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专业范文

时间:2023-03-23 18:39: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金融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金融专业

篇1

您好!首先向您致以最诚挚的问候!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求职信,以下是我的自我介绍。

我是XXX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应届本科优秀毕业生。在此即将毕业之际,满怀着对前途的信心,对事业的渴求,对理想的抱负,我一直关注贵公司的发展,终于从网上得知贵单位今年有应届毕业生招聘的计划。

本人对国际金融专业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校期间,我充分利用XXX大学优越的学习条件和浓郁的学习氛围,认真的学习了国际金融专业,全面的了解国际金融方面的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专业课成绩。此刻,我已具备了国际金融专业应有的技能,希望能够有机会到贵公司基层再进修再学习,从事金融等相关工作。

同时,由于自己对计算机和英语方面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在课余自学了大量的计算机和专业英语的知识,获得了CCT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考试证书和国家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证书,参加了全国英语四级考试,达到了英语四级水平,并能熟练地读写英文和熟练地使用计算机。

我能吃苦,有着自立、上进、善于思考的能力,本人性格开朗热情,能够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可以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在集体的天地中,我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是个责任心强的人,同时又有很多的半工半读经验,在校期间,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锻炼自己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及吃苦耐劳的能力;每个假期也在不同的公司实习,学习工作经验。通过社会风浪对自己的洗礼,我胸怀斗志,路在脚下,只要我敢勤,我肯受苦,一切的路都将被我踏平,风不能让我改变前进的方向,也模糊不了我的视线,困难吓不倒我,苦和累也不能阻碍我前进。我将用我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以真诚的行动回报社会对我的栽培,及贵公司对我的信任。

对贵单位的向往和对自身情况的综合考虑,希望能为贵单位尽职尽力,若能得到贵单位的录用,我将深感荣幸,静候您的佳音!

随信附上个人求职简历,期待与您的面谈!

此致

敬礼!

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国际金融专业;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9-0191-02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育部明确地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应用性”和“高技能”的目标要求,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对人才应用性和技能性的需求特征。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与实施意义

1.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指将实践项目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用实践项目进行新知识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传授知识时紧密结合实践项目,让学生学有所用;由学生亲自进行项目制作,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最终通过项目的成功完成,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项目教学超越了单纯的专业知识掌握,立足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意义

使用项目教学法改变了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知识老化、方法陈旧落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增强了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学会沟通、做事的技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大多要用小组工作法,在学习运用专业知识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二、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要以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培养和完成项目的质量来评价学习效果。其特点如下:

1.系统性。“项目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从影响整个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着手。

2.实践性。项目必须真实,教学内容要突出工作岗位技能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特点。

3.自主性。运用完整的教学案例,通过阶段性分组式教学,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激发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4.发展性。长期项目与阶段项目相结合,构成完整的项目教学体系,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5.综合性。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能力运用的特点。

6.评价特点。项目教学的评价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能力发展的过程,测评内容包括学生职业素质、团队合作、参与活动环节的表现以及项目完成质量等。

三、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教学中的实践

国际金融专业旨在培养服务于各类金融机构的专门人才,对专业人才核心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表现出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技能需求脱节,学生动手能力弱,职业素养不够等现象。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岗位对口率低,用人单位有岗位需求却找不到合适毕业生,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就业岗位等问题的出现。因此,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以市场需求为指引,以就业为导向,将专业建设与岗位要求紧密结合,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结合国际金融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具体的实施环节包括:

1.职业岗位分析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结合岗位技能要求,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岗位群、核心技能、知识点、课程设置、各课程应掌握的内容、各教材的内容”为项目点,构建适合“项目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如图所示:

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和技术标准来设置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国际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由专业核心课、专业支持课、职业通用技能课、职业素质课、专业拓展课五部分组成。其中,专业核心课程设计及知识点选取围绕真实项目开展,项目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课程开发主要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金融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组、项目开发团队共同承担项目教学包的开发和课程设计,并把真实的项目案例带入课堂;专业支持课指完成项目所必备的前续知识,如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政治经济学等内容;职业通用技能课指各类专业学生所必备的知识和通用技能,如办公软件操作、大学英语听说读写、商务礼仪等。学习结束,按照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及要求再进行专项强化训练,要求学生在基础阶段学习期间(即第一学年)必须考取金融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包括: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证、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证、保险人资格证、保险经纪人资格证、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等。职业素质课主要指金融机构和相关岗位人员所必备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职业训练,如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团队合作、岗位标准和要求等;专业拓展课指围绕岗位需求,除基本教学内容以外的选修课程。

2.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根据项目特点和岗位要求,国际金融专业主要以任务驱动实施模块化教学,按岗位分组指导为主,全程在实训基地开展教学,人手一机,达到“边学边做”的训练目的。教师授课时,以项目为主,将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一般是3~4人),并指定一名学生作为项目经理,负责整个小组的管理和分工等组织工作。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每个阶段的项目(小型项目),如银行柜员单证录入。课程结束后每个小组将完成一个综合性较大,实用性较强的项目(中型项目),如银行柜员综合业务。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将组织学生交流、研讨、查询资料等,使学生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又提高了综合素质。

3.建立适合项目教学需要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包括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两部分。校外实训基地选择管理规范、岗位对口的金融类企业,以校企“双赢”为原则,建立健全合作制度,解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项目组成员由校企联合组建,教师和金融企业一线人员共同承接项目开发任务和专业教学工作。学生“边做边学”,直接参与到真实项目中来,从而实现教学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

4.建立开放和共享的“项目教学”资源库

建立学校主导,行业企业参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共享型“项目教学”资源库,为教学、师生交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库包括项目真实案例、立体化教材、实训指导书、课件等。

5.创新符合“项目教学”要求的课程考核方式和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

强调岗位技能考核,推行教考分离、网上考试、项目评价和职业资格认证等多种考核评价方式。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按照行业标准要求学生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将职业资格认证融入到专业课程考核之中,可冲抵学分。引入用人单位评价、企业岗位标准考核评价等多重评价形式,构建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6.注重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实践指导能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显得至关重要。一方面从金融机构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来任教;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提高操作技能、积累实践经验。项目教学法实施中,专业教学团队应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一般教师三个梯队构成,由校内专职和企业兼职两部分组成。其中专业带头人要求必须熟悉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具有企业和项目管理经验、掌握高职教育教学规律。骨干教师是开展好项目教学的核心力量,必须由具备多年企业工作经验或项目管理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并对其强化高职教学方法的培训,要求执高校教师资格。一般教师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好的岗位操作技能和高职教育教学经验,以指导、管理为主,带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四、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成效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凸显了实践性教学的成效:

1.“项目教学”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零距离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比以前长了,这样就使得学生可以熟练掌握专业方面的技能。而且项目教学中,各模块的设置是以实际岗位需求一致的,所以学生在就业之后,动手操作轻车熟路。

2.“项目教学”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上课的内容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以任务作为驱动,身临其境进行业务操作,自己查找资料,发现和解决问题,学习乐趣增加了。通过项目教学,学生可以将以前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会了如何将“死”的理论知识“活”用于实际应用中,做到了活学活用。

3.“项目教学”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目前,高职学院的在校学生全部是8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独生子女,普遍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在项目教学中,每一个模块都是由一个学习组的几个学生共同来完成的,这样就使得学生逐步意识到了团结合作对于项目模块顺利完成的重要性,同学之间的配合越来越好。可见,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为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体现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育理论,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成效显著。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国际金融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和提高了高职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在高职各类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海玲.项目教学,让课堂活起来[J].素质教育论坛,2007,(2).

[2]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8).

