓宽了农民工的眼界,让他们可以根据市场动态而做出判断,从接触到的大量资讯中提取对自身有用的信息,点燃了他们原来心中不曾有过的创业意愿。另外,自身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有助于他们回到家乡之后较为顺利的创业。

3、网络依托型

“互联网+”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起来,产生新的发展态势。传统农业和网络的结合,使得农业能够进一步延伸拓展,也让农村发展出现新的气象,诞生出新的行业。当前电子商务非常流行,也慢慢渗入到农村,而网络平台成本相对低廉,使得返乡农民工能够依托诸如“淘宝网”进行创业。

4、景观带动型

当前许多城市居民喜欢田园风光,愿意漫步在大自然中,因此在节假日他们常常去乡村游玩,这也吸引了不少农民工回乡创业。“农家乐”提供的一站式的休闲服务,既能够使游客们感受山明水秀,又可以让他们在这里一并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此外农村的种养殖业、餐饮业、运输业以及相关旅游纪念品的销售,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从而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帮扶建议

1、农民工

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应该积极参加培训班,专业技能的学习有利于他们创业的成功,要学习职校和技校开办的职业技能课程,这能够帮助农民工获得较为先进的专业技术。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要转变自身心态,从被迫参与创业培训变为主动要求获取更多的培训资源,不仅要充实自己,学得专业的技能,汲取更多的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还要激励自己返乡创业时所雇佣的员工,也要他们更为主动地参加相关培训。

农民工回到家乡创业后,创业所生产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要受到市场的考验。如果创业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没有市场,那么就会使他们的返乡创业遭受巨大的冲击,甚至难以支撑而破产。对于顾客来说,他们更加关注的是自己购买到的商品或享受到服务的物美价廉,而不考虑这是否来自于农民工的返乡创业,因此农民工在返乡创业时,一定要用心考虑后,再选择所从事的行业或创业项目。

2、政府

在财税优惠上,政府可以在返乡农民工初创期时通过扶持政策。在土地、水、电等资源的使用方面提供财政资金的补助,使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支付相对较少的费用,减轻创业的压力。政府可以向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优惠的税率,在创业不同的时间段里对返乡农民工征收不同的税费;还可以多划拨一些款项作为创业扶持资金,用于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

在土地使用上,政府在保障耕地的情况下,为返乡农民工分配非农用地作为创业用地,例如废弃的旧校舍、荒山荒地等可以合理利用的土地资源。政府可以通过监督和调查,对那些土地使用情况不合规定的进行严格的整治,并将其中的一部分统一规划分拨给返乡农民工作为创业用地。此外,土地也可以被抵押得到资金,这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带来了新的活力。

在信息交流上,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活动有许多都是在农村进行的,位置十分偏僻,环境的封闭造成了信息滞后,给其自身的创业行为带来一定影响。政府可以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通过当地的宣传栏、手机和网络等多种载体,向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创业所需的审批流程、与创业相关的扶持政策以及市场动态等信息,帮助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及时知晓各项最新的资讯。

在创业培训上,政府应该大力开设有关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课程。虽然农民工有着外出务工的独特经历,但是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他们许多人自身的文化素质还是比较低。因此,政府要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培训,使他们真正获取自身所需的各种专业知识。既可以开展职业技能老师对于返乡创业农民工基础知识传授的课程,也可以推出返乡创业农民工与专家教授之间一对一的详细交流的课程。

3、社会

在当前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遭遇挫折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希望得到父母妻儿、亲朋好友以及村里人的安慰,周围的人不要对他们冷言冷语,而应该帮助他们恢复信心,继续创业之路。社会大众应该善意对待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尤其是各种媒体要多报道一些关于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新闻,以便人们通过这些信息来客观地对待农民工的返乡创业,使得人们尊重他们的创业行为。

当前农村的金融机构较少,基本上都是依靠农信社,但是贷款的利率不低,成本比较高。社会群体可以根据返乡农民工的创业需求,开展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金融服务,帮助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远离资金缺乏的困境。既可以设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基金,也可以根据返乡农民工所从事行业的不同,创业的程度不同,来提供相应的贷款,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创业。

四、结语

在当前“众创”的大环境下,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增加了自己的经济收益,拓宽了周围人的就业途径,带动大家一起致富。创业者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股主力,在各方面给予支持,将会加快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步伐。

篇5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创业;现壮;对策

当前,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人数和规模都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19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9077万人,增长0.8%,其中本地农民工11652万人,增长0.7%;外出农民工17425万人,增长0.9%。据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返乡留乡农民工明显增多,并且各地都在积极鼓励返乡留乡农民工创业创新。预计2020年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1010万,首次超1000万,带动农村新增就业岗位超1000万。在这一情况下,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国务院及各级政府先后下发众多文件以助推农民工更好地返回乡村、振兴乡村。尽管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作为当下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引擎,只有解决好这些障碍因素,才能更好地推动人才“回巢”,有效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实现农民增收与乡村振兴的愿景。基于该背景,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和访谈为主,主要了解四川省农民工的返乡创业现状,调研正在从事创业农民工124人,还在观望农民工79人,深入探讨影响返乡创业农民工活动现状的因素及他们遇到的问题,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1四川地区返乡创业农民工现状

1.1创业人员个人特征

在124份回收问卷样本中,男女比例为53.32%和46.68%。女性创业者人数比例略低于男性,但差距不大。返乡创业者的年龄情况:30岁以下人数占比21.78%;30岁至45岁人数占比46.68%;46岁至60人数占比29.03%;60岁以上人数占比2.4%。被调查者的婚姻状况:未婚人员占比14.51%;已婚(含丧偶、离异)人员占比85.49%。创业者学历情况:小学或低于小学学历占比8.06%;初中学历占比29.83%;高中学历占比40.32%;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20.97%,具有初中或高中学历的创业者占比最高。

1.2创业活动的特点

1.2.1投资规模及来源

根据问卷调查,有17.74%的创业者启动资金在一万元以下;启动资金在1至8万元区间内的人数占总创业人员的41.13%;8至20万元区间人数占比25.81%,拥有高于20万元启动资金的创业者比例为15.32%。大多数创业人员的资金来源具有相似且单一的渠道,资金渠道是自有资金的创业者比例为58.87%;向亲友借贷的比例为21.77%;向银行贷款的比例为13.7%;资金来源于政府扶持比例仅为2.42%。大多数创业者只能进行小规模创业并且无法拓宽资金获得渠道。

1.2.2经营行业及形式

半数以上的创业者选择了与服务和商品有关的行业,比例为65.32%。也存在一定比例的创业者选择农业生产加工。创业形式以个体性创业为主,占比58.06%;仅有3人通过政府扶持资金开展扶持型创业,占比2.42%。合伙型创业和组织型创业的农民工也有一部分。总体特点为:进入门槛低,技术要求低,创业规模小,投资风险小。

1.2.3经营规模及产值

返乡农民工创业多为小规模企业,企业员工数量为1至5人的企业占大多数,占比为64.52%;雇员大于20人的比例为12.9%。由于企业投入少、规模小,大部分企业的年产值数额较低。年产值数额在2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比74.19%;年产值高于50万元的企业仅占比10.48%。

1.3政策感知及需求

1.3.1政策了解

大部分返乡创业农民工对政府政策有一定的了解,但也存在着一部分创业者完全不了解政府政策。非常了解创业政策的创业者占比仅为10.48%;59.68%的创业者了解了一些相应政策;而有29.84%完全不了解当前的所有政策。

1.3.2政策倾向需要

创业者的政策倾向需要主要包括7个方面的内容:创业技能培训、初期税费减免、信贷扶持、用地优惠、信息咨询服务、审批手续简化以及创业项目支持等。其中对初期税费减免的需求较高,占比44.35%,少数创业者有信息咨询服务需要,占比24.19%。相应的税费减免政策没有解决创业者实际需求。

2四川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存在的问题

2.1农民工存在自身禀赋,且培训力度欠缺

较低的文化水平以及缺乏专业的素质培训,使得创业者的视野较为窄小,思想保守。创业者也普遍存在职业技能缺乏的问题,外出务工的经历为他们带来的更多是技术层面的提升,而很难学习到管理知识。其次是创业意识落后,大多数创业农民会选择传统行业,导致农村创业瓶颈难以突破。并且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简单,难以及时获得有效的市场信息并且难以吸引留住优秀人才。在调查中发现只有少数人的培训需求得到满足,培训内容和创业者实际需求不完全契合。现在的政府培训主要针对技术层面,缺乏针对管理技能和市场指导的培训。