[3]徐涵.行为导向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转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

International finance specialized project teaching practice and discussion

GAOJing

(Tianjin Institute of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Tianjin300221,China)

篇3

一、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高职阶段,财政金融类、国际贸易类、国际商务类等专业中基本都开设有国际金融课程,以往的教学大多保持通才教育,以课程为基础不加以区分。但是专业不同,人才培养的要求差别很大,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教学目标也应体现区别,要考虑专业的特色,考虑与专业业务知识的衔接,考虑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特点。财政金融类专业培养的目标主要是金融从业人员,因此对学习的要求更高,达到的理论深度应更深,而国际贸易类和国际商务类专业培养的人才将来并不是专门从事金融行业,而是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应用金融工具和开展金融交易,因此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利用国际金融知识和技能服务于国际贸易。

(二)课程内容广泛且抽象,学生学习存在一定困难

国际金融主要研究国际间货币关系和金融活动的规律及其实现形式。作为一门学科,国际金融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国际收支、汇率、外汇业务、外汇风险管理、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体系等。其中既有经济学理论,又有管理学实践,既有宏观分析,又有微观操作。这些问题具有相当的深度,要求学生在学习之前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国际贸易、会计等相关基础,而高职学生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因此学习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三)课程内容与现实发展和实际业务存在一定脱节

目前市面上针对高职阶段的国际金融教材虽然也进行了诸如项目化设计、工学结合等许多改革,但是在内容选取上基本还是沿用传统的国际金融学科体系,其中有很多??题比较宏观且抽象,与外贸业务和学生生活联系并不密切。比如国际储备管理、远期汇率的计算、复杂的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组织等,这些内容虽然是国际金融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对于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来说并不实用,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反而会加深他们对该课程的抵触心理。此外,国际经济环境和金融市场不断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国家政策不断推陈出新,比如跨境人民币结算、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等,这些都是传统课程内容中没有但是与学生将来工作密切联系的,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很敏锐的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并不断更新和添加新的教学内容。

(四)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仅仅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国际金融课程同样需要引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课时有限,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仍需要教师的大量讲授,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的时间有限,课后练习比较难以监控,学生实操的立体化程度不够。因此如何设计合理可行的项目任务,创新教学方法,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也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国际金融课程改革思路

(一)结合实际,明确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

既然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国际金融课程是帮助其完善知识结构与提升专业技能,辅助其将来从事国际贸易工作,我们就将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掌握从事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金融活动的相关职业技能,熟悉常用国际金融工具、业务特点和运用方法;正确理解和分析国际金融现象,了解国际金融发展新动态和国家政策,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应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增强金融意识和理财能力,从而促进提升整体综合素质,为未来职业拓展和个人生活奠定基础。

(二)深入浅出,优化精选课程内容

确定课程教学内容首先要深入外经贸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有哪些工作岗位需要具备国际金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素质,需要达到什么目标;其次,分析提炼具体工作岗位上的典型工作任务,将属于国际金融方面的任务作为课程项目的基础;最后从国际金融学科中选取相应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搭配组合,构建国际金融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选取以实际公司业务和岗位能力需要为基础,不拘泥于传统的课程知识体系,设置典型工作项目(任务),如果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是现有教学内容中没有的,要补充进来;反之,如果现有教材和学科中的内容与典型工作任务无关,在实际业务中不需要,则应考虑适当删除。除了强调实际操作性,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的敏感度,宏观思维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样既能够与相关职业岗位对接,也保证了国际金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最终我们将课程内容设置成六大项目,每个项目包含不同的任务,具体内容如表 1 所示。

1-2:根据近年数据总结分析我国国际收支的特点、原因,对我国当前国际收支形势和政府相关政策进行讨论。2-1:出口国际收支申报(填写涉外收入申报单)项目三:汇率行情的查找、解读、分析与运用1任务一:外汇行情的查找、解读和运用任务二:主要国际结算货币汇率走势分析任务三: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经济为主题的讨论会11-1:查找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并进行解读。

1-2:查找各大商业银行最新人民币外汇牌价,并进行解读。

1-3:查找国际外汇市场主要外汇币种汇率行情,并进行解读。

实训2:不同情境下成交价的选择和折算。2-1:查找主要国际结算货币汇率走势图及外汇评述,结合所学对其近期及未来走势进行一定分析。3-1:分小组完成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经济为主题的论文。

3-2:小组代表发言,同学交流。项目四:外汇业务操作与运用1任务一:结售汇业务办理11-1:人民币远期汇率行情的查找和解读。

1-2:远期结售汇业务办理。实训3:远期结售汇的运用。任务二:套利和掉期交易模拟操作12-1:为企业选择资金运用方案并计算相应的盈亏。任务三:即远期进口报价折算13-1:查询开户银行中国银行即远期汇率报价,分析汇率走势。

3-2:根据汇率报价进行进口价格折算,选择较有利的报价,或进行还盘。任务四:即远期出口报价折算14-1:查询开户银行中国银行即远期汇率报价,分析汇率走势。4-2:根据汇率报价进行出口报价折算。实训4:出口报价折算。项目五:外汇风险管理1任务一:外汇风险管理案例分析任务二:运用金融交易进行外汇风险管理11-1:根据材料分析企业在进行外汇风险管理时都采用了哪些方法。

1-2:分析不同外汇风险管理方法的利弊。2-1:在签订贸易合同之前,对合同涉及的币种、期限、结算方式进行分析,结合汇率走势预测,对可能存在的外汇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分析。

2-2: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各种金融交易设计外汇风险管理方案。项目名称1任务名称1具体内容项目六:国际贸易融资操作1任务一:出口贸易融资操作任务二:进口贸易融资操作任务三:保理业务操作任务四:福费廷业务操作11-1:办理打包放款:具体流程、填写申请书、签订《打包放款合同》。

1-2:办理出口押汇:具体流程、填写押汇申请书、签订《出口押汇合同》。

1-3:办理出口信用保险。2-1:办理进口押汇:具体流程、填写进口押汇申请书、签订进口押汇合同。3-1:办理保理业务:具体流程、填写申请书。4-1:办理福费廷业务:具体流程、填写申请书。(三)教学做一体,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W模式下,各个任务均按照任务导入、明确学习目标、布置工作任务、知识准备、操作示范、项目实施、成果评价、实训练习等步骤展开。通过这些教学环节实现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效果。在教学方法上应灵活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一是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料,教师在日常备课时就应多积累教学素材,尽量使用视频、图表、图片、真实业务案例等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二是设置工作情境,通过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的设定,使学生具有职业代入感,激发其完成工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愿望,从而促使其自主学习。三是充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教师不再一味地讲授知识点,而是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通过提问、课堂讨论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表达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四)多元评价,完善考核方式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为主的考核方法,根据项目完成情况打分。教学做一体的项目化教学,特别注重学生在平时的学习,重点考查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项目的完成情况。过程性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鼓励学生把功夫用在平时,避免了传统授课中学生期末突击复习的情况,更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实训项目,可分为个人实训项目和小组实训项目。其中个人实训项目要求每一个学生独立完成,主要适合于一些单据、表格的填制、计算等,此类项目的标准比较明确,答案统一,由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打分。小组实训项目则是由多名同学共同完成,涉及环节多,项目成果多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小组实训项目的分数构成采用以下方式:

100%小组项目成绩70%教师评价70%成果评价

30%学生评价

30%组内成员互评

其中对项目成果的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方面,使学生在给其他小组评分的过程中学习其他小组的优点,发现问题,更好地巩固自身能力。组内成员互评则体现了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对本组成员所做工作的认可程度,从而避免个别同学的“搭便车”现象。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机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并能够督促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完成项目任务。我们还设计了《小组工作项目成果评价表》以及《小组项目工作记录单》,从而使整个评价过程有据可依。

篇4

关键词:国际金融专业;大学生;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FG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210-02

一、兴趣尤其是专业兴趣在大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使人在认识过程或活动过程中对某事物带有稳定、主动、持久的指向性,是人们行为的内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创造、创新与兴趣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兴趣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著名科学家的伟大成就,往往和他们的学习兴趣、专业迷恋分不开。丁肇中教授深感: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学习兴趣和专业兴趣与创新探索精神是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看兴趣是创新人才成长的诱因和原动力之一,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尊重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中学习兴趣是一种原动力基因。学习动力是推动学习活动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确定学习方向以及保持和强化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也是其他外在动力、动机的内化。浓烈而稳定的专业兴趣是高素质人才成长并有所成就的基石。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人才目标仍然要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具有浓厚兴趣,同时也为毕业后一些学生的深造奠定基础。犹如美国耶鲁大学所认为的:“专业要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在个人的兴趣和需要上。”