2.2创业形式单一、规模较小,缺乏核心竞争力

大多数农民工初期创业都会选择个体形式,且享有政府扶持的企业不到百分之三,虽然近年各级政府均出台各种措施利于农民初期创业,并于2020年首次整体推出投资总额达218.5亿元的130个项目,鼓励农民工及企业家返乡入乡创业,但从数据来看,农民工切实享受到的政府扶持还较少。其从事行业集中于第三产业,尤以餐饮、零售等行业为主,其中一种原因是第三产业投入小,且经营的难度系数较低,这就导致了创业特点极为相似,彼此之间差异小,从而形成过度竞争。并且参与创业的农民工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又未接受过系统的创业经营培训,很难有能力将创办企业形成规模化,仅仅停留在小规模的“养家糊口”阶段。

2.3硬件设施不匹配,文化氛围落后

通过调查,只有三分之一的农民工表示家乡有创业孵化基地,且有26%的农民工在选择创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一问中选择了创业场地困难,这严重制约了他们的积极性。目前不管进行什么形式的创业,用地的问题都是根本问题,而审批一块地手续繁琐,对农民工是巨大的体力和时间消耗。调研过程中发现,政府规定的免费试用土地质量差、位置偏远,非常不利于开展创业活动。此外,乡村公路落后、用水用电用气等问题依然存在,与外界交流的信息平台匮乏,农民创业的产品难以推广,并且运输问题也是农家好产品走出乡村的一大阻碍。最后,农村是相对闭塞的环境,创业气氛不浓厚,且重视“人情”和口头约定,法律意识淡薄。

2.4政策落实不足,“融资难”问题突出

四川地区先后下发多个文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农民工工作的开展。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仅有59.68%的创业者了解一些政府政策,这是因为部分创业者对政策关注较少,在创业过程中仅关注企业利润经营额等;且政府的宣传成本和受益不对等,没有达到宣传目的。且融资问题还是目前困扰初创企业的最大难题,主要表现在58.87%的人员启动资金来自自有资金,但这部分资金非常有限,通常在十万以下;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除了银行借贷外,很难找到其他融资渠道,但银行借贷在企业规模、信用等方面条件很高,这就成为企业扩大发展的瓶颈。有44%的农民工还希望有初期税费减免的措施,这将极大的提升其创业积极性。

3促进四川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对策建议

3.1个体层面:加强自身建设,主动夯实返乡创业基础

作为创业主体,返乡农民工群体是决定创业结果的根本性因素。返乡创业农民工应该积极作为,以改变自身禀赋导致的视野狭隘、思想保守、能力不足等情况;同时,紧密联系乡镇基层组织与干部,及时告知自己的创业意愿,了解政府相关扶持政策,主动寻求帮助,畅通创业渠道,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准备好创业的“第一桶金”;提高管理能力。创业的起步主要靠信息,而成功则主要靠管理。因此,返乡创业农民工要加强学习管理知识与管理经验,提高管理企业的综合能力,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创业能力培训,重点学习相关行业技能、多接触国内外先进的创业理念,了解创业风险及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借鉴参考返乡农民工创业者成功的案例;有意愿、有余力的农民工还可进一步参加相应的学历继续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为成功创业夯实基础。

3.2社会层面:加大社会关注,营造有利创业的氛围环境

目前,社会上对农民工这一群体还存在着许多偏见与歧视,遑论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多数都得不到家人朋友乃至全社会的认同理解。这就需要政府在舆论上影响全社会,通过表彰、宣传返乡创业成功的农民工典型,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荣誉感和自信心。社会各界人士要充分尊重、关注返乡创业农民工群体,认识到他们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巨大贡献,认可他们的创业活动对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从而营造优良的创业氛围,使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愿增强,带动更多的能人志士返乡创业,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3政府层面:优化服务体系,加强信息引导和技术支持

首先,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可将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作为施政目标,将施政效果作为考核目标,建立并完善考核章程,针对不同农民工创业的不同特点,细化目标并开展“因材施政”,保证扶持服务的落地实行,如发现落实不善的情况需着重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其次,不断完善政府职能,提供配套的一体化创业保障服务。政府需要建立集创业信息指导、手续办理、融资、销售推广、法律援助等多种服务为一体的互联网创业指导平台,帮助返乡创业农民工更便捷、更直接地获得创业信息、把握创业方向,简化其创业登记程序和审批程序,充分保障创业资金的供给和产品销售渠道的稳定,帮助其减少试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最后,着重开展政策指导援助和技术培训援助。政府部门和相关的创业工会、联盟等组织要对不了解或了解不透彻的返乡创业农民工进行“一对一”的优惠政策指导,详细记录返乡创业农民工的详细需求,对有困难的农民工进行长期性的跟踪帮助。

参考文献

[1]孟铎.农民工返乡创业机制创新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11):46-47.