二、现阶段大学生学习兴趣的现状及其原因

据调查,现阶段,在高职高专院校中,由于学生报考前缺乏对国际金融专业内容的了解,因此,导致在高校一些国际金融专业学生中存在着缺乏专业兴趣、上课缺席率相对较高、学生不注意听讲,课堂气氛沉闷、课后不复习等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经过研究找出高职高专院校国际金融专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归纳如下:

1.学生的志向水平相对不高

志向是指一个人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奋斗目标持有的较稳定的抱负和期望。学习兴趣和学习志向是紧密联系的,学习志向水平高的学生,对自己的目标设置就高;对学习抱有较高的期望,也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去学习以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根据国际金融专业实验班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志向水平都相对较低,并且专业教师也很少对学生进行此方面的合理引导,所以学生们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因而缺乏努力刻苦学习的动力和学习兴趣。

2.教师的感染力有待增强

常言道:学者为高,师者为范。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学习的兴趣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的教师学术水平不高,对教学内容缺乏研究,课堂上机械地照本宣科,讲解枯燥无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能作出令人信服的答复,长此以往,势必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大大削弱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课堂上旁征博引,谈吐不凡,而又不乏风趣幽默,必定会有极高的个性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够注意改进教学方法,教学中创设平等互动的教学环境和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寓教以情,以情感人,使学生以热爱的心态来进入学习,其结果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3.缺乏重要他人影响的激励

所谓重要他人,是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重要他人是对大学生构成影响的主导性因素,互动性重要他人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偶像性重要他人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大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离不开特定的学习环境,离不开与教师、同学、家长和社会的接触,这些日常交往的对象有可能会成为大学生的重要他人,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和其他的方方面面。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要相互结合,形成一个优化的育人环境。有关这方面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国际金融专业的学生很少了解本领域的杰出的成功人士,更何谈将经济大师、金融学家、知名学者作为自己的偶像,这样的“重要他人影响”就无法产生正效应,也无法依此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4.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亟需完善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优胜劣汰的法则对大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也给大学生带来无助的情绪。许多大学生在这种状况下,感到前途渺茫,淡化了学习兴趣。还有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学习上遇到障碍而无法逾越,致使自信心受挫,产生了学习焦虑。这些压力如果不及时化解,不仅会影响大学生学习兴趣,严重的情况下会影响身体健康,导致他们无法正常学习,荒废学业的严重后果。

三、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方法探析

1.转变教学观念,改善师生关系

大学生学习兴趣最根本的是来自其自身的内在驱动力。但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改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则能在很大程度上激活其内驱动力,推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增强,进而促进其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提高。教学观念和教学态度的改变,对于改善师生关系进而激发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变师生之间高低观念为平等观念,才有助于彼此融洽,才有助于寓情于教,以教感人,以人为本,以本助“兴”。改变师生之间的主从观念为互动观念,才有利于扩大交流,拓展学习兴趣;才有助于学生克服自卑,增强自信,提高学习兴趣。变师生之间施教观念为服务观念,才有助于建立和健全新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有助于学生从学习的客体地位转变为主体地位,从而提升其学习兴趣。在良好的师生关系氛围下,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帮助学生提高志向水平,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了解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从而努力刻苦地投入学习,激发起成就的动机,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2.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评价教学方法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教师除了要注意改善教学态度以外,还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尝试各种与教学层次相适应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1)“倒位式”教学法。即先由学生讲述,教师再进行评价和纠正。比如在学期中,根据教材安排,我们课题组教师将《国际金融》中国际货币体系一章中的国际金本位制这一内容布置学生在课下准备,上课时再挑选几名学生(可由教师指名但最好鼓励学生自愿报名)上台分别负责讲解这一章部分内容,学生讲解之后,先请其他学生进行评价,然后再由老师进行全面小结,并针对学生理解本章节的现状及能力,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重点,以作到有的放矢。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谈话式”教学法。即教师不断地提问题,学生不停地思考作答,整个教学过程就好像是教师和学生在亲密和谐地对话。教师在设问时要注意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步地学习新知识。而大部分问题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范围内,但必须动脑筋,努力思考,学生才有可能回答出来。回答问题的方式允许多种多样,可一起回答,可找个别“走神”的学生回答,也可让学生抢答,并允许互相补充,彼此辩论。这样能使课堂气氛很快活跃起来,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兴致勃勃地积极思考和发言,从而收到很好的激励进取、引发兴趣的效果。

3.构建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

高校要加强心理教育的力度,系统地开展学习心理辅导,及时解决大学生身心方面的困扰。首先,在学习方面,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经常举办学习心理讲座,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调适,帮助学生进行正确归因,树立学习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其次,在社会实践方面,高校应积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使他们走入社会,认识到在经济时代只有知识才是发展的核心,从而激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将社会外部需求转化为个体内部需要,形成持久的、积极的学习动力系统。再次,在就业方面,要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辅导和具体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促使他们更加刻苦地学习,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最后,在学生日常管理方面,辅导员、班主任应加强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帮他们减轻思想压力。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文化生活也是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必要保证,各高校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总之,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把自己的学习与社会发展、自我发展联系起来,自主学习,提高效率,促使自己早日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颖铁.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动力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0).

篇5

“二战”后的三次国际产业大转移,都成就了世界经济的奇迹。本文通过比较与前三次产业转移所面临的不同国际背景,分析了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的新趋势,进而阐明中国承接本次国际产业转移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最终得出我们应该积极主动承接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以加快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结论。

一、经济危机、科技进步与世界产业的转移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当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为了更加有效地配置资源、开拓市场,而选择将其生产加工环节(特别是那些涉及到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敏感成本的生产加工环节)迁移到成本相对较低或靠近终端市场的地区已攫取更多的利润。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处于高产业梯度的国家,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等条件发生变化,而选择将那些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向国外转出;处于低产业梯度的国家通过正好通过以较低成本引进这些从发达国家转出的先进产业,调整本国经济结构,缩短本国产业升级时间,加速其工业化进程。世界产业转移的基本趋势是从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地区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迄今为止,世界已完成了三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世界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将其所淘汰的大部钢铁、纺织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转移到日本等国,日本通过承接美国的产业转移,迅速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第二次世界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美、日等国为了加快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性质的产业,而将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地区。“亚洲四小龙”抓住这一机遇,完成了向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转变,发展成为世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第三次世界产业转移则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以及亚洲四小龙,将其劳动密集型及部分低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是汽车、电子等产业)转移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我国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抓住这一轮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和全球加工工厂。

“二战”后的几次国际产业大转移,都成就了世界经济的“奇迹”。其中,第一次产业转移造就了日本经济的强大和繁荣;第二次世界产业转移促成了“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奇迹;而第三次产业转移则带来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崛起。承接产业转移是后发地区实现加快经济发展的最佳路径。

二、新型国际分工格局、全球金融危机与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

与前三次世界产业转移不同,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新型国际分工格局的影响。与传统国际分工格局相比,新型国际分工的基础由过去的产业间或产业内的分工演变为产品内分工,即参与分工的国家是在同一产品内根据价值链的划分进行分工合作。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国际分工的边界从产业层次转换为价值链层次,一国的竞争优势也随之不再体现在某个特定产业或某项特定产品上,而是体现为在产业链条中所占据的环节或工序上,因为从产业链细分的角度看,技术密集型产业有它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如高科技产品的加工装配环节),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它的知识技术密集环节(如服装产业的服装设计环节)。对发达国家而言,在生产全球化的背景下,伴随着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它们必然寻求在成本最低的国家或地区去组织生产,由于劳动成本方面较大的区位差异,不仅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在内的海外转移是势所必然,从而为发展中国家介入新兴产业,全方位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条件。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就是在这种新型国际分工格局的背景下开始的。

与前三次世界产业转移不同,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还面对着非常严峻的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2007年8月,以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并且在短短时间里,迅速波及到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渐蔓延,金融危机对造成的货币贬值一方面提高了本国产品相对于贸易伙伴国的出口价格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如国民收入降低),减少了对贸易伙伴国的进口。金融危机的“溢出效应”逐渐波及到实体经济,各国实体经济渐受其累,利润下降。美国大量银行倒闭,大量企业(包括美国通用汽车等国际性大企业)不再具备比较优势,经营困难甚至面临破产,它们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要么就地关门,要么产业转移,要么升级换代。正是在这场波及面远超1929年的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美国等国家不得不选择加速将其部分生产环节甚至研发环节转移出去。因此,从经济层面的现实表现看,2008年以来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也加速了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的进程。