[2]2019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Z].

篇6

为有效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上面临的问题。提高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政策的措施建议的针对性,切实将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解决农民创业者在开拓市场、融资、用地、技能等方面的难处乃是题中之意。笔者特前往西部欠发达地区贵州省和东部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苏北地区进行调研。

一、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成效初显

国务院和各部委自2015年起,已陆续出台各项政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例如,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2015〕47号)提出了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一系列政策举措;2015年11月,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下发《关于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就业〔2015〕2811号);2016年6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等印发《关于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人社厅发〔2016〕90号);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2016〕84号)。国家层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包括资金、培训等各个方面。

据统计,2015年,农业部支出财政资金26亿元,补助5200个农民工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初加工,推动农村发展3.1万家电商。2015年共培训返乡创业农村实用人才1.83万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近40万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培训农场主4000人次,培训5000人次农民网上创业人员,在10个省22个县开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这些政策支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2015年,全国返乡创业农民工人数达242万,共创办26.07万家小微企业,截至2015年底,已有450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创业的农民工累计注册个体工商户2505万个,农产品加工企业40多万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80万家、农民合作社147.9万家,其中70%由返乡农民工创办。

各级行政单位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为本行政区内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政策支持,例如,贵州省已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雁归兴贵”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行动计划和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促进创业就业政策措施。全省银行业实现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落实中央和省级专项奖补资金3.3亿元,全省已组建并获得补贴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共47户,获得补贴村镇银行贷款发放额超过90亿元,获得补贴的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发放额超过900亿元。同时,贵州省还深入落实“3个15万元”优惠政策,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把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作为重点扶持对象,确保达到微型企业发展条件的返乡农民工作为优先发展对象。

苏北地区也有各项针对农民创业的优惠政策,例如,江苏省政府出台《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北地区人才工作的意见》(苏政办发〔2015〕66号)以及省办公厅出台《全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行动计划(2017―2020年)》(苏政办发〔2017〕13号)等均为苏北地区农民创业就业提供政策支持。以赣榆区为例,2014―2016年,创建1家省级、6家市级、23家区级创业孵化基地,建成了县、镇、村三级创业服务窗口。对农民工返乡首次成功创业入驻创业园区,并正常经营半年以上的创业主体,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把返乡农民工列入创业小额贷款扶持范围,2015年至2016年底,已发放创业小额贷款1500万元。政策上的扶持为农民工创业保驾护航,激发他们创业热情的同时也带动周边农民的就业。

二、目前返乡农民工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两地的调研过程中我们看到,尽管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对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这些政策在落地过程中也遭遇到了一些现实瓶颈制约,这些制约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政策对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促进效应。而这两个地方共同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政策通道不畅,很多创业者对于优惠政策并不知晓;二是政府部门各自为政,一方面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审批手续繁琐,创业者面临重重阻碍;三是基础设施落后,削弱企业竞争力。而贵州地区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资金受限严重,苏北地区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土地资源限制较多。

(一)政策通道不畅,创业者对优惠政策并不知晓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返乡创业农民工对政府层面的很多优惠政策根本就无从知晓。比如贵州省大力宣传的“3个15万”、“黔微贷”等。大方县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及肖氏家畜养殖专业合作社均表示对这些政策根本就不知道。在苏北地区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从事地笼生意的王大哥自主创业已经三年有余,但是他对政府的很多优惠政策,包括资金、创业培训等政策并不清楚。

篇7

落实扶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技能培训和技术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软环境”仍待优化。

在黑龙江省甘南县农民电商协会,四五名员工正通过网络联系有购买意向的商家。会长商英杰今年36岁,出生在农村,中专毕业后回家种了一年地,然后便开始了打工生涯。

当过屯长,干过农村经纪人,2014年商英杰成立了英杰源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种植基地面积从200多亩发展到1000多亩。随后他注册了“粮王爷”商标,2015年4月成立了公司,“粮王爷”牌农产品正式开售。6月,公司开始利用电商平台销售产品,目前已有两家淘宝店,线上收入超过40万元,占营销收入的四成。

如今,商英杰拥有4000亩种植基地,“粮王爷”旗下有十余种产品,已带动30余户农民走上致富路。“作为农民创业者,我的创业还只是在路上。”商英杰说,他正筹划着开拓市场,今年准备再开两家网店,争取线上收入翻番,让“粮王爷”走进更多寻常百姓家。

当前,各地农民工返乡创业总量呈现上升趋势,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然而,农民工返乡创业之路并非坦途。资金缺乏和融资难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他们,同时一线工人短缺、技术支撑不够等难题也亟待解决。

返乡创业带动就业

在甘南县,像商英杰一样返乡创业的农民还有不少。“虽然总量不大,但还是呈上升趋势。”甘南县劳转办主任朱晶桓介绍,目前甘南从事农产品电商的人数超过400人,主要是农民。

相较于大学生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多依托当地资源,生产经营模式相对传统,不少是家族式小作坊和企业,其中从事种植养殖的比例较大。

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层台镇斯栗村,村民胡启波联合村里18位村民于2014年创办了斯栗牲畜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生猪养殖。目前,合作社建起占地6000平米的圈舍,配备包括生猪配种、产崽、育肥等多个功能分区及多台养殖产业设备,存栏已达8000头。

“对农民工创业来说,市场好很重要。今年持续上涨的猪价让我更有信心把猪养多、养好。”50岁的胡启波表示,合作社与屠宰场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打造出“斯栗猪”生猪品牌,吸引了不少养殖场和屠宰场前来订货。目前已吸纳十七八位返乡农民工就业。

作为斯栗村最早出门打拼的一代人,回乡创业一直是胡启波的梦想。“我们这代人读书少,创业就要盯紧熟悉的项目。养猪在农村最常见,也最熟悉。”他说,大量的扶贫政策和返乡农民工创业优惠措施为他们提供了支持。

办厂也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选择。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为了带动移民搬迁群众脱贫,当地创办了很多社区工厂。政府更是每年由县级领导带队,分批次赴北上广深等地开展招商活动,鼓励引导平利籍在外创业人员返乡办厂。

34岁的奚精华之前一直在福建的服装厂打工,现在他回到平利县,带着福建的技术、生产管理理念和订单创业。目前已经在5个镇7个移民小区开设了专门生产手套的社区工厂,年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双。

“2011年至今,全县共召回平利籍在外创业成功者45名,其中28人创办了社区工厂。”平利县人社局局长杨飞介绍,截至2015年底,全县865名返乡农民工通过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实现了创业,占创业农民工总数的78%。累计返乡成功创业的农民工2100余人,年营业收入达5亿元,带动县内1万余人就业。

前景虽广道路崎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东部地区加快转型升级,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进程加快,逐渐培育出新的增长点,出现农民工“回流”。“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就业,既满足了地方企业的用工需求,也是地方经济活力的一种表现。”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江永红教授认为。

安徽出现了明显农民工“回流”迹象。自2015年起,安徽积极落实农民工创业就业政策,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实施“创业江淮”行动计划,农民工创业就业环境不断优化,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比例进一步提高。

“农民工返乡创业可以较好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他们带回了见识和技术,对地方经济、相关产业熟门熟路,也容易和当地群众沟通交流。”陕西省安康市委书记郭青认为。

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撒拉溪镇兴隆村,9个组均有诸如面条厂、砂石厂、种植养殖等产业发展项目。不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都返乡了,留守现象得到改善。据了解,单在一张姓创业者所办公司的辐射带动作用下,村内留守儿童数量就由126人减少到60人,空巢老人数量由21人减少到11人。

然而,农民工返乡创业之路并非坦途。资金匮乏和融资难是创业者普遍面临的困扰。在毕节市,创业者王平(化名)正在为公司发展缺资金犯难。“为了贷款,家里和公司能抵押的都抵押了,但为了抵御市场风险,公司至少还缺50万元的周转资金,不知该怎么办。”王平说,由于没有可抵押的东西,找银行贷款更困难。