三、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的特点

面对国际分工新格局和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是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球经历了二战以来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把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我国成为这轮国际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并跃升为世界制造业大国。而在制造业内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产业已由轻工业转向重化工业。近些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为减小本国的环境压力,从能耗、环保、税收等方面对高耗能项目进行限制,因而越来越多地将高耗能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成为本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

第二、服务化特征在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中日趋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服务业转移加快,目前服务业占跨国直接投资比重已超过制造业。随着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金融、电信等行业跨国并购正成为跨国投资的主要领域,汽车、电子、医药、化工等传统制造业的转移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服务。同时,高新技术产业也出现转移趋势,发达国家不仅将高新技术产业加工组装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且将配套零部件生产、物流、营销、研发外移,甚至有些高技术产品生产线刚研发出来就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生产,发达国家则主要控制核心技术和品牌,因而使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中服务化特征也日趋明显。

第三、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由传统生产环节转移转变为生产、流通、服务等多环节转移。受新型国际分工格局的影响,产业分工向产品内分工方向发展。而在产品内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

中,产业转移链条将向两端延伸,因而使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出现由传统生产环节转移转变为生产、流通、服务等多环节转移的特征。

可以说,2008年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加速了国际产业转移的进程,同时也为中国承接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契机。

四、中国具备承接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

承接世界产业转移需要具备诸多条件。能不能顺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取决于承接国是否具备较全面的相关产业发展的基础及是否具备成本、市场等方面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历数世界上曾成功承接产业转移的各国不难发现,它们无一不是因为具备了以上条件并且积极主动承接才最终成功的。就承接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而言,虽然我们也面临着越南、缅甸、老挝等低劳动力成本国家的替代性竞争,但我国仍然具有更为全面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已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具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各类产业或从无到有、或从小到大、或由弱到强,目前已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在工业方面,我国已形成了轻、重工业共同发展,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共同发展的格局。钢铁、轻工等传统工业逐步壮大,航空航天、电子等新兴工业也发展迅速。目前,我们已拥有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的工业,涵盖了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在服务业方面,也初步形成由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生产型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共同构成的服务业体系。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邮电通信基础网络、金融服务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商贸服务网络也已初步形成。

在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中,转移的主体是制造业,而在制造业内部,承接转移的主要产业已由轻工业转向重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重化工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初始投资资本规模要求很高。数字显示,即使在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引资形势异常困难的2009年,我国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仍为900.3亿美元。2010年1-2月,我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163家,同比增长14.5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40.24亿美元,同比增长4.86%。而且,目前全球重化工业(主要是汽车、化工等产业)50%以上的投资集中在中国。大量的跨国公司已把它们的高科技产品(集成电路、计算机和通信等)以及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基地逐步转移到中国。全球重化工业之所以集中投向中国,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具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具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

第二,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大量的、优质低价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具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比较成本优势。企业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工人工资等内容。中国幅员广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支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中国拥有巨大的、多层次的、优质劳动力供给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中国制造业跟美国相比较,工资水平只是美国的3%,而劳动生产率则是美国的14%,也就是说,生产同样的制造业产品,中国只需要美国21%的劳动成本就可以做到,我们大概只需要美国五分之一的劳动成本,就可以生产同样的产品;而且,中国未来城市化过程中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1.2亿至1.5人口以及每年上百万的大学生毕业所形成的巨大的劳动力供给市场,都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供了要素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相比之下,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虽然也有充裕而低廉的劳动力,虽然也具备工资成本较低而且税赋政策优惠的条件,但由于这些国家产业发展水平远低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在产业上无法和发达国家的转出产业进行适宜的衔接,因而对发达国家的转出产业来讲,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和吸引力。

第三,我国拥有消费各个层次产品的巨大的内销市场,这个内销市场也是吸引国际产业转入的一个巨大优势。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处于快速工业化进程中的、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即使中国劳动力成本高于周边竞争性国家,但是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生产活动也很难完全转移出去。而且,中国各地区间经济与社会性发展水平落差较大,消费层次多样,这也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各个层次产品的巨大的内销市场,因而中国具有承接国际转移产业的巨大的市场优势。

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我国在吸引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的比较优势还将维持相当长一个时期,因而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应该是我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战略出发点。

五、积极主动承接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

在金融风暴的强烈冲击波下,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工业体系将开始一次全球性产业布局大洗牌。对于正处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正是顺势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百年一遇的大机遇。在全球经济危机和衰退的大环境条件下,我们更应该积极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敞开怀抱接受先进制造产业和先进技术转移,有选择地承接适合我国工业发展实际条件、有发展前景和长期竞争力的企业转移,并借此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利益。为此,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应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经济发展道路,避免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模式陷阱,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用短短的20多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发展规模之大、速度之快世所罕见。但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也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最新统计表明,全国七大水系409个监测断面,劣五类水质占30%,基本丧失使用价值,全国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厦门等地,由于发展初期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使得资源消耗过度,地表水体、空气等普遍受到严重污染;上海、苏州、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已经面临突出的水质型缺水问题。环境污染已呈加剧之势。因此,在承接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经济增长建立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应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避免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需,实现经济发展与建立结构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和谐发展。在承接第二次产业转移的东亚经济体与承接第三次产业转移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有一个共同特征是侧重发展外向型经济,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而结果是,当贸易条件或经营环境趋于恶化、或当国外主要市场需求萎靡时,将导致外向型产业阶段性的规模化转移,从而增加了经济发展的外在风险和不稳定性。因此,在承接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过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发展方式,而应着眼长远,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发展与建立结构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和谐发展。

篇6

作者简介:张举(1981-),男,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资本市场结构,金融深化理论;

张展(1983一),女,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商业银行,货币政策。

1.根据《2000年中国专利法》,中国专利自申请之后18个月予以公布,并可根据申请人的要求予以提前。因此检索到的2006年的数据略少于实际申请数量,本文在第四部分的实证分析中没有包括2007年数据。

2.本文中所指的金融业专利或者金融专利,包括了一切金融机构和金融设备、技术公司在华申请的与金融业务相关的专利。这里的定义与美国专利和商标(USPTO)专利分类法(USPC)中所规定的不同,也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方法专利。

3.sipo.省略/sipo/

4.本文将中国台湾地区金融机构和内地金融机构所申请的金融专利相区分。

5.中国专利被划分为三类: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最高,原创性最强,影响力最深远(保护期为20年,其他两类保护期为10年);实用新型专利次之,外观设计专利最弱。

6.计算CR4、BC、IPO和FB等变量的数据来自《中国金融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1990-2007)。

7.一般用来作为金融开放度的指标包括一国对外资产和债务/GDP(李,1998)等指标,但是由于本文研究的假定是随着中国金融的不断对外开放,刺激了国外金融机构在华申请专利,本文最终采取外资银行(包括中外合资银行)在华的分支行数量作为变量。

8.一般用市价总值与GDP的比率、总成交金额与GDP的比率等指标(Levine,1997;江春,2007)来表示资本市场发展程度,由于中国上世纪90年代初的数据起伏较大,本文用IPO数额的来该变量。

9.为了将非线性时间序列线性化,本文实证部分除了虚拟变量RPT之外,全部都是在原始数据基础上的对数序列。

10.空格表示该变量不包括在原回归方程或从逐步回归过程中被剔除。

11.本研究项目实际上对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1980年以来的金融业专利数据也进行了全面的统计整理,限于篇幅没有在本文中列示。