从2013年的小微企业到如今注册公司逐渐发展壮大,贷款难是王平最深刻的感受。“刚起步的小企业没多少资产抵押,银行贷款的授信额度低,手续也繁琐。”他说,创业三年,遇到资金困难时大都是找亲戚朋友借钱解决。即便能从银行贷到款,资金量也小,而且限制较多。

“我最头疼工厂一线专业工人短缺。”陕西安康的创业者杨业强(化名)说,虽然社区工厂建厂初始想解决移民搬迁社区居民和返乡农民工就近工作,但对于他这样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工厂而言,工人流动性太强,培训成本始终维持在高位,甚至因经常无法按时交货而损失订单。

“现在工厂有300多人,但4月进入采茶季后,很多工人为照顾家里种的茶叶就不来上班了,人员流失明显。可工厂的货还要交。”杨业强说,新员工手把手从零开始培训,很多人刚能上手又出于各种原因走了,厂子始终难以满负荷运转。“工厂一年生产量为500万双手套,可订单最高有2500万双,我不敢接,接了也完不成。”

一些创业主体还缺少高水平的专业技术指导。“目前合作社种植的水稻品种,就是看周边农民种啥好,就直接选啥品种了。我们希望能得到农业科研院所专家的指导,引进一些优良品种,同时也帮我们提高一下种植技术。”商英杰表示。

破除创业“拦路虎”

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在农村形成产业带动,吸纳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带动地方脱贫致富。但从当前状况看,创业者还面临不少“看起来好,申请却难”的尴尬,政府还需在创业“软环境”营造上下更大力气。

一位创业者反映,几年前企业刚起步时,他了解到政府有个扶持政策规定:小微企业注册资金达10万元的,可享受5万元的政府补助。但直到2015年他才拿到这笔钱。

“为了拿到补助,前后跑了很多次部门,各种花销近3万元,但是在最需要资金时却没领到钱。”这位创业者表示,返乡创业就是看好这些优惠政策,但是实际申请并不容易,创业扶持政策落实有所欠缺。

与上述创业者有同感的创业人士不在少数。他们表示,希望政府出台更多激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措施,譬如落实减税和降费政策等。同时,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和落实监督,确保相关帮扶政策得到及时有效的实施,让创业激励真正落实到位。

就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问题,多位基层工作人员和创业者建议,应开辟专门信贷业务,设立创业发展基金,多措并举破除创业“拦路虎”。

“希望政府能够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给予更多贷款支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开辟专门的贷款业务,以满足农村创业的多元资金需求。可联合工商联和县财政等部门,设立农民创业发展基金,作为农民创业的初创资金,或短期周转使用。”王平等人表示。

篇8

关键词:经济危机;农民工;返乡创业

中图分类号:F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1―0123-02

1 当前经济形式下,大量农民工返乡

不断加深的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大。由于国外需求显著减少,中国外贸企业订单也随之大幅缩减。这导致了许多沿海外贸企业停业,甚至面临破产。与此同时,大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也随之失业,成为经济危机的受害者。出于大城市的生活费用压力,他们无奈地选择了返乡。据统计,目前中国约有2.3亿农民工,其中外出人员约有1.3亿。这支“劳动大军”在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因失业而提前返乡的农民工已占农民工总量的6.5%。以6%的回流量估算。全国外出农民工已有780万人返回家乡。

2 农民工返乡的积极意义

在大多数人看来,大量的农民工突然返乡,必然会给乡镇政府带来极大的压力。如何安置这些人、如何使他们走上再就业的道路,的确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如果返乡农民工长期无法再就业,必然会给当地财政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负担。但凡事都要一分为二,我们在看到消极面的同时,更应该看到了农民工返乡的积极意义。

首先,大批农民工多年外出务工,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学到了技术,懂得了管理,增长了才干,积累了资金,拓宽了信息渠道。他们的返回,除了具有自身致富的本领外,还能带领当地群众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其次,农民工返乡可以播撒现代文明。进城农民把绿色原野的纯朴带给城市,同时又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耳濡目染,逐步适应了都市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他们重返田野的时候,必然成为播撒现代文明的使者,把城市的五颜六色融入乡间,移风易俗,驱除传统愚昧、保守、落后,给偏僻的乡村带回现代人的价值观念、消费时尚和生活方式。

3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势并不明显

3、1 税费减免优惠不明显

当前,大部分内陆地区没有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税费减免政策。据调查显示,32家农民工返乡创办的经济实体的52位业主及相关人员中,有45位提到政府没有对返乡创业提供税费减免政策,其中有37位认为当前税费负担偏重。