摘 要:本文通过对1985年以来国内金融业专利状况的统计分析,发现其发展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申请数量2000年以来发生了大幅波动;第二,申请者结构发生了改变;第三,主要集中在传统银行业务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方面;第四,国外申请者的申请数量接近一半,并且在发明专利的占比上远远超过内地金融机构。本文的实证部分利用多元回归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发现中国金融业竞争程度和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所代表的需求性因素是影响金融业专利发展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金融业专利;商业方法专利;专利分类法;主成分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金融业专利已经成为金融业竞争的重要手段。1998年签记金融集团(Signature FinancialGroup)和道富银行(State Street Bank)案以来,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金融从业机构所申请的专利发生了爆发式的增长(Lerner,2003;Hall,2003)。而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在华申请专利的力度也不断加大。截至2006年底1,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申请专利数量达到284项,占内外资金融机构申请专利数量的43.9%。

金融专利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衡量金融业创新活动的发展程度:第一,金融专利是金融机构创新能力、创新效率和整体发展水平的标志。随着金融业竞争程度的不断增强,金融专利成为金融同业进行竞争的重要手段(Hall,2003;陈丰其,2007)。第二,金融专利的发展程度也可以反映出不同金融部门和机构对于金融创新的支持程度和发展方向。随着金融创新活动和金融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通信、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大规模应用,金融专利已经成为体现金融机构之间创新能力和程度的重要指标(Pakes and Griliches,1980;Griliches,1990;胡梦云,2005)。

目前,和金融业专利研究最相关的文献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商业方法专利2,对于金融业专利发展原因的分析还很少见。本文主要对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目前国内金融业专利发展的状况是什么?第二,导致目前我国金融业专利发展状况的因素是什么?

二、中国1985年以来金融业专利发展状况

(一)样本说明

本文有关中国金融业专利的所有样本均来自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3,共检索出中国金融业专利共647项4。由于之后需要按照不同的检索词或者不同的检索方法重新进行检索,因此在进行比较的时候,样本的数量会有轻微的差别。

(二)对不同行业金融专利按照国内外申请人进行的划分

从1985年到2007年的23年时间中,中国金融业专利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处于停滞状态,由金融机构申请的专利非常少。第二,国外金融机构所申请的专利一直占据了相当高的比重。截至2007年,由国外金融机构和设备制造商所申请的金融专利达到284项,占据全部金融业专利44%的份额。第三,从1995年左右开始,国外金融机构在华申请专利数量迅速增加。具体情况见表1。

(三)对金融专利按照申请人所在不同行业进行的分析

1985年以来,中国按照行业划分的金融专利时间变化趋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从1995年开始不断增加的金融业专利主要发生在银行业和金融设备制造业上。第二,金融设备制造商在大多数年份里是最主要的专利申请者。截至2007年,国内和国外金融设备制造商分别申请了141项和145项金融业专利。第三,国内四大银行和欧美银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仅次于金融设备技术公司的专利申请者。第四,2002年以后,股份制银行成为重要的金融专利申请者,例如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具体情况见表2。

(四)对金融专利按照专利性质划分进行的分析

中国金融业专利在1995年之前主要由实用新型专利构成5,而从1995年开始,发明专利开始不断上升,到2003年之后增加得更加迅速。发明专利数量和比重的不断上升说明了中国国内金融机构申请专利的质量在不断提高,金融创新的能力和活跃程度也在不断上升。具体情况见表3。

国内金融机构创新的能力和活跃程度并不是平均的,国内金融机构虽然近年来申请的专利开始不断增加,但是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发明专利的比重一直比较低。具体情况见表4。

三、中国金融专利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对选择的解释变量的说明

本文实证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为中国国内金融机构所申请金融专利(TFPt)和中外资金融机构所申请金融专利之和(TFPt),经过对数化调整,时间范围为1990-2006年。

在对影响专利因素的分析中,一般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找:供给(技术基础)、需求和信息网络(Griliches,1990;Guerrero,1997;Sun,2000)。本文在寻找潜在解释变量的时候遵从了该标准,在进行回归之前,假设以下8个因素会对国内金融专利的发展状况产生影响

1、上期国内金融机构申请的金融业专利数量(DEPt-1)。我们假定,序列具有一定的自相关性(Pakes,1985),但是方向不明确。

2、国内金融业技术发展程度(BCt)。该变量表示中国电子金融、网络金融发展程度,本文采用了1980年以来国内银行发行银行卡的年度数量序列来作为变量。

3、国内金融业竞争程度(CR4t)6。该指标用1990年以来国有四大银行存款之和与中国全部存款货币银行对非金融机构负债的比率来表示。假定,该因素与被解释变量正相关。

4、中国金融业开放程度(FBt)。本文用外资银行(包括中外合资银行)在华的分支行数量作为变量7。本文假定外资银行的进入数量和国内金融业开放程度是呈正相关关系的。

5、国内资本市场发展程度(IPOt)。用1990年以来每年新股IPO规模和再融资之和作为变量8。统计结果表明,近年来金融专利主要发生在传统的商业银行领域,因此,预期该变量对金融专利发展的影响方向不确定。

6、国内创新活跃度(TPt),用1990年以来每年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作为变量(Griliches,1990)。本文假定不断增加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会正向促进金融专利的申请。

7、当期国外金融机构在华申请专利数量(FFPt)。国外金融机构申请专利的活动给国内机构带来了压力,刺激其加强专利申请的力度,我们预期该影响因素为正。

8、2000年加入WTO的虚拟变量(RPTt)。2000年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金融业对外开放速度加快。设置虚拟变量,作为该事件的变量,即2000年之后每年的值取1。

(二)对数序列回归模型的说明9

本文在Sun(2000,2003)、Guerrero(1997)等基础上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1)和(2),如下所示:

从方程(1)的回归结果中可看出,F值显示方程整体显著,调整后达到了87.8%,(=1.84)

首先,上期国内金融业专利申请状况(DFPt-1)会对本期产生负相关影响。一方面,国内金融机构专利申请的延续性和动力不足;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对商业方法专利的认识仍然不足,在立法保护上依然很模糊。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导致金融机构进行金融专利申请的积极性逐渐降低。

第二,国内金融业竞争程度(CR4t)与专利申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国内金融业竞争程度的增加(CR4t指数降低),专利申请数量不断增加。金融业专利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竞争手段,刺激了金融业专利申请的积极性。

第三,银行卡发放数量(BCt)与金融业专利数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我们的假设不符。可能的解释为,国内银行卡的发行数量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导致大量冗余卡和未激活卡的出现,并且传统的借记卡逐渐被贷记卡等新型卡种取代。但是由于数据收集的困难,本文未能对二者进行区分。

第四,国内金融业开放程度(FBt)和国内金融业专利的申请数量产生正的影响,但是其p值高达0.0829,说明影响的程度较小。外资银行的进人数量一方面带来了先进的交易技术、管理理念和金融理论,促使了中国金融业加大金融专利申请的力度,以避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国外银行的进入不仅表现在机构网点的设置上,同时也体现在金融专利的申请活动上。

从方程(2)的回归结果中看出,变量FBt和CR4t对国内总体金融业专利的影响与方程一所显示的结果类似,即二者对国内总体金融业专利和国内金融机构申请的金融业专利的影响是同方向的,并且非常显著。但是国内近年来专利申请总体数量(TPt)对国内金融业专利申请的影响是负的,与我们的假定相悖。这种情况的解释可能为:国内金融业专利申请的活动近年来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而国内总体发明专利的申请是呈现线性的增长趋势,其增长速度落后于金融业专利的增长速度,因此导致了从回归结果上显示和金融业专利呈现反向关系。

(四)对回归结果中被剔除的变量的解释

从方程(1)的回归结果来看,TPt、FFPt、IPOt和RPTt等5个变量由于结果不显著而被剔除。从之前对国内外金融专利的结构比较分析中,我们已经发现主要的专利发生在传统的商业银行领域,因此,国内资本市场发展程度(IPOt)的回归结果不显著,符合我们之前的分析结论。另外,从虚拟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2000年加入WTO的事件对国内金融机构申请金融业专利的活动没有明显的影响。

从方程(2)的回归结果来看,我们将国内外金融机构在华申请的金融业专利对数时间序列(TFPI)作为被解释变量,BCt、IPOt和TPt-1对国内总体金融业专利发展情况影响不明显,原因和上面一致,不再重复。

四、结论和建议

本文对1985-2006年我国金融业专利的申请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发现我国金融业专利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申请数量从2000年左右开始出现大幅增加。第二,申请者结构发生了改变,商业银行超过金融设备制造厂商,成为最重要的申请者。第三,所申请专利主要集中在传统银行业务方面,而证券业

和保险业的申请数量增加很少。第四,从申请机构的国内外构成来看,国外申请者所申请的数量和国内所申请的数量接近,并且在发明专利的占比上远远超过内地金融机构。

通过对影响国内金融业专利发展因素的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国内金融业竞争程度的提高和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是推动中国1990年以来金融业专利不断增加的主要因素,而需求类因素是影响金融业专利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为了促进中国金融业专利的发展,并进一步提高中国金融业整体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需求类因素是促进金融专利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大国内金融业开放程度,消除国内金融业垄断壁垒,通过竞争和开放扩大国内企业和居民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

其次,国内金融机构应该加大对研究开发(R&D)的投入,尤其要加强对具有综合性和基础性的技术问题的研究,从供给方面提高金融专利申请的能力。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制定颁布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国内金融机构申请专利的创新性、非明显性和有用性近年来都有所提高,但是综合性仍然较弱。

第三,作为供给类因素,要加强对我国金融设备技术公司等非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鼓励和支持。从美国金融业专利的发展来看,各类技术公司(如Diebold、NCR、eBay和Microsoft等11)为本国金融业的发展贡献了相当大的金融专利。

第四,对于信息媒介和传播因素,需要对目前的商业方法审核制度进行适当的改革,加强对商业方法专利审查的投入。目前,我国刚刚开始进行商业方法专利的审批,而许多外资金融机构(例如花旗银行)在中国所申请的大部分专利并没有获得批准。所以,在这一方面如果能提前作出改革,可以避免许多曾经在美国出现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仅仅是对金融业专利研究的一个尝试。金融业专利不仅仅涉及到金融学和经济学,并且与计算机科学、网络知识和法律等各个方面密切相关。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包括:第一,如何用金融业专利的发展状况来评估一个公司甚至一个国家的金融业的创新能力;第二,金融业专利能否促进一个公司或者国家金融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水平;第三,如何设计金融业专利的监管和审核体系,以保证金融业专利的质量并促进后续研究的开展;等等。

参考文献:

[1]陈丰其.加强我国银行业务创新中商业方法的保护[J].上海金融,2007;(8):32-35

[2]胡梦云.论金融创新的专利保护[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1):124-127

[3]江春,许立成.制度安排、金融发展与社会公平[J].金融研究,2007;(6):44-52

[4]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度量与比较[J].经济研究,1998;(1):26-29

[5]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R].2006

[6] Boscaljon,B.,Filbeck,G.and Smaby,T.,Information Contenl of Business Methods Patents [J],the Financial Review,2006,Vo1.41,387-404

[7]Griliches,Zvi.Patent Statistics as:Economic Indicators:A Survey[J].Journal、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0.Vo1.28.1661-1707

篇7

 

2012年9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经济与金融(代码:020307)属于经济学大类,金融学类在2012年作为特色专业首次开设。作为一个建设时间短、开设学校少的专业,其建设情况如何,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一、开设院校数量

 

自2012年经济与金融专业开设以来,截至2016年1月,共有27所高校开设了经济与金融专业。

 

二、开设院校类型

 

在开设经济与金融专业的27所高校中,教育部直属“211”高校2所,民用航空局属普通高校1所,其余24所均为地方所属普通本科院校。由此可见,在经济与金融专业开设院校中88.9%的学校为省属高校,主要服务于区域经济。

 

从资金来源看,27所高校中民办高校占比22.2%。与公立院校相比,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更强调适应市场需要,成为经济与金融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力量。

 

三、开设院校地区分布

 

截至2016年1月,我国各地区开设经济与金融专业的高等院校在各个地区有较大差异。东部居首,共14所,占比51.9%;中部居中,共9所,占33.3%;西部4所,占比14.8%。这与经济发展程度是一致的。从单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来看,安徽共有6所,占比22.2%,位居全国第一;北京、江苏、山东、湖北各有3所,各占11.1%;天津、上海、辽宁、广东、福建、云南、甘肃、四川、青海各有1所,各占3.7%。

 

四、专业所属学校二级院(系)

 

从这27所院校新设立的经济与金融专业所在二级院(系)建制情况来看,经济与金融专业主要与经济学、国际商务等专业放在一起,其中有10所高校将其归于经济管理学院或经济管理系,占37%;有8所学校将其归于商学院,占29.6%;有4所学校将其归于经济学院,占14.8%;有3所学校将其归于经济贸易学院(系),占比11.1%;比较特殊的是云南民族大学,将其归到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招生;皖西学院将其归到金融与数学学院。由此可见,经济与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形成了“经济学院模式”与“商学院模式”并行发展的格局,并有一定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五、专业方向设置

 

在经济与金融专业建设上,各个学校根据国家对专业建设的要求,结合本校特点,在完成专业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设置了专业方向,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根据调查统计,有6所高校在经济与金融下设专业方向。其中大连海洋大学和中国民航大学结合自身优势,分别开设了海洋金融和航空金融方向,使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增强了投资理财的需求,因此投资理财成为当前经济与金融专业下设最多的方向。黄冈师范学院、北京吉利学院、闽南师范学院3所高校设置了该方向。同时,黄冈师范学院还设立了客户经理方向,北京吉利学院设立了资本运营方向,闽南师范学院设立了银行管理方向。针对保险人才培养,清华大学设立了保险方向。

 

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纵观27所院校,将经济与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三型一专”人才,即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和专门人才。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当前经济与金融人才培养以应用型为主,定位应用型人才共有12所,占44.4%;复合型人才4所,占14.8%;复合应用型人才8所,占29.6%;应用创新型人才1所,专门人才2所。

 

2.“211”和综合性的大学以培养复合型或复合应用型人才为主,地方所属大学以培养应用型、应用创新性人才和专门人才为主。

 

3.强调服务区域经济及具有国际化视野。随着市场对于国际化经济金融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不少高校的经济与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出现了“国际视野”、“国际化”等表达,如清华大学2013级经济与金融个人人才培养目标中定位为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同时也了解中国国情的高素质复合型经济和金融人才”,汉口学院、大连海洋学院、对外经贸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培养目标也强调了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同时要求其具备较强的外语应用水平。

 

七、就业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我国对经济与金融人才保持了较高的水平,银行、非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保险业等各机构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增加。从各个高校经济与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就业方向设定来看有以下几方面。

 

1.主要的就业途径为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领域及其他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中介咨询评估机构、政府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各类企事业单位。

 

2.主要从事的工作为宏观经济金融分析、制度与政策研究设计、金融产品开发设计、金融交易、金融风险管理、理财规划、产品市场推广和客户维护、理论研究等。

 

3.建议考取的资格证书包括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注册金融策划师(CFP)、金融风险管理师(FRM)和证券从业人员资格等。

 

八、专业课程体系

 

从各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来看,各个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基本包括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专业先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实践环节等五大部分,同时也体现出以下特征。

 

1.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修学年限,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各高校毕业生毕业总学分在160~180之间,学制在3~6年。

 

2.强调厚基础,增加通识课程。各个高校结合本校情况,系统地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并不断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比重,如淮阴工学院通识课程必修学分35学分,选修21学分,合计56学分,占总学分的32%。

 

3.强调宽口径,丰富专业先修课程。结合当前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基于宽口径人才培养理念,很多高校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上,丰富了专业先修课程的设置,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有利于学生学习先进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养成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等。

 

4.强调实践性,增加实践实验课程。根据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很多高校在专业课程开设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课时比重的同时,开设了大量集中的实践类课程,如淮阴工学院的实践能力训练平台课程包含军训及入学教育、认识实习、思想政治课程社会实践、国际结算实验、学年论文、专业综合实验、银行会计训练、企业模拟经营沙盘实训、投资理财技能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等,合计27个学分,占总学分的15.6%。

 