3、2 部分地区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明显

由于内陆欠发达地区生活与人文环境较差,服务业不发达,即使是在同等的工资待遇下,很多年轻劳动力也更趋向于外出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据最新调查发现,59,3%的农民工选择了8009年春节后回城打工。“珠三角去不了,就往北去。”调查中,一些农民工告诉调查者,他们开始筹谋着往北方去。调查者分析认为。农民工不愿意回到农村的主要原因,还是内地农村较为落后,打工种地都赚不到钱,而成年的农民工对现金的需求量非常高,导致他们更愿意外出赚钱。

3、3 创业硬件环境差增加了额外投资成本

我国内陆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差的问题,尤其是县、乡(镇)两级,基本上都存在路、水、电、通信、交通和能源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企业发展需求的问题。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在企业用地、用水、用电和证件办理等方面设置障碍,使有的投资项目迟迟难以落实。直接导致农民工返乡创业额外投资成本增加、交通运输成本升高和产品交易周期拉长等问题。

4 政府加强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几点政策与建议

4、1 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税费减免优惠

对农民工回乡创业者,在登记注册后可以给予一定年限的扶持期,扶持期内参照就业再就业政策的规定实行税费减免优惠。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可以适当提高营业税起征点,对不征营业税、增值税的回乡创业农民工不再征收个人所得税。符合有关条件的,按规定享受国家和当地扶持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政府部门应当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先引导和扶助尽可能多的农民工返乡创办尽可能多的经济实体,支持与鼓励其中发展潜力大,前景看好的企业做大做强,坚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做多做小”与“做大做强”两条腿走路,等这些经济实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有承担税负的能力时,再按照国家的统一标准对其进行征税。

4、2 完善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方便返乡农民工创业

长期以来,内陆乡村地区,尤其是大山里的村镇,由于受信息落后、交通的不便利性、硬件措施差等因素影响,很少有人愿意在此地区创业。而大批的农民工就是出自此地区。政府要扶持返乡的农民工在家乡创业,就必须加大对这些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突出抓好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小城镇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方便返乡创业者并尽可能地减轻创业时的额外投资压力。

4、3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推出贷款贴息制度

农民工回乡创业,最要紧的是资金问题。对农民工创办的符合农业产业化贴息条件的企业,适当降低贴息审批条件,优先给予贴息;对农民工在贫困地区创办的企业,符合扶贫贷款贴息条件的,优先给予扶贫项目贷款贴息。同时,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要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拓宽农户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覆盖面,放宽小额担保贷款条件,积极给回乡农民工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期内由财政按规定予以贴息。

4、4 财政拨款免费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及其员工提供培训

对回乡创业农民工免费开展创业培训,依托现有机构成立回乡创业农民工指导中心,免费为创业农民工提供项目信息、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咨询等服务,提高其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组织有资金、懂技术、会管理、立志回乡创业的优秀农民工到省内外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大型企业学习锻炼,帮助他们拓展创业思路。

参考文献

[1]胡学勤,秦兴方编著,劳动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吴值培主编,现代财政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6)

篇9

事实上,“农民工返乡创业”并不是一个新命题。2008年前后,早有一些劳务输出大省,制定了一些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被形象地称之为“雁归工程”。地方政府通过开展创业培训、政策支持、创业平台搭建等工作,筑好巢穴吸引雁归,向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民工乡亲温情喊话,颇具感染力。

一些有文化、有志向、懂技术、懂管理的农民工,特别是“70后”“80后”的外出务工人员、在外打拼较为成功的能人,在地方政策的鼓励下,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经验,同时掌握了一定的营销渠道,具备了与市场对接的能力之后,开始返乡创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底,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累计约为800万户,不计入个体工商户的也有近200万户。

返乡创业难

然而,对于大多数靠苦力攒些积蓄的农民工来说,返乡创业虽美好,创业风险更不能忽视。

在“全国第一劳务大县”的重庆开县,年届不惑的廖玉国,2009年6月拿出了打工24年积攒下来的22万元,返村投建了一个养殖场。然而,22万元花光了,养殖场才建了一半。更糟的是,他后来都没能申请到银行贷款,规划中既养猪鸡又养鱼的养殖场,只收成了两批鱼,卖了1.2万元。

在劳务大省河南,来自周口的打工仔司向前再次坐上了开往广东珠海的送工车。5年前,司向前带着在广东打工淘到的“第一桶金”返乡创业,和姐姐一家凑钱在郑州北大学城附近,由于学校聚集,客流量充足,生意刚开始还算红火。“但是不当家不知道油盐贵。早上3点多就起床,一忙一天,这都不算啥。问题是看着生意不错,可到最后一算账,刨除工人的工资和房租水电费,挣的钱还不如打工哩。”司向前苦笑着说。而在这趟送工车上,有7个人曾经是他的工友,他们有着同样的创业失败经历。

农民工创业失败,究其根源无外乎三个因素。第一,自身的创业知识储备不够。不少创业者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盲目跟风投资,要么跟“熟人”,要么跟“政策”,还有一些创业者观念保守,面对市场风险畏首畏尾,缺乏基本的经营管理知识。第二,资金链脆弱。绝大多数农民工的创业资本,是通过在城市打拼多年积累的,一旦返乡创业失败,有可能血本无归,抗风险能力弱。第三,农村的创业环境成熟度不够。多数地区的产业生态成熟度不够,产业链条太过单一。

例如,农民工创业园区是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载体,许多地区已探索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多年,但是项目规划和布局同质化,政策扶持落地存在困难,效果不如人意。以四川省为例,全省各地共建有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园17个,但大部分处于入驻率低、空置率高的尴尬状态,其中宜宾、泸州、自贡、乐山和成都的8家创业(孵化)园入驻农民工创业企业均未达到设计容量的20%。

是画大饼还是给大肉?

为了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给予更切实的保障,《意见》提出了支持返乡创业的五方面政策措施:一是降低返乡创业门槛;二是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四是强化返乡创业金融服务;五是完善返乡创业园支持政策。其基本导向是坚持普惠性的政策和扶持性的政策相结合原则,既保证返乡创业人员平等享受各种普惠性政策,还根据这一群体抗风险能力相对比较弱的特点,部署落实和完善差别化扶持政策,努力促进这些群体成功创业。

“在以往国家关于创业的扶持政策中,也涉及支持农民创业和返乡创业的内容,但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真正能享受到的支持只有创业培训一项。此次《意见》出台的五项政策,旨在将用于支持城镇创业群体的政策普惠到农民工等返乡创业群体,这也是《意见》的最大亮点之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邓宝山指出。

篇10

云梦县是被湖北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全省首批劳务开发先进县,农民工返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据统计,截至2008年末,该县已返乡农民工约为8.3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49%。在返乡人员中,77%的人员是由于企业季节性歇业、过春节、个人婚嫁等原因,属正常返乡;约有23%的人是由于沿海和本省地区部分中小型企业减产裁员、限产减薪、战略转移等原因提前返乡,属非正常返乡。

针对部分农民工提前返乡,湖北孝感市金融机构积极贯彻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稳就业、利民生”的主题,不断加大信贷产品创新力度,着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发展。

一是对接需求,开展金融知识宣传。人民银行组织金融机构因势利导,深入田间地头、车站码头、集市路口,通过摆摊设点、展板宣传、电影宣传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知识宣传。自2008年10月份以来,共开展了6场专题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册,接受咨询2000余人(次),加深了返乡农民工对金融产品的了解。

二是窗口指导,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人民银行通过组织召开金融机构联席会议,对金融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进行安排和布署;通过召开银企恳谈会、信贷签约会,引导龙头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吸纳返乡农民工重新就业;同时与政府农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农业局建立了定期信息通报制度。从2008年10月下旬开始,每周通报农民工返乡情况、返乡就业情况、创业(就业)资金需求情况,为金融机构及时投放信贷资金提供准确信息。

三是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三优先”和“五下乡”服务。金融机构制定了《孝感市农民工贷款管理办法》,重点支持回乡创业农民工和外来落户农民工的生产流动资金、培训费、中介费、初期生活费、子女上学费等。开展“三优先”信贷服务和“五下乡”活动,即对信用乡镇、信用村和信用农民工优先投放,对回乡创业农民工的生产流动资金优先发放,对贫困返乡农民工子女的助学贷款实行利率优惠;送金融知识、送务工经营信息、送务工经营技术、送信贷资金、送银行折(卡)下乡,为农民工提供又好又快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