5.强调自主灵活性,提高选修课的比重。为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开拓学生的视野,各高校结合本校的办学优势,开设了多样性的选修课程,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开设了公共基础(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课等,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6.强调先进性,开发、开设新课程。各高校紧随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调整、信息技术发展,结合社会实务部门的人才需求,开发和开设新课程。如汉口学院为顺应时代要求,在2015年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纳入创新创业课程,一共包含35个学分,包括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创新创业专业课程、创新创业实践课三大类型的课程。

 

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学校层次、学科优势、办学条件、所处区域合理定位,科学确定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建设方案,不断发展创新,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篇8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体系;金融专业

1 基于工作过程与中职课程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即工作过程系统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指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某一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相互关联的所有学习领域的学习,获得从事某一职业的职业能力和资格。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工作”。

我国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在借鉴德国先进的职教理念基础上,汲取其理念精髓,开拓思路,根据我国具体国情进行创新的产物。目前主要在工科专业开展。在文科专业是否可以借用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尚存在争议。我校在金融专业进行了尝试,取得了不错效果。

中职学校的金融专业课程一般采用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现有课程的本质问题是“学问化”,用“知识”代替“能力”。“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培养的人才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相差较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造成“学的知识用不上,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学校没有学到”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课程体系及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岗位现场工作过程需求脱节。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是在保证专业知识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培养,对知识进行解构与重构。以项目为引导,任务为驱动,合理序化和衔接专业知识与能力,从而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实现知识的传授与吸收。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倡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执行者和参与者;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伴随者;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教师与用人单位共同合作开发课程,这样的学习情境才能真实、可操作性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课程体系的束缚,解放教师教学理念的禁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基于工作过程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步骤

2.1 调研本地金融行业岗位需求状况

我校在东莞市选择了有代表性的金融行业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进行充分调研拜访行业资深专家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就人才规格的需求、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调研,了解社会对金融专业应用技术人才的要求,分析企业重点的工作任务。

2.2 分解细化金融专业岗位工作过程

通过市场调研,组织教育专家、金融行业专家、人力资源管理者成立专家顾问委员会,收集、分析金融行业人才的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等相关信息资料。针对金融企业主要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中具体岗位和岗位群进行分析,对主要岗位的典型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各岗位工作职责,分解具体工作任务,得出岗位群的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通过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向:面向银行、保险、证券司、商场超市等企业,从事收银员、银行储蓄员、保险推销员、保险理赔员、银行信贷员、证券发行员等基层工作。服务其他相关岗位如营业员、理财服务员、电子商务服务系统电子货币的操作等。

2.3 重新构建金融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归纳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提炼成中职金融专业的行动领域。对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归纳,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 我校金融专业将课程体系分为基本素质课程、专业实训课、专题讲座三个模块。开设第二课堂,成立打单、点钞、小键盘数字录入、模拟炒股、投资理财顾问等活动小队,配备专职教师常年对学生进行辅导和训练。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很好地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要,形成了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2.4 设计学习情境与改革教学方法

针对学习领域具体的能力要求将完成这些能力的学习内容重构组合,选择合适的载体将学习领域分为若干个学习情境。根据确定的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按照认知规律和能力递增的原理合理安排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的顺序。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项目教学法、一体化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法,并辅以多媒体、仿真模拟和网络教学等各式教学手段。

2.5 改革组织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

组织教学时,采用“现场仿真教学”的模式。让学生体会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专业技能课程的实施采用一体化与项目式教学,探索“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

课程的考核突出岗位能力培养目标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实践性特色。采取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查相结合;技能水平与劳动态度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校内教师评价与用人单位、社会评价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模式。

2.6 开发实用教材

针对东莞金融行业技术岗位要求现状,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策划编写了东莞金融专业核心内容系列教材,在充分调研,并参考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学校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和行业专家合作编写并出版了《金融事务实综合训教程》、《个人投资理财工具》等,并制作系列教材的课件和电子教案,使教学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3 基于工作过程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

3.1 重构了金融专业学科体系

按照“工作岗位岗位能力工作任务课程体系”的方式,调整重构了金融的课程结构,专业核心课程实施基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课题化教学,根据每个课题培养目标的不同要求,设置不同难度和复杂程度的工作任务,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者转身为承担具体工作任务的责任人,进而实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3.2 改变了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后,核心职业能力方向采用实训形式集中教学,以课题引导,任务为载体,教学过程体现了企业的工作过程,实现了教学组织形式的重大变更,提高了教学效率。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以工作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实践技能,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加强了学校与金融界的合作

进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改革离不开金融行业的支持。开展多种渠道的合作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教育改革相协调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采用顶岗实习、订单培训、双元定向的多种方式合作方式,实现学生、企业和用人单位“三赢”的良好效果。

3.4 筹建金融仿真实训中心

开展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加大办学投入,进行一体化教学实训中心的改造,根据教学需求筹建一体化的金融实训基地。以期能够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建立由金融专业人士参与构建的仿真实训室,实现教育、实训、考核、评价一体化、网络化,改变传统教学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进实验室做实验;或者单独设置某些实验课程的教与学脱节的问题。使学校、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学生可以在现场岗位环境中完成实训教学要求。(下转第247页)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篇9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对国际金融专业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这就对《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国际金融专业性人才。《国际金融》课程是21世纪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了实现国际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应区别于研究型或综合型人才培养教学方法,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应用实践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衔接金融专业本科教学目标,根据“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工作指导意见,结合《国际金融》课程实际特点,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突出国际金融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及灵活应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基于经济全球大背景,深入认识宏观经济的运行及变化,因此,对《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前提条件,需对其进行整合和优化。首先,适当增加国际金融热点问题。国际金融形势的瞬息万变决定着需要用鲜活和热点资讯来充实国际金融前沿理论及实践知识体系。例如,近期的全球金融动荡、人民币持续贬值、美国加息计划等,通过对热点话题中国际金融知识的讨论、分析和研究,不仅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训练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当然,作为专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工作者要不断更新和提高自身的国际金融知识视野,以最大的敏感度捕捉该学科最前沿动态和资讯,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映国际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紧跟我国金融潮流形势,从而更新和完善《国际金融》教学内容体系。其次,适当增加学生容易混淆国际金融知识点。例如,买人汇率与卖出汇率,本币升值与贬值,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等,在区分这些知识点的同时,掌握更为深层次的内涵。再次,适当删减一部分国际金融理论知识及交叉学科重复内容。基于国际金融知识的实际应用考虑,可适当删减部分太过艰深的理论知识和一些衍生金融产品的计算,例如,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国际融资理论、国际金融市场理论等。同时应舍去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国际投资等其它学科重复的内容。在上述《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与优化具体措施中,要特别注重《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完善,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和使用最新的国际金融动态数据,重点纳入国际金融领域新成果、新思路、新问题及新趋势。

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国际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学方法改进和完善,通过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一)案例教学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利器。传统灌输式教学适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老师讲、学生听,学到的都是死知识,无法学以致用,在应用实践教学中效果比较欠缺,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而在案例教学中,通过实际案例解决的演示和研究,学生需要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消化,这无形中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捕捉理论知识后,还有一个思考和创造的过程,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并提高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在案例教学的应用,学生可总结和表述自己的方案和见解,通过实际问题解决经验的交流和沟通,既可取长补短,还能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也可起到一定的激励效果。

在《国际金融》课程案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重案例的选取,和教学内容的择取方法类似,以最新、热点和典型国际金融案例为主,并与对应的课程内容相联系。另外,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思考、讨论、研究这些案例,还要参与其中,共同研讨,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热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也可从中总结相关知识及教学经验。

(二)实践教学的完善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突出的是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实践教学比重的增加是必不可缺的,可通过的实验教学和实训教学的完善来实现这一目标。

1.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基本在校内完成,主要通过模拟实验室的建立来实现。结合目前国际金融应用层面所涉及知识内容,可建立由外汇交易、国际结算和国际金融实战演练中心构成的国际金融综合模拟实验教学系统。外汇交易模拟实验教学系统可实时接收与全球同步的外汇行情,通过模拟外汇实盘交易和外汇虚盘交易,计算盈亏情况并查询结果,加强学生对外汇知识及外汇交易流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能力及操盘能力。而通过国际结算模拟实验教学系统,学生可顺利掌握进出口信用证、托收、汇款等国际贸易结算业务流程,并熟练处理各类业务面函和账务凭证,通过国际结算理论知识的模拟应用,提高自身的国际结算业务处理能力。国际金融实战演练中心能模拟操作商业银行国际业务,还能模拟研发涉外信托理财产品和国际投资产品,并模拟实现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测和风险分析,是对国际金融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强化提升。

2.实训教学

实践教学体系中,除了校内实验教学外,校外的实训也至关重要,结合金融相关专业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方向,通过政府、企业、高校三方的通力合作,组织参与相关企业和机构的系统化具体业务操作学习,从而实现学生专业能力的深度培养和锻炼,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篇10

[关键词]国际金融;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2-0137-03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SDR的价值将由人民币和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共同决定,这不仅意味着人民币已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定为可自由使用货币,而且预示着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将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我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稳妥有序地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扩大了金融行业的双向开放。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新的国际金融形势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经济部门需要的是既熟练掌握基础理论又能熟练应用的高素质的国际金融人才。然而,相关专业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许多国际金融学的授课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知识讲授上,学生也普遍认为该课程学习难度大,内容枯燥,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因此,进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国际金融课程的性质

国际金融学科研究跨国界的货币金融问题,是一门研究国际货币信用关系和资金借贷规律的学科。该课程系统介绍了不同国家之间如何通过货币媒介进行经济交易。国际金融课程内容与世界经济形势密切相关,20世纪初期,金本位制是国际金融关系的基础,各国货币比价关系由黄金平价决定,国际货币体系是统一而又松散的。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美元同黄金挂钩、其他货币同美元挂钩的“双挂钩”体系,并产生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促进了各国货币领域的磋商与协作,也形成了各成员国之间有秩序的汇率安排。之后30年间,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十分明显,资本的跨国流动也更加频繁,出现了欧洲货币市场、衍生金融工具等创新性的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欧元的诞生成为国际金融史上的创举,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国际经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于金融监管的进一步思考。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完善,课程体系已逐步成型,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外汇与汇率、汇率制度、外汇交易、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融形势展现出的新特点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来看,国际金融课程的相关概念、分析模型较为复杂,但又同实际经济问题联系密切,兼具理论研究的抽象性和现实问题的具体性。国际金融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时代性都很强的学科,初涉本课程的学生会觉得汇率制度、金融风险、国际收支等概念较为抽象,难以熟练掌握汇率标价方法、国际收支核算规则等基本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从授课模式来看,当前很多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国际金融形势日新月异,金融工具创新层出不穷,以及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导致理论和现实相脱节,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许多高校金融专业的学生都面临着实习困难的窘境,相关企业无法提供足够的实习职位给在校学生,实训基地往往也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难以掌握国际金融业务的实际操作流程(如外汇交易、外汇风险管理、贸易融资业务等)。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国际金融课程不仅应当着力提高学生对国际金融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为其他相关课程打下良好基础,而且必须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内容侧重点不同

本科阶段的国际金融教材较多,当前具有代表性的有姜波克主编的《国际金融新编》(第五版)、陈雨露主编的《国际金融》(第五版)、刘舒年和温晓芳主编的《国际金融》(第四版)。从内容上来看,姜波克主编的《国际金融》主要包括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内外部平衡的调节及外汇管理等内容,偏重从国情基础上进行内外均衡及政策分析;陈雨露主编的《国际金融》包括外汇与汇率、外汇市场、离岸金融市场、外汇风险管理、跨国公司负债管理等,较为偏重从微观角度分析问题,注重国际金融知识的应用性;刘舒年、温晓芳主编的《国际金融》主要包括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外汇、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信贷、国际金融组织与国际货币体系等内容,以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主线,注重综合分析和实际操作。可以看出,上述教材在内容上侧重点不同,应当根据国际金融课程专业性质选择适合的教材。

(三)任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当前多数本科院校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师都具有较高学历,国际经贸理论知识非常扎实,也十分注重相关科研工作,并能研教结合、以研促教,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但国际金融课程的开设目标之一是培养熟练掌握对外经贸业务流程的专业人才,例如在远期外汇业务中,哪些情况需要借助远期外汇来防范汇率波动?如何与银行签订合约来购买或出售远期外汇?远期外汇的交割日期是如何确定的?实际交割的情况有多大比重?在课程讲授之前,任课教师对于上述问题都应熟悉掌握,才能够让学生通过听讲来了解远期外汇业务流程。但实际情况却是多数任课教师的经历都是从校门到校门,仅仅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没有在实际工作部门的实践经验,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们的实际操作,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国际金融教学模式创新思路

(一)开展案例教学,组织课堂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案例导入引出各章节的知识要点,然后进行详细讲解,最后给出典型案例,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对案例加以分析操作,通过案例教学辅以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大幅度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外汇及汇率时,可引入1997年泰国货币危机的案例,要求学生分析泰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同货币贬值之间的关系;在讲授金融衍生品时,可引入巴林银行事件、美国次贷危机等案例,组织学生讨论衍生金融工具在保值与投机中的作用机制,针对雷曼兄弟破产、次级贷款证券化、信用评级机制、美国对高杠杆率的失察、美国政府的救市方案等展开互动交流;在讲授国际金融市场时,可引入1992年的英镑危机事件,要求学生总结英镑危机的教训,并提出对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看法;在讲授国际金融机构时,可引入墨西哥、泰国在发生收支危机时,IMF向这些国家提供贷款所提出的条件;在讲授最优货币区理论时,可引入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案例,要求学生分析欧元的诞生对欧洲的消费者、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并通过查阅近年来欧元兑美元的表现,分析欧元的走势;在讲授国际收支平衡表时,可组织学生讨论当前人民币是否具备放开资本账户的条件。案例分析可以通过课堂讲解或分组讨论的方式,也可以布置给学生,由学生课下查阅资料、组织交流,将讨论结果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二)增加模拟实训,注重实验教学

国际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突出实践能力,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训环节,注重实验课程。通过在教学中开设国际结算模拟、外汇交易模拟、公司业务模拟等专门训练,将课本知识应用于践。相比较公司实习而言,这种模拟实训教学成本较低,同时可以让学生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体会到国际金融业务的实战氛围,提高学生对金融交易和金融市场的领悟能力和对实务知识的掌握程度。应当注重实验教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立金融实验室,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用高仿真场景将原本需要在金融市场才能够实现的过程在实验室中模拟再现。安排实验教学环节,一方面,实验教学可以更方便地向学生展示实时财经资讯、金融市场的国内外历史数据,以及权威专家的分析评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采用与现实同步的实时行情数据,指导学生进行外汇投资、期货交易的实战模拟,可以加深学生对外汇知识的理解,熟悉交易流程,切身体会外汇交易中的风险。

(三)追踪学科前沿,拓宽教学渠道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应当与时俱进,体现出国际金融实践的发展变化。例如,美国次贷危机对现有的金融危机理论、国际货币体系及国际金融市场等相关章节形成了冲击,暴露出了现有教学内容体系的不足。国际金融实践推动着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完善,因此教学内容也必须进行实时更新。作为一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国际金融教学体系也应体现出经济学的研究进展。例如,引导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学科内容,客观评价衍生金融工具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追踪学科前沿提供了硬件支持,可以动态直观地展示知识体系的内在机理,通过在教学课件中加入实时热点,将教案、习题、案例等制作成网页,同时带领学生登录财经网站查阅相关信息,可以有效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还应积极扩大对外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经济学者和国际金融实务专家定期讲学,或举办论坛及学术会议等,拓宽教学渠道。

[参考文献]

[1]方英.国际贸易专业《国际金融》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经济, 2010(14):112-113.

[2]贾先文.地方高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经济, 2011(19):100-101.

[3]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五版)[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

[4]孔立平.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商业经济, 2009(2):122-123.

[5]刘任重.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1(4):91-92.

[6]刘士宁,吕惠娟. 具有航运特色的国际金融教学改革研究――以上海海事大学为例[J]. 特区经济, 2014(11):230-232.

[7]刘舒年, 温晓芳.国际金融(第四版)[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

[8]潘晴,刘立平.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8(4):115-116